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 體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 體史》"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7

14

考前特刊

強力徵求 ~ 想寫 《歷史報報》 、 有想法的老師請您與我們聯絡

發行人:李枝昌

發行所: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24891 新北市五股區五工六路 30 號 電 話:(02)22982933

臺灣史 熱門研究    P2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 體史》

中國史 好書推薦    P5

《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從 中央歐亞出發,騎馬遊牧民眼中 的拓跋國家》

世界史 時事特區    P7

電影「郵報‧密戰(The Post)」

(2)

熱門研究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跨國公司如何創造 二百年歐亞整體史》

一、對應課綱:

100 課綱 單元 主題與重點 說明

臺灣史 一、早期臺灣

(二) 國際競逐時期 1. 大航海時代 2. 荷西治臺

(三) 鄭氏統治時期 2. 涉外關係

1. 16 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

2. 荷、西及鄭芝龍時期臺灣與世界體系的互動 3. 荷、西統治下的措施及當時族群間的互動 4. 鄭氏的對外關係,如與荷、英所訂條約的內容

108 課綱 主題 項目 條目

臺灣史 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 經濟活動 臺灣歷史上的商貿活動 世界史 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

的發展 西方與世界 歐洲與亞洲的交流

二、「政治之海」與「經濟之海」:大航海時代的不同國家性格

100 課綱臺灣史中的早期臺灣─國際競逐時期及鄭氏統治時期,都 與東印度公司有密切關係。108 課綱實施之後,則分別會在臺灣史及世界 史中探討大航海時代的商貿活動及文化交流,可說是更全盤性地思考西方 海洋全球化時代的歷史活動。

本書介紹的不單只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還包含英國東印度公司、

法國東印度公司等。甚至,還從葡萄牙的「海上帝國」角度分析歐洲人在 開闢亞洲新航線後,對印度洋海域及東亞海域的影響,打破了以往將大航 海時代視為一個整體,容易忽視不同國家、民族對不同海域的不同政策及 影響。

從葡萄牙「發現」印度的歷史視角來看,葡萄牙人用強勢武力破壞了 原先印度洋海域的和諧貿易關係,建立了以海上據點為主的「海上帝國」,

後來勢力進而抵達了中國及日本。葡萄牙人租借了「澳門」,卻因政教合

一的傳教策略讓十七世紀的日本起了提防之心,甚至導致日本的鎖國。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葡萄牙 人必須花費鉅額的經費以維持「海上帝國」的運作及安全,故其從東方貿易獲得的利潤幾乎都被其 他支出抵銷了。「『鎖鍊』圈住的範圍擴張得太大,賣掉胡椒與香辛料的利益,大多被維持「海上 帝國」的鉅額支出抵銷了。因此到了十六世紀中期,胡椒與香辛料無論經由葡萄牙或是經由威尼斯 進到歐洲,價格都沒有太大的差異。」

受到葡萄牙運回里斯本的大量胡椒的吸引,英國、荷蘭、法國等國家以不同的形式分別成立東 印度公司,企圖牟取更多的東方財富。英國是以販賣股票的方式向大眾募資,將這筆資金當成公司 經營的固定資本。且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最初目的並非取得殖民地,而是藉由買賣亞洲珍貴的物 產以取得豐厚的利潤。

▲ 圖 1-1 《東印度與

亞洲的海洋》書影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不同,它不需從國王或女王那兒取得特許狀,它隸屬於 國家,擁有在海外自行任命總督、建造要塞、雇用士兵的決定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是集資而成 的民營公司,但須效忠於荷蘭議會,且其首次募集的資金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 21 倍以上。

在運作方面,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主要由來自六座城市的 60 位代表組成的董事會負責,但英國 東印度公司則由每年股東大會選出的 24 名董事負責公司運作,股東可透過間接方式參與公司的經營。

在船員的組成方面,因人手不足,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簡直成了失業者、惡棍、逃犯的避難所。

法國東印度公司採取類似國營事業的經營方式,可以強制徵召所需的人才,且有三分之一的職 員是自願進入公司的,另外三分之二是以在海軍服役的條件,受國家徵召在公司任職的。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將印度洋海域視為「經濟之海」,將東亞海域視為「政治之海」。在印度 洋海域的陸上帝國(例如:帖木兒帝國、蒙兀兒帝國),並不打算全面管理整體的海洋貿易;統治 東亞海域的政權(例如:大明帝國、江戶幕府)性格卻截然不同,政權統治者認為陸地與海洋息息 相關,必須對海上貿易加強管理與支配。

這本書的優點是: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期、不同的 組織,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人的故事是歷史中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但在故事之外,許多平凡 的人民在變動的時局下,盡其所能地發揮所長,改變歷史。我們在整體及互動的史觀中不斷探索,

最終一定會找到人類生命的目標及永續意義。

़୽ݍӟ࡙ϴѧ ݲ୽ݍӟ࡙ϴѧ

೉៌ݍӟ࡙ϴѧ

▲ 圖 1-2 英國、荷蘭、法國東印度公司貿易路線

臺灣史 臺灣史

撰稿:國立蘭陽女中

(3)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不同,它不需從國王或女王那兒取得特許狀,它隸屬於 國家,擁有在海外自行任命總督、建造要塞、雇用士兵的決定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是集資而成 的民營公司,但須效忠於荷蘭議會,且其首次募集的資金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 21 倍以上。

在運作方面,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主要由來自六座城市的 60 位代表組成的董事會負責,但英國 東印度公司則由每年股東大會選出的 24 名董事負責公司運作,股東可透過間接方式參與公司的經營。

在船員的組成方面,因人手不足,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簡直成了失業者、惡棍、逃犯的避難所。

法國東印度公司採取類似國營事業的經營方式,可以強制徵召所需的人才,且有三分之一的職 員是自願進入公司的,另外三分之二是以在海軍服役的條件,受國家徵召在公司任職的。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將印度洋海域視為「經濟之海」,將東亞海域視為「政治之海」。在印度 洋海域的陸上帝國(例如:帖木兒帝國、蒙兀兒帝國),並不打算全面管理整體的海洋貿易;統治 東亞海域的政權(例如:大明帝國、江戶幕府)性格卻截然不同,政權統治者認為陸地與海洋息息 相關,必須對海上貿易加強管理與支配。

這本書的優點是: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期、不同的 組織,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人的故事是歷史中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但在故事之外,許多平凡 的人民在變動的時局下,盡其所能地發揮所長,改變歷史。我們在整體及互動的史觀中不斷探索,

最終一定會找到人類生命的目標及永續意義。

़୽ݍӟ࡙ϴѧ ݲ୽ݍӟ࡙ϴѧ

೉៌ݍӟ࡙ϴѧ

▲ 圖 1-2 英國、荷蘭、法國東印度公司貿易路線

臺灣史 臺灣史

1042

臺 灣 史

(4)

1 以下是關於大航海時代的兩段資料:

資料一: 印度洋海域的王權與政治權力,都積極接受來自領地外的外來者,並且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 上,都給這些外來者許多機會。只要能帶給王朝宮廷富裕的經濟利益,不管從事貿易活動的 主體是誰都無所謂。

資料二: 歐洲各國的王權允許本國單一商社獨占東印度貿易,或是日本德川政權禁止本國商人出海,

並限制外國商人的貿易量。

A 1 比較資料一與資料二,下列關於大航海時代各個地區王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印度洋海域的王權,強調自由貿易 B 歐洲各國的王權,主張占領殖民地 C 日本德川政權,全面實施閉關自守 D 印度洋、歐洲、日本皆以貿易至上

解析 A 印度洋地區的王權以利潤為訴求,採取「自由貿易」的態度 B 歐洲各國的王權強調本身的政治權力,

僅將特許狀頒給東印度公司或授權東印度公司,但並未強調要占領殖民地 C 日本德川時期,仍有對外貿 易(例如:中國、荷蘭),並未實施嚴格的閉關自守 D 只有印度洋的政權以貿易至上,歐洲及日本則以 政治主導經濟發展。

B 2 兩段資料內容與下列哪一種發展具有歷史脈絡的關係?

A 印度洋地區成為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地區 B 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競爭與衝突 C 德川政權統治的日本成為與世隔絕的國度 D 大航海時代各地區政權皆以和平方式貿易 解析 A 印度洋地區的王權開放貿易,卻導致受到西歐強權勢力的入侵,從兩段資料可以看出,印度洋地區反而

成為受西歐強權剝削掠奪的殖民地,而非以自由主義為主導的資本主義;C 德川時期的日本仍與荷蘭及中 國進行貿易;D 西歐的東印度公司皆以槍砲為後盾與東方國家進行貿易。

2 耶穌會士在取得日本長崎後,立即將長崎要塞化。守護要塞需要士兵與武器,因此耶穌會在 1585 年,

經由□□向國王菲利普二世(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國王)要求將士兵、彈藥、大砲、食糧及金錢送至 長崎。由於教宗授與葡萄牙國王在東印度擁有傳教保護權,因此,日後長崎將被視為是葡萄牙國王的 領地。

C 1 資料中的□□應填入下列哪一地區?

A 大員 B 巴達維亞 C 馬尼拉 D 雞籠

解析 西班牙或葡萄牙從未占領過大員 B 巴達維亞在十七世紀初成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據點 D 西班牙要 到 1626 年才占領雞籠。

B 2 資料內容中提到「葡萄牙國王在東印度擁有傳教保護權」,將產生下列哪一影響?

A 中國實施海禁 B 日本實施鎖國 C 荷蘭占領大員 D 英鄭貿易合作 解析 A 明清時期,中國海禁的原因是對付倭寇及防堵鄭氏勢力 C 荷蘭占領大員主要是為了從事轉口貿易 D

英鄭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對付荷蘭及發展經貿,與葡萄牙國王在東印度擁有傳教保護權無關。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圖片來源:

圖 1-1: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6944

圖 1-2: 編輯部繪製,參考自:https://www.pinterest.com/pin/305963368404548809/;https://www.sutori.com/item/map-of-dutch- east-india-company-s-trade-routes;https://www.usna.edu/Users/oceano/pguth/website/shipwrecks/sailing_ships/

Construction_lecture.htm

有著作權 • 侵害必究 本刊僅供教學使用 • 不代表任何立場

中國史 中國史

(5)

好書推薦 《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從中央歐亞出發,騎馬 遊牧民眼中的拓跋國家》

一、對應課綱:

100 課綱 單元 主題與重點 說明

中國史 二、秦漢至隋唐

(一) 秦漢統一王朝的建立與發展 2. 對外關係

(三) 從分裂到帝國的重建 1. 從魏晉到隋唐的政局演變

(四) 民族互動與社會文化的發展 3. 隋唐文化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1. 秦漢疆域的擴張及其與周邊地區人民 或政權的關係

2. 「張騫通西域」之後,中西絲路貿易 與文化交流的概況

3. 隋唐盛世的形成背景及興衰的過程 4. 介紹盛唐時期的「天可汗」體系,特

別著重唐朝透過絲路與中亞、西亞的 聯繫,並說明唐朝的國際風貌

108 課綱 主題 項目 條目

中國與東亞 人群的移動與交流 近代以前的人群移動與交流 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 特色與影響

二、絲路的空間與族群研究:「中央歐亞」的移民史觀

作者為日本大阪大學名譽教授森安孝夫,他認為應該將觀看歷史的角 度拉長至一千年或兩千年的時段,才能避免西洋中心史觀對歷史的偏頗看 法。因為西方勝過東方,不過是近兩百年才逐漸形成的,而過去長時間的 歷史發展重心卻是以四大文明區為主的地區。日本學者的歷史觀點也深受 西方史觀的影響,作者認為歷史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產物,應回到歷史現場 看歷史,才能作出較客觀的解釋。

由於日本受到唐朝及經由絲路傳來的文化影響很大,因此,要先建立

「中央歐亞」(Central Eurasia)的歷史架構及脈絡,才能打破長期以來西 洋中心史觀所帶來的偏見。「中央歐亞」是指歐亞大陸及歐亞非大陸整體 的中央部分,位於四大農耕文明圈的北方,主要為沙漠及草原地形。「中 央歐亞」的重要性是它建立連結「四大文明圈」的交通要道,且發展出騎

馬遊牧文化,更是印歐語系及阿爾泰語族的發祥地,故在世界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書打破以往高中歷史以朝代為斷限的歷史敘述方式,改以絲路與民族為論述的主軸,建立空 間的互動關係與族群的生命發展史,讓中亞史觀重新建構以往以中國為主軸的史觀,使「中國史能 夠脫離中華主義的束縛」(P.65)。例如作者引述日本東洋史學者原宗子對傳統中國農本主義的批判,

認為北方中國雖以農業為主,但仍非常依賴畜牧業,然而卻在理念上對之加以排斥和歧視(P.67)。

又如「萬里長城」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衝突下的產物,但其另一功能卻是防止在農業帝國統治下 的人民逃向不受壓迫的北方。而「絲路」不應只被看成是點與線的連結,更應被視為是「面」的網 狀分布,且是東南西北拓展開來、無固定路線的連結,方可與史書中的許多敘述相呼應。漢代張騫 並非是絲路的開拓者,他只是在既有的絲路上長途跋涉的使節暨探險家。

▲ 圖 2-1 《絲路、遊

牧民與唐帝國》書影

1052

中 國 史

中國史 中國史

撰稿:國立蘭陽女中

汪栢年老師

(6)

從絲路出發,將胡椒、寶石、毛皮、玉器、葡萄酒、絲、茶……等貴重商品運至歐亞大陸兩側 形成的「歐亞世界史」,其重要性不應低於在大航海時代以後形成的「全球世界史」,因為在絲路 上不僅只有商人走動,還有宗教傳播、外交結盟及軍事征伐,缺乏了「歐亞世界史」的發展脈絡,

就無法如實解釋第一個千年以來的人類活動,自然也無法了解現代歷史的由來並賦予其正確的歷史 地位。

歐亞大陸的中央稱為索格底亞那,其意思是「粟特人的土地」,現在幾乎是烏茲別克的領土,

最大都市是撒馬爾罕。粟特人是絲路上的跨國商人,他們不僅必須身懷武藝,還必須關注中國朝廷 的發展局勢,適時介入政局以獲得最佳的貿易特權。三國時期,粟特商人雖與曹魏有貿易關係,但 也尋求與蜀國結盟─其著眼點即盤算四川的商業利益,甚至蜀國的盟友吳國的江南利益。在北魏 時,粟特人為牟取與北魏的貿易關係,甚至不惜洩漏柔然的機密以獲取信任。在東、西魏時,為獲 得中原的生絲貿易權,粟特商人選擇與東魏—北齊結盟以對抗西魏—北周。因此,從絲路的角度出 發,方能補齊以朝代興替為觀點的中國史不足之處;加入粟特人及中亞族群的視角,才能矯正中華 主義漢人史觀的偏頗與不全。

若以一千年、兩千年的單位來看歐亞大陸整體的歷史時,舉凡紙、指南針、印刷術、火藥,乃至火器,

都不是歐洲人發明的。以法國、英國、荷蘭、日耳曼為代表的西歐,在歐亞大陸的位置上是處於西方邊陲,

正好和東方邊境的朝鮮、日本遙遙相對。從四大文明圈的角度來看,這些地方是「偏僻鄉下」,時而從 亞洲本土單方面地接受許多恩惠,時而處在備感強大威脅的被動立場。

B 1 根據資料內容可知,下列何者是評論歷史的正確態度?

A 從發明對人類的貢獻 B 考量長時段歷史發展 C 著眼歷史的核心地帶 D 考量強大的影響力量

解析 根據資料內容可知,若拉長歷史觀察的時間,會發現在一千年前西歐國家並非位於歷史的核心地區,故應 從長時段考量歷史發展的脈絡。A 若從發明對人類的貢獻來說,應舉出近代西歐科技對人類的影響 C 歷 史的核心地帶不斷變動,且近代西歐可說已成為歷史核心地帶,但資料內容並未提及 D 影響力也會不斷 變動,歷史也應顧及偏遠地帶。

B 2 下列何者是歐亞東方邊境「偏僻鄉下」面臨的強大威脅?

A 唐玄宗年間的怛羅斯之役 B 元朝蒙古大軍的渡海攻日 C 明朝萬曆年間的中日大戰 D 清朝光緒年間的甲午戰爭

解析 A 怛羅斯之役可說是大唐帝國與新興的阿拉伯帝國在中亞發生的勢力角逐 C 萬曆年間的中日大戰起因於 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並非日本面臨強大的威脅 D 甲午戰爭時,日本已歷經明治維新,逐漸成為工業 強國,勢力凌駕大清帝國。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圖片來源:

圖 2-1: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2953 有著作權 • 侵害必究 本刊僅供教學使用 • 不代表任何立場

世界史 世界史

(7)

時事特區 電影「郵報 ‧ 密戰(The Post)」

一、對應課綱:

100 課綱 單元 主題與重點 說明

世界史 五、從對立到多元 世界

(一) 冷戰的形成與發展 1. 戰後經濟復甦與美蘇對峙 3. 冷戰下的東亞局勢

1. 美蘇對峙及冷戰的形成,雙方在軍備、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的對抗

2. 冷戰期間的韓戰、越戰及亞洲局勢的轉變

108 課綱 主題 項目 條目

世界史 世界變遷與現代性 冷戰期間的世界局勢 社會運動與反戰

二、1960 ∼ 1970 年代美國的困境:國家利益與新聞自由、人權運動、反越戰運動的衝突 電影一開始即把鏡頭拉回到 1966 年,隨軍記者丹尼爾.艾斯柏格

(Daniel Ellsberg)在歷經前線戰役的慘況後,接受當時的國防部長羅伯特.

麥納瑪拉(Robert McNamara)的詢問,他表示情勢並不樂觀。羅伯特.麥 納瑪拉本人也是如此看法,但在面對媒體時,他卻立即扭轉態度,認為戰 況明朗,美軍在越南的攻勢有很大的進展。

1971 年,美國五角大廈越戰機密文件外洩,內容涉及杜魯門、艾森豪、

甘迺迪、詹森、尼克森等總統任內關於越戰戰情之最高機密:美國政府高 層實際上已逐漸認知無法打贏越戰,但仍持續對外宣布勝利的樂觀態度。

當時,正值尼克森總統主政,美軍在越戰中的傷亡已達四萬人之多。

《紐約時報》先取得此機密文件的部分內容,經過 3 個月的審閱及編 稿後,以頭條的方式披露政府在越戰中對民眾發表的不實訊息,卻立即被 尼克森總統下令司法院頒布《禁制令》,認為該機密屬於美國五角大廈,

《紐約時報》涉及洩密罪,且會對正在進行的越戰造成傷害。《華盛頓郵報》的女發行人凱.葛蘭 姆(Kay Graham)剛剛才將郵報上市募資,若面臨重大危機,銀行團很有可能會撤資。但在執行編 輯班.布萊德利(Benjamin Crowninshield "Ben" Bradlee)的鍥而不捨下,終於透過卡爾.伯恩斯坦

(Carl Bernstein)取得丹尼爾.艾斯柏格竊取的完整機密文件。凱下令讓《華盛頓郵報》不懼任何威 脅、捍衛言論自由,發表這些文件內容,雖經尼克森下令打壓,仍不畏縮。

最後,美國其他小報也一同刊載這些機密文件,選擇與《華盛頓郵報》站在同一陣線。法院最 後宣布《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勝訴,原因是美國建國以來就賦予新聞媒體有報導自由,此 自由是為美國人民,而非美國政府。後來,班繼續揭發尼克森的水門案,成為捍衛人權、扳倒政府 的重要人物之一。

歷經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等五任總統,美國介入越戰的程度逐漸加深,對 民眾宣稱的理由及戰況逐漸形成一套謊言,跟實際差距甚大。美國持續陷在越戰泥淖內的原因:一 分是幫助南越,兩分是對付共產黨,七分是害怕美國顏面盡失。可怕的是,麥納瑪拉等人即使知道 越戰毫無勝算,卻不斷將親友的年輕人送上戰場。這種心理上的愧疚,恐怕才是五角大廈機密文件

▲ 圖 3-1 《郵報.密

戰》電影海報

1052

世 界 史

世界史 世界史

撰稿:國立蘭陽女中

汪栢年老師

(8)

女性的歧視,勇敢揭發政府虛假面貌,捍衛真相及新聞自由,展現令人佩服的勇氣與見識,值得吾 人思索與學習。在看完此片後,可以請同學思索人權的意義:政府是否可以宣稱為了國家利益或其 他理由而傷害人權?

▲ 圖 3-2 將文件攜出五角大廈的丹尼爾 • 艾斯

柏格

▲ 圖 3-3 判決前夕《華盛頓郵報》的凱 • 葛蘭姆

與班 • 布萊德利

水門案發生時,有一匿名人士將闖入者的信息告知《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

最後迫使尼克森下臺。33 年後,該名人士的身分被證實為事發當時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費爾 特。他秘密會見郵報記者,告知水門案闖入者的真實身分。他警告伍德沃德,聯邦調查局千方百計要找 到自己和其他知情記者,防止他們披露更為廣泛的犯罪網絡。

D 1 聯邦調查局副局長暗中揭發美國總統的犯罪行為,符合下列哪一原則?

A 自由博愛 B 主權在民 C 天賦人權 D 公平正義

解析 美國聯邦調查局屬於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的任務是調查違反聯邦犯罪法,支持法律。因此,聯邦調查 局副局長勇於揭發總統的弊端,符合公平正義的精神。

B 2 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費爾特選擇《華盛頓郵報》做為提供尼克森總統犯罪秘辛的對

象,是因為他認為《華盛頓郵報》具有下列哪一特點?

A 發行量占第一 B 秉持新聞自由 C 國家利益優先 D 遵守國家法律 解析 水門案發生於 1973 年,而《華盛頓郵報》在 1971 年即已揭露美國參加越戰的真相,秉持新聞自由、不懼

權威,敢於揭露真相。因此,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費爾特選擇《華盛頓郵報》作為提供秘密訊息 的對象。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圖片來源:

圖 3-1:https://ddm.com.tw/blog/post/thepost

圖 3-2: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060477 圖 3-3: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060477 有著作權 • 侵害必究 本刊僅供教學使用 • 不代表任何立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千四大王眾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覩史多天、千樂變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二零零三年六月份發表的《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世界總體經

走過 2020 年,臺灣的硬技術與軟實力在世界上大放異彩,不僅

課程分為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進步的科技 對台灣看世界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及來講好聽話

綜觀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佛教始終是最重要的載體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本年二月份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放緩已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