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2架構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1-2架構圖"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冊 世界史 第十一章 第一節 西歐王權國家的發展(翰林104 版.體育班)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__ P.27

第三冊 世界史 第十一章 第一節 西歐王權國家的發展(翰林104 版.體育班)

民族國家 的發展

一、 民族國家 定義:指在血統、語言、文字、風俗相同,自然形成的民族為單元,統一成 一個國家。

二、 背景

1. 商業復甦,自治城市興起(十字軍東征帶動商業復甦)。

2. 反對地方事權不一與貴族專政。

3. 12 世紀後,羅馬法復興,使法治提振。

4. 16 世紀後,專制學說流行,君王地位提高。

→因為(1)14th~16th 文藝復興(中產+王權 VS 貴族);(2)16th 宗教改革、地理大發現 5. 11th~13th 的十字軍東征將東方式的君主專制引介至西方,使(1)王權上漲;(2)刺激國

家行政的改進;(3)封建貴族勢力的削弱。

6. 平民化的步兵逐漸取代了貴族式的騎兵成為戰場主力。

7. 火藥西傳使封建領主的堡壘工事,不再成為割據一方的有效屏障。

8. 文藝復興後,方言文學興起,帶動民族認同。

9. 教會勢力式微,16th宗教改革後教會國家化,不再受制於羅馬教廷。

10. 16th~17th 宗教戰爭中民族與民族對抗的局勢,有助於其民族意識的形成。

三、 民族國家

1. 英法:在 1337~1453 年的英法百年戰爭結束後,兩國糾纏不清的封建關係終於斷 絕。

2. 西班牙:1469 年卡斯提爾王國公主伊莎貝拉與亞拉岡王國王子裴迪南聯姻,兩王國 合併,在1492 年擊敗南部的伊斯蘭教勢力格拉那達,因而統一。

例:西班牙逐出伊斯蘭勢力以及卡斯提爾王國與亞拉岡王國合併(如下圖)

第三冊 世界史 第十一章 第二節 海外探險與新舊大陸的交會(翰林 104 版.體育班) P.28

11-2 架構圖

宗教改革 地理大發現 民族國家出現

商業復甦 城市興起

三十年宗教戰爭 1618~1648 簽《西發里亞條 約》,此後歐洲 不再因宗教衝突 而發生戰爭。

西班牙海 權沒落 無敵 艦隊 1588 擊敗 西班

戰後英法各自建立民族國家

1485

神聖羅 馬帝國 法國

亨利四世 (1589~1610) 1598 頒 《 南 特詔書》

宗教內戰 1562~1598

啟蒙運動 工業革命

保祿三世改革 1534~1539 羅耀拉 1534 年創耶穌會

喀爾文宗改 馬丁路德宗改

腓力二世 1556~1598

西班牙黃 金時代

路易十四 1643~1715

18th

查理五世 1506~1556

1536 1517

(一 國一 教)

奧古 斯堡 合約

亨利四世 1056~1106 與教宗格列 格里七世因 俗人受職典 禮起衝突 962

1685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1714 1534 年創立英國國教派

伊麗 莎白 1558~

1603

15 53

~1 55

議員

中產階 級成為 當然 召開

「模範 國會」

中產階 級地位 的提高

《牛津 條款》,

可見 因財政 問題被 1215 被

迫簽訂

《大憲 章》

對法作 戰失利,

盡失封 王權

而與 坎特 伯里 大主 教起 衝突 取得 法國 1/2 以 上的 土地;

擴充

都鐸王朝(1485~1603)

亨利 八世 1509~

1547 亨利

七世 1485~

1509 玫瑰

戰爭 1455~

1485

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

愛德華 III 1327~1377 法.腓力四 世的外孫 愛德華 I

1272~1307 亨利三世

1216~1272 約翰王

1199~

1216 亨利二世

1154~1189

黑死病

征服者威廉 (諾曼地公爵)

1066~1087

內戰 1134~

1154

法蘭西斯 I 1515~1547

路易 11 世 1461~1483 查理七世

1422~1461 腓力六世

1328~1350 腓力四世

1285~1314 (曾下令拘 捕教宗) 路易九世

1226~1274 腓力二世

1180~1223

波旁王朝(1589~1792) 華洛亞王朝(1328~1589)

卡佩王朝(987~1328)

文藝復興 科學革命

1792 17th

15th 16th 13th 14th

12th 11th

1328

1066 987 1589

1806

1555

十字軍東征

英國 時間

勢力下

V.S

勢力上

1. 王權擴張,打擊貴族→__________國家出現。

2. 銀行家出現,反應資本調度靈活,例如:

(1)義大利______________家族。

(2)日耳曼富格爾家族。

3. 股份公司出現,例如 V.O.C,但同時也出現了 炒股、泡沫化等危機。

4. ____________教派間接促進資本主義。

1. 積極海外擴張: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其中_____________導致中南美洲古文明 毀滅。

2. _______________(16th 前期):由於大量黃金 白銀輸入歐洲,導致通貨膨脹,使固定收地租 的地主、貴族以及收入微薄的農民大受打擊。

商人則藉由物價的波動得利。

3. _______________:(1)追求出超;(2)禁止貴重 金屬出口;(3)國家扶植國內企業。

4. 由原先的_________壟斷轉為_________需求。

5. 對農業的影響:

(1)由於貨幣出現,使勞役→繳地租。促進了 農奴的

解放與封建領主勢力下降。

(三)世界體系 形成

西方積極東來的貿易,帶給中國極大的影響:

1. _______流入解決中國貨幣不足的問題。例:

明朝(一條鞭法)徵收白銀 v.s 中唐(兩稅法)收銅

2. 美洲新作物解決了中國糧食不足的問題。

3. 海外貿易興盛,帶動了專業化商品的生產。使 棉織(閩、粵)、絲織(江蘇、浙江)等專業市鎮 出現。

(一)資本累積

(四)中國資本 主義萌芽

1. ____洲_─_____洲─_____洲三角貿易。

2. 中國風及其他物產傳入,例:南洋的_______、

中國的瓷器、絲綢、茶;原產於非洲而流傳於 商業革命

15th~18th

(二)商業擴張

(2)

第三冊 世界史 第十一章 第二節 海外探險與新舊大陸的交會 (翰林104 版.體育班)

地理 大發現

一、葡萄牙 1. 冒險家

(1)亨利王子成立航海學校,並派人沿非洲西岸南下,為歐洲航海探險的先趨。

(2)1488 年:___________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3)1498 年:___________繞過好望角航向印度,買回香料獲利近 60 倍。

2. 據點

(1)亞洲:印度西南的果亞(又譯臥亞)、馬來半島、印尼群島;中國的_________。

(2)非洲:販賣黑奴。 (3)南美洲:_________。

二、西班牙 1. 冒險家

(1)1492 年:___________到達美洲。

(2)1522 年:___________的船隊完成環球一週的創舉。

2. 據點

(1)亞洲:A.___________(1565~1898),1898 年因美西戰爭失敗割讓給美國,美國 勢力東來,

正遇甲午戰後中國被瓜分,所以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B.台灣北部(1626~1642)。

(2)中南美洲:毀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古文明。

三、荷蘭

1. 特許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簡稱_________)、荷蘭西印度公司。

2. 據點

(1)亞洲:在爪哇島的__________________(今印尼的雅加達),推翻了葡萄牙人的壟 斷優勢,並

以日本據點的獲利最高、台灣南部(1624~1662)次之。

(2)美洲:奪取西班牙人在美洲的部份島嶼,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即今紐約)。

四、英國

1. 16th 後開始擴張(伊莉莎白一世於 1588 擊敗了____________的無敵艦隊,海權興 起)。

2. 17th 初殖民勢力已經進入__________(亞洲)、____________(美洲)、西印度群島(加勒 比海地區)

五、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1. 增進歐洲人地理知識。

2. 使歐洲的重心由____________地區轉往__________地區。

3. 造成西葡的衝突,在 1494 年簽《托德西拉斯條約》,劃定教宗子午線以區分勢力範 圍。(見右圖)

4. 東方傳入西方 (1)香料

(2)絲綢 (3)瓷器

(4)茶(英國人最為喜愛)

(5)咖啡(法國人特別喜愛)。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 P.29

5. 新大陸對歐洲的影響

(1)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歐洲,造成:

A._________________:黃金白銀大量流入,造成通貨膨脹(因幣值下跌),加上遇到 人口成長

使糧價上漲,造成歐洲物價大幅上漲,打擊了貴族、農民,而商人得利。

B. _________________:黃金白銀越多,國力越強,因此政府紛紛介入工商業活動,重 視海外殖

民地的建立與貿易的發展。

(2)農作物的引進

A.經濟作物:菸草(明代傳入中國)。

B.玉米、蕃薯、馬鈴薯成為歐洲人飲食的一部份。

6. 新大陸對亞洲的影響:因歐洲人與中國貿易入超,大量白銀輸入中國,促成白銀貨幣經 濟的誕生,連帶改變了中國的稅制,由唐代以收銅幣為主的_________法,至明代轉變 為銀銅雙本位的_______________法,而勞役改由繳交白銀替代,也帶動了人力的解 放。

(3)

A.為哥倫布的航線 B.為麥哲倫的航線 C.為達伽馬的航線 D.為狄亞士的航線

畫面中通過的斜線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是 1494 年由教皇以大西洋距離非洲西岸佛德角 500 公里 為基準點,由北而南劃成界線,以東為_______________範圍;以西則為_________________所有。

西

東西交會處

(4)

第三冊 世界史 第十一章 第二節 海外探險與新舊大陸的交會(翰林 104 版.體育班)

美洲地區 古文明

一、馬雅文明(3th~10th 衰→16th 被西班牙人毀滅)

1. 地區:墨西哥東南部(____________半島)、瓜地馬拉、宏都拉斯一帶。

2. 文明特色:(1)發展出_________體制(沒有統一帝國)。

(2)具有宗教、曆法用途的神龕金字塔。

(3)曆法為太陽曆

(5)文字為_________文字(最早有文字的印地安人)。

3. 衰亡之因:(1)內亂;(2)西班牙人入侵。

二、阿茲特克文明(14th~16th)

1. 地區:_____________北部。

2. 文明特色:(1)以軍權、神權維繫帝國統治。 (2)採用類似圖畫的符號。

(3)首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譯塔諾奇提蘭,即今墨西哥市)。

(4)政治採高度專制、賦稅甚重,階級區分極嚴,加上宗教信仰熱衷於以活人獻 祭的

習俗,招致境內部落的反抗。

3. 衰亡之因:(1)境內部落的反抗;(2)西班牙人_____________入侵,配合上自身的羽蛇 神傳說。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 P.30

美洲地區 古文明

三、印加文明(15th~16th)

1. 地區:約當今日的__________與玻利維亞。

2. 特色:(1)並無文字:以__________作為記事的方式。

(2)___________的種植成為近代美洲與歐洲世界的主食之一。

(3)運用梯田開墾的方法擴增農地,並建運河、水壩以供灌溉。

3. 衰亡:(1)王室為了爭奪王位陷入內戰;(2)西班牙人____________入侵印加帝國。

墨西哥

祕魯、玻利維亞一 帶

猶加敦半 島

南美洲 中美洲

(5)

第三冊 世界史 第十一章 歐洲國家與海外探險(翰林 104 版.體育班) 補充資料

哈布斯堡家族 起源

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也稱:「哈普斯堡王朝」(Hapsburg)。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 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其家族成員曾出任1.羅馬人民的國王和 2.神聖羅馬帝國皇帝;3.奧地利公爵、大 公、奧地利帝國皇帝;4.匈牙利國王;5.波希米亞國王(1526 年—1918 年);6.西班牙國王(1516 年—

1700 年);7.葡萄牙國王(1580 年—1640 年);8.墨西哥皇帝(1864 年—1867 年)和今 9.法國、義大 利、荷蘭、比利時境內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哈布斯堡家族發源於阿爾薩斯,後擴張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在1020 年築起鷹堡,名為哈布 斯堡,並逐漸將勢力擴展到萊茵河西岸流域。1282 年 12 月 27 日魯道夫一世奪取奧地利與施蒂利希公國,

旋即分封於自己的兩個兒子阿爾布雷希特與魯道夫,自此奧地利劃歸哈布斯堡皇室擁有長達 600 餘年,

直至於一戰戰敗為止。

14 世紀期間,新成立的瑞士聯邦不斷向德國南部擴張,導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鷹堡。自 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正式由瑞士南部的鷹堡,轉移到下奧地利的維也納,哈布斯堡家族也被稱 奧 地利家族

16 世紀中葉,哈布斯堡家族分裂為奧地利與西班牙兩個分支,前者佔據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稱奧 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而奧地利的王朝於1740 年絕後,隨即被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直至 1918 年帝國被共和國取代。今日,部分哈布斯堡王族後裔依然生存,分別定居於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和德國,

現時他們的族長是卡爾·馮·哈布斯堡。卡爾的父親是奧地利末代皇儲、曾任歐洲議會議員的奧托·馮·哈 布斯堡。

後者則為西班牙國王,統治西班牙、西屬尼德蘭、義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國、撒丁王國以及美洲 新世界的廣袤領土,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於1700 年絕嗣而亡。

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一世 (繼任神聖羅馬帝國後則稱為查理五世)

馬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1519~1556 在位)成為歐洲的霸主。

1506 年,查理的父親美男子菲利普一世(腓力一世)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 了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統治者。

1516 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國王費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為了 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

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薩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整個西屬美洲都成了哈布斯堡 王朝的管治領域(在他統治時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於征服墨西哥和秘魯又擴大了好幾倍)。

西班牙在新大陸上的擴張,讓查理五世說出了舉世聞名的豪語:「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 下。」

1519 年,查理的祖父,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並承繼了 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此時,查理五世成了統治最多領土的歐洲君主。

查理五世的具體國籍很難說明,從父方來看,他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員,但他不是純粹的德 國血統。他的母親胡安娜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也是他的帝國的核心,但他在西班牙卻經常感到自己是個 外來者。他的母語是法語,那是他長大的地方「低地國家」(包括今天的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和法國 的北部-加來海峽大區)的貴族們通用的語言,然而法國正是他終生的敵人。

1555 年在擊潰新教諸侯的最後努力失敗後(該年簽奧古斯堡和約),查理五世就開始淡出朝政。鑒於 其領土太過廣大分散,他將國土分由弟弟斐迪南與兒子腓力繼承。他把自己的個人帝國——西班牙和低 地國家給了兒子腓力二世;把奧地利大公與神聖羅馬帝國分給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 年 10 月 25 日禪 讓尼德蘭王位給腓力;1556 年 1 月 16 日禪讓西班牙王位給腓力;1556 年 9 月 12 日禪讓神聖羅馬皇帝帝

位給斐迪南)。

(6)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__ P.31

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

英法兩國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

戰爭性質從封建王朝混戰變化到侵略與反侵略,其結果可謂完全違背了英法王朝統治者的預料。

中世紀,英國諸王通過與法一系列聯姻,均成了法國諸王大片領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 年,英王愛 德華三世終於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蘭西王國的繼承權。1328 年,法國卡佩王朝絕嗣,華洛瓦家族的腓 力六世繼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國王腓力四世外孫的資格,爭奪卡佩王朝繼承權。1337 年 愛德華三世稱王法蘭西,腓力六世則宣布收回英國在法境內的全部領土,派兵佔領耶訥,戰爭遂起。

這場戰爭除王位繼承原因外,還為了爭奪在法境內的富庶的佛蘭德爾和阿基坦地區。這個地區與英 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法國於1328 年佔領該地,英王愛德華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該地出口。佛蘭 德爾地區為了保持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愛德華三世為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 領主,使英法兩國矛盾進一步加深。

英王亨利二世與坎特伯里大主教

坎特伯里大教堂最有名的一個事件,是大主教湯馬士貝克的殉教記:貝克在未當上大主教前,不僅僅是 英國國王亨利二世的朋友,也是他非常賞識的一個人才,在西元 1155 年到 1162 年間官任內閣大臣,

亨利二世非常器重他,所以當坎特伯里大主教一職出缺時,在那個政教分離的年代,貝克當然是國王人 馬的最佳人選,貝克原本不願接受這個職務,他認為一但接受下來,是必會與國王因教會的利益而發生 衝突,但亨利堅持貝克接下這個職務,果不其然,就在貝特擔任大主教之後,行事作風皆以教會的利益 為優先,甚至不惜與亨利二世決裂,某天亨利二世在私下場合一句如果貝克該死的氣話,沒有想到四位 貼身侍衛馬上快馬飛奔至教堂,把大主教刺死在教堂中,儘管亨利二世馬上派人取消成命,但為時已晚,

貝克已經被殺,這一年是西元 1170 年。

1547 年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領地示意圖

三冊 世界史 第十一章 歐洲國家與海外探險(翰林 104 版.體育班)  補充資料

阿拉伯帝國632-1258 (粗黑線為帝國版圖,8 世紀最強盛時期)

帖木兒帝國(中亞,1307-1506)

亡於突厥的烏茲別克部落。其後裔巴卑爾轉而去印度開創蒙兀兒帝國

(7)

班級: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__ P.32(end)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1299-1922 (灰色為帝國疆域)

蒙兀兒帝國(印度,1526-1858)

亡於英國殖民統治,後在甘地不合作運動下,印度於1947 年 8 月 15 日獨立

中國 ( 明 - )

印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阿拉伯

鄂圖曼土 耳其帝國 1299-

1922

非洲 鄂圖曼

土耳其 帝國

1299-1922 中亞

波斯 (今伊朗) 兩河

流域

阿拉伯

中國 (元-明) 俄羅斯

北歐

歐洲

非洲 印度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澳門在 1867 年進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由 1950 年起按國際慣例每十年一次,至今共進 行了十四次;最近一次是 2001 人口普查,下一次即第十五次的人口普查將於 2011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3 學年度第 2 學期 資源班(六)年級 數學 領域教學計畫(含期末課程檢核). 資料來源

乙亥 紹泰元年 二年 六年. 丙子 大平元年

二、其他 匯兌手續費 多國政府為增加稅收,自本(2005)年 1 月起將匯 兌手續費自 10%調升為 13%,哥斯大黎加已向世 界貿易組織表示該措施違反 WTO 相關規定,因

從經濟危機對義國政府之影響來看,自2009年年底即潛伏的歐債

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加拿大 [Canada].

教宗格里高利七世於 1076

《 石中劍 》( The Sword in the Stone ),英國作家 T·H·懷特 (T·H·White)1938 年的小說,以「 亞瑟 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