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0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香山濕地台灣招潮之生態及解說研究

A Study on the Ecology and Interpretation of Uca formosensis in Shiangshan Wetland

系 所 別:營 建 管 理 研 究 所 學號姓名:M09416009 郭 榮 信 指導教授: 朱 達 仁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六 年 八 月

(2)

誌 謝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恩師 朱達仁教授殷切地指 導,於論文寫作期間,對學術研究方面給予寶貴見解,並不厭其煩地 悉心指正,使學生茅塞頓開。此外在老師悉心訓練栽培下,讓我參與 諸多生態研究調查案,使為學期間能大幅增進溪流生態及海岸生態的 知識。研究所學業能順遂完成,恩師功不可沒。

在這段求學期間,感謝所上老師悉心指導、傾囊相授,並不時容 忍諸多無厘頭的發問,並不吝賜教。 蘇成田院長讓我休閒業之知識 眼界大開, 劉福勳院長讓我的邏輯思維、專案知識精進不少。

本論文得以完成,還要感謝 郭ㄧ羽教授、 葉顯椏教授、 張睿 昇教授、 張小娟教授、 楊智斌所長,在審查過程給予的指導與建 議,使本論文更臻完善,在此表達個人內心最深之謝忱。

同研究室的旻佑、廷峰、宜衡、阿盛、羿文的不時協助,讓研討 會發表能順利多產、畢業論文格式能更臻完善,特此感謝。同學們互 相切磋,讓研究所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謝謝您們!

先父及家母一生務農,先父一直希望子女多唸點書,完成另一階 段的學業,希望能告慰先父在天之靈,以稍微彌補子欲養而親不待的 遺憾與愧疚。論文寫作期間,感謝秀麗、秀燕兩位姊姊幫忙照顧年邁 的家母,讓我能專心撰寫論文,我最摯愛家人,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 支持與鼓勵,希望與您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郭榮信 謹誌 2007.7.2

(3)

摘 要

關鑑字: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生態旅遊、解說、生態保全

香山濕地為台灣招潮在北台灣最主要的棲地,地形穩定、高潮 線、開闊、日照充足的泥質灘地為台灣招潮主要棲地型態,常與海岸 開發重疊,而成為海浦地開發利用的犠牲者,或污染受害者。新竹市 政府放棄濱海工業區的開發,並於 2001 年公告香山濕地為野生動物 保護區,近年來積極推動以生態、觀光雙主軸的十七公里海岸觀光 帶。台灣招潮是台灣唯一的特有種招潮蟹,是香山濕地豐富的螃蟹生 態中,極其珍貴而又脆弱的一環,是生態旅遊發展中須細心規劃的主 要對象。

本研究是以台灣招潮生態研究為基礎的解說規劃,研究時間為 2005 年 7 月~2007 年 6 月,研究區域為新竹野生動物保護區,亦即狹 義香山濕地的範圍。生態調查先在可能出現台灣招潮的棲地作全面性 的普查,之後皆以台灣招潮分布的地區為主要研究區域。並以香山濕 地遊客最多的美山地區—風情海岸,於 2007 年 4~5 月的假日期間進 行遊客問卷訪談,以瞭解遊客對香山濕地的認知、生態旅遊發展的態 度、解說服務的需求。

主要遊客來自新竹、苗栗縣地區,年齡層為16~45 歲,學歷以大 專以上居多,且大都為重遊客。遊客對香山濕地的瞭解甚深,支持生 態保育、生態旅遊,而重遊客、瞭解香山濕地、支持生態保育、認同 生態旅遊間有高度關聯性,對解說服務亦有所期待。

本研究以生態研究為基礎,生態保全為規劃主軸,先做好保護措

(4)

施再行開發,以達有效管理、永續利用之目標。以香山濕地中飽受干 擾的海山罟棲地,須先構築賞蟹牆,以減緩西濱快速道路車流對台灣 招潮的干擾,並提供親近、卻不干擾台灣招潮的界面;再者,建構解 說系統,如賞蟹守則、解說牌、展示中心、解說員、解說教材等規劃,

解說員由鄰近國小之戶外教學出發,期生態種子茁壯為日後的保育尖 兵,並落實社區參與決策、分享生態資源的在地化精神。

(5)

ABSTRACT

key words : Shiangshan Wetland, Uca formosensis, Ecotourism, Interpretation, Ecological Integrity

Shiangshan Wetland is the main habitats in northern Taiwan of Uca

formosensis that like to live in the high tide range, muddy plane with

stable landforms that full of sunshine without the shelter of flora.

Unfortunately, the place favored by Uca formosensis that is often exploited by people or full of pollution. Recently, the Hsinchu government promotes the coastal ecological tourism of 17 km coastline scenic area, was located in Shiangshan wetland, by declaring the coastal zone as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al area instead of the set up of the coastal industry area. Uca formosensis is a precious species that only can be found in Taiwan. This species is under threatened due to the loss of habitat that have been exploited or polluted. This study hope to save this species by ecotourism that promote by the Hsinchu government.

The ecological study, dating back from July 2005 to June 2007, is the basic of interpretatio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tourism. The investigated area was located in the conservational area in Shangshan wetland. The main study areas focus on the main habitats of Uca

formosensis after the census of the whole area in Shangshan wetland. A

tourism questionnaire was taken dating back from April to May during holiday in 2007 in Mayshan area that most tourists been there. The

(6)

answers of tourist recognition on Shangshan wetland, tourist attitude toward developing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he need for interpretation service were hope to find in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ts mainly come from the local place in Hsinchu and Miaoli county, aging from 16 to 45, mainl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s above college. Most tourists revisit and know more about this wetland. Most of them support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the developing of ecotourism. There is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ter two mention statements. The interpretation service is also expected by the tourist.

This stud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tudy and the ecological integrity is the mainframe of tourism planning. Hope to accomplish the sustainable utility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by set up the conservation facilities before tourism exploitation. For example, a wall for protecting the crabs from the interruption of tourist was needed. The interpretation service consists of obeying rules of crabs watching, interpretation boards, displaying center, narrator, etc. It will be better to train the narrator form the resident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Those students will be the conservational support and hope to fulfill the ecotourism principles of local decision, share and benefit.

(7)

目 錄

誌 謝... I 摘 要...II ABSTRACT... IV 目 錄... VI 表目錄... X 圖目錄... XI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 2

1.4 研究範圍... 2

1.5 研究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2.1 濕地... 4

2.1.1 濕地定義 ... 4

2.1.2 濕地功能 ... 5

2.1.3 濕地的類型 ... 6

2.1.4 濕地的重要性 ... 7

2.1.5 香山濕地 ... 8

2.2 台灣招潮... 10

2.2.1 分類定位 ... 10

2.2.2 台灣招潮的外部形態 ... 12

2.2.3 台灣招潮的棲地分布 ... 12

(8)

2.2.4 台灣招潮的行為生態 ... 12

2.2.5 台灣招潮之攝食 ... 13

2.2.6 台灣招潮之生殖生態 ... 13

2.2.7 台灣招潮之揮螯方式 ... 13

2.2.8 台灣招潮之雌雄比 ... 14

2.2.9 台灣招潮之洞口結構 ... 14

2.2.10 台灣招潮之分布密度 ... 14

2.3 生態旅遊... 15

2.3.1 生態旅遊之定義 ... 15

2.3.2 生態旅遊發展 ... 16

2.4 解說... 17

2.4.1 解說之定義 ... 17

2.4.2 解說之目的 ... 17

2.4.3 解說之功能 ... 18

2.4.4 解說之分類 ... 18

2.4.5 解說實務 ... 18

2.5 理論分析... 19

2.5.1 生態旅遊規劃 ... 19

2.5.2 保護區之分區使用 ... 19

2.5.3 生態旅遊發展原則 ... 20

2.6 個案分析... 22

2.6.1 新竹香山濕地永續利用的管理策略 ... 22

2.6.2 以地景生態觀念探討新竹香山野生動物保護區之規劃... 23

2.6.3 海岸環境管理與資源利用評估之研究... 23

2.6.4 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遊客對解說服務需求之研究... 24

(9)

2.6.5 社區經營可持續旅遊及解說之探討 ...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3.1 研究流程... 26

3.2 研究方法... 26

3.2.1 文獻回顧法 ... 27

3.2.2 遊客問卷訪談及統計分析 ... 27

3.2.3 生態研究調查 ... 2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30

4.1 解說需求研析... 30

4.1.1 問卷信度分析 ... 30

4.1.2 受訪者屬性分析 ... 30

4.1.3 受訪者解說需求分析 ... 33

4.1.4 各問項在受訪者屬性上的差異性分析... 38

4.1.5 各問項間之相關性分析 ... 50

4.2 香山濕地台灣招潮之生態... 55

4.2.1 香山濕地台灣招潮之族群數量及分布... 55

4.2.2 台灣招潮的外部形態 ... 59

4.2.2 台灣招潮的外部形態 ... 60

4.2.3 台灣招潮的棲地特徴 ... 63

4.2.4 台灣招潮的活動習性 ... 65

4. 2.5 台灣招潮的生殖行為 ... 66

4.2.6 台灣招潮的生態角色 ... 67

4.2.7 台灣招潮環境耐受性實驗 ... 69

4.3 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的解說規劃 ... 69

4.3.1 規劃理念 ... 69

(10)

4.3.2 賞台灣招潮守則 ... 70

4.3.3 解說規劃 ... 70

4.3.3.1 解說體材規劃 ... 70

4.3.3.2 解說設計 ...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2

5.1 結論... 82

5.2 建議... 83

參考文獻... 85

附錄一 遊客問卷... 88

附錄二 台灣重要濕地概述 ... 90

(11)

表目錄

表2.1 濕地定義一覽表 ...4

表2.2 濕地功能表...6

表2.3 濕地類型一覽表 ...7

表2.4 台灣產招潮一覽表 ...11

表4.1 遊客屬性次數分配表 ...32

表4.2 遊客問卷之次數分配表 ...36

表4.3 各問項在居住地上的單因子 ANOVA 分析表 ...40

表4.4 各問項在年齡層上的單因子 ANOVA 分析表 ...43

表4.5 各問項在職業別上的單因子 ANOVA 分析表 ...47

表4.6 遊客問卷各問項間之相關係數 ...53

表4.7 遊客問卷各問項間之關聯表 ...54

(12)

圖目錄

圖3.1 研究流程圖...26

圖3.2 台灣招潮族群數量評估流程 ...28

圖4.1 1994 年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的分布圖 ...57

圖4.2 2003~2007 年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的分布圖 ...58

圖4.3 2007 年香山濕地海山罟地區台灣招潮空間分布圖 ...59

圖4.4 老成的台灣招潮外型 ...60

圖4.5 中小型台灣招潮的外型 ...61

圖4.6 甲寬一公分以下個體之台灣招潮外型 ...62

圖4.7 台灣招潮與弧邊招潮眼柄顏色差異 ...62

圖4.8 台灣招潮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原棲地 ...64

圖4.9 台灣招潮之洞穴結構 ...64

圖4.10 台灣招潮之主要共域蟹種 ...65

圖4.11 台灣招潮之煙囪...66

圖4.12 台灣招潮的食物鏈關係生態照 ...68

圖4.13 台灣招潮的領域宣示行為 ...71

圖4.14 台灣招潮打架圖 ...71

圖4.15 台灣招潮的地表交配行為 ...72

圖4.16 台灣招潮之煙囪結構 ...73

圖4.17 南港賞鳥區取材竹籬的隔離牆 ...75

圖4.18 南港賞鳥區取材漂流木的隔離牆 ...75

圖4.19 台灣招潮活體養殖的展示模式 ...78

圖4.20 香山濕地鄰近國小分布圖 ...81

(13)

1. 第一章緒論

1.1 研究背景

台灣招潮(Uca formosensis)是台灣僅有的特有種招潮蟹,和我 們分享著台灣高潮帶的泥灘地,是我們海洋朋友中的近鄰[1],但地處 人類向海岸發展的最前線,是人類污染的受害者,更是人類開發的受 難者。濱海公路、濱海工業區、海岸工程、鹹水養殖、海埔新生地等 之開發利用,常選擇地基較為穏定的泥質灘地,使得台灣招潮的棲地 日益限縮。香山濕地是台灣招潮北部最主要的棲地之一,但隨著客雅 水資源回收中心的開發,族羣量已銳減一半以上,加上近年來紅樹林 不斷地擴散,適合的棲地己嚴重縮減,補償性棲地尚待建立之中。台 灣招潮可說是香山濕地生態資源中最珍貴且最脆弱的一環,亟待人類 友善的對待,以恢復其往日的蓬勃生機,讓其美麗白螯永遠亮麗台灣 泥灘地。

生態旅遊(Ecotourism)是兼顧生態保育與遊憩利用,以合理利 用的方式達永續經營的目的,是友善大自然的遊憩利用形式。但合理 利用需建構在生態需求的了解、合宜規範的制定、永續經營管理的執 行之上。招潮蟹冒險出洞,乃為了覓食、築洞、求偶、日光浴等目的,

人類的接近、觀察,皆會造成其極大干擾,故合宜的生態旅遊規範之 制定、相關設施之規劃、活動方式之設計、分區使用的劃設,實為生 態旅遊發展的重要課題。尤其在新竹市政府積極開發十七公里海岸觀 光的同時,如何做好有效管理、合理利用,是開發利用之前,最迫切 的課題。

(14)

1.2 研究動機

由於台灣招潮在香山濕地是非常重要的生物,但台灣招潮的族群 數量、空間分佈、生殖生態、棲地形態、行為等解說資料則不完整,

不完整之資訊常是發展生態旅遊的侷限,因此如何建構香山濕地台灣 招潮此單一重要生物物種的完整解說資訊?此項課題是本研究有興 趣進行研究探討的動機。

1.3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資料蒐集及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的生態研 究,目的在於:

1. 瞭解香山濕地遊客的解說服務需求。

2. 生態調查以瞭解香山濕地台灣招潮族群數量、分布情況、生殖 生態、棲地型態及行為生態等。

3. 以生態研究為基礎,建立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的生態旅遊解說資 料。

1.4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主要以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為主,針對香山濕地 台灣招潮發展生態旅遊解說規劃之相關議題進行研究探討。研究過程 中雖曾前往台南七股、澎湖青螺作調查,並比較棲地型態,但主要仍 以香山濕地為主,尤以台灣招潮分布的棲地為生態研究區域。

研究主要分為三部份,一為香山遊客之解說服務需求的探討,包 含遊客屬性分析、遊客對香山濕地的瞭解、遊客對香山濕地發展生態 旅遊的態度、遊客對香山濕地之解說服務需求;二為台灣招潮的特 性,包含台灣招潮的族群量估計、空間分布、外形特色、行為特性、

(15)

旅遊之解說規劃,包含生態旅遊的發展理念、解說軟硬體的相關需 求、解說體材的規劃。

1.5 研究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能力與器材等因素。棲地調查方面,並未作 台灣島性的普查,雖含蓋北台灣的香山、南台灣的七股、離島的青螺,

但仍未遍及全島,故在棲地形態、共域蟹類方面僅能代表香山濕地;

因海山罟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範圍,台灣招潮的樣本取得主要以客雅水 資源回收中心為主;台灣招潮的生理、地理分布的遺傳距離、生活史、

幼蟹生態、幼生生態、幼生洄游路徑等相關問題皆因能力不足,而未 能探討。

另外,在遊客的旅遊動機、滿意度方面,因人力及時間考量,並 未作較深入的探討,問卷設計也因人力考量,而以較簡化的型式為 之,以至於無法作到較佳的量化分析,或以效度較佳的因素分析為 之;在內部一玫性分析上,也僅以兩題意涵較近的問項為之。本研究 曾以較複雜的問卷進行測試,但因問項繁複、被拒絕率高,進行困難、

緩慢,其結果並未納入。

(16)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濕地

2.1.1 濕地定義

1971 年 2 月 2 日來自 18 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薩爾簽署了一 個旨在保護及永續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於 1975 年 12 月 21 日正式生效,至 2007 年有 154 個締約國。濕地公約 將濕地定義為:不論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暫時,由靜水或流水、淡水 或鹹水的沼澤地、泥沼地、泥炭地或水域所構成的地區,並包括低潮 位時水深在六公尺以內的海域。

不同的官方或民間組織會因地制宜,個別對濕地作出適用性的定 義,本研究將世界重要的濕地定義整理臚列如表2.1。

表2.1 濕地定義一覽表

定義者 年份 定義 資料出處

國際拉薩姆

濕地公約 1971

不論自然或是人為、暫時或是永久、靜止或是 流動、淡水或是鹼水、沼澤或是水域所構成之 地區,含低潮位時水深六公尺以內之海域。

Turner,R.K.

1992[2]

美國漁業及

野生動物署 1979

符合下述任一條件以上者 1.具有優勢水生植物者

2.表土下某一深度的土壤富含水

3.在一最低限度期間或頻率內必須為水淹沒或 土壤富含水

Kusler,J.A.

1983[3]

加拿大濕地

資料中心 1980

土壤為水所覆蓋,或長期飽和,以增進濕地或 水棲過程,且須包含濕土、水生植物,和適應 濕生環境的多樣性生物活動。

Mitsch,W.J.

&Gosselink, J.G.1993[4]

(17)

表2.1 濕地定義一覽表(續)

定義者 年份 定義 資料出處

台灣行政院

農委會 1987

1. 發生季節性氾濫期間通常是在該土地能被 供作農業用途之時間

2. 在陸生及水生體系間過渡之土地,其水位通 常位於或近於地面,或是該地積有淺水;必 須具備下列三種性質之一種:

(1)地表具週期性,以水生植物為優勢

(2)基質主要是無法排水之積水土壤

(3)基質非為土壤,而在每年生長季之某 些期間內,為水所飽和或積有淺水

自然保育通 訊,1987

中國大陸 1992

陸地和水域交會處,地表有永久或暫時性的淺 層積水,以水生植物為優勢種,包括沼澤、海 岸灘地、湖灘地、濕草地及淺水湖泊。

環 境 科 學 大 辭典,1992

台灣濕地

保護聯盟 1996

濕地必須具有以下三種特性中的一種或一種以 上:(1) 至少是週期性,土地上有優勢的水 生植物;(2) 在底層的土壤是以不利排水的 還原性土壤為主;(3) 底層土壤在每年的生 長季節期間,是由水形成的飽和狀態或是被水 所覆蓋。

台 灣 濕 地 保 護聯盟 1996

本研究彙整

2.1.2 濕地功能

濕地的總生產量,是一般良田的2.5~4 倍,因此濕地環境所創造 出的有形與無形價值,往往超出我們所想像的。濕地的主要功能可分 為:自然保育及社會經濟等二個層面來探討,如表2.2 所列出的功能,

可看出濕地對於整體人類生存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18)

表2.2 濕地功能表

功能面向 濕地的功能

補注地下水 涵養水源

蘊育濕地生物資源 提供生物棲所 淨化水質

調節區域生態系 保存基因庫 保存沖積土 提供生物水源 自然保育層面

儲存上游養分

調節洪流(滯洪、納洪)

保護海岸線 提供食物來源 有利水上運輸 科學教育研究 提供休閒旅遊 豐富自然景觀

防止地表及地下水的海水入侵 社會經濟層面

良好自然教材 本研究彙整自:[2,3,4,5,6,7]

2.1.3 濕地的類型

濕地類型概略分為淡水濕地及鹼水濕地兩大類。根據國際自然保 育聯盟(IUCN)[8]在 1975 年制訂的標準,濕地可以分成 22 種型態,

如表2.3 所述。

(19)

表2.3 濕地類型一覽表 類型

項次 濕地類型名稱

1 淺海灣與海峽(低潮時水深在 6 公尺之內)。

2 河口、三角洲。

3 小型島嶼。

4 岩石海灘、峭壁。

5 砂質海灘。

6 潮灘、泥灘。

7 紅樹林沼澤海濱。

8 海濱微鹹及鹹水湖泊、沼澤。

9 鹽場。

10 魚塘、蝦池。

11 流速慢的河、溪。

12 流速快的河、溪。

13 河灘沼澤地。

14 淡水湖泊及相鄰的沼澤地。

15 沼澤地及小型淡水池塘(8 公頃以內)。

16 內陸水系鹽湖及相鄰的鹹水沼澤。

17 水庫(人工湖)。

18 季節性淹水草地。

19 稻田。

20 灌溉農田。

21 沼澤樹林、暫時性淹水林。

22 泥炭沼澤地。

資料來源:[8]

2.1.4 濕地的重要性

2007 年 6 月止,國際間向拉薩姆濕地公約登錄之國家計 154 國,

登錄之濕地數 1674 個,面積高逹一億五千公頃以上,投入之人力、

物力更是難以估計,且目前濕地登錄數尚以每月十個左右的速度成長 中。從以上之數據看來,國際間對濕地之重視已不言而喻[9]。

台灣重要之濕地有三十處以上,其特性及重要性如附錄二所述,

合計面積超過三萬公頃。土地分區使用方面,部份濕地已劃設為保護

(20)

區,如香山濕地、台北關渡、無尾港、台南四草、大肚溪口、蘭陽溪 口,部份濕地則為使用度較低的私有農漁牧用地,地目的歧異度極 大;地理環境的情況,有高山湖泊,如鴛鴦湖,有海岸濕地,如香山 濕地、大肚溪口、七股濕地等,海拔落差不小,相對生態的歧異度也 大。各自擁有不同生態珍貴性,並於台灣各地發揮其自然保育及社會 經濟的價值[10]。

2.1.5 香山濕地

香山濕地(Shiangshan Wetland)全區皆在新竹市境內,於民國 90 年 12 月公告劃設為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新竹市政府,

2001)。香山濕地為北台灣面積最大的濕地,由於客雅溪與鹽港溪沖 刷泥沙帶來豐富的河口生物,再加上漲退潮時形成縱深200~2000 公 尺、綿延十公里的潮間帶,吸引了相當多的候鳥在此棲息、覓食。沿 海區廣大的泥灘地,相當適合招潮蟹作為棲地,為台灣招潮族群最 大、數量最多的一處濕地,亦為大肚溪口以北僅存的最大範圍的泥灘 地。香山濕地生態敏感區位於新竹客雅溪口以南到與苗栗交界處。本 濕地正好位處感潮區域,除受潮水漲退影響之外,河水亦為主要的水 源,此處最主要的溪流為客雅溪與鹽港溪,帶來大量有機物質沈積在 濕地土壤中[11]。

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之範圍,北涵括客雅溪口(含金城湖 附近),南至無名溝(竹苗交界),東起海岸線,西至最低潮線(不 包含現有海山漁港、浸水垃圾掩埋場及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預定 地),經緯度為24°45’N , 120°53’E,位於新竹市西南方的香山區朝 山里,面積 1600 公頃,其中已登錄土地面積 21.4 公頃為金城湖及 其附近區域[12]。

(21)

香山濕地以螃蟹數量龐大而聞名,為大甲溪以北,最重要的潮間 帶蟹類棲地。在自 1990 到 1994 年的調查記錄中,螃蟹種類有 6 科 23 屬 33 種,其中以短指和尚蟹數量最多,另外斯氏沙蟹、清白招潮、

弧邊招潮、北方呼喚招潮、雙扇股窗蟹、萬歲大眼蟹、寬身大眼蟹、

紅點黎明蟹亦十分常見。短指和尚蟹主要分佈在海山船澳北邊的砂質 中低潮線附近,棲息地超過100 公頃,數量亦在一億隻以上,僅次於 三條崙海邊地區,為第二大族群。本濕地亦為招潮蟹歧異度及數量最 高的區域,在海山船澳北邊公里離岸1 公里的泥地外圍及海山船澳南 邊提防附近往南1.5 公里邊緣泥質環境可見到北方呼喚招潮分佈,而 弧邊招潮則分佈於有淡水注海處較潮濕的泥地,他處稀有的台灣招潮 在此處卻有不少的族群數量,主要分佈在海山罟,估計在1 萬隻左右 [13]。

目前在香山濕地較特別的植物為分佈在客雅溪口與海山罟的小 面積紅樹林,這兩個區域的紅樹林均為水筆仔純林,且均為人工栽 種,提供許多水鳥與蟹類更佳的棲息環境,薛美莉(1994)[14]提出 應在廣闊灘地沿著堤岸外圍多加栽種水筆仔,但在 1997 年施習德推 翻此說法,認為人工紅樹林的栽種會使弧邊招潮成為優勢種,使台灣 招潮無法競爭,因而使原本就稀有的台灣招潮更加式微[15]。如何保 護完整生態,還需更多專家學者共同努力研究。

香山濕地物種豐富,內陸更擁有大面積的海埔地,有感於本濕地 的重要性,1996 年 3 月 19 日在澳洲布里斯班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拉姆 薩公約組織會議,特將香山濕地列為「東亞水鳥保護網」的一環,雖 然本濕地已受到國際間的重視,但在國內,香山濕地的環境卻因為許 多因素的影響,正慢慢的惡化之中[16];曾鈞懋等(1993)[17]分析 客雅溪、三姓公溪之底泥重金屬含量,發現有銅、鋅、鎳等之污染。

(22)

「世界自然保育方略」中強調保育與發展不一定相互排斥[8],該 如何兩者兼顧,香山濕地將面臨最大的考驗。

2.2 台灣招潮 2.2.1 分類定位

招潮蟹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沙蟹科、招潮屬,全 世界僅有80 種之多,台灣有 10 種之多,台灣招潮為台灣唯一的特有 種 招 潮 蟹 。 分 類 位 置 如 表 2.4 所 示 , 目 前 被 分 在 海 招 潮 亞 屬

(Thalassuca),但因國際上的研究較少,分類位置可能有所錯置,

可能要歸在三角洲招潮亞屬(Deltuca)才對[15],尚待生化研究更進 一步地驗證。

(23)

表2.4 台灣產招潮蟹一覽表 十足目 Decapoda

沙蟹科 Ocypodidae 招潮屬 Uca

三角洲招潮亞屬 Deltuca

1. 屠氏招潮 Uca dussumieri dussumieri 2. 弧邊招潮 Uca arcuata

3. 窄招潮 Uca coarctata coarctata 海招潮亞屬 Thalassuca

4. 四角招潮 Uca tetragonon 5. 台灣招潮 Uca formosensis

6. 北方呼喚招潮 Uca vocans borealis

模糊招潮亞屬 Amphiuca 7. 粗腿綠眼招潮 Uca chlorophthalmus crassipes 敏捷招潮亞屬 Celuca

8. 三角招潮 Uca triangularis triangularis 9. 清白招潮 Uca lactea lactea

10. 糾結清白招潮 Uca lactea perplexa 本表整理自:[1]

招潮蟹之雄蟹大小螯差距極為縣殊,雄性成體之大螯長度甚至比 殼寬長兩倍以上,狀若大提琴手,因此英文稱之為提琴手蟹(Fiddler Crab),而台語稱螫為「共」,因其大螯特別長且大,因而稱之為「大 共仙」[1],因為如此的「特長」,常吸引讚賞的目光,因此常被用來 作為行為生態的教材。而台灣招潮(Uca formosensis)在全世界只有 台灣本島及澎湖青螺有之,屬於台灣特有種,是台灣產招潮蟹之國寶 級蟹種。

(24)

2.2.2 台灣招潮的外部形態

招潮蟹額寛為其重要分類特徵,背甲前側緣長,步足長節在前三 對較寬,第四對則細長;雄性大螯兩指遠半段幾乎可以密合,後半留 有長橢圓型空隙,兩指外側無溝;掌節外側面具有小而明顯的棘狀突 瘤,但不形成大而獨立的突瘤。

台灣招潮的背甲顏色屬於晦暗的顏色,因此很容易就忽略雌性個 體的存在,而雄性個體由於有潔白的大螯足,就比較容易在泥灘地上 發現他。背甲深褐色,後端通常有淡色的橫帶,有的個體背甲上具有 較淺色的斑點,雌蟹有時在背甲前半會有大片的耀眼白斑;大螯兩指 潔白,掌節上方和腕節黃褐色,掌節下方顏色較淡,年輕個體的掌節 有時會帶有橙紅色調;小螯指節白色;步足顏色灰褐色,但通常第一、

第二步足長節後方有大片白色斑點[18]。

2.2.3 台灣招潮的棲地分布

台灣招潮曾經紀錄的分布為台灣西岸、宜蘭蘭陽溪口、澎湖青螺 等地區的泥質灘地,但數量穩定的主要棲地為香山濕地、大肚溪口、

七股等地,近來八掌溪口亦有相當數量[15]。主要棲地包括:新竹香 山、彰化伸港、台南七股;次要棲地包括:台北竹圍、新竹浸水、彰 化芳苑、嘉義東石、澎湖青螺。

2.2.4 台灣招潮的行為生態

根據李曉易(1991)[19]的描述,揮螯方式屬於垂直式,身體也 會抬高,揮舞可能出現在敵對、警戒、自我防衛、搶洞、領域宣示、

求偶等,雄蟹追逐時,雙方皆會張開大螯,甚至以大螯互夾。平常離 洞不會超過3~5 公尺,走近約 10~15 公尺即會警覺、趨避,攻擊行為

(25)

2.2.5 台灣招潮之攝食

Crane(1958)[21]指出招潮蟹出洞的活動中以覓食最為常見。

Crane 曾到訪台灣淡水河口的台灣招潮棲地,但因當地台灣招潮已日 益凋零,故其本人並未親眼目睹台灣招潮生態棲息地上的活體。台灣 招潮出洞的活動,主要仍以覓食為主[19],而招潮蟹的攝食機制,乃 以小螯刮取表土細泥,送入口部後,以顎齒板的剛毛濾取其中的有機 質[22],濾食過後的球形殘渣,則投回原泥灘,而形成所謂的擬糞。

招潮蟹在覓食的刮食頻率,個體越小速率越快[23],而由於雌招潮蟹 取食可左右開弓,而雄性只能以單一小螯可取食,故台灣招潮的取食 速率,呈現小個體快於大個體、雌性快於雄性的現象[19]。

2.2.6 台灣招潮之生殖生態

非繁殖期洞口平整不起煙囪,繁殖期則會築起高高的煙囪,告訴 世人,我們起新家,繁殖下一代,繁殖期主要為三月至八月[15]。招 潮蟹主要有兩種交配型式,一為地表交配(Surface mating),主要發 生於雌蟹的洞口;一為地下交配(underground mating),主要發在雄 蟹之洞內[24]。地下交配不易觀察,地表交配過程中,雄蟹在洞口撫 弄雌蟹的背甲,雌蟹會轉動身體至兩蟹腹部相對,過程約2.5 分鐘,

配對的兩性個體通常相近,從1.6~2.5 皆有[19]。

2.2.7 台灣招潮之揮螯方式

招潮蟹分為寬額及窄額兩大類型,並各自擁有揮螯方式(waving types),寬額招潮蟹大多屬於水平式,窄額招潮蟹大多屬於垂直式 [25]。台灣招潮屬於窄額型,揮螯方式也符合上述原則,故揮螯方式 為垂直式[15]。其典型的垂直式揮螯,發生於敵對、警戒、自我防衛、

(26)

搶洞、宣告新領域、求偶等情況[19]。

2.2.8 台灣招潮之雌雄比

Frith 及 Brunenmeister(1980)[26]指出台灣招潮的雌雄比約 1 比 2~3 倍,而 1991 年李曉易[19]在彰化伸港台灣招潮之調查結果,

雌雄比為1:2。

2.2.9 台灣招潮之洞口結構

不同螃蟹的洞口形狀、開口方向、洞口上的溝形,會有不同的特 徵,其功能性為何目前尚無完整的結論,但部份特徵已用於分類上。

Crane[23]在 1975 年出版的鉅著「Fiddler crabs of the World」中,把招 潮蟹洞口的構形體分為煙囪(chimney)、泥柱(pillar)、弧塔(hood),

並以此作為招潮蟹亞屬分類的特徵。Zucker(1974)[27]在洞口結構 物的研究上,弧塔可能具備區隔功能,在族群密度增加時作為一面的 靠山,減緩與鄰居的打鬥;Christy(1988)[28]指出泥柱可作為一種 地理標竿,使洞穴位置的目標明顯,易於快速回洞、降低被捕食的機 率、增加交配的機會。但隨著不同的棲地環境的差異,洞口的構形體 也會因地而異[23]。台灣招潮在地下交配方式中,會在洞口上方構築 煙囪[29]。

2.2.10 台灣招潮之分布密度

台灣招潮之密度紀錄,最早為日本學者 Takahasi(1935)[20]在 淡水河口泥灘、草地所作的調查,密度為每平方公尺2~3 隻。李曉易

(1991)[19]在彰化伸港的調查結果為每平方公尺 0.16~0.56 隻,明 顯比上述密度低了許多。

(27)

2.3 生態旅遊

2.3.1 生態旅遊之定義

生態旅遊一詞,最早由 Hetzer(1965)[30]所提出,他批評觀光 活動在發展中國家所造成的衝擊,並建議“Ecological Tourism”以取代 傳統的觀光模式。並定義生態旅遊是文化、教育、旅遊業的綜合體,

是一種生態性的旅遊。

墨西哥保育專家Ceballos-Lascurain 於 1983 年第一次正式創造使 用“Ecotourism”這個名詞,並定義生態旅遊為到未受人為干擾或污染 的原野地,並融入當地生活文化的一種自然旅遊[31]。Kutay(1989)

[32]則認為生態旅遊是一種旅遊發展模式,在選定的自然區域中規劃 出遊憩基地以及可供遊憩的生物資源。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則認為生態旅遊係到自然野地的責 任旅遊,這種旅遊活動不但可以保育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增進了 當地人民的福祉。宋瑞、薛怡珍(2004)[33]認為生態旅遊是一種尊 重生態環境倫理的旅遊,並具備以下三特質:一、享受當地的自然、

文化元素;二、強調資源保護;三、維護當地社區發展。

雖然生態旅遊的定義各家不同,然而所有的定義都至少反應了三 個要素:比較原始的旅遊地點、提供環境教育機會以增強環境認知進 而促進保育生態的行動力、關懷當地社區並將旅遊行為可能產生之負 面衝擊降至最低。亦即生態旅遊不是一種單純到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 進行休閒與觀光的活動,而是以環境教育為工具,同時連結對當地居 民的社會責任,並配合適當的機制,以期在不改變當地原始生態與社 會結構的範圍內,從事休閒遊憩與深度體驗的活動[34]。Hetzer(1965)

[30]則認為生態旅遊須包括以下四個原則:一、達到環境的最小衝擊;

二、使當地文化產生最大經濟效益;三、使旅遊活動達最大期望;四、

(28)

遊客獲得最大的體驗。Kutay(1989)[32]提出生態旅遊四個規劃準則:

一、標示出遊憩、生物資源、經濟社會的聯結;二、事前妥善規劃,

審慎處理利益、衝突之發展;三、導入解說;四、促進當地文化,並 保存傳統價格。

2.3.2 生態旅遊發展

理想的生態旅遊藍圖為永續經濟發展與維繫自然生態勾劃出一 個新的平衡點,因此,生態旅遊成為許多開發中國家用來平衡經濟活 動與生態保育以及永續利用自然資源之優先考量,以東南亞地區而 言,自從1991 太平洋地區旅遊協會(PATA)在巴里島的聚會提出生 態環境口號後,印尼首先響應,生態旅遊帶來的影響力可由印尼東方 的科摩多島看出,由幾年前的一年 5000 人次左右的遊客,轉變成半 年 9100 人次搭船遠渡到這個小小的科摩多蜥蝪島。而以泰國為例,

1990 年以前,在泰國叢林中探險的遊客九成是外國人;這幾年來泰 國人旅行至自然生態地區的意願高達八成五。結合生態理念的旅館設 計也逐漸風行,在馬來西亞的塔曼尼加拉公園,新加坡的旅館業者建 立了足以永續的木造房舍,提供人們住宿於一百三十萬年歷史的熱帶 雨林中;希爾頓旅館也在沙勞越的雨林中,仿照伊班土著的長屋,在 班潭國家公園設立一流且與自然生態結合的旅館。2000 年開發中國 家的觀光總收益中有17%來自生態旅遊的收益,即說明愈來愈多人在 具生態特色的地方從事生態旅遊。生態旅遊的發展已是國際主要潮流 之一。

生態旅遊在台灣的發展可追溯至 1980 年代,當時環保運動剛起 步,民間環保社團紛紛成立,國家公園成立之後,開始在園區內推展 解說、旅遊活動。到了 1990 年代,隨著國際發展的腳步,「生態旅

(29)

遊」的概念以各種形式,逐漸在國內推展開來,國家公園及民間生態 保育團體開始藉著自然體驗與生態解說的方式推廣休閒遊憩兼顧環 境保育的概念。1995 年之後,開始有少數旅遊業者推出生態旅遊的 行程規劃,但鮮少反應生態旅遊的實質內涵。2000 年,交通部觀光 局擬定的「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計畫」中,生態旅遊被納入未來 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4]。

2.4 解說

2.4.1 解說之定義

Tilden(1957)[35]認為「解說(interpretation)並非單純的訊息 傳達而已,乃藉由原始事物、自身經驗、說明媒體來揭發意義與關聯 的教育活動」,這是最早也是最常被引用的定義。解說之定義可說是 汗牛充棟,其他定義分述如下:

Mahaffey(1970)[36]之定義:「解說是溝通人與環境概念之過 程或活動,啓發人對環境的認知及人在環境所扮演的角色」

Edwards(1965)[37]之定義:「解說是一種資訊性、指引性、教 育性、娛樂性、宣傳性、啟發性的服務」

Aldriege(1972)[38]之定義:「解說是一種藝術,藉由人們對所 處環境的詮釋,增進人們察覺自身與環境間關係之重要性,進而喚起 保護之心」

2.4.2 解說之目的

Weiler 及 Ham(2001)[39]認為解說的目的,在於解說員將一地 的資訊及文化傳遞給遊客。Stewar 等(1998)[40]則認為解說的目的,

在於增進遊客對地方的了解,進而產生保育意識。Sharpe(1982)[41]

指出解說的目的有三:一為協助遊客瞭解旅遊地;二為使遊客以更審

(30)

慎態度使用遊憩資源,以遂經營管理目標;三為傳達管理者的訊息,

增進管理目標的了解。Edwards(1965)[37]認為解說的目的在於給人 新的瞭解、新的觀點、新的熱情、新的興趣,並帶領人進入從未感受 過的全新世界。

2.4.3 解說之功能

解說功能各方說法,各異其趣。Sharpe(1982)[41]認為解說可 作為遊憩區管理的方式之一,並具有增進遊憩效果、保謢資源、保護 遊客、執行法令等四種功能。Grinder 及 McCoy(1985)[42]指出,

解說的功能包含提供資訊、引導、教育、娛樂、宣導、鼓舞人心等六 項功能。吳忠宏(2002)[43]認為解說亦扮演著溝通、教育、服務、

藝術等角色。

2.4.4 解說之分類

Sharp(1982)[41]指出解說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參與式解說,又 稱人員解說,也就是有解說員的解說服務;另一為非參與式解說,又 稱非人員解說,乃透過解說設施來傳達解說的訊息。再綜合張明洵、

林玥秀(1992)[44]的見解,可將參與式解說分為諮詢服務、帶隊解 說、定點解說、示範解說等四項;將非參與式解說分為出版品、視聽 設備、解說牌、自導式步道、陳列展示等五項。

2.4.5 解說實務

Tubb(2003)[45]將解說的目標分為知識的獲得、態度的改變、

行為修正。Tilden(1957)[35]針對解說實務的要求,提出了六項解 說原則,分述如下:

(31)

1. 解說如果不能與遊客之性格、經驗相結合,將是無趣的。

2. 所有解說都包含資訊,但資訊不等於解說。

3. 解說是多元學科的藝術,而非單一科學。

4. 解說的目的在於啟發,而非教導。

5. 解說須整體性的陳述,而非隻字片言。

6. 對兒童的解說是另一種全新的活動,而非成人解說的稀釋。

解說規劃需要營運單位、解說員、領隊的相互配合,Knudson 等

(2003)[46]提出解說規劃的五步驟,一為以遊客為考量,二為確立 資源特色,三發展解說主旨,四為建立解說方式,五為完整的規劃方 案。

2.5 理論分析

2.5.1 生態旅遊規劃

宋秉明(1995)[47]在生態旅遊規劃架構中揭櫫七大要素及五項 策略,七大要素為地點、使用量、分區使用、活動設計、設施、環境 教育、住民參與,五項策略為生態開發、生態經營、生態資訊、生態 網路、環境教育。

2.5.2 保護區之分區使用

保護區分區使用之概念源於生物圏保留區,生物圏保留區主要的 目標乃是為了保育自然生態系內動植物等生物羣聚之完整及多樣 性,以達永續利用之目標,同時亦確保物種演化所依頼的基因歧異 度。其基本原則是經由分區系統的設計,以整合保育與人類發展的目 標。理論上,一座基本的生物圏保留區都包含三種不同分區,以嚴格 保護的核心區(core zone) 為核心,周圍包圍一至數個緩衝區(buffer

(32)

zone)與過渡區(transitional zone),通常包含一些研究、休閒、監 測,或相容的人類居所使用。核心區為達成保育目標而需格外保護的 區域;緩衝區則允許因保育需要所進行的棲地復育或野生生物物種族 羣管制的作業,過渡區則用於提供當地社區永續利用。生物圏保留區 分區規劃管理是利用多目標使用模組(Multople-Use Module,MUM)

的概念[48]。

2.5.3 生態旅遊發展原則

為達成保育自然生態並確保地方福祉,交通部觀光局的生態旅遊 白皮書(2002)[34],揭櫫了生態旅遊發展應遵守下列十一項原則:

1.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規劃整套區域性的觀光及遊客管理計畫。

2.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調查分析當地自然與人文特色,評估旅遊 發展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擬定長期管理與監測計畫,將可能 的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3. 以小規模發展為原則,以減低遊憩活動可能造成的衝擊。除了限 制遊客人數外,發展生態旅遊應以輔助地方原有產業為原則,以 避免當地對觀光產業的過度依賴。

4. 在生態旅遊的規劃、執行、管理、監測與評估等四階段,應盡量 邀請當地社區一同參與。而在每個階段進行的過程中必須確保與 當地居民的充分溝通與共識,在發展當地觀光特色前應先徵求居 民同意,以避免觸犯地方禁忌。

5. 提供適當的社區回饋機制,提供居民充分誘因,協助他們了解保 育地方資源與獲取經濟利益之正向關聯,將有助於地方自發性的 保育自然及文化資源。

6. 強調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並與當地社區合作,以確保觀光發展的方

(33)

向符合地方需求同時利於當地自然保育。

7. 確保一定比例的觀光收益用於保育及經營管理當地自然生態。

8. 發展生態旅遊應為當地社區及自然生態帶來長期的環境、社會及 經濟利益。

9. 發展生態旅遊應促進遊客、當地居民、政府相關單位、非官方組 織、旅遊業者以及專家學者間的良性互動。

10. 制定周詳規範以約束遊客活動以及各項開發行為。

11. 提供遊客、旅遊業者及當地民眾適當的教育解說資料,除了介紹 當地生態、文化特色外,更可藉此提昇大眾的環境保護及文化保 存意識。

生態旅遊的發展仍應謹守上述原則,以促進生態保育及地方居民 福祉為最終目標。

宋秉明(2000)[49]在「永續觀光發展的原則與方向」一文,提 出了五大類的十三項準則,作為生態旅遊推行時的定位準則。分述如 下:

一、尺度與順序類

1. 永續發展政策面應該從大尺度也就是整體性來考量。

2. 永續發展的實行則必須從小尺度也就是地方或社區著手。

3. 採由下而上的方式,從地方做起累積正面的經驗後再逐漸擴 展至更大範圍之區域[50]。

二、參與組成與程度類

1. 參與者應包括地方各階層之代表。

2. 參與的程度以參與到或影響到決策之形成為原則。

三、成長規模與速率類

(34)

1. 成長的規模與速度應由內部因子而定,而非由外力決定-所 謂內部是指當地環境及資源、社會文化、經濟、居民共識。

2. 成長的模式應以維持資源多樣性為指標方式[51]。

四、目標方向類

1. 確保當地一定生活品質(含環境、文化與經濟)。

2. 使後代子孫仍保有同現代等級的生態品質特性。

3. 建立地方居民的自信及自理能力[52]。

五、方法與方式類

1. 以公平性及合理性為依歸。

2. 避免直接粗暴的破壞。

3. 允許度以不喪失生態系及資源的原貌與特色為準。

2.6 個案分析

2.6.1 新竹香山濕地永續利用的管理策略

以「明智利用」的概念為基礎,規劃香山濕地利用方案,與研擬 海岸濕地明智利用評估準則,比較出明智利用適當方案,最後研擬香 山濕地永續利用的管理策略。

香山濕地規劃利用方案為目前較明智利用方案,以此方案為基礎 提出能兼顧香山濕地生態永續和社經永續利用的策略。濕地生態永續 策略部分,分為保護區、緩衝區、自然公園、濕地鄰近區域和集水區 管理,與監測計畫等六個層面,以確保香山濕地重要功能運作和生物 群聚結構的完整與永續。社經永續利用策略部分,分為經濟發展與管 理、環境教育與學術研究、民眾與民間團體參與利用管理、行政制度 管理等四個層面,考量香山濕地關聯團體與後代子孫的利益,且配合 區域計劃,發展與濕地相容使用的社經活動,與濕地達成良性且永續

(35)

2.6.2 以地景生態觀念探討新竹香山野生動物保護區之規劃

針對香山濕地,透過地景生態學、生態網絡、及分區的觀念,進 行流域、地景、及基地尺度的空間規劃。在流域尺度,以流域為範圍 規劃河川網絡系統,著重在河濱植被與網絡策略點的規劃,以維持河 川機能的正常;地景尺度則在海岸地區進行生態廊道的規劃,以維持 生物交流的路徑;基地尺度內,研擬出保護區劃設分區的考量因子,

並根據此因子劃設各保護區分區,使符合保護區劃設目的與原則。最 終規劃出三處主要核心區、緩衝區、及永續利用區,並針對各分區提 出管理策略。藉由不同尺度以生態理念為基礎的規劃,期能使香山濕 地保護區更能維持其完整的生態功能[54]。

2.6.3 海岸環境管理與資源利用評估之研究

此研究主要為一方法論的應用研究,將以生態規劃理論為基礎,

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海岸環境規劃與評估體系,系統將涵蓋績效指標的 擷取、評估面的研究及規劃面的分析。為解決海岸敏感地區資訊缺 乏、評估系統代表性不足、規劃系統操作困難的問題,研究中將具有 模糊語意尺度的灰色及模糊理論導入,利用群體認知的模糊評比,減 少個人模糊語意尺度所帶來的主觀差異,以使整個海岸環境管理與資 源利用評估結果,更能夠接近真實世界中的環境現象。

在評估面,將根據生態規劃理論選擇生態環境條件(避免對生態 物種的影響、利於生態環境的維護、提升環境污染控制能力)、自然 環境條件(減少環境資源的破壞、提升自然復育能力、增加土地的使 用價值)及人文環境條件(減少公共建設的投入、促進地區的發展、

加強社會價值觀的認同)三類指標建立海岸環境土地利用發展潛力準 則體系,並應用模糊多準則評估的方法,解決環境發展中多層級、多

(36)

屬性的評估問題。

在規劃面,則在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並重的前提上,將生態保 育、水質污染、景觀價值及經濟功能四項目標函數,利用妥協規劃法 求得非劣解,以達到環境資源平衡利用的目標,並以敏感度分析瞭解 不同環境變數對土地利用的影響程度,以利未來海岸地區環境分類評 估量化及規劃管制工具之建立。

為此,此研究將以涵蓋香山濕地的新竹市海岸地區作為研究案 例,分別進行各面向模式建立後之實證研究,以提供決策者進行海岸 環境資源規劃時之參考。研究結果在績效準則的擷取、土地利用的發 展優勢排序及土地使用面積的最佳化安排上皆有顯著的成效,可以為 台灣海岸環境管理與資源利用提出適當的建議。「海岸環境管理與資 源利用評估之研究-以新竹海岸濕地為例」[55]。

2.6.4 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遊客對解說服務需求之研究

此研究為瞭解遊客對海岸風景區解說服務需求之研究,以東北角 海岸風特定區為範圍。研究結果顯示:遊客對解說服務內容的需求,

會隨景點的特性、特性而有所差異,例如東北角國家風景區的海岸特 色為地形、地質景觀,其解說服務內容的需求,會以地形、地質景觀 較受青睞;而草嶺古道則以植物及其生態較受歡迎;而在不同測點的 共同結論是,生態保育觀念皆為遊客對解說服務需求內容的首選。

遊客對於解說服務的使用意願而言,以遊客中心(或展示中心)、

解說牌、解說員較受青睞,皆受五成左右的遊客喜歡;偏好程度則以 解說牌最受青睞,其次為遊客中心、自導式步道、解說員[56]。

2.6.5 社區經營可持續旅遊及解說之探討

(37)

經營可持續旅遊的社區進行研究。調查發現珍珠、美濃、桃米之社區 解說培訓制度完善,利於傳遞解說內容給遊客。問卷結果發現,社區 經營之解說服務之滿意度極高,珍珠社區 83%、美濃社區 98%、桃 米社區 99%;社區經營之可持續旅遊之重遊意願亦佳,珍珠社區 56

%、美濃社區 85%、桃米社區 80%。三社區相較,美濃、桃米社區 優於珍珠社區,呈現投入越深、效果越佳的正相關[57]。

(38)

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如圖3.1 之研究流程圖。

圖3.1 研究流程圖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結合文獻回顧、遊客訪談、田野研究調查等方法來探討香 山濕地台灣招潮之生態及建立解說資訊,各方法分述如下:

研究動機與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文獻回顧

生態研究調查

結果與討論

遊客問卷訪談

生態解說資料

結論與建議

(39)

3.2.1 文獻回顧法

回顧香山濕地、台灣招潮、生態旅遊、解說規劃等相關研究論文、

期刊、書藉、網站資料庫等,作為香山濕地台灣招潮之生態旅遊解說 規劃之參考,尢其以香山濕地、台灣招潮有關的規劃、評估、研究等 作為引用參酌。

3.2.2 遊客問卷訪談及統計分析

香山濕地中以美山風情海岸之遊客量最多、最集中,美山亦是香 山濕地中遊憩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帶,故本研究以美山地區之遊客為訪 談的對象。而美山之遊客量,超過九成為例假日型,故選擇 2007 年 4~5 月之例假日為訪問時間。取樣方式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

問卷設計如附件一,除遊客屬性外,主要項目涵蓋造訪動機、對 香山濕地的認知、對保育之認同、對解說服務之需求、重訪意願等問 項。以期從問卷中了解以上議題之初步結論,作為解說需求之參考。

並以描述性統計說明遊客基本特性及問卷結果,信度分析以 Cronbach’s α 值作內部一致性檢驗。以 t-test 與 one way ANOVA 進行 遊客屬性的差異檢定,並以 Tukey HSD、Scheffe 法作事後檢定。以 pearson 相關分析問項間之關聯性。

3.2.3 生態研究調查

對香山濕地的台灣招潮作田野生態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在香山濕 地普查台灣招潮的分布情形,並於台灣招潮分布的區域對其活動時 段、行為特性、生殖生態、棲地特徵等之做觀察、紀錄、攝影;以客 雅水資源回收中心活躍健康、無斷螯之台灣招潮成體雄蟹為樣本,在 實驗室內作的台灣招潮耐受性試驗,以初探台灣招潮對環境變動的耐 受性,試驗項目含耐旱性、耐水性、耐鹽性、耐酸鹼、耐溫等項目。

(40)

台灣招潮族群密度估計方法如下:

1.新 竹 市 客 雅 水 資 源 回 收 中 心 台 灣 招 潮 的 族 群 密 度 推 估 本計畫數量估計流程如圖3.2 所示。

圖3.2 台灣招潮族群數量評估流程

一般野生生物的生物資源量則多是以族群密度(D)來表示,亦 即以單位空間(S)內,族群中的個體數量(N)

D(族群密度)=N(族群中的個體數)/S(單位空間) (3.1)

如此,較能反映出該物種在其棲息環境中的相對生物數量。然 而,田野間的族群密度的評估,若單純以族群分佈之總空間為基礎和 取樣所得之樣本數,直接計算,可得一族群密度,稱為粗密度(crude density)。如欲估算更精確的族群密度,則應以生態密度(ecological density)表示,亦即僅考量族群可能佔據的棲息空間為基礎加以計算 而得之族群密度,方能顯示出該族群在此一地區的真正生活狀態[58]。

採用穿越線法計算樣線上 之族群分布數量

分析棲地分布型態

估計單位面積之平均密度

總個體數=平均密度 X 總面積

(41)

固定之空間分布型態;一般而言,可分為三種:逢機型(random)、

聚集型(cluster, contagious, clumped)和規則型(uniform)。而招潮 蟹在野外的分布情況並非規則型 (uniform) ,因此欲估算其族群 密度需採用分層取樣(stratified sampling)[59,60]的原則,訂定一穿 越線,在此穿越線上選定數個 4 平方公尺(2x2 m2) 的區塊進行取 樣,方能降低各不同棲息區之間的變異情形。

本研究調查時採用目視法。前往觀察時,攜帶物品如下:2x2 見 方米樣區標示線、固定筷、樣區紀錄表格、GPS、望遠鏡、數位相機、

錄影機、雨鞋、圖鑑、個人防曬護具等。

進行時,事先查閱潮汐表,暸解漲退潮時間,以掌握觀測日期與 觀測時間。至研究區域後先搜尋區內台灣招潮活動狀況,以 GPS 記 錄分佈位置,以利全區密度及分布面積的估算。選擇2x2 見方米 5 研 究樣區,以固定筷完成圏圍,於樣線邊進行觀察。觀察的項目包括:

紀錄2x2 見方米研究樣區內台灣招潮雌雄隻數、體長大小(分大中小 三種類型)、活動型態(覓食、揮螯、移動)、其他類共域蟹種之雌 雄隻數及性別。

(42)

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1 解說需求研析

本研究為了解民眾至香山濕地遊憩的解說需求,因此於 95 年 4 月至5 月間,對香山濕地的美山地區(風情海岸)之假日訪客進行問 卷訪談,選取之訪問對象共309 位,接受訪問共 219 位,删除不完整 之問卷後,得有效問卷200 份。

4.1.1 問卷信度分析

適合作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為問項 8「認同本地應適度開發就 好,以保護本地生態」及問項9「認為本地適合發展兼顧保育性質的 生態旅遊」,故以此兩問項作為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的依據。所得之 Cronbach’s α 值為 0.822,Cronbach’s α 值經標準化之後為 0.823,

Cronbach’s α 值高於 0.7 之合格值,得知問卷內部一致性合格,問卷 通過內部一致性的信度驗證。

4.1.2 受訪者屬性分析

本研究首先整理受訪遊客之屬性如表4.1,分別說明如下:

1.性別

受訪遊客之性別比例,「男性」有100 人次(佔 50.0%);「女性」

亦有100 人次(佔 50.0%)。

2.教育程度:

受訪遊客之教育程度,以「大專以上」較多,有 137 人次(佔 68.5%);「非大專以上」則有 63 人次(佔 31.5%)。

(43)

3.從何處來:

受訪遊客之居住地,以「新竹縣或苗栗縣」最多,有106 人次(佔 53.0%);「新竹市」及「其他縣市 (竹苗以外之縣市) 」併列第二 位,皆有47 人次(佔 23.5%)。

4.年齡別:

受訪遊客之年齡層,以「16~30 歲」較多,有 86 人次(佔 43.0

%);「31~45 歲」居次,有 72 人次(佔 36.0%);「46~60 歲」,有 29 人次(佔 14.5%);「15 歲以下」,有9 人次(佔 4.5%);「61 歲以上」,

有4 人次(佔 2.0%)。

5.職業別:

受訪遊客之職業別,以「學生」最多,有 56 人次(佔 28.0%);

其次為「製造業」,有51 人次(佔 25.5%);「服務業」,有41 人次(佔 20.5%);「其他」,有 28 人次(佔 14.0%);「軍公教」,有 14 人次(佔 7.0%);「農漁牧」,有 7 人次(佔 3.5%)。

(44)

表4.1 遊客屬性次數分配表

受訪者屬性 選項 次數 百分比 分配圖

男   100 50.0%

女 100 50.0%

非大專以上 63 31.5%

大專以上 137 68.5%

新竹市    47 23.5%

新竹縣或

苗栗縣 106 53.0%

其他縣市 47 23.5%

15歲以下  9 4.5%

16~30歲  86 43.0%

31~45歲  72 36.0%

46~60歲  29 14.5%

61歲以上 4 2.0%

軍公教  17 8.5%

製造業  51 25.5%

服務業  41 20.5%

農漁牧  7 3.5%

學生  56 28.0%

其他 28 14.0%

2.教育程度 1.性別

5.職業別 3.從何方來

4.年齡層 16~

31~ 30歲 45歲

46~

60歲

<15

>61 新竹 苗栗

新竹 其他

縣市

非大 專以 大專

以上

軍公 其他

學生

農漁

服務

製造

(45)

4.1.3 受訪者解說需求分析

先以描述性統計對各問項進行描述性統計敍述,各問項之次數分 配、百分比、分配圖如表4.2 所述。敍述性說明如下:

1-1.在重訪率:

訪客中,重遊訪客有 139 人次,首次造訪者有 61 人次,重遊比 例佔69.5%,首次造訪者佔 30.5%。

1-2.一年平均來幾次:

在重遊訪客中,年平均造訪次數以 3~5 次的比例最高,有 73 人 次(佔52.5%); 1~2 次者居次,有 42 人次(佔 30.2%);再其次為 年平均造訪次數6 次以上者,有 24 人次(佔 17.3%)。

2.您的停留時間:

在造訪停留時間的分布上,以停留「1~2 小時」者最多,有 99 人次(佔49.5%);其次為「2~3 小時」,有 50 人次(佔 25.0%);再 其次為「一小時以內」,有 29 人次(佔 14.5%);「3~4 小時」有 13 人次(佔6.5%);「4 小時以上」有 9 人次(佔 4.5%)。

3.同來的遊伴:

同遊的玩伴以「家人親威」比例最高,有64 人次(佔 32.0%);

其次為「朋友」有 61 人次(佔 30.5%);再其次為「同學」有 38 人 次(佔19.0%);「同事」有 21 人次(佔 10.5%);「獨自前來」有 11 人次(佔5.5%);「其他」有 5 人次(佔 2.5%)。

4.吸引您前來的主因(複選):

前來遊玩的動機以「景色優美」比例最高,有101 人次(佔 50.5

%);其次為「海天開闊」有 87 人次(佔 43.5%);再其次為「停車 方便」有69 人次(佔 34.5%);「同伴邀約」有55 人次(佔 27.5%);

「離住處近」有 21 人次(佔 10.5%);「其他」有 48 人次(佔 24.0

(46)

%)。

5.您來此的經常活動範圍:

在此地的活動範圍,「僅在岸上」比例較高,有114 人次(佔 57.0

%);「會到灘地去」有 86 人次(佔 43.0%)。

6.本地(香山濕地)是否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正確認知」本地(香山濕地)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有119 人次

(佔 59.50%);「認知錯誤」者,有 16 人次(佔 8.0%); 不知道本 地(香山濕地)是否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有65 人次(佔 32.5%)。

7.您知道香山濕地有一種特有螃蟹(台灣招潮)?

「知道」香山濕地有一種特有螃蟹(台灣招潮),有134 人次(佔 67.0%);「不知道」的有 66 人次(佔 33.0%)。

8.您認同本地應適度開發就好,以保護本地生態?

「認同」本地應適度開發就好,以保護本地生態,有172 人次(佔 86.0%);「不認同」有 66 人次(佔 33.0%)。

9.您認為本地適合發展兼顧保育性質的生態旅遊?

認為本地「適合」適合發展兼顧保育性質的生態旅遊,有166 人 次(佔83.0%);認為「不適合」有 34 人次(佔 17.0%)。

10.您認為本地是否已經過度開發或過度干擾生態系?

「認為」本地已經過度開發或過度干擾生態系,有114 人次(佔 57.0%);「不認為」有 86 人次(佔 43.0%)。

11.您認為本地有解說服務的需求嗎?

認為本地「有」解說服務的需求,有 128 人次(佔 64.0%);認 為本地「没有」解說服務的需求有72 人次(佔 36.0%)。

12.最需要的解說需求為何?

各種解說內容的需求度,以「螃蟹」比例最高,有 80 人次(佔

(47)

40.0%);其次為「海洋生態」有 57 人次(佔 28.5%);「地質景觀」

有 35 人次(佔 17.5%);「鳥類」有 18 人次(佔 9.0%);「植物」有 10 人次(佔 5.0%)。

13.是否願意再來?

「願意」重遊的比例較高,有183 人次(佔 91.5%);「不願意」

重遊,有17 人次(佔 8.5%)。

(48)

表4.2 遊客問卷之次數分配表

問題內容 選項 次數 百分比 分配圖

61 30.5%

139 69.5%

1~2次 42 30.2%

3~5次 73 52.5%

6次以上 24 17.3%

1小時  29 14.5%

2小時  99 49.5%

3小時  50 25.0%

4小時  13 6.5%

4小時以上 9 4.5%

家人親威  64 32.0%

朋友  61 30.5%

同事  21 10.5%

同學  38 19.0%

獨自前來  11 5.5%

其他   5 2.5%

海天開闊  87 43.5%

景色優美  101 50.5%

停車方便  69 34.5%

離住處近  43 21.5%

同伴邀約  55 27.5%

其他   55 27.5%

會到灘地去 86 43.0%

1.1您是否第一次來

1.2一年平均來幾次

2.您的停留時間

3.同來的遊伴

4.吸引您前來的主因(複選)

5.您來此的經常活動範圍

1~2 6次

3~5

1小

>4 小時 4小

3小

2小

家人 親威

朋友 同事

同學 獨自 前來

其他

0 20 40 60 80 100 120

天開

景色優

車方 便

離住處

同伴

其他

會到 僅在 灘地

岸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ttractions, no matter physical or cultural, are the main pull factor of tourist flow. Without these attractions, there would be no need for other tourist

With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green tourism and national wetland restoration policy,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of wetland ecology and bird pop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and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1. Based on the

The volumes in the School Mathematics series contain brief review notes, selected questions with detailed solutions, and test questions with answers.. We hope you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omputer attitudes, the digital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digital game attitude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gital game-base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