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試論印順法師對天台宗之評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試論印順法師對天台宗之評斷"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真 理 大 學 人 文 學 報 第 二 期 55- 83 頁 民 國 93 年 3 月

試論印順法師對天台宗之評斷

真 理 大 學 宗 教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林 志 欽

一、前言

天 台 宗 是 中 國 佛 教 最 主 要 , 亦 是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宗 派 之 一 。 雖 然 後 世 之 發 展 成 為 以 禪 與 淨 土 為 二 大 主 流,天 台 學 仍 繼 續 在 弘 揚 傳 播 之 中1。然 而 , 若 論 中 國 佛 教 義 學 之 完 備 , 天 台 仍 與 華 嚴 並 稱 首 善 ; 何 況 天 台 向 以 教 觀 雙 美 著 稱 。 故 今 日 吾 人 猶 應 重 視 天 台 宗 之 教 學 。

然 而 天 台 之 義 理 亦 非 未 曾 遭 受 批 評 者 。 且 不 論 史 上 天 台 、 華 嚴 二 宗 之 爭 勝 , 各 以 己 宗 所 立 圓 教 方 為 究 竟 圓 滿 而 互 相 評 破 對 方 , 即 在 今 日 之 學 界 亦 有 論 及 天 台 之 錯 失 者 。 此 中 最 要 慎 重 嚴 肅 以 對 者 之 一 , 即 是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宗 的 批 評 。 因 為 以 印 順 法 師 在 教 界 、 學 界 崇 高 的 聲 望 地 位 與 廣 大 的 影 響 力 , 誠 如 藍 吉 富 教 授 所 言 :

「促使台灣的佛學研究水準提昇到目前這一層次的,固然是 很多人的共同成績,但是,無疑的,印老的研究業績當是其 中最卓越的。而印老對佛學界人士的啟發、影響與導引,不 論在質在量,也都是無人堪與比擬的。」2

雖 然 相 較 於 印 順 法 師 於 印 度 佛 教 之 精 深 宏 廣 的 研 究 成 果 , 其 在 中 國 佛 教 方 面 除 《 中 國 禪 宗 史 》 外 , 僅 對 中 國 佛 教 之 發 展 與 各 宗 要 義 有 概 略 之 論 述,未 有 長 篇 專 著 之 深 廣 探 究,包 括 天 台 宗3。但 其 所 提 出 的 評 斷 確 實 應

本 文 曾 發 表 於 華 梵 大 學 佛 研 所、東 研 所、哲 學 系 主 辦,第 五 屆 天 台 宗 學 會 研 討 會 , 民 國 92 年 10 月 4 日,台 北 縣:華 梵 大 學 六 度 樓 集 賢 堂。今 參 酌 與 會 學 者 與 本 學 報 審 查 委 員 之 意 見 , 補 充 「 結 論 」 之 首 二 段 說 明 後 , 登 載 於 此 。 亦 謹 此 敬 謝 諸 學 者 之 寶 貴 意 見 。

1 今 日 著 名 的 天 台 宗 傳 弘 者 , 如 曉 雲 法 師 、 慧 岳 法 師 等 。

2 藍 吉 富〈 台 灣 佛 教 史 上 的 後 印 順 時 代 〉, 收 於《 印 順 導 師 思 想 之 理 論 與 實 踐 : 人 間 佛 教 與 當 代 對 話 — 第 三 屆 祝 壽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 台 北 : 弘 誓 文 教 基 金 會 , 2002.4) 。

3 印 順 法 師 有 關 中 國 佛 教 的 著 作,除 於 禪 宗 有《 中 國 禪 宗 史 》之 專 論 外,其 他 皆 短 文 , 如 :《 佛 教 史 地 考 論 》之〈 中 國 佛 教 史 略 〉( 此 文 最 初 曾 單 行 , 為 妙 欽 法 師 作 初 稿 ,

(2)

為 吾 人 審 慎 重 視 與 思 考 。 本 文 之 作 即 在 彙 整 印 順 法 師 對 於 天 台 宗 之 評 價 與 批 判 , 進 一 步 作 初 步 之 回 應 。

二、大乘三系說與對中國佛教的基本評價

關 於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宗 的 批 評 , 邱 敏 捷 博 士 有 〈 印 順 導 師 對 天 台 宗 的 批 判 〉 一 文4。 文 旨 主 在 論 述 : 「印順導師於天台三諦圓融思想與五 時判教觀念,以《中論》二諦思想與印度佛教思想演變的過程,來加 以駁斥。」

5

然 而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宗 之 觀 點 是 否 僅 只 是 如 所 說 之 「 駁 斥 」 而 已 ?

6

又,印 順 法 師 所 反 駁 者 是 否 僅 此 兩 點 ? 吾 人 實 當 較 全 面 的 檢 視 印 順 法 師 所 提 到 對 天 台 宗 之 看 法 , 以 獲 得 較 完 整 的 了 解 。 首 先 從 法 師 對 整 體 中 國 佛 教 的 基 本 評 價 談 起 , 再 細 究 其 對 天 台 宗 的 評 斷 。

印 順 法 師 對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之 思 想 提 出 著 名 的 三 系 說 : 性 空 唯 名 、 虛 妄 唯 識 與 真 常 唯 心7。此 中 其 最 肯 定 推 崇 的 可 說 是 龍 樹 的 空 宗 思 想,所 以 他 說 : 「我承認大乘可有三系而重性空」8。「我多用性空緣起說」9

印 順 法 師 整 理 刪 補 而 成 ) , 及 四 章 短 文 、 《 佛 法 是 救 世 之 光 》 的 〈 中 國 佛 教 各 宗 之 創 立 〉、〈 中 國 佛 教 之 特 色 〉、〈 三 論 宗 風 簡 說 〉三 文 、《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之〈 中 國 佛 教 與 印 度 佛 教 之 關 係 〉 、 《 淨 土 與 禪 》 之 〈 東 山 法 門 的 念 佛 禪 〉 、 《 無 諍 之 辯 》 的 〈 神 會 與 壇 經 〉 、 《 華 雨 集 》 第 四 集 之 〈 中 國 佛 教 瑣 談 〉 、 第 五 集 之 數 篇 短 文 、

《 教 制 教 典 與 教 學 》的〈 泛 論 中 國 佛 教 制 度 〉、〈 中 國 佛 教 前 途 與 當 前 要 務 〉、〈 從

「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 說 起 〉 與 〈 僧 裝 改 革 評 議 〉 四 文 等 , 此 外 即 是 各 書 論 至 某 論 題 時 旁 及 者 耳 。

4《 諦 觀 》 第 六 十 四 期 ( 台 北 : 諦 觀 雜 誌 社 , 1991.1) 頁 163-166。

5 前 揭 文 , 頁 163。

6 此 外 邱 文 僅 提 及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化法四教,如果從義理的角度來說,與印度佛教 思想史的發展軌迹,倒也蠻相應的」 ( 頁 165) 。

7《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我從佛法的探究中,發見大乘思想有三大系,稱之為『性 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其實古代就有此三系說的,只是名稱 不同)。」( 頁 273-4)此 三 系 說 印 順 法 師 自 言「創說於民國三十年」(《 無 諍 之 辯 》 頁 126)。 而 在 其 民 國 三 十 一 年 出 版 之 第 一 本 書《 印 度 之 佛 教 》中 提 出 後 , 即 貫 徹 至 今 , 未 嘗 更 改 。

8《 華 雨 香 雲 》 頁 354。

9《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頁 271。

(3)

又 言 : 「我把印度的佛教史,分為無常、性空與真常,對真常多少有 點指摘,這在自己,覺得是繼承龍樹、無著一貫的精神」10。但 是 他 又 強 調 :

「我在『福嚴閒話』中說:『有些人覺得我是個三論學者,其實並 不十分確切,我從不敢以此自居』。『中觀今論』的自序中說:『我 曾在『為性空者辯』中說到:我不能屬於空宗的任何學派』。」11 此 表 明 印 順 法 師 並 不 願 涉 入 宗 派 之 爭 。 其 原 因 更 是 植 基 於 佛 法 是 應 機 設 教,隨 宜 立 制 而 不 廢 諸 方 便 法 的 理 念。所 以 他 說:「 宗 教、哲 學 或 政 治 , 如 以 自 己 的 思 想 體 系 為 真 理,而 否 定 其 他 一 切 的,都 是 我 所 不 能 同 意 的。」

12取 法 龍 樹 四 悉 檀 之 立 場 , 印 順 法 師 對 三 系 思 想 的 看 法 是 :

「內學院13否定真常唯心為佛法正統,我卻肯認為是的。我雖 對性空有廣泛的同情,贊同『性空見』,然在佛法的流行中,

覺得世諦流布的三大系,對佛法是互有利弊的(見『空有之 間』)。所以我說大乘三系,雖贊揚性空,但只是辨了義與 不了義(不了義,只是不究竟,不是全部要不得的),而且 予以貫攝。」14

也 由 於 如 此 , 印 順 法 師 對 中 國 佛 教 基 本 上 仍 是 稱 揚 的 :

「一、印度傳來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不要以是否從印度 翻譯過來,作為佛典是非的標準。而且,印度也不少託名聖 賢的作品;即使翻譯過來,並不能保證它的正確。二、中國 人作的不一定就錯。佛法傳到中國來,中國的古德、時賢,

經詳密的思考,深刻的體驗,寫出來的作品,也可以是很好 的。如天台宗的典籍,主要是『智者大師說』的,不也還是 照樣的崇敬奉持!有些人,重視佛法的傳承,以為從印度傳 來的,就是正確的;中國人造的,都不可靠,這看法是太不

10《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頁 195。

11 同 前 註 。

12 參 見 《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頁 271。

13 「 內 學 院 」 指 民 國 十 一 年 歐 陽 竟 無 於 南 京 所 辦 之 「 支 那 內 學 院 」 , 專 弘 唯 識 學 。

14《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頁 274。

(4)

合理了。」15

「中國是大乘佛教國,對佛法有過卓越的貢獻,並影響了日 本、韓、越的佛教。」16

「中國佛教值得稱道的應該不只一宗一派。像天台、華嚴恢 宏博大的教理研究,禪宗、淨土在修行方面的成就,都是值 得我人讚嘆的!」17

印 順 法 師 亦 鼓 勵 學 子 先 當 廣 泛 學 習 了 解 佛 法 之 後 , 隨 根 性 之 所 好 , 自 由 選 擇 一 門 深 入 , 不 必 限 於 何 宗 , 「 無 論 是 中 觀 、 唯 識 , 或 天 台 、 賢 首 , 都 好 」 , 只 要 無 門 戶 之 見 , 不 「 破 壞 完 整 的 佛 法 , 廢 棄 無 邊 的 佛 法 」 , 儘 可 去 弘 揚 。18

三、對天台宗之評價

如 前 述 印 順 法 師 對 中 國 佛 教 的 讚 嘆 , 其 於 天 台 宗 亦 然 , 並 進 一 步 稱 讚 天 台 判 教 之 完 善 , 條 理 嚴 密 而 貫 通 , 所 立 教 行 廣 大 融 通 而 次 第 井 然 , 以 及 圓 義 之 殊 勝 :

「古德的判教,以天臺、賢首二家為最完善」19。天台「於一 代時教:就說法之時間、方式、內容,科判為五時八教。條 理嚴密而貫通,誠先來所未有!」20

「綜括一代聖教,自義理及其修行歷程,予以序列、判別、

貫通之;全體佛教,綱舉目張,於融貫該攝中,以闡發如來 究極之道為鵠。長於組織,誠以求真,趣於實行:中國佛教 之精神,有可取焉。」21

15《 大 乘 起 信 論 講 記 》 頁 7-8。

16《 華 雨 香 雲 》 頁 229。

17《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頁 146-7。

18 參 見 《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頁 282。

19《 華 雨 集 》 第 四 冊 , 頁 10。

20《 佛 法 是 救 世 之 光 》 頁 121。

21《 佛 法 是 救 世 之 光 》 頁 122。

(5)

「佛法傳來中國,通過中國學者的思想方式,形成中國獨到的佛 學,如天台與賢首宗(禪宗重於行)。……而天台與賢首的圓義,

是西元七世紀,中國學者的卓越成就!」22

然 而 此 等 稱 歎 基 本 上 僅 是 本 於「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 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

23

的 肯 定 一 切 方 便 法 之 立 場 而 推 崇 其 組 織 條 理 與 闡 釋 之 完 善。究 實 而 言,所 謂「方便到底是方便」24,印 順 法 師 雖 然「學 尚自由」25,到 底 還 有 前 述「辨了義與不了義」之 分 判。其 所 以 勉 學 子 先 多 方 博 學 , 不 限 何 宗 何 派 , 是 因 為 : 「目前諸位的學力,還無法判斷了 義不了義,故應依照指定課目,逐步求得多方面的認識,然後才能有所判 斷,有所抉擇」

26

。究 竟 而 言,各 家 諸 宗 之 說 法,包 括 天 台 所 說,何 者 為 了 義 說 ? 何 者 為 不 了 義 ? 何 者 僅 是 方 便 權 宜 ? 何 者 方 為 究 竟 實 相 ? 此 仍 是 尚 有 高 下 之 分 與 是 非 之 判 的 。

在 論 究 何 者 方 是 究 竟 了 義 說 上 , 印 順 法 師 終 究 是 贊 同 龍 樹 中 觀 學 而 非 議 如 來 藏 , 並 對 中 國 佛 教 多 所 批 評 的 。 如 藍 吉 富 教 授 所 說 : 「在印順 學體系之中,曾被印老所貶抑或排斥的宗派,有密宗、淨土宗、禪宗、天 台宗與華嚴學」27

然 而,如 其 所 說:「一個宗派,總有它的完整義理,修行方法等等。

我們說那一宗不了義,那一派了義,必須根據這些去判斷,決不是憑空的 詭辯」

28

。印 順 法 師 之 批 評 並 非 立 於 宗 派 之 見 , 而 是 根 據 內 在 的 細 微 的

22 前 揭 書 , 頁 108。

23《 大 智 度 論 》 T25.59b。

24《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頁 273。

25《 教 制 教 典 與 教 學 》 : 「關於我的教學態度,一向是絕對尊重自由的。前年續明 法師的『時論集』在港出版,我底序文中說:『予學尚自由,不強人以從己』。

這是我的一貫作風」( 頁 221)。(《 華 雨 集 》第 五 冊 ,頁 281,又 再 次 提 到 此 言 。)

我是主張『學尚自由』的,決不限制任何人的學習興趣,及其正確的佛教思想

( 頁 224) 。 《 華 雨 香 雲 》 亦 言 : 「余學尚自由,不強人以從己」 ( 頁 254) 。

26《 教 制 教 典 與 教 學 》 頁 224。

27 藍 吉 富 〈 台 灣 佛 教 思 想 史 上 的 後 印 順 時 代 〉 。

28《 教 制 教 典 與 教 學 》 頁 224。

(6)

義 理 之 辨 。 因 此 , 若 要 討 論 印 順 法 師 對 各 宗 派 的 批 評 , 必 須 就 其 所 論 及 的 各 點 教 義 教 理 一 一 去 細 究 。 本 文 之 論 述 天 台 宗 亦 然

四、對天台宗之判位

前 面 述 及 印 順 法 師 提 出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思 想 有 三 系 。 其 推 崇 性 空 唯 名 論 而 於 真 常 唯 心 論 則 有 所 責 難 。 真 常 唯 心 論 主 要 是 依 如 來 藏 思 想 與 常 住 真 心 之 自 性 清 淨 心 而 立 的29。印 順 法 師 以 為,「 依 多 數 大 乘 經 的 三 時 教 」,

佛 教 總 分 為 「 無 常 實 有 」 的 聲 聞 行 、 「 性 空 幻 有 」 的 菩 薩 行 、 「 真 常 妙 有 」 的 如 來 行 三 期

30

。 第 一 期 為 初 期 佛 教 ( 相 當 於 原 始 及 大 乘 興 起 前 之 部 派 佛 教 ) , 即 其 後 來 所 說 的 「 佛 法 」 時 期 ; 第 二 期 為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 以 龍 樹 之 空 宗 ( 性 空 唯 名 論 ) 為 代 表 ; 第 三 期 即 是 佛 德 不 空 、 真 實 、 常 住 的 如 來 藏 思 想 。 對 如 來 藏 說 , 印 順 法 師 質 疑 其 有 梵 我 化 之 嫌

31

, 為 了 適 應 外 道 而 「 多 少 有 點 離 宗 」

32

。 雖 然 如 此 , 但 是 不 能 說 印 順 法 師 即 斷 定 如 來 藏 說 即 是 外 道 之 梵 我 論 — 若 是 如 此 即 非 佛 法 , 又 如 何 能 以 其 為 方 便 法 而 肯 定 之 ?33在 如 來 藏 思 想 的 發 展 中,弘 揚 者 本 已 注 意 到 此 一 問 題 而 加 以 開 解 。 如 印 順 法 師 即 提 到 :

「印度佛教有著悠久的傳統,沒有忘卻釋尊教法的大乘者,

對於如來藏我,起來給以合理的解說:如來藏是約真如空性

29《 成 佛 之 道 》(增 註 本 ):「真常唯心系。這是依如來藏─如來界,眾生界,自性清 淨心等為本依的。」( 頁 383)《 無 諍 之 辯 》:「真常唯心論:這是依宣說如來藏,

如來界,常住真心,大般涅槃等一分大乘經而立;攝得『起信論』。」 ( 頁 132)

30《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頁 189。

31《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 「真常妙有論的特徵如此,他是什麼?是梵?是我,回顧 根本的聖典,渺不相及。在初期大乘經中,也不能容許。有人說,這是不共大乘。

是的,這確是不共的。」 ( 頁 194)

32 前 揭 書 , 頁 189。

33 陳 英 善 《 天 台 緣 起 中 道 實 相 論 》 言 : 「印順法師將此系(真常唯心系)判屬為外 道的梵我思想。」 ( 頁 460) 是 斷 得 太 快 了 , 印 順 法 師 並 未 如 此 。

(7)

說的,或約緣起空說的。這樣,如來藏出纏的佛,可以名為

『大我』(或約八自在說),而眾生位上的如來藏,被解說 為『無我如來之藏』了。一切眾生有(與如來藏同義)佛性,

被解說為『當有』了。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如來藏說。」34 如 來 藏 的 「 真 常 妙 有 」 後 來 發 展 到 與 心 性 本 淨 之 真 心 說 合 流 , 這 即 成 為 所 說 的「 真 常 唯 心 」論。真 常 唯 心 論 可 約 如 來 藏 說,所 以 印 順 法 師 又 言 :

「真常唯心系,雖立近似神我的如來藏說,但在修學過程中,

佛早開示了『無我如來之藏』。修持次第,也還是先觀外境 非實有性,名觀察義禪。進達二無我而不生妄想(識),名 攀緣如禪。等到般若現前,就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的 如來禪,這與虛妄唯識者的現觀次第一樣。所以三系是適應 眾生的方便不同,而歸宗於法空性的現證,毫無差別。」35 此 即 表 示 印 順 法 師 並 未 將 如 來 藏 說 等 同 外 道 梵 我 論 而 否 定 之 。 所 以 對 之 只 是 說「少有點指摘」36。但 是 畢 竟 其 以 為 如 來 藏 說 只 是 為「攝引外道」 之 方 便 說 , 「如不能善解此意,就使如來藏與梵我合化了」37

天 台 宗 肯 定 而 吸 納 如 來 藏 思 想,印 順 法 師 亦 以 為「天臺雖為弘揚龍 樹的中觀學,但已融攝了發揚了如來藏的教說」

38

。而 是 否 印 順 法 師 就 判 其 屬 真 常 唯 心 系 ? 在 天 台 宗 而 言,如 來 藏 思 想 屬 別 教,圓 教 亦 含 攝 之。

如 智 者 大 師《 維 摩 經 玄 疏 》云:「別教正明因緣假名、恒沙佛法、真如 佛性之理」

39

。「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中道實相之理,事 理具足,不偏不別」(T38.533a)。《 四 教 義 》言:「教圓者:正說中道」 (T46.722b)。 中 道 即 佛 性( 如 來 藏 )

40

。別 、圓 二 教 皆 明 中 道 佛 性 ,但 一

34《 如 來 藏 之 研 究 》序 文。但 是 印 順 法 師 附 言:「眾生的如來藏我,秘密大乘佛教中,

發展為『本初佛』,與印度的梵我一如,可說達到了一致的地步」 。

35《 成 佛 之 道 》 (增 註 本 ), 頁 393。 所 言 修 持 次 第 出 自 《 楞 伽 經 》 。

36《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頁 195。

37《 大 乘 起 信 論 講 記 》 頁 56。

38《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頁 302。

39《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38 下 。

40 智 者 以「 中 道 」即「 佛 性 」而 常 連 言 之,如《 四 教 義 》:「正觀生滅四諦,謗(傍)

觀無生、無量中道佛性之理,而正用生滅四諦」(《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54 上 )。

(8)

為 「 但 中 」 一 為 「 不 但 中 」

41

。 圓 教 之 所 以 為 圓 更 在 其 即 偏 而 中 、 即 事 而 理 , 諸 法 即 實 相 之 「 一 即 一 切 」 之 旨 。 所 以 天 台 宗 思 想 — 以 圓 教 為 代 表 , 並 不 適 宜 因 其 具 佛 性 思 想 , 即 以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三 系 之 區 分 而 判 其 僅 歸 屬 於 真 常 唯 心 論 。 對 於 此 點 印 順 法 師 當 亦 明 白 。 因 其 亦 確 知 天 台 有 別 於 別 教 之 圓 教 義 。 如 言 : 「別教為大乘不共,如阿賴耶識及如來藏為 依持;圓教則以法華為主」

42

。「臺宗判四教:藏、通、別、圓。……

別教進而講三諦,俗諦、真諦、中諦,也是主張差別的。圓教則即俗、

即真、即中,三諦是融即的」

43

。「龍樹的不共般若,天臺等說,即是 別、圓二教。換句話說,是詮表但中與圓中的」

44

。又 言 圓 教 性 具 之 理 :

「天臺宗的性具法門,以為十法界,一一各具十法界。一法 界即性具而成為事造時,餘九界不過隱而未現,而九界也即 不離此一界。這樣,一法攝於一切法中,一切法又攝於一法 中,等於在因論與遍因論。」45

所 以 印 順 法 師 說 天 台 宗 「 多 少 有 妙 有 不 空 的 氣 息 」 , 「 與 真 常 論 者 空 而 實 不 空 妙 有 的 思 想 合 流 」

46

,但 並 未 言 天 台 宗 即 屬 真 常 唯 心 系 思 想。

47

41《 法 華 玄 義 》:「『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 (《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704 下 -705 上 )

42《 華 雨 集 》 第 四 冊 , 頁 304。

43《 中 觀 今 論 》 頁 194。

44《 無 諍 之 辯 》 頁 135印 順 法 師 接 言 「這屬於後二系」 , 但 未 詳 明 。 此 處 其 意 或 只 在 表 明 不 共 般 若 不 屬 性 空 唯 名 論 , 故 未 詳 辨 。 若 細 究 之 , 別 教 之 唯 識 、 如 來 藏 思 想 分 屬 虛 妄 唯 識 、 真 常 唯 心 論 , 圓 教 則 不 盡 然 。

45 前 揭 書 , 頁 197。

46《 中 觀 今 論 》 : 「中土的天臺宗,從龍樹的思想而來,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多少

有妙有不空的氣息。但法法畢竟空,法法宛然有,較之他宗,仍與中觀義相近。

( 頁 192)。《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中國的三論宗、天台宗,都把現空交融的無礙,

與真常論者空而實不空妙有的思想合流。」 ( 頁 26)

47 陳 英 善 教 授 以 為,印 順 法 師「認為天台的判教所判為圓教之觀點,乃是基於常住 不變之如來藏思想。47恐 未 必 是 。 其 引 《 如 來 藏 之 研 究 》 一 書 所 言 : 「『涅槃經』

不說『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也不說『一法具一切法』,『一行具一 切行』,大概宣說如來常住,久已成佛,所以天臺學看作與『法華經』同為圓教。

( 頁 270)此 處 印 順 法 師 說 得 或 許 快 了 些,但 依 此 即 言 其 單 以 言 佛 性 如 來 藏 即 斷 為 圓

(9)

而 印 順 法 師 認 為 天 台 宗( 智 顗 )是 學 本 於 羅 什 性 空 之 學 而 融 入《 涅 槃 經 》

「 真 常 妙 有 」( 佛 性 )之 說,為 大 成 南 土 之 學 的「 真 空 妙 有 」說,而「 反 唯 心 之 緣 起 說,與 北 朝 之『 真 常 唯 心 』之 緣 起 論

48

迥 異 」

49

。其 差 別 即 是 天 台 所 言 別 、 圓 二 教 之 不 同 :

「依天台宗的見地說,如只說如來藏具足清淨法,而說世間 生死雜染法,不是如來藏自性所具有,這就是別教的見解,

必落於『緣理斷九』的結論。非說法法如是、本來如是,佛 法界中性具九法界而不斷,這才是圓義。」50

印 順 法 師 在 《 中 觀 今 論 》 中 說 得 好 :

「『妙有真空』二諦(姑作此稱):……中國三論宗和天臺 宗的圓教,都是從此立場而安立二諦的。此中所說俗諦的妙 有,即通達畢竟空而即是緣起幻有的,此與二諦別觀時後得 智所通達的不同。這是即空的緣起幻有,稱為妙有,也不像 不空論者把緣起否定了,而又標揭一真實不空的妙有。」51 上 述 為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基 本 義 理 系 統 之 判 定 。 對 天 台 宗 所 論 各 種 教 說 , 則 其 不 只 有 所 肯 定 , 亦 有 批 評 否 定 者 。 以 下 即 分 別 細 述 之 。

五、對天台宗之肯定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宗 之 肯 定 包 括 : 引 用 天 台 教 相 以 幫 助 詮 說 、 肯 定 天 台 說 法 之 正 確 , 與 讚 揚 天 台 之 詮 釋 與 教 學 等 幾 方 面 。 茲 將 所 提 及 者 條 述 如 下 。

(一)引用天台之詮說

教 , 恐 亦 未 必 是 。

48《 佛 教 史 地 考 論 》:「遠自『地論』初翻,北土即奠定真常唯心之學統。」 ( 頁 48)

49 參 見 《 佛 教 史 地 考 論 》 之 〈 中 國 佛 教 史 略 〉 , 頁 28-29。 同 書 又 言 : 「天台為南朝 學統之大成,精嚴博雅,教觀並重,與北學之真常唯心本自不同。故當其復興,

既排山外雜於唯心之異計,亦與禪者有諍。」 ( 頁 81)

50《 大 乘 起 信 論 講 記 》 頁 295。

51《 中 觀 今 論 》 頁 210。

(10)

印 順 法 師 引 用 天 台 宗 之 教 相 以 會 通 或 幫 助 詮 釋 了 解 者 , 有 : 1.五 時 說 之 「 方 等 時 」

52

。 2.藏 教 菩 薩

53

。 3.別 教 與 「 借 別 明 通 」54。 4.三 種 空 : 分 破 空 、 觀 空 、 自 性 空( 本 性 空 )

55

。 5.析 法 空56。 6.六 即 說

57

。 7.四 種 佛 土

58

。8.「 勝 應 身 」與「 尊 特 身 」

59

。9.體 真 止

60

。10.觀「 四 生 」不 可 得

61

。 11. 「 開 圓 解 」

62

。 如 是 等 等 。

(二)肯定天台教判

對 於 天 台 宗 之 判 教 說,印 順 法 師 有 幾 點 肯 定。一 是 肯 定 其 能 靈 活 地 處 理 佛 陀 之 一 切 言 教 。 二 是 化 法 四 教 說 與 印 度 佛 教 之 發 展 史 實 大 體 相 當 。 三 是 肯 定 一 些 用 語 之 恰 當 。 以 下 分 別 說 之 。

1.靈活處理一切言教

52 印 順 法 師 言 : 在 教 化 層 次 上 , 一 是 以 小 乘 法 , 二 是 聽 大 乘 法 , 毀 呰 聲 聞 而 為 大 菩 薩 授 記 作 佛 等 ,「這與『文殊法門』等相當,天臺宗稱之為『方等時』」《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 頁 1181) 。

53 本 生 談 所 說 的 菩 薩 道 , 天 台 家 稱 為 「 藏 教 菩 薩 」 。 見 《 佛 在 人 間 》 頁 62。

54《 攝 大 乘 論 》 與 《 成 唯 識 論 》 說 有 通 達 、 修 習 二 種 菩 薩 位 之 不 同 , 印 順 法 師 引 天 台 說 其 分 別 如 別 教 與 「 借 別 明 通 」 。 見 《 攝 大 乘 論 講 記 》 頁 474。

55 參 見 《 寶 積 經 講 記 》 頁 116、 《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 頁 23。

56《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 頁 139。

57 參 見 《 教 制 教 典 與 教 學 》 頁 176-7、 《 攝 大 乘 論 講 記 》 頁 400。

58《 淨 土 與 禪 》 頁 7-8。

59《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 「『中品般若』的佛,似乎殊勝得多,然釋尊 敷坐,入三昧,又出三昧,與釋尊平常的生活相合。然後放光、動地,現種種神 通。那時的釋尊,『於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天臺家稱之為『勝應身』、『尊 特身』。」 ( 頁 749)

60《 中 國 禪 宗 史 》:「『起信論』的真如三昧,可說是天臺「體真止」。」( 頁 60)

61《 華 雨 集 》第 五 冊 :「問:修定時如何修緣起空觀? 答:先要深切了解緣起無自 性的道理,然後把它『歸納』起來,歸納成原則性的。比如觀『四句』不可得,

天臺宗觀『四生』不可得。」 ( 頁 136)

62《 中 國 禪 宗 史 》:「神會所說的知解,約教義說,是(大乘了義)『聞所成慧』;

天臺家稱之為『開圓解』。」 ( 頁 334)

(11)

佛 教 法 門 眾 多,本 是 適 應 不 同 之 根 機 而 不 能 執 著 定 法。三 論 宗 之「 破 而 不 立 」 即 在 彰 顯 此 佛 法 意 趣 , 而 能 活 潑 潑 地 當 機 應 用 。 不 只 三 論 宗 如

此,印 順 法 師 稱 讚 天 台 宗「更有建設性,窺透了一切佛法應機的淺深,

從義理上,修法上,……條理成嚴密的教判(法的分類)。然而嚴密 的教觀,並不拘滯,還是靈活的,圓通的。通一切經法而不著,天臺 與三論──成長於江東的佛法,是這樣靈活的處理了一切言教」

63

2.讚統攝佛法

天 台 宗 不 只 靈 活 的 處 理 一 切 佛 法 , 且 將 如 是 眾 多 不 同 之 法 門 統 貫 條

理 , 「組成淺深的進修歷程,顯出彼此間的差別,又顯出彼此間的關

聯」,此 即 是 判 教 說。由 於 如 此,「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 的完整性,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對 此,印 順 法 師 讚 天 台 、

華 嚴 有 其 功 績 。 「因為臺賢大師門,統攝了全部佛法,而這難怪過去

學教的法師,不是天臺四教,就是賢首五教了!」

64

3.化法四教與印度佛教發展時期相當

在 天 台 之 教 判 中 ,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 天 台 之「 化 法 四 教 」「從義理上 說,與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發展,倒是相當接近的」65。 所 謂 接 近 是 指 天 台 所 判 的 藏 、 通 、 別 、 圓 四 教 約 相 當 於 印 順 法 師 所 區 分 的 , 印 度 佛 教 發 展 史 的 佛 法 ( 指 初 期 佛 教 ) 、 初 期 大 乘 佛 法 、 後 期 大 乘 佛 法 與 秘 密 大 乘 佛 法 四 個 時 期 。

藏 教 是 以 經、律、論 三 藏 為 名,以 二 乘 之 小 乘 教 為 主 而 旁 及 菩 薩 者 。 此 點 與「 佛 法 」既 含 菩 薩 之 本 生 故 事,亦 有 佛 之「 所 行 藏 」、「 佛 譬 喻 」

63《 中 國 禪 宗 史 》 頁 93。

64《 成 佛 之 道 》 (增 註 本 )〈 自 序 〉 頁 2。 印 順 法 師 續 言 : 「但臺賢的重心在圓教,直 入圓教,才是臺賢大師們的真正意趣,所以仍不免偏取。」 ( 頁 2-3) 以 天 台 宗 來 說 , 圓 教 所 言 方 為 究 竟 , 但 是 如 化 法 四 教 是 因 應 不 同 根 機 眾 生 而 說 法 者 , 圓 教 自 是 屬 於 適 合 圓 教 之 根 基 者 , 天 台 宗 義 並 未 要 眾 生 皆 直 入 圓 教 , 因 此 說 天 台 「 不 免 偏 取 」 是 不 正 確 的 。

65《 華 雨 集 》 第 四 冊 , 頁 10。

(12)

等 事 實 符 合,故 印 順 法 師 以 為:「『佛法』既通於聲聞(緣覺)、菩薩、

佛,稱之為『藏教』,應該比『小教』(按:華嚴宗之稱呼)好些」

66

。 通 教 明 般 若 空 義,為 三 乘 所 共。三 乘 人「同斷三界見思,得一切智;

同求有餘、無餘二種涅槃」

67

。 印 度 初 期 大 乘 經 教 即 是 廣 說 空 義 , 且 聲 聞 阿 羅 漢 所 證 與 菩 薩 無 生 法 忍 相 當,只 是 菩 薩 悲 願 深 切,忍 而 不 證。又 , 立 「 通 」 之 名 表 其 能 近 通 二 乘 ( 藏 教 ) , 遠 通 別 、 圓 二 教

68

。 而 印 度 初 期 大 乘 即 是 從 「 佛 法 」 ( 藏 教 ) 引 發 而 來 , 發 揚 大 乘 而 含 容 三 藏 教 法 。

又 , 「『初期大乘』多說空義,而空的解說不同,如『涅槃經』以空

為佛性,這就是通於『別』『圓』了」

69

。 所 以 印 順 法 師 對 此 「 通 」 字 之 用 「覺得非常好」 !

別 教 則 是 「 不 共 二 乘 人 說 , 但 教 菩 薩 , 故 名 別 教 」

70

。 此 教 「 正 明 因 緣 假 名 、 恒 沙 佛 法 、 真 如 佛 性 之 理 」

71

。 而 印 度 後 期 大 乘 佛 法 以 空 為 有 餘 ( 不 了 義 ) 說 , 別 說 不 空 之 如 來 藏 ( 佛 性 ) 、 自 性 清 淨 心 , 此 正 是 其 特 色 。

天 台 圓 教 宗《 法 華 》、《 涅 槃 》。《 法 華 經 》言 開 示 悟 入 佛 之 知 見 , 開 跡 顯 本 , 表 示 佛 的 壽 命 無 量 , 常 住 不 滅 。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圓滿的佛 果觀,在『大乘佛法』中,表顯於『法華』及『華嚴經』中。圓滿佛 德的信仰與理想,與『秘密大乘佛法』──『如來為本之天佛一如』,

有一致的理趣」。所 以 說 天 台 圓 教 近 似 印 度 秘 密 大 乘 佛 法 。「不過臺、

賢重於法義的理密(圓),與「秘密大乘」的重於事密,還有些距離」

72

66 前 揭 書 , 頁 11。

67 智 顗 《 四 教 義 》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47 下 )。

68 參 見 《 四 教 義 》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22 上 )。

69《 華 雨 集 》 第 四 冊 , 頁 12。

70 智 顗 《 維 摩 經 玄 疏 》 (《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32 下 )。

71《 維 摩 經 玄 疏 》 (《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38 下 )。

72《 華 雨 集 》 第 四 冊 , 頁 16。

(13)

雖 然 印 順 法 師 如 此 肯 定 , 但 畢 竟 天 台 之 化 法 四 教 乃 為 教 義 內 容 之 淺 深 作 分 別 , 非 為 說 佛 法 發 展 之 時 序 , 故 意 義 並 不 大 。 反 而 , 可 由 此 而 彰 顯 的 是 : 天 台 宗 之 藏 、 通 、 別 、 圓 化 法 四 教 說 , 確 實 是 佛 法 教 義 中 所 實 具 有 的 , 由 此 可 得 到 另 一 番 印 證 。 除 此 之 外 , 印 順 法 師 亦 指 出 , 「 約 部 分 意 義 說 」 , 此 四 教 與 印 度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發 展 史 相 符 合 。

4.化法四教與印度初期大乘佛教發展相符

印 順 法 師 於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一 書 中 闡 釋 《 法 華 經 》 時 言 , 如 來 之 方 便 教 化 可 有 四 個 層 次 : 一 、 以 小 乘 法 教 化 。 二 、 參 預 大 乘 法 會,聽 大 乘 法。此 時 如 來 毀 呰 聲 聞 小 乘 而 為 大 菩 薩 授 記 作 佛,與「 文 殊 法 門 」 等 相 當 , 天 台 宗 稱 為 「 方 等 時 」 。 三 、 如 《 般 若 經 》 中 , 聲 聞 阿 羅 漢 ( 須 菩 提 Subhûti) 承 佛 力 為 菩 薩 說 般 若 波 羅 蜜 。 四 、 法 華 會 上 , 開 權 顯 實,會 三 乘 入 一 乘。

73

以 此 而 言,則 天 台 所 說 五 時 教: 華嚴、三藏

(鹿苑)、方等、般若、法華(及涅槃),正與此相符。但是印順法師以為,因 為《 法 華 經 》成 於「 中 品 般 若 」大 成 之 後,所 以 先 說「 方 等 」而 後 說「 般 若 」 。 而 在 大 乘 佛 教 史 上 , 「 原 始 般 若 」 所 言 須 菩 提 之 承 佛 力 說 般 若 法 是 很 早 的 。 屬 方 等 教 之 「 文 殊 法 門 」 則 約 興 起 於 「 下 品 般 若 」 晚 期 , 盛 於 「 中 品 般 若 」 時 代 。 故 所 說 須 菩 提 說 法 之 般 若 教 應 早 於 方 等 教 , 而 非

在 其 後。若 是「約天臺的化法四教說,『藏』─小乘,『通』─般若,

『別』─方等,『圓』─法華,約部分意義說,與初期大乘佛教史的 開展過程,倒是相當符合的」

74

同 樣 地 , 天 台 化 法 四 教 不 管 是 與 印 度 佛 教 從 佛 法 到 秘 密 大 乘 四 個 時 期 之 演 進 相 應 , 或 是 與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發 展 相 符 , 其 意 義 均 不 大 。 至 於 五 時 說 以 方 等 教 先 於 般 若 教 , 則 就 天 台 是 以 《 大 品 般 若 》 為 般 若 教 之 代 表 而 言 , 亦 不 能 說 其 不 符 史 實 。

5.肯定文殊師利有關經典為方等部

73 參 見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頁 1181。

74《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頁 1182。

(14)

天 台 宗 言 方 等 教 以 《 維 摩 詰 經 》 為 代 表 , 說 其 主 旨 在 「 彈 偏 斥 小 , 歎 大 褒 圓 」 。 印 順 法 師 肯 定 此 說 : 「 與 文 殊 師 利 Mañjuçrî有 關 的 經 典 , 的 確 是 有 這 種 意 義 」

75

6.肯定「藏教」、「通教」之用語

印 順 法 師 肯 定 天 台 化 法 四 教 稱 「 佛 法 」 ( 原 始 佛 教 ) 為 「 三 藏 教 」 之 恰 當,且 較 諸 華 嚴 宗 之 稱 為「 小 教 」要 好。此 點 前 已 述 及,茲 不 再 述 。

印 順 法 師 亦 稱 讚 天 台 「 通 教 」 之 語 用 得 非 常 好 。 此 點 亦 已 見 前 , 不 再 重 複 。

(三)肯定圓教初住位說

天 台 宗 依《 菩 薩 瓔 珞 本 業 經 》說 圓 教 修 行 證 道 有 五 十 二 位 次:十 信 、 十 住 、 十 行 、 十 迴 向 、 十 地 、 等 覺 、 妙 覺

76

。 當 證 得 初 住 位 時 即 能 分 破 無 明,分 證 中 道、佛 性

77

。此 時「 若 人 應 以 佛 身 得 度 者,即 八 相 成 道 」,

現 成 佛 相

78

。 對 此 , 印 順 法 師 亦 肯 定 之 。 其 以 為 :

「初住菩薩,能少分見法身。如華嚴經說:初住菩薩,悟不 由他,也即是見法身義。……一般的說,初地菩薩,才能正 見法身,分身百界,示現成佛。其實,初住菩薩,能少分見,

能以願力神變,現成佛相,也是大乘所共許的。」79

(四)肯定對般若空可有不同解悟

75 前 揭 書 , 頁 981。

76 其 前 復 有「 五 品 弟 子 位 」。參 見 智 顗《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義 》(《 大 正 藏 》卷 33,頁 733 上 )。

77《 維 摩 經 玄 疏 》 云 : 「十住初心,發圓真智慧,斷無明初品」 (《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40 下 )。《 摩 訶 止 觀 》亦 云 :「次入初住,破無明,見佛性」(《 大 正 藏 》卷 46,

頁 99 上 )。

78《 摩 訶 止 觀 》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10 下 )。

79《 大 乘 起 信 論 講 記 》 頁 324-5。

(15)

天 台 宗 提 到 不 同 根 性 者 對 般 若 法 門 之 「 一 切 皆 空 」 可 能 有 不 同 之 解 悟 :

「《大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 見空及與不空。』……空著若破,但是見空,不見不空也。

利人謂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

一切法趣如來藏。」80

印 順 法 師 認 為 此 說 「 說 得 好 」 , 因 為 :

「『般若經』所說的空,有一類根性,是於空而悟解為不空 的;這就是在一切不可得的寂滅中,直覺為不可思議的真性

(或心性)。大乘佛教從性空而移入真常妙有,就是在這一 意趣下演進的。」81

(五)讚三因佛性說

智 者 大 師 依《 涅 槃 經 》而 立「 三 因 佛 性 」說:正 因 佛 性、了 因 佛 性 、 緣 因 佛 性 。 如 依 《 涅 槃 經 》 本 文 來 說 , 略 有 不 同 。 《 涅 槃 經 》 〈 師 子 吼 菩 薩 品 〉 中 只 一 再 說 到 不 同 的 二 因 : 正 因 與 緣 因 、 正 因 與 了 因 , 或 是 生 因 與 了 因 。 如 綜 合 起 來 則 有 正 因 、 緣 因 、 了 因 、 生 因 四 種 名 。 而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 「經文所說的,沒有天臺學者所說的那麼圓妙!」 但 是 「天 臺學者,依『涅槃經』立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

也許比『涅槃經』說得更好!」

82

(六)讚止觀之學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教 學 最 為 讚 嘆 而 無 所 訾 議 的 就 是 止 觀 之 學 了 。 他 認 為 智 顗 之 學 的 精 髓 即 在 止 觀 。 述 三 種 止 觀 的 《 六 妙 門 》 、 《 次 第 禪 門 》

(《 釋 禪 波 羅 蜜 次 第 法 門 》)與《 摩 訶 止 觀 》皆 不 朽 之 典 籍。其 中,《 次

第 禪 門 》「乃綜貫『智論』之所說,組為條理嚴密,可由易入之法門,

80《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義 》 (《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703 上 )。

81《 中 國 禪 宗 史 》 頁 55。

82《 如 來 藏 之 研 究 》 頁 266、 264。

(16)

可謂龍樹功臣矣!」83

六、對天台宗之否定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宗 義 雖 有 如 上 之 肯 定 與 讚 美 , 但 是 其 批 評 否 定 者 亦 多 。 其 對 天 台 判 教 之 依 準 、 五 時 說 , 圓 教 之 圓 中 、 圓 證 , 尤 其 是 各 種 諦 理 : 四 諦 、 二 諦 、 三 諦 說 , 與 天 台 宗 最 重 要 的 傳 承 之 一 : 一 心 三 智 , 乃 多 所 批 評 。 否 定 之 理 由 含 有 是 否 與 經 論 原 意 相 符 , 以 及 所 說 的 了 義 、 不 了 義 的 問 題 等 。 以 下 即 分 別 探 討 之 。

(一)專依《法華》判教不恰當

天 台 之 判 教 誠 然 以 《 法 華 經 》 之 會 三 歸 一 ( 會 三 乘 歸 一 佛 乘 ) 、 開 權 顯 實 、 開 跡 顯 本 為 重 要 依 準 , 並 以 同 證 圓 理 為 最 終 旨 歸 。 印 順 法 師 批

評 言 : 「專依『法華經』來判攝一切大乘,不可能是最恰當的!」 因

為 「『法華經』的開權顯實,是為聲聞人說的,也就是迴小入大的大 乘;大乘法中,還有直入大乘道的大乘」

84

。也 就 是 認 為 單 依 為 聲 聞 人 之 迴 小 入 大 而 說 的 《 法 華 經 》 來 判 攝 一 切 大 乘 並 不 是 最 恰 當 的 , 因 為 大 乘 法 中 還 有 直 入 大 乘 道 的 大 乘,即 非《 法 華 經 》所 顧 及。然 而《 法 華 經 》 之 開 權 顯 實 、 會 三 歸 一 , 雖 令 聲 聞 人 迴 小 入 大 , 乃 是 為 一 切 眾 生 皆 歸 佛 乘 , 非 僅 單 為 聲 聞 人 說 。 又 , 《 法 華 經 》 言 : 「但說無上道」

85

; 「盡 教以佛道」

86

; 「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87

等 , 所 含 蘊 的 豈 非 即 是 直 入 大 乘 之 道 ? 而 天 台 宗 之 判 教,自「 五 時 說 」言,初 時《 華 嚴 》 教 即 不 共 二 乘 , 專 為 利 根 大 菩 薩 說 , 令 得 直 入 大 乘 道 ; 由 「 化 儀 四 教 」 說 , 頓 教 即 是 頓 直 說 圓 , 豈 非 直 入 大 乘 ? 以 「 化 法 四 教 」 論 , 圓 教 為 信 圓 理、起 圓 行,自 始 即 直 觀 究 竟 實 相,非 直 入 大 乘 而 何 ? 故 不 論 是 就《 法

83《 佛 教 史 地 考 論 》 頁 28-9。

84《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頁 1182。

85《 妙 法 蓮 華 經 》 (《 大 正 藏 》 卷 9, 頁 10 上 )。

86《 妙 法 蓮 華 經 》 (《 大 正 藏 》 卷 9, 頁 8 中 )。

87《 妙 法 蓮 華 經 》 (《 大 正 藏 》 卷 9, 頁 40 中 )。

(17)

華 經 》 或 是 天 台 判 教 言 , 說 「專依『法華經』來判攝一切大乘,不可 能是最恰當的!」 並 不 恰 當 。

(二)五時說不符史實

天 台 宗 之 判 教 有 「 五 時 」 說 , 即 以 一 切 經 教 為 如 來 所 說 , 並 且 是 有 計 畫 地 依 序 說 此 五 種 經 教 : 華 嚴 、 三 藏 ( 鹿 苑 ) 、 方 等 、 般 若 、 法 華 及 涅 槃 。 五 時 教 判 非 由 天 台 宗 之 智 者 大 師 始 創 , 而 是 當 時 之 南 北 朝 諸 師 先 已 論 及88,智 者 批 判 性 地 繼 承,於 內 容 則 多 所 修 正 調 整。印 順 法 師 以 為 , 此 「以一切經為佛說,依佛說的先後而判的,如古代的五時教,『華 嚴經』的三照,如作為出現於歷史的先後,那是不符實況的!」

89

對 此,

以 現 代 學 界 之 研 究 成 果 言 , 已 然 可 斷 定 以 大 乘 經 亦 佛 陀 親 口 所 說 並 不 正 確 ; 五 時 說 之 經 典 出 現 先 後 順 序 亦 不 全 然 符 合 事 實 。 雖 然 如 此 , 站 在 智 者 大 師 當 時 之 時 代 背 景 , 未 有 今 日 文 獻 考 據 學 之 成 果 , 相 信 經 典 所 說 是 天 經 地 義 的 事 。 在 此 之 下 , 智 者 能 依 眾 經 所 述 而 彙 整 出 統 貫 一 致 的 經 論 時 序 之 說 法 , 亦 是 令 人 感 佩 的 。

(三)圓教無法始即圓證三諦

天 台 宗 立 圓 教 , 自 始 即 作 一 心 三 觀 , 觀 即 空 即 假 即 中 , 三 諦 圓 融 之 理

90

。 入 初 住 位 時 即 能 圓 證 此 理 。 印 順 法 師 反 對 此 義 , 以 為 :

「印度的大乘,無論是龍樹菩薩的中觀,彌勒、無著、世親 菩薩的唯識,都與中國的圓教不同。……菩薩修行悟入,是 有次第的。先要證悟一切法不現前,通達空性。然後起如幻 智,通達一切有。起初是彼此出沒,有前後的,久久才能二

88 詳 見 拙 作〈 天 台 對 南 北 朝 判 教 說 之 判 攝 〉(《 哲 學 與 文 化 月 刊 》297, 第 廿 六 卷 第 二 期 , 民 國 88 年 2 月 )。

89《 華 雨 集 》 第 四 冊 , 頁 10。 又 , 相 關 之 批 評 , 如 前 述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以 須 菩 提 說 法 為 例 之 般 若 教 應 出 現 在 方 等 教 之 前 , 而 非 其 後 。 筆 者 對 此 之 回 應 亦 已 見 前 。

90《 摩 訶 止 觀 》:「圓教初心即修三觀,不待二觀成」(《 大 正 藏 》卷 46, 頁 81 上 )。

圓教五品之初,秖是凡地,即能圓觀三諦」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83 上 )。

(18)

諦圓融無礙。」91

亦 即 其 主 張 空、假 二 諦 當 次 第 證,久 之 才 能 二 諦 圓 融( 相 當 於 證 中 道 諦 ),

而 反 對 有 圓 教 始 即 證 即 空 即 假 即 中 之 情 況 。 因 為 「沒有通過真如的證 悟,是不能通達諸行如幻的」

92

。 依 照 天 台 宗 之 說 法 , 圓 教 行 人 修 一 心 三 觀 而 證 三 諦 圓 融 ( 即 空 即 假 即 中 ) , 修 是 圓 融 修 , 證 則 有 次 第 證 。 就 修 而 言 , 亦 有 如 所 言 「 彼 此 出 沒 」 之 出 入 修 。 如 《 摩 訶 止 觀 》 云 :

「圓人一心出入(按:出入空、假、中三諦),亦能別出入,

謂:多入中,少入二(按:空、假);多入二,少入中。多 入空、中,少入假;多入假,少入空、中。多入假、中,少 入空;多入空,少入假、中。雖別增減,而三諦不缺。」93 以 證 而 言,印 順 法 師 所 說 的:「中國天臺宗,華嚴宗,稱為圓教。在最 初證悟時,以為就能證悟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即空即假即中。」

94

是 在 圓 教 初 住 位 者,其 前 則 尚 有 五 品 弟 子 位 為 伏 見 假;十 信 位 破 假 入 空

95

, 亦 是 從 空 入 假 ( 約 下 根 說 )

96

。 此 即 合 所 說 。 又 , 亦 不 能 排 除 有 根 性 極 利 者 之 可 能 。 如 慧 思 若 不 過 早 領 導 僧 團 , 一 心 專 修 , 即 能 實 證 圓 教 初 住 位

97

(四)四門之說不合原意

天 台 言 四 教 之 外 , 各 教 又 各 開 四 門 : 有 、 空 、 有 空 ( 亦 有 亦 空 ) 、

91《 華 雨 集 》 第 一 冊 , 頁 309。

92 同 前 註 。

93《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9 下 。

94《 華 雨 集 》 第 一 冊 , 頁 309。

95《 摩 訶 止 觀 》 : 「若就圓教破思假位者,初破見假正是初信;從第二信至第七信

是破思假。欲細分品秩以對諸信,准前可知。八信至十信斷習盡。」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3 上 )。

96《 摩 訶 止 觀 》 : 「圓教十信,六根淨時,即遍見聞十法界事。若是入空,尚無一

物;既言六根互用,即是入假位也。」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9 下 )

97 湛 然 《 止 觀 輔 行 傳 弘 決 》 : 「 南 嶽 ( 慧 思 ) 云 : 望 入 銅 輪 ( 按 : 即 入 初 住 位 ) , 領 眾 太 早 , 但 淨 六 根 ( 按 : 此 為 十 信 位 ) 。 」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348 上 )

(19)

非 有 非 空98。印 順 法 師 於《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言,《 中 論 》〈 觀 法 品 第 十 八 〉 之 「 一 切 實 非 實 ; 亦 實 亦 非 實 ; 非 實 非 非 實 , 是 名 諸 佛 法 。 」 所 言 為 三 門,而「古代的天台、三論學者,根據本頌,說有四門入實相:即一、

一切實相,二、一切非實門;三、亦實亦非實門;四、非實非非實門」

99。實 則 天 台 四 門 之 說 非 單 依 此 得 。 且 依 梵 文 及 青 目 之 釋 , 此 頌 應 是 作 四 門 解 才 對100

(五)四種四諦不合原意

天 台 判 教 最 重 要 的 基 礎 架 構 之 一 即 是 化 法 四 教 說 。 既 有 各 教 法 , 自 亦 應 有 所 說 之 諦 理。相 應 於 四 教,智 者 大 師 即 立 有 四 種 四 諦:生 滅 四 諦 、 無 生 ( 滅 ) 四 諦 、 無 量 四 諦 、 無 作 四 諦 , 分 別 為 藏 、 通 、 別 、 圓 四 教 所 說 。 對 此 ,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 古 人 只 說 大 小 二 種 四 諦 而 已 , 天 台 四 種 四 諦 說 並 不 符 經 論 原 意 。 其 《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 言 :

「一分大乘學者,離小說大,所以說有有作四諦,無作四諦;

有量四諦,無量四諦;生滅四諦,無生四諦。天台家因此而 判為四教四諦,古人實不過大小二種四諦而已。」101

《 勝 鬘 經 講 記 》 亦 云 :

「天台宗依此立四教四諦:藏教是生滅四諦,通教是無生滅 四諦,別教是無量四諦,圓教是無作四諦。然依本經說,只 有二種四諦:一約聲聞緣覺智境說,即作聖諦,或名有量聖 諦;一約如來智境說,即無作聖諦,或名無量聖諦。」102

98《 維 摩 經 玄 疏 》 : 「仰尋佛法既有四教不同,今約教明門,各有四別:一、三藏 四門,二、通教四門,三、別教四門,四、圓教四門。一、明三藏教四門,即為 四:一、有門,二、空門,三、有空門,四、非有非空門。」 (《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57 中 )

99《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 頁 337-8。

100《 中 論 》 : 「諸佛無量方便力;諸法無決定相。為度眾生,或說一切實;或說一

切不實;或說一切實不實;或說一切非實非不實。」 (《 大 正 藏 》 卷 30, 頁 25 上 )

101《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 頁 443。

102《 勝 鬘 經 講 記 》 頁 212。

(20)

考 諸 有 作 、 無 作 , 有 量 、 無 量 四 諦 之 說 係 出 自 《 勝 鬘 經 》 。 《 勝 鬘 經 》

< 法 身 章 > 言 四 諦 有 兩 種( 二 聖 諦 ):「( 有 )作 聖 諦 」與「 無 作 聖 諦 」,

此 二 者 分 別 即 是 二 乘 所 知 之 「 有 量 四 聖 諦 」 與 佛 方 能 究 竟 之 「 無 量 四 聖 諦 」。二 乘 是 依 他 人 教 方 知,所 知 所 證 為 有 限 量 者;如 來 則 依 自 力 而 知 , 所 知 所 證 是 無 限 量 的 : 能 「知一切受苦,斷一切受集,證一切受滅,

修一切受滅道」

103

。 「 作 」 是 作 功 、 加 行 之 意104。 「 有 作 、 無 作 」 之 意 如 智 者 大 師 於《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義 》所 解 釋 的:「二乘觀諦,得法不盡,

更有所作,故名『有作』。……佛知無窮盡,更無所作,故名『無作』」

105

若 就《 勝 鬘 經 》之 意 來 看,所 說 確 實 只 有 兩 類 四 諦。有 作 即 是 有 量 ; 無 作 即 是 無 量 , 只 是 分 別 之 判 準 不 同 。 事 實 上 在 智 者 之 前 的 慧 遠 已 知 作

此 解 讀,智 者 亦 已 知 之,但 是「如此釋者,雖唱四名,但成二義,非今

所用」

106

。 智 者 借 《 勝 鬘 經 》 「 無 量 、 無 作 」 之 名 , 並 會 通 其 「 有 作 四 諦 」 即 是 「 生 滅 四 諦 」 ; 「 有 量 四 諦 」 即 是 「 無 生 四 諦 」 。 而 智 者 立 四 種 四 諦 , 分 別 配 屬 化 法 四 教 所 說 , 主 要 則 是 根 據 《 大 般 涅 槃 經 》 之 旨 。 如 其 《 四 教 義 》 言 :

「問曰:何處經論出此四種四諦﹖

答曰:若散說諸經論趣緣,處處有此文義,但不聚在一處耳。

《大涅槃經》明慧聖行,欲為五味譬本,是以次第分別,明 此四種四諦。《勝鬘》亦有四種四諦之文,所謂有作四諦、

有量四諦、無作四諦、無量四諦。但《涅槃》、《勝鬘》明 無量四諦,詮次不同,義意少異。」107

103《 勝 鬘 師 子 吼 一 乘 大 方 便 方 廣 經 》 : 「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諦義。何以 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說無作聖諦義者,

說無量四聖諦義。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斷一切受集,證一切受滅,修 一切受滅道。」 (《 大 正 藏 》 卷 12, 頁 221 中 )

104《 勝 鬘 經 講 記 》 : 「 作 , 是 功 勳 、 加 行 。 」 ( 頁 212)

105《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700 下 。

106《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義 》 (《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700 下 )。

107《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25 中 -下 。

(21)

《 維 摩 經 玄 疏 》 更 明 言 :

「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二、無生四諦,三、無量四 諦,四、無作四諦。大意出《大涅槃經》。」108

但 是 《 涅 槃 經 》 並 無 四 種 四 諦 之 明 文 , 故 應 是 智 者 大 師 先 有 四 教 四 種 四 諦 之 觀 念 , 而 後 於 經 文 中 洞 見 出 者 。 所 以 吾 人 可 以 說 : 智 者 大 師 之 立 四 種 四 諦,並 非 其 不 解 經 文 而 誤 讀,而 是 基 於 立 教 所 需,作 創 發 性 的 詮 釋 。

(六)二諦說偏真諦

依 龍 樹 中 觀 宗 之 見 , 「 諸 佛 依 二 諦 為 眾 生 說 法 , 一 以 世 俗 諦 , 二 第 一 義 諦 」

109

。第 一 義 諦 為 一 切 法 空;雖 空 而 一 切 法 依 緣 起,宛 然 而 有

110

。 故 如 印 順 法 師 所 說 : 「 二 諦 不 即 不 離 而 需 要 完 滿 的 善 巧 二 諦 , 即 不 能 稍 有 所 偏 」

111

。而 其 認 為「 以 中 觀 宗 的 見 解 來 批 評,唯 識 偏 重 於 差 別 事 相 , 多 明 俗 諦 ; 天 臺 、 賢 首 偏 重 於 平 等 本 性 , 多 明 真 諦 」

112

。 然 而 , 天 台 宗 所 最 強 調 的 即 是 不 偏 空 有 之 中 道 觀 , 即 空 即 有 、 空 有 不 二 的 圓 融 觀 , 如 何 卻 說 天 台 偏 於 平 等 本 性 , 多 明 真 諦 ? 如 印 順 法 師 自 己 在 《 中 觀 今 論 》 一 書 中 亦 言 : 中 國 三 論 宗 和 天 臺 宗 的 圓 教 都 是 從 「 妙 有 真 空 」 的 立 場 而

安 立 二 諦 的,是「佛菩薩悟入法法空寂,法法如幻,一念圓了的聖境。

即真即俗的二諦並觀,……但在一念頓了畢竟空而當下即是如幻 有……於無差別中作差別說」

113

(七)含中二諦為真常論

108《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34 中 。 《 法 華 玄 義 》 亦 言 : 「其義出《涅槃》<聖行品> (《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700 下 -701 上 )。 《 摩 訶 止 觀 》 : 「四諦名相出《大經》<聖 行品>,謂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5 中 )。

109《 中 論 》 (《 大 正 藏 》 卷 30, 頁 32 下 )。

110《 中 論 》 :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 大 正 藏 》 卷 30, 頁 33 上 )

111《 中 觀 今 論 》 頁 198。

112 前 揭 書 , 頁 197。

113 前 揭 書 , 頁 210。

(22)

天 台 宗 立 七 種 二 諦 說:藏 二 諦、通 二 諦、別 入 通 二 諦、圓 入 通 二 諦 、 別 二 諦 、 圓 入 別 二 諦 、 圓 二 諦

114

。 其 中 之 「 別 入 通 」 與 「 圓 入 通 」 者 , 即 是 通 教 之 利 根 菩 薩 , 能 由 通 教 之 理 悟 入 中 道 之 別 教 理 , 與 一 切 即 中 道 之 圓 理

115

。 此 即 是 智 旭 《 教 觀 綱 宗 》 所 詮 釋 的 : 通 教 「亦 詮 兩 種 含 中 二 諦

116

( 一 者,幻 有 為 俗;幻 有 即 空、不 空 共 為 真,是 通 含 別 二 諦,故 受 別 接 。 二 者,幻 有 為 俗;幻 有 即 空、不 空,一 切 法 趣 空 不 空 為 真,是 通 含 圓 二 諦,故 受 圓 接 )

117

對 此 ,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 「含中二諦,不是三乘共空的本 義,是真常論者的一種看法,一種解說」118。所 言 真 常 論 即 是 如 來 藏 思 想。天 台 宗 別、圓 二 教 之 中 道 觀 確 實 與 如 來 藏 說 相 會 通,言 中 道 佛 性119。 印 順 法 師 對 真 常 妙 有 論 — 如 來 藏 說 的 看 法 已 明 於 前 。 其 多 少 對 之 有 外 道 梵 我 論 的 質 疑 。 然 而 , 如 前 所 說 , 如 來 藏 思 想 並 不 能 說 為 外 道 梵 我 論 。 而 天 台 圓 教 也 不 等 於 真 常 論 。

(八)三諦說違論意

《 中 論 》最 有 名 的 偈 頌 之 一 就 是:「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 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120。智者 大 師 在約 三 諦明 四 教 所 詮 之 理 時,曾 引 用 此 偈 而 以 三 諦 釋 之 :

「《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即詮真 諦;『亦名為假名』,即詮俗諦也;『亦是中道義』,即詮

114 參 見 《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義 》 ( 《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702 下 -703 下 、 706 上 ) 。

115 參 見 《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義 》 ( 《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703 上 -中 ) 。

116 「 含 中 二 諦 」 一 語 始 為 湛 然 所 用 , 見 其 《 法 華 玄 義 釋 籤 》 ( 《 大 正 藏 》 卷 33, 頁 854 下 ) 、 《 止 觀 輔 行 傳 弘 決 》 (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235 上 ) 。

117《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939 下 。

118《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頁 193。

119 如《 維 摩 經 玄 疏 》云 :「二諦有二種:一者、理外二諦,二者、理內二諦。……

理內二諦者:約中道佛性以明二諦也。」 ( 《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56 中 -下 )

120《 大 正 藏 》 卷 30, 頁 33 中 。

(23)

中道第一義也。此偈即是申摩訶衍,詮三諦之理。」121 對 此 , 印 順 法 師 批 評 道 :

「天台家,本前一頌,發揮他的三諦論。在中觀者看來,實 是大有問題的。第一、違明文:龍樹在前頌中明白的說:『諸 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怎麼影取本頌,唱說三諦說?這 不合本論的體系,是明白可見的。第二、違頌義:這兩頌的 意義是一貫的,怎麼斷章取義,取前一頌成立三諦說。不知 後頌歸結到『無不是空者』122,並沒有說:是故一切法無不 是即空即假即中。如心經,也還是『是故空中無色』,而不 是:是故即空即色。華嚴經也沒有至於究竟,終是無相即有 相。這本是性空經論共義,不能附會穿鑿。要發揮三諦圓融 論,這是思想的自由。而且,在後期的真常唯心妙有的大乘 中,也可以找到根據,何必要說是龍樹宗風呢?」123

對 印 順 法 師 之 批 評 , 已 故 當 代 哲 學 大 師 牟 宗 三 先 生 雖 同 意 其 「 違 原 文 語 勢 」、「 違 二 諦 明 文 」,「 不 合 偈 文 之 原 義 」,但 是 為 天 台 開 解 道 :

「二諦三諦相函,並不相衝突,故義亦無相違也」

124

。 陳 英 善 教 授 以 為:「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空假中偈,實蘊含著二諦或三諦之可能,

智者大師將之解為三諦,近代學者之詮釋,則認為唯二諦而已,至於 誰是?誰非?誰代表龍樹之原意?恐非本文所能提供答案」

125

。 她 亦 試 著 從 兩 個 觀 點 來 說 明 二 諦、三 諦 之 相 通 無 異:一、依 智 者 大 師 的 看 法 , 講 二 諦 或 三 諦 , 皆 是 隨 順 因 緣 而 說 , 並 沒 有 絕 然 之 差 別 。 二 、 「 空 假 中 偈 」之 主 詞 唯 是 因 緣 所 生 法,空、假 名、中 道 皆 是 以 因 緣 法 而 說

126

,「故

121《 四 教 義 》 (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28 上 ) 。

122《 中 論 》於 此 頌 後 續 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 《 大 正 藏 》 卷 30, 頁 33 中 )

123《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 頁 475-6。

124 《 佛 性 與 般 若 》 頁 97。

125《 天 台 緣 起 中 道 實 相 論 》 頁 424-5。

126《 天 台 緣 起 中 道 實 相 論 》 : 「『空』是說明眾因緣生法無有自性,『假名』是說 明『空』亦是因緣生法假名施設的,故不可執空,不可以『空』為實性,『中道』

是用來描述這整個的運作過程所呈現的精神,所以『中道』實亦是因緣法而已。

( 頁 425)

(24)

《中論》空假中偈唯是一諦而已,因一諦實不可說,隨順因緣說成二 諦或三諦,乃至無量諦亦無妨」

127

然 而 , 就 龍 樹 之 《 中 論 》 來 看 , 將 之 詮 釋 為 三 諦 說 確 實 是 不 合 原 文 之 意 的 。 依 照 《 中 論 》 梵 文 原 典 及 「 佛 護 注 」 ( 《 中 論 》 注 釋 本 之 一 ) 藏 譯 本 之 解 析,下 半 偈 的「亦為是假名」及「亦是中道義」均 是 在 說 上 面 的「 空(無)」而 不 是「眾因緣生法」。全 偈 的 意 思 是 :「 凡 是 因 緣 而 生 ( 緣 起 ) 的 法 , 我 們 就 稱 之 為 空 性 ; 由 於 空 性 是 假 名 的 緣 故 , 所 以

[ 空 性 ]就 是 中 道 」

128

。 因 此 此 處 龍 樹 並 非 以「眾因緣生法」為 唯 一 主 詞,而 以「 空 」、「 假 名 」、「 中 道 」為 平 行 之 三 諦,共 同 形 容 緣 生 法 。

另 一 方 面 , 就 義 理 來 看 , 中 道 所 顯 之 意 為 : 諸 法 為 緣 起 故 空 , 即 勿 執 為 實 有 ; 而 空 亦 是 假 名 , 亦 勿 執 空 。 此 是 對 於 《 中 論 》 主 旨 : 第 一 義 諦 —空 義 之 闡 釋 說 明。配 合 前 偈:「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 俗諦,二第一義諦」

129

之 二 諦 說, 此 處 所 言 即 是 於 世 俗 諦 —執 實 有,與 第 一 義 諦 —一 切 法 空 之 二 諦 義 外 , 補 充 說 明 不 偏 實 有 亦 不 偏 空 見 之 中 道 義 。 雖 然 由 此 可 說 於 世 俗 諦 與 第 一 義 諦 外 , 尚 可 說 有 中 道 諦 , 但 其 亦 非 於 空 諦 ( 第 一 義 諦 ) 之 外 復 別 立 超 於 空 諦 之 上 的 另 一 諦 , 而 是 對 空 的 補 充 描 述

130

。 此 即 與 天 台 之 中 道 諦 不 同 。 天 台 之 中 道 諦 確 實 具 有 如 來 藏 思 想 , 且 此 如 來 藏 為 含 具 一 切 佛 法 者 , 而 不 只 是 表 明 空 亦 是 假 名 , 不 應 執 實 有 之 外 , 亦 不 應 執 實 空 ( 惡 取 空 、 空 見 ) 之 中 道 而 已 。 所 以 天 台 的 中 道 觀 確 實 是 與 龍 樹 之 《 中 論 》 有 所 不 同 的 。

127 前 揭 書 , 頁 425。

128 參 見 吳 汝 鈞 〈 龍 樹 之 論 空 、 假 、 中 〉 ( 《 華 岡 佛 學 學 報 》 第 七 期 , 1984.9) , 頁 102。 及 釋 如 戒 〈 吉 藏 三 諦 說 初 探 —以 《 中 觀 論 疏 》 對 〈 觀 四 諦 品 〉 第 十 八 偈 解 釋 為 主 〉 ( 《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 第 五 期 , 2001.3) , 頁 295-6、 108。

129《 中 論 》 ( 《 大 正 藏 》 卷 30, 頁 32 下 ) 。

130 吳 汝 鈞 先 生 亦 言 : 「嚴格地說,空亦是假名和離有離無這中道的義理,都是空 義的補充,其作用是防止對空的執著。這些義理都應包涵于空中。故龍樹並沒有 特別多提中道的名目,在『中論』與『迴諍論』都只提過一次。龍樹並沒有特別 把中道提出來,別于空(諦)而求一中諦之意。特別重視中道,而立中諦的名目,

以之與空諦並列,是天台宗的做法。」 ( 〈 龍 樹 之 論 空 、 假 、 中 〉 頁 107)

(25)

至 於 如 傅 偉 勳 教 授 從 「 創 造 性 的 詮 釋 」 的 角 度 , 不 只 肯 定 天 台 宗 三

諦 思 想 , 更 認 為 「中國台賢二宗所倡三諦,不但沒有違背中觀之二諦

中道;更解除了二諦思想之困局。尤其天台宗智者更以創造詮釋家身 份,開展出『真空即顯妙有』的空、假、中圓融三諦。 」

131

則 已 是 另 外 一 個 問 題 了 。

然 而 , 雖 說 將 《 中 論 》 「 空 假 中 偈 」 作 三 諦 解 有 違 其 文 句 、 頌 義 , 但 此 並 不 影 響 及 天 台 三 諦 說 之 成 立 。 因 智 者 大 師 明 言 : 「 三 諦 名 義 具 出

《 瓔 珞 》(《 菩 薩 瓔 珞 本 業 經 》)、《 仁 王 》(《 仁 王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兩 經 。 」

132

並 非 基 於 《 中 論 》 之 偈 頌 而 立 , 只 是 會 通 之 而 已 。

(九)三智一心中得違論意

印 順 法 師 對 天 台 宗 最 嚴 厲 的 批 評 大 概 就 是 《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 以 下 的 這 一 段 話 了 :

「像他的『三智一心中得』,以為龍樹智度論說,真是欺盡 天下人!龍樹的智論,還在世間,何不去反省一下呢!中國 的傳統學者,把龍樹學的特色,完全抹殺,這不過是自以為 法性中宗而已,龍樹論何曾如此說!」133

雖 然 印 順 法 師 後 來 在 回 應 牟 宗 三 先 生 的〈 論 三 諦 三 智 與 賴 耶 通 真 妄 〉

134

這 一 篇 文 章 中 承 認 「話也似乎重了一點!」

135

但 是 其 仍 認 為 天 台 此 說 有 誤 , 至 少 是 不 符 合 《 大 智 度 論 》 所 說 。

「 三 智 一 心 中 得 」即 是「 一 心 三 智 」。依 宋‧志 磐《 佛 祖 統 紀 》言 , 天 台 二 祖 北 齊 慧 文因 讀 《 大 智 度 論 》 之 文

136

, 「依此文以修心觀。論中

131 傅偉勳〈 從 中 觀 的 二 諦 中 道 到 後 中 觀 的 台 賢 二 宗 思 想 對 立 —兼 論 中 國 天 台 的 特 質 與 思 維 限 制 〉(《 中華佛學學報》第 10 期,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7), 頁 383〈提要〉。

132《 維 摩 經 玄 疏 》( 《 大 正 藏 》 卷 38, 頁 534 下 )。《 四 教 義 》( 《 大 正 藏 》 卷 46,

頁 727 下 ) 所 說 相 同 。

133《 中 觀 論 頌 講 記 》 頁 475。

134 收 於 《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135《 華 雨 集 》 第 五 冊 , 頁 110。

136 參 見 《 大 智 度 論 》 ( 《 大 正 藏 》 卷 25, 頁 260 中 )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his article “Cultivation of Mind and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Mind-Only and Esoteric Vehicle,” Master Yin-Shun relies on historical texts to justify his claim that cultivation

This paper follows Mou T'zun-san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very concept of the one single mind embracing ignorance and dharma-nature simultaneously", the central. concept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我國佛學界泰斗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老)於 1942 年(當時 37 歲) ,在他的《印 度之佛教》 (以下簡稱《 1943

Hence, Buddhism has become even more adapted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for its realistic and universal values, as well as mak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temporary

現在的宗教,好像多數都介入了貪心、詐欺、迷信,甚至「邪教」橫行。近幾年來發生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