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結構發展理論論述運動道德的研究方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結構發展理論論述運動道德的研究方向"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結構發展理論論述運動道德的研究方向

陳其昌

摘 要

結 構 發 展 理 論 是 從 事 道 德 研 究 的 重 要 理 論 依 據,由 於 結 構 發 展 理 論 不 以 個 體 的 外 顯 行 為 解 釋 道 德 的 水 準,而 是 以 個 體 身 處 在 情 境 兩 難 的 情 形 下 進 行 道 德 推 理 和 判 斷,因 此 較 能 深 入 了 解 個 體 真 正 的 道 德 內 涵 以 及 隱 藏 在 內 心 的 道 德 作 用,所 以 在 有 關 道 德 的 議 題 上 多 數 是 以 此 一 理 論 作 為 研 究 的 基 礎。本 文 的 目 的 主 要 在 介 紹 結 構 發 展 理 論 的 內 涵,以 及 其 應 用 在 運 動 領 域 的 研 究 方 向 和 所 發 現 的 成 果。希 望 藉 由 本 文 協 助 運 動 實 務 者 培 養 運 動 員 的 道 德,以 及 提 供 有 興 趣 的 研 究 者 在 運 動 道 德 領 域 上 能 獲 得 全 面 的 認 識 , 進 而 促 成 運 動 道 德 的 研 究 能 獲 得 充 分 的 發 展 。

關 鍵字:兩難困境、道德推理、道德判斷

通訊作者:陳其昌

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e-mail:chencc@yuntech.edu.tw

(2)

壹、前言

「道德」經常是作為評估某人的 品 格 或 日 常 行 為 舉 止 是 否 恰 當 的 用 語。雖然在運動場合都會聽到運動員 必須展現運動家的品格,然而運動員 違反運動規則,甚至使用不擇手段以 贏 取 比 賽 勝 利 的 事 件 仍 時 有 所 聞 。 Arnold(1994)曾表示隨著運動歷史 的發展,運動早先被當作是一種發展 美德的用辭(如:誠實、尊重、公平 競賽)以及是培養其他生活技能的訓 練方法(如:學習競爭、因應壓力、

與他人合作)。雖然長期以來,體育 運動的推展者莫不疾呼運動參與有助 於道德和社會發展的效益。但是也有 許多的評論家提出運動會妨礙品格的 發展來駁斥「運動會建立品格」的看 法。

隨著我國運動發展越來越普及,

加上運動媒體的助長,使我國專項運 動開始朝向職業化進行。然而因為選 手受到金錢誘惑或受到暴力威脅,導 致放水打假球的事件不斷發生,使我

國職棒運動開始矇上一層陰影。從職 棒開打至今二十年來,各種的暴力、

欺騙和賭博等負面傳言從不間斷,致 使台灣職棒運動的發展並不順遂,再 加上近年來國際比賽的成績不佳,已 導致國人對棒球運動產生失望以及球 迷熱情不再的現象,然而這些警訊卻 似 乎 沒 有 讓 職 棒 選 手 產 生 應 有 的 警 惕。值此之際,如何提高運動選手的

「道德品格」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具 有一定品德操守的運動員較能有效防 範欺騙及不當利益在運動圈中擴散,

也 能 提 升 國 人 對 運 動 選 手 的 正 面 看 法。因此本文將以結構發展理論的觀 點,探討過去有關運動道德的研究,

除了期望運動推展者不僅關注到運動 員的成績表現,也必須注意到運動員 的道德問題,也期許運動道德的研究 可在國內獲得重視,進而將所獲得的 實徵結果運用在運動場上,進而培養 具 有 優 異 成 績 以 及 高 尚 品 格 的 運 動 員。

貳、道德的定義

一般而言,「道德」是個體行為 的準則,由於行為準則是根據個體不 同的主觀看法,因此每個人所具有的 道德標準也都有程度上的差別,所以 如 何 定 義 道 德 將 是 一 件 不 容 易 的 事 情。Bredemeier and Shields(1998)就

曾表示哲學家或社會科學家們都很少 關注到道德的定義,唯一在心理學的 領域中,Blasi(1990)表示「道德是 一種行為或行動,不論是否蓄意對某 些義務感作出回應,或是這些義務感 是對某種理念的回應,即使只是模糊

(3)

的了解,亦能夠被稱之為道德」。國 內學者張春興(1991)表示道德的涵 義有二,其一是將道德視為行為的準 則,亦即:眾人所應遵循的法理人情 為道德。其二,是將道德視為合於準 則的行為。因而,道德對人類的行為 具有其規範的作用。當今結構發展理

論是研究人類道德的主要理論之一,

在這項理論的基礎上著重在區別道德 內容和道德結構(Kohlberg, 1981),

並認為道德主要是在關懷自己與他人 有關身體和情緒上的安適,而道德的 發展階段是此一理論所強調的結果。

參、結構發展理論的道德觀點與研究方向

結構發展理論的基礎主要是在區 別 道 德 內 涵 和 道 德 結 構 ( Kohlberg, 1981)。內涵和結構如同一位作家在 撰寫寫作的內容時,必須根據事前的 基本架構,因此一個人的道德內涵(例 如:道德價值、信念、態度和判斷)

會反應出一種基本的道德結構。基本 的道德推理結構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 期間會受到改變。這些改變源自於個 人的社會經驗和個人組織該項經驗訊 息能力之間的交互作用,所以結構發 展理論所進行的研究經常在調查行為 與心靈內部意義結構(像道德階段)

和情境因素(由個人解釋)的交互作 用。

結構發展理論強調基本的推理和 判斷過程是與行為有關。道德成長能 藉由強迫參與者在所假設的兩難中思 考有關成熟的推理水準,或是引發在 真實生活中的兩難困境使個體在情緒 上失去平衡,進而助長在所涉入的團 體中形成「對話和平衡」的需求。因 此,結構發展理論在運動中對道德的 實 徵 性 調 查 是 要 探 討 道 德 推 理 和 認 知、情意及行為的相關,所以主要在

針對以下的部份進行探討:一、在運 動和每日生活背景的道德推理;二、

道德推理、知覺攻擊的合法性和運動 行為;三、個別差異和道德發展;四、

社會背景因素和道德發展。

一、在運動和每日生活背景的道德推 理

Bredemeier 及其同事對於運動道 德發展的研究目前被認為是居於領導 的地位(Bredemeier & Shields, 1986b;

Shields & Bredemeier, 1995)。他們最 初的研究是在比較運動員和非運動員 在運動和非運動領域中的道德發展,

Bredemeier 與 Shields(1986b)訪談高 中及大學的籃球選手和游泳選手以及 非運動員有關日常生活和競技運動中 的道德問題。結果發現:在所有的受 訪者中,運動的道德推理都比日常生 活的道德推理較低,而高中運動員和 非運動員在日常生活或運動的道德推 理並沒有差異,但是在大學階段,運 動員在日常生活和運動的道德推理都 比非運動員低,且高中和大學階段的

(4)

最後,籃球選手在運動道德推理上比 游泳選手和非運動員低。

Bredemeier(1995)為了進一步釐 清日常生活與運動在道德推理上的差 異,她以四到七年級(9-13 歲)的孩 童及年輕參與者為研究對象,評量這 些孩童在兩種日常生活和兩種運動情 境 下 回 答 兩 難 困 境 的 問 題 。 結 果 發 現:僅有在最年長的小孩(六到七年 級)中對於日常生活和運動情境的道 德推理有差異。Bredemeier 最後結論 表示日常生活與運動情境的差異會隨 著年齡和運動經驗的增加而變大,會 加大差異的原因是因為日常生活的推 理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有提高的情形。

Beller 與 Stoll(1995)也針對高 中生在報復、使用禁藥、公平、刁難 客隊,以及當裁判沒看到時違反規則 等共同會發生在運動中的議題進行研 究,以了解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在運動 道德推理上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團 隊運動員比非運動員有較低的道德推 理。

Priest, Krause, 與 Beach(1999)

採用縱貫式設計,來評量大學運動參 與者的道德發展。他們在美國軍事學 院中追蹤 631 位學生超過四年。這些 學生分別被選派參加校內或校際的運 動。結果發現:不論運動水準及性別 如何,道德發展的分數都有顯著的下 降,並且,校際運動員在前測和後測 的道德推理都比校內運動員低,同樣 的情形也發生在團隊性運動(籃球、

美式足球)與個人性運動(網球、高

爾夫)之間的比較。

在國內的研究中,陳永宏(1999)

研究國小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在道德判 斷上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排球與 游泳運動員在運動情境與日常情境中 的道德判斷皆低於非運動員。葉良志

(2006)以青少年和兒童為對象,研 究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在日常生活情境 與運動情境中的道德判斷情形,結果 發現:青少年的道德判斷高於兒童,

而運動員的道德判斷低於非運動員,

且對於日常生活情境的道德判斷都比 運動情境來得高。這些國內所獲得的 研究結果皆與國外的研究相當一致。

為了解釋 12 歲孩童與較年長者 在生活及運動道德推理上的差異,以 及在高中和大學階段運動員與非運動 員 的 差 異 。 Bredemeier 與 Shields

(Bredemeier & Shields, 1986b; Shields

& Bredemeier, 1995)曾提出遊戲推理

(game reasoning)一詞來說明他們研 究的發現。遊戲推理涉及在考量追求 競技的目標—贏,它是一種以自我為 中心的觀點而造成在運動情境中的道 德轉換。運動的特徵使運動和日常生 活的經驗在空間和時間上產生區隔。

因此,一個人能暫時地設定超出一般 的道德責任,而只考慮為了獲勝來滿 足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需求。然而,一 旦遊戲結束,只要攻擊行為並不會對 對手造成負面的結果,或是只要發生 在 遊 戲 規 則 所 定 義 的 技 術 和 策 略 之 內,則這種為了獲勝所展現的行為都 是合法的。

(5)

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似乎可以發 現:在運動情境上所展現的道德水準 比日常生活低,然而透過 Bredemeier 與 Shields 有關遊戲推理的觀念,可知 這種差異主要是源自於情境上的不同 所造成。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上的道 德問題會比運動道德較受到多數人的 重視,因為日常生活對於影響人際關 係 的 互 動 情 形 遠 比 運 動 情 境 來 得 廣 泛,且運動情境所產生的結果不如日 常生活來得嚴重,因此在兩種情境的 比較之下可能產生這樣的差異。

二、道德推理、知覺攻擊合法性和運 動行為

結構發展理論在運動領域中除了 可以了解運動員的道德推理之外,也 可以進一步探討道德推理與其他變項 間的關係。

Horrocks(1979)針對五、六年 級的孩童進行道德推理水準和利社會

( 運 動 員 精 神 ) 行 為 之 間 關 係 的 研 究,結果發現:利社會行為和道德推 理之間有中等的關係。其次,當孩童 在生活道德推理上被分類為中或高道 德時,高生活道德推理者比低生活道 德推理者有較多的利社會行為,而且 在運動道德推理上,高、中、低的孩 童在利社會行為都有顯著的差異。

Romance, Weiss, 與 Bockoven

(1986)在五年級孩童的體育課中,

運用處置策略以改變孩童的行為。結 果發現:實驗組的老師(提高孩童較 高的道德推理)比控制組的老師發現

孩童在行為上有較大的改變,實驗組 的孩童逐漸增加對話性的活動,因而 在問題的解決上較有效率,並且較少 發生行為偏差和紀律上的問題,以及 願意與技能較差的同學進行合作。

為了證實道德推理水準會與攻擊 和不公平比賽的行為(Bredemeier, 1994;

Bredemeier & Shields, 1986b)之間有 關。Bredemeier 與 Shields(1984b)研 究大學籃球選手的道德推理分數與教 練評量選手的攻擊次數和每場比賽犯 規的平均次數。結果發現:低道德推 理水準的運動員較具有攻擊性和較多 的犯規,而高道德推理水準的運動員 則與攻擊行為有負面的關係。

Bredemeier 與 Shields(1986b)也 進一步隨機選取 20 位高中生和 20 位 大學籃球選手,訪談日常生活和運動 道德的兩難問題。結果發現:低道德 推理水準的運動員在比賽期間較贊同 傷害性的行為,且大部分的運動員認 為傷害對手是屬於合法性的一部份。

Bredemeier(1994)也在一項配對 性的研究中,調查四到七年級(9-13 歲)孩童的道德推理、合法性判斷和 行為傾向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道 德推理與傷害行為的合法性判斷有中 等的關係。其中,低推理水準的孩童 認為在運動的背景中必然有較多的攻 擊表現,而男孩對於攻擊的合法性判 斷與運動攻擊有中等的關係,且那些 認為身體攻擊是正當的孩童較會從事 這類的行為。另外,參與在高接觸性 運動的男孩和參與在中等接觸性運動

(6)

的女孩是與較不成熟的道德推理和較 多的攻擊行為有關。

根據上述實徵性研究的結果,證 實了低運動道德推理與攻擊行為合法 性判斷和攻擊行為表現之間有關,且 偏好贊同攻擊的運動員與其較高的攻 擊水準有關。這些關係特別是發生在 大學、高中和青少年的身上。相反的,

具有較高道德推理者是與較多的利社 會和護權,以及較少的攻擊行為有關。

三、個別差異和道德發展

個別差異對道德作用的影響主要 是在一特定情境下,有關個人的能力 特質和自我進展會形成因應或保護的 機 制 。 因 此 , Shields 與 Bredemeier

(1995)將角色認取(role-taking)和 社會觀的認取能力、道德推理、價值 和信念、道德動機、自我概念、自我 調整技能和社會問題解決技巧等做為 運動道德發展的個別差異範圍。

其中,成就目標取向被認定是影 響道德意圖和行為的主要自我概念因 素,且與運動道德的關係已受到許多 研究者的重視。特質上的工作取向描 述成功的概念是根據在自我參照訊息 的條件上,像是進步、精熟和學習。

自我取向是指自我能力的評估是參照 在常模的標準,像是事件結果或與同 儕比較。

Duda, Olson, 與 Templin(1991)

曾假設以自我為中心的道德推理水準 是與運動中的認同攻擊行為有關,所 以這種道德推理水準應與針對在自我

興趣和表示優越能力的自我取向目標 觀點一致。為了考驗此一假設,他們 針對高中籃球選手的工作和自我目標 取向與運動員精神及為了贏得比賽而 認同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高自我目標取向與無運動 員精神∕欺騙行為和認同口頭及身體 的攻擊有關。

Stephens 與 Bredemeier(1996)

針對年輕足球選手目標取向與欺騙及 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他們 評量選手在不同的情境下(如:其他 球隊選手先前已做出同樣的行為)會 做出不公平比賽和攻擊(如:欺騙裁 判、違反比賽規則、傷害一位對手)

的可能性。結果發現:自我陳述不公 平比賽∕攻擊的可能性與工作及自我 取 向 有 些 微 的 關 係 。 Kavussanu 與 Roberts(2001)在針對女性大學籃球 選手所進行的研究中,也發現自我目 標取向與道德作用及身體攻擊的合法 性判斷之間有中等的關係。

Dunn 與 Causgrove Dunn(1999)

以 11-14 歲的男子冰上曲棍球選手為 研究對象,調查目標取向、知覺攻擊 行為的合法性和運動員精神態度之間 的關係。結果發現:自我目標取向與 贊同口頭脅迫、無傷害性的違法身體 阻擋、以及違法用肘攻擊對手使其無 法繼續比賽等行為有關,而高工作取 向的選手表示有較多運動員精神的行 為,像是尊重社會規約、規則和裁判。

此外,高自我取向的選手也表示比低 自我取向的選手較不會尊重規則和裁

(7)

判。

根據上述目標取向與表現攻擊行 為態度的研究,似乎已顯示工作與自 我取向分別與運動道德呈現正面和負 面的關係。且近年來,有些成就動機 的研究者已不再侷限於工作和自我的 目標取向,而開始將社會目標取向納 入 在 成 就 目 標 領 域 的 研 究 中 。 根 據 Urdan 與 Maehr(1995)對於社會目標 的看法,他們認為社會目標是知覺領 域(domain)的一種特定成就的社會 目的。社會目標包括:與他人之間有 關的社會福祉(如:成為社會具有生 產力的成員)、社會團結(如:帶給 個人在團體中具有榮耀)、社會贊同

(如:取悅成人、增強同儕接受)、

和社會承諾(如:成為一位好人)。

因此,未來的研究可進一步將社會目 標取向納入在研究的範疇,以擴展成 就目標理論在運動道德上的應用。

四、社會背景因素和道德發展 除了個別差異因素會影響道德成 長外,Shields 與 Bredemeier(1995)

也提出會影響競技運動中有關道德想 法和行為的社會背景因素。在實徵性 的研究中,僅有道德氣氛(如:團隊 規範和教練行為)被用來調查與競技 運動的合法性判斷和道德作用之間的 關係。根據 Shields 與 Bredemeier 的看 法,道德氣氛會引導成員採取適當的 行為、發展與團隊隊友之間的寬恕行 為 、 以 及 制 定 團 隊 的 共 同 規 範 和 公 約。這種道德氣氛最突顯的部份是隊

友和教練會共同具有什麼樣的行為是 屬於適當或不適當的信念。

Stephens 與 Bredemeier(1996)

將道德氣氛用在調查攻擊研究的一部 分,他們以年輕足球選手(9-14 歲)

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寬恕攻擊行 為的團隊規範是選手攻擊傾向最有力 的預測變項,而且在女孩的團隊中知 覺教練的自我目標取向也是預測變項 之一。

Duquin 與 Schroeder-Braun(1996)

以 三 個 年 齡 組 的 運 動 參 與 者 ( 12-14 歲、15-17 歲、18 歲以上)為研究對 象,提供描述教練與運動員產生衝突 的情節,包括:在團隊前辱罵一位隊 友、扮演一位嚴重受傷的運動員、驅 策和強迫運動員得分、用情緒性字眼 辱罵團隊成員,使他們自認為像是一 位失敗者等。結果發現:男性參與者 和高中學生比女性或其他年齡組的人 判 斷 這 些 情 節 是 較 沒 有 道 德 上 的 問 題。在受試者的回憶中也表示他們的 教練曾要求他們做出覺得是不公平或 不道德的事情。而教練與運動員的衝 突包括有身體性的虐待(如:強迫飲 食)、情緒性的虐待(如:辱罵)和 偏袒,且接近一半的參與者表示並不 是在公平正義下進行比賽,以及最無 法抵抗來自教練的力量。

綜合上述有關以結構發展理論為 基礎的研究,可發現生活與運動道德 推理之間的差異,以及在道德推理和 攻擊行為合法性判斷上的差異所得到 的結果是相當一致的。而在成就目標

(8)

取向和運動道德作用之間的關係仍有 持續發展的空間。在有關社會背景和 道德發展之間的關係中,主要在強調 一種在團隊內部所形成的規範,將會 影響團隊成員在道德行為上的表現。

因此,未來的研究如果結合運動員的 目標取向與團隊規範來預測運動員的 道德發展,是一項必要且可行的研究 方向。

肆、啦啦隊運動的團體效能

道德是一個人的品格與涵養,對 於一個人的一生影響至鉅。雖然在運 動 領 域 裡 普 遍 強 調 獲 勝 是 主 要 的 目 標,然而運動員的道德發展不僅關係 到運動員本身的品德建立,也關係到 運 動 員 未 來 一 生 在 社 會 上 的 適 應 情 形。透過本文在有關運動道德研究所 發現的結果,了解到運動員的道德可 利用適當的處置策略加以培養,例如 教練將運動情境塑造成強調運動員的 自我進步與努力不懈,甚至強調每位 運動員都是團隊之中不可缺少,且是

具有貢獻力的人,將有助於運動員產 生較具有適應性的行為,並發展正面 的運動目標取向。此外,當教練在面 對運動員的違法行為時,應當加以制 止或明確規定團隊之中不容許違反道 德的行為發生。反之,對於表現出合 乎運動道德的行為應加以鼓勵,讓這 種符合真正運動價值的涵養得以在團 隊內部散發,將有助於在團隊中形成 一種正面的道德氣氛。最後,期許我 國的運動員都能成為一位兼具優異成 績表現與高尚品德的運動家

參考文獻

陳永宏(1999)。國小運動員與非運動員道德判斷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葉良志(2006)。青少年運動員與非運動員日常生活與運動情境道德判斷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Arnold, P. J. (1994). Sport and mo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3, 75-89

Beller, J. M., & Stoll, S. K. (1995). Moral reason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 athletes and general students: An empirical study versus personal testimony.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7, 352-363.

Blasi, A. (1990). How should psychologists define morality? or, The negative side effects of philosophy’s influence on psychology. In T. E. Wren (Ed.), The moral domain: Essays in the ongoing discuss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p.38-70). Cambridge, MA: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9)

Bredemeier, B. J. L. (1994). Children’s moral reasoning and their assertive, aggressive tendencies in sport and daily life.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6, 1-14.

Bredemeier, B. J. L. (1995). Divergence in children’s moral reasoning about issues in daily life and sport specific contex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6, 453-463.

Bredemeier, B. J., & Shields, D. L. (1984b). The utility of moral stage analysi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athletic aggressio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 138-149.

Bredemeier, B. J., & Shields, D. L. (1986b). Game reasoning and interactional morality.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7, 257-275.

Bredemeier, B. J. L., & Shields, D. L. L. (1998). Moral assessment in sport psychology. In J. L. Duda (Ed.), Advance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measurement (pp.257-276). Morgantown, M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uda, J. L., Olson, L. K., & Templin, T. J. (1991). The relationship of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to sportsmanship attitude and the perceived legitimacy of injurious act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2, 79-87.

Duquin, M. E., & Schroeder-Braun, K. (1996). Power, empathy, and moral conflict in sport. Peace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2, 351-367.

Dunn, J. G. H., & Causgrove Dunn, J. (1999). Goal orientations, perceptions of aggression, and sportspersonship in elite male youth ice hockey players. The Sport Psychology, 13, 183-200.

Horrocks, R. N. (1979). The relationship of selected prosocial play behaviors in children to moral reasoning, youth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perception of sportsmanship.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Kavussanu, M., & Roberts, G. C. (2001). Moral functioning in sport: An achievement go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3, 37-54.

Kohlberg, L (1981).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Priest, R. F., Krause, J. V., & Beach, J. (1999). Four-year changes in college athletes’ ethical value choices in sports situation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0, 170-178.

Romance, T. J., Weiss, M. R., & Bockoven, J. (1986). A program to promote 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5, 126-136.

Shields, D. L. L., & Bredemeier, B. J. L. (1995).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tephens, D. E. & Bredemeier, B. J. L. (1996). Moral atmosphere and judgments about aggression in girls’ soccer: Relationships among moral and motiva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8,

(10)

Urdan, T. C. & Maehr, M. L. (1995). Beyond a two-go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A case for social goal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 213-243.

Weiss, M. R., & Smith, A. L. (2002). Moral development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In T. S. Horn (Ed.), Advance in sport psychology (pp. 243-280).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use past tense to describe the features and life of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e.g., Socrates was a philosopher. He was the teacher of Plato. He emphasized ethics and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In these lessons, students will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n our daily life, and analyze the moral issues raised in it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