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節,將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加以歸納 整理,以作為本研究理論參考之依據。第一節,敘述政治功效意識與 政治社會化。第二節,探討政治功效意識的概念與向度。第三節,闡 述政治功效意識的理論與研究進展。第四節,探究政治功效意識與政 治參與行為的相關性。
第一節 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社會化
壹、政治態度與政治功效意識
所謂的「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遭世界所持有一致 性與持久性的傾向,此種傾向可由個體外顯行為去推測,但態度的內 涵卻不限於單純的外顯行為(張春興,民 85:293)。Allport(1953:
804)認為:政治態度是由政治認知(political cognitive)、政治感情
(political affection)與政治行為傾向(political action tendencies)所 共同組合而成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組織,用以引導或影響個人行為對於 有關政治目標或政治情境的反應。
一般而言,個人對於某事務物持有之態度,極可能影響個人對該 事務所採之行為,如上所述,政治態度具有政治認知、政治情感與政 治行為傾向所組成的三種成份,所謂的政治認知是指一個人對政治對 象的信仰、認識及知識;政治情感是個人表達出對政治對象好惡的反 應;而政治行為傾向是指個人對政治對象的意向(intention),是有關 個人對政治對象可能的採取的反應傾向。政治態度雖具有政治認知、
政治情感與政治行為傾向等三種成份,但彼此並非各自獨立或互不連 繫,且三個成份構成之間,或多或少具有一致性及相互協調的關係,
如果構成態度的三個成份之間完全失去完整性,個人就會尋求一致性 的壓力,重新調整態度構成的成份,以維持態度的完整性(陳文俊,
民 71)。
從政治態度的意義來看,政治態度是一種建構的概念,是對政治 目標和政治情境中的人、事、物,經由學習而產生的認知、情感與行 為傾向。換言之,政治態度是對政治目標的認識而做出價值判斷,再 由價值判斷產生政治行為的傾向,而態度形成後,具有持久不易改 變,及反應一致化的功能。因此,在此過程中同時具有知識功能
(knowledge function)、價值表達功能(value expression function)、
自我防衛功能(ego-defense function)及適應功能(adjustion function)
(引自王錦雀,民 85:318-319)。
若從政治態度的內涵來看,政治態度研究的層面相當廣泛,一般 學者大抵以政治態度對政治系統的研究為主,亦即,政治態度是以對 政治系統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為主,而不是針對某一個別的政 治人物、政策或政治情境的態度。綜合 Easton(1965)、Alomnd(1963)
兩人所建構政治態度有四類:(一)公民責任感(sense of citizen duty)
是政治成員對政治系統之中自我角色的態度;(二)政治疏離感
(political alienation)是政治成員對政治系統中政治的政治規範、自 我政治角色的態度;(三)政治信任感(political trust)係政治成員對 政治系統權威當局,政治系統輸出的態度;(四)政治功效意識
(political efficacy)則是政治成員對政治系統中的輸入、轉換的態度
(引自林嘉誠,民 78:187)。
由上述可之,政治功效意識是政治態度中的一個面向。以政治系 統的輸入面來看,係指個人認為其政治行動對於政治歷程一定有或能 夠有所影響的感覺,且強調個人對政治過程的了解、掌握有效使用影 響力的方法、主觀自覺具有政治影響力;以政治系統的輸出面來看,
是指個人相信政府對於人民的需求有所反應與重視。因此,政治功效 意識與政治參與具有密切的關聯性。
貳、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社會化
根據 Easton 和 Dennis(1967:7)的界說,所謂政治社會化是 指個人獲取政治的行為定向及行為模式之發展過程。換言之,政治社 會化主要在研究個人政治態度與行為的根源及發展。由上述界定可 知:政治社會化基本上是一個「學習的過程」(learing process),這種 學習過程,一方面使政治的體系成員了解並接受既有的「政治文化」
(political culture);一方面使他們培養出「政治的自我意識」(political self)(引自王夷平,民 72:2)。
自五十年代中期以後,政治態度隨著選舉研究及民意測驗而興 起,由 Campbell(1954)所領導的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CPS),
先後建構了「政治功效意識」(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與「公民責 任感」(Sense of Citizen Duty)量表,以及後來學者的「民主與反民 主」量表、「政治疏離感」量表。六十年代開始,政治社會化、政治 文化、政治發展等概念方法突飛猛進,如 Easton、Hyman、Greenstien、
Dennis 等學者分別討論了政治社會化過程與各種政治態度的相關 性,對於政治態度如何形成有豐碩的研究成果,而 Almond 等人
(1963)則進一步建構政治文化概念,並從事泛文化研究
(Cross-Culture Study),對各國人民的政治態度之比較有卓越的貢 獻。七十年代以後,Robinson(1973)等人歸納政治學者對於政治態 度的研究,則大抵著重在政治系統的態度研究上。
上述學者的研究,主要立論於一個國家的政治結構,必須與它的 政治文化互相吻合一致,民主體制才能獲致穩定的運作。所謂的政治 文化是次屬整個文化的特定部份,政治文化分成政治價值、情感立場 與符號、政治制度,而政治制度最重要的是指實際的政治行為(張明 貴譯,民 89:535)。因此,政治文化與政治行為間存有某種定向的 關係:即觀念決定行動。且政治文化亦是人們對於某些政治事物(例 如政府和政黨)所具有的心理取向,而以其政治的態度、信念、符號 和價值呈現出來(楊日青等譯,民 88)。然而,不管個人的信仰系統 或政治文化為何,其所持的定向其實是許多複雜經驗的產物。因此,
對於公民文化上的認知也被認定是心裡學上的取向。
從分析的層面而言,Almond 與 Verba(1963:498)指出:穩定 而強而有力的民主政府並非依賴政府與其政治結構,而端視其國民對 政治構成的取向,亦即政治文化而定,而政治文化即指國民對政治對 象的取向模式(引自陳文俊,民 87:26)。因此,要建立一個穩定而 強有力的政府,除了力求政治制度的樹立、成文憲法的制訂及政黨的 創立以刺激民眾的政治參與外,還需要培養國民一套適合民主政治系 統運作的政治態度(陳文俊,72:1-2)。換言之,要建立民主政治體 系,除了民主制度的建構外,民主政治文化的培養更為重要,這便是
「政治社會化」的問題。
政治態度乃指個人態度中涉指「政治」面向所採取的心理取向,
因此,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所關心的是人民獲得政治文化的信 仰、態度、價值、行為等過程,所以政治社會化也是政治文化一代代 傳遞的過程(彭懷恩,民 89:140)。若以政治過程而言,政治態度 主要包括「政治信任感」、「公民責任感」、「政治功效意識」、「政治疏 離感」,這四類政治態度被政治學者廣泛使用,同時與政治行為的相 關程度較高(林嘉誠,民 78:187-189)。從政治社會化的心理與行為 來看,政治社會化的直接結果是政治心態,而間接結果是政治行為(林 嘉誠,民 78:11)。研究心理取向終必要研究社會化過程,研究社會 化的重點在於各種社會化所產生的心理與行為。政治社會化研究成果 對於政治態度的形成提供良好的解釋,政治社會化是人生各階段有關 政治人格、政治態度的學習,也是團體組織或政府灌輸其成員適當的 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的過程。
政治功效意識是政治系統成員的政治取向之一,其所形成發展,
乃個人透過政治學習的過程,亦即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所致。因此,本 文以行為論的觀點,探究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政治功效意識」,與 其產生的行為結果-「政治參與行為」之間的關聯性。
第二節 政治功效意識的概念與向度
壹、政治功效意識的概念 一、政治功效意識的意涵
關於「政治功效意識」,”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一詞,國內學 者翻譯詞彙甚多,如「政治功效意識」(胡佛,民 87b)、「政治功效 感」(郭秋永,民 80)、「政治效能感」(林劍秋,民 79;黃秀端,民 84)、「政治效力感」(何思因,民 83:269-270)等不一而足。在此,
本研究乃採胡佛學者所使用的譯名。
所謂的「政治功效意識」是政治態度中的一個向度,自 1950 年代以來,行為學派研究者試圖運用各種分析途徑與測量方式,對「政 治態度」(political attitude)的概念與相關議題進行瞭解,實證研究也 發 現 , 選 民 的 政 治 態 度 與 其 本 身 的 政 治 行 為 有 著 顯 著 的 關 係
(Campbell el.,1960;Milbrath ,1976);就比較政治的觀點而言,一個 政治體系中,多數選民的政治態度的強度與該體系的穩定與否有著密 切的關係(Almond and Verba,1963)。所以在各種政治態度面向中,
政治功效意識乃是一項重要的心理成分,也是個人價值觀念與信仰係 統中關鍵的一環(吳重禮等,民 88:24)。
自 1954 年,由 Campbell 等人所提出的政治功效意識概念後,引 起不少學者對此政治態度之研究,政治功效意識便成為政治行為調 查研究中的一個極受矚目的心理變項(Lambert et al.,1986:705)。學者 們對此一界定各異,所賦予的內涵也不含全相符,學者先後建構了不 少有關政治功效意識的量表,經檢視與歸納後可發現,大多數量表都 是以三種原始的量表為基準,此三種量表中,主要是用來分析與解釋 政治行為與研究政治社會化(引自王夷平,民 72:9),茲分述如下:
(一)「密西根量表」(1954)(Michiganpolitical efficacy scale),由 Campbell 等人用來建構政治功效意識的概念。
Campbell 等人將政治功效意識概念界定為:「個人認為其自
身的政治行動,對於政治歷程一定有或可能有所影響的感 覺。」從 Campbell 等人對政治功效意識的界定及量表的內 容來看,其所涉指的心態,主要著重在兩個層面上,一是個 人對政治體系的影響力,一是感覺政治體系對個人的回應情 形。而密西根量表,主要側重在個人對政治系統之「投入」
一環節上的態度。
(二)「奧蒙-佛巴量表」(1963)(Almond-Verba subjective political competence scale ),用來測量公民的「主觀政治能力感」。
Almond-Verba 對政治功效意識的界定,側重在個人主觀政 治能力感上(political competence)。凡相信自己能運用政治 的影響力,便是一個主觀上有能力的人。亦即,公民會對政 治系統作需求(demand)並施加壓力,去影響決策的轉變
(transformation)過程,使其產出(output)符合自身的期 望與利益。
(三)「伊斯頓-丹尼斯量表」(1967)(Easton- Dennis political efficacy scale),改編自密西根量表,用來研究政治社會化。
Easton- Dennis 認為,政治功效意識應包含三種涵意:個人 對規範(norm)所持有的態度、個人所具有的心理傾向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及個人所持之行為型態(form of behavior)。Easton- Dennis 對政治功效意識的探討是採取廣 義的說法,認為政治功效意識不僅是自我對政治過程具有
「能力」及「效力」的感受,也應包括政治系統應該回應人 民的一種期望。
上述研究可知,政治功效意識乃是個人與政治系統交互作用 時所產生的一種感覺。而由以上三個量表可看出,西方學者們界 定在政治功效意識概念的內涵上,各有不同程度的看法,茲將其 研究層面歸納如表 2-2-1:
表 2-2-1 學者所界定的政治功效意識的概念 內涵層面
學者
個人感覺政府是否 會回應的信念
(規範)
(responsiveness)
個人自覺影響政策 的可能性
(心理傾向)
(subject political competence)
個人影響政府決策的 行動傾向
(行動)
(political involvement)
Campbell et al.,
9 9Almond & Verba
9 9 9Easton,D &J.Dennis
9 9 9Balch,George
9 9Milbrath,Lester
9Renshon,S.A.
9
儘管上述學者對政治功效意識各有有其看法與界定,但大致可將 其歸納成三個相關但又不同層次概念:(一)是「個人對政府的回應 信念」(responsiveness),即伊斯頓和丹尼斯所謂「規範」的政治功效 意識,這一信念包括對政治系統可以有效的施以影響的期望與心理傾 向;(二)是個人主觀上評估「自我影響政治過程所具的能力感」
(subject political competence),即奧蒙和佛巴二人所謂的「政治能力 感」或「公民能力感」的主觀政治能力感或是伊斯頓和丹尼斯所指「心 理傾向」上的政治功效意識感;(三)是「政治涉入感」(political involvement),這種「行動傾向」,促使個人吸收政治知識、消息及學 習政治技巧,為達成有效影響做準備。學者們對政治功效意識的界 定,大抵不脫上述這三個層面,雖各有所偏,但將政治功效意識視為 一項摡化與穩定的心理傾向或態度,卻沒有歧見。
總括而言,政治功效意識的概念具有三個層面,即「個人感覺政 府是否回應的信念」、「個人自覺影響政策的可能性」、「個人影響政府 決策的行動傾向」。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確定的是「影響效果的可能 性」這一因素,是政治功效意識重要的核心內涵。
二、政治功效意識的特質
因研究重心不同,相關學者(Campbell et al,1954:87-189;
Milbrath,1977:57;Prewitt,1968:225-228;Balch,1974),對政治功 效意識的解釋也略有不同,大致可歸納出政治功效意識所具有的一 般性特質:
(一)政治功效意識只能從個人外顯行為或意見中間接地推知,
無法直接觀察,因此是一種假設性的建構概念(hypothetical construct)。
(二)政治功效意識是介於情境刺激與行為反應間的一個中介變 項,是個人的反應準備。
(三)政治功效意識的形成與個人政治社會化環境有關,是後天 習得的並非與生俱來的,一旦形成後,就具有相當影響性。
(四)政治功效意識乃是以「政府具有回應性」以及「能夠影響 政府」兩大要素為主所形成的態度結構(Balch,1974)。此 外,尚包含由兩大要素所衍生出來的相關元素,如政治事 務的可變性、影響手段的可取得性、以及政治過程的理解 性(洪淑女,民 84:17)。
(五)從政治社會化的觀點而言,政治功效意識應呈現出規範、
感覺(傾向)、及行為等三種,但非各自獨立的層面(Easton
& Dennis,1967:25-27、Abramson,1972:1244)。
上述學者有關政治功效意識的界定,基本上皆延續密西根大學 原先所下的界說,其定義為:「個別政治行動者,對於政治過程確實 有或能夠有所影響的感覺;也就是說履行吾人的公民義務是值得的。
這是一種覺得政治和社會變遷是可能的感覺,而且也是個別公民能在 此變遷的推動上,扮演部分角色的一種感覺。在政治功效意識可測量 的範圍內,預測它應該跟政治參與成正相關(Campbell,1954:187)。」
由此界定中,可看出政治功效意識的「感覺」、公民義務的「規 範」及政治參與的「行為」之間,蘊含著密切的關係。密大此界說確
實較能包含政治功效意識態度結構所需要的要素,並表明公民的「感 覺」、「規範」、「行為」間的相互關聯。在該界定中,首句的前半段應 該闡釋為「個別公民能在政治系統中發揮個人影響」的感覺,如此便 能涵蓋「公民自我」和「政治系統」兩種態度對象,從而包含政治功 效意識的兩個主要因素。
政治功效意識的特質大抵是由「政府具有回應性」及「能夠影響 政府」兩大因素所形成的態度結構,而 Campbell 認為政治功效識與 自我力量、主觀能力、自信心等有關,係指個人對政治系統與權威當 局的一般取向,係個人有效感的自我評估,而不是真正的影響力(林 嘉誠,民 78:207)。因此,政治功效意識是介於情境刺激與行為反 應間的一個中介變項,是個人反應的準備,且公民參與政治目的乃是 藉著參與過程發展出一些心理特性。
貳、政治功效意識的向度
若干學者指出,「政治功效意識」 一詞存著相當的「概念模糊性」
(conceptual ambiguity),而 Almond(1963)以「公民能力感」與「子 民能力感」將兩者加以區分,認為公民能力感係指現代民主國家的公 民有權利經由選票,組成團體等手段來影響政治府決策的感覺;子民 能力感則是個人認為可以依法透過各種途徑與官員接觸,官員因法律 的規定而必須考慮人民的觀點(引自林嘉誠,民 78:206)。為了廓 清這項個問題,學者試著發展出更為周延的概念和測量方法
(Balch,1974;Craig,1979;Easton and Dennis,1967)。譬如,Balch(1974)
即質疑 Campbell(1954)用以測量政治功效意識概念的問卷題目為「單 一面向」(unidimensional),而認為應以「多元面向」
(multidimensionsional)的觀點來取代之。Balch(1974)運用「多元 項目分析」(multiple item analysis),將政治功效意識概念區分為兩個 層面,一為「內在功效」(internal efficacy)或稱為「輸入功效」(input efficacy),另一為「外在功效」(external efficacy)或稱為「輸出功效
政」(output efficacy)。
所謂內在功是指個人相信自己擁有能力能了解政治事務、認知 政治過程的全貌,以及參與政治活動的程度;而外在功效則指個人相 信政府官員對於人民需求有所回應與重視的程度(Balch,1974;
Craig,1979;Craig and Maggiotto,1982)。因此,密大研究小組(CPS)
進而於 1974 年將 Balch 之研究結構建議分為兩套標準研究,並探討 其與政治支持、政治參與以及抗議行為等變項的關聯性
(Balch,1974:21)。此見解也被其它實證研究採用並確定了政治功效 意識之雙向度,其定義如下:
(一)內在政治功效意識 (internal efficacy):
指個人的自我知覺,即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了解政治以及有 足夠的能力去參與像選舉這類的政治活動。
(二)外在政治功效意識 (external efficacy):
這是表現對政治體制的信念,而不是對個人能力的知覺,泛 指一般公民對於其政府或制度或政治菁英之回應性的感覺。
以上兩種向度稱為「個人政治能力感」與「相信系統的回應性」。
若干學者將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功效意識量表加以因素分析,計得兩個 因素,即官員反應與自我影響力,而依照 Balch(1974)等人之分析,
政治功效意識應區分為外在與內在兩個層面,兩者指標的關係如圖 2-2-1 所示(引自吳重禮等,民 88:32)。
圖 2-2-1 「政治功效意識」概念與指標之間的關係
外在政治功效意識
內在政治功效意識
百姓沒影響力
官員不在乎
政治太複雜
圖 2-2-1 這兩種向度,不論稱為「自我意識」與「民主政府回應 人民的意見」、「個人政治能力感」與「相信系統有回應」、「內在功效」
與「外在功效」、或稱為「投入功效」與「產出功效」(Balch,1974;
Craig,1979),都會因個體層次和系統層次的心理特徵,分別呈現出不 盡相同的關聯模式,茲分述如下:
如果外在政治功效意識是反應政權特性的一種態度,則可以認 為政權的表現即決定公民外在政治功效意識的分布,所以公民對政 府之回應性的評價,與政府實際表現呈現某種程度的關聯性;相反 地,內在政治功效意識並非反映政府的變項,此態度之主旨乃在個 人本身。因此唯有在開放的政體之下,公民對個人效能的評價,才 可能與政府實際的表現有所關聯。換言之,在開放的體制下,如果 公民無法對政府產生影響,則公民將把問題歸咎在自己,致使內在 政治功效意識減少;相反地,若在權威的體制下,無法影響政府,
公民大抵不會認為是自己缺乏政治技巧,而會將問題歸在政府。
從上述可知,外在政治功效意識(政府的回應性),乃是決定內 在政治功效意識(個人能力)的變項。在多元政治體制下,內在與外 在政治功效意識之間的關聯性(Coleman and Davis,1976),如圖 2-2-2 所示。
多元政治體制
政權之 → 對政權 → 外在政治功效意識 → 內在政治功效意識 實際表現 表現的評價 ↘ ↙
對政治的關心 對政治的涉入 社經地位和決定 社經地位之變項
圖 2-2-2 多元政治體制下內、外在功效意識關係圖
由圖 2-2-2 可知,外在政治功效意識雖然不是內在政治功效意識
存在的充分條件,但卻有利於內在政治功效意識的的產生。當公民認 為政府會對像他這類的人有所回應時,似乎也傾向相信個人有推動政 府運作的技巧(Cloeman and Davis ,1976:191-193)。
綜合上述,學者為了釐清「政治功效意識」這個政治態度,發展 出較為周延及精確的測量方法,Craig(1979:229)認為:在多元的 民主體制之下,外在功效所強調的「回應性」概念,似乎比較接近於 傳統所認知的政治功效意識,亦即「政府具有回應性」及「能夠影響 政府」兩大要素所形成的態度結構。因此,歸納以上之分析,有關政 治功效意識之組成方式,可用一簡圖表示,如圖 2-2-3。
政治事務的可變感
應然的規範 內在功效 政治過程的可理解性
政治功效意識 能然的感覺 影響手段的取得性 實然的行為
外在功效 政府或制度菁英
之回應性的感覺
圖 2-2-4:政治功效意識之組成方式圖(引自洪淑女,民 84:23)
總之,政治功效意識包含應然的規範、能然的感覺、與實然的行 為個層面,實證研究確定政治功效意識的兩個向度,而內在與外在政 治功效意識存在的情形,反應出中政治體制下的公民對政府表現的評 價,進而影響公民在政策制定過程所扮演的角色,與呈現出不同的政 治行為。由於外在政治功效意識,乃是決定內在政治功效意識的變 項,因此在多元民主政體之下,公民對個人政治效能的評價(事務的 可變感、政治過程的可理解性、與影響手段的取得性)便與政府實際 的表現有所關聯。我國是一個多元民主體制的國家,現階段公民教師 對於政權實際表現與個人效能的評價為何,值得進一步探究。
第三節 政治功效意識的理論與研究
壹、 政治功效意識的理論
一般公民能夠影響政府的感覺(政治功效意識)與其實際影響政 府的行為(政治參與行為)之間,是否維持某程度的「一致性」?政 治功效意識在不同政治理論中,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不同的論點。
有關政治功效意識研究的主軸主要環繞在三個議題:即政治功效意識 概念的界定與測量、政治功效意識與其他變數間關係的釐清,以及政 治功效意識在政治系統中履行的功能(吳重禮等,民 88:24);而 Prewitt
(1968:225-227)認為研究政治功效意識必須強調三方面:政治功 效意識如何產生,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態度、政治行為的關係及政治 功效意識對政治系統的影響。實證研究皆將重心放在政治功效意識對 政治系統持續的關係與政治功效意識在民主參與理論上解釋的功能。
本節分別就政治功效意識在政治系統中履行的功能與對政治參 與的解釋功能兩方面加以探討。
一、政治功效意識在政治系統中履行的功能
(一)Almond 和 Verba(1963)的看法:
政治功效意識在政治體系中所履行的功能(持續的關係),主 要是由 Almond 和 Verba(1963)兩位學者的跨國性研究首開 先河,Easton(1967)則將概念進一步闡明。其立論以為,個 人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影響其態度、情感與信 仰價值系統,包括政治功效意識,而成員集體的政治態度會形 塑 出 政 治 體 系 的 政 治 參 與 模 型 及 其 政 治 文 化 ( political culture)。相對而言,民主體系的成員比非民主體系的成員擁 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政治事務,傾向以更積極的態度來影響政府 的人士與決策。因此,政治功效意識便可視為是一種「規範」
(norm)用以支持政治體系,且一旦公民將這個規範內化之 後,似乎比較不會因不信任而去從事反政權的活動(Easton and
Dennis,1967),相關實證也指出政治功效意識愈高的公民,從 事抗議活動的行為的意願也不高(Gamson,1968)。政治功效意 識亦能提高民眾參與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的動機,進 而防止政治體系的腐化,藉以穩定民主體制的運作(引自吳重 禮等,民 88:27)。
(二)胡佛、陳德禹、朱志宏等學者的研究(民 70):
若以政治系統理論的「投入」(分為需求和支持兩部分)、「轉 變」及「產出」三個環節面向對信念體系、行動傾向、以及政 治功效意識加以觀察,皆證實無論在需求、支持、轉變、及產 出等面向,信念體系、行動傾向、以及政治功效意識之間呈現 一種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ship)(胡佛,民 87b:134),實 證結果指出,信念體系的「應不應」,影響到行動傾向的「會 不會」,即信念體系與行動傾向間,呈現顯著正相關;而行動 傾向的「會不會」,影響到功效意識的「能不能」,故行動傾向 與政治功效意識之間,亦呈現顯著正相關。但是信念體系的「應 不應」對功效意識的「能不能」則不產生直接的影響;即信念 體系與政治功效意識之間未達顯著水準(胡佛,民 87b:135)。 因此,政治功效意識均較信念體系及行動傾向為低,可見一般 人民在採取行動前的能力考量上,較為保留,並非想做就做,
而是評估之後才採取行動。
上述研究可知,政治系統中,信念體系、行動傾向、以及政治 功效意識之間呈現一種因果關係,尤其在民主體系中,成員會擁有 更多的機會參與政治事務,能以更積極的態度來影響政府的決策,
此時,政治功效意識可視為支持或維持政治體系穩定的一種功能。
二、政治功效意識對政治參與的解釋功能
現代民主理論學者所指的”控制”觀念(一般公民控制政府或政治
菁英的觀念),即本文所要探討的「政治功效意識」(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它不但是支撐民主政治系統的一個根本規範(foundamental norm ), 也 是 孕 育 出 是 否 能 夠 影 響 政 府 或 政 治 菁 英 的 「 感 覺 」
(Pateman,1978:45-46;Finkel,1985、1987),且落實在各種政治參 與的法規上,從而產生並影響政府和政治菁英的「行為」。因此,政 治功效意識不但是現代民主理論的核心概念,而且也是民主政治參與 理論的重心所在。可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從「系統-支持」層面來看:
政治功效意識愈高,公民感覺愈信任民主政體和執政者,愈感 到有義務去參與政治選舉,對民主規範、政府政策也愈滿意
(Campbell et al.,1960:102;Almond & Verba,1963:44-56)。換言 之,當公民認同政治體系透過選舉方式選擇政治菁英,同時不 懷疑其合理性與合法性時,其對政治系統支持愈高,政治功效 意識也愈強,也傾向參與更高層次的政治參與
(Easton,1965:159-160)。
(二)從「政治系統」本身層面來看:
公民是否支持、順從,或反對政治系統?在實證研究中,大抵 著重在一個政體的公民是否相信他們的系統是民主的,進而會 影響他們的行為。就如同 Almond 和 Verba(1963:257)所說:
「人們相信自己的政治能力,是形成個人政治態度的關鍵。民 主政治體系的公民,對自己比較具有信心,他不僅認為自己可 以參與政治,同時亦認為其他人也應該參與政治。他不僅是個 活躍且積極的公民,更重要的是有信心的公民,且傾向對系統 更滿意與忠誠。」這一派的研究焦點仍放在政治系統上。
(三)從「個人特性與政治系統特性」的層面看:
一個愈具有「效能感」的人,一樣對非政治領域也具有征服感
(Campbell et al.,1960:517)。根據民主參與理論解釋,公民參
與政治主要目的乃是藉由參與過程,發展出一些心理特性,
且高政治功效意識乃是政治參與所發展出的重要特性之一(引 自洪淑女,民 84:13)。此理論認為,一個人能在他的工作場 所中自我管理的話,則需要某些心理特質,例如自我管理能 力、有效參與能力、自信心等。民主參與理論學者認為這些心 理的特質便是「民主特性」的一部份。亦即透過個人參與行為,
較能產生主動(active)、非奴隸的個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政 治功效意識或政治能力感可作為一種功能性的解釋。
據此論點,公民參與決策制訂的過程,將提高政治功效意識和 其他民主的特性,並能提高有效參與的資源。當公民的政治功效意 識增加,則政策制訂責任的加重會使選民接受決策的結果,而更加 認同此政治系統。如此公民也將學習到重視其他人的需求,並視自 己為對政治有興趣的及責任感的公民。如果政治系統是由這種公民 所組成,則此系統將因人民的高度支持而保持穩定
(Pateman,1978:22-44)。
總之,上述政治功效意識在不同的政治理論中皆扮演著重要的角 色,實證研究皆將重心放在政治功效意識對政治系統持續的關係上,
強調政治系統的穩定性;而民主參與理論則認為,民主體系的成員相 信自己較有能力參與政治,故先有參與而後導致功效意識的產生,亦 即,民主參與理論者重視個人「道德上的發展」(包括提高個人政治 功效意識),政治穩定則屬次之(引自洪淑女,民 84:14)。兩者相 同的是,一個具有高度政治功效意識的公民即是對政治事務積極的、
支持的、具有豐富消息的、對政治有興趣的、忠誠的和滿意的公民。
本研究將重心著眼於政治功效意識對民主參與理論解釋的功能 上,因為從「系統-支持」、「政治系統」本身、或「個人特性與政治 系統特性」等層面來看,民主參與理論較能涵蓋政治功效意識的三項
內涵,即支撐民主政治系統的一個根本「規範」、孕育出是否能夠影 響政府或政治菁英的「感覺」、及影響政府和政治菁英的「行為」。換 言之,民主政治體系的公民,對自己比較具有信心,當公民認同政治 體系,或對政治系統支持愈高,其政治功效意識也愈強,而當公民認 為政府會對個人的意見有所回應時,也會相信個人有推動政府運作的 技巧與能力,並傾向更高層次的政治參與。
貳、政治功效意識相關研究之探討
許多學者除了將政治功效意識的概念加以界定及測量外,更將焦 點投注在探討政治功效意識與其他變數之間的關係(引自吳重禮等,
民 88:27)。這些變數大致分為個人社會背景變數,如性別、種族、
年齡、社經地位(簡稱 SES,包括教育、職業收入)等;個人主觀認 知變數(subjective cognitive variable),例如政黨認同、政治興趣、政 治知識、政治信任等;加上環境背景變數,如政治文化或現代化程度;
再者,也有少數實證研究在探究個人政治功效意識如何影響其政治參 與行為(包括投票行為、為政黨或為候選人宣傳、拉票或捐款、參加 遊行、連署陳情、與政治府官員或民意代表接觸、從事抗爭活動等),
而上述這領域的研究,也獲致相當豐富的結果,茲分述如下。
一、國內外有關政治功效意識的研究
政治功效意識此研究議題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故自一九五 0 年代 以來,已在美國學術界累積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反觀,我國這方面 的研究相形缺乏。我國早期學者袁頌西,民 61、63;江炳倫,民 62:
131;彭懷恩,民 67(引自林嘉誠,民 78);陳義彥,民 66(載於陳 義彥,民 68:106);胡佛、陳德禹、朱志宏等,民 70 的研究(載於 胡佛,民 87b:123-160);林嘉誠,民 72(載於林嘉誠,民 78:194)
的研究外,近年來從事相關研究來探討政治功效意識者,例如郭秋永 教授(民 80)曾運用「概念分析程序」藉以解析政治功效意識的概
念;以及陳義彥教授(民 83)分析選舉行為與我國政治民主化的關 係,其中亦測量民眾的政治功效意識(載於黃秀端,民 84:51-76)
等。這些研究發現,個人、社會因素會對政治功效意識產生影響,且 因研究對象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針對本文研究目的,本節僅就近年來與本研究性質相近的國內、
外有關政治功效意識的研究成果摘要臚列如下表 2-3-1、表 2-3-2:
表 2-3-1 國內政治功效意識相關研究摘要表
研究者 研究題目(對象) 自變項 依變項 研究結果
袁頌西
(民 61)
家庭權威模式、教 養方式與兒童之 政治功效意識
(景美地區國 中、國小學生)
家庭權威模式、
教養方式
政治功效意識 1.父母教養方式之 寬嚴與兒童人格 結構及政治功效 意識之高低,在 國小階段並不顯 著;國中階段則 有相關。
2.兒童的政治功效 意識,隨年齡增 加而減少,國中 與國小學生差異 顯著。
江炳倫
(民 62)
台灣地區人民政 治文化與投票指 向之調查研究
(台灣地區人民)
性別 年齡 地區 經濟狀況 教育程度 職業
1.政治文化 政治知識 政治效能 對政府的期望 生活感受與自創 前途的信心 2.投票指標
競選經驗與興趣、
對地方選舉的興 趣與參加投票的 心理準備、
影響投票決定的 外在因素、
對候選人條件的 希望和判研
1.職業與政治效能 有顯著的關聯。
2.教育程度與政治 知識、關心政 事、政治效能均 有顯著關聯。
3.地區與政治效能 及關心政事有顯 著的關聯。
4.教育是影響台灣 地區居民政治文 化取向及投票指 向最具關鍵性的 因素。
袁頌西
(民 63)
我國家庭政治化 與少年政治功效 意識之研究
(國小學生、
國中學生)
家庭社經地位 政治功效意識 凡是父母教育程度 高者,所從事的職 業屬於白階級以上 者,以及家庭經濟 地位高者,其子女 的政治功效意識方 面也較高。
研究者 研究題目(對象) 自變項 依變項 研究結果
陳義彥
(民 66)
台 灣 地 區 大 學 生 政 治 社 會 化 之 研 究
( 台 灣 地 區 大 學 生)
1.家庭權威模式 2.家庭政治化 3.學校因素 4.大眾傳播媒介 5.個人因素 6.人格特質
權威性人格 現代性人格
1.對政治體系的定向
國家認同感
對政府認知印象 對政府的感情 民主信念 2.行為模式政治參與
政治能力感 公民責任感 政治知識、興趣1.人格特質與民主 信念、對政府的 感情、政治能力 感有統計上的顯 著差異。
2.大學生的政治能 力感屬於中間程 度。
彭懷恩
(民 67)
中華民國大學生 政治支持
(中華民國大學 生)
1.個人背景因素 2.人格特質
1. 政治群體支持 2. 政治體系支持 3. 政治支持 4. 政治功效意識.
1.個人背景因素與 人格特質對政治 功效意識無顯著 差異。
2.政治功效意識與 政治群體支持態 度、政治體系支 持態度呈正相 關。
林嘉誠
(民 78)
政治心理形成與 政治參與行為
(年滿二十歲之 台北市民)
1.個人因素 性別 年齡 籍貫 教育程度 2.社會因素
社會地位 職業 收入
1.政治態度 政治功效意識 公民責任感 政治信任感 政治疏離感 2.政治參與
選舉行為 一般性政治參與 行為
1.外省籍民眾的內 在政治功效意識 高於本省籍的民 眾。
2.男性的政治功效 意識高於女性。
3.年齡愈高,政治功 效識意識愈強。
4.教育程度愈高,則 外在政治功效意 識愈低。
5.主觀社會階層愈 高,則內在政治 功效意識愈強。
研究者 研究題目(對象) 自變項 依變項 研究結果
王夷平
(民 72)
中正預校學生政 治功效意識之研 究
(中正預校學生)
1.人格特質變項 現代性人格 權威人格 內外在控制信
念
2.社會背景變項 家庭職業 家長教育程度 籍貫、出生序
年級、組別 生長地區 領導方式評價
政治功效意識 1.學生整體在政治 功效意識上呈中 間偏高現象。
2.現代性人格與政 治功效意識呈顯 著負相關。
3.父母職業、母親教 育程度、年級、
對校方領導方式 評價與政治功效 意識達顯著相 關。
4.出生序、對校方 領導方式評價及 內、外控信念與 政治效意識達顯 著相關。
廖添富
(民 82)
個人政治功效意 識、政治參與態度 與家庭社會化變 相之關係
(台北市國中生)
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參與態度
家庭社會化變項 1.住市區、高年級、
雙親小家庭、家 長所得與教育程 度高者,政治功 效意識較高。
2.非佛教信仰學生 的政治功效意識 高於佛教信仰的 學生。
陳秋燕
(民 83)
北、高兩市國中學 生政治認知與態 度之研究
(北、高兩市國中 學生)
性別
學校所在地 家庭社經地位
1.政治認知 政治社群 政治典則 權威當局 政策傾向 2.政治態度 對政府的感情 政治功效意識 民主態度 公民責任感
1.女生的政治態度 較男生積極。
2.不同家庭社經地 位背景的學生,
政治態度度無明 顯差異。
3.政治認知、性別對 政治態度有顯著 的預測力。
研究者 研究題目(對象) 自變項 依變項 研究結果
陳義彥
(民 83)
選舉行為與台灣 地區的政治民主 化
(台灣地區二十 歲以上的選民)
1.個人背景因素 2.動員因素 3.團體意識 4.心理涉入感
內在功效 外在功效 政黨認同強度 公民責任的認 選舉及競選活 動的興趣
競選參與活動 捐款、拉票、發傳 單、貼貼紙或掛旗 幟、集會遊行
1.教育程度較高、
男性選民,其參 與程度較高,心 裡涉入感也較 高。
2.心理涉入感是促 進選民參與各項 競選活動很重要 的因素。
王錦雀
(民 84)
台灣地區國中公 民科教師的政態 度與政治行為研 究
(國中公民教師)
個人、社會因素 性別
年齡 籍貫 教育背景 就讀科系 任教年資 擔任職務 任教地區 學校規模
1.政治態度 民主態度 公民責任感 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疏離感 政治信任感 2.政治行為
開放或封閉的教 學行為
學校校務之參與 社團活動參與情
形
政治消息閱聽行 為模式
選舉參與行為
1.年齡愈高,政治 效能感愈高;任 教年資、擔任職 務與政治功效意 識意識達顯著差 異。
2.教師的政治功效 意識與政治信任 感、公民責任感 達顯著相關。
3.政治態度與政治 行為成正相關。
4.國中公民科教師 的政治功效意識 具有積極和偏高 傾向。
研究者 研究題目(對象) 自變項 依變項 研究結果
洪淑女
(民 84)
台北市大學生政 治功效意識與選 舉參與行為之研 究
(台北市大學生)
性別 籍貫 宗教 黨籍 黨籍偏好
1.政治功效意識 內在政治功效意識 外在政治功效意識 2.與選舉參與行為 選舉參與
維持性 敦促性 改革性 推動性 干預性
1.男性的政治功效 意識高於女性。
2.本省籍的大學生 政治功效意識高 於外省籍學生。
3.黨籍與整體政治 功效意識意識達 顯著差異。
4.大學生整體政治 功效意識偏低。
5.大學生政治功效 意識與選舉參與 行為雖有達到顯 著正相關,但僅 為微弱關。
吳重禮 湯京平 黃 紀
(民 88)
我國政治功效意 識之初探
(嘉義縣二十歲 以上的公民)
政治功效意識 1.外在政治功效意識 百姓沒影響力 官員不在乎
2.內在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太複雜
1.政治功效意識非 單一面向的概 念,而是分為 內、外在政治功 效意識兩個層 面,驗證了 Balch 的觀點。
2.外在政治功效意 識中「百姓沒影 響力」、「官員不 在乎」兩項指標 間呈高度正相 關;而外在政治 功效意識與內在 政治功效意識中
「政治太複雜」
的指標呈低度相 關。
3.確認內、外在政 治功效意識屬於 不同的面向。
表 2-3-2 國外政治功效意識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題目(對象) 自變項 依變項 研究結果
Hayes
(1985)
親子互動與社會 政治態度、行為之 發展
(兒童)
父母對子女的控 制
政治態度 政治行為
1.父母對子女有較強 的控制,子女的政 治效能感較低、較 少的政治參與及較 保守的政治意識。
2.父母對子女有較低 的控制,則子女的 政治效能感會較 高,較多的治政治 參與傾向,較進步 與自由的政治觀。
Dougherty
(1988)
社區組織參與:政 治功效、個人效能 與自尊
(成人)
組織氣氛 政治態度 1.創造成功的內在歸 因,會影醒個人的 政治效能感。
2.身邊的環境變化,會 影響個人的政治效 能感與其行為傾 向。
Hughes &
Demo
(1989)
自我認知、自尊與 個人功效
(美國黑人)
個人背景 個人自尊 種族自尊 個人功效感
1 個人自尊與家庭、朋 友及社區互動達顯 著相關。
2.個人功效感與社會 經 驗 的 不 平 等 相 關。
3.種族自尊與教育程 度、不同族群的接 觸的程度有關。
Conway
(1991)
美國的政治參與
(大學生)
家庭結構 政治態度 1.不同的家庭結構,其 子女的政治效能感 沒有差異。
2.單親家庭子女比雙 親家庭子女較少參 與政治活動。
研究者 研究題目(對象) 自變項 依變項 研究結果
Baik
(1994)
環境與個人因素 對政治知識與態 度之影響
(5-11 年級韓國 中學生)
環境、
個人因素
政治知識、
政治態度
1.高年級學生比低年 級學生有更豐富的 政治知識,但政治 效能感較低。
2.環境政治化對政治 認知與態度具有正 面的影響。
3.自尊對政治效能感 有正面影響,但對 有計畫的政治行為 沒有影響。
Curran
(1998)
家庭結構,兒童福 利,與公共政策的 影響
(兒童)
家庭結構 政治效能感 政治參與
家庭的結構會影響孩 子的政治態度,雙親 家庭的孩子比單親家 庭的還子正面、積極
。 Laplant
(1998)
青少年的政治學 習:中學生的政認 知與政治態度的 調查
(都會區中學生)
家庭政治化 電視因素 同儕同體
公民意識 政治興趣 政治效能感
1.生長在經常討論政 治的家庭的學生,
會愈認同政黨。
2.同儕團體對公民意 識、政治興趣、政 治效能感等,有正 面影響。
3.電視對公民意識、政 治興趣、政治效能 感等,有負面的影 響。
二、國內、外研究中有關影響政治功效意識的因素
依據上述表 2-3-1、2-3-2,將影響國內、外政治功效意識的相關 因素歸納整理如下表 2-3-3:
表 2-3-3:影響政治功效意識的相關因素分析 項 目 研究結果(研究者)
性別 1.男性的政治功效意識高於女性。(林嘉誠、陳義彥、洪淑女)
2.女性的政治態度較男性積極。(陳秋燕)
3.教師之政治功效意識不受性別影響。(王錦雀)
年齡(年級) 1.兒童的政治功效意識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袁頌西)
2.成人及教師的年齡愈大,政治功效意識愈強。(林嘉誠、王錦雀)
3.中正預校高年級學生及韓國中學生其政治功效意識比低年級的學 生低(王夷平、Baik)
4.國中高年級學生的政治功效意識較低年級高。(廖添富)
父 母 教 養 方 式
(家庭政治文化)
1.父母教養方式的寬嚴與政治功效意識的高低在國中時期具有相 關,亦即父母以開明方式教導子女,則子愈具政治效能感。
(袁頌西)
2.父母對子女較強的控制,則子女的政治功效意識較低;換言之,
父母對子女有較低的控制,則子女的政治功效意識較高。
(Hayes)。
社會階層
(家庭社經地位)
1.父母親從事的職業屬於白領階級、家庭經濟地位高者,其子女的 政治功效意識較高。(袁頌西、江炳倫)
2.主觀的社會階層愈高,則內在內在政治功效意識愈強。(林嘉誠)
3.父母親家庭所得愈高其政治功效意識愈高。(廖添富)
4 家庭社經地位與政治態度無顯著差異。(陳秋燕)
5.個人功效感與社會經驗的不平等有關。(Hughes & Demo)
教育程度 1.教育程度與政治功效意識均有顯著關聯。(江炳倫)
2.父母親教育程度高者,其子女的政治功效意識也較高。(袁頌西、
王夷平、陳義彥、廖添富)
地區
(環境政治化)
1.住市區的政治功效意識較高。(江炳倫、廖添富)
2. 環境政治化對政治認知與政治態度具有正面的影響。(Baik)
人格特質 1.人格特質與政治能力感有顯著差異,具有現代性人格者政治功效 意識較強。(陳義彥)
2.現代性人格愈高的學生其政治功效意識愈低,權威性人格愈高且 內控傾向愈高者,其政治功效意識愈高。(王夷平)
表 2-3-3:影響政治功效意識的相關因素分析(續)
項 目 研究結果(研究者)
籍貫 1.外省籍民眾的內在政治功效意識高於本省籍的民眾。(林嘉誠)
2.本省籍的大學生政治功效意識高於外省籍的大學生。(洪淑女)
3.教師之政治功效意識不因籍貫之不同而有差異。(王錦雀)
黨籍 黨籍與政治功效意識達顯著差異。(洪淑女)
政治認知 1.政治知識、關心政事與政治功效意識均有顯著關聯。(江炳倫)
2.政治認知對政治態度具有預測力。(陳秋燕)
政治態度 1.教師的政治信任感與公民責任感與政治功效意識達顯著相關。
(王錦雀)
2.政治群體支持態度與政治體系支持態度對政治功效意識成呈正 相關(彭懷恩)
大眾傳播媒體 的接觸
.電視對公民意識、政治興趣、政治效能感等有負面的影響。
(Laplant)
同儕團體 中學生同儕團體對公民意識、政治興趣、政治效能感等有正面的 影響。(Laplant)
擔任職務 兼任組長或主任的教師其政治功效意識高於級任老師。(王錦雀)
家庭結構 1.家庭結構會影響孩子的政治態度,雙親家庭的孩子比單親家庭 孩子正面積極。(Curran)
2.不同的家庭結構其子女的政治信任、政治效能感沒有差異。
(Conway)
組織氣氛 創造成功的內在歸因會影響個人的政治效能感(Dougherty)。
宗教信仰 非佛教信仰學生的政治功效意識高於佛教信仰的學生。(廖添富)
綜合以上歸納分析,將影響政治功效意識的相關因素所造成的差 異部份,作以下探討:
(一)性別方面
1.根據過去研究結果,男性的政治功效意識普遍高於女性。
2.近年來,可能因政治環境的轉變與教育等因素,女性的政治功 效意識與男性已無明顯差異。
(二)年齡或年級方面
1.根據過去研究結果,兒童的政治功效意識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
少,且中學生的政治功效意識大致比低年級的學生低;也有 研究發現,國中高年級學生的政治功效意識較低年級高。其原 因仍需進一步探究。
2.成人的年齡愈大,因政治經驗較為豐富,其政治功效意識愈強。
(三)家庭方面
1.家庭主觀社會階層愈高,政治功效意識愈高;也有研究發現,
家庭社經地位與政治態度無顯著差異。其原因仍需進一步探 究。
2.家庭結構會影響孩子的政治態度,雙親家庭的孩子比單親家庭 孩子正面、積極;也有研究指出,不同的家庭結構其子女的 政治信任、政治效能感沒有差異。其原因仍需進一步探究。
(四)籍貫
1.根據過去研究結果,外省籍民眾的內在政治功效意識明顯高於 本省籍的民眾;而解嚴後,可能因政治環境開放與多元,本省 籍民眾的政治功效意識高於外省籍的民眾。
2.近年來,政治環境的轉變,籍貫不同的公民,其政治功效意識 已無明顯差異。
(五)人格特質
具有現代性人格者,政治功效意識較強;也有研究發現,現代 性人格愈高的學生,政治功效意識愈低,權威性人格愈高且內 控傾向愈高者,政治功效意識愈高。其原因仍需進一步探究。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國內以個人背景、社會因素及政治認知、相 關政治態度等與政治功效意識的相關研究最為普遍。上述研究發現:
教育程度、地區、擔任職務、政治的認知及相關政治態度方面對政治 功效識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而性別、年齡、籍貫、家庭結構、人格特 質、政黨傾向、大眾傳播媒體的接觸、同儕團體、組織氣氛及宗教信 仰等因素,則可能因研究對象或時空差異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需 再進一步探究,以瞭解其對政治功效意識的影響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