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Copied!
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2)

目 录

前 言 ... 5

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6

(一)30 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 6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6

(三)重要意义 ... 8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 8

(一)指导思想 ... 8

(二)战略定位 ... 9

(三)发展目标 ... 10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11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 12

(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 13

(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 14

(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 15

(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 16

(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 17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17

(一)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 ... 17

(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 18

(三)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 19

(四)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 ... 19

(3)

(五)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 20

五、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 21

(一)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21

(二)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 22

(三)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 23

(四)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 24

六、统筹城乡发展 ... 24

(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 25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25

(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6

(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 27

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27

(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28

(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 ... 28

(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 29

(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 30

(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 31

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31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 32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32

(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 33

(4)

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 35

(一)优先发展教育 ... 35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 36

(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 37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 37

(五)建设和谐文化 ... 39

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 40

(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 40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43

(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 46

(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 47

(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 48

十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 49

(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 49

(二)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 51

(三)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 53

(四)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 54

(五)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 ... 55

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 55

(一)加强组织领导 ... 56

(二)加强统筹协调 ... 56

(三)加强监督检查 ... 56

(5)

前 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 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 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 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 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 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 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

也孕育着重大机遇。在改革开放 30 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全局 和长远发展出发,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 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特 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

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 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规划 期至 2020 年。

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

(6)

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30 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改革开放 30 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

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 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 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 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 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 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 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 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 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 系基本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 起点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发 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7)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 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 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 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外需急剧减少与部分 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与较高的国际 市场依存度交织在一起,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 题进一步显现。主要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 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 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社会事 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 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 改革任务仍然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珠江 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 势不会改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粤港澳三地经济 加快融合,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后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

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都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8)

(三)重要意义。

在新形势下,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充分发 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 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动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 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 的战略需要。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有利于推进珠 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 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风险 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利于辐射和带动 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优势 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贯彻“一国两 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 创新,为建立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 验。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 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

(9)

力,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促进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深化体制改 革,勇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 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要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 起来,保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保持港澳地 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 现现代化。

(二)战略定位。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赋予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走出一条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 范。

——深化改革先行区。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 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 破,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造新鲜经验。

——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

(10)

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经 济国际化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 经济体系。

——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高端发展的 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 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 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 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

旅游和创新中心。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

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 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 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 更为强大的引擎。

(三)发展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 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 任务,抓紧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部署。要结合珠江三 角洲地区的实际,大力改善民生和启动最终消费需求,大力拉 动民间投资,大力促进外贸出口,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

到 2012 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 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

(11)

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0000 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3%;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07 年显著增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 78 岁,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 达到 8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 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 质量进一步改善。

到 2020 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体人民 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 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35000 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6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 2012 年翻一番,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平均期望 寿命达到 80 岁,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 达到 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 先进水平。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 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 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

(12)

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

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 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 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 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广州市、深圳市建 设区域金融中心,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多样化、比较 完善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尽 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创业板、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支 持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

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发展一批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扩大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 会、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珠海)国 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深 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 会展品牌。推进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一批 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 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 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进一步确立珠江三角洲地 区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着力发展外包服务业,到 2012

(13)

年,培育 2-3 个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形成较为完整 的国际服务业外包产业链。支持发展研究设计、营销策划、工 程咨询、中介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和 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一批立足本 地、辐射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 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培育一批创意产业集群,加快建 设珠江三角洲国家级软件和动漫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以及有影响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在珠江三角 洲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

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 地。到 2020 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 60%。

(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

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 造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在 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海 洋工程设备 5 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 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 汽车产业集群,打造 2-3 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 业,建设国际汽车制造基地。发展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 关键配套装备,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

(14)

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以宝钢重组韶 钢、广钢为契机,建设现代化的千万吨级湛江钢铁基地。集约 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载能力相 对较大的沿海地区,依托条件较好的现有企业,高标准建设 2-3 个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力争形成世 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支持发展通用飞机制 造产业,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培育精细化工、医药等产 业,提升规模和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 2020 年,先进 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 50%。近期,要适度控 制新增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 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成全球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带。着力 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 争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

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技术产业群。重点 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

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平板显示、

半导体照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 家庭等产业,促进数字视听产品转型升级,提升通信设备在全 球的竞争优势,建设现代信息产业基地。生物领域重点加强干 细胞、转基因、生物信息等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大力发

(15)

展生物医学、生物育种等产业。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新型电子 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环 保领域着力发展环保技术与装备、环境服务产业等。新能源领 域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海洋领域重点发展海洋 生物、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等。围绕重点领域实施高技术产业化 重大专项,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推进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加快广州科学城(北区)和深 圳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加快科研、标准化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同步步伐,把广州、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 全国领先的科技园区。到 2012 年,培育形成 3-5 个产值规模超 千亿元的新兴产业群,重点打造 3-5 家销售收入达千亿元、具 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到 2020 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 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30%。

(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做 优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优势 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 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以提高产 业链配套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加大研发投入,强化 工艺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环保、节能、高附加 值产品,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加快优势传统

(16)

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发挥 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带动作用,打造佛山家电和 建材、东莞服装、中山灯饰、江门造纸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 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高优势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提高自主品牌出口产品比重。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促 进资源型低端产业逐步退出,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

(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 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

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稳定粮食面 积,建设标准农田,实施优质稻产业工程,确保现有粮食生产 能力不下降、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降低。加强蔬菜、水产和畜 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艺产业带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加 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改造水利灌溉设施,加强良种繁育和 动植物防疫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业设施装备结构,健 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高标准建成若干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 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全力推进农业标准 化,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强化农业支持保护

(17)

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拓展珠江三 角洲外向型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

(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企业,转移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 一批优势企业,培育一批潜力企业,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当前,要综合 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同时鼓励和支持 优势企业围绕主业实施行业并购和重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和世界级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发挥大企业 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 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到 2012 年,年主营业 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 100 家以上,其中超千亿元企业 8 家 左右,世界名牌产品数量翻一番。到 2020 年,年主营业务收入 超千亿元企业达到 20 家左右,世界名牌产品达到 20 个左右。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建成 全国创新型区域,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 地,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

围绕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着力抓好关键领域的引进消化

(18)

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积极推进原始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 化,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展电子信息、生物与新 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 用、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掌握一批行业核心和共 性技术。实施产业前沿技术重大攻关计划,开展关键领域联合 科技攻关,实施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创新药物的筛选与评 价、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自主创新重大专项,支 持产学研合作和区域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大学科 技园、科技成果孵化器和中试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创新成果产 业化基地,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国家重大创 新成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化。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

成果转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建技术转移平台,促进创新 成果转化。力争到 2012 年,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600 件/百万 人口,在一些重点领域自主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 2020 年,基本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

(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 本土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探索促进自主创新的 政策举措,鼓励率先建立和完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 体系。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 前加计扣除等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加大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力 度。支持企业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技术研

(19)

发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共同承担国家重 大科技项目。加强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 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 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重点支持打造 50 家国家级和 10 家世界 领先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三)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完善区域创新布局,加强创新 能力建设,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 系。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建立联合创新区,支持联合开展科 技攻关和共建创新平台。规划建设深港创新圈,加强穗港产学 研合作,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形成以广州-深圳-香港为 主轴的区域创新布局。支持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开展创新发展模 式试验。实施企业国际合作创新试点,鼓励企业设立境外研发 机构,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转移。完善创新平台的运行 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研设备和科技信息开放共享制度,强化 创新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 中心、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等重大创新平台。

到 2012 年,建成具有现代运行管理机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 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 100 家创新平台。到 2020 年,形成较为 完善的区域性国际化创新体系。

(四)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与广东省联合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积极

(20)

推进协调管理、考核评价、科技体制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国家与地方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上下联动凝 聚创新合力。设立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产学 研合作综合示范企业”行动计划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 划。支持国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合,组 建 100 个左右省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一批高水平的研 究型大学、科研机构、重大创新平台和省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 地。支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能力项目,积极推进中国科学院与广 东省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加快建设散裂中子源、南方深海海洋 科技创新基地、中科院广州生命健康研究院、中国华南超级计 算中心、中科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 究院等共建项目。

(五)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等支撑体系建设。

优化整合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创新创业融资环境,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租赁融资和创业投资,探索组建服务 自主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实施知识产权 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力度,支持开展行 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支持开展工业设计人员等职 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试点。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任用、

表彰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培养工程,

(21)

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人才引进平台的作用, 建设一支高层次、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队伍。到 2012 年,研究与 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2.5%,研发人员总量 达 28 万人左右。到 2020 年,形成要素完备、支撑有力、开放 包容的自主创新环境。

五、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

紧紧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提高保障 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一)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

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 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尽快建成珠江三角洲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快速干线 网络,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重点建设环珠江三角 洲地区高速公路、中山至深圳跨珠江口通道、港珠澳大桥、深 港东部通道、广深港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贵州至广州铁路、

南宁至广州铁路,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 等重大项目。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广州、深圳、珠海 等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区域公交网络。提高珠江三角洲高等级

(22)

内河航道网的现代化水平,有效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完善广 州、深圳、珠海港的现代化功能,形成与香港港口分工明确、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体。加快广州白云国 际机场扩建,巩固其中心辐射地位并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容改 造深圳宝安机场,提升其服务水平,将其发展为大型骨干机场。

加强珠江三角洲民航机场与港澳机场的合作,构筑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机场体系。到 2012 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 程达 3000 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1100 公里,港口货物吞 吐能力达 9 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 4700 万标箱,民航机场吞 吐能力达 8000 万人次;到 2020 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2200 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 14 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 7200 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 1.5 亿人次。

(二)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统筹区域内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力建设为中心,构 建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满足珠江 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开展前期工作,规模化发 展核电,延伸核电产业链,推进核电自主化,把广东建成我国 重要的核电基地和核电装备基地。优化发展火电,在沿海沿江 建设一批环保型骨干电厂,在珠江三角洲区内负荷中心建设支 撑电源,统筹推进区域热电冷联供和清洁发电示范工程。合理 配置广东省内电源和“西电东送”外区电源,确保电网安全稳 定运行。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电网和跨区域输电通道,构建

(23)

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电网抗灾害能力和电力减 灾应急能力。在符合国家重点油气项目战略规划布局的前提下,

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及 LNG 接收站建设,统筹推进油气管网 一体化,建设区域石油流通枢纽和交易中心。稳步推进能源储 备工程,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和大型煤炭中转基地。加强国内外 能源合作,多渠道开拓能源资源。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重点建设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利用工程。到 2020 年,建成 供应能力强、结构优、效率高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三)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确保防洪安 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 障体系。重点推进北江乐昌峡、湾头、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

实施景丰联围、江新联围、中顺大围等重要江海堤围加固达标 工程以及防洪排涝工程,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实施珠 江河口整治工程,统筹协调珠江流域防洪工程标准,完善防洪 防潮抗旱指挥系统和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建设。建立省部合作 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继续加强江河治 理和水生态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 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合理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安全保 障体系,重点推进广州西江引水、珠海竹银水源等水资源调蓄 工程建设,加强珠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施西江上游骨干

(24)

水库和东江三大水库的联合调度,保障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 的供水安全。加强农业、工业和生活节水工作,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到 2020 年,广州、深圳市市区防洪防潮能力达到 200 年一遇,其他地级市市区达到 100 年一遇,县城达到 50 年一遇,

重要堤围达到 50-100 年一遇;供水水源保证率大中城市达 97%

以上,一般城镇达 90%以上,水源水质均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 标。

(四)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按照构建“数字珠江三角洲”的总体要求,突破区划、部 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 快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分区域、按步骤推进无线宽带城 市群建设,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珠江三角洲信息网络。统 筹信息网络规划、建设和管理,率先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 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建设 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率先发展“物联网”,推进基础通 信网、应用网和射频感应网的融合。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 台,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统筹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资 源的开发利用。到 2012 年,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 别达 90%和 65%以上,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达 60%左右。到 2020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进入全球信息化先进水平行列。

六、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 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25)

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统筹城乡的规划布局,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现代化城乡示范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建立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 用规划及城乡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合理划定功能分区,

明确具体功能定位,改变城乡居民区与工业、农业区交相混杂 的状况,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按照一体化的要求,统筹编 制城乡规划,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 宜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合并小型村,加快推进城乡新社 区建设。加强城乡非农产业空间布局的统一规划,优化农村产 业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探索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统一管理的新机制,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规划制 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 制化进程。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和 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标准,健全农村公路 管护机制,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2020 年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加快农村现代物 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健全城

(26)

乡连锁经营体系。推进建设农村清洁、经济的能源体系,进一 步健全城乡统一供电网络,推广农村沼气、生物质清洁燃料、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农村居民普遍用上清洁经济能 源目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建设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 理系统,实现农村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 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 的均衡配置,把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提高财政 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健全以常住人口为目标人群的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把农村教 师准入关,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提高农村教育师资水平,促进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强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救 治条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 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 障体系。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就学、公 共卫生等公共服务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统筹城乡就业,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加 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

(27)

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制度相 对统一、待遇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 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灾民和 孤儿救助政策,全面提高社会福利整体水平。大力推进农村公共 文化设施建设,以社区和乡村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完善城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城乡社会管 理一体化水平。

(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建立健全财政、金融等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城乡对口支援 机制,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完善财政支农保 障机制,实现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 幅度。调整政府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使 用结构,大幅度提高用于“三农”的比例。加快发展适合农村 特点的新型金融机构(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金融 机构,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政策 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支持开展水稻、生猪、渔业、森林保 险。到 2020 年建成资本充足、运行安全、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 体系。加强城市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对口支 援,增强城市对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 以 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

(28)

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 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 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产 业布局,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优先发展 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 竞争力,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 中心的地位,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携 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 群。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 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深圳市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 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增强科技研发、高端服务功能,强 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

(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

以深圳市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 区,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 水平,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 世界大力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的新空间,提 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建设深圳通讯设备、生物

(29)

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加快东莞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积 极培育惠州临港基础产业,建设石化产业基地。珠江口东岸地 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 业基地。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 意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 新中心。

(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以珠海市为核心,以佛山、江门、中山、肇庆市为节点的 珠江口西岸地区,要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强要素集聚 和生产服务功能,优化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珠海要充分发挥 经济特区和区位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珠江 口西岸交通枢纽,增强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功能和创新发展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带动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 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加快建设珠海 高栏港工业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航空产业园区和国际 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佛山机械装备、新型平板显示 产业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区,中山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健 康产业基地,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肇庆传统优势产业 转型升级集聚区。珠江口西岸地区要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造若干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30)

(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

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

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 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建 立有关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 次合作机制。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 化为切入点, 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 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优化珠江三角 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布局。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 交通系统,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撤除普通公路收费站,

减少高速公路收费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推 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 管道网络,实现区域内油、气、电同网同价。统筹规划信息基 础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

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 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协同构建区域环境监测 预警体系,建立区域联防协作机制,实现区内空气和水污染联 防联治。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推进区域教育、卫生、

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 2012 年,基

(31)

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 2020 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的 相邻地区。要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 能,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 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完善港口运输系统,形成贯通珠江三角洲地区、连 接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通道。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 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建设粤东、粤西地区石化、钢铁、

船舶制造、能源生产基地,形成沿海重化产业带,培育粤北地 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健全珠江三角 洲地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挂钩帮扶机制,创新帮扶方 式,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重点扶持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的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在有条件的产业转移园 区设立封闭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加快粤 东、粤西、粤北地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区域中心城市 规模,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 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 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2)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落实耕地和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统筹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规模,积极整理 开发部分低效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

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探索耕地保护严、建设占地少、

用地效率高的科学发展道路,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建设国家节 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区。支持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 量建设用地。有效保护河口和海岸湿地,合理有序将围填海造 地和滩涂资源用于非农建设,减少对现有耕地的占用。加强土 地需求调控,实行更严格的区域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使用标准 和市场准入标准,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按 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进行提升改造,推进 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探索用地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程序,强化监督。探索建立土地收益调节机制,利用经济 手段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 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 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 济发展方式。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 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工业、

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到 2020 年单位地区生

(33)

产总值能耗下降到 0.57 吨标准煤。鼓励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资 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动垃圾发电、余热利用发电等工程建设。

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建立节电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用水总量 控制和定额管理,到 2020 年,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 80%。建设 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制定清洁生产推行规划,指导和督促企 业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循环经济推进规划,积极探索有利于资 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价格、财政政策,建成一批符 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园区,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 用的产业链。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可再生产品 和节能环保汽车,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创 新环境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经济 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采取严格有力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 量。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避免产业转移中的污染扩散。引导工 业企业进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加快规划和建设城镇污水处理 设施和配套管网,强化对已建成设施的运营监管。加快规划和 建设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加强省界水质监 督监测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强水环境管理,着力加强粤 港澳合作,共同改善珠江三角洲整体水质,减少整体水污染量,

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加强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确保饮用水 安全。陆海统筹,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建立健全大气复合型污

(34)

染监测和防治体系,着力解决大气灰霾问题。积极治理农业面 源污染,重点控制禽畜、水产养殖污染。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 置,有效控制并加强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对土壤 的污染,改善耕地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制定更严格的区 域环境标准,统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和先行先试,充分利用价格、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率 先建立政府、企业、公民各负其责、高效运行的环境管理机制。

到 2012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 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 90%;到 2020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达到 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 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保护重要 与敏感生态功能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修 复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加强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工程和 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

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加强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和 保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

环城绿带建设,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快建成沿公路和铁路 的绿化带,维护农田保护区、农田林网等绿色开敞空间,形成 网络化的区域生态廊道。实施生态保护分级控制,探索建立流

(35)

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到 2020 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 面积达到 15 平方米,建成生态公益林 90 万公顷,建成自然保 护区 82 个。

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做到全 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打造全国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

(一)优先发展教育。

——优化基础教育结构。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逐 步解决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

由地方财政统筹考虑,逐步实现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以 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实现农村中等 职业教育免费。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 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 进一步提高,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支持港 澳名牌高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放宽与 境外机构合作办学权限,鼓励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 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对国家重 点建设大学支持力度,到 2020 年,重点引进 3-5 所国外知名大

(36)

学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建成 1

-2 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

——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 纲要,率先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和运作方式。改革应试教 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 设改革试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寻符合人类文明成果 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学 校治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 教育经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

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加强重 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发展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深 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国家卫生镇。到 2012 年,率先建立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 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 人人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和使用大型医疗设 备、检验仪器,启动门急诊病历“一本通”和医疗机构医学检 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考虑实际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确 定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数量。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城

(37)

市社区倾斜。统筹高层次医学人才和面向基层的实用卫生人才 的培养与引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医疗服务中的独特 优势,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药房的标准化、规范 化建设,率先建立健全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开展公 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模式,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 机制。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

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 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实现形式,在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中发挥试验区作用。

(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 住房建设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增强廉租住房对低收入住房困难人口的保障作用。

——完善住房货币分配和政策性租赁机制。建立住房货币 补贴标准与住房市场价格、居民收入水平等相适应的动态调整 机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在工资总额 中的比例,发挥公积金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作用,增强职工住房 支付能力。推行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满足新就业职工、中低 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符合规定条件的暂住人员的基本住房需 求。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

就业的各类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和省内外各类群体劳动者就业。

强化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把珠江 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为全国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 范区。着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技 能开发评价示范基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加强创业培训,构建全国性的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全面实 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和劳 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加强职业病防治。

——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建立健全养老 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逐步做实基本养 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新型农村养老 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到 2012 年,城 镇户籍从业人员参保率达到 95%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率达 到 8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60%以上,其中,被征地 农民参保率达到 90%以上。建立健全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

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医保。深化失业保 险制度改革,扩大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大力推动所有 用人单位依法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建设国家级工伤康 复基地。逐步建立覆盖城乡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

(39)

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 2020 年,建成比较完善、保障 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建设和谐文化。

——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模式,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 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培育创业、创新、

诚信精神,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促进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建设学习型社会,

形成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础文化设 施覆盖工程,构建完善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 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 2012 年,基层文化建 设各项主要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

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 文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健全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网络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工程建设,打造 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积极挖掘、抢救文化遗产资源,

有效保护并传承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到 2020 年,

形成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有经 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竞争机制,培育

(40)

多元化、市场化的生产和消费空间,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 生产和服务经营机制。实施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工程,激励优秀 文化产品创作,打造优秀文化艺术品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发 展,形成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的文化 产业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 神文化需求。到 2020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8

%。

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和 示范区作用,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 行先试,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 提供强大动力。

(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要 求,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定 位,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改革方向,着力转变职能、理顺 关系、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全面推 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凡是能够由 市场机制调节的事,坚决放给市场;凡是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 事,一律交还企业;凡是能够由社会组织解决的事,积极移交

(41)

社会组织管理;凡是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责,要切实履行好。政 府要把精力集中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改善发展环 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市场监管,规 范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上 来。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按照 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地方各级政府的财力,增 强市(地)、县(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理顺和 明确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权责关系。制定各项配套措施,

完善各级政府主要职责的考核、审计和问责制度。

——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支持深圳市等 地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

在政府机构设置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条件成熟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全省推行。选择部分有条件的 地方推行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试点,探索机 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合理 配置行政事业编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有条件的地 方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试行省直管县体制,进一步扩大县级政 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强镇扩权 的原则,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部分县 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与县级政府驻地联系紧密的乡镇,在 条件成熟时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规模较大和城镇化水 平较高的特大型乡镇,整合设立地级市的市辖区。创新乡镇事

(42)

业站所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支持中山市开展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改进企业登记方式,

试行告知承诺制。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减少收费项目,

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建立和 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和政 务处理。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快推进省、市、县和镇级电子 监察系统的四级联网。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 引导作用。强化行政规划和行政指导,扩大委托购买服务和合 约式管理,推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 效率。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 根本转变。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构建专业管理相对集中、

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建立 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避免政出多门。建立 政府内部相关领域信息共享和联动工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争 议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

深化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规范高效的 运营机制,逐步放开公用事业的建设和运营市场。创新公用事 业监管模式,构建政府、公众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有机结合

(43)

的监管评价体系。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制定实施相关配套 政策。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做好农村各类土地登记 资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和汇交管理,提供农村土地登记结果 查询服务。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 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 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 业、住房、社会保障。加快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 土地市场。创新宅基地管理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 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 减少挂钩试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健全农业投入保障 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制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重构农村 信用基础,开辟农村金融服务新路子。支持惠州、佛山、中山 等市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44)

——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 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探索建立财政预算 编制、预算执行和监督审查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财政管理 体制。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理顺各级财政收入分配 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的领域倾斜。增加体现主体功能区的因素,健全转移支付 办法。改革财政资金分配办法,建立和完善通过制度健全、公 开透明方式取得财政资金的机制。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扩大地 方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权限。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规范政府 投资行为,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

——金融改革与创新。允许在金融改革与创新方面先行先 试,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 企业债券。培育股权投资机构。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 创业投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积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 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投 资公司。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稳妥开展和创新人民 币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便利各类经济主体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支 持外向型企业做大做强。在国家外汇管理改革的框架下,深化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人民 币结算试点。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45)

——企业体制改革。借鉴先进国家国有企业治理经验,创 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 动的机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有企业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企业 整体改制上市,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积极推动国有资产向关键领域、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集中。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 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健全国 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运 用资本转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整合和其他有效形式,推进 集体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 领域和行业限制,合理引导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 施建设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自身改革,建立现代法人治 理结构,做大做强。

——完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电、油、气、水、矿产等资 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 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土地供给制度,完 善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制度,强化市场 机制对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 地区封锁,推进市场一体化。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 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 系。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相衔接的监管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克夫拉49具有傑出的高強度和斷裂伸 度,太空級的克夫拉49須具有3.5 GNm-2

檢查及察查發現場地布置、機具設備及材料不符合規定,要求術科測試

半立體是指在平面材料上進行立體化加工,使平面材料在

確認課程教材重點 擴展教與學的策略

(15)瞭解工作後殘料、垃圾 的清理、廢溶劑處理及保 持周遭環境、建材等整潔 作業要領。.. (五)施作塗膜

隨時觀察,使學生時刻自覺地積累語文材料、發展思維。經常閱讀,使學

視聽 材料 新聞 剪報

Dry beans and pulses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Ames,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