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構批判性的跨 (國)文化流動研究-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II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建構批判性的跨 (國)文化流動研究-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III-I)"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

(III-I)

計畫類別: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411-H-004-051-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3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計畫主持人: 劉建基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3 年 11 月 3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名稱:離根性、去疆域化、歷史想像:全球文化流動的倫理省思(III-I) 計畫類別: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92-2411-H-004-051 執行期間: 92 年 8 月 1 日至 93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劉建基 執行機構及單位名稱: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 中文摘要: 關鍵詞:全球化、全球文化流動、不均衡的過程、他者的面孔、離根性、去疆域化、 歷史想像、列維納斯、他者的面孔、全體性 、無限性、暴力、倫理

全球化是「不均衡的過程」(an uneven process): 它包含了優勝者和失敗者, 或 者說它「再製」主宰和臣服之形式,同時它也傳遞了極為複雜和多樣化的文化經驗。 這 種 「 不 均 衡 」 特 質 可 以 從 文 化 的 「 離 根 性 」(disembedding) 、「 去 疆 域 化 」 (deterritorialization)、與「歷史想像」(historical imagination)等概念來闡釋。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 視「離根性」為「一種分離器,將社會關係從本土的脈絡中抽離, 並且跨越時空將其重新組構」。這個概念有助於我們了解:(一),跨(國)文化的流動、 交互影響與重組;(二)全球化的「離根性」(disembedding) 和在地化的「固根性」

(re-embedding) 兩者間不均衡的消長、辯證關係。馬希 (Doreen Massey) 認為 「去 疆域化」的過程是一項明顯的「權力幾何學」 (power geometry):「有些人更能掌握 全球化的過程有些人創造潮流與趨勢,其他人則隨波逐流;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則 成為過程中的囚奴」。這種「權力幾何學」的概念凸顯了一個倫理議題:「誰」被排 除在全球文化之外? 另外,「歷史想像」─烏托邦 (utopian) 的夢想或是惡托邦 (dystopian) 的夢魘─的議題,讓我們了解全球文化是如何被視為一種理想或是一種 威脅;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全球文化是如何與文化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單一性文化、 或種族中心論產生複雜的糾葛。 英文摘要 Keywords:

globalization, global-cultural flows, an uneven process, the face of the Other, disembedding, deterritorialization, historical imagination, Emmanuel Levinas, totality, infinity, violence, ethics

Globalization as a concept, as is pointed out by Roland Robertson, refers both to the compression of the world and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as a whole. Globalization in all its aspects is “an uneven process”: it

involves winners and losers, “ reproduces” varied forms of domination and

subordination, and distributes highly complex and multifarious cultural experience. The character of “unevenness” is best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 disembedding,” “ deterritorialization,” and “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thony Giddens describes “ disembedding” as “ the lifting out of social relations from local contexts of interaction and their restructuring across indefinite spans of time-space” Such an

(3)

argument offer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 transnational flows, interaction, and restructuring; (ii) the uneven o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lobal

“disembedding” and the local “re-embedding.” Doreen Massey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 deterritorialization, ” in association with globalization, as a distinct “power geometry in which some people are more in charge of it than others; some initiate flows and movement, others don’t; some are more on the receiving-end of it than others; some are effectively imprisoned by it” The so-called “power

geometry” thus foregrounds an ethical issue: who is excluded from globalized culture? Besid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a utopian dream or a dystopian

nightmare─induces us to consider how a global culture is regarded as a promise or a threat and how globalization entangles itself with cultural imperialism, capitalist monoculture, or ethnocentrism.

報告內容:

本三年期研研究計畫為整合型研究計畫之子計畫。整合型計畫的總主題為「建 構批判性的跨(國)文化流動研究」,筆者所負責的研究範疇為跨國文化流動的倫理 議題。本計畫著眼於於全球化情境中「權力幾何學」(power geometry)之不均衡狀況 與暴力性,以及所衍生的倫理議題。本計畫將跨國文化流動的三大面向─ 「離根性」 (disembedding) 、「 去 疆 域 化 」 (deterritorialization) 、 與 「 歷 史 想 像 」 (historical imagination)─置入倫理學的框架中來深入分析,試圖提供當今對跨國文化流動一個 非常重要,卻未被充分探討的研究方向。 本三年期研究計畫包含理論與實踐二部分。理論部分旨在探討全球化與倫理學 的關係, 並且重思、批判因現代性而起的的全球化論述。第一年的研究 (III-I)旨在探 討當代理論家的全球化論述,試圖以宏觀角度,重新思考全球化論述該採用什麼樣 的「倫理」架構及觀念,才能跳脫出全球化的迷思,才能體現「全球倫理」關懷。 近年來,有關全球化的討論大多是以阿帕杜萊 (Arjun Appadurai) 所提出的五大 風貌為依據。他將全球文化流動分為五種風貌,亦即族群風貌 (ethnoscapes) 、影像 風貌(mediascapes)、科技風貌(technoscapes)、財經風貌 (financescapes)、意識型態風 貌 (ideoscapes) (Appadurai 33)。雖然學術界對於「全球化」一詞的定義意見紛歧, 但將全球化指涉為描述全球各地區因交流互動頻率提高、強度加強與速度加快,進 而產生一種因「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相互依賴增強」的當代社會 過程,則普遍可以為學者所接受(趙星光 24)。羅伯森 (Roland Robertson)指出,「全 球化的概念是指世界的壓縮,以及全球一體之意識的增強」(8)。湯林森 (John Tomlinson)認為全球化是一種「複雜相關體」(complex connectivity) 的現象(1-2)。他 將全球化定義為「一種影響現代社會生活,快速發展且日趨緊密,各個層面相互依 存且彼此相關聯的現象」(2)。然而,這種「複雜相關體」隱含了一種「不均衡的過 程」 (an uneven process):它包含了優勝者和失敗者,或者說它「再製」(reproduce) 主宰和臣服之形式,同時它也傳遞了極為複雜和多樣化的文化經驗 (Tomlinson 131)。這個過程「呈現了矛盾的空間,其中包含了對立的競爭、內在的差異、以及 持續不斷的越界」(Sassen xxxiv)。這種「不均衡」特質可以用馬西 (Doreen Massey)

(4)

的「權力幾何學」 (power geometry)來說明:「有些人更能掌握全球化的過程,有些 人創造潮流與趨勢,其他人則隨波逐流;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則成為過程中的囚奴」 (149)。「權力幾何學」的概念彰顯了全球化的倫理議題:「誰」在全球化過程中擁有 主導權?「誰」被排除在全球文化之外?易言之,文化流動過程中所涉及的權力不 均衡、關係的不對等、與等級的不平等即是全球化倫理議題所涉及的範疇。 費瑟史東(Mike Featherstone) 在〈全球文化:一個導論〉一文裡指出,「對全球 化過程的種種不同回應,在在顯示單一化的全球文化前景渺茫」。他強調,「全球文 化流動的速度和程度的加強促使人們感到這世界是一個是獨一無二的地方」,但同時 也蘊涵著「新文化衝突形式的增生」,且可能導致「負面的反應與偏狹的心態」 (10-11)。儘管他視全球文化為一種跨國、或跨社會的過程,可導致一系列 「第三 種」(third cultures) 文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也同時強調不均衡的過程中所隱含 的矛盾、衝突、抵拒與抗爭。 從倫理學的角度來檢視「不均衡的過程」,亦有助於我們瞭解全球化的其它文化 面向,例如,「離根性」與「歷史想像」。「離根性」指的是「分離」的概念─將社會 關係從本土的脈絡中抽離,並且跨越時空將其重新組構。這個概念凸顯跨(國)文化流 動的交互影響與重組,且揭示全球的「離根性」(disembedding) 和在地的「固根性」 (re-embedding) 兩者間不均衡的消長、辯證關係。另外,從倫理學的角度來思索「歷 史想像」─烏托邦 (utopian) 的夢想或惡托邦 (dystopian 的夢魘─所隱含的權力關係 有助於我們了解全球文化是如何 「再製」主宰和臣服之形式、如何被視為一種理想 或是一種威脅;同時也有助於我們了解全球文化是如何與文化帝國主義、資本主義 單一性文化、或種族中心論產生複雜的權力糾葛。 「全球倫理」的理念是西方神學家率先提倡的。1993 年 9 月的第一屆「世界宗 教議會」通過〈朝向全球倫理宣言〉(“Declaration toward a Global Ethic”),揭示四項 普世價值精神─「不可取消的綱領」(Four Irrevocable Directives ):(一)、致力於非暴 力與尊重生命的文化;(二),致力於團結與公平的經濟秩序;(三)、致力於寬容的文 化與誠實的生活;(四)、致力於男女平等與夥伴關係的文化。1 這個宣言一方面揭示 全球倫理所追求的普世精神價值,另一方面也彰顯了「他性」(otherness)與邊緣性 (marginality) 的倫理省思,並且凸顯了全球文化情境下弱勢「他者」所具有的殊異 性。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倫理」這一個具綱領性的詞彙日益受到重視。楊 雪東指出了倫理議題在全球化研究的重要性:「全球化是一個不平衡的歷史進程,其 中既有根深蒂固的等級和不平等,也滋生著新的控制關係和差距。而這些新舊問題 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有可能激化,成為顛覆全球化的進程的力量」(192)。因此,他 認為「任何一種全球化理論如果忽視了權力、等級以及不平等」這些倫理範疇,「就 難以對全球化本身進行準確的把握,對存在的問題有效地確認」(192)。李英明教授 亦強調倫理認知對全球化研究的重要性。他認為,「全球倫理並不是要訴諸一個大一 統或一體化的價值體系來作為其背後的論述依據,相反的,必須要在各種差異性上 實踐其普遍性」(186)。他認為全球倫理不是依附於經濟全球化的邏輯: 如果我們將全球倫理看成是相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而提出來的,而經 濟全球化的發展是一種「去道德」和現實主義的發展,是一種強調「一 體化」或「大一統」規範的運行邏輯/模式,也可以看成是以西方為中 1 相關資訊,參見網站:http://astro.temple.edu/ dialogue/Center/kung.htm

(5)

心的現代性的展現, 那全球倫理的建構的基礎則是必須建立在反對這 種一體化與大一統的訴求,因為如果將全球倫理視為一個一體化的規 範,則會形成另一個中心主義或本質主義的出現,那全球倫理的建構 就只是經濟全球化邏輯下的一個變體,而無法真正體現其背後的普世 價值精神。 所以全球倫理的普遍性精神價值必須通過個地區 / 各民 族 / 各國家的特殊性將其表現出來。 (48) 在〈超越全球倫理的兩難〉一文中,孫美堂亦指出,「即使有所謂全球倫理,應是『和 而不同』,是多樣性的統一。如果不承認這一點,就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價值強加 餘人,侵犯了異民族和異文化之價值的合法性。」2 這種肯定異民族、異文化的「他 性」與差異性的全球倫理關懷,基本上與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的倫理觀 若合符節。 倫理學家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的倫理觀讓我們對全球文化流動下的

「權力幾何學」有更深入的瞭解。列維納斯曾以「他者的面孔」(the face of the Other).

作為隱喻來凸顯他者的「無限性」(infinity)。他以面孔(face)解釋「他者」的問題:「在

見與觸的感覺中,『我』的『同一性』(the identity of I) 往往含納了對象的他性,將

對象變成內容。因此,臉唯有在拒絕成為內容時才能真正顯現 (“The face is present in its refusal to be encompassed”)。面孔是「他者呈現他自己的方式;這個方式超出自我 對他者的概念……面孔是為自己而表達自己」(Levinas 50-1)。對列維納斯而言,面 孔是一種「他性」的隱喻,其所表達的「人性意涵」(signifyingness) 是無法用既有 的「整全」系統去把握、規限(鄭宇迪31)。列維納斯以「面孔」的隱喻來說明,「他 者」的無限性是無法為「自我」所建構的「同一」、「整全」所掌控。他指出,「 不 是『我』構成他者,而是他者構成『我』。只有來自世界外部的他者才會指定我的唯 一性,構成唯一的『我』。只有在與他者的關係中,亦即只有在『倫理』的關係中, 我才會是『我』」(李永熾 10)。據此,臉無可理解,亦即不能被含納;臉不會被看 透(seen )也不會被觸摸(touched)」(194)。 列維納斯的邊緣身份─出生於立陶宛的猶太人─使他體會到「他者」的「他性」 易被中心扭曲、整併或抹煞。他看出主體的暴力性,認為要免除暴力,就必須建立 與「他者」的倫理關係。他強調:「他者的出現」即是倫理(43);「他者並不依存於 區別他者與我的某些屬性中」,「他者是無限超越(infinitely transcendent),無限陌生

(infinitely foreign)」(194);「他者」是無法被代表「自我」的「整體」(the One)、「整

全」(Totality) 或「同一」(the Same) 所整併的。這種肯定「他性」、邊緣性的倫理省

思,不僅凸顯全球文化情境下弱勢「他者」所具有獨特自主性與無限創造力,並且 彰顯主流、霸權論述的排他性與暴力本質。莊坤良教授在〈迎/拒全球化〉一文中, 指出了後殖民的「他者」邊緣性是如何在全球文化流動的情境中產生質變。他認為: 「相對於西方文化帝國主義所佔據的中心位置,後殖民國家……一向扮演一個邊緣 末端的角色,受制於西方文化的霸權,只能仰其鼻息,隨其起舞,缺少文化主體的 自主性。但是隨著全球化運動的到來,後殖民文化邊緣性,很反諷地變成一個全球 新文化的活力源頭」(16)。 參考文獻: 2 引自孫美堂的〈超越全球倫理的兩難〉,頁 2。參見網站:http://www.yangzhizhu.com/sunmtqqh.htm

(6)

Appadurai, Arjun. Modernity at Lar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Bauman Zygmunt.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8.

Beck, Ulrich, Anthony Giddens and Scott Lash.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Featherstone, Mike,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0.

---. “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Featherstone, Global Culture 1-14.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Hard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 Empir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evinas, Emmanuel. Totality and Infinity: An Essay on Exteriority. Trans. Alphonoso Lingi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

Massey, Doreen. Space , Place and Gend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Sassen, Saskia.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The New York Press, 1998.

Tomlinson, Joh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鄭宇笛。〈生活在他方:列維納斯漂泊的哲學之旅〉。《當代》,第149 期(2000 年 1 月), 頁24-35。 李永熾,〈他者、身體與倫理:列維那斯的存在論〉。《當代》,第149 期(2000 年 1 月), 頁10-23。 楊雪東。《全球化》。 台北:揚智文化, 2001 年。 莊坤良。〈迎/拒全球化〉。《中外文學》,第 30 卷,第 4 期,2001 年 9 月。頁 8-25。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2003 年。 趙星光。〈全球化浪潮下的本土生命教育初探〉。《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 卷,第 3 期, 2003 年 3 月。頁 17-43。 孫美堂。〈超越全球倫理的兩難〉。Available:http://www.yangzhizhu.com/sunmtqqh.htm “The 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Declaration Toward A Global Ethi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通過圓柱且 Re  2000 的流動。圖示為通過一圓柱且 Re  2000 的流動之流跡。 Re 為一無因次參數稱為雷諾 數(Reynolds number)。在 Re

綜觀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佛教始終是最重要的載體之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1 1]Jing,D,Expressions relating probability weighted moments to

又說:“一晃兒五、六年了!我那天也真邪行,走到齊化門,屎到 屁門了。 ”我媽說: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