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領導團隊介紹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領導團隊介紹"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領導團隊介紹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坐落於雙和醫院,臨床運作上,神經內、外科 的診間比鄰,一旦有較複雜的神經疾病,內、外科的醫師可即刻 進行討論。整合後的神經醫學團隊,人力齊備,由杜永光院長與 蔣永孝、胡朝榮、林乾閔 3 位副院長領導逾百位專科醫師,依醫 師專長下分為 12 個功能性次專科團隊,往更專精與深化的目標前進。 ▓杜永光院長 杜永光院長為國際知名神經外科醫師、前臺大醫學院 外科主任教授,以顱內外血管高流量繞道手術世界聞 名,執行的手術案例逾百件,且成功率極高,成為其 他國家學習的對象。其於 2017 年 8 月轉任臺北醫學大 學,同年 12 月 1 日,接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一 職。 他自 1976 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持續進修成為臨 床醫學博士,1984 年至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 及波士頓麻州總醫院神經外科,從事基礎及臨床研 究,期間亦擔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學講師,於 1989 年返臺,在臺大醫院神經外科服務超過 25 年以上。於 1980 年代率先將高難度 的腦血管手與顱底腦瘤手術引進國內,也是我國顱底外科醫學會,以及神經血管外 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的創會理事長。 【左圖:杜永光院長】 2011 年 9 月 16 日他出席在巴西雷色斐市舉行的世界神經外科學外科學會年會,經 票選成為新任理事長,為世界神經外科學會之最高職位,也是該學會聯盟成立 60 年來,首次由亞洲人擔任會長,不但為我國神經外科學術發展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同時也提高了亞、澳地區在世界神經外科學術界之地位。 杜永光教授接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一職後,將負起整合北醫大醫療體系神經醫 學的重任。杜院長表示,相對於其他學門,神經醫學算是發展較晚的領域,拜電腦 工業的發展,電腦斷層攝影(CT)、核磁共振(MRI)的問世,讓神經醫學直至近 數十年才得以快速的發展。從國外的經驗可以看到,資源整合是一個很重要的趨 勢,而這正是在北醫大建置神經醫學中心的緣由。 在教學方面,過去住院醫師輪流至各科學習,常有重複教學的狀況,整合後,依主 題,由內、外科或是相關科別的老師就其領域進行教學,可以節省老師的時間,亦 可讓學生更精實的學習。至於研究方面,整合後則可將基礎與臨床研究相結合,有 系統地進行配對。

(2)

北醫體系下的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不同於其他醫療體系,院區分 布全臺各地,北醫三家醫院皆位於大臺北地區,再跨院區的整合上,相對較具地利 優勢。目前北醫體系下共有 37 位神經外科醫師、35 位神經內科醫師,再加上放 射、復健、精神等,從事神經醫學的主治醫師即有百位陣容,相當龐大,這些人力 資源如果能夠順利整合,未來北醫在神經醫學的發展將指日可待。 ▓蔣永孝副院長 蔣永孝副院長為臺灣知名神經外科醫師,1983 年畢業 於國防醫學院,於 2000 年完成醫用神經生物科學博士 學位,即於三軍總醫院擔任神經外科部科主任及部主 任,2007 年轉任至臺北醫學大學及其附設醫院擔任學 科主任及臨床科主任,在神經外科領域已服務 30 餘 年,2018 年 4 月接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副院長。 蔣永孝副院長長期致力於研究腦外傷、腦血管疾病、 腦瘤、巴金森氏症、脊椎疾病與神經再生醫學等領 域,並為臺灣神經外科及脊椎外科醫學深耕。他認為 身為一名神經外科醫師,非常清楚正確診斷的重要 性,一個誤診健康可能就此受創,正因深深體認到「在健康之前,身為醫者背負著 無可迴避的責任」,總要求自己靜下心來,耐心聆聽病患的故事,在從聆聽的過程 中了解病患的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2018 年 2 月出版《神經不神經》,紀錄了他 陪伴病患一起對抗疾病的真情。 【右圖:蔣永孝副院長】 ▓胡朝榮副校長 胡朝榮教授現任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是北醫大第 25 屆校友,在臺北市仁愛醫院 接受神經科專科訓練後擔任主治醫師,2000 年至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許重義教授 所主持的腦中風中心進修,2005 年回到北醫附醫擔任神經科主治醫師,2008 年雙 和醫院開幕後擔任神經科主任兼教研部副主任。 雙和醫院神經科是北醫大醫院體系近年來成長最快的臨 床科之一,在醫院成立的第一年即通過神經科專科醫師 訓練中心,經過 10 年的努力,在國內神經科領域已建 立很好的口碑。雙和醫院神經科目前有 19 位主治醫 師,專長涵蓋腦中風、失智症、睡眠醫學、動作障礙、 癲癇、周邊及自律神經疾病、暈眩及平衡障礙等,在配 合國家提升急重症醫療品質政策,成立中風中心,急性 中風靜脈溶栓個案數在全國名列前茅,建立靜脈溶栓團 隊的同時,也發展動脈取栓治療,成為新北市少數可以 實施動脈取栓治療的醫院。

(3)

2015 年爭取到衛生福利部經費補助成立失智症中心,並接任中心主任,積極參與新 北市衛生政策推動,成立全國第一個失智症專屬病房,配合新北市「垂直整合政 策」,倡議「失智症照護新北模式」不僅提供全國最好的神經科臨床服務,也讓北 醫大神經學的教學訓練可以多元、完整而深入。另外、胡副院長目前也是北醫大醫 學院神經學科主任,整合三家附屬醫院的臨床神經學教學、研究、服務,過去三年 神經學科已獲得科技部 17 項研究計畫補助,逐步成為國內臨床神經醫學研究的一 個新重鎮。 【左圖:胡朝榮副院長】 胡教授個人的研究主要在臨床神經學及分子神經學領域,特別在腦中風及失智症之 分子機轉及生物標記研究,他長期獲得科技部補助並在學校建立分子神經學實驗 室,同時參與多項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2017 年胡教授接任北醫神經再生博士學程 主任,並接下林建煌校長賦予的重大任務:將神經再生博士學程與臺北神經醫學中 心緊密合作,讓本校基礎神經醫學與臨床神經醫學能在一個互補互利的平臺上向上 提升本校的神經醫學研究。 2017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成立,胡教授奉派擔任副院長職,相信他將會繼續秉持著他 對神經醫療品質及醫學研究的追求與堅持,延續在雙和醫院神經科充沛的行動力, 統合三院神經醫學相關科,一起努力提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的服務、教學、研究及 國際能見度。 ▓林乾閔副院長 林乾閔副院長於 1996 年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2004 年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萬芳醫院完成神經 外科住院醫師之訓練。於 2006 年取得臺北醫學大學傷 害防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12 年完成臨床醫學研究 所博士學程取得博士學位;2016 年升任副教授迄今。 林副院長自 2004 年擔任萬芳醫院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並兼任外科加護病房主任。雙和醫院於 2008 年成立 後,轉調至雙和醫院擔任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期間更 致力於推展器官捐贈,曾榮獲 2009 年第 2 屆器官捐贈 優秀勸募人員。2013 年接任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後,在臨床上積極發展科室內的各項微創、導航及機器人手術,並在校方及院方的 支持下,引進亞洲第一臺 ROSA Spine 機器人,為臺灣脊椎機器人手術創下新的里 程碑。【右圖:林乾閔副院長】 其專精於脊柱微創、腦外傷及各項重症照護,對於脊柱微創之手術極富盛名,時常 受邀至各項國際會議發表演講,並在多所著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曾擔任國內眾多 學會的重要職務,舉辦多次大型國際會議,以提升臺北醫學大學的知名度及形象。

(4)

在研究方面,致力於神經細胞的保護及腦部膠質瘤細胞之研究,強化轉譯醫學之研 究,同時更設立專科實驗室,對雙和醫院神經外科的整體提升與發展有著重要的貢 獻。(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部自101學年度開始 推動分組合作學習計畫,感 謝張新仁校長及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團隊的帶領,嘉大附

已繳交 109 學年度體育促進會常年會費之私立國小參賽單位若有車資補 助需求,每校每隊補助租車車資最高 500

每校每隊補助租車車資最高 500 元整,請填妥領據(抬頭:臺中市國民小學體育

拾玖、本簡章經臺中市立外埔國民中學 106

三、補助額度:每人每學期最高補助6,000元。但 就讀之私立幼兒園或互助教保服 務中心實際收費較低者,依實際

視覺障礙依衛生署「身心障礙等級」定義為:由於先天

生殖醫學中心

我來到台中就讀大學後,積極的尋覓台中市有制度且招生團隊完善的補習班擔任招生工讀,以期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