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文清 博士

非都市型大學與周邊區域發展影響 關聯性之研究

研究生:黃凱琳 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

(2)
(3)
(4)
(5)

謝 誌

兩年多的研究生生活即將結束,慶幸自己也完成了學位論文。這篇論 文的生成要感謝許多人。感謝指導教授王文清老師,在不同學術領域的阻 隔下,不嫌麻煩地收我為研究生。在做論文的過程中,有許多需要調適、

互相適應的部分,也都因王老師的包容和悉心指導,才得已順利進行;而 領域上的不同,也啟發我產生許多不同面向的思考,讓我獲益良多。此外,

要感謝校外口委許民陽教授不辭遠行,千里迢迢前來台東提供論文修正的 建議;以及梁忠銘老師在百忙之中,也能擔任口委提出諸多意見,讓我的 論文更趨於完善。

論文相關資料的取得及問卷的發放,首要感謝壽豐鄉志學村村長劉再 成先生,熱心地為我尋找受試者,讓我感受到志學村村民的熱情,以及陳 美珍小姐、志學村辦公處人員、壽豐鄉戶政事務所洪小姐、鄉公所人員等,

提供給我許多相關資料。也要感謝副校長侯松茂、縣政府淑圓小姐的協 助,幫我解決人力資源上的不足。另外也要感謝安邦公司的郭建興先生和 陳小姐,提供文獻的來源,讓我能順利找到所需之書籍。

再者,要感謝所上的梁老師,在擔任所長的期間,對我們的諸多照顧、

以及班導師黃毅志老師對我們的關愛,還有熊同鑫院長和鄭燿男老師平日 的關心,與在這二年中在教育方面的課業指導。而同窗好友們更是我研究 所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動力,尤其是思蒨、儷玲、幸芬平日的互相鼓勵和扶 持,以及其他同學、學弟妹的加油打氣,讓我也研究生涯得以多采多姿地 開心渡過。

最後要感謝我摯愛的父母和弟弟,在就學過程中一直支持著我,讓我 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走想走的路。在這幾年中,給予我精神上的支持和經 濟上的支助,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完成學業,謝謝我最愛的家人。

凱琳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

(6)

非都市型大學與周邊區域發展影響關聯性之研究

摘 要

我國由於高等教育的普及需求,而大量設置、或升格改制大 學,造成大學校院在數量上的急速增長,且因大學的性質漸由封閉 孤立轉為開放系統,大學被寄予的期望也開始不限於教育上的發 展,其所能發展的價值逐漸涉入至周邊區域,影響文化、環境、經 濟、社會等的變化,與周邊區域居民產生更高的互動,並與周邊區 域形成一個資源共享的共同體。鑑於市區土地取得困難,且目前大 學大都位於都會人口密集區,在高教改革鬆綁的絛件下,國內大學 大量急速擴充,大學的設立選址則成為重要的課題。因此不論從平 衡區域發展或實質上土地取得因素,新設校區通常位於市郊或鄉村 區域,大學之發展更成為區域內發展之重要關聯因素。然而就大學 的分佈情形來看,卻未考量台灣各地區大學的均衡發展。東部地區 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大學校院的數量遠不及台灣其他地區,有分 佈不均的情形發生。本研究係以非都市型大學之發展做為探討主 題,即是著眼於該型大學對區域發展之重要性,並擇定地理區域與 背景條件相似,並成立於民國八十三年之國立東華大學、與民國九 十二年改制成為大學之國立台東大學做為主要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探討二所大學與周邊區域居民互動情形之 贊同度和期望,問卷內容以四大指標項:教育服務、文化環境、社 會人口及產業經濟為調查重點,並將期望分為活絡當地經濟、提供 終身教育的機會、提昇與開發當地的產業、提昇當地的文化環境、

培養當地企業所需人才、帶動優質教育環境發展、促進產官學結 合、提昇當地景觀、促進當地商圈發展、帶動當地公共建設開發、

吸引企業投資、吸引人口移入及回流等十二個指標,以瞭解當地居 民對大學的期望。研究結果顯示,當地居民對大學的贊同度以文化 環境為最高,其次依序為教育服務、社會人口、產業經濟,而其期 望以提供終身教育為最高,吸引企業投資、促進產官學合作、吸引 人口移入為最低。本研究結果希望能做為未來大學發展的參考,也 冀望有助於教育單位在教育政策訂定上,及大學與區域互動發展模 式的對照。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學、區域

(7)

Study on the Influe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ural University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content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ural university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quant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develops unequally in each area is existential. The quantity of universities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these forty years, but there are only six universities in east area. On the other hand, the functions of university become more multiple, not only in educational service, also in cultural,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al functions. Simultaneously, universities open up to society gradually; they also expand functions and have more interaction surrounding residents.

The study chose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to be a compare target has instituted more than ten years and to forecast the future of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The method of study is based on collecting relevant documents of universities, and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e to residents for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residents in peripheral region. There are four agreeable target of questionnaire:

educational servic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social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economy, and twelve expectative target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residents of both universities have higher agreement in educational service and culture, but lower agreement in social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economy. And highest expect of residents is in educational service, and the lowest is industry economy.

Keyword: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region

(8)

目 次

摘要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我國高等教育之發展與歷程--- 7

第二節 都市發展與學校之關係---12

第三節 大學在區域中的角色---18

第四節 小結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24

第二節 研究樣本---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24

第四節 實施過程與資料處理---27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研究區域環境背景與人口現況 ---28

第二節 基本資料分析---33

第三節 教育服務、文化環境、社會人口及產業經濟影響之分析 ---43

第四節 居民對大學期望之次數分析 ---75

第五章 結果與解析

第一節 居民贊同度與期望之解析結果---78

第二節 中地理論、點-軸系統與大學發展之關聯---9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98

外文部分 --- 103

(9)

附錄

附錄一 國立東華大學問卷--- 105 附錄二 國立台東大學問卷--- 109 附錄三 因素分析表--- 113 附錄四 國立東華大學周圍居民對大學影響贊同度之百分比次數分析 -- 117 附錄五 國立台東大學周圍居民對大學影響贊同度之百分比次數分析 -- 121 附錄六 國立東華大學開放式問卷內容--- 125 附錄七 國立台東大學開放式問卷內容--- 127

(10)

表 目 次

表 2-1-1 九十四學年度各地區大學校院數 ---10

表 2-2-1 不同都市階層公共設施 ---17

表 2-2-2 人、都市、大學功能對照表 ---18

表 3-3-1 問卷樣本數統計表---26

表 3-3-2 問卷量表之信度---26

表 4-2-1 壽豐鄉居民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表 ---34

表 4-2-2 台東市居民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表 ---36

表 4-2-3 壽豐鄉居民居住地與居住時間次數分配表 ---41

表 4-2-4 壽豐鄉居民居住地與居住型態次數分配表 ---41

表 4-2-5 壽豐鄉居民居住時間與居住型態次數分配表 ---41

表 4-2-6 台東市居民居住地與居住時間次數分配表 ---42

表 4-2-7 台東市居民居住地與居住型態次數分配表 ---42

表 4-2-8 台東市居民居住時間與居住型態次數分配表 ---43

表 4-3-1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交叉表 ---44

表 4-3-2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職業之交叉表 ---45

表 4-3-3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45

表 4-3-4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46

表 4-3-5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交叉表 ---47

表 4-3-6 國立東華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交叉表 --- 48

表 4-3-7 國立東華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職業之交叉表 ---49

表 4-3-8 國立東華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49

表 4-3-9 國立東華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50

表 4-3-10 國立東華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交叉表 ---51

表 4-3-11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交叉表 ---52

表 4-3-12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職業之交叉表 ---53

表 4-3-13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53

表 4-3-14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54

表 4-3-15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交叉表 ---55

表 4-3-16 國立東華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交叉表 ---56

表 4-3-17 國立東華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職業之交叉表 ---57

表 4-3-18 國立東華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57

表 4-3-19 國立東華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58

表 4-3-20 國立東華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關係 ---59

表 4-3-2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關係 ---60

表 4-3-22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職業之交叉表 ---61

表 4-3-23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61

表 4-3-24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62

表 4-3-25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服務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交叉表 ---63

表 4-3-26 國立台東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交叉表 ---63

表 4-3-27 國立台東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職業之交叉表 ---64

表 4-3-28 國立台東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65

(11)

表 4-3-29 國立台東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66

表 4-3-30 國立台東大學文化環境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交叉表 ---66

表 4-3-31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交叉表 ---67

表 4-3-32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職業之交叉表 ---68

表 4-3-33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69

表 4-3-34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70

表 4-3-35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人口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交叉表 ---70

表 4-3-36 國立台東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教育程度之交叉表 ---71

表 4-3-37 國立台東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職業之關係 ---72

表 4-3-38 國立台東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居住地之交叉表 ---73

表 4-3-39 國立台東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居住時間之交叉表 ---74

表 4-3-40 國立台東大學產業經濟與周邊居民居住型態之交叉表 ---74

表 4-4-1 壽豐鄉居民對國立東華大學過去期望與現在期望比較表 ---76

表 4-4-2 台東市居民對國立台東大學未來期望表 ---77

表 5-1-1 都市型大學及非都市型大學異同表 ---85

(12)

圖 目 次

圖 1-4-1 研究流程 --- 6

圖 2-2-1 普林斯頓大學之校園發展圖 ---15

圖 4-1-1 壽豐鄉土地利用百分比 ---29

圖 4-1-2 壽豐鄉及志學村人口分佈百分比 ---29

圖 4-1-3 壽豐鄉人口教育程度百分比 ---30

圖 4-1-4 台東市土地利用百分比 ---31

圖 4-1-5 台東市人口分佈百分比 ---32

圖 4-1-6 台東市人口教育程度百分比 ---32

圖 5-1-1 壽豐鄉、志學村和國立東華大學人口成長圖 ---83

圖 5-1-2 國立台東大學人口成長圖 ---83

圖 5-1-3 國立東華大學過去期望與現況 ---87

圖 5-1-4 國立台東大學之未來期望 ---88

圖 5-1-5 日本各大學選定設校各縣市之期望 ---89

圖 5-1-6 日本各大學選定設校各縣市之效果 ---90

圖 5-2-1 花蓮市區、國立東華大學區位圖 ---92

圖 5-2-2 台東市區、國立台東大學區位圖 ---93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近年來,由於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大學在數量上快速擴增。根據 教育部 2004 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在民國 39 學年度時,僅有 7 所大學院 校,包括大學 1 所、獨立學院 3 所、專科學校 3 所,及大學附設研究所 3 所;

至民國 50 年時,大學院校即增至 16 所;民國 60 年時大學院校增為 23 所,其 中包含大學 9 所、獨立學院 14 所;民國 70 年時成長較為緩和,僅增至 27 所。

但自民國 70 年後,由於經濟的需求和發展,且政府為了平衡城鄉差距及學 術領域的發展,除在各縣市設立公立大學外,也鼓勵私人企業投入興學的行 列,加上許多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造成公私大學數量急增至 39 所 ( 王 保 進 , 2003 ; 張 鈿 富 , 2004 ; 楊 國 賜 , 1998 ; 歐 陽 教 、 黃 政 傑 , 1994)。至民國 80 年時,大學院校共計 50 所,其中大學 21 所、獨立學院 29 所;至目前 94 學年度,校數已激增到 154 所(不含專科學校),包含公立大學校 院共 60 所、私立校院則為 94 所(一般綜合大學及獨立學院 58 所、科技大學及 技術學院 75 所、師範及教育大學 9 所、體育院校 3 所、軍警學校 7 所、空大 2 所)(高教簡訊,2005)。

雖然大學急速增加,但就大學分佈的情況來看,仍舊有分佈不均的現象產 生。北部地區有 68 所大學院校、中部地區有 30 所、南部地區有 48 所大學院 校;而東部地區的花蓮縣及台東縣,大學院校數僅個位數,只有 6 所。相較之 下,北部、中部、南部地區的大學校院數分別是東部地區的 10 倍、5 倍及 8 倍。我國大學院校縱使近年在數量上增長快速,卻沒有考量應在各地區上均衡 發展,促進大學吸引人潮進入東部地區,帶動當地教育的均衡發展。

另外,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政治、經濟快速成長,大學教育有了以下根 本的轉變(楊國賜,1998;戴曉霞,1999):

(一)高等教育性質從精英教育轉向普及教育。

(二)高等教育體系從封閉轉為開放。

(三)高等教育體制從一元化轉為多元化。

(四)高等教育行政體系由中央集權轉向大學自主。

(14)

由此得之,在早期大學教育是獨立於社會之外,是以培養菁英人才為主,

大學校園也與外在環境隔離,儼然形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然而,隨著社會的變 遷、時代的演進,大學的普及化讓人人有機會上大學,而大學也無法再孤立於 社會之外。同時,政府對大學也採取了鬆綁的方式,使大學在學術上、行政上 以及師生權益保障上有更大的自主權;相對地,大學的營運好壞與否,是否能 吸引主要消費者----學生,就都要靠大學本身來承擔(林逢祺,2000)。此外,學 校社區化的推廣,也讓大學從封閉的系統走向開放、與社區資源共享的方向,

使大學與其周圍地區的居民產生更多的互動(林明地,2002)。另一方面,目前 許多先進國家的趨勢是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大學的擴增也帶動了一般居民 對回流教育的需求,期望利用大學現有的資源來進修。而大學也從過去只培養 菁英人才的教育慢慢走向教育全民化的理念,漸與周圍地區合為一體。

另外,也可看出國家政策的發展雖與大學成長關係密切,但卻是大學無法 自主掌控之領域。以經建會(2004)統計之都市及區域發展指標資料為例,其所 研究的區域是將台灣依行政區域劃分為北、中、南、東部四個區域。主要的發 展指標包括規劃及建設、公用事業、交通、公共衛生、住宅、環境品質、大眾 秩序與安全、教育文化、地方財政,家庭收支與設備、就業及人口等 12 項指 標。

這些指標全非大學院校能夠主動掌握之變因,但大學院校之設立卻會影響 這 12 項指標的發展,如:房地產價格的漲幅、居住人口的增加、居住人口屬性 的改變、土地利用的強度、道路負荷量變大、校園與社區空間互動的增加 (劉醇 璧,1994;Cortes, 2002;Nunery, 2003)。也許就都市計畫的角度來看,學校通 常只是公共設備的一部分(李先良,1985),且區域發展的研究,大多與都市計 畫、地方產業、交通中心、空間結構有關,也鮮少涉及到大學;但大學所能發 展的價值,並不是只有在教育方面,還包括了經濟、人文、景觀、服務等方 面,對於大學其所在地的創造極有貢獻。

現在的城市鄉鎮,漸漸開始追求本土化的在地特色,以發展出更多、更獨 特的優勢。在地創造的範圍廣泛,依日本長崎大學(1999)的分類涵蓋的有:(1) 基本生活、生產圈,包括災害防制、環境保護、廢棄物處理等;(2)經濟方面:

傳統的地域文化、技術及先端技術的再生等;(3)與人有關的方面:保健、醫 療、福利等生存權;(4)社會系統方面有:產業、市場、行政、居民活動等。雖

(15)

然相關的影響類型很多,整體而言,在地特色的推進需要藉由「產業、政府、

教育」三方面的合作,而教育中影響最大的即為大學。總而言之,政府的政 策、教育的推廣與在地的發展是習習相關的。

此外,隨著我國近年來少子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可預見大學在未來十多 年後就會有招生不足的危機發生。為維持教育資源並朝向永續經營的發展,各 大學院校紛紛走向特色發展,以避免學生招生不足的情形,大學所在區位也就 成為關鍵性的要素,大學在其所在地設立後會為周邊區域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即是本研究欲探討的主題。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大學的設立會對其周圍地區帶來影響,當大學逐漸成為開放的系統時,它 與周圍地區的互動就愈顯頻繁。初期的大學是以知識為中心、以傳授文化知識 為目標,對於其當地的資源不予利用、甚少有互動;但現今的大學是以生活為 中心,以改進生活為目標,會有計劃的運用當地資源,與居民產生互動(王德 生,1982)。

台灣的東部地區由於地形、位置的關係,造成了發展的不平衡,也使得此 地區的教育發展異於其他地區。觀看台灣地區的大學院校分佈的情形就能得 知,縱使到 2005 年底,全國共有 154 所大專院校,但在偏遠的東部地區(花蓮 縣、台東縣)也只有 6 所大專院校,比率還不及 4%。與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區 校院數的差距甚大。過去政府為了達成區域均衡發展,於民國 83 年在花蓮地區 成立國立東華大學,除企圖平衡東西地區的教育發展之外,也期望大學的設立 帶動東部地區的整體發展;而台東地區唯一的高等教育學府----國立台東大學,

也是為了東部地區的發展,在一縣一大學政策下從師範學院體系改制成為一般 綜合大學,並取得新校地作為未來發展之用,但改制後是否能如預期符合地方 期望之目標呢?本研究以非都市型大學之周邊區域改變為探討的主題,由於國立 台東大學新校區所座落之區位與環境類似於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二者皆同樣 位處非都市區範圍內,且學校所在位置人口、經濟、產業與教育環境皆有類似 之處。本文擇其地理、時間、規模、特質等相似及相異處,探求該二大學設立 後與居民對學校贊同度與期望發展狀況。亦希冀以國立東華大學為對照案例,

(16)

預測國立台東大學未來的發展模式軌跡是否會趨向於一致,並藉由問卷分析結 果探討下列各項大學發展與地方互動之指標。

(一)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居民在大學的教育服務、文化環境、社會人口及產 業經濟等四項指標上的贊同度。

(二)探討非都市型大學周邊居民對非都市型大學發展的期望,以探討大學設 立時的期望與實際現況是否相符,以做為大學設立前後之對照。

(三)透過當地居民的看法提出討論與建議,以做為未來大學發展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非都市型大學之區域發展為探討的主題,針對同隸屬於東部地區 選取出的案例:花蓮地區的國立東華大學與台東地區的國立台東大學分別做設 立及改制後的回顧,及目前附近區域的發展情況。希冀以國立東華大學為對照 案例,探討國立台東大學未來的發展模式軌跡與周邊區域聯結性。

國立東華大學於民國 83 年 7 月 1 日成立,是東部第一所綜合大學,位於花 蓮縣壽豐鄉志學村,位於花東縱谷平原上木瓜溪及荖溪的聯合沖積扇南端上,

東為花蓮溪、西為鯉魚山、北為木瓜溪、南為荖溪。主要聯外道路為花東鐵路 志學站及台 9 線,距花蓮市區約 15 公里,緊鄰志學村、南為吳全社區,校地面 積 251 公頃,計有 4 個學院、19 個學系及 20 個獨立研究所,全校師生將近 6,500 人(國立東華大學,2004)。

台東市地處台灣東南一隅,西起中央山脈山腳與卑南鄉為鄰,西南臨知本 溪與太麻里鄉相望,北臨海岸山脈自黑髮溪沿台糖公司農場與東河鄉為界,東 則面臨太平洋,整體而言是背山面海,地形狹長,為一靠山臨海之城市,面積 109.7691 平方公里,南北長 19.8 公里。市轄境內劃分為 46 里,1035 鄰,人口約 100,000 人,幾乎佔全縣人口 45%,是台東縣 16 個鄉鎮市之地理、人口、政 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原住民族人口約 17,000 人,亦是全國原住民人口比例 最密集的區域,其餘為漢族移居(臺東縣史,1999;臺東縣統計要覽,2005)。

國立臺東大學是於民國 92 年 8 月 1 日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正式改制成為台 東地區第一所綜合大學。過去 55 年間雖是以培養小學師資為主,但改制為綜合 大學後,已在台東縣知本段取得 59 公頃之新校地,附近鄰里主要有建農里及建

(17)

和里。未來 10 年的規劃除原來的師範學院外,另增設理工及人文二學院,預計 共 25 個系所,全校師生預估將有 6,000 人(國立台東大學籌備處,2003)。

二、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的調查對象係以居住在案例大學周邊居民為主,並未限定特定 對象,僅就以分派問卷當日在大學周邊活動之居民為問卷發放對象,因此本研 究無法從大學本身的角度來推論大學對周邊區域的影響因素。其次,本研究有 關都市計劃或區域計劃的部分,僅用來做為都市階層的分類,不探討與都市計 劃等非大學自主性之議題。再者本研究在時間點上,僅以案例大學設立及改制 後的時間為研究起始點,因此並不涉及於大學設立及改制前的區域情形。最後 在研究變因方面,影響大學發展的因素甚多,本研究主要探討教育服務、文化 環境、社會人口和產業經濟四項,並未涵蓋其他可能之影響因素。

三、名詞釋義

由於本研究涉入的範圍甚廣,所使用的名詞並無統一的明確界定意義,因 此須藉由相關的理論及各學者的見解輔助說明。主要相關名詞之說明如下:

(一)非都市型大學

就人口結構的觀點,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所規列的範圍而言,我國的都市由 多至少可分為全國性都會、區域中心、地方中心、一般市鎮和農村集居 (林英 彥、劉小蘭、邊泰明、賴宗裕,1998)。廣義的都市定義為:「都市是一密度較 高、人口較多、居民之職業多元化,以第二、三級產業為主,且有正式的行政 組織,以維持較高程度的實質建設及公共服務的人類聚落。」若不符合上述之 條件者,可謂之為非都市聚落(孔憲法、林峰田、黃萬翔,2003)。

本研究中所指之非都市型大學即意指座落於人口密度較低、居民職業分化 較少的非都市聚落之大學院校。

(二)周邊區域

區域(region)係指一個區位特定之地區,與其他地區有別,並以區別所延展 的範圍為限(王秋原、趙建雄、何致中,1997)。而所謂「區位」意指一空間或 領域人口性質之分佈情形,而因不同因素之影響,隨著時間改變人口特質之分 佈情形可意謂為區位變遷(蔡勇美,1979)。由此可知,區域是一個有意義的地

(18)

區或地區系統之研究,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心理因素的綜合整體,分 析有意義空間之時間經過的發展,如一個活動的社會組織影響及於有意義地區 或系統地區的發展(李光良,1994)。

本研究不以國家所劃定之區域範圍做為研究場域,而是以紀雲曜、李上 妤、葉光毅(2004)所研究之公共設施評估模式所得,大學院校最適服務影響距 離為 1.5 公里為研究範圍,探討此範圍內居民對案例大學的贊同度和期望。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依據以上的說明,所提出之研究流程如下:

研究動機、目的

確定研究對象

確立研究架構

研究方法

資料分析

綜合分析討論

結論及後續研究

相關文獻回顧

問卷調查 文件分析

圖 1-4-1 研究流程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研究的相關文獻加以探討,第一節回顧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以 瞭解其演變之過程。第二節引介中地理論及點-軸系統,作為都市與學校發展關 係之基本概念。第三節則探討大學與區域及都市的相關研究,以歸納大學在區 域中可產生之影響。

第一節 我國高等教育之發展與歷程

高等教育位於學校教育體系的金字塔頂端,主要功能為培育國家高等人力 資源、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繁榮。我國自國民政府遷台迄今,高等教育即邁入 一快速發展的過程,尤其是從民國 80 年代起,公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就有如雨後 春筍般地紛紛成立,大學院校數及大學生人數在數十年間急速成長。影響高等 教育轉變,除了政治的轉化外,教育機會均等的訴求、市場導向的經濟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也使得高等教育必須更貼近社會需求,符合社會的脈動 (天野郁夫,2000;戴曉霞,2000)。

我國高等教育自二次大戰結束,由國民政府接收來台後,在短短數十年 間,就有驚人的成長。國內亦有學者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提出各種看法(李寧 遠,2001;莊惠名,1995;陳舜芬,1993;詹盛如,2001;孫志麟,2005;教育 部高教司,2001),從眾多著作中可將其演變整理歸納成下列幾個時期:

(一)民國 34 年至 42 年

本時期於台灣光復,大學院校增加的數量不多。當時的高等教育機構多依 循日據時代原有的大專院校,僅將學制由日式改為中式。至民國 42 年,共有 4 所大學院校及 5 所專科學校。

由於戰後的政治、經濟狀況皆不穩定,自然無法顧及教育的發展,因此學 校的數量上並無明顯的增加。

(二)民國 43 年至 61 年

此時期的高等教育機構開始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國家社會需要大量的各 類人才,且政府亦鼓勵私人興學設校,促使此時期的大學院校急速成長。而新 增的大學院校大可分為四類:在台復校、專科升格為學院、由學院合併成大學

(20)

及新設立之大學。至民國 61 年止,大學院校的數量已達到 23 所,是前一時期 的 5 倍之多。

在經濟、政治的穩定狀態下,政府開始積極地建設台灣,也開始重視教育 的發展。為了配合國家的建設計畫,社會需要各類的專門技術人才,因此積極 興學,希望藉以推動國家發展。雖然此時期大學院校的數量成長不如專科學校 如此大量,但已可看出政府在培育高級人力上的努力。

(三)民國 62 年至 74 年

由於前一時期,大專院校增長的速度過快,教育品質下降,所以此時期開 始暫緩增設學校及私立學校的申請,轉而就既有之學校進行品質上之整頓。至 74 年止,大學院校僅增加 5 所,共 28 所。

此時期的教育政策無關政治或經濟因素,而是政府開始關注到高等教育不 能僅靠數量的成長增加人力資源,而是應透過質的把關來提升人力素質。政府 在當時也提出了幾項重要的措施。此時期雖限制大學院校的增設,但為了均衡 區域發展及培養專業人才,仍小幅增設了 5 所大學院校;由於大學與專科的教 育目標不同,因此不再核准專科學校升格為學院;為了限制學生人數膨脹過 快,除限制增設學校,也控制了大學院校的學生數,緊縮其總成長率;強調教 育政策應配合國家發展,但不應僅限於經濟發展層面,也應需重視國家其他發 展面向;政府開始注重高級人力的發展,因此重點發展研究所,以培育高等學 術研究人員。

(四)民國 75 年至今

此時期的大學院校的設立限制漸漸放寬,大學院校的數量又再一次急速上 升。由於國家發展需要大量人才,產業也從農業、製造業轉為服務業、科技業 等,各類的高等教育機構,如空中大學、科技大學、社區大學等也紛紛成立。

至民國 94 年,大學院校已達到 154 所(包括軍警大學、空中大學) (高教簡訊,

2005),為前一時期的五倍。

民國 76 年,政府解除戒嚴,人民的自由意識逐漸抬頭;國民的經濟能力也 大幅提升,生活水平提高;而政府為了自由化的趨勢,滿足人民更高的受教意 願,便持續增設大學院校,並提供多元化的學校類型。除廣設高中大學、開放 私人興學外,在民國 83 年修訂之「大學法」第一條明文規定大學應受學術自由

(21)

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此時期國內大學逐步鬆綁,擁有 更高的自主權。

由上可知,我國高等教育並非逐漸擴展,而是端看政府在不同時期所採取 的政策。短短數十年間,我國的大學院校有了相當大的變化,而影響的因素,

不外乎國家政策、經濟、社會等轉變,這些轉變則有助於了解我國高等教育發 展的趨勢 (教育部,1998、2004;孫志麟,2005;莊逸萍,2004;湯堯,2001;

楊思偉,2000;楊國賜,1998;戴曉霞,1999)。

(一)從菁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 F. Martin(2005)的見解,一個進步的社會,其教育擴張都 會從菁英期(elite type)、至大眾期(mass type),最後達普及期(universal type)。各階 段的劃分點則以就學率為切點,當一個國家同齡的學生,升入高等教育的就學 率未達 15%,為菁英期的高等教育期;超過 15%至 50%之間,為大眾化時期;

超過 50%則達到普及化時期。由發展歷程顯示,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數量遷台初 期的個位數,到迄今的 150 多所,足足增長了幾十倍。且我國在民國 86 學年度 時,大學錄取率已超過 60%,顯示我國的高等教育已脫離菁英時期,走向大眾 化的普及教育了。

由於人口膨脹的因素,接受高等教育已不似過去是少數人的特權,讓菁英 階層的人擴張其影響力;相反地,科技快速發展,使知識在這時代成為價值的 主要來源,而大學院校又是知識創造與傳播的主要中心,當社會對知識的需求 愈來愈大時,高等教育必然會轉為普及化,來為每個人提供更多吸收知識、創 造價值的機會。

(二)從一元、封閉轉向多元、開放

過去的大學院校有如象牙塔一般,甚少與外界接觸,但在社會的需求下,

大學必須強化其社區性的功能,與社會成為共生共存的知識部門。現在的人民 求知慾強、受教意願高,政府在高等教育開始擴張的趨勢下,體認到傳統的大 學已無法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求。大學亦為社會組成的一部分,大眾化的高等 教育機構必須採取多樣化的發展,因此政府於民國 75 年成立了國立空中大學、

83 年起又大力推動社區學院,期望以多元型態的高等教育機構,建立終身學習 的社會,以促進人文素養與技術職業的專業知能。

(22)

此外,一般大學也應和所在地之社區互動,成為社區文化的發展中心,推 動推廣教育課程、藝文活動及社區服務等,加強與社區居民的網絡,形成一相 互依存的生活圈。

(三)從政府管控轉為政府監督

政府對高等教育機構發展的干預一直是個引起爭議的話題。光復之後的大 學院校與政府的經濟政策一直有密切的關係,這也影響了大學各類科系招生名 額的多寡。在過去的體制下,大學院校的發展受到限制,競爭力也相對地變得 薄弱。

至民國 83 年修訂完成的大學法中,賦予了大學院校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享 有自治權,在尊重學術自主的前提下,讓大學能夠朝向自主化的發展。政府也 在人事、財務與課程方面,調整過去中央管制的模式,輔導各大學院校能夠自 我負起經營學校的責任。

雖然大學院校自民國 74 年開放、鬆綁以來,其數量已從 28 所快速增加到 目前的 154 所,學生總人數亦超過一百萬人(教育部,2005),但我國大學院校的 分佈情形有區域上的差異(吳濟華,1989)。北部地區(台北市、台北縣、桃園 縣、新竹縣及宜蘭縣),共計有 68 所大學院校;中部地區(苗栗縣、台中縣、彰 化縣、雲林縣及南投縣),共有 30 所;南部地區(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及屏 東縣)計有 48 所大學院校;而東部地區的花蓮縣及台東縣的大學院校數僅有 6 所(表 2-1-1)。

表 2-1-1 九十四學年度各地區大學校院數

地區 公立大學校院 私立大學校院 合計

北部 25 43 68

中部 10 20 30

南部 20 28 48

東部 3 3 6 外島 2 0 2

合計

60 94 154

資料來源:教育部高教司(2005),本研究自行整理

雖然政府審查全國情形,以實施一縣一大學的政策,利用新設立的國立大 學來均衡區域發展,讓位於鄉間的新設大學達到繁榮鄉村,均衡城鄉差距及教 育資源之目的(孫志麟,2005;陳麗珠,2001;華東大學籌備處,1992)。但也因 為這些大學位於鄉間,先天條件原本就不如位於都會區的大學院校。先天條件

(23)

的不足可以從經建會(2004)的統計報告中得知。經建會所研究的都市及區域是將 台灣依行政區域劃分為北部區域(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台北縣、桃園縣、

新竹縣及宜蘭縣)、中部區域(台中市、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及雲 林縣)、南部區域(高雄市、台南市、嘉義市、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及澎湖 縣)及東部區域(花蓮縣及台東縣)。若將表 2-1-1 各大學的分佈地區與經建會的 區域劃分相同,也就是將外島地區的澎湖縣併入南部地區,就可以做指標上的 比較。而我國都市和區域主要的發展指標包括規劃及建設、公用事業、交通、

公共衛生、住宅、環境品質、大眾秩序與安全、教育文化、地方財政,家庭收 支與設備、就業及人口等 12 項指標。雖這 12 項指標,是大學無法涉入之非自 主領域,但仍可看出都市發展與其相關之處。

從統計報告可知,北部地區的土地面積是四個區域中最小的,但其人口密 度卻是東部區域的 18 倍,東部的人口總成長率也是四個區域中唯一呈現負成長 現象的地區,由此顯示我國人口聚集地區極不均衡,人口聚集較高也地區,大 學院校分佈之數量也愈多(薛益忠,1986;陳國棟,1997)。就其他指標,如公 用事業、衛生、住宅、環境品質等規劃與建設,東部區域的情況與其他區域並 無太大差異;但在教育文化方面,東部區域大學院校的數量與其他區域差距甚 大,除國立大專院校外,私立學校的數量也少,顯示私人機構在東部區域設校 的意願極低。由此可知,大學院校數量的多寡也可能會造成人口的變動。設立 在都會區的大學,會因交通便利、文化文準高、知識訊息傳達快(王德生,

1982),而吸引較多的學生就讀。都會區的大學一多,就會引入更多的人潮進 駐;相對地,設立在鄉間的大學吸引力就較小。

但都會區中寸土寸金,大學容易受限於都會環境的土地發展限制,無法充 足開發腹地、開放空間,或因與發展區外的緩衝空間不足等問題,使得成長幅 度有限,這現象從近年來,許多大學院校至鄉間尋求新校區的設立地,即可明 瞭。而設立鄉間的大學因受都市化的影響較小,反而有其成長空間和潛力。大 學除了在教育提供課程學習的機會、學術上的研究,在對外的環境中,隨著學 校人口的進駐,亦可帶動周圍商店的開設、創造當地就業機會、甚至是企業的 投資開發,及吸引更多的人口遷入;而校園本身的設立,也會改變當地文化環 境,提昇景觀視野,培養文化的氣息。

(24)

大學院校的區位會因所在地都市化的差異而與當地產生不同的作用,所以 大學的發展不能僅以其內部結構變化來判斷其成長與否,也應從大學與外界(例 如周圍區域、社區、都市等)交互作用下的變化來探究其可能發展。以上這些特 點也正是本研究欲知大學除教育服務外,在文化環境、社會人口、產業經濟等 方面是否有其影響力之重要項目。

第二節 都市發展與學校之關係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為了食物和居住而集聚在同一場所,這也是人類活動 形成的基本元素。聚落(settlement)或稱為集居地,是都市形成的基本原型,是 人類住屋及其附帶的各種營造物之集合體(胡振洲,1977)。聚落是人類聚集的 場所,隨著人口的成長,聚落的人口結構複雜化、範圍擴展、機能也變得多 元,進而形成都市。有關都市發展空間的理論和學說相當繁多,德國學者 W.

Christaller 於 1933 年提出的中地理論 (Central place theory) 即是古典學派著名的 重要理論之一。

W. Christaller 將經濟學的概念導入其理論,認為一個地區所需的商品與服 務是由其範圍內的中心城市所提供,此一中心城市即為中地(Central place),也 就是一區域的中心點;中地所提供服務的範圍則稱為腹地(Hinterland)。

為了建立理論,W. Christaller 也提出了幾項假設(引自王秋原,1986;張秋 寶,1975;張祖璿,2002;陳伯中,1983;羅惠斌,1991;嚴勝雄,1980):

1.假設有一個無限制而均質的大平原,任何方向的運輸交通之可及性和型 態皆相同。

2.平原之上,人口平均分佈。

3.位在平原上的中地(聚落)對其腹地供應貨物、服務、和行政等機能。

4.消費者都到離他們最近的中地去取得所需的機能。

5.機能的供應者會在平原上找尋最好的位置,以取得最大的市場,使利潤 最大化。

6.依供應者擴大市場的範圍,能提供較多機能的中地是較高級的中地,反 之,則是較低級的中地。

7.較高級的中地能提供較高級的機能和較低級中地所能提供的機能。

(25)

8.所有消費者收入相等,對貨品和服務的需求程度也相等。

由於中地理論的假設是在一均質的大平原上,因此中地的規模、機能及其 間的距離有一定的關係。層級較高的中地,其個數愈少,彼此間的距離較遠,

進而建構出一正六角形的型態,並具有上下階層的聚落體系。若運用在國家都 市的分級上,一國之中地可由層級高至低分為:全區大城、省區首邑、縣城、

市鎮、鄉鎮、村、及小村等七級。

雖然中地理論的中心觀和層級觀對都市大小、機能多寡有其假設和解釋,

但仍有些限制(陳坤宏,2001)。首先,它假設平原上的自然條件、消費者能 力、貨品或服務、居住、交通運輸有相同的一致性。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 家能符合這些條件,人類的聚集地不可能呈現如此均等的六角形狀態,因此中 地理論僅能作為一概念,而不能在實際情況下運用。其次,當人口漸漸增加或 減少時,中地層級是否會隨之而變化,不再呈現正六角形的分佈情形亦不得而 知,也就是指中地理論並未考量都市及其區域(腹地)動態的變化,僅是一靜態 的模型結構;再者,中地理論設定範圍內的人類生活只為了一個目的----經濟,

但人類有個人的思想、價值觀,並不會產生相同的一致性文化,而不同的文化 就會產生不同型態的聚落,這也是中地理論的限制之一。

縱使中地理論有以上之限制,但 W. Christaller 所建立的中心性和層級性仍 為後世的相關領域帶來很大的貢獻,有許多學者仍以此理論為基礎做適宜的修 正。

大陸學者陸大道 (1999) 也曾以空間結構系統提出「點- 軸系統」。所謂

「點」係指各級中心地,亦即帶動各級區域發展的中心城鎮,同 W. Christaller 所指的中地。「軸」則是指在一定的方向上聯結若干不同級別的中心城鎮,而 形成之相對密集的人口和產業帶。以中地理論來說,可意謂為聯結各腹地之間 的交通運輸線。聯繫點和點之間的「軸線」有二項特點:一為軸線是區域經濟 設施、社會設施的集中地帶,二為軸線上集中的社會經濟設施通過產品、訊 息、技術、人員、財政等,對附近區域有擴散作用。由於軸線是主要線狀基礎 設施,周圍地帶通常具有較強的社會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

與 W. Christaller 的中地理論相較之下,點-軸系統一樣具有中心性-腹地和 層級性的概念,但點(中地)的性質、規模、機能十分多樣,凡各類城鄉居民聚 集地、企業、綜合性或單項的經濟基礎設施和社會基礎設施皆可看作一個點。

(26)

其成長大小則依社會經濟客體發展而定,因此每個點皆具有不同的機能和潛 力;其次,點具有成長性,透過軸向外擴充,所以可視為一發展過程,具有動 態性;再者,點和軸形成的軸線因有發展潛能,因此會吸引更多樣的社會經濟 客體融入,即為軸線的影響範圍,可稱之為面。中地、腹地、影響範圍就構成 一個點、軸、面的發展系統。點-軸系統跳脫中地理論的限制,不僅以經濟和社 會層面看都市的發展,並將都市擴散視為一動態過程,較符合現實的實際情 形。無論是點與影響範圍,或是中地也與腹地都會隨著自然環境與社經環境的 變遷而有所變化,二者間形成一個有機的共同體或複合體,具有動態過程的特 質。

由於具有動態性,所以區域也會因不同因素的影響,隨著時間改變人口特 質之分佈情形(蔡勇美,1979)。有學者認為區域發展屬一種緩慢動態、持續的 調適過程,但在某些條件下會出現不連續的變異現象,使之產生重大變化(鄒克 萬、張曜麟、紀瑞瑛,2001;蔡勇美,1979)。變異的因素很多,大致分為三 類,一是個人因各種不同原因遷往都市中其他不同領域,如社會流動,此屬個 人內在因素;二是外在自然因素,如地震;三是外在人為因素改變區域之土地 利用性質造成的,如機場、工業區的建立、醫院、科學園區之規劃等。蔡勇美 (1979)認為最明顯的例子是大學之設立,由於土地利用的改變,使得人口特 質、結構、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也改變了。

國外許多著名的大學,如英國劍橋、牛津大學、美國賓州、普林斯頓大學 等就是明顯的例子(商華昀,1994;郭建興 2002;趙家麟,1998)。趙家麟(1998) 曾就以美國已設立超過 250 年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為例,以校 園空間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其演化及變遷。普大的前身是紐澤西學院(College of New Jersey),其建校理念是希望校園能夠遠離都市、馬路的塵囂,因此校區選 址於半原野式的郊外。

在 1746 年成立之初時僅有二棟建築物:那薩館(Nassau Hall)和校長寓所。

其建築物距主要幹道(現今的華盛頓路)有 70 公尺之遠,這距離也為紐澤西學院 留下了未來發展的空間,使那薩館成為日後主校區的中心點(圖 2-2-1)。

到了 1860 年,紐澤西學院的校地從 4.5 英畝增至 210 英畝,涵蓋了華盛頓 路及鐵道。至 1896 年,紐澤西學院正式改稱為普林斯頓大學,其校園也持續擴 大,與火車站相連。

(27)

那薩館(Nassau Hall)和校長寓所 1860 年時的普林斯頓大學

1929 年時的普林斯頓大學 1896 年時的普林斯頓大學

1986 年的普林斯頓大學

圖 2-2-1 普林斯頓大學之校園發展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趙家麟(1998)

(28)

到了二次大戰後,普大的校地又增至 2,325 英畝(約 942 公頃),並持續擴建 其建築。到了 90 年代,華盛頓路已成為穿越普大校區的道路。校園外部的環境 也從散落周邊的民宅農莊轉變成為繁榮的現代都市。

一個校園的規劃,通常會依其劃定好的土地做極度完整的設計。但此類的 規劃容易拘限校園的發展,忽略其多樣性的發展。普大在設立之初也只有二座 建築物,但經由校園填充的概念,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漸漸帶動周邊區域的發 展、進步,吸引人口聚集,而最後產生了現代都市。由此可知,大學可展現的 力量並不僅限於校園之內,對於校園外部也能同時產生其影響力。

相較於普大二百多年來的發展,我國大學成立年代最長遠者充其量也不過 六、七十年,且我國地小人稠,都會區中的大學通常是設校之初時,位於都市 的地緣或周圍,但在都市化過程的影響下,漸漸被擴展的都市併入其中(王德 生,1982),因此在都市空間成長的擠壓下,大學本身的發展空間就相對地有 限。換言之,位於人口密度較低之鄉間大學的發展也極有可能帶動所處區域之 成長,進而產生大學與區域共生共存之現象。

之前已提過中地會依功能規模大小的影響,逐步形成都市階層,又因為都 市是個有機體,其提供之功能也同樣是有機的,可統稱為機能,一般的中地皆 具有行政、宗教、社會設施、文化生活、交通設施、經濟生活等六項基本機能 (沙學浚,1974;Gist & Halbert, 1956;Gist & Fava, 1967)。當某項機能能夠發展 充足時,就能成為該中心特殊之處,而都市階層較高者,其機能愈多樣、影響 範圍愈大、公共設施愈複雜。所謂公共設施係指為滿足都市居民或機構之運 輸、遊憩、教育、醫療、衛生、通訊、能源等共同需要而規劃之公共設施或設 備(孔憲法等人,2003;林英彥等人,1998;Knox, 1994)。公共設施亦具有解決 日常所需、提高環境品質、美化景觀、促進社會和諧、帶動經濟成長之目的。

不同階層的都市設置之公共設施也會有所不同(如表 2-2-1)。

由表 2-2-1 可知,大學多於一般公共服務之區域性之文教設施,其選址與 周圍環境、都市計劃有密切的關係。此外,公共設施的設置,也會受到居民在 喜好上的差異,而影響人口聚集的強弱(鄒克萬、謝銘智,2000)。大學周圍所 形成的文教區或文教聚落為居民選擇的喜好之一。

紀雲曜、李上妤、葉光毅(2004)以 23 種公共設施為例,研究公共設施的最 適服務之影響距離,透過專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專院校的最適距離為 1.5 公

(29)

里,在此範圍中對類近居民會有某種程度的服務與影響。但此研究僅以工學的 角度建立客觀的距離模式,並未對大專院校在 1.5 公里的範圍會有何種影響和 實際情形做討論或相關論述。

表 2-2-1 不同都市階層公共設施

階層 農村集居 一般市鎮 地方中心 區域中心 全國性 人口集居

規模 4 千人以上 1-5 萬人 10-50 萬人 20-200 萬人 500 萬人 影響人口 5-10 萬人 20-80 萬人 60-600 萬人

文教設施 幼稚園、小 學等

中學、社區 活動中心等

社教館、圖 書館、專校

大學、學院 博物館等

國家圖書 館、科學研 究機構、國 家歌劇院等 交通設施 道路設施 市鎮道路系

大眾運輸系

航空站 國際機楊 遊憩康樂

設施

小型公園、

遊戲場等

體育場、游 泳池等

綜合運動 場、體育館

植物園、動

物園等 觀光中心

衛生設施 衛生站等 衛生所等 綜合醫院等 療養院、專 科醫院等 安全設施 警察局、消

防隊等

其他設施

自來水廠、

垃圾焚化場 等`

資料來源:辛晚教(1986)、林英彥(2002)、孔憲法等人(2003),本研究自行整理

建構一個以都市為中心的區域結構基本要素為主體、機能和自然環境(嚴勝 雄,1989)。以都市為核心的區域複合體藉由人、企業、團體、政府等主體產生 政治、文化、經濟等不同意識型態之活動,再表現於各種自然環境中,構成認 知、生活和實質的空間。都市的運作有如人體一般,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 能,各種功能的發揮才能提供整體的發展(表 2-2-2)。

而大學的運作亦是如此,藉由各個不同功能的單位組成一個有機體,此亦 為本研究先就中地理論和點-軸系統的都市空間理論作為基本的概念,再將概念 帶入大學此一有機體中,將大學視為一文教聚落(中地或點)以探討大學在某一 範圍(腹地或區域)內可能帶來的發展與影響(機能)。

(30)

表 2-2-2 人、都市、大學功能對照表

城市 大學 功能

心臟 商業中心 圖書館、活動中心 學術、社交、休憩

頭腦 市政中心 行政中心 校政、辦公

四肢 住宅區 宿舍群 生活空間

消化系統 工業區 教學研究群 研究、創新、教學

循環系統 運輸工具 步行、交通工具 服務、移動

排泄系統 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 廢物處理

骨骼架 街道設施 道路設施 流通、疏散

皮膚 地表面 地表徵 環境意象

資料來源:蔡金龍(1982)

第三節 大學在區域中的角色

影響區域發展的因素甚多,包括經貿、政治狀況的變化、工商、環境生 態、文教等,其中雖以經濟的影響潛力為最大,但文教上的推動力亦不容忽視 (范允安,2001)。根據民國 92 年所修正之大學法,對於大學的宗旨即有多面向 的概念。條文中提及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 發展為宗旨。由此可知,大演之角色已不僅限於傳遞知識,它更可能涉及文 化、社會、國家等任一環節,因此大學設立的位置、周圍環境、公共設施等規 劃,與都市或區域有密切的關係,大學是一具有機能之公共設施,在設置的區 域中能提供什麼功能,又扮演著何種角色?

我國王德生(1982)曾以中興大學台北校區為例,探討都市大學的校園規 劃。其研究先比較了都市大學(台灣大學和中興大學台北校區)與鄉村大學(中原 大學)的優缺:都市大學擁有交通便利、文化水準高、校際交流頻繁、知識訊息 充足等優點,但相對地環境較吵雜、活動空間小、公害較嚴重等缺點;而鄉村 大學則有環境安靜、校風純樸、獨立性強、綠地多等優點,缺點則包含不易與 外校交流、文化氣息淡、知識訊息少等。再以校內學生的活動、校外社區居民 在大學所從事之活動來討論大學主要的系統規劃,指出了由於都市化的影響,

使得都市範圍擴張,原本在郊區的大學也逐漸被併入台北都會區並與之產生互 動的觀念。在大學與都市的互動變項中,無論是都市或鄉村大學,除提及提供 都市居民使用之設施規劃外,也提出了大學對於地區之經濟收入、提高地方學 術風氣、地方上的治安有所幫助。此研究較著重於學校人員在使用學校空間上

(31)

的意見,調查周圍居民之意見的比重不大,內容也偏向於居民在使用校園設施 方面;另外,雖然上述鄉村大學有資訊文化上的不足、與社會容易脫節,但皆 可靠資訊資源改善之。從另一角度觀之,大學設立於鄉村之中,不但可以提高 當地的教育文化水準、刺激成長,還能促進鄉村發展。

蔡金龍(1988)也以當時我國的 37 所大學為對象,做大學校園成長及都市化 過程的調查研究。其研究是以都市化過程來探討校園空間架構等問題。在校園 都市化環境方面,包含都市功能中心、景觀、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公害、活 動體系、社會環境等問題;而校內實質環境方面,則包含了校園整體性、骨架 性空間、校舍、中介空間、風格、景觀、場所等問題。校園實質環境的內容以 校園建築、設施為主;而校園都市化環境則包括大學與區域環境、校外人士、

土地、交通、都市計劃、文藝活動、社區互動等項目。顯示大學與外在環境的 互動影響有更多面向存在。

其研究顯示大學在社會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學的校園規劃也應隨著 大學教育的進步而改善,以達到大學的教育理念。大學是都市的文化體,是相 關人員交流的場所;都市可提供大學所需的環境、資源、文化活動及各類設 施。大學乃集合社會、人文、學術教育於一身之都市功能中心,因此大學領域 圈的規劃亦可配合區域內之都市計劃,二者成為互生共存的有機體。然而,此 研究的對象是 37 所大學院校,其問卷內容是由各大學自我評斷而顯示出的結 果,是否與大學周圍區域之居民實際意見相符則不得而知,僅能了解各大學本 身對都市環境狀況之單向意見。

劉醇璧(1994)以都市環境系統理論,探討都市大學對其周圍地區活動系統 及空間結構系統的影響。其活動系統的調查對象包括了大學學生及大學附近商 家、住家,項目則包含了服務生產活動、居住活動、公共活動、交通活動等。

其研究結果顯示都市大學周圍地區會出現以下情形:房地產價格上揚、居住人 口增加引發公共設施的配合建設、居住人口中外宿人口增加、校園周圍地區店 家增加、與社區互動增加,交通道路負荷量上升等。

此研究以學生、商家、住家三個主體為主要調查對象,並以活動系統為 主,較偏重三者與大學之間的互動頻率、目的等關係,呈現出調查當下的實際 情形。此外大學亦可視為一區域內的功能中心,也就是「中地」。每個中地在 有限的領域內有其競爭優勢的商機或服務活動,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活動的

(32)

種類或數量,也會隨著服務圈的大小而有層次上的差別。而大學通常是一個具 有文教功能的中心,倘若又能吸引周圍的商業性活動,大學就會轉變成為文 教、經濟複合性的功能中心。

鄭一良(1999)係以台灣師範大學為例,探討學生生活活動情形,以了解學 生日常生活型態、活動範圍與所及設施之對應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生活 時間上的運用及分配,平日以正規學習為主要活動模式,假日則以選擇性活動 為主;其日常生活所對應之場所是由校園使用者之需求而形成特殊地理環境;

而學生的生活範圍,以距離校園 500 公尺內類型最多、最頻繁。

此研究以學生為主體,探討學生與活動環境的互動關係及頻率,對於周圍 區域能提供的機能僅限於學生接觸之活動,如休閒、購物等消費行為,其他可 能機能則無多加討論。另外,此研究特殊之處在於將學生的活動範圍,劃分為 四個區間,由內而外分別為:校園內、校園周圍(500 公尺內)、地區環境(500 公 尺至 3 公里)、都市(3 公里以外),顯示大學與都市確實有主體上之交流且互相 影響。

日本國土廳(1995)曾針對其國內 260 所大學院校,做大學及大學所在之市 縣鄉的期望和評估。對於各大學選家設校之各市縣鄉,其問卷調查的評估指標 有當地子弟的升學機會增加、終身教育生涯教育體制的充實與完備、地區文化 環境的提昇、年輕人與大學相關人口的增加、吸引年輕人地區的活絡性、研究 機能的充實相關地區產業的振興、商業的振興、當地企業人才的供給、業務機 能的充實、都市景觀的提昇等 10 項。

而各大學自我評估指標則有學生招收、教員的確保和充實、學生就職單位 的確保、終身教育的保證、招收留學生的措施、產業與教育共同體制的措施、

上班上學的方便性、優惠的教育環境、都市基盤的充實、都市振興相關的機 遇 、吸引年經人地區活絡性的貢獻等 11 項。市縣鄉的期望以地區文化環境的 提昇、終身教育生涯教育體制的充實與完備、吸引年輕人地區的活絡性為最 高;但大學本身卻是以優惠的教育環境、學生招收、學生就職單位的確保為最 高,由此可知,大學本身的評價取向與市縣鄉的期望有所落差。

Lazzeretti 與 Tavoletti(2005)也提出大學的目的不止是在增加和傳遞知識,

更能在社經方面有力地帶動當地的就業及區域發展。他們以荷蘭的 Twente 大學 (University of Twente)為例,探討大學如何從傳遞知識的傳統大學成為能改變當

(33)

地經濟並跟隨國際脈動的企業型大學(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Twente 大學藉 由成為有力的領導核心(a strengthened steering core)、來拓充其發展周邊(an expanded developmental periphery)、並吸收多樣的資金來源(a diversified funding base)、以刺激學術發展的中心區域(a stimulated academic heartland)、和外圍文 化融合為一(an integrate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形成組織有如企業般之大學。

大學所培養之人才,透過自行創業及合作,在大學周圍漸建立成一企業聯盟,

由大學提供學術上的指導,政府在資金上的補助,而小企業或子公司來創新發 展。Twente 大學在區域中扮演著經濟知識發展的領導角色,大學培育出的人才 不流失至他處,在大學周邊就業也帶動區域的發展。大學在周邊區域中生產出 一有影響的行動,並與區域中的合作夥伴形成知識上的互動。

瑞典也以相似的方式帶動大學對地方的經濟發展(Evans & Klofsten, 1997)。

Linkoping 大學 (Linkoping Univeristy)的創育中心有鑑於高教人才的泛濫,而與 小型企業發展基金會(SMIL,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合作,

由大學提供高科技產業的應用知識來源及人才,並在各小企業中就業,形成產 學合作之關係。在充滿高科技氣氛的社會環境下,Linkoping 大學周邊企業之營 業額收入是高於瑞典其他大學周邊的地區;另外,由於大學生畢業後留置於當 地就業,也讓 Linkoping 大學周邊之就業率持續上升。知識的需求是需靠學術 機構與產業共同發展,Linkoping 大學聚集了產業,改善了原本收入低和就業率 下降的問題。

Mille(2004)則認為大學在區域上的貢獻最明顯的有二點:一是大學設立之 初的投資,二是人力資源的提供。所謂初期投資,是指大學在設立不久後影響 周邊經濟最顯而易見的部分:商店的形成與聚集。大學所需的設備及校內的人 員,無論是教師、學生都必須會有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些需求的提供就會造成 商店的產生,促進周邊人為活動的收入和就業,進而形成商店街或商圈。人力 的資源則貢獻在許多部分。首先,大學的教育和訓練活動能增進人力資源的程 度,而研究活動可提昇科技知識的範籌。大學所培育出的人才可分散至各地發 揮其所長,但若培養當地產業人才,便能帶動地方特色之發展。另外在文化方 面,人的語言及文化在大學中可組織成特殊的氣氛,很可能是影響周邊環境、

地方認同與共識之重要原因。由上述可知,大學在區域中的功能十分多元。大 學及其所在地有機結合,是何促成大學所在地之各項發展。

(34)

大學除提供本身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外(Smith, & Bath, 2004),在社會功能 上,大學與周圍區域可視為一個社區,有共同的意識、目的和需要。大學要成 為社區的生活中心、吸引人口進駐、提供其所需,與周圍區域為平行互助之組 織、互享資源形成生命共同體的形態,以達到永續發展(Kuklinski, 2001;La Torre, & De Shielsd, 1999;Setenyi, 1994);在經濟功能上,帶動周邊區域之發 展,如商店街,或與當地產業合作,提供專業諮詢管道,開發當地資源、促進 當地建設(Forrant, 2001;Walshok, 1997);在文化功能上,除美化景觀外,還可 提供多樣的藝文活動,協助當地文化之發展及推廣等;而在實質功能上則能提 供觀光、休閒、運動等校園設施(郭建興,2002;Gorecki, 2001;Lechat, 1979;

Page, 1995)。

但大學在功能上影響並非立竿見影立即就可得知結果,其變化有如生物進 化需要長時間的演變、緩慢地進行,才能逐漸發覺其拓展性。大學是個持久的 機構,其持久在於本身適應各種環境變化的能力,連結、串通、活化內外的場 所,同時強化其校園空間,以提供其周圍地區的需求。除提供教學與研究的資 源外,對內兼顧學生課餘活動、住宿、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對外顧及社區或周 圍地區居民在人口、經濟、社會環境上的需求,讓其影響力從類似聚落或小市 鎮漸往都市或區城的方向擴張。

第四節 小結

本章先從我國高等教育之發展歷程,探求大學院校發展的影響因素,及造 成分佈不均情形,再以中地理論和點-軸系統檢視都市發展與大學之間的關係和 特質,最後引入相關研究、探究大學在發展區域中可提供之功能。

大學的設立,無疑地會對其所在地產生許多助力,尤其是在階層高的都市 中。位於較高階層的都市或都市化較快區域之大學,在其發展過程中扮演的是 催化者之角色,加速都市成長的催化劑;相對地,在都市階層較低者或都市化 較遲緩的區域中,大學是少數可提供多種機能之公共設施,對於當地居民之需 求,大學易成為知識、教育、文化、人力資源、科技等多元機能中心,在區域 中具有領導成長的特質,有著舉足輕重之影響力。本研究欲從大學的特有機 能,來探究大學及其所在之周邊區域是否會有相互之影響,因此擇定四項可能 具有影響力之發展因素,包括大學身為文教設施的基本機能----教育服務,及在

(35)

無形中拓展出的文化環境因素,和隨著大學設立而產生之商機因素,藉由大學 周邊居民的看法,並拼除校內的非相關因素,對大學與周邊區域之間潛藏、緩 慢的隱性改變作相關探討。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討非都市型大學與區域發展的關係。本研究先以問卷 調查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當地居民對大學的贊同度和期望,並與相關文件作對 照,並根據結果,進一步提出建議。

量化問卷方面主要是探討區域發展中各個變項之贊同度,包括教育服務、

文化環境、社會人口及產業經濟,以及是否符合區域居民對當初大學設立時的 期望,並與目前大學現況作比較。而文件分析則包括案例大學發展背景資料,

及當地區域的相關文獻和統計數據等。

第二節 研究樣本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非都市型大學對周邊區域所帶來的因素,以瞭解大學設 立是否與區域變動有關,由於位處都市區的大學影響其發展的因素可能較為複 雜,而東部地區的大學周圍環境較都市型大學單純,設立年數也不長,周圍環 境尚有複雜因素的干擾,處於單純、可觀察之發展階段;因此係以花蓮地區的 國立東華大學及台東地區的國立台東大學為主要研究的案例對象。

另外,問卷量化的樣本是以二所大學附近居民為主要調查對象。大學發展 問卷調查之對象以案例大學為中心,周邊範圍 1.5 公里的居民為主,包括花蓮 縣壽豐鄉、志學村及台東市的居民,藉以瞭解當地居民對大學的期望及其可能 產生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問卷調查

本研究之問卷參考國內之相關研究而編製,問卷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

居民對大學影響區域的看法及對大學的期望符合(請參閱附錄一、二:國立東華 大學問卷、國立台東大學問卷)。

(一)變項的測量 1.個人基本資料

(37)

內容包括受訪者之性別、出生年次、婚姻狀況、子女狀況、出生地、教育 程度、職業、居住地、居住時間及居住型態,以作為背景變項之資料來源。

出生年次是根據受訪者所回答的民國出生年次做測量,出生年次愈早,即 年齡較高。婚姻狀況分為已婚、未婚。子女數的選項有無、1 位、2 位、3 位及 4 位以上。出生地以受訪者的回答分類,國立東華大學問卷分為壽豐鄉及非壽 豐鄉出生;國立台東大學問卷則分為台東市及非台東市出生。

居住地以受訪者的回答做分類,國立東華大學問卷分為居住於壽豐鄉志學 村、壽豐鄉非志學村、非壽豐鄉;國立台東大學問卷則分為居住於台東市及非 台東市。教育程度分為未受教育、小學、國初中、高中職、專科、大學、碩士 以上等。

職業是開放形式填寫,採用黃毅志(2002)的新職業分類:分別是「上層白 領人員」,包含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基 層白領人員」,包括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事務工作人員;「買賣服務工作 人員」,包含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勞動工人」包括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 員、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非技術工及體力工;及「農林漁牧工作人 員」,再加上非以上五類之「軍警人員」和「學生」共七類。由於軍警人員無 法列入上述之五項職業、學生則屬於無收入之非職業人口,且大多為非長期居 住者,因此將此二類另外列出。

居住時間長短則分為 1 年以下、1 至 5 年、6 至 10 年、11 至 15 年、16 至 20 年、21 年以上,,以區別學生居住年限(1-5 年)、在地居民在大學成立前後的 居住時間。居住型態分為長期居住及工作/就學期間居住,長期居住人口多為當 地居民,而學生只在就學期間居住,且無入籍當地。

2.大學對當地影響之贊同度

此部分之問題內容係參考國內相關研究,編列的問題內容包含教育服務、

文化環境、社會人口及產業經濟四方面。以五等量表讓受試者表達大學對區域 影響的贊同程度,分為非常贊同、贊同、還算贊同、不贊同及非常不贊同,分 別給予 5 至 1 分。

教育服務方面的問題包含升學機會增加、終身學習機會、進修課程、開放 學校場所、本土研究、學術研究、教育推廣等。文化環境方面包括文化水準提 升、文史工作整理推廣、觀光、綠化、藝文活動等。社會人口方面包含人口流

數據

表 2-2-2 人、都市、大學功能對照表  人  城市  大學  功能  心臟  商業中心  圖書館、活動中心 學術、社交、休憩 頭腦  市政中心  行政中心  校政、辦公  四肢  住宅區  宿舍群  生活空間  消化系統  工業區  教學研究群  研究、創新、教學 循環系統  運輸工具  步行、交通工具  服務、移動  排泄系統  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  廢物處理  骨骼架  街道設施  道路設施  流通、疏散  皮膚  地表面  地表徵  環境意象  資料來源:蔡金龍(1982)  第三節 大學在區域
表 4-2-1 壽豐鄉居民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表  變項  選項(人數)  有效百分比(%)  男 (102)  36.4  性別  女 (178)  63.6  20 歲以下 (43)  15.7  21-30 歲 (62)  22.6  31-40 歲 (66)  24.1  41-50 歲 (78)  28.5  51-60 歲 (17)    6.2 年齡 (出生年次)  61 歲以上 (8)    2.9  已婚 (177)  63.2  婚姻狀況  未婚 (103)  36.8  無 (13)
表 4-2-2 台東市居民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表  變項  選項(人數)  有效百分比(%)  男 (138)  47.9  性別  女 (150)  52.1  20 歲以下 (42)  14.7  21-30 歲 (72)  25.3  31-40 歲 (78)  27.4  41-50 歲 (70)  24.6  51-60 歲 (15)    5.3 年齡(出生年次)  61 歲以上 (8)    2.8  已婚 (180)  62.5  婚姻狀況  未婚 (108)  37.5  無 (17)
表 4-2-3 壽豐鄉居民居住地與居住時間次數分配表(%)             居住             時間  居住地  1 年  以下  (%)  1-5 年 (%)  6-10 年(%)  11-15 年(%)  16-20 年(%)  21 年 以上 (%)  總和 (%)  壽豐鄉  志學村  35  (12.5)  15  (5.4)   8  (2.9)  13  (4.6)   8  (2.9)   66  (23.6)  145  (51.8)  壽豐鄉  非志學村  10  (3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Xianggang zaji (miscellaneous notes on Hong Kong) was written by an English and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a local Chinese literati.. Doubts can therefore be cast as to whether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PNET Scheme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ers, the centralised seminar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and their value should

The A-Level Biology Curriculum aims to provid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rough which students will acquire or develop the necessary 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Literacy for the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Literacy for the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