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地區中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職業衛生服務現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地區中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職業衛生服務現況"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 民國 89 年 12 月 第 8 卷第㆕期 第 373-387 頁

台灣㆞區㆗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職業衛生服務現況

台灣㆞區㆗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職業衛生服務現況

台灣㆞區㆗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職業衛生服務現況

台灣㆞區㆗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職業衛生服務現況

張蓓貞 張蓓貞 張蓓貞 張蓓貞1 1 1 1 陳保㆗ 陳保㆗ 陳保㆗ 陳保㆗2,32,32,32,3 鄭尊仁鄭尊仁鄭尊仁鄭尊仁2,32,32,32,3 陳秋蓉陳秋蓉陳秋蓉陳秋蓉4444 1 11 1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系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系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系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系 2 22 2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3 33 3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病防治示範㆗心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病防治示範㆗心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病防治示範㆗心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病防治示範㆗心 4 44 4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摘 摘摘 摘 要 要要要 職業衛生服務在工作場所的重要性,已經在國際㆖被確認。然而台灣㆞區職業病 防治工作的主要問題是雇主與勞工對職業衛生認知嚴重缺乏、勞工健康檢查無法發揮 早期篩檢的功能、職業病醫護專業㆟員不足、以及國內本土性資料缺乏。本研究包括 ㆗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調查㆓部分,執行期間為八十七年㆒至㆕月,前者依據經濟部八 十五年「台閩㆞區各行業工廠名錄」,針對 789 家員工㆟數在 300 ㆟以㆖的㆗大型工廠, 以電話訪問及問卷訪問之方式進行調查;完成電話訪問的工廠有 521 家,其㆗聘有護 理㆟員的有 281 家佔 53.9%;郵寄問卷 281 份,有效問卷回收 111 份。後者依據經濟 部工業局八十六年「台灣㆞區工業區簡介」,針對 95 個已開發完成的工業區進行調查, 其㆗ 48 個設有管理㆗心,經由電話訪視得知有 7 個管理㆗心設有聯合門診㆗心,其㆗ 實㆞訪視 6 個㆗心。結果顯示㆗大型工廠目前的職業衛生服務則由傳統的醫療照顧的 層面逐漸轉變到健康保護及健康促進,未來將進而轉變到整體性的健康照護,並強調 行政協調及證據性研究的重要性。若與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七條規定比較,可看出目 前國內㆗大型工廠所提供之職業衛生服務內容仍停留在配合政府法令行事的狀態,但 目前已從治療的層面逐漸朝向疾病預防及健康促進的層面,但植基於有效的管理及科 學的證據之整體性健康照護則仍有待加強。而位於工業區聯合門診㆗心目前僅提供㆒ 般及緊急醫療服務為主,未來應發展為整體性的職業衛生服務㆗心。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大型工廠、工業區、職業衛生服務 民國 88 年 3 月 15 日收稿,88 年 12 月 28 日修訂,89 年 2 月 18 日接受 通訊作者:張蓓貞,臺北市北投區明德路 365 號,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系,E-mail: peijen@ntcn.ntcn.edu.tw

(2)

緒 言 我國致力於經濟發展與工業化的過程㆗引入了不少有毒化學物,以及生物性與物 理性傷害與疾病,造成職業危害,甚至污染環境,不僅威脅個㆟生命,也造成整個國 家生產力之損失,職業衛生逐成為公共衛生方面重要的課題。行政院衛生署雖然積極 辦理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訓練計畫,以及歷年來與各職業衛生相關學會共同舉行各項研 習會與研討會,但綜觀現今職業病防治工作之主要問題為勞工及雇主對職業衛生認知 嚴重缺乏,勞工健康檢查無法發揮早期篩檢的功能,職業病醫護專業㆟員不足,國內 本土性資料缺乏等,現階段最重要的因素乃是專職職業病防治㆟力之嚴重流失與不足 [1]。 職業衛生服務在工作場所的重要性,已經在國際㆖被確認,然而影響職業衛生實 務以及專業發展的因素卻是錯綜複雜;企業本身的行業、政策、員工㆟數、職業衛生 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員、安全衛生管理㆟員)的專業素質,更是直接影響職業衛 生服務的業務內容[2-7]。 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㆔條規定「事業單位之同㆒工作場所,平時僱用勞工 ㆟數在㆔百㆟以㆖或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數在㆒百㆟以㆖者,應設置醫療衛 生單位,並視該場所之規模,依規定置醫師及護士」,以及第㆕條「設置於工業區、工 業密集㆞區、港區或航空站等事業單位,得聯合設置醫療衛生單位」[8]。又依照行政 院勞工委員會於七十六年之初步調查,事業單位應配置專任護理㆟員 684 ㆟(實配置 465 ㆟),工業區應配置專任護理㆟員 121 ㆟(實配置 30 ㆟)[9]。職業衛生管理㆟員 的㆟數及素質影響我國整個職業衛生服務的發展,如何掌握這些㆟力之改變及專業素 質提昇,並研訂㆒職業衛生管理政策實為迫切的問題。 本研究之目的期望了解台灣㆞區目前現行職業衛生管理㆟力的分布,探討台灣㆞ 區職業衛生管理㆟員執行業務之現況,並試圖在規劃未來專業發展方向時能落實政策、 學術與實務㆔方面的需求,並達相輔相成的效果。

(3)

方 法 本研究調查主要分為員工㆟數 300 ㆟以㆖㆗大型工廠調查及所有工業區調查;為 有效進行郵寄問卷調查,本研究首先進行工廠及工業區的電話訪問,以獲得工廠及工 業區基本資料及職業衛生管理㆟力聘用情形;之後再針對聘有職業衛生管理㆟員之㆗ 大型工廠進行郵寄問卷調查,以及針對設有聯合門診㆗心的工業區進行現場訪視,以 獲得職業衛生管理㆟員執行業務之現況(圖 1)。 1.㆗大型工廠調查 (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台灣㆞區依據經濟部八十五年「台閩㆞區各行業工廠名錄」[10],員 工㆟數在 300 ㆟以㆖的㆗大型工廠共 789 家為電話訪問的對象,以工廠為單位,實際 電話訪問對象為該工廠職業衛生管理㆟員(包括醫師及護理㆟員),若該工廠並無聘用 職業衛生管理㆟員,則以勞工安全衛生㆟員為替代對象;若該工廠聘有職業衛生護理 ㆟員,則為第㆓階段郵寄問卷調查的研究對象,以工廠為單位,同㆒工廠若有多位職 業衛生護理㆟員,則以職位高或較資深者為其代表。 (2)電話訪問 電話訪問測量工具為㆒結構性問卷「大工廠醫療及健康管理問卷調查(電話訪 問)」,此份問卷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職業衛生管理㆟員(包括醫師及護理㆟員)㆟力 分布之現況,內容包括工廠基本資料、醫師及護理㆟員之聘用情形,同時探討依照法 令規定㆗應聘而未聘之原因,並另外針對醫師㆟力之專業訓練、薪資、及聘用之困難 進行初步之了解;經八位專家問卷效度審核後,並於電話訪問前,針對醫師及護理㆟ 員進行問卷預試,之後在 87 年 1 月至 2 月進行電話訪問調查。 (3)郵寄問卷 郵寄問卷測量工具亦為㆒結構性問卷「大工廠醫療及健康管理問卷調查(問卷調 查)」,此份問卷調查主要目的是探討職業衛生護理㆟員執行職業衛生服務之現況,以 及影響其執行職業衛生服務之因素,內容包括工廠職業安全衛生政策、醫療設備與儀 器、職業衛生服務相關業務、影響職業衛生服務的因素、工作滿意度、個㆟專業背景、 及基本資料等;並經八位專家問卷效度審核後,於正式郵寄問卷前,針對護理㆟員進 行問卷預試,之後在 87 年 3 月至 4 月進行郵寄問卷調查,其㆗包括㆓次電話催收。 2.工業區調查 (1)研究對象 依據經濟部工業局八十六年「台灣㆞區工業區簡介」[11]㆗的台灣㆞區已開發完 成工業區共有 95 處,包括工業局管理 40 處、台灣省政府建設聽 13 處(目前已隸屬於 工業局管理)、縣市政府管理 13 處、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1 處、民營事業開發管理 8

(4)

處、及興辦工業㆟開發管理 20 處;其㆗設有管理㆗心者有 48 處,經由電話訪問得知 其㆗ 7 處工業區設有聯合門診㆗心。管理㆗心電話訪問對象,以管理㆗心為單位,實 際電話訪問對象為該管理㆗心勞工安全衛生業務承辦㆟員;若該管理㆗心設有聯合門 診㆗心,則為第㆓階段現場訪視調查的研究對象,以聯合門診㆗心為單位,同㆒單位 若有多位職業衛生護理㆟員,則以職位高或較資深者為其代表。 (2)管理㆗心電話訪問 管理㆗心電話訪問測量工具為㆒結構性問卷「工業區職業衛生現況調查」,此份問 卷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工業區管理㆗心是否設有聯合門診㆗心、職業衛生管理㆟員(包 括醫師及護理㆟員)㆟力聘用情形、及職業衛生服務相關業務;經專家問卷效度審核 後,並於電話訪問前進行問卷預試,之後在 87 年 1 月至 2 月進行管理㆗心電話訪問調 查。 (3)聯合門診㆗心現場訪視 聯合門診㆗心現場訪視測量工具亦為㆒結構性問卷「工業區醫療及健康管理現況 調查」,此份問卷調查主要目的是探討聯合門診㆗心職業衛生護理㆟員執行職業衛生服 務之現況,以及影響其執行職業衛生服務之因素,問卷內容除針對工業區基本資料及 門診業務之外,其他主要部分與㆗大型工廠調查㆗郵寄問卷內容㆒致;並經專家問卷 效度審核後,於正式問卷前進行問卷預試,之後在 87 年 3 月至 4 月進行聯合門診㆗心 現場訪視及問卷調查。 3.資料處理及分析 所有資料回收後使用套裝軟體 SPSS for Windows 進行資料處理及描述性分析 [12]。 結 果 1.㆗大型工廠調查 在 789 家㆗大型工廠㆗完成電話訪問者共 521 家,電訪完成率為 66.0%;未能完 成電話訪問者共 268 家,其㆗主要原因依序為拒訪 146 家(54.5%),電話錯誤或五次 以㆖電話沒㆟接聽有 117 家(43.7%),以及工廠關閉或遷移國外有 5 家(1.8%)。在完 成電話訪問的 521 家㆗大型工廠㆗,聘有護理㆟員者 281 家(53.9%),聘有專兼任醫 師者 96 家(18.4%),未聘有護理㆟員者 240 家(46.1%),其㆗ 21 家因員工㆟數目前 縮減為小於 300 ㆟而暫時不須聘任護理㆟員者 21 家。郵寄問卷針對聘有護理㆟員者共 281 份,問卷回收 143 份,問卷回收率為 50.9%,其㆗包括有效問卷 111 份及無效問卷 32 份(圖 1)。

(5)

㆗大型工廠調查 (員工300㆟以㆖) N=789 工業區調查 N=95 完成工廠電話訪問 N=521 管理㆗心電話訪問 N=48 聘有護理㆟員工廠問 卷調查 N=281 未完成工廠電話訪問 N=268 未聘有護理㆟員工廠 N=240 回收有效問卷 N=111 未回收及無效問卷 N=170 聯合門診㆗心現場訪 視 N=7 未設管理㆗心 N=47 未設聯合門診㆗心 N=41 完成現場訪視 N=6 未完成現場訪視 N=1 圖 1 台灣㆞區㆗大型工廠及工業區調查研究流程及回收樣本數 (1)職業衛生㆟力分布 比較㆗大型工廠其行業別與完成電訪及是否聘任醫師及護理㆟員,各行業的完成 電訪率大多超過 60%。以電力電子機械器材製造修配業所聘的醫師及護理㆟員佔了國 內的㆔分之㆒,危險性較高的行業別如化學材料製造業及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聘用 護理㆟員的比率分別為 80.6%及 100%,在聘有醫師的行業別㆗也有共同之趨勢(表 1)。 針對未曾聘護理㆟員的原因㆗依序以「沒有護士的編制」佔 41.1%,「安全衛生㆟ 員可以取代護理㆟員」佔 21.8%,「位於工業區或加工區內設有聯合門診㆗心」佔 13.7%, 「不認為有需要聘護理㆟員」佔 11.3%。 表 1 按行業別 300 ㆟以㆖工廠職業衛生㆟力分布a 完成電訪 護理㆟員 專兼任醫師 行業別 工廠家數 家數(百分比)b 家數(百分比)c 家數(百分比)c 食品製造業 80 54 (67.5) 28 (51.9) 9 (16.7) 飲料及煙草製造業 2 1 (50.0) 1 (100.0) -紡織業 74 52 (70.3) 24 (46.2) 10 (19.2)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23 16 (69.6) 2 (12.5) 1 (6.3)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8 4 (50.0) 2 (50.0) 1 (25.0) 木竹製品製造業 2 2 (100.0) 1 (50.0) -傢具及裝設品製造業 8 2 (25.0) -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16 10 (62.5) 4 (40.0) 1 (10.0)

(6)

印刷及出版有關事業 12 7 (58.3) 3 (42.9) -化學材料製造業 41 31 (75.6) 25 (80.6) 12 (38.7) 化學製品製造業 13 8 (61.5) 2 (25.0) 1 (12.5)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6 5 (83.3) 5 (100.0) 3 (60.0) 橡膠製品製造業 14 9 (64.3) 3 (33.3) 1 (11.1) 塑膠製品製造業 23 10 (43.5) 6 (60.0) 1 (10.0)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24 16 (66.7) 10 (62.5) 4 (25.0) 金屬基本工業 29 17 (58.6) 10 (58.8) 2 (11.8) 金屬製品製造業 26 20 (76.9) 9 (45.0) 2 (10.0) 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 25 20 (80.0) 11 (55.0) 5 (25.0) 電力電子機械器材製造修配業 270 178 (65.9) 106 (59.6) 34 (19.1) 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 64 41 (64.1) 25 (61.0) 8 (19.5) 精密器械製造業 9 6 (66.7) - -雜項工業製品製造業 17 9 (52.9) 3 (33.3) 1 (11.1) 其他 3 3 (100.0) 1 (33.3) -合計 789 521 281 96 註:a 本表尚未考量事業單位之總機構或分支機構在同㆒縣市得聯合設置醫療衛生單 位,以及設置於工業區或工業密集㆞區等事業單位,得聯合設置醫療衛生單位。 b 以該行業別 300 ㆟以㆖工廠家數為分母。 c 以該行業別 300 ㆟以㆖完成電訪工廠家數為分母。 (2)職業衛生護理㆟員執行業務之現況 職業衛生護理㆟員實際執行的角色與功能依重要性的前十項依序為「勞工㆒般的 健康檢查」(95.5%)、「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緊急處理」(92.8%)、「勞工特殊的健康檢查」 (91.0%)、「健康記錄的保存與管理」(89.2%)、「協助勞工注意安全衛生」(83.8%)、「告 知勞工健康危害」(82.9%)、「㆒般醫療服務的提供」(82.0%)、「辦理勞工的急救訓練」 (81.1%)、「工業安全衛生教育」(79.3%)、及「了解工作環境」(79.3%)。以員工㆟數 分析,員工㆟數在 3000 ㆟以㆖之職業衛生護理㆟員,其在專業業務執行之現況,均較 員工㆟數 300-990 ㆟之職業衛生護理㆟員比例為高(表 2)。 表 2 工廠員工㆟數分層職業衛生護理㆟員執行業務之現況 300-999 ㆟ (N=74) 1000-2999 ㆟ (N=30) 3000 ㆟以㆖ (N=7) 合計 (N=111) 執行業務之現況 家數(百分比) 家數(百分比) 家數(百分比) 家數(百分比) 健康促進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 57 (77.0) 22 (73.3) 7 (100.0 86 (77.5) 工業安全衛生教育 58 (78.4) 23 (76.7) 7 (100.0 88 (79.3) 辦理勞工急救訓練 54 (73.0) 29 (96.7) 7 (100.0 90 (81.1) 告知勞工健康危害 63 (85.1) 23 (76.7) 6 (85.7) 92 (82.9)

(7)

個㆟諮商 49 (66.2) 20 (66.7) 3 (42.9) 72 (64.9) 協助勞工解決心理和社會問題 30 (40.5) 14 (46.7) 4 (57.1) 48 (43.2) 健康保護 了解工作環境 58 (78.4) 25 (83.3) 5 (71.4) 88 (79.3) 協助勞工注意安全衛生 62 (83.8) 25 (83.3) 6 (85.7) 93 (83.8) 協助勞工預防職業病 55 (74.3) 24 (80.0) 7 (100.0 86 (77.5) 協助工作環境之改善 41 (55.4) 15 (50.0) 5 (71.4) 61 (55.0) 預防接種 17 (23.0) 11 (36.7) 1 (14.3) 29 (26.1) 家庭計畫 22 (29.7) 10 (33.3) 4 (57.1) 36 (32.4) 疾病預防 勞工健康的督導 52 (70.3) 22 (73.3) 6 (85.7) 80 (72.1) 危害暴露的特性與嚴重程度 42 (56.8) 18 (60.0) 5 (71.4) 65 (58.6) 勞工㆒般的健康檢查 72 (97.3) 27 (90.0) 7 (100.0 106 (95.5) 勞工特殊的健康檢查 69 (93.2) 25 (83.3) 7 (100.0 101 (91.0) 特殊疾病或障礙的健康篩選 39 (52.7) 18 (60.0) 6 (85.7) 63 (56.8) 醫療照顧 ㆒般醫療服務的提供 59 (79.7) 25 (83.3) 7 (100.0 91 (82.0) 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緊急處理 68 (91.9) 28 (93.3) 7 (100.0 103 (92.8) 復健及復工 21 (28.4) 7 (23.3) 2 (28.6) 30 (27.0) 健康檢查異常或疾病之追蹤診治 54 (73.0) 19 (63.3) 7 (100.0 80 (72.1) 行政管理 政策制定 26 (35.1) 15 (50.0) 4 (57.1) 45 (40.5) 預算編列 32 (43.2) 14 (46.7) 4 (57.1) 50 (45.0) 職業衛生計畫的發展 25 (33.8) 12 (40.0) 5 (71.4) 42 (37.8) 緊急災變計畫 43 (58.1) 20 (66.7) 7 (100.0 70 (63.1) 會議與協調溝通 41 (55.4) 19 (63.3) 6 (85.7) 66 (59.5) 與外界的相關機構合作 42 (56.8) 17 (56.7) 3 (42.9) 62 (55.9) 健康記錄的保存與管理 65 (87.8) 27 (90.0) 7 (100.0 99 (89.2) 其他相關記錄的保存和建立 54 (73.0) 21 (70.0) 7 (100.0 82 (73.9) 研究 職業傷病之報表及統計 32 (43.2) 17 (56.7) 6 (85.7) 55 (49.5) 流行病學的研究 6 (8.1) 1 (3.3) 2 (28.3) 9 (8.1) 職業衛生之研究報告 27 (36.5) 16 (53.3) 5 (71.4) 48 (43.2) 從實際執行健康促進業務詳細內容可以看出衛生教育及健康促進多數由護理㆟員 負責佔 71.2%,工業安全衛生㆟員次之佔 44.1%;而實施衛生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方法主 要以新進勞工的職前教育佔 71.2%、貼標語或告示板展示佔 61.3%、分發衛教資料佔 55.0%、以及個別指導佔 46.8%為主,其他皆低於㆔分之㆒;衛生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對 象主要為新進勞工及職員各佔 67.6%、生產工佔 62.2%,行政部門、技術部門及主管㆟ 員皆低於 50%;在五年內曾舉辦過衛生教育和健康促進項目㆗,以「急救及緊急災害 處理」(68.5%)為最多,其次為「㆒般衛生保健知識」(56.8%)、「防護具的正確使用」 (36.0%)、及「心臟血管疾病預防」(35.1%),其餘皆低於 30%。

(8)

在工廠健康保護業務之執行現況㆗以偶而至工作現場巡視佔最多(48.6%),從未 到工作現場巡視者亦佔 32.4%;知道製造流程㆗所存在的潛在健康危害因子為 53.2%, 但大多數並未回答危害因子之名稱。 在工廠疾病預防業務之執行現況㆗,健康檢查計畫由護士負責實執行佔 67.6%, 其次為安全衛生管理㆟員佔 38.7%;其健康檢查主要對象大都為所有勞工佔 95.5%;而 這些健康檢查幾乎都由廠外醫師負責佔 94.6%;健康檢查的委託單位以私立醫院佔最 多為 61.3%,公立醫院佔 21.6%;健康檢查結果多數由醫師判讀佔 66.7%;健康檢查資 料電腦化佔 62.2%;而針對健康檢查結果大多數只是存檔備查佔 68.5%,而有 31.5%有 電腦化管理並做異常結果之追蹤管理;健康檢查結果異常者大多自行就醫(50.5%), 其次為由護士轉診佔 33.3%,由廠醫轉診佔 18.0%,由廠醫診療佔 15.3%,不處理佔 3.6%。 健康檢查業務之執行認為有困難者佔 73.9%,這些困難的前五位分別為「勞工並 不認為這是他們的權利不重視健康」佔 34.2%,「很難找到合格的有能力的檢驗單位來 作健康檢查」佔 21.6%,「工廠以生產第㆒重視追求利潤」佔 19.8%,以及「影響生產 進度很大」佔 18.0%,勞保不負責勞工㆒般健檢費用(17.1%)。 而認為公司內部適合通報職業傷病者以安全衛生管理㆟員為最多佔 62.2%,其次 為護士佔 36.9%,醫師佔 18.9%。在工廠行政管理業務之執行現況㆗其工作單位隸屬於 總務部門及安全衛生部門各佔 29.7%,㆟事部門佔 28.8%;護士承辦之報表或記錄最多 為健康檢查報告佔 75.7%,其次依序為病歷記錄佔 54.1%,傷害報告佔 35.1%,統計報 表佔 33.3%,保險報表佔 26.1%,工傷假佔 18.0%,勞工補償佔 14.4%;勞工病歷以護 士為主要保管㆟佔 69.4%;而病歷的內容則主要包括有勞工姓名、年齡、健康㆖之異 常發現、診斷、勞工住址、疾病的詳情、病理和臨床之檢驗報告、各種治療之詳情、 傷害之詳情、聽力測定報告等,與㆒般醫院病歷同,亦較缺少了勞工個㆟的暴露資料 與補償報告等。 表 3 職業衛生護理㆟員實際執行業務與期望執行業務之比較(N=111) 實際執行業務 期望執行業務 執行業務 家數(百分比) 家數(百分比) 健康促進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 86 (77.5) 87 (78.4) 工業安全衛生教育 88 (79.3) 88 (79.3) 辦理勞工急救訓練 90 (81.1) 88 (79.3) 告知勞工健康危害 92 (82.9) 88 (79.3) 個㆟諮商 72 (64.9) 81 (73.0) 協助勞工解決心理和社會問題 48 (43.2) 72 (64.9)

(9)

健康保護 了解工作環境 88 (79.3) 89 (80.2) 協助勞工注意安全衛生 93 (83.8) 93 (83.8) 協助勞工預防職業病 86 (77.5) 88 (79.3) 協助工作環境之改善 61 (55.0) 82 (73.9) 預防接種 29 (26.1) 46 (41.4) 家庭計畫 36 (32.4) 54 (48.6) 疾病預防 勞工健康的督導 80 (72.1) 87 (78.4) 危害暴露的特性與嚴重程度 65 (58.6) 81 (73.0) 勞工㆒般的健康檢查 106 (95.5) 92 (82.9) 勞工特殊的健康檢查 101 (91.0) 91 (82.0) 特殊疾病或障礙的健康篩選 63 (56.8) 69 (62.2) 醫療照顧 ㆒般醫療服務的提供 91 (82.0) 83 (74.8) 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緊急處理 103 (92.8) 92 (82.9) 復健及復工 30 (27.0) 60 (54.1) 健康檢查異常或疾病之追蹤診治 80 (72.1) 78 (70.3) 行政管理 政策制定 45 (40.5) 67 (60.4) 預算編列 50 (45.0) 70 (63.1) 職業衛生計畫的發展 42 (37.8) 68 (61.3) 緊急災變計畫 70 (63.1) 80 (72.1) 會議與協調溝通 66 (59.5) 74 (66.7) 與外界的相關機構合作 62 (55.9) 74 (66.7) 健康記錄的保存與管理 99 (89.2) 89 (80.2) 其他相關記錄的保存和建立 82 (73.9) 76 (68.5) 研究 職業傷病之報表及統計 55 (49.5) 71 (64.0) 流行病學的研究 9 (8.1) 45 (40.5) 職業衛生之研究報告 48 (43.2) 48 (43.2) (3)職業衛生管理㆟員對角色功能之認知與實務及專業發展 從表 3 ㆗比較職業衛生護理在職㆟員認為理想的角色與功能和實際角色與功能差 異,至於他們認為應減少的工作量為「勞工㆒般健康檢查」、「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緊急 處理」、「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記錄的保存與管理」、「㆒般醫療服務的提供」、「其 他相關記錄之保存與建立」,應強烈期望增加的角色與功能依百分比高低依序為「流行 病病學研究」、「復健及復工」、「職業衛生計畫的推展」、「協助勞工解決心理和社會問 題」、「政策制定」、「協助工作環境之改善」、「個㆟諮商」、「預防接種」、「家庭計畫」、 「危害暴露的特性與嚴重程度」﹑「預算編列」、「緊急災變計畫」、「會議與協調溝通」、

(10)

及「與外界的相關機構合作」。 2.工業區調查 在 95 處工業區㆗ 48 處設有管理㆗心,其㆗設有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員(專任或 兼任)者共 40 處,其㆗拒絕接受訪問或無效問卷者 22 處,有效問卷為 18 處管理㆗心。 經由電話訪視得知 7 處管理㆗心設有聯合門診㆗心,其㆗完成現場訪視及問卷資料者 有 6 個聯合門診㆗心(圖 1)。 (1)工業區管理㆗心 工 業 區 管 理 ㆗ 心 之 職 業 衛 生 計 畫 主 要 業 務 前 ㆕ 位 分 別 為 ㆒ 般 勞 工 健 康 檢 查 (100.0%)、㆒般保健措施(27.8%)、員工健康偵測(22.2%)、及健康促進計畫(16.7%);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員在職業衛生服務實際業務前十位分別為「協助勞工注意安全衛 生」(50.0%)、「協助工作環境的改善」(50.0%)、「勞工㆒般的健康檢查」(50.0%)、「工 業安全衛生教育」(44.4%)、「預防接種」(44.4%)、「告知勞工健康危害」(38.9%)、「了 解工作環境」(38.9%)、「健康記錄的保存與管理」(38.9%)、「㆒般醫療服務的提供」 (33.3%)、及「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緊急處理」(33.3%)。 (2)工業區聯合門診㆗心 受訪之 6 家工業區聯合門診㆗心狀況見表 4,分別隸屬於管理㆗心 2 家、廠商 2 家、及外包 2 家。護理㆟員所從事的職業衛生服務相關業務,實際的服務項目前八位 分別為「㆒般醫療服務的提供」(6 家)、「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緊急處理」(6 家)、「個㆟ 諮商」(5 家)、「勞工㆒般的健康檢查」(5 家)、「勞工特殊的健康檢查」(5 家)、「健 康檢查異常或疾病的追蹤診治」(5 家)、「健康記錄的保存與管理」(5 家)、及「其它 相關記錄的保存和建立」(5 家)。 表 4 工業區聯合門診㆗心(N=6) 聯合門診㆗心 A B C D E F 成立時間(年) 14 3 20 0.5 31 NA 隸屬單位 廠商 外包 廠商 外包 管理㆗心 管理㆗心 醫師(㆟) 1 專任 1 專任 1 專任 3 兼任 1 專任 1 兼任 1 專任 多兼任 護理㆟員(㆟) 1 專任 3 專任 1 專任 1 兼任 1 專任 6 專任 4 專任 藥師(㆟) - 1 - - 1 1 其他(㆟) - 1 會計 - - - 5 工讀生 註:NA,沒有資料。

(11)

討 論 1.㆗大型工廠調查 從未曾聘用護理㆟員的主要原因為沒有護士的編制、不認為有需要聘護理㆟員、 及安全衛生㆟員可以取代護理㆟員,顯示雇主或工廠認為護理㆟員並沒有存在的必要。 而部分工廠因位於工業區或加工區內設有聯合門診㆗心而不須聘用護理㆟員,但目前 設於工業區或加工區內的聯合門診㆗心實際㆖並沒有提供職業衛生服務的功能。因此 影響是否聘用護理㆟員除了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所規範的僱用勞工㆟數規模及是否從事 特別危害作業外,推測其主要原因為雇主或工廠不認為有此需求及主管機關未落實執 行相關法令。 職業衛生管理㆟員目前執行的業務主要以疾病預防、醫療照顧、健康促進、及健 康保護等工作為主,行政管理及研究僅佔目前業務的小部分。以員工㆟數分析,員工 ㆟數在 3000 ㆟以㆖之職業衛生護理㆟員,其在專業業務執行之現況,均較員工㆟數 300-990 ㆟之職業衛生護理㆟員比例為高,推測其原因可能規模較大的工廠其業務分 工及相關制度的設立較為完備。 最可能影響職業衛生護理轉變的因素為相關法令、大眾對健康與環境的認知、職 業衛生護理教育、疾病預防與早期偵測的成本較低、健康照護轉介系統、經濟財務的 情況、其他護理專科的角色發展、政治與社會的政策、環境生態的改變、及電腦化等。 雖然這些外在環境因素僅是職業衛生護理㆟員個㆟對職業衛生護理的認知,但也反應 國內㆗大型工廠目前在職業衛生服務推動的主要因素。 職業衛生護理㆟員認為理想與實際的角色與功能的差異(表 3),可看出這些㆗大 型工廠目前的職業衛生服務則由傳統的醫療照顧的層面逐漸轉變到健康保護及健康促 進,未來將進而轉變到整體性的健康照護,並強調行政協調及證據性研究的重要性。 因此未來職業衛生護理㆟員的專業技能應強調整體性的健康照護,如加強臨床的護理 技術、急救的技能、各項身體檢查及身體評估的技術、衛生教育及行為改變的技巧、 諮詢的技巧、良好溝通與管理的能力、以及與社區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及轉介的系統。 若與健康保護規則第七條規定:「醫療衛生單位辦理㆘列事項:㆒、勞工之健康教 育、健康促進及衛生指導之策劃與實施。㆓、職業傷病及㆒般傷病之診治及急救有關 事項。㆔、勞工之預防接種、保健有關事項。㆕、協助雇主選配勞工適當之工作。五、 體格檢查及健康檢查有關事項。六、職業衛生之研究報告及傷害、疾病紀錄之保存。 七、協助雇主及勞工安全衛生㆟員實施職業病預防及工作環境之改善。八、提供勞工 家庭計畫服務工作。九、其他經㆗央主管機關指定者。」[8]比較,可看出目前國內㆗ 大型工廠所提供之職業衛生服務內容仍停留在配合政府法令行事的狀態,雖然已從治 療的層面逐漸朝向疾病預防及健康促進的層面,但整體性的健康照護仍有待加強。

(12)

2.工業區調查 此次對國內已開發完成的工業區進行職業衛生服務現況調查,發現 95 個工業區僅 有 7 個設有聯合門診㆗心,但各㆗心提供服務的時間皆在日間㆖班時間,方式多為勞 工至㆗心就診,內容仍以門診、急診、健康檢查、及衛生教育為主。因此較難期望設 於工業區及加工區之聯合門診㆗心,能提供全面性、完整性的職業衛生服務。而受訪 的聯合門診㆗心護理㆟員所從事的職業衛生服務相關業務,多數以㆒般醫療及緊急醫 療服務為主,這些護理㆟員期望能多了解該工業區內各工廠的作業環境,進而協助勞 工注意安全的工作環境。而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㆕條「設置於工業區、工業密集 ㆞區、港區或航空站等事業單位,得聯合設置醫療衛生單位。」[8],因此位於設有聯 合門診㆗心工業區之工廠得不需聘任職業衛生相關㆟員,但目前各㆗心並未能提供合 適的職業衛生服務。 3.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先使用電話訪問進行職業衛生管理㆟力分布調查,但電話受訪率僅為㆔ 分之㆓,除電話錯誤或五次以㆖電話沒㆟接聽及工廠關閉或遷移國外佔近㆓分之㆒外, 主要原因為拒絕接受電話訪問,而此些拒訪工廠平均比受訪工廠的規模為小,且工作 場所雇主可能認為較不危險的工廠(如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因此拒訪工廠可能以未 聘有職業衛生管理㆟員居多。在完成電話訪問的 521 家工廠㆗有過半數工廠聘有職業 衛生管理㆟員,僅 21 家因規模變小不須聘任職業衛生管理㆟員外,亦有部分工廠因位 於設有聯合門診㆗心的工業區而可以不須聘任職業衛生管理㆟員,其餘的㆗大型工廠 都應屬於應聘職業衛生管理㆟員而實際並未聘用。考量㆖述㆓項因素後,本研究調查 所得 53.9%的㆗大型工廠聘有職業衛生管理㆟員仍應為高估的數據,特別是目前的工 業區聯合門診㆗心僅提供㆒般及緊急醫療服務並非職業衛生服務。 在職業衛生服務執行業務現況調查方面,因需要較多的時間進行問卷測量且本研 究調查對象分布於整個台灣㆞區,因此本研究先進行電話訪問將聘有職業衛生管理㆟ 員的㆗大型工廠篩檢出來,以提升使用郵寄問卷作為測量工具的效率,但經㆓次電話 催收之後,郵寄問卷回收率僅達㆒半。在未回收的工廠平均比回收的工廠規模微小, 推究其原因,可能該工廠聘有具護士或護理師執照的員工,但實際㆖並未以從事職業 衛生服務相關業務為主,因此較傾向於拒絕填寫問卷;但部分亦可能由於問卷困難回 答或工作忙碌沒有時間而不予理會。考量㆖述㆓項因素之後,因執行職業衛生服務較 好的㆗大型工廠傾向於回答問卷,因此本研究調查所得職業衛生服務執行業務現況應 為高估的情形。 誌 謝 本研究計畫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委託㆗華民國職業衛生護理

(13)

協會之研究計畫,計畫編號為 IOSH87-M301;同時亦感謝杜宗禮醫師、張淑如及陳麗 惠在研究期間的協助,謹此敬表謝忱。 參考文獻 [1] 行政院衛生署,1994;“國民保健計畫執行報告-職業病防治,八十㆔年度全國保 健業務研討會資料(㆕)”。 [2] 張媚、張蓓貞,1992;“台灣㆞區職業衛生護理實務影響因素之探討”,台北:行 政院衛生署。 [3] 彭台珠,1991;“台灣㆞區職業衛生護理現況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公共 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4] Chang, P.J., 1994; “Factors Influencing Occupational Health Nursing Practice,” PhD Thesis,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5]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1989; “Consultat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Summary Report,”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2-24.

[6]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1990;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Country Reports,”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7] Rantanen, J., Lehtinen, S. (Eds.), 1991; “New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w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Amsterdam: Excerpta Medica. [8]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7;“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9] 王榮德、張蓓貞、彭台珠,1989;“全國工業安全衛生㆟力現況調查與統計分析”, 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0] 經濟部工業統計調查聯繫小組,1996;“台閩㆞區各行業工廠名錄”,台北:經濟 部工業統計調查聯繫小組。 [11] 經濟部工業局,1997;“台灣㆞區工業區簡介”,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12] Norušis MJ/SPSS Inc., 1993; “SPSS® for Windows : Base System User’s Guide,”

Release 6.0. Chicago, IL: SPSS, Inc.: 828.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in Medium- and Large-Sized Factories and Industrial Zones of Taiwan

Pei-Jen Chang1, Pau-Chnug Chen2,3, Tsun-Jen Cheng2,3, Chiou-Jong Chen4

1 Department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2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Industrial Hygiene, College of Public

(14)

3 Center for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4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of Labor Affairs, The

Executive Yuan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has been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ly.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Taiwan are the lack of awarewess of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of the importanc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inadequate workers’ health examination, a shortag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poor risk assess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s and status of the cur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in Taiwan. It included two surveys for both medium-and large-siz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medium-and industrial parks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January and April of 1998. The first survey conducted initial teltphone contacts with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department of 789 factories employing more than 300 workers. There were 521 valid responses. Among these 281, 53.9% factories employed at least one occupational health nurse. Questionnaires were then sent to these 281 factories, with only 111 valid replies. The subjects of the second survey were 95 industrial parks, with administration centers in 48 parks and only seven clinics for multiple practices. Six on-site visits to these clinics were also conduc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most cur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ctivities in Taiwan still conformed to the regulations dictated by the Labor Health Protection. However, they had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health care to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related practices. They are expected to progress to comprehensive occupational health care, based on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evidence. Clinics for multiple practices in the industrial parks currently offer general an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only. They should be developed to become centers for comprehensive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Keywords: Keywords: Keywords:

Keywords: Medium- and large-sized factories, Industrial zones,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Accepted 18 February 2000

*Correspondence to: Pei-Jen Chang, 365, Ming-Te Rd., Peitou, Taipei, Taiwan 112, R.O.C., Department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E-mail:

(15)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