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設計:有關數位時代新聞創作的反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新聞設計:有關數位時代新聞創作的反思"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新聞設計:有關數位時代新聞創作的反思 News Design: Reflections of News Producing

in Digital Era.

陳昀秀 Yun-Siou Chen

指導教授:林照真 博士 Advisor: Caroline Lin, Ph.D.

中華民國 106 年 1 月 January 2017

(2)

謝 誌

糊裡糊塗終於來到這一天。

每一次快要撐不過去的時候,總是想著:「不行啊,我要寫謝誌!我要寫謝 誌!」因為這本論文裡的每一個字都不只是我的,還屬於我想要謝謝的那些人,

是他們的善意,讓我有力氣在這裡寫字。

感謝照真老師。在我一開始提出這個問題意識時,即便再怎麼毫無章法、亂 七八糟,您還是願意收我當學生,願意陪伴我走這麼一遭。即便我的題目這麼 新,您還是無所畏懼地接下指導責任,督促我完成,不斷提醒我:「你做得東西 很重要,不要妄自菲薄,要加油,要再變更強。」每一次meeting 總是緊張,有 時候也會被逼哭,但我知道,只要一寄信、一求救,您就是擺開所有的公務第一 時刻閱讀,從不推托。我不知道要去哪裡找這樣關心我的老師。謝謝所有與您的 一切,我很榮幸成為照真派的學術一小支。

感謝爸爸媽媽跟哥哥。這一整年完全無事生產、遊手好閒,只會花錢、只會 買衣服、只會吃東西、只會生病看醫生、只會哭著打電話回家說:「嗚嗚嗚嗚寫 不完了啦怎麼辦」。但你們就是在那裡,很堅定地告訴我:「沒關係,我們慢慢 來,我們等你。」我說,如果畢不了業怎麼辦?電話另一頭卻說:「爸爸還可以 再養你,不要哭、不要生病」。謝謝你們在遙遠的地方給我很多愛(跟錢)(哈 哈哈哈哈),讓我在這個城市可以繼續任性。你們是全世界最棒、最搖滾的沙鹿 金城武、梧棲張曼玉、還有陳天安,my one & only love 陳天安。

感謝12F-1 的姊姊們。雖然我們四散各地:波士頓、台北、台中,雖然我們 各自有事業要顧、有夢要維護,但只要一受傷,就算是facetime 也要相互取暖。

茹茹的歌、恩恩的腳丫、樓樓的琴聲,是你們與音樂支撐著我走到現在。謝謝你 們把我當妹妹piglet 般照顧與愛。

感謝老蕭。雖然你開始工作之際我們見面頻率直降,但我知道你始終把我放 心上,有你一起低俗罵髒話,,舒緩我無數個焦慮的夜晚。你可能不知道你對我 有多麼重要,但我就想在這裡跟你說這些噁心巴拉的話。

感謝阿薔。Now it’s your turn.其實我什麼忙都幫不上,但我也會陪伴你,就 像這九年來你陪伴我一樣。謝謝你從來沒有忘記我們的十七歲。

感謝新聞所R03。寫論文好辛苦,但是因為常常約118 巷、常常說爛話、常 常一起困擾一起解惑一起度過大綱,就覺得長大也能結交這樣的朋友真是幸福。

謝謝筠、家慧,謝謝九樓的Adela 陪伴我失眠時光,謝謝思云,謝謝竹雯、毛毛

(3)

(94 ㄞ霸凌你們兩個小呆瓜),謝謝鷖人師兄,謝謝怡蓁與她的三隻萌貓偶爾也 有ㄅㄐ(但他不重要哈哈哈)。謝謝你們。能在二十多歲遇見這樣真誠的人,我 何其幸運。也祝福你們往後的路途一切精彩。

感謝珊蒂。你走得比我前面,卻從來沒有把我丟掉,反而是後退看看我又掉 在哪,把我撿回來。如果我哭了,你就會找我曬太陽、當廢物(which 我們總是 當得特別好)、帶我吃甜食。去咖啡店的日子充滿好多工作的回憶,現在想起 來,即便那時候是醜哭臉我還是會噗嗤出來,因為我們兩個衰的時候都好荒謬、

好好笑。謝謝你當我最重要的advisor,我愛你勝過史丹利(你是不是讀到這裡又 覺得有點傻眼)(我就是這麽令人傻眼)(好啦好啦開玩笑啦)。我愛你(再說 一次)。

感謝全部的受訪者。謝謝你們願意與我分享這一條未知的路,讓我知道做新 聞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個團隊、一個新聞室、一整個社會的事。謝謝你們 無懼地走在黑暗最前頭,讓後面的我看見點點星光。

Last but not the least,感謝吳學展。(但他的真實姓名是吳比宅寶)(日本人 です)(哈哈亂講的啦)。最後一段留給你,是因為我知道你比我、比任何人都 想走到這裡。兩個人一起寫論文真的是又奇妙又詭異的體驗,花了很多時間一起 讀書feedback 與 academic dating。好喜歡我們一起爭辯彼此文獻裡的各個

arguments,太過癮,雖然咖啡廳的人總以為我們在吵架(哈哈真是感謝未央老闆 的包容與忍耐)。睡醒喝咖啡、讀累吃蛋糕、唸煩就抽菸,史上最chill 的我們,

當然也有傷心失意的時候。還記得十二月一號那天下午我們坐在校門口,你抽菸 說:「先不要擔心我吧。」我知道,可是好難。你說:「我們兩個人總要有一個 人畢業。」我一個人從椰林大道走回長興街,一直哭、一直哭,我好不甘心,好 想找誰打一架,但是不行,我一定會打輸,我充其量只會扯別人頭髮而已。在很 遠的地方給你溫暖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但我明白這是你的選擇,我要理解 它、要支持它,就像你一直以來對我都是這樣。從那天起我就不哭了。終於來到 這一天,當然要印一本精裝版給你收藏(雖然你也沒說好)(但我沒在管)(有 點像是走在路上被硬塞傳單的感覺啊哈哈哈),因為如果沒有你,也不會有這本 論文。送給你,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我也很愛你。

I just finished my master thesis and yo yo yo I got swag!

2017 January.

(4)

中文摘要

科技工具的演進已大幅改變新聞的呈現樣貌,新聞設計的範圍也逐漸從二維 平面擴增至多維度的呈現。新聞設計如何在數位時代成為新聞敘事的一種方法,

逐漸為許多新聞組織嘗試。本論文採深度訪談法,針對製作長篇多媒體專題的新 聞工作者進行訪談。研究發現,數位時代的團隊創作尤其需要新聞設計。本研究 認為,新聞設計在新聞產製流程中所擔任的功能角色已與過去不同,數位時代的 新聞設計製作需要新聞組織投入更多資源與時間去嘗試,才能進行突破式的呈 現。

關鍵字:新聞設計、設計、多媒體新聞、數位轉型

Abstract

Technology has tremendously influenced the presentation of news. The definition of “News Design” is not only referred as graphic design or layout of the print. Instead, it represented the idea of storytelling and organized the news elements in multi-

dimensions.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ing,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at news can facilitate the storytelling in the digital time. Journalists cooperate massively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accomplish a multimedia project.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role and the function of news design have been changed in digital news producing process. What’s more, the news media organization needs to invest resources and time to try more, so that the presentation of news and its news design can be not only delicate but also innovative.

Keyword: news, news design, multimedia journalism, digital transformation

(5)

目 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謝誌……… 2

中文摘要……… 4

英文摘要……… 4

第一章 研究源起與問題意識……… 8

第一節 研究問題緣起……… 8

第二節 問題背景……… 1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8

第一節 設計與新聞設計……… 18

I. 國內外報紙版面設計的演進與趨勢……… 18

II. 國內外報紙版面設計理論與研究……… 22

第二節 設計者在新聞中的角色……… 26

I. 傳統媒體的新聞設計師……… 26

II. 數位時代的新聞設計師……… 30

第三節 多媒體新聞學……… 32

第四節 多媒體學習理論與教材設計原則………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問題……… 40

第四章 研究發現……… 45

第一節 新聞設計創造多元的呈現方式……… 46

I. 新聞設計有助於網路時代的新聞競爭……… 47

(6)

II. 設計人才投入新聞產業……… 48

第二節 新聞設計鑲嵌多媒體新聞的產製流程中……… 52

I. 不同數位媒體的新聞產製流程類似……… 52

II. 先有新聞內容,再發想新聞設計……… 58

III. 基於合作模式所需的團隊人力與專業能力……… 63

第五章 研究與討論……… 72

第一節 數位多媒體新聞的決策困境……… 72

I. 傳統新聞主管未能數位轉型……… 72

II. 多人參與的新聞專題難以確立設計決策權……… 74

第二節 新聞設計從傳統走向數位時代的轉型……… 79

I. 傳統設計原則與新興科技應用相互交融……… 79

II. 人人都能參與新聞設計……… 83

III. 數位時代促成新聞室平等……… 85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限制……… 90

參考文獻……… 97

(7)

圖表目錄

圖一 受訪媒體簡介示意圖……… 45 圖二 多媒體新聞產製流程圖……… 51 圖三 改良的多媒體新聞產製流程圖……… 56

(8)

第一章 研究源起與問題意識

第一節、研究問題源起:

2012 年底,《紐約時報》推出〈Snow Fall: 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新 聞報導(Branch, 2012.12.26)。這個作品內容主要報導十六名滑雪愛好者在華盛頓 克斯特山脈遇上雪崩的故事。該新聞採取多媒體素材呈現內容,包含文字(text)、

聲音(audio)、影片(video)、攝影照片(photography)、投影片播放(slide show)、3D 地形圖(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資訊圖表(infographics)等,都在報導中分別 用來說明雪崩成因、罹難者故事與生還者的心境。

這篇專題在 2013 年獲得美國普立茲獎(The Pulitzer Prizes)以及第 34 屆新聞設 計(Society of News Design, SND)的數位設計獎項。普立茲評審團說明,〈Snow Fall〉不只說明災難的科學成因與罹難者的故事,更靈巧、成熟地融合多媒體元 素,帶來耳目一新的新聞敘事(The Pulitzer Prizes, 2013);SND 評審團也一致認 為,這樣的新聞設計為新聞產業帶來絕無僅有的火花,「這不只是為新聞敘事設 下了新標準,更讓新聞設計有了藝術的意義。」(“This defines the state of the art. It set a new standard for storytelling.”) (SND, 2013)

〈Snow Fall〉帶來空前絕後的成功,在新聞同業間掀起一陣風暴,更讓「新 聞設計」一詞受到關注。新聞界發現,透過設計,深度報導寫作加上不同的媒介 元素彼此平順、適當地鑲嵌其中(黃翊琪,2015)。「Snow Fall」已經變成一個動 詞,編輯、記者們不斷問自己新聞室的同仁:「我們也能將其它專題做到像Snow Fall 這樣嗎?」(“Can we snowfall this?”) (Malik, 2013; Dowling & Vogan, 2015),

〈Snow Fall〉幾乎為數位敘事(Digital Storytelling)的新一座里程碑,有些人認為 它是未來數位新聞的模樣(Malik, 2013; Ray, 2013; Rieder, 2013; Sonderman, 2012;

(9)

Washeck, 2013),但懷疑論者認為這充其量也只是炫目的視覺元素而已

(Thompson, 2012; Manjoo, 2013),甚至也有人憂心,在低預算、高度時間壓力下 的新聞業,根本很難完成這樣的專題。

無論如何,〈Snow Fall〉都建立了一種新聞呈現的新範例,讓其他媒體爭相 模仿、學習。《紐約時報》當時的總編輯Jill Abramson 在一次訪談中表示,不只 是因為這篇報導擁有超過 350 萬的瀏覽次數,讀者在這個專題的平均停留時間超 過 12 分鐘;最重要的是,圖表設計部門、工程部門與記者的合作成果,讓這樣 的新聞敘事遠遠超過了紙媒印刷能達到的境界,這為新聞業、為讀者都帶來前所 未有的閱讀體驗(Romanesco, 2012)。

〈Snow Fall〉之所以會受到本論文關注,是因為過去認為多種設計元素、多 媒體素材無法順利的在敘事中流暢的表現,其意義在於〈Snow Fall〉團隊已帶領 新聞設計到達一個全新的境界(Sonderman, 2012),新聞設計正是本論文討論的重 點。在數位時代中,新聞設計似乎已使新聞記者的面貌產生轉變。新聞工作者也 被認為必須擁有設計的特質,新聞文本不只需要豐富、可靠的正確資訊,如何細 緻地呈現新聞、使之成為「值得收藏、品味」也變成重要的價值之一(徐凱倫,

2014)。同時,〈Snow Fall〉報導中沉浸式的閱讀設計(immersive design)融合豐富 的多媒材,以科學的數據圖表說明雪崩成因,文字與影片的結合讓生還者的心聲 躍上紙面,每一個設計的元素都相輔相成、搭配得宜,因而能完成一則嚴謹卻不 失閱讀趣味的深度報導(Dowling & Vogan, 2015),〈Snow Fall〉讓紐時不但在數位 轉型中成功坐穩科技技術引領的地位,在美學表現上也是如此,替新聞的設計領 域翻開新扉頁(Haughney, 2013)。

繼〈Snow Fall〉出現之後,各家媒體也紛紛嘗試多媒體數位敘事,希望以別 出心裁的新聞設計引人入勝。其中像是《衛報》(the Guardian)、《華盛頓郵報》

(10)

(the Washington Post)都開始規律的推出數位專題(Segel & Heer, 2010),包含高互 動、圖表、攝影、影音等強調新聞設計的新聞作品陸續推出。例如 2013 年底,

《衛報》推出〈NSA 資料解密:這些關係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不只有文字,整 篇報導有大量的學者與國會人員的影音訪談,並搭配互動圖表,解釋 NSA 如何全 面、長期的監視人民。製作團隊成員Gabriel Dance 也曾在接受訪談時指出,他個 人已不只一次強調,運用設計來協調不同的媒體特色,進而呈現新聞議題,這才 是數位內容產製的最大目標(Titlow, 2013)。

科技主導了新聞媒體在這幾十年的急遽變化,媒體轉型、市場競爭以及記者 工作的實踐等等,都已成為學術社群主要關注的議題,網際網路作為新媒體的重 要巨型媒介,它比以往傳統媒體能更廣泛的搜集與發送資訊 (Lehman-Wilzig &

Cohen-Avigdor, 2004)。上述種種因素,提供媒體未來發展的方向。在數位的時 代,記者說故事的形式有了新工具,進步的科技技術讓記者能擁有多重技能,並 在多元的平台上生產數位內容(Quinn & Falik, 2005),也因此「設計」扮演的角色 越來越重要。美國的非營利媒體《Pro Publica》副總編輯 Scott Klein 說:「因為當 讀者一邊滾動網頁、一邊尋找故事裡更完整的細節時,我們透過設計來具體化故 事裡抽象的概念」(Howard, 2012)。

《紐約時報》圖表設計部門(Graphics Department)主任 Steve Duenes 更進一步 表示,〈Snow Fall〉這種多媒體內容大量使用不同媒介素材,必然會造成故事呈 現與讀者的負擔,因此需要設計來整合,「我們要求設計師運用他們的設計能 力,讓文字與不同媒體元素轉換之間沒有隔閡,可以讓讀者流暢閱讀。」Duenes 認為數位時代的新聞設計不再只是「看」與「感覺」,而是讓設計師能進入新聞 內容的產製過程、一同討論,為內容做設計(Franchi, 2013)。

雖然〈Snow Fall〉等作品提示了新聞設計的重要性,但並不是說在傳統新聞

(11)

時代裡,就沒有新聞設計的概念。在傳統媒體裡,美術設計被動依照記者編輯的 規劃、安排,從事繪圖排版工作(陳百齡,1995),新聞與設計的結合並不是數位 時代才出現,過去在紙媒主導的媒體世界也有設計的存在,例如設計報紙的版面 規劃、標題、字型、配圖等等(徐佳士,1973;羅文輝、吳筱玫、Paddon,

1998;莊宜昌,1997),這些設計工作多由編輯與美術編輯擔任。然而,報紙版面 空間有限,不同報紙版面的性質也會影響設計,多數的軟性版面如副刊、藝文版 面擁有較多的設計空間,政治與社會版面則較少(陳百齡,1995)。再加上美術編 輯在報社裡的工作地位較低、話語權少,美術編輯所做的工作多被認為只是「裝 飾版面」,而非生產新聞內容,甚至美術編輯與文字記者、編輯之間多有溝通不 良的現象,因此工作內容與價值較少被重視(陳百齡,1995),設計在傳統紙媒的 角色不但不明顯,其發揮功能也很難有所展現。

在過去有限的文獻回顧中,可以發現大多新聞設計的學術研究多圍繞在報紙 印刷的版面設計,定義報紙的視覺元素、功能、編版的原則與經驗等,部分研究 會再進一步探討這些版面設計與閱聽人接收之間的關聯(林宜箴,2002;柯裕 嘉,2012),即使是電子報出現後,頁面的規劃並不脫離紙本閱讀的線性思維,且 當時的網路設備與環境無法全力支援多媒體的呈現,而多只以簡略的圖文來呈現 新聞(謝依君,1999),這樣的思維在數位時代已受到挑戰。

數位時代中,新聞與科技技術的結合需要透過「設計」,因為設計可以將不 同元素組織在一起,讓新聞內容在敘事、視覺、使用者行為等層面被有次序邏輯 的串連在一起(Titlow, 2013)。多媒體數位敘事的浪潮不斷衝擊、改變新聞媒體 的內容呈現方式,設計的角色在新聞產製過程越來越重要。多媒體的新聞設計不 只是視覺的呈現,更包含多媒體、互動、數據等多種領域的整合,形成多層次的 視覺敘事。這些趨勢啟發了這篇論文的靈感,試圖了解新聞工作人員如何在多媒

(12)

體新聞產製中想像新聞設計,並且付諸實現。

第二節、問題背景:

美國學者Philip Meyer(2004)在《消失的報紙》(The Vanishing Newspaper)寫 下:「在 2043 年春天某一日,一名美國讀者將最後一份《紐約時報》丟進垃圾桶 裡。」像是預言紙媒終有衰亡的一日。這並非空想妄言,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年新媒體報告》指出,美國紙媒產業的經濟表現依舊是媒體的重災區,過 去十年內的廣告收入每年減少 4%,十年前 400 億的廣告收入至 2015 年只剩下 199 億美元;有線電視產業也不甚樂觀,主要三大有線新聞台Fox News, CNN, MSNBC 雖在收入上並無太大的衰減,然而在黃金時段的收視群眾減少了 8%;反 觀網路廣告(包含行動裝置)在 2014 年達到收入 500 億美元,比 2013 年增加了 18%。

紙本新聞在網路出現之後,廣告收入與閱讀市場不斷下滑,面對衰退的景 況,新聞業者試著改變、力求在這波網路科技浪襲中生存。以《紐約時報》為 例,2014 年紐時發行人Arthur Sulzberger Jr.的兒子 A.G. Sulzberger,組織十人團 隊,運用半年的時間寫出一份兼具產業視野與展望的深度分析,名為《創新報 告》(New York Times Innovation Report, 2014.03)。這份報告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 注目,不只是因為紐時作為全球媒體的標竿以此報告為數位轉型的宣示,這份報 告也提供了其他媒體一個指引的方向,期待能夠從中找到在市場中生存的方法,

不被讀者與科技洪流淘汰(何國華,2014)。《創新報告》針對紐時的數位內容優 先、組織改革、人力資源、行銷策略等面向提出建議,認為讀者的閱讀習慣、行 動載具普及與網路社群等因素,正在改變傳統媒體發行、敘事、運用人力的方 法。

(13)

報告指出,以數位內容為例,必須投入更多人力產製優質的數位內容、補足 組織內短缺的數位人才,才有可能擺脫紙媒的舊有形式,(New York Times Innovation Report, p.88-89)。新聞編輯室的轉型不只發生在內容呈現上,人力資 源、組織架構也如此。設計部門、工程部門、編輯台相互分享資源,共同製作新 聞專題,在採訪與產製文本的過程中有高度的整合/合作,並運用不同媒介的優勢 來呈現報導(Dailey, Demo & Spillman, 2013)。換句話說,數位時代的新聞編輯室 裡,新聞工作不再只是單一往來的採訪、書寫,而還需要與不同領域的人合作。

重新組織部門(Dal Zotto, Schenker, Lugmayr, 2015)、重視數位內容的發展策 略,已是許多媒體發展的首要目標,原生網路媒體Vox 媒體(Vox Media)、赫芬頓 郵報(Huffington Post)強調數位技術來發展新聞內容,這些媒體被認為因為本身沒 有舊包袱而更有潛力成功;相對傳統的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等媒體,都試圖建立數位優先的平台、內 容,因應科技的變化並擺脫傳統媒體的思維(New York Times Innovation Report, 2014.03)。

在台灣,媒體大環境也持續鼓譟,人人焦慮著報紙的生存處境,2006 年幾家 傳統報社接連熄燈,包含《大成報》、《中央日報》、《台灣日報》、《民生報》等

(胡元輝、羅世宏,2010),廣告收入銳減、讀報人口流失,報紙的未來需要數位 轉型,以扭轉「新聞已死」的局面。台灣主要四大報過去多是以「紙本為主、網 路為輔」的思維,而後漸漸轉為紙本與網路雙軌經營,渴望突破紙媒發展的僵局

(徐慧倫,2010)。其中有報社極力嘗試追上數位化的趨勢,希望能扳回局面,例 如《聯合報》2014 年成立新媒體部門,透過投入數位資源至新聞編輯部門、延攬 數據工程師、推出多媒體專題新聞等方法,正面迎擊網路的世代(李欣宜,

2015)。2013 年黎智英宣佈《壹週刊》、《蘋果日報》即將全面數位化、行動化,

(14)

結合影音、動畫的方式來呈現新聞,積極開發新的視聽群(洪綾襄,2015)。 網際網路時代來臨,身處於資訊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的世界,資訊累 積與傳播的速度已超乎想像,人們接收訊息的管道選擇變多,相對各個資訊被分 配到的注意力變少了,各大新聞業者不斷思索解方、無一不嚴肅以待這波衝擊,

希望不只是抓住讀者的眼球與注意力,更期待能留下讀者、細心閱讀新聞(黃哲 斌,2015.05.10.) 。同時新聞的形貌開始變化、報導的形式也越趨豐富,新聞的 呈現方式因為科技工具進步而開始不同,除了使用文字、圖像與圖表傳達資訊,

多媒體(multimedia)也是其中一種。過去相關的認知心理(cognitive psychology)實 證研究中發現,人類對於視覺刺激的吸引是與生俱來的(Messaris, 1994),對語言 的理解則需要後天學習;且人們在消化資訊時,以多媒體的方式理解新聞,例如 結合文字、影像、聲音、圖表等,比起單一媒介的方式理解效果還要更好(Lee &

Kim, 2015)。因此,數位轉型不但攸關新聞媒體的生存,也是新聞媒體的轉機,

多媒體新聞作為一種新聞文本的發展方向,不但是各大媒體尋求數位轉型中適應 新科技的運用表現(黃翊琪,2015),它在內容敘事層面,也提供讀者更寬廣的空 間閱讀新聞、感受新聞(Breidenich & Prinzing, 2014)。

第三節、研究目的:

科技技術與網際網路的發展已大幅改變新聞的呈現方式,電腦技術輔助新聞 的呈現形式,連帶也改變新聞產製的過程,描繪新聞故事的工具與方法越來越多 樣化。但在數位時代,新聞設計如何幫助多媒體新聞呈現,以及產製與工作流程 中如何加入新聞設計的概念並執行,皆尚未被討論,而這正是本論文想要研究的 主要目的。

目前學術領域關注的新聞設計研究,多是紙媒發展時期的新聞設計,例如版

(15)

面設計、版型理論等等,然而數位時代來臨之後,多集中在小部分的新聞設計範 圍,像是資料新聞學(data-journalism)、視覺化(visualization)、互動圖表等技術崛 起後,資訊圖表的設計與帶來的影響,例如探討新聞編輯室裡內部資源聚合變 化,或是記者如何與不同的工作領域的專才(例如設計師、工程師)相互合作 (Godoy, 2015; Giardin & Medina, 2013),卻極少有研究能更全面地探討數位時代的 多媒體新聞如何以新聞設計整合、呈現新聞故事。換句話說,雖然「設計」一直 是個熱門的名詞,到目前為止,相關學術研究仍尚未從新聞設計的角度,觀察多 媒體的新聞內容是如何產製、組織與敘事,數位時代的多媒體新聞設計一直是一 個尚未被討論的領域,探究多媒體的新聞設計與過往傳統媒體有何不同,以及新 聞設計如何改變產製與工作流程,也是本論文欲探究此主題的主要目的。

在台灣,媒體的數位轉型雖然開始得晚,但仍不算太遲,已有不少媒體開始 結合科技工具與新聞報導,分別嘗試製作不同類型的數位專題。積極成立新媒體 部門的《聯合報》持續嘗試採用更多樣的技術,製作具議題深度的報導。2016 年 四月《聯合報》新媒體部推出〈用聲音說故事:移工的勞動記事〉,透過受訪者 的聲音(audio)說出移工的生命故事,並結合影片、三百六十度攝影與文字進行多 媒體報導,這樣的呈現自然需要一定的新聞設計;新創網路媒體「報導者」在 2016 年五月推出的〈旗山找「碴」:當農地變成掩埋場〉深度報導中,結合了動 畫、互動點擊資訊圖表與攝影,其中一名成員的頭銜就是「設計」。

《天下雜誌》的數位內容部門也推出許多視覺化資訊圖表、互動設計頁面等 專題,這些作品自然脫離不了新聞設計。多媒體類型的新聞專題漸漸受到重視,

新聞文本不再以文字為中心,而是朝向「無媒介限制」(medium-agnostic)、越趨 多元(Columbia Visuals, 2015),因此本論文欲從新聞設計的新角度出發,以台灣媒 體的組織為例,思考數位內容的產製、規劃、人力資源與新聞發展趨勢,新聞設

(16)

計如何輔助新聞敘事、又為新聞帶來什麼影響。

綜合上述,本論文欲研究的問題如下:

(一)數位時代的多媒體新聞設計為何重要?設計原則是什麼?與過往傳統媒體 設計原則有何異同?

(二)新聞設計的概念如何在新聞產製中實現?新聞設計如何建立與完成一套有 效的新聞敘事?

(三)執行新聞設計的成員是誰?需要什麼背景訓練與專長?與不同工作角色之 間該如何合作?

(四)新聞設計角色的崛起為新聞的產製流程帶來什麼改變?

第四節、研究方法:

本論文採取質性研究中半結構(semi-structured)的「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作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與日常生活的閒談不同(潘淑滿,2000),是 一種有目的的談話,並且由特定的情境脈絡所建構而成(潘淑滿,2003),研究者 藉由對話交流,深入受訪者的經驗世界、與其互動,並將整理訪談得來的資料加 以分析與詮釋(潘淑滿,2003)。畢恆達(2010)則認為訪談作為一種交談行動,

是透過問答與溝通中得到反省與理解,研究者與受訪者身處在訪談的情境中,不 只是挖掘了客觀存在的事實,也在互動過程裡釐清彼此的關切、創造新的意義,

建構一個新的理解。在半結構的深度訪談中,除了既有的訪談題目外,也會根據 受訪者訪談內容新增問題。

本研究希望透過深度訪談了解台灣媒體中新聞設計的角色與功能,進而得知 數位時代的新聞設計在產製面、人力資源與工作流程與過往的不同。因此本論文

(17)

需要涵蓋多個多媒體專題案例,探討新聞工作者如何思考新聞設計的功能與意 義,並將目光聚焦於多媒體新聞製作團隊的新聞工作者。訪問對象包括:(一)

傳統媒體經過數位轉型後,並投入資源發展多媒體專題的新聞從業人員,例如

《聯合報》新媒體部門、《天下雜誌》數位部門;(二)新創網路媒體,如「報導 者」,產製多媒體專題的新聞團隊工作者。

訪談問題除了討論新聞設計在數位時代的定義與原則之外,也希望能透過梳 理不同多媒體專題的案例,理解數位時代的新聞設計在產製過程中與過往傳統媒 體的不同,包含新聞設計在多媒體敘事的意義、設計的成員與專長能力、設計的 工作流程、至新聞整體的組織文化對於新聞設計的角色崛起與想像。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根據《韋氏大辭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內容所言,設計(design)的 定義分為兩大層次。廣義的設計意指根據計畫與準則,訂定出可行的方法與程 序;狹義則是純就設計專業領域之定義,意指在創作範疇裡,將元素與架構的各 處細節安排而成的方法。而「新聞設計」(news design)一詞則是巧妙地融合兩個 範疇的定義,特別指稱在新聞呈現時,會根據新聞編輯與平面設計的指導原則,

將新聞素材整合、排列並完整呈現(Barnhurst, 1994;于鳳娟,2002)。

然而過去對於新聞設計一詞的使用,多侷限於傳統報紙與2D 平面載體,已 不足以涵蓋數位時代的新聞創作。本論文雖延續使用「新聞設計」一詞,卻試圖 將定義範圍擴大為「在多媒體新聞專題中,運用設計方法將多種媒介彼此平順鑲 嵌其中」(黃翊琪,2015)之概念,以進行研究。然而,也因為「新聞設計」一詞 有其發展歷史,因此欲理解它的脈絡,就必須梳理過去傳統紙媒的版面設計相關 發展、版型理論,再延伸至新聞內容的創作實踐與執行設計者,並因此成就「多 媒體新聞學」(multimedia journalism),最後再以多媒體教學理論及多媒體教材設 計原則,作為多媒體新聞的新聞設計文獻借鏡,以補足新聞領域的研究缺口。本 章將據此就上述幾個主要概念,一一分述如後。

第一節 設計與新聞設計

(一)國內外報紙版面設計的演進與趨勢

過去有關新聞設計的討論較多聚焦在傳統紙媒。一開始主要關注從報紙版面 的設計,討論面向包括:版面設計的源起、功能、應用的理論範疇、頭版的設計 與趨勢發展。後續頭版設計的研究轉向至閱聽人分析,探討讀者選擇不同頭版設

(19)

計的動機與喜好,提供報社作為市場行銷定位與營運參考,以及觀察版面編排如 何影響讀者的注意力與視線,進而歸納報紙版面的設計原則。

美國報紙版面設計的源起於 1960 年代之後。1960 年前,美國報紙多缺乏版 面設計的整體概念,1960 之後由於科技進步與電視機的問世、閱聽人喜好的轉 變、工業社會發展與報社市場定位,使得版面設計如火如荼地精進等因素,報紙 於是開始嘗試於版面上加入字體、顏色等設計,編輯也開始注意報紙的「風格」

(Style)(周世豐,2005)。1980 年代則是報紙視覺化、圖像化元素發展的時期,

1982 年出刊的《今日美國》(the USA TODAY)更帶來報紙版面設計革命。辜曉進

(2004)指出,《今日美國》創於彩色電視開始普及、蓬勃發展的時代。當時候電 視逐漸成為人們吸收資訊的管道,觀眾收視率表現良好,報紙發行量卻開始逐漸 下滑。Thurlow 與 Milo(1993)認為美國報業流失的讀者多為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 群,他們是第一批電視兒童,閱讀環境比以往的成人多了更多媒體與視覺的刺 激,因此這些年輕讀者習慣視覺化的素材運用,甚至是喜愛視覺化的素材勝於文 字。

因此,《今日美國》一開始的市場定位即為向電視爭取讀者,文章都變的輕 薄短小,大量視覺開始攻佔版面。《今日美國》依照塊狀組版、使用彩色印刷等 等,並在新聞中安插資訊圖表、重視照片等等,都是該報的編輯方針(辜曉進,

2004)。《今日美國》對於現代報業如何使用圖像、新聞摘要、提供索引、使用色 彩等各方面,皆有極大的影響力(Monmonier & Pipps,1987)。例如以水平式設計、

較少的新聞報導則數、六欄格式、無欄線、多有留白空間等等(莊宜昌,1997)

來吸引讀者,帶起紙媒新聞設計的趨勢與版面編排的風格。

Utt 與 Pasternack(1986, 1989, 2003)研究發現,二十多年來,各報的版面設計 趨勢十分接近,除了深受《今日美國》的視覺風格影響,為了回應生產節奏快速

(20)

的工業社會與市場競爭的需求,報紙的版面設計更重視實際、簡潔的閱讀功能,

並運用電腦工具,嘗試以大面積的照片、色彩、圖像、圖表等顯著的視覺元素帶 動報紙銷量,整合文字與美術的呈現(Hilliard, 1991; Kenney & Lacy, 1987; Lowrey, 2003)。

相較於美國報業,台灣報業的版面設計進程較遲。戒嚴時期的報禁「限 張」、「限證」政策讓報紙毫無空間進行新聞設計。1949 年台灣全境實施戒嚴直至 1987 年結束,戒嚴期間政府高度管控報業的發展,是為報禁。尤其當時候報禁的

「限張政策」,明文限制報紙的印刷篇幅不得超過三大張(許碧蘚,2004),因此 在政治風氣緊縮、報紙張數限制等因素下,報紙版面並無新聞設計可言,想盡辦 法讓紙張容納最多新聞內容才是第一要事(莊宜昌,1997;羅文輝、吳筱玫、

Paddons,1998;許碧蘚,2004)。因為這樣,視覺元素頂多只有運用人物相片,

或是簡易插圖做為裝飾,編輯室根本無暇顧及版面安排與設計,更遑論為讀者設 計適宜閱報的字體級數、行距或是資訊圖表(莊宜昌,1997)。除了「限張政策」

之外,報禁的「限證政策」使得新報社無法直接進入市場,報業環境沒有過多競 爭者,因此市場銷售的挑戰較少,以致當時的版面改革速度非常緩慢(莊宜昌,

1997;許碧蘚,2004)。

報禁時期的的報紙版面多以梯形樣式編排,分欄數多,新聞常呈現不規則形 狀,讀者時常會找不到下文,不利閱讀(蔡佩蓉,1995)。標題則是直題與橫題交 錯使用,同一標題常用到多種字體,並以反白、框線、花邊強調某些字句(莊宜 昌,1997)。

1987 年解嚴之後,受自由市場開放競爭、報社電腦化與西方現代報業版面設 計影響,台灣報紙的版面編排有許多進展,不僅閱讀方式較之前友善,視覺應用 元素也漸多元。1988 年報禁解除之後,《中國時報》、《聯合報》立即將報紙張數

(21)

改為六大張,其後甚至增加至十一張(荊溪人,1996),以後更常依新聞需求增加 報紙張數,報紙的張數不再是限制。如此一來,隨著版面空間增加、市場重新開 放之後,版面的設計開始成為報社之間重要的競爭策略。另外,科技工具的演 進、電腦的普及,讓各家報社的編輯流程逐漸電腦化(許碧蘚,2004),1980 年 代之後桌上型印刷系統開始興起,電腦的輔助對報社的印刷流程帶來巨大的衝擊

(吳統雄,1990),蔡佩蓉(1995)研究指出,電腦的編排系統與作業流程讓編輯 更輕鬆地劃分欄位、更改字體。從過去為手工鉛字版轉為電腦組版,報社省下許 多作業的時間不但能讓工作更有效率,也擁有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組合與設計的 新聞版面,報紙的新聞設計可說是邁進一大步。

而後,編輯室多以「塊狀組合」(Module)的方式組版(蔡佩蓉,1995),將標 題、內文、圖片組合成塊,並且以矩形為組版單位,讓讀者在閱讀時有規則可 循,解決過去梯形組版在走文與轉文複雜、混亂的困擾(詹鳳儀,2001)。過去分 欄線、標題花邊裝飾線等等各式框線已被淘汰,比起過去紛雜的版面,簡潔俐落 的版型與格式逐漸成為版面設計的重要要求(莊宜昌,1997)。1988 年三月底

《聯合晚報》創刊採取橫式編排,打破過往中文報紙直式的閱讀習慣,建立讀者 新的讀報方式。接著《中時晚報》、《自立晚報》、《勁報》也都採用橫式走文與塊 狀組版的方式編排版面。而《民生報》以生活素材如體育、藝文、家庭、醫藥、

旅遊為主要內容,為了配合這些較為軟性的議題,《民生報》運用大量的照片與 圖表與色彩(莊宜昌,1997)。其他各報也受此影響,逐漸增加照片、圖表與色彩 的運用,並思考文字與圖片如何相互搭配於版面(蘇蘅,2002),中文報紙的新聞 設計開始展現現代報紙的特徵。

國內相關版面研究也因此轉移至頭版的設計趨勢研究。羅文輝、吳筱玫、

Paddon(1999)研究 1952 至 1996 年間各報頭版版面趨勢,發現頭版刊登的新聞

(22)

則數逐年減少,但每則新聞的字數大幅增加。1988 年報禁解除後,報社開始願意 增加使用照片、圖表、新聞摘要等不同方式來呈現新聞,且大量運用色彩處理這 些資訊;歷年來,頭版標題的平均行數逐漸減少,但是標題的平均面積增加(羅 文輝、吳筱玫、Paddon,1999;陳映慈,2000;林宜箴,2002)。 蘇蘅(2002)則 以 1988 至 1998 年間七家報紙的前三版作為研究內容,發現報禁開放十年後的報 紙圖像化、視覺化發展越趨明顯,報社開始重視組合式的報導並運用編排將文 字、照片、圖表整合成為「組合式新聞」(news packaging),不再以一則單一新聞 形式呈現。

綜合上述,台灣各家報社在報禁解除之後,受到市場競爭、電腦工具進步與 現代版面編排概念影響,版面的設計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梯形版面逐漸被 淘汰、橫式走文,標題的行數減少、簡化字數,並大量增加照片與圖表等視覺化 的搭配。

(二)國內外報紙版面設計理論與研究:

版面的設計理論涉及心理學與平面設計美學。心理學研究人類如何注意、選 擇與解讀訊息的過程,從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與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範疇切入,發展出視覺動線、視覺震撼中心等理論,或是利用人類心 理知覺組織傾向來歸納編排資訊的原則。平面設計美學則是依據平衡、對比、焦 點、比例、統一等原則,安排視覺訊息內容。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類處理訊息會歷經三階段,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短 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與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在器官接收刺激之 後會產生短暫的知覺稱為感官收錄,為人類處理刺激的第一步;經過初步編碼,

訊息會送進短期記憶中儲存,同時個人的心理機制會運作,大腦透過不同程度深

(23)

淺的處理來決定哪些訊息要進入長期記憶,這與人本身的個體經驗、能力、興趣 有關,也深受訊息的呈現形式所影響(張春興,1998)。因此,一則訊息要成功引 起讀者注意必須有兩大特點,第一是訊息本身的內容、功能符合讀者的動機與期 待;第二則是訊息本身的外在結構因素能引起讀者注意。報紙的版面設計正是討 論如何安排訊息的外在結構,並落實於各個版面中,透過設計,製造訊息外在結 構的閱讀誘因,以增加讀者的注意力。

版面設計就是在版面空間中運用注意力機制,以凸顯新聞重點的方式,讓讀 者更有效率地閱讀資訊。「注意力」,即意指感官刺激集中心思的一種心智活動狀 態(Solso, 1995)。Zaltamn(1983)認為「注意」就是對某種刺激的資訊處理能力的分 配,或是將精神與意志集中在特定物體或是思考上(楊志,1998),因此人們對於 選擇訊息的判斷基礎是基於「注意力」。然而人類的心理狀態在一定時間內能處 理的訊息很有限,因此無數的刺激中只有少數能被挑選並精緻的處理,其餘的刺 激可能會被人腦忽略,因此注意力是一個選擇的機制(葉素玲等,1999)。

在相關的學術文獻中,國內外學者又從視覺動線、視覺震撼中心等不同面向 切入,試圖找出注意力與版面設計理論交會之處。以版面的空間配置構成視覺動 線、引起讀者注意,是設計理論中常見的手法。例如閱讀西文或是橫排的版面 時,因為習慣的閱讀經驗從左上角讀起,因此左上角被稱為主要視覺區(primary optical area),也由於習於右下角結束閱讀,因此稱右下角為「終端區」,而眼睛 從左上角至右下角的閱讀路徑則稱之為視覺動線(eye movement)。視覺動線可分 為兩類,第一類是直接移動,也就是利用明顯的指示來引導讀者,例如運用箭頭 圖示;第二類則是間接移動,也就是運用設計與編排,安排間接的視覺動線,引 導讀者閱讀(王明嘉,1984)。間接的視覺動線意指照著閱讀行文習慣來切割版面 區域,並依照讀者習慣的視線,在主要視覺的區塊安排重要內容,創造注意力來

(24)

吸引讀者(Arnold, 1969)。又因為西方閱讀習慣是從左至右、由上而下,版面多數 的視覺動線會成「反 S 型」,若將視覺動線加入版面設計考量時,可以將版面分 為四個區域,依照注意力的大小分別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相對於西文的 橫排閱讀,過去的中文報紙排版是直排閱讀,因此主要視覺區始於右上角,為由 右至左、從上而下的閱讀方向,視覺動線成「N 字型」的逆向移動,因此過去報 社依照注意力大小所切割的視覺區域分別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而右上 為主要視覺區(李杉峰,1989)。然而這種「主要視覺區」來創造間接視覺動線的 說法逐漸受到挑戰,因為讀者拿到報紙可能會從任何一部份開始讀起,因此版面 的設計必須引導讀者閱讀,而非只是在「主要視覺區」放置重要內容(羅文輝,

1991)。

對此,Garcia(1987)則提出「視覺震撼中心」(Center of Visual Impact, CVI)來 挑戰先前的視覺視線一說。他認為透過視覺震撼中心來營造視覺焦點,就能在報 紙版面建立搶眼的視覺吸引,並且有條理地呈現新聞事件,使讀者的閱讀輕鬆又 便利。常見運用視覺震撼中心的方法可以是照片、圖片、色彩、印刷字體、標題 (Garcia, 1987),或甚至是資訊圖表、示意圖(陳順孝,2003)。羅文輝(1991)研 究發現,照片是最常被運用為視覺震撼中心的方法。例如直接以一張醒目的照片 作為焦點;或是以套裝組合式的方法,將照片、新聞文字、圖表或相關配稿適度 搭配,作為一個整體設計,而達到創造視覺震撼中心;抑或是以強調對比的方 法,在版面上方擺至較大面積的照片,下端放置較小面積的照片,以「由大到 小」的效果與視覺引導來創造視覺震撼中心。反之亦然,「由小到大」也可以。

透過版面中一個、或數個焦點來營造視覺震撼中心,憑著這些焦點來抓住讀者的 視線,順著版面的編排的構思來引導讀者往下一個焦點轉移,進而移動視覺的動 線,使讀者不自覺地看完這個版面的主題與問題意識(柳閩生,1987) ,才是好

(25)

的版面設計與引導。

另外,完形心理學派則提出「組織完形法則」(gestalt psychology principles),

研究人類的知覺如何組織所接受到的訊息,並歸納出幾個原則(張春興,1998)。 完形心理學派認為人類的知覺不只是各種感覺的累加,人們會將零散在外的刺激 加以考慮、組合並且詮釋,這是知覺心理組織運作的結果。其中心理組織的歷程 有四個原則,分別為相似(Similarity)、接近法則(Proximity)、閉合(Closure)與連續 (Continuity);雖然這些法則原先是解釋人類心理知覺的傾向,但是透過掌握這些 特點,報紙版面的設計就能夠有效吸引讀者的注意、幫助讀者理解內容,尤其思 考版型如何設計時,可以參考相似法則與接近法則。相似法則說明,人類知覺上 會將特質相似之處的刺激歸於為同一類(張春興,1998),將此運用在版面設計 上,標題形式、走文方向一樣的新聞並排在一起,即便沒有加框強調整體,讀者 仍能明白兩則新聞有相關性(莊宜昌,1997;詹鳳儀,2001;郭瑽,2009)。接近 法則說明,當人類在知覺中感受到的刺激特徵不明顯時,會根據經驗、主觀地尋 找刺激之間的關係,以增加辨別的特徵,從而獲得合於邏輯的知覺經驗(張春 興,1988)。由此亦可明白新聞版面中,不同的新聞內容彼此常會保持較大間距,

以適當的留白方式避免讀者誤讀。若按照刺激物的間距關係組成知覺經驗的心理 傾向來解釋,就是接近法則的運用(莊宜昌,1997;詹鳳儀,2001;郭瑽譯,

2009)。

簡言之,設計版面不只可以從人的注意力面向切入,運用視覺動線、視覺震 撼中心來引導讀者,也能從人類組織知覺的角度,思考版面不同元素如何選擇與 組合。

除了以心理學導向觀察版面設計理論,平面設計領域所歸納的數個版面設計 原則也是重要的參考。過往研究中,以Moen(1995, p.37-40)提出平面設計五原則

(26)

最為常見,分別為平衡(balance)、對比(contrast)、焦點(focus)、比例(portion)與統 一(unity)。平衡原則分為正式與非正式,正式平衡追求版面圖文與留白的均衡狀 態,讓人有穩定、嚴謹的視覺感受(周世豐,2005);非正式平衡追求版面失序帶 來的視覺衝突感,可帶來較為緊張、突兀的視覺感受(Baird, Pittman & McDonald, 1993; Denton, 1992)。對比原則可以調整版面上的字體粗細、字級大小、顏色差 異、照片面積大小裁切等產生凸顯的美感,造成主-副的新聞提醒而達成對比的效 果(柳閩生,1987)。焦點原則是為了方便讀者能迅速找到閱讀的起點,輕易進入 版面內容,因此使用大張照片或是套裝組合式設計產生版面視覺焦點(羅文輝,

1991),概念類似於先前提及的「視覺震撼中心」。比例原則涉及每則新聞的文圖 搭配與照片的裁切,甚至是空間留白的分配,若能調和版面不同元素的規劃,就 能在視覺上呈現好的效果(Nelson,1991; Denton, 1992)。最後,統一是指相關內容 在呈現外觀有一致性(Lester, 1999/田耐靑等譯,2003),包括刊頭、標題形式、

字體的選用、圖像的後製都以固定的形式(pattern)來組合版型,為讀者帶來視覺 整體的風格(Nelson,1991; Denton, 1992)。

綜合上述,版面設計理論無論是心理學導向或是平面設計導向,目的都是為 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兼具視覺美感,進而設計出友善閱讀的版面。

第二節、設計者在新聞中的角色

(一)傳統媒體的新聞設計師

台灣傳統紙媒的新聞設計多是指版面設計,擔任此工作的為編輯與美術編 輯。兩者相互搭配,編輯守門新聞內容,揀選圖像、照片與文字之後,美術編輯 依照專業規劃版面,有時若需要繪製圖表,也是由美術編輯擔任設計、繪製圖表 工作。

(27)

當記者將新聞稿傳回報社之後,編輯工作任務,就是層層篩選、簡述、整理 與刪減新聞的過程,將各則新聞彙整之後編成一個版面(薛心鎔,1987;陳萬 達,2001)。而後指揮美術編輯,安排各則新聞的位置、順序、走文、製作標題以 及圖片選擇,剩下就交由美術編輯依據設計專業來處理,包括規劃版面視覺、標 題文字設計、插圖等(陳萬達,2001;戴定國,2005),若臨時需要抽換內容,或 是圖文搭配有其誤差,編輯必須臨時反應填充版面;同時美術編輯也會依照專業 提出設計建議,再由編輯決定是否採用(陳順孝,1993)。大致而言,美術編輯的 角色會因所處的版面屬性有所不同,在較為強調彩度、畫面的影視、娛樂、消 費、體育等軟性版面中,則著力較多、發揮空間也較大,各報也多由美術編輯來 主導這些版面的規劃與設計(陳百齡,1995);至於政治、經濟、社會新聞等硬性 版面的設計雕琢較少,多為秉持清楚、簡約的原則,多仍由文字編輯主導(陳萬 達,2001)。

過往文獻較少以大範圍面向討論新聞設計與設計者,多是討論小範圍的新聞 設計者,例如圖表、示意圖設計,研究圖表設計者在新聞組織的位置、遇見的困 境與因應的策略、圖表產製的流程,以及設計者對於圖表、示意圖的意義建構。

以 1995 年陳百齡的研究為例,發現美術編輯產製資訊圖表的過程。美術編輯 因為處於新聞作業的下游端,無法在有限時間之內查證消息來源是否正確。加上 美術編輯工作是編輯室的「邊陲」,職位的差距以及與編輯、記者的背景專業不 同,造成無法精緻、完整的呈現資訊圖表,在新聞設計上常有溝通不良現象。

2009 年,陳百齡進一步發現美術編輯繪製資訊圖表時,有「時間鉅量」的工作困 境,意即美術編輯必須在極短時間之內,負荷大量圖表繪製需求,然而美術編輯 因為熟稔各種科技工具與美術智能,於是能應付「時間鉅量」,在截稿前完成新 聞。陳百齡(2016)再一次研究美術編輯對於「時間鉅量」的因應策略,他以田

(28)

野觀察的研究方法,發現新聞組織本身對於截稿時間的限制,有組織與結構化的 時間策略兩個解決面向,且美術編輯能在資訊流量進行的當下即時處理新聞,將 圖表內容標準化,並利用現成資料庫來減緩尖峰時刻的工作量。然而,如此執行 後,不免容易降低新聞的精緻度與設計新意。

陳乃綾(2013)則是以台灣《蘋果日報》的示意圖做為主題,研究美術編輯 與圖像人員(CG)在繪製示意圖的產製流程與意義建構。陳乃綾發現,在報紙媒體 的運作過程中,新聞資訊的產製多仍是線性流動,尤其若需要製作資訊圖表,新 聞內容的細節最後才會流至美術編輯手中。圖像人員在看過新聞內容摘要後,會 先抓出內容的重要元素,概略地畫出想像畫面,之後該新聞的採訪中心主管、文 字編輯、美術編輯、圖像人員一同「聽CG」,意指採訪中心的主管向編輯們與圖 像人員解釋新聞現場,並一起討論記者在現場收集回來的細節與證據,根據各自 專業進行示意圖的產製。陳乃綾認為示意圖是更進一層的意義建構,並整理傳統 紙媒的美術編輯部門如何在資訊收集的限制中,與其他新聞工作者一同協商、互 動,最後完成示意圖。

傳統媒體中,設計者彼此之間的工作關係因為新聞室編制、文化不同,而有 不一樣的互動。台灣的新聞室是「編採分離」,編輯與美術編輯雖然都是設計者 的角色,且設計實務多由美術編輯執行。但編輯與美術編輯之間屬於從屬關係,

規劃版面、刪減內容由編輯主導、裁決(陳萬達,2001;陳順孝,1995)。英美報 業則是採取「編採合一」的制度運行編輯工作(陳萬達,2001),讓他們很早就有

「視覺記者」(visual journalist)的概念,包含攝影記者、資訊圖表設計者、版面美 術設計者等等。視覺記者與文字記者相同,都需要至新聞現場採訪,收集事件的 細節與資訊,再回到報社繪製圖表(Finberg & Itule,1989;轉引自陳乃綾,2013),

文字與設計之間較無從屬關係。

(29)

安排新聞內容與版面設計應為相輔相成的,編輯與美術編輯一同參與版面的 設計是新聞工作重要的部分。然而,過往關於美術編輯的文獻多提及其工作角色 與專業不受重視。台灣報業的美術編輯因職位較低,少有發言權利;英美報業的 視覺記者則是因為職業經歷、訓練背景與文字記者不同,在新聞組織中形成不同

「次級團體」,遵循不同的規範與價值,對於「新聞如何呈現」容易有爭論 (Lowrey, 2002a)。

Gentry 與 Zang(1989)認為爭取版面攻堅就是文字與美術編輯之間的權力遊 戲。美術編輯在台灣報業新聞新聞組織裡處於弱勢地位,時常讓他們的專業意見 時常不被聽見,如此一來更容易使美術編輯疏離編採部門,長期受限於「填 充」、「妝飾」等角色(陳百齡,1995)。陳百齡(1995)研究美術編輯產製資訊圖 表時,除了消息來源與圖表設計者之間經歷多次二手資訊容易帶來錯誤資料、造 成圖表品質不佳之外,「文人思維」的傳統報社中,記者與文字編輯少有圖像思 維的能力。再加上美術編輯職務位階低,容易讓記者、文字編輯不尊重美術編輯 的工作專業,兩者溝通不易(陳百齡,1995),新聞設計與呈現在這樣的工作環境 少有突破。

Lowrey(2002a)則是以「次級團體」的概念來探討英美報社中不同設計者之間 的工作互動。次級團體本身擁有職業性的價值與工作規範,例如新聞設計者(圖 表設計、版面設計)、攝影記者多從廣告業、雜誌出身,或是受教育於藝術背 景,彼此共享平面設計與藝術的知識 (Lowrey, 2002b; Utt & Pasternack, 2000;

Nerone & Barnhurst, 1995),與文字記者多從新聞專業訓練有很大的差異。即便新 聞教科書建議藝術與新聞的規範應要相互融合,但這兩者在實務面上仍然很難避 免衝突之處( Garcia,1987; Meyer, 1997; Moses, 2002; Storin, 2001; Wanta & Danner, 1997)。Bantz(1997)認為,新聞工作中必然存在次級團體之間的衝突,因為新聞故

(30)

事、圖像、圖表、設計都只能在有限的版面裡出現(Gans,1979),次級團體之間的 工作非常競爭。新聞設計師、攝影記者也常認為自己的專業無法得到支持,或是 編輯、記者沒有給他們一樣程度尊重(Gentry& Zang, 1989; Moses, 2000; Sines, 2000; Wilson, 2001)。

然而,在現今重視視覺效果與圖像的時代,編輯們開始會優先考量版面的視 覺效果,思考如何結合文字、圖表、照片,並運用設計將版面內容的呈現優化

(陳順孝,2005),美術編輯與編輯之間的從屬關係逐漸有變化。例如《蘋果日 報》將版面設計工作的責任開始交給美術編輯,編輯當日向美術編輯說明新聞重 點後,就交由美術編輯全權設計,報社希望透過注重美術編輯的專業,展現逐漸 重視版面的視覺吸引力(陳順孝,2005)。新興科技工具與電腦軟體蓬勃發展,也 賦權於過去較為弱勢的次級團體(Abbott, 1988),再加上近年來編輯室的新聞設計 部門規模在組織編制中逐漸擴大,因此設計師的工作內容更具正當性與影響力。

次級團體之間不再只是一味競爭,或是遵循傳統式的記者規範(Breed,1955;

Soloski,1989; Tuchman,1978),Lowrey(2002a)。研究發現,新聞組織中各個次級團 體彼此開始在意產製新聞的過程是否和諧、有效率,透過合作,彼此規範與價值 漸漸影響、融合。新聞設計者認為能運用自己的專業,融入傳統記者的規範與工 作環境,完成新聞產出,才是成功(Lowrey, 2002a)。

(二)數位時代的新聞設計師

本論文欲探討的數位時代設計師,是全面性地思考新聞如何呈現、並安排多 種媒介元素、為新聞敘事做設計的人,然而過往關於數位時代新聞設計文獻未曾 討論此面向,多只侷限於資訊圖表新聞範疇的設計者,只能算是小範圍的討論新 聞設計。雖然圖表設計者並不能全然代表本論文欲研究的面向,但仍然能透過這

(31)

些研究,先一步洞悉數位時代的新聞產製、技能、組織架構等變遷現象。

電腦軟體與工具的進步,讓擁有長久歷史的圖表新聞在網路時代蛻變成另一 種面貌(Weber & Rall, 2002),多種不同技術結合而有的電腦程式運算、數據資料 挖掘、視覺化設計、多媒介影音等等,都已創造出新的新聞敘事形式,又被稱為 是資料新聞學(Data Journalism),而備受矚目。關於數位時代的圖表新聞研究越來 越多,其中多從資訊科技如何影響新聞專業(Bardoel & Deuze, 2001)、視覺傳播增 加(Sturken & Cartweight, 2009)、互動服務(Deighton & Kornfeld, 2007)等面向切 入。近年開始也有從設計者的角度研究,觀察設計者之間的互動,以及產製圖表 新聞流程與過去傳統媒體有何差異。

Giardin 與 Medina(2013)以《紐約時報》的資訊圖表部門作為個案研究,發現 產製資訊圖表的過程已與傳統新聞時代已有不同。資訊圖表部門已在新聞組織內 部擁有一個完整的部門架構,並自主運作,他們雇用能駕馭數據科技與電腦工具 的記者、設計師,打破過去線性式的工作流程,一起討論新聞圖表的細節,建立 更有彈性的工作空間。Giardin 與 Medina(2013)認為,對電腦工具的熟稔程度、圖 表部門裡個成員的多重專業能力(包含電腦繪圖、插圖、報導寫作)、以及多適 應新聞報導的節奏與進程等,為影響圖表新聞產製流程的三大主因。

不只是《紐約時報》,《衛報》也重視資訊圖表在網路上的呈現,他們調整線 上策略、改變組織內部的基本架構來因應新聞產製流程的挑戰(Aitamurto,

Sirkkunen & Lehtonen, 2011),原先記者、數據分析師、設計師之間相互隔著樓 層,並無太多直接互動;現在他們搬到同一樓層一起工作。數位時代的圖表產製 讓「新聞」在過去是一個人的工作,現今已是「一個團隊」的工作(Dal Zotto, Schenker, & Lugmayr, 2015)。

Gordon(2013)認為數位時代的圖表新聞產製需要三種不同的新聞技能,分別

(32)

為電腦輔助報導(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開發新聞應用,以及視覺化呈現,

因此記者、電腦工程師、設計師成為產製資訊圖表新聞最重要的三類專業人才。

記者在數據中找尋具有價值的新聞角度,以敘事線將散亂資料串起;工程師寫出 後端程式設計,整理數據,並建立介面與互動應用;設計師以有趣、友善的視角 呈現新聞資料,有些設計師甚至會製作前端的程式設計,確保視覺呈現的完整互 動。即使各自的訓練背景與理解事物的方法不同,但是在產製新聞過程中,不同 專業相互合作溝通,就能避免文化與知識轉換的衝擊(Dal Zotto & Cohen, 2007)。

Weber 與 Rall (2012)則發現,在《紐約時報》工作的職員,無論是工程師或 是設計師角色,他們都認為自己是記者,都屬於產製新聞的一環,而非只是擔任 妝點新聞、維持網路頁面運行的工作而已。以記者意理原則為前提作為一個團隊 的工作原則,讓設計師、工程師不再是補給者的角色,Weber 與 Rall 認為這甚至 可以說是一個典範轉移的現象。

綜合上述,傳統媒體的產製流程中,設計者多半為新聞的陪襯角色,除了在 編輯室屬於較弱勢之外,也少有機會能主動參與編輯會議,發揮專長(陳百齡,

1995)。然而,科技工具變遷與蓬勃的視覺文化,賦予設計者有更大的專業空間,

過去編輯室中不同次級團體的競爭已漸漸轉為合作。數位時代的圖表新聞結合電 腦工程、視覺藝術與數據,不同於以往的新聞敘事手法讓圖表新聞產製的過程,

逐漸與傳統新聞生產鏈不同,雖然圖表的設計並非新聞設計的全貌,但仍可一窺 數位時代的新聞產製、新聞人才與應用技能已逐漸改變,有更多不同專業的背景 參與、設計,新聞敘事的層次更為豐富。

第三節、多媒體新聞學

數位工具的變遷,給予新聞截然不同的面貌,新聞能融合文本、聲音、影

(33)

像、攝影與視覺等各種媒介為一體,運用各個媒介的特長與優勢來呈現新聞故 事,而多媒體新聞學(multimedia journalism)一詞正是描述此現象(Harper, 2008;

Craig, 2005)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開始注意多媒體與線上新聞(online journalism)的 研究,並以描述性研究、內容分析法、聚合(convergent)的角度來觀察多媒體新聞 學的現象與應用,或是討論多媒介交互使用的意義建構,並試圖定義多媒體新聞 學(Deuze, 2004; Jacobson, 2010; Jacobson, 2012; Kiuttu, 2013; Quinn & Falik, 2005;

Steensen, 2010; 黃翊琪,2015)。儘管發展多媒體新聞需要耗費許多時間與資源,

但是,為了在競爭的的市場中取得更為優勢的發展,各家新聞組織仍然努力發展 多媒體類型的新聞敘事作品(Steensen, 2010) ,例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衛報》(the Guardian)、《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都規律的推出

多媒體新聞專題(Segel & Heer, 2010)。

蔡琰、臧國仁(2012)在「新聞圖文敘事之競合論述關係」的研究中,認為 新聞文本中有各種不同的論述方式(discourse)來傳達故事,例如文字與圖像各司 其職,幫助讀者延伸閱讀、理解公共事件。然而文字與圖像的思考邏輯不同,基 於視覺安排的新聞呈現當然會不同於文字編排(Kress, 2003)。多媒體新聞學則可 被定義為:在網站上,運用兩種以上的媒介來呈現新聞,例如文字、旁白敘述、

音樂、動畫、圖表、影像等來呈現新聞;並且運用其媒介優勢,加上超文本、互 動的元素來包裝新聞故事(Deuze, 2004, p.140; Quinn & Filak, 2005)。

多媒體新聞學反映了新聞上「勇於嘗試」的心態,有別於傳統紙媒的報導方 式,願意使用多元技術來呈現新聞,包含視覺化、大數據、超文本、數位遊戲技 術、社群網站工具等等(Jacobson,2012) ,來表達新聞的意涵。然而,除了不同媒 介與技術的綜合使用(O’Leary, 2010),互動性(interactivity)在多媒體新聞裡的運用 更是重要,它能讓讀者在閱讀新聞的過程中,與不同媒介產生交流與迴響,允許

(34)

讀者自由地滾動螢幕閱讀、播放影片與音樂;導覽新聞的控制權已不再只是作者 一人獨享,讀者也能擁有主動導覽新聞、與文本互動的能力(Segel & Heer, 2010, p.9),進入新聞故事,沈浸其中。

多媒體新聞有兩種形式,一種被稱為「聖誕樹形式」(Christmas tree

format)(Grabowicz, Hernandez & Rue, 2014),多媒體元素例如影音、投影片、圖表 等只是擺在主要文字敘述的旁邊,作為輔助使用。如同聖誕樹的裝飾品一般,聖 誕樹形式被認為只是文字敘述的延伸,並非真的以多媒體為敘事方式來呈現新聞 (Deuze, 2004; Jacobson, 2012; Steensen, 2009)。將多媒體元素作為文字的補充角 色,並不能真的發展多媒體的潛力,也無法跳脫過往傳統文字、線性的思維。

另一種形式為鑲嵌式(embedded multimedia journalism),為此論文欲討論呈現 形式。鑲嵌式雖然也是由文字做為新聞故事的主要基礎,然而,鑲嵌式所運用的 每個媒介,都已被細膩的整合於新聞故事本身當中。他們被適當地擺放於敘事線 內,不同媒介自然、流暢、無縫隙地相互轉換,影音、文字、圖表、照片全是新 聞敘事的一部份。相較於聖誕樹式只是以影片、照片、圖表層層堆疊於文章之 中,鑲嵌式更能展現不同媒介的特色與優勢,而不再只是裝飾文字(Grabowicz et al., 2014)。

以《紐約時報》在 2012 年底推出〈Snow Fall: 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為例,該報導正是運用鑲嵌式的方法,讓「多媒體新聞學」一詞備受矚 目。〈Snow Fall〉精巧地將影片、音頻、互動圖表與攝影鑲嵌於各個文字段落 中,細膩運用多媒體,為整個新聞故事創造了令人懾服、驚艷的閱讀感受。整篇 報導的點擊率甚至達到三百萬人次,在社群網站上掀起一陣旋風(Radü, 2013)。

Rue(2013)認為〈Snow Fall〉的多媒體呈現重新定義了新聞說故事的方式,並在媒 體行業之間引發了一陣如雪崩般的效應。

(35)

《紐約時報》圖表設計部門(Graphics Department)主任 Steve Duenes 說明,在 產製〈Snow Fall〉專題的過程中,他們意識到「設計」能強烈地決定新聞故事的 架構與呈現走向,再加上運用多種媒體元素來呈現新聞,勢必會帶來大量的資訊 與聲光刺激,如此會造成讀者很大的負擔。因此〈Snow Fall〉運用設計的能力將 多樣素材整合(Franchi, 2013);透過設計,分配了各種元素在新聞中所佔的份量與 呈現效果,多媒體元素在轉換之間可以毫無隔閡,讀者滾動螢幕時也能擁有流暢 的閱讀體驗。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2006,頁 250)也指出,數位時代提供 多樣的工具與技術,「設計」成為多媒體新聞產製中必要的能力,以選擇、衡量 不同媒介的組合,「設計」已成為數位時代必要的概念。Breidenich 與

Prinzing(2014)認為,多媒體新聞學面臨的課題,就是媒介、設計與新聞學的融合 現象,因為多媒體拓寬新聞敘事與互動的界線,並以使用者為中心來打造閱讀服 務,是為一種再造 (reinvention)的挑戰。然而 Breidenich 與 Prinzing(2014, p.86)的 研究結論卻發現,即使設計在多媒體新聞這樣新型態的新聞形式製作過程中,涉 入的程度越來越深,然而設計的面向卻一再被學術忽略,這也是研究多媒體新聞 領域時,實務界與學術界的鴻溝(gap)所在。

第四節、多媒體學習理論與教材設計原則

關於多媒體新聞設計的相關理論非常少,然而在教學研究領域中,多媒體學 習理論已有一段時日,也延伸出多媒體教材設計原則,在此希望能補充多媒體新 聞設計文獻不足之處,作為裡論的借鏡。

Mayer(2005)提出多媒體學習理論(Multimedia Learning Theory),是以

Paivio(1986)的雙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作為基礎,認為不同感官管道的刺激 可以帶來有意義的學習認知,學習者透過選擇語文(包含口語、印刷文本)與圖

(36)

像的(例如插畫、照片、動畫、影像)素材,建立起有意義的表徵,並將產生的 視覺、聽覺刺激轉化成有意義的訊息做其整合,不再只是散亂的片段,此認知過 程包含選擇(select)、組織(organize)和整合(intergrate)等歷程。

多媒體學習理論有兩大假設前提:一、為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Sweller, van Merrienboer & Paas,1988),二、為圖文整合型認知

(Intergrative model of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Schnotz & Bannert, 2003)。前 者將特定任務加諸於個體的認知系統時,在工作記憶運行中所產生的負荷總量,

就是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Sweller 等人按照不同來源將認知負荷分為內在認 知負荷、外在認知負荷、有效認知負荷三種。

內在認知負荷主要受到教材內容元素(elements)相關聯的程度高低所影響,

意即教材內容本身的困難程度,因此學習者面對較簡單的教材時,內在認知負荷 較低;外在認知負荷又被稱為是無效的認知負荷,主要受到教材的呈現與設計方 式,與學習者本身無關,因此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教材設計研究,深入探討如何改 善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與訊息的組織架構,目的就是為了降低由教學者、教材內 容所造成的外在認知負荷(Sweller, 2003);最後是增生認知負荷,又被稱為有效認 知負荷,亦即教學者提供額外的訊息,或是引起注意、動機的內容來吸引學習者 更加專注的認知過程。後者則是由Schnotz 與 Bannert(2003)提出,他們將訊息分 為文字為主的描述性(descriptive)訊息,與圖像為主的描繪性(depictive)訊息,發現 雖然這是兩個不同的認知模組、系統(modules)在運作,然而這個過程並非分別處 理,而是不間斷地相互影響與互動。

以上小結,多媒體學習理論認為經由視覺、聽覺管道兩種方式來接收資訊,

並將感官刺激與資訊相互連結,創造有意義的關聯,達成有效學習。然而因為人 們的注意力、工作記憶有限,自身的訊息處理能力可能會影響學習效能,因此應

(37)

將外在因素面向降到最低。如何運用、選擇多媒體形式,搭配圖文的組合等影響 學習者的可能性,為多媒體教材設計應加以考量之處。

Mayer(2005)在《多媒體教學理論》(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一書中,綜合各個學者研究成果,歸納數個多媒體教材設計應注意的原

則,其中以這十二個原則與多媒體形式、呈現最為相關,以下分別簡述。

(一)多媒體原則(Multimedia Principle):

教材設計採用語文的(verbal)與圖像(pictorial)組成的呈現,會比只有語文的 呈現效果好。當文字與圖像同時呈現時,學習者能形成文字和圖像的心智模 型,並在兩者之間建立聯繫

(二)空間鄰近原則(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

教材中相關文字與圖像呈現的位置愈接近,學習效果愈好,相對應的文字與 圖像彼此接近時,學習者就不必浪費注意力於畫面螢幕上進行搜尋。此原則 類似於前面所提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當中的相似原則。

(三)時間鄰近原則(Temporal Contiguity Principle):

相關的文字與圖像同時呈現時,學習成效比兩者接續呈現的效果好。當相對 應的敘述部分及動畫部分同時呈現時,學習者比較能同時建立兩者的心理 表徵,因此完成語文及視覺之間的連結。

(四)一致性連貫原則(Coherence Principle):

設計教材時需剔除與主題無關的文字、圖像或聲音等內容。無關的訊息會耗 損注意力且干擾組織訊息。

(五)形式原則(Modality Principle):

感官訊息的形式豐富與否會影響吸收資訊的成效,例如動畫加旁白的設計,

比單從動畫或文字單一呈現來得更容易理解;另外,若文字(字幕)與動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混凝土科技發展方面,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野口貴文教授與中國北京建築大 學宋少民教授等國際知名混凝土工程學者,對於「Challenge to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ource: The House News. Source: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簡稱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Contact information of NGOs or school services that provide mental health support. News articles/video clips relating to this

educational needs (SEN) of students that teachers in the mainstream English classroom need to address and the role of e-learning in helping to address these needs;.. O To

educational needs (SEN) of students that teachers in the mainstream English classroom need to address and the role of e-learning in helping to address these needs;.. O To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