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十七、十八世紀的思想與統治形態.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章 十七、十八世紀的思想與統治形態.pdf"

Copied!
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平時成績 (占學期成績40%)

• 作業

• 筆記整理

• 小考

• 課堂表現

教學網站:阿娥的歷史漫遊

網址

: https://ppt.cc/fS576x

(2)

第1章 17~18世紀的思想與統治型態

(3)

科學革命 ( 16~17世紀)

• 問題討論:

1. 科學是什麼?

2. 科學革命有哪些發現?

(4)

科學革命 ( 16~17世紀)

課本第8-9頁 1. 天文學革命 二世紀以來

托勒密「

地心說

十六世紀

哥白尼「

日心說

地球為宇宙的中心且靜止 不動,其外有數顆天體圍 繞運行 宇宙的中心為太陽,包含地 球在內的行星以正圓形軌道 繞行太陽

(5)

科學革命 ( 16~17世紀)

課本第8-9頁 1. 天文學革命 十七世紀

克卜勒

行星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太陽 歸納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克卜勒定律) 十七世紀

伽利略

 以新式望遠鏡觀察宇宙 證實「日心說」  教會終身軟禁伽利略  哥白尼、伽利略的書被 列為禁書

(6)

科學革命 ( 16~17世紀)

課本第10頁 2. 人體生物學 1. 以人體為標本進行研究 2. 寫下《論人體之構造》 3. 近代解剖學之父 十六世紀中

凡沙理斯

1. 發現血液循環與心臟功能的關係 2. 奠下現代基本醫學觀的基礎 十七世紀

哈維

(7)

1. 演繹法 2. 代表作為《方法論》 3. 從事物本質推斷真理真相 法國數學家

笛卡兒

1. 歸納法 2. 代表作為《新論理學》 3. 強調實作在理論或知識建構之前 英國學者

培根

科學革命 ( 16~17世紀)

課本第10-11頁 3.科學方法的出現

(8)

英國學者

牛頓

1. 對天文學、數學、物理學等皆有 重要的研究成果 2. 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提出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

科學革命 ( 16~17世紀)

課本第11頁 4.科學巨人牛頓

(9)

牛頓的宇宙觀

牛頓認為宇宙如同一只 鐘錶,在鐘錶製作完成 後,鐘錶一上發條,便 能自行運作。也就是說 上帝在完成創造萬物後, 便退居幕後,不問世事, 宇宙將以自然法則運轉。 人類可憑藉理性找出世 界運作的自然法則,這 樣的觀點也影響著啟蒙 運動的學者。 課本第11頁

(10)

帶動各界對科學研究的重視

許多研究得到政府贊助,英國皇家學會和 法國科學院也發行刊物和舉辦學術會議

以理性的態度看待世界

運用新方法來面對政治、社會、經濟上 的問題,成為「啟蒙運動」的原動力 (三)影響

科學革命 ( 16~17世紀)

課本第11頁 有助於科學思想的傳播

(11)

啟蒙運動 (18世紀)

• 問題討論:

1. 啟蒙運動的特色有哪些? 2. 啟蒙運動的思想有何影響?

(12)

• 培根: 人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古羅馬諺語)

• 康德:人的首要任務是發現自己在宇宙中的恰當位置,

不應自視過高或過低。

• 伏爾泰: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

權利

(13)

更加發揚「注重理性」的觀念 「知識就是力量」為學者普 遍接受

啟蒙運動 (18世紀)

課本第12頁

(14)

崇尚理性

→以理性判斷是非

相信自然和自然法則

→透過理性思考,便能找出規範社會 的法則

進步的信念

→視中古為野蠻,理性的發揚將使未 來更美好 此想法即為「進步觀」

啟蒙運動 (18世紀)

課本第12頁

(15)

1. 《政府論二講》中強調天賦人權 2. 政府權力出於人民,應依從大眾行事 3. 人民有發動革命、推翻政府的權利

洛克

(一)啟蒙哲士

啟蒙運動 (18世紀)

課本第13-14頁

1. 以理性原則重建政治秩序

2. 法治遠重要於人治

3. 傳統政治腐化是因不合理的政治結構

(16)

1.《社會契約論》 強調政府是基於公眾的協 定或公共意志而成立 2. 政府為公意的體現 3. 法律是民意的體現

啟蒙運動 (18世紀)

課本第13-14頁

盧梭

1. 《論法的精神》 主張權力分割與制衡 2.認為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 立,以防止政府專制

孟德斯鳩

(一)啟蒙哲士 課本第13頁

(17)

1. 《國富論》

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2. 相信經濟走向由「自然法則」合理引導, 政府不需干涉

亞當斯密

(一)啟蒙哲士

啟蒙運動 (18世紀)

課本第14頁

1. 提出改革社會的學術理論

2. 以科學觀點研究社會,企圖找

出運作的通則

(18)

1. 期望以理性教育改造社會

2. 在法國被稱為「哲士」

3. 為大眾教育家

1. 在著作中介紹培根、牛頓和洛克的理論 2. 理性解釋上帝的性質或神意,反對不合 理性的基督教教義 3. 提倡自然神論,企圖建立「合乎理性的 上帝信仰」

伏爾泰

(一)啟蒙哲士

啟蒙運動 (18世紀)

課本第13-14頁

(19)

沙龍

沙龍原是法國貴婦人的會客廳,十七、十八世紀逐漸形成 由貴婦人邀請文人雅士在家中沙龍聚會的風氣,也使之成 為啟蒙時期重要的知識傳播中心之一,並逐漸在歐洲蔓延 開來。此圖描述文人貴婦們正在討論伏爾泰的作品。

(20)

「人民將權力託付給

政府」即「主權在民」

的思想。同時「政府

代表公意」的觀念亦

成為後世獨裁極權政

府的依據

主權在民

課本第13頁

(21)

(二)影響

啟蒙運動 (18世紀)

課本第15頁 1.將科學、理性精神應用於生活 2.講求科學、理性的精神 政治 1.促進開明專制 2.美國獨立運動與法國大革命大力推行 經濟 自由放任的主張成為資本主義的立論基礎 自然神論 調和科學和宗教的關係 現代性

(22)

由於科學革命帶來的新知識,尤其牛頓研究出 的許多定律指出世界的運轉有著數學的、機械的規 律,這讓當時的人們相信存在普遍性的準則。 自然神論中便受這樣的想法影響,相信宇宙最 初由造物主創造之後,便設計好宇宙定律和以後的 發展,然後就不再進行干預,任其自然地運行。 正因對理性的推崇,自然神論反對宗教狂熱與 不合理的基督教義,但並非反對宗教本身。

自然神論

(23)

現代性

啟蒙運動中講求科學、理 性的精神被認定為「現代 性」的主要特徵之一。 「現代性」意指「現代文 化的特徵」,學者將人文 主義(文藝復興)、理性 主義(啟蒙運動)與自由 主義視為現代性的三大特 徵。 課本第15頁

(24)

一位學者表達他對宗教的看法:「宗教也應該與自然法 則相吻合。上帝創造了宇宙之後便離開,不會再介入其 間了。」所以他堅信宇宙從此依照一個固定的機械法則 運作。這位學者最可能活在下列那一個時期中? (A)十世紀羅馬公教成為歐洲人的主要信仰時 (B)十四世紀許多人提出「以人為本」的思想時 (C)十六世紀許多人質疑教宗權威要改革宗教時 (D)十七世紀科學思想開始萌芽重新認識世界時

94指考

(25)

一位學者認為:政府與人民間原有契約關係,政府應當 保障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才能獲得人民的認可, 其統治才有正當性。如果政府不能善盡其義務,人民便 可解除契約。我們如何理解這種理論? (A)柏拉圖的理想國理念,主張國君應當為民服務 (B)洛克提出的政府學說,主張人民可以推翻政府 (C)法國大革命時的《人權宣言》,認為世人都應平等 (D)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論,認為自由為基本人權

99學測

(26)

啟蒙時期,某法國作家描述美洲世界:「顯赫的印第安 統治者曾在此建立帝國,並依循合理的法律和宗教施政。 人們寬宏、誠實又自由自在。然而,人性在這裡卻得不 到□□和□□的光照。」這位作家認為美洲人有其優點, 但仍缺乏歐洲人深以為傲的兩項發展(文中空格處)。 這兩項發展最可能是: (A)寬容和虔誠 (B)博愛和自由 (C)民主和平等 (D)科學和真理

105指考

(27)

第1章 17~18世紀的思想與統治型態

(28)

17~18世紀歐洲君主的

統治形態

• 問題討論:

1.專制王權的統治特色為何?

2.開明專制的統治特色為何?

(29)

(一)法國路易十四 (17世紀)

專制王權

課本第16頁

法國

大興土木、揮霍無度 宗教迫害使大量新教徒 逃離法國 軍費支出浩繁 危 機 1. 在路易十四時君主專制達到極盛 2. 對內主張君權神授,實行高度專制 3. 1685年取消《南特詔令》,以統一 法人信仰 4. 積極在歐洲、美洲擴展勢力

(30)

路易十四斥資擴建豪華宮殿,並將貴族集中於凡爾賽宮居 住,官僚機構則搬遷到附近,藉以強化法王權力。

凡爾賽宮與路易十四

第2頁/2

(31)

圖中描繪法國新教徒逃至英國的情形。

(32)

(二)俄國彼得大帝(17世紀)

專制王權

課本第17頁

俄國

彼得大帝將俄國建立為西方 式強國,躋升歐洲列強之一 1. 十五、十六世紀沙皇收編軍權,限制貴 族與教會的權力 2. 彼得大帝時改革政治制度,掌握行政、 立法、財稅權 3. 彼得大帝厲行集權、推行西化、積極擴 張領土

(33)

英國的國會政治

課本第18頁

(34)

(一)清教徒革命(1642~1649)

英國的國會政治

課本第18頁

伊莉莎白女王

死後由詹姆士 六世繼位,為 英王詹姆士一 世

詹姆士一世

主張君權神授, 與國會關係惡 劣,不得民心

查理一世

1628年:被迫接受《權利 請願書》 1642年:爆發清教徒革命 1649年:遭處死 1603年 1625年

(35)

詹姆士一世的宗教政策

詹姆士一世在位時迫害清教徒,不少清教徒逃亡出國,有 些人甚至在1620年乘船轉赴北美洲殖民地(五月花事件)。 詹姆士一世也下令編纂英文版《聖經》,圖為將編纂完成 的《欽定版聖經》獻給詹姆士一世的場景。

(36)

查理一世為籌措戰費,常 有違法的行為,以借款的 形式向人民徵收金錢,不 遵旨繳付者即拘捕下獄。 下議院針對這些事項提出 抗議,並決議提高人民的 自由權,最後提出《

權利

請願書

》,迫使上議院通 過,而查理一世在國會的 壓力下只好簽字批准。 左圖為查理一世於1640年 召開國會的情景。

查理一世

(37)

查理一世遭到處死

查理一世在清教徒革命中戰敗被捕,遭到國會審判並處 死。圖中描繪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處死的情形。

(38)
(39)

(一)清教徒革命

英國的國會政治

查理二世

出現支持國王的 「托利黨」與反對 國王的「惠格黨」 查理一世被處死後 由克倫威爾任護國 主,號稱共和

克倫威爾

1660年 課本第19頁

(40)

在清教徒革命之後,英 國改行共和,實際上卻 是由擔任護國主的克倫 威爾實行軍事獨裁。在 他死後宣布由兒子繼任 護國主一位,卻無法控 制政府,最後斯圖亞特 王朝復辟,查理二世即 位為英王。

克倫威爾

(41)

查理二世熱衷於各種娛樂 活動,也擁有不少情婦, 而被稱作「快活王」

(the Merry Monarch)。 查理二世的王后凱瑟琳 (Catherine of Braganza)喜 愛喝茶,使英國流行起喝 茶文化。

(42)

(二)光榮革命(1688~1689)

英國的國會政治

課本第19-20頁 1685年 企圖推展天主教與專 制王權而大失民心, 爆發「光榮革命」, 遭罷黜

詹姆士二世

1689年

瑪麗二世

威廉三世

接受

權利法案

, 形成君主立憲制

(43)

詹姆士二世在其任內積極 推行恢復天主教的工作, 違背禁止天主教徒擔任公 職的《宣誓條例》,委任 天主教徒至軍隊、政府部 門、教會、大學等擔任重 要職務。他的政策受到臣 民的不信任,最後在光榮 革命中被剝奪王位,女婿 威廉三世即位為英王。

詹姆士二世

(44)

威廉三世與瑪麗二世

光榮革命後,英國專

制王權結束,國會成

為最高立法機構。

圖中為威廉三世和瑪麗 二世的登基情形。

(45)

專制者「由上而下」主動推行的政 治改革,為啟蒙學者稱讚與期望

開明專制(18世紀)

課本第20-21頁 奧地利 約瑟夫二世 俄國 凱薩琳大帝 普魯士 腓特烈大帝

(46)

第1頁/2

普奧俄三度瓜分波蘭

波蘭當時因國內的動亂而國力衰弱,致使鄰近 他的三個國家對其起了覬覦之心: 普魯士→希望能使東部領土完整 →想爭奪黑海的出海口 奧地利→對普俄兩國的擴張感到不安 最後三國簽署協定並向波蘭進軍,於 1772、 1793、1795年三度瓜分波蘭,最終也導致波蘭 的滅國。

(47)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常被列為十八世紀的「開明專制」 君主,但他的政策並非都符合啟蒙精神。以下是他的四 項政策:(甲)裁示「從今以後,每個人都將依照自己的 方式崇拜上帝。」(乙)制定「猶太人基礎條例」,將猶 太人列為社會最底層。(丙)廢除刑求、放寬嚴刑峻罰 (丁)耗費鉅資、擴充軍隊。這些政策中,哪兩項最能展 現「啟蒙運動」的精神?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104指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榷鹽使、水陸運使、營田使、給納使、監牧使、長春宮使、團練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of

However, Humanistic Buddhism’s progress in modern times has occurred in the means of reforms, thu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e can borrow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tical

Borrowing this concept, we think that relevance, skillful means, and the elective affinity among lay practitioners might be able to explain and prove that modernity exists

It better deals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posed by modernity, providing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