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信任—評鑑的重要元素 / 1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信任—評鑑的重要元素 / 15"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信任—評鑑的重要元素

郭昭佑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溫宥基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秘書

一、 前言

作者曾在一場討論中,詢問在座 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校長們三個有關 教育評鑑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您 們認為評鑑重要嗎?」--異口同聲的 「重要」甚而「必要」令人心中篤定; 第二個問題是「您們喜歡評鑑嗎?」 --現場面面相覷,偶發的幾聲零落「喜 歡…」卻惹來哄堂大笑,隨之而來的 細微聲音「不喜歡」卻好似做錯事的 孩子,輕輕的不著邊際,眾人找尋聲 音來源同時,卻也不敢再作聲;第三 個問題「您瞭解評鑑嗎?」--卻無人回 答「????」只有竊竊的討論聲, 有個校長釐清了我的問題及自己的理 解後,用了一句大家不是很清楚的話 回答「也許…可能…大概…不是很瞭 解吧」,雖饒富趣味,倒是獲得普遍的 認同,點點頭等著我繼續往下說… 這裡至少有兩個掙扎,第一個是 「不喜歡&重要」,什麼原因讓人們不 喜歡他們認為是重要的東西?評鑑是 否為必要之惡?第二個掙扎則是「不 喜歡&不瞭解」,我們為什麼會不喜歡 我們不瞭解的東西?是因為不愉快的 經驗?來自對它的未知?或只是被嚇 慣了的集體潛意識? 教育工作者在面對評鑑時究竟有 那些問題,為什麼不喜歡評鑑?原因 多元且複雜,涉及技術、社會、心理、 政治等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內 涵多與「信任」有相當的關係。例如 在 技 術 問 題 上 , 不 信 任 評 鑑 成 員 能 力,不信任資料收集的方向(指標)、 對象(利害關係人)及資料處理、整 合與分析及其完整性,不信任評鑑過 程的周延與信效度;在社會問題上, 人與人間,包括評鑑者與受評者間及 利害關係人間的彼此不信任,此一文 化形成彼此對評鑑危害性、強制性、 威脅性與控制性的不同認知與理解; 在心理方面,不信任教師願意成長及 其動力,同事間彼此的不信任,不信 任評鑑目的與公平性,因而防衛、排 斥、抗拒;而在政治問題上,仍認為 行政機關係掌評鑑權力、以外部委員 的控制與制式化,不信任行政機關的 授 權 、 支 援 與 協 助 。 多 位 學 者 (Henson,2001; MacBeath & McGlynn, 2002; Stake,1997)指出因評鑑議題直 指自身的敏感性及教育領域的不容易 客觀評鑑的影響下,信任成了評鑑的 關鍵問題。

二、 信任為評鑑的重要元素

關 於 評 鑑 信 任 的 討 論 方 面 , Fetterman(1996)即戲稱,如果一廂 情願的認為評鑑完全是以科學的名義 為之,或者認為它能與政治分開、超 乎政治,而相信評鑑是客觀的─這都是 自我欺騙。Davis(1981)亦認為觀眾 對評鑑通常不會全然相信,至少是以

(2)

懷疑的眼光來看待它,因為人們相信 評鑑者是會有偏見的。連觀眾都可能 有這樣的認知了,那麼最為利害攸關 的受評鑑者呢?Nevo(1995)即認為 評鑑者的主觀偏見可能導致受評鑑者 的 憂 慮 , 並 增 加 受 評 鑑 者 的 反 抗 。 Mark、Henry 及 Julins(2000)則進一 步指出評鑑能否保護評鑑相關人員的 權益與自由是一件重要的事,那些侵 犯個人隱私、貶抑受評者的情形,將 使受評者隱藏其不為評鑑者期待的表 現。評鑑應該是建立信任的工具。 然 而 , Schwarz 和 Struhkamp (2007)認為評鑑應該對於利害關人 的信任更加小心的處理,當評鑑被當 成是一個官僚政治控制的工具時,將 承受破壞信任的危險性,利害關係人 很難理解,在評鑑過程中,誰該信任 誰,或誰對他來說是值得信任的?他 們更質疑評鑑究竟在建構信任,或破 壞 信 任 (Does evaluation build or destroy trust?)。如同 Morley 所說「績 效責任、稽核以及不屈不撓的追求專 業能力證明,是對信任關係的挑戰」。 於是在不信任的氣氛當中,評鑑只變 成了需要,稽核文化和標準的規範, 成 為 不 信 任 的 指 標 ( 引 自 Sachs,2008)。 Loke 指出「信任是社會的結合體」 (引自Hollis, 1998)。Zand(1972)認 為信任可提升人際的彼此接受度和坦 誠,彼此互相信任的人會提供相關、 廣泛、正確和及時的訊息,做為解決 問題的資料。Zucker(1986)即明白指 出「信任是穩定社會關係所不可或缺 的」。Golembiewski 與 McConkie(1975) 更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單一變項能像 信任一樣徹底的影響人際和團體的行 為」,他更比擬「信任是滋養萬物的陽 光,是不可或缺的雨水」。 近年來對信任的研究,則多注重 於信任在組織內所扮演的角色,及其 對 成 員 工 作 行 為 的 影 響 (Mayer & Norman, 2004),也就是被 Coleman (1990 ) 稱 為 「 社 會 資 本 」( social capital)的信任,一個有高信任氣氛的 組織通常能有效地促發成員的溝通, 而溝通程度和品質的提昇,會進一步 促進合作,組織成員也會有自我坦露 的意願,並分享彼此的情感、價值觀 和資訊。因此,高信任能提昇組織成 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信任則易產生 人際間的排斥和防衛行為。 信任影響組織裡的運作與成員的 互動關係。信任是我們必須保護的, 因 為 它 就 像 空 氣 和 水 一 樣 , 一 旦 受 損 , 我 們 的 社 會 就 會 土 崩 瓦 解 (Nicholson, 1998 )。 Carnevale 和 Wechsler(1992)指出信任是指在社會 交換關係中,個人或團體在意圖及行 動上顯現出信賴,而以合道德、公平、 可預期、無威脅的態度對待他人的權 力和利益。也就是說,信任意涵著願 意將自己置於風險及劣勢中,即使吃 虧 , 亦 願 奉 獻 。Mayer, Davis 及 Schoorman(1995)則認為信任是一方 願意自居於劣勢,而這個意願是基於 信任者預期他方特定的行動對其極為 重要,不管他是否有能力控制或監測。 Schwarz 和 Struhkamp(2007)指 出信任是一種減少複雜性的方法,人

(3)

類對於聚集和組織資訊的能力有限, 而信任就是從不完整的資訊中做出決 策。Johnson(2005)認為就團體動力 學觀點指出,信任是透過一連串信任 他 人 及 值 得 信 賴 的 行 動 而 建 立 的 。 Dirks(2000)認為信任是一種期望或 信念,使個人能夠依賴他人的言行, 並認為對方對自己有善意。Robbins (2001)從管理學的角度認為,組織 的信任是部屬對領導者正直、品格和 才能的相信。Gefen(2000)則認為信 任是根據以前的互動,人對於其他人 將做的行為抱持正面的期望且覺得有 信心且值得信賴。Child(2001)指出 雖然正式契約等制度能提供合作與信 任關係的基礎,但仍有所不足,基於 信任的非正式理解,才是讓協同工作 更有效的關鍵因素。此外,他認為, 信任是一種演化的動態過程。

三、 評鑑信任的影響因素

信任受哪些因素影響?Morgan 及 Hunt(1994)認為當某一方相信對方 在交換過程中可信與正直,信任就存 在。Ring 及 Van de Ven(1992)則認 為信任有兩個意涵:(1)相信他人的 善意,(2)認為他人的期望可信賴且 可預期。Mishra(1996)指出信任是基 於 對 方 的 能 力 (competent )、 坦 誠 (open)、關懷(concerned)及可信 (reliable)程度。Nooteboom(1996) 則區分信任為能力信任(competence trust)及善意信任(goodwill trust); Mcknight,Cummings 及 Chervany (1998)也認為信任指一個人相信且 願意依賴另一個人,相信他人是善意 的、有能力的、坦誠的或可信的。Doney 和 Cannon(1997)則認為信任是對信 任 標 的 對 象 所 知 覺 到 的 信 用 和 善 意 ( perceived credibility and bene- volence)。 大體來看,信任主要受被信任者 的能力、善意與公正等因素所影響: (一) 能力(competence) 能力指被信任者所擁有的技術、 人際知識以及完成工作之專業知能。 在專業領域裡擁有足夠的技術,意味 其 在 此 領 域 中 具 有 較 高 的 被 信 任 程 度。Bulter 和 Cantrell(1984)研究發 現,能力被受試者推選為所有信任決 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項。而 Mayer, Davis 和 Schoorman 等人(1995)也認 為能力是個人是否具有可信度不可或 缺的條件。就像Schwarz 和 Struhkamp (2007)的研究中指出評鑑的能力在 評鑑實踐過程非常重要,不只包含評 鑑的技術、更需要有人際的知識以及 如何善用評鑑的知能。 (二) 善意(benevolence) 信任本位的評鑑除有能力之外, 善 意 在 評 鑑 過 程 中 也 不 可 或 缺 。 Schwarz 和 Struhkamp(2007)的評鑑 研究中常出現類似「請您可以和善一 些嗎?」的用語,表示評鑑歷程的利 害關係人對於善意的感受的必要性。 Fryar(2002)認為善意是被信任者對 責任的承諾、給人的親近感與誠實、 正直感。善意可以克服他人行為不確 定因素對評鑑歷程的影響。善意是指 被信任者排除利己動機,對信任者做

(4)

出利他且不求回報的表示,Mayer 等人 (1995)認為被信任者有善意的意 願,是因為被信任者對信任者有一種 特殊的依附感,或者是對信任者有正 面知覺。而 Tyler 和 Degoey(1996) 亦認為,交換關係的雙方,如果基於 「關係模式」而結合,因處於弱勢的 一方可以強烈感受到權威者對其之尊 重和善意,往往就會對權威者產生較 高的信任感。評鑑的信任基礎,是讓 人感受動機背後的善意,評鑑歷程即 使是需要修正的意見,都比較容易被 接受,也願意進行後續的改進。 (三) 公正(fairness) 公 正 是 評 鑑 過 程 中 要 注 意 的 因 素,公正的內涵包括分配的公正與程 序的公正。當組織成員覺得被信任者 在分配資源或決定過程中不公平,或 使他們的期望落空時,信任感就會下 降(Carnevale,1998)。Brockner 和 Siegel (1996)則認為在組織中,對被信任 者的程序公正之重視往往還高於分配 公正。因為程序公正象徵著一種社會 交換,如果被信任者在決策過程中, 能夠讓員工知覺到公平正義的存在, 員工就會對未來的結果產生期望,並 產生信任的感覺。反之,如果程序不 公正,未來結果缺乏可預測性,於是 員工只好退而求其次追求短期、直接 的結果。

四、 邁向信任本位的評鑑氛圍—

代結語

綜合上述,信任本位的評鑑提供 組織成員在善意的基礎上相互理解、 提供意見、啟動改進的可能性;在能 力的建立上,相關的評鑑者需具備評 鑑能力的訓練;評鑑的程序與分配, 強調成員被公正對待。其目的不是以 績效來激發改進,而是在相信人的正 向特質下,啟動信任本位的評鑑,在 善 意 、 能 力 與 公 正 的 核 心 價 值 開 展 中,促進個人與組織的發展。 信任本位的評鑑首要進行理解, 不只對評鑑目的、指標、工具及評鑑 過程的理解,還要對每個人理解並接 受其各種可能性。信任本位的評鑑可 能 促 發 社 群 裡 的 團 體 動 力 , 相 互 提 攜、協作、論辯甚至彼此打氣,更是 一個可以讓人願意透過評鑑改善處境 的主要原動力。 參考文獻

 Brockner, J. & Siegel, P.(1996).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cedural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In R. M. Kramer & T. R. Tyler (eds.),Trust in Organizations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331-356.

 Butler, J. K. & R. S. Cantrell. (1984).A 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 Approach to Modeling Dyadic Trust in Superiors and Subordinat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55,19-28.

 Carnevale, D.G ( 1998 ) . Organizational Trust, in Jay M. Shafritz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Public and Administration. Colorado :

(5)

Westview Press.

 Carnevale, D. G., and B, Wechsler (1992).Trust in the Public Sector —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23, 471-494.

 Child, J. (2001). Trust: The fundamental bond in global collaborat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9(4), 274-288.

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Davis, E. D. (1981). Teachers as curriculum evaluators. London Boston: George Allen & Unwin.

 Fetterman, D. M. (1996). Conclusion: Reflection on emergent themes and next steps. In D. M. Fetterman, S. J. Kaftarian, & A.Wanderaman (Eds.). Empowerment evaluation: Self-assessment & accountability. U.K.: SAGE.

 Dirks, K. T. (2000)."Trust in Leadership and Team performance : Evidence from NCCA Basketbal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6), 1004-1012.

 Doney, P. M. & Cannon, J. P. (1997). 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rust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keting , 61,3-21.  Golembiewski, R.T., & McConkie, M. (1975).The Centrality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Group Process. In C. L. Cooper (Ed.), Theories of Group Process: 131-185.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 Guliker, Baartman & Biemans (2010). Facilitating evaluations of innovate, competence-based assess- ments: creating understanding and involving multiple stakeholder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33, 120-127.

 Henson, K. T. (2001). Curriculum planning: Integrating multiculturalism, constructivism, and education reform. N.Y.: McGraw-Hill Companies.

 Hollis, M. (1998). Trust with in

Reas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osmer, L. T. (1995). Trust: The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379-403.

 Johnson, A. P. (2005). A short guide to action resear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 MacBeath, J., & McGlynn, A. (2002). Self-evaluation: What’s in it for

(6)

schools? Lodon: RoutledgeFalmer.

 Mark, M. M., Henry, G. T. & Julines, G. (2000). Evaluatio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guiding, and improving public and nonprofit policies and progra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Mayer, R. C., Davis, J. H. & Schoorman, F. D. (1995).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709-734.  Mayer, R.C. & Norman, P.M. (2004).Exploring Attributes of Trustworthiness:A Classroom Exerci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8(2),224-249.

 Mcknight, D. H., Cummings L. L. & Chervany, N. L. (1998).Initial Trust Formation in New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3(3),473-490.

 Mishra, A. K. (1996).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Crisis:The Centrality of Trust.in R. M. Kramer & T. R. Tyler (eds.),Trust in Organizations: 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p.261-287).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 Morgan, R. M. & Hunt, S. D. (1994).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58, 20-38.

 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Tel Aviv, Israel: Masada.  Nicholson, N. (1998).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 Nooteboom, B. (1996).Trust, Opportunism, and Governance : A Process and Control Model. Organization Studies, 17,985-1010.

 Ring, P. S. & Van de Ven, A. H. (1992). Structur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 483-498.

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8ed). NJ: Prentice Hall.

 Sachs, J. (2008). The knowledge society as a trigger for contemporary change in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In C. Sugrue (E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al Change (pp.191-203). New York: Rouledge.

 Schwarz, C. & Struhkamp, G. (2007. Does Evaluation Build or Destroy Trust?: Insights from Case Studies on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Evaluation, 13(3), 323-339.

(7)

 Stake, R. E. (1997). Advocacy in Evaluation: A Necessary Evil? In E. Chelimsky, & W.R. Shadish (Eds.). Evalu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A

handbook (pp.470-476). London:

SAGE.

 Tyler, T. R. & Degoey, P. (1996). Trust in organizational authorities: The influence of motive attributions on willingness to accept decisions. In R.M. Kramer, & T. Tyler (Eds.), Trust in organizations: 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 Whitener, E. M., Brodt, S. E., Korsgaard, M. A. & Werner, J. M.

(1998). Managers as Initiators of Trust : An Exchange Relationship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anagerial Trustworthy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513-530.

 Zand, D. E. (1972).Trust and Managerial Problem Solving.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229-239.

 Zucker, L. G. (1986). 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1920.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8, 53-1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 Evaluation strategy for Job Services Australia

Through arranging various reading activities such as online reading, book recommendation and extended reading materials, schools help students connect reading to

To enable the research team to gain a more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cheme, 40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32 in eight case study

In 2006, most School Heads perceived that the NET’s role as primarily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local English teachers, act as an English language resource for students,

More than 90% of the leaders reported that the Panel Chair was also expected to ensure that all teachers followed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to review evidence of teaching

 After a school term ends, schools shoul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 plans and all aspects of their work over the past year (Evaluation) before setting 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children’s learning, briefly comment on whether the objectives of the tasks were achiev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uccess criteria listed in th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Hybrid Schema in Database Systems.. -A Case Study of Wireless Broad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