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傳播: 評析《日常生活美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傳播: 評析《日常生活美學》"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傳播:

評析《日常生活美學》

賴玉釵

* 書 名:Everyday Aesthetics. 作 者:Yuriko Saito 出版日期:2007 年

出 版 社: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生活之中,我們無時不刻的接收到各類訊息:有趣的網路貼圖、 Facebook 裡傳來了好友的資訊。廣義來講,我們接觸到的資訊都可視 為「文本」(text),而我們對外在事物之覺察或反應均屬傳播活動的 一環,如感知「美」或「不美」之反應亦值效果研究關心。近年美學漸 與工藝設計日趨緊密,如薰香產品試圖重現《源氏物語》香氛,並配合 小說場景、日本繪畫等以開發包裝外觀。從上述現象言之,我們似乎不 能忽略日常生活之於美感傳播範疇的重要性。

Yuriko Saito 在《日常生活美學》(Everyday Aesthetics)一書中, 試著打破美感研究僅存於藝術之範疇,揭露美感與生活密切相關。 Saito 是個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她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取得 博士學位,自 1981 年起始便在羅德島大學設計學院任教。她關心的研 究方向包括:日常生活與美學、日本美學、環境藝術等。 本書主張有三:首先,彌補主流的、以藝術為核心的美學思想的 不足,重新提供更多元的觀點以真誠對待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不僅限於 以藝術為核心的物件與行動。其次,研究者透過多樣分析日常生活事件 與現象(如茶道、園藝、和食與飯盒菜色舖排等),可充實美學論述的 內容。最後,研究者得承認日常生活之於美學研究的必要性,即使是瑣 碎、不重要的日常生活美感態度或判斷,也可能對生活品質、社會和文 化思潮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以下分述 Saito 論點,筆者並在文末提出見 解與本書對話。

壹、美感傳播的討論轉向:從藝術轉至日常生活

Saito 表示,藝術為中心的美學討論並不能解釋日常生活的現象; 同樣的,日常生活美學也未必合用於傳統以藝術為思考點的美學理論。

(3)

她從 John Dewey「實用主義美學」起始,試著將美感體驗帶出純藝術 的討論範疇,點出藝術可與日常生活結合。既有美學思想似乎暗示著, 當藝術品擁有其經典地位時,它便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脫節,即使其產自 現實情境中。當藝術品從原初創作脈絡、經驗世界中脫離,似在日常生 活與藝術間樹起了高高的牆,有其特有的審美價值理念。如此一來,藝 術品看似獨立現實,且與日常生活的物質、人類追求的目標或發展及建 設有所切割。然而 Dewey 提出「實用主義」觀點,強調藝術品的功能 及對身體感知的影響,異於既有典範的認識。 Saito 承襲了 Dewey 的論述,如第一章以日常生活美學的視角出 發,美感對生活、社會與世界的各類層面,具有深切的影響力。人們可 以欣賞丘陵、雨水的美。日常生活中看似細瑣的美感反應,可延伸人們 對道德、社會、環保議題的想法,甚至引領了後續行動(如因欣賞自然 之美,而倡保育環境)。 另在美感傳播層次上,作者以非藝術品為美學討論面向,說明此 審美歷程與賞析藝術品亦可能有相似之處。Saito 曾於本書中分享,美 感反應牽涉對確切主題的欣賞與了解,包括訊息常出現的結構、表達形 態、特徵與組成成份,同時也涉及閱聽人如何藉認知、感知、情緒與想 像力與作品互動。以人與椅子互動之美感體驗為例,椅子帶給人們視覺 感動(形狀與色彩)、觸覺感受(安坐在其間)與心靈觸動(舒適及穩 定)。另欣賞日常物件的美感價值,也帶有現實與功能成份。 由上可知,Saito 試著整合美感與日常生活割裂的既有觀察,並融 入實用主義等元素,說明美感之於生活不可區分。包括商品包裝、廣告 海報、香氛與工藝設計等,皆是近年美學可研析之處。Saito 此舉反思 了 Kant 以來「美的無功利性」的前提,提出美與現實生活並立的想 法;同時也從 Dewey 等人學說為審美活動中的「功利性」作了說明,

(4)

此皆為其理論之建樹。

貳、美感傳播轉向之二:從西方轉至在地案例

本書另一特色是反思西方為軸之美學思想,融入茶道、和紙與榻 榻米等元素,提供多元思考「美感傳播」角度。 Saito 曾謂,茶道的美感體驗可展現在鳥鳴、茶與點心之氣味、茶 水漾起的輕微波紋。每位參與者都能從上述體驗,自由的建構他們的審 美對象。而茶道中主客的互動原則也體現了日常生活之美,包括主人的 尊重、細心、高雅、體貼之待客態度,以構築和諧氛圍。經由此種美感 的表達形式,具備著更多實用、社會與道德面向。 而 Saito 也以日本園藝與美食為例,點出「掌握與展現物件的內在 精神」乃是大和民族體現藝術的法門(p. 114)。以園藝設計中的舖排 石頭為例,設計者得安放主要石頭,再安排次要石頭樣式與數量,以滿 足主石所展現的氛圍。園藝家在此傳統下,必須分辨出石群特殊材質, 給予它們清晰的連結關係,以消除不符主石本質的部份。園藝除強調整 體和諧感,也盼從中突顯主石的稟賦。創作時得保留事物的原始成份, 即便雕塑木椅都應適時展現樹木的初始特質,讓「這棵樹得以繼續訴說 自身的故事」(p. 119)。

參、與本書之思辨與對話

一、日常生活與美學未必具極大衝突

作者點出日常生活美學的衝突(藝術與生活可否兼顧、美學典範 的轉折),以強調本領域複雜且多元本貌。Saito 相信日常生活經常充

(5)

滿美感體驗,但人們通常太視之為理所當然而難以洞察。Saito 主張, 人們得發掘熟悉事物中陌生的部份(“the familiar” strange),方能擁有 美的驚奇(p. 124)。 然而當人們將熟悉事物「陌生化」後,人們雖有機會獲得美感體 驗,但也得付出了代價:將若干日常生活的事物,視為「更日常生 活」,方能突顯美感體驗與日常瑣事之差異。但似乎可進一步探詢:品 味日常生活之後,真得讓現實世界更加瑣碎或日常化,以區隔出美感體 驗嗎? 以和食之美為例,料理師強調忠於食材的本貌,盼魚吃起來更有 魚的味道、飯嚼起來更有飯的味道。同時和食亦關切配飾如何烘托主食 特色,常帶入當季的花與葉以襯出主食風味。如設計師榮久庵憲司曾撰 《飯盒之美》(The Aesthetics of the Japanese Lunchbox),Saito 引述榮 久庵憲司對美食的觀察: 「美感得與季節情境緊密相關,我們得用詩意的手法來加 以呈現美食,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p. 126) 回歸欣賞者本身,美感體驗之基礎,似仍得鑲嵌(embodied)於現 實生活之中,如對季節、自然環境或食材的了解,並體認出創作者是否 忠於食材稟賦。故似乎不需太將生活及美感斷然二分,畢竟人們得透過 其感官覺察方能體驗物件之稟賦,作為美感體驗之基礎。整體言之,生 活原本便有美感體驗的質素,兩者是否得壁壘分明似可再斟酌。

二、彰顯在地美感研究案例及生成脈絡

二十世紀以來,日本美學研究者開始思考美學典範與在地文化條 件的關係,如神林恆道、九鬼周造與岡倉天心均為箇中代表。上述研究

(6)

者將西方藝術思想引入日本,讓日本藝壇反思西方與在地化之關聯。 Saito 想法亦與此走向相合,如本書中曾援引「侘茶」(wabi tea)與櫻 花凋零之美,點出美感體驗具在地況味。 以侘茶為例,它將茶道還原為最基本之形式,主客皆在簡樸的小 屋中品茗,茶具或有缺角,鼓勵人們以素直之心品茶。所謂「侘」 (wabi)意指在簡居生活中恬然自處,懂得欣賞人生之不圓滿一面,以 此展現簡樸之「侘寂美」(wabi sabi)。突顯在地文化特質後,Saito 也鼓勵人們思考:此種生活美學之形成條件、日本美學為何在當刻作如 此訴求。若回歸「在地化」之研究視野,似乎提醒了美感傳播研究者可 再挖掘更具「本土化」之實例,並考察美學標準形成之因。 另在一般文化價值中,衰老或陳舊似乎是較負面之價值觀。然而 Saito 以櫻花為例,點出美感與既有文化價值衝突的部份:櫻花最美麗 一刻在凋落之時,而非盛開時分。人們眼見櫻花飄落而備感淒美,但忽 略「衰老」部份。故若審美價值與文化預設衝突時,實可進一步思辨此 美感判準成立之因,此亦為本書之啟發。

三、日常生活美學對傳播研究的啟發

Saito 也指出,人們可在行動中感知美的概念,以所見、所接觸、 所體驗為基礎。由上可知,日常生活美學鼓勵人們真誠對待自身的美感 體驗,而不僅限於以藝術領域為探索核心。易言之,研究者可藉日常生 活事件以反思美感體驗為何而來、剖析何種機緣引發出美感反應,了解 個人、情境與美感(反應)之關聯性。 Saito 鼓勵研究者從熟悉事物切入,發掘其間的平凡之美。若以一 般人最親近之原生環境(家庭)為例,應能貼切「日常生活美學」之訴 求。而在家庭傳播(family communication)與媒介使用之現況中,人們

(7)

常將家庭旅遊照張貼上網,或許家庭/族紀實作品便是「生活美學」與 傳播研究接軌之路徑。 家庭照片展露之「真誠風格」或略具瑕疵圖像,未必見容於藝術 殿堂,其收錄作品也許不盡完美,包括鏡頭晃動者均可能入列。故敘事 者篩選或凸顯某些紀實片段時,所考量之美學判準亦值得探索。如其肯 定某幅照片「很美」時,考量標準是否涵括構圖、光線及色澤等視覺形 式,亦或此圖意象是否呼應理想家庭樣貌,皆可進一步分析。 以在地化脈絡言之,華人家族團圓照亦可作為切入點,以彰顯華 人追求集體凝聚之特質。舉凡過年時節,圍爐多為不可或缺的儀式,而 家族成員或許樂意將之攝錄予以保存。爾後人們經由年節家宴影像,得 以重溫團圓感,宛若眼見分隔遠地的親人而倍感窩心。故觀影者詮釋圍 爐紀實影像之歷程與美感反應,似值得細究。以詮釋歷程言之,實可著 墨觀影者賞析具體圖像後而引發之聯想(如菜餚美味與否等五感體 驗);以美感反應言之,可探析觀影者為何感知此景為「美」,其家庭 環境與華人文化在涵育美感判準中扮演哪些角色。 除了家族儀式活動紀實影像之外,或許嬰兒成長紀錄、Flickr 及快 照均為「日常生活美學」及「傳播研究」可關切之範疇。易言之,傳播 研究未來或可探尋:日常生活脈絡下,敘事者紀錄之美感考量、保存或 突顯往昔片段的標準、家庭與文化環境予其美學判斷的影響。 總體言之,研究者可從常民創作起始,探索敘事者之審美判準, 從而了解生活情境如何涵育美感反應。凡此種種,均為本書予傳播研究 的啟迪。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而良好的健康體適能是指人的心臟、血 管、肺臟及肌肉組織等都能充分發揮有 效的機能,以勝任日常工作,並有餘力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身體力行: 藉交流及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全校教職員認同推動價

造成整體的民生物價提高,美國勞工部 11 日公布,美國 3 月的消費物價較 2021 年同時間漲 8.5%,漲幅創下 1981 年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 Ikigai 。關於 Ikigai ,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第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 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 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 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 它為小孩們提供 了一個有趣的生 活體驗,體驗了 在江戶時代作為 一個普通人生活 的感受。.. 旅客可以穿上和服,步

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並養成自 律精神,以應付日常生活中,個人 衞生、個人安全及情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