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加第十屆醫療行為之溝通與倫理相關議題研討會出國報告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參加第十屆醫療行為之溝通與倫理相關議題研討會出國報告書"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國內專家學者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報告

101 年 3 月 18 日

報告人姓名 蔡美慧 服務機構

及職稱

成大外文系

時間 會議 地點

June 28 to 30, 2012,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ondheim, Norway

本會核定 補助文號

會議 名稱

(中文) 第十屆醫療行為之溝通與倫理相關議題研討會

(英文)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COMMUNICATION, MEDICINE &

ETHICS http://www.ntnu.no/isk/comet-konferanse-2012 發表

論文 題目

(論文:中文) 電影對話作為言談分析語料以探究醫療情境中告知壞消息之 預告機制

(論文:英文) Movie dialogues as discourse data in the study of forecasting mechanism in medical bad news delivery

研討會基本資料

COMET(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Medicine and Ethics)研討會的主旨 探討醫療行為之溝通與倫理相關議題,由Professor Srikant Sarangi籌劃,於其任教於英國 Cardiff University 之 醫 療 與 溝 通 研 究 中 心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re) 發 起 。 COMET研討會乃是第一個從語言學(之言談分析)探討醫療所有相關溝通議題之研討會,

每年於由全世界各大學與醫療、社會、溝通、語言相關學系主辦,本研討會屬於醫學與人文跨 領 整 合 之 研 討 會 , 有 別 於 由 醫 學 界 主 辦 之 溝 通 研 討 會 , 例 如American Academy on Communication in Healthcare (AACH),或語言學界之應用語言學研討會,例如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AAAL)。以筆者的領域專長,可於此研討會認識集聚主題 範圍內之學者,約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以質性研究為主,也因此會中討論容易引起熱烈討 論與共鳴,而參與之學者也相當固定,每年約有五分之三為老主顧,五分之二為新近學者。

第 十 屆(2012 年 ) 由 挪 威 多 淪 漢 城 市 的 NTNU 大 學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四個系所語言與溝通系、公共衛生與時務系、醫療社工系、病理學系(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and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Health Science &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與St. Olavs醫院的醫 學基因中心(Medical Genetics, St. Olavs University Hospital)共同舉辦。本屆列於大會議程,共 計有3場特約演講、76篇口頭論文發表(oral presentation)、8篇進行中的研究報告(works in process)、16篇海報論文(poster presentation)、5場專題討論會(colloquium)。有5位台灣學者參與 (成大、台大、亞洲大學)、5位香港之學者(Hong Kong University; Hong Kong Polytechnic

附件 三

(2)

University)。

台灣參與本會之學者

歷年台灣參與此研討會之學者並不多,人數略低於香港或日本地區的參與者。本次列於議程 上的台灣學者如下,其中的張博凱與林怡秀為筆者研究所之學生。

Po-Kai Cha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口 頭 報 告 AN EXAMINATION ON THE LINGUISTIC PATTERNS OF HIV/AIDS INQUIRIES ON A TAIWANESE-BASED BLOG

Yu-Chan Chiu,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口 頭 報 告 THE RISK AROUND YOU EVERYWHERE AND EVERY DAY: THE NEWS CONSTRUCTION OF FEMALE CANCER RISK

Yuling Hsieh, Asia University, Taiwan: 海 報 論 文 DIVERSITY IN LONG-TERM CARE CASE MANAGEMENT MODELS: ASSESSING PRACTICE AND DILEMMAS OF LTC MANAGEMENT CENTER IN TAIWAN

Yi-Hsiu Li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 口頭報告SUPPORT FROM A CANCER- RELATED BOARD IN A BULLETIN BOARD SYSTEM IN TAIWAN

Mei-hui Tsai,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口 頭 報 告 MOVIE DIALOGUES AS DISCOURSE DATA IN THE STUDY OF FORECASTING MECHANISM IN MEDICAL BAD NEWS DELIVERY

參與目的

2012年是筆者第六次參加這個年會,本次參加組要目的: (1)了解醫療職場重要之新興 議題、(2)醫療溝通之研究方法、(3)與此領域之資深學者敘舊了解其研究近況、並認識新學者。

本次會議的每個時段場次都會有同時4-6個場次進行(parallel sections),因此很難全部都 參加,筆者三天全程參加,並儘可能利用休息時間了解其他場次的報告內容,以下簡述幾項 心得。

心得

(1)了解醫療職場重要之新興議題

電子媒體對於民眾醫療素養與求醫行為已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見於此,Rolf Wynn (University of Tromsø, Norway), Srikant Sarangi (Cardiff Univ), Olga Zayts (Hong Kong Univ) 等 學者組織以下討論會:Developing a proposal for a special issue of Communication & Medicine on "Telemedicine and the Provider-Patient Relationship" 。主旨為徵求與電子醫療互動相關論文,

(3)

以集結以專刊方式刊登於期刊Communication & Medicine。本次研討會筆者二位研究生(張博 凱與林怡秀)所發表的論文也是屬於此範圍的主題,分別探討台灣愛滋病家屬或患者透過網 路討論區尋求相關資訊,與愛滋病家屬或病友如何透過BBS 之討論區尋求支持。筆者計畫於 回國後,盡量鼓勵二位研究生將全文做更深度的發展與討論,期能達到期刊水準,加入此專 看之發表。

今年三場特約演講可分為以下三個次領域:醫學教育、醫療倫理、醫療言談分析。其中第 二場次的醫療倫理,雖然是很重要的議題,因主講者淪於個人獨白,而該所有場次均安排於 每日最後場次(4:00-5:00),因此效果不佳。以下筆者針對此三場次簡述學習心得。

來自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UK 的 Jonathan Silverman 教授,

講題為:CLINIC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 WHY BOTHER? Silverman 的專長之 一為問診技巧與醫病溝通(有寫過幾本教科書),該場次的設計完全發揮其個人教學‘師生 互動’之精神,例如請聽眾集中坐在靠近講者之前方之位置,並隨時走動於聽眾之間﹔一小 時之演講過程安排二段教學影片,讓聽眾分析討論片中醫師問診技巧之優缺點,聽眾討論非 常熱烈,不亞於拍賣場的叫賣聲。其主講內容主要重點如下:溝通技巧對於問診成效的重要 性?溝通技巧可否透過教學習得?教學內容可否永續留存?教學成果對於醫病溝通是否真能 改善?由醫學教育專家為言談分析學者重述溝通技巧的重要性,意義顯得更深遠,尤其是當 聽眾皆能從語言使用角度精確指出示範影片中的問診優缺點時,更凸顯溝通技巧是可透過有 系統的研究與教學培養的。

筆者在醫學院的問診技巧的課,也常以播放實際的問診短片讓同學分析討論,因此也於 座談後與Silverman 分享教學心得,例如整理短片與找到最佳的代表短片常要發費很多心力。

雖然第二場關於基因諮詢的相關倫理議題(GENETIC COUNSELING AS ETHICS

COUNSELING),筆者的學習效果很低,但過程中還是得到以下未曾思考過的焦點:此議題 牽涉的範圍包括了:病人自主權(胎兒或父母)?知的權利?選擇不知的權利?無條件之親 職(unconditional parenthood) ?對胎兒或新生兒將來(相關福利)之影響?選擇不來到人世 是否比出生好?照顧唐氏症而同事上帝召喚的使命?個人之成就?人存在之意義?考量優生 學?自由之身體決定權(emancipation)?

第三場為來自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Georgetown University, USA 的 Heidi E. Hamilton 教授,講題為:PREPARING FOR A THEATRICAL PERFORMANCE: WRITING SCRIPTS AND SHAPING IDENTITIES IN AN EARLY MEMORY LOSS SUPPORT GROUP. Hamilton 是筆者過去在喬治城的老師,專長為言談分析,其博士論文開始即是從互動觀點探討失憶症 病人的語言行為(1989, 1994 Conversations with an Alzheimer's patient: an interactional

examination of questions and responses) 1994 年 Cambridge 以專書出刊(1994, Conversations with an Alzheimer's patient: an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 stud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之後 Hamilton 一直持續此方面之研究,並參與此患者社群的相關團體的活動。這次報 告中,首先她釐清以下三個辭彙可能反應的社會意義:

‘dementia’傾向於貶義,‘Alzheimer’ 屬於確定的診斷病名,而‘early memory loss’則比較能 適切不帶批評的反應早期開始有記憶問題的老年人。此報告的觀察對象是幾位參與‘To Whom I May Concern’這個團體的患有早期記憶問題的老年人,該團體以藝術的劇場表演方 式,將這些老人的經驗寫成詩歌,在舞台上朗台。例如以詩歌諷刺老年人使用紐約市政府為 其提供的專車接送服務(Access-a-ride)過程所遭遇到的歧視、散漫服務經驗。

(4)

Dear access-a-ride, Where are you?

Why are you late?

Why do we have to go all over Queens to go two miles down the road?

WHERE ARE YOU?

I’m forced to depend on you.

Why do you make it so difficulty?

Signed Frustrated in New York

其出發點為透過藝術的刺激,對病人具有社交性與創造性的治療效果。從老年人於每次 彩排的對話互動中的經驗敘述(narratives),Hamilton 看到此類社交活動的所呈現的活潑、創 意性、諷刺性的、謾罵的語言交談,反應出他們的’identity’──他們希望大眾如何看待他們。

Hamilton 的演講雖然只有一小時,內容非常豐富,所舉的例子與彩排短片鉅細靡遺,清 楚的呈現其重點。之後得到觀眾熱烈的掌聲,遲遲無法停止。

Hamilton 演講給我的啟發與感動是,將言談分析應用於某些需要支持的弱勢團體,以類 似人類學的參與觀察的方式,持續長期參與該社群,從博士論文至今約有22 年了,才能精 確的從言談分析反應此族群的成長、需求、發掘對他們有意義的生命經驗。研究人員的長期參 與,反應了行動研究( action research)的真諦,透過參與研究對象的生活圈、研究他們,與他 們對話互動,激發他們思考需求、為自己的需求發聲、這些都是賦予研究對象力量與自主與 的表象(empowerment),也是得學術研究更具有入世意義。

(2)醫療溝通之研究方法

如同Hamilton 演講所反應的行動研究的‘入世精神’,來自 Cardiff University 溝通學院 的Srikant Sarangi 所主持的 COMET 會後專題座談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n/with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e case of genetic counselling,主要是與與會學者分享他過去二十多年來以言談 分析專家身分與專業職場人士的,共同從事專業溝通的合作研究經驗。過去幾年,一位對於 溝通議題很重視的基因質詢專業人士,也是Cardiff 的教授,找上 Sarangi 教授,展開一段如

‘婚姻’的長期合作關係。Sarangi 以婚姻的譬喻形容這段合作關係。

Collaborative research = MARRIAGE

1. 一見鍾情 Interest at first:因緣際會共同參加一個研討會,看到彼此研究興趣的共通點。

2. 第一次約會 The first date: Follow-up agenda: shared but unfulfilled interests;開始參加彼此 的研討會、社交活動、學術活動、研究所的課程,開始如影隨形(stalk each other)。

3. 訂婚 Engagement: 一起寫計畫書,尋求研究補助

4. 壓力與妥協 Tensions and compromises:對於語料分析、詮釋等過程各自有所其專業的堅 持與考量,雙方需要妥協以達到最適合的做法。例如:Two coding examples form genetic

(5)

counseling: (1) Sarangi 認為 counselor-initiated therapeutic frames,於期刊 Journal of Genetic Counseling 發表時,應該選用 therapeutic talk 較適當,但是對方認為此詞無法反映此行的 身分認同; 最後雙方同意選用 reflective talk; (2) 對方認為病人所呈現的‘normalisation of experience and expectation’其實是一種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的表現,但若使用

‘normalization 一詞,似乎具有社會批判的意味,因此,最後妥協選用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5. 永續的長期合作關係 Long-term commitments:參與彼此的教學或論文指導 6. 學術論文成果發表與分享於相關讀者 Uptake of research:

Sarangi 的經驗分享讓筆者感觸良多,在過去與其他學者的合作經驗中,要能應營到如此 平等、坦誠、進而互惠與永續經營的例子,真的是非常少見。許多共同作者的文化,完全不具 學術合作的意義。主動踏出跨領域的一方,通常得扮演犧牲與妥協的角色。在個人色彩自主 性強的學術界,如此不平等運作下,永續經營是非常困難。

(3)與此領域之資深學者敘舊、並認識新學者

因為是第六年參與,看到許多心血不斷注入此領域,也感受到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成長。

過去幾位原是博士班學生,例如Kevin Harve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Sarah Atkins (King's College London, UK)、Shuangyu Li (King's College London, UK)、Katherine Bristowe (Cicely Saunders Institute, London, UK),如今也能於畢業後持續於此領域發展,研究成果也 有相當的期刊發表,有些甚至脫離其博士題目,另闢新徑。這些是令人振奮的成果。

這次參與,筆者二位研究生也很幸運得到國科會與成大頂尖計畫的差旅補助。為了希望 他們珍惜善用這個學術資源,筆者要求他們得:全程參與,與其他交談了解其研究領域、並 針對與自己研究議題最有相關的論文發表記錄其發表者的主要論點。二位研究生也非常努力 的參與達到上述要求,雖然是第一次參與,但已經能深刻感受COMET 這個非常特定的研究 社群於學術界的專業度與凝聚度,也期待他們將來對台灣的醫病溝通或醫療職場溝通有更具 意義的貢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次座談會邀請日內瓦高等研究所 Richard Baldwin 教授,以「二十一 世紀區域主義與 WTO」(21st Century Regionalism and the

在 第一講的開始, 我們就明確地指出: 線性代數是研究線性空間, 即向量空間、 模和其上 的線性變換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數學學科。 這一講中,

定義問題 統整資訊 概念圖【行動版】.

道德決策者本身必須意識 ( 知覺 ) 到道德問 題,產生道德感受與認知,才會有後續的判斷

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達瑪溝佛寺遺址發 掘報告》,《考古學報》2007 年第 4 期,第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看現代中國歷史》為題舉行中五級電影欣賞會,選擇合適的時段播放張 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

有關根據教育局通告第 16/2013 號進行的商業活動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應在附件一報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