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十二碳醇之吸附動力學探討(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正十二碳醇之吸附動力學探討(II)"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正十二碳醇之吸附動力學探討(2/2)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214-E-011-005-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計畫主持人: 林析右

報告類型: 完整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1 月 16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正十二碳醇之吸附動力學探討 (2/2)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3-2214-E-011-005-

執行期間:93 年 8 月 1 日至 94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林析右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列 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中 華 民 國 94 年 8 月 30 日

(3)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正十二碳醇之吸附動力學探討 (2/2)

A Study on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1-dodecanol 計畫編號:NSC 93-2214-E-011-005

執行期限:92 年 8 月 1 日至 94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林析右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一、中文摘要

本計劃探討正十一及正十二碳醇非離 子型界劑分子吸附於氣-液界面後,於界面 上形成之單分子層的相變化行為。藉由量 測水溶液之動態表面張力曲線,找出吸附 單分子層之 G-LE 及 LE-LC 共存時之張力 變化行為,並探討此相變化之溫度效應。

動態表面張力數據顯示,20 oC 時,正 十二碳醇於氣-液界面之吸附行為在表面 壓為 π = 0.75 mN/m 和 π = 17.9 mN/m 時,具有明顯的相轉變現象。正十二碳醇 在吸附至空氣-水界面上後,有二個相轉變 產生:(1) G-LE 共存區為π = 0.75 mN/m, C0= 1.22×10-9 mol/cm3 時;(2) LE-LC 相轉 變 在π = 17.91 dyne/cm, C0= 4.00 × 10-9 mol/cm3 時。

在 11oC 時,低濃度之正十一碳醇水溶 液,在張力γ= 73.4 mN/m (π= 0.7 mN/m) 時,有一〝定張力〞區域。推論為其 G-LE 共存區,亦即單分子層在此有相變化發 生。在高濃度溶液之動態曲線,於 11 至 17oC 間, ( 11oC, π= 24.07 mN/m; 13oC, π=

25.98 mN/m; 15oC, π = 27.99 mN/m; 17oC, π = 30.19 mN/m) 動態張力曲線上亦顯示 一〝定張力〞區域,推論為其 LE-LC 共存 區,亦即正十一碳醇單分子層有第二個相 變化行為之發生。

實驗數據顯示,在相同溫度不同濃度 下,其 LE-LC 共存區的表面張力/表面壓相 同;當溫度改變,LE-LC 共存區的表面張 力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下降。

關鍵詞:非離子型界劑、表面張力、吸附 動力學、相變化、單分子層 Abstract

The phase behavior of nonionic

surfactants 1-undecanol and 1-dedodecanol adsorbing at air-water interfac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in this work. From the measurement of surface tension (ST) relaxation profiles, we confirmed the co-existence of G-LE and LE-LC phases on the adsorbed monolayer.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two constant surface tension (π

= 0.75 and π = 17.9 mN/m) regions in the dynamic ST profiles for 1-dodecanol aqueous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bulk concentrations at 20 oC. This two constant-π region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G-LE and LE-LC phase transition for 1-dodecanol adsorbed monolayer at 20 oC.

For 1-undecanol, a similar constant-π behavior was observed on dynamic ST data.

For example, constant-π region takes place at π = 0.7 mN/m at 11oC. A second constant-π region was at π = 24.07, 25.98, 27.99 and 30.19 mN/m at 11, 13, 15 and 17

oC, respectively.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constant-π region takes place at a same π for different bulk concentrations at a fixed temperature. A increase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results a lower π of constant-π region.

Keywords:, 1-dodecanol, adsorption kinetics, monolayer, phase transition, surface tension 二、前言、研究目的、文獻探討

藉由量測溶液表面張力之動態變化以 瞭解正十一碳醇及正十二碳醇分子由溶 液本體吸附至氣-液界面後產生的相變化 行為。再根據平衡與動態張力的實驗數 據,探討在界面上相轉移的發生對質傳機

(4)

2

制的影響。同時也利用橢圓儀量測單分子 層膜厚來佐證界劑分子吸附至氣-液界面 產生相轉變時的濃度是否與動態及平衡 張力之吸附曲線產生相變化時的濃度相 同。

在本研究所用的界劑為長直鏈的正醇 類,其疏水端為長碳鏈、親水端為羥基 (-OH),由於分子之疏水基較長,25℃時 溶解度小於 4 ppm [1,2],因此,界劑極易 吸附至氣-液表面上,降低表面張力。由於 不溶水(insoluble)的分子,例如長鏈的脂肪 酸及醇類,能在水面上展開,其親水性官 能基會面向水相,而疏水性的碳氫鏈則會 背向水相,並形成厚度只有一個單分子厚 的分子膜,稱為單分子膜,其表示一種分 子吸附至表面上之特殊現象。而形成單分 子膜的方法可以為吸附法或展開法,這都 要 視 成 膜 物 的 性 質 和 界 面 的 種 類 而 定 [3]。本研究中所用的方法為吸附法。

藉由膜壓等溫線(π-A isotherm)觀察到 單分子膜不同狀態的現象,並且分子會在 界面產生相轉變(phase transition),如圖一 所示,相對於各種狀態時單分子示意圖(圖 二)[4]。而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5]、

Brewster angle microscopy (BAM) [6,7]與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at grazing incidence (GIXD) [8,9]等分析方法亦能提 供對此現象直接的觀察證據。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懸掛氣泡法(pendant bubble) 來量測正十一碳醇及正十二碳醇水溶液 的動態表面張力,進而由平衡界面張力γ (C)數據求出各種模式的最佳參數。

懸掛氣泡法:利用懸掛氣泡法量測張力 的原理為利用懸垂液滴(如圖三)的形狀 變化與液滴內外壓差,計算表面張力值。

將懸垂液滴理論曲線與實驗獲得之懸垂 液滴邊界點進行最佳比對,找出最適化理 論曲線,即可得到對應的表面張力值。

現假設一懸垂液滴的密度較外界(另一 相)大,則懸垂液滴側面影像如圖三所示

(若懸垂液滴之密度較外界低,則需使用 反轉針頭打出液滴,側面影像為圖三之顛 倒)。本研究中所量測的皆為氣-液界面的 界面張力,因此是以反轉針頭在靜止的界 劑溶液中瞬間打出一顆氣泡,懸掛在針頭

上。

圖三顯示一個理論的懸垂液滴的平面 幾何形狀。Young-Laplace 方程式描述了 懸掛氣泡或懸垂液滴流體界面間之壓力 差與張力之關係[10,11]:

∆P=γ(R1 + R1 )

1 2 其中 γ 為表面張力,R1與 R2為液-氣邊界

上任意一點之兩主要曲率半徑,∆P 為界 面上兩相間之壓力差。由於液滴受重力影 響,因此液滴內外兩相間之壓力差與縱座 標軸之靜壓關係為:

∆P = ∆P0 + ∆ρgz

其中∆P = 2γ /R0為在氣泡頂點(R0=R1=R2) 之兩相界面間之壓力差,∆ρ為兩相密度 差,g 為重力加速度,z 為與頂點之垂直 距離。由圖三(φ為旋轉角度,s 為由頂點 算起之弧長)得知:

dx ds= cosφ

dz

ds= sinφ

1 1

1 2

R d

ds R x

= φ = φ

, sin

上述 Young-Laplace 方程式可改寫為:

d ds R

gz

o x

φ ρ

γ

= 2 + sinφ

若已知 R0與∆ρg R02/γ之值,利用數值方法

計算可得懸垂液滴之理論曲線。其邊界條 件為 x(0)=z(0)=φ(0)=0。若取無因次化,

令 s’=s/R, x’=x/R, z’=z/R,則推得 dx

ds

' ' =cosφ

dz

ds

' ' =sinφ

2 sin

x gR z ds

d o φ

γ φ = +ρ

利用數值方法(Fourth order Runge-Kutta

method)時[12],上式在 x=0 處為奇異點,

所以在頂點附近採用近似法來模擬:

' ' s

x=

[ ( ') 1] 1

'= 2 J0 Bs φ<<

z B

) ' 2 (

1 Bs

J

B

= φ

其中,B =∆ρg R02/γ,為無因次形狀因子

(dimensionless shape factor) , J0 為 零 階 Bessel function,J1為一階 Bessel function。

為求得實驗邊界點之最適化的理論曲

(5)

3

線,定義一 Objection function (E)來描述實 驗點至理論曲線之垂直距離的總和:

E d u vn

n

= ∑N

=

1 2

2 1

[ ( , )]

其中 d(un, v)定義為實驗點 un與理論曲

線 v 之垂直距離。理論曲線 v 點之定位,

與頂點(apex)座標(x0, z0)、氣泡大小(R0) 及 氣 泡 形 狀 (B) 有 關 , 因 此 Objection function 為下列四參數之函數:

q1=xo

q2=zo

q3=Ro

) (

2

4 gR B

q o =

= γ

ρ

在程式運算中,先使用 Runge-Kutta 方

法,建立一理論曲線,然後利用 Objection function (E)來計算理論曲線與實驗邊界點 之誤差,再使用 Newton-Raphson 法與高 斯消去法,可得另一組參數(x0, z0, R0, B),再重新計算,直到誤差值符合條件為 止,即可得到最佳參數(x0, z0, R0, B),並 以γ =∆ρg R02

/B 式來計算得到表面張力 值。

四、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探討正十一及正十二碳醇之動 態 表 面 張 力 曲 線γ(t)來 觀 察 吸 附 單 分 子 層 G-LE 和 LE-LC 之相 變 化。由於正 十二碳醇不易溶於水中,因此實驗濃度範 圍有所限制。其圖四(a)中顯示界劑於不同 濃度下吸附至乾淨氣-液界面的動態吸 附 曲線;當吸附達平衡之後,再從每個濃度 中選取其平衡張力值,即可得到γ(C)的關 係如圖四(b)所示。

1.單分子層相轉變:由正十二碳醇 20 oC 下及正十一碳醇 11oC 下,界劑分子吸附 至氣-液界面之動態張力吸附曲線來觀察 相轉變的行為,發現正十二碳醇之張力在 72.0 ± 0.1 mN/m 和正十一碳醇之張力在 73.4 ± 0.06 mN/m 時,有一明顯 plateau 的 區域,推論為 G-LE 的相變化,如圖五、

六所示。正十二碳醇於張力為 54.84 ± 0.24 mN/m 和正十一碳醇於張力為 50.0 mN/m 時,亦有一 plateau 的區域,推論此為 LE-LC 的相變化,如圖七、八所示。

2.溫度效應:圖九顯示正十一碳醇水溶 液 於 相 同 濃 度 不 同 溫 度 之 動 態 張 力 曲

線。由數據顯示:在相同濃度下,當溫度 愈高其表面張力下降的愈快;代表著界劑 分子在高溫下,吸附至氣-液界面的速率 較快。另外,隨著溫度的上升,其定張力 區域愈低。

3.橢圓儀實驗:由圖十中可觀察到在低 濃度區,表面濃度很稀少,界劑分子活動 空間很大,因此界劑分子可以平躺於界面 上,單分子膜的厚度幾手接近於零的狀 態;隨著溶液本體濃度的增加,正十二碳 醇界劑分子吸附至氣-液界面上也愈多,當 濃度到達 2~2.3×10-9 mol/cm3之間膜厚突 然迅速增加,顯示在界面上的分子 開始有 聚集現象產生,在 2.3×10-9 mol/cm3之後膜 厚即呈現緩慢成長。

4. 決定模式與參數:在此模擬的過程 中,我們選用濃度範圍為 0.5~3.69×10-9 mol/cm3,因正十二碳醇在 4×10-9 mol/cm3 濃度後,表面濃度趨於定值。由圖十一可 知。

由圖十二(a)顯示,Frumkin model 無法 適切描述正十二碳醇γ(C)的吸附行為;但 G-F 及 H-F model 似乎都可將γ(C)描述得 很好。由圖十二(b)顯示,符號○為γ(lnC) 平衡張力數據圖上利用線性方程式得到 某 濃 度 斜 率 , 以 吉 布 斯 吸 附 方 程 式 (

1 d RT d nC

γ Γ =

l ) 找出相對應絕對的表面濃 度;發現 Frumkin model 依然無法適切描 述正十二碳醇Γ(C)的吸附行為。

由動態張力γ(t)的圖,以 G-F 及 H-F model 來描述 20 oC 正十二碳醇的動態吸 附行為,如圖十三所示。發現 H-F model 較能夠適切描述出γ(t)的動態吸附行為;綜 合以上的吸附行為探討,H-F model 才能 完整的描述 20 oC 正十二碳醇的吸附行 為。表一為理論模擬的最佳參數。

五、參考文獻

1.Yaws, C. L.; Hopper, J. R.; sheth, S. D.;

Han, M.; Pike, R. W. Waste Management 1998, 17, 541.

2.Richard, S.; James, S. J. Chem. Eng. Data 1986, 31, 56.

3. 張有義等編譯,〝膠體及界面化學入 門〞,高立圖書有限公司,第四章(1999) 3.Rotenberg, Y.; Boruvka, L.; Neumann, A.

W.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83, 93, 169.

(6)

4

4.Hiemenz, P. C. Principles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1986 ;Chaper 7.

5.Pollard, M. L.; Pan, R.; Steiner, C.;

Maldarelli, C. Langmuir 1998, 14, 7222.

6.Vollhardt, D.; Melzer, V. J.Phys. Chem. B 1997, 101, 3370.

7.Vollhardt, D.; Fainerman, V. B.; Emrih, G.

J. Phys. Chem. B 2000, 104, 8536.

8.Als-Nielsen, J.; Möhwald, H. In Handbook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Ebashi, S., Koch, M., Rubenstein, E., Eds.; New York, 1994, 4, 1.

9.Als-Nielsen, J.; Jacquermain, D.; Kjaer, K.;

Lahav, M.; Leveiller, F.; Leiserowitz, L.

Phys. Rep. 1994, 246, 251.

10.Huh, C.; Reed, R. L.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83, 91, 472.

11.Rotenberg, Y.; Boruvka, L.; Neumann, A.

W.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83, 93, 169.

12.de Laplace, P. S. Mechanique Celeste, Supplement to Book 10, 1806.

圖一、利用膜壓(π-A)等溫曲線觀察單分 子層之相變化。

圖二、相對應於圖一單分子層的物理狀態 (a)氣態膜,G;(b)液態擴張膜,LE;(c)液 態凝聚膜,LC;(d)固態膜,S。

g

z

x φ φ

R0 s

ds dz

phase

phase

L

G R2

dx

圖三、懸垂液滴的形狀。

100 101 102 103t (s) 104 34

42 50 58 66 74

surface tension (mN/m)

21 3 4

5 6

7

88

a

9

10-9 C (mol/cm3 ) 10-8 30

40 50 60 70

surface tension (mN/m)

b

圖四、(a) 20oC 正十二碳醇,不同濃度(1) 0.5, (2) 1.51, (3) 1.87, (4) 2.08, (5) 3.02, (6) 3.30, (7) 3.69, (8) 7.64, (9) 8.84 (10-9 mol/cm3)之 動態表面張力與時間關係圖;(b)平衡表面 張力與濃度關係圖。

(7)

5

a

100 101 102 103 104

70.8 71.2 71.6 72.0 72.4

surface tension (mN/m)

72.08

70.93

b

100 101 102 103 104

t (s) 69

70 71 72

surface tension (mN/m)

69.31 72.00

圖五、正十二碳醇於不同濃度下 G-LE 共 存區之動態張力吸附取線,其濃度(a) 1.51, (b) 1.87 (10-9 mol/cm3)。

72.98

100 101 102 103 104 t (s) 72.8

73.2 73.6 74.0

surface tension (mN/m)

73.46

100 101 102 103 104 t (s) 70.0

70.8 71.6 72.4 73.2 74.0

surface tension (mN/m)

70.36 73.34

100 101 102 103 104

t (s) 68

70 72 74

surface tension (mN/m)

68.87 73.41

a

b

c

圖六、正十一碳醇於不同濃度下 G-LE 共 存區之動態張力吸附取線,其濃度(a) 3.0, (b) 3.5, (c) 4.0 (10-9 mol/cm3)。

a

54.97

38.69 36 44 52 60 68 76

surface tension (mN/m)

b

35.08 55.22

32 40 48 56 64 72

surface tension (mN/m)

c

31.83 54.54

0 10 20 30 40

t (min) 30

38 46 54 62 70

surface tension (mN/m)

54.97

38.69

100 102 t (s) 104 35

55 75

surface tension

圖七、正十二碳醇於不同濃度下 LE-LC 共 存區之動態張力吸附取線,縮圖為線性圖 形;其濃度(a) 7.64, (b) 8.84, (c) 10.3 (10-9 mol/cm3)。

100 101 102 103

t (s) 38

46 54 62 70

surface tension (mN/m)

50.0

40.0

a

100 101 102 103

t (s) 34

42 50 58 66 74

surface tension (mN/m)

50.0

37.2

b

100 101 102 103

t (s) 32

40 48 56 64 72

surface tension (mN/m)

50.0

34.0

c

圖八、正十一碳醇於不同濃度下 LE-LC 共 存區之動態張力吸附取線,縮圖為線性圖 形;其濃度(a) 2.8, (b) 3.1, (c) 3.36 (10-8 mol/cm3)。

(8)

6

100 101 102 103

t (s) 34

42 50 58 66 74

surface tension (mN/m)

50.0 47.8 43.0

a

100 101 102 103

t (s) 32

40 48 56 64 72

surface tension (mN/m)

50.0 47.8 43.0

b

圖九、正十一碳醇在相同濃度下,不同溫 度之 LE-LC 相變化情形;其濃度(a) 3.1, (b) 3.36 (10-8 mol/cm3 )。(點線為 LE-LC 相變 化張力值)。符號(○)為 11oC;符號(◇)為 13oC;符號(△)為 17oC。

10-10 10-9 C (mol/cm3 ) 10-8

0.0 0.2 0.4 0.6 0.8

film thickness (nm) a

0 2 4 6 8 10

C (10-9 mol/cm3 ) 0.0

0.2 0.4 0.6 0.8

film thickness (nm)

b

圖十、20oC 正十二碳醇吸附至氣/液表面達 平衡時之單分子膜厚與濃度關圖。(a)半對 數圖形 (b) 線性圖形。

10-9 C (mol/cm3) 10-8 30 40 50 60 70surfacetension(mN/m)

0 3 6 9 12

Γ (10-10 mo l/cm2 )

圖十一、20oC 正十二碳醇的表面濃度與濃 度的關係,及平衡張力與濃度的關係;符 號(○)為吉布斯吸附方程式求得;(▲)為實 驗平衡張力。

54 58 62 66 70 74

surface tension (mN/m)

F GF H-F

0.4 1 C (10-9 mol/cm3) 4 0

4 8 12

Γ(10-10 mo

l/cm2)

a

b

圖十二、以三種不同的模式來描述 20oC 正 十二碳醇:(a)平衡張力與濃度的關係;(b) 表面濃度與濃度的關係。虛線為 Frumkin model,點線為 G-F model,實線為 H-F model。

100 101 102 103 104 72.0

72.2 72.4 72.6 72.8

surface tension (mN/m)

D×106

72.05 4 8

a

100 101 102 103 104

t (s)

71.6 72.0 72.4 72.8

surface tension (mN/m)

D×106

71.96

71.73

18 8

b

100 101 102 103 104 71

72 73

D×106

72.08

70.88 14 8

c

100 101 102 103 104

t (s)

54 58 62 66 70 74

D×106

54.98 18

8

d

圖十三、以 G-F(虛線)及 H-F (實線)model 來描述動態表面張力的關係;其濃度:(a) 1.0, (b) 1.35, (c) 1.51, (d) 3.69

(10-9mol/cm3)。

表一、20oC 正十二碳醇的最佳參數

Model F G-F H-F

H (1/cm) 0.0235 Cc×109(mol/cm3) 1.2943 Γ×1010(mol/cm2) 9.1186 10.672 18.057 a×108(mol/cm3) 1.2894 10.254 0.96936

K -3.892 -5.475 -2.404

n 1 0.409 1

K/Kc # 0.973 0.958 0.601 F = Frumkin,

H-F = phase transition (H-F isotherm) GF = generalized Frumkin

Kc# = critical K value = -(1+1/n)1+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