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R:Item 987654321/656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IR:Item 987654321/6565"

Copied!
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體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從自我差異理論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 與身體活動之關係 An Investig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Image and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Fif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Based on Self-Discrepancy Theory. 研 究 生:許美霞 撰 指導教授:蔡俊傑 教授.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3 月.

(2) 論 文 名 稱:從 自 我 差 異 理 論 觀 點 探 究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身 體 意 象與身體活動之關係 總 頁 數 : 76頁 校 所 組 別:國 立 臺 灣 體 育 運 動 大 學 體 育 研 究 所 休 閒 運 動 組 畢 業 時 間 及 提 要 別:一 O 一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提 要 研究生:許美霞 指導教授:蔡俊傑 教授. 中文摘要 「纖瘦即是美」或「瘦是顯學」等錯誤的身體意象透過 不同的媒體或相關媒介不斷的傳輸,幾乎影響了所有的年齡 階層。而偏差的身體意象和身體意象的自我差異不僅造成生 理飲食失調和營養失衡,也嚴重影響到兒童身體成長發育, 在心理上更是會產生相關沮喪情緒。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 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自我差異與身體活動之關係。以臺 中 市 中 區 高 年 級 學 生 1107 人 為 研 究 對 象 , 並 將 所 得 資 料 以 SPSS套 裝 軟 體 執 行 描 述 性 統 計 、 獨 立 樣 本 t檢 定 、 多 變 量 分 析、相關等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一)國小高年級學童大都喜歡運動運 動 ; 身 體 狀 況 也 以 健 康 居 多 ; BMI值 多 數 在 正 常 範 圍 ; 身 體 活動量方面男生明顯大於女生,但是五、六年級則無明顯差 異 。( 二 ) 男 生 在 「 真 實 我 」 和 「 應 該 我 」 得 分 均 大 於 女 生 , 顯示男生之自信心及責任感大於女生;在「理想我」方面, 男女生得分均大於「真實我」和「應該我」,而且並無顯著 差異,顯示不分男女,每個人對自我均有較高的期望;不同 年 級 統 計 顯 示 , 五 年 級 學 生 在 「 真 實 我 」、「 應 該 我 」 和 「 理 想我」得分均高於六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在身體意象自陳 分數有顯著差異,此差異性會影響個體之身體活動行為,經 多 變 量 分 析 , Wilks’Lambda值 (Λ值 )為 .60, 顯 著 性 為 .00, 在 F考 驗 上 , 真 實 我 /理 想 我 、 真 實 我 /應 該 我 、 應 該 我 /理 想 我 也 皆 達 . 0 0 顯 著 水 準 。( 三 )身 體 狀 況 和 運 動 態 度 、「 真 實 我 」、 「 理 想 我 」 、 「 應 該 我 」 及 身 體 活 動 有 顯 著 正 相 關 ; BMI和 運 動 態 度 、 「 真 實 我 」 及 「 應 該 我 」 有 顯 著 負 相 關 , BMI指. I.

(3) 數 高 者 , 其 運 動 態 度 參 與 率 低 , 受 試 者 也 較 沒 自 信 , 但 BMI 和身體狀況、「理想我」及身體活動則無顯著相關。 關鍵字:自我差異理論、真實我、理想我、應該我。. II.

(4) H s u , M e i - H s y a ( 2 0 1 3 ) . An I nves tigation of t he Rela tions hip bet we e n t he Bo dy I ma ge a n d t he Physical Activity of Fi ft h- and Si xth-Grade Students Based on Sel f- Di s crepancy Theor y. Unpublis he d ma ste r t he si s , N at i o nal T ai wa n U ni versity of Physical Educ ation and Sp ort ..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image and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fifth- and s i x t h - g r a d e s t u d e n t s b a s e d o n s e l f - d i s c r e p a n c y t h e o r y. T h i s study was conducted upon a cohort of 1107 fif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study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C e n t r a l D i s t r i c t , Ta i c h u n g C i t y. T h e a s s o r t e d d a t a h a s b e e n processed by the SPSS software package to carry ou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a)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mostly like to exercise; the majority of them are physically healthy as well; and their BMI values mostly fall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Boys’ amou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between fifth grade and sixth grade. (b) Boys’ score higher than girls’ in “actual me" and "ought me", showing that boys are generally more self-confident and also have a greate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an girls. Both boys’ and girls’ score higher in “ideal me” than in "actual me" and "ought me",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can be detected, suggesting that both boys and girls have expectations of themselves. As for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ades, fifth-grade students score higher than their sixth-grade counterparts in all three. III.

(5) aspects. The students under investigation show a significant divergence between their respective conditions of self-discrepancy in body image: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 u g g e s t s a Wi l k s ' L a m b d a v a l u e ( Λ ) o f . 6 0 a n d a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f .00; in the F test, actual me/ ideal me, actual me/ought me, ought me/ideal me all reached a significant .00. (c)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exercise, "actual me”, "ideal me”, a n d " o u g h t m e ” . O n t h e c o n t r a r y, a n e g a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e x i s t s between the students’ BMI value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exercise, "actual me”, and "ought me”—those with higher BMI values are less motivated in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exercise and are less confident a s well; however, there is no obvi 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BMI values and their p h y s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 i d e a l m e " , a n d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Keywords:. self-discrepancy ought me.. t h e o r y,. IV. actual. me,. ideal. me,.

(6) 謝誌. 來 資 說 了 的 究 卡 興 使 在 支 智 資 最 報 麼 的. , 料 : 許 養 過 , 教 本 這 持 國 訊 重 考 順 重. 此學. 兩 有 到 「 許 分 首 程 成 授 論 兩 此 以 小 組 要 , 遂 拾 最 位. 年 甘 作 這 多 , 先 卡 長 細 文 年 外 及 同 長 的 如 , 學 後 及. 前 有 業 也 多 衷 , 關 頓 心 在 來 , 協 仁 曹 家 果 感 生 , 論. 懷 苦 撰 是 的 心 感 時 悟 審 內 給 感 助 在 傑 人 不 謝 生 感 文. 著 , 寫 學 人 感 謝 , 。 閱 文 予 謝 , 我 如 , 是 你 活 謝 告. 忐 回 , 習 、 謝 我 不 接 本 組 我 我 在 就 老 如 老 們 。 所 慰. 忑 想 常 研 事 所 的 吝 著 論 織 指 的 讀 讀 師 果 公 給. 不 初 常 究 、 有 指 伸 , 文 與 導 所 書 研 在 不 的 予. 安 期 事 的 物 的 導 出 感 , 格 、 有 之 究 問 是 加 我. 的 的 倍 一 , 這 教 援 謝 並 式 鼓 同 餘 所 卷 小 油 最. 心 我 功 種 每 一 授 手 我 給 細 勵 學 也 時 施 女 打 無. 情 , 半 歷 每 切 - , 的 予 節 以 們 為 , 測 兒 氣 私. , 懵 , 程 都 。 蔡 適 口 深 上 及 , 生 給 上 的 兼 的. 踏 懵 有 … 是. 進 懂 時 … 我. 臺 懂 不 。 身. 體 , 禁 」 、. 研 研 嘀 兩 心. 究 究 咕 年 、. 所 過 , 過 靈. , 程 老 去 成. 一 從 公 , 長. 路 尋 總 經 茁. 走 找 是 歷 壯. 俊 時 試 具 , 幫 感 活 予 鼎 鼓 指 付. 傑 推 委 建 得 忙 謝 注 我 力 勵 導 出. 博 我 員 設 以 的 你 入 最 相 , , ,. 士 一 李 性 更 所 們 滿 大 助 我 這 讓. , 把 俊 的 加 有 的 滿 的 。 就 一 我. 他 , 杰 提 完 師 陪 活 體 當 不 路 能. 總 讓 教 示 備 長 伴 力 諒 然 會 走 無. 是 我 授 與 ; 。 、 ; , , 毅 來 後. 在 突 與 指 也. 我 破 王 正 感. 研 關 建 , 謝. 鼓 感 特 感 然 不 顧. 勵 謝 別 謝 決 會 之. 、 大 是 我 然 這 憂. 有的人,讓我完成老爸對我的期望,謹以 他老人家在天之靈。. 許美霞 謹誌 中 華 民 國 一 O一 年 三 月 於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V.

(7) 目錄 中 英 謝 目 表 圖 第. 文 文 誌 錄 目 目 一 第 第 第 第 第二 第 第 第 第 第三 第 第 第 第 第 第四 第 第. 摘 摘 … … 錄 錄 章 一 二 三 四 章 一 二 三 四 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章 一 二. 要 要 … … … … 緒 節 節 節 節 文 節 節 節 節 研 節 節 節 節 節 結 節 節. … … … … … … 論 研 研 研 名 獻 自 身 身 文 究 研 研 研 研 資 果 不 不 為. … … … … … … … 究 究 究 詞 探 我 體 體 獻 方 究 究 究 究 料 與 同 同 之. … … … … … … … 動 問 限 操 討 差 意 活 探 法 架 實 對 工 處 討 背 背 差. … … … … … … … 機 題 制 作 … 異 象 動 討 … 構 施 象 具 理 論 景 景 異. … … … … … … … 與 與 … 性 … 理 理 行 對 … … 程 … … 與 … 變 變 分. … … … … … … … 目 假 … 定 … 論 論 為 本 … … 序 … … 統 … 項 項 析. … … … … … … … 的 設 … 義 … 相 與 … 研 … … … … … 計 … 之 在 …. … … … … … … … … … … … … 關 意 … 究 … … … … … 分 … 現 身 …. … … … … … … … … … … … … 研 涵 … 的 … … … … … 析 … 況 體 …. VI. … … … … … … … … … … … … 究 … … 啟 … … … … … … … 分 意 …. … … … … … … … … … … … … … … … 示 … … … … … … … 析 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 …. Ⅰ Ⅲ Ⅴ Ⅵ Ⅷ IX 1 1 6 7 8 10 10 13 18 22 24 24 25 28 29 30 34 34 42.

(8) 第三節不 為 第伍章結論 第一節結 第二節建. 同 之 與 論 議. 背 相 建 … …. 景 關 議 … …. 變 性 … … …. 項 分 … … …. 、 析 … … …. 身 … … … …. 體 … … … …. 意 … … … …. 象 … … … …. 、 … … … …. 身 … … … …. 體 … … … …. 活 … … … …. 動 … … … …. 行 … … … …. 47 51 51 54. 參考 一 二 三. … 文 文 文. … 獻 獻 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59 61 66. 文 、 、 、. 附錄一 附錄二. 獻 中 英 網. … 文 文 路. 問卷審查專家名單……………………… 青少年自我差異量表……………………. VII. 68 69.

(9)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表 4-11 表 4-12 表 表 表 表 表. 4-13 4-14 4-15 4-16 4-17. 性別次數分配統計表………………… 年級次數分配統計表…………………… 身體狀況次數分配統計表……………… 運動態度次數分配統計表……………… 身體質量指數統計表…………………… 身體意象自我差異統計表……………… 真 實 我 /理 想 我 自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 … … 真 實 我 /應 該 我 自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 … … … 理 想 我 /應 該 我 自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 … … … 不 同 性 別、年 級 身 體 活 動 行 為 之 平 均 數 、 標準差摘要表…………………………… 不同性別在自我差異情形摘要表……… 不同年級在身體意象自我差異情形摘要 表………………………………………… 不同性別在身體活動情形摘要表……… 不同年級在身體活動情形摘要表……… 自我差異之多變量分析摘要表表……… 受試者在自我差異分析變異數摘要表… 各層面相關矩陣摘要表…………………. VIII. 34 35 35 36 37 39 39 39 40 41 42 43 44 44 45 46 47.

(10) 圖目錄 圖 圖 圖 圖 圖. 3-1 3-2 4-1 4-2 4-3. 研 研 身 運 身. 究 究 體 動 體. 架 實 狀 態 質. 構 施 況 度 量. 圖 程 圓 圓 指. … 序 餅 餅 數. … … 圖 圖 長. … … … … 條. … … … … 圖. I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25 36 37 38.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以自我差異理論架構為基礎,編製青少年身體意 象 自 我 差 異 及 身 體 活 動 量 表 並 取 得 量 化 資 料 , 透 過 統 計 分 析,檢視小學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狀態,了解身體意象自 我差異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身體活動影響程度,以期建立正 確的身體意象觀念、縮小身體自我差異。研究結果希望能提 供未來相關研究參考及發展新方向。本章共分為四節,包含 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研究限制、重要名詞解釋等, 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 2006) 指 出 兒 童 肥 胖 是 二 十 一 世 紀 需 要 關注的公共衛生課題之一,肥胖問題不僅普遍存在已開發國 家,甚至在開發中國家亦然。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肥胖防治網 ( 2013) 公 佈 , 目 前 國 小 學 童 體 重 過 重 或 肥 胖 之 比 率 , 男 童 為 29% 、 女 童 為 21.0% ; 國 民 健 康 局 ( 2013) 調 查 也 顯 示 臺 灣 地 區 各 縣 市 2009 至 2011 年 18 歲 以 上 過 重 及 肥 胖 盛 行 率 達 38.5% , 其 中 男 生 占 48.7% , 女 生 占 28.8% , 而 我 國 成 年 男 性 體 重 過 重 或 肥 胖 者 更 高 達 51%,女 性 亦 達 36%;可 見 國 人 過重及肥胖之比率隨著年紀長而逐漸上升中,過重或肥胖問. 1.

(12) 題 已 逐 漸 影 響 國 人 的 健 康 及 身 體 發 展,亟 須 加 強 防 治。此 外 , 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於. 2007 年 寫 給 全 國 家 長 的 一 封 信 中 提 到. 台灣每四個兒童就有一個體重過重,但八分之一的國小女生 體重過輕。肥胖問題的嚴重性及所引發的疾病是許多人所熟 知的,然而因為體重過輕所引發生成長失衡的問題卻往往被 輕忽,隨著體重過輕的比率快速增加,這個新的問題和體重 過 重 問 題 一 樣 都 不 容 我 們 忽 視 ( 劉 影 梅 等 , 2007) 。 根 據. Serdula(1993)等 學 者 研 究 發 現 體 重 過 重 或 肥 胖 問. 題 若 未 有 效 遏 止 , 有 高 達 百 分 之 八 十 的 機 率 可 能 持 續 到 成 年,而兒童肥胖若持續到成年,將伴隨著較高的的發病率和 死 亡 率 的 風 險 (Troiano,. Flegal,. Kuczmarski,. Campbell. &. Johnson, 1995; Malina, 1996)。 Huang( 2008)研 究 也 指 出 過 重 及肥胖容易引發各式各樣疾病,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冠狀 動 脈 疾 病 及 高 血 壓 等。從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2 0 0 9 年 國 人 相 關 疾 病 統計數據顯示,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疾病名列十 大死因之中,對照國人. 18 歲 以 上 過 重 或 肥 胖 盛 行 率 統 計 資. 料,可見體重過重及肥胖問題在兒童時期即不容忽視。 由於電腦科技與電子技術的蓬勃發達,資訊的傳播速度 變成即時傳遞,其所涵蓋範圍幾乎完全籠罩我們,因此,隨 處可見的「媒體傳播」深深影響了生活上的各個層面。為何 體重過輕成為新問題?從報章雜誌、電視、平面廣告及網際 網路平台等,可以發現各類產品製造商或通路商為了商業利 益 , 不 斷 傳 達 特 定 的 價 值 觀 —「 纖 瘦 即 是 美 」( S c h o o l e r , Wa r d , Merriwether, & Caruther s, 2004)。 甚 至 專 為 人 們 健 康 把 關 的 部分診所也出現大大的「瘦是顯學」看板,各式各樣媒體中 不斷放送明星、模特兒「紙片人」般的身材,塑造美麗、魅. 2.

(13) 力就該如此模樣,這種現象比比皆是。這些錯誤的身體意象 透過不同的媒體或相關媒介不斷的傳輸,幾乎影響了所有的 年齡階層,而且不分男女,甚至年齡層下降至. 6、 7 歲 兒 童. (Collins, 1991)。 因 此 很 多 人 從 小 就 陷 入 無 止 盡 的 瘦 身 鬥 爭 中,甚至有人終其一生,用盡各種方法,就是要減肥。 綜觀前述,從個人身心發展與健康成長的角度看來,由 於飲食習慣、社會風氣、成長環境及資訊傳播等現實條件的 影響下,使國人對自我身體意象產生偏差,導致體重過高或 纖細過度的極端現象,為個人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針對大 學 女 生 對 體 型 意 識 的 探 討 , 林 桓 立 ( 2009) 研 究 發 現 60%學 生 「 期 望 體 型 」 小 於 「 實 際 體 型 」 , 80%學 生 「 期 望 體 型 」 小於「自我認知體型」,顯示多數學生在體型認知上有很大 差異,大部分學生不滿意自己體型,都期望再瘦一點,其中 近 90%學 生 的 實 際 體 型 屬 正 常 、 稍 瘦 與 非 常 瘦 , 卻 仍 有 1/3 的人正在減肥。 偏差的身體意象和身體意象的自我差異不僅造成生理飲 食失調和營養失衡,例如:厭食、貪食、暴飲暴食和飲食特 殊 障 礙 等 (Schulken et al., 1997), 這 些 偏 差 嚴 重 影 響 到 兒 童 身體成長發育,甚至有人因此而喪命;同時這些偏差在心理 上更是會產生相關沮喪情緒,例如:失望、不滿、悲傷;還 有 焦 慮 情 緒 如 : 恐 懼 、 威 脅 、 煩 躁 (Higgins, 1987)。 除 此 之 外 , 還 可 能 存 在 低 自 尊 、 憂 鬱 症 等 情 緒 問 題( 蔡 孟 桓 , 2 0 0 5 )。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憂鬱症列為廿一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而 且是青春期就易發生的疾病。國小高年級學童已經或將邁入 青 春 期,無 論 男 孩 或 女 孩,生、心 理 上 會 有 所 變 化,生 理 上 : 女 孩 較 早 開 始 發 育,皮 下 脂 肪 豐 滿、乳 房 隆 起、臀 部 變 寬 大 ,. 3.

(14) 男孩體格生長變快,造成體重急速增加。在心理上:獨立意 識強,喜歡結交朋友形成小群體,開始注意外表(黃德祥, 2006) 。 同 儕 之 間 互 相 影 響 、 比 較 , 如 果 體 重 或 身 材 與 同 儕 差異大,可能會被嘲笑或被排擠,因而產生自卑心理,嚴重 可 能 引 發 憂 鬱 症。由 此 可 見 身 體 意 象 偏 差 的 早 發 性 與 嚴 重 性。 李 佳 諭 ( 2008) 研 究 也 證 實 成 年 時 期 之 慢 性 疾 病 或 代 謝 症候群,是在青少年時期即形成,而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 缺 乏 身 體 活 動 。 Ry a n 和 O l a s o v ( 2 0 0 0 ) 認 為 兒 童 期 與 青 春 期 是 一個人養成終生運動習慣的重要關鍵期,而缺乏身體活動是 兒 童 和 青 少 年 肥 胖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Bar-Or et al., 1998)。 因 此,規律的身體活動可說是一切疾病的最佳解藥,不僅促進 身 體 新 陳 代 謝,還 可 消 耗 體 內 過 多 的 熱 量,維 持 正 常 的 體 重 , 同 時 周 嘉 琪 ( 2004) 認 為 參 與 運 動 有 益 於 個 體 身 、 心 、 靈 的 正向發展,除了可以減少慢性病的發生,更可以增進正面的 情緒反應。正面的情緒感受包括自尊與自我概念的提升,再 者,也 會 因 為 增 加 體 力 而 產 生 勝 任 感,變 得 較 有 活 力、敏 捷 , 以及擁有清晰的思緒和幸福的感覺,個體會變得較為樂觀。 陳 忠 勝 、 卓 俊 伶 ( 2007) 研 究 顯 示 女 性 對 外 表 的 重 視 程 度 及 減 重 意 圖 高 於 男 性 , 而 對 自 己 外 表 的 滿 意 度 卻 低 於 男 性 。 吳 修 廷 、 廖 主 民 ( 2011) 提 出 在 年 齡 層 上 , 身 體 活 動 量 隨 著 年 級 增 加 至 六 年 級 是 最 高 的 , 但 六 年 級 之 後 就 急 速 下 降 。 許 承 先 、 劉 介 宇 、 蔡 春 美 、 陳 淑 貞 ( 2010) 的 研 究 中 也 顯 示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BMI)值 高 者 , 身 體 意 象 較 差 , 控 制 體 重 意 圖 較 高 。 黃 素 珍( 2 0 0 6 )研 究 發 現 在 體 能 評 估 、 體 能 取 向 、 健 康 評 估 等 身 體 狀 況 男 性 皆 高 女 性 , 王 正 松 、 王 建 興( 2 0 1 0 ) 認為身體意象對於運動參與程度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綜觀. 4.

(15) 上 述 研 究 顯 示 , 身 體 意 象 、 身 體 活 動 會 因 性 別 、 年 級 、 BMI 值、身體狀況和運動態度等因素所影響,進而左右其生理與 心理之健康程度。 積極參與運動的青少年能夠在運動中得到更多的歸屬、 肯定與自信,讓他們對於「自我」的概念更加完整。而正值 身心發育黃金期的高年級學童應攝取足夠營養以供成長發育 之需,若對自我身體意象有偏差觀念,可能對身材有不切實 際、病態期望,這可能導致不當減重,如:催吐、厭食、服 用 減 肥 藥 ……等 , 將 嚴 重 影 響 學 童 心 理 及 生 理 之 成 長 發 育 。 因 此,本 研 究 以 自 我 差 異 理 論 為 基 礎,透 過 量 表 與 統 計 分 析 , 希望能了解身體意象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影響程度,並探究 身體意象對身體活動行為能產生什麼樣的效應及自我差異分 數有何決定性影響。 貳、研究目的 基 於 上 述 背 景 與 動 機 , 本 研 究 主 要 目 的 為 透 過 量 化 資 料,來探討小學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狀態、身體意象之自 我 差 異 性 及 兩 者 之 關 聯 性,結 果 希 望 能 提 供 教 師、心 輔 人 員 、 家長……等做參考,以期建立正確的身體意象觀念、縮小身 體自我差異,並能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促進生 理、心理健康,在未來成年之後能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 體,為國家社會帶來福祉並節省醫療成本。. 5.

(1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身體意象偏差的影響隨著錯誤資訊的傳播已日趨嚴重, 並 且 逐 漸 往 低 年 齡 層 擴 展 ( C o l l i n s , 1 9 9 1 ), 而 身 體 自 我 差 異 偏 差 概 念 隱 藏 著 心 理 危 機 , 為 了 能 提 供 教 師 、 心 輔 人 員 、 家 長 … … 等 做 參 考 , 並 及 早 協 助 學 童 建 立 正 確 的 身 體 意 象 觀 念、縮小身體自我差異和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本研 究 以 小 學 高 年 級 學 童 的 身 體 活 動 狀 態 為 主 要 的 研 究 問 題 對 象,藉此探究: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狀態?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意象自我差異觀 念? 三、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的自我差異分數程度為何? 四、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意象自我差異與身體活動之關 係?. 貳、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本研究將檢驗下列假設: 一、不同性別學童對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有顯著差 異。 二、不同年級學童對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有顯著差 異。 三、不 同 BMI 值 學 童 對 身 體 意 象 自 我 差 異 及 身 體 活 動 有 顯 著 相關。. 6.

(17) 四、不同身體狀況學童對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有顯 著相關。 五、不同運動態度學童對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有顯 著相關。 六、學童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對身體活動量有顯著相關。 七、學童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分數有顯著差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臺中市中區小學高年級學童為對象,依據研究 者本身工作環境,以隨機取樣為原則,對於其他非臺中地區 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及不同年齡層的推論有其限制。 本研究方法屬於自陳量表的問卷調查法,研究參與者填 答之真實程度無法完全掌控。惟問卷之施測地點為各校之電 腦 教 室,本 市 之 電 腦 教 室 配 有 空 調 設 備,上 課 時 門 窗 皆 關 上 , 每一位學童均坐在個別桌上型電腦前填答,填答環境安靜不 受干擾;另在填答前,施測教師均先說明研究目的、問卷上 不具名、個別資料不公開、僅做為學術研究使用,確保同學 能在無壓力的狀況下據實填答。. 7.

(18)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壹 、 自 我 差 異 理 論 (Self-Discrepancy) Higgins(1987)認 為 人 對 自 己 有 三 種 信 念 : ( 一 ) 、 實 際 我 (actual me), 自 己 或 重 要 他 人 (own; significant other)認 為 自 己 真 正 的 樣 子 ; ( 二 ) 、 理 想 我 (ideal me), 自 己 或 重 要 他 人 希 望 成 為 的 樣 子 ; ( 三 ) 、 應 該 我 (ought me), 自 己 或 重 要他人認為應該成為的樣子。不同類型的自我差異,代表不 同類型負相關的心理情況,與各種不同的不適情緒表現。 貳 、 身 體 意 象 (Body Image) 身體意象是一個人在其內心中對身體體型的圖像,也是 一 個 人 對 自 己 身 體 特 徵 的 客 觀 認 知 與 主 觀 評 價 和 感 受 (Schilde r, 1935) 。 大 致 上 可 分 為 四 個 向 度 : ( 一 ) 、 知 覺 ( p e r c e p t u a l ) ( 二 )、 認 知 ( c o g n i t i v e ) ( 三 )、 情 感 ( a f f e c t i v e ) ( 四 ) 、 行 為 (behavioral)。 参 、 身 體 活 動 (Physical Activity) Casperson, Powell與 Christenson(1985)將 身 體 活 動 定 義 為 由 骨 骼 肌 產 生 的 任 何 身 體 運 動 , 活 動 強 度 由 低( 如 : 睡 覺 ) 到 高 強 度 ( 心 跳 達 180下 /分 鐘 ) , 身 體 活 動 會 導 致 能 量 的 消 耗,且可以從中測量消耗的卡路里量;在日常生活中的身體 活動可分為工作職業類,體育運動類,調節運動類,家事勞 動或其他各種能消耗熱量之大小活動等。本研究所指之運動 包 含 下 課 在 操 場 上 的 所 有 活 動,如 : 走 路、呼 拉 圈、伏 地 挺 身 、 健身操等,只要學生認為有運動即可。. 8.

(19) 肆 、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 T h e F i f t h a n d S i x t h G r a d e St u d e n t s ) 我 國《 兒 童 及 少 年 福 利 與 權 益 保 障 法 》第 2 條 中 規 定 :「 所 稱兒童及少年,指未滿十八歲之人;所稱兒童,指未滿十二 歲之人;所稱少年,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張春 興 ( 2007 ) 認 為 : 青 少 年 時 期 (adolescence) 大 致 自 青 春 期 (puberty)開 始 , 約 11~12歲 , 相 當 於 小 學 高 年 級 。 「 青 少 年 」 與青春期涵義接近,屬於青年期的前半段。本研究所指國民 小學高年級學生,以就讀於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之五、六年 級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 , 年 紀 介 於 10歲 到 13歲 之 間 , 相 當 於 兒 童 期後期和青少年前期。. 9.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章蒐集相關文獻 資料,加以分析與探討,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問 題及研究方法之重要參考。本章共分四節,包含自我差異理 論相關研究、身體意象之理論與意涵、身體活動行為、文獻 探討對本研究的啟示等,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自我差異理論相關研究. 壹、自我差異理論的意義 Higgins(1987)認 為 人 對 自 己 有 三 種 信 念 : ( 一 ) 、 實 際 我 (actual me), 自 己 或 重 要 他 人 (own; significant other)認 為 自 己 真 正 的 樣 子 ; ( 二 ) 、 理 想 我 (ideal me), 自 己 或 重 要 他 人 希 望 成 為 的 樣 子 ; ( 三 ) 、 應 該 我 (ought me), 自 己 或 重 要他人認為應該成為的樣子。不同類型的自我差異,代表不 同類型負相關的心理情況,與各種不同的不適情緒表現。實 際 /理 想 自 我 差 異 發 生 在 個 人 覺 察 到 自 己 實 際 狀 態 與 理 想 狀 態 不 符 時 ( 例 如 : “我 很 胖 , 但 理 想 中 我 喜 歡 瘦 ”) , 會 產 生 相 關 沮 喪 情 緒 ( 例 如 , 失 望 , 不 滿 , 悲 傷 ) ; 實 際 /應 該 自 我 差異發生在個人認為自己實際狀態與自己應該的狀態不符時 ( 例 如 : “我 很 胖 , 但 我 應 該 瘦 ”) , 則 會 產 生 相 關 焦 慮 情 緒 (如恐懼,威脅,煩躁)。 Higgins(1987)提 出 自 我 的 三 種 信 念 : 實 際 我 、 理 想 我 和. 10.

(21) 應 該 我 , 不 同 類 型 間 的 自 我 差 異 導 致 特 定 的 情 感 和 動 機 狀 態,可能會引發自我規範行為(如:身體活動),目的在減 少自我狀態和自我導向之間的差異。 貳、自我差異理論的相關研究 近 年 來 , 自 我 差 異 理 論 的 相 關 研 究 在 國 外 研 究 日 益 增 多,然而在國內仍屬少見,且大部分偏重於心理學領域的相 關研究。本節蒐集並整理國內外自我差異理論的相關研究, 分析探討自我差異理論研究的重點趨勢,以作為本研究之重 要理論依據及研究設計參考。 Brunet(2012)以 身 體 自 我 差 異 ( 實 際 /理 想 、 實 際 /應 該 ) 和 身 體 活 動 之 間 的 關 聯 性 為 研 究 主 題 , 以 年 輕 婦 女 為 樣 本 ( n=205;平 均 年 齡 =18.87歲 , 標 準 差 =1.83) 填 寫 自 陳 問 卷 。 由其研究顯示,實際和理想(或應該)身體自我知覺和身體 活動相關,當實際和理想自我差異分數是相近的,則身體活 動 水 平 將 增 加;而 當 差 異 分 數 高 時,身 體 活 動 水 平 相 對 降 低 。 Phillips(2005) 從 自 我 差 異 與 客 觀 的 自 我 意 識 理 論 研 究 中發現:高自我意識將加強自我差異和情感之間的關係。研 究結果顯示,自我意識低時,自我差異小,且與情感沒有顯 著關係。然而,當自我意識高時,自我差異強烈預測情感體 驗。 有 鑑 於 衡 量 自 我 差 異 的 自 我 問 卷 之 實 用 性 問 題 , Francis(2006)提 出 一 個 稱 為 「 自 我 線 路 測 量 」 的 替 代 工 具 , 其 要 求 參 與 者 提 出 五 個 屬 性 為「 理 想 我 」的 和 五 個 屬 性 為「 應 該我」的標準,然後確定每一個「理想我」和「應該我」的 屬性的反義詞。這些都被刻劃在一個垂直尺度上,參與者把. 11.

(22) 自己實際、理想和可能的自我標記在每一行上。如此可使參 與者和研究人員更容易進行測量,同時消除了主觀判斷。 王 林 飛 ( 2009) 研 究 指 出 現 實 社 會 中 自 我 差 異 現 象 是 常 見的,其範圍包含自己的特長、能力、外表和社會接受性等 方面在知識、態度和情感上的统合,也是把個體作為一個事 物來認識所產生的知覺和評價。人的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及 成就動機等與自我差異與有密切關係。極端的自我差異常引 發不小的社會震盪,如:罹患抑鬱症,甚至有學生因不堪重 重負擔而輕生。因此相關學者認為研究自我差異現象應著重 心理健康問題,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相關研究已成為當 前社會學、心理學領域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 蔡 孟 桓 ( 2005) 研 究 自 我 差 異 與 情 緒 、 自 尊 及 人 際 敏 感 關 係 時 , 發 現 個 人 實 際 /理 想 差 距 與 憂 鬱 情 緒 有 正 向 關 係 , 差 距愈大,感受到憂鬱情緒經驗愈嚴重;在自尊方面,當個體 不能達到理想或應該自我時,都會呈現低自尊;在人際敏感 上,個體於實際自我與重要他人共同期望間差距愈大,人際 互動困擾的敏感度也愈大。 由於長期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環境建構的發展差異,中國 文化和西方文化對自我的標準是不同的。西方文化以實際自 我為中心,而中國文化則偏重於在重要他人的期望中成長, 有「面子」問題,因此評估自我時有更高的標準,也預測了 更 強 烈 的 抑 鬱 傾 向 。 Cheung(1997)以 84個 處 於 青 少 年 前 期 的 香港中國人為研究對象,採取結構化訪談和受訪者自陳其抑 鬱症嚴重程度,以對自我差異認知進行了評估,研究實證顯 示,實際的和非期望的自我之間的差異預測了更強烈的抑鬱 症。. 12.

(23) 綜合上述國內外自我差異相關文獻研究,歸納後發現, 自我差異意識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甚大,不僅影響個人參與 身體活動意願,也關係到個人自尊,更人際互動上扮演著重 要角色,而且不分男女老幼並擴及各個層面。此外,隨著通 訊科技的急速發展和普及化,自我差異意識觀念的傳遞與建 構更加複雜化,因此,如何建立正確的自我差異意識以導正 個人身心發展,孕育正向的社會風俗及日常生活習慣,實為 重要議題。. 第二節. 身體意象之理論與意涵. 壹、身體意象理論的意義 身 體 意 象 (body image)是 一 個 人 在 其 內 心 中 對 身 體 體 型 的圖像,也是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特徵的客觀認知與主觀評價 和 感 受 (Schilder, 1935)。 身 體 意 象 大 致 上 可 分 為 四 個 向 度 : ( 一 ) 、 知 覺 (perceptual): 反 映 個 人 心 中 對 自 己 身 體 所 形 成 的 影 像 , 然 而 個 體 所 知 覺 的 外 型 並 不 一 定 和 實 際 的 外 型 一 致 。 ( 二 ) 、 認 知 (cognitive): 反 映 個 人 對 身 體 外 表 與 儀 態 的想法與評價,包含身體不同部位的吸引力、體力、體適能 等 等 概 念 。 ( 三 ) 、 情 感 (affective) : 反 映 個 人 對 身 體 外 表 與儀態的感受經驗,正面感受是舒適和得意的,而負面感受 則 為 焦 慮 及 厭 惡 。 ( 四 ) 、 行 為 (behavioral): 反 映 個 人 對 身 體正面或負面知覺、想法及感受,會影響個人穿著和選擇所 參與之活動。國內部分學者對身體意象一詞所下的定義或有. 13.

(24) 些 許 不 同,不 過 其 概 念 與 精 神 內 涵 則 是 一 致 的。張 春 興 ( 2 0 0 2 ) 主張身體意象是個體對自我身體外表的一種主觀性、綜合性 與 評 價 性 的 概 念 ; 羅 惠 丹 (2004)認 為 個 人 的 身 體 意 象 會 在 個 人成長過程中因為經驗而累積,並且會在與環境互動過程中 逐 漸 形 成 。 楊 嘉 惠 、 林 耀 豐 ( 2011) 對 身 體 意 象 所 下 的 定 義 為 : 個 體 心 中 對 身 體 表 徵 和 身 體 各 部 位 的 概 念 , 包 含 知 覺( 評 估自我體型)、主觀(身體滿意度、關注、焦慮)以及評價 (自己對別人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等層面,而此概念會受 到歷史、文化及時尚潮流等因素所影響,並因時間過程而有 所變化。 由於電子數位通訊的發達,使得各式傳播媒體已深入並 普 及 於 日 常 生 活 中,其 影 響 效 力 已 嚴 重 威 脅 學 校 教 育,因 此 , 受 到 部 分 以 身 體 顯 學 及 視 覺 感 受 為 主 要 訴 求 的 傳 播 媒 體 影 響,社會價值觀點屢屢遭受誤導,導致現代人極力追求完美 輕盈的外表。身體意象的相關研究在國、內外研究眾多,本 節蒐集並整理國內外身體意象相關的研究,歸納身體意象未 來研究的重點趨勢,以作為本研究之重要參考。 貳、身體意象理論的相關研究 Brunet(2010)認 為 身 體 意 象 有 性 别 差 異 且 自 尊 會 影 響 社 會 體 型 焦 慮 ( S o c i a l P h y s i q u e A n x i e t y , 簡 稱 S PA ) , 並 以 青 少 年 為 樣 本 ( n=329 ; 58% 為 男 生 ) , 發 現 男 孩 比 女 孩 有 顯 著 較 低 的 纖 瘦 要 求 和 S PA , 但 卻 有 較 高 的 肌 肉 發 達 和 自 尊 要 求 。 研 究 也 顯 示 自 尊 顯 著 影 響 S PA, 而 S PA 顯 著 影 響 了 肌 肉 發 達和纖瘦之意圖。 L o d e w y k ( 2 0 0 9 ) 表 示 目 前 體 育 課 的 參 與 率 減 少,除 了 女 性. 14.

(25) 外 , 青 少 年 不 健 康 的 活 動 和 肥 胖 已 經 影 響 參 加 體 育 課 的 人 數。於是從性別,身體意象和社會認知理論出發,研究學生 (n= 316)在 上 體 育 課 時 身 體 體 型 的 差 異 、 自 我 效 能 、 考 試 焦 慮和成就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在身體體型尺寸上有明顯的 性別差異(女性希望有較纖瘦的身材);女性身體尺寸的差 異,預測了考試焦慮和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同時預測男性和 女性的成就分數。因此體育教學應有適當的示範課程和教學 練習,以化解潛在令女性痛心之負面身體意象差異,讓女性 學習時覺得能勝任和更具安全感。 陳 虹 年 ( 2012) 將 身 體 意 象 主 題 統 整 於 課 程 中 , 研 究 結 果顯示,學生對於理想體型知覺類型可分為三種:(一)、 服從型;(二)、批判型;(三)、自信型。隨著課程的實 施,服從型與批判型的學生可轉變為自信型;受父母正面評 價與不受父母負面評價者,形成自信感;受父母負面和同儕 負面評價者,形成自卑感;若受到同儕正面評價,將形成自 信感,而且甚至能降低由於父母負面評價所形成的自卑感。 許 承 先 、 劉 介 宇 、 蔡 春 美 、 陳 淑 貞 ( 2010) 研 究 顯 示 , 76.38%的 研 究 對 象 自 陳 會 進 行 體 重 的 控 制 , 包 括 減 輕 、 維 持 及增加體重;經分析結果指出,影響體重控制意向的因素包 括 性 別 、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BMI)、 媒 體 、 同 儕 與 身 體 意 象 等 變 項 ; 女 生 的 體 重 控 制 意 向 顯 著 大 於 男 生 ; BMI愈 高 者 , 其 身 體意象愈差,體重控制的意向也愈高。 林 桓 立 ( 2009) 探 討 大 學 女 生 對 體 型 意 識 與 減 重 方 式 , 並 以 真 理 大 學 646名 女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 , 發 現 60%學 生「 期 望 體 型 」 小 於 「 實 際 體 型 」 , 80%學 生 「 期 望 體 型 」 小 於 「 自 我認知體型」,顯示參與學生在體型認知上有很大差異;近. 15.

(26) 90%學 生 的 實 際 體 型 屬 正 常 、 稍 瘦 與 非 常 瘦 , 其 中 之 1/3正 在 減肥,大部分學生不滿意自己體型,都期望再瘦一點。 黃 素 珍( 2 0 0 6 )針 對 3 3 3 名 健 身 運 動 參 與 者 之 體 能 與 健 康 評估做研究,結果發現不論在體能評估、體能取向、健康評 估及身體滿意度等方面男性皆高女性,而女性則在外表注重 程度上高於男性。 李 碧 霞 、 陳 靜 敏 (2005)研 究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身 體 意 象 、 自尊與身體活動三者之關係,發現男生在身體意象、自尊與 身體活動得分均高於女生且較正向,三者交互關係都屬正相 關,因此若欲提升學生身體活動行為,應正確建立學生身體 意象及自尊觀念,尤其是外表、身材方面更須提供個別適性 之輔導。 陳 忠 勝 、 卓 俊 伶 ( 2007) 的 研 究 顯 示 對 外 表 的 重 視 程 度 及減重意圖方面女性高於男性,但女性對於自己外表的滿意 度卻低於男性。女性參與身體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期望能得到 更好的身體意象;而男性參與身體活動的行為則主要是為了 健身及雕塑身體線條,其身體活動並未受到身體體型滿意度 的影響。 楊 嘉 惠 、 林 耀 豐 ( 2011) 研 究 認 為 身 體 意 象 的 觀 念 不 論 對男性或女性皆有影響,且在不同的年齡層有著不同程度的 差異。國小男生的身體意象顯著比女生正向,自尊、身體活 動得分均高於女生;國中男生在外表評價、體能評價、身體 各部位滿意度均高於女生,而女生則是在外表取向滿意度比 男生高;高中男生在外表及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均高於女生, 女生則比男生更關注自己的外表;大學女生在疾病適應、體 重關注和自覺均高於男生,但在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則是低於. 16.

(27) 男生。男性會採取身體活動的方式來達到擁有強壯的肌肉線 條與強健的外型為目的,但女性在參與身體活動時,則大多 是想得到纖細的體態,同時會配合飲食控制來達到其目的。 歸納上述相關文獻研究後發現以國小學童為主要研究對 象之相關文獻則稍嫌不足。身體意象受父母、同儕、大眾傳 播系統等所影響,普遍女性對身體意象抱持較負面的想法, 「瘦還要更瘦」,因此會節食、控制體重,以期能更輕盈纖 瘦;男性身體意象比較正面,他們在乎自己的肌肉線條是否 結實健美,且會利用運動來達到目的。身體意象佳的人較具 自信,反之,則產生自卑心理。. 17.

(28) 第三節. 身體活動行為. 壹、身體活動行為的意義 Casperson, Powell與 Christenson(1985)將 身 體 活 動 定 義 為 由 骨 骼 肌 產 生 的 任 何 身 體 運 動 , 活 動 強 度 由 低( 如 : 睡 覺 ) 到 高 強 度 ( 心 跳 達 180下 /分 鐘 ) , 身 體 活 動 會 導 致 能 量 的 消 耗,且可以從中測量消耗的卡路里量;在日常生活中的身體 活動可分為工作職業類,體育運動類,調節運動類,家事勞 動或其他各種能消耗熱量之大小活動等等。 身 體 活 動 的 相 關 研 究 文 獻 顯 示 影 響 兒 童 身 體 活 動 的 因 素,有些著重於情境,有些則聚焦於個體的心理因素。如果 能瞭解兒童的參與動機,除了可提供探討有關運動參與動機 的研究依據外,也可讓親、師或有關單位提出介入策略,以 期提升身體活動量。 貳、身體活動行為理論的相關研究 吳 修 廷 、 廖 主 民 ( 2011) 以 問 卷 方 式 調 查 臺 灣 地 區 國 小 三 年 級 到 國 中 九 年 級 ( 9~15 歲 ) 的 3321 位 兒 童 及 青 少 年 。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參與運動最主要的理由是「健康」和「技 能 促 進 」; 參 與 動 機 方 面 則 分 別 是 「 健 身 和 技 能 促 進 」、「 社 會 期 望 和 外 在 因 素 」、「 競 爭 和 挑 戰 」、「 社 會 增 強 」、「 正 向情緒和友誼」、「團隊合作」。在性別差異方面,除了團 隊合作外,男生皆顯著高於女生;另外,在年齡層上,身體 活動量隨著年級增加至六年級是最高的,但六年級之後就急 速下降,至九年級是最低的。. 18.

(29) 方 進 隆 、 黃 泰 諭 ( 2011) 研 究 指 出 現 今 的 社 會 環 境 使 我 們 的 學 童 及 青 少 年 傾 向 於 靜 態 生 活 , 受 到 自 動 化 機 械 便 利 性、課餘活動時間和空間不足、便利化科技發展、升學主義 及社區運動環境不足等因素影響,使青少年身體活動的機會 大大減少。而培養學童參與身體活動的行為及習慣,除了學 校師長的推廣以及與社區的結合外,家庭也是重要的推手。 許多研究發現家中父母親的生活型態及其對參與身體活動的 支持程度,會大大影響青少年的行為及從事運動的意願與傾 向。除此之外,許多外在因素如營養、遺傳、文化與環境等 也都會影響身體活動的行為與習慣。 蔡 忠 昌 、 劉 蕙 綾 ( 2006) 指 出 從 許 多 的 研 究 可 以 證 實 運 動對於健康促進的提升有相當程度的幫助,例如:規律的運 動習慣可以增進心臟血管的機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 險;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增加生長激素的分 泌與體脂肪的分解,運動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可以做到體重 控 制 ; 運 動 可 以 增 加 腦 部 腦 啡 (endorphin)的 分 泌 , 降 低 焦 慮 和提高睡眠品質,更可以增加愉悅的感覺讓人減除龐大的生 活壓力;此外,從身體免疫的角度來看,適量的運動能提高 身體的抵抗力。 鄭 旭 村 ( 2006) 以 國 小 五 、 六 年 級 學 童 為 研 究 對 象 , 探 討健身運動參與行為及相關因素,發現對於規律運動參與行 為 不 同 年 級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 規 律 運 動 參 與 行 為 男 生 多 於 女 生;有社團經驗或參與運動團隊者,規律運動參與行為多於 無 社 團 經 驗 者,且 有 顯 著 差 異;在 環 境 因 素 上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 黃 永 任( 2 0 0 7 )研 究 認 為 運 動 有 助 益 於 提 升 骨 骼 的 健 康 , 運動時肢體的跳躍動作可以提升青少年的骨質密度,避免年. 19.

(30) 老後骨質的大量流失,同時增加肌耐力及神經的控制能力, 有利於促進肢體健全的功能。 塗 紫 吟 ( 2008) 認 為 上 體 育 課 並 不 會 影 響 到 學 生 的 學 業 表現,相反地,多上體育課不僅可以提升個人身體機能,使 學生於課堂上課更具有專注力,並能培養個人的自律行為。 現今社會因情緒困擾而引發憂鬱症是很普遍的現象,憂鬱症 是青春期就容易發生的疾病,且女性約是男性的兩倍,憂鬱 情緒若無法尋求適當管道抒解,其造成的問題與悲劇是相當 嚴重的。 周 嘉 琪 ( 2004) 認 為 運 動 參 與 有 益 於 個 體 身 、 心 、 靈 的 發展,除了可以提升心肺功能、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增加骨 骼密度外,更可以有利於正面情緒的增進,也能減低負面情 緒的反應。正面的情緒感受包括自尊與自我概念的提升,增 加體力因而產生勝任感、變得較有活力、敏捷,有清晰的思 緒與增加幸福的感覺,也會使個體較為樂觀。有許多的研究 證明參與運動的青少年能夠在運動中得到更多的歸屬感、肯 定與自信心,讓他們對於「自我」的概念更加完整。 劉 明 賜 ( 2004) 研 究 國 小 五 、 六 年 級 之 學 童 體 型 、 身 體 活動量及規律運動之關係,發現體型正常組與過輕組學童在 身體活動量上均顯著優於肥胖組之學童,且肥胖兒童之規律 運動行為顯著低於正常或過輕學童。 Te l a m a e t a l . ( 2 0 0 5 ) 針 對 孩 童 時 期 的 身 體 活 動 型 態 做 長 達 2 1 年 追 蹤 研 究,提 出 9 - 1 8 歲 的 兒 童 日 常 生 活 中 習 慣 從 事 身 體活動,會影響其成年期後從事身體活動的態度。因此,身 體活動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孩童或青少年時期就開始養 成,若是孩童時期不習慣從事身體活動,那麼長大後也就不. 20.

(31) 太可能將身體活動視為終生習慣。 林 和 志 、 黃 國 光 、 曾 明 郎 、 陳 燕 雪 ( 2012) 以 雲 林 地 區 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研究學童背景變項與家庭社經地位 對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發現:男生學童的運動參 與行為明顯高於女生學童;運動參與行為六年級學童明顯高 於五年級學童;兄弟姐妹人數、父、母親教育程度及收入等 不會影響高年級學童運動參與行為。 綜 合 上 述 科 技 的 發 達 、 社 會 的 變 遷 改 變 了 人 們 生 活 型 態,課業壓力、時間及空間不足,讓身體活動量從小學六年 級後開始急速下降,到國中三年級最低,而這段時間正是兒 童成長發育的黃金期,更不容忽視此問題。美國健康白皮書 「 Healthy People 2010」 中 提 出 , 目 前 需 要 增 加 兒 童 之 身 體 活動量,以降低坐式生活型態,來達成預防各種疾病與促進 健康體適能之目的,並強調不管從事任何形式之身體活動, 均比坐式生活或不活動之生活型態對健康更有幫助。. 21.

(32)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對本研究的啟示. 壹、對研究樣本的啟示 審 美 觀 受 社 會 文 化 及 媒 體 影 響( 賈 文 玲 , 2 0 0 1; 尤 嫣 嫣 , 2002; 唐 妍 蕙 , 2004; 甘 智 文 , 2006) , 肥 胖 被 認 為 懶 惰 、 不健康的象徵,婦女為追求幸福的人生,大學生要發展異性 關係,對外表重視程度更甚一般人,因此從國內外相關研究 顯示,在自我差異、身體意象與身體活動的相關樣本中,大 多以婦女或大學生為主要測試對象,對於成長發育中之青少 年則較少著墨。然而,隨著電子數位媒體的普及和濫用,錯 誤的身體意象透過日常生活媒介不斷的傳輸,心理學行為主 義 大 師 Skinner認 為 人 的 一 生 都 是 處 於 學 習 環 境 ( 張 春 興 , 2 0 1 0 ); B a n d u r a 的 社 會 學 習 理 論 也 提 到 人 由 觀 察 他 人 之 行 為 來 學 習 , 即 所 謂 的 模 仿 ( m o d e l i n g ) ( 黎 士 鳴 譯 , 2 0 1 1 ); P i a g e t 的 認 知 發 展 理 論 指 出 7至 11歲 兒 童 正 值 具 體 運 思 期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面 對 問 題 時 其 推 理 思 維 能 力 僅 限 於 眼 前 所 見 的 具 體 情 境 或 經 驗 ( 黃 德 祥 , 2006) ; 而 國 小 學 童 正 處 於模仿學習期且缺乏判斷能力的時期,偏差的身體意象對他 們影響甚劇。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正確觀念與健康行為若能從小養 成則可以一生受用無窮,因此本研究以小學高年級為主要研 究對象,希望透過本研究,提供良好的認知基礎,協助兒童 建立正確的身體意象及身體活動概念以促進身心健康。. 22.

(33) 貳、對研究方法的啟示 綜觀上述相關文獻可知,由建構理念、質性訪談到量化 統計分析過程,兼重質化與量化的研究,是十分嚴謹的研究 方式,對於未來研究方法的設計,有很大的啟發作用。本研 究以自我差異理論的概念為基礎,依此建立研究架構並以問 卷做實證研究,施測樣本對象為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之後 將做統計分析與驗證。 參、量表的使用 本 研 究 所 使 用 之 測 量 工 具 , 以 Brunet等 (2012)提 出 之 自 我 差 異 量 表 為 架 構 , 並 結 合 蔡 俊 傑 ( 2009) 提 出 的 運 動 參 與 行為量表,整合編製青少年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量 表。. 23.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輔以相關參考文獻的 探討與分析結果,作為研究架構的主要依據。因此,本研究 以問卷施測為主要之研究方法,首先針對抽樣對象以青少年 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量表測量,依據量表施測所得 到之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歸納分析結果後,將結果與相關參 考文獻進行探討與彙整,以探究研究架構所含的研究問題及 研究結果。本章分為研究架構、研究實施程序、研究對象、 研究工具及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等項,依序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自我差異理論的概念為基礎,編製青少年身體 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量表,依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分 析 量 表 施 測 結 果 。 本 研 究 以 性 別 、 年 級 、 BMI值 、 身 體 狀 況 及運動態度等五個背景變項在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 上之差異性,並分析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間之相關 性 作 為 主 要 研 究 架 構 , 其 研 究 架 構 設 計 如 圖 3-1所 示 。. 24.

(35) 身體意象自我差異 1、真實我/理想我 2、真實我/應該我 3、理想我/應該我. 背景變項 1、性別 2、年級 3、BMI值 4、身體狀況 5、運動態度. 身體活動. 圖 3-1.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實施程序. 本 研 究 實 施 程 序 分 為 : ( 一 )、 文 獻 蒐 集 探 討 與 分 析 ; ( 二 )、 確 立 研 究 主 題 ; ( 三 )、 選 用 研 究 工 具 ; ( 四 )、 進 行 量 表 施 測 ; (五 )、 電 腦 資 料 處 理 ; (六 )、 撰 寫 論 文 報 告 , 研 究 實 施 程 序 如 圖 3-2所 示 。. 25. 撰寫論文報告. 研究實施程序. 電腦資料處理. 進行量表施測. 選用研究工具. 確立研究主題. 文獻蒐集探討與分析 圖 3-2.

(36) 壹、文獻蒐集探討與分析 本 研 究 文 獻 蒐 集 主 要 利 用 臺 灣 全 文 資 料 庫 (Hyread)、 圖 書 館 教 育 資 料 光 碟 系 統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 e n t e r; E R I C )、 中 文 期 刊 電 子 服 務 ( C E P S )、 全 國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 EBSCOhost等 資 訊 系 統 及 國 內 各 大 學 圖 書 館 資 料 , 針對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相關領域廣泛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 資料及閱讀,並經分析、討論、整理以及聚焦後,設定主要 研究架構及研究主題。 貳、確立研究主題 透過廣泛文獻蒐集與研讀後,對身體意象自我差異理論 有更進一步了解,並發現國內青少年受到錯誤媒體資訊的傳 播而扭曲的身體意象日趨嚴重,引發了一連串妨礙身心發展 等問題,因此確定以青少年身體意象自我差異與身體活動關 係之探討為本研究主題。 參、選用研究工具 本量表問卷以符合研究需要為主,其中包含三個項目, 其一:根據研究主題,對小學生基本背景資料做調查,了解 研 究 參 與 者 的 性 別 、 年 齡 、 BMI、 身 體 狀 況 和 運 動 態 度 之 現 況 , 其 二 : 調 查 小 學 生 的 身 體 活 動 行 為 , 並 以 蔡 俊 傑( 2009) 提 出 的 運 動 參 與 行 為 量 表 為 測 量 工 具 , 其 三 : 以 Brunet et al. ( 2012) 提 出 自 我 差 異 量 表 為 架 構 , 整 合 編 製 青 少 年 身 體 意 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量表。 在預試的問卷回收後,經項目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及 修正題目之後,考驗其信度、效度,確定量表題目,編製成 正式問卷,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 26.

(37) 肆、進行問卷施測 在調查研究過程中以「問卷調查」為主,依本研究需要 選擇臺中市國小高年級生為研究樣本,並實施問卷調查,深 入了解研究問題。 決定研究樣本後,事先拜訪本研究之相關學校資訊組長 及高年級導師,懇請惠予協助,並決定施測日。在施測日當 天,由本研究之相關人員或本人親自進行施測,利用各校電 腦教室,在教師說明研究目的及電腦填答問卷填答方式後, 請. 學. 生. 點. 入. 施. 測. 網. 址. (. 如. 下. 列. 網. 址. ). ,.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Gh G M S 0 w LT h C Y V h i S 1 V h Y z d h d 0 9 N b 1 E 6 M Q , 並 於 結 束 後 當 場 確認學生是否皆填答完畢。 伍、電腦資料處理 問卷回收後,檢視填答情形,以電腦建檔處理問卷施測 結果,再進行資料分析,並以統計分析考驗研究假設,以了 解研究結果。 陸、撰寫論文報告 將研究結果撰寫報告,並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以完成 本研究論文。. 27.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研究樣本 偏差的身體意象和身體意象的自我差異不僅造成生理飲 食失調和營養失衡,例如:厭食,貪食,暴飲暴食和飲食特 殊 障 礙 等 ( Schulken et al.,1997) , 這 些 偏 差 嚴 重 影 響 到 兒 童身體成長發育,因研究者任教於國小,故本研究以臺中市 之高年級學生作為研究樣本。 貳、取樣方法 根 據 臺 中 市 教 育 局 國 小 學 生 人 數 統 計 資 料 ( 2012) , 目 前 臺 中 市 中 區 小 學 共 計 63所,高 年 級 學 生 男 生 約 12775人,女 生 約 1 1 7 2 4 人。本 研 究 所 採 取 的 取 樣 方 法 是 以 分 層 叢 集 隨 機 取 樣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的 方 式,依 據 研 究 目 的 進行取樣,選取原臺中市(即現臺中市中區)之高年級學生 為樣本,隨機抽六所學校,分層五、六年級學生全班施測, 預 計 取 樣 1000份 。. 28.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編製的「青少年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 量 表 」 為 工 具 , 量 表 包 含 「 基 本 資 料 」、「 運 動 參 與 行 為 」 、 「身體意象自我差異量表」等三類資料。 在 研 究 工 具 分 析 的 部 份 , 分 別 採 取 信 度 分 析 與 因 素 分 析。首先,本研究以項目分析做第一步驟篩選題目,因為項 目 分 析 是 將 量 表 總 分 的 上 下 27%分 為 高 低 組 , 與 每 一 題 得 分 的 平 均 數 進 行 獨 立 樣 本 t 考 驗 , 採 取 其 CR 決 斷 值 (Critical R a t i o, 簡 稱 C R 值 ) 以 為 題 目 取 捨 之 標 準 , 若 C R 值 大 於 3 以 上 , 表 示 該 題 目 具 有 鑑 別 度 。 並 以 因 素 分 析 再 次 考 驗 量 表 的 結 構 。 而 在 信 度 分 析 的 部 份 , 本 研 究 以 內 部 一 致 性 係 數 C r o n b a c h ’s α 值 , 考 驗 研 究 工 具 的 內 部 一 致 性 情 形 , 以 了 解 研究問卷的信度。 壹、基本資料 本研究問卷第一部分基本資料,主要調查國小高年級學 生 相 關 的 背 景 變 項,包 含 性 別、就 讀 年 級、年 齡、身 體 狀 況 、 對運動的態度以及身高、體重。上述這些資料可以分析出樣 本的背景變項。 貳、青少年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量表 一、量表架構 本 研 究 問 卷 第 二 部 份 及 第 三 部 份 , 以 Brunet. et. al.(2012) 提 出 自 我 差 異 量 表 為 架 構 , 並 結 合 蔡 俊 傑 ( 2009)提 出 的 運 動 參 與 行 為 量 表 , 整 合 編 製 青 少 年 身. 29.

(40) 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量表。 其 中 第 二 部 份 蔡 俊 傑 ( 2009) 提 出 的 運 動 參 與 行 為 量表,包含每星期運動次數、每月平均運動時間及每次 運 動 時 身 體 的 感 覺 , 其 信 度 、 效 度 已 獲 得 TSSCI肯 定 , 在 國 內 也 有 多 人 使 用 ( 林 育 輝 , 2010 ; 何 泳 勳 , 2011 ; 傅 慧 蓉 , 2 0 1 1; 蔡 侑 澄 , 2 0 1 2 等 人 ) 。 第 三 部 份 參 酌 B r u n e t et al.(2012)提 出 的 自 我 差 異 量 表 為 架 構 , 將 所 有 題 目 翻 譯為中文後,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加入適合小學生之題 目 , 共 發 展 出 7大 題 題 目 , 每 一 大 題 分 成 3個 小 題 項 , 共 有 21小 題 。 同 時 請 4位 國 內 身 體 意 象 學 者 專 家 進 行 審 查 (專家名單如附件一) ,以 確 保 量 表 題 項 之 表 面 效 度 ( f a c e validity)。 二、填答記分 第一部分基本資料和第二部份運動參與行為是單選 題,第三部份問卷採取七點記分模式,個體針對描述問 題之敘述句,填選其對自身身體意象的評價程度。包括 「 非 常 不 符 合 」 計 1分 , 「 不 符 合 」 計 2分 , 「 稍 為 不 符 合 」 計 3分 , 「 普 通 」 計 4分 , 「 稍 為 符 合 」 計 5分 , 「 符 合 」 計 6分 , 「 非 常 符 合 」 計 7分 。 將 得 分 加 總 後 平 均 , 即為該向度得分,各向度分數互減後差異分數愈高者, 顯示其在身體意象自我差異越明顯,反之亦然。 三、預試之實施 本研究之青少年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體活動量表 共 編 製 了 三 部 份 共 10 題 的 題 項 , 參 考 吳 明 隆 與 涂 金 堂 ( 2 0 0 6 )研 究 指 出 預 試 題 項 應 以 題 數 與 預 試 人 數 比 例 為 3. 30.

(41) 倍 至 5倍 的 比 例 來 進 行 施 測,故 本 研 究 採 題 數 與 預 試 人 數 為 1比 5的 比 例 進 行 預 試 , 為 避 免 無 效 問 卷 產 生 , 共 發 下 100份 預 試 問 卷 。 預 試 問 卷 發 下 1 0 0 份,剔 除 無 效 問 卷 後 共 計 9 5 份 有 效 問 卷 , 其 中 男 生 50人 、 女 生 45人 , 針 對 身 體 意 象 自 我 差 異 量 表 , 經 因 素 分 析 及 信 度 分 析 後 , 顯 著 性 為 p < .05, 總 量 表 之 C r o n b a c h ’s α 值 為 . 9 4 , 實 際 我 C r o n b a c h ’s α 值 為 . 8 9, 理 想 我 C r o n b a c h ’ s α 值 為 . 8 4, 應 該 我 C r o n b a c h ’ s α 值 為 .87, 顯 示 本 量 表 有 良 好 信 度 。. 31.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本研究問卷調查回收後,將全部有效問卷資料整理編碼 (coding), 於 電 腦 儲 存 建 檔 , 並 採 用 SPSS 18.0統 計 套 裝 軟 體 程式,進行研究假設的考驗與資料分析。 壹、資料整理 本研究量表預試或正式量表施測,均依下列步驟進行資 料整理,以求分類的確切性。 一、資料檢核 當 預 試 或 正 式 量 表 調 查 回 收 後 , 利 用 SPSS工 具 列 功 能勘誤,檢視量表的填答情形,凡資料填寫不全者予以 剔除。 二、資料核對 當量表調查資料完成電腦建檔整理後,仔細加以核 對,修正可能的錯誤如:身高、體重誤置公斤、公分等 單位,刪除身高、體重錯誤部分及不完整資料等,使調 查所得的資料能夠正確無誤。 貳、統計分析 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一、描述性統計 以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等描述性統 計,了解受試學生的背景變項、身體意象自我差異及身 體活動之概況情形。. 32.

(43) 二、單一樣本 t 考驗 以 單 一 樣 本 t考 驗 進 一 步 檢 視 真 實 我 /理 想 我 、 真 實 我 /應 該 我 和 應 該 我 /理 想 我 三 者 之 差 異 性 是 否 達 顯 著 水 準。 三、獨立樣本 t 考驗 以 獨 立 樣 本 t考 驗 比 較 不 同 性 別、年 級 學 童 在 身 體 意 象 自 我 差 異 及 身 體 活 動 是 否 有 顯 著 差 異 存 在。當 t 值 達 . 0 5 顯 著 水 準,則 以 雪 費 法 ( S c h e ff e ’s m e t h o d ) 進 行 事 後 比 較 。 四、相關分析 以 積 差 相 關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分 析 探 究 BMI值 、 身 體 狀 況 、 運 動 態 度 、 身 體 意 象 中 之 真 實 我 、 理想我、應該我及身體活動相互間之關係。 五、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以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來探討學童在身體意象本身自 我 差 異 分 數 ( 即 理 想 我 分 數 -真 實 我 分 數 、 應 該 我 分 數 真 實 我 分 數 、 理 想 我 分 數 -應 該 我 分 數 ) 是 否 有 顯 著 差 異 存在。. 33.

(4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旨在討論本研究中臺中市中區國小高年級學生 之不同背景變項與身體意象及身體活動關係問卷調查後 之統計結果,共分為三節,以下分別就各變項之現況分 析 、 各 背 景 變 項 在 身 體 意 象 及 身 體 活 動 行 為 之 差 異 分 析,以及各背景變項、身體意象、身體活動行為之相關 性分析提出討論。. 第一節各個變項之現況分析. 壹、背景變項現況分析 一、性別 由 表 4-1得 知 , 本 研 究 之 有 效 樣 本 共 計 1107人 , 其 中 , 男 生 為 575人 , 女 生 則 為 532人 , 分 別 各 佔 51.9%及 48.1%。 表 4-1 性別次數分配統計表 性別 次數 男 575 女 532 總和 1107. 百分比 51.9 48.1 100.0. 34. 有效百分比 51.9 48.1 100.0. 累積百分比 51.9 100.0.

(45) 二、年級 本 研 究 取 樣 身 分 如 表 4 - 2, 在 有 效 樣 本 中 , 國 小 五 年 級 有 600人 、 國 小 六 年 級 有 507人 , 分 別 各 佔 54.2%及 45.8%。 表 4-2 年級次數分配統計表 年級 次數 五年級 600 六年級 507 總和 1107. 百分比 54.2 45.8 100.0. 有效百分比 54.2 45.8 100.0. 累積百分比 54.2 100.0. 三、身體狀況 身 體 狀 況 統 計 資 料 如 表 4 - 3, 圓 餅 圖 如 圖 4 - 1 所 示 , 研 究 樣 本 資 料 顯 示 身 體 狀 況 以 很 健 康 最 多 , 共 4 7 6 人 , 佔 4 3 %; 偶 而 很 累 有 225人 , 佔 20.3%; 有 點 累 有 183人 , 佔 16.5%; 不 覺 得 累 有 132人 , 佔 11.9%; 經 常 生 病 有 47人 , 佔 4.2%; 經 常 感 到 很 累 有 44人 , 佔 4.0%。 表 4-3 身體狀況次數分配統計表 身體狀況 次數 百分比 經常生病 47 4.2 經常感到很累 44 4.0 偶而很累 225 20.3 有點累 183 16.5 不覺得累 132 11.9 很健康 476 43.0 總和 1107 100.0. 35. 有效百分比 4.2 4.0 20.3 16.5 11.9 43.0 100.0. 累積百分比 4.2 8.2 28.5 45.1 57.0 100.0.

(46) 身體狀況 4.2%. 4.0% 經常生病 20.3%. 43.0%. 經常感到很累 偶而很累. 16.5%. 有點累. 11.9%. 不覺得累 很健康. 圖 4-1 身 體 狀 況 圓 餅 圖 四、運動態度 運 動 態 度 分 配 統 計 表 如 表 4-4, 圓 餅 圖 如 圖 4-2所 示 , 運 動 態 度 以 非 常 喜 歡 最 多 , 共 494人 , 佔 44.6%; 很 喜 歡 有 268 人 , 佔 24.2%; 有 點 喜 歡 有 195人 , 佔 17.6%; 有 點 不 喜 歡 有 98人 , 佔 8.9%; 非 常 不 喜 歡 有 31人 , 佔 2.8%; 很 不 喜 歡 則 有 21人 , 佔 1.9%。 整 體 而 言 , 喜 歡 運 動 的 約 占 八 成 左 右 , 顯 示 大部分受試者是喜歡運動的。 表 4-4 運動態度次數分配統計表 運動態度 非常不喜歡 很不喜歡 有點不喜歡 有點喜歡 很喜歡 非常喜歡 總和. 次數 31 21 98 195 268 494 1107. 百分 比 2.8 1.9 8.9 17.6 24.2 44.6 100.0. 36. 有效百分比 2.8 1.9 8.9 17.6 24.2 44.6 100.0. 累積百分比 2.8 4.7 13.6 31.2 55.4 100.0.

(47) 運動態度 2.8% 1.9%. 8.9% 非常不喜歡. 44.6%. 17.6%. 很不喜歡 有點不喜歡 有點喜歡. 24.2%. 很喜歡 非常喜歡. 圖 4-2. 運動態度圓餅圖. 五 、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 BMI)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統 計 ( BMI) 如 表 4-5, 男 生 BMI 平 均 數 為 1 9 . 3 3, 標 準 差 為 3 . 9 2; 女 生 B M I 平 均 數 為 1 8 . 2 4, 標 準 差 為 3 . 4 0。 對 照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 2 0 1 3 ) 兒 童 及 青 少 年 B M I 標 準 值 , 男 生 10 到 13 歲 之 間 正 常 範 圍 為 15.4~22.2, 女 生 10 到 13 歲 之 間 正 常 範 圍 為 15.2~22.2。 且 參 照 圖 4-3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長 條 圖 , 可 見 大 多 數 受 試 學 生 其 BMI 值 都 落 在 標 準 範 圍 。 表 4-5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 BMI) 統 計 表 BMI 個數 平均數 5 7 5 19.33 男生 532 18.24 女生. 37. 標準差 3.92 3.40. 變異數 15.37 11.58.

(48) 圖 4-3. 身體質量指數長條圖. 貳、身體意象自我差異現況分析 身體意象自我差異統計如表. 4-6, 結 果 顯 示 「 真 實 我 」. 平 均 數 為 4.64, 標 準 差 為 1.19; 「 應 該 我 」 平 均 數 為 5.04, 標 準 差 為 1.17; 「 理 想 我 」 平 均 數 為 5.48, 標 準 差 為 1.13。 「理想我」得分最高,「應該我」居次,且以上兩者得分均 高於「真實我」,可見研究樣本在身體意象上確實存有自我 差 異 概 念 ; 顯 示 受 試 學 生 心 目 中 理 想 自 我( 代 表 希 望 、 願 望 ) 比應該自我(應當、責任、義務)之標準高,也大於真實自 我(實際擁有)標準。真實我分數最低,而受試學生存有比 真 實 我 更 好 的 理 想 我 與 應 該 我 之 樣 貌,結 果 與 Higgins(1987) 自我差異理論相符。. 38.

(49) 表 4-6 身體意象自我差異統計表 變項 個數 平均數 1 1 0 7 4.64 真實我 1107 5.04 應該我 1107 5.48 理想我. 標準差 1.19 1.17 1.13. 排序 3 2 1. 從 表 4 - 7、 表 4 - 8、 表 4 - 9 可 進 一 步 發 現 真 實 我 / 理 想 我 、 真 實 我 /應 該 我 及 理 想 我 /應 該 我 三 者 之 間 的 差 異 性 皆 達 .05 顯著水準,可見受試學生在身體意象方面普遍存在有自我差 異 觀 念 , 與 Higgins(1987)提 出 之 自 我 差 異 理 論 吻 合 。. 表 4-7 真 實 我 /理 想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變項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1107 4.64 1.19 真實我 1107 5.48 1.13 理想我. 自由度 1106 1106. t 值 130.05 162.04. 顯著性 .00 .00. 自由度 1106 1106. t 值 130.05 142.83. 顯著性 .00 .00. *p < .05. 表 4-8 真 實 我 /應 該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變項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1107 4.64 1.19 真實我 1107 5.04 1.17 應該我 *p < .05. 39.

(50) 表 4-9 理 想 我 /應 該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變項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1107 5.48 1.13 理想我 1107 5.04 1.17 應該我. 自由度 1106 1106. t 值 162.04 142.83. 顯著性 .00 .00. *p < .05. 參、身體活動現況分析 表 4-10 為 不 同 性 別、 身 份 身 體 活 動 行 為 之 平 均 數 、 標 準 差 摘 要 表 , 由 表 4-10 得 知 , 在 性 別 方 面 , 男 生 的 身 體 活 動 平 均 數 是 2 8 . 5 2, 大 於 女 生 的 身 體 活 動 平 均 數 2 3 . 5 5, 表 示 男 生 身體活動量大於女生,而女生的身體活動行為又低於總平均 數. 26.13, 顯 示 女 生 身 體 活 動 量 低 於 一 般 水 準 , 此 結 果 與 林. 和 志 、 黃 國 光 、 曾 明 郎 、 陳 燕 雪 ( 2012) 以 雲 林 地 區 國 小 高 年級學童為對象,男生學童的運動參與行為明顯高於女生學 童的研究結果相同。在身份方面差異不大,五年級身體活動 平 均 數 為 2 5 . 5 5, 六 年 級 身 體 活 動 平 均 數 為 2 6 . 8 2, 兩 者 只 相 差 1.27, 此 結 果 與 林 和 志 等 人 ( 2012) 提 出 運 動 參 與 行 為 六 年級學童明顯高於五年級學童之結果略有差異。總體之身體 活 動 平 均 數 為 26.13, 標 準 差 為 11.84; 總 分 最 少 是 2 最 大 是 6 0, 平 均 數 落 在 3 0 分 以 下 , 顯 示 研 究 樣 本 之 身 體 活 動 量 稍 嫌 不 足 , 有「 坐 式 生 活 」形 態 傾 向 , 這 與 方 進 隆 、 黃 泰 諭( 2 0 1 1 ) 提出學童及青少年傾向於靜態生活結果相符,現今的社會環 境因受到自動化機械便利性、課餘活動時間和空間不足、升 學主義及社區運動環境不足等因素影響,使青少年身體活動 的機會大大減少。. 40.

(51) 表 4-10 不同性別、年級身體活動行為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變項. 人數.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數. 標準差. 男生. 575. 60. 2. 28.52. 12.31. 女生. 532. 54. 2. 23.55. 10.74. 總和. 1107. 60. 2. 26.13. 11.84. 五年級. 600. 60. 2. 25.55. 11.43. 六年級. 507. 60. 2. 26.82. 12.28. 總和. 1107. 60. 2. 26.13. 11.84. 41.

(52) 第二節. 各 背 景 變 項 在 身 體 意 象、身 體 活 動 行 為 之差異分析. 壹、性別 一、不同性別身體意象之自我差異 不 同 性 別 在 自 我 差 異 情 形 摘 要 表 如 表 4 - 11, 結 果 顯 示 不 同 性 別 學 生 在「 真 實 我 」及「 應 該 我 」方 面 得 分 有 顯 著 差 異 , t 值皆達顯著水準,同時兩項得分男生均大於女生,表示男 生之身體意象自信心及責任感大於女生,此結果與李碧霞、 陳 靜 敏 ( 2005) 提 出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身 體 意 象 , 男 生 得 分 高 於 女 生 ; 陳 忠 勝 、 卓 俊 伶 ( 2007) 研 究 顯 示 女 性 對 於 自 己 外 表 的 滿 意 度 低 於 男 性 , 以 及 楊 嘉 惠 、 林 耀 豐 ( 2011) 認 為 國 小 男 生 的 身 體 意 象 顯 著 比 女 生 正 向 之 研 究 結 果 類 似。而 在「 理 想我」方面男女生並無明顯差異,但是其平均分數比「真實 我」及「應該我」比較得分還高,表示不分性別大家心目中 對理想的自己有很高的期望。 表 4-11 不同性別在身體意象自我差異情形摘要表 變項 真實我 理想我 應該我.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575 532 575 532 575 532. 4.81 4.46 5.54 5.42 5.12 4.95. 1.18 1.17 1.13 1.12 1.18 1.16. *p < .05. 42. t 值. 組別差異. 5.05*. 男>女. 1.71 2.46*. 男>女.

數據

表 目 錄                 表 4 - 1       性 別 次 數 分 配 統 計 表 … … … … … … …   表 4 - 2       年 級 次 數 分 配 統 計 表 … … … … … … … …   表 4 - 3       身 體 狀 況 次 數 分 配 統 計 表 … … … … … …   表 4 - 4       運 動 態 度 次 數 分 配 統 計 表 … … … … … …   表 4 - 5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統 計 表 … …
圖 4 - 3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長 條 圖   貳 、 身 體 意 象 自 我 差 異 現 況 分 析   身 體 意 象 自 我 差 異 統 計 如 表 4 - 6 , 結 果 顯 示 「 真 實 我 」 平 均 數 為 4
表 4 - 6   身 體 意 象 自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變 項 個 數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排 序 真 實 我 1 1 0 7   4 . 6 4   1
表 4 - 9     理 想 我 / 應 該 我 差 異 統 計 表   變 項 個 數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自 由 度 t 值   顯 著 性 理 想 我   1 1 0 7   5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ast month I watched a dance class in 崇文 Elementary School and learned the new..

Curriculum planning - conduct holistic curriculum review and planning across year levels to ensur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in content, organisation

With learning interests as predictors, the increas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were greater for third- graders and girls than for fourth-graders and boys; growth in learning

可以設定遊戲音 效以及是否離開

Teacher / HR Data Payroll School email system Exam papers Exam Grades /.

Classifying sensitive data (personal data, mailbox, exam papers etc.) Managing file storage, backup and cloud services, IT Assets (keys) Security in IT Procurement and

This painting inspired me to explore personal styles for my self-portrait, or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represent myself in my work, so that people will feel the work is unique and

Last time, teacher took me to a herbal tea shop, which is decorated in Chinese style, with some golden gourds holding the herbal tea. Teacher bought me a cup of ‘sugar can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