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研究"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研究

A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楊婷雅

亞太不動產顧問有限公司業務副理

Ting-Ya Yang

Asia Pacific Real Estate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E-mail: r88126001@ntu.edu.tw

關鍵詞

(Keywords):

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資訊搜尋(Information Seeking);資訊需求 (Information Need);資訊使用(Information Use);人文使用者(Humanitist);藝 術使用者(Artist);使用者研究(User Study);資訊行為模式(Information Behavior Model);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紀錄片(Documentary Film)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 行為,以十一位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為研究對 象,研究目的包括:探討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 工作任務;分析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需 求;歸納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型態與資訊 來源;分析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使用;最 後並歸納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互動 模式。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首先運用文獻分 析法,分析資訊行為相關理論,人文與藝術領 域使用者資訊行為相關研究,以及本土人文與 藝術領域使用者資訊行為研究,以求深入瞭解 現存相關理論與研究,建立本研究之研究方向 與研究價值。接著,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 法,訪問十一位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並將訪談 內容製成聽寫稿,運用內容分析法進行編碼與 資料分析,探討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工作任 務、資訊需求、資訊型態與資訊來源、資訊使 用等面向,並歸納出其資訊行為歷程,可分 為:探索、形成、行動、完成等四階段;以及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所面臨之資訊困境與矛盾。 最後研究結果歸納為以下八點:(一)文化 紀 錄 片 工 作 者 之 工 作 任 務 會 影 響 其 資 訊 行 為;(二)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需求乃持 續變動之綜合心理狀態;(三)文化紀錄片工 作者之資訊型態與資訊來源多樣化;(四)資 訊使用以實際接觸與感受為主;(五)網際網 路已成為蒐集資訊與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 (六)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經常隨意式搜尋資 訊。但與瀏覽行為不同者,在於隨意式蒐集資 訊並不受限於時、地;(七)文化紀錄片工作 者之資訊行為呈現個別差異;(八)建構、溝 通、傳遞與回饋,是架構出真實世界、文化紀 錄片工作者與紀錄片觀眾間資訊流通、互動模 式的四要素,本文最後並嘗試建立此一資訊互 動模式。

(2)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work tasks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the information types and sources adopted by them and their information use behavior. At the end, the study presents a pattern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of the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 with the real world and the film audiences.

Document analysis is applied in the study in order to obtain an overview of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theories, the related studies on foreign and local humanity and art users, to settle the foundation for this research at the first place. Following a semi-constructed in-depth interview is conducted with selected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for 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data collected, the study distinguishes four aspects which influence and compose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work tasks, information needs, information types and sources, information use; and four stages i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course: exploration, formation, action and accomplishment,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ies and contradictions which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are facing right at the moment.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e following facts o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 (1) Work tasks do effect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2)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are a complex of mental status which changes continually; (3)

The information types and sources adopted by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are various; (4)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prefer to experience information personally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use ; (5)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6)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often browse information haphazardly. However, this browsing behavior is not limited by time and space as it is usually defined in earlier studies; (7)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is subject to individual; (8)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 circulation, and feedback are the essential factors in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mong the real world, documentary film workers and the audiences, as well 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 objects in this study.

緒論

紀錄片發展至今已過半世紀,不論對於歷史之保 存,或藝術之創作,皆具有寶貴價值,但紀錄片卻 仍未若電影或一般影像藝術,廣為大眾所知悉,更 遑論專為紀錄片工作者所設計之資訊服務或資訊系 統。研究者有幸於過去數年間,因工作之便觸及紀 錄片工作領域,發現紀錄片工作者由於涉及各式各 樣的拍攝主題領域,經常需要尋找各種相關資訊, 但在尋找資訊的過程中,卻又不免時常遭遇挫折。 因而促使研究者思考幾個問題:拍攝紀錄片人口逐 漸增加,相關資訊服務是否也應隨之增多?現存資 訊服務是否能夠滿足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需求?現 存資訊服務與資訊系統又如何能夠提供紀錄片工作 者更完善的服務?而這些問題惟有回歸使用者之資 訊行為研究,瞭解紀錄片工作者真正的資訊需求, 以及其資訊行為的各種面向,才能獲得解答。 Dervin 和 Nilan(1986)指出資訊行為研究不僅要 探討使用者外在資訊行為,更要探討其內在的認知 變化,重視資訊行為的個別性。而建立更靈敏的資

(3)

訊系統或提供更完善的資訊服務,其關鍵便在於瞭 解資訊使用者以及他們所使用的環境。(Durrance, 1989)Wilson 在 1981 年所提出的資訊行為模式中, 援用心理學理論,將需求劃分為生理的、認知的或 情意的需求。這些需求源自於個體的工作或生活, 以及更大範圍的環境,諸如政治、經濟等,亦即個 體所處的情境。1997 年,Wilson 在原有模型上,加 入跨學科的特色,應用不同領域的理論與研究,如 心 理 學 、 消 費 者 研 究 等 , 並 提 出 情 境 人 (person-in-context)的概念。Heinström(2005)則 根據Wilson(1981,1997)的資訊行為模型,綜合心 理學與行為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305 位正 在撰寫碩士論文研究生的資訊行為。研究結果發現 使用者的性格與研究方式,會與其他各種變因,例 如學科或所處研究階段等交互作用,進而影響其資 訊搜尋行為。而固然核心性格(core personality)在 不同的環境下似乎保持一貫,但其表現方式與影響 資訊行為之多寡仍取決情境(context)。 由此可知,資訊行為是一個涉及認知、情意與情 境(contextual)因素的過程(Sonnenwald, 1998); 資訊行為可視為一個動態歷程,資訊選擇的方式或 標準,是依據使用者尋求資訊所立即獲得的結果, 因人因事因時而有別。(Brown, 1991)因此,研究 者認為,欲深入探索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首 先必須釐清產生資訊行為的情境,也就是從紀錄片 之工作任務著手,進而逐一剖析在此情境之內,其 資訊需求、資訊資源、資訊使用等資訊行為面向以 及特徵等,方能從而掌握其資訊行為模式。而質化 研究採用小樣本,深入探討、歸納研究結果的方式, 最適於此類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 研究者所接觸之紀錄片工作者多以探討文化、社 會議題為主,因此拍攝該類主題為主之紀錄片工作 者,研究者統稱為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文化紀錄片 工作者雖無特定學科分野,但就其拍攝主題而言, 與人文、藝術學科最為接近。在資訊行為研究領域 上,使用者研究發展已有一段時日,但對於人文與 藝術學者之資訊行為研究,卻至1970 年代才開始。 台灣學者對本土人文與藝術學者資訊行為之研究, 相形之下起步更晚。 相較於注重實證、講究數據、實驗結果等科學研 究之特質,人文學中心價值在於「粹取情感」(refine sensibility)。(Blazek & Aversa, 2000)或許由於此一 中心價值影響所致,人文學者普遍傾向獨自工作。 (Stone, 1982; Reynolds, 1995; Blazek & Aversa, 2000)雖然人文或藝術領域也有團體創作,但基本 上,「私密的」(private),「冥想的」(contemplative), 以及「直覺的」(intuitive)研究或創作過程,一直 是人文與藝術領域使用者共同的特質。(Stamm, 1984, 轉引自 Reynolds, 1995, p.63)分析人文與藝術 使用者之工作任務,大約歸類為幾項:研究或教學; 追求更高學術成就;個人興趣;撰寫、發表文章。(Van Zijl & Greicke, 1998)林玲君(民 88)研究藝術學院 教師之資訊行為,依性質將其工作任務區分為六大 類,包括:教學、研究、創作、表演、編排設計、 服務。Brockman,Neumann,Palmer&Tidline(2001) 以質性研究方法研究人文學者之資訊行為,辨識出 人 文 學 者 工 作 任 務 所 涉 及 的 四 大 類 活 動: 閱 讀 (reading )、 人 際 網 絡 ( networking )、 研 究 (researching)、以及寫作(writing)。在人文學者的 研究任務中,此四類活動持續不斷地進行,且彼此 關係密切。(Brockman, Neumann, Palmer & Tidline, 2001)而這些工作任務往往也是人文與藝術使用者 資訊尋求的動機。

過去研究指出「瀏覽」(browsing)是人文與藝術 使用者最常出現的資訊行為以及檢索策略。(Budd, 1989; Stone, 1982; Cobbledick, 1996; Van Zijl & Gericke, 1998; Frank, 1999)人文與藝術使用者藉由 瀏覽與資料進行主觀的互動。由資料之外觀或內容 中,他們感受作者的心靈思想從而激發自身的靈感 或產生意外發現(serendipity)。(Stone, 1982, p.295) 對人文或藝術領域的學習者而言,瀏覽不僅是概略 認識研究領域的一種方式,也是尋找靈感以及過濾 資訊的方法;從藝術創作角度而言,瀏覽也可視為 創作之一部分。(Frank, 1999, pp.451-452) 在資訊檢索方面,對於熟悉的主題,人文學者傾 向採用串連搜尋(chain searching),由某參考資料 著手,再由參考資料之引用文獻延伸至其他文獻, 引出環環相扣的無盡鎖鍊。(Lonnqvist, 1990)Green (2000)提出「種子文件」(seed document)應用為 索引的概念與此相似。所謂「種子文件」是指使用

(4)

者已知的有效(有用)文件。使用者可從種子文件 附錄的引用文獻(citation)延伸出去,找到更多相 關的資料。 雖然新科技帶來便利,但人文與藝術使用者仍舊 喜歡直接接觸、瀏覽紙本資料。但電子資料庫、線 上書目資料庫與網際網路等,提高了資訊流通的速 度,使許多特殊館藏、影像資料不再遙不可及,而 且擴大了同儕團體的範圍,人文與藝術領域使用者 對此也多抱持正面態度。(Van Zijl & Gericke, 1998)

資訊搜尋是一漫長、持續的歷程。終其一生,人 文學研究者彷彿有一「知識袋」(knowledge bag), 用以持續裝入搜尋而來的知識。知識袋愈大,即表 示對主題愈熟悉,所收集的相關資訊愈豐富。新的 研究題目可衍生自已有的知識,故研究者在進行新 的研究主題時,便不需從頭開始,換言之,新研究 主題的產生,是來自知識的長久累積。(Lonnqvist, 1990)不論是人文或藝術使用者,其創作或研究皆 始於知識之積累。知識的積累涵蓋了所有資訊行為 的歷程,最後產出的結果便是將抽象的靈感化為具 象可辨的語彙。(Reynolds, 1995; Frank, 1999)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蒐集資料的方式包括 分析相關文獻,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並且輔 以訪談觀察。 首先蒐集、閱讀資訊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包括 資訊需求、資訊行為模式、資訊使用。而由於研究 者所接觸之紀錄片工作者多以探討文化、社會議題 為主,因此以該類紀錄片工作者作為研究對象。而 拍攝該類主題為主之紀錄片工作者,則統稱為文化 紀錄片工作者。因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工作性質近似 人文、藝術領域使用者,因此文獻分析特別探討人 文與藝術使用者等相關研究,以及國內現有相關文 獻與研究成果,以求辨別人文與藝術使用者與其他 使用者資訊行為的差異,以作為本研究設計之參考。 本研究所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乃依據前測 所修正之訪談導引來進行,研究對象隨著研究者的 引導,自述其工作任務、資訊需求、資訊型態與資 訊來源、如何使用資訊、使用資訊後的變化等資訊 行為與經歷等。研究者則在訪談中,觀察、記錄受 訪者自然地表述,並在訪談結束後,謄錄訪談全文, 最後進行內容分析,歸納出研究對象資訊行為之各 個面向,進而逐步建構其資訊行為模式。 研究對象之取樣上,採取便利取樣原則。研究者 首先透過一位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引薦,得以邀訪其 他受訪對象。研究者在訪談之前,事先觀賞受訪者 紀錄片作品,並閱讀相關著作和資料,瞭解受訪者 經驗與背景。並依據訪談導引,和該受訪者之紀錄 片作品或紀錄片相關經驗,作為研究者發問與受訪 者回答問題的引導,使受訪者能夠依據不同作品之 實際狀況具體回答,而不致使回答流於空泛、概略。 訪談進行時,研究者則會依據受訪者之回答,延伸 發問或據以修正訪談問題,以求更為透徹理解受訪 者之回答,避免訪談導引有所遺漏。此外,進行訪 談時,研究者除仔細傾聽受訪者之回答,全程錄音 外,也隨時觀察研究對象之語氣、動作、表情、情 緒變化等,加以記錄,以使訪談資料更為完整,而 內容分析能夠更趨近於真實。 本研究所取樣之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共有十一位, 包括六位男性以及五位女性。所有受訪者從事紀錄 片相關工作至少五年以上,對於紀錄片工作與流程 十分熟悉,具有相當程度之專業知識,經驗豐富, 足以使研究者藉由深度訪談一窺其資訊行為之樣 貌。就其學科背景而言,六位受訪者具有電影或大 眾傳播之學科訓練背景,其他則有來自電機、經濟、 美工、哲學等,橫跨理工、商學、藝術與人文學領 域;以其紀錄片代表作品主題劃分,則主題涵蓋人 物誌、地方誌、歷史、社會與族群議題等各種領域。 研究訪問實施期間為民國九十一年九月一日至民 國九十二年二月十七日。每次深度訪談一人,歷時 約1.5 小時至 3 小時,時間、地點由受訪者訂定。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分析

本研究所分析之資料,以訪談資料為主,輔以訪 談觀察及受訪者之紀錄片作品和著作。研究者完成 所有訪談後,首先全文謄錄錄音內容,並於文中加 註觀察記錄。之後隨機抽取三份訪談記錄,反覆閱 讀訪談記錄和訪談觀察筆記,初步分類訪談內容所 表現之現象。以此初步分類為基礎,將訪談記錄逐

(5)

一編碼,並隨著所閱讀之訪談資料增加,而逐步修 正分類,最後辨識出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四種執行工 作之動機,兩種主要工作內容;以及三個資訊行為 面向。在資訊行為面向之下,又詳加分析其屬性或 特徵。如此層層分析,產生樹狀分析圖(圖1),作 為本研究解釋現象和現象間彼此關聯性的依據。 研究者歸納出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工作任務,包 括執行工作任務之動機,與工作任務內容;資訊需 求方面,則歸納其動機、內容與資訊需求特徵;資 訊型態與資訊來源方面,歸納出資訊型態、來源及 其特徵;資訊使用方面,則歸納出資訊使用之目的、 方式以及資訊使用行為之特徵。最後依據上述各個 資訊行為之面向,描繪出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具體 資訊行為,並藉以說明影響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 行為之因素、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歷程, 以及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在現存資訊環境中,所面臨 的資訊困境。

影響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之因素

影響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之因素,可歸納 為客觀因素以及主觀因素。客觀因素主要包括文化

(6)

紀錄片工作者之工作模式、紀錄片之工作特性、資 金與人力、時間與空間、紀錄片性質與紀錄片主題 等。主觀因素則包括紀錄片工作者個人對主題的熟 悉度,以及個人習慣與性格。 紀錄片工作模式或團隊作業或個人獨立製作,通 常與經費有關。經費若充裕,紀錄片工作者便可運 用較多的人力,獲得較多專業協助。相反地,便得 一人獨自完成所有工作。在後者情況下,紀錄片工 作者往往需仰賴人際資源的協助。人際資源可提供 專業的諮詢、分攤實際的工作、協助蒐集資訊等, 是重要的資訊種類與來源,也是實用的人力。此時, 若紀錄片工作者本身缺乏專業技術,也需涉獵更多 專業資訊、觀摩他人作品、或請教專家,並透過實 際操作學習,以補足自身的技術缺口。在團體分工 模式下,雖有專人各司其職,他人或許可協助蒐集 相關資訊,卻仍無法取代紀錄片工作者主觀性的思 考、創作,以及將資訊內化為知識,創意或觀點的 過程。 紀錄片的工作特性是「以真實為依據」和「共同 創作之精神」,主要影響紀錄片工作者資訊之需求與 使用。紀錄片是紀錄片工作者與團隊,以及與被攝 對象,所共同協力完成的作品。「紀錄片的東西就是 不停的面對現實。」現實具有流動的特性,紀錄片 工作者對於真實世界時所做出當下的判斷,隨著事 實演變發展而呈現游移、浮動的狀態。正因紀錄片 工作具此特性,紀錄片工作者在使用資訊時,必須 不斷地與現實相互對照,以確保所使用的資訊不與 現實脫節。紀錄片工作者對於事實的認知,是根據 所使用的資訊經過內化而建構形成的內在知識,同 樣也會隨著涉入真實世界的深度,以及現實狀況的 演變,而有所改變。 那現實不停的在流動嘛,那你設定的想法、你判 斷的東西它也一直在流動嘛,那也許你前面這樣 判斷,或者你做到這裡感覺到是這個樣的,可是 事情繼續發展下去之後,那個質性會變的,除了 量的積累之外,那個質性會改變的,質性改變之 後,你要從頭…你要回頭再去看剛剛拍的東西, 你可能會改變另外一種內容結構的表達方式,或 者是再發生什麼變化,它整個都是游移、整個都 是浮動的,所以你要不停的去判斷這些東西。 (G:5:181-190) 資金既是決定工作模式的要件,往往也是決定紀 錄片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之一。較大型的紀錄片, 或涵蓋紀錄片主題範圍較廣,通常需要團隊合作, 相對地也必須挹注更多的資金。資金匱乏時,紀錄 片工作者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延請專業工作人員或 團隊,會愈發仰賴人際資源基於情誼的無償支援。 由訪談資料可知,所有受訪者皆需要人際資源所提 供的人力,而紀錄片工作者置身此一綿密的人際網 絡中,既是資源的需求與使用者,也是資源的提供 者,於是乎形成一種互助的良性循環。 時間與空間對於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之影響, 主要是蒐集資訊的方式、資訊的選擇、資訊的來源, 以及資訊的使用。多數紀錄片在開始拍攝前,必須 先進行田野調查,蒐集相關資訊,並觀察、瞭解被 攝對象與被攝環境。「時間」既是紀錄片工作者與被 攝者建立情感、認知與信任的必要催化劑,也是真 實生活中,事件發生的節點。因為「真實」無法事 先被安排,紀錄片工作者必須在「時間」裡等待事 件的發生。 紀錄片工作者在選擇紀錄片主題與被攝對象時, 地緣關係,即被攝對象位置與紀錄片工作者所在地 空間距離也是考量因素之一。距離遠近也會影響紀 錄片工作者對於資訊來源的利用。此外,在資訊使 用上,紀錄片工作者重視實際進入真實的「空間」 內去感受,強調直接進到被攝環境與被攝對象接 觸。因為紀錄片必須經過紀錄片工作者主觀觀點架 構,書面或平面資訊,無法完全取代紀錄片工作者 親自接觸而引發內在的各種主觀感知。而這些主觀 感知是建構紀錄片觀點,或決定紀錄片主旨的中心 支柱。 Proposal(紀錄片企畫書)裡面主要內容就根據 你蒐集的內容所整合出來的內容,那根據你所接 觸的,人物的接觸裡面,你直接到那個空間裡面 去,你的觀感、你的什麼、你的主題,然後怎麼 做這個東西怎麼樣…(A:38:1469-1473) 紀錄片主題對於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之影響, 主要表現於資訊的種類與來源。其中最重要的資訊 來源就是田野調查。因為紀錄片所欲表達的是透過

(7)

拍攝者的眼睛所看到的人物,這些都必須經由紀錄 片工作者主觀思考與主觀情感的反射。其他資訊種 類與來源,並無法取代紀錄片工作者親自感受、觀 察被攝對象所累積、個人內發的主觀資訊。當紀錄 片主題為歷史故事或人物,涉及範圍廣大的歷史時 空,或者已發生的事件,則紀錄片工作者往往需要 較全方位地蒐集相關資訊,包括相關的報導、書籍、 文章,或者影像資料等。因為紀錄片記錄真實的特 性,使得紀錄片工作者必須較全面掌握歷史的脈 絡,縱使無法全部還原歷史真相,也可使紀錄片不 致過於偏離事實,而能夠建立於合理的歷史架構之 上。 影響資訊行為的主觀因素有二:一是個人對紀錄 片主題的熟悉度,會影響資訊需求的強度,以及降 低蒐集資訊的次數或所花費的時間;二是個人習慣 與性格,在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上扮演舉足 輕重的角色。 當紀錄片工作者愈熟悉紀錄片的主題領域或被攝 對象,其資訊需求的強度也呈現反比狀態,隨之降 低。因為紀錄片工作者早已建立起該領域的相關知 識,不需再費時進入新的領域,也「不太需要找資 料。」主題熟悉與否能夠影響紀錄片工作者的資訊 行為,此正符應Lonnqvist(1990)的研究。 而個人習慣不但影響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 為,並使得不同的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呈現個別 差異。例如,多數受訪者表示自己需要在事前蒐集 相關資訊,以為紀錄片拍攝預備。但也有受訪者表 示不習慣在拍攝前參考其他資料,但會在紀錄片完 成後,「買書來印證當初的看法。」此即說明資訊行 為因人而異。此外,紀錄片工作者的性格也會影響 其資訊行為。對於個性較外向活潑的人而言,本能 上較容易與人群打成一片,融入被攝對象的社群 中。而個性沈默內向者,則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從挫敗中逐漸汲取經驗。然而,基於紀錄片工作之 必然要求與限制(例如:須與被攝對象面對面溝 通),有時在必要時也得違反天生性格。或者縱使性 格中較缺乏耐性,在從事紀錄片工作時,仍須耐心 配合被攝者,等候時機。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歷程

紀錄片也是藝術創作,而「創作的東西,每個人 的狀況不一樣。」既無一定順序可言,同一作者每 一次創作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故文化紀錄片工作者 的創作歷程並無固定模式。然而其創作過程中所經 歷之種種資訊行為歷程,卻可約略歸納為四個階 段:首先是探索階段,其次是形成階段,再是行動 階段,最終為完成時期。其認知、思緒或情感,在 每一歷程中皆不停地變動或反覆。 探索階段時,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對於主題,仍處 於混沌未知的狀態,或仍在尋找主題,或已有了主 題方向,卻尚未形成觀點。處於該階段時,其資訊 需求具有非刻意、探索性的特色。文化紀錄片工作 者在探索時期就像一塊海綿,不斷接收各種相關的 訊息與資訊,而逐漸進入紀錄片主題的核心;或透 過不斷地摸索,更加瞭解主題或拍攝環境、背景。 就是說拿了一個 camera,然後就跟他講說我要拍 紀錄片。然後我也不知道我要拍什麼,我就是不 知道,然後我就亂拍。可是那個成為一個我…… 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說 ok,我透過那個過程, 我了解了很多團,了解有哪些人在從事這個工 作,那我了解怎麼樣…就是說我在那一段時間裡 面看了很多資料,看了很多資料(A:2:71-77) 在形成階段,資訊經過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的內化 作用,形成紀錄片的創意與觀點。經過探索時期的 摸索、醞釀與沈澱,紀錄片工作者在「親身接觸裡 面,去進到這個環境底下,……自己會累積,不斷 的累積,建構你對那方面的知識,就是不斷的一直 堆上來。」在形成時期,資訊經過建構,逐漸累積 成為知識,而知識經過醞釀與反覆地咀嚼,最終形 成紀錄片的核心觀點。發展「觀點」是文化紀錄片 工作者在形成時期最重要的功課,一旦觀點出現, 便確立了紀錄片的主題與方向。但紀錄片開始拍攝 後,形成階段並不因此結束。因在拍攝過程中,紀 錄片工作者可能會隨著真實世界的變動而修正觀 點。 在行動階段,紀錄片工作者心中所累積的資訊, 已經過建構而形成明確的紀錄片架構或概念,也已 具備紀錄片主題的基本知識,不再是粗淺的常識或

(8)

想像。以紀錄片工作流程而言,前製作業至此告一 段落。而前製作業中所積累的概念與知識,成為行 動的基礎,至此正式進入拍攝,將心中創作的雛形 具體化並付諸行動。紀錄片工作者在行動時期,經 常面對真實環境中各種可能的突發狀況,因而需要 蒐集更多資訊,以補資訊空缺。紀錄片工作者在拍 攝過程中,也會不斷地將資訊與真實生活進行對 照、檢驗,並持續修正,直到心中的想法(即根據 所蒐集的資訊所建構起來的真實世界)與現實狀況 中的真實相互符合。 你剛開始拍紀錄片的時候其實想法都已經完整 了,可是你會因為邊拍的過程中,你會邊有修正, 因為有時候你了解他只有六十分,你就覺得差不 多了、做到基本工作了,你可以真的去認識他、 去拍他了,拍了他之後你認識他八十分,你開始 發現有些東西我可能想錯了,ㄟ有些東西是他之 前沒有讓我了解的,有些東西發覺...哦原來真實 是這樣的,所以你才可以往前進,你才可以慢慢 的去趨近那個一百分嘛。(D:5:180-187) 完成階段是指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使用資訊,達到 紀錄片工作的最後階段,進入後製剪接等工作。完 成階段是紀錄片工作者發揮創意的時機。先前所蒐 集的資訊,以及所拍攝的影帶或影片,通常在此時 藉由創作者精心創意的安排,而構成完整表達創作 者觀點的紀錄片作品。在完成階段,最常面臨的是 技術問題,如剪接的技術,或創意的突破。為此, 紀錄片工作者需要專業技術相關的資訊、專業人員 或依賴人際資源提供協助。或藉由參考他人作品或 其他資訊提供刺激,以激發靈感。在拍攝過程中, 紀錄片工作者透過眼前的真實,也不斷地審視自己 的內心世界。雖然紀錄片工作在完成階段已然進入 尾聲,但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因為看見、認識真實, 而在心中引起種種情感、思緒的激盪,卻也成為下 一次創作的養分來源,以及生命的一部份。 此四階段正如一個同心圓,紀錄片工作者在真實 生活中不斷探索地真實世界,往往不具備目的性或 非刻意尋找題材,所以探索階段涵蓋了所有的歷 程。在探索階段,若某一真實面向引發紀錄片工作 者的興趣,他可能會再深入瞭解,而逐漸累積出該 方面的知識,進而形成觀點。然而,紀錄片工作者 感到興趣或已形成觀點的題材,囿於種種內、外在 因素,並非都能順利進入行動階段以及完成階段。 唯在時間、資金、人力、個人狀況都許可的情形之 下,才可能將探索的領域和已形成的觀點,具體付 諸行動。而開始行動之後,這些條件也必須持續地 支持,方能達到目標,完成紀錄片作品。紀錄片乃 經過創作者主觀的感知吸收、內化,而轉化成為觀 眾可欣賞的作品,這一連串的過程都必須藉由紀錄 片工作者複雜的心智活動來完成。而文化紀錄片工 作者的資訊行為也構成一個反覆的動態歷程。 圖 2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歷程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所面臨之資訊困境與矛盾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在搜尋、使用資訊的過程中, 所面臨的難處與困境主要有以下四種:影片資料未 數位化及系統化,圖書館或資訊系統使用障礙,資 訊與現實存在差距,以及害怕資訊成為包袱。 目前台灣雖有國家電影資料館、台灣電影資料庫 等單位進行影片資料蒐藏,但仍有許多影片資料分 散各處,並無集中館藏單位負責蒐藏,也尚未全面 建立數位化館藏系統。而已數位化的影片資料,也 僅能線上查詢基本書目資料,無法全文檢索影片對 白或畫面。而某些圖書館或資訊系統,對於紀錄片 工作者而言過於複雜,常需要花費時間學習如何使 用。另一方面可能因為圖書館館藏不夠豐富或新穎 形成 行動 探索 完成 條件:時間、資金、人力、個人主觀因素等

(9)

性不足,或因為紀錄片主題過於廣泛,圖書館館藏 確實難以涵蓋所有主題範圍,以滿足紀錄片工作者 各種不同的需求。 由於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在使用資訊時,必須不斷 與現實進行對照,若因資訊本身錯誤,或資訊更新 的速度遠不及真實世界的變動,便會造成資訊所呈 現的內容與真實世界存在著差距。紀錄片既是記錄 當下的真實世界,紀錄片工作者必須確保所運用或 表達的資訊與當下真實的情況相符,以避免在拍攝 過程引起紛爭,或誤導觀眾。而為了確認所使用的 資訊與真實情況相符,紀錄片工作者在使用資訊時 必須經過篩選,且不停地與真實世界進行對照,或 將取自不同來源的資訊相互對照。而藉此修正錯誤 或老舊資訊的同時,也更新判斷或篩選資訊的標準。 雖說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樂於運用各種可得的資源 以獲取相關資訊,另一方面卻又極力避免受到他人 或資訊的影響,此間其實存在著一種矛盾情節。例 如:蒐集相關資訊用以奠立紀錄片主題知識的基 礎,但這些資訊在使用後卻被拋開,因為紀錄片工 作者必須注入自己獨特的觀點與創意;或一面虛心 接受他人指教,一面卻又擔心別人的看法會成為創 作的包袱。由上可知,紀錄片工作者對於使用資訊 的矛盾心情,卻也說明了紀錄片創作因受限於真實 的世界,創意的執行必須衡量現實情況,而無法完 全自由揮灑。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總結資料分析結果,針對文化紀錄片工作 者之資訊行為,提出以下結論:紀錄片工作者之工 作任務會影響其資訊行為;其資訊需求多元化;其 資訊型態與資訊來源多樣化;其主觀意識會影響資 訊使用;網際網路已是蒐集資訊與人際溝通的重要 工具;紀錄片工作者具備隨意式搜尋資訊之特色; 其資訊行為呈現個別差異。本研究最後並嘗試建構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模式。

工作任務影響資訊行為

紀錄片工作任務是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發 生的情境,與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行為密不可 分。引起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執行工作任務之動機有 四:創作意識,文化與社會意識,經濟來源,以及 完成所賦任務。基於這些動機,文化紀錄片工作者 開始籌畫、著手拍攝紀錄片。為克服工作任務所遭 遇的難處或順利通過紀錄片工作種種必經歷程,諸 如激發創作靈感等,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必需尋求資 訊,以彌補知識與認知的空缺。 另一方面,工作任務與資訊需求具有相生關係。 當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對於某事物感興趣時,心中不 一定有拍攝紀錄片的意念或計畫,但基於興趣而深 入探究之後(資訊需求、資訊尋求),相關知識不斷 積累,使得原本純粹因興趣所蒐集的資訊,最後可 能擴大成為紀錄片主題,衍生出一部紀錄片作品。 (工作任務) 在工作任務的情境下,資訊需求產生之後,會引 發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採取搜尋資訊的行動。紀錄片 記錄真實的特性,使得紀錄片工作者必需從各方蒐 集資訊,以求獲得真實的全貌。加上紀錄片工作涉 及主題知識、專業技術、心理、人際等各種領域,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所蒐集與使用之資訊型態與資訊 來源也因而具有多樣化特性。 此外,工作任務也影響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的資訊 使用行為。紀錄片工作涉及創作性與事務性工作兩 大範疇。事務性工作主要是為輔助創作性工作之執 行,而創作性工作則決定紀錄片作品的內容與作品 最後呈現的樣貌。因為創作性工作主要依據文化紀 錄片工作者之主觀意識,故在資訊使用上,文化紀 錄片工作者強調親自接觸、感受資訊。透過親自感 受、接觸資訊,不僅可累積主題相關知識,在知識 積累過程,透過內在主觀認知的作用,最終能夠建 構或抉擇紀錄片獨特的觀點,而以此作為篩選資 訊,或使用資訊的依據。

資訊需求乃持續變動之綜合心理狀態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需求,會隨著所在的情 境,個人主觀意識(例如:個人興趣),以及所使用 的資訊變動而持續改變。分析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 資訊需求,得知引起資訊需求之動機主要有:解決 問題,激發創作靈感,個人興趣,以及滋養心靈; 其資訊需求之內容則包括具體性與抽象性資訊內 容。然而,若將「時間」切片,放大觀察,便可發

(10)

現在同一個時空環境之下,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 訊需求卻是綜合各種動機,需要各種資訊內容,一 個持續變動、複雜的綜合心理狀態。 換言之,引起資訊需求之動機,以及資訊需求之 內容,彼此複合存在且具有交互作用、不斷變動的 特質。舉例而言,資訊需求之發生,可能同時源於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為解決問題,基於個人興趣或為 激發創作靈感等三種動機,而所需求的資訊,也可 能成為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的精神食糧,能夠滋養心 靈。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因資訊需求而搜尋資訊,但 在搜尋過程之中,又可能產生新的需求。資訊需求 之動機與資訊需求之內容,兩者不斷地交互作用, 構成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內在持續變動、需要資訊的 心理狀態。

資訊型態與資訊來源多樣化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所使用之資訊型態有五大類, 資訊來源則可歸納為九個主要來源。五大資訊型態 包括:文字資料、媒體資料、攝影作品與影片資料、 一手田野資料、以及人作為資訊本身;主要資訊來 源則有:機構團體、圖書館、大眾傳播媒體、網際 網路、人際網絡、田野調查、個人經驗與觀察、私 人蒐藏、以及參與活動。分析其資訊種類與來源之 特徵,可發現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資訊種類多樣、 注重一手資料;資訊來源為輻射狀擴大,注重人際 網絡和個人經驗累積與觀察。總而言之,文化紀錄 片工作者之資訊型態與來源,具有多樣化特性。 對於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而言,生活或工作上的一 切,都可能觸動心靈,激發靈感,成為記錄與創作 的主題。因此紀錄片工作者必須從各種可能的管道 裡汲取養分,多聽、多看、多感受,而不自限於特 定資訊資源。加上紀錄片主題範圍有無限可能,且 紀錄片本身具有符應真實的特質,因此不能依據單 一資訊來判斷整體事實,否則便會流於獨斷或片 面,無法取得觀眾共鳴。所以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必 須多方、多種,從各個角度探索真相,站在這些基 礎上,才能建立自己的觀點,或覓得恰當的切入角 度。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對於人類生活與真實世界懷有 高度興趣與熱誠,搜尋資訊,認識不同的生活圈、 主題,對於紀錄片工作者而言,就好像開啟一扇又 一扇通往美麗新世界的窗戶。紀錄片工作者既保留 獨特的自我價值觀,卻又能夠坦然接受不同的看 法。而藝術創作者敏銳的特質,也讓紀錄片工作者 彷彿具有隱形感應裝置,能夠感應、接收周遭環境 無所不在的資訊。

資訊使用以實際接觸與感受為主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之主觀意識是主導資訊使用行 為最重要的力量。主觀意識無法由他人取代產生, 因此在資訊使用行為上,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注重實 際接觸和親自感受資訊。此一特性也受到紀錄片本 質的影響。紀錄片所記錄的是真實世界正不斷上演 的真人實事。紀錄片工作者需要實際接觸被攝對象 與被攝環境,才能與被攝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而唯有透過良好的互動,拍攝者方能獲得被攝者信 任,取得符合真實現況的資訊,作為紀錄片素材。 紀錄片也是創作的藝術,紀錄片工作者必須在其 中反映自己的觀點。雖然真實世界可從各種不同的 面向觀察,但囿於時間的限制(紀錄片長度),紀錄 片工作者無可必避免地,必須從各種不同角度中, 選擇或建構一個自己所認同的角度切入(觀點),說 出所欲表達的思想、情感。而紀錄片觀點是紀錄片 工作者親自接觸、感受資訊,再透過資訊內化作用, 逐漸建構形成的結果。

網際網路是蒐集資訊與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

網路既是資訊來源之一,也是聯繫人際與處理事 務的好幫手。網路所提供的資訊雖然龐雜,內容卻 通常不夠詳盡。因此網際網路僅能夠協助紀錄片工 作者概略地認識主題領域,並得知已有的相關研 究。紀錄片工作者可由此獲得大概的致力方向,再 深入挖掘相關文獻或資訊。 此外,有些受訪者在網路上建立自己的網站群 組,作為同好交流的園地;或者利用網站群組發表 文 章 , 進 行 線 上 討 論 , 形 成 另 一 種 無 形的 學 院 (invisible colleague)。文化紀錄片工作者還經常利 用電子郵件傳送文件或紀錄片企畫書,聯繫工作團 隊或請教前輩專家。或者利用電子郵件聯繫人際網 絡,報名影展或交換心得等。有受訪者習慣將電子

(11)

郵件做為存檔工具,如此一來便不需隨身攜帶厚重 的筆記,省力又省事。另外,網站群組和電子郵件 也是一種宣傳工具,用以傳遞影展以及活動消息。 網際網路便利且不受限於時空,所涵蓋的資訊範 圍幅員無限,因此有受訪者認為資訊資源網路化將 是未來的趨勢。因為網路具備強大的連結功能,能 夠將資訊串連起來,使用者以單一介面(網際網路) 便可檢索所有的資源。但本研究多數受訪者也表 示,目前仍不易在網路上取得詳細的全文資料,因 此網路所提供的資訊僅可作為索引參考。然而,縱 使理想與現實目前仍存有差距,網際網路卻已是文 化紀錄片工作者人際溝通與搜尋資訊重要工具和管 道,而且其重要性將隨著網路和資訊組織技術之進 步而更為提高。

隨意式搜尋資訊

隨意式搜尋資訊分為兩種,一是當紀錄片工作者 仍在摸索下一個拍攝主題時,心中已存有模糊需 求,但並不向外刻意去尋找資訊以滿足此一需求, 而是在生活裡隨意觸碰,在時間中不斷醞釀,累積 到了一個程度後,靈感自然而然躍出,或心中隱約 建構的東西自然成形。而存在紀錄片工作者心中模 糊的需求,隱含了紀錄片工作者本身主觀的價值判 斷、個人興趣、情緒、想法等,是一個模糊隱晦的 狀態,難以清晰辨識其中構成的元素。另一種隨意 式搜尋資訊,則是紀錄片工作者已有明確主題,但 在蒐集資訊過程中,除圍繞著主題相關的資訊打轉 之外,也從其他不相關的資訊中擷取靈感。如G 受 訪者以「亂看」的方式來蒐集資訊,不限定主題相 關,也不限定資料型式,完全依循受訪者內在一套 主觀的相關脈絡,或個人當下的心情與好惡。 隨意式搜尋資訊的概念與瀏覽行為相似。過去文 獻對於瀏覽的描述,多指使用者在資料儲存的具體 處所(如圖書館、網路等)進行瀏覽。但本研究發 現,文化紀錄片工作者隨意式搜尋資訊,卻是不受 限於時、空,且不限於具體有形的資料。例如在真 實世界裡,隨意接觸人、事、物。而這種不同於傳 統瀏覽的隨意式搜尋行為,可能與紀錄片內容重視 真實,以及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注重個人親自接觸與 親自感受有關。

資訊行為呈現個別差異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呈現個別差異,主要 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基於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不同的 個性、習慣與人格特質,導致資訊行為有別;二是 同一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因人、因時、因事、因地, 所表現出不同的資訊行為。 個人特質、主觀好惡與個人習慣,會影響文化紀 錄片工作者搜尋資訊的態度與方式,而致使其資訊 行為產生個別差異。對於注重自己內在世界的文化 紀錄片工作者而言,內在的感知與感想是最重要的 資訊來源,外在的資訊反而只是事後印證的工具, 並非紀錄片內容的主要參考或依據。在個性上,活 潑外向的紀錄片工作者在爭取資源與資訊時,表現 出較主動積極的態度,所採取的方式也較直接;較 內向的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則與此相反。個人習慣也 影響紀錄片工作者執行工作和蒐集資訊的方式。有 些受訪者表示習慣在未進入田野之前,先大量閱讀 相關資料;有些受訪者則習慣先行接觸真實世界 後,再蒐集相關資料,以作為印證。 但另一方面,受訪的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普遍具有 藝術創作者的特質,敏銳、善感,而且對於真實世 界觀察細微,對於弱勢族群、社會、文化等議題, 流露關懷與人性的溫暖。因此受訪的文化紀錄片工 作者多表現出寬大的胸襟,換言之,面對不同的被 攝對象與族群,都採取尊重、包容的態度,注重、 在意被攝對象的感知,並強調以現實狀況為依歸。 其他資訊雖然能夠做為紀錄片工作或內容的參考, 卻不可引為紀錄片內容的唯一根據。正因為文化紀 錄片工作者具備這種自由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 加上紀錄片工作的本質,紀錄片工作者必須經常面 對各種人、事、物,以及因應各種突發狀況,因此,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通常能夠因人、因時、因事、因 地而變通作法或修正想法,而不囿於自己的主觀意 識或習慣。如此一來,同一人在不同情況下,可能 會因時制宜而修正其資訊搜尋、使用的方式,致使 資訊行為產生不連續,或個別差異的情形。

資訊行為模式具備四要素:建構、溝通、

傳遞與回饋

本研究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歸納出文化紀錄片工 作者資訊行為模式。(圖3)其行為模式主要由四個

(12)

要素所構成:建構、溝通、傳遞與回饋。此四要素 架構出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與真實世界(紀錄片被攝 對象),以及紀錄片觀眾之間互動的模式,也是構成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的基本要素。四要素可 依照工作歷程再加以細分為不同階段,階段與階段 之間具有不必然的時間關聯性。(圖4) (1)建構 建構要素是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的核心要 素,涉及了資訊使用者的認知、情感、知識等主觀 意識,是將資訊轉化為知識或建立觀點的重要機 制,也是資訊內化的過程。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 搜尋行為可視為資訊建構的歷程。對於紀錄片工作 者而言,資訊無所不在。紀錄片作品即紀錄片工作 者在真實世界中接收各式各樣的資訊後,經過個人 主觀建構,最後所呈現的結果。 (2)溝通

(13)

溝通是協調人際關係的要件,能夠使雙方認知產 生一致性,達到協調、平衡的狀態。環繞文化紀錄 片工作者的人際關係主要涵蓋了被攝對象,工作團 隊成員,以及層層人脈所延伸出無限的人際網絡。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或尋求資訊時,經常 需要藉由溝通獲得實際協助或取得所需資訊。溝通 要素在紀錄片工作或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歷 程中,具有雙向作用的橋樑功能,協助文化紀錄片 工作者正確地建構與事實相符的內在知識,並使得 紀錄片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3)傳遞 傳遞要素有別於溝通要素的雙向作用,僅具備單 行的功能,在流程上表現為由左至右:真實世界→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紀錄片觀眾。除了創作之外,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也擔任傳播人的角色,將真實世 界所傳遞的資訊,加入個人主觀意識重新建構,透 過紀錄片再傳遞給觀眾。因為紀錄片受限於影片長 度,所以觀眾所接收的資訊,只是真實世界的部分, 或單一角度(紀錄片觀點)所見真實世界的面貌。 (4)回饋 回饋是建構、溝通與傳遞的結果,是傳遞的反向, 在流程上表現為由右至左,共三組:紀錄片觀眾→ 文化紀錄片工作者;文化紀錄片工作者→真實世 界;紀錄片觀眾→真實世界。回饋要素產生的原因, 是接收方(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與紀錄片觀眾)接受 資訊後,內在認知或情感受到觸動,自然而然反應 的情感與行動。回饋要素並非絕對必然,因為相同 的資訊,由不同的人接收,可能產生不同的反應。 紀錄片既是記錄真實,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 為與真實世界可謂唇齒相依,關係密切。建構、溝 通、傳遞與回饋是文化紀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以 及與真實世界互動的要素,每一組要素都涉及了認 知的轉變或資訊的交換,而整體呈現不斷變動的動 態特質,此與過往研究不謀而合。且文化紀錄片工 作者在資訊需求、資訊種類、資訊來源與資訊使用 上,表現出與人文、藝術學者資訊行為相近的特質, 而呈現綜合性的樣貌。 本研究因限於時間,僅能採用少量樣本,因此建 議未來可進一步運用量化研究,以期歸納出文化紀 錄片工作者資訊行為之普遍現象;或與社會、人文、 藝術使用者之資訊行為進行比計較研究,以期建立 更完善的資訊系統與資訊服務。

參考文獻

Blazek, R. & Aversa, E. (2000). The humanities: A selective guide to information sources. Englewood: Libraries Unlimites.

Brockman, William S.; Neumann, L.; Palmer, Carole L.& Tidline, Tonyia J.(2001). Scholarly work in the humanities and the evolving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Retrieved June 01, 2005. From ERIC.

Brown, Mary E. (1991). A general model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In Jose Marie Griffith (Ed.), Proceedings of the 5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pp.9-14). New Jersey: Learned Information.

Budd, John M. (1989). Research in the two cultures: The nature of scholarship in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 Collection Management, 11(3/4), 1-21.

Cobbledick, S. (1996).The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of artists: Exploratory interviews. The Library Quarterly, 66, 343-372.

Dervin, B. & Nilan, M. (1986). Information needs and uses.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 3-33.

Heinström , J. (2005). Fast surfing, broad scanning and deep diving: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and study approach on student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61(2), 228-248. Lonnqvist, H. (1990). Scholars seek information: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needs of humanities schola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2(3), 177-203. Reynolds, J. (1995). A brave new world: User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enter the electronic age. Reference Librarian, 49, 61-82.

(14)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ur: Context, situations, soci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horizons. In Thomas D.Wilson & David K. Allen (Eds.), Exploring the Context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pp.176-190). Los Angeles: Taylor: Gramham Publishing.

Stone, S. (1982). Humanities scholars: Information needs and use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8(4), 292-313. Van Zijl, C. & Gericke, Elizabeth M. (1998). Information-

seeking patterns of artists and art scholars at the Vaal Triangle Technikon.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66(1), 23-34. Retrieved June 10, 2002. From EBSCOHost.

Wilson, T. D. (1981). On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7(1), 3-15. Wilson, T. D. (1997). Information behavior: An

interdisplinary perspe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3(4), 551-572.

林玲君(民88)。國立藝術學院教師資訊行為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 究所,台北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eed project, REEL to REAL (R2R): Learning English and Developing 21st Century Skills through Film-making in Key Stage 2, aims to explore ways to use film-making as a means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person is able to recognise tha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kills and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cess are pivotal to sust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Teacher / HR Data Payroll School email system Exam papers Exam Grades /.

Classifying sensitive data (personal data, mailbox, exam papers etc.) Managing file storage, backup and cloud services, IT Assets (keys) Security in IT Procurement and

People need high level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to receive and deconstruct media messages and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Create and present information and idea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and exchanging by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view of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

 Create and present information and idea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and exchanging by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view of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