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自覺健康狀態之 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自覺健康狀態之 研究 "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臺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 專題研究論文

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自覺健康狀態之 研究

指導老師:官錦鳳 班 級:FA4A

學 生:林佳盈(F09603032)

林珮文(F09603023)

余詩涵(F09603079)

賴眉文(F09603144)

林家君(F09603022)

(2)

中臺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 專題研究論文

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自覺健康狀態之 研究

班 級:FA4A

學 生:林佳盈(F09603032) 林珮文(F09603023) 余詩涵(F09603079) 賴眉文(F09603144)

林家君(F09603022)

評審老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

中華民國 一百 年 五 月

(3)

誌謝

經過這一年半的投入,終於完成了畢業專題,本專題能夠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 們的專題指導老師-官錦鳳老師,在專題製作的日子裡,感謝您的耐心指導以及教誨,

百忙之中仍然願意抽空為我們指導、討論專題之相關問題,對我們不了解的地方,總是 給予最細心的解釋,極有耐心的教導我們。官老師這種認真的教學態度,深深地激勵著 我們,她對於我們的種種關心與百般體諒,更是讓我們感恩在心。

感謝管理學院所有的師長及同學們幫忙我們填寫問卷,你們的熱心參與和配合,這 份專題才能得以誕生且順利完成,也謝謝小組成員的努力與付出,從一開始找指導老 師、探討題目、分配工作等,均須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在相互切磋學習製作中,獲得 了寶貴經驗的累積。

最後感謝許多人的幫助及指引,讓我們在學術知識與個人發展上獲得許多經驗與成 長,使我們在學生生涯中畫上美麗的句點。祝福大家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4)

中文摘要

隨著醫療時代的進步,健康成為現代人所重視的議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推動預防 保健的工作,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以達全民健康的目標。此研究旨 在健康生活狀況部分所採用的是大學生自覺健康狀態及了解不同社會人口學之變項,進 一步對於自我健康評估的認知瞭解,並以健康為議題,作為日後學校和相關單位參考。

本研究對象為中部某科技大學日間部管理學院一至四年級學生,採用 SF-36 健康量 表蒐集資料,問卷共發放 413 份、回收問卷為 337 份、回收率為 81.8%,回收資料以 SPSS 進行統計分析與整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樣本以女性為最多數,年級以一年級為居多,在性別、年級、

有無打工、父母親社經地位、父母親教育程度對自覺健康狀態均無顯著性差異,而不同 性別「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及「心理健康」有顯著性差異,另外不同科系及 年級「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皆有顯著性差異。

學校應重視大學生之健康規劃,提供適切相關資訊以促進學習,期能加強建立學生 們良好的健康概念,養成正向的健康行為,以提升健康認知並奠定健康的基礎。

關鍵字:大學生、自覺健康、健康狀態

(5)

Abstract

The medical improves as time goes on; health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in our modern life. The most important job to do is to push the health care preparation;

healthy lifestyl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daily life more often, to achieve national health goals. The main purpose in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college students on perceiving health status of different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addition to learn how to evaluate our own health and knowledge and to health issues for the school and relevant units in future days as a reference.

This research is subject is a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in central Taiwan four grade stud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during the day, using SF-36 health data to collect information, sent out 413 questionnaire, retrieve 337, about 81.8%

received, the questionnaire are retrieve and been sor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SPSS.

This research is subject sample is mostly female, most of them are freshmen, the different in sex, grad, working part-time, parents social status, parents education and their own health evaluate, also different sex due to physical health and role limitations and mental health has difference significant, and grades and departments can effect emotional problems and role limitations has difference significant.

The campu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plan, and provide suitable information to improve studies, not only can we set up a good health example and develop positive health behaviors, but also improve health awarenes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of health.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d health, health

(6)

目錄

致謝---i

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SF-36 歷史沿革 ---3

第二節 健康促進 ---6

第三節 自覺健康狀態 ---8

第四節 健康行為狀態 ---10

第五節 健康風險評估 ---1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 ---1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4

第三節 研究假說 ---15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方法 ---16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1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社會人口學特性基本資料之描述性分析 ---19

第二節 獲知健康資訊來源 ---22

第三節 描述性統計 ---23

第四節 推論性統計 ---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9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99

參考文獻 ---100

(7)

表目錄

表 3-4 問卷回收統計表 ---17

表 4-1 社會人口學特性基本資料之描述性分析 ---20

表 4-2 何處獲得健康資訊 ---22

表 4-3 不同構面與性別之獨立 t 檢定分析---23

表 4-4 不同構面與有無打工之獨立 t 檢定分析---24

表 4-5 不同構面與系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26

表 4-6 不同構面與各年級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29

表 4-7 不同構面與家庭社經地位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32

表 4-8 不同構面與父親工作類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34

表 4-9 不同構面與母親工作類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37

表 4-10 不同構面與父親教育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40

表 4-11 不同構面與母親教育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43

表 4-12 不同構面與各科系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47

表 4-13 不同構面與各年級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2

表 4-14 不同構面與家庭社經地位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5

表 4-15 不同構面與父親工作類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7

表 4-16 不同構面與母親工作類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7

表 4-17 不同構面與父親教育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77

表 4-18 不同構面與母親教育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87

(8)

圖目錄

圖 2-1 SF-36 和 SF-12 模型 ---4 圖 3-1 研究流程 ---13 圖 3-2 研究架構 ---14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了解大學生自覺健康狀態,一直是許多單位極為關注的議題,台灣的政府單位,這 幾年更是積極推動健康促進活動,而大學教育主要是個人在求學階段中知識、學識以及 技能成長黃金時代,但是生活步調與作息的改變,卻也影響個人健康的轉折點(張伯彰,

2007)。根據陳政友(1998)針對師範大學學生所做的研究顯示,大學生的健康年齡是 比實際年齡差,這是值得注意的警訊,另外,在其他年齡群也都有許多的研究探討與分 析,Pender(1996)更指出應該建立各年齡層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進而推展正向的健 康行為;他也針對健康概念下一個定義,是先天與後天獲得自我潛能的實現,藉由實行 目標導向行為、勝任的自我照顧及滿意於自己與別人的關係,為能調整適應外界環境,

以維持結構的完整與和諧(林建得、陳德宗、丁春枝,2002)。

根據學校衛生法第八條:「學校應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辦理學生健康檢 查」,目前各大學均依此規定實施健康檢查,由於現在人認為大學生的主要健康行為問 題為:熬夜晚睡造成睡眠不足、沒有運動、飲食是否均衡,個人行為有吸菸、飲酒等危 險因子;心理問題為:在課業、人際關係上,覺得頭痛或焦慮、憂慮等這些問題,來瞭 解大學生之健康問題、體位狀況、健康缺點、心理調適,以及男女生是否有差異。

透過自我了解發揮自我潛能,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每一種模式都存在健康疾病連 續體的特性,因此健康是一種比較性用詞,相對的健康狀況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狀況。

另外,自覺健康狀態是指個人對自己的健康情形做評價,自覺健康狀態會影響個人從事 健康促進行為。

健康可以說是人類活動一切的根本,觀察先進國家,在醫政、藥政、食品衛生、防 疫等工作上軌道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推動預防保健的工作,以降低國民罹病率、殘障 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健康不再僅是只限醫療服務方面,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 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皆能實踐健康的生活,以達全民健康的目標。健康促進的目的 是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減少疾病與死亡率,進而提升健康生活品質。而健康促進可 以協助人們改變生活方式,朝向整體個體的健康。

本研究旨在健康生活狀況部分所採用的是大學生自覺健康狀態及了解不同社會人 口學之變項。希望藉由瞭解目前大學生參與健康促進活動的情形,進一步對於自我健康 風險評估的認知瞭解,並以健康為議題,活化大學生之日常生活,使之獲得愉悅精神與 健康身體需求以應付變遷極為迅速的社會環境。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以下為本研究之目的:

一、了解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的自覺健康狀況。

二、了解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不同的社會人口學變項,對於自覺健康狀態是否有顯 著性差異。

三、將研究結果提出有效建議供學校、學生及衛生相關單位參考。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SF-36 歷史沿革

一、SF-36 歷史沿革

SF-36 為一個一般性(generic)的心理測量工具,並不是針對特定年齡、疾病或是 治療而設計。SF-36 美國版(SF-36 Standard Version)在 1990 年定稿,共有 36 項問題。

主要測量受訪者身心健康狀態的 8 個面向(concept),分別為身體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身體疼痛

(bodily pain)、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活力(vitality)、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因情緒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此外另含一項自評健康變化(reported health transition),由於其簡短及信效度皆佳。SF-36 已被多國所認同,包含有丹麥、西班牙、法國、挪威、荷蘭、瑞典、義大利、德國、英 國、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十二個國家,而台灣的使用是委由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盧 瑞芬副教授所負責,自 1996 年 6 月定稿迄今,SF-36 台灣版已授權國內近七十個研究計 畫使用。SF-36 健康量表的信效度穩定,國際間已受認可,國內的使用也日漸增多,因 此本研究以 SF-36 健康量表為衡量研究對象健康情形之工具,以八個構面完整的評估個 人之生理及心理健康狀態。

二、SF-36 健康量表之起源

SF-36 健康量表是由 Dr John E. Ware, Jr 於醫療成效研究(Medical outcomes study)中擷 取出來的 36 題項所發展評量健康及醫療結果的測量工具,於 1990 年定稿,此量表為一 般性的心理測量工具,不是針對特定年齡、疾病或治療所設計。

Dr John E. Ware, Jr 首先嘗試以 18 題的廣泛性簡短格式進行調查,量表內容旨在測量生理 功能、因不健康所導致角色扮演的限制、一般性生理健康及目前對健康的感覺。1986 年 又增加了兩項題目,分別為社會功能和身體疼痛,共計有 20 個題目,因而生產 SF-20,

之後又陸續地修正及新增問題,最後發展出由 36 項題目所組成之八個構面的健康量表 (SF-36)。(Ware et al.,1993)

三、SF-36 健康量表之構面

(12)

題項 構面 3a. 費力活動

3b. 中等程度活動

3c. 提起、攜帶食品雜貨 3d. 爬數層樓樓梯

3e. 爬一層樓樓梯 3f. 彎腰、跪下或蹲下 3g. 走路超過一公里 3h. 走過數個街口 3i. 走過一個接口 3j. 洗澡或穿衣

4a. 工作或其他活動時間減少 4b. 完成的工作數量少

4c. 種類受限制 4d. 有困難 7. 疼痛的程度 8. 疼痛的妨礙 1. 目前健康狀況 11a. 容易生病 11b. 一樣健康

11c. 健康會越來越壞 11d. 健康狀況好得很 9a. 充滿活力

9e. 精力充沛 9g. 筋疲力竭 9i. 覺得疲倦 6. 社交妨礙程度 10. 社交妨礙頻率

5a. 工作與其他活動減少 5b. 完成的工作量較少 5c. 不如以往小心 9b. 緊張

9c. 沮喪 9d. 平靜

9f. 悶悶不樂和憂鬱 9h. 快樂

社會功能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

心理健康 活力狀況 一般健康狀況

生理功能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

身體疼痛

圖 2-1 SF-36 和 SF-12 模型

(13)

SF-36 健康量表於 1990 年定稿,擷取自 Medical Outcome Study(MOS)的健康生活品 質問卷,主要由 36 項問題所組成 8 個量表,在測量受訪者的身心健康狀態。SF-36 健康 量表可分為兩個面向─生理健康面及心理健康面;以身體之生理功能、身體疼痛及因身 體健康而導致的角色受限及一般健康狀況來衡量個人的生理健康狀態;而心理健康是由 活力、社會功能、因情緒問題而導致角色受限及心理健康而組成。尚有一題自評健康變 化(與一年前的健康做比較)。

(一)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 PF):共有 10 題,分數越低,表示在執行所有生理活 動時有許多限制,包括洗澡或穿衣;分數越高,表示執行所種類的生理活動,沒有 任何限制。

(二)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受限(role physical, RP):共 4 題,分數越低,表示在工作 中或其他日常活動中有因為生理健康所導致之問題;分數越高,表示在工作中或其 他日常活動中沒有因為生理健康所導致的問題。

(三)身體疼痛(bodily pain, BP):共有 2 題,分數越低,表示個人有非常嚴重的疼痛感;

分數越低,表示個人沒有疼痛或因疼痛而導致之問題。

(四)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 GH):共有 5 題,分數越低,表示個人健康不好且認為更 糟;分數越高,自評為自己健康非常好。

(五)活力狀況(vitality, VT):共有 4 題,分數越低,表示時常感覺疲累;分數越高,表 示時常感覺有活力與精力充沛。

(六)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SF):共有 2 題,分數越低,表示因為生理或情緒問題 極端且頻繁的妨礙正常社交生活;分數越高,表示執行正常社交活動而沒有因為生 理或情緒問題的妨礙。

(七)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role emotional, RE):共有 3 題,分數越低,表示在 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動中有因為情緒而導致的問題;分數越高,表示在工作或其他活 動中沒有因為情緒所導致的問題。

(八)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MH):共有 5 題,分數越低,表示時常覺得神經質且憂鬱;

分數越高,表示時常覺得平和、快樂和寧靜。

(14)

第二節 健康促進

一、健康概念(Healthy Conception)

綜合健康概念的穩定性與實現性特質,將健康概念定義為是先天與後天獲得的自我 潛能實現,藉由實行目標導向行為、勝任的自我照顧及滿意於自已與別人的關係,為能 調整適應外界環境,以維持其結構的完整及合諧(Pender,1996)。

二、健康的定義

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重新定義:“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 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這一定義一直延用到現在。

世衛組織對健康的重新定義,說明人是社會的人,醫生在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 時候,不僅要考慮到身體的情況,還要考慮到社會、心理、精神、情緒等因素對人體健 康的影響。

由社會、精神因素引起疾病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在情緒激動時可以引起血壓升高、

心臟病發作;較大的精神打擊可以使人的眼睛突然失明;情緒鬱悶可以引起胃部不適 等。這些現象都說明人的身體狀況是受社會、精神因素的影響的。

世衛組織提出衡量健康的 10 項標準是: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 工作;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不挑剔;善於休息,睡眠良好;適應環境,

應變能力強;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抵抗力;體重適當,體態勻稱;眼睛明亮,不 發炎,反應敏捷;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頭髮有光澤,

無頭屑;骨骼健康,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輕鬆。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Promoting Health)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個人為達成維護或提昇健康層次、安寧程度、自我實現、自我 滿足及個人成就的一種自發性的多層面之自我創始行為與知覺,包含自我實現、發展社 會支持系統(人際支持)、健康責任、壓力處理、運動休閒及適當營養等方面。

健康科學是研究醫療、生理等等的一個主要概念,然而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健康的定 義,卻沒有一致性的定義,因此時常導致混淆與衝突,研究及知識的發展也因為文獻中 對健康的定義不一致而常受到阻礙;個人、社會對健康的概念也可能會影響健康介入的 成效,加上時代變遷,健康的定義亦會隨時間有所變動,因此有必要了解人們對健康的 概念及看法,以作為健康介入的基礎(Laffrey,1986)。

(15)

早期健康概念著重在生理層面,慢慢才加入了心理層次以至多元健康概念,並發展 出健康概念模式。

健康行為包含了幾個層面,1.Laffrey(1985)認為健康行為包含三方面:預防性健康 服務(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疾病預防行為(illness prevention behavior),及健康促進 行為(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2.Pender(1987)認為健康是個人生活的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應包含健康保護(healthy protection)和健康促進(healthy promotion)兩種行為,前者指的是去除危險及預防的行 為,後者指的是個人自發性的行動模式,以維持及增進其自我實現、充實感,心理健康,

亦即個人用來維持或增加安寧幸福,以達到自我實現及個人成就所採用的所有行為稱 之,如規律運動、適當的營養、減輕壓力等。由兩位學者的說法可知,預防性與保護性 的行為(preventive and protective behavior)又稱為健康行為,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動機向 度不同,但卻是兩面。

四、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Dever (1976)提出影響現代人健康的四大因素:

(一)生物遺傳 (占 27%) (二)環境 (占 19%) (三)生活型態 (占 43%) (四)醫療照護 (占 11%)

(16)

第三節 自覺健康狀態

一、何謂自覺健康

自覺健康是一種統合的概念,可反映一個個體對她/他自己一般健康的評估(Dianne, Marie&Kathleen, 1989)。Pender(1987)則指出自覺健康狀況會影響一個人從事健康促 進的行為,主要指個人對自己的健康情形之評價;此評價乃是個人綜合其主觀、客觀的 健康經驗所做的一種概括性的健康描述(李淑瓊,民86)。

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者,越有動機去維持該狀況,因此會維持較多的健康行為(王秀 紅,1992)。甚至比客觀的健康評估更會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Spiro&Bosse, 2000),

亦可作為預測健康照護的使用率(Bath,1999)、住院率(Mutran & Ferraro, 1988)及死 亡率的指標之一(唐億淨、李孟智、王玉潯、吳麗芬、黃孝鏘、卓良珍、周碩頌,1999)。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探討健康照護服務的研究,都以自覺健康狀況作為服務對象之健康成 果評量的工具(Bosworth, 1999),因此,自覺健康狀況在評量個人的健康狀態上,具 有相當程度的地位。

由此可知,自覺健康狀況是一種評價自身健康狀況的描述,有可能影響己身參與健康 促進之行為。評量時最好是以一年來作為時間切割點(Manderbacka & Lundberg,1996),

方能獲得較可信的自覺健康狀況評量結果。

二、自覺健康狀態之相關研究

Rudy(1989)研究指出有規律運動者,其自覺健康狀況良好,有疾病者則較少運動 行為。吳蕙玲(1996)研究臨床護理人員規律運動習慣發現,自覺健康狀況滿意,較有規 律運動的情形。張彩秀(1992) 指出從事規律性運動者,自覺健康程度高於無規律運動 者。王瑞霞(1994)研究發現自覺狀況較同年齡好的人,其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較高。何 慶燕(2010)以台南縣國民中學老師為對象進行調查,其結果顯示休閒生活型態與自覺健 康具有顯著相關。黃玉琳(2007)探討與自覺健康間之關係,發現壓力感受與自覺健康間 呈現負相關。

另外,自覺健康狀態是指個人對自己的健康情形做評價,自覺健康狀態會影響個人 從事健康行為(Pender,1987)。Belloc 及 Breslow (1972)結果發現常見的健康行為,例如:

身體活動、良好飲食習慣、睡眠型態等,也與健康呈正相關結果,這些好的行為對正向 健康狀態具有加成的效果。Wiley 及 Camacho (1980)也發現身體活動、7-8小時的睡眠、

不抽菸、體重控制等正向健康行為,可顯著預測往後9年的全部身體健康狀態。這幾年 許多研究針對大學生族群相關的看法,將運動與自我實現、健康責任、壓力處理、發展 人際支持、營養,而列為影響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六大因素(黃毓華、邱啟論,

1996;王逸君,2007)。吳瑞珠(2007)以大一新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指出住家裡、無 吸菸習慣者及每天排便一次者自覺健康狀況情形較好;自覺健康狀況與身體滿意度呈顯 著正相關;而飲食態度與自覺健康狀況呈顯著正相關;飲食行為與自覺健康狀況、身體

(17)

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陳美娟(2007)以大一、大四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經濟來源全 部由父母或長輩提供、有運動習慣、有睡前運動習慣、室友或家人會影響睡眠有顯著的 正相關,而自覺在班上成績差、有喝茶可樂或咖啡等含咖啡因飲料、學業、家庭、情感 壓力較大、睡眠品質較差者,自覺健康狀況得分較低,以自覺健康狀況對睡眠品質之皮 爾森相關係數(Pearson’s Correlation)來看,顯示自覺健康狀況愈差睡眠品質愈差。Pender 等(1990)自覺健康狀態是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最重要的預測因子。Mahon (1994)也指出運 動、營養、健康促進與自覺健康狀況有較高的相關性。邱啟潤、柯任桂(2000)在健康相 關的飲食運動效能研究中,發現飲食與運動自我效能與自覺健康狀況、健康生活型態呈 顯著正相關。

楊雅雲(2005)表示人活著就是要動,而運動是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也可藉此提升 體適能,以促進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健康,特別是在紓解壓力、降低焦慮及預防 疾病上有很大的功效。張君如、李敏惠、蔡桂城(2008) 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自覺健康狀 況均會對銀髮族的生活效能成正向影響關係,動態性休閒活動比較會影響銀髮族自覺健 康狀況與生活效能之關係;靜態性休閒活動比較會影響銀髮族社會支持與生活效能之關 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於 2004 年表示:「影響人類健康,造成生病以及死亡的原 因可以歸納為四大類,第一類是人類的生理因素,如先天性遺傳;第二類是外在的環境 因素,人為造成的,如空氣污染;第三類是醫療的服務體系,如醫療保健體系不健全;

第四類則是與個人的健康行為有關,如飲食、嗜好。其中個人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佔 大部分約 50%,主要有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吸煙、嚼檳榔、未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等」

(李純華,2005)。 這四大類中尤其以健康行為在健康因素中佔了決定性的角色。

(18)

第四節 健康行為狀態

一、健康行為定義

Kasl 和Cobb(1966)定義「健康行為」為一個自認健康的人,為了預防疾病以及在症 狀前期偵測疾病所行使的一些活動。並將健康相關行為分為三類:(1)預防性與保護性行 為,(2)疾病行為,(3)疾病角色行為。Kannas(1982)將個人健康行為分成危害和促進兩概 念,而危害健康行為的概念包括吸菸、飲酒、不當飲食等行為。Liang, Shediac-Rizkallah, Celentano & Rohde (1999)將健康相關行為分成三大類:(1)每日的習慣,包括吸菸、飲酒、

蔬果消費和運動。(2)使用健康相關服務,包括醫療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和癌症篩檢等。

(3)特殊狀況下的行為,如未使用安全帶和酒後駕車等。黃淑貞、伍連女、張桂楨(1998) 指出渥太華憲章中對健康促進的定義為「健康促進是使人增加對健康的控制與改善的過 程」。健康行為和危險行為通常係並存為較複雜的行為型式,而稱為生活型態。

二、健康行為與健康狀態之相關性

早期研究結果已發現,良好健康行為與身體健康狀態有呈正相關趨勢,如Reed(1990) 以542位成人為研究對象,發現良好健康行為與身體健康狀態有高度正相關,且可預測 18個月以後的身體健康狀態。Belloc與Breslow (1973)調查6928位成人,結果發現常見的 健康行為,例如:身體活動、良好飲食習慣、睡眠型態等,亦與健康呈正相關結果,且 這些好的健康行為對正向健康狀態具有加成的效果。Wilson與Elison (1981)以3025位20 至64歲成人為對象的研究,亦發現實行愈多健康習慣的人,較少有身體健康問題。

這一代青少年面對的健康問題已不是傳染病或一般的生理疾病,而是因心理及行為 影響的健康問題。許多研究證實健康行為與健康狀況有密切關係(Williams, Arnold, &

Wynder, 1977),如運動和飲食習慣與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有關(Huijbregts, Feskens, &

Kromhout,1995) ;吸菸會導致肺癌、慢性肺病和心血管疾病(USDHHS, 1989; Ayanian,&

Cleary, 1999)等。因此,若能及早改變個人危害健康行為,應可降低慢性病的罹患率與 死亡率。

相關研究指出,影響人類健康因素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醫療體系和生活型態 等四種,其中「生活型態」(Life styles)影響健康最大(Laframboise,1973;Paffen Barger﹐

R. S.﹐Wing﹐A. C. and Hyde﹐R.T.(1995);Koyama, 2000)。大學生因有較高的自主習性 和較具彈性的作息時間,會產生睡眠和生活適應問題,導致容易忽略個人健康、減少身 體運動、社交圈子也變小,甚至呈現較多生理與心理問題(陳淑惠,2002),這些現象都 值得社會各界所關注。

大學時期正是個體發展的高峰階段,如果長期處於不健康的封閉環境和坐式的生活 型態,也都會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發展與人際互動關係。我國受西式飲食影響甚鉅,且

(19)

身體活動頻率日益降低,肥胖影響健康其所造成醫療資源負擔,實不容忽視。且大學生 是國家培育人材希望之所在,如果長期處於不健康的坐式生活型態,除了可能忽略自身 健康意識外,也可能導致飲食不正常而造成肥胖或過瘦現象,這些現象也是相關單位應 於關注的課題 (李素箱、楊欽城、徐志輝、賴金模、邱睿昶,2007)。

近年來國人疾病的流行型態已從過去的急性傳染病轉變為以惡性腫瘤、腦血管疾 病、心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主的疾病型態。慢性病的防治需由三段五級的預防 觀念來進行,至於預防疾病的觀念落實與否,則表現在個人的生活型態與健康行為的好 壞。生活型態的好壞,明顯影響了個人的健康狀態。一個在美國進行的長期追蹤研究指 出:體能活動、抽菸、喝酒、肥胖及睡眠等生活型態與死亡率有明顯相關。許多健康促 進行為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進而預防及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如從事規則運動者,其自覺 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程度與壓力處理程度,均較無規則運動者為佳。而全國衛生醫療政 策會議中關於「建構全人照護之健康體系組共識報告」亦提出「第一段預防」是平時就 重視保健,適當運動、正確飲食、不吸菸酗酒、避免肥胖,而從事健康安全之生活行為,

需要包括疾病前期之保健、預防,避免或延緩疾病之發生 (賴其萬,2003)。行政院將「全 方位健康照護,確保全民健康」作為其施政方針之一,若要進行全方位健康照護,則需 要了解國人的健康狀態、健康行為,以作為施政目標的擬定 (陳怡君,2005)。

(20)

第五節 健康風險評估

「風險(risk)」一詞源自拉丁美洲人民日常生活常用的俚語(resum),指各種伴 隨著航海或海上活動而來無法預測的危險(謝、王,2007)。「風險」在字典中,定義 為冒險、暴露在傷害、危險或損失的機會中(吳,2007);「評估(assessment)」則 被定義為判斷、評值、估價(Parker, 2008; Summers, 2005);在當代英漢大辭典中,「風 險評估(risk assessment)」被定義為個人對於採取某措施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分析(吳,

2007)。可見,風險評估乃是對個人可能發生的危險或損失進行判斷及分析。

健康風險評估(health risk appraisal,HRA)是用來估計人們暴露於危害物質時,所可 能承受的不良健康效應的科學工具;評估的結果可作為制訂管制方案之決策的參考。健 康風險評估是一種以廣大基礎的流行病學資料與個人之資料比較以推估個人罹病或死 亡風險之運算過程,進而結合個人的結果、本土性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及國家死亡等統計 資料,來計算個人未來死亡或發病的風險,並提供改變生活型態和其他活動的建議,以 降低疾病或死亡的風險(張大元,2000)。

健康風險評估的發展背景起源於歐洲,針對重勞力、低社經地位的勞動族群,於職場 提供一般性的醫療照顧。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職業衛生相關法令之訂定,規定雇主 有義務改善職業危害,預防職業相關傷病的發生。後工業化時代,職業衛生由職業傷害 與職業病的診斷與治療,走向周全性照護,並與基層醫療開始結合。目前職業健康照護 服務強調應涵蓋多專業團隊,以健康促進成導向,並將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納入。

HRA觀念,從預防醫學的角度,深入分析每個人最切身的健康風險,提供民眾健康 檢查的參考,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並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與運動,來預防 疾病的發生。

HRA的功能看似具前瞻性與廣大性,但運用上也有其限制。雖然不能用來診斷疾 病,但具有在若干相同致病特質的某一特定人群中,能針對罹病可能性的一種描述。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研究對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的學生自覺健康狀態之研究,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 法,研究設計為 SF-36 問卷是委由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盧瑞芬副教授負責臺灣版的使 用授權及參考相關文獻設計出問卷來進行調查,問卷內容總共有五個項目,三十六題,

收集資料後建檔再以 SPSS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以了解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的學生對自 覺健康狀態的情形。

第一節 研究流程

確認研究主題

找尋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

問卷設計

發放問卷

問卷回收與整理 研究動機與目的

(2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是依據研究目的及參考相關文獻整理研擬出本研究架構。本研究之研究 架構如圖 3-2 所示:

社會人口學變項 自覺健康狀態

生理功能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 身體疼痛

一般健康狀況 活力狀況 社會功能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 心理健康

系別 年級 性別 打工

家庭社經地位 父母親工作類別 父母親教育程度

圖 3-2 研究架構

(23)

第三節 研究假說

1、假設某科技大學不同系別的學生其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性差異 2、假設某科技大學不同年級的學生其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性差異 3、假設某科技大學不同性別的學生其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性差異

4、假設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是否有打工其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性差異 5、假設某科技大學學生家庭不同的家庭社經地位其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性差異 6、假設某科技大學學生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其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性差異 7、假設某科技大學學生父母不同的工作類別其自覺健康狀態有顯著性差異

(24)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及時間

研究對象:本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簡單隨機抽樣法,依據各 個科系隨機抽樣共五個科系,每科系兩班,共計十班,並以問卷方式進行調 查。

問卷調查時間:99年12月01日至99年12月21日止,為期共三週。

二、研究材料: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SF-36台灣版健康量表為收集資料之工具,問卷擬定過程說明如下:

1、問卷擬定:

SF-36臺灣版是由美國SF-36著作人Dr. John Ware, Jr. 直接授權翻譯,翻譯的工 作則由國內多位學者共同參與完成,包括陽明藍忠孚教授、臺大吳淑瓊教授、長庚盧瑞 芬副教授、中國醫藥學院李卓倫副教授、美國Oregon State University紀駿輝副教授、輔大 劉文良副教授等,並委由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盧瑞芬副教授負責臺灣版的使用授權。

由指導老師和研究者申請這份問卷且經過授權同意使用後,擬訂出本研究對象適用的

「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學生自覺健康狀態之研究」問卷。

2、問卷內容:

(1)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性別、系別、年級、是否有打工、家庭社經地位、

父母工作類別、父母教育程度等。

(2)研究對象對於自覺健康狀態的看法,共36題,包括生理功能、因身體健康所導致 的角色限制、身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活力狀況、社會功能、因情緒問題所導 致的角色限制、心理健康等八項。

(二)資料來源及資料收集 1、資料來源: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由研究者利用學生上課時間,發放問卷填寫,當天一併收回。

2、資料收集:

抽樣步驟,先採簡單隨機抽樣法(以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為抽樣依據),並依據各個 科系隨機抽樣,共抽出醫務管理系2班、資訊管理系2班、應用外語系2班、行銷管理系2 班、國際企業系2班,共10班學生為問卷發放對象,共計413份問卷,其回收問卷為337 份,回收率為 81.8%。(如表3-4)

(25)

表3-4問卷回收統計表

科系 發出問卷 回收問卷 回收率(%)

醫務管理系 84 79 94

資訊管理系 90 62 68.8

應用外語系 88 75 85.2

行銷管理系 71 62 87.3

國際企業系 80 59 73.7

合計 413 337 81.8

(26)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一、將問卷回收後,首先進行 Excel 編碼、建檔,再以 SPSS Statistics 17.0 版統計套裝軟 體進行各項資料分析與整理。

二、統計方法 (一)描述性統計

基本資料(性別、系別、年級、是否有打工、家庭社經地位、父母工作類別、父母 教育程度、何處獲得健康資訊)、健康狀況看法部份、生理功能和情緒問題看法部 份、身體疼痛看法部份、心理健康和健康活力狀況看法部份之資料以平均數、標 準差等來描述各變項分佈之情形。

(二)推論性統計

1、使用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 t-test),分析基本資料(性別、有無打工)是否有 顯著性差異。

2、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析自覺健康狀態(生理功能、因身體 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身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活力狀況、社會功能、因 情緒問題、心理健康)之基本資料(系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父母親工作類 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是否有顯著性差異。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社會人口學特性基本資料之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對象共 413 位,以女性居多占 69.4%,其次為男性占 30.6%。系別以醫務管 理系居多占 23.7%,其次為應用外語系占 22%。年級以一年級居多占 56.4%,其次為四 年級占 23.4%。沒有打工占 66.5%,有打工占 33.5%。家庭社經地位以中社經地位居多 占 65.9%,其次為低社經地位占 32.6%。父親工作類別方面,以工居多占 34.1%,其次 為商占 19.3%。母親工作類別方面,以服務業居多占 24.6%,其次為工占 19.9%。父親 的教育程度方面,以高中職居多占 45.7%,其次為國中占 25.2%。母親的教育程度方面,

以高中職居多占 45.1%,其次為國中占 25.5%,如表 4-1。

(28)

表 4-1 社會人口學特性基本資料之描述性分析

基本變項 次數 百分比(%)

性別

103 30.6

234 69.4

系別

醫務管理系 80 23.7

資訊管理系 62 18.4

應用外語系 74 22.0

行銷管理系 62 18.4

國際企業系 59 17.5

年級

一年級 190 56.4

二年級 66 19.6

三年級 2 0.6

四年級 79 23.4

有無打工

224 66.5

113 33.5

家庭社經地位

高社經地位 5 1.5

中社經地位 222 65.9

低社經地位 110 32.6

父親工作類別

27 8.0

115 34.1

65 19.3

軍公教 27 8.0

服務業 52 15.4

自由業 32 9.5

母親工作類別

15 4.5

67 19.9

48 14.2

軍公教 7 2.1

服務業 83 24.6

自由業 48 14.2

(29)

父親教育程度

小學 25 7.4

國中 85 25.2

高中職 154 45.7

專科 39 11.6

大學 24 7.1

碩士 4 1.2

博士 6 1.8

母親教育程度

小學 43 12.8

國中 86 25.5

高中職 152 45.1

專科 35 10.4

大學 15 4.5

碩士 2 0.6

博士 4 1.2

(30)

第二節 獲知健康資訊來源

由表 4-2 得知管理學院一至四年級學生對於健康資訊從何得知,共有 10 個選項,

從電視得知資訊者有 257 人占 76.3%,從廣播得知資訊者有 72 人占 21.4%,從電腦資訊 得知資訊者有 240 人占 71.2%,從相關書籍得知資訊者有 123 人占 36.5%,從報章雜誌 得知資訊者有 171 人占 50.7%,從學校相關宣導活動得知資訊者有 135 人占 40.1%,從 課程得知資訊者有 143 人占 42.4%,從醫護人員得知資訊者有 97 人占 28.8%,從親朋好 友得知資訊者有 158 人占 46.9%,從其他得知資訊者有 19 人占 5.6%,由以上資料可知 研究對象獲得健康資訊最多的選項是電視,其次是電腦資訊。

表 4-2 何處獲得健康資訊 請問您是從何處獲得健康資訊

變項 次數 百分比 排序

電視 257 76.3% 1

廣播 72 21.4% 9

電腦資訊 240 71.2% 2

相關書籍 123 36.5% 7

報章雜誌 171 50.7% 3

學校相關宣導活動 135 40.1% 6

課程 143 42.4% 5

醫護人員 97 28.8% 8

親朋好友 158 46.9% 4

其他 19 5.6% 10

總和 1415 419.9%

(31)

第三節 描述性統計

一、本研究之自覺健康狀況,不同構面與性別之描述性分析

1. 生理功能:男生平均分數 27.27,女生平均分數 27.62,平均分數均高,所以男女生 在自覺生理功能方面非常好。

2.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男生平均分數 6.90,女生平均分數 7.08,平均分數 均高,所以男女生自覺在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非常少。

3. 身體疼痛:男生平均分數 3.71,女生平均分數 3.99,平均分數均低,所以男女生在 自覺身體疼痛方面非常少 。

4. 一般健康狀況:男生平均分數 12.91,女生平均分數 13.24,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

所以男女生在自覺一般健康狀況方面普通。

5. 活力狀況:男生平均分數 12.01,女生平均分數 12.17,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所以 男女生在自覺活力狀況方面普通。

6. 社會功能:男生平均分數 7.85,女生平均分數 7.89,平均分數均高,所以男女生在 自覺社會功能方面很好。

7.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男生平均分數 4.95,女生平均分數 4.93,平均分數 均高,所以男女生在自覺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很少。

8. 心理健康:男生平均分數 20.29,女生平均分數 20.47,平均分數均高,所以男女生 自覺心理健康方面很好。

表 4-3 不同構面與性別之獨立 t 檢定分析

變項名稱 性別

T 值 P 值 男(n1=103) 女(n2=234)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生理功能(PF) 27.27±3.405 27.62±3.047 -.931 .058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RP) 6.90±1.531 7.08±1.344 -1.049 .011 身體疼痛(BP) 3.71±1.655 3.99±1.736 -1.397 .545 一般健康狀況(GH) 12.91±3.888 13.24±3.889 -.710 .778 活力狀況(VT) 12.01±3.631 12.17±3.545 -.372 .537 社會功能(SF) 7.85±1.556 7.89±1.521 -.191 .644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RE) 4.95±1.255 4.93±1.220 .136 .496

(32)

二、不同構面與有無打工之描述性分析

1. 生理功能: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27.63,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27.27,平均分數均高,所 以有無打工者對生理功能均無影響。

2.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6.98,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7.12,

平均分數均高,所以有無打工者對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非常少。

3. 身體疼痛: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3.79,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4.13,平均分數均低,所以 有無打工者在自覺身體疼痛方面非常少 。

4. 一般健康狀況: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13.21,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12.99,平均分數介於 中間值,所以有無打工者在自覺一般健康狀況方面普通。

5. 活力狀況: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12.16,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12.04,平均分數介於中間 值,所以有無打工者在自覺活力狀況方面普通。

6. 社會功能: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7.83,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7.961,平均分數均高,所以 有無打工者在自覺社會功能方面很好。

7.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4.86,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5.09,

平均分數均高,所以有無打工者在自覺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很少。

8. 心理健康:無打工者平均分數 20.26,有打工者平均分數 20.73,平均分數均高,所 以有無打工者自覺心理健康方面很好。

表 4-4 不同構面與有無打工之獨立 t 檢定分析

變項名稱 有無打工

T 值 P 值 無(n1=224) 有(n2=113)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生理功能(PF) 27.63±3.080 27.27±3.312 .986 .277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RP) 6.98±1.441 7.12±1.328 -.848 .265 身體疼痛(BP) 3.79±1.655 4.13±1.810 -1.737 .480 一般健康狀況(GH) 13.21±3.799 12.99±4.068 .497 .744 活力狀況(VT) 12.16±3.452 12.04±3.799 .272 .206 社會功能(SF) 7.83±1.546 7.961±1.500 -.735 .903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RE) 4.86±1.279 5.09±1.114 -1.603 .002 心理健康(MH) 20.26±3.975 20.73±4.168 -1.020 .785

(33)

三、不同構面與系別之描述性分析

1. 生理功能:各系平均分數 27.51,分數均高,所以各系別在自覺生理功能方面非常好。

2.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各系平均分數 7.02,所以各系別在自覺在因身體健 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非常少。

3. 身體疼痛:各系平均分數 3.91,分數均低,所以各系在自覺身體疼痛方面非常少。

4. 一般健康狀況:各系平均分數 13.14,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所以各系在自覺一般健 康狀況方面普通。。

5. 活力狀況:各系平均分數 12.12,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所以各系在自覺活力狀況方 面普通。

6. 社會功能:各系平均分數 7.88,分數均高,所以各系別在自覺社會功能方面很好。

7.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各系平均分數 4.94,分數均高,所以各系別在因情 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很少。

8. 心理健康:各系平均分數 20.42,分數均高,所以各系別在自覺心理健康方面很好。

(34)

9. 表 4-5 不同構面與系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系別 個數 平均數±標準差

生理功能 醫務管理系 80 27.33±3.302

資訊管理系 62 27.24±3.429 應用外語系 74 28.20±2.710 行銷管理系 62 27.98±2.473 國際企業系 59 26.69±3.645

總和 337 27.51±3.160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 醫務管理系 80 6.81±1.502

資訊管理系 62 6.77±1.583

應用外語系 74 7.00±1.365

行銷管理系 62 7.19±1.365

國際企業系 59 7.42±1.037

總和 337 7.02±1.403

身體疼痛 醫務管理系 80 4.20±1.892

資訊管理系 62 3.77±1.741

應用外語系 74 3.73±1.649

行銷管理系 62 3.98±1.552

國際企業系 59 3.78±1.672

總和 337 3.91±1.714

一般健康狀況 醫務管理系 80 13.68±4.218

資訊管理系 62 12.50±3.780 應用外語系 74 12.84±4.135 行銷管理系 62 13.40±3.573 國際企業系 59 13.19±3.501

總和 337 13.14±3.886

活力狀況 醫務管理系 80 13.10±3.948

資訊管理系 62 11.74±3.662 應用外語系 74 11.74±3.433 行銷管理系 62 11.58±3.341 國際企業系 59 12.22±3.135

總和 337 12.12±3.567

社會功能 醫務管理系 80 7.56±1.705

資訊管理系 62 7.81±1.556

應用外語系 74 8.19±1.279

行銷管理系 62 7.76±1.479

國際企業系 59 8.12±1.532

(35)

總和 337 7.88±1.529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 醫務管理系 80 4.48±1.263

資訊管理系 62 4.92±1.309

應用外語系 74 4.93±1.220

行銷管理系 62 5.18±1.124

國際企業系 59 5.34±1.027

總和 337 4.94±1.229

心理健康 醫務管理系 80 19.49±4.398

資訊管理系 62 20.56±3.740 應用外語系 74 20.92±3.856 行銷管理系 62 20.81±4.176 國際企業系 59 20.49±3.843

總和 337 20.42±4.041

(36)

四、不同構面與年級之描述性分析

1. 生理功能:各年級平均分數 27.51,分數均高,所以各年級在自覺生理功能方面非常 好。

2.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各年級平均分數 7.02,所以各年級在自覺在因身體 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非常少。

3. 身體疼痛:各年級平均分數 3.91,分數均低,所以各年級在自覺身體疼痛方面非常 少。

4. 一般健康狀況:各年級平均分數 13.14,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所以各年級在自覺一 般健康狀況方面普通。

5. 活力狀況:各年級平均分數 12.12,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所以各年級在自覺活力狀 況方面普通。

6. 社會功能:各年級平均分數 7.88,分數均高,所以各年級別在自覺社會功能方面很 好。

7.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各年級平均分數 4.94,分數均高,所以各年級別在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很少。

8. 心理健康:各年級平均分數 20.42,分數均高,所以各年級別在自覺心理健康方面很 好。

(37)

表 4-6 不同構面與各年級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年級 個數 平均數±標準差

生理功能 一年級 190 27.85±2.956

二年級 66 26.86±3.472

三年級 2 25.50±6.364

四年級 79 27.29±3.235

總和 337 27.51±3.160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 一年級 190 6.89±1.473

二年級 66 7.30±1.109

三年級 2 4.00±.000

四年級 79 7.18±1.356

總和 337 7.02±1.403

身體疼痛 一年級 190 3.87±1.744

二年級 66 3.95±1.544

三年級 2 3.00±1.414

四年級 79 3.96±1.801

總和 337 3.91±1.714

一般健康狀況 一年級 190 13.12±4.025

二年級 66 13.71±3.467

三年級 2 13.50±3.536

四年級 79 12.70±3.891

總和 337 13.14±3.886

活力狀況 一年級 190 12.07±3.667

二年級 66 12.98±3.170

三年級 2 10.50±.707

四年級 79 11.56±3.580

總和 337 12.12±3.567

社會功能 一年級 190 7.81±1.579

二年級 66 7.88±1.420

三年級 2 6.50±.707

四年級 79 8.08±1.500

(38)

心理健康 一年級 190 20.33±4.106

二年級 66 20.11±3.658

三年級 2 25.50±3.536

四年級 79 20.76±4.136

總和 337 20.42±4.041

(39)

五、不同構面與家庭社經地位之描述性分析

1. 生理功能: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27.51,分數均高,所以各家庭社經地位在自覺 生理功能方面非常好。

2.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7.02,所以各家庭社經地 位在自覺在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非常少。

3. 身體疼痛: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3.91,分數均低,所以各家庭社經地位在自覺 身體疼痛方面非常少。

4. 一般健康狀況: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13.14,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所以各家庭 社經地位在自覺一般健康狀況方面普通。

5. 活力狀況: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12.12,平均分數介於中間值,所以各家庭社經 地位在自覺活力狀況方面普通。

6. 社會功能: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7.88,分數均高,所以各家庭社經地位別在自 覺社會功能方面很好。

7. 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4.94,分數均高,所以各 家庭社經地位別在因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限制方面很少。

8. 心理健康: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數 20.42,分數均高,所以各家庭社經地位別在自 覺心理健康方面很好。

數據

表 4-1 社會人口學特性基本資料之描述性分析  基本變項  次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103  30.6          女  234  69.4  系別          醫務管理系  80  23.7          資訊管理系  62  18.4          應用外語系  74  22.0          行銷管理系  62  18.4          國際企業系  59  17.5  年級          一年級  190  56.4
表 4-6 不同構面與各年級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年級  個數  平均數±標準差  生理功能  一年級  190  27.85±2.956  二年級  66  26.86±3.472  三年級  2  25.50±6.364  四年級  79  27.29±3.235  總和  337  27.51±3.160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  一年級  190  6.89±1.473  二年級  66  7.30±1.109  三年級  2  4.00±.000  四年級  79  7.18±1.3
表 4-7 不同構面與家庭社經地位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家庭社經地位  個數  平均數±標準差  生理功能  高社經地位  5  25.80±5.718  中社經地位  222  27.70±3.013  低社經地位  110  27.22±3.297  總和  337  27.51±3.160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  高社經地位  5  7.00±1.000  中社經地位  222  7.08±1.393  低社經地位  110  6.91±1.443  總和  337  7.02±1.4
表 4-9 不同構面與母親工作類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工作類別  個數  平均數±標準差  生理功能  農  15  27.87±2.696  工  67  27.85±2.893  商  48  27.71±3.142  軍公教  7  27.71±3.498  服務業  83  27.47±3.307  自由業  48  26.98±3.348  其他  69  27.38±3.236  總和  337  27.51±3.160  因身體健康所導致的角色  農  15  6.73±1.43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

There are some software available for construction industry, since most of them are single capability and lack of early warning, in this research we combine CMIS (

This research se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as variables of consumers of Miaoli County residents and whether their different life styles and corporate social

Among them, service quality and sex, age, level of education, marital status, average month income and class Present notable difference... Job Pressure and service quality of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service of privatization nursery, discussing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 quality and finding the

(1) Parents in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s, vocations,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in schoo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changes dimension related to

The impact of promotion activity, consuming experience and impulsive purchasing is examined among different personality consumer groups.. This research used the female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