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α-胺基酸的脫羰基碳-碳鍵形成反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α-胺基酸的脫羰基碳-碳鍵形成反應"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化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 e p a r t m e n t ( G r a d u a t e I n s t i t u t e ) o f C h e m i s t r y, N a t i o n a l Ta i w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α-胺基酸的脫羰基碳-碳鍵形成反應 Decarbonylative C-C Bond Formation of α-Amino Acids. 指導教授:簡敦誠 博士 研究生:林芷安 中華民國一○六年七月.

(2)

(3) 目錄 試劑縮寫對照表 ........................................................... I Abstract ................................................................ II 摘要 ................................................................... III 第一章、緒論 ........................................................... 1 第二章、文獻回顧 ....................................................... 4 第三章、參考文獻 ...................................................... 13.

(4)

(5) 試劑縮寫對照表 縮寫 Bn Boc tBu Bz. DCM DMF DMSO DIPEA Et Ac Hex IPA Me MeCN MeOH Nu Ph PMB THF TMS Tf. 試劑全名 Benzyl tert-Butoxycarbonyl tert-Butyl Benzoyl Dichloromthane N,N-Dimethyl formamide Dimethyl sulfoxide N,N-Diisopropylethylamine Ethyl acetate Hexane isopropanol Methyl Acetonitrile Methanol Nucleophile Phenyl 4-Methoxybenzyl Tetrahydrofuran Trimethylsil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yl. I.

(6) Abstract This master's thesis is focus on the decarbonylative C-C bond formation of N-alkylated cyclic α-amino acids followed by the reaction with Grigard reagents. The methodology enables th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2-substituted pyrrolidine and piperidine derivatives. The key step involves the formation of iminium intermediates from the acid chloride generated in situ. And Grignard reagents were used as nucleophiles to construct C-C bond. The scope of the Grignard reactions with sp3-, sp2- and sp-carbon nucleophiles was tolerant. The versatility of the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explore the concise synthesis of bioactive alkaloids.. Key word:decarbonylative、C-C bond formation、Grignard reagents. II.

(7) 摘要 本論文主要探討的是進行 α–胺基酸的脫羰基反應後,利用格里納試劑進行 碳-碳鍵的形成反應。我們的方法可以合成 2 號位置有官能基取代的吡咯啶及哌 啶等衍生物,而合成此類化合物的關鍵是利用醯氯化試劑形成亞胺離子中間體, 並使用格里納試劑作為親核性試劑進行加成反應,生成碳–碳鍵。我們使用包含 sp3-, sp2- 和 sp-碳的格里納試劑進行反應,探討反應的廣泛應用性,期望此方法 可應用於一些生物鹼的簡易合成。. 關鍵字:脫羰基反應、碳-碳鍵形成反應、格里納試劑. III.

(8) 第一章、緒論 含氮雜環化合物對於藥物開發及天然物全合成是常見的結構,許多含氮雜環 的結構具有生物及藥學活性,因此,這類化合物的有機合成及相關研究領域受到 相當多學者的關注。直到目前為止,依然有許多團隊不斷探討含氮雜環化合物的 合成方法。吡咯啶 (pyrrolidine) 及哌啶 (piperidine) 是組成一些天然物生物鹼的 基本架構,而在其二號位接上取代基,可形成這類化合物的生物鹼,像是尼古丁 (nicotine) 和毒芹鹼 (coniine)。 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物,如 Figure1-1 所示,包括有在吡咯啶二號位具有芳 香環取代的尼古丁 (1-1)、crispine A (1-2)、harmicine (1-3) 及在吡咯啶二號位具 有烷基取代的 heptylpyrrolidine (1-4)、irniine (1-5),還有在哌啶二號位有芳香環 取代的毒芹鹼 (1-6) 和毒藜鹼 (anabasine) (1-7) 。其中,尼古丁 (1-1) 是菸草的 主要成分,具有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力 1;crispine A (1-2) 對於人類癌細 胞 SKOV3、KB 和 Hela 具有細胞毒性 2;毒芹鹼 (1-6) 對於動物則是具有神經 毒性 3。. Figure 1-1 具有吡咯啶及哌啶結構的的天然物. 1.

(9) 在 2010 年,Huang 實驗室發表了以吡咯啶及哌啶為骨架的生物鹼全合成 4, 其中 bgugaine (1-18)具有抗革蘭氏陽性菌 (Gram-positive bacteria) 的生物活性, 其也對人類及大鼠的肝細胞有強肝毒性 5;preussin (1-9) 是一種有效的抗真菌劑 6. (Figure 1-2)。. Figure 1-2 Huang 進行全合成得到的生物鹼 在這篇期刊論文中,Huang 實驗室以 triflic anhydride (Tf2O) 與起始物 N-methylpyrrolidin-2-one (1-13) 反應,形成中間體 1-14,再利用格里納試劑與中 間體 1-14 進行加成反應,之後使用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LiAlH4) 還原亞胺 離子的雙鍵,得到 bgugaine (1-10)。. Scheme 1-1 Huang 合成 bgugaine 1-10. 2.

(10) 而本篇論文是針對吡咯啶及哌啶等衍生化合物的合成探討,希望以氮上具有 取代基的 α-胺基酸作為起始物,先進行脫羰基反應後,形成亞胺離子中間體,再 與親核性試劑進行碳-碳鍵的形成反應,得到胺類化合物 (Scheme 1-3)。. Scheme 1-3 進行脫羰基反應形成亞胺離子及進行親核性試劑的加成反應. 3.

(11) 第二章、文獻回顧 過去,不同的實驗室曾使用多種方法合成亞胺離子的鹽類化合物,並利用格 里納試劑進行加成反應,而得到多種胺類化合物,包括喹啶、異喹啉或吲哚等衍 生物。 1956 年 Hay 實驗室. 7. 及 1985 年 Sumoto 實驗室. 8. 都是利用過氯酸將. 2,3,4,6,7,8-hexahydro-1H-quinolizine (2-1)與 2,3,5,6-tetrahydro-1H-pyrrolizine (2-4) 這類具有烯胺結構的化合物質子化 (protonation),得到穩定的亞胺離子過氯酸鹽 中間體 2-2 與 2-5,再由格里納試劑作為親核性試劑與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體 進行加成反應,得到八氫喹啶衍生物 2-3 及六氫吡咯嗪衍生物 2-6 (Scheme 2-1)。. Scheme 2-1 Hay 及 Sumoto 合成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體並進行格里納加成反應. 在 1957 年,Hauck 實驗室 9 則先以醋酸汞將哌啶 2-7 進行脫氫反應,形成具 有烯胺結構的化合物後,再加入過氯酸進行質子化,得到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 體 2-8,之後以格里納試劑與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體 2-8 進行親核性加成反應, 得到哌啶衍生物 2-9 (Scheme 2-2)。. 4.

(12) Scheme 2-2 Hauck 合成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體 2-8 和哌啶衍生物 2-9. 1996 年 Takasugi 實驗室 10、2002 年 Heer 實驗室 11、2008 年 Zhang 實驗室 12. 、2010 年 Zubkov 實驗室 13 及 Lee 實驗室 14 皆是利用烷基鹵化物與具有亞胺結. 構的 3,4-二氫異喹啉 2-10 進行取代反應,在氮上進行烷基的加成,得到亞胺離 子溴鹽 (或氯鹽) 中間體 2-11。之後,各團隊皆以格里納試劑作為親核性試劑與 亞胺離子溴鹽中間體 2-11 進行加成反應,得到四氫異喹啉衍生物 2-12 (Scheme 2-3)。. Scheme 2-3 Takasugi、Heer、Zhang、Zubkov 及 Lee 合成亞胺離子溴鹽中間體 2-11 及二氫異喹啉衍生物 2-12. 2015 年,Qin 實驗室 15 是以吲哚化合物 2-13 進行分子內 SN2 反應,形成了 亞胺離子碘鹽中間體 2-14,再以格里納試劑作為親核性試劑與亞胺離子碘鹽中間 體 2-14 進行加成反應,得到吲哚衍生物 2-15 (Scheme 2-4)。. 5.

(13) Scheme 2-4 Qin 合成亞胺離子碘鹽中間體 2-14 及吲哚衍生物 2-15. 於 1998 年,Li 實驗室 16 利用乙醯氯對氮上有取代的 dihydropyridin-4-one 化 合物 2-16 進行乙醯化,得到亞胺離子氯鹽中間體 2-17,再以格里納試劑與亞胺 離子氯鹽中間體 2-17 進行親核性加成反應,得到氮上有取代的 piperidin-4-one 衍生物 2-18 (Scheme 2-5)。. Scheme 2-5 Li 合成亞胺離子氯鹽中間體 2-17 及 piperidin-4-one 衍生物 2-18. 2005 年 McLaughlin 實驗室 17 和 2006 年 Chung 實驗室 18 皆利用 2,2-二甲氧 基丙烷與 4-氯哌啶鹽酸鹽 (2-19) 進行縮合反應,形成亞胺離子氯鹽 (或溴鹽) 中間體 2-20,再與格里納試劑進行親核性加成反應,得到氮上接有三級丁基的 4-氯哌啶化合物 2-21 (Scheme 2-6)。. 6.

(14) Scheme 2-6 McLaughlin、 Chung 合成亞胺離子氯鹽中間體 2-20 及 4-氯哌啶衍 生物 2-21. 2008 年,Zheng 實驗室 19 利用正丁基鋰及 4-苯甲氧基溴苯進行金屬–鹵素交 換,再與二氫異喹啉酮 2-22 進行加成反應,接著利用過氯酸對二氫異喹啉質子 化,脫去一分子的水,形成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體 2-23。之後以格里納試劑作 為親核性試劑,與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體 2-23 進行加成反應,得到二氫異喹 啉衍生物 2-24 (Scheme 2-7)。. Scheme 2-7 Zhang 合成亞胺離子過氯酸鹽中間體 2-23 及二氫異喹啉衍生物 2-24. 2014 年,Horne 實驗室. 20. 利用氯甲酸苯甲基酯對二氫異喹啉 2-25 進行醯化. 反應,形成亞胺離子氯鹽中間體 2-26,再以格里納試劑作為親核性試劑與亞胺離 子氯鹽中間體 2-26 進行加成反應,得到四氫異喹啉衍生物 2-27 (Scheme 2-8)。. 7.

(15) Scheme 2-8 Horne 合成亞胺離子氯鹽中間體 2-26 及四氫異喹啉衍生物 2-27. 在 2016 年,Mesmaeker 實驗室 21 以三氟甲磺酸酐與氮上接有兩個烯丙基的 醯胺化合物 2-28 進行反應,形成烯酮亞胺離子三氟甲磺酸鹽中間體 2-29,再與 乙烯進行[2+2]環化加成反應,得到亞胺離子三氟甲磺酸鹽中間體 2-30,之後利 用格里納試劑對亞胺離子進行親核性加成反應,得到胺基環丁烷產物 2-31 (Scheme 2-9)。. Scheme 2-9 Mesmaeker 合成亞胺離子三氟甲磺酸鹽中間體 2-30 與胺基環丁烷 2-31. 8.

(16)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得知主要幾種形成亞胺離子的方法:(A) 利用過氯酸與具 有烯胺(enamine)結構的環狀化合物進行質子化反應;(B) 利用烷基鹵化物與具有 亞胺 (imine) 結構化合物的氮原子進行烷基化反應;(C)將 dihydropyridin-4-one 化合物進行氧上的乙醯化反應;(D) 利用酮或酮的等價試劑與含有二級胺結構的 化合物進行縮合反應,皆可形成亞胺離子鹽類化合物 (Scheme 2-10)。. Scheme 2-10 合成亞胺離子鹽類中間體的主要方法. 從這些方法得到的亞胺離子的鹽類中間體,也都被用來與格里納試劑進行加 成反應,而他們使用的格里納試劑有 sp3 軌域的碳 (如 ethylMgI)、sp2 軌域的碳 (如 vinylMgBr) 以及 sp 軌域的碳 (如 ethynylMgBr) 這三種碳混成軌域的格里納試劑。 這些格里納加成反應的溫度條件大致上是在-78 oC 到室溫、0 oC 到室溫或迴流溫 度下進行反應,而在文獻中並沒有發現使用不同軌域的格里納試劑與溫度的相關 性。. 9.

(17) 在 1976 年,Rapoport 實驗室 22 利用脯胺酸 (proline),一個便宜、容易取得 且可用於合成二號位取代吡咯啶衍生物的起始物,在氮上進行烷基的加成後,與 三氯氧磷進行脫羰基反應,形成亞胺離子中間體 2-33,烷鏈上較低活性的親核性 部位接著進行分子內的 Mannich 或 Friedel-Crafts 反應,得到氮上具有取代基的 吡咯啶衍生物 3-34 (Scheme 2-11)。而 Rapoport 團隊以過氯酸鹽的形式將中間體 分離純化鑑定,得到亞胺離子過氯酸鹽,因此推測此反應的中間體為亞胺離子。. Scheme 2-11 Rapoport 合成亞胺離子的過氯酸鹽中間體 2-33 及進行分子內加 成反應. Proctor 實驗室 23 於 1984 年利用 Rapoport 實驗室的方法合成天然物,他們以 N-[2-(3,4-dimethoxyphenyl)ethyl]proline (2-35)作為起始物,與三氯氧磷在 100 oC 下反應 2.5 分鐘,進行脫羰基反應,形成亞胺離子中間體 2-36,之後與濃鹽酸在 50 oC 下反應 20 小時,進行分子內親電子性芳香環取代反應,得到 crispine A (2-37) (Scheme 2-12)。. Scheme 2-12 Proctor 合成 crispine A. 10.

(18) 而本實驗室於 2015 年發表於 J. Org. Chem.的文獻 24,也是利用脯胺酸作為 起始物,先在脯胺酸的氮上引進烷基取代,得到 N-alkylproline 後,在室溫條件 下,使用乙二醯氯 (oxalyl chloride) 作為試劑,進行脫羰基反應,形成亞胺離子 中間體,接著與親核性試劑進行加成反應,得到二號位具有取代基的吡咯啶衍生 物。在這篇文獻中,實驗室利用多種甲基酮衍生物與亞胺離子進行 Mannich 反應; 或利用吲哚及吡咯衍生物與亞胺離子進行親電子性芳香環取代反應,可以得到一 系列二號位具有取代基的吡咯啶衍生物 (Scheme 2-13). Scheme 2-13. N-alkylproline 進行脫羰基反應及碳-碳鍵的形成反應. 本實驗室也進行了 N-benzylproline 的脫羰基反應中間體的鑑定,確定有產生 亞胺離子中間體,且在 2016 年發表在 Synlett 期刊中 25,除了使用質譜 (EI-MS) 得 知中間體的荷質比為 160,更進一步利用利用氫譜 (1H-NMR) 觀察不同反應時間 的中間體訊號變化,推測脫羰基反應中間體的結構為亞胺離子 2-43 (Scheme 2-14)。. 11.

(19) Scheme 2-14 利用 N-benzylproline 進行脫羰基反應並鑑定其中間體結構. 回顧以上文獻,我們希望利用本實驗室發展出的脫羰基反應條件合成不同 α胺基酸的亞胺離子中間體,並與格里納試劑進行加成反應。因此,本論文主要探 討的是利用脯胺酸 (2-45)、哌啶酸 (pipecolic acid) (2-46)、丙胺酸 (alanine) (2-47) 以及(R,R,R)-2-azabicyclo[3.3.0]octane-3-carboxylic acid benzyl ester hydrochioride salt (2-48) 作為建構單元 (Figure 2-1),先在上述化合物的氮上引進烷基取代, 再與乙二醯氯進行脫羰基反應,形成亞胺離子中間體 2-50,之後利用格里納試劑 作為親核性試劑,與亞胺離子進行碳-碳鍵的形成反應 (Scheme 2-15)。. Figure 2-1 以不同的 α-胺基酸作為建構單元. Scheme 2-15 使用不同的 α-胺基酸進行脫羰基反應並與格里納試劑進行加 成反應. 12.

(20) 第三章、參考文獻 1. Pogocki, D.; Ruman, T.; Danilczuk, M.; Danilczuk, M.; Celuch, M.; Wałajtys-Rode, E. Eur. J. Pharmacol 2007, 563, 18-39. 2. Zhang, Q.; Tu, G.; Zhaoa, Y.; Cheng, T. Tetrahedron 2002, 58, 6795-6798. 3. Lo pez, T. A.;. Cidb, M. S.; Bianchini, M. L. Toxicon 1999, 37, 841-865. 4. Xiao, K. J.; Wang, Y.; Ye, K.Y.; Huang, P. Q. Chem. Eur. J. 2010, 16, 12792- 12796. 5. Rakba, N.; Melhaoui, A.; Loyer, P.; Delcros, J. G.; Morel, I.; Lescoat, G. Toxicol. Lett. 1999, 104, 239-248. 6. Huang, P. Q.; Geng, H.; Tian, Y. S.; Peng, Q. R. Xiao, K. J. Sci. China Chem. 2015, 58, 478-482 7. Leonar, N. ; Hay, A.S. J. Am. Chem. Soc. 1956, 78, 1984-1986. 8. Miyano, S.; Mibu, N.; Fujii, S.; Abe, N.; Sumoto, K.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85, 2611-2613. 9. Leonard, N.; Hauck, F. P. J. Am. Chem. Soc. 1957, 79, 5279-5292. 10. Ohkubo, M.; Kuno, A.; Katsuta, K.; Ueda, Y.; Shirakawa, K.; Nakanishi, H.; Nakanishi, I.; Kinoshita, T.; Takasugi, H. Chem. Pharm. Bull. 1996, 44, 95-102. 11. Heer, J. P.; Harling, J. D.; Thompson, M. Synth. Commun. 2002, 32, 2555-2563. 12. Zhang, P.; Kern, J. C.;. Terefenko, E. A.; Fensome, A.; Unwalla, R.; Zhang, Z.; Cohen, J.; Berrodin, T. J.; Yudt, M. R.; Winneker, R. C.; Wrobel, J. Bioorg Med. Chem. 2008, 16, 6589-6600 13. Zubkov, F. I.; Ershova, J. D.;. Zaytsev, V. P.; Obushak, M. D.;. Matiychuk, V. S.; Sokolova, E. A.; Khrustalev, V. N.; Varlamov, A.V. Tetrahedron Lett. 2010, 51, 6822-6824. 14. Joo, J. M.; David, R. A.; Yuan, Y.; Lee, C. Org. Lett. 2010, 12, 5704-5707. 15. Jin, S.; Gong, J.; Qin, Y.;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2228-2231. 16. Li, J. J.; Trivedi, B. K.; Rubin, J. R.; Roth, B. D. Tetrahedron Lett. 1998, 39, 6111 -6114. 17. Amato, J. S.; Chung, J. Y. L.; Cvetovich, R J.; Gong, X.; McLaughlin, M.; Reamer, R. A. J. Org. Chem. 2005, 70, 1930-1933. 18. Chung, J. Y. L.; Cvetovich, R. J.; McLaughlin, M.; Amato, J.; Tsay, F. R.; Jensen, M.; Weissman, S.; Zewge, D. J. Org. Chem. 2006, 71, 8602-8609. 19. Gao M.; Wang M.; Miller K. D.; Sledge G. W.; Zheng Q. H. Eur. J. Med. Chem. 2008, 43, 2211-2219. 20. Horne, D. B.; Tamayo, N. A.; Bartberger, M. D.; Bo, Y.; Clarine, J.; Davis, C. D., ; Gore, V. K.; Kaller, M. R.; Lehto, S. G.; Ma, V. V.; Nishimura, N.; Nguyen, T. T.; Tang, P.; Wang, W.; Youngblood, B. D.; Zhang, M.; Gavva, N. R.; Monenschein, 13.

(21) H.; Norman, M. H. J. Med. Chem. 2014, 57, 2989-3004. 21. Kolleth, A.; Lumbroso, A.; Tanriver, G.; Catak, S.; Sulzer-Mossé, S.; Mesmaeker, A. D. Tetrahedron Lett. 2016, 57, 3510-3514. 22. Dean, R.T.; Padgett, H.C.; Rapoport, H. J. Am. Chem. Soc. 1976, 98, 7448-7449 23. Lochead, A. W.; Proctor ,G. R.; Caton, M. P. L.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84, 2477-2489. 24. Shih, Y. C.; Tsai, P. H.; Hsu, C. C.; Chang, C. W.; Jhong, Y. D.;. Chen, Y. C.; Chien, T. C. J. Org. Chem. 2015, 80, 6669-6678. 25. Shih, Y. C.; Wang, J. S.; Hsu, C. C.; Tsai, P. H.; Chien, T. C. Synlett 2016, 27, 2841-2845.. 14.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興國中

使用限制 海水、硬水 皂化反應.

(A)乙醇為二元醇 (B)工業酒精可能含有甲醇 (C)甲醚與甲醇為同分異構物 (D)皂化反應的副 產品為丙三醇

溶液中離子沈澱反應的化學反應式表示法:以氯化鈉和硝酸銀的反應為例(如上圖)

酸性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以飄浮到離源頭很遠的地

解答 根據圖 1.14 可知氮的陰電性(EN = 3.0)大於碳的 陰電性(EN = 2.5),故胺被極化成碳為 δ+ ,而 氮為 δ- 。.

其次醋酸乙烯酯可與其他單體共聚合 ( copolymerization),可改善各單 體形成聚合物之缺點,如與氯乙烯單體 ( vinyl chloride monomer,簡稱 VCM ) 共聚合,可改善聚氯乙烯 (

而在後續甲烷化反應試驗方面,以前段經厭氧醱酵產氫後之出流水為進流基 質。在厭氧光合產氫微生物方面,以光合作用產氫細菌中產氫能力最好的菌株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