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 u ge r i n te n s it y ( a .u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A u ge r i n te n s it y ( a .u .)"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Chapter 4 實驗結果與討論

4-1 樣品準備

我們的實驗是在超高真空的環境中進行,背景工作壓力約為 1×10

-9

mbar。樣品基底為 Pt ( 111 )白金單晶,以氬離子撞擊樣品表面 來達到清潔的目的,通常氬離子的動能介於1.6 keV~2.2 keV,視情況 調整sputtering 的時間以及角度來達到最好的清潔效果。接著以歐傑 電子能譜儀( AES )來探測表面化學組成或雜質 (本實驗中偵測 Fe 651 eV、Ag 351 eV、C 272 eV、O 503 eV 及 Pt 237 eV 的訊號)。由於 使用鐵鍍源的緣故,鐵很容易氧化,因此我們無法使用通入氧氣並且 升溫,使碳與氧結合成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較大的分子,再以氬離 子撞擊清潔Pt 表面的方式來除碳,只能反覆的利用離子濺射的方式,

慢慢將碳打掉。經由AES 訊號判斷為乾淨白金後,接著以退火效應 升溫至950 K 左右,停留 1 小時,接著慢慢調降電流使之緩慢的降回 室溫,使樣品表面恢復平坦,在確定低能量電子繞射( LEED )圖形出 現(1× )的亮點結構,且歐傑電子能譜中,C 272 eV 與 Pt 237 eV 的訊1 號比值極小為止,如此才算一個乾淨、平整的Pt ( 111 )基底。

在我們的超高真空系統中,除了 LEED 用以探測表面結構、AES 探測表面化學組成外,再以自製的表面磁光柯爾效應儀( SMOKE )來 探測表面磁性。

(2)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A u ge r i n te n s it y ( a .u .)

time(min)

Ag(351)

4-1-1 銀鍍源的刻度

本次實驗的樣品都是在白金上先鍍上鐵原子,再鍍上銀原子,由 於無法直接在Fe / Pt (111)的樣品上直接刻度銀薄膜的厚度,本實驗 使用直接在Pt (111)表面蒸鍍一層銀的時間,作為銀原子在 Fe / Pt (111) 樣品上鋪滿一層的時間。所以必須先刻度銀原子在白金樣品上的鍍 量。

蒸鍍方式為先將樣品背對鍍源,通入20 A 的電流預熱銀鍍源 3 分鐘,使一些雜質先行釋出並達一穩定溫度後,再使樣品面向鍍源,

每次蒸鍍3 分鐘,再使樣品背對鍍源,關掉鍍源的電流。以 AES 探 測銀原子及白金原子的訊號,作AS-t 圖,由圖 4-1 再對照歐傑訊號 比值的計算,銀薄膜成長一層的時間約為15 分鐘。

圖 4-1 Ag 鍍源的刻度

(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

5 10 15 20 25 30

Aug e r in tens it y ( a .u .)

time(min)

Fe(651)

4-1-2 鐵鍍源的刻度

鐵鍍源的刻度方式跟銀鍍源大致相同,不同點在於鐵鍍源為直熱 式鍍源。同樣的我們先將樣品背對鍍源,通以11 A 的電流(約 32.45 W) 使鐵絲預熱3 分鐘,再使樣品面向鍍源,每次蒸鍍 5 分鐘,由圖 4-2 再對照歐傑訊號比值的計算,鐵薄膜在白金表面成長一層的時間約為 15 分鐘。經驗上,同一根鐵鍍源用久了之後,蒸鍍速率會改變,因 此蒸鍍速率要常校正。

圖 4-2 Fe 鍍源的刻度 4-1-3 成長模式

根據我們實驗室先前研究,鐵薄膜在 Pt (111) 晶面上成長時,在 一到三層之間都是層層成長的模式,超過三層則以三維島狀的方式繼 續成長

[57]

;而銀薄膜在Pt (111) 上成長時,會先以層層成長的方式長 一到二層,再以三維島狀的方式繼續成長

[58,59]

(4)

4-2 1~3ML Fe/Pt(111) 的磁性探測

為了了解在 Fe/Pt(111)上覆蓋銀之後磁性有何改變,首先要先知 Fe 超薄膜在 Pt(111)上成長時,磁性隨著厚度以及外加磁場大小變 化的情形。

由圖 4-3 可以明顯看出當最大外加磁場為 303 Oe 時,隨著鐵的 厚度增加,在Longitudinal 方向的磁滯現象越趨明顯,無論是柯爾訊 號強度或H

c

都有增強的現象;而 Polar 方向則幾乎量測不到磁滯的訊 號,顯示當鐵的厚度在大於1 層之後,磁化易軸皆在 in-plane 的方向。

接著我們將最大外加磁場增大到 898 Oe,如圖 4-4 所示。結果發 Longitudinal 方向的磁滯現象變化趨勢與外加弱磁場相同,而原先 在弱磁場下無法顯現出磁滯現象的Polar 方向,在外加較大的磁場之 後,也逐漸顯現出磁滯的現象,但由於隨著鐵的厚度增加,Polar 方 向的H

c

也隨之變大。因此,當我們外加弱磁場時,就無法將原本是 磁化難軸的Polar 方向給磁化。

至於在小磁場與大磁場作用下H

c

的不同,最主要原因來自於掃 描時間相同,因此單位時間內所掃過的磁場大小不同,使得H

c

因此 改變

[36]

(5)

-300 -150 0 150 300

Polar

-300 -150 0 150 300

Longitudinal

1ML Fe 2ML Fe 3ML Fe

Kerr intensity (a.u.)

Magnetic Field (Oe) I max =1A

-1000 -500 0 500 1000

Longitudinal

1ML Fe 2ML Fe 3ML Fe

Kerr intensity (a.u.)

-1000 -500 0 500 1000

Polar

Magnetic Field (Oe) I max =5A

圖 4-3 1~3ML Fe/Pt(111) 的磁滯曲線 ( 磁場電流 1A )

圖 4-4 1~3ML Fe/Pt(111) 的磁滯曲線 ( 磁場電流 5A )

(6)

4-3 銀覆蓋在 1ML Fe/Pt(111) 上的磁性探測

關於上述 1~3ML Fe/Pt(111)系統的磁性探測,與我們實驗室先前 所做的結果相同

[23]

。另外,由之前的研究得知

[60]

,在鐵磁薄膜上覆蓋 非磁性物質時,會增加樣品的矯頑力,同時也有機會引致或增強垂直 磁化的現象,這在1~5ML Co/Pt(111)系統上覆蓋銀被觀察到

[19]

,類似 的現象也曾經在TM/Co/Pd 的系統中

[61]

出現,其中TM=Pd, Cu, 或 Ag。因此,我們首先選擇在 1ML Fe/Pt(111)上逐漸鍍上非磁性的 Ag 薄膜,並在外加弱磁場的情況下,進行磁光柯爾效應的研究,如圖 4-5 所示。

我們首先在 Pt(111)上先鍍上 1ML 的 Fe,然後量測它的磁滯曲 線,結果跟之前所做的相同,在Polar 方向並沒有柯爾訊號,而在 Longitudinal 的方向則有柯爾訊號出現,顯示磁化易軸在 in plane 的方 向上。接著,我們以每次約0.25ML 的蒸鍍速率逐次將 Ag 鍍到 Fe 上,

每鍍一次便測量Polar 及 Longitudinal 方向的磁滯曲線,結果如圖 4-5 所示。當鍍上 0.25ML 的 Ag 薄膜覆蓋時,Polar 方向的柯爾訊號慢慢 浮現,並且Longitudinal 方向的訊號有明顯的減小,這似乎透露著 Ag 覆蓋層對Fe/Pt(111)的超薄膜有增強垂直磁異向性的特性,只是

0.25ML 的 Ag 薄膜的效果似乎有限。當 Ag 覆蓋層提高到 0.5ML 時,

Longitudinal 方向的訊號幾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polar 方向的柯爾訊

(7)

號;而隨著Ag 厚度的繼續增加,訊號強度也增大。

觀察柯爾訊號強度對應 Ag 覆蓋層的厚度關係,如圖 4-6 所示,(柯 爾訊號強度是取磁滯曲線在Y 軸的兩截距平均值)。Ag 覆蓋層之厚度 0.75ML 之前,Longitudinal 方向之柯爾訊號強度呈現減小的趨勢,

0.75ML 之後柯爾訊號隨之消失;而 Polar 方向之訊號則在 0~1ML 之間劇烈增加,在1ML 附近達到最大值,之後則慢慢的減弱,原因 可能來自於非鐵磁性Ag 的厚度增加時,使得整體磁化強度減弱所導 致。

接著觀察樣品 Polar 方向的 H

c

隨著Ag 覆蓋層厚度的關係,如圖 4-7 所示,在 Ag 覆蓋未達 0.5ML 之前,由於 Polar 方向柯爾訊號並 不明顯,在此並不討論其H

c

值;當Ag 覆蓋了 0.5ML~1ML 之間,其 H

c

值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並且在 1ML 時達到最大值約為 50 Oe,至 於在1ML~3ML 之間則呈現下降的趨勢。這些結果顯示著 Ag 覆蓋層 確實對Fe/Pt(111)系統之垂直磁異向性有著增強的效應,且當 Ag 的 覆蓋層厚度足夠時,亦有機會使磁化易軸由in plane 方向轉為 out of plane 方向。

(8)

xML Ag/1ML Fe/Pt(111)

-300 -150 0 150 300 -300 -150 0 150 300

K err intensity (a.u.)

Magnetic Field (Oe)

x = 3 x = 2 x = 1.75

x = 1.5 x = 1.25

x = 1 x = 0.75

x = 0.5 x = 0.25

x = 0

Longitudinal Polar

圖 4-5 xML Ag/1ML Fe/Pt(111)的磁滯曲線

(9)

0.5 1.0 1.5 2.0 2.5 3.0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xML Ag/1ML Fe/Pt(111)

H c (Oe)

Ag coverage (ML)

Polar

0.0 0.5 1.0 1.5 2.0 2.5 3.0

0 1 2 3 4 5 6

xML Ag/1ML Fe/Pt(111)

K err i nt ensit y (a.u.)

Ag coverage (ML) Polar

Longitudinal

圖 4-6 xML Ag/1ML Fe/Pt(111)的柯爾訊號強度與 Ag 覆蓋層的關係

圖 4-7 xML Ag/1ML Fe/Pt(111)的 Hc與 Ag 覆蓋層的關係

(10)

這種因為在磁性薄膜上再鍍上非磁性物質,使得磁化易軸方向產 生變化的結果,稱為spin reorientation transition(SRT)現象。關於鐵磁 超薄膜SRT 的研究,有薄膜厚度引致

[60,62,63]

、溫度引致

[64,65]

、也有像 我們這種因非磁性物質的覆蓋所引致,類似的結果也在Falco 等人所 做之Cu/Co/Pd (111)系統觀察到

[66]

Falco 等人觀察 4.5ML Co/Pd (111) 之樣品鍍上Cu 覆蓋層前後其磁滯曲線之變化後,發現當 4.5ML Co/Pd (111)覆蓋上 0.7ML 的 Cu 薄膜時,polar 方向的磁滯曲線由原本一直 線的形狀轉變為呈現square 的形狀,而其系統的 H

c

也是在Cu 覆蓋 1ML 前便呈現劇烈增加,這顯示著磁化易軸因 Cu 的覆蓋已由 in plane 方向轉為 out of plane 方向。

除此之外在 M/Co/Au (111)的系統

[67]

中也發現(M=Au、Cu、Pt) M 的厚度接近 1 原子層時,polar 方向的柯爾旋轉角會有極大值出 現,經其分析應該是M/Co 的介面取代了 vacuum/Co 的介面,而增強 垂直磁異向性,也由於是介面產生的影響,因此當M 佔滿 Co 的表面 也就是覆蓋近一層時所產生的貢獻會最大;至於 M/Co 介面增加垂直 磁異向性的原因,則可能是電子能態結構的改變所導致的結果

[68,69]

(11)

-300 -150 0 150 300 -300 -150 0 150 300

1ML Ag/1ML Fe/Pt(111)

sputtering time

K err intens ity (a.u.)

Magnetic Field (Oe) 0min

2min 4min 6min 8min 12min

Longitudinal Polar

4-4 1ML Ag/1ML Fe/Pt(111) 離子濺射後的磁性探測

為了進一步確認磁性變化的機制,接著我們使用 sputter 的方式 直接打掉表面原子:Ar 離子動能為 1.6 keV,離子槍工作壓力約為 1×10

-6

mbar,放射電流為 3 mA,target current 約 3µA 左右,每次打 擊時間為2 分鐘,然後觀察其柯爾訊號與樣品原子成分與打擊次數的 關係,如圖4-8 所示。

圖 4-8 1ML Ag/1ML Fe/Pt(111)離子濺射過程之磁滯曲線

(12)

0 2 4 6 8 10 12 4

8 12 16

A ug er in te ns ity ( a.u .)

Pt(237)

Sputtering time (min)

6 9 12 15

Fe(651)

0 40 80 120 160

1ML Ag/1ML Fe/Pt(111)

Ag(351)

由圖4-8 可看到當經過第一次 2min 的離子濺射後,Polar 方向的 柯爾訊號明顯的減小,且形狀呈現狹長形,但此時Longitudinal 方向 的訊號並未出現。第二次濺射後,Polar 方向的訊號變的更弱,此時 Longitudinal 方向的訊號出現。第三次濺射後,Polar 方向的訊號消失 Longitudinal 方向的訊號也開始變弱。到了第四次濺射之後,Polar Longitudinal 方向的訊號則同時消失。最後一次濺射 4min,依舊觀 測不到任何柯爾訊號。

至於歐傑訊號與濺射時間的關係,如圖 4-9 所示:

圖 4-9 1ML Ag/1ML Fe/Pt(111)離子濺射過程之歐傑訊號變化

(13)

由圖4-9 可看到當經過第一次濺射後,明顯的位於樣品最表面的 Ag 歐傑訊號迅速減小,且在第二次及第三次濺射後也再度緩緩減小 接近消失,因此之後的濺射,Ag 的訊號就沒有明顯的變化了。而 Fe 的歐傑訊號在經過第一次濺射後有稍微增大,接著在第二次及第三次 濺射過程緩緩的減小,到了第四次濺射後訊號大幅減小,此時Pt 的 歐傑訊號也大幅的增加。若將這個結果對照圖4-8 來看,隨著 Ag 原 子的減少,Polar 方向的訊號也減小,這意味著確實是 Ag 覆蓋層增強 了垂直異向性,而隨著Ag 原子幾乎消失,且 Fe 原子數量還夠多的 情況下,樣品的磁化易軸也回到in plane 的方向上。之後由於 Fe 原 子及Ag 原子幾乎都被打掉,因此柯爾訊號也隨之消失。

由於我們實驗室先前在 Co/Pt(111)系統上覆蓋 Ag 亦得到相當明 顯且相同的結果

[15,16]

,並且成功的以磁異向性的理論來加以解釋,因 此在目前的Fe/Pt(111)系統上覆蓋 Ag,我們試著利用相同的方式去評 估磁異向能的正負,並與我們實驗的結果做個比較。

在我們的Fe/Pt(111)系統中,有效的磁異向性常數 K 可表示為:

Fe UHV Fe S Fe

Fe Pt S Fe V

eff

d

K d

K K K

+ +

=

(4.3.1)

K

VFe :Fe 的體積異向性常數 (J/m

3

)

K

SPtFe: Fe 跟 Pt 之間的介面異向性常數 (J/m

2

)

K

SFeUHV: Fe 跟 UHV 之間的介面異向性常數 (J/m

2

)

d

Fe:Fe 薄膜的厚度 (m)

(14)

一般來說,體積異向性常數通常是負值,而鐵跟真空之間以及鐵跟白 金之間的介面異向性常數跟鐵本身的結構以及基底的結構而有些不 同,但在許多系統當中大致都顯示出正的值

[29]

。因此,當鐵的層數很 小時,介面效應異向常數的貢獻有可能大於體積異向常數,使得 Keff 的值為正,而有垂直磁化的現象出現,至於詳細的臨界厚度則須要找 到確切且相對應的值經過計算之後才能確定,大致上都在幾個原子層 之內。利用 Sakurai(1994)在 Si(111)上成長[Fe(100)/Pt(100)]

n

所得到的 K 值

[70]

加以計算,可得在1 ML 鐵原子覆蓋時,Keff的值為正,而當 鐵的厚度達2 ML 時,Keff的值就轉變為負了,亦即磁化易軸轉變的 臨界厚度約在1~2 ML 之間。

Ag/Fe/Pt(111)系統中,為了簡化問題,假設 Ag 在 Fe/Pt(111) 上為層狀成長,則有效的磁異向性常數K 可表示為:

α α

Fe Ag Fe S Fe

UHV Fe S Fe

Fe Pt S Fe V

eff

d

K d

K d

K K K

+

− +

+

= ( 1 )

) 1 ( ML Ag

Ag

d

= d

α

(4.3.2)

K

VFe :Fe 的體積異向性常數 (J/m

3

)

K

SPtFe: Fe 跟 Pt 之間的介面異向性常數 (J/m

2

)

K

SFeUHV: Fe 跟 UHV 之間的介面異向性常數 (J/m

2

)

K

SFeAg: Fe 跟 Ag 之間的介面異向性常數 (J/m

2

)

d

Fe: Fe 薄膜的厚度 (m)

α: Ag 覆蓋百分比 ; 0≦α≦1

同樣的,利用Heinrich(1991)等人利用 MBE 技術在 Ag(100)基底上成

(15)

Fe(100)/Ag 薄膜所得到的 K 值

[71]

結果,計算之後發現Ag 覆蓋並 無法使

K

eff的值由負轉變為正,

K

eff仍然為負值,若要得到我們所期望 的結果,必要條件為

K

SFeAg的必須大於

K

SFeUHV;以我們先前所做的 Ag/Co/Pt(111)系統為例,

K

SCoUHV的值

[72]

為-0.17(erg/cm

2

),而

K

SCoAg

[73]

0.35(erg/cm

2

),因此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銀覆蓋層的確對於 Keff 的值轉變為正有相當大的貢獻。因此,由我們的Ag/Fe/Pt(111)實驗結 果可以推測,Fe(111)跟 Ag(111)的介面異向性常數有可能大於 Fe(111) UHV 介面的異向性常數。

(16)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5 10 15 20 25

1ML Ag/1ML Fe/Pt(111)

A ug er in te ns ity (a .u )

Pt(237) Annealing temperature (K)

4 6 10 8 12 14 16 18

Fe(651)

30 60 90 120

150 Ag(351)

4-5 1ML Ag/1ML Fe/Pt(111) 經退火處理後的磁性探測

首先,我們先觀察 1ML Ag/1ML Fe/Pt(111)系統經過不同退火溫 度處理之後,薄膜組成的變化情形。一開始,我們重新鍍上1ML Ag/1ML Fe/Pt(111)薄膜,接著將溫度升高,在特定的溫度停留 20 分 鐘後,然後降回室溫作歐傑訊號(Ag 351、Fe 651、Pt 237)的量測,如 4-10 所示。

圖 4-10 1ML Ag/1ML Fe/Pt(111)室溫歐傑的訊號強度與 不同退火溫度的關係

Ag 的訊號在低於 600 K 退火之後並無太大變化,接著在 600 K~800 K 之間呈現緩慢的減小,到了高於 800 K 退火之後則快速的減 弱。Fe 的訊號在退火溫度介於 400 K~600 K 之間稍微變小,到了 600 K~800 K 之間則持續的減弱,一直到超過 800 K 則快速的變小。Pt 的訊號在300 K~400 K 之間並無變化,到了 400 K~600 K 之間有稍微

(17)

增大的現象,在800 K 之前呈現緩慢的增加,直到超過 800 K 之後,

訊號才快速的增大。

經由歐傑訊號的結果,我們知道 Ag 原子在 Fe 薄膜上,隨著退 火溫度的升高,原子並不會有往下擴散的情形,直到退火溫度持續升 高,使得Ag 原子獲得足夠的動能之後,才逐漸的退吸附。此外,在 Ag/Pt(111)系統中

[74]

,當退火溫度達700 K 時,Ag 原子就會逐漸退吸

附,當溫度達1000 K 時,Ag 原子的訊號則幾乎消失,結果與 Ag/Fe/Pt(111)相類似,差異只在於退吸附的溫度可能有些不同。

至於在 400 K~800 K 這段退火溫度範圍中,明顯可觀察到 Fe 的 歐傑訊號減小以及Pt 的訊號增加。由我們實驗室目前所作 Fe/Pt(111) 系統升溫之後所得到歐傑訊號的結果,如圖4-11 所示

[75]

,顯示 Fe 原 子隨著溫度升高,會逐漸跟Pt 原子產生交換以及形成合金的現象。

因此,可推測在我們的Ag/Fe/Pt(111)系統當中,在 400 K~800 K 之間 應該也發生了相同的現象。

圖 4-11 1 ML Fe/Pt(111) 的歐傑訊號對溫度的關係圖[75]

(18)

1ML Ag/1ML Fe/Pt(111)

-300 -150 0 150 300 -300 -150 0 150 300

T a

900K

K er r in tensity (a.u .)

Magnetic Field (Oe)

850K 800K 750K 700K 650K 600K 550K 500K 400K 300K

Longitudinal Polar

經由 1ML Ag/1ML Fe/Pt(111)系統經退火處理後,薄膜組成成份 變化的了解之後,我們接著去觀察樣品在相同的處理之下,磁性隨著 不同退火溫度變化的情形,如圖4-12 所示。

圖 4-12 1ML Ag/1ML Fe/Pt(111)室溫的磁滯曲線與退火溫度之關係

(19)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1ML Ag/1ML Fe/Pt(111)

K er r in te nsity (a .u .)

Annealing temperature (K) Polar

Longitudinal

一開始樣品在室溫時,只有 Polar 方向有磁滯的訊號,這與先前

的結果相符。觀察樣品柯爾訊號強度與不同退火溫度的關係,如圖 4-13 所示。在經過低於 550 K 的退火溫度之前,Polar 方向的柯爾訊 號隨著退火溫度的升高而減小;Longitudinal 方向則依舊沒有磁滯的 訊號。在經過550 K~700 K 的退火溫度之後,很明顯的在 Polar 及 Longitudinal 方向的訊號都有增強的現象,到了退火溫度為 700 K 時 達到最大值。在經過高於700 K 的退火溫度處理之後,柯爾訊號則隨 著退火溫度的升高而變小,一直到經過 850 K 以上的退火溫度之後,

磁滯現象才消失。

圖 4-13 1ML Ag/1ML Fe/Pt(111)室溫的柯爾訊號強度與 不同退火溫度的關係

(2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1ML Ag/1ML Fe/Pt(111)

H c (O e)

Annealing temperature (K) Polar

Longitudinal

接著繼續觀察樣品在室溫時所量測到的 H

c

與不同退火溫度的關 係,如圖4-14 所示。在經過低於 550 K 的退火溫度之後,Polar 方向 H

c

隨著退火溫度的升高有微微變小的趨勢;在550 K~750 K 的退 火溫度過程,很明顯的在 Polar 及 Longitudinal 方向的 H

c

都有增大的 現象,並且在750 K 時達到最大值。在經過高於 700 K 的退火溫度處 理之後,Polar 及 Longitudinal 方向的 H

c

則同時隨著退火溫度的升高 而變小,一直到經過850 K 以上的退火溫度之後,磁滯現象消失,才 量測不到H

c

圖 4-14 1ML Ag/1ML Fe/Pt(111)室溫的 Hc 不同退火溫度的關係

(21)

藉由以上結果,我們試著去解釋磁性變化的情形。首先,我們已 經了解1ML Ag/1ML Fe/Pt(111)之所以會有 Polar 方向的磁滯出現是因 Ag-Fe 介面所引致,從圖 4-13 可以發現在 400 K~600 K 之間,Fe 的歐傑訊號減小而 Pt 的歐傑訊號增大,這代表 Fe 跟 Pt 原子可能有 交換的現象,如圖4-15 所示,因此減弱了 Ag-Fe 介面引致 PMA 的作 用。

圖 4-15 1ML Ag/1ML Fe/Pt(111)退火之後原子交換示意圖 在 600 K~700 K 之間,Fe 的歐傑訊號持續減小而 Pt 的歐傑訊號 微微增大,我們推測在這段溫度範圍內,Fe 跟 Pt 開始形成合金,使 Polar 與 Longitudinal 方向的柯爾訊號及 H

c

大幅的增加,至於在700 K 之後,Polar 與 Longitudinal 方向的柯爾訊號逐漸減小的原因可能是 因為 Fe 原子往下擴散到更底層去而 Pt 原子往上浮出,以及 Ag 原子 逐漸的退吸附,使得Ag-Fe 介面的效應變得更弱,這些都會導致 Polar Longitudinal 方向的磁性逐漸消失。本實驗室目前在 1ML Fe/Pt(111) 經退火處理後,測量其磁性與歐傑訊號也有觀察到類似的現象。

(22)

-1000 -500 0 500 1000 -1000 -500 0 500 1000

xML Ag/2ML Fe/Pt(111)

K err in te ns ity (a .u )

Magnetic Field (Oe)

Longitudinal Polar

x=0 x=0.5

x=1

4-6 銀覆蓋在 2ML Fe/Pt(111) 上的磁性探測

在發現 1ML Fe/Pt(111) 因 Ag 的覆蓋,產生所謂 SRT 的現象後,

我們將Fe 的厚度提高到 2ML,再度觀察當 Fe 薄膜厚度增加時,Ag 的覆蓋層是否還能使樣品磁性產生SRT 的現象。不同於前面的是,

這次採用較大的磁場去掃 (最大電流 5 A),結果如圖 4-16 所示。

圖 4-16 xML Ag/2ML Fe/Pt(111)的磁滯曲線

首先,我們發現在大磁場作用下,Longitudinal 方向與 Polar 方向 皆能測量到柯爾訊號,與前面所做的結果相同。且隨著Ag 的覆蓋,

Polar 方向與 Longitudinal 方向的磁性表現趨勢也跟前面所做銀覆蓋 1ML Fe/Pt(111)上的磁性表現趨勢相同。

(23)

0.0 0.5 1.0 1.5 2

4 6 8 10 12

xML Ag/2ML Fe/Pt(111)

K er r in te ns ity ( a.u .)

Ag coverage (ML) Polar

Longitudinal

觀察樣品柯爾訊號強度與 Ag 覆蓋層厚度的關係,如圖 4-17 所 示。Polar 方向的柯爾訊號隨著 Ag 的覆蓋厚度增大而變強,且在 1ML 時達到最大值。而Longitudinal 方向的柯爾訊號則隨著 Ag 的覆蓋厚 度增大而變弱,但是當Ag 覆蓋達 1ML 時,訊號並未完全消失,這 似乎暗示著Ag 覆蓋層隨著 Fe 薄膜的厚度增加而逐漸無法引致 SRT 的現象。

圖 4-17 xML Ag/2ML Fe/Pt(111)的柯爾訊號強度與 Ag 覆蓋層的關係

(24)

0.0 0.5 1.0 1.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xML Ag/2ML Fe/Pt(111)

H c (O e)

Ag coverage (ML) Polar

Longitudinal

接著繼續觀察樣品 H

c

Ag 覆蓋層厚度的關係,如圖 4-18 所示。

Polar 方向的 H

c

隨著Ag 的覆蓋厚度增加而微微變大;Longitudinal 方向的H

c

則隨著 Ag 的覆蓋厚度增加而有明顯的變小趨勢,這在 1ML Fe/Pt(111)覆蓋銀的系統當中並不明顯。

因此,由以上結果可以推測,當外加弱磁場時,Longitudinal 方 向的柯爾訊號有可能不會完全消失,且Polar 方向有可能會因為 H

c

過大而量測不到由Ag 覆蓋所增強的柯爾訊號。

圖 4-18 xML Ag/2ML Fe/Pt(111)的 Hc與 Ag 覆蓋層的關係

(25)

-1000 -500 0 500 1000 -300 -150 0 150 300

xML Ag/3ML Fe/Pt(111)

K er r in te ns ity ( a.u .)

Magnetic Field (Oe)

Longitudinal Polar

x=0 x=0.5

x=1

4-7 銀覆蓋在 3ML Fe/Pt(111) 上的磁性探測

經由前面 1~2 ML Fe/Pt(111)覆蓋銀的結果得知,隨著 Fe 薄膜的 厚度提高,Ag 覆蓋層逐漸無法引致 SRT 的現象。為了進一步確認這 個假設,我們接著將 Fe 膜的厚度提高到 3ML,接著逐漸覆蓋銀上去,

觀察其磁性隨Ag 薄膜厚度的表現。另外,這次在 Polar 的方向,我 們採用大磁場來做掃描,而Longitudinal 方向則採用小磁場來做掃 描,結果如圖4-19 所示。

圖 4-19 xML Ag/3ML Fe/Pt(111)的磁滯曲線

我們發現在大磁場作用下的 Polar 方向,以及小磁場作用下的 Longitudinal 方向其磁性表現的趨勢,隨著銀的覆蓋跟前面所做 1~2 ML Fe/Pt(111)覆蓋銀的結果大致相同。

(26)

0.0 0.5 1.0 1.5 6

7 8 9 10 11

xML Ag/3ML Fe/Pt(111)

K err i nt ensit y (a.u.)

Ag coverage (ML) Polar

Longitudinal

觀察樣品柯爾訊號強度與 Ag 覆蓋層厚度的關係,如圖 4-20 所 示。Polar 方向的柯爾訊號依然隨著 Ag 的覆蓋厚度增大而變強,同時 也在1ML 時達到最大值。而 Longitudinal 方向的柯爾訊號則隨著 Ag 的覆蓋厚度增加而變小,但是當Ag 覆蓋達 1ML 時,柯爾訊號強度 仍然很大,顯示Ag 的覆蓋影響的確隨著 Fe 薄膜的厚度增加變的越 來越弱。

圖 4-20 xML Ag/3ML Fe/Pt(111)的柯爾訊號強度與 Ag 覆蓋層的關係

(27)

0.0 0.5 1.0 1.5 40

60

H (Oe)

c

80

Ag coverage (ML)

Longitudinal

500 510 520

530 Polar

繼續觀察樣品 H

c

Ag 覆蓋層厚度的關係,如圖 4-21 所示。Polar

方向的H

c

隨著 Ag 的覆蓋厚度增加而微微增大;Longitudinal 方向的 H

c

則隨著Ag 的覆蓋厚度增加而持續變小,到了 Ag 覆蓋滿 1ML 之 後就幾乎沒什麼太大的變化。

圖 4-21 xML Ag/3ML Fe/Pt(111)的 Hc與 Ag 覆蓋層的關係

因此,由以上結果得知,若在 2ML Fe/Pt(111)上覆蓋銀達 1ML 且用小磁場去做掃描時,在Longitudinal 方向的磁滯曲線應該還會明 顯的存在,而Polar 方向的磁滯曲線隨著 H

c

變的更大,將更難以掃到 Ag 的覆蓋所增強的磁滯訊號。

數據

圖 4-4 1~3ML Fe/Pt(111)  的磁滯曲線 ( 磁場電流 5A )
圖 4-7 xML Ag/1ML Fe/Pt(111)的 H c 與 Ag 覆蓋層的關係
圖 4-8 1ML Ag/1ML Fe/Pt(111)離子濺射過程之磁滯曲線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圖 9-23b 顯示稍後一小段時間 dt 內的系統演變。火 箭現在的速度為 v+dv、質量為 M+dM,此處質量的 改變量 dM 是負值。在

※ Para efeitos de recolha de dados estatísticos sobre serviços e actividades do sector de convenções e exposições, foi dada continuidade à aplicação de um questionário

Agent: Okay, I will issue 2 tickets for you, tomorrow 9:00 pm at AMC pacific place 11 theater, Seattle, movie ‘Deadpool’. User:

Proof: For every positive integer n, there are finitely many neighbor- hood of radius 1/n whose union covers K (since K is compact). Collect all of them, say {V α }, and it forms

第四章 連續時間週期訊號之頻域分析-傅立葉級數 第五章 連續時間訊號之頻域分析-傅立葉轉換.. 第六章

本模組的編碼法適合 Command mode/Data mode 切換先連續發射 10 次 High、Low 信號作為前導波形接著發射起始波形 600 微秒 High→600 微秒 Low→600 微秒 High→400 微秒

萊布尼茲將加總 sum 的符號的 S 拉長成積分符號,而小段 區間的寬度 x 使用 dx

Master of Arts in Interdisciplinary Cultural Studies FT, PT Master of Medi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FT, PT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Psychology PT The Universi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