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文學專書出版問題對學術傳播之影響 Issue of Monograph Publishing in the Humanities and Its Impact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人文學專書出版問題對學術傳播之影響 Issue of Monograph Publishing in the Humanities and Its Impact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文學專書出版問題對學術傳播之影響

Issue of Monograph Publishing in the Humanities and Its Impact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吳紹群 Shao-Chun Wu

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助理研究員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xhibi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E-mail: friendseek2000@gmail.com

陳雪華 Hsueh-Hua Chen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mail: sherry@ntu.edu.tw

【摘 要】

近年來圖書館界十分重視期刊漲價議題,對於期刊出版問題在學術傳播上造 成的威脅亦十分關心,Open Access 等新的期刊出版模式也常被討論。但是,對於 學術出版的另一重要板塊─專書(學術圖書)則缺乏同等的重視,多數文獻僅提 及期刊漲價已對圖書館購買專書的預算造成排擠,至於專書本身的出版問題及其 對學術傳播的影響,則鮮少有人探討。本文由學術傳播概念出發,以倚賴專書最 深的人文學領域為例,探討專書出版問題的成因,並討論專書出版問題對學術傳 播系統可能會造成哪些影響。

【Abstract】

During recent years, libraries have paid extra attention to the increased price of periodicals and the serious implications it might hav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New modes of periodical publication such as Open Access have also been widely discussed.

However, much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nother important sector of scholarly publishing—monographs (scholarly books). Most literatures only mention the low

(2)

壹、前言

近年來,學術期刊,尤其是 STM 領 域(Science, Technology, Medicine)

的期刊,漲價之勢十分驚人,嚴重侵蝕 了圖書館的期刊購買力,甚至排擠了原 本用於採購圖書的預算。此一問題引起 了各界對於期刊出版問題的重視,許多 圖書館界的專家學者都擔心如此的期刊 出版生態,終將對學術傳播系統的運 作造成危害。因此,國際間開始出現 諸如 Open Access 之類新的期刊出版型 態,國內外對期刊出版與學術傳播議題 的討論也日漸增多。但是,目前大多數 的研究,都將焦點放在期刊出版身上,

對於學術出版的另一重要板塊─專書

(Monographs) 則 缺 乏 同 等 的 重 視,

許多文獻只約略提及圖書館用於購買專 書的預算被期刊排擠,但卻對於專書出 版本身的出版問題及其對學術傳播的影 響則少有進一步的專門討論。

正如同期刊對於科學、生醫領域的 學術傳播極為重要一樣,專書對於人

文學和社會科學的學術傳播運作也有同 樣的重要性。如果學術圖書館同仁對於 專書出版問題缺少深入的認識,那麼勢 必將無法對向來倚賴專書的人文學、社 會科學等領域的學術傳播運作有透徹的 了解,自然也無法經由圖書館的服務來 真正滿足倚賴專書的人文學、社會科學 領域讀者。除此之外,在學術圖書館所 處的大環境上,近年來學術評量日益受 到重視,而我國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界卻 苦於缺少適當的專書出版管道、專書寫 作不受重視等問題而頗受困擾;加上圖 書館界近年來雖然對於電子書、電子出 版等議題有所接觸,但卻鮮少將專書出 版問題放置在學術傳播的需求和架構下 來探索。凡此種種,均顯示出專書出版 問題的探討實有進一步加強、深入的必 要。畢竟,無論圖書的出版科技或出版 方式如何騰挪變化,如果沒有將專書出 版的問題放置在學術傳播運作的脈絡下 來審視,任何的出版科技或政策仍將無 補於目前專書出版問題;而圖書館身為 學術傳播體系的一員,不能只了解期刊 budget for monographs in libraries rather than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ublishing of monographs and its influence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akes as its example the field of humanism which greatly relies on monographs, to discuss the causes of problems related to monograph publishing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problem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s.

關 鍵 字:學術出版;學術傳播;專書;人文學;圖書

Keywords: Scholarly publish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Monograph; Humanities;

Books

(3)

的出版問題而對於專書沒有深入理解。

因此,為探討專書出版問題對學術 傳播有何影響,本文採取文獻分析及歸 納為主要方法,經由爬梳各種相關的重 要文獻,並對各種觀念和現象進行歸納 分析,以深入探討專書出版問題對人文 學學術傳播的影響。本文首先由學術傳 播的概念出發,先探討學術傳播的內涵 及重要觀念;其次則以倚賴專書最深的 人文學領域為例,探討人文學專書出版 的特性;接下來則分析目前國內外人文 學專書出版遭遇的問題和困境;最後則 綜合分析專書出版問題對於學術傳播的 運作可能會造成哪些問題。期望經由此 一概念性的初步探索,能拋磚引玉,吸 引更多人重視專書出版與學術傳播的議 題,並進而對此一議題作更特定和更為 多樣的討論,使圖書館界不僅對期刊問 題有深入了解,也能對專書此一學術出 版型態背後的意義和影響有所認識。

貳、 學術傳播與學術出版 型態

一、學術傳播

學術傳播一詞所指涉的意義和科學 傳 播(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有 許 多相似之處,主要的差異僅在於學術傳 播可泛指各個學科,而科學傳播的意義 僅包含了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傅雅 秀,1999)學術傳播主要是指學術成果 的傳播過程。學者將自身的研究成果透 過各種管道加以傳播,供其他學者分 享、參考,其他學者加以吸收之後,可

以避免重複研究、刺激新的研究方向,

而後發展出新的研究成果。如此不斷循 環累積,人類的知識才能不斷創新。此 一傳播過程,Borgman 曾予以定義,她 認為學術傳播,就是所有各學科領域 的學者經由正式與非正式的管道來利 用與傳播資訊的過程。Borgman 認為學 術傳播系統有三大組成要件:創作者

(producers)、 學 術 作 品(aircrafts)

以及學術概念(concepts)。(Borgman, 1990;王梅玲,2003)所謂創作者,可 以用較廣泛的角度定義,泛指所有對學 術傳佈資訊的產出有貢獻的人,包括了 學者、專家、出版者、資料庫代理商、

書商、甚至是一個國家;學術作品包括 圖書、期刊、學位論文、研究報告等;

學術概念則是指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

(Borgman, 1990;王梅玲,2003)

至於學術傳播的管道,可分為正式 與非正式的管道。正式管道主要指學術 文獻的傳播,包括了一次文獻(圖書、

期刊、研究報告等)、二次文獻(索 引、摘要、百科、評論等)、三次文獻

(書目解題、指南的指南);非正式的 學術傳播管道指學者間的交流,包括書 信往返、參加研討會、討論群等所形成 的無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王 梅玲,2003)也有人將學術出版品區分 為白色文獻(指一般正式出版品)、黑 色文獻(機密或無法取得的文獻)及灰 色文獻(學位論文、研究報告、專利、

研討會論文集、政府出版品等)。(王 梅玲,2003)

(4)

二、學術傳播系統之功能

既然學術傳播活動主要是由創作 者、學術作品以及學術概念所構成,

學術傳播系統組成的功能又為何 ? 對 此,各專家學者對學術傳播的功能看法 雖略有不同,但仍有很大部份的看法 是一致的。一般認為,理想中的學術 傳播系統應具備以下五種功能:(Van de Sompel, Payette, Erickson, Lagoze, &

Warner, 2004 )

(一) 登錄(registration)

允許研究者可以公開宣告某個研究 成果是他所率先發現的。通常登錄的先 後視乎研究者投稿收件的日期而定。

(二) 認證(certification)

經由同儕審核制度,使得研究者所 宣告的研究成果能被認定是有效的、合 格的。

(三) 宣告(awareness)

使學術體系內的其他成員能查覺到 新的研究成果。

(四) 庋藏(archiving)

使學術資料相關的記錄能被長久保 留下來。

(五) 獎酬(rewarding)

使研究者在學術傳播系統內,能因 研究的表現並基於系統內成員的認定而 得到獎勵。

除此之外,William Paisley 也提出

了學術傳播的四種功能,與上述所提 及的學術傳播系統之功能,有部份是相 通的。Paisley 提出的學術傳播功能包 括:揭示,為了學術社群的利益,將研 究上的新發現予以發表;刺激,由觀念 上的分享促進新的想法產生;回饋,研 究成果可以在系統中被同儕接受、批評 或檢驗;獎酬,作者經由學術出版得到 各 種 形 式 的 報 酬。( 王 梅 玲,2003)

將 Paisley 的看法和上述觀點相比較,

可以發現二者對學術傳播系統功能的看 法,有相當的部份是重疊的,例如對 刺激、獎酬功能的認定二者相同,而 Paisley所提出的揭示功能,和登錄、

認證功能也多所關聯。

三、學術出版

學術出版雖然只是學術傳播系統中 的正式傳播管道而已,但對學術傳播 系統的運作卻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 的原因在於學術出版是學術傳播系統中 的具體產物(蔡明月,1999),沒有具 體的出版品,學術傳播系統便很難被有 效觀察、研究。此外,由於學術出版品 是可以被公開檢視、評量、流通的學術 研究成果,因此學術傳播系統中的各種 功能如登錄、認證、庋藏、獎酬等均需 依賴學術出版品方能有效運作,尤其是 學術傳播系統中的獎酬功能如升等或評 鑑,更會直接左右學者出版的意願與動 機。

由於各個學門領域學術傳播運作的 方式不同,學術出版品的出版型態也自 然不同。因此學術傳播系統如欲成功運

(5)

作,其運作和設計上也需要能配合各學 門領域的各種不同出版習性,方不致於 有削足適履的問題發生。大致上來說,

學術傳播與學術出版的型態可以依照學 科領域的不同分為如下四種:(Budd

& Harloe, 1997;Jordan, 1998)

(一) 自然科學(Physical Science)

該領域內用的研究方法、溝通的辭 彙都有高度的一致性。有很標準化的方 法、過程和研究目標,並且能用精確的 字句去描述。傳播的過程很重視研究過 程各階段的最新研究報告,其學術出版 型態以期刊為主。

(二) 人文學(Humanities)

人文學並不像自然科學那樣重視 驗證和觀察,研究的過程和目標也並 不常有很精確的描述,反而比較延伸 和詮釋、深入研究目標背後的脈絡。

傳播的過程比較倚賴回溯性的資料。

其 學 術 出 版 型 態 除 期 刊 之 外, 專 書

(monograph)的重要性有時還會超過 期刊。

(三)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

社會科學介於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之間,它不像人文學那樣重視詮釋和脈 絡,但又不如自然科學精確;同時它又 和自然科學一樣引入了不少量化和精密 的研究方法,但是它的研究對象有時又 很難被具體化、被精密測量,可說是兼 具了上述二個領域特色的學科。其學術 出版型態對期刊和專書均相當重視,但 有時社會科學領域的專書重要性也很高。

(四) 藝術與設計(Art and Design)

重視想像力、創造力,並要求獨立 作業的技巧,對於資訊的要求並不強求 最近最新的事物,而是重視經由和同儕 的交流來獲得靈感,經由人際互動和想 法來發展出原創性。

值得注意的是,學術傳播與學術出 版雖然關係密切,但在意義上絕對有其 差異,因為「傳播」是有體系、有互動 性的,而「出版」卻是單向的、無特定 對象的(邱炯友,2006),二者雖然功 能相近,卻實有不同之處。但是,也正 由於學術出版對於學術傳播系統的運作 至為關鍵,因此目前有關學術傳播的問 題探討,幾乎都不免和學術出版有所關 聯,國外甚至有人將學術出版系統與學 術傳播系統畫上等號。(蘇諼,2002)

尤其在現今學術出版模式變遷快速、網 際網路普及等環境條件下,各種與學術 傳播有關的議題如著作權問題、取用權

(access)的保障、價格問題等,雖然 均屬於學術傳播範疇的議題,但卻是以 學術出版為真正的爭論焦點(邱炯友,

2006),使得學術出版研究的重要性更 為顯著。

參、人文學之學術出版特性

誠如前一節中對於學術出版與學術 傳播系統的介紹,每一個學科領域都 有其學術傳播系統運作特性和學術出版 需求。在人文學領域也有其獨有的學術 出版型態,其與自然科學領域最大的不 同,就是在於自然科學對於期刊非常重

(6)

視,而人文學則相當倚賴專書。從九十 年代以來,人文學及社會科學領域的學 術出版問題雖然已經引起不少的討論,

但正如 Colin Stelle 所指出的,人文及 社會科學專書的出版問題和科學期刊的 價格問題相比,所得到的重視實在遠為 不足。(Steele, 2005)因此,若欲解決 人文學專書的出版問題,就必需先了解 人文學領域的出版需求和出版特性為 何。

人文學的主要學術領域,包括了文 學、史學、哲學、宗教、美學、神話、

文化人文類學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學 科由於其題材及研究工作的過程和科學 領域有極大的差異,因此其學術出版也 有和科學界的學術出版不同之處。綜合 目前各方的研究及各種相關探討所見,

人文學學術出版的特性可以歸納為以下 數方面:

一、人文學的學術出版品有其獨 特的敘事結構(narrative structure)

人文學由於其所探討的議題多半不 是事實性的(facts),因此發掘明確的 事實通常不是最重要的,在人文學研究 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影響性的敘述和對問 題的詮釋。(Hopkin, 1990)因此人文 學的學術出版品所需要的,是一種延展 性的文本(extended context),讓作者 可以用敘述性的文字和註釋由多個角度 探討某一研究議題,呈現問題的來龍去 脈、原因或影響。其研究較為偏向以歸 納性的方法(inductive method)進行,

有些更古老的人文學議題甚至是以評 斷人的行為為研究目的,其研究過程 就是一種論述和推敲的過程(elaborate process)。(Chodorow, 1997)這或許 是為何許多人文學出版品會讓讀者覺得 連篇累牘、段落長、文字比圖表多的原 因。但部份人文學研究題材亦會以追求 特定事實為研究目的,例如歷史學界有 些論述方式也是以追求史實為主,未必 完全是敘事的。

二、人文學領域特別重視專書的 出版

期刊文章一向是科學研究傳播的主 要途徑,相反的,在人文學領域或其它 較為「軟性」(softer)社會科學的學 科領域,研究成果的發表方式則較為多 樣。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仍然很重要,

但學者以專書形式發表研究成果也相當 普遍,專書的內容編排形式則可能是高 度專業性的學術專著,也可能是搜集特 定主題文章以供較廣大讀者閱讀的著 作。簡言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的學 者,在著作的發表上較不固定於期刊 的形式,專書也是另一重要且受到肯 定的出版形式。(Thompson, 2005)而 由 Garfield 以降的許多書目計量的實證 研究也證實,專書出版對於人文學者的 重要性仍然遠高於其它類型的資料。

(Thompson, 2002)專書的形式可以讓 作者有足夠的篇幅可以說明研究議題的 背景、脈絡、例證,經典的學術專書更 可能改變政府的政策、扭轉大眾對歷史 事件的看法,對人文學的研究有極高的

(7)

價值。(Collier, 1999)

三、人文學的學術寫作有較強的 地域性

人文學由於研究的對象和議題往往 是和研究者所處的文化體系和社會環境 密切相關的,因此人文學者所使用的語 言、文獻、發表的方式,往往也有較強 的地域性。在國外自 1950 年代以來的 研究已經證明,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有 大量使用本國語言的現象。我國人文類 科碩博士生之學位論文,經研究其引用 文獻亦以中文文獻主要語言(吳明德,

1987),而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教 師在發表及出版上,經研究顯示亦以中 文為主要的發表語言、以本土出版的期 刊和專書為主要發表管道。(陳明莉,

2003)

四、人文學學術出版的篇幅通常 較長

由於人文學研究在敘述、詮釋的過 程上相當重要,加上引用的文獻類型 有時又相當多樣(如可能會引用報紙、

檔案、手稿)(Hopkin, 1990),因此 有些人文學作品篇幅會顯得相當的長。

雖然長篇幅的作品在人文學的論述有時 確有其必要,但往往也造成出版社極大 的負擔,例如哈佛大學的希伯來文教授 Kugel便曾出版長達 1,055 頁的專著,

以致於哈佛大學出版社一度希望他能縮 小篇幅,後來則是先出節縮版,一年後 才能出版完整的版本;而牛津大學的

Burrows也曾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過 長達 1,416 頁的專書;而另一個著名的 例子是維吉尼亞大學的 Holt,他的專著 長達 1,296 頁,也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Heller, 1999a)這些神學和史 學的專著之所以篇幅如此之長,主要原 因多是出於需要對研究議題進行廣泛、

多層面的論述和考察之故。

五、人文學學術出版所需時間不 定,有時較長

人文學研究由於其研究議題的特殊 性,加上研究進程不若科學界有明確 的指標可以參考,因此學術成果的發表 有時會拖延較久的時間。有許多重大的 人文學專書往往需要花費十年、甚至 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寫成。(Heller, 1999)在許多人文學學科領域中,出版 時間長甚至被認為是必要的,例如歷史 學的探討需要以仔細和長時間的型態進 行;(Freitag,1997) 而 哲 學 家 則 更 自 認為哲學研究的發表和傳播本來就應該 是緩慢的,因為哲學家致力於探討人世 間的真理(truth)和良好的人生(good life),這些哲學議題的思考必需要經 由互動、授課、討論而產生,研究成果 的發表自然快不得。許多偉大的哲學家 如維根斯坦、海德格、斯賓諾莎、黑格 爾、休謨、尼采,都曾因為各種理由推 遲了作品的出版,有些甚至在身故之後 才集結出版。(Hopkin, 1990)

(8)

六、歐美人文學學術出版倚賴大 學出版社甚殷

專書對於人文學的研究發表有極高 的重要性,而學術性專書由於市場小、

讀者對象有限,因此大學出版社成為少 數可以支持人文學專書出版的重要出版 單位。因此有人以人文學者的避難所

(refuge)來形容大學出版社,在 50 年 代美國大學出版社的出版品中,人文學 的比重就高達 50%,社會科學占 1/3,

科 學 類 只 占 了 1/6 左 右。(Reynolds, 1955)在 80 年代末期的研究也指出,

大部份美國大學出版社的出版品仍以人 文及社會科學類為主,尤其以歷史和 語文為大宗,自然科學所占比重雖較 過去為高但也只占不到 1/3。(Parsons, 1987)正由於大學出版社對於人文學研 究的出版太過重要,因此當大學出版社 的營運不受重視或陷入困境時,人文學 的學術出版便會遭遇很大的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學的研究 和發展具有地域性,學術出版亦然。我 國的人文學出版與歐美最大的不同,在 於我國的大學出版社發展遠不若歐美,

大多數的大學都沒有設置大學出版社,

因此大學教師的專書應有相當數量是經 由商業出版社出版(萬麗慧,2004),

此為國內外的不同之處。但近年來,我 國的人文學或社會科學專書出版問題也 開始受到政府學術主管機關的注意,例 如國科會陸續規劃了「補助出版人文學 及社會科學專書作業要點」、「補助人 文學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寫作計劃作 業要點」、「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

譯注研究計劃作業要點」等辦法,以提 升、改善國內人文學專書的出版和撰述 環境;國立編譯館、國史館也提供部份 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書出版補助。此外,

部份大學也開始認知到大學出版社的重 要性,開始提升大學出版社的營運水 準,例如臺大自 85 年起設置臺大出版 中心,組織編輯委員會、完善專書的審 查制度、致力於出版高水準之學術書 籍;國立政治大學亦於 96 年起成立政 大出版社,建立出版團隊,並與民間業 者合作擴展經銷通路、出版學術專書。

(臺大出版中心,2010;政大出版社,

2010)

肆、 人文學專書出版危機與 發生原因

一、人文學專書出版之困境

人文學的學術出版具有注重專書、

出版時間長、具地域性、倚賴大學出 版社甚殷等特性,因此當大學出版社或 少數的商業出版社不願再為學者出版專 書時,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便缺 少了重要的發表管道,尤其自 1970 年 代以後,專書的銷量開始呈現鬆動的 現象,到了 90 年代專書的發行和銷售 更是雪上加霜,有人甚至用「自由落 體」來形容專書出版的慘狀,專書危機

(monograph crisis)一詞更開始在各種 學術出版文獻上出現,美國研究圖書館 學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 還 為 了 專 書 危 機 的 問 題 舉 辦 過 研 討 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9)

Libraries, 1997)傳統上將專書視作學 術傳播與學術成就認可重要元素的各學 科領域,都已經開始受到專書出版下滑 的影響,但有些學科受到的影響肯定會 特別大,例如人文領域中的文學研究、

歷史等學科,更是容易受傷。尤其這些 學科長久以來依賴大學出版社出版著 作,特別容易受到專書銷售量下滑的影 響。(Thompson, 2005)如果反映在實 際的銷售狀況上,此一問題便顯得更為 嚴峻,Dalton 便曾指出,學術專書的銷 售量,目前普遍預期一本專書在出版後 的四到五年之間只能售出 300 到 1,500 本,而大多數的情況只能在 300 本左右 徘徊。(Dalton, 2006)如此低迷的銷 售成果,是否能支持人文學的學術傳播 體系有效運作,實有相當的疑問。如今 學術專書的困境已經開始困擾人文學界 和學術出版界,許多人文學者擔心專書 不易出版、出版界則擔心專書銷售不易 影響經營、圖書館則憂心期刊價格的排 擠會造成用於購買專書的經費不足。

(Dalton, 2006;Thompson, 2005)顯然 專書出版的困境已經對整體學術傳播系 統的運作開始發生影響。

二、人文學專書出版困境之成因

人文學學術出版深受專書出版問題 所苦,自 90 年代以來已經引起不少的 討論。若欲解決人文學的學術出版問 題,就必需先了解人文學學術出版困境 發生的各種原因,以便在提出解決和改 善的方案時能確實針對問題發生的原因 提出有效的因應措施。人文學學術出版

問題發生的原因涉及各個層面,根據目 前各家說法,可以彙整為學術環境因 素、專書市場環境因素、讀者閱讀專書 行為的變化以及專書出版條件劣化等四 方面的原因,以下分別略述之。

(一) 學術環境的因素

1. 升等的壓力

有部份專家學者認為,造成專書 出版問題的深層原因,在於目前部份 大學對於教師的升等要求不合理,不 僅要求至少要出版一本專書,有的大 學甚至要求教師出版二本專書才能升 等。(Waters, 2001)過去尚有部份大 學以教學型大學自居,目前則幾乎每一 個大學都以研究型大學為目標(Dalton, 2006),甚至二年制、四年制的文理學 院也越來越標榜研究,不僅年輕教師的 升等壓力直線上升,已取得終身職的 教師升等壓力也大大增加。(Schuster, 1990)教師必須加快升等的腳步,將原 本只能發表在期刊上的少量文章,擴充 內容成為 200 多頁的專書,造成出版品 數量雖有成長,但市場卻並未隨之擴 大;升等壓力也使出版的需求變多,但 出版的機會卻仍然不變。(Humphreys, 1997)但是學術專書的增加並不能保證 學術品質的提升,因此許多出版家、

學者都認為專書危機其實根本就是學 術專業和學術領導危機。(Humphreys, 1997;Waters, 2001)

2. 學術勞動市場失衡

另一個造成專書出版不易的重要 原因,在於博士的數量過多,使得學 術勞動市場由 1950、60 年代的賣方市

(10)

場,演變成今日的買方市場。大學可以 從容挑選訓練精良、研究導向的教員,

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教師增加研究生 產。(Schuster, 1990)這使得潛在的出 版需求大大的增加了。根據研究,在美 國部份人文學領域,每年的教職職缺數 量只有應屆博士畢業生的 1/3,而總體 來看僅有 2/3 的博士有機會取得終身職

(D’Arms, 1997),激烈的競爭增加了 將博士論文改寫成書以應徵教職的需 求,也增加了助理教授、兼任教師出版 專書的壓力。

(二) 專書市場環境變化

1. 圖書館的預算危機

自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的專書出版問 題受到重視以來,圖書館的專書購買 能力下降一直被認為是專書危機發生的 最直接原因。由於學術圖書館一直是專 書的最主要市場,當圖書館用於購買專 書的預算減少,專書的銷售就會發生問 題。圖書館專書購買力下降的原因有很 多,一般多認為電子資料庫排擠了專書 的預算、科學期刊的價格上漲迫使圖書 館將更多預算投入期刊採購、經濟不景 氣以及保守主義抬頭使政府削減對大 學的補助等等,都可能是圖書館專書 購買力下降的原因。(Prosser, 2005;

Dalton, 2006;Gorman, 2002)圖書館專 書購買力從 80 年代中期到 2001 年已 急遽下降了 26%,長此以往對人文學 和部份社會科學的威脅將更形嚴重。

(Steele, 2005)大學中的科學領域教師 可能沒有警覺到,當他們一再要求圖書 館續訂部份高價的科學期刊時,可能

也正在摧毀文學院同事的出版機會。

(Thatcher, 1997)

2. 專書通路消失

專書除了以圖書館為主要市場之 外,另有兩個重要的銷售管道,一是獨 立書店,另一則是書評,但這兩個專書 銷售管道在 90 年代開始都呈現萎縮的 現象,對專書的銷售殊為不利。過去獨 立書店是許多對學術議題和大學出版品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造訪的地方,但在連 鎖書店興起的衝擊之下,許多獨立書店 紛 紛 退 出 書 市(Wissoker, 2002), 目 前大部份的書店販書都以利潤為最大考 量,鮮少有書店願意讓專書在架上閒置 許久等待讀者檢閱。(Dalton, 2006)

而 許 多 重 要 的 書 評 媒 體, 包 括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在 內, 也 開 始 刪 減 專 書 評 介 的 篇 幅。(Wissoker, 2002)

3. 專書銷售形成惡性循環

由於學術專書的銷售量日漸下滑,

造成出版商不得不縮短專書的發行週 期,或是提高專書的價格,才能支應專 書的出版成本。但是如此一來,能購買 的讀者就會更少,而作者就會更難找到 出版商出版,造成專書出版的惡性循 環。(Houghton, 2005)

(三) 讀者閱讀專書行為的變化

1. 研究者不參考同行的作品

學術傳播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 讓同儕得以得知他人的研究成果,但 目前在人文學領域,許多大學教師卻根 本不讀同儕出版的專書。造成此一問題 的原因有三:一是成本因素,由於個人

(11)

收入有限,大多數的人文學者只會選擇 購買經典性的專書;二是時間因素,隨 著資訊爆炸,大多數的學者根本沒空閱 讀完所有同儕的著作;三是品質因素,

由於有些專書是出於升等壓力之下的急 就章產物,其內容可能過了幾年便失去 參考價值,或是被更新的專書吸收詮 釋,自然很難引起同儕的閱讀動機。

(Humphreys, 1997) 這 些 因 素 都 使 得 許多學者在參考他人著作時,大多只使 用索引找尋特定的內容、或是只閱讀特 定 的 章 節(Henon, 1990), 不 會 閱 讀 全書,更不會因此而購買。

2. 專書的文字書寫無法吸引人

人文學專書的銷售不佳,有人認為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許多人文學專 書,其文字書寫實在無法吸引讀者,也 不 能 激 起 讀 者 的 興 趣。(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3)部份的人文學 專書,其撰寫時所考量的讀者對象,原 本便只針對口試或升等委員會的三、五 位委員作設想,根本沒有在敘述和行文 上為其他讀者考量。(Joshi, 2004)按 理來說敘事能力對人文學寫作是極為重 要的,人文學著作應當流暢、雄健,散 發人文精神並具說服力,但目前許多人 文學專書都充滿拗口的專業語言,無法 吸引讀者閱讀、購買。(Waters, 2001)

3. 學生不買學術性的專書

大學生或研究生理應是學術專書銷 售的重要市場之一,但在目前學生族群 之中,購買專書的現象卻並不普及,使 得專書銷售無法有突破性的成長。造成 此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許多專書-

尤其是博士論文改寫而成的專書-其

題材通常是非常細瑣、專精的,其性質 並不符合人文學領域的知識啟發和課堂 教學的需要。(D’Arms, 1997)此外,

人文學專著如果太貴太重,也容易引起 學生閱讀上的抗拒,而且學生翻閱專書 通常是為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或是為 了取得專書作者在書中所引用的其他 文獻,而不是對作者的研究內容有興 趣。(Heller, 1999b)在這些因素的影 響下,自然很難期待大學生或研究生願 意購買專書。

(四) 專書出版條件的劣化

1. 大學出版社經營不易

在歐美地區,大學出版社是人文及 社會科學專書的主要出版者,但由於 大學出版社已經越來越難經由出版活動 在市場上獲利以維持營運、保持新書的 出版機會,因此許多大學開始削減對大 學出版社的經費挹注。大學出版社為了 生存,開始出版一些地方性或指引性的 書籍,如導遊書、社區史、民俗或音 樂、政治人物報導、甚至食譜和養鳥

(Givler, 2002),使得內容嚴肅的專書 少了很多出版機會。有的大學出版社則 試圖以發行期刊的利潤來彌補出版專書 的損失,但缺點是一旦期刊被停訂,

專書的出版經費就沒有著落,甚至期 刊本身的發行也會有問題。(Wissoker, 2002)

2. 人文學出版補助的刪減

過去政府部門和學術基金會鑑於人 文學專書銷售不易,因此均有針對人文 學的學術出版進行補助,但隨著補助經 費被刪減,許多人文學專書的出版機會

(12)

也會隨之消失。例如美國政府在 1996 年 將 國 家 人 文 研 究 基 金 會(National Endowments of the Humanities, NEH)

的經費大刪 37%,使得 NEH 的出版補 助工作無法維持下去,相當長的時間都 沒有恢復。(Walker, 1996)而當美國 政府刪減了對歷史學學術出版的補助經 費時,甚至引起了 100 位歷史學家聯名 向柯林頓政府發出公開信表示抗議。

(Strosnider, 1997)私人基金會對人文 學學術出版的補助也不保證可以成為學 術出版的長久支柱,因為基金會的補助 重點和興趣也有可能會隨時間而發生改 變,影響部份人文學主題的學術出版申 請,例如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的拉丁美洲歷史出版補助便曾發生類似 的狀況。(Thatcher, 1997)

3. 專書出版固定成本難以下降

過去學術界對於學術出版成本問題 的討論,焦點多半集中在期刊,尤其 是科學領域的期刊,但其實專書的成本 問題也是造成其出版困境的原因之一。

人文學領域的專書,其出版成本有時不 亞於需要精密圖表的生醫期刊,例如藝 術史領域專書中的圖像授權費用和插 圖印製,其開銷便十分驚人。(Thorp, 2006)此外,專書出版中的某些成本如 紙張,固然會隨著銷量下降,但有些成 本卻不會隨著銷售量增加而下降,例如 廣告、編輯的成本始終是固定不變的。

人文學專書的成本難以下降,如果銷量 不佳,出版社勢必要提高價格,而且依 據目前的市場狀況和成本考量,一本人 文學專書要同時出版精裝本和平裝本已 經頗為不易。(Wasserman, 1997)

綜合上述對人文學學術出版困境各 種可能成因的探討,我們可以知道,人 文學的學術出版問題是多面向的,其原 因與所造成的影響與出版環境、學術傳 播環境都有密切關聯。

伍、 專書出版困境對學術傳 播系統運作之影響

人文學專書出版發生困難,對學術 傳播系統運作造成的第一波衝擊,便是 專書的出版量下滑,造成出版社無利可 圖甚至賠錢,自然少有人願意替人文學 者出版專書,長此以往,學者不僅出版 機會將大為減少,也將沒有好的專書可 以閱讀,人文學界也將失去一種表達其 學術內容的最佳出版形式。更有甚者,

專書出版困難,也將使以非營利為主的 大學出版社更不易生存,使得學者平白 失去大學出版社此一學術傳播管道;而 且專書出版困難也將造成學術傳播效果 下降、學術傳播運作成本上升、人文學 教師難有成果受評、升等不易等後果。

以下便分別略述專書出版困難對學術傳 播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並特別說明國 內的情況。

一、專書出版困難對學術傳播之 影響

(一) 專書銷售下滑,出版意願低落

專書的出版系統過去曾是平衡而健 康的,舉例來說,在 1969 年時普林斯 頓大學出版社的專書平均都還有 1,660

(13)

本 的 銷 量, 但 在 1984 年 時 已 經 下 跌 到 1,003 本,到了 1999 年只剩下不到 500本 的 銷 量。(Dalton, 2006) 加 州 大學出版的專書,其銷量在 90 年代時 便已下探到 300 多本,而且這還是全 球銷量合計的結果,每出一本專書要 虧 本 25,000 美 元。(Henon, 1990) 而 且這不是孤例,而是普遍的現象,根 據統計,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的專 書銷售量,有將近一半少於 500 冊,

大約有 85%的專書銷售量少於 750 冊

(Thompson, 2005),自然科學領域的 專書銷量雖然也同樣下滑,但顯然人文 學領域受到的影響更大,對於傳統人文 學、藝術、社會科學、區域研究等學科 的影響尤其明顯。(Steele, 2005)

專書銷售量的急遽下降,影響了出 版商為學者出版專書的意願,人文學 領域的專書出版便更加缺少管道,根據 哈佛大學出版社編輯的經驗指出,目前 人文學的研究性專書平均銷量大約介 於 275 本到 600 本之間,如果一本專書 只賣出 500 冊的話,出版社便必需背負 10,000美 元 的 虧 損。(Waters, 2001)

出版社如果無法在專書的出版上達到損 益平衡,那即便這本專書的品質再好,

恐怕也少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現在的專 書市場,即使是內容品質一流、獲得無 數肯定的專書,往往在銷售上也難有起 色,甚至是得獎書也不再是銷售上的保 證,賓州大學曾有 2 年內出版十本人文 及社會科學獲獎專書的佳績,其領域包 括歷史、政治哲學、浪漫主義等,但這 些書的銷量還是只有 500 本左右,並 沒有因為品質深受肯定而提升銷量。

(Thatcher, 1997)

(二) 造成大學出版社營運不易

在歐美地區,人文學專書的學術 出版對於大學出版社相當倚賴,因此 專 書 的 銷 售 量 下 滑, 直 接 受 衝 擊 的 便是大學出版社。雖然大學出版社的 設立目的原本就是為了替那些商業出 版社不願出版的學術專書提供出版服 務而成立,但是當大學出版社長久無 法經由出版品達到營運的上平衡,便 很難在目前講究績效的校園中得到支 持。由於目前大學出版社在專書市場 上無法獲利,加上許多大學開始刪減 對大學出版社的直接補助,使得大學 出版社被迫要在經營方式上想辦法維 持 營 運。(Givler, 2002) 主 要 的 變 通 方 法 有 二, 一 是 爭 取 母 機 構 以 外 的 出 版 補 助, 二 是 在 出 版 策 略 上 作 改 變。許多大學出版社將其出版的主題 範圍加以擴大,期望經由出版教科書 和其它題材的圖書來擴張市場、彌補 專書出版的損失,或是只出版在題材 上可能賣得比較好的專書,至於冷門 題材的專書則敬謝不敏。(Hitchcock, 1997)

大學出版社的這些因應策略雖然可 以使其營運壓力下降,但並不代表專 書的出版問題可以改善,更不代表人文 學的專書出版也可以獲益。主要原因出 在人文學學術領域不像專利或應用科學 研究一樣容易獲利或得到大筆補助,出 版補助的機會也少;其次,大學出版社 擴大出版的主題範圍期望能增加收益,

但人文學的出版品本來就很難有大量銷

(14)

售的機會,也很少有機會成為大班授 課時的教科書。根據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所 贊 助 的 一 項 名 為 BYTES 的調查研究指出,在受調查的哈佛、耶 魯等九所大學的人文學系所的 972 門課 程裏,教授們一共採用了多達 13,000 本書作為學生閱讀的指定參考用書。

(Thompson, 2005)相信在這麼多的指 定教材裡,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會為了 一、兩週的閱讀需要而特別去購買。人 文學者如果期望人文學的專書可以成為 大學部課堂上人手一冊的教科書、並說 服大學出版社可以因出版人文學教科書 獲利,成功的機會可能不高。

(三) 人文學學術傳播效果下降

由於人文學專書的出版困難,而 且解決的方式在短期內仍無明朗的走 向,因此許多出版家、人文學者不僅用 危機(crisis)一詞形容人文學的專書 出版問題,有的還用「痼疾」(chronic illness) 來 形 容 人 文 學 的 專 書 出 版,

甚至有人質疑人文學的專書在印量越 來越少的情形下,是否會走向死亡。

(Waters, 2001)而且由於印量少,再 版不易,很容易絕版,所以即使學者有 機會出版,在學術傳播的效果上也會大 打折扣。(Proseer, 2004)

(四) 造成人文學者升等或接受評 量的困擾

人文學專書銷量不佳,出版市場有 限,會使得出版社不願出版人文學專 書,造成人文學領域的年輕學者找不 到出版社出書。(邱炯友、林串良,

2003)尤其對於尚未升等取得終身職

(Untenured)的年輕教員、或是需要 將博士論文改寫成書以應聘教職的人都 非常不利。(Dalton, 2006)

(五) 造成人文學科的主題發展不 均衡

由於人文學的專書不易使出版社獲 利,因此出版社在選擇要出版哪些主 題的專書時,勢必會以銷售為考量,

而 不 再 以 學 術 價 值 為 考 量。(Dalton, 2006)事實上這種問題已經在人文學的 某些領域出現,像歷史學或語文研究的 專書還算有市場,但是某些地區的區域 研究、某些外國史及特定時期的歷史研 究便少有出版社願意出版,造成了人文 學學術出版主題上的不平衡問題。目前 最極端的情況是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已 成為歐美人文學學術出版最熱門的主 題,但古典文學研究卻少有出版者願意 出版。(Hitchcock, 1997)如此長期發 展下去,對於人文學學術傳播系統的運 作將極為不利。

(六) 提高學術傳播系統成員的工 作成本

學術出版是學術傳播系統中的一 環,學術出版如果出現困難,會升高學 術傳播系統中各個成員工作的成本。如 果大學因為成本理由而不願支持學術出 版,學術出版的成本並不會就此被節 省,成本只會被轉移,因為大學教師的 出版需求並沒有消失。例如,教師沒有 機會出版,就必須將出版的需求轉移到 系所或是規模較不完善的小出版社,教

(15)

師要協助分擔出版上各種煩雜的工作,

反而壓縮了原本用於教學和研究的時 間。(Day, 1997)

二、 國內人文學專書的出版問題 及其影響

國內的出版市場原本便較歐美要來 得小,以內需為主,不像國外出版商可 以擁有全球性的市場,而且近年來出版 業大環境不景氣,出版業呈現負成長的 狀況(經濟部工業局,2007),加上大 學出版社不發達、學術出版營利不易、

人文學研究又不受重視等諸多不利條件 的影響,我國的人文學者要出版專書已 頗為不易。綜合目前文獻所見,我國的 人文學學術出版問題及其對國內學術傳 播的影響,和外國的環境較為不同者主 要有以下數方面:

(一) 人文學出版社數量少,影響 學者出版機會

由於學術出版,尤其是專書的出 版,原本獲利就相當不易,因此一向少 有商業出版社願意投入。國內的大學教 師,尤其在人文及社會科學上,出版專 書的需求往往仰賴商業出版社出版,例 如麥田、新文豐、五南、巨流、聯經、

三民等等。(丁希如,2003)但學術專 書受限於市場特性,商業出版社將本求 利,在出版上不可能完全以學術發展為 考量,市場考量甚至公關書的出版都 可能會影響出版商的決策(王翠華,

2003),學者出版的機會勢必會受到限 制。

(二) 專書出版社特色多樣性不足

早期我國人文學的學術出版,受限 於學術發展環境和資源有限的影響,

多半以史學、漢學、古籍、方志等的 出版為主,較具代表性的出版社為成 文、商務、學生等。(吳栢青,2005、

2006a、2006b) 這 些 出 版 社 的 規 模 不 大、其創業者又具有強烈的文人特性,

出版的題材集中,較難為多種不同人文 學領域提供足夠的學術出版機會。

(三) 國內大學普遍缺少大學出版社

我國的大學,設有大學出版社者少 之又少,即便有設立出版社或出版中 心,往往也缺少完整的行銷通路。(王 翠華,2003)我國的人文學者無法像國 外的人文學者一樣有大學出版社可以提 供一個出版的管道。而專書出版環境如 果沒有改善,未來將更難誘使我國的大 學重視大學出版社設立的必要。

(四) 自費出版盛行,造成專書的 學術品質公信力不足

由於我國的人文學者出版專書的管 道有限,但出版和升等的壓力仍然存 在,因此部份大學教師為求能順利出 書,會自行出資印刷,然後再以折價的 方式委託書局銷售(黃輝南,2003),

有的甚至只是「借用」出版商的名號聊 表確有出書而已,此即國外出版界稱之 為「自費出版」(vanity publish)的一 種出版型態。對學術出版而言,自費出 版的品質通常是受人質疑的,出版商也 多半不願成為自費出版商,但這種自費

(16)

出版的現象在國內卻非罕見。目前國內 已有部份大學要求教師出版專書必須要 有正式的審核機制和出版機制,未來雖 然可能仍有人能以自費出版方式取得升 等資格,但出版管道不足的壓力也勢必 會更加升高。

(五) 我國人文社會專書出版缺少 審查機制

由於我國的大學普遍缺少大學出版 社的設置,即便有設置,在通路和經營 上也多半難以和商業性的學術出版社相 比。因此學者如果要出版專書,就必需 仰賴數量不多的商業學術出版社,出版 管道相當有限。而在商業學術出版社之 中,除少數大型或專業性極高的學術出 版社之外,大多缺乏公開且可信任的評 審制度,致使專書的學術價值往往受到 相當的質疑,被認為可靠性不如期刊。

陸、結論與建議

經由上述的分析可知,人文學學術 出版問題的發生,其原因是多面向的,

其發生的根源不僅僅是來自出版經營,

也來自學術傳播系統中的各種制度和各 個成員。而專書出版環境的日趨艱困,

也已對深為倚賴專書的人文學領域造 成衝擊,這些衝擊包括了專書出版量下 降致使出版意願低落、大學出版社經營 不易、人文學學術傳播效果降低、升等 或接受評鑑不易、主題發展不均衡、學 術傳播系統成員工作成本上升等等;而 我國的人文學專書出版又有出版社少、

出版社多樣性特色不足、缺乏大學出版

社、自費出版嚴重、缺少審查機制等獨 有之問題衝擊我國之人文學學術傳播運 作。綜合而言,對專書倚賴極深的人文 學領域,其專書出版問題的發生,其原 因可能來自於學術環境、讀者的專書閱 讀行為、專書市場變化等多個層面,且 已對學術傳播的運作造成了多方面的影 響。以下便以圖一顯示人文學學術出版 困境、所造成的問題以及主要的形成原 因。

而為了解決專書出版的困境,國內 外許多學者專家、大學院校,乃至於政 府單位目前均已紛紛提出了各種解決或 補助的方案,這些方案包括有呼籲教師 的升等應與專書出版脫勾、應用資訊科 技進行電子出版、書籍內容的搜尋或電 子商務販賣、以多元角度評量教師的學 術成就、加強出版經營的彈性與效率、

提供教師專書出版補助(如我國的國科 會專書出版補助)、建立專書出版審 查制度以提升專書的內容公信力等等。

(Cronin & La Barre, 2004;Thompson, 2005;Givler, 2002;魏念怡,2003)雖 然這些方案的成效如何仍有待時間檢 驗,但仍值得各界持續嘗試和進一步研 究、討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專書出 版問題目前各界已經提出了一些補助或 解決的方案,但這些方案的擬定,仍必 需根植於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術傳播運 作需求,如果各種解決方案的制定脫離 了學術傳播運作的需求,那麼無論出版 科技或政策如何翻新變化,長久下來仍 將無助於專書出版問題的解決。個人在 此針對我國的人文學專書出版問題提出

(17)

若干建議,期望拋磚引玉,作為未來討 論如何改進專書出版問題時的參考。

一、學術傳播運作的獎酬功能,

應引導專書出版朝向健康方 向發展

學術傳播運作獎酬功能,主要展現 在教師的升等、評量、接受評鑑等各 方面。由前述的探討可知,人文學領域 有重視專書、所需篇幅長、在地化及本 土化特質高、寫作時間長、引用資料多 元、呈現方式多樣、研究異質性高等特 性。因此,如果對於人文學門的評量未

能有效針對人文學的學術出版特性作考 量,評量標準反而會產生削足適履的現 象,不但對促進人文學學術出版的發展 沒有獎勵效果,對整體人文學門的學術 傳播運作也沒有太多的幫助。因此,對 人文學教師的升等或評鑑,不應採用單 一的量化標準去評量(如計算引用),

也應該注重在地的語言及題材、並勿以 自然科學的標準強加於人文學領域,如 此始能引導專書出版朝向健康的方向發 展。

圖一 人文學專書出版困境、所造成問題以及主要形成原因(作者整理)

人文學學術出版問題:

銷量下跌、出版不易

造成問題:

1. 出書機會變少,年輕學者升等不易 2. 易絕版,學術傳播效果減小

3. 冷門書不易出版,影響學術知識均衡發展 4. 學術傳播運作成本提高,影響教學研究 學術環境因素:

1. 學者升等的壓力 2. 學術勞動市場的失衡

專書市場環境變化:

1. 圖書館的預算危機 2. 專書通路消失

3. 專書出版形成惡性循環

專書出版條件劣化:

1. 大學出版社經營不易 2. 專書出版補助被刪減 3. 固定成本難以下降 讀者閱讀專書行為變化:

1. 學者不參考同儕的作品 2. 專書的文字無法吸引人 3. 學生不買學術專書

(18)

二、大學出版社的設立或營運,

應受重視甚至受補助

我國的大學院校極多,但設立有大 學出版社或出版中心的比例極低;即使 設置有大學出版社,也缺乏一般出版社 應有的完整出版能力和行銷通路。但大 學出版社和大學圖書館一樣,都是大學 的心臟和學術傳播的管道。(邱炯友,

2006)且聲譽卓著的大學出版社,更是 大學學術聲望的象徵和重要資產。因 此,我國的大學應當更加重視大學出版 社,而政府或可考慮在補助大學的項目 中加強對大學出版社的補助。如此,不 僅可使我國的人文或社會科學學者可以 增加出版專書的管道,對於提升大學之 學術聲望、追求卓越亦有所助益。

三、電子出版或科技應用於專書 出版,應考量人文學領域的 學術傳播運作特性

無論是引進電子書、POD、書籍內 容搜尋、圖書資料庫、電子商務,專書 的出版問題解決不能完全只倚賴資訊科 技的導入,而是應當進一步考量人文學 領域的各種學術傳播特性,例如人文學 知識的搜尋特性、人文學者接受資訊科 技的程度和需求、人文學知識的呈現和 使用方式、人文學學術內容的傳遞和使 用特質等等。如此始能確保科技或電子 出版的導入能確實符合人文學領域的需 求。

四、圖書館應發揮學術傳播的積 極角色,注重專書的庋藏、

使用、採購等議題

圖書館員長久以來對於期刊漲價或 期刊危機等議題均已耳熟能詳,但對 於專書的出版問題卻相對的較少有人注 意。未來學術圖書館宜發揮學術傳播的 積極角色,可能的作法包括注意專書採 購預算是否均衡適當,或是研究電子書 的服務模式、永久典藏、保存維護等問 題,或是與系所合作協助教師進行專書 出版等等,均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五、加強專書出版的審查機制

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有審查 機制的專書出版管道十分缺乏。雖然許 多學者都承認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

專書的重要性可能比期刊要來得高,但 是臺灣的出版界在出版學術專書上,有 審查制度的卻不多,連出版的機會都很 少,使得許多未經審查或自費出版的專 書在評審上的公信力都不高。目前,國 科會已注意到此一問題,以補助方式,

鼓勵專書中的篇章可以由期刊的編委會 代審,企圖提升專書的審查品質;而國 科會在補助專書出版的辦法中,亦對出 版者在編委會、審查機制等條件上加強 要求。建議未來上述兩項補助措施除可 以持續推動之外,我國的大學還可以和 民間出版社合作,進行策略分工,由民 間出版社負責出版行銷,而大學則擔負 起推動審查的工作;或是由教育部等學 術主管單位,加強補助各大學教師著作

(19)

出版、送審的審查作業費用,以免大學 教師因審查費用不足或是需要自費負擔 審查費用而致使審查工作無法推動。

總之,目前許多出版家和人文學 者,都十分憂心人文學的學術出版前 景,尤其在目前的大學校園中,人文系 所的地位日益低落,大學校園受商業價 值的影響太深,技術轉移、研發授權、

專利創收等議題糢糊了大學的發展方 向,人文學學術出版的困頓可以被視作 是人文學學術地位低落的最明顯病徵。

(Waters, 2001)如何經由人文學學術 出版展現人文學的研究成果、顯示人文

學的重要性、並彰顯人文學與科學的不 同之處,相信將是未來人文學學術界、

學術圖書館、學術出版界都會極為關注 的課題。

誌謝

本文原稿部份內容,曾於輔仁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舉辦之「2009 圖書館與 資訊社會」學術研討會中宣讀,參考與 會同道所提出之建議,經增補、修改後 發表於此,特此申謝。

參考文獻

丁希如(2003)。商業出版社學術書市場經營研究:以「桂冠圖書公司」與「麥田 出版公司」為例。在邱炯友編,大學出版社與學術出版(頁 103-112)。臺北 縣: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王梅玲(2003)。從學術出版的變遷探討學者、出版者與圖書館的角色。國家圖書 館館刊,92 年 (1),67-93。

王翠華(2003)。審稿與編務。在邱炯友編,大學出版社與學術出版(頁 75-80)。

臺北縣: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臺大出版中心(2010)。中心簡介。取自 http://www.press.ntu.edu.tw/ntu_nube/news/

intro_index.asp

吳明德(1987)。我國公立大學圖書館支援研究所學術研究之探討(國科會專題研 究計畫成果報告,NSC76-0301-H002-1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 暨研究所。

吳栢青(2005)。名山風雨礪志業,書林誰與共令名:臺灣學生書局的學術出版。

文訊,239,159-164。

吳栢青(2006a)。見證歷史.閱覽尋根:記成文出版社。文訊,245,96-100。

吳栢青(2006b)。舊學商量加邃密,知培養轉深沉:商務印書館與臺灣商務印書 館。文訊,252,106-115。

(20)

邱炯友、林串良(2002)。大學出版社與學術社群電子出版之研究。資訊傳播與圖 書館學,9(2),11-25。

邱炯友(2006)。學術傳播與期刊出版。臺北市:遠流。

政大出版社(2010)。關於我們:成立緣起及宗旨。上網日期:2011 年 7 月 21 日。

網址:http://nccupress.nccu.edu.tw/about/about.php

陳明莉(2003)。臺灣學術場域的知識生產、傳播與消費: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出 版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5,1-46。

傅雅秀(1999)。從圖書資訊學的觀點探討科學傳播。臺北市:漢美。

黃輝南(2003)。淡江大學出版中心的過去與未來:從傳統到資訊時代。在邱炯友 編,大學出版社與學術出版(頁 249-258)。臺北縣: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萬麗慧(2004)。海峽兩岸大學出版社暨學術出版的現況與未來。出版界,70,10- 15。

經濟部工業局編(2007)。200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經濟部工業 局。

蔡明月(1999)。學術傳播與書目計量學。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5(1),38-57。

蘇 諼(2002)。電子資訊資源、電子出版、學術傳播。圖書與資訊學刊,40,18- 28。

魏念怡(2003)。國科會補助出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專書及論文集作業要點修正及 實施。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4(4),43-46。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1997, September 12). The specialized scholarly monograph in crisis: Or how can I get tenure if you won’t publish my book. Retrieved July 19,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specscholmono/

Borgman, C. L. (Ed.). (1990).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bibliometrics. Newbury Park:

Sage, 1990.

Budd, J. M., & Harloe, B. (1997).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21st century: From collection management to content management. In G.E. Gorman

& R. H. Miller (Eds.), Collections Manage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A handbook for librarians. (pp. 10-22 ). Westport: Greenwood.

Chodorow, S. (1997, September 12). The once and future monograph.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specscholmono/chodorow. html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3). Can scholarly publishing be sav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0(9), B17.

Collier, B. (1999). Preserving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monograph.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5(22), A56.

(21)

Cronin, B., & La Barre, K. (2004, April). Mickey Mouse and Milton: Book publishing in the humanities. Learned Publishing, 17(2), 85-98.

Dalton, M. S. (2006, July). A system destabilized: Scholarly books today.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37(4), 251-269.

D’Arms, J. H. (1997, September 12). Advancing humanistic scholarship in the pre- tenure Years.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

specscholmono/DArms.shtml

Day, C. (1997, September 12). Digital alternatives: Solving the problem or shifting the costs?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

specscholmono/day.shtml

Freitag, S. (1997, September 12). The AHA/ARL proposal on the endangered monograph.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specscholmono/

Freitag.shtml

Givler, P. (2002).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ing in United States. In R. E. Abel & Lyman W. N.

(Eds.), Scholarly publishing: Book, journal, publishers, and libra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107-120). New York: Wiley.

Gorman, M. (2002). The economic crisis in libraries: Causes and effects. In R. E. Abel &

L. W. Newlin (Eds.), Scholarly publishing: Book, journal, publishers, and libra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257-272). New York: Wiley.

Heller, S. (1999). Writing long: Some scholars still have a lot to say.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5(22), A16.

Heller, S. (1999). The shrinking scholarly book.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5(25), A15.

Henon, A. L. (1990). Publish and perish. The Serials Librarian, 17(3/4), 35-41.

Hitchcock, J. (1997, September 12). Reaching specialized audiences: The publisher’s conundrum.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

specscholmono/Hitchcock.shtml

Hopkin, R. H. (1990).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e Humanities: The role of the editor. The Serials Librarian, 17(3/4), 25-32.

Houghton, J. (2006). Economics of publishing and the futur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G. E. Gorman (Ed.), Scholarly publishing in an electronic era: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4/2005 (pp.165-188). London:

Facet Publishing.

Humphreys, R. S. (1997, September 12). Why do we write stuff that even our colleagues don’t want to read?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

specscholmono/humphreys.shtml

(22)

Jordan, P. (1998). The academic library and its user. London: Gower.

Joshi, S. (2004). Hippo meets dissertator on forked path in academic jungle.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36(1), 25-27.

Parsons, P. F. (1987). Getting published: The acquisitions process at university press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oseer, D. (2004, January 23). Open access–The futur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Retrieved May 12, 2007, from http://www.lib.cam.ac.uk/Future/SPARC_Cambridge_

Humanities.ppt

Prosser, D. (2005).The next information revolution: How open access will transform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In G. E. Gorman (Ed.), Scholarly publishing in an electronic era: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4/2005 (pp.99-117). London: Facet Publishing.

Reynolds, V. (1955, April). Refuge of the scholar: Th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 180(18), 366-367.

Schuster, J. H. (1990). The context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The Serials Librarian, 17(3/4), 15-23.

Steele, C. (2005). The library’s perspective on scholarly publishing in the 21st century. In G. E. Gorman (Ed.), Scholarly publishing in an electronic era: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4/2005 (pp.35-54). London: Facet Publishing.

Strosnider, K. (1997). Historians seek funds for key document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3(37), A33.

Thatcher, S. G. (1997, September 12). Thinking systematically about the cris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

specscholmono/thatcher.shtml

Thompson, J. B. (2005). Books in the digital age.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Thompson, J. W. (2002). The death of the scholarly monograph in the Humanities? Citation patterns in literary scholarship. Libri, 52, 121-136.

Thorp, R. (2006, February). Publishing on Art: A crisis? The Art Book, 13(1), 27-28.

Van de Sompel, H., Payette, S., Erickson, J., Lagoze, C., & Warner, S. (2004, May).

Rethink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D-Lib Magazine, 10(9). Retrieved August 25, 2011, from http://www.dlib.org/dlib/september04/vandesompel/09vandesompel.

html

Walker, P. V. (1996). Publishers fear impact of Arts and Humanities budget cut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2(17), A37.

(23)

Waters, L. (2001, September). The tyranny of the monograph and the plight of the publisher.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17(3), 19-25.

Wasserman, M. (1997, September 12). 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publish a monograph and why. Retrieved July 21st, 2011, fro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

specscholmono/wasserman.shtml

Wissoker, K. (2002, September 18). An emerging crisis: Scholarly publishing & the Humanities. Retrieved October 19, 2007, from http://www.jhfc.duke.edu/fhi/events/

scholarlhy_pub/2002 kenwissoker.php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banks’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on their risk and profitability in Taiwan.We takes quarterly data of 37 commercial banks, covering the period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In these lessons, students will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n our daily life, and analyze the moral issues raised in it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 The IEC endeavours to ensure that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presentation is accurate as of the date of its presentation, but the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on an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Seeking to depart from Zheng Xuan and Zhu Xi’s different takes on the theory: “The paintwork is executed on top of the white backgrou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ex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