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農業土地利用的變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章 農業土地利用的變化 "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Loading

數據

圖 3-3    莿桐鄉民國 50 年代主要作物的空間分布  資料來源:民國 95 年 7-8 月間訪問。          根據圖 3-3 的繪製結果可知:當時的農家種植的作物種類較今日龐雜許多。 稻米、甘藷與落花生是當時本區最重要的三大作物,各村皆廣泛種植,其餘作物 如甘蔗、蔬菜類、芝麻、菸草等的栽種則稍有空間差異。  其中,稻米既是主要糧食,也是繳納田賦、水租或換取肥料的必需品;而甘 藷除可補充糧食外,也是豬隻的重要飼料來源;落花生則可供搾油。此三大作物 由於與民生密切相關,故為各農家普遍栽培,分布最
表 3-8    莿桐鄉民國 50-60 年耕地面積                                          單位:公頃  田  單期作田 時間  (民國)  耕地 面積  合計  兩期作田 第一期作田 第二期作田  園  50 年  3577.35  2258.64 1353.77 -  904.87  1318.71  55 年  3577.35  3452.35 1353.77 -  2098.58  125.00  60 年  3554.05  3429.05 1353.7
圖 3-6    莿桐鄉民國 60 年代主要作物的空間分布  資料來源:民國 95 年 7-8 月間訪問。  在圖 3-6 中,本區西側的甘厝、甘西、義和、興桐等村傳統上灌溉水源就較 為充足 41 ,多數農田都是水田,加上鄰近西螺果菜市場,戰後以來一直就是以稻 米、蔬果類栽培為主的地區,甘藷、落花生等旱作的種植面積相對較小,此時主 要的蔬果類作物為菜心、瓠瓜、菜豆、蕃茄等,其中蕃茄在種植時須搭籬,接續 在瓠瓜、菜豆之後種植可提高竹籬使用率,將搭籬成本降至最低,為農民普遍採 種。  而東側五華、六合、四合、麻
表 3-12    莿桐鄉各村落主要作物  主要作物  村別  戰後初期  民國 60 年代  近年  五華村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菸草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  稻米、蒜頭  六合村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菸草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  稻米、蒜頭  四合村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菸草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  稻米、蒜頭  麻園村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菸草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芝麻  稻米、蒜頭  饒平村  稻米、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控方 控方 控方 華工 華工 華工 華工 印第 印第 印第 印第 安人 安人 安人 安人 貧苦 貧苦 貧苦 貧苦 農民 農民 農民 農民. 聯邦 聯邦 聯邦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土地利用樣條圖 Landuse transect顯示現時 利東街尚存在的婚嫁經濟活動,兩位同學採用了

每杯大概 $20 的咖啡,農民只賺到大概 $0.1 ,即不夠零售價 的百分之一 ,有些地方更低於種咖啡豆的成本,因為小農在

水利工程建設與農耕技術發展,使秦漢農業的產量有更進一步的突破,經濟 繁榮造成了貧富懸殊、土地兼併等社會問題,王

台灣於過去 50 年間(自 1952 年至 2001 年),產業歷經兩次產業結構 轉型,第一次發生於 1951 年至 1981 年間,由農業經濟轉向以工業為主的 經濟,第二次轉型發生於

用 途 專供農業發展及農民福利之用 課徵主體 申請農業用地變更使用之申請人 收支運用 專款專用(農業發展基金專戶).. 審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