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學測自然科

16  Download (0)

Full text

(1)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九十七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自然考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 100 分鐘

題型題數

˙第壹部分共 48 題

˙第貳部分共 20 題

作答方式

˙用2B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時應以橡皮

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選擇題答錯不倒扣

參考資料

˙熱功當量 4.2焦耳/卡

˙地表重力加速度 g=9.8公尺/秒

2

˙氧原子量16.0

祝考試順利

(2)

第 壹 部 分 ( 佔 9 6 分 )

一 、 單 選 題 ( 佔 7 2 分 )

說明:第1至36題為單選題,每題均計分。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

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 . 甲 的 質 量 為 5 0 公 斤 , 乙 的 質 量 為 2 5 公 斤 , 兩 人 在 溜 冰 場 的 水 平 冰 面 上 , 開 始 時 都 是 靜 止 的。 兩 人 互 推 後 , 甲、乙 反 向 直 線 運 動 , 甲 的 速 率 為 0 . 1 公 尺 / 秒 , 乙 的 速 率 為 0 . 2 公 尺 / 秒。假 設 互 推 的 時 間 為 0 . 0 1 秒 , 忽 略 摩 擦 力 及 空 氣 阻 力 , 則 下 列 敘 述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甲 、 乙 所 受 的 平 均 推 力 均 為 5 0 0 牛 頓 , 方 向 相 反 ( B ) 甲 、 乙 所 受 的 平 均 推 力 均 為 2 5 0 牛 頓 , 方 向 相 反 ( C ) 甲 受 的 平 均 推 力 5 0 0 牛 頓 , 乙 受 的 平 均 推 力 2 5 0 牛 頓 , 方 向 相 反 ( D ) 甲 受 的 平 均 推 力 2 5 0 牛 頓 , 乙 受 的 平 均 推 力 5 0 0 牛 頓 , 方 向 相 反 2 . 甲、乙、丙 三 個 絕 熱 容 器 都 盛 有 1 0 0 立 方 公 分 1 0 0℃ 的 開 水。將 質 量 都 為 1 0 公 克 , 溫 度 都 為 室 溫 的 碳、銅、鉛 分 別 放 入 甲、乙、丙 三 個 容 器 中。已 知 碳、銅、鉛 的 比 熱 大 小 順 序 為 碳 > 銅 > 鉛。若 在 達 熱 平 衡 的 過 程 中 , 散 失 的 熱 量 可 忽 略 , 則 在 熱 平 衡 時 , 比 較 甲、乙、丙 三 個 容 器 內 的 水 溫 下 列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甲 > 乙 > 丙 ( B ) 甲 < 乙 < 丙 ( C ) 甲 = 乙 = 丙 ( D ) 甲 < 乙 = 丙 ( E ) 甲 = 乙 < 丙 3 - 4 為 題 組 曉 明 利 用 電 壓 為 4 2 伏 特 的 電 源 , 串 接 了 2 0 歐 姆 的 電 阻 。 將 電 阻 與 1 8 0 公 克 的 固 態 待 測 物 質 放 在 絕 熱 容 器 中 加 熱 , 待 測 物 的 溫 度 隨 時 間 變 化 如 圖 1 所 示。設 加 熱 過 程 中 系 統 均 處 於 熱 平 衡 狀 態 , 且 電 阻 變 化 極 小 可 以 忽 略 。 依 據 上 文 , 回 答 3 - 4 題 。 3 . 加 熱 時 的 電 流 為 幾 安 培 ? ( A ) 2 . 1 ( B ) 4 . 2 ( C ) 2 0 ( D ) 4 2 ( E ) 8 4 0 4 . 待 測 物 質 的 熔 化 熱 為 多 少 卡 / 公 克 ? ( A ) 8 4 0 ( B ) 3 5 ( C ) 2 0 ( D ) 1 0 ( E ) 4 . 2 5 . 在 2 0℃ 時 , 海 水 的 密 度 為 1 . 0 0 2 5 公 克 / 立 方 公 分 , 潛 水 員 在 海 深 1 0 公 尺 處 所 受 到 的 總 壓 力, 約 為 下 列 哪 一 項 ? ( A ) 1 . 0 大 氣 壓 力 ( B ) 2 . 0 大 氣 壓 力 ( C ) 3 . 0 大 氣 壓 力 ( D ) 4 . 0 大 氣 壓 力 ( E ) 5 . 0 大 氣 壓 力 6 . 一 般 家 用 平 面 鏡 是 由 一 定 厚 度 的 透 明 玻 璃 片 , 在 其 中 一 面 鍍 上 不 透 光 金 屬 膜 製 成 。 小 明 注 意 到 若 用 鉛 筆 尖 直 接 抵 住 鏡 面 時 , 鉛 筆 尖 的 像 與 筆 尖 有 一 小 段 距 離 , 估 計 該 小 段 距 離 是 鏡 面 玻 璃 片 厚 度 的 兩 倍 。 依 據 上 述 , 家 用 平 面 鏡 使 物 體 成 像 的 主 因 , 是 下 列 敘 述 的 哪 一 項 ? ( A ) 由 光 在 透 明 玻 璃 片 表 面 反 射 造 成 ( B ) 由 光 在 透 明 玻 璃 片 表 面 折 射 造 成 ( C ) 由 光 進 入 且 透 過 透 明 玻 璃 片 , 再 被 另 一 面 的 玻 璃 面 反 射 造 成 ( D ) 由 光 進 入 且 透 過 透 明 玻 璃 片 , 再 被 塗 在 另 一 玻 璃 面 上 的 不 透 光 金 屬 膜 反 射 造 成 7 . 我 們 眼 睛 的 視 網 膜 中 有 三 種 色 錐 細 胞 , 其 感 光 範 圍 的 中 心 波 長 分 別 約 為 6 0 0 奈 米 ( 紅 光 ) 、5 5 0 奈 米 ( 綠 光 ) 、4 5 0 奈 米 ( 藍 光 ) 。色 盲 就 是 色 錐 細 胞 因 先 天 或 後 天 異 常。下 列 哪 一 種 色 錐 細 胞 異 常 的 人 , 紅 、 橙 、 黃 、 綠 看 起 來 只 是 程 度 不 同 的 綠 ? 時間 ( 分 ) 溫 度 ℃ 0 2 4 6 8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圖 1

(3)

( A ) 6 0 0 奈 米 ( B ) 5 5 0 奈 米 ( C ) 5 0 0 奈 米 ( D ) 4 5 0 奈 米 8 . 假 設 電 子 繞 著 原 子 核 作 圓 周 運 動 , 如 圖 2 所 示 。 則 下 列 有 關 此 原 子 模 型 的 敘 述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圖 中 電 子 運 動 產 生 的 電 流 為 順 時 針 方 向 ( B ) 原 子 核 與 電 子 帶 同 性 電 荷 , 提 供 電 子 運 動 所 需 之 力 ( C ) 圖 中 電 子 運 動 產 生 磁 場 的 N 極 方 向 為 射 出 紙 面 ( D ) 原 子 核 與 電 子 之 間 的 作 用 力 , 類 似 於 彈 簧 , 相 距 愈 遠 , 作 用 力 愈 強 9 . 高 處 工 地 不 慎 掉 落 物 件 , 施 工 人 員 以 擴 音 器 大 聲 通 知 下 方 人 員 閃 躲。若 不 考 慮 空 氣 阻 力 , 則 下 列 敘 述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音 調 愈 高 , 聲 音 傳 播 速 率 愈 大 ( B ) 音 量 愈 大 , 聲 音 傳 播 速 率 愈 大 ( C ) 聲 音 傳 播 速 率 與 音 調 及 音 量 均 無 關 ( D ) 物 體 自 1 0 0 層 ( 每 層 高 3 . 3 公 尺 ) 樓 處 , 由 靜 止 自 由 落 下 , 到 達 地 面 時 的 速 率 , 已 快 過 聲 速 1 0 . 下 列 哪 一 物 質 既 非 導 體 亦 非 電 解 質 ? ( A ) 食 鹽 ( B ) 黃 銅 ( C ) 酒 精 ( D ) 醋 酸 鉀 ( E ) 石 墨 1 1 . 下 列 哪 一 組 元 素 符 號 依 序 為 [ 硼 、 鈦 、 鉻 、 砷 、 氪 ] ? ( A ) [ B a 、 T i 、 C a 、 A r 、 C r ] ( B ) [ B e 、 N i 、 C s 、 S n 、 C r ] ( C ) [ B r 、 L i 、 C f 、 A m 、 K ] ( D ) [ B 、 T i 、 C r 、 A s 、 K r ] ( E ) [ B 、 N i 、 C r 、 A s 、 K ] 1 2 . 在 1 9 9 6 年 , 工 業 國 家 開 始 全 面 禁 用 含 氟 氯 碳 化 合 物 冷 媒 , 主 要 是 為 了 保 護 大 氣 層 中 哪 一 種 氣 體 ? ( A ) 氧 ( B ) 氮 ( C ) 臭 氧 ( D ) 二 氧 化 碳 ( E ) 水 蒸 氣 1 3 - 1 4 為 題 組 表 1 是 硝 酸 銀、硝 酸 鎂、硝 酸 鋇、硝 酸 鎳 四 種 溶 液 與 氫 氧 化 鈉、氯 化 鈉、硫 酸 鈉、硫 化 鈉 等 四 種 溶 液 作 用 的 結 果 , 表 中 的 “ ─ ” 表 示 沒 有 沉 澱 。 以 上 所 有 水 溶 液 的 濃 度 都 是 0 . 0 1 M 。 根 據 表 1 , 回 答 1 3 - 1 4 題 。 1 3 . 硝 酸 鎳 溶 液 與 硫 化 鈉 溶 液 混 合 時 會 產 生 黑 色 的 沉 澱 , 試 問 該 沉 澱 的 化 學 式 為 下 列 哪 一 項 ? ( A ) N i S ( B )Ni S2 ( C )NiS2 ( D )Ag S2 ( E )MgS2 表 1

AgNO3 Mg(NO3)2 Ba(NO3)2 Ni(NO3)2

NaOH 棕色沉澱 白色沉澱 ─ 綠色沉澱 NaCl 白色沉澱 ─ ─ ─ Na2SO4 ─ ─ 白色沉澱 ─ Na2S 黑色沉澱 ─ ─ 黑色沉澱 圖 2 原子核

(4)

能量塔: 甲 乙 丙 丁 圖 3 1 4 . 有 一 水 溶 液 含Ag+ 、Mg2+ 、Ba2+Ni2+四 種 陽 離 子 各 0 . 0 1 M 。 若 以 N a O H 、 N a C l 、 2 4 Na SO 及 2 Na S溶 液 作 為 試 劑 使 之 分 離 , 則 下 列 滴 加 四 種 試 劑 的 先 後 順 序 中 , 哪 一 項 可 達 到 分 離 的 目 的 ? ( A ) N a O H ; N a C l ;Na SO2 4;Na S2 ( B )Na S2 ; N a O H ; N a C l ;Na SO2 4 ( C )Na SO2 4;Na S2 ; N a O H ; N a C l ( D ) N a C l ;Na SO2 4; N a O H ;Na S2 ( E ) N a C l ;Na SO2 4;Na S2 ; N a O H 1 5 .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混 合 物 , 在 常 溫 、 常 壓 共 存 時 , 不 易 引 起 化 學 反 應 ? ( A )AgNO3(aq)、KNO3(aq)、K CrO2 4(aq) ( B )NO(g)、N2(g)、O2(g)

( C )H2(g)、O2(g)、N2(g) ( D )CO(g)、CO2(g)、Ca(OH)2(aq) ( E )H O2 (l)、Na(s)、C H OH2 5 (l) 1 6 - 1 7 為 題 組 某 元 素 有 兩 種 同 位 素 。一 種 為10 5X, 質 量 為 1 0 . 0 1 2 9 a m u , 佔 1 9 . 9 1 % ; 另 一 種 為 11 5X, 質 量 為 1 1 . 0 0 9 3 a m u , 佔 8 0 . 0 9 % 。 根 據 以 上 資 料 , 回 答 1 6 - 1 7 題 。 1 6 . 元 素 X 的 原 子 量 是 下 列 哪 一 個 ? ( 取 到 二 位 小 數 ) ( A ) 5 . 0 0 ( B ) 1 0 . 0 1 ( C ) 1 0 . 5 0 ( D ) 1 0 . 8 1 ( E ) 1 1 . 0 1 1 7 . X 原 子 最 外 層 有 幾 個 電 子 ? (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E ) 5 1 8 . 某 先 進 自 來 水 廠 提 供 2 p p m ( 百 萬 分 濃 度 ) 臭 氧 (O3) 殺 菌 的 飲 用 水 , 若 以 純 水 將 其 稀 釋 至 原 有 體 積 之 二 倍 , 換 算 成 體 積 莫 耳 濃 度 約 為 多 少 M ? ( A )1 10 -4 ( B )2 10 -4 ( C )5 10 -5 ( D )2 10 -5 ( E )1 10 -5 1 9 . 台 灣 某 一 湖 泊 生 態 系 的 食 物 鏈 為 藻 類 → 蝦 → 小 魚 → 大 魚 , 此 食 物 鏈 中 的 四 類 生 物 不 按 順 序 以 甲、乙、丙 與 丁 代 號 建 立 其 能 量 塔 如 圖 3 。 今 有 1 0 隻 人 工 飼 養 的 鱷 魚 逃 逸 棲 居 該 湖 泊 , 則 該 生 態 系 的 能 量 塔 中, 哪 一 階 層 的 生 物 最 先 會 受 到 影 響 ?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2 0 . 根 據 某 科 學 家 的 研 究 , 下 列 各 物 種 ( 甲、乙、丙… 亥 ) 的 演 化 關 係 如 圖 4 。 依 照 圖 4 的 資 料 , 下 列 敘 述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現 存 的 生 物 都 是 從 相 同 的 祖 先 演 化 而 來 的 ( B ) 現 存 的 生 物 都 是 從 不 同 的 祖 先 演 化 而 來 的 ( C ) 生 物 乙 到 生 物 戌 的 演 化 過 程 中 , 有 的 物 種 仍 然 存 活 , 有 的 物 種 則 已 滅 絕 ( D ) 生 物 未 與 生 物 午 的 D N A 序 列 相 似 度 , 會 比 生 物 未 與 生 物 申 的 D N A 序 列 相 似 度 為 高 現在 過去 丙 亥 戌 酉 申 未 午 乙 時 間 巳 辰 卯 寅 丑 癸 壬 辛 庚 己 戊 甲 圖 4 子 丁

(5)

2 1 .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用 通 常 會 因 受 到 光 照 而 被 活 化 。 今 有 一 存 於 葉 綠 體 內 部 的 光 合 酵 素 F , 其 活 性 會 受 到 p H 值 及 鎂 離 子 濃 度 的 影 響 如 圖 5 。根 據 圖 5 資 料 , 試 推 測 相 較 於 在 夜 晚 期 間 , 葉 綠 體 內 部 的 p H 值 及 鎂 離 子 濃 度 在 白 天 期 間 最 可 能 會 發 生 下 列 哪 一 種 變 化 ? ( A ) p H 值 不 變 , 鎂 離 子 濃 度 不 變 ( B ) p H 值 下 降 , 鎂 離 子 濃 度 下 降 ( C ) p H 值 下 降 , 鎂 離 子 濃 度 上 升 ( D ) p H 值 上 升 , 鎂 離 子 濃 度 下 降 ( E ) p H 值 上 升 , 鎂 離 子 濃 度 上 升 2 2 . 某 海 洋 生 態 系 中 的 甲 、 乙 、 丙 和 丁 四 物 種 , 其 族 群 大 小 與 海 水 深 度 的 關 係 如 圖 6 。 根 據 圖 6 資 料 , 下 列 哪 一選項正確? ( A ) 甲 物 種 的 族 群 大 小 與 海 水 深 度 呈 正 相 關 , 應 是 藤 壺 ( B ) 乙 物 種 的 分 佈 從 淺 海 到 深 海 都 有 , 故 海 水 壓 力 應 是 影 響 該 物 種 族 群 大 小 的 主 要 因 素 ( C ) 若 甲 ~ 丁 四 物 種 中 包 括 藻 類 , 則 丙 物 種 最 可 能 為 藻 類 ( D ) 丁 物 種 的 族 群 最 小 , 且 主 要 分 佈 在 深 海 區 , 應 是 一 種 會 行 自 營 生 活 的 魚 類 2 3 - 2 4 為 題 組 台 灣 的 重 要 作 物 如 稻 子 和 甘 蔗 等 , 是 先 民 從 海 峽 對 岸 隨 移 民 引 進 的 ; 而 像 玉 米 ( 番 麥 ) 、甘 藷 ( 番 薯 ) 、豌 豆 ( 荷 蘭 豆 ) 等 植 物 及 黃 牛、鴿 子、番 鴨 等 動 物 , 則 是 在 荷 蘭 人 統 治 台 灣 時 代 引 進 的。然 而 , 人 為 的 引 進 外 來 種 生 物 到 台 灣 , 常 也 有 後 來 造 成 大 災 難 的 例 子 , 像 非 洲 大 蝸 牛 於 1 9 3 3 年 自 新 加 坡 引 進 , 起 初 以 該 蝸 牛 具 食 用 與 藥 用 價 值 而 廣 為 推 廣 , 但 隨 著 生 產 過 盛 , 許 多 蝸 牛 逃 出 養 殖 場 而 成 了 多 種 蔬 菜 的 有 害 動 物。除 了 人 為 的 引 進 之 外 , 隨 船 舶、飛 機、貨 物 等 , 甚 至 附 在 人 體 上 , 無 意 中 也 帶 進 了 不 少 有 害 的 生 物 , 例 如 像 溝 鼠、美 國 蜚 蠊、床 蝨 ( 臭 蟲 ) 等。至 今 , 在 台 灣 農 業 上 之 有 害 動 物 被 確 認 為 外 來 種 者 已 近 6 0 種 , 且 其 種 類 仍 在 不 斷 增 加 中。針 對 外 來 種 農 業 害 蟲 的 防 治 , 目 前 部 分 專 家 認 為 應 從 外 來 害 蟲 的 原 產 地 引 進 天 敵 , 這 種 方 法 的 確 在 吹 棉 介 殼 蟲 的 防 治 上 取 得 良 好 的 成 果。但 天 敵 的 引 進 也 並 非 是 對 付 入 侵 害 蟲 的 萬 靈 丹 , 以 美 國 為 例 : 為 了 防 治 入 侵 的 舞 蛾 , 從 1 9 0 6 年 起 陸 續 引 進 近 5 0 種 天 敵 , 不 但 成 效 不 彰 , 其 中 一 種 自 舞 蛾 原 產 地 歐 洲 所 引 進 的 鋸 針 蠅 , 反 而 成 為 美 國 2 0 0 多 種 昆 蟲 的 天 敵 , 嚴 重 影 響 該 地 的 昆 蟲 相 。 由 此 可 知 , 天 敵 的 引 進 不 可 不 慎 。 根 據 上 文 , 回 答 2 3 - 2 4 題 。 2 3 . 下 列 選 項 中 , 哪 一 項 最 適 合 做 為 上 述 短 文 的 標 題 ? ( A ) 臺 灣 水 稻 的 故 事 ( B ) 非 洲 大 蝸 牛 的 故 事 ( C ) 歐 洲 舞 蛾 對 美 國 昆 蟲 相 之 影 響 ( D ) 外 來 種 生 物 對 臺 灣 農 業 的 利 與 弊 ( E ) 臺 灣 外 來 種 生 物 的 由 來 與 防 治 注 意 事 項 淺 海水深度 深 圖 6 丁 丙 乙 甲 大 族 群 大 小 小 圖 5 低 鎂離子濃度 高 高 單 F 位 的 酵 活 素 性 低 pH 8 pH 7.5 pH 7.0

(6)

2 4 . 根 據 上 述 短 文 ,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正 確 ? ( A ) 外 來 種 生 物 都 是 人 為 引 進 的 ( B ) 引 進 外 來 種 生 物 , 對 台 灣 農 業 有 利 有 弊 ( C ) 引 進 天 敵 是 對 付 入 侵 外 來 種 生 物 的 萬 靈 丹 ( D ) 為 防 治 吹 棉 介 殼 蟲 , 台 灣 最 好 引 進 歐 洲 的 鋸 針 蠅 ( E ) 臺 灣 的 外 來 種 生 物 已 近 6 0 種 , 且 仍 在 不 斷 增 加 當 中 2 5 . 環 境 荷 爾 蒙 又 稱 為 內 分 泌 干 擾 物 質 , 是 指 環 境 中 的 某 些 化 學 物 質 , 會 擾 亂 動 物 的 內 分 泌 系 統 引 發 基 因 突 變 及 與 生 殖 有 關 的 異 常 反 應 。 圖 7 為 某 區 域 中 不 同 物 種 的 食 性 關 係 及 體 內 環 境 荷 爾 蒙 的 濃 度 分 布 情 形 。 下 列 是 相 關 的 敘 述 。 甲 、 這 些 物 種 呈 現 食 物 網 的 關 係 乙 、 環 境 荷 爾 蒙 具 有 生 物 放 大 效 應 丙 、 若 將 此 圖 轉 為 能 量 塔 應 有 四 個 營 養 階 層 丁 、 除 了 此 食 物 網 外 , 人 類 可 能 有 其 他 管 道 攝 入 環 境 荷 爾 蒙 根 據 圖 中 資 料 , 下 列 選 項 中 , 何 者 內 容 正 確 ? ( A ) 甲 、 乙 、 丙 ( B ) 甲 、 乙 、 丁 ( C ) 甲 、 丙 、 丁 ( D ) 乙 、 丙 、 丁 2 6 . 長 期 以 來 人 們 只 注 重 稻 米 培 育 種 的 產 量 及 品 質 , 卻 忽 略 野 生 種 之 保 存 。 近 有 學 者 之 實 驗 結 果 發 現 , 受 到 某 些 細 菌 感 染 之 野 生 品 種 水 稻 有 4 0 % 之 存 活 率 , 而 人 工 育 種 之 水 稻 遭 受 感 染 後 則 全 數 死 亡 , 下 列 是 相 關 的 敘 述 。 甲 、 人 工 育 種 的 水 稻 品 種 缺 乏 遺 傳 變 異 乙 、 野 生 品 種 的 水 稻 有 較 高 的 物 種 歧 異 度 丙 、 野 生 品 種 的 水 稻 對 病 毒 具 較 強 之 適 應 力 丁 、 由 此 可 知 野 生 種 滅 絕 後 會 使 稻 米 的 遺 傳 歧 異 度 降 低 根 據 本 段 資 料 , 下 列 選 項 中 , 何 者 內 容 正 確 ? ( A ) 甲 、 乙 ( B ) 甲 、 丙 ( C ) 甲 、 丁 ( D ) 乙 、 丙 ( E ) 乙 、 丁 ( F ) 丙 、 丁 2 7 . 溫 室 效 應 與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最 相 關 ? ( A )CO2, 宇 宙 射 線 ( B )CO2, 紅 外 線 ( C )CO2, 紫 外 線 ( D )NO2, 紅 外 線 ( E )NO2, 紫 外 線 ( F )NO2, 無 線 電 波 2 8 . 某 生 至 野 外 進 行 地 質 調 查 , 他 於 某 處 朝 正 北 方 見 到 如 圖 8 的 地 層 垂 直 剖 面 ,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為 該 地 質 構 造 名 稱 及 最 可 能 的 形 成 機 制 ? ( 圖 中 地 層 1 年 代 最 老 , 地 層 3 年 代 最 新 。 ) ( A ) 向 斜 構 造 , 受 到 東 西 向 應 力 的 擠 壓 ( B ) 向 斜 構 造 , 受 到 南 北 向 應 力 的 擠 壓 ( C ) 背 斜 構 造 , 受 到 東 西 向 應 力 的 擠 壓 ( D ) 背 斜 構 造 , 受 到 南 北 向 應 力 的 擠 壓 空氣

3

2

1

圖 8 括號內數值為生物體內環境荷爾蒙之濃度 (ppm) 圖 7 水草 (0.12) 浮游生物 (0.05) 吳郭魚 (0.32) 螺 (0.25) 蚌 (0.48) 人 (8.72)

(7)

2 9 . 某 生 用 地 質 鐵 鎚 於 野 外 敲 擊 一 岩 體 , 撿 取 敲 下 之 石 塊 標 本 , 製 成 薄 片 在 顯 微 鏡 下 觀 察 及 測 量 並 判 斷 其 為 砂 岩 , 則 該 生 觀 察 到 的 岩 石 薄 片 最 接 近 下 列 哪 一 個 圖 形 ? ( 圖 下 方 之 水 平 線 段 為 各 圖 之 比 例 尺 ) ( A ) ( B ) ( C ) ( D ) 3 0 . 在 2 0 0 4 年 1 2 月 發 生 的 印 尼 蘇 門 答 臘 大 地 震 , 從 而 導 致 的 南 亞 巨 大 海 嘯 , 引 發 了 世 界 各 國 有 關 專 家 的 關 注 與 研 究 。 經 過 調 查 後 發 現 , 靠 近 震 源 附 近 的 巽 他 海 溝 , 其 海 底 凹 陷 地 區 , 出 現 了 綿 延 4 5 公 里 的 斷 層 , 斷 層 落 差 達 1 0 公 尺 , 巨 大 的 能 量 將 海 浪 推 高 因 此 產 生 巨 大 海 嘯 。 根 據 上 面 的 敘 述 ,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是 正 確 的 ? ( A ) 海 嘯 都 發 生 在 海 溝 處 ( B ) 陸 地 產 生 斷 層 就 會 造 成 海 嘯 ( C ) 只 要 發 生 大 地 震 就 會 發 生 海 嘯 ( D ) 海 底 地 震 導 致 海 底 地 形 產 生 大 落 差 是 造 成 此 次 海 嘯 的 主 因 3 1 - 3 2 為 題 組 圖 9 為 某 地 未 倒 轉 岩 層 的 垂 直 剖 面 圖 , 地 表 在 甲 地 層 之 上 界 , 圖 上 不 同 的 圖 樣 和 甲 至 辛 的 標 示 分 別 代 表 不 同 的 岩 層。丁 層 與 庚 層 各 為 一 火 成 岩 侵 入 岩 層 , 其 中 丁 岩 層 還 包 裹 著 一 些 來 自 丙 層 岩 石 的 碎 塊 。 依 據 此 圖 回 答 3 1 - 3 2 題 。 3 1 . 圖 9 中 的 岩 層 由 老 至 新 的 順 序 ,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是 正 確 的 ? ( A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B ) 辛 → 庚 → 己 → 戊 → 丁 → 丙 → 乙 → 甲 ( C ) 辛 → 庚 → 己 → 戊 → 丙 → 丁 → 乙 → 甲 ( D ) 辛 → 己 → 戊 → 丙 → 丁 → 庚 → 乙 → 甲 ( E ) 辛 → 己 → 戊 → 丁 → 丙 → 庚 → 乙 → 甲 3 2 . 圖 9 的 岩 層 垂 直 剖 面 圖 中 , 沒 顯 示 哪 一 種 地 質 事 件 或 作 用 ? ( A ) 沈 積 作 用 ( B ) 侵 蝕 作 用 ( C ) 正 斷 層 ( D ) 地 層 傾 斜 ( E ) 火 成 岩 侵 入 3 3 . 一 空 氣 團 在 沿 著 山 坡 上 升 過 程 中 , 其 溫 度 與 體 積 可 能 改 變 。 假 設 此 空 氣 團 在 上 升 過 程 中 , 空 氣 團 與 周 圍 空 氣 間 的 熱 交 換 很 弱 , 可 以 忽 略 。 則 下 列 哪 一 項 敘 述 最 可 能 發 生 ? ( A ) 體 積 縮 小 , 溫 度 上 升 ( B ) 體 積 膨 脹 , 溫 度 上 升 ( C ) 體 積 縮 小 , 溫 度 下 降 ( D ) 體 積 膨 脹 , 溫 度 下 降 ( E ) 體 積 不 變 , 溫 度 不 變 1mm 6mm 6mm 1mm 地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庚 辛 己 圖 9

(8)

3 4 - 3 5 為 題 組 圖 1 0 為 一 颱 風 侵 襲 台 灣 前 的 衛 星 雲 圖 , 甲、乙、丙 三 處 的 連 線 大 約 與 緯 度 線 平 行 , 其 中 乙 處 為 颱 風 眼 。 依 據 此 圖 回 答 3 4 - 3 5 題 。 3 4 . 在 甲 處 、 乙 處 、 丙 處 的 風 向 分 別 為 何 ? 甲 處 乙 處 丙 處 ( A ) 大 致 為 東 風 大 致 為 西 風 大 致 為 西 風 ( B ) 大 致 為 北 風 大 致 無 風 大 致 為 南 風 ( C ) 大 致 為 西 風 大 致 無 風 大 致 為 東 風 ( D ) 大 致 為 北 風 大 致 為 南 風 大 致 為 南 風 ( E ) 大 致 為 南 風 大 致 無 風 大 致 為 北 風 3 5 .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最 符 合 「 圖 1 0 中 通 過 甲 、 乙 、 丙 三 處 連 線 的 氣 壓 變 化 」 示 意 圖 ? ( A ) ( B ) ( C ) ( D ) ( E ) 3 6 . 在 美 國 登 月 計 畫 中 , 阿 波 羅 太 空 船 上 的 太 空 人 有 許 多 機 會 從 月 球 看 地 球 , 並 且 拍 下 畫 面 。 圖 1 1 即 為 美 國 登 月 太 空 船 中 的 太 空 人 , 在 月 球 上 空 往 地 球 方 向 所 拍 攝 的 影 像 , 其 前 景 ( 圖 右 下 角 部 分 ) 即 為 月 球 表 面 。 在 拍 攝 此 圖 的 同 一 時 刻 , 我 們 在 地 球 上 看 月 亮 , 看 到 的 是 哪 一 種 月 相 ? ( A ) ( B ) ( C ) ( D ) ( E )

圖 10 氣 壓 甲處 乙處 丙處 氣 壓 甲處 乙處 丙處 氣 壓 甲處 乙處 丙處 氣 壓 甲處 乙處 丙處 月球表面 地球 圖 11 氣 壓 甲處 乙處 丙處

(9)

二 、 多 選 題 ( 佔 2 4 分 )

說明:第37至48題為多選題,每題均計分。每題的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

選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

。每題皆不倒

扣,選項全部答對得2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1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

不給分。

3 7 . 具 有 相 同 體 積 且 質 料 均 勻 的 實 心 鐵 球 與 鋁 球 , 從 離 地 面 等 高 處 由 靜 止 自 由 落 下 , 重 力 加 速 度 的 量 值 為g。在 落 下 的 時 間 均 為t時 ( 尚 未 到 達 地 面 ) , 忽 略 空 氣 阻 力 及 風 速 的 影 響 , 下 列 哪 幾 項 敘 述 正 確 ? ( 應 選 三 項 ) ( A ) 兩 球 所 受 的 重 力 相 同 ( B ) 兩 球 下 落 的 距 離 相 同 ( C ) 兩 球 有 相 同 的 速 度 ( D ) 兩 球 有 相 同 的 加 速 度 ( E ) 兩 球 有 相 同 的 質 量 3 8 . 在 水 平 地 面 上 有 一 球 落 地 反 彈 又 落 地 , 週 而 復 始 。 前 後 兩 次 反 彈 又 落 地 的 過 程 之 最 大 高 度 比 為 1 : 0 . 6 4 。 假 設 空 氣 阻 力 可 以 忽 略 , 則 下 列 有 關 前 後 兩 次 反 彈 又 落 地 過 程 的 敘 述 , 哪 幾 項 正 確 ? ( 應 選 二 項 ) ( A ) 最 大 動 能 的 比 例 為 1 : 0 . 6 4 ( B ) 「 最 大 位 能 - 最 小 位 能 」 的 比 例 為 1 : 0 . 6 4 ( C ) 最 大 力 學 能 的 比 例 為 1 : 0 . 8 ( D ) 最 大 速 度 量 值 的 比 例 為 1 : 0 . 6 4 3 9 . 如 圖 1 2 所 示 , 台 灣 的 家 用 電 源 , 一 般 都 由 紅、黑、白 三 條 電 線 引 入 , 再 經 由 無 熔 絲 開 關 接 到 電 器 插 座 上 , 其 中 紅 線 及 黑 線 為 火 線 , 白 線 為 接 地 線 。 若 要 從 配 電 箱 拉 出 電 線 , 連 至 二 孔 插 座 , 供 電 給 一 規 格 為 1 1 0 V 、 1 2 0 0 W 的 電 器 , 則 下 列 哪 些 選 項 的 接 線 方 式 , 對 電 器 有 傷 害 或 有 危 險 ? ( 應 選 三 項 ) ( A ) 一 接 紅 線 , 另 一 接 黑 線 ( B ) 一 接 紅 線 , 另 一 接 白 線 ( C ) 一 接 白 線 , 另 一 接 黑 線 ( D ) 一 接 紅 線 , 另 一 接 黑 、 白 兩 線 的 絞 合 線 ( E ) 一 接 黑 線 , 另 一 接 紅 、 白 兩 線 的 絞 合 線 4 0 . 今 有 甲、乙、丙、丁、戊 五 支 1 0 毫 升 之 試 管 , 分 別 依 序 加 入 1 毫 升 的 汽 油、甲 苯、丙 酮、酒 精、 食 醋 後 , 各 再 加 入 1 毫 升 的 蒸 餾 水 。 試 問 充 分 攪 拌 後 , 下 列 哪 些 試 管 內 的 溶 液 是 均 勻 混 合 ? ( 應 選 三 項 )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E ) 戊 4 1 . 下 列 的 反 應 中 , 哪 幾 項 是 氧 化 還 原 反 應 ? ( 應 選 二 項 ) ( A )CaO + H O(s) 2 (l)  Ca(OH)2(s) ( B )2PbS + O(s) 2(g)  2PbO + 2S(s) (s)

( C )CaCO + 2HCl 3(s) (aq)  CaCl2(aq) + H O + CO2 (l) 2(g)

( D )Cl2(g) + H O 2 (l)  HOCl + HCl(aq) (aq)

( E )SiO + 4HF 2(s) (aq)  SiF + 2H O4(g) 2 (l)

( F )KCl + AgNO(aq) 3(aq)  AgCl + KNO(s) 3(aq)

紅 黑 白 電器 圖 12 插 座 電源

(10)

4 2 . 諾 貝 爾 2 0 0 7 年 化 學 獎 頒 給 德 國 化 學 家 俄 托 , 俄 托 成 功 描 述 物 質 表 面 發 生 化 學 反 應 的 催 化 過 程 , 奠 定 現 代 表 面 化 學 的 基 礎 , 下 列 哪 些 化 學 反 應 與 固 體 物 質 表 面 催 化 有 關 ? ( 應 選 二 項 ) ( A ) 汽 油 的 燃 燒 ( B ) 氫 在 氧 中 燃 燒 成 水 蒸 氣 ( C ) 過 氧 化 氫 在 黑 色 二 氧 化 錳 中 分 解 出 氧 氣 ( D ) 銅 幣 在 硝 酸 汞 溶 液 中 變 銀 色 的 硬 幣 ( E ) 汽 車 觸 媒 轉 化 器 中 一 氧 化 碳 變 成 二 氧 化 碳 ( F ) 硝 酸 鋇 溶 液 和 硫 酸 溶 液 作 用 產 生 硫 酸 鋇 沉 澱 4 3 . 圖 1 3 為 甲、乙 和 丙 三 種 生 物 的 生 存 曲 線 圖 , 圖 中 橫 軸 為 年 齡 百 分 比 , 該 種 生 物 之 最 大 年 齡 設 為 1 0 0 % 。 根 據 圖 1 3 , 下 列 哪 些 敘 述 正 確 ? ( 應 選 三 項 ) ( A ) 乙 生 物 在 各 年 齡 死 亡 機 率 差 異 不 大 ( B ) 丙 生 物 在 成 年 期 之 同 種 競 爭 對 手 最 少 ( C ) 一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之 生 存 曲 線 與 甲 曲 線 最 為 類 似 ( D ) 此 種 生 存 曲 線 圖 可 作 為 資 源 管 理 及 物 種 保 育 之 參 考 ( E ) 丙 生 物 中 當 年 齡 百 分 比 為 7 5 % 時 , 整 體 仍 有 約 一 半 以 上 之 個 體 存 活 4 4 - 4 5 為 題 組 表 2 為 某 森 林 於 大 火 前 後 , 森 林 中 哺 乳 類 、鳥 類 及 爬 蟲 類 物 種 數 目 的 統 計 結 果 。試 根 據 表2 的 資 料 , 回 答 4 4 - 4 5 題 。 表

2

森林狀態 哺乳類物種數目 鳥類物種數目 爬蟲類物種數目 森林大火前 70 120 150 森林大火後 2 年 35 60 50 森林大火後 4 年 48 72 75 森林大火後 8 年 62 88 100 4 4 . 根 據 表 2 的 資 料 , 下 列 哪 些 敘 述 正 確 ? ( 應 選 二 項 ) ( A ) 此 森 林 之 優 勢 種 為 爬 蟲 類 ( B ) 森 林 大 火 後 此 森 林 生 態 系 之 物 種 歧 異 度 下 降 ( C ) 此 森 林 遭 逢 火 災 後 僅 需 8 年 即 可 恢 復 為 顛 峰 群 落 ( D ) 此 森 林 爬 蟲 類 之 數 量 , 在 遭 逢 火 災 8 年 後 , 已 回 復 至 火 災 前 數 量 之 2 / 3 ( E ) 與 哺 乳 類 及 鳥 類 相 比 較 , 爬 蟲 類 之 物 種 歧 異 度 , 無 論 是 在 森 林 大 火 前 或 大 火 4 年 後 都 是 最 高 4 5 . 此 森 林 生 態 系 呈 現 何 種 變 化 ? ( 應 選 二 項 ) ( A ) 此 生 態 系 呈 現 初 級 消 長 現 象 ( B ) 此 生 態 系 呈 現 次 級 消 長 現 象 ( C ) 森 林 大 火 後 各 類 物 種 增 加 的 主 要 原 因 均 為 外 來 物 種 移 入 ( D ) 此 生 態 系 中 哺 乳 類 、 鳥 類 及 爬 蟲 類 皆 呈 現 年 變 動 現 象 ( E ) 森 林 大 火 後 物 種 增 加 之 原 因 , 主 要 為 高 溫 誘 發 基 因 突 變 所 造 成 4 6 . 柯 南 固 定 在 某 地 觀 察 日 落 景 象 , 每 一 次 他 都 用 相 機 多 次 曝 光 後 , 再 將 多 幅 影 像 疊 加 起 來 , 形 成 一 幅 日 落 重 複 曝 圖 13 年齡百分比 ( 該種動物最大年齡設為 100%) 每 千 個 個 體 的 生 存 數 ( 個 ) 甲 乙 丙

(11)

光 圖 。 依 上 述 拍 攝 手 法 , 他 在 某 天 拍 攝 日 落 景 象 ( 左 側 ) ,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後 在 原 地 又 拍 攝 一 次, 將 兩 次 的 日 落 景 象 重 疊 如 圖 1 4 所 示 , 如 果 日 落 的 軌 跡 僅 向 右 方 移 動 到 照 片 所 示 的 位 置 ( 右 側 ) 。 依 據 此 圖 , 判 斷 拍 攝 的 地 點 與 日 期 為 何 ? ( 應 選 二 項 , ( A ) 、 ( B ) 、 ( C ) 中 選 一 項 , ( D ) 、 ( E ) 、 ( F ) 、 ( G ) 中 選 一 項 。 ) 地 點 日 期 ( A ) 北 半 球 ( D ) 夏 至 之 後 、 秋 分 之 前 ( B ) 南 半 球 ( E ) 冬 至 之 後 、 夏 至 之 前 ( C ) 赤 道 ( F ) 秋 分 之 後 、 冬 至 之 前 ( G ) 夏 至 之 後 、 冬 至 之 前 4 7 . 海 水 的 溫 度、鹽 度 和 密 度 是 海 洋 的 重 要 特 性。下 列 有 關 海 水 溫 度、鹽 度 和 密 度 的 敘 述 , 哪 些 選 項 正 確 ? ( 應 選 二 項 ) ( A ) 海 水 中 所 含 的 鹽 類 僅 有 氯 化 鈉 ( B ) 海 水 表 面 溫 度 與 密 度 均 大 於 深 層 水 之 溫 度 與 密 度 ( C ) 海 水 溫 度 與 鹽 度 的 差 異 分 布 為 形 成 密 度 流 的 主 要 原 因 ( D ) 一 般 而 言 海 水 表 面 的 溫 度 隨 著 緯 度 的 不 同 和 季 節 的 改 變 而 有 變 化 ( E ) 海 水 表 面 鹽 度 與 蒸 發 量 和 降 水 量 有 關 , 所 以 赤 道 地 區 的 平 均 鹽 度 最 高 4 8 . 依 據 大 氣 平 均 垂 直 結 構 , 在 對 流 層 中 , 溫 度 隨 高 度 上 升 而 降 低 , 每 公 里 約 降 6 . 5℃ 。 但 是 在 對 流 層 頂 的 溫 度 , 並 不 再 降 低 , 大 致 維 持 一 定 的 溫 度 。 最 上 層 的 大 氣 溫 度 則 隨 高 度 增 加 而 增 加 。 形 成 這 種 結 構 的 主 要 原 因 為 何 ? ( 應 選 二 項 ) ( A ) 因 為 太 陽 輻 射 中 的 無 線 電 波 加 熱 了 最 上 層 的 大 氣 ( B ) 因 為 太 陽 輻 射 中 的 紫 外 線 、 X 射 線 加 熱 了 最 上 層 的 大 氣 ( C ) 因為臭氧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增加了溫度,使對流層頂的溫度大致維持一定 ( D ) 因 為 人 類 的 活 動 使 二 氧 化 碳 增 加 , 造 成 溫 室 效 應 , 使 最 上 層 的 大 氣 溫 度 增 加 ( E ) 因 為 大 氣 的 對 流 活 動 , 將 地 面 附 近 的 能 量 帶 至 對 流 層 頂 , 使 對 流 層 頂 的 溫 度 大 致 維 持 一 定

第 貳 部 分 ( 佔 3 2 分 )

說明:第49至68題,共20題,其中單選題16題,多選題4題,每題2分。答錯不倒

扣。多選題只錯一個選項可得1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不給分。此部分得分超

過32分以上,以滿分32分計。

4 9 . 依 照 氣 體 動 力 論 , 在 絕 對 溫 度 為T時 , 理 想 氣 體 分 子 的 平 均 移 動 動 能 為 3 2kTk為 波 兹 曼 常 數 。 設 絕 對 溫 度 為T時 , 在 裝 有 活 塞 的 密 閉 氣 室 內 , 有 N個 某 種 單 原 子 的 理 想 氣 體 分 子 , 加 熱 使 氣 溫 增 加T , 而 維 持 氣 室 內 氣 壓 不 變 , 則 下 列 敘 述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所 加 的 熱 能 大 於 3 2kN T ( B ) 所 加 的 熱 能 等 於 3 2kN T ( C ) 所 加 的 熱 能 小 於 3 2kN T ( D ) 所 加 的 熱 能 等 於 3 2kNT 5 0 - 5 2 為 題 組

(12)

生 物 覓 食 的 方 式 , 除 了 依 賴 我 們 熟 悉 的 視 覺 、 嗅 覺 、 觸 覺 、 聽 覺 之 外 , 有 些 動 物 還 利 用 電 覺 。 圖 1 5 中 甲 至 己 六 個 實 驗 表 示 科 學 家 實 驗 觀 察 海 水 中 鯊 魚 對 海 床 上 下 食 物 反 應 的 幾 種 情 況。圖 中 灰 色 區 為 砂 質 海 床 , 實 驗 乙 與 丙 之 中 , 食 物 藏 在 海 草 織 成 的 透 水 盒 內 , 圖 中 粗 白 線 箭 號 代 表 海 水 被 導 管 引 入 與 流 出 透 水 盒 之 流 向 ; 鯊 魚 前 方 黑 色 實 線 箭 號 代 表 鯊 魚 覓 食 的 反 應。本 實 驗 用 的 活 比 目 魚 具 有 生 物 電 , 而 實 驗 中 魚 肉 塊 的 血 腥 味 皆 會 隨 水 流 漂 散 。 參 閱 上 述 資 料 與 圖 1 5 , 回 答 5 0 - 5 2 題 。 5 0 . 此 實 驗 已 經 將 下 列 哪 一 項 感 覺 排 除 , 不 在 考 慮 之 內 ? ( A ) 電 覺 ( B ) 視 覺 ( C ) 嗅 覺 ( D ) 聽 覺 5 1 . 就 實 驗 己 的 觀 察 結 果 而 言 , 下 列 有 關 鯊 魚 近 身 覓 食 時, 對 食 物 感 覺 強 弱 的 關 係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視 覺 > 電 覺 ( B ) 嗅 覺 > 視 覺 ( C ) 電 覺 > 嗅 覺 ( D ) 視 覺 > 嗅 覺 5 2 . 下 列 哪 一 項 實 驗 中 隔 絕 了 食 物 與 鯊 魚 之 間 的 電 傳 導 ?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5 3 - 5 4 為 題 組 氫 氧 化 鋁 在 不 同 p H 値 水 溶 液 中 的 溶 解 度 列 於 表 3 。根 據 表 3 資 料 , 回 答 5 3 - 5 4 題 。 5 3 . 下 列 有 關 氫 氧 化 鋁 溶 解 度 的 敘 述 , 哪 一 項 正 確 ? ( A ) 水 溶 液 的 p H 値 為 6 時 , 氫 氧 化 鋁 溶 解 度 最 大 ( B ) 酸 性 的 水 溶 液 中 , 若H + 離 子 濃 度 愈 大 , 則 氫 氧 化 鋁 溶 解 度 愈 小 ( C ) 鹼 性 的 水 溶 液 中 , 若OH-離 子 濃 度 愈 大 , 則 氫 氧 化 鋁 溶 解 度 愈 小 ( D ) 在 一 公 升 0 . 0 0 0 1 M 鹽 酸 溶 液 比 在 一 公 升 純 水 中 溶 解 度 大 5 4 . 若 要 將 表 3 在 有 限 的 空 間 作 圖 以 便 看 出 溶 解 度 隨 p H 的 變 化 , 則 縱 座 標 應 使 用 下 列 哪 一 項 ( 最 方 便) ? ( A ) 溶 解 度 × 1 0 0 0 ( B ) 溶 解 度 ÷ 1 0 0 0 ( C ) 溶 解 度 + 1 0 0 0 ( D ) 溶 解 度 - 1 0 0 0 ( E ) l o g ( 溶 解 度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魚肉塊藏在砂中 的透水盒內 比目魚藏在砂中被膠 膜包覆的盒內 兩電極藏在砂中 藏砂中 的電極 放在砂表面 的魚肉塊 比目魚潛藏在砂中 比目魚藏在砂中 的透水盒內 圖 15

表 3

pH 溶解度 (mol/L) 4.0 2.0×10- 2 5.0 2.0×10- 5 6.0 4.2×10- 7 7.0 4.0×10- 6 8.0 4.0×10- 5 9.0 4.0×10- 4 10.0 4.0×10- 3 11.0 4.0×10- 2 12.0 4.0×10- 1

(13)

5 5 - 5 6 為 題 組 圖 1 6 顯 示 四 氯 化 碳 (CCl4) 及 水 的 密 度 隨 溫 度 變 化 的 情 形。在 2 5℃ 將 等 體 積 的 四 氯 化 碳 和 水 倒 入 一 試 管 , 則 見 試 管 內 液 體 分 成 兩 層 。 再 將 它 逐 漸 冷 卻 至 -2 5℃ , 在 冷 卻 過 程 中 , 試 管 內 的 物 質 狀 態 隨 溫 度 而 改 變 。 根 據 以 上 資 料 , 回 答 5 5 - 5 6 題 。 5 5 . 在 0℃ 時 試 管 內 分 成 三 層 , 由 上 而 下 順 序 正 確 的 是 哪 一 項? ( A )H O2 (s)、H O2 (l)、CCl4(l) ( B )CCl4(l)、H O2 (s)、H O2 (l) ( C )H O2 (s)、CCl4(l)、H O2 (l) ( D )CCl4(s)、H O2 (l)、H O2 (s) ( E )H O2 (l)、CCl4(l)、CCl4(s) 5 6 . 在 - 2 0℃ 時 試 管 內 分 成 三 層 , 由 上 而 下 的 正 確 順 序 為 下 列 哪 一 項 ? ( A )H O2 (s)、H O2 (l)、CCl4(l) ( B )H O2 (s)、CCl4(l)、H O2 (l) ( C )CCl4(l)、H O2 (s)、CCl4(s) ( D )H O2 (s)、CCl4(l)、CCl4(s) ( E )H O2 (s)、CCl4(s)、CCl4(l) 5 7 - 5 8 為 題 組 我 國 行 政 院 開 發 基 金 最 近 投 資 國 內 某 生 技 公 司 , 以 取 得 美 國 藥 廠「 G e n e n t e c h 」抗 愛 滋 藥 物「T N X - 3 5 5 」的 專 利 授 權。資 料 顯 示 ,「T N X - 3 5 5 」是 一 種 具 有 治 療 愛 滋 病 潛 力 的 單 株 抗 體 藥 物 , 目 前 在 美 國 已 快 要 完 成 第 二 期 臨 床 人 體 試 驗 。過 去 的 抗 愛 滋 藥 物 , 其 作 用 主 要 是 直 接 抑 制 愛 滋 病 毒 複 製 或 增 生 所 需 要 的 酵 素 , 然 而 長 期 使 用 的 患 者 常 會 出 現 抗 藥 性 的 問 題 ;「 T N X - 3 5 5 」注 射 進 人 體 後 可 與 T 細 胞 表 面 的 C D 4 受 體 結 合 , 阻 斷 病 毒 與 細 胞 的 結 合 , 進 而 確 保 人 類 免 疫 系 統 運 作 正 常 。 根 據 上 文 , 回 答 5 7 - 5 8 題 。 5 7 . 「 T N X - 3 5 5 」 主 要 是 下 列 哪 一 類 分 子 ? ( A ) 核 酸 ( B ) 脂 質 ( C ) 醣 類 ( D ) 維 生 素 ( E ) 蛋 白 質 5 8 . 下 列 哪 一 項 是 「 T N X - 3 5 5 」 被 用 以 治 療 愛 滋 病 的 主 要 作 用 機 制 ? ( A ) 與 B 細 胞 表 面 結 合 ( B ) 與 T 細 胞 表 面 結 合 ( C ) 與 愛 滋 病 毒 結 合 ( D ) 抑 制 愛 滋 病 毒 複 製 ( E ) 直 接 殺 死 愛 滋 病 毒

5 9 . 序列為 5’—AGT C—3’的 DNA 片段在進行轉錄作用時,會生成下列哪一種 RNA 片段? ( A ) 5 ’ — T C A G — 3 ’ ( B ) 5 ’ — U C A G — 3 ’ ( C ) 5 ’ — G A C U — 3 ’ ( D ) 5 ’ — G A C T — 3 ’ ( E ) 5 ’ — A G T C — 3 ’ 6 0 . 下 列 是 關 於 細 胞 構 造 及 功 能 的 敘 述 。 甲 、 溶 體 源 自 高 基 氏 體 , 可 分 解 老 舊 胞 器 乙 、 核 糖 體 不 具 膜 之 構 造 , 是 合 成 蛋 白 質 的 場 所 丙 、 葉 綠 體 為 單 層 膜 狀 胞 器 , 由 單 層 囊 狀 膜 和 基 質 組 成 丁 、 粒 線 體 為 含 膜 胞 器 , 是 細 胞 行 無 氧 呼 吸 以 製 造 A T P 之 場 所 下 列 選 項 中 , 哪 一 選 項 是 正 確 的 ? ( A ) 甲 、 乙 ( B ) 甲 、 丙 ( C ) 甲 、 丁 ( D ) 乙 、 丙 ( E ) 乙 、 丁 ( F ) 丙 、 丁 四氯化碳 水 密 度 溫度 (℃) 高 低 圖 16

(14)

6 1 - 6 2 為 題 組 假 設 有 一 顆 與 太 陽 類 似 的 恆 星 , 其 中 有 三 顆 固 態 行 星 在 一 共 同 軌 道 上 繞 著 它 運 轉 , 如 圖 1 7 所 示。這 三 顆 行 星 的 質 量 與 大 小 都 與 地 球 差 不 多 , 其 他 基 本 資 料 與 軌 道 參 數 如 表 4 所 示。為 了 方 便 對 照 , 地 球 的 資 料 附 在 表 4 中 的 最 後 一 列 作 為 參 考 。 依 據 圖 1 7 與 表 4 , 回 答 6 1 - 6 2 題 。 表 4 6 1 . 丙 行 星 之 極 區 的 緯 度 範 圍 為 何 ? ( A ) 2 3 . 5 度 至 9 0 度 ( B ) 2 5 度 至 9 0 度 ( C ) 6 5 度 至 9 0 度 ( D ) 6 7 . 5 度 至 9 0 度 ( E ) 該 行 星 沒 有 極 區 6 2 . 甲 、 乙 、 丙 三 行 星 中 , 晝 夜 溫 度 差 別 最 大 與 最 小 的 分 別 是 哪 一 顆 行 星 ? ( A ) 最 大 的 是 甲 行 星 , 最 小 的 是 乙 行 星 ( B ) 最 大 的 是 甲 行 星 , 最 小 的 是 丙 行 星 ( C ) 最 大 的 是 乙 行 星 , 最 小 的 是 甲 行 星 ( D ) 最 大 的 是 乙 行 星 , 最 小 的 是 丙 行 星 ( E ) 最 大 的 是 丙 行 星 , 最 小 的 是 甲 行 星 ( F ) 最 大 的 是 丙 行 星 , 最 小 的 是 乙 行 星 6 3 - 6 4 為 題 組 近 年 來 , 全 球 變 暖 的 問 題 日 益 引 起 人 們 的 關 注 , 雖 然 南 極 和 北 極 在 地 理 上 離 我 們 很 遙 遠 , 但 是 極 地 變 化 與 我 們 的 生 存 環 境 息 息 相 關。例 如 , 因 為 南、北 極 終 年 低 溫 , 故 由 南 極 和 北 極 向 低 緯 度 移 動 的 氣 團 或 洋 流 溫 度 均 較 低 緯 度 地 區 低 , 而 現 今 因 全 球 暖 化 所 導 致 南、北 極 冰 層 體 積 縮 小, 會 使 得 全 球 海 平 面 上 升。南 北 極 的 降 雪 因 終 年 低 溫 而 不 融 化 , 故 原 先 地 上 的 雪 受 到 後 來 積 雪 壓 力 而 凍 結 成 冰 時 , 可 以 將 當 時 的 空 氣 包 裹 在 冰 層 之 中 , 形 成 氣 泡。科 學 家 從 鑽 探 極 地 冰 層 取 得 的 冰 芯 中 , 可 以 獲 得 當 時 大 氣 中CO2、CH4等 氣 體 資 料 , 顯 示 古 氣 候 的 變 化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自 工 業 革 命 以 來 , 全 球 大 氣 中 的 溫 室 氣 體 含 量 持 續 在 增 加 之 中。南 極 冰 芯 中 保 存 著 約 6 5 萬 年 前 以 來 的 氣 候 環 境 變 化 記 錄 , 而 北 極 格 陵 蘭 冰 蓋 中 則 保 存 著 過 去 約 2 5 萬 年 的 氣 候 環 境 變 化 記 錄。因 此 , 極 地 氣 候 研 究 有 助 於 科 學 界 了 解 地 球 氣 候 的 變 化 史 , 評 估 氣 候 變 暖 對 全 球 的 影 響 。 依 據 上 文 回 答 6 3 - 6 4 題 。 6 3 . 南 極 和 北 極 的 環 境 變 化 與 地 球 氣 候 息 息 相 關 的 原 因 為 何 ? ( A ) 極 地 地 區 是 全 球 氣 候 的 冷 源 ( B ) 極 地 地 區 是 全 球 表 面 洋 流 的 發 源 地 ( C ) 極 地 地 區 降 下 的 雪 均 會 於 夏 季 時 融 化 ( D ) 北 極 極 地 地 區 冰 川 體 積 減 小 不 會 導 致 全 球 海 平 面 上 升 自轉週期 軌道傾角 大氣壓力(atm) 甲行星 42 小時 24 度 0.001 乙行星 20 小時 12 度 0.8 丙行星 12 小時 65 度 1.2 地球 24 小時 23.5 度 1.0 甲行星 乙行星 丙行星 恆星 圖 17

(15)

6 4 . 假 若 上 文 中 所 取 得 之 南 極 和 北 極 格 陵 蘭 冰 蓋 的 冰 芯 氣 泡 都 已 經 達 到 各 自 冰 層 厚 度 的 極 限 , 則 下 列 有 關 極 地 冰 層 中 氣 泡 的 相 關 敘 述 , 哪 一 選 項 正 確 ? ( A ) 南 極 冰 層 比 北 極 格 陵 蘭 冰 層 早 形 成 ( B ) 冰 層 中 的 氣 泡 成 分 主 要 為 二 氧 化 碳 和 甲 烷 氣 體 ( C ) 目 前 冰 層 中 的 氣 泡 最 老 僅 可 用 來 研 究 自 2 5 萬 年 前 以 來 的 大 氣 成 分 ( D ) 自 工 業 革 命 以 來 至 今 , 冰 層 中 氣 泡 的 甲 烷 氣 體 含 量 逐 漸 降 低 6 5 . 如 圖 1 8 , 小 明 在 O 點 使 質 量 為m的 物 體 , 以 速 率2 gR沿 O P 方 向 前 進 , g為 重 力 加 速 度 , 則 物 體 可 沿 著 O P Q M 的 光 滑 軌 道 恰 好 到 達 M 點 ; O P 是 水 平 直 線 軌 道 , P Q M 是 半 徑 為R的 鉛 直 半 圓 形 軌 道。 物 體 在 鉛 直 半 圓 形 軌 道 運 動 時 , 若 某 點 的 速 率 為 v, 則 物 體 一 定 受 到 量 值 為 mv2 R 的 向 心 力 ( 指 向 圓 心 C 的 力 ) 。 試 問 下 列 敘 述 哪 些 正 確 ? ( 應 選 二 項 ) ( A ) 物 體 在 P 、 Q 、 M 各 點 的 速 率 都 相 等 ( B ) 物 體 在 P 、 Q 、 M 各 點 的 速 率 漸 增 ( C ) 物 體 在 P 、 Q 、 M 各 點 的 速 率 漸 減 ( D ) 若 C Q 平 行 於 O P , 則 物 體 在 Q 點 的 向 心 力 的 量 值 為4 mg ( E ) 若 C Q 平 行 於 O P , 則 物 體 在 Q 點 的 向 心 力 的 量 值 為2 mg 6 6 . 在 溫 度 0℃ , 分 別 測 量 1 . 0 m o l 氫、甲 烷、二 氧 化 碳 三 種 氣 體 的 體 積(V ) 和 壓 力 (P ) , 將 其 結 果 作 成 P V/ n R T 與 壓 力 ( 大 氣 壓 ) 的 關 係 圖 , 如 圖 1 9 , 其 中 T 為 溫 度 ; 另 在 壓 力 1 大 氣 壓 , 分 別 測 量 1 . 0 m ol 氫 、 氮 、 二 氧 化 碳 三 種 氣 體 的 體 積 和 溫 度 , 將 其 結 果 作 成 P V/ n R T 與 溫 度 ( K ) 的 關 係 圖 , 如 圖 2 0 。 圖 1 9 與 圖 2 0 中 的 虛 線 為 理 想 氣 體 。 根 據 圖 1 9 與 圖 2 0 實 驗 結 果 , 下 列 哪 些 敘 述 是 正 確 ? ( 應 選 三 項 ) ( A ) 溫 度 0℃ , 三 種 氣 體 中 , 甲 烷 最 接 近 理 想 氣 體 ( B ) 壓 力 1 大 氣 壓 與 常 溫 時 , 三 種 氣 體 中 , 氮 氣 最 接 近 理 想 氣 體 ( C ) 由 圖 1 9 , 體 積 相 當 小 時 , 三 種 氣 體 都 相 當 接 近 理 想 氣 體 ( D ) 由 圖 2 0 , 溫 度 相 當 高 時 , 三 種 氣 體 都 相 當 接 近 理 想 氣 體 ( E ) 由 圖 1 9 與 圖 2 0 , 可 以 獲 得 結 論 : 壓 力 趨 近 於 0 大 氣 壓 , 且 溫 度 甚 大 於 5 0 0 K , 四 種 氣 體 都 相 當 接 近 理 想 氣 體 ( F ) 由 圖 1 9 與 圖 2 0 , 可 以 獲 得 結 論 : 壓 力 趨 近 於 5 0 0 大 氣 壓 , 且 溫 度 趨 近 於 0 K , 四 種 氣 體 都 相 當 接 近 理 想 氣 體

gR 2 O P Q R C

m

M 圖 18 圖 19 圖 20 0℃

(16)

6 7 . 圖 2 1 為 某 家 族 的 族 譜 系 圖 , 部 分 家 族 成 員 罹 患 一 種「 因 單 一 基 因 異 常 」而 引 發 之 遺 傳 疾 病。 按 照 族 譜 系 圖 所 呈 現 的 資 料 , 下 列 有 關 此 種 遺 傳 疾 病 之 敘 述 , 哪 些 選 項 正 確 ? ( 應 選 二 項 ) ( A ) 為 一 種 隱 性 遺 傳 疾 病 ( B ) 為 一 種 顯 性 遺 傳 疾 病 ( C ) 該 基 因 位 於 X 染 色 體 上 ( D ) 該 基 因 位 於 Y 染 色 體 上 ( E ) 該 基 因 位 於 體 染 色 體 上 6 8 . 圖 22-24 分 別 是 昴 宿 星 團 、 仙 女 座 大 星 系 M31 、 天 琴 星 座 的 影 像 。 下 列 選 項 何 者 正 確 ? ( 應 選二項) ( A ) 仙 女 座 大 星 系 M 3 1 屬 於 銀 河 系 , 是 三 者 中 最 大 的 系 統 ( B ) 仙 女 座 大 星 系 M 3 1 不 屬 於 銀 河 系 , 是 三 者 中 最 大 的 系 統 ( C ) 昴 宿 星 團 屬 於 銀 河 系 , 是 三 者 中 最 大 的 系 統 ( D ) 昴 宿 星 團 不 屬 於 銀 河 系 , 是 三 者 中 最 大 的 系 統 ( E ) 天 琴 星 座 中 , 肉 眼 可 見 的 恆 星 都 屬 於 銀 河 系 ( F ) 天 琴 星 座 中 , 肉 眼 可 見 的 恆 星 有 些 不 屬 於 銀 河 系 □ 代表正常男性成員 ○ 代表正常女性成員 █ 代表罹患遺傳疾病之男性成員 ● 代表罹患遺傳疾病之女性成員 圖 21 圖 22 昴宿星團 圖 23 仙女座大星系 M31 圖 24 天琴星座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