•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 庭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 庭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學傳記—理論與方法 的探索。William McKinley Runyan 著。台北:遠流。

王怡云(2006)。幼兒園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 庭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王采欣譯(2005)。別在公司下棋-- 20 大顛覆舊觀念、提升領導績效的新策 略。Wolf J. Rinke 著。北縣:麥格羅希爾出版。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著。台北 市:五南。

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Gilligan C.著。

台北市:心理。

李文正(2004)。一位幼兒園園長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

15(2),p217-246。

李玉惠(1997)。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莉莉(2003)。國小女性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淑惠(2005)。尋找一個位置:幼兒園女性園長的領導經驗。台灣師範大 學人類發展與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齊力、林本炫,質性研究方法與 資料分析(p189-21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林芬英(2003)。女性領導者領導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玉鈴(2001)。女性主義認識論與婦女學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系社

(2)

會教育學刊,30,p1-24。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揚智。

吳祥輝(1975)。拒絕聯考的小子。台北:遠流。

吳珮菁(2006)。一位國中女性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武曉霞(2001)。台北縣國中小女性校長領導行為及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侯怡楓(1999)。一位國小女性校長領導實際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洪福財(2000)。幼兒教育史—台灣觀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瑞璇(2000)。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 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梁文蓁(2000)。中學女性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芬譯(1984)。女性管理者。台北:允晨現代文庫。

許玉齡(1997)。台灣省幼稚園園長領導措施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性的觀點 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彭佳宣(2004)。「不成長就會被淘汰」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國立 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明輝(1991)。巴納德組織理論與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3)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黃麗蓉(1996)。組織中的女性領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萬淑娟(2002)。幼兒園園長運用溝通媒介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雀(198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人格特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翟智怡(2000)。高中職女性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美儀(199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性別角色、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工作 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經驗中的經驗與故事。心理出 版社。

鄭珊姍(2002)。幼教機構主管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佳敏(2000)。她的故事—一位國小女性校長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台北 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誠斌(2002)。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 持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6,173-214。

劉鳳英(2000)。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尋自我的生 命史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梁文蓁、陳宜宣(1999)。台灣近十年來教育領導研究的後設分析:

性別觀點。教育行政論壇研討會會議手冊,p23-60。

蘇慧貞(2002)。幼兒園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

西文部份

Acker, S. (1994). Gender education: Sociology reflections on women, teaching and feminism. Philade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Astin, H. S., & Leland, C. . (1991). Women of influence, women of vision--A cross-generational study of leaders and social change. CA: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Atkinson, R. (1998).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 CA: Sage.

Blackmore, J. (1989).Educational leadership: A feminist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In J. Smyth (Ed.), Critic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p.93-129).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Blackmore, J. (1999). Troubling women: feminism, leadership, and educational change. Philadelphia: Chestnut Street.

Bloom C. M. & Erlandson A. D. (2003). African American Women Principals in Urban Schools: Realities, (Re)constructions, and Resolution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 Quarterly. 39(3), 339-369.

Bult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Bobula, K.A. (1996). Characteristics of administrator’s leadership style in quality child care cente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ME.

Burstyn, J. N. (1980).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women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 S. K. Bilken, & Brannigan, M. B. (Ed.), Women a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Culkin, M. L. (1994). The administrator/leader in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setting: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Institute, Cincinnati, Ohio.

(5)

Cohn, K. C. (1989).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involuntary reassignment of three principals. Annual Conference of Research on Women and

Education, San Diego, CA.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Douglas, J. D. (1985). Creative interviewing.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Eagly A. H. &Johnson B. T.(1990). Gender and Leadership Style: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2), 233-256.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ce voice: Psyc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field, W., & Beam, A. (1980). Power and opportunity in the principalship:

The case of two women leaders in education. In S. K. Bilken, &

Brannigan, M. B. (Ed.), Women a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Helgesen S. (1995).The Female Advantage: Women’s Ways of Leadership. New York: Doubleday Currency.

Hennig, M., & Jardim, A. (1977). The managerial woman. New York: Anchor Press.

Larkin, E. (1992). The preschool administrator: perspectives on leadership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MA.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normal educ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chberg, R. L. (1994). Life stories and storied lives. In Lieblich, A. &

Josselson, R. (Ed.), Exploing identity and gender--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 .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Ozga, J. (1993). In a different mode. In J. Ozga (Ed.), Women in educational

(6)

management (pp.1-15).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egan B. H. & Brooks G. H. (1995).Out of Women’s Experience: Creating Rela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Rei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 Sage Publications.

Rosener, J. B. (1991). Ways women lead. Harvard Bus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119-125.

Santos, M. (1996). Women and leadership in the Spanish educational system.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1(4), p435-445.

Schmuck, P. A. & Schubert, J. (1986). Women administrator’s view on sex equity: Exploring issues of information, identity, and integration. Annual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Trudy, H. (1982). Women and men as leaders: in bussiness, educational, and so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Wiersma J. (1988). The press release: Symbolic communication in life history interviewing. In McAdams D.P. & Ochberg R.L., Psychobiography and life narratives. Press by Duke University.

(7)

附錄一 訪談日期與大綱

訪談日期 訪談大綱

95 年 8 月 15 日 請談談您的成長過程的各種經驗:例如

(當受訪者不清楚要說些什麼時再舉例下列的問題) 1. 出生時間、地點?

2. 由幼稚園或國小至最高學歷的求學歷程?

3. 父母的教養方式?

4. 與父母、手足、其他家人…等的互動狀況?

5. 平時的興趣、休閒?

6. 家人是否有特殊的期望?

7. 成長過程中的各個特殊經驗、事件?

8. 與同學、同儕的互動或他們對你的各種影響?

96 年 4 月 2 日  請您說說有關第一份工作到現在台大附幼(共四間幼稚 園)這整段歷程中您的工作歷程、更換幼稚園的過程、過程 中遇到的重要事件、人物;另外,這些不同的環境對您產 生何種影響?而您又如何看待這些事件、人物…等?

註:該次的焦點,延伸上次的訪談(偏向對園長整體的了 解),希望可以先從較近期的事件開始訪談,漸漸再往更早 期的生命歷程做延伸。

96 年 4 月 13 日 該次訪談主要著重在幼稚園(或國小)到工作前的求學過 程,念過哪些學校…遇到過哪些老師、同學、鄰居、朋友…

是印象深刻的(譬如說:他們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情,

使你產生認同或不認同他們的看法或作法)。

還有在這段期間(求學期間)的各種特別的經歷,譬如前幾 次提到的休學事件、重考…等等,家人、手足、親戚、鄰 居…等的反應與自己的想法、最後的決定。

註:求學期間的資料雖然之前有談到部份,希望園長可以 在就這些點深入的談談自己的想法、與看法。

96 年 5 月 4 日 1. 您之前一直提到「正義、好打抱不平、看不慣欺負弱小 的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正義感?

2. 您覺得父親、母親在您的心目中是怎樣的形象?你與

(8)

父、母親的關係如何?

3. 國中、高職老師對您的評價如何?

4. 休學時與父母親的溝通過程為何?

5. 您曾經提過「個人形象不優良...」,為什麼會這樣想?

又,您怎麼看待自己?

6. 由您之前的訪談中顯示您是個重視家庭的人,且也將家 庭的順位擺在工作之前,但是為何會拒絕當時的結婚對 象?您的人生規劃?

7. 您提到有叛逆的個性,但之前的老闆理念與您相違背,

但為何會順從這些老闆?

8. 帶領綠幼稚園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困難,您如何克服?

9. 家長早期與現今的態度有相當大的差異,過程中您做了 些什麼?

(9)

附錄二 主軸編碼

開放編碼 主軸編碼 選擇編碼

園長的求學經驗是按照一般的體制升學 求學時期學校物資的貧乏

守學生本分的態度

反抗學校各種規範的行為 對高中以外的升學管道不熟悉

求學時期的整體背

老師權威的教育態度

與老師的關係 對學校老師的印象

母親體驗式的教育方式

父母親提供體驗式學習的經驗

體驗式的教育方式

獨立、不依賴他人的生活方式 園長的個人特質—獨立、距離感 從小就養成獨立的性格

生活表現出獨立的性格 達成經濟獨立的目標

父母親養成孩子獨 立的性格

賦權

獨立、不依賴他人的生活方式 園長的個人特質—獨立、距離感 從小就養成獨立的性格

生活表現出獨立的性格 達成經濟獨立的目標

父母親養成孩子獨 立的性格

平時有閱讀的習慣 喜愛閱讀的習慣 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

閱讀的習慣

喜愛社會工作 服務他人

國高中時期放假環島的經驗 高中畢業後的環島經驗 到處旅行的習慣

小時候出國遊玩的經驗

至各處旅行的經驗

喜愛探索新事物的個性 平時有探索新事物的習慣 好奇、喜好探索的個性 喜愛接觸探索大自然

喜愛探索新事物的性

父母親開放的教育模式

父親啟發孩子的想像,與自由發表的態度 父母親尊重孩子自己做的決定

家裡開放、討論的文化

父母親開放的教樣態

重視老師能力的培

(10)

母親希望養成孩子負責任、獨立的態度 父母親對她經濟獨立的要求

父母親強調要守本份的處事態度 父母教導負責任的態度

重視負責任的態度

喜愛接觸與探索人文藝術 對人文的興趣濃厚

不擅長手工藝的部分

喜好藝術人文

父母親開放的教育模式

父親啟發孩子的想像,與自由發表的態度 父母親尊重孩子自己做的決定

家裡開放、討論的文化

父母親開放的教樣態

母親體驗式的教育方式

父母親提供體驗式學習的經驗

體驗式的教育方式

討論文化

小時候與父親朋友、員工互動的經驗 與父親幫助過的人們關係良好

與父親員工或朋友的 相處經驗 與傭人關係良好

與傭人彼此之間分享好的事物 與傭人彼此之間相互關心

與傭人之間關係良好

害怕處理現實的人際關係 重視老師們對園長的觀感 重視他人對自己的觀感 重視父母親對自己的觀感 獨立之餘也可適時融入人群

人際相處的態度

與朋友、同事相處時表現自然、不偽裝 對朋友重義氣的性格

與同事朋友的相處狀

原生家庭教導和諧的觀念 沒有本省、外省的隔閡

老闆前後不一的特質與她(和原生家庭)有很 大的差異

和諧的人際相處態度

無法接受老闆前後不一的特質

老闆敘說私事的特質,使她產生衝突與排斥 無法認同新校長的作風

對上司的不滿

與過往同事仍保持聯絡 受同事影響而去進修

跟老師分享自己的想法的習慣 與同事分享生活瑣事的習慣 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

與朋友、同事相處時表現自然、不偽裝 附幼同事的習慣受利園長的影響

與同事的關係

重視和諧與良好的 人際關係

(11)

對於附幼聚會的重視

家長重視幼稚園活動的參與 家長與幼稚園合作的關係

與家長的關係

與他人相處的態度 重視他人對自己的觀感

與他人關係的處理態

對付使用心機者的方式 不善於設計他人

挑明面對使用心機者

無法接受強辭奪理(不講理)的人

對於不合群者的態度 與處理方式

同事對她的了解,與她本身的個性有落差 在團體中也扮演開心果的角色

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

彼此分享、關心是家中的文化之一 家中好分享、正義感的文化

傭人也融入家裡愛分享的文化

彼此分享的文化 愛分享的性格

園長不重視學位的態度 園長不重視課業表現的態度

園長對於功勳、名利不重視的態度 園長低調的個性

對於名、利抱持低調的 態度

喜愛平凡的生活、簡單的生活態度 輕鬆面對生活的態度

處世心態的轉變

喜愛平凡、簡單的生活

不喜歡被貼標籤,所以行為不過分踰越 有好事情不喜歡被張揚的低調性格 不喜歡麻煩他人的個性

園長低調的個性

低調的性格

將良好表現歸功於上帝

宗教觀影響對於功勳、名利的態度 原生家庭低調的態度

宗教影響原生家庭對 名、利抱持低調的態度

父母親重視品格教育(含人際相處)多於學業 成績

父母親重視品格教育多於學業成績 父母親對於課業成績的要求不多 父母對於園長休學後的教育規劃 家人對升學的態度

對於學業成績要求不 多的態度

低調的個性與處事 風格

園長對於工作與家庭的區隔分明 園長對於家庭重於工作的價值觀 重視家庭的價值觀

父親的影響下使她相當看重家庭 父親尊重員工的態度形成她的價值觀

原生家庭影響而形成 的價值觀

「家族」的概念

(12)

雖未結婚,但仍重視家庭 家族的向心力強

對外爭取應得的權利

家族重視團結與相挺的義氣

家族團結、相挺的義氣

國高中時期摸索人生目標的歷程 園長對於個人生涯(命)的思考(高中時) 園長對於個人生涯(命)的思考

對於國內美學教育的批判與反思 青少年時期歷經強說愁的歷程

對於人生問題的反思 目標導向

求學時期叛逆性格的呈現方式 重視自己喜好甚於環境的束縛 叛逆、自主的性格

園長對於父母相親的安排表現叛逆的個性 園長面對父母叛逆個性的呈現

不喜歡僵化體制的個性

不喜歡呆板的聽從他人的指示

面對戒嚴時期採反抗權威(思想)的態度 面對工作喜歡多方嘗試

喜歡變動居住環境的個性 喜歡變動工作環境的個性

認為自己求學時期叛逆的程度不嚴重

不喜歡受束縛的性格

在工作上不奉承他人的個性 不虛偽應付的性格

勇於做自己

園長的求學經驗是按照一般的體制升學 求學時期學校物資的貧乏

守學生本分的態度

反抗學校各種規範的行為 對高中以外的升學管道不熟悉

求學時期的整體背景

老師權威的教育態度 與老師的關係(不喜歡老師)

對學校老師的印象

勇於做自己的態度

義工的經驗影響她重視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 從事義工影響她具有服務社會、幫助弱小的 價值觀

當義工的經驗而能體恤弱勢

從事義工而形成的價 值觀

父親的態度使她相當看重家庭 重視家庭的家庭觀

家人重視彼此相處的時間

基督教影響父母、孩子的家庭觀 兄姊對於照顧家人(母親)的態度

重視家庭的家庭觀

重視家園關係

(13)

從小的信仰影響園長的思想、價值觀 信仰影響工作的表現

宗教影響她幫助弱小的價值觀 宗教觀影響對於功勳、名利的態度

信仰影響她的價值觀 與行為

宗教影響而重視服務人群 宗教影響原生家庭重 視服務他人

喜愛社會工作 服務他人

園長對於工作與家庭的區隔分明 園長對於家庭重於工作的價值觀 重視家庭的價值觀

父親的影響下使她相當看重家庭 父親尊重員工的態度形成她的價值觀 雖未結婚,但仍重視家庭

原生家庭影響而形成 的價值觀

父親的態度使她相當看重家庭 重視家庭的家庭觀

家人重視彼此相處的時間

基督教影響父母、孩子的家庭觀 兄姊對於照顧家人(母親)的態度

重視家庭的家庭觀

基督教影響父母、孩子的家庭觀 家庭觀受宗教信仰影響

宗教影響原生家庭的 家庭觀 父親的態度使她相當看重家庭

父親對於家庭、孩子教育的重視態度

重視家庭、與孩子相處

家庭觀影響工作觀

(14)

附錄三 選擇編碼

開放編碼 主軸編碼 選擇編碼

求學時期的整體背景 對學校老師的印象 體驗式的教育方式

父母親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

賦權

父母親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 閱讀的習慣

服務他人

至各處旅行的經驗 喜愛探索新事物的性格 父母親開放的教樣態度 重視負責任的態度 喜好藝術人文

重視老師能力的培

父母親開放的教樣態度 體驗式的教育方式

討論文化

與父親員工或朋友的相處經驗 與傭人之間關係良好

人際相處的態度

與同事朋友的相處狀況 和諧的人際相處態度 對上司的不滿

與同事的關係 與家長的關係

與他人關係的處理態度

對於不合群者的態度與處理方式 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

重視和諧與良好的 人際關係

彼此分享的文化 愛分享的性格

對於名、利抱持低調的態度 喜愛平凡、簡單的生活 低調的性格

宗教影響原生家庭對名、利抱持低調 的態度

對於學業成績要求不多的態度

低調的個性與處事 風格

(略)...

原生家庭影響而形成的價值觀 「家族」的概念

(15)

家族團結、相挺的義氣

對於人生問題的反思 目標導向 不喜歡受束縛的性格

勇於做自己

求學時期的整體背景 對學校老師的印象

勇於做自己的態度

從事義工而形成的價值觀 重視家庭的家庭觀

信仰影響她的價值觀與行為 宗教影響原生家庭重視服務他人 服務他人

重視家園關係

原生家庭影響而形成的價值觀 重視家庭的家庭觀

宗教影響原生家庭的家庭觀 重視家庭、與孩子相處

家庭觀影響工作觀

家庭環境 樂觀的生活態度

對於各種行為的反思 個人特質整體評估 因工作而延伸的性格 對於他人行為觀察細微 好勝的個性

對自己個性的解讀 對自己的自我要求 其他性格

宗教對於她個人的影響

桑園長的個性及 特質

正義感(社會正義)、對他人重義氣 家中重義氣的文化

對正義性格的反思

桑園長的義氣性

小時候喜愛的遊戲

有別於傳統對女性個性的刻板印象 別於傳統女性的性格

家中的性別角色態度

相關性別經驗

父親的家庭觀

喜歡幫助弱勢、具有正義感 喜愛人文藝術

(略)...

幫忙家務事

父親的特質及背

(16)

其他的特質 母親的個性

母親的求學與工作經驗 母親在家中扮演的角色

母親特質與背景

小時候的成長環境 培養創意、美學的經驗 人際相處經驗

課後的例行工作

成長經驗(友伴、

成長環境)

小哥的特質與彼此的關係 兄姐扮演的角色與關係

手足關係

家庭重視閱讀活動 休閒活動(閱讀)

家庭經濟背景 經濟背景

工作場域及經驗 與老闆(上司)的關係

對上司的不滿 與家長的關係

與他人關係的處理態度

對於不合群者的態度與處理方式 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

與他人關係(同事、

雇主、校友、家長)

重視家長對孩子影響的角色 教養觀

低調的個性

工作上與人相處的態度 勇於做自己的價值觀 處事態度

認為園長應扮演的角色與態度 部分保守性格的呈現

對於工作本身的價值觀

園長的教養觀點與 價值觀

工作之後的進修經驗 進修 對於工作上遇到的挫折的思考

思考小時候的教養經驗與工作上的關係 價值觀衝突時的思考

對自己領導行為的反思 對於表現優秀的思考 對於工作好找的思考 (略)...

對自己各種態度的反思

工作上的反思

(17)

從事幼教的原因

對於工作環境、經驗的思考 反思的習慣

以團隊為首要考量

對老師、他人關係的期許 對自己的期許

自我期許

誠信的工作態度

信仰對她工作態度的影響 負責任、守本份的工作態度 不斷學習的態度

重視團隊的態度

將幼稚園經營好的目標 工作態度的轉變

工作態度(倫理、處 事分明、盡本分)

參與義工的經驗 參與義工的經驗

剛進入幼稚園工作的各種歷程 幼稚園的性質

工作環境

在幼稚園裡擔任的工作內容

工作經驗(轉換、行 政工作、工作上經歷 的各種事件)

時間規劃上 幼稚園整體氛圍

環境

對自己擔任園長的譬喻 譬喻 其他 將園內事務主要交由老師、規劃進行

步驟性與符合大原則之下的放手方式

賦權

重視老師大能力的養成 其他能力的養成

使老師樂於工作

重視老師大能力養成的原因 培育老師的態度

爭取老師福利

重視教師的培育

將幼稚園型塑成團隊的概念 正義感(社會正義)、對他人重義氣 家中重義氣的文化

家族的概念

重視達成預定的目標 園長自己個人的目標

目標導向

利園長在課程上的轉變 課程

(18)

大手牽小手 重視倫理

重視倫理的文化

討論文化 討論文化

關懷、傾聽老師的想法 關懷 與幼稚園之間的互動和關係

與家長的溝通

整體來說對於家長的態度 參與義工而習得的能力與態度

重視家園關係

重視團體中良好的人際關係 對於不合群者的態度與處理方式 與實習生、校友的關係

與同事分享生活瑣事的習慣

和諧關係的維繫與 處理

園長的低調態度 園長的角色

園長角色與態度

其他 整體時代背景

升學的制度 當時的升學風氣

升學體制

求學時期的整體背景 對學校老師的印象 對於環境整潔的重視 重視良好生活常規的養成

求學時期的時代背

對於幼教教師的培育方式 幼師師培體制 工作機會多的時代背景

老闆權力大的背景 工作態度

社會對於幼兒教育的態度 幼教生態

工作

戒嚴時期的思危態度 戒嚴 園長長長的時代中,環境的氛圍 成長環境 (略)...

當時代人們的性別態度 性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佳作 台北市 蔡佳恩     愛裡的平安     臺北美國學校     Joel Jayamohan   佳作 台北市   鍾念芯     家園     天母國中     廖伯健   佳作 台北市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現場取消未講授);三、 「中東地區的女性與發展—女性領導力(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Feminizing Leadership) 」 、 「新網路世紀的創新與發展(Innovation and Growth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

Through shared vision, mission,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we aim to build a quality teaching profession comprising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who, in pursuit of

• CEPC design has to maintain the possibility for SPPC, but there is no need now to firmly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SPPC,.. scientifically

Motivation Phases of Carrer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of Young Wom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