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觀察臺灣民主鞏固的進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觀察臺灣民主鞏固的進程"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專題研究

從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觀察臺灣民主鞏固的進程

Taiwan’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Light of the

Anti-Secession Law Incident

耿 曙(

Keng, Shu)    張雅雯(Chang, Ya-Wen)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摘 要

中國大陸於日前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該法雖被界定為中國大陸的國內 法,其規範的對象主要針對臺灣,但卻未經一般民主體制認可的諮議與 討論程序,在臺引起極其廣泛的爭議。近八成的臺灣民眾質疑此一立法作為, 也反對對岸片面限制臺灣人民選擇前途的自由。此外,參與《反分裂國家法》討 論的臺灣政治精英們,其論述的主軸,也仍然環繞多元價值與民主程序。自此 觀之,《反分裂國家法》事件,適足以凸顯臺灣民主制度的深度鞏固,也表現出 多年民主運動的具體成就。畢竟,唯有深植人民觀念、認同之中的民主程序,才 是臺灣民主政治最可信賴的保障。 關鍵詞:兩岸關係、民主化、民主鞏固、自由民主

壹、前  言

(2)

對臺灣是否躋於「民主鞏固」問題?論者一向見仁見智1。對此,吾人似不妨透過臺 灣面對重大社會爭議的方式,從旁觀察民主鞏固的進程。臺灣所存在的政治爭議中,最 稱關鍵、最難以妥協、也最具爆發威脅的,無疑是所謂「統獨問題」。對此有關臺灣未來 的抉擇,臺灣人民是否能透過民主程序,進行爭議的化解與 意見的整合,當可作為吾 人判定臺灣民主成就的依據。但由於目前臺灣社會,尚難就此形成共識,統獨問題也未 至必須解決的階段。就現今形勢觀察,臺灣社會若能在面對「統獨之爭」時,擯棄、排斥 各種「非民主」的程序與手段,或許亦為吾人側面觀察臺灣民主進程的切入點。日前的 《反分裂國家法》事件,恰為此提供絕佳的契機。 中國大陸於2005 年 3 月 14 日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該法雖被界定為中國大陸的 國內法,但其規範的對象,卻無疑針對臺灣。由於其未經一般民主體制認可的諮議與 討論程序—所謂「正當程序」(due process)—故引起臺灣各界廣泛的質疑與爭議。根 據其後民調所得, 近八成的臺灣民眾,普遍質疑此一立法作為,也反對對岸片面限制 臺灣人民抉擇前途的自由,由此可見,對臺灣民眾而言,「程序正義」迨不可或缺。此外, 參與《反分裂國家法》討論的臺灣意見領袖,其論述的主軸,也多環繞多元價值與民主 程序,由此可知,對臺灣社會而言,「多元意見」常得一致的珍惜與維護。自此觀之, 《反分裂國家法》事件,適足以凸顯臺灣民主制度的深度鞏固,也表現出多年民主運動 的具體成就。就此而言,日前通過的「反分裂法」及其在臺灣引發的種種爭議,恰可作為 吾人觀察臺灣民主鞏固的契機。

貳、民主鞏固與臺灣經驗

何謂「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如何的國家,才能稱得上「民主鞏 固」?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界多爭論不休2,經過多年討論後,Larry Diamond 等人提出 態度/文化面的觀察,認為真正的「民主鞏固」,關鍵在民主程序是否在人民的觀念與 意識中生根,並反映為民主的「公民意識」與「政治文化」(democratic citizenship and

1 參考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臺北:聯經,2001 年),頁 21 及第 11、12 兩章。

2 參見田弘茂、朱雲漢、Larry Diamond 及 Marc Plattner 編,鞏固第三波民主(臺北:業強/財團法人張榮發 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7 年);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臺北: 月 旦 , 1997 年 ) ; Linz, Juan J. &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15; Mainwaring, Scott, Guillermo A. O’Donnell & J. Samuel Valenzuela eds.,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 New South American Democrac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2).

(3)

culture)3,成為人民解決政治問題的「唯一規則」(the only game in town)4。因此,吾 人如何觀察一個國家或社會,是否完成「民主轉型」、邁入「民主鞏固」境界?若根據 Larry Diamond 所建議的角度,吾人判別的關鍵,便在該社會一般民眾的態度與觀念, 是否均能將民主的價值內化,將民主的程序視為面對政治爭議時,他們唯一能夠接受 的解決方式5 與之相呼應的,是Linz 和 Stepan 所提供有關「民主鞏固」的「發展性觀點」。根據他 們的看法,民主鞏固乃涉及行為、態度及憲政三個層面,唯有透過這些層面的落實,民 主的制度才能變得「常規化」,並深入於社會、制度、心理等民眾的生活層面上,成為每 一個社會成員的內在規範6。換言之,民主鞏固具體表現在民主體制既深且廣的「正當 性」基礎上:這種「正當性」被內化、被身體力行,並且跨越不同的政治世代。這樣的內 在規劃,所指涉的不僅是人們對民主的抽象使命,更重要的是讓人忠誠服膺於憲政體 系的特定規範7 根據上述的「發展」進程的觀點,從威權體制到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必須經歷「自由 化」(開放參與)、「民主化」(建立制度),而且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是如何讓民主價值 繼續存續下來的問題,此即「民主鞏固」,根據相關學者的看法,民主鞏固必須歷經下 列幾項階段8 首先是政權轉型,採行民主立憲體制。 在政治社會上,具體的制度逐漸發展,包括政黨形成、選舉施行、代議制度的 體制化、文人控制軍隊等。 最後、最關鍵的是,「市民社會」的形成。所謂「市民社會」是指經由運動或是個

3 Diamond, Larry, “Towar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Larry Diamond & Marc F. Plattner, ed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Democracy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238; Diamond, Larry, Developing Democracy: Towar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Diamond, Larry﹔ ,「民主鞏固的追求」,載田弘茂、朱雲漢、Larry Diamond、Marc Plattner 主編,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1997 年), 頁 1-45 以 及 Pollack, Detlef, Political Culture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Attitudes in new Democracies (Aldershot, UK: Ashgate, 2003).

4 Linz, Juan J. &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15. 5 Diamond, Larry, Developing Democracy: Towar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Chapter One. 6 同註 3,pp.3-15.

7 Diamond, Larry,「民主鞏固的追求」,載田弘茂、朱雲漢、Larry Diamond、Marc Plattner 主編,新興民主 的機遇與挑戰(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7 年),頁 7-8。

8 Huntington, Samuel P.,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劉軍寧譯,臺北:1994 年),頁 235-298; Linz, Juan J. &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15.

(4)

人集結的自發性組織,並嘗試型塑多元、民主的價值觀。其運作法則經由法治、國家、 與多元經濟,保障結社與溝通的自由權,來形成政治社會,以監督、規範 社會與經 濟的運行9 換言之,民主化乃是連續性、漸進式的過程,其最後完成的「公民社會」階段, 有賴於民主價值之深入人心。就此而言,政治文化的潛移默化,對民主的鞏固具有絕對 關鍵的影響:從威權到民主體制,菁英和民眾是否相信民主體制的價值,將民主價值 視為內在規範的準則,能普遍支持民主政體,即使 民選政府的能力不足以解決問題, 對現政府的支持或許有起有伏,但仍對民主普遍支持,此即民主鞏固的落實。 因此,這些民主價值、制度是否深植人心,對民主支持的政治文化是否形成,實乃 民主鞏固的最後判準。根據Freedom House 的分類,臺灣已經晉身世界民主國家之列。 大體上來說,臺灣已經經歷過從威權轉型到民主的過程。其政治社會層面上,政黨競爭 形成、經過政黨輪替、選舉制度的發展、代議制度等的政治制度化均已燦然大備。接下來 所面對的挑戰,將是民主的深化與鞏固,關鍵在民主制度的信念是否能深植臺灣民眾 心中,並成為行為標準?而臺灣的政治文化,是否能成為支持臺灣民主制度的支柱? 對此,本文將藉由中國大陸所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來觀察臺灣的民主鞏固的地位與 成。

參、《反分裂國家法》與民主程序

中國大陸的全國人大,在今年3 月 14 日正式通過所謂《反分裂國家法》。此法在草擬 階段,便引起無論臺灣、大陸、或美日等國的高度關切10。尤其在《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後, 更在臺灣內部引發極其熱烈的回應,並因而促成所謂「三二六大遊行」11。就其性質而言, 《反分裂國家法》是中共將兩岸政策「法律化」的結果12,主要規定:「臺灣是中國的一部 分。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第

9 Gold, Thomas B.「臺灣民主化的鞏固」,載田弘茂、朱雲漢、Larry Diamond、Marc Plattner 主編,新興民主 的機遇與挑戰(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7 年),頁 306-307。 10 紀欣編,《反分裂國家法》立法大震撼(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年);徐永明,「臺灣對反 分 裂 法 之 反 應 及 其 對 兩 岸 關 係 之 可 能 影 響 」 , 和 平 論 壇 , 2005 年 1 月 24 日 , 見 http://www.peaceforum.org.tw/ onweb.jsp?webno=33333332:5&webitem_no=1122,檢索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 ; 賴 怡 忠 , 「 升 高 臺 海 緊 張 的 中 國 『 反 分 裂 法 』 」 , 臺 灣 智 庫 , 2005 年 1 月 9 日 , 見 http://www.fics.org.tw/issues/docDetail.php? doc_id=24&issue_id=16 ,檢索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 11 紀欣編,《反分裂國家法》立法大震撼(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年)。 12 楊開煌,「綜評《反分裂國家法》」,載紀欣編,《反分裂國家法》立法大震撼(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2005 年),頁 217-224。

(5)

2 條)。「『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 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 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13(第八條)。 上述《反分裂國家法》,無論其規範的內容、通過的程序、乃至規範的方式,均引起 臺灣社會的疑慮?其間問題何在?本節將對此進行簡單的釐清與分析14 質疑一、具體規範、單一選項:首先,《反分裂國家法》的核心,是對「分 裂行為」採取制裁措施。該法雖被界定為中國大陸的國內法,但其規範的對象 主要針對臺灣,由於其並非出自臺灣人民的自由意志,卻 片面限制臺灣人民 選擇前途的自由,因此引發極其廣泛的爭議。更何況,此法內容更透過「非和 平的手段」,維護其所單方面主張的兩岸前途選項,更令臺灣民眾深覺反感。 質疑二、通過程序、片面武斷:此攸關臺灣民眾命運、福祉的法條,並未 經過臺灣人民所認可的正當程序—如通過適當的意見諮詢與合理代表—中共 便逕自立法通過,並將結果強加於臺灣民眾。因此,對臺灣人民而言,關鍵不 只在法律規範的內容,更由於其違反民主程序的立法方式,「反分裂法」缺乏 應有的正當性。 質疑三、規範方式、任意認定:此法之所以在臺灣造成巨大反彈,除其單 一前途選項、未經民主程序外,條文中還包括一些不十分明確的「行動前提」, 諸如「分裂的事實」(現狀是否分裂?)、「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如 何認定?)、而「非和平的手段」又是否意味著武力方式?對臺灣民眾而言, 尤其啟人疑慮。因為諸如「分裂的事實」、「重大事變」、「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 全喪失」等情況的認定,並沒有精確的構成要件,也無約定俗成定義,等於讓 行政部門可以片面、任意的自行認定,這樣概括的行政授權,既屬於立法的失 職,亦為民主監督機能的失效,也是此法引起臺灣人民疑慮的所在15 綜合上述,中國大陸所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無論在規範的內容、通過的程序、乃 至法規的內容,再再均引起臺灣社會的高度疑慮。其種種理由,均與前述民主制度的規 13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編,《反分裂國家法》及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九州出 版社,2005 年)。 14 參見邵宗海,「胡錦濤為『反分裂法』定調?」載紀欣編,《反分裂國家法》立法大震撼(臺北:海峽學術 出版社,2005 年),頁 203-205;許光泰,「從法律層面評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展望與探索(第 3 卷 第 4 期,2005 年),頁 10-4;蔡瑋,「對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的分析與國際反應」,展望與探索(第 3 卷第 4 期,2005 年),頁 6-9;楊開煌,「綜評《反分裂國家法》」,載紀欣編,《反分裂國家法》立法大震 撼(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年),頁 217-224;楊開煌,「《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展望與探索(第 3 卷第 4 期,2005 年),頁 1-5。 15 同註 11,頁 221。

(6)

範有關,因此,臺灣社會對於《反分裂國家法》的回應,適足以凸顯臺灣民主制度的深 度鞏固,也表現出多年民主運動的具體成就,也因此,「反分裂法」及其在臺灣引發的 種種爭議,便成為吾人可以藉以觀察臺灣民主鞏固的契機。以下的分析,將分為作為臺 灣民主社會的成員的「一般民眾」與「政治精英」兩個層面,對臺灣民主鞏固問題加以關 照探討。

肆、立法與民意對撞:臺灣民眾如何看待《反分裂國家法》?

《反分裂國家法》即使經過中國大陸的全國人大正式通過,但其規範對象主要針對 臺灣民眾,因而攸關臺灣民眾的切身權益。那麼,對已經習慣於民主制度的臺灣民眾, 他們將如何看待對岸所片面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對此,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及政大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兩單位,在2005 年 2 月 25 日至 2 月 27 日,針對臺灣地區選民進行 了一項「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的電話調查16。本文將根據此項資料,進行相關層 面的分析。 首先,有關中國大陸所通過「反分裂法」,臺灣有超過八成的民眾並不贊成對岸以 此法作為攻打臺灣的合法藉口。其中,「非常不同意」的比例上竟然高達五成七,可見臺 灣社會對此之共識。此外,臺灣民眾也有接近八成的比例,質疑中國大陸以此法來處罰 主張獨立的臺灣人民;同樣的,其中「非常不同意」的比例也超過了五成,顯示臺灣民 眾對於言論自由的堅持,認為中國大陸不該藉由《反分裂國家法》來限制人民的言論自 由。最後,受「反分裂法」事件的影響,臺灣人民對於中國大陸的信任程度偏低:有接近 3/4 的民眾,不相信該法所宣稱的此法不會侵害臺灣人民權益的說法,相信的民眾僅僅 接近一成。有關資料請參考下列表1。 進一步觀察,對臺灣民眾來說,對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將不利於目前兩岸 關係的發展:其中有超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目前的交流或未來 的協商,均將產生負面的影響。反之,認為是正面影響的,比例只占個位數。換言之, 雖然「反分裂法」的目的在促進兩岸關係,但臺灣社會幾乎是一面倒的不看好該法所帶 來的影響。對此,請參考表2 數據。 表1 臺灣民眾對「反分裂法」的看法 16 執行單位為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於 2005 年 2 月 25 日至 2 月 27 日間進行電話訪問調查,成功 1,088 份樣 本,抽樣誤差為正負 2.97%。

(7)

非常不 同意(%) 不同意 (%) 同意 (%) 非常同 意(%) 無反應 (%) 人數 (N) 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 法》的目的,是可以依據這 項法律作為武力攻打臺灣的 合法藉口,請問您贊不贊成 中國大陸這種作法? 57.6 24.7 2.1 0.9 14.7 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 法》後,凡是被大陸單方面 認 定 是 主 張 臺 獨 的 臺 灣 人 民,大陸會依據這個法律來 加以處罰,請問您贊不贊成 中國大陸這種作法? 55.1 24.6 3.8 1.0 15.6 1,088 中國大陸宣稱:《反分裂國 家法》不會侵害臺灣人民權 益。請問您相不相信大陸的 這種說法? 39.4 34.7 8.0 1.9 16.0 資料來源: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臺灣地區民眾對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的看法」,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2 期),頁 15-16。 表2 臺灣民眾眼中,「反分裂法」對兩岸關係帶來的影響 好的影 響(%) 不好的 影響(%) 沒有影 響(%) 無反應 (%) 人數 (N) 整體而言,請問你認為中國大陸 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交流 是有好的影響、不好的影響,還是 沒有影響? 4.1 60.6 13.9 21.4 1,088 整體而言,請問你認為中國大陸 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未來 進行談判協商是有好的影響、不好 7.6 55.1 13.4 24.0

(8)

的影響,還是沒有影響? 資料來源: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臺灣地區民眾對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的看法」,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2 期),頁 15-16。 我們若進一步觀察臺灣的民意結構(請參考表3),我們可以清楚發現,即便在 中國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如此不友善的氣氛之下,臺灣頂多只有不足六成的民眾, 認為大陸政府對扁政府並不友善。而在大陸政府對臺灣人民的態度上,又較對臺灣政府 的不友善程度為低:約有四成四的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我人民的態度不友善。換言之, 前述反對《反分裂國家法》的比例,遠高於認為對岸政府不友善的比例(八成對五成八/ 八成對四成四)。可見臺灣民眾之所以反對《反分裂國家法》,並非完全出於對中共政權 的反感。《反分裂國家法》之所以招致如此反感,與前述該法規範的內容、通過的程序、 乃至規範的方式等,必然存在密切的關係。 另方面,吾人若觀察臺灣民眾的統獨立場(請參考表3),同樣不難發現,即便 面對最為溫和的「兩岸分治分立」的事實(兩岸現況就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 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表示基本同意的臺灣民眾,至多不過六成左右, 遠遠不及前述反對《反分裂國家法》的比例(約有八成)。由此可見,臺灣民眾之所以反 對《反分裂國家法》,也並非完全出於自身的統獨立場。 表3 臺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友善程度與兩岸分治分立之認定 非常不 友善(%) 不友善 (%) 友善 (%) 非常友 善(%) 無反應 (%) 人數 (N) 請問,您認為大陸的政府對 我們政府是友善,還是不友 善? 22.9 35.4 11.5 1.4 28.9 1,088 請問,您認為大陸的政府對 臺 灣 地 區 人 民 的 態 度 是 友 善,還是不友善? 13.2 30.4 25.8 2.3 28.2 非常同 意(%) 同意 (%) 不同意 (%) 非常不 同意(%) 無反應 (%) 人數 (N) 有人說,兩岸現況就是「中 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 家,與中國人民共和國互不 26.5 34.0 13.4 5.5 20.5 1,088

(9)

隸屬」。請問您同不同意這 種說法? 資料來源: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臺灣地區民眾對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的看法」,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2 期),頁 15-16。 由上述比較可知,前述臺灣民意的展現,不只出於臺灣民眾的民意結構,更關 鍵的是《反分裂國家法》制定過程中的種種規範內容、通過程序、規範方式等,遭致臺灣 民眾的高度質疑與反感,由此可見臺灣民眾所共享的有關意志自由、民主程序等的價值, 一旦違反此類價值(例如此次《反分裂國家法》的立法),臺灣民眾一般均將表現深惡 痛絕的態度,臺灣的民主鞏固,由此可窺一斑。 最後,我們進一步觀察:在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臺灣人民是否擔心 會因為此法而受到處罰?根據上述的調查,所有的受訪者之中,有五成左右的民眾並 不表示擔心。對此,請參考表4。由此可見臺灣民眾之習於言論自由,不相信自己的自由 會受嚴重束縛。我們甚至可以據此想見,一旦臺人的言論自由遭受巨大戕害,必然有不 少民眾將難以適應,甚或揭竿而起。同樣的,《反分裂國家法》的通過,會不會影響到臺 灣人民去大陸的意願?有五成六的民眾認為不會影響。從上述兩項回應看來,大體而言, 臺灣民眾對於《反分裂國家法》其實是無所畏懼的。 表4 「反分裂法」對臺灣言論自由的影響 非常不 擔心(%) 不擔心 (%) 擔心 (%) 非常擔 心(%) 無反應 (%) 人數 (N) 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 法》後,凡是被大陸單方面 認 定 是 主 張 臺 獨 的 臺 灣 人 民,大陸會依據這個法律來 加以處罰,請問您擔不擔心 您或您的親友在大陸的言行 會因此而受到處罰? 15.9 38.0 19.2 19.8 7.1 1,088 一定不 會(%) 可能不 會(%) 可能會 (%) 一定會 (%) 無反應 (%) 人數 (N) 那麼,《反分裂國家法》的 處罰規定會不會影響您未來 31.0 25.0 16.4 17.5 10.1 1,088

(10)

前往大陸的意願? 資料來源: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臺灣地區民眾對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的看法」,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2 期),頁 15-16。 綜合上述民調結果,吾人將可總結如下發現。首先,民主鞏固是一漸進的過程, 其進程繫於人民對民主價值、制度的內化與認同。因此,觀察臺灣民主鞏固的切入點之 一,便在《反分裂國家法》正式通過後,臺灣人民面對此不符民主程序的法律規範,是 否表現出拒絕、排斥的態度?由上述民調結果可知,臺灣民眾幾乎一面倒反對《反分裂 國家法》的制定,認為《反分裂國家法》將無助於兩岸未來的交流與談判協商。如果人民 普遍接受民主基本價值、分享民主政治文化是民主鞏固關鍵,那麼,如《反分裂國家法》 事件所透露出來的,臺灣的民主鞏固,其實有其極其穩固的基礎。 此外,我們同樣可以從上述調查結果中,看見臺灣民眾對言論自由的堅持:八 成以上的臺灣人民,都反對中國大陸以 此法來處罰主張臺獨的臺灣人民,認為並不能 以此法來限制言論自由。由於言論自由也是民主價值的關鍵環節,臺灣民眾對言論自由 的堅持,無疑有利於臺灣的民主鞏固進程。雖然在《反分裂國家法》事件中,臺灣民主所 面對的,是有關兩岸前途的選擇, 即便臺灣社會內部,尚未對此形成普遍的共識, 但 「反分裂法」事件中所呈現的民意,已經超乎統獨立場的紛爭,其所透露的意義,毋寧 是臺灣社會對民主價值根深蒂固。歷經臺灣民主深化的過程,政府權威與社會關係均必 須奠基於「同意」的基礎上,政府的統治,其前提是「被治者的同意」。對選擇權利、既定 程序的尊重,本屬民主的基本內涵,至此已成為臺灣民眾所高度共識的價值,臺灣政 治文化的一部分。換言之,臺灣人民對《反分裂國家法》的態度,似乎展現臺灣民主鞏固 的成熟。 令人遺憾的是,此次調查中,也發現其實有將近一半的臺灣民眾 (47%),並 沒有聽過《反分裂國家法》。這一方面顯現臺灣民眾對於政治議題瞭解程度有限。另方面, 或許由於近年的政治紛亂,讓人民對政治感到厭煩。就此而言,《反分裂國家法》的調查, 也反映出臺灣人民對公共事務認識不深或漸感疏離,這卻是臺灣民主鞏固的隱憂。

伍、多元社會的回應:臺灣精英對《反分裂國家法》的看法

「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17。就此意義而言,民主制度的意義即在充分保障個 17 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臺北:聯經,2001 年),頁 3-22。

(11)

人自由—即便其未必是最有效率的制度,卻是相對最能維護個人自由的制度。自由主義 意涵著個人主義、自由、平等、容忍、憲政等價值,即個人被賦予自主的權利,以追求所 其認定的良善,反對任何社會或團體的宰制。當然,個人應享有最大可能的自由,但也 必須使其他人也同樣享有這樣的自由,因此民主體制強調的是法治內的自由,在法律 容許的範圍內,必須容忍不同的意見存在。就上述的基礎進一步發揮,一方面,根據自 由主義的觀念,統治關係應該建立在「同意」或「意願」為基礎上,即政府必須建立在 「被治者的同意」上18。其次,自由權的保障必須透過制度維護。John Rawls 便將言論、結 社、遷徙、職業和生活方式的自由視為基本自由。換言之,「內在自由」固然根本,但也 需要「外在自由」的制度保障,以達成個人思想與行動上的充分自主19。持類似看法的

John Gray , 便認 為 自 由 主 義 擁 有 個 人 主 義 ( individualism ) 、 平 等 主 義 (egalitarianism)、普遍主義(universalism)、向善主義(meliorism)的傳統基本要 素,而落實面則是保障消極意義下的個人自由、私有財產、市場經濟、代議制政府, 有限政府制度慢慢轉變成極權式民主制度時,同時也將使自由秩序澈底被動搖20 如同上述,在自由民主中,民主被視為是公民賴以保護自己而免於政府侵害的方 式。因此,民主必須基於被治者的同意基礎上,民主政治必須提供人民表達且彰顯喜 好的機會,並保障其喜好被政府平等所看待21。質言之,民主的目的在於能給予公民最 廣泛的範圍,自由地選擇他們的生活。反過來看,自由權的保障便是民主過程中極為 重要的權利,在民主制度下,容許並保障不同的聲音被表達,提供參與公開競爭的機 會,當某一政權授與某些公民投票權,此政權就趨向更大的公開競爭,當擁有投票權 的公民比例越大,那麼此政權也越有包容性,也越民主。換言之,民主制度將是擁有 包容性大和開放公開競爭的政權,而多元價值將是民主體制下普遍的結果22。相對而言, 民主之所以能避免暴政,確保自由,尊重選擇,其理由在此23 吾人觀察臺灣民主鞏固進程,相較社會主流民意,也許更為重要的是臺灣知識分 子對於《反分裂國家法》的回應。因為,面對民主的挑戰或戕害,知識分子理應是最最敏 感、也最能提出有力批判的群體。那麼,臺灣知識分子對於民主價值有著如何的堅持? 對此,吾人可以清楚看到:在《反分裂國家法》推出後,臺灣的文化界朱天心、學術界吳 乃德等人所聯合發表的「以自由與和平之名,我們拒絕脅迫」,文中認為:《反分裂國家 18 同前註,頁 22-46。 19 John Gray,傅鏗、姚欣榮譯,自由主義(臺北:桂冠,1991 年),頁 79-84。 20 同註 10,頁 2,48-52,85-110。

21 Dahl, Robert A.,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2-3.

22 同註 19,pp.4-16.

(12)

法》的通過,侵害了文明社會所崇尚的基本價值。因為: 我們知道,個人自主是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自由選擇是文明社會的基 本原則。因此,雖然認同有所差異,我們仍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而且也在 這樣的理解和尊重中共同生活。如果認同有所衝突的人都可以在同一個社會中 共存共榮,為什麼中國政府必須使用武力強迫不同社會的人民信奉一致的認 同24 與此相互呼應的則為澄社對《反分裂國家法》的兩點質疑。首先是有關《反分裂國家 法》的實質自由問題,該聲明認為:「『臺灣獨立』自為諸政治理想之選項之一,不容任 何政黨或個人片面否定人民追求『臺灣獨立』之自由。治權未及臺灣領土之其他國家自無 權反對,甚或立法禁止臺灣人民追求任何政治理想。」。其次則有關《反分裂國家法》的 程序正義,「這樣一部攸關國家未來動向的立法過程,幾乎全在黑箱子中進行,最後公 布條文後,全中華人民共和國13 億人,就靠二千多位人大代表審議六天後,即要匆匆 交付表決,沒有一個民間團體、沒有任何學術機構、甚至沒有媒體或輿論,可以充分討 論法案內容,公開表達自己的見解,這在21 世紀是何等的荒謬與悲哀!」25。從上述兩 項文本中,我們可以清楚觀察到臺灣知識分子的主流,對於《反分裂國家法》的回應, 具體彰顯了此一社群所共享的民主價值與理念。 緊接著上述主流知識分子的意見表達,臺灣的輿論界也發生了一個小規模的論戰。 一方起而呼應上述的主流立場,指出臺灣社會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公約數在於對民主 及自由核心價值的堅持。因此,臺灣社會對反分裂法的抗議與批判,應該基於對這些核 心價值的珍惜,本質上是超越統獨的。因此,陶儀芬發表了「自由選擇是最大公約數」一 文,認同:「對於未來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可是不論我們如何選擇,都必須出於我 們的自由意志,任何政權都不能用武力脅迫我們,這是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26此「以」 文的觀點,提出「民主的程序、自由的抉擇」才是臺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24 「 以 自 由 與 和 平 之 名   我 們 拒 絕 脅 迫 」 , 2005 年 3 月 15 日 , http://blog.roodo.com/poiesis/archives/ 40326.html,檢索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 25「澄社對《反分裂國家法》鄭重聲明:反分裂法反人權、反文明、反民主荒謬法」,2005 年 3 月 15 日,見 http://www.taiwandaily.com.tw/index03.php?news_id=39652&datechange=2005-03-15&news_top=c5 , 檢 索 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澄社,「澄社對《反分裂國家法》鄭重聲明:反分裂法反人權、反文明、反民主 荒 謬 法 」 , 臺 灣 日 報 , 2005 年 3 月 15 日 , 見 http://www.taiwandaily.com.tw/index03.php?news_id= 39652&datechange=2005-03-15&news_top=c5,檢索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 26 陶 儀 芬 , 「 自 由 選 擇 是 最 大 公 約 數 」 , 中 國 時 報 , 2005 年 3 月 21 日 , 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 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5032100204,00.html,檢索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

(13)

今天臺灣與中國的根本差異就在於,臺灣是個相信自由選擇、容許多 元聲音共存的民主社會,…。過去臺灣較接近「一致性社會」時,或在未來 臺灣有陷入「一致性社會」的可能時,這樣自發的內部凝聚力〔堅持自由選 擇、包容多元立場〕將消失,而臺灣對抗中國的訴求在國際社會也因道德價 值的消失而得不到支持27 進一步與「以」文、「陶」文呼應的,為黃長玲的立論。黃氏主張:「反分裂法試 圖限制臺灣人民選擇獨立的自由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無論是就臺灣社會民主進程 , 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而言,真正值得深思的也許是 反分裂國家法剝奪了臺灣人民 選擇統一的自由」28。換言之,「反分裂」立法過程中所剝奪的,只不是統、獨的選項 而已,更關鍵的是選擇的自由。而這種自由,若綜合上述諸人的觀點,既是臺灣社 會的最大公約數,也是臺灣知識分子所必須堅持、維護的底線,當然就是臺灣民主 鞏固的最佳保證。徐斯儉進一步將此類哲學立場回歸其政治層面,認為從《反分裂 國家法》事件中,將牽涉到「臺灣這樣一個年輕的民主,未來能否在一個多元的社 會基礎上深化鞏固。」,因為: 在一個民主的共和國中,多元價值各自表述的權利固然應受到憲政上 的保護,但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同樣必須對社會中即使少數但不同的價值相 互尊重。在一個不能互相理解、不能互相尊重的多元社會之上,永遠不能建 立一個強固的民主,而只能走向破碎而互相傾軋的政治29 勇於對上述臺灣主流知識分子進行批判的,唯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石之瑜。 但我們仔細觀察石的立論,雖立場與主流觀點南轅北轍,但重點則在質疑主流學界 的「自由主義」:部分出於以「自由主義」為名,暗藏「由上而下的統治者價值,部分 出於以「自由主義」為尺,目的只在檢視對手的舉止行為: 自由主義在臺灣的處境以兩種情形居多。一是成為政治鬥爭的話語工 具,政客用的都是自由主義話語,雖然充其量只是話語,從未真正成為價 值…。二是,自由主義是一種身分裝飾。這種情形發生在兩種知識界與文化 27 同註 24。 28 黃長玲,「被剝奪選擇統一的自由」,中國時報,2005 年 3 月 23 日,見http://linshi.twbbs.org/blog/print. php?blog_id=JamesWang&postid=36810&output=html,檢索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 29 徐 斯 儉 , 「 為 民 主 別 再 互 相 傷 害 」 , 中 國 時 報 , 2005 年 4 月 7 日 , 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 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5040700333,00.html,檢索日期:2005 年 4 月 25 日。

(14)

界的人身上較多…30 換言之,石之瑜所批判的,是臺灣主流社會未經自省的「自由主義」,是雙重 標準的「自由主義」,是標舉作為口號的「自由主義」,而所期待的,則是真正的「自 由主義」。石氏似乎主張,這種自我反省、批判的「自由意識」,才是臺灣民主制度、 多元社會更深層的憑藉與依靠。 根據上述,由於《反分裂國家法》所引發的小型論戰,我們可以觀察到,無論 正反兩方,其認同的都是多元價值、相互尊重、諮議協商、認可程序等。凡此,均透 露出臺灣社會的深層認同,而這種認同與文化,與臺灣多年來的民主鞏固,絕對脫 不了關係。這是我們從《反分裂國家法》事件中,可以清楚觀察得到的。

陸、結  論

《反分裂國家法》攸關臺灣人民權益,但無論其規範的內容、通過的程序、乃至 規範的方式,均引起臺灣社會的疑慮?本文透過近日的電話民調與報刊論辯,觀察 臺灣「社會」與「精英」對所謂民主價值的認同、民主程序的堅持,藉以觀察臺灣民主 鞏固的進程。透過兩方面資料的分析,吾人不難發現,在《反分裂國家法》事件中, 臺灣民眾與精英同樣均對《反分裂國家法》的非民主價值與程序,表現出高度的 反 感與拒斥,並不贊成對岸單方面通過有關臺灣民眾的權益法律,就此而言,民主的 基本價值已經內化成臺灣社會態度行為的準則。換言之,《反分裂國家法》事件適足 以凸顯臺灣民主制度的確切鞏固,也表現出 臺灣多年民主運動的具體成就,畢竟, 唯有深植人民觀念、認同之中的民主程序,才是臺灣民主政治最可信賴的保障。 不過臺灣社會的內部仍也存在些許隱憂。長期的政治紛擾,使臺灣民眾對政治 事務普遍冷漠,昔日參與的熱情已經不再;另方面,由於兩次總統選後的朝野對立 , 政治論辯往往被簡化為藍綠觀點。吾人似應警惕:臺灣社會對不同的聲音是否充分 包容?多元價值是否在逐漸消隕之中?對政治表現的冷漠,也許並非沒有意見,只 是對臺灣的民主減損了信心。根據吾人對「反分裂法」事件的觀察,臺灣多年的民主 經驗,確實提供了穩固的民主基礎,但是近年的政治發展,在某些特定的層面上, 似乎逐漸侵蝕著臺灣社會所共享的,對於民主的珍惜與信心,這將是吾人等必須深 思而且警惕的。 30 石之瑜,「為何吹起自由主義風?」中國時報,2005 年 4 月 8 日,見 http://news.chinatimes.com/ 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5040800322,00.html , 檢 索 日 期 : 2005 年 4 月 25 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s Functional grammar (i.e. organising grammar item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t the discourse level2. “…a bridge between

(b) reviewing the positioning of VPE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exploring the merits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t the degree

(a) The magnitude of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exerted by the planet on an object of mass m at its surface is given by F = GmM / R 2 , where M is the mass of the planet and R is

With new ICE trains crossing Europe at speeds of up to 300 km/h, sound and vibration levels in the trains are an important issue. Hilliges/Mehrmann/Mehl(2004) first proposed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內地交流、參觀、參與制服團隊/比賽),讓學 生從多角度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內地交流、參觀、參與制服團隊/比賽),讓學 生從多角度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