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6312
全文
(2) 論文名稱:懸吊核心運動介入對下背痛患者之成效探討 總 頁 數:94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提要 研究生:楊建志. 指導教授:高明峰.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藉著懸吊運動應用在健康及不同程度下背 痛 治 療 的 效 果 。 方 法 : 受 試 者 以 16位 女 性( 7位 有 下 背 痛 和. 9. 位 健 康 者 , 進 行 8週 懸 吊 運 動 , 一 週 兩 次 , 一 次 四 十 分 鐘 。 ) 分健康組與下背痛組兩組。於訓練前後,針對受測者之軀幹 肌耐力測試(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俯臥舉體、靜態軀幹 屈曲和靜態驅幹伸展)和疼痛指數與日常生活限制情形做測 試。統計方法以描述性統計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 驗 運 動 介 入 於 訓 練 前 後 是 否 有 差 異 , 其 顯 著 水 準 訂 為 α= .05。 結 果 : 兩 組 受 測 者 在 經 8週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後 , 其 軀 幹 肌 耐 力 皆 有 顯 著 增 加 (p<.05)但 在 健 康 (仰 臥 起 坐 18.89±13.36 次. VS.. 30.11. ±16.04 次 , 俯 臥 舉 體 35.89±16.42 次. 58.67±21.95 次 , 軀 幹 屈 曲 28.06±18.97 秒 秒 , 軀 幹 伸 展 46.32±32.68秒. 97.36±52.19. VS. 102.81±31.28秒 )和 下 背 痛. 組 間 (仰 臥 起 坐 17.86± 14.58次 30.71±22.41次. VS.. VS.. VS. 25.57±15.36次,俯 臥 舉 體. VS. 44.14±21.27次 , 軀 幹 屈 曲 28.02±23.48秒. VS. 48.41±25.75, 軀 幹 伸 展 42.87秒 ±33.48 VS. 100.56±54.11 秒 )比 較 , 不 管 在 前 測 、 後 測 還 是 進 步 幅 度 皆 無 顯 著 差 異 。 但 下 背 痛 組 在 疼 痛 方 面 (5.21±1.70分 生 活 限 制 方 面 (10.71 ± 5.71分. VS. 2.71±1.91分 )和 日 常. VS. 5.29±4.86分 )皆 有 顯 著 改. I.
(3) 善 。 結 論 : 經 8週 懸 吊 運 動 後 , 兩 組 受 測 者 的 軀 幹 肌 耐 力 皆 有 顯著的進步,且下背痛患者也因為軀幹核心肌群肌耐力的增 加,使得疼痛指數與日常生活限制下降。. 關鍵字:懸吊運動、核心肌群、下背痛、復健、運動治療. II.
(4) Ya n g ,. Jang. J r. ( 2 0 1 0 ) .. The. Effect. of. Sling. Core. Muscles. E x e r c i s e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o w B a c k P a i n. U n p u b l i s h e d m a s t e r thesis,. National. Ta i w a 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 i c h u n g ..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eight. weeks. sling. core. muscles. exercise. i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B P a n d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 M e t h o d: S i x t e e n p e o p l e were recruited as subjects, include nine healthy people and seven LBP patients. All subjects underwent the following measurements: sit-ups, upper trunk lift, curl up and sorensen back extension test. LBP patients underwent the following m e a s u r e m e n t s:p a i n s c o r e a n d d a i l y l i f e d y s f u n c t i o n . T h e d a t a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d e s c r i p t i v e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 t w o - w a y A N O VA (α= .05) to examine any change after the exercise. Resul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were shown among sixteen people in trunk muscle edurance (Healthy: sit-ups 17.86±14.58 VS. 25.57 ± 15.36, upper trunk lift 30.71±22.41 VS. 44.14± 21.27, curl. up. 28.02. ±23.48. VS.. 48.41±. 25.75,. sorensen. back. e x t e n s i o n t e s t 4 2 . 8 7 ± 3 3 . 4 8 V S . 1 0 0 . 5 6 ± 5 4 . 1 1 ) , ( L B P: s i t - u p s 18.89±13.36 VS. 30.11 ± 16.04, upper trunk lift 35.89± 16.42 VS.. 58.67±21.95,. curl. up. 28.06±18.97. VS.. 97.36±. 52.19,. sorensen back extension test 46.32±32.68 VS. 102.81±31.28)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were. shown. among. LBP. patients in pain scores(5.21±1.70 VS. 2.71±1.91) and daily. III.
(5) life. dysfunction. concluded. that. (10.71± eight. 5.71. weeks. VS.. sling. 5.29. ±4.86).. exercise. It. was. training. was. effective in LBP patients with decreased pain scores and daily life dysfunction. And it was also effective in every one with improve trunk muscle endurance.. Keywords: sling exercise, core muscles, low back pain. IV.
(6) 謝誌 在求學的這兩年,十分感謝恩師. 高明峰博士的耐心指. 導,老師常會關心我的研究進度,並且教導論文的寫作方式 與內容修正,使得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感謝口試委員陳裕鏞 博士與王淳厚博士對論文的寶貴意見,使論文能更為完善, 真的十分感謝。 這次的實驗要特別謝謝陳柏州同學的幫忙,出借達康診 所作為實驗的場地,並且在篩選與轉介病人上給予幫助,十 分感謝。感謝所有參與實驗的受試者,這 8 週來在時間上盡 力的配合實驗,十分感謝。同時還要感謝我的同學們,對我 實驗期間的鼓勵與建議,十分謝謝。 最後要謝謝我的家人,在這段時間給我的支持與加油, 謝 謝 你 們,沒 有 你 們 這 篇 論 文 無 法 出 來 的,深 深 的 感 謝 你 們 。. 楊建志 謹誌於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中 華 民 國 99 年 6 月. V.
(7) 目錄 中 文 摘 要 ................................................................... I 英 文 摘 要 ................................................................. III 謝 誌 ........................................................................ V 目 錄 ....................................................................... VI 表 目 錄 ..................................................................VIII 圖 目 錄 .................................................................... XI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問 題 背 景 .................................................. 1. 第二節. 研 究 動 機 .................................................. 2. 第三節. 研 究 目 的 .................................................. 2. 第四節. 研 究 假 設 .................................................. 3. 第五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 3. 第六節. 研 究 之 重 要 性 ........................................... 4. 第七節. 名 詞 解 釋 與 操 作 型 定 義 ............................... 4. 第二章. 文 獻 探 討 ........................................................ 6. 第一節. 下 背 痛 介 紹 與 相 關 研 究 ............................... 6. 第二節. 核 心 肌 群 於 改 善 下 背 痛 的 相 關 研 究 ............. 11. 第三節. 懸 吊 運 動 與 治 療 下 背 痛 之 相 關 研 究 ............. 13. 第四節. 文 獻 總 結 ................................................ 26. 第三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 27. 第一節. 研 究 架 構 ................................................ 28. 第二節. 研 究 步 驟 ................................................ 29. 第三節. 實 驗 對 象 ................................................ 30. 第四節. 實 驗 時 間 與 地 點 ...................................... 30. VI.
(8) 第五節. 實 驗 儀 器 與 設 備 ...................................... 30. 第六節. 實 驗 流 程 與 步 驟 ...................................... 31. 第七節. 資 料 處 理 與 分 析 ...................................... 40. 第四章. 結 果 ............................................................ 41. 第一節. 受 試 者 之 基 本 資 料 ................................... 41. 第二節. 下 背 痛 患 者 訓 練 前 後 之 效 果 比 較 ................ 42. 第三節. 健 康 人 與 下 背 痛 患 者 訓 練 前 後 之 效 果 比 較 .... 55. 第四節. 不 同 年 齡 訓 練 前 後 之 效 果 比 較 ................... 60. 第五節. 軀幹肌耐力對歐氏下背痛量表評估之預測效益. ....................................................................... 65 第五章. 討 論 ............................................................ 69. 第一節.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的 探 討 ............................. 69. 第二節. 懸 吊 運 動 治 療 成 效 的 探 討 .......................... 69. 第三節. 不 同 程 度 疼 痛 與 不 同 年 齡 成 效 比 較 ............. 74. 第四節. 軀幹肌耐力對歐氏下背痛量表評估之預測效益. 探 討 ................................................................. 78 第六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79. 第一節. 結 論 ...................................................... 79. 第二節. 建 議 ...................................................... 80. 參 考 文 獻 ................................................................. 81 附錄一. 實 驗 說 明 書 ............................................ 88. 附錄二. 實 驗 參 與 者 須 知 ...................................... 89. 附錄三. 實 驗 參 與 者 同 意 書 ................................... 90. 附錄四. 歐 氏 下 背 痛 失 能 量 表 ................................ 91. VII.
(9) 表目錄 表 4- 1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 41 表 4- 2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 疼 痛 指 數 和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 、 後 的 描 述 性 統 計 ............................................. 43 表 4- 3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 疼 痛 指 數 和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 、 後 的 改 善 (進 步 )幅 度 ....................................... 44 表 4- 4 疼 痛 指 數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44 表 4- 5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45 表 4- 6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45 表 4- 7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46 表 4- 8 組 別 與 前 後 測 單 純 主 要 效 果 之 考 驗 .................... 46 表 4- 9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47 表 4-10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47 表 4-11 歐 氏 量 表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的 描 述 性 統 計 .......... 49 表 4-12 疼 痛 程 度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0 表 4-13 個 人 照 護 能 力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0 表 4-14 抬 舉 重 物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0 表 4-15 行 走 能 力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1 表 4-16 久 坐 能 力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1. VIII.
(10) 表 4-17 久 站 能 力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1 表 4-18 睡 眠 狀 況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2 表 4-19 社 交 生 活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2 表 4-20 旅 遊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2 表 4-21 工 作 與 家 事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3 表 4 - 2 2 下 背 痛 組 與 健 康 組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後 的 描 述 性 統 計 ................................................................... 56 表 4-23 下 背 痛 組 與 健 康 組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 、 後 的 改 善 (進 步 )幅 度 .......................................................... 57 表 4-24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的 健 康 與 下 背 痛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7 表 4-25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的 健 康 與 下 背 痛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8 表 4-26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健 康 與 下 背 痛 之 單 純 主 要 效 果 之 考 驗 ...................................................................... 58 表 4-27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的 健 康 與 下 背 痛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59 表 4-28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健 康 與 下 背 痛 之 單 純 主 要 效 果 之 考 驗 ......................................................................... 59 表 4-29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的 健 康 與 下 背 痛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60 表 4 - 3 0 年 青 組 與 中 年 組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後 的 描 述 性 統 計 ...................................................................... 61 表 4-31 年 青 組 與 中 年 組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 、 後 的 改 善 (進 步 )幅 度 .............................................................. 62 表 4 - 3 2 健 康 與 否 與 年 齡 之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後 的 描 述 性. IX.
(11) 統 計 ................................................................... 62 表 4-33 健 康 與 否 與 年 齡 之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 、 後 的 改 善 (進 步 )幅 度 .......................................................... 63 表 4-34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的 年 齡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63 表 4-35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的 年 齡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64 表 4-36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的 年 齡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64 表 4-37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的 年 齡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65 表 4-38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和 四 項 軀 幹 肌 耐 力 之 相 關 表 ....... 66 表 4-39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迴 歸 模 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66 表 4-40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逐 步 迴 歸 分 析 表 ......................................................................... 66 表 4-41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迴 歸 模 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67 表 4-42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逐 步 迴 歸 分 析 表 ......................................................................... 67 表 4-43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迴 歸 模 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67 表 4-44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逐 步 迴 歸 分 析 表 . 68 表 4-45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迴 歸 模 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68 表 4-46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逐 步 迴 歸 分 析 表 . 68. X.
(12) 圖目錄 圖 2- 1 SET 作 用 時 軸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 15 圖 2- 2 SET 作 用 時 外 側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 16 圖 2- 3 SET 作 用 時 遠 端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 17 圖 2- 4 SET 作 用 時 近 端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 18 圖 2- 5 SET 作 用 時 自 然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 19 圖 3- 1 研 究 架 構 圖 ................................................... 28 圖 3- 2 研 究 步 驟 流 程 圖 ............................................. 29 圖 3- 3 懸 吊 運 動 器 材 ................................................ 30 圖 3- 4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 32 圖 3- 5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 32 圖 3- 6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 33 圖 3- 7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 33 圖 3- 8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下 背 部 放 鬆 ....................... 34 圖 3- 9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臀 肌 訓 練 ................. 34 圖 3-10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 臀 肌 與 外 展 肌 群 訓 練 . 35 圖 3-11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臀 肌 與 股 四 頭 肌 訓 練 .......... 35 圖 3-12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背 肌 與 肱 三 頭 肌 訓 練 .......... 36 圖 3-13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肱 二 頭 肌 訓 練 .......... 36 圖 3-14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內 側 肌 群 訓 練 .................... 37 圖 3-15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臀 肌 訓 練 ................. 37 圖 3-16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胸 肌 訓 練 ................. 38 圖 3-17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胸 肌 訓 練 ................. 38 圖 3-18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背 肌 訓 練 .......................... 39 圖 3-19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外 斜 肌 訓 練 .................... 39. XI.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呂 忠 祐 、 劉 智 仰 與 陳 鵬 升 (2009)指 出 下 背 痛 的 原 因 有 肌 肉、肌腱拉傷、脊椎面關節退化、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 壓迫性骨折以及感染和癌症等。但目前現代人下背痛的原因 ,主 要 是 因 姿 勢 動 作 的 不 正 確 或 缺 乏 運 動 所 造 成 的 (賴 彥 妙 、 賴 世 偉 、 劉 秋 松 , 2 0 0 7 )。 當 我 們 的 姿 勢 不 正 確 , 容 易 造 成 肌 肉傷害,使得脊椎無法照正常的構造排列。缺乏運動也會使 肌肉失去力量,如果腰部和背部的肌肉沒有力量,則無法有 效固定腰椎;因此加強軀幹肌肉力量和不良姿勢的避免,對 預 防 下 背 痛 是 很 重 要 的。(李 保 健、鄭 炎 坤、吳 憲 訓、黃 成 志 , 2006) 下 背 痛 的 治 療 方 法 有 : 保 守 療 法,1 . 使 用 物 理 因 子 儀 器 進 行治療,或是. 2.徒 手 進 行 按 摩 (林 文 智 、 張 益 豐 、 柯 順 治 、. 張 麗 純 、 鄧 宗 宇 、 陳 榮 泉 , 2 0 0 8 ); 這 些 治 療 方 法 雖 可 以 改 善 疼痛,但無法從根本問題上來解決。運動治療從過去到現在 就一直提倡,從日常生活中做運動來改善疼痛。運動治療有 許多方式,像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都是不錯的選擇。 近年來發展的懸吊運動,不僅可以運動到全身肌群,也可以 利用懸吊來減輕病患做運動時的負擔,對運動治療來說是很 理想的方法。 懸吊運動一開始的發展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受傷的德國 士兵,及當時歐洲小兒麻痺大流行,治療師因而設計的復健 工具。這種運動工具其目的主要為:透過懸吊,執行運動時 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指病人做復健運動時,會覺得比較輕. 1.
(14) 鬆,因此可作為病人早期復健的一個良好輔助工具。但早期 的設計,這套輔助工具有許多不便、體積又大、治療過程需 要 較 多 時 間 (安 裝 器 材 費 時 ), 因 此 漸 漸 被 棄 用 。 後 來 挪 威 的 物理治療師對這套工具改良設計,使其容易、簡單化,將傳 統 懸 吊 運 動 稱 之 為. SET (Sling. Exercise. Therapy). (Gitle,. 2002)。 雖然這套運動效果不錯,但是目前相關成效研究仍屬少 數,有鑑於本訓練運動的優點,方便、經濟和訓練多樣性, 如果能研究出其對下背痛病患的治療成效,可使治療師或病 患有效的利用它來改善疼痛和日常生活限制。.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從懸吊運動的相關文獻得知,懸吊運動的訓練,不只用 於 下 背 痛 患 者,健 康 人、運 動 員 也 都 曾 訓 練 來 提 升 運 動 表 現 。 但未去探討對下背痛不同病因的治療成效,下背痛患者與健 康人的訓練效果差異以及不同年齡層的訓練效果,所以本研 究設計了一些包含軀幹、上肢、下肢全身性的核心肌群訓練 動作,來探討這些動作的訓練效果。期望透過研究的證實, 一般人可以使用懸吊運動改善核心肌群的肌耐力,下背痛患 者可以改善疼痛和日常生活限制,以及了解不同下背痛病因 ,一般人和下背痛病患的訓練差異,並希望可以透過肌耐力 測試來預測下背痛失能程度。.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懸吊運動其在下背痛病患之治療成 效,並 進 一 步 探 討 健 康 人 的 運 動 效 果。本 研 究 之 研 究 目 的 為 :. 2.
(15) 一 、 比 較 下 背 痛 受 試 者 在 懸 吊 運 動 之 肌 耐 力 訓 練 後,其 疼 痛 指數、日常生活限制和軀幹肌耐力是否有改善。 二 、 比 較 健 康 受 試 者 經 懸 吊 運 動 之 肌 耐 力 訓 練 後,其 軀 幹 肌 耐力是否有改善。 三、 比較不同下背痛病因之訓練成效是否有差異。 四、 比較下背痛與健康人之訓練成效是否有差異。 五、 比較年青人與中年人之訓練成效是否有差異。 六、 軀幹肌耐力是否可以預測下背痛失能程度。.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一 、 經 過 懸 吊 運 動 8 週 肌 耐 力 訓 練 後,下 背 痛 患 者 疼 痛 指 數 、日 常 生 活 限 制 和 軀 幹 肌 耐 力 前 測 與 後 測 具 有 顯 著 改 善。 二 、 經 過 懸 吊 運 動 8 週 肌 耐 力 訓 練 後,健 康 人 軀 幹 肌 耐 力 前 測與後測具有顯著改善。 三、 不同下背痛病因之訓練成效具有顯著差異。 四、 下背痛與健康人之訓練成效具有顯著差異。 五、 年青人與中年人之訓練成效具有顯著差異。 六、 軀幹肌耐力可以預測下背痛失能程度。.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一 ). 研究範圍 研 究 對 象 : 受 測 者 共 16 位 , 其 中 下 背 痛 女 性 7 位 , 健 康女性 9 位。. (二 ). 研究項目:. 1. 懸 吊 運 動 8 週 肌 耐 力 訓 練 , 下 背 痛 患 者 疼 痛 指 數 、 日 常 生 活限制和軀幹肌耐力變化。. 3.
(16) 2. 懸 吊 運 動 8 週 肌 耐 力 訓 練 , 健 康 人 軀 幹 肌 耐 力 之 變 化 。 3. 不 同 下 背 痛 病 因 之 訓 練 成 效 差 異 。 4. 下 背 痛 與 健 康 人 之 訓 練 成 效 差 異 。 5. 年 青 人 與 中 年 人 之 訓 練 成 效 具 有 顯 著 差 異 。 6. 軀 幹 肌 耐 力 對 下 背 痛 失 能 程 度 之 預 測 。. 二、 研究限制 (一 ). 有關懸吊運動的相關研究文獻極少,造成參考資料的 缺乏。. (二 ). 研究過程中無法控制下背痛患者服用藥物的情形。. (三 ). 研究參與者的生活型態與動作姿勢習慣無法控制。. 第六節 研究之重要性 本研究希望透過了解下背痛患者和健康人的懸吊核心運 動之訓練成效後,進一步找出預測失能程度的軀幹肌耐力因 子,並期望以此套方便的運動訓練,於受傷的人可以改善疼 痛以及日常生活的不便;於健康的人可以強化核心肌群,預 防下背痛或是增進運動表現。. 第七節 名詞解釋與操作型定義 一、下背痛患者: 本研究定義為經由合格醫師檢定並詢問病史、影像學檢 查、神 經 學 檢 查 以 及 身 體 理 學 檢 查 後 判 定 為 下 背 痛 病 患。 二、年青人與中年人:本研究之判定標準為根據聯合國世界 衛 生 組 織 (WHO)將 年 齡 劃 分 的 標 準 , 44 歲 以 下 年 青 人 , 45 歲 ~64 歲 為 中 年 人 。. 4.
(17) 三、骨頭構造病因:本研究定義為經由合格醫師檢定骨頭或 構造上的排列有問題而造成下背痛。 四、肌肉姿勢病因:本研究定義為經由合格醫師檢定肌肉傷 害 或 姿 勢 不 正 確 而 造 成 的 下 背 痛 (排 除 有 骨 頭 構 造 上 的 改 變 )。 五、懸吊運動: 懸 吊 運 動 治 療 (Sling Exercise Therapy)的 概 念 主 要 是 主 動 治 療 並 短 暫 改 善 肌 肉 骨 骼 系 統 疾 病 ( G i t l e , 2 0 0 2 )。 在 過 去 , 這種概念在挪威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現在應用在治療中風 (林 子 崴 、 林 燕 慧 、 劉 文 瑜 、 連 恆 裕 , 2004)、 其 它 的 神 經 疾 病 狀 況 或 者 是 用 來 刺 激 小 孩 子 感 覺 動 作 (sensorimotor)(楊 怡 君 et al, 2004)以 及 體 適 能 的 訓 練 (楊 彩 雲 , 2009)。 懸吊運動治療的應用包括了診斷和治療。診斷的部份, 像 是 藉 由 在 開 放 鏈 (open train)和 閉 鎖 鏈 (closed train)下 做 漸 進 的 負 重 訓 練 計 畫 來 看 出 肌 肉 的 肌 耐 力 (endurance)。 治 療 的 部份包括透過懸吊運動使用一些手法來做治療,像是放鬆、 增加關節活動度、牽引、訓練關節骨骼的穩定性和動態的活 動度。它的進行方式可以是團體運動治療、或是個人自己在 家 做 治 療 運 動 (Gitle, 2002)。. 5.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下背痛介紹與相關研究 一、 下背痛成因: 下背痛定義為背部肋骨下緣以下的疼痛,亦可稱為腰痛 。 根 據 統 計 , 80%的 人 都 曾 有 過 腰 痠 背 痛 的 感 覺 (鍾 瓊 珠 , 1997), 下 背 痛 常 反 覆 發 作 , 影 響 生 活 品 質 還 有 工 作 的 生 產 力,治療起來也費時。下背痛的原因主要在於脊椎骨相關構 造有問題,造成骨骼、神經根、肌肉、筋膜、韌帶、軟骨和 關節發生改變,導致下背的疼痛,而且往往很難找出確切的 病 理 病 變 (鄭 碧 華 、 吳 聰 能 , 2001)。 下 背 痛 分 為 兩 部 份 , 一 是 機 械 性 下 背 痛 (mechanical factors), 一 是 非 機 械 性 下 背 痛 (nonmechanical factor)。 (一 ) 機 械 性 下 背 痛 (佔 下 背 痛 原 因 的 97%)(呂 忠 祐 等 人 , 2008): 疼痛會因休息或姿勢習慣改變而比較緩和的。主要是腰 部 構 造、肌 肉 軟 組 織 受 外 力 改 變 或 長 期 的 姿 勢 不 正 確。像 是 : 1.腰 部 扭 傷 : 廣 泛 性 的 腰 部 肌 肉 疼 痛 , 疼 痛 有 可 能 會 到 臀 部 (呂 忠 祐 等 人 , 2008)。 主 要 是 因 過 度 、 不 當 使 用 腹 背 部肌肉或因外在外力,使得腹背部肌肉或韌帶受到傷害 。這種情況,休息幾天疼痛會比較緩和,骨頭結構是正 常 的 (曾 雅 莉 , 2006)。 2.椎 間 盤 退 化 : 疼 痛 比 較 有 範 圍 限 制 , 主 要 是 跟 關 節 老 化 有關,關節老化容易造成軟骨上的破壞而行成骨刺,容 易 使 腰 椎 附 近 的 神 經 壓 迫 到 (謝 霖 芬 , 2005a)。 3.椎 間 盤 突 出 : 疼 痛 可 能 會 到 腿 部 (賴 彥 妙 等 人 , 2007)。. 6.
(19) 主要是因有吸震作用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附近的組織, 造 成 下 背 疼 痛 或 是 壓 到 坐 骨 神 經 造 成 坐 骨 神 經 痛 (曾 雅 莉 , 2006)。 4.脊 椎 狹 窄 : 脊 椎 彎 曲 或 是 坐 時 疼 痛 會 改 善 (呂 忠 祐 等 人 , 2 0 0 8 )。 主 要 是 因 為 脊 椎 孔 變 窄 , 通 過 的 神 經 就 會 被 壓 迫 到,而發炎造成下背部或腿部的疼痛。走路或站立都有 可 能 會 加 重 疼 痛 (Magee,2002)。 (二 ) 非 機 械 性 下 背 痛 : 非 機 械 性 的 下 背 痛 , 疼 痛 是 一 直 持 續 的,不會因為休息或者放鬆全身而得到改善,這種情形 保守療法、運動治療通常沒有什麼效果。常見的是脊椎 腫瘤患者,其症狀可能有肢體酸麻無力、大小便困難、 發 燒 、 坐 骨 神 經 痛 。 最 嚴 重 會 呼 吸 困 難 和 四 肢 癱 瘓 (謝 霖 芬 , 2005b)。. 二、 下背痛的檢查和評估: 下背痛的診斷要從病史、實驗室檢查、理學檢查和影像 學檢查一起評估,單一的判斷可能有會錯誤產生。 (一 ). 病史詢問:必須了解疼痛的部位、時間、程度,什麼 情形下疼痛會發作、又何種狀態下疼痛會減輕、會緩 解。之前是否有受過類似的傷害或是有其它舊傷,家 族 裡 有 沒 有 什 麼 遺 傳 性 疾 病 (Magee,2002)。. (二 ). 實驗室檢查:一般情形下比較少做此項檢查,但在腫 瘤、骨 髓 炎 等 情 形 考 慮 下 可 以 藉 該 項 檢 查 來 排 除 ( 呂 忠 祐 等 人 , 2008)。. (三 ). 理學檢查:先從患者整體姿勢觀察起,包括其走路樣 子有沒有不對稱或代償性步態。接下來觀察身體外觀. 7.
(20) 有沒有不對稱,脊椎有沒有變形。還需要去觸診,了 解是否有壓痛點或構造上的改變。關節活動度檢查則 是可以了解病患的症狀是否有神經根的壓迫,同時需 在配合做神經學檢查,包括感覺與運動功能檢查、肌 腱 反 射 、 肌 力 測 試 (Magee,2002)。 神 經 學 檢 查 中 還 有 兩項臨床上常用的檢查。 1. 直 膝 抬 腿 測 試 (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SLR) 患者平躺,測試者將患者的腳伸直並將腳踝做背屈逐漸 抬 高 , 當 患 者 抬 腿 角 度 介 於 35。 ~70。 疼 痛 症 狀 產 生 , 表 示 可 能 為 坐 骨 神 經 痛 (Magee,2002)。 2. 俯 臥 屈 膝 測 試 (prone knee bending teat, PKB) 患者俯臥,測驗者將患者的小腿彎曲,如果症狀出現在 大腿後測或腰部,表示可能為壓迫到腰椎第二、三神經 根 (Magee,2002)。 (四 ) 影 像 學 檢 查 : 包 括 X 光 檢 查 、 核 磁 共 振 和 電 腦 斷 層 掃 描。. 三、下背痛的治療:常見的治療有 (一 ) 藥 物 治 療 :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或是肌肉鬆弛 劑,可 以 減 緩 疼 痛 以 及 放鬆背部肌肉。 (二 ) 用 熱 敷 放 鬆 下 背 部 、 電 療 減 緩 疼 痛 、 按 摩 來 放 鬆 肌 肉 增 加血液循環、而腰部牽引主要是希望能將突出的椎間盤 回到原來的位置。 以上兩種療法一起稱為傳統保守療法,指口服止痛、消 炎和肌肉鬆弛等藥物,再加上熱敷、電療、腰部牽引這些治. 8.
(21) 療 。 (林 文 智 等 人 , 2008) (三 ) 運 動 治 療 : 依 照 治 療 觀 念 的 不 同 , 運 動 治 療 也 有 不 同 方 式 。 主 要 的 運 動 治 療 方 式 有 1.威 廉 氏 運 動 , 2.麥 肯 基 運 動 , 3.核 心 運 動 , 各 運 動 的 治 療 方 式 詳 細 說 明 如 下 : 1.威 廉 氏 運 動 (Williams exercise) 1 9 3 7 年 D r. 威 廉 對 於 慢 性 下 背 痛 病 患 的 臨 床 觀 察 , 他 發 現過多的腰椎脊椎前突,會傷害到椎間盤。他指出透過牽拉 (stretch)背 直 肌 、 髖 屈 曲 肌 以 及 訓 練 (strengthening)腹 肌 、 髖 伸直肌,有助於改善疼痛。這是因為以上的肌肉是維持姿勢 的主要肌群,當這些肌肉力量達平衡,可以改善脊椎前凸, 使 疼 痛 降 低 。 因 此 威 廉 氏 運 動 提 倡 屈 曲 運 動 ( flexion e x e r c i s e ) , 像 是 仰 臥 起 坐 和 提 臀 運 動 ( Wi l l i a ms , 1 9 3 7 ) 。 2.麥 肯 基 ( Mckenzie) 運 動 : 1981 年 紐 西 蘭 的 麥 肯 基 博 士 根 據 症 狀、檢 查 及 治 療 的 差 異 , 把 機 械 性 下 背 痛 的 患 者 分 為 三 大 類 , 即 姿 勢 性( p o s t u r e ) 症 候 群 、 功 能 失 調 性 ( dysfunction ) 症 候 群 及 關 節 障 礙 ( derangement) 症 候 群 。 姿勢性症候群指下背痛的成因與姿勢有關。長時間的姿 勢不動或不正確,會使得腰椎的後韌帶或軟組織受到壓力造 成疼痛。 功能失調性症候群則是一些軟組織的攣縮而造成下背部 的不舒服。麥肯基博士建議利用牽張運動,將短縮的結構恢 復正常的伸展度。 關節障礙症候群則是指下背痛是由於腰椎內部結構造成 的。患者常有反覆性或持續性的下背痛。麥肯基博士強調利 用 腰 椎 的 伸 展 運 動 ( extension exercise) 來 達 到 椎 間 盤 的 回. 9.
(22) 復,他 認 為 伸 展 運 動 可 以 減 少 神 經 的 壓 迫 與 椎 間 盤 的 壓 力 ( 謝 霖 芬 , 2006)。 3.核 心 穩 定 性 運 動 : 1989 年 來 運 動 方 式 漸 漸 提 倡 腰 椎 穩 定 性 運 動,訓 練 核 心 肌群來穩定腰椎,減少腰椎受傷。核心穩定性運動重視並且 強調脊椎的動作控制之重要性。 Panjapi(1992)指 出 , 腰 椎 穩 定 性 有 三 系 統 來 維 持 : (1)被 動 支 持 : 由 韌 帶 、 筋 膜 來 支 持 , (2)主 動 收 縮 支 持 : 由 肌 肉 (核 心 肌 群 )收 縮 來 支 持 , (3)中 樞 神 經 系 統 : 藉 由 神 經 傳 導 來 控 制 肌 肉 收 縮 , 維 持 腰 椎 的 穩 定 度 。 Richardson (1999a)認 為 就 是因為負責穩定性的肌肉,其動作控制有異常,才會造成下 背痛肌肉機能障礙。 已有研究指出,訓練軀幹深層肌肉之動作控制,對於慢 性 下 背 痛 的 改 善 、 日 常 生 活 的 能 力 , 都 有 顯 著 的 效 果 (邱 俊 傑 , 2004a)。 (二 ) 外 科 手 術 : 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神經壓迫症狀與下肢日常生活功能 嚴重,確診病因後,需考慮外科手術。. 四、下背痛的預防 下背痛預防勝於治療,注意不要久坐,坐的時候姿勢要 正確;在睡眠的部分,不宜睡太軟的床;搬重物時,不宜彎 腰 直 接 搬,必 須 軀 幹 挺 直,屈 膝 來 搬,如 此 腰 椎 才 不 會 受 傷 。 (李 保 建 等 人 , 2006)。. 五、結語. 10.
(23) 下背痛的治療可以分為吃藥和復健,但吃藥無法根治問 題,且止痛藥會有副作用。復健可以暫時止痛,甚至可以根 治疼痛。復健中的運動治療尤其重要,透過自我運動,加強 全身代謝與肌肉力量,懸吊運動更可以視運動自身情況來增 加或減輕運動強度,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第二節 核心肌群於改善下背痛的相關研究 一、 前言 下背痛的運動療法從威廉氏運動的提出,到麥肯基運動 概念的發展,現今則是比較強調軀幹肌力強化及脊椎穩定性 運動。因此核心肌群的強化與動作控制就成為治療下背痛契 機之一。 二、 核心肌群介紹 軀幹的肌肉稱為核心肌群,主要是在維持人體軀幹在適 當的位置上。這些核心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 肌、骨盆底肌和多裂肌。在人體做動作之前,核心肌群會先 收 縮 來 穩 定 脊 椎,其 中 最 早 收 縮 的 是 腹 橫 肌 (黃 偉 智,2009)。 強壯的核心能使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力量穩固的連結,從事各 種動作,也可以預防以及治療慢性的下背痛。核心肌群的訓 練有許多方法像是皮拉提斯、瑜珈、重量訓練以及抗力球都 可以有效的訓練到核心肌群。 三、各肌肉的交互作用 核心肌群分為深層核心和淺層核心。深層的肌群主要是 負責穩定軀幹,這類的肌群通常比較小、薄,連在脊椎上, 像腹橫肌和多裂肌。我們坐著時或是做動作時,會透過深層 肌群個別或整體一起收縮來穩定軀幹。淺層的肌群通常比較. 11.
(24) 大,不直接連到脊椎,主要功能為控制軀幹的動作,像腹內 外斜肌、臀肌、背肌等。當淺層收縮時,會使軀幹做屈曲和 伸 展 等 動 作 (王 百 川 , 2005)。 當淺層與深層肌群協調動作的話,可以使得脊椎處在穩 定的狀態。如果這些肌肉不協調或功能不良的話,會造成身 體 姿 勢 不 正 確,像 骨 盆 前 傾 或 彎 腰 駝 背,這 樣 一 來 惡 性 循 環 , 核 心 肌 群 的 功 能 更 為 不 彰 (謝 欣 洲 , 2008)。 四、改善機制的研究 有許多研究証實,透過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改善運動表 現,跟 運 動 表 現 息 息 相 關。A b t , S m o l i g a , B r i c k , J o l l y , L e p h a r t , 和 Fu(2007)發 現 核 心 肌 群 如 果 疲 勞 時 , 會 使 得 自 行 車 選 手 做 運動時,會比較費力。因為軀幹穩定度變差,連帶下肢要做 功 比 較 多。Stodden, Campbell, 和 Moyer(2008)則 是 探 討 核 心 肌群和投擲運動的相關,結果發現透過核心肌群訓練後,投 擲 速 度 與 投 擲 效 率 都 變 好 了。蘇 金 鵬、江 杰 穎 與 林 晉 利 ( 2 0 0 8 ) 指出,不論各種運動,像上肢運動為主的鉛球和柔道,還有 下肢等活動,都需要軀幹跟四肢一起配合來執行運動。所以 良好的核心肌力可以穩定脊椎,增加運動員的運動表現。 也有研究証實核心運動對下背痛的改善是有效的。台北 萬 芳 醫 院 研 究 4 2 位 慢 性 下 背 痛 的 病 患,其 經 過 6 週 核 心 抗 力 球運動後,結果疼痛有減輕且核心肌群的肌力也有顯著的進 步 (邱 俊 傑 , 2004b)。 Charles 和 Ruth(1997)指 出 下 背 痛 患 者 透過腹肌和背肌的訓練,可以改善核心肌群神經肌肉控制的 能力,並良好的維持軀幹穩定度,使脊椎排列正確,預防且 治療下背痛。 五、 結語. 12.
(25) 許多研究證實,核心肌群協調並且肌耐力夠的話,可以 增加運動表現,並且預防或改善下背痛,因此希望懸吊核心 運動同樣也可以改善下背痛病患的疼痛和生活的不便。. 第三節 懸吊運動與治療下背痛之相關研究 一、前言 懸吊運動近年來應用在各個方面,不管是病患的復健還 是運動員肌力或本體感覺訓練,甚至是一般人的體適能訓練 ,懸 吊 運 動 都 有 不 錯 效 果。本 節 重 點 在 了 解 懸 吊 運 動 的 發 展 , 作用的機轉,以及其特點與應用方式,將有助於懸吊運動的 使 用。最 後 佐 以 實 證 研 究,對 於 懸 吊 運 動 的 實 行 將 更 有 信 心 。 二、懸吊運動的發展歷史 懸吊的最早概念起源於德國治療師應用來治療病人,它 使 用 一 種 叫 S c h l i n g e n t i s c h 的 懸 吊 床 ( W e n k , 1 9 8 9 )。 之 後 第 二 次世界大戰發生,另一個德國的治療師使用此治療床來治療 受傷的士兵們。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爆發小兒麻痺的流 行 , 此 時 懸 吊 床 被 應 用 來 治 療 小 兒 麻 痺 的 病 人 (Lillenfein, 1986)。 後來挪威的治療師們將懸吊床改良成了現在懸吊運動器 材 ( Te r a p i M a s t e r ) 的 雛 形 , 在 1 9 9 9 年 懸 吊 運 動 器 材 在 治 療 肌 肉骨骼系統疾病面逐漸上軌道,不僅人可以在地板上做動作 ,還可以把人懸吊在空中,減低重力影響來做運動。可以懸 吊 部 分 肢 體 也 可 以 懸 吊 全 身 , 訓 練 的 方 法 非 常 多 元 (Gitle, 2002)。 三、作用機轉 骨骼肌肉系統的疾病是最常發生的,所以一直都有在探. 13.
(26) 討治療是如何有效的。懸吊運動的治療概念也是如此。陸續 一 些 學 者 , C o o p e r 和 F o r b e s ( 1 9 9 2 ); L a a s o n e n ( 1 9 8 4 ) 認 為 , 運動器官的慢性疼痛是跟身體生理上的改變是有相關的,像 是疼痛的話,會使得本體感覺下降,負責穩定度的肌肉之肌 力與肌耐力會下降,負責活動度的肌肉之肌力與肌耐力也會 下降,肌肉可能會萎縮,心肺功能也會下降。所以有理由相 信這些能力的下降在疼痛上是扮演重要的角色。 懸吊運動治療的主要觀念是去回復感覺動作的控制、肌 力、耐力和心肺功能,當這些功能回復後可以增加身體對於 壓力與應力的忍受度。懸吊運動之所以常拿來治療病人,是 因為此運動方式能在開放鏈及閉鎖鏈下良好的刺激感覺動作 , 而 且 容 易 調 整 , 甚 至 可 以 在 家 自 行 安 裝 (Gitle, 2002)。 四、懸吊運動的特點與概念應用: (一 ) 開 放 鏈 與 閉 鎖 鏈 下 的 診 斷 系 統 (Diagnostic system in open and closed kinetic chains): 懸吊運動的理論概念可以作為診斷的應用。這種方法叫 弱連結。方法為在閉鎖鏈下使用階梯式方法進行診斷。這個 方法指的是:病人在做運動時,漸漸的增加運動的負重,直 到病人無法正確執行運動或是感覺到疼痛。如果這種情形發 生在低負重下或是病人左右邊的肌肉表現有所不同,這時有 理由相信病人有弱連結,需要做開放鏈的個別肌肉測試,看 是 哪 條 肌 肉 無 力 (Gitle, 2002)。 (二 ) 放 鬆 (Relaxation): 藉由懸吊的幫助使身體到達一種放鬆的姿勢,病人會感 覺到很舒服,這種方法可以在治療前使用,也可以在治療後 使 用 (Gitle, 2002)。. 14.
(27) (三 ) 關 節 活 動 度 運 動 (Mobility exercise): 慢性疾病常常會導致肌肉或關節的關節活動度減少,藉 由懸吊的幫助,病人會因為減少重力的影響,覺得做起動作 來 更 加 輕 鬆,也 比 較 能 一 步 一 步 朝 最 末 端 的 關 節 活 動 度 前 進。 其關節活動度訓練原理以下說明: 1.軸 固 定 (Axial hanging point): 固 定 的 點 在 活 動 關 節 的 正 上方,此時的移動方向為平行地板方向活動。也就是動 作 會 產 生 類 似 圓 椎 的 感 覺 (如 圖 2-1) (Margaret, Johnson, Charles, & Bonner, 1971)。. 圖 2- 1 SET 作 用 時 軸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15.
(28) 2 . 外 側 / 内 側 固 定 ( L a t e r a l / M e d i a l h a n g i n g p o i n t ): 當 固 定 點 在活動關節的外側,此時會造成活動關節往外側活動為 助 力,往 内 側 移 動 為 阻 力;當 固 定 點 在 活 動 關 節 的 內 端 , 則會造成活動關節往內側活動為助力,往外側移動為阻 力 (此 時 的 動 作 平 面 為 一 個 弧 形 )(如 圖 2-2)。. 圖 2- 2 SET 作 用 時 外 側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16.
(29) 3.遠 端 固 定 (Caudal hanging point): 當 固 定 點 在 活 動 關 節 的遠端,會對關節有放鬆的效果,但是會造成動作的限 制 (如 圖 2-3)。. 圖 2- 3 SET 作 用 時 遠 端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17.
(30) 4.近 端 固 定 (Cranial hanging point): 當 固 定 點 在 活 動 關 節 的近端靠近頭部,會對關節有壓縮的效果,但是不會造 成 動 作 的 限 制 (如 圖 2-4)。. 圖 2- 4 SET 作 用 時 近 端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18.
(31) 5.自 然 的 固 定 (Neutral hanging point): 因 為 每 個 懸 吊 肢 段 上方都有一個固定軸,這種懸吊方式可以良好的穩定肢 段 、 或 者 是 放 鬆 肢 段 (如 圖 2-5)。. 圖 2- 5 SET 作 用 時 自 然 固 定 的 設 定 圖. (四 ) 牽 引 (Traction): 牽引背部的話,可以手放進繩子裡、膝彎曲,像吊單槓 一 樣,利 用 重 力 牽 引 背 部。或 是 躺 著,繩 子 吊 在 腳 踝 和 下 肢 , 使得臀部離開支持面,這樣也可以達到牽引的效果。牽引可. 19.
(32) 以在多種姿勢下執行,雖然臨床上病人反應都不錯,但是仍 缺 少 科 學 證 據 去 證 明 它 (Gitle, 2002)。 (五 ) 穩 定 性 肌 肉 的 訓 練 (Training the stabilizing musculature): 之前的研究指出有些肌肉特別具有穩定的功能,這些肌 肉 稱 為 局 部 肌 肉 (local muscle), 這 些 肌 肉 位 於 關 節 近 端 , 並 且有大量的張力肌肉纖維,這些肌肉被認為跟穩定度是有關 聯 的 。 反 之 全 身 性 肌 肉 (global muscle)則 是 被 認 為 用 來 做 運 動 的 肌 肉 ( B e r g m a r k , 1 9 8 9 )。 舉 例 來 說 , 肩 關 節 是 由 肩 關 節 旋 轉 肌 群 (rotator cuff) 維 持 穩 定 度 , 膝 關 節 是 由 股 內 側 肌 肉 (vastus medialis obliquus)來 維 持 穩 定 度 , 髖 關 節 是 由 臀 中 肌 (gluteus medius)的 後 面 部 分 來 維 持 穩 定 度 , 而 腰 部 最 重 要 穩 定 的 肌 肉 為 腹 橫 肌 (transverses. abdominis) 和 多 裂 肌. (multifidus) 。 穩 定 度 的 訓 練 強 調 低 強 度 的 等 長 收 縮 訓 練 (isometric contractions) (最 大 自 主 收 縮 量 的 30~40%), 其 強 調 維 持 的 時 間 逐 漸 增 加,而 不 是 負 重 的 增 加 (Richardson, Jull, Hodges, & Hides, 1999b)。 當 身 體 突 然 做 動 作 的 時 候 , 局 部 肌肉會比全身性肌肉先做動作收縮來維持穩定度,這種機制 叫 做 前 饋 ( f e e d f o r w a r d )。 這 種 肌 肉 有 : 腹 橫 肌 、 橫 隔 膜 、 骨 盆 底肌和頸部肌肉,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大多是喪失這些肌肉的 功 能,所 以 需 要 訓 練 這 些 肌 肉 的 肌 耐 力 (Hodges & Richardson, 1997)。 (六 ) 感 覺 動 作 運 動 (Sensorimotor exercise): 良好的感覺動作是維持正常功能的基礎,像是長時間踝 或膝關節的損傷,會導致膝踝感覺動作功能的降低,膝踝感 覺 動 作 功 能 的 訓 練 成 效 已 經 被 大 量 證 實 了 (Glencross. 20. &.
(33) Thornton, 1991)。 也 有 研 究 顯 示 肌 肉 疲 勞 會 減 低 下 肢 、 肩 膀 和 背 部 的 感 覺 動 作 功 能 (Dvir,. Danielatrakci,. &. Mirovski,. 1 9 9 7 )。 感 覺 動 作 訓 練 也 是 懸 吊 運 動 基 本 訓 練 概 念 之 一 , 其 強 調在不平穩的表面做動作會有效的刺激感覺動作器官,並因 此增加感覺動作的功能。像是泡棉墊、橡膠墊或是平衡板都 是很好的訓練工具。 (七 ) 在 開 放 與 閉 鎖 鏈 下 的 訓 練 (Training in open and closed kinetic chains): 懸吊運動的訓練在開放鏈和閉鎖鏈下都可以做訓練。開 放鏈下的訓練,可以使用懸吊放鬆肢體,或者可以使用重力 和滑輪系統進行肌力訓練。閉鎖鏈的訓練則是懸吊系統主要 的訓練方法,負重或難度的增加是決定於槓桿原理及力矩的 關係,這個力矩的改變我們可以透過懸吊肢體不同的部位、 改變繩子的長度、改變身體跟支點相對關係來達到改變力矩 的 目 的 (Gitle, 2002)。 (八 ) 活 動 性 肌 肉 的 動 態 訓 練 (Dynamic training of the mobilizing musculature): 如果穩定性肌肉的訓練完成,那進一步就是要訓練活動 性 的 全 身 肌 肉 (global muscle)。 肌 力 訓 練 要 使 用 高 一 點 的 負 重 , 做 3~4 回 , 每 回 重 複 5~6 次 , 回 與 回 之 間 要 有 所 休 息 。 肌 耐 力 訓 練 的 話 要 使 用 低 負 重 , 做 3~4 回 , 每 回 重 複 30~50 次 (Holten & Faugi, 1994)。 (九 ) 漸 進 的 訓 練 模 式 (Grading of exercise in a progression ladder system): 懸吊運動的訓練動作有分強度,較低強度的動作,懸吊 幫的忙比較多或身體重量使用的比較少,而高強度的動作則. 21.
(34) 是使用到的力矩比較多。高強度的動作會比較適合運動員的 訓 練 (Gitle, 2002)。 (十 ) 利 用 懸 吊 進 行 心 肺 運 動 : 心肺運動像是騎腳踏車、跑步、快走、溜冰、游泳或其 他的運動,但是有些人無法進行上述的這些運動。隨著懸吊 運動的概念發展,上述的人可以在家利用懸吊工具做一些簡 單 、 速 度 快 的 運 動 , 達 到 不 錯 的 活 動 效 果 (Gitle, 2002)。 (十 一 )進 行 團 體 懸 吊 運 動 的 好 處 : 團體運動可以使用在體適能教學訓練時,或者是因為大 家一起運動,可以增加學習動機,也可以模仿別人、學習別 人 做 的 動 作 , 或 是 增 加 社 交 活 動 的 經 驗 (Gitle, 2002)。 (十 二 )在 家 進 行 懸 吊 運 動 的 好 處 : 慢性疾病可能會使病人的肌力、耐力和心肺能力降低, 而這些能力是需要時間來回復的,所以透過治療師的教導, 在家正確的做長期運動治療,並且運動是可以隨時隨地的進 行,這樣也可以養成病人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任的態度, (Gitle, 2002)。 五、預期效果之研究 懸吊運動器材為這幾年來引進國內的器材,目前國內關 於 它 的 研 究 仍 在 少 數 。 L j u n g g r e n , We b e r , K o g s t a d , T h o m , 和 Kirkesola(1997)等 人 最 早 探 討 懸 吊 運 動 和 一 般 傳 統 運 動 治 療 的 比 較 。 153 位 因 下 背 痛 問 題 , 需 要 常 請 假 的 病 人 , 他 們 隨 機分為兩組,一組使用傳統運動治療,一組使用懸吊運動治 療。當 時 懸 吊 運 動 的 觀 念 已 經 建 立,但 只 有 個 人 運 動 的 發 展 , 沒有治療上的整合。結果發現,使用傳統運動治療與懸吊運 動治療的病人比較起來,發現懸吊運動治療的病人,請假的. 22.
(35) 天數比傳統治療的少,但是統計上沒有顯著水準。而兩種方 法治療後都跟治療前有顯著差異。雖然該研究比較懸吊運動 與傳統運動治療之效果,結果上沒有顯著差異,但提供我們 關於懸吊運動對下背痛治療有效的訊息。 同 時 Moe 和 Thom(1997)也 做 了 類 似 的 研 究 , 探 討 懸 吊 運 動 治 療 前 後 , 身 體 疼 痛 是 否 有 所 改 善 。 42 位 有 肩 膀 、 頸 部 和背部問題的病人,讓他們使用懸吊運動,在工作時做放鬆 運動以及回家時做訓練運動,一週 3 次,每次 3 回合,每回 合 重 複 10 次 , 每 次 運 動 約 30 分 鐘 , 持 續 做 12 個 月 。 跟 未 做 治療之前做比較,看因健康問題而無法工作的天數,經訓練 後 是 否 有 所 差 異 , 結 果 是 訓 練 前 每 年 平 均 會 請 假 14.7 天 , 訓 練 後 降 為 每 年 11.5 天 。 而 且 在 介 入 治 療 過 後 , 每 年 的 天 數 持 續在下降。也就是說懸吊運動可以顯著的改善,因骨骼系統 疾病請假的病人之請假天數。 在 懸 吊 運 動 對 一 般 人 有 效 的 研 究 後 , Britt, Even, Gitle 和 Nina(2004)開 始 探 討 對 於 懷 孕 後 骨 盆 帶 疼 痛 治 療 是 否 也 有 成 效。81 位 有 懷 孕 骨 盆 帶 疼 痛 的 婦 女,隨 機 分 成 兩 組 接 受 20 週的實驗。一組接受特定的穩定性運動治療,另一組只接受 物 理 治 療。包 括 前 測、介 入 後 和 生 產 一 年 後,病 人 的 疼 痛 值 、 生活狀態和生活品質的評估。結果發現介入後,穩定性運動 組在統計和臨床上有顯著的低疼痛強度、低失能和高生活品 質。直膝提腿等測試也支持這個結論,即特定穩定性運動組 的測試有顯著比較好。這項研究使我們了解懸吊運動是可以 應用在懷孕後婦女的骨盆帶治療上。此研究兩年後的追蹤, 81 位 的 受 試 者 在 兩 年 後 利 用 郵 寄 的 方 式 將 調 查 表 寄 回 給 研 究員。兩年後兩組不論是在功能狀況、晨間以及夜間疼痛方. 23.
(36) 面,運動組依然顯著於物理治療組。 對 於 運 動 員 的 研 究 方 面 , Seiler, Skaanes, 和. Kirkesola. (2006)探 討 懸 吊 運 動 對 年 青 高 爾 夫 球 手 , 桿 頭 擊 球 的 最 大 速 度 之 訓 練 成 效 。 20 位 高 爾 夫 球 手 分 成 兩 組 , 一 組 使 用 懸 吊 運 動,另一組則是使用傳統訓練來做 9 週特定核心和旋轉肌群 穩定度訓練或者是標準的肌力訓練。在訓練前以及訓練後測 量桿頭擊球的最大速度。結果訓練後,在桿頭擊球的最大速 度 增 加 的 百 分 率 上 , 懸 吊 運 動 組 與 傳 統 肌 力 組 有 顯 著 差 異 (p<.05), 懸 吊 組 增 加 比 較 多 。 所 以 對 髖 和 軀 幹 所 做 的 獨 特 功 能上之穩定度訓練,可以改善高度特定性表現任務的旋轉力 量。這是第一個證實核心穩定度訓練可以改善特定執行任務 的研究。 同 樣 的 研 究 方 向 , S t r a y, M a g n u s s e n , K u f f e l , 和. Seiler. (2006)將 受 測 者 換 為 足 球 選 手 。 結 果 使 用 懸 吊 運 動 訓 練 的 選 手,其靜態平衡以及踢球速度都有顯著增加。類似運動員速 度 的 研 究 還 有 , Sæterbakken(2008)探 討 特 定 核 心 肌 群 穩 定 度 的 訓 練 是 否 能 改 善 女 性 手 球 運 動 員 的 投 球 速 度。28 位 女 性 手 球員分成兩組,一組接受懸吊運動的訓練,一組則是作為控 制 組 。 訓 練 前 後 會 先 測 試 手 拿 600 克 球 的 投 球 速 度 。 也 會 測 試在不平衡的表面作單腳站和俯地撐起的動作。懸吊訓練做 6 個閉鎖鏈的動作訓練,一週 2 次,做 7 週。結果發現做懸 吊 運 動 訓 練 組 比 控 制 組 的 投 球 速 度 有 顯 著 增 加 4 . 9 %, 俯 地 撐 起的肌力表現也有顯著改善,但是單腳平衡測試則是沒有差 異。所 以 說 綜 合 以 上 三 項 研 究,核 心 穩 定 度 的 訓 練 可 能 跟 髖 、 軀幹對抗旋轉力矩的能力有關,在不平衡的表面下訓練核心 肌群可以改善投球速度。. 24.
(37) 關 於 開 放 鏈 與 閉 鎖 鏈 , P r o k o p y, I n g e r s o l l , N o r d e n s c h i l d , K a t c h , G a e s s e r , 和 We l t m a n ( 2 0 0 8 ) 認 為 下 肢 的 閉 鎖 式 阻 力 訓 練,對於改善動作表現來講,比開放鏈式的訓練好,但上肢 的 情 形 則 是 仍 不 清 楚。因 此 他 們 找 來 1 2 位 女 性 國 際 大 專 體 育 壘球運動員,使用懸吊運動訓練,隨機分成. 2 組,為期. 12. 週,比較肩膀的肌力和動作表現,是閉鎖式訓練比較好,還 是 開 放 式 的 效 果 比 較 好。比 較 訓 練 前 後 投 球 速 度、最 大 肌 力 、 動 態 單 腳 平 衡 和 肩 膀 屈 曲、伸、內 轉、外 轉 時 的 力 矩 和 力 量 。 結果發現在閉鎖鏈下訓練的肩膀屈曲、伸、內轉、外轉之力 矩力量,投球速度,都比開放式訓練好。 近 年 來 則 是 有 關 於 懸 吊 核 心 力 量 的 研 究 。 楊 彩 雲 (2009) 探 討 體 育 系 學 生 50 人,經 過 懸 吊 運 動 來 訓 練 核 心 肌 群 之 後 , 在體適能項目一分鐘仰臥起坐、左右側仰臥起坐和動態背部 肌 耐 力 測 試 有 顯 著 增 加 ( p < . 0 5 ), 並 且 懸 吊 組 的 訓 練 效 果 比 傳 統 訓 組 的 效 果 顯 著 好 (p<.05)。 這 可 能 是 因 為 做 懸 吊 訓 練 , 身 體其它部位的肌肉也一起收縮,因此肌肉整體的協調性得到 很大程度的改善。 在特定疾病上,則有相關研究探討懸吊式運動對退化性 膝 關 節 炎 患 者 本 體 感 覺 之 效 應 。 12位 受 試 者 , 有 退 化 性 膝 關 節 炎 。 測 量 本 體 感 覺 主 動 角 度 配 測 試 、 行 走 功 能 測 試 、 及 W O M A C ( We s t e r 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 量 表 評 分 , 之 後 隨 機 分 配 到 訓 練 組 與 對 照 組。訓練組接受熱療、向量干擾波治療及懸吊式運動介入或 僅接受懸吊式運動訓練;對照組只接受熱療或向量干擾波治 療 或 無 任 何 介 入。8週 後 發 現 經 過 懸 吊 運 動 後,本 體 感 覺 主 動 角 度 配 對 測 試 有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 p<.05) (鄭 百 副 , 2003)。 因. 25.
(38) 此懸吊運動在復健治療上也是有所貢獻的。. 第四節 文獻總結 懸吊運動的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已被肯定,可以用在疼 痛治療、肌力訓練、本體感覺訓練等,但是其治療成效相關 研究仍屬少數,特別是下背痛病人的研究方面。因此本研究 希望能透過多變化的懸吊核心運動,證實可以改善下背痛病 患肌耐力,降低疼痛,生活品質提升。. 26.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過程中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與步驟。研 究以測量與問卷的方式,進行腹肌肌耐力、背肌肌耐力、疼 痛指數和歐式下背痛失能量表之分析。 全章共分為七節,依序為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 流程;第三節實驗對象;第四節實驗時間與地點;第五節實 驗儀器;第六節實驗流程與步驟;第七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茲分述如下:. 27.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下圖所示: 懸吊運動對下背痛患者之成效. 下 背 痛 組 (7 人 ). 健 康 組 (9 人 ). 軀幹肌耐力 疼痛指數. 個人照護能力 抬舉重物. 靜態軀幹屈曲 靜態軀幹伸展. 歐氏失能量表. 行走能力 久坐能力 久站能力 睡眠狀況 社交生活 旅遊. 一分鐘俯臥舉體. 八週訓練 前. 前. 後. 後. 測. 測. 比. 比. 較. 較. 工作與家事 一分鐘仰臥起坐. 軀幹肌耐力. 一分鐘俯臥舉體. 疼痛指數. 靜態軀幹屈曲 靜態軀幹伸展. 歐氏失能量表. 兩組比較. 圖 3- 1 研 究 架 構 圖. 28.
(41) 第二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如下圖所示: 所 有 受 測 者 為 16 人 , 其 中 9 人 為 健 康 女 性 , 7 人為下背痛女性。. 下 背 痛 組 (7 人 ). 健 康 組 (9 人 ). 一分鐘仰臥起坐. 一分鐘仰臥起坐. 一分鐘俯臥舉體 一分鐘俯臥舉體. 靜態軀幹伸展 靜態軀幹屈曲. 靜態軀幹伸展. 疼痛指數 靜態軀幹屈曲. 歐氏失能量表. 進行懸吊運動訓練來加強核心肌群的肌耐力. 八週訓練後,進行後測,如前測 資料分析比較 結果 討論 結論 圖 3- 2 研 究 步 驟 流 程 圖. 29.
(42) 第三節 實驗對象 本 研 究 以 1 6 位 女 性 為 研 究 對 象,其 中 包 括 7 位 下 背 痛 女 性與 9 位健康女性。下背痛女性定義經醫院確定且超過三個 月以上的下背痛者,而健康女性則是無下背痛及三個月內無 骨科及關節病史。. 第四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 、 實 驗 前 研 究 期 間 : 中 華 民 國 98 年 3 月 至 99 年 2 月 二 、 正 式 實 驗 時 間 : 中 華 民 國 99 年 3 月 至 9 年 5 月 三 、 實 驗 地 點 : 國 立 台 灣 體 育 學 院 (台 中 )體 操 館 達康復健診所. 第五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本 研 究 所 需 要 的 實 驗 儀 器 與 設 備,包 含 訓 練、測 量 部 份 及 資料處理部份: 一、訓練器材: 1 . 懸 吊 運 動 器 材 : 泰 洛 比 ( Te r a p i M a s t e r ) ( 如 圖 3 - 3 ). 圖 3- 3 懸 吊 運 動 器 材. 30.
(43) 2.泡 棉 墊 、 橡 膠 墊 或 平 衡 墊 二、測量器材; 1.碼 錶. 第六節 實驗流程與步驟 本研究使用懸吊運動器材對下背痛女性及健康女性進行 核心肌群肌耐力訓練,下背痛女性在訓練前與訓練後填寫疼 痛指數、歐氏失能量表與測量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俯臥 舉體、靜態軀幹屈曲、靜態軀幹伸展,健康女性則是只測量 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俯臥舉體、靜態軀幹屈曲、靜態軀 幹伸展。訓練時間與進度均事先與實驗對象進行協調並取得 同意後,再制訂時間並通知地點,並按時進行訓練。 一、. 實驗前向受試者說明訓練方法及注意事項。. 二、. 實 驗 地 點 分 別 位 於 國 立 臺 灣 體 育 學 院 (台 中 )體 操 館 以 及達康復健診所。. 三、. 訓練人員:本研究均以同一訓練人員進行一對一運動 訓練。. 四、. 研究訓練步驟流程如下:. (一 ) 尋 找 由 醫 師 診 斷 為 下 背 痛 之 女 性 患 者 並 且 疼 痛 超 過 三 個 月,同 時 在 學 校 及 社 區 找 尋 在 三 個 月 內 無 骨 科 及 關 節 病史之健康女性。 (二 ) 實 驗 開 始 前 先 集 合 實 驗 參 加 者,說 明 實 驗 流 程 及 注 意 事 項,並取得受試者之實驗同意書。 (三 ) 實 驗 前 再 加 以 確 定 整 個 正 式 的 實 驗 流 程,並 測 試 工 具 有 無問題。 (四 ) 最 初 訓 練 開 始 前,下 背 痛 及 健 康 女 性 組 皆 測 試 一 分 鐘 仰. 31.
(44) 臥起坐、一分鐘俯臥舉體、靜態軀幹屈曲、靜態軀幹伸 展 並 記 錄 數 據,另 外 下 背 痛 組 再 填 寫 疼 痛 指 數 與 歐 氏 失 能量表,之後開始進行訓練。測試動作之說明下。 1.靜 態 軀 幹 屈 曲 : 受 試 者 平 躺 於 軟 墊 上 , 膝 關 節 彎 曲 90 度,雙腳掌平放於床面上,以手臂向膝蓋伸直,並以手 指輕觸膝蓋並維持住此姿勢。以碼錶記錄能維持此姿勢 的 秒 數 (如 圖 3-4)。. 圖 3- 4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2.靜 態 軀 幹 伸 展 : 使 受 試 者 俯 臥 於 桌 子 上 , 上 半 身 支 撐 於 較低之椅子上,以骼骨前上棘為分界,上半身懸空盡量 保 持 水 平,以 碼 錶 記 錄 能 維 持 此 姿 勢 的 秒 數 (如 圖 3-5)。. 圖 3- 5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3.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 受 試 者 仰 躺 , 雙 手 在 胸 前 交 叉 , 檢 測 一 分 鐘 受 試 者 腹 肌 收 縮 完 成 雙 肘 觸 膝 的 次 數 ( 如 圖 3 - 6 )。. 32.
(45) 圖 3- 6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4.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 受 試 者 俯 臥 , 雙 手 放 耳 朵 後 , 請 受 試 者軀幹提高且胸部離開地面,檢測一分鐘背肌收縮舉體 的 次 數 (如 圖 3-7)。. 圖 3- 7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五 ) 每 週 訓 練 兩 次 , 每 次 時 間 約 40 分 鐘 , 每 次 每 種 動 作 做 十回合,每回合動作停留五至十秒,休息十秒。動作訓 練如以下說明。. 33.
(46) 圖 3- 8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下 背 部 放 鬆 這個訓練主要受試者平躺,動作如上圖由左到右擺動雙 腳,可以使僵硬的下背部放鬆。. 圖 3- 9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臀 肌 訓 練 這個訓練是請受試者作提臀的動作,然後再放下,可加 強腹肌、臀肌肌力。可將吊環由膝蓋改至腳踝增加困難度。. 34.
(47) 圖 3-10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 臀 肌 與 外 展 肌 群 訓 練 動 作 如 圖 3-9, 但 是 在 提 臀 後 將 雙 腳 打 開 (圖 3-10), 可 加強外側肌群肌力。. 圖 3-11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臀 肌 與 股 四 頭 肌 訓 練 這 個 訓 練 為 圖 3-9 的 進 階 訓 練 , 吊 環 由 雙 腳 改 為 單 腳 增 加困難度,並加強股四頭肌肌力。. 35.
(48) 圖 3-12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背 肌 與 肱 三 頭 肌 訓 練 起 始 位 置 如 圖 3-12 最 左 邊, 之 後 肱 三 頭 肌 、 腹 肌 與 臀 肌 收縮完成動作。進階訓練,可在膝蓋位置墊平衡墊加強本體 覺。. 圖 3-13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肱 二 頭 肌 訓 練 起 始 位 置 如 圖 3-13 最 左 邊, 之 後 肱 二 頭 肌 、 腹 肌 與 臀 肌 收縮完成動作。進階訓練,可在雙腳位置墊平衡墊加強本體 覺。. 36.
(49) 圖 3-14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內 側 肌 群 訓 練 一開始下面腳往上與懸吊的腳會合,訓練大腿內側肌 群。進階訓練則可再加上側提臀的動作增加困難度,如圖 3-14 最 右 邊 。. 圖 3-15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臀 肌 訓 練 此訓練同樣是訓練腹肌與臀肌,並加強上臂肌力。. 37.
(50) 圖 3-16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胸 肌 訓 練 起 始 動 作 如 圖 3-16 左 側,接 下 來 身 體 重 心 往 前 移,注 意 手肘不要打直。. 圖 3-17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肌 與 胸 肌 訓 練 起 始 動 作 如 圖 3-17 左 側,接 下 來 肱 二 頭 肌、腹 肌 與 胸 肌 收縮,完成動作。. 38.
(51) 圖 3-18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背 肌 訓 練 注意該訓練要使背部呈一直線,並停留數秒。. 圖 3-19 懸 吊 核 心 運 動 訓 練 : 腹 外 斜 肌 訓 練. (六 ) 每 個 動 作 會 依 個 人 進 步 的 情 形 調 整 困 難 程 度,如 調 整 繩 子高度或是動作遠離軸心,雙腳變單腳或雙手變單手。 (七 ) 8 週 訓 練 後 , 下 背 痛 組 再 填 寫 疼 痛 指 數 與 歐 氏 下 背 痛 量 表,並跟健康組一樣測量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俯臥. 39.
(52) 舉體、靜態軀幹屈曲、靜態軀幹伸展。.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 資料處理; 本 研 究 將 收 集 到 的 資 料 以 excel 進 行 處 理 , 並 使 用 統 計. 軟 體 S P S S 1 4 . 0 版 進 行 分 析。以 混 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考 驗 不 同下背痛病因、下背痛組與健康組以及不同年齡,訓練前後 肌耐力測試是否有顯著差異,再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下背 痛組與健康組訓練的進步幅度是否有顯著差異,統計水準定 為 α=.05。. 40.
(53) 第四章 結果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假設與架構,將所收集到的資料 進行統計分析後,茲將結果描述於下。. 第一節 受試者之基本資料 本 研 究 受 試 者 共 有 16 位 女 性,其 中 有 7 位 下 背 痛 患 者 , 和 9 位健康女性。下背痛患者又依病因分為,4 名骨頭構造 問 題 及 3 名 肌 肉 姿 勢 問 題。健 康 組 年 齡 介 於 2 2 . 0 0 歲 到 6 2 . 0 0 歲 之 間 , 平 均 年 齡 39.89±15.51 歲 , 身 高 介 於 152.00 ~168.00 公 分 , 平 均 身 高 160.22±5.70 公 分 , 體 重 介 於 43.00~70.00 公 斤 , 平 均 體 重 59.11±8.24 公 斤 ; 下 背 痛 組 年 齡 介 於 24.00 歲 到 59.00 歲 之 間,平 均 年 齡 44.00±15.25 歲,身 高 介 於 153.00 ~168.00 公 分 , 平 均 身 高 158.14±6.54 公 分 , 體 重 介 於 43.00~ 77.00 公 斤 , 平 均 體 重 58.71±12.00 公 斤 。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如 表 4-1 所 示 。 表 4- 1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年 齡 (歲 ). 身 高 (公 分 ). 體 重 (公 斤 ). Mean(SD). Mean(SD). Mean(SD). 健康組. 39.89(±15.51). 160.22(±5.70). 59.11(± 8.24). 下背痛組. 44.00(±15.25). 158.14(±6.54). 58.71(±12.00). 46.50(±15.80). 157.75(±6.40). 59.50(±14.48). 40.67(±17.16). 158.67(±8.14). 57.67(±10.69). 42.77(±15.93). 158.70(±6.70). 58.75(±11.35). 骨頭構造 下背痛 肌肉姿勢 下背痛 總數 (平 均 SD). 41.
(54) 第二節 下背痛患者訓練前後之效果比較 一、下背痛患者訓練前後之差異 本研究將下背痛患者之日常生活功能限制、疼痛指數、 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俯臥舉體、靜態軀幹屈曲與靜態軀 幹 伸 展 前 、 後 測 的 總 分 以 描 述 性 統 計 呈 現 , 如 表 4-2 所 示 。 以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研究參與者各項檢測項目 之 效 果 , 由 表 4-4、 4-5、 4-6、 4-8、 4-9 與 4-10 得 知 , 下 背 痛患者經 8 週懸吊核心運動訓練後,在歐氏量表之日常生活 功 能 限 制 (10.71±5.71 分. VS.5.29±4.86 分 )(F=12.27, P=.02. <.05)、 疼 痛 指 數 (5.21±1.70 分. VS.2.71±1.91 分 )(F=22.11,. P=.01 <.05)與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14.86±14.58 次. VS.25.57 ±. 15.36 次 ) (F=14.60 , P=.01<.05) 、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30.71± 2 2 . 4 1 次 V S . 4 4 . 1 4 ± 2 1 . 2 7 次 ) ( F = 1 1 0 . 0 7, P = . 0 0 < . 0 5 ) , F 9 5 ( 1 , 5 ) = 6 . 6 1 , F 9 5 ( 1 , 1 0 ) = 4 . 9 6、靜 態 軀 幹 屈 曲 ( 2 8 . 0 2 ± 2 3 . 4 8 秒 V S . 4 8 . 4 1 ± 25.75 秒 )(F= 36.15, P=.000<.05)和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42.87± 3 3 . 4 8 秒 V S . 1 0 0 . 5 6 ± 5 4 . 1 1 秒 ) ( F = 1 3 . 5 2, P = . 0 1 < . 0 5 ) 之 前 後 測 皆 達 顯 著 水 準 (p<.05)。. 42.
(55) 表 4- 2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 疼 痛 指 數 和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後的描述性統計 組別 變項 疼痛指數 (分 ). 骨頭構造下背痛組. 肌肉姿勢下背痛組. Mean(SD). Mean(SD). Mean(SD). Mean(SD).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5.50 (±2.20). 3.13 (±1.55). (±1.04). (±2.57). 12.50. 能 限 制 (分 ). (±6.61). (±4.00). (±4.16). (±6.66). 一分鐘仰臥. 17.25. 22.25. 18.67. 30.00. 一分鐘俯臥 舉 體 (次 ) 靜態軀幹屈 曲 (秒 ) 靜態軀幹伸 展 (秒 ). (±19.35) 32.25 (±29.10) 23.89 (±25.30) 32.50 (±32.47). (±16.52) 42.00 (±28.15) 38.04 (±23.60) 98.92 (±53.21). 43. 8.33. 2.17. 日常生活功. 起 坐 (次 ). 6.00. 4.83. (±8.62) 28.67 (±15.04) 33.54 (±24.79) 66.69 (±51.42). 4.33. ( ±15.72) 47.00 ( ±12.12) 62.23 ( ±25.54) 112.75 ( ±84.60).
(56) 表 4- 3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 疼 痛 指 數 和 軀 幹 肌 耐 力 在 訓 練 前 、 後 的 改 善 (進 步 )幅 度 改 善 (進 步 )幅 度. 組別 變項. 骨頭構造下背痛 肌肉姿勢下背痛. P 值. 組. 組. 疼痛指數. 43.09%. 55.07%. .55. 日常生活功能限制. 52.00%. 48.02%. .58. 一分鐘仰臥起坐. 28.99%. 60.69%. .68. 一分鐘俯臥舉體. 30.23%. 63.93%. .54. 靜態軀幹屈曲. 59.23%. 85.54%. .88. 靜態軀幹伸展. 204.37%. 69.07%. .29. 表 4- 4 疼 痛 指 數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組 別 (A) 前 後 測 (B)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SS. df. MS. 2.26. 1. 2.26. 21.79. 1. 21.79. 0.07. 1. 0.07. 4.93. 5. 0.99. 註 : *p<.05. 44. F. P. 0.35. .58. 22.11*. .01. 0.07. .80.
(57) 表 4- 5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 別 (A). 29.17. 1. 29.17. 0.55. .49. 前 後 測 (B). 94.50. 1. 94.50. 12.27*. .02. 5.36. 1. 5.36. 0.70. .44. 38.50. 5. 7.70.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註 : *p<.05. 表 4- 6 一 分 鐘 仰 臥 起 坐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組 別 (A) 前 後 測 (B)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SS. df. MS. 72.02. 1. 72.02. 228.67. 1. 228.67. 34.38. 1. 34.38. 78.33. 5. 0.99. 註 : *p<.05. 45. F. P. 0.14. .72. 14.60*. .01. 2.20. .20.
(58) 表 4- 7 一 分 鐘 俯 臥 舉 體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SS. df. MS. F. 1.72. 1. 1.72. 0.00. 676.01. 1. 676.01. 110.07*. .00. 63.15. 1. 63.15. 10.28*. .02. 30.71. 5. 6.14. 變異來源 組 別 (A) 前 後 測 (B)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P .97. 註 : *p<.05. 表 4- 8 組 別 與 前 後 測 單 純 主 要 效 果 之 考 驗 SS. df. 骨頭構造組. 190.13. 1. 190.13. 30.96*. 肌肉姿勢組. 504.17. 1. 504.17. 82.11*. 30.71. 5. 6.14. 前測. 22.01. 1. 22.01. 0.00. 後測. 42.86. 1. 42.86. 0.08. 變異來源. MS. F. 前 後 測 (相 依 因 子 ). 誤 差 (Error) 組 別 (獨 立 因 子 ). 誤 差 (Error). 5665.42. 註 : *p<.05. 46. 10. 566.54.
(59) 表 4- 9 靜 態 軀 幹 屈 曲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組 別 (A) 前 後 測 (B)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SS. df. MS. F. P. 981.31. 1. 981.31. 0.83. .40. 1573.64. 1. 181.02. 1. 181.02. 217.66. 5. 43.53. 11573.64 36.15* 4.16. .00 .10. 註 : *p<.05. 表 4-10 靜 態 軀 幹 伸 展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組 別 (A) 前 後 測 (B)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SS. df. MS. F. P. 1977.40. 1. 1977.40. 0.36. .57. 10843.23. 1. 355.34. 1. 355.34. 4010.42. 5. 802.08. 10843.23 13.52* 0.44. .01 .54. 註 : *p<.05. 二、訓練介入對日常生活功能限制的效果 表 4-2 顯 示 下 背 痛 患 者 日 常 生 活 限 制 總 分 之 描 述 性 統 計 (骨 頭 構 造 組:12.50±6.61 分 VS.6.00± 4.00 分,肌 肉 姿 勢 組 : 8.33 ±4.16 分 VS.4.33± 6.66 分 )。 而 表 4-11 則 顯 示 下 背 痛 患 者在日常生活功能限制各評估項目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 差 。 由 表 4-16、 4-20 與 4-21 之 變 異 數 分 析 結 果 得 知 , 下 背 痛 患 者 久 坐 能 力 (1.43±0.79 分. 47. VS.0.86± 0.90 分 )(F=7.10,.
(60) P=.04<.05)、 旅 遊 (1.14±0.69 分 VS.0.57± 0.53 分 )(F=7.00, P=.04<.05)與 從 事 工 作 家 事 (2.00±1.15 分 VS.1.00 ±0.82 分 ) (F=9.22, P=.03<.05)等 項 目 在 前 後 測 方 面 達 到 顯 著 差 異 , 其 他 7 個評估項目則沒有達顯著水準。 由 表 4-3 發 現 在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上 , 骨 頭 構 造 組 的 進 步 幅 度 比 肌 肉 姿 勢 組 多 (52.00% VS.48.02%), 但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48.
(61) 表 4-11 歐 氏 量 表 日 常 生 活 功 能 限 制 的 描 述 性 統 計 組別 變項. 骨頭構造下背痛組 Mean(SD) Mean(SD) 前測. 疼痛程度 (分 ) 個人照 護 能 力 (分 ) 抬舉重物 (分 ) 行走能力 (分 ) 久坐能力 (分 ) 久站能力 (分 ) 睡眠狀況 (分 ) 社交生活 (分 ) 旅 遊 (分 ) 工作與家 事 (分 ). 1.25 (±0.96) 0.25 (±0.50) 1.25 (±0.50) 0.25 (±0.50) 1.75 (±0.50) 1.25 (±0.96) 1.00 (±0.00) 1.75 (±1.71) 1.25 (±0.96) 2.50 (±1.29). 後測 0.25 (±0.50) 0.00 (±0.00) 1.00 (±0.82) 0.00 (±0.00) 1.00 (±0.82) 0.25 (±0.50) 0.50 (±0.58) 0.75 (±1.50) 0.75 (±0.50) 1.25 (±0.50). 49. 肌肉姿勢下背痛組 Mean(SD). Mean(SD). 前測. 後測. 0.67 (±0.58) 0.67 (±0.58) 1.00 (±0.00) 0.00 (±0.00) 1.00 (±1.00) 1.00 (±1.00) 0.67 (±0.58) 1.00 (±1.00) 1.00 (±0.00) 1.33 (±0.58). 0.33 (±0.58) 0.00 (±0.00) 0.67 (±0.58) 0.00 (±0.00) 0.67 (±1.15) 0.67 (±1.15) 0.33 (±0.58) 0.67 (±1.15) 0.33 (±0.58) 0.67 (±1.15).
(62) 表 4-12 疼 痛 程 度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SS. df. MS. F. P. 組 別 (A). 0.21. 1. 0.21. 0.31. .60. 前 後 測 (B). 1.52. 1. 1.52. 5.71. .06. 0.38. 1. 0.38. 1.43. .29. 1.33. 5. 0.27. 變異來源.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註 : *p<.05. 表 4-13 個 人 照 護 能 力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SS. df. MS. F. P. 組 別 (A). 0.15. 1. 0.15. 1.05. .35. 前 後 測 (B). 0.72. 1. 0.72. 5.08. .07. 0.15. 1. 0.15. 1.05. .35. 0.71. 5. 0.14. 變異來源.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註 : *p<.05. 表 4-14 抬 舉 重 物 的 混 合 設 計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SS. df. MS. F. P. 組 別 (A). 0.29. 1. 0.29. 0.54. .50. 前 後 測 (B). 0.29. 1. 0.29. 2.06. .21. 0.01. 1. 0.01. 0.04. .85. 0.71. 5. 0.14. 變異來源. 組別 x 前後測 (AXB) 誤 差 (Error) 註 : *p<.05. 50.
數據
相關文件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after cu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for maxillary AC.. Ó 2018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s J
Objectiv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 with an open-mouth exercise device designed to facilitate maximal interincisal opening (MIO) and
Lemma 3 An American call or a European call on a non-dividend-paying stock is never worth less than its intrinsic value.. • An American call cannot be worth less than its
• Early exercise may become optimal for American calls on a dividend-paying stock.. – Stock price declines as the stock
– At the same time, buy the option, promptly exercise it, and close the stock position.. ∗ For the call, call the lent money to
1. In the textbook, pp 224-223, there is a surprising result called Space- filling curve. In addition, note the proof is related with Cantor set in exercise 7. There exists a
– Select View Cameras Set Active Object as Active Camera – Load background images. – Set the parameters of
• Performance: vectorized code often runs much fast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ode containing loops.. Zheng-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