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5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1260-A 列祖提綱錄敘 No. 1260-B 列祖提綱錄敘 No. 1260-C 列祖提綱緣起 提綱錄凡例

列祖提綱錄總目 聖節啟建提綱(祝釐) 正節提綱

滿散提綱

景命四齋日月旦提綱 月望提綱

初八念三提綱 改元登極提綱 千秋節提綱 受勅奉旨提綱 降香到提綱 受師號紫衣提綱 聖主請提綱 天眷請提綱 宗藩請提綱 詔汰提綱 詔復披剃提綱 國忌提綱(報恩) 祈晴提綱

祈雨提綱 謝雨提綱 祈雪提綱 謝雪提綱

佛降誕提綱(報本) 佛成道日提綱 涅槃日提綱 先期率眾財提綱

達磨忌拈香法語(尊祖) 百丈忌拈香法語

開山忌拈香法語 開山忌提綱

嗣法師忌拈香法語 嗣法師忌日提綱 嗣法師翁忌拈香法語 嗣法師翁忌提綱 掃歷代祖塔拈香法語 掃歷代祖塔塔主請提綱 祖塔塔主請提綱

(3)

受業師忌拈香 父忌提綱 母忌提綱

五參提綱(住持○五參提綱僅集禪燈諸錄餘者浩繁不及具載) 晚參提綱

小參提綱(四節) 解制提綱

冬夜提綱 歲夜提綱

為亡者對靈提綱 告香普說

夏前告香普說 中夏普說 檀越特請普說 念誦提綱 水陸陞座提綱 肅眾提綱 訓童行規誨

為行者普說(肅師語雖不甚暢然不失訓行者之體且諸家為行者普說竟少故錄) 受法衣提綱

病起提綱 掩室提綱 啟關提綱

迎待尊宿引座提綱 迎待尊宿致謝提綱 護法至致謝提綱 到宗剎諸山請提綱 施主請陞座提綱 慶生提綱

祈嗣提綱 飯僧提綱 施齋田提綱 供羅漢提綱 放生提綱 供法衣提綱 供法帔提綱 供寶葢提綱 資冥請提綱 通嗣書至提綱 法眷書至提綱 嗣法師遺書至提綱

嗣法師遺書至舉哀拈香法語 二親遺書至提綱

歸省受業提綱 受請陞座拈衣法語 拈勅黃法語

拈護法疏法語 拈公帖法語

(4)

指座法語 登座垂語 受請陞座提綱 更受請提綱

受請當晚小參提綱 辭眾提綱

名德頭首受請借座陞座(住持先為引座提綱) 名德受請借座陞座提綱

名德受請借座當晚小參提綱 名德借座辭眾提綱

三門炷香法語(入院炷香佛事) 佛殿炷香法語

伽藍堂炷香法語 祖堂炷香法語 據室炷香法語

入院提綱(先德開堂必待朝命下或俟當道請方舉行故到院據室後但如尋常上堂而 已)

拈勅黃法語(開堂祝聖佛事) 捧御香法語

拈劄付法語 拈公帖法語 拈護法疏法語 拈方外交疏法語 拈山門疏法語 拈諸山䟽法語 拈三宗疏法語 拈宗剎疏法語 江湖疏法語 指座法語

拈太上皇皇太后后妃皇太子兩宮天眷等 香法語

拈今上皇帝香法語

拈省院臺憲郡縣文武官僚等香法語 拈報謝香法語

燒懷香法語(以上諸香皆係燒香侍者逐一度上惟嗣法香住持當從懷中拈出自插爐 中)

白椎後垂語

未入院當道請就別剎開堂提綱 入院後當請開堂提綱

即入院日請開堂提綱 載住入院提綱

當晚小參提綱 載住當晚小參提綱 為建寺檀越陞座提綱 管待專使提綱

留請兩序提綱 報謝出入提綱 報謝回寺提綱

(5)

白眾出隊提綱 立聖像胎骨法語 入聖像腹臟提綱 聖像開光明提綱 像成檀越請提綱

請藏經提綱(經函 迎經 開經 閱經 焙經 補經 曬經) 營建提綱(劈草 開基 立磉 竪柱)

上梁提綱 挂寺額提綱 落成提綱

鑄鑊提綱(結竈進火) 法座成提綱

建寶塔提綱(上塔珠 寶索相輪 塔告成)

建壽塔提綱(定塔基 開塔基 立塔石竪塔心 開塔 閉塔) 請行橋法語

開田并謝提綱 退院提綱 退院載歸提綱

為住持遷化佛事法語(入龕移龕) 鎻龕

法堂挂真 舉哀 奠茶湯 大夜對靈 起龕 全身入塔 奠茶湯 秉炬

為住持遷化佛事法語 安骨

起骨 轉骨 煆骨 靈骨入塔 撒骨 安牌

尊宿遺書至提綱 護法遺書至提綱

請西序頭首提綱(兩序) 請兩堂首座

留首座 請藏主侍者

請東序知事提綱(監寺 提點 典座)

請列職雜務提綱(修造 化主 發化主 監收) 舉名德兼法嗣立僧

立僧後秉命普說 秉命入室後普說 兩序進退提綱

(6)

挂鉢時請知事 請兩序

謝西序頭首提綱(首座 書記 藏主 知殿 侍者) 謝東序知事提綱(知事 監院 都監寺 維那 典座) 謝列職雜務提綱(化主 莊主 監收 謝兩序) 沙彌得度垂示(執刀 付衣係大眾章)

度僧提綱(大眾) 付戒提綱

道具提綱(鉢盂 拄杖 拂子) 大挂搭歸堂提綱(名勝) 普請提綱

亡僧遷化請佛事(鎻龕 起龕 奠茶湯)

拄持為亡僧秉炬(清規云鎻龕起龕等佛事維那稟首座商量可以依資輪請頭首為之惟 秉炬必請住持舉佛事今時諸方亦命頭首恐非古道)

住持為亡僧秉炬(起骨 煅骨 入塔 撒骨) 比丘尼遷化請佛事(起龕 秉炬 入塔)

優婆塞遷化請佛事(起棺 秉炬 起骨 入壙撒土 點主) 優婆夷遷化請佛事(起棺 茶炬 煅骨 入塔 撒骨 點主) 建楞嚴會提綱(安居前)

結制提綱(節臘) 中夏提綱

建盂蘭盆會提綱 解制提綱

頭首四節秉拂 解制秉拂 冬夜秉拂 歲夜秉拂

住持謝秉拂提綱 月分須知(正月) 元旦提綱

立春日提綱 元宵日提綱 二月閉罏日提綱 寒食提綱(三月) 鋪帳簟提綱(四月) 端午提綱(五月)

青苗會提綱(啟 散 附炙茄 六月) 立秋日提綱(七月)

開旦過提綱(八月) 中秋日提綱

重陽日提綱(九月) 開爐提綱

冬至提綱(十一月)

鑄法鐘提(法器 挂鐘 鳴鐘 施鐘) 挂板法語(挂鐘板)

挂木魚提綱 製法皷提綱 卷目次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贊助資訊

(8)
(9)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1.Q1」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10)

No. 1260-A 列祖提綱錄敘

住黃梅四祖雙峰山東吳嗣祖沙門戒顯撰 靈山拈華。少室安心。雖曰直指單傳不立文字。而以楔出楔。用兵止兵。既於無言說 中而藉言說。即於無綱要中而有綱要。故曰。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 魔說。不易之道也。柰耳食者流。膠滯陳說。謂既稱向上。眾流截斷。惡藉文言。又 云。既號宗門。拈來便是。豈有格則。且援曹谿不識字。為躲根捷徑。由是邪正不 分。朱紫混雜。群言淆亂。瓦缶爭鳴。言不涉典章。事不合軌則。街談俚語。信采亂 道。蜀日粵雪。反肆譏訶。而宗門事大變矣。呆翁悅和尚。與余同土。且共事有年。

既而法嗣南㵎旋從繼席。道行四載。痛念法門江河日潰。砥柱無門。佛祖慧命攸關。

端在說法。乃裒集列祖法語。分門析類。輯成部帙。自上堂小參示眾普說。以至隨機 拈示。各有科條。其見諸行事者。千端萬緒。一準大智老祖百丈清規。綱舉目張。各 有部從。題曰列祖提綱錄。比類以觀。如亞夫細柳之陣。紀律精嚴。如光弼入子儀 軍。壁壘一變。俾末學晚進。猶及見古德說法大全。厥功匪細矣。或曰。禪貴胸襟流 出。稱性吐露。今編列義類。動成格則。令剽竊之徒。印板打來。模子脫出。不更與 賊過梯乎。余曰。非也。學家杜撰亂說。只為不通綱要。倘肯向此精研。自然識法者 懼。如入清廟明堂。見三代禮樂。綿蕞倨侮。自慙兒戲高者。金章玉句。剔骨刷髓。

次者亦規行矩步。言不妄發。狐犴喧囂。得此大救。懸之國門。布之叢席。豈不與統 要聯珠五燈諸集。共為宗門日月也哉。

康熙五年仲秋三日

No. 1260-B 列祖提綱錄敘

住金陵棲霞寺古閩嗣祖沙門大依撰 吾宗自大智以下。典模大備。誠所云三代禮樂也。洎南宋後。稍凌夷衰微矣。有明二 百餘年。岌岌於廣陵散熹廟間。諸老先後。高建旗鼓於江東南。嗣而兩宗門下。莫不 家發豐城之劍。人懷射斗之光。但頺靡之餘。叢席草創。法紀未詳。近一二老成。留 意舊章者。亦既神而明之。然綱要未經提揭。而條理依舊參商。予二十年前。與呆翁 和尚。同參濟下尊宿。每抗論及此。葢不勝扼腕焉。既而南北各師。吳楚異域和尚。

久出世名藍。為東南衲子所皈。一日竟拂衣去。抱特立之志。走天下名山川。廣搜博 採。二十年來。而列祖提綱成。自粤北歸。首抵金陵。過我攝山燒燈道故。爰出是 書。命為弁首。快意之餘。焚香載讀。如登百丈堂。見聲鐘伐鼓。千五百人。濟濟蹡 蹡。載奔載拜也。至於法言之超卓。眼目之分明。四百餘人。如出一人。四十餘卷。

不多一字。集者之心力。真鎔鑄古今矣。或云。禪貴妙悟。文言其末。規則奚為。設 若令世尊。降天垂寶葢之重。向紙錢灰裏坐臥。舍花雨梵樂之供。就厨房竹筒裏覔

(11)

食。則四十九年。百萬人天。將何所瞻依。何所開悟耶。抑思沛公之馬上。終歸制 度。鵬舉之野戰。還習陣圖。安有到潼關云見天子。外宮墻能富百官也。是書也。三 百餘種。三千餘則。合上下古今人。先型俱在。目擊道存。皆和尚之血心。片片赤手 提持。倘或承言滯句。播弄篇章。帶累呆和尚沒量罪過。而列祖亦沒量罪過

也。   康熈七年正月上元日 No. 1260-C 列祖提綱緣起

武林十八㵎理安禪寺住持婁東行悅述 宗門列祖之機緣拈頌。禪燈諸錄。載之詳矣。宋元諸尊宿。見後學罕能通究。復為採 摭機緣。繫以拈頌。別訂集本。流布叢林。使學者備考明辨。易若指掌。此真大法光 明幢也。其拈古集曰宗門統要。頌古集曰頌古聯珠。然統要又見續集。聯珠亦見通集 矣。惟列祖陞座提綱語。古今採集者闕如。每遇叢林先輩。咸為慨歎。行悅人微道 薄。聞見陋狹。勉承先輩之志。借百丈清規。住持日用諸事。會集列祖提綱語。二十 年間。蒐獵群䇿。以事集言。因言立事。或今或古。隨見隨書。故無尊卑世次。宗派 異同。僅如妙喜之正法眼藏。其編次標題。槩遵清規。舊本所集。古今提唱宗師四百 餘人。在臨濟至龍池幻祖下三世止。曹洞至壽昌經祖下三世止。雲門澄祖下二世止。

其溈仰雲門法眼。及五宗前正傳旁出諸祖。各收至燈錄止。處提綱語。三千餘則。叢 林所宜事務之要。三百餘種。命曰列祖提綱錄。次四十二卷。雖列祖提持佛法大綱旨 要。固不在茲。而於唱道立言之體。大略備矣。庚子春。因謝先南㵎院事。乃擕是 稿。浪遊粵東。感都督栗公性然。并劉公新菴鳳菴兩護法喜流通大法。捐資共為剞劂 首倡。雄郡郡伯陸公孝山葭州太尊閔公捷宇保昌邑侯李公。集公。及王公曼壽李公茂 先張公徧菴蕭公聖至等。解槖捐資。翕然樂助。板刻既成。謹書緣起於右。

康熈五年十二月成道日 提綱錄凡例

是書大要。以清規諸事為綱。列祖提綱作目。但從上列祖。提持大法綱要。本不合 分門別類。同世間事類備要等書柰有祖以來所遺微言妙句。散漫不一。學者縱欲博 覽。而禪門典籍。未必盡備。縱備。未必盡諳先德說法大故。因借清規住持日用諸 事。略詳其槩。猶全鼎一臠。大海一滴。用被初機。兼資閎覽。

聖節在至元重編清規中。只詳啟建聖節上堂軌儀。至如滿散。除疏語外。皆未詳 也。見圓悟諸祖。俱有聖節滿散語。愚恐至元以前古清規內。有此成式。不敢遽 遺。故立為滿散一種。又見演祖諸師不分啟散。而單名聖節者。此一種似乎難頓。

只得從權。亦立為正節。如此等類。是編常有。大凡提綱之名。但與清規九章相 近。即為編立。若非切事應機。與九章太不相合。及雷同前輩者。俱不載。

提綱篇首。如先德單目。上堂示眾。不立別名者。俱借五參。一事統攝。若九章內 疊見。而屢編者。在五參晚參及四節小參內亦少收。

夏前告香普說。在先德全部錄中。不能多見。又欲如清規法式者。更是難得。是編

(12)

僅錄古林月江二尊宿語。存其古意。又特請普說單載大慧者。彰其機辨縱橫波瀾浩 大也。

是編無關宗派。凡尊宿提綱。有合於從上法式。其言句又得簡古。而開人眼目者槩 收。

佛法住持。日用陞座。上堂小參。普說等體。在清規儀禮中。久已詳明。今時諸方 往往訛傳混行。甚至疊用二號者。雖於化門無大關係。殊欠典型。故清規一書。不 可不時置案頭。所以是編提綱。篇首所載。陞座上堂等名。各依先德舊本。槩不敢 少有更異。

是編問答機緣。一槩不錄。主於提綱故也。如就當機問答提唱者。間載一二。

事遇提綱。多者多收。少者不妨一則。所貴存其事耳。如清規所載。請主喪者。為 大方宗師。舉遷化諸佛事內有唱衣時提衣佛事法語。愚曾徧索。古今缺如。然提衣 之名。仍載諸目錄。一以使後學。知法門有此大體。次待後來好古者補行。餘悉類 此。

提綱後。凡有敘謝結座二種。一槩不刪。

諸祖提綱。或在大藏。或在群書。雖比事尋索按語較對。而訛闕雷同之陋。深知不 免。實愧心力逮盡。獨智難週耳。伏望大方明眼宗師。曲垂刪正。

列祖提綱錄總目 卷首

敘 緣起 凡例 卷一(祝釐)

聖節啟建(八則)

正節日(三十一則)

聖節滿散(六則)

景命四齋月旦(十四則)

月望(十則)

初八念三(共二則)

改元登極(共二則)

千秋節(二則)

受勅奉旨(共九則)

卷二

降香到(七則)

受師號并紫衣(共八則)

聖主請陞座(三則)

天眷請陞座(五則)

宗藩請陞座(四則)

詔汰(三則)

詔復(五則)

卷三(報恩)

聖忌(六則)

聖后忌(二則)

祈晴(四則)

祈雨(十四則)

謝雨(五則)

祈雪(二則)

(13)

謝雪(二十則)

卷四(報本)

佛降誕(六十則)

卷五

佛成道(三十三則)

佛涅槃(二十七則)

涅槃日先期率眾財(一則)

卷六(尊祖)

初祖忌拈香(二十則)

百丈忌(二則)

開山忌(五則)

開山忌上堂(三則)

嗣法師忌拈香(三十三則)

嗣法師忌上堂(七則)

嗣法師翁忌拈香(二則)

師翁忌上堂(二則)

掃歷代祖塔拈香(四則)

祖塔塔主請上堂(五則)

受業忌拈香(一則)

父母忌(共二則)

卷七(住侍日用)

上堂(五參一百五十則)

卷八

上堂(五參七十則)

卷九

上堂(五參一百六十七則)

卷十

上堂(五參一百七十九則)

卷十一

上堂(五參三十則)

晚參(八則)

小參(結制三十七則)

卷十二

小參(解制十五則)

小參(冬夜二十七則)

卷十三

小參(歲夜三十六則)

小參(對靈五則)

卷十四

普說(告香二則)

普說(夏前告香四則)

普說(中夏一則)

普說(特請一則)

卷十五

普說(特請五則)

卷十六

普說(特請三則)

念誦(十四則)

(14)

水陸會(六則)

卷十七

肅眾(十九則)

訓童行(一則)

為行者普說(一則)

受法衣(一則)

病起(十七則)

掩關(五則)

啟關(三則)

近待尊宿(引座二十則)

卷十八

迎待尊宿(敘謝五十九則)

護法至(敘謝二十五則)

到宗剎諸山(三十則)

卷十九

施主請陞座(特請十八則)

慶生(十則)

祈嗣(四則)

飯僧(九則)

施齋田(一則)

供羅漢(七則)

放生(五則)

供法衣(九則)

卷二十

供法帔(二則)

供寶葢(二則)

資冥(二十二則)

受煎點(眾請法嗣小參兼秉拂共三則)

通嗣書至(六則)

法眷書至(二則)

嗣法師遺書至(二則)

為嗣法師舉哀(六則)

二親遺書至(一則)

歸省受業(三則)

卷二十一

受請陞座(拈衣五則)

拈勅黃(六則)

拈護法疏(七則)

拈公帖(六則)

指法座(五則)

登座垂語(四則)

受請提綱(二十六則)

再受請提綱(二則)

受請當晚小參(五則)

辭眾(六則)

頭首受請住持引座(十六則)

卷二十二

頭首受請借座陞座(五則)

(15)

頭首受請當晚小參(一則)

頭首受請借座辭眾(一則)

入院炷香佛事(三門三十二則)

佛殿(三十三則)

伽藍堂(十二則)

祖堂(二十二則)

據室(三十五則)

到院上堂(二十四則)

卷二十三

開堂祝聖佛事(拈勅黃三則)

捧御香(二則)

拈劄付(九則)

拈公帖(四則)

拈護法疏(二十則)

拈方外交疏(五則)

拈山門疏(九則)

拈諸山疏(二則)

拈三宗疏(二則)

拈宗剎疏(二則)

拈江湖疏(五則)

指法座(四十二則)

拈祝太上皇皇太后等香(四則)

拈祝聖香(二十則)

拈護法香(十一則)

拈報謝香(一則)

燒懷香(四十則)

卷二十四

白椎後垂語(四十三則)

請就別剎開堂(八則)

入院後請開堂(二十六則)

卷二十五

入院日請開堂(四十則)

卷二十六

入院日請開堂(八則)

載住入院(十則)

當晚小參(十六則)

卷二十七

當晚小參(十三則)

載住當晚小參(二則)

為建寺檀越陞座(一則)

管待耑使(四則)

留請兩序(五則)

報謝出入(七則)

報謝回寺(八則)

卷二十八

報謝回寺(十八則)

白眾出隊(六則)

出隊歸(二十則)

(16)

立聖像胎骨(二則)

入腹臟(三則)

開光明(十則)

聖像成(九則)

卷二十九 請藏經(一則)

捨經圅(一則)

迎經開經(共四則)

焙經補經(共二則)

營建劈草(一則)

開基立磉(共三則)

竪柱(二則)

上梁(八則)

挂寺額(二則)

落成(九則)

鑄鑊(一則)

結竈進火(共三則)

法座成(三則)

建寶塔(一則)

上塔珠寶索(共三則)

相輪合尖(共二則)

建壽塔(一則)

定基開基(共二則)

立石開閉(共三則)

請行橋并謝(共五則)

開田并謝看(共四則)

卷三十

退院辭眾(二十則)

退院載歸(四則)

為住持遷化佛事(入龕移龕共一則)

鎻龕(四則)

法堂挂真(三則)

舉哀(二則)

奠茶湯(三則)

大夜對靈小參(二則)

起龕(四則)

全身入塔(四則)

闍維奠茶湯(一則)

秉炬(五則)

卷三十一 秉炬(四則)

安骨(二則)

起骨轉骨(共二則)

煆骨(二則)

靈骨入塔(三則)

撒骨(一則)

入祖堂安牌(五則)

估唱(提衣缺法語)

(17)

下遺書(尊宿訃至二十則)

兩序(請西序頭首三則)

請兩堂首座(十則)

留首座(二則)

請藏主侍者(共五則)

請東序知事(一則)

請監寺提點(共三則)

請典座(三則)

卷三十二(兩序)

請修造(二則)

請化主(五則)

發化主(十則)

請監收(四則)

舉名德兼法嗣立僧(十四則)

立僧後秉命普說(一則)

秉命入室後普說(一則)

兩序進退(五則)

挂鉢時請知事(二則)

請兩序(三則)

卷三十三

謝西序頭首(六則)

謝兩堂首座(十則)

謝書記藏主(七則)

謝知殿侍者(共二則)

謝東序知事(六則)

謝都監監院(共五則)

謝維那(三則)

謝典座(三則)

謝化主(十一則)

謝莊主(一則)

謝諸莊監收(五則)

謝兩序(十則)

剃髮執刀垂示(十則)

付衣垂示(八則)

卷三十四(大眾)

度僧上堂(七則)

付戒(八則)

辦道具鉢盂拄杖拂子(共三則)

大挂搭歸堂(四則)

名勝挂搭(一則)

普請(七則)

為亡僧鎻龕(六則)

起龕(十八則)

奠茶湯(二則)

住持為亡僧秉炬(四十則)

卷三十五

住持為亡僧秉炬(三十五則)

起骨(三則)

(18)

煆骨(三則)

入塔(二十一則)

撒骨(一則)

為尼起龕(二則)

秉炬(二則)

入塔(二則)

為優婆塞起棺(一則)

秉炬(五則)

起骨(一則)

入壙撒土(十則)

點主(一則)

為優婆夷起棺(三則)

秉炬(八則)

煆骨(一則)

入塔(三則)

撒骨(一則)

點主(一則)

建楞嚴會(三則)

卷三十六(節臘)

結制(九十則)

卷三十七 中夏(十二則)

建盂蘭盆會(一則)

解制(七十五則)

卷三十八

頭首四節秉拂(結制四則)

解制(二則)

冬夜(二則)

歲夜(三則)

住持謝四節秉拂(二十則)

元旦(三十則)

卷三十九 元旦(四十五則)

立春日(十一則)

元宵(五十二則)

卷四十 寒食(十則)

鋪帳簟(一則)

端午(四十二則)

建青苗會(六則)

散青苗會(五則)

炙茄會(二則)

卷四十一 立秋日(五則)

開旦過(一則)

中秋(四十二則)

重陽(三十則)

開罏(十五則)

(19)

卷四十二(法器)

開罏(三十五則)

冬至(四十五則)

鑄法鐘(一則)

挂法鐘(二則)

鳴法鐘(三則)

施法鐘(一則)

挂板(二則)

挂鐘板(三則)

挂木魚(一則)

製法皷(四則)

列祖提綱錄總目(終)

No. 1260

列祖提綱錄卷第一

武林十八㵎理安禪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聖節啟建提綱(祝釐)

圓悟勤禪師。開聖節上堂。頂天履地。共荷皇恩。含齒戴髮。均承帝力。神霄降慶。

真主示生。傾萬國丹心。祝一人聖壽。當陽有路。萬派朝宗。一句無私。輙輸肝膽。

還委悉麼。皇圖齊北極。聖壽等南山。

天申節開啟上堂。五月天申節。真人降中天。萬國傾葵藿。處處啟法筵。雲居古道 場。共爇一炷烟。龍圖鳳曆等乾坤。睿算彌隆億萬年。下座。

大慧杲禪師。聖節上堂。拈香罷。忽雷震驟雨。遂云。震法雷。擊法皷。布慈雲兮灑 甘露。即今法雷已震。法皷已擊。慈雲已布。甘露已灑。事上也合。理上也合。事理 既合。且作麼生話會。下座。與大眾到大佛殿。啟建乾龍聖節。

元叟端禪師。聖節啟建上堂。一佛出現。千佛讚揚。一華開敷。千葉周帀。一人端拱 無為。八表來朝。萬邦入貢。只如林下道人。共樂昇平。同歸化育一句。如何舉唱。

下座。就大佛寶殿。啟建天壽聖節。

恕中慍禪師。啟建聖節上堂。拈拄杖。崇高不極。廣博無涯。是謂聖中之聖。天中之 天。馭三光以照臨。總萬㝢而光宅。無思不服。有感必通。畫拄杖。擘開華嶽連天 秀。放出黃河徹底清。

啟建上堂。心王不妄動。六國一時通。罷拈三尺劍。休弄一張弓。正恁麼時。直得黃 河清徹。白日流輝。金輪御而玉燭調。麒麟出而鳳凰現。普天之下。用至道而不知。

(20)

懷生之倫。荷大造而無謝。且林下道人。如何祝讚。竪拂子。只將者箇真消息。仰祝 吾皇億萬年。

了庵欲禪師。上堂。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龍寂聽生 欣悅。左擊拂子云。者箇不是獅子吼。右擊拂子云。者箇不是無畏說。諸人耳在一聲 中。一聲徧在諸人耳。不是寂聽生欣悅。恁麼恁麼。卷舒立方外乾坤。不恁麼不恁 麼。橫縱挂域中日月。恁麼中有不恁麼。不恁麼中却恁麼。下座。詣大佛殿。啟延天 壽聖節。

上堂。前佛性命。後佛紀綱。竪拂子云。總在拂子頭上。拈起也風生百谷。放下也水 肅千江。今朝啟建聖節。合作麼生舉唱。擊拂子云。臥龍纔奮迅。丹鳳便翱翔。

正節提綱

五祖演禪師。聖節上堂。十二月初八日。今上皇帝降誕之辰。不得說別事。乃高聲 云。皇帝萬歲皇帝萬歲。

真淨文禪師。聖節上堂。率土之土。皆屬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民。今朝臘月八 日。當釋迦如來成道之辰。是今上皇帝降誕之日。所謂前聖後聖。聖德共明。人王法 王。王道同久。應千年之慶運。統萬國之歡心。伏惟。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復召眾 云。大殿上念佛。祝延聖壽。下座。

佛眼遠禪師。聖節上堂。皇帝以天下為家。兆民為子。父子一體。天下一家。王愛於 民。民敬於王。愛敬既同。王道無外。所以佛言。如民得王。又云。如民之王。且王 外無民。民外無王。王在民外。民不受賜。民在王外。王道不廣。如何曰民。無知曰 民。如何曰王。聖神曰王。今上皇帝至神至聖。為民父母天寧。降誕之節。日月星 辰。聯珠合璧。江河淮濟。激濁揚清。乾坤造化。草木虫魚。呈祥瑞顯奇特。皆皇帝 至德之所感致也。伏願南山比壽。北嶽齊齡。永永萬年。無窮無極。遂下禪床作舞 曰。會麼。山僧舞蹈揚塵。萬歲萬歲萬萬歲。下座。

虎丘隆禪師。聖節上堂。示現天宮補處身。堯風舜日耀乾坤。今朝共祝南山壽。萬國 來朝萬乘尊。

鐵關樞禪師。聖節上堂。乾坤大一統。玉帛朝萬邦。森羅同一舌。起立合掌云。萬壽 無疆。

大慧杲禪師。天申聖節上堂。稽首能度諸世間。無量殊勝福德聚。金輪統御四天下。

普施羣生安隱樂。還有知恩報恩底麼。良久云。一年三百六十日。唯有今日最吉祥。

應庵華禪師。聖節上堂。聖諦第一義。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

(21)

乾坤依此而覆載。日月依此而照臨。虗空依此而寬廣。萬靈依此而變通。故我林下道 人。依此學無為法。悟無生忍。且道。報恩一句。作麼生道。一爐沉水一聲佛。仰祝 吾皇億萬年。

聖節上堂。天上無雙日。閻浮一至尊。萬年松不老。聖壽等乾坤。

聖節上堂。時康道泰。天清地寧。一人端拱無為。萬物各得其所。普天率土。無不承 恩。航海梯山。均蒙雨露。釋迦彌勒。共樂昇平。文殊普賢。咸揚正化。塵塵剎剎。

曾現威光。物物頭頭。全彰正眼。且道。報恩一句。作麼生道。祇將一味無求法。仰 祝天申億萬年。

密庵傑禪師。聖節上堂。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諸佛說不到。拂子善提持。乃舉 起拂子云。還見麼。以此祝君壽。壽算等須彌。

聖節上堂。諸佛不說說。祖師不聞聞。留下一轉語。千古鎮乾坤。且道。是那一轉 語。驀起恭身叉手云。皇帝萬歲萬萬歲。

聖節上堂。靈機廓徹。妙叶無私。智鑑洞明。通途絕迹。一切處現吉祥事。不昧見聞 覺知。亘塵沙劫。堅密身突出。行住坐臥。天上天下歌有道。五湖四海樂無為。林下 道人。將何報德。多子塔前消息在。一回拈出一回新。

天申聖節上堂。心同虗空界。示等虗空法。證得虗空時。無是無非法。既無是又無 非。便乃以虗空為正體。以恒沙國土為妙用。以須彌不動之山為壽山。以功德甚深之 海為福海。包羅萬有。津濟四生。實天中之天。聖中之聖。適當誕彌之月。仰傾葵藿 之誠。一句全提。千祥併集。祝聖君壽。地久天長。

會慶聖節上堂。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佛功德海既難量。吾君聖壽亦如 是。

聖節上堂。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惟有十月二十二。吉星垂照最希可。

雪巖欽禪師。聖節提綱。萬化之源。萬物之母。德被河沙。量包海宇。聖中之聖。主 中之主。慶會一時。壽崇千古。以坤自責。月朗太虗。以乾為子。紅日卓午。正恁麼 時。香藹金爐。簾垂玉殿。如何是蕩蕩無為之句。卓拄杖云。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復舉智度菩薩母容受一切法而無分別相。師頌云。一切法離分別相。依前諸相自如 如。春風影裏乾坤大。無限江山開畵圖。

乾會節提綱。健行不息之謂乾。萬法歸一之謂會。會萬法歸自己者。其惟聖人乎。運 乾德以位天者。其惟至理乎。理之至也。本乎無作。人之聖也。體乎無為。堯風蕩蕩 兮舜日熈熈。

(22)

中峰本禪師。聖節示眾。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一氣含容萬有。民無得而名焉。功高 列聖之上。德邁羣王之先。蕩蕩乎用大。巍巍乎體堅。龍抱九重天上日。真光垂照萬 斯年。大眾還知麼。即日瑞分剎土。春滿寰區。大毗盧頂分身。優曇鉢華吐燄。以 故。天下稱之為聖人之佳節也。但生植於天地之間者。莫不被其澤。惟我釋氏之流。

乃被其澤之尤者也。何以為然。葢孤虗柔弱。而不能自立也。言孤則遠離親族。不營 世家。言虗則寄食檀門。棲遲林麓。言柔則潛心空寂。守節循規。言弱則守護性真。

不與物競。自非聖人不忘佛囑曲垂外護。則僧園資具。安敢自稱常住。而不遭陵奪於 他人之手乎。由是吾儕安居暇食。一時一刻咸出聖恩。雖天覆地擎。不足云喻。使盡 形求法。終身向道。至若忘軀畢命。亦不足以酬其萬分之一。豈容懈怠懶墮。虗延白 晝。而更馳情於利欲者乎。茲遇聖節。曲引微忱。以相勉勵。記得後唐莊宗皇帝。問 興化和尚云。朕收中原。獲得一寶。只是無人酬價。化曰。請陛下寶看。帝乃引手舒 幞頭脚。化曰。君王之寶。誰敢酬價。龍吟霧起。虎嘯風生。則不無莊宗興化。若曰 酬中原。寶價。至竟未曾定奪。臣僧。遙對天廷。輙成一偈。葢天葢地中原寶。無古 無今塞太虗。價重乾坤酬未得。佇看皇化越唐虞。

天目禮禪師。聖節上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何言哉。萬物生焉。君何言哉。萬 方安寧。風調雨若。海晏河清。正恁麼時如何。野老不知堯舜力。勾芒祭罷餉春耕。

聖節上堂。坐琉璃殿。垂夜明簾。混然一體以難該。冥應眾緣而無忒。從上以來。推 尊此位。且全身奉重一句。如何舉唱。妙叶羣機齊入貢。從教諸道自分權。

楚石琦禪師。聖節上堂。舉無著與外道論義。著云。天下太平。國王長壽。外道杜口 不能破。師頌云。義有河沙數。不出者一句。蚊子上鐵牛。無你下嘴處。

無用寬禪師。天壽聖節上堂。威音王佛。今朝示現。德被蒼生。光騰海甸。不假揩 磨。不須煅鍊。太湖臣僧。聊通一線。吾皇聖壽等乾坤。赫赫神光普周徧。便下座。

笑隱訢禪師。聖節上堂。下兜率降閻浮。本迹不二。御金輪宣正法。權實全彰。乘願 示生。隨機闡化。靈樞密運。躋吾民於安養之中。寶鑑高提。措四海於鈞陶之內。故 我林泉之下。化日舒長。鐘皷清時。玄風遠播。三輪不住。施受俱捐。畢竟如何祝 讚。良久云。無為功德不思議。淨智妙圜體空寂。

聖節上堂。化工密運。納羣生於覆燾之中。端拱無為。躋四海於仁壽之域。如華嚴海 融攝三千世界。似帝網珠交羅百億山河。正與麼時。如何是不涉誕生底句。一氣不言 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了庵欲禪師。天壽聖節上堂。摩醯正眼。洞徹十虗。迦陵仙音。徧周沙界。標三才而 建立。舉四海而安之。纘列聖之丕圖。膺靈山之付囑。摧怨破敵。運金剛輪。發政施 仁。作獅子吼。當流虹之瑞旦。慶萬世之昌期。然則蕢桴土鼓。共樂昇平。堯舜之

(23)

君。猶有化在。所以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萬仞崖頭。縱橫得妙。卓拄杖云。將 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國恩。

天壽節上堂。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且道。了箇什 麼。良久云。甲辰正月十一日。大元天子降生時。剎海塵毛咸稽首。萬年松長萬年 枝。

聖節上堂。金剛正體。洞徹十虗。般若靈光。該羅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 覩。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與天地同一覆燾。與日月同一照臨。與山嶽同一 穹崇。與江河同一流注。所謂佛佛授手。祖祖相傳。若聖若凡。皆承恩力。慶逢嘉 運。仰祝堯齡。一句當陽。如何舉唱。劫石有銷日。君恩無盡時。

資聖南禪師。聖節上堂。顧視左右曰。諸人還知麼。夜明簾外之主。萬化不渝。琉璃 殿上之尊。四臣不昧。端拱而治。不令而行。壽逾百億須彌。化洽大千沙界。且道。

正恁麼時。如何行履。野老不知黃屋貴。六街慵聽靜鞭聲。

蔣山泉禪師。聖節上堂。拈拄杖。擊法座一下云。以此功德。祝延聖壽。便下座。

用彰俊禪師。聖節上堂。麟鳳龜龍。昨夜一時出現。臣僧拄杖子。見此休徵嘉瑞。歡 喜踴躍。出來與無量壽世尊。把臂交歡。同聲慶贊。拈拄杖。大道虗玄天地先。昆虫 草木悉陶埏。神功普極三千界。睿算超過億萬年。以拄杖卓一下。

石屋珙禪師。天壽聖節上堂。箕翼長明。地天長泰。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君乃堯舜 之君。俗乃成康之俗。王母晝下雲旗翻。海山四月蟠桃熟。

滿散提綱

圓悟勤禪師。散聖節上堂。神霄真人降駕。長生帝君御極。神靈開旦。夷夏欽風。萬 瑞咸臻。千靈擁祐。布羲軒無私之政。追盤媧太古之風。萬國赤子歌謠。八表昆虫鼓 舞。福流千界。慶集一人。林下禪人如何圖報。共持清淨無為化。仰祝吾皇億萬春。

散乾龍節上堂。淵聖皇帝。君臨萬國。北狩未還。乾龍節臨。祝嚴睿算。臣僧一句。

了無覆藏。還委悉麼。佛殿裏燒香。

散天申節上堂。天上古佛。人間至尊。五月下降閻浮。五月君臨萬國。奮中興業。清 四海塵。永固龍圖。長堅鳳曆。遙瞻北闕。仰祝南山。一句全提。當機顯露。還委悉 麼。建炎天子天申節。聖壽彌隆億萬年。

無文燦禪師。崇壽節滿散。二千年前。四月八日。西天竺國。親曾出現。二千年後。

東震旦土。依舊示生。天上天下。惟我獨尊。前身後身。一夢兩覺。長育萬物。如春

(24)

行地。照臨萬物。如月行空。承乾之運。而無可見之功。行坤之道。而無可見之迹。

臣僧一坐六十小劫。入思惟三昧經八十返。求一語讚歎不可得。求一語名狀不可得。

於不可得中。乃見王母面授新熟蟠桃。恭遇滿散。未免和盤托出。良久云。太后舉觴 今上拜。九重春色異人間。

乾會節滿散。昨朝方祝聖人壽。今朝又祝聖人壽。天地中間兩重人。同時出現相前 後。扶桑樹頭。紅日方昇。蟠桃枝上。春風未老。直得東湖番湖。交口讚歎。芝山閣 山。鞠躳稽首。自有天地開闢。以至于今。如此盛事。希有希有。祝聖人福。祝聖人 壽。祝聖人多男子。顧視大眾云。可中忽有人出來問。聖人福聖人多男子不待問。敢 問聖人壽。畢竟是多少。竪起拂子云。萬年松在祝融峰。

恕中慍禪師。滿散上堂。一年三百六十日。惟有此日最吉祥。黃河澄清聖人出。文經 武緯開明堂。聖人既出。天下太平。無為而治。不令而行。南北風塵俱蕩盡。熈熈萬 姓歌黃唐。

景命四齋日月旦提綱

圓悟勤禪師。八月旦日上堂。秋光清淺。明明不退轉。羣木蕭疎。一一解脫道。不出 陰界。可以徧歷浮幢王。不立纖塵。可以具足金剛智。何況園裏菜青。田中禾熟。豈 非歲稔時和。心融境寂。且不離向背一句。作麼生道。星河秋一鴈。砧杵夜千家。

五月旦日上堂。鐵樹[髟/龍]鬆。石牛哮吼。火雲亘天長萬丈。金烏普照大光明。直得 東海鯉魚。振鬣揚鱗。南國波斯。呈橈舞棹。文殊普賢。不敢說理說事。德山臨濟。

不敢行棒行喝。正恁麼時會麼。拄杖擬吞三世佛。燈籠百斛瀉明珠。復云。釋迦老子 道。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消殞。五祖和尚又云。一人發真歸源。十方 虗空。磕著築著。山僧即不然。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錦上鋪花。

真淨文禪師。上堂。今朝十月一。天下煖爐開。衲僧頂門眼。依舊蒙塵埃。歲月既已 往。死生還到來。床添新藁薦。一任雪成堆。遂拈袈裟角云。大眾。人人有分。須是 頂門眼開始得。喝一喝。下座。

大慧杲禪師。上堂。古者道。了得一萬事畢。今朝是九月一。諸人作麼生了。驀拈拄 杖云。不得喚作拄杖子。便了取好。既不喚作拄杖子。作麼生了。擲下云。差之毫 釐。失之千里。

月旦上堂。月生一。鐵輪天子寰中勅。月生二。豐干騎虎入鬧市。月生三。蟭螟眼裏 巨鼈飜。驀拈拄杖云。莫有同生同死底麼。出來與徑山拄杖子相見。良久云。見義不 為。何勇之有。擲下拄杖。

(25)

應庵華禪師。月旦上堂。召大眾云。三日前五日後。若不揮劍。漁父棲巢。明果有一 轉語。也要諸人共知。犀因玩月紋生角。象被雷驚華入牙。下座。

雪巖欽禪師。八月一日上堂。方便門。解脫門。毗盧寶閣門。以拄杖一擊。八字俱 開。然雖如是。只許向者裏蹔時止宿。一息一食而已。若欲直指大休大歇大安樂田 地。前頭大有活路在。

蒙庵嶽禪師。上堂。臘月初歲云徂。黃河凍已合。深處有嘉魚。活潑潑跳不脫。又不 能相煦以溫。相濡以沫。慚愧菩薩摩訶薩。春風幾時來。解此黃河凍。令魚化作龍。

直透桃花浪。會即便會。癡人面前。且莫說夢。

恕中慍禪師。上堂。今朝七月一。屋角秋風動。無上解脫門。豁達無遮擁。東來西 來。南來北來。明窻下如法安排。是佛是祖。是聖是凡。手面上等與一送。有主有 賓。全體全用。徹骨風流。十八不共。三千剎海夜沉沉。妙高山色自孤聳。

石屋珙禪師。七月旦日上堂。人間秋十日。湖寺便生凉。竹色溪邊綠。荷花鏡裏香。

即心猶未是。作境謾摶量。空劫已前事。今朝為舉揚。

了庵欲禪師。上堂。小盡二十九。大盡三十日。從頭檢點來。今朝二月一。春山疊亂 青。春水漾虗碧。寥寥天地間。獨立望何極。老明覺。向者裏打開寶藏。運出家珍。

其柰坐在尊貴中。致使諸人當面蹉過。喝一喝。

愚丘靜禪師。月旦上堂。月生一。東巖乍住增愁寂。紅塵世路有多端。米麫倉儲無顆 粒。崖為伴泉為匹。颯颯清風來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雲版鐘魚偷淚滴。世人莫道 守空巖。亦有東籬打西壁。

靈耀良禪師。上堂。不知時分之延促。不知日月之大小。灰頭土面。且與麼過。山僧 每遇月朔。特地鬬釘家風。抑揚問答。一場笑具。雖然如是。因風撒土。借水獻花。

有箇葛藤露布。與諸人共相解摘看。驀拈拄杖。擊香臺曰。參堂去。

別峰寶印禪師。月旦上堂。六月初一。燒空赤日。十字街頭。雪深一尺。掃除不暇。

迴避不及。凍得東村廖胡子。半夜穿靴水上立。

月望提綱

谷隱聰禪師。月望上堂。十五日已前諸佛生。十五日已後諸佛滅。十五日已前諸佛 生。你不得離我者裏。若離我者裏。我有鈎子鈎你。十五日已後諸佛滅。你不得住我 者裏。若住我者裏。我有錐子錐你。且道。正當十五日。用鈎即是。用錐即是。遂有 頌云。正當十五日鈎錐一時息。更擬問如何。回頭日又出。

(26)

圓悟勤禪師。三月望日上堂。云。華殘雨過。已度韶光。風暖雲凝。將臨夏景。不逐 四時凋變。隨例七八五分。更或削迹吞聲。不免牽藤引蔓。百草頭上則且置。脚下泥 深一句。作麼生道。春日晴黃鶯鳴。

密庵傑禪師。月望上堂。十五日已前。開池不待月。十五日已後。池成月自來。正當 十五日。吹無孔笛。唱太平歌。佛及眾生。同聲唱和。且道。超羣拔萃一句。作麼生 道。四海浪平龍睡穩。九天雲靜鶴飛高。

上堂。今朝六月十五。祝聖陞堂擊皷。木童火裏吹笙。石女雲中作舞。也大奇也大 奇。天無四壁。地絕八維。五湖四海來入貢。衲僧聞見眼如眉。喝一喝。下座。

了庵欲禪師。上堂。今朝九月半。萬事隨時變。霜風刮地來。木葉盡零亂。古人道。

要識不遷義。但向萬物凋落處會取。是你諸人。會也未。若也會得。旋嵐偃嶽而常 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麗天而不周。其或未然。只知事逐眼前 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月望上堂。十五日已前。水向石邊流出冷。十五日已後。風從花裡過來香。正當十五 日。火後一莖茅。鐵蛇鑽不入。喝一喝。

上堂。昨日十四。今日十五。大法難明。時光易度。動則涉塵勞之境。靜則沉昏醉之 鄉。動靜雙泯。則落空亡。動靜雙收。則顢頇佛性。到者裏。須知有透脫一句始得。

拈拄杖云。倒跨楊岐驢。踏殺長沙虎。擲下拄杖云。三歲孩兒抱花皷。莫來攔我毬門 路。

石田薰禪師。三月望上堂。但得本莫愁末。喚甚麼作本。喚甚麼作末。松栢千年青。

不入時人意。牡丹一日紅。滿城公子醉。山僧恁麼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參。

圓極岑禪師。月望上堂。韓信打關。未免傷鋒犯手。張良燒棧。大似曳尾靈龜。既然 席捲三秦。要且未能囊弓裹革。煙塵自靜。我國晏然。四海九州。盡歸皇化。自然牛 閒馬放。風以時雨以時。五穀熟萬民安。大家齊唱村田樂。月落參橫夜向闌。

報本利禪師。月望上堂。今日月望。打箇糊餅。供養大眾。拈拄杖作圓相曰。還識此 餅麼。不但恭養一人。百千萬億人。祇是一箇細嚼飽餐。不得咬破。雖然如是。切忌 麵生。參。

初八念三提綱

雪巖欽禪師。上堂。一夜雨聲滴滴。元是簷前雪消。冷地令人憶著相國寺裡芭蕉。何 也零零落落。一似宜春臺上。正月八日趕齋。和尚底七條。

(27)

真淨文禪師。上堂。十月二十三。天寒下暖簾。昏黃一覺睡。南海出榆甘。

改元登極提綱

雪峰慧禪師。建炎改元上堂。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今上皇帝。踐登寶 位。萬國歸仁。草木禽魚。咸被其德。此猶是聖主應世邊事。王官降誕已前一句。天 下人摸索不著。

龍牙才禪師。因欽宗皇帝登位。眾官請上堂祝聖。已就座。拈拄杖卓一下曰。朝奉疏 中道。本來奧境。諸佛妙場。適來拄杖子。已為諸人說了也。於斯悟去。理無不顯。

事無不周。如或未然。不免別通一消息。舜日重明四海清。滿天和氣樂昇平。延祥拄 杖生歡喜。擲地山呼萬歲聲。擲拄杖下座。

千秋節提綱

愚庵及禪師。千秋節冬至上堂。千秋令節今朝是。九九陽生第一爻。四海陰霾俱解 駮。宕雲深處祝唐堯。

金山惟仲禪師。皇太子韓國公頭晬之辰。上堂。妙高臺畔。龍象駢闐。化城閣前。聖 賢會合。正是我皇植福之地。乃為禪流選佛之場。洞啟法門。廣開要路。悟之者。頭 頭顯道。物物明心。高蹈大方。圓融至理。迷之者。重重昧性。句句乖宗。空自精 勤。終無了達。苟能於斯一致畫斷兩邊。不離當人便同正覺。真可謂金輪統御。玉燭 遐明。萬國賓從。八方寧靜。龍蛇出穴。丹鳳來梧。野老謠歌。行人讓路。堯風與祖 風竝扇。舜日共佛日齊明。奔波遊子徑歸家。是處高人遊佛國。然雖如是。且龍生龍 子底句。又作麼生。良久曰。非但天神來密祐。更資遐算助吾皇。

受勅奉旨提綱

圓悟勤禪師。在蔣山。受勅陞座。寒巖枯木白雲堆。散質何能中巨材。豈為虗聲徹清 禁。紫微聖詔九天來。既然事出意外。要須直下承當。所貴正眼流通。仰祝無疆睿 算。直得昆虫草木。悉仰動地風光。大地生靈。咸霑唐虞睿澤。處處和風徧野。人人 喜氣盈眸。感覆燾無疆之恩。荷一人生成之德。正當恁麼時。還委悉麼。碧桃冉冉凝 朝露。紅杏蒙蒙映彩霞。

改昭覺寺為崇寧。勅黃到開堂。全機大用。觸處現成。溢目清光。貫通今古。一塵含 法界。一念徧十方。盡大地是真實人。總剎海為大解脫。只在當人略回光相。自著眼 看。可以克證無生。頓超方便。是故。諸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亦不出 見性成佛。只如今日奉皇帝勅。建大伽藍。賜額度僧。祝嚴聖壽。一場佛事。耀古騰 今。判府旌斾光臨。羣賢車葢畢集。四眾瞻仰。萬姓歌謠。為國開堂。舉揚宗教。山

(28)

僧不敢囊藏被葢。其有諸佛說不盡底。祖師提不起處。對眾八字打開去也。遂舉拂子 云。大眾。還見麼。擊禪床云。還見麼。見處透脫。聞處精明。一念返本還源。即具 頂門三眼。萬里更無纖翳。千聖齊立下風。坐斷報化佛頭。直得壁立千仞。且道。是 什麼人境界。鵰弓已挂狼煙息。萬里謌謠賀太平。下座。

龍門遠禪師。撥田劄子至上堂。謝恩畢。舉百丈和尚謂眾云。你等為我開田我與你說 一段大義。眾開田了。請師說大義。百丈起來。展手舒伸。大眾。古人得恁麼徑截。

還會他恁麼方便處麼。百丈說大義。辛懃事可知。龍門無道理。大眾絕狐疑。帝力乾 坤重。君恩雨露垂。有人相借問。雲外略揚眉。為什麼揚眉。良久云。萬古長春。

密庵傑禪師。奉聖旨。就本寺開堂。上堂。靈源不昧。萬古徽猷。入此門來。莫存知 解。知解既不生。如王寶劍殺活臨時。舉一明三。目機銖兩。塵塵剎剎。普現威權。

物物頭頭。全彰正眼。便見一塵含法界。一句截千差。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 裏。轉大法輪。高而無上。仰不可及。淵而無下。深不可測。自然風行草偃。水到渠 成。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爾如然。何故。乃是當人從無量劫來。現成受用境界。契 券分明。直饒千佛出現。各各放大寶光。也侵占一星兒不得。所以道。一切法不生。

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佛法常現前。以此壽聖人。則天長地久。以此祝賢佐。則 伊尹周公。以此保國安民。以此康福天下。殊勝中殊勝。奇特中奇特。畢竟結角羅 紋。在什麼處。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間無水不朝東。復舉僧問百丈大智禪師。如何是 奇特事。百丈云。獨坐大雄峰。僧禮拜。百丈便打。師云。百丈善能據虎頭。亦能收 虎尾。雖然。頭尾兩全。至竟未徹源底。今日忽有問靈隱如何是奇特事。只對他道。

為國開堂。僧若禮拜。但云知恩方解報恩。且道。與百丈是同是別。若揀得出。平步 青霄。其或未然。更聽一頌。虎驟龍驤與麼來。驀然平地起風雷。棒頭正眼明如日。

凜凜清風廓九垓。久立眾慈。伏惟珍重。

奉聖旨。就靈隱寺開堂。上堂。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去則印住。住則印破。不 去不住。當頭坐斷。千眼頓開。明如杲日。寬若太虗。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人 人具足。物物圓成。拈一機則千機萬機頓赴。說一句則千句萬句流通。譬如善舞太 阿。一不觸手。二不墮地。三不住空。又如獅子筋琴。撫之則羣音頓絕。所以道。大 人具大見。大智得大用。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普令一切有情無情。不墮有 為。不住無為。富貴不能驕。貧賤不能困。各各安其分。守其當。直得堯風蕩蕩。帝 道平平。野老謳謌。漁樵皷舞。且憑箇什麼道理便乃如是。天高羣象正。海濶百川 朝。復舉波斯匿王問佛勝義諦公案。師云。拓開天關。踏翻地軸。言言見諦。句句朝 宗。還他過量人。能提過量事。於過量境界中。作過量殊勝佛事。雖然。未免一處誵 訛在。今日忽有問徑山勝義諦中還有世俗諦否。若言其有智不應一。若言其無智不應 二。一二之義。其義云何。只對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何以報。萬國盡 歡呼。久立眾慈。伏惟珍重。

(29)

元叟端禪師。大德七年八月二日。護持聖旨到山。領眾望闕謝恩罷。上堂。平生抱愚 拙。必意安林丘。磐陀一片石。松下聊優游。迴鸞五色詔。瞥爾來巖幽。天恩浹肌 骨。淺薄將何酬。願君為堯舜。願臣為伊周。金枝與玉葉。光耀千千秋。萬民贍秔 稌。四海銷戈矛。竺僊正法眼。如水常東流。

了庵欲禪師。聖旨至上堂。久晴不雨。田夫皺斷眉頭。久雨不晴。衲僧浸爛鼻孔。進 一步。撞倒百億須彌山。退一步。踏翻無邊香水海。且截斷千差孤危不立一句。作麼 生道。好。大眾。疊疊綸音下九天。融融春意滿林泉。一爐沈水一聲佛。仰祝吾皇億 萬年。

林泉倫禪師。至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奉旨。就大都大憫忠寺。舉火焚燒道藏偽經。

除道德經外。盡行燒毀。師升座。謝恩畢。拈香云。佛心天子憫眾生。恐墮三途邪見 坑。箇裏了無偏黨處。就中朱紫要分明。所以道。聖鑑無私。天機莫測。既來頌德。

敢不酬恩。此香端為祝延。大元世主當今皇帝聖躳。萬歲萬歲萬萬歲。伏願金輪與法 輪同轉。福越三祗。舜日共佛日齊明。壽延億劫。次舉火云。憶昔當年明帝時。曾憑 烈焰辨妍媸。大元天子續洪範。顯正摧邪誰不知。嗟乎。道教陰蠧佛書。自古至今。

造訛揑偽。益竊釋經言句。圖謀貝葉題名。謗毀如來。贓誣先聖。醜辭惡語。何可言 哉。無蒂狂談。實難徧舉。始自張陵杜撰。不尊老氏玄言。謬作醮書兼集靈寶。詐道 從空而得。妄言太上親傳。用三張鬼法。以誑惑愚夫。設五運神符。而魘奸匹婦。以 此觀之。葛孝先徒搜要妙。陶洪景謾述浮辭。杜光庭白拈巧偷。劫賊無異。陸修靜外 好裏弱。說客何殊。若非喫苦不甘。爭肯說長道短。鮑靜被誅猶可。王浮招報非輕。

傅奕姜斌。不堪齒錄。張生焦輩。何足言論。宼謙之口舌瀾翻。損他利己。林靈素機 謀謟詐。敗國亡家。毀人祖兮定遭一時之辱。滅賢良兮必招三世之殃。因果無差。報 應有準。嗚呼。悲法琳不遇而遭貶。嗟道世雖再而難為。致令釋子傷心。幸得皇天開 眼。恭惟。我大元世主聖明皇帝陛下。闢邪歸正。去偽存真。恐眾生永墮迷津。今萬 姓咸登覺路。雪冤已竟。感謝皇恩。粉骨碎身。莫能酬報。遂以火炬打一圓相云。諸 仁者。只如三洞靈文。還能證此火光三昧也無。若也於斯會得。家有北斗經。枉教人 口不安寧。其或未然。從此灰飛煙滅後。任伊到處覓天尊。急著眼看。

普覺朋禪師。嘉佑伍年。奉旨斷還九里松集慶古路。上堂。山前一片閒田地。曠大劫 來無界至。今朝恢復又歸來。坐斷脚頭并脚尾。東也是。西也是。南北東西無不是。

畢竟酬恩作麼生。十里荷花九里松。直指堂前香一炷。

弘覺忞禪師。順治十六年。天使至召師上京問道。上堂。有大陀羅尼門。明踰日月 光。量同真法界。烈似金剛燄。堅如持剎風。是故名為正句。亦曰居頂。亦曰頂王三 昧。即者頂句。其昧之自含生也。則觸途成滯。其章之自諸聖也。則徧界光通。不 見。祖師道。國王長壽。天下太平。直得外道六師。亡鋒結舌。飲氣吞聲。默無言

(30)

說。豈非天人羣生類。皆承此恩力者耶。大眾既承此恩。合作麼生祇受。龍袖拂開千 聖眼。金毛獅子奮全威。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詔住大內萬善殿。結制日。奉旨開堂。聖駕親臨。特差內院官。執香迎師陞座。師拈 香。祝聖問答畢。乃云。靈山密旨。千聖同宣。少室真宗。萬靈共證。其柰依稀越國 者多。彷彿楊州者眾。正如入京朝聖主。纔到潼關即便休。所以不覩廣大門風。焉知 威德自在。拈拄杖卓一下云。若向者裡一蹋。鴻門洞開兩扇。則可謂脚跟不動。身入 帝鄉。造託非他盡蹋御園春色。欽承有自無違咫尺天顏。諸仁者。宣德門前。且無曲 徑。含元殿上。覓甚長安。然則把定乾坤。奚煩顧佇。流通正眼。端在茲辰。何故。

欣逢聖主隆吾道。千載難忘此一時。復云。制結皇家。禪安大內。地爐掘深深之炕。

獸炭燒燄燄之煤。欽差內院三員。正副監司兩位。禁城把斷。密不通風。閶闔牢關。

水無滲渫。如此嚴切。為汝諸人。諸人合作麼生即得。若作皮骨通身換。難報我皇護 念恩。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卓拄杖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一

(31)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

武林十八㵎理安禪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降香到提綱

圓悟勤禪師。秦魯國大長公主。降香請陞座。天高無極。無極有尊。地厚無垠。無垠 有主。鏡萬象方寸。懷六合胷中。發大機顯大用。是故乃祖乃佛。或拈華。或面壁。

或行棒。或行喝。或詞辨縱橫。或寂寥無說。周旋往返。只明此箇無為宗旨。所以人 人分上。各各壁立萬仞。無一絲毫移易虧欠。豈不見道。譬如帝力不棄一民。不謂不 知。而不容不謂。知之而含育。到箇裏。啟無為之化。行不言之教。各各頂天履地。

飲泉水貴地脉。正當恁麼時。還委悉麼。一穗寶香天上降。金輪皇億萬斯年。

金山仲禪師。皇后遣中使降香。為皇帝祝延聖壽。上堂。法本無說。隨事應機。心本 絕形。遇緣即現。古今如是。凡聖同途。葢眾生迷妄。不知遂成流轉故。能仁頓忘情 見。了達根源。不從外求。亦非內得。所以佛佛授手。祖祖相傳。道貫一乘。宗分五 派。臨濟則賓主互換。韶陽乃顧鑑全超。溈仰則父子相投。曹洞乃君臣慶會。清凉法 眼。直指惟心。建立門風。各張舖席。包含萬象。該括大千。冥冥不混於色聲。蕩蕩 豈妨於語嘿。把定則十方坐斷。虎踞龍蟠。放行則千聖出興。風行草偃。助堯仁政 化。祝睿算延鴻。降伏眾魔。普利羣有。然雖恁麼。猶涉程途。且道。正令當行。如 何理論。良久云。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密庵傑禪師。降御香到上堂。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風以時雨以 時。國泰時平。民康物阜。萬姓四民。合其一心。熈熈焉。陶陶焉。一人有慶。兆民 賴之。是故。林下禪人。居於四民之外。二六時中。據德山棒。擔睦州板。驅耕夫 牛。奪饑人食。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卷舒自在。縱奪臨 時。堪報不報之恩。共助無為之化。復舉肅宗皇帝問忠國師。如何是十身調御。國師 道。檀越踏毗盧頂上行。前日開堂次。僧問如何是十身調御。山僧對他道。垂手過 膝。諸人且道。山僧與麼答。他與國師。是一是二。若道是一。語言參差。若道是 二。佛法豈有兩般。畢竟如何。大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

佛日岳禪師。哲宗皇帝遣中使降香。師登座。問答罷。乃曰。此箇法門。不在筌蹄。

豈干問答。直饒盡十方剎土。抹為微塵。一一微塵。盡為衲僧。各如滿慈鶖子。窮天 玄辯。竭世樞機。到者裏一點用不著。何以故。生佛圓融。自他平等。人人鼻孔遼 天。各各壁立千仞。葢不知真隨妄轉。法逐緣遷。自昧靈光。枉投異趣。所以破有。

法王運無緣慈。駕三乘舟楫。渡五性波瀾。翻戀澄潭月影。靜夜鐘聲。故使懷州牛喫 禾。廬陵米價長。又不免勞初祖達磨。逗器支那。教外菱花。不磨甎鏡。衣中驪頷。

不數他珍。未挂古帆。見成公案。由是悟取無悟底面目。迷是不迷底鄉關。三際無

(32)

私。十方洞暢。自家田地。枯木生枝。古廟香爐。寒灰再燄。莫不一切語言文字。資 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然者。無影樹下合同船。漁翁鼓舞。中有黃金充一 國。野老謳歌。共樂昇平。同躋壽域。自是天長地久。海晏河清。且道。共樂昇平一 句。作麼生道。良久曰。羅浮打皷韶州舞。久立珍重。

佛陀遜禪師。哲宗皇帝。遣中使降香。師陞座。問答罷。乃曰。傳持此事。豈以搖唇 鼓舌馳騁言鋒而可議。然於方便門中。事無一向。是故。文殊以無住為本。曹溪以無 念為宗。無念之宗。為萬法之宗。無住之本。為萬法之本。眾生棄本逐末。背覺合 塵。一失其源。迷而不復。故祖師西來。不立文字。特唱宗乘。只教諸人。明見自 性。與佛同壽。歇則菩提不從人得。佛言。我於然燈佛所。無一法可得。然燈佛方與 我受記。若有一法可得。然燈佛即不與我受記。如是舉唱。猶是化門。且不落化門一 句。作麼生道。冬無寒臘下看。復曰。諸仁者。道非隱顯。遇緣即宗。法無去來。因 時而會。若緣時而未會。雖佛祖亦何為。且恢張祖席。創立叢林。豈一僧之所能。必 假國王大檀越。為之護助。佛日乃可光揚。自昔京城。未聞是道。先帝始建法幢。延 四海之高流。為一時之大事。故今日佛道如此之盛。皇帝陛下。少踐丕圖。早聞妙 法。不忘佛記。克紹前芳。遂令山野之人。獲預朝廷之命。即將此開堂善利。上祝聖 壽無疆。伏願。舜日與佛日齊明。堯風與祖風竝扇。萬邦無事。時當熈盛之年。四海 晏清。人樂昇平之化。久立珍重。

佛印清禪師。哲宗皇帝遣中使降香。師登座。問答罷。乃拈拂子。召大眾曰。還見 麼。手中拂子。層層為諸人放百種寶光。復擊禪床曰。還聞麼。座下猊臺。句句為諸 人演一乘了義。諸人若向者裏悟得。則曠大劫來我人業識。當體煙滅灰飛。現前身 世。根境塵勞。徹底氷融雪泮。便見靈山正法眼藏。昭昭溢目全彰。少室涅槃妙心。

晃晃通身獨露。譬如演若悟鑑中面目。元來只是己頭。亦如力士護額上圓珠。到了不 從他得。如斯則無量神通三昧。塵塵本爾圓成。恒沙諸佛法門。念念一時具足。諸仁 者。有能恁麼搆去。便謂立證無生。不待僧祗。而成正覺。如今要見無生麼。良久 云。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中峰本禪師。延祐六年九月初六日。駙馬太尉瀋王王璋奏。奉聖旨御香入山。謁師於 幻住庵。翼日請師就師子。正宗禪寺陞座。大道無為。大功不宰。大善無跡。大位不 居。一切處海印發光。千萬古金枝挺秀。訪圓通大士於潮音洞裏。買石得雲饒。修如 意輪期於明慶寺中。移花兼蝶至。香風奏四天之樂。梵音轟大地之雷。二千載已現國 王。五百劫常為世主。一大藏教。隨機運轉。百千善行。任意發揮。祝萬歲於九重。

保三韓於上國。此是太尉瀋王海印居士。尋常行履處。只如今日偕行宣政院使平章相 國王子從官。高登天目。下視人寰。且佛法相應一句。如何指陳。匝天匝地祥雲起。

無古無今瑞氣騰。某道行全虧。病衰滿體。隈藏巖穴。惟待殞亡。記六載前。伏承太 尉瀋王書下逮謂得旨。南來首謁補陀。次登天目。今年之夏。忽聞王車從至杭。繼臨

(33)

海岸。親見十二面滿月慈容於潮音洞裏。約山僧見處。又却不然。其觀世音聖相。當 數年前。最初發一念時。而滿月慈容當處。與王之兩目如鏡照鏡自爾。凡舉一念。則 一觀音示現。舉百念。則百圓通現前。所現之聖容。隨念起處。竟莫知幾千萬身。豈 特王心為然。自車從離京之日。自此而南三千五百里驛程。若聞若見。俱使知有補陀 巖。人人心中。皆具現觀世音菩薩之慈容。此又豈數量可知耶。如是無剎不現之身。

皆含裹於王之最初一念。而其應現。又不止於今日。將見亘百千世後。傳王之躳。詣 補陀巖。使觀世音自在。神通光明世世增長。其無作妙用。殊勝功德。未易以算數知 也。今乃與宣政院使平章相國。及王子宰相尚書侍郎舍人。宣使一行官從。同時會 集。尋奉王旨謂。一眾俱欲聞向道之說。若使一一請問。未免詞繁。俾陞此座普為眾 說。記得先師高峰和尚。三十年深居此山。每以一箇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教人默默 提起。密密咨參。但不使間斷。亦不為物境之所遷流。亦不為愛憎順逆情妄之所障 蔽。惟以所參話頭。蘊之於懷。行也如是參。坐也如是參。參到用力不及處。留意不 得時。驀忽打脫。方知成佛其來舊矣。者著子。是從上佛祖。了生脫死之已騐三昧。

惟貴信得及。久遠不退轉。更無有不獲其相應者。所以古宿有謂。但辦肯心決不相 賺。今日太尉王。與宣政平章相國王子從官。皆是夙承佛記。遠種靈根。而華茂果 圓。相逢此際。豈非一時慶會千古因緣者哉。又記得教中有謂。若人欲識佛境界。當 淨其意如虗空。且淨意如虗空。置之不問。還識佛境界麼。如一香一華。一旛一幢。

非佛境界。官殿樓閣。園林浴池。非佛境界。乃至光明殊勝等。俱非佛境界。本上 座。今日忍俊不禁。指似去也。山高水深。是佛境界。日上月下。雲騰鳥飛。是佛境 界。明暗色空。壞空成住。三途六趣。九有四生。爐炭鑊湯。諸惡苦趣。是佛境界。

諸仁者。還信得及麼。當知佛境界充徧故。眾生境界亦復充徧。離佛境界。外別無眾 生境界。舍眾生境界。外別無佛境界。所謂佛境界者。極而言之。迷則佛境界俱是眾 生境界。悟則眾生境界俱是佛境界。如楞嚴謂。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 起。此說豈有定體耶。謂海印者。廣周法界。不於印外別容有一法。而得安住一切諸 法。皆海印之真光。含攝諸塵。圓裹三際。此印。隨佛心量建立。無異無別。不增不 減。而眾生罪亦復如是。但悟迷之有間也。使我廣說。循環莫盡。恐稽王聽不欲詞 繁。記得昔日趙王訪趙州和尚。州不下禪床。乃問王曰。會麼。王云。不會。州曰。

自小持齋今已老。見人無力下禪床。道尊德備。須還趙州不下禪床。師法有在。無端 末後垂示。大似偷心未忘。不妨使人疑著。爭似幻住以三千六百丈天目山為禪床。行 則與王共行。坐則與王共坐。或有人問其中事若何。聽取一偈。圓通示現潮音洞。幻 住深棲天目山。至竟不能逃海印。嘉聲千古播人寰。

受師號紫衣提綱

智門祚禪師。因李都尉奏師。紫衣到日上堂。問話且止。斯日皇恩。且道。自何而 降。老僧。本志弊衣遮幻質。糲食補饑瘡。無何。都尉聞天。榮頒紫服。著且又違本 志。不著又負天心。挂不挂。且致你道。祖師挂什麼衣。若也委悉。許上座終日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初制意。鈔云。何名為制。謂三衣六物。佛制令畜。通諸一化。竝

卷 1

董事長未依規定召 集,經現任董事三分之 一以上以書面提出會議 目的及召集理由請求召 集董事會議時,董事長 應自受請求之日起十日

點骨架,左下角點選 Pose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

30公里以上未滿50公里 1,000元/月 50公里以上未滿70公里 2,000元/月 70公里以上 3,000元/月 搬遷補助金

• 小組討論:每組閱讀一個提升正面情緒的策 略,並代入個案人物。著相關組別閱讀附錄 二:

譬如眾僧無有定性。是三種性亦復如是。若有說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