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摘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摘要"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 專題研究論文

論天朝觀在古代中國對外關係之影響—以鄭和下西洋為例

指導老師: 黃春木 老師

研究生:陳昀瑋

中華民國一〇四年五月

(2)

I

摘要

天朝觀,起源於春秋戰國,隨著時代更迭,逐步發展成為中國人一種世界觀、一種民族 認同、一種文化道德意識,甚至一種對外政治習慣,扮演著維繫中國人民和構築世界秩序的 力量。它極大地影響了歷代皇帝及官員的思想,也在傳統中國的對外政策上扮演著重要的角 色。

西元 1405 年,鄭和艦隊第一次下西洋。作為明成祖的政治工具,艦隊的對外行為及態 度,都受到天朝觀的影響。面對各國,鄭和使用傳統的御夷技巧,在「德」方面,施恩佈德、

宣德化於海外,以「懷柔遠人」,使其懷德感恩,而欣然來朝。而在「威」方面,透過強大軍 事實力介入政局,「耀兵異域」,擴大天朝體系。兩者交互運用,維護帝國在體系內的霸權與 利益。許多人可能認為鄭和七次下西洋,破除傳統思想,實屬難得。但仔細觀察艦隊的所作 所為及對外態度,便可了解:他們的一舉一動,仍舊活在天朝觀之下。

(3)

II

目次

壹、緒論………01

一、研究動機………01

二、研究目的………01

三、研究方法………01

四、研究規劃及架構………02

五、鄭和下西洋大事紀略………02

貳、文獻探討………06

一、鄭和下西洋研究………06

二、天朝觀研究………07

參、天朝觀………09

一、意象及對外態度………09

二、影響─外交手段………10

三、為何下西洋─明成祖的天朝觀………10

肆、懷柔遠人………12

一、政治面………12

二、經濟面………14

三、文化面─布施錫蘭山佛寺碑………16

伍、耀兵異域………18

一、嚇阻面………18

二、用兵面………22

陸、結論………26

柒、參考書目………27

(4)

III

表目錄

表 1-1 鄭和下西洋大事年表………02

表 5-1 鄭和艦隊與勒班陀戰役雙方之比較………20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架構………02

圖 1-2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05

圖 3-1 朝貢體系之同心圓………09

圖 4-1 麒麟圖………15

圖 5-1 鄭和寶船與哥倫布聖瑪麗亞號之比例………19

(5)

1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古代中國是個典型陸上強權,得利於周邊相對封閉獨特的地理壞境,以及較為進步的科 技及文化,因此發展出了所謂的「天朝觀」。天朝觀以儒家為思想基礎,中國的皇帝是天子,

中國的皇朝是「天朝」,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係則是貢國和屬國關係,不可踰越。在對外方面,

以親疏原理創造一個以親疏分蠻夷的同心圓,強調教化王化普及四海,並以朝貢體系成為東 方世界的通行國際關係體制。學者張存武說:「自秦漢而來,亞洲以中國為中心,透過奉正朔、

朝貢二項必要條件,形成了一種宗法封建的天下、邦國、部落關係制。這種制度在清代最為 強化而典型」(張存武,1985)。這個觀念影響了中國的對外關係極為深遠,長達千年之久。

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主動走出自己封閉的「天下」,實屬難得。但仔細觀察鄭和寶船隊的所 作所為及其對外國之態度(有些甚至違反了現今人們對於雙邊外交、國家主權的認知),便可 了解:他們的一舉一動,仍舊活在天朝觀思想之下。本篇論文即是以鄭和下西洋此一事件,

探究天朝觀在古代中國對外關係之影響。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有四:

1. 對於「天朝觀」做出定義 2. 探討鄭和船隊之對外行為

3. 剖析鄭和船隊行為背後之思想基礎 4. 研究天朝觀如何影響鄭和艦隊之決策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歷史研究,採用文獻分析之方式,其來源有:

1. 學位論文: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各大專院校之典藏機構

2. 民間出版書籍:國家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台大圖書館之館藏及各書店銷售之書籍

(6)

2

3. 期刊論文: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鄭和研究與活動簡訊、典藏台灣等 4. 網路文章:有關鄭和研究之相關網頁

5. 古代文獻:馬歡《瀛涯勝覽》、費信《星槎勝覽》、鞏珍《西洋番國志》、《明史》、《明太宗 實錄》、《左傳》、《孟子》、《尚書》、《明成祖實錄》、《殊域周咨錄》、《武職簿》、《明實錄》

四、研究規劃及架構

圖 1-1 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

五、鄭和下西洋大事紀略

一、大事年表

表 1-2 鄭和下西洋大事年表

次序 時間 所經地點 重要事件

第一次 遠航

西元 1405 年 7 月(永樂

蘇州劉家港~占城~爪哇(*1)

~舊港 (*2)~蘇門答剌(印

*1:東西爪哇內戰,西爪哇兵 誤殺明軍 170 人,西王畏懼,

(7)

3

3 年 6 月)至 西元 1407 年 10 月

尼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省 Samalanga 附近)~錫蘭(斯里 蘭卡)~印度古里(印度孟買省 哥里卡德附近)(*3)

獻黃金 6 萬兩,補償死難士兵

*2:剿滅舊港陳祖義賊黨五千 多人,燒賊船十艘,獲賊船五 艘,生擒海盜陳祖義等三賊首

*3:賜古里國王誥命銀印,起 建碑亭

第二次 遠航

西元 1408 年 10 月至西元 1409 年 7 月

蘇州劉家港~占城~暹邏(泰 國)~爪哇~印度古里~柯枝(印 度西南岸~印度古里以南,今印 度科欽地區)~錫蘭

賜諸國國王錦綺紗羅

第三次 遠航

西元 1409 年 10 月至西元 1411 年 7 月

蘇州劉家港~占城~暹邏(*1)

~爪哇~舊港~蘇門答剌~錫蘭

(*2、*3)~柯枝~印度古里~

忽魯謨斯(伊朗境內鄰近波斯 灣之島嶼,現今之基什姆島

(Qeshn)

*1:鄭和奉帝命招敕,賜雙台 銀印,冠帶袍服,建碑封域為 滿剌加國,暹羅不敢擾

*2:鄭和等齎捧詔敕金銀供器 等到錫蘭山寺布施,並建立

《布施錫蘭山佛寺碑》

*3: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

「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誘 騙鄭和到國中襲殺之,鄭和趁 賊兵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 領隨從二千官兵取小道突襲 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 奈兒及家屬

第四次 西元 1413 蘇州劉家港~占城~爪哇~滿刺 *1:偽王蘇幹剌竊國,鄭和奉

(8)

4

遠航 年 11 月至西 元 1415 年 8 月

加(麻六甲)~蘇門答剌(*1)

~渤泥(汶萊)~錫蘭~溜山(今 馬爾地夫)~柯枝~古里~忽魯 謨斯~阿丹(阿拉伯半島南端,

今葉門亞丁)~刺撤(紅海東岸 美索不達米亞附近伊薩角)~

木骨都束(非洲東岸,今索馬 利亞首都摩加迪休)~麻林迪

(非洲東岸,今坦尚尼亞 Kilwa Kisiwani 附近)(*2)~

不刺哇(非洲東岸,今索馬利 亞南部 Baraawe 附近)

帝命統率官兵追剿,生擒蘇幹 剌送京伏誅

*2: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

(即長頸鹿)

第五次 遠航

西元 1417 年 6 月至西元 1419 年 8 月

蘇州劉家港~占城~暹邏~爪哇

~蘇門答臘~榜萬刺(孟加拉,

現印度加爾各答附近)~柯枝

(*1)~忽魯謨斯~佐法兒(今 阿曼東岸 Zufar 附近)~阿丹~

木骨都束~不刺哇

*1: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 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

*2: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 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

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 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 貢千里駱駝、鴕雞;爪哇、古 里進貢麾里羔獸

第六次 遠航

西元 1421 年 3 月至 1422 年 9 月

自蘇州劉家港啟程後,經泉 州、暹邏、蘇門答剌、舊港

(*1)、榜萬刺等地。(*2)

*1:舊港宣慰使施進卿去世,

其子施濟孫請襲父職。乃遣鄭 和為使,賜以印信等物

*2:永樂二十二年(1424),

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 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

(9)

5

西洋行動

第七次 遠航

西元 1430 年 7 月至西元 1433 年 7 月

蘇州劉家港(*1)~福建長樂

(*2)~占城~真臘(柬埔寨)

~爪哇~舊港~滿刺加~蘇門答 剌~榜萬刺~錫蘭~溜山~柯枝

~古里(*3)~忽魯謨斯~佐法 兒~阿丹~刺撤~木骨都束~不 刺哇等

*1:修建天妃宮,立《通番事 跡記》碑

*2:修建長樂天妃宮,樹立《天 妃靈驗之記》碑

*3:鄭和去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鄭和下西洋,表格為自行製作

二、七下西洋路線

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共計二十八年,航線約計五十條,航程約達三十五萬公里左右,

訪問國家約四十餘國。下圖為航程大致路線,可做為閱讀本文時之空間概念參考:

圖 1-1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資料來源:http://factsanddetails.com/media/2/20080217-china1405zhenghemaptignor600pxw%201421.jpg

(10)

6

貳、文獻探討

關於此篇論文,可粗分為二部分:鄭和下西洋研究及天朝觀之研究。

一、鄭和下西洋研究

(一)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共計二十八年,訪問國家約四十餘國,留有天妃宮《通番 事跡碑》、《天妃神靈應碑》、《殘碑》三件國內刻文石碑,及由斯里蘭卡可倫坡國家博物館典 藏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以及部屬之著作《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為鄭 和研究留下重要的第一手資料。細觀鄭和出使諸國,行動背後皆十分具有天朝意象代表性,

尤以過程中發生的政治、軍事行動等史載重大事件最具代表性,將一一於本文中進行討論。

(二)關於鄭和研究,在清末及民初曾有過短暫且不甚熱烈的研究,之後沉寂多年,但 自 1981 年在中共中央有計劃地指示成立「航海史研究會」開始,便重啟且熱烈地展開鄭和 相關的研究及活動,而 2005 年的 600 周年紀念,更將對鄭和研究的熱情以及對他成就的肯 定推向最高峰。

(三)第一篇鄭和研究眾說紛紜,有一說為:清光緒 31 年(1905 年)梁啟超於日本《新 民叢報》21 期,以「中國之新民」為筆名發表之〈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也有研究者覺得 應為 1874 年英人梅輝立(W.F Mayers)所著〈十五世紀中國人在印度洋的探險〉,發表於《中 國評論》(China Review),早梁氏之文 29 年。因為鄭和下西洋此一事件於中國航海史上之特 殊性,無論是國內漢學名家抑或是歐美中國研究者,對於此均有著墨。而最近較引人注目的 即是 2003 年孟西士(Menzies Gavin)發表之《1421:中國發現世界》。書中提出鄭和船隊的 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論 點。雖然大部分學者認為鄭和發現世界論缺乏足夠的確定性證據,亦含有許多虛構觀點,但 某方面仍揭示了 15 世紀初中國所具備的雄厚航海實力。

(四)大多數學者對於鄭和下西洋此一事件均抱持著正面的態度,認為其承接唐宋以降 的海洋經驗、知識和科技,堪稱傳統中國海洋冒險活動的巔峰表現,也達到古代中國海洋文 化的最高峰;而幾次行動下來,這支艦隊也成功的確立(或重建)了大明王朝在東南亞等地 的聲望及宗主地位,以封貢藩屬、官營貿易、有限軍事干涉、宗教包容等方式,將亞洲納入 一個中國中心的、一元的「朝貢體系」,實為一大成就。尤其以具軍方背景的研究者,在論著

(11)

7

立場上,明顯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旌旗飄揚,兩萬七千餘人,浩浩蕩蕩南下西洋,載著雄 圖大略的氣魄,宣告大漢聲威。如此傲人的榮耀,在歷史的長河裡,激盪著中國人的熱血。」

(何燿光、鄭敏如,2002)。

二、天朝觀研究

(一)以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為代表的西方歷史學者,研究朝貢制度時,似乎 都以中國為中心,並且假定朝貢制度具有客觀性,其意義可以有不同面向,但彼此之間可能 有衝突。費正清於是以朝貢制度說明中國對外關係,認為中國政治本以天子為中心,以這個 思想為基礎納入對外族關係的制度,便形成朝貢體系;外族為了自中國獲得所需要的東西,

也接受其思想與制度,便構成了朝貢關係(Fairbank,1987:37-42)。中國學者研究東亞朝 貢體系時,同樣也是以中國中心的觀點(例如天朝禮治思想、華夷概念等)出發,認為在二 十世紀之前,亞洲國家向中國的朝貢,意味著承認中國為宗主國(梁伯華,1991:22)。儼 然朝貢制度是一個客觀的存在,與這種中國中心主義相反的或不相干的朝貢制度,則無法想 像。

(二)在劉紀曜(1976)所著〈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朝野的天朝意像及其衍生的觀念、態 度與行動(1839-1842)〉中,對於所謂「天朝意象」有精確的闡釋: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中,

天為一切的主宰,受天命而立的天子,也就領有地上的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濱,莫非王臣」(《孟子‧卷九‧萬章上‧第四章》)。皇帝對外夷如同天對萬物,高高在上、

一視同仁,稟然不可侵犯。而「天朝」則順承天意發展了最高的道德和文化,藉以「懷遠柔 人」,使其懷德感恩,而欣然來朝,因而有朝貢貿易及體系的出現。而對於本土的中國人,則 相對嚴厲,若有投奔海外者,則屬「自棄王化」,是為「逆子」,從此和蠻夷無異。

(三)傳統中國的天朝觀可說是一種看待世界的「世界觀」,亦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民族認 同。但由於兩者的重疊,致使傳統的中國人並無所謂「國」或「血緣上民族」的概念,取而 代之的是悠久的地緣情懷、文化道德意識,及大一統的政治習慣,扮演著維繫中國人民和構 築世界秩序的力量(蔡英仁,2011)。

(12)

8

小結

「鄭和下西洋」這個主題無論海峽兩岸均進行的如火如荼,幾進氾濫,而「天朝觀」的 大池子中大魚也已經差不多被捕撈一空,難以有新的發展。但在閱讀過多眾多文獻之後,我 發現在下西洋行動和天朝觀之間的連結方面,先前研究只有在出海動機(鞏固朝貢體制、宣 揚天威)及停止行動原因(傳統儒家思想之士大夫階層得勢)方面有所多著墨,而對於其過 程中所展現之天朝意向並無多提。推論可能是因為此時天朝觀施行的十分順利,也十分自然,

因此沒有特別關注或探討。這也使我看到了其中契機,為此次的研究拉開了序幕。

(13)

9

參、天朝觀

古代中國的政治核心是從黃河流域逐漸發展起來的。由於地理環境的天然隔絕及和四周 民族文化水準之落差,早在春秋時代,中國人便已發展出以文化高低為準則的「夷夏之防」

概念,如《左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嚴夷夏之防」。由此概念而再加入商代以降的天 命觀念以及儒家的德化主義,大致的「天朝觀」就此出現。

一、意象及對外態度

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裡,天是一切的主宰,且為萬物所敬畏。對天恭順,將受到賞賜及 庇佑;觸犯了天威,則必遭到天譴。所以,人必須敬畏天威而感懷天德。同理,受天命而立 的天子,也理所當然的領有地上的一切。而天朝也具有天威及不可侵犯性,並具有天德─一 視同仁,與天恩─化育諸外夷,使其懷德感恩,而欣然來朝,因而有朝貢貿易及體系的出現。

這即是所謂「懷遠柔人」。因此,在天朝意象中,天朝與外族的關係,正是天與人的關係。而 這層關係以願意朝貢或接受中國文化與否的親疏原理為基準,在冊封、頒賞、朝貢、奉正朔 等特徵規範下形成了具等級特色的網狀政治秩序體系,稱之為宗藩體系或朝貢體系,多半以 同心圓呈現,如下圖。

圖 3-1 朝貢體系之同心圓

資料來源:http://ppt.cc/7yEN

(14)

10

而天朝觀的另一個重點為宗法制度,以「家天下」為最鮮明的特徵。不論國家或家族,

組織系統和權力結構都是嚴格的父權家長制。對此,馬克思說:「就像皇帝通常被尊為全國的 君父一樣,皇帝的各個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轄的地區內被看作是這種父權的代表。」(人民出版 社,1959:110)因此,對於本土中國人,也會相對嚴厲。若有投奔海外者,除了文化上「自 棄王化」,親情上更屬於「不孝子」,尤為不可接受。

二、影響─外交手段

天朝意象和朝貢體系本來只是中國一廂情願的想法。為了免於外族侵犯,並鞏固中國在 朝貢體系中的宗主地位,首先自己必須具備阻嚇威勢─即軍事實力。也正是這種威勢,使中 國的天朝意象成為事實。但天朝意象是自衛性而非侵略性的,在威勢之外也以恩德(經濟利 益)去攏絡外夷,這就是所謂羈糜。

在傳統馭夷的技巧中,「德」和「威」互相依存、交相運用,也成了對外的一貫原則。在 衝突時,先用「威」嚇阻使外夷畏懼,再略施小惠使其知懷,亦表明天朝天子的聖德廣被。

但如果威不足以使外夷知畏,則只有以恩德去收買外夷,以達到免於被攻擊的目的。天朝的 廣大與富庶,就是懷柔外夷的資本。而在中國人的觀點裡,有德方能施恩,所以施恩者必然 有德。以儒家德化主義來看,這正是天朝的優越性並不基於霸道的武力威勢,而是建構在道 德和仁義之上的明證(劉紀曜,1976)。

三、為何下西洋─明成祖的天朝觀

明成祖為何派遣鄭和出使西洋?1永樂九年七月間與吏部尚書夏騫義的一段對話,為我們 提供了一份證據:「上禦奉天門。群臣皆侍,語及四夷。上曰:『朕初即位, 恒慮德不及遠,

今四方夷狄,皆歸中心,更自警惕。蓋慮志得則驕,驕則生患。朕與卿等雖隱微之際,皆當 慎之。古人有言,不見是圖。』吏部尚書夏騫義進曰:『四夷慕聖德而率來陛下,篤恭不已,

1《明史》的作者們在《鄭和傳》中曾有如下說法:「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 強。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及其儕王景宏等通使西洋。」(《明史‧鄭和傳》)但經過多年研究,遭到當代 學者們推翻。

(15)

11

華夏貊家有所賴。』」(《明太宗實錄‧卷 117》)明成祖「恒慮德不及遠」,既說明朱棣當時對 自己聲望的焦慮,也表明他已有使「四方夷狄皆歸中心」的意圖。這一說法與《明史》作者 在《西域傳》所載極為相近:「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萬方,遣使四出招徠。」(《明史‧

西域傳》)

明成祖之所以積極推行「遣使四出招徠」的對外政策,與他的政治權威息息相關。朱棣 以藩王的身分通過武力而登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完全不合封建正統、法統和皇統。因 此,為了樹立自己的政治權威,朱棣除了將自己的皇權合法化、建立文治武功2之外,同時必 須借助傳統天朝觀,來改變自己在人們心目中的「篡逆者」形象。

根據傳統儒經,「天子」由於具有崇高的道德規範(劉澤華,2000:P116- 117;黃麗生,

2002:P230- 259),會吸引外夷的歸附。《尚書》中就曾稱,君王「德日新,萬邦惟懷」(《尚 書‧仲虺之誥》);「明王慎德,四夷鹹賓。無有遠邇,畢獻方物」(《尚書‧旅獒》)。因此,人 們認為:外國派遣使節前來中國朝貢,是中國天子有德的表現。所以,對朱棣來說,使用外 交手段可以豐富自己「真命天子」的形象。而因此,鄭和下西洋正是明成祖為了創造「四海 來歸」以樹立自己的「真命天子」形象所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陳尚勝,2005)。

小結

由於種種自然及人文條件,古代中國發展出了「天朝觀」。它有著悠久的思想基礎、獨特 的運作特徵及對外態度,更形成了「朝貢體系」此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國際架構,並持續了 千年之久。它深深影響了歷代皇帝,並在傳統中國外交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在之後的 章節中,將探討鄭和下西洋過程中的著名事件,分析它們的行為動機,並嘗試歸納出藏在行 動背後的天朝觀動機。

2 軍事上,連續五征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南滅安南國而設交趾布政使司,大力鞏固和開拓疆土; 文化上,

組織大臣編寫《五經四書大全》、《古今烈女傳》、《永樂大典》等書籍

(16)

12

肆、懷柔遠人

西元 1408 年 10 月(明永樂 6 年 9 月),明成祖朱棣命太監鄭和、王景弘等出使,費信 隨行,駛寶船四十八艘,展開了第二次下西洋行動。此次行動,明成祖下了一道敕諭,內容 如下:

皇帝敕諭四方海外諸藩王及頭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佈德。

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致失所。

今特遣鄭和赍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

不可淩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茲敕諭,悉使聞知(引自 紀念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 580 週年籌備委員會,1985)。

學者陳尚勝(2005)認為:由這份敕諭可知,明成祖以「奉天命」自居,遣鄭和一行人 前往「施恩佈德」、「宣德化於海外」,使四方「攄誠來朝」。而實際的行動方針,就是「不可 欺寡,使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充分表達了明成祖在整個鄭和下西洋中「以德服人」

的外交要求3。本章將分成三個不同的層面就「以德服人」政策進行探討。

一、政治面

除了上述敕諭,明成祖在第五次下西洋時賜給柯枝國王的御制碑文中也曾說:「朕君臨 天下,撫治華夷,一視同仁,無間彼此,推古聖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遠邦異域,

咸欲使之各得其所。」(《明成祖實錄‧卷 183》)於此可見,「使遠邦異域各得其所」是明成 祖模仿古代聖帝明王以德服人的外交行為,也是鄭和等使節在海外「宣德化」的一個重要內 容。鄭和等大明使節在出使海外過程中,對一些國家之間關係的調解和敦促相互睦鄰的行為

4,即本於這種「一視同仁」的道德外交(《明成祖實錄‧卷 229》)。至於面對有敵意的國家,

則始終以「德」為出發點,強調「以和為貴」,在有限度動武的方式下以政治解決國際問題。

下面以兩起鄭和下西洋時之喋血事件為例:

3 由於永樂三年明成祖第一次派遣鄭和下西洋的敕諭並沒有流傳下來,在此就我們明成祖在第二次派遣鄭和下 西洋時下達的敕諭觀察。由於鄭和歷次下西洋的具體任務沒有大的變化,所以,這份敕諭可以作為我們考察 的文獻樣本。

4 明朝及鄭和艦隊介入國家之間的紛爭,不僅僅是德化方面的敦促睦鄰,也可能出於維護帝國自身利益或擴大 影響力的想法而強行介入(詳見第伍章第一節)

(17)

13

(一)爪哇事件

時間回溯至正值第一次下西洋時的西元 1406 年六月,鄭和艦隊登陸爪哇。當時東、西 爪哇王剛剛結束了激烈的內戰,西爪哇吞滅了東爪哇。見到打著大明軍旗的鄭和士兵上岸,

西爪哇以為素來與明朝交好的東爪哇請求天朝支援,立刻出兵攻擊。上岸的明軍一百七十多 人被殺。這無疑是對欲「揚威異域」的鄭和艦隊臉上打了一記耳光。據史記載:「時朝廷遣使 往諸番國,經過東王治所,官軍登市易,為西王兵所殺者一百七十人。西王聞之,懼。」(引 自陳尚勝,2005)。

面對如此挫折,鄭和艦隊並沒有立即進行反擊。而爪哇方面,在押解陳祖義回南京數日 後,西王便遣使到明帝國負荊請罪。對此,明成祖貫徹了他的外交方針:「朕以爾能悔過,姑 止兵不進。但念百七十人者死於無辜,豈可已也?即輸黃金六萬倆償死者之命,且贖爾罪。」

(《明成祖實錄》)接著到了第二年,爪哇終於送罰款來了,但並非六萬兩,而是一萬兩。禮 部官員義憤填膺,認為這是藐視大明帝國,建議將爪哇使節逮捕下獄。明成祖此時十分寬容,

他指出:「朕於遠人,欲其為罪而已,寧利其金耶?今既能知過,所負金悉免之。」(《明史》

卷 324)於是不了了之。雖然有一說認為這表示明朝對於東南亞的霸主地位並非穩固,而是 受到不小挑戰(鄭永常,2011)5,但以兩國軍事實力論,光是鄭和艦隊就足以滅掉整個爪哇

(詳見第伍章第一節)。但他們選擇了和平。而明成祖在面對爪哇使節時,鑒於爪哇王已主動 承擔責任,也採取了寬大為懷的方針。

(二)錫蘭山國王事件

在第三次下西洋途中,鄭和使團於錫蘭山國也曾展開過一次軍事行動。詳細事件將於後 面一章做完整說明。對於侮慢不恭並且從事海盜活動的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鄭和艦隊最 初極力迴避衝突,第二次才因自身生存出現危險局面而被迫予以應戰。儘管如此,明成祖對 於這位從事海盜活動的錫蘭山國王,還是「憫其愚無知,命姑釋之,給與衣食,命禮部擇其 屬之賢者立為王,以承國祀。」(《明成祖實錄‧卷 116》)並在第二年予以赦免並派人護送回 國。同時,明朝雖然剝奪了亞烈苦奈兒的王位,但還是根據錫蘭山國人的意見選擇了一位「修

5 以天朝觀的另一角度觀之,爪哇對中南半島有極強的政治實力,洪武一朝周遭國家甚至被其阻止入貢明朝。

所以在永樂朝,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爪哇對諸國朝貢的控制。與此同時,東西王內戰之事讓爪哇勢力大衰,不 得不得向明朝釋出善意,並被迫使朝貢正常化。因此,爪哇的請罪可說是明朝政治角力的勝利。(鄭永常,2011)

(18)

14

德好善」的新國王(《明成祖實錄‧卷 130》)。從鄭和以至明成祖處理此事所表現出來的思想 行為傾向看,明朝君臣並沒有依恃自身武力而控制對方,而是強調以「德」來協調兩國之間 關係的發展。

二、經濟面

「宣德化於海外」是個極度抽象的概念,也不好執行。畢竟要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觀點 從來就不是件易事。但配合著背後巨大的貿易經濟利益和強權的政治認可,古代中國藉由「封 貢」和朝貢體系成功的將其天朝意象擴展至大東亞、印度洋,甚至連非洲東岸的部落,也服 從著此一遊戲規則。

(一)賞賜與貿易

實際上,中國並不僅僅是把「德」視為一種單純精神層面的「道德」,而且也把「德」視 為「恩德」甚至是「好處」。《禮記》中說:「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中庸》)其中所謂「柔遠人」最常見的方法即為「厚往薄來」。明太祖就曾囑咐主管外交事 務的禮部官員:「諸蠻夷酋長來朝,涉履山海,動經數萬里,彼既慕義來歸,則齎予之物宜厚,

以示懷柔之意。」(《明太祖實錄‧卷 154》)而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具體實踐,正是「中國寶船 到,開讀詔書,並賞賜物」(鄭鶴聲、鄭一鈞,1980:1000)。當中的「賜物」,就是各國服膺 明朝最大的誘因。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載滿賞賜用的禮品,每到一個國家,首先「開詔領賞」,以絲綢緞匹、

青花瓷等為大宗,而各國的貢品僅以本國的土特產為主。史料記載,明朝賞賜之物,「一時特 恩,不可勝紀」。以佔城(今越南南部)為例:「永樂六年(1408),佔城國王遣其孫舍楊該奉 表貢象及方物6。比還,賜黃金百兩,白金五百兩,綿綺紗羅五十,彩絹百匹。」(《殊域周咨 錄‧卷 7》)足見其賞賜之優渥。

至於和當地的貿易,鄭和艦隊則秉持著儒家「重義輕利」的原則,以「施恩佈德」的心 態進行交易。這點可以從其他史料得到印証。據費信記載:「宣德七年,壬子(1432)七月二

6 「方物」為藩屬進貢天朝之禮品名稱,大國贈送外邦之物則稱「禮幣」

(19)

15

十三日,風雨水不順,偶至此山(翠蘭嶼)泊系三日夜,山中之人駕獨舟來貨椰食。」(《星槎勝 覽》)鄭和為了滿足翠蘭嶼土著居民的要求,在他們沒有別的物產也沒有金錢的情況下,對隨 地可採的椰食也予以接受,與西方殖民者強調自我利益最大化相比,尤可見鄭和艦隊重情義 輕利益的心態。

(二)朝貢

誠如學者王曾才所言:「朝貢與通商實為一體之兩面:中國所重視者為朝貢制度的精神價 值,而朝貢國追求者則為通商的實際利益。」(轉引自蔡東杰,2000)。由於鄭和下西洋恪守

「厚往薄來」的原則,對各國的貢物無特別要求,賞賜卻一律從豐,使得海外諸國紛紛不遠 萬里來中國貢獻方物,也間接造就了「四海來歸」的天朝意象7,也樹立了明成祖的權威。最 著名的例子,當屬進獻「麒麟」(即長頸鹿)了。

西元 1415 年 11 月,麻林迪(非洲東岸)遣使來中國進獻「麒麟」。據馬歡《瀛涯勝覽》

記載:「麒麟,前二足高九尺餘,後二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

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麵餅。其獅子身形似虎,

黑黃無斑,頭大口闊,尾尖毛多,黑如長纓,聲吼如雷,諸獸見之,伏不敢起,乃獸中之王 也。」由文字可知,確實為長頸鹿。由於麒麟被視為聖

獸,出現為太平祥世之兆,明成祖十分高興,便令畫師 作《麒麟圖》(見圖 4-1),還有朝中大臣作《瑞應麒麟 頌並序》一文表示祝賀,朱棣的政治權威,就此更加穩 固。而就當時的交通運輸技術而言,麻林迪的進獻行為 以效 益論可說是風險極大又耗資甚鉅,有如天方夜 譚,但他們仍舊做到了,也令我們再次看到天朝體系的 龐大影響力。

圖 4-1 麒麟圖 資料來源:http://ppt.cc/2umD

7 《明史‧卷 324》中即有許多國家為鄭和下西洋及明成祖其餘使團來訪之後始遣使入貢

(20)

16

三、文化面─布施錫蘭山佛寺碑

文化分歧,自古以來在世界戰爭史上總是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宗教理念不同而發生衝突 者更不在少數。反觀鄭和艦隊,在七下西洋造訪各國時,展現了和各種宗教、政治勢力建立 良好關係的意願。在斯里蘭卡可倫坡國家博物館裡,有一座被透明玻璃保護起來的石碑,吸 引著訪客的視線。這塊古樸帶有明顯中國古代藝術風格的石碑,是鄭和於 1409 年齎捧詔敕 金銀供器等到現今斯里蘭卡德維努瓦拉錫蘭山寺布施時,樹立的《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此碑 在 1911 年於西海岸大城加勒修路時,被一位英國工程師H•F•托馬林在下水道發現(探 訪斯裡蘭卡國家博物館鄭和碑體現中斯歷史友誼【13】,2014)。

石碑高 144.78 公分,寬 76.2 公分,厚 12.7 公分,頂部兩角呈圓拱形,上方刻有二龍戲 珠的浮雕,四周飾有花紋。石碑正面有用漢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鐫刻的碑文。特 殊的是,三種文字雖然供物名單等內文大致相同,但所頌揚的神祇卻不相同:漢文中紀錄:「大 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圓明廣大……深賴慈佑,人舟安 利,來往無虞。永惟大德,禮用報施。謹以金銀、織金、紵絲、寶旛、香爐、花瓶、表裏、

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鑒之。」泰米爾文中則是說,明朝皇帝聽說特納瓦 萊、那業尼耶爾等地印度教神祇(濕婆)的名望,為了表示對其讚揚而立了石碑;而波斯文 中則將榮耀獻給「伊斯蘭教之光」,也就是真主阿拉。當時錫蘭分裂成三個敵對政府:中部信 奉佛教的錫蘭人主政權;北部為來自南印度的泰米爾人,信奉印度教;而南部則多是信仰回 教的阿拉伯人,三者常處於交戰狀態。這種審慎的安排,確實具有面面俱到的智慧,這可能 也是鄭和七下西洋都能順利成功的一個原因(龍村倪,2006)。

斯里蘭卡著名歷史學家、倫敦大學博士洛娜•德瓦拉賈(Lorna Dewaraja,2005)在就 鄭和訪問斯里蘭卡一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鄭和身為穆斯林,卻能在一塊碑上以三種宗教為 對象,表示同樣的禮敬與尊重,一方面反映了鄭和以及明朝統治者對各國人民的尊重和以及 宗教上的寬容性;另一方面則反映,鄭和一行希望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不致于 受到宗教對立的影響。可以說,這塊石碑是鄭和以及當時明朝皇帝和平寬容精神的體現和象 徵,同時也表示明朝當時具有極為寬廣的胸懷和世界性的眼光(華夏經緯網,2005)。這與 西方殖民者後來入侵斯裡蘭卡時修城堡、掠奪財務,強迫斯里蘭卡人改變宗教信仰的做法,

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已成為明朝、錫蘭友誼的一大歷史見證(探訪斯裡

(21)

17

蘭卡國家博物館鄭和碑體現中斯歷史友誼【13】,2014)。

小結

從上述來看,明成祖及鄭和對於外邦都採取了「以德服人」的外交方針。誠如鄭和在《天 妃神靈應碑》中所述:「命和等統率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餘艘,齎幣往賚之;所以宣德 化而柔遠人也。」而如何「宣德化而柔遠人」,具體則是透過「厚往薄來」的賞賜以及貿易。

然而,「宣德化」並不僅僅只是賞賜行為。據明成祖在《南京弘仁普濟天妃宮碑》文中所述:

「恆遣使敷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義,變其夷義。」(鄭鶴聲、鄭一鈞,1980:39)。 由此可見,傳播中國禮義文化,也是鄭和艦隊的責任。另外,「使遠邦異域各得其所」是明成 祖模仿古代聖帝明王以德服人的外交行為,也是鄭和等使節在海外「宣德化」的一個重要內 容。鄭和等大明使節在出使海外過程中,對一些國家之間關係的調解和敦促相互睦鄰的行為,

即本於這種「一視同仁」的道德外交。而流傳下來的碑石刻文,也成了鄭和艦隊「和平之旅」

的最佳例證。

(22)

18

伍、耀兵異域

上一章末曾提到明成祖模仿古代聖帝明王的外交理想,就是「遠邦異域,咸欲使之各得 其所。」(《明成祖實錄‧卷 183)不過,基於地方強權及政治現實,要「使遠邦異域各得其 所」,就必須對那些恃強凌弱的國家示之以「力」,也就是「以『威』服人」。本章將以有無實 際用兵作為分界,分為「嚇阻面」、「用兵面」兩個層次進行鄭和下西洋中「兵威」面的探討。

一、嚇阻面

(一)艦隊實力

鄭和七次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8、「以次歷遍番國,

宣天子詔,因給賜群長,不服,則以武懾之」(《明史·鄭和傳》)。在外夷見識到中國的強大之 後,誠惶誠恐之餘,也更加容易接納明朝的天朝體系及文化,進而心悅臣服。鄭和艦隊的規 模及科技,明確且充分的表達了這一點。

鄭和每次出使,船隻數量均在 200 艘以上,大船數則在 40 到 60 艘之間,依功能分為寶 船、馬船、糧船、座船、戰船等,各司其職;而人員兵力皆在 27000 人以上,約明朝軍隊 5 個衛,主要來自沿海衛所(《武職簿》),分為舟師(艦艇部隊)、兩棲部隊(登陸行動)、儀仗 隊(禮儀近衛)三個序列。任務取向則區分為指揮、航海、外交貿易、後勤保障、軍事護航 五部分,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分工嚴密,確保行動的順利進行。相較於另一位極具代表 性的航海家—哥倫布規模最大的一次美洲航行(1493~1496),人數僅 1200 人、17 艘船隻,

除了以建立殖民地為目標的牧師、農民和士兵之外,其餘皆為水手。雖說以人數論實力似乎 有失公允,但在古代,越多的航海人員意味著需要越多的補給物資及越完善的管理分配。面 對各方面物質保障及遠洋航行時通訊、辨位的困難,人員數量便成了反映其母國實力的顯著 指標。

8 學者潘群曾於其論文《“耀兵異域”為“耀威異域”考》中指出:「《明史·鄭和傳》載鄭和下西洋目的時有

『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的話,其中的『兵』實為『威』字之誤。初撰《明史·鄭和傳》的作者萬斯同的 原稿即為『耀威異域』,後被編纂《明史》的王鴻緒、張廷玉改為『耀兵異域』。事實上,無論皇帝詔書和 詩文、證實的碑文,還是眾多的文獻都表明:受命下西洋的鄭和僅是『耀威』而已。」由於尚有爭議,本文 以流傳之明史記載為主。

(23)

19

科技方面,中國人民積累了豐富的航海經驗,到明初造船、航海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 平。據史記載,當時鄭和之坐船「寶船」船長為 44.4 丈,寬為 18 丈,換算後其長約為 128

~146 公尺,寬約為 52~59 公尺,深度以福船型約 8~10 公尺推算,排水量將達一萬噸以上,

與小型航空母艦相當!縱使實際尺寸大小至今仍十分有爭議9,相較於當年世界各國的海船,

寶船也絕對稱得上是龐然大物。甚至在百年之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船長也不過 25.5 公尺,

兩者比例相去甚遠10(見圖 5-1)。加上嚴謹的指揮管理技術11及精確的「過洋牽星術」12及羅 盤針、計程儀、測深儀和精準航海圖運用13,明朝的航海科技,可見一斑。

圖 5-1 鄭和寶船與哥倫布聖瑪麗亞號之比例

9 有人曾以南京出土的舵柱長度來推算古船的長度,由於舵柱長約 11 公尺,若是沙船型,船長約為舵柱長的 10~12 倍左右,船長可達 120 公尺;若是福船型,船長約為舵柱長的 4~5 倍左右,船長約為 40~50 公尺。但若 真是沙船,如此大的船身,竟然都用木頭建造,而且還能抵抗大洋風浪,超越後來所有木製船舶長度的紀錄

(八、九十公尺長)從技術及力學的角度來看,便有些不合理。因此,寶船之實際尺寸大小仍有爭議。

10 關於將鄭和寶船與聖瑪麗亞號做大小之比較,學者陳政宏於其論文〈解構鄭和迷思系列之二 ─ 有關「寶船」

的迷思〉中持反對看法。他提出了數個觀點:

1.聖瑪麗亞號並不是當時歐洲最大的木造船,而鄭和寶船卻有可能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木造船。這樣兩者相比 就失去真正比大小的意義,也無法從邏輯上得到「中國船比較好」的結論。

2.鄭和寶船多為沿岸航行,重複過去既有中國帆船貿易的航線;聖瑪麗亞號則穿越大西洋航行,且為探險未 知的性質。兩者屬於本質不同的航行,相比也無甚意義。

11「晝行認旗幟,夜行認燈籠,務在前後相繼,左右相挽,不致疏虞。」(引自鳳凰網,2005)

12「過洋牽星」起源於漢代以天文觀察來導航,到了明代更進一步發展成定量測量。以「牽星板」為工具,測定 兩顆不同恆星在某時刻的仰角,便可確定船隻的地理位置。(朱永鴻,?)

13《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

製圖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更勝一籌。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 出;關於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 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在比對之後,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鳳凰網,

2005)

(24)

20 資料來源:http://ppt.cc/HlGY

為了達到「不服,則以武懾之」(《明史·鄭和傳》)的目的,展現艦隊的軍事實力實為一 大重點,鄭和的艦隊也不例外。除了眾多兵力,更搭載了當時領先世界的先進武器。以下將 鄭和艦隊與同時期世界上之著名海上勢力做一比較,以西元 1571 年 10 月勒班陀戰役14為例:

表 5-1 鄭和艦隊與勒班陀戰役雙方之比較

國家;艦隊 明朝;鄭和艦隊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海軍

西班牙、威尼斯、教宗國、

薩伏依、熱那亞及馬爾他騎 士團;「神聖同盟」艦隊

總噸位15 約 200 萬噸 約 47500 噸 約 47200 噸 船隻數量 大船 40 至 60 餘艘,

連同中小船隻共 240 餘艘

251 艘戰船,包括 206 艘槳帆船及 45 艘半 槳帆船

212 艘戰船,包括 6 艘加萊 賽戰船及 206 艘槳帆船

人員兵力 27000 人以上,約明 朝軍隊 5 個衛

31490 名士兵 50000 名水手和槳手

28500 名士兵 40000 名水手和槳手

艦載武器 「大佛郎機」、「碗口 銃」、「噴筒」、「鳥嘴 銃」、「弩箭」、「賽星 飛」、「火龍出水」等 多樣火器,以及火藥 鉛彈與傳統冷兵器

傳統冷兵器、火繩 槍;60 磅銅重砲、16 磅砲等共 741 門火炮 及火藥鉛彈

傳統冷兵器、火繩槍;後膛 裝砲、60 磅銅重砲、16 磅 砲等共 1815 門火砲及火藥 鉛彈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勒班陀戰役;中國軍艦博物館(2005)古代水軍廳─鄭和室;六百的部落格(?)歐洲 木造帆船發展簡史;張箭(2006)鄭和寶船實際噸位探析;表格為自行製作

瀏覽上表時,不妨從幾個面向來觀察:

14 勒班陀戰役,或譯勒潘陀海戰,是歐洲基督教國家聯合海軍(神聖同盟 Holy League)與鄂圖曼帝國海軍在 希臘勒班陀近海展開的一場海戰。最後由神聖同盟艦隊在整天的戰鬥中擊潰了鄂圖曼海軍,令鄂圖曼帝國 從此失去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這場戰役雙方皆是精銳盡出,可說是當時歐洲規模最大的海戰。

15 鄭和艦隊總噸位計算方式參考張箭所著〈鄭和寶船實際噸位探析〉,歐洲海軍總噸位計算方式則為:槳帆船 galley 約 200 噸、半槳帆船約 140 噸、加萊賽戰船 galeass 約 1000 噸(維基百科、歐洲木造帆船發展簡史)

(25)

21

首先,勒班陀戰役的年代相較於鄭和第七次下西洋(西元 1433 年)已有 138 年之遙,

然而鄭和艦隊無論在船隻規模、配備武器還是總噸位上,都絲毫不遜色於諸歐洲強權,而在 科技發展指標—火器上,比起一百多年後的歐洲海軍,鄭和艦隊的火器使用完全不落下風。

這也顯示明朝更早進入了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此外,相較於勒班陀戰役中多使用之划槳船

16,鄭和艦隊已使用更具機動性、戰鬥力且人力需求較少的帆船,而歐洲在此次戰役之後,

才逐漸發展出以帆船艦隊及火砲為主力的戰術。

再來是任務性質。勒班陀戰役由於關係到地中海的掌控權,雙方編制完全為屬於戰鬥性 質的海軍精銳;反觀鄭和下西洋,是以「宣德化於海外」為行動方針的「和平之旅」,但其兵 力、武器、裝備,卻不輸戰爭導向的艦隊。由此可知,鄭和艦隊不單單只是一個「敦睦艦隊」,

更是一支具有遠洋強大打擊火力的全方面作戰武力。這支艦隊充分展現了當時明朝的科技及 軍事實力,也明確表達了「耀兵異域」的嚇阻意圖。

(二)政治介入─滿剌加國建碑封域

滿剌加國(麻六甲)發跡於十四世紀末,由三佛齊巨港(今蘇門答臘)的流亡王子拜里 米蘇拉所建。史書記載:「滿剌加,在佔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雲即 古頓遜,唐哥羅富沙。」(《明史·卷 325 滿剌加列傳》)。

然而,受制於鄰近區域霸主─暹羅,滿剌加並未稱國,而是臣屬於暹羅,每年進貢四十 兩銀。永樂三年(1405 年)九月滿剌加使者隨明使尹慶於抵達南京進貢(《明史•滿剌加列傳》)。 明成祖正想藉由擴大朝貢貿易來達到天朝體系的國際政經關係,於是派遣中官鄭和等齎敕往 諭西洋諸國,詔封拜里米蘇拉為「滿剌加國王」,賜誥印、彩幣、襲衣、黃蓋,並應拜里米蘇 拉之請,封滿剌加的西山(據信為今聖保羅山)為鎮國之山,「定疆域界」,「俾暹羅不得侵擾」

17(鄭月裡,2003;陳玉箴、程嘉文,2005 ;《殊域周咨錄》 )。

16 關於此現象,有一說為地中海地區無風、海面較平靜,划槳推進的戰船機動力更佳、武器射程更遠,能夠容 易地操縱並且對付任何帆船。

17《明史‧滿剌加列傳》:「…(前略)其使者言:『王慕義,願同中國列郡,歲效職貢,請封其山為一國之鎮。』

帝從之。制碑文,勒山上,末綴以詩曰:『西南巨海中國通,輸天灌地億載同。洗日浴月光景融,雨崖露石 草木濃。金花寶鈿生青紅,有國於此民俗雍。王好善義思朝宗,願比內郡依華風。出入導從張蓋重,儀文裼 襲禮虔恭。大書貞石表爾忠,爾國西山永鎮封。山君海伯翕扈從,皇考陟降在彼穹。後天監視久彌隆,爾眾 子孫萬福崇。』慶等再至,其王益喜,禮待有加。

(26)

22

但暹羅並未放棄,仍舊試圖加以干預,甚至於永樂五年發兵強奪明朝誥印。因此,明成 祖命鄭和於第二次下西洋時造訪暹羅,對謀求東南亞地區霸權的暹羅國王進行了警告:「占 城、蘇門答剌、滿剌加與爾均受朝命,比肩而立,爾安得獨恃強,拘其朝使,奪其誥印?天 顯有道,福善禍淫,安南黎賊父子覆轍18在前,可以鑑矣!其即還占城使者,及蘇門答剌、滿 剌加所受印誥,自今安分守禮,睦鄰保境,庶幾永享太平。」(《明成祖實錄‧卷 72》)並命 鄭和於第三次下西洋時招敕滿剌加,賜雙台銀印、冠帶袍服,並重封其國之西山,定疆域界,

建碑封域為滿剌加國。(鄭月裡,2003)從此,滿剌加得以和暹羅同列,不再臣屬於暹羅。之 後滿剌加雖多次遭受暹羅侵犯,但都在明成祖和鄭和艦隊的政治庇護之下有效暫緩了其南侵 的威脅19。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鄭和七次下西洋中,至少有五次經過滿剌加,設「官廠」建造 城牆、排柵和鼓樓、角樓,並設有倉庫儲存錢糧百貨。原先的漁村不僅成為鄭和艦隊的重要 基地,也作為兩次季風之間中印貿易的停泊點,開始成為該地區最重要且繁盛的貿易中心。

而滿剌加也從此成為明朝的藩屬,直到成化一朝末期都朝貢不絕。(維基百科—麻六甲;陳玉 箴、程嘉文,2005 )

明成祖基於「使遠邦異域各得其所」的理念,也為了讓麻六甲海峽暢通以便貿易,並牽 制暹羅在南海的影響力20,告誡暹羅以安南(即越南)為前車之鑑,不可亂來,以兵威使其「不 敢擾」,也命令鄭和艦隊親自至滿剌加招敕,確保滿剌加順利建國。之後,鄭和艦隊也以此為 大本營,除了穩固明朝在東南亞的霸權之外,相當程度上以軍事力量保障了初期滿剌加的政 局穩定,也促進了當地的繁榮。

二、用兵面

鄭和出使各國二十餘年,除成功宣達大明天威、招徠各國朝貢,更維護了區域安全,保 障、擴充了天朝體系的運作範圍。然而,當兵威嚇阻也無法收到成效時,出兵便成了迫不得

18明入越,越南稱之為明與大虞戰爭,為 1406 年至 1407 年期間明成祖入侵越南胡朝(大虞國)的戰爭。這場戰 爭最後以明朝勝利、胡朝滅亡告終,越南被併入明朝領土,標誌著安南屬明時期的開始。(維基百科—明入 越)

19暹羅之後曾分別於永樂十三年(1415)、永樂十七年(1419)及宣德六年(1431)欲舉兵攻滿剌加,明朝皆 於使者來訴後剌諭暹羅,阻止戰事發生。(鄭月裡,2003)

20暹羅為克拉地海峽貿易的中心,當明朝希望暹羅調節麻六甲海峽衝突時,國王阿瑜陀耶卻刻意迴避這個要求。

待到成祖即位後,讓麻六甲暢通無阻以便貿易便成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

(27)

23

已的手段。在七下西洋期間,鄭和艦隊曾有過三次的軍事行動,以下將一一進行探討:

(一)舊港事件

陳祖義,祖籍廣東潮州,根據馬歡《瀛涯勝覽》中記載,其全家於洪武年間「逃於此處

(三佛齊)(今印尼)」,後來三佛齊發生內亂,陳祖義趁機佔據,自稱頭目,成為世界最大的 海盜集團頭目之一。正史多稱他在海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武裝團體。有一些野史,甚至說他 還不時帶兵騷擾東南沿海,明太祖曾懸賞 50 萬兩白銀捉他,而明成祖又將賞金提升到了 750 萬兩。

永樂五年六月(1407 年),第一次下西洋的鄭和艦隊返途中抵達舊港,派人招撫陳祖義。

陳祖義認為「有寶物」在船隊上,於是派人「詐降,而潛謀邀劫」(《明史‧宦官傳一‧鄭和》)。

但鄭和艦隊經舊港另一華人僑領施進卿密報後,對其早有防備,立即作了反偷襲的部署。不 久,陳祖義果然乘夜來襲,鄭和指揮戰船迅速包圍敵軍,以火攻開啟了這場著名的「舊港之 戰」。戰鬥相當殘酷,結局也是完全一面倒(雪珥,2013)。鄭和艦隊「殺賊黨五千多人,燒 賊船十艘,獲其七艘,及銅偽印二顆,生擒陳祖義等三人」(《明實錄‧卷 71》)。

此次戰後,陳祖義等押解回國問斬,施進卿因揭露陳祖義陰謀有功,受到明朝政府嘉獎,

受封舊港宣慰史21。其餘擒賊有功將士,則各有賞賜22。從此當地「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 之以安業。」(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記)在「施恩佈德」上,鄭和剷除陳祖義確實 為沿海人民帶來福祉;以天朝觀的角度來看,面對自己的海外同胞,鄭和將其視為「自棄王 化」的「逆子」,與蠻夷無異,而其漢人的身分及龐大的勢力更使明朝有如芒刺在背,深恐其 有意傾覆中國政權,因而下了重手,顯示出他對於維護朝廷安全的決心。另外,學者鄭永常

(2011)認為阿拉伯及印度的西來船隻受到舊港的阻撓,只能停靠海峽西邊的蘇門答剌國做 生意,或是穿越克拉(Kra)地峽做生意,因此西方船隊難以入京朝貢。若不讓馬六甲海峽打 通,使其航道暢行無阻,則朝貢體系無法完善進行。因此,鄭和對舊港的戰勝,可謂強化朝 廷政策的推行。

(二)錫蘭山事件

21 明朝設立宣慰使司,治理邊疆少數民族,以從三品宣慰使為首,見明史卷七十六《職官志》《宣慰司》

22 舊港擒賊有功將士獲賞:指揮官鈔一百錠,彩幣四表裡,千戶鈔八十錠,彩幣三表裡,百戶鈔六十錠,彩幣 二表裡;醫士,番火長鈔五十錠,彩幣一表裡,錦布三匹。(《明成祖實錄‧卷 52》)

(28)

24

第三次下西洋回國途中,鄭和艦隊在錫蘭山國遭遇到了第二次挑戰。史書記載:「(鄭)

和等初使諸番,至錫蘭山,亞烈苦奈兒侮慢不敬,欲害和,和覺而去。亞烈苦奈兒又不輯睦 鄰國,屢邀劫其往來使臣,諸番皆苦之。及和歸,複經錫蘭山,遂誘和至國中,令其子納言 索金銀寶物,不與,潛發番兵五萬余劫和舟,而伐木拒險絕和歸路,使不得相援。和等覺之,

即擁眾回船,路已阻絕。和語其下曰:『賊大眾既出,國中必虛,且謂我客軍孤怯不能有為,

出其不意攻之,可以得志。』乃潛令人由他道至船,俾官軍盡死力拒之,而躬率所領兵二千 余由間道急攻王城,破之,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頭目。番軍複圍城,交戰數合,和大敗 之,遂以歸。群臣請誅之,上憫其愚無知,命姑釋之,給與衣食,命禮部擇其屬之賢者立為 王,以承國祀。」(明太宗實錄‧卷 116)

根據上文可知,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即使有加害之心,鄭和等人最初仍極力回避衝突,

而之後也是為了自保被動接戰。儘管如此,明成祖對於亞烈苦奈兒,還是給以生路。同時,

明朝並沒有和西方列強一樣將錫蘭山納為殖民地,而是根據其國人的意見選擇了一位賢能之 士來擔任新國王。就如同本文第肆章所述,鄭和及明成祖面對兩國關係發展時,仍以「德」

為主體,「以力服人」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亞烈苦奈兒多次打劫周邊國家,鄭和艦隊此 次軍事行動也可說是維護了區域安全,也確保了朝貢體系在此區域的運作順暢。

(三)蘇門答剌事件

七下西洋過程中三次戰鬥的最後一場,發生於第四次遠航時的蘇門答臘(今印尼蘇門答 臘)。明太祖實錄記載:「初,(鄭)和奉使至蘇門答剌,賜其王宰奴裡阿必丁采幣等物。蘇幹 剌乃前偽王弟,方謀弑宰奴裡阿必丁以奪其位,且怒使臣賜不及己,領兵數萬邀殺(明朝)

官軍。(鄭)和率眾及其國兵與戰,蘇幹剌敗走,(明軍)追至喃渤利國,並其妻子俘以歸」

(明太宗實錄‧卷 168)。蘇幹剌被鄭和帶回中國後,明朝兵部尚書方賓認為:「蘇幹剌大逆 不道,宜付法司正其罪。」不同於前一次對錫蘭山國王的處置,明成祖一改其寬容,「遂命刑 部按法誅之」(明太宗實錄‧卷 168)。這是否意味著他要放棄「以德服人」的形式方針呢?

明朝文獻中顯示,蘇幹剌的罪行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謀弑」蘇門答剌國現任國王宰奴裡阿 必丁23,二是「領兵數萬邀殺」鄭和使團。其中,蘇幹剌所犯的後一種罪行與錫蘭山國王所犯

23 在《西洋朝貢典錄‧蘇門答剌國第十二》中,對此一事件如此評論:「鄭和在舊港執陳祖義,至蘇門又執蘇 幹剌,雖古之義人烈士,何以加焉!昔蘇門王中他王毒鏃死,王妻號於衆曰:『能報者身願爲偶。』有漁人 舉兵滅之,王妻率踐盟配漁人。嗚呼!以賤臣而烝國母,履王位,破倫賊化,甚矣!蘇門王之子長而殺漁

(29)

25

的罪行相同。因此,明朝認定蘇幹剌犯有「大逆不道」之罪並予以誅殺,可能更多緣於他「謀 弑蘇門答剌國王宰奴裡阿必丁」的行為。相當程度上,明朝誅殺蘇幹剌也是為了蘇門答剌國 政局的穩定,從而來謀取明朝與蘇門答剌兩國之間宗藩秩序的順利發展。

小結

鄭和下西洋,雖然宣稱是「宣德化於海外」的和平出使,但為了維護天朝在東南亞的政 治及商業利益,鄭和艦隊往往會展開違反「德」的行動,以優勢武力打破區域均衡,甚至直 接出兵肅清政敵,介入他國政局,不難看出其在天朝觀影響下「耀兵異域」的意圖。但縱使 如此,在二十八年的航程中僅僅發生三次大規模戰爭,可見其動武之克制。加上比起歐洲列 強的諸多殖民暴行,東南亞諸國現今對於鄭和的行動仍舊持有相當正面的評價,也證實了他 出始的成功,和對穩定區域安全的貢獻。

人,豈不偉哉!蘇幹剌者,漁人子也,因蓄聚而圖蘇門王之子。和發兵執之,且不敢專殺,檻車京師,兩除 島夷之害,和其賢臣也哉,和其賢臣也哉!」

(30)

26

陸、結論

天朝觀,源於地理環境的天然隔絕及和四周民族文化水準之落差,由文化優越的「華夷 之辨」概念再加入商代以降的天命觀念以及儒家的德化主義而形成。在天朝意象中,天朝與 各國的關係,正是天與人的關係。這層關係以願意朝貢或接受中國文化與否的親疏原理為基 準,在規範下形成了具等級特色的朝貢體系。歷代皇帝都受到天朝觀影響,奪權篡位的明成 祖更是如此。他派遣使團四處出海宣揚大明國威,招睞各國朝貢,以外交手段營造出儒經中

「有德者四海來歸」的意象,期望擺脫「篡逆者」的形象。而鄭和下西洋,正是明成祖的手 段之一。

鄭和艦隊作為明成祖的政治工具,行動上需貫徹皇帝的意念,而對外行為及態度,也都 受到天朝觀的影響。下西洋過程中,鄭和艦隊面對各國仍使用了傳統的御夷技巧,「德」和「威」

交互運用,使其心生畏懼或者滿懷感激,進而心悅臣服。在「德」方面,艦隊的行動方針為

「施恩佈德」、「宣德化於海外」,以「懷柔遠人」。政治上,強調「以和為貴」,在儘量不動武 的方式下解決國際問題,對於有所忤逆的國家也秉持寬大為懷的方針;經濟上,恪守「厚往 薄來」的原則,封賞甚厚,以經濟利益吸引外邦朝貢,而明成祖也從中獲得政治權威的穩固;

文化上,宣揚儒家德化思想,但也尊重各地差異,不將自身文化強行施加於他國。而在「威」

方面,透過火力強大的艦隊及明朝的軍事實力介入東南亞政局,「耀兵異域」,扶植親明朝的 政權並擴大天朝體系,而在威脅出現之際不吝動用優勢武力,剷除異己,維護帝國在體系內 的霸權與利益。

近年來,兩岸三地、甚至東南亞國家,紛紛展開如火如荼的鄭和研究,論文、專書、研 討會不可勝數;而西方,也因《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的問世,而對於鄭和下西洋有了 更多的討論。大家肯定鄭和的冒險精神,以及突破歷代中國保守海洋政策的成就,也為了他 在東南亞做出的貿易、封貢、剿滅海盜等行為喝彩,認為比起現代美、中、印等大國之間競 相爭奪對區域的主控權,鄭和的「和平之旅」更具效仿價值。然而真是如此?單純就行為來 講,鄭和下西洋確實史無前例,行動也的確較溫和且包容,不那麼具侵略性,但真的會如此 完美嗎?一隻官方艦隊受命出使,難道不會被朝廷思想,尤其是流傳了千年、根深蒂固的民 族意識所控制嗎?細觀鄭和艦隊,每一個行動、每一個決策,都藏著天朝觀的影子。

(31)

27

柒、參考書目

書籍:

王天有、徐凱、葛明(編)(2005)。鄭和遠航與世界文明─紀念鄭和下西洋 600 周年文 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江蘇省紀念鄭和下西洋 600 週年活動籌備領導小組(編)(2005)。傳承文明走向世界和 平發展:紀念鄭和下西洋600 週年國際學術論壇論文集。江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

李雲泉(2004)。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係體制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

杜繼東(譯)(2010)John King Fairbank 著。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毅夫、林健一(譯)(2006)。Perelomov L. Martynov 著。霸權的華夏帝國:朝貢制度下 中國的世界觀和外交策略。台北;前衛。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2005)。鄭和與海洋文化: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特展。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梁柏華(1991)。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外交制度與中外關係的研究。台北;商務。

陳尚勝(編)(2008)。儒家文明與中國傳統對外關係。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陳信雄、陳玉女(編)(2003)。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稻鄉。

雪珥(2013)。大國海盜。台北;遠流。

蔡東杰(2010)。中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

鄭永常(2011)。海禁的轉折─明初東南亞沿海國際情勢與鄭和下西洋。台北;稻鄉。

鄭鶴聲、鄭一鈞(1980-1983)。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濟南;齊魯書社。

鮑家慶(譯)(2003)。Gavin Menzies 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台北;遠流。

(32)

28

薛絢(譯)(2001)。John King Fairbank 著。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

韓勝寶(2005)。鄭和之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藍玉春(2007)。中國外交史─本質與事件、衝擊與回應。台北;三民。

期刊論文:

何耀光、鄭敏如(2002)。對中國海權發展巔峰的認知─再探鄭和下西洋。海軍軍官,

21,50-69。取自 http://proj.ncku.edu.tw/chengho/newsletter/no11.files/image001.gif

林佑儒(2013)。評介鄭永常《海禁的轉折─明初東亞沿海國際形勢與鄭和下西洋》。史 耘,16,187-198。

張輝誠(2006)。中國古代「夷夏之防」思想特質研究。中山女高學報,6,41-48。

陳尚勝(2005)。中國傳統文化與鄭和下西洋。文史哲,288,74-80。

陳尚勝(2009)。近 16 年來中國學界關於清朝與朝鮮關係史研究述評。當代韓國,?,

80-92。

劉紀曜(1974)。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朝野的天朝意象及其衍生的觀念、態度與行動

(1839~1842)。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241-263。

鄭月裡(2003)。明朝與馬六甲交流年表(1372-1434 年)。鄭和研究與活動簡訊,11。

龍村倪(2001)。「鄭和」下西洋與「南海」新課題─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海上戰略航線。

中華戰略學刊,40,70-108。

龍村倪(2006)。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漢文通解。中國科技學會會刊,10,1-6。

龍村倪(2008)。北京隱士與錫蘭鄭和碑。知識通訊評論月刊,64。

學位論文:

蔣學年(2009)。中共睦鄰外交的建構與發展—從「朝貢體系」的理論與架構分析。國 立政治大學外交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博碩士論文 全文影像系統。

(33)

29

徐耿胤(2011)。恢復朝貢關係中的主體─韓國學者全海宗與李春植的中國研究。國立 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0120085616021732909

蔡英仁(2011)。中國鄭和研究再起的探討(1985~2005 年)。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政 府與公共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1498758656149816969

網路文章:

高明士(2004)。隋棠天下秩序與羈縻府州制度。歐亞學研究。取自 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a02/732.html

陳玉箴、程嘉文(2005)。第六集:悠悠麻六甲 不滅的鄭和。鄭和下西洋 600 年紀念專 題。取自 http://w3.bcc.com.tw/all_net/news/sea/sea6.htm

中國軍艦博物館(2005)古代水軍廳─鄭和室。取自

http://60-250-180-26.hinet-ip.hinet.net/ancient/an3.html 六百的部落格(?)歐洲木造帆船發展簡史。取自

http://life.nthu.edu.tw/~b861611/others/sailingships.htm 鳳凰網(2005)。鄭和的規模。取自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0700296 陳政宏(2004 年 2 月 17 日)。《科學月刊》之鄭和下西洋專輯評介。取自

http://myweb.ncku.edu.tw/~chenjh/research/zheng-he/sci-review.html 張箭(2006 年 1 月 6 日)。鄭和寶船實際噸位探析。取自

http://bigfish.blog.hexun.com.tw/2033745_d.html

中國網(2007 年 3 月 23 日)。長頸鹿初到中國時為何被稱為麒麟。取自

http://big5.china.com.cn/travel/zhuanti/africa/2007-03/23/content_8005046.htm 中國航海日網站(2013 年 7 月 3 日)。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取自

(34)

30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7/03/c_124 950861.htm

人民網-文史頻道(2014 年 5 月 20 日)。鄭和下西洋:儒家式海洋戰略典型。取自 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n/2014/0520/c385134-25041735.htm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概略說明與被保險人開始縮減工資工時之實施日期,及其所採取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

1.本人懷疑: 「見或未見青色」所引生的執青色根現識,應是顯而未定的

蔽此日月使無光明。正使神妙釋梵四王。所有威光悉不復現。如來至真難測之光。獨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各誦真言句 如前無復殊 大聖所成身 法界體性智 如前貪染顧 圓寂令覩之 又以眼少開 其睫當瞤動 彼名曰明視 用此請本尊

解決方案:取出圖表說明並開啟原始的 PDF 檔供使用者瀏覽 利用資料庫語法來可得知圖表所在的位置,因此可使用 adobe acrobat 函式庫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