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師資培育漫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師資培育漫談"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師資培育漫談

摘 要

教師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者,其培育內涵應有三要點:第一,培 養人格性情以作「為師之本」;第二,鍛鍊才能作為以具「為師之資」;第 三,實際練習以備「為師之實」。

關鍵詞:師資培育、教師特質、教學觀念 賈馥茗

國立台灣師範大㈻教育系㈴譽教授

(2)

Abstract

Given that teachers play important pedagogic roles; there should be three basic essentials in the process in the teacher education. Firstly, cultivation of their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Secondly, tempering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qualifications of a teacher. Thirdly, authentic practice to prepare for the actuality of being a teacher.

Keywords :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conception Fu-Ming Chia

Professor Emerit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ome Thoughts about Teacher Education

(3)

—漫談偶拾—

韓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先秦諸子,各以其卓見教授門徒,形成百家爭鳴的局勢。

教育普及全體國民後,猶如孟子所說的:人皆可以為師。

可是孟子也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人師易為否?管見所及,姑妄言一二。

—早期的說法—

古者有「人師」、「經師」、「教者」三稱:

人師:教人成人。前一人字為「尚『未學』的自然人」;後一人字為

「學而有成的文化人或道德人」。「教人者」是「先已『成人』,才德兼備 的人」。

經師:以「講述詩書」為務,不計詩書對人的作用。

教者:據【禮記學記】中說:「伸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 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 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這是說,教者只會念誦課本,

問難學生,自己對學生的問題又沒有一致的答案,不顧學生的困難,不真心 實意的教學生,卻很會要求學生。學生既學不好,又不喜歡老師,只覺得痛 苦不堪,不知道學習有甚麼好處。)

教育普及,師資需要大量增加之後,有了培養師資的教育,前此稱「

師範教育」,後又有了「學程之舉」,但不久即減縮。現稱「師資培育」,

「名」雖不同,「實」應未變。就師資培育言,顧名思義,還應是培養教師 的歷程與活動。野人獻曝,姑漫話數言。

—培育師資,最好以「有意為師者」從事此項活動,因為這是「有確定目 的」的教育工作—

—對師期望是德與才適如其分,由此決定培育工作—

一、培養人格性情—為師之本

人格性情可稱品格,品格簡言之,應以涵融性情為基礎,依此有四端:

(4)

以誠立身 以仁存心 以理判斷

以義禮待人接物

(一)陶冶「中和」的情感作用

人有與生俱來的情感,即是【禮記樂記】中所說的喜、怒、哀、懼、

愛、惡、欲。這些情感在平時只是薀涵在內,如【中庸】所說的,

喜怒哀樂之所未發,謂之中。

「中」即是人生而即有,「未發」即是蘊涵在內,未曾發生作用,「

心境」處於自然狀態,無喜無嗔,無哀無樂。【中庸】下文說: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這是說,情感作用發作出來時,即是發生作用時,如果「適如其分」,即 是表現得既不過度強烈,也不隱晦不明,是為「和」,乃是適度的狀況,可 以說是合乎自然的平衡。【中庸】這章最後結束說: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喜怒哀樂是與生俱來的情感,平時含蘊在內,即是「中」,也可說是

「正常狀態」,是人「在中本有的」狀況。到發生作用的時候,便會有一種

「衝激力」,似乎「鼓動著」人要把衝激力發洩出來,力量輕微的可能只見 於面部;較強的可能見於言辭;最強烈的則會表現於動作。以「怒」來說,

「薄怒」只見「神情不悅」;「怒」則「言辭激烈」;「盛怒」則可能「揮 出老拳」。情感作用時與「心意」相連,【大學正心章中】說: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 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即是說情感作用對心意的影嚮。生活中所接觸的人、事、物,在在都 可能觸動情感,情感作用發動出來,在當前的情境中,不但影嚮時刻的情 境,如果是對人而發的,便影嚮到面前的人。如果經常有情感激動而又「不 中節」時,「大本」與「達道」,可能便有了問題。

現在須要先根據「正心章」解釋了「中節」與「達道」,再來解釋「

(5)

中」與「大本」。

「正心章」中所說的「心不得其正」,就是因為「忿怒」、「恐懼」、「

好樂」、「憂患」等的「情感作用」。專就對面前的人而言,情感作用「不 中節」,憤怒時必「不會和顏悅色的相對」;懼怕時必然「顯得委委縮縮」;

喜歡時則「不免輕舉妄動」;憂心忡忡時則「神情不屬」。任一種表現往往 都是出自一個人情感「失去常態」;心意失去「平和」的狀況,使對方感受 到,從而生出反應,結果是二人都受情感激動,「心也都不得其正」了。一 個人若經常與人接觸都如此,用現在的話說,必然無法建立「和諧」的「人 際關係」,連帶的影嚮到有關的事與務。從而在生活裡,便可能常常遇到「

此路不通」的困擾。

人生要「以和為宗旨」,道理是人類早已經離開了自然界,生活在所 創造的人文社會中。在人文社會裡,每個人都要靠「個人」與「群體」合作 無間,「有所取」,也要「有所予」;即是有「所得」,也要有「付出」。

公平之道,是要「取予平衡」;「等而上之」的,是「取少予多」。事實 上,可以說,每個人取之於群體的,多於付出。而很多人並不這樣想,只想

「多取」,最好「不予」。如果相關的兩個人中有一個多取少予,必然失去 了「公平」,次數多了,「予多得少」的一方,必然不願意再和對方來往。

倘若兩個人都如此,則不但不能和,且要引起爭競。「不和」與「爭競」最 明顯的主因,多是由「好樂」相關的「欲」而起。「欲」使人趨向「私與 貪」,進而「有己無人」,再進而「損人以利己」,如此失去「公平」,

「和」必然成為泡影。

據此來解釋「中」何以是「天下之大本」,即是希望喜怒哀樂未發 時,能保持情感平和而心得其正。然而喜怒哀樂既然是「與生俱來」,人 人盡皆相同。要人的情感都「不發生作用」豈不和本性「相反」了嗎?故而 需要仔細思考一下。

在中本有的情感不能不起作用,前面所說的是作用要「中節」,即是 不過度強烈,也不隱晦不明。就是要人在情感作用時,「自行控制」,使之

「中節」。

(6)

但是自行控制的力量並非與生俱來,其作用要靠「平時涵養」,涵養 成保持「中度」的狀態,即是實際上「不輕易激動」的「平和狀況」,成為

「習慣」後,性情合一,即是俗稱「平和的個性」。這是靠「後天」的修養,

用來矯正本來的衝動力,使之強弱「適中」。情感作用長期保持「中節」的 狀況,是所有人的「為人之本」,人人都涵養成這種狀況,然後人類生活才 能「無往而不利」。

這樣說來,涵融情感以正心,也就成了人後天自行修習的工作。一個 人自己修習成功,才能立身、為人、做事,才能生活在群體之中。要如此,

人就要自行努力,做一番修習的功夫。而要修習,就要有師的指引。「師」

則要先自修習完成「涵融中和」的性情,培養品格的四端,才能夠教人。

(二)以誠立身—不欺

「欺騙」和「誠實」恰好相反。我國一向以「誠實不欺」為美德,特 別指人與人相處時,這個人不能欺騙那個人。這也是人類一項「普遍」的要 求,因為沒有人「喜歡」別人「騙自己」。如果人人都不騙人,世界上就沒 有人會被騙了。可是在人群之中,有人以為「自己聰明」,可以「騙」不如 自己聰明的人,所以一有機會,就要施展一下「小聰明」。卻不知這樣做是 自己違反了群體的「公平原則」,違反了道德。

「騙別人」的事件屢見不鮮,「騙術」也日益增高。用騙術騙人的原 因很多,此處無須多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不外是「騙對自己有利」。

可是人也更會「騙自己」,常常是騙了自己,自己還「不知道」。例 如現在就有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本來要立刻開始行動,可是自己卻「不 想動」,於是和自己說:「哎呀,我太累了,過一會兒再做吧!」這不是騙 自己嗎?「騙自己」也是「騙」,自己卻認為是有「很好的理由」。【大學 誠意章】中說:

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也,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好色是美,一看就知道;惡臭是息,一聞就知道。不可能把美的說成 醜,臭的說成香,黑白是無法顛倒的。可是人在騙自己的時候,自己居然不 知道,因為自己已經把「騙」理由化了。由此推演,理由化的騙,最後也可

(7)

以「振振有詞」的說出一番大道理來繼續騙人。

不過騙人的人雖自以為聰明,被騙的「笨人」有時也會聰明一下,尤 其被騙的次數多了,也會從其中學得一點聰明,不致永遠受騙,所以騙術終 有被揭穿的時候,然後再用就不靈了。

我國先哲從觀察自然現象推究宇宙的原始,以為宇宙萬物的生成,是 靠一種始終執不變,無偏無私的精神,即是「誠」。【中庸】裡說: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20章)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 之者也。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第25章)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 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則可以與天地參矣。(22章)

這段話說天道本著自體原有的至誠無二的精神造物育物,在可見的自 然界是萬物並生而不悖,因為道體至精唯一,完滿充實,一絲不苟,乃是「

誠者」。人卻不似天道原本就誠,所以人會欺,故而要「致誠」。「致誠便 是要從「不自欺」到「不欺人」,以至於「不欺天」。天不說話,被欺了也 不言不語。可是「自欺」有自己的「良心」做監督判斷,自己會心中感到「

不安」。「欺人」先是有自己內心的不安,後是有別人的道德判斷。欺人者 將受到人與社會的唾棄,最後在人文社會將失去「立足點」,也就無處可以 立身了。

(最近有一種說法,叫做「善意的欺騙」,例如告訴一個得了不治之 症的病人,說他一定會好。像這樣的例子,不能說是欺騙,乃是「安慰」,

至少可以減輕病人對死亡的恐懼,安慰是善意的,說話的人得不到甚麼 好處,決不能算是騙他。誤用名詞,就「以詞害意」。)

師是教人的人。自己先要由「致誠」達到「無欺」的地步,然後才能 教人。

(三)以仁存心—心中永遠存著「合理的愛」

(8)

孟子以惻隱之心為仁之一端,人皆有之。舉例說見孺子將入於井,而 不忍其溺斃,是秉持上天「好生」的善意。事實上,樂生惡死,也是人之常 情,對生物還「見其生,不忍見其死」,何況是一個無知無能自保的幼兒!

這「仁」字還有再加解釋的必要。

細究起來,「仁」字的含意頗為抽象。【論語、顏淵】裡就有「樊遲 問仁,子曰:愛人。」【孔子家語】和【孟子】裡都有「仁者愛人」這句 話,可以了解「仁」接近「愛」【周易、繫辭上】第四章中有兩句話說: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其下的注解說:

仁者愛之理,愛者仁之用。

這就把「仁」與「愛」二字連在一起,比「惻隱」更清楚明白了。也 就是說:「仁」是愛的「抽象道理」;「愛」是仁的「實際作用」。愛是情 感,作用表現出來,人人都知道。只是這種情感作用居然還有「道理」在 內,「合乎道理的愛」,就叫做「仁」。反過來說,「不合道理的愛」,就 只能算是「愛」,不能說是「仁」。

然則這「道理」是甚麼呢?簡單的回答,可以說是「適度」,即是【

中庸】裡所說的「中節」。這證明見於【大學、修身章】: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 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據此而言,「仁」應該是「理性的愛」不因愛而盲目,也不因不愛而 偏執一隅,也可說是「合理的愛」。

把合理的愛存在心中,心中便只有「溫馨祥和」,可以見於幾個說法:

【韓非子、解老篇】: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

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仁之為言人也。、、、仁之法在愛人,不 在愛我。人(別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

【同書、必仁且智】:何謂仁?、、、仁者惻怛愛人,謹翕不爭,好 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志,無忌惡之氣,無感愁之欲,無險峻 之事,無避違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事易,其道行,故能平易合理 而無爭也。

(9)

【孟子、梁惠王】: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

【莊子、天地】:愛人利物謂之仁。

【禮記、儒行】: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 也;孫(同遜)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歡樂者 仁也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

從這些說法看來,「愛」既然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人人都有,心 理學家說,嬰兒聽見母親的聲音時,便能止住啼哭;看見母親面孔時,便會 發出笑容,即是愛的表現。成人使這種情感由發展到合理的程度,將是一種

「只怕其少,不厭其多」的感情。但是卻需要「教導」者「適當」的示範,

使學習者納入性格之中,才能有成。

(四)以理判斷—理與智通

判斷是理性作用,其中必須有「知」的成分。早期經書中「知」字兼 作「智」字用。【墨子、墨經】中以「心知」為智,可以解釋說「心中明白 透徹」即是「智」。生活中常有需要「判斷」以作決定的時候」,要判斷便 要「有所知」,而且需要「透徹的知」。孟子曾認為判別是非出自心的「智 端」;康德則以為判斷是理性的最高層次,所以「知」或「智」與「理」或

「理性」相通且不可分。

「判斷」常常是在「二因」或「二事」對立並存時,需要加以區分,

如「是非」、「對錯」、「善惡」、「優劣」之別,和有形的「大小」、「

高低」、「遠近」、「黑白」一樣。不過有形的容易分辨;抽象的卻要「知 道」的更清楚,用心思考才能辨別。其中所含的心智作用,包括「認識」、

「了解」、「分辨」,然後才能「判斷」。而「正確的判斷」,恰是一種「

高層次」的心理作用,通常說是「智慧」或「理性」。說是智慧時,「知」

的成分比較明顯;說是「理性」時,便有了「原理原則」以至「道德法規」

的決定性的指標。總而言之,這是人類一項獨有的特徵。

生活在複雜萬端的人文社會理,需要判斷以定「行止」或「取捨」的 指不勝數。經過判所而決定,總是希望「決定」是「明智的」,也就是「正 確的」。因為一個決定必然有後繼的行動,決定不當則行動錯誤,遂有「一 失足成千古恨」的格言。

(10)

不過多數決定不致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但是錯誤的決定,難免導致 懊惱、歉疚或悔恨。除了對事件的決定可能有這樣的情形之外,更常發生的 是,一句有「有決定性的話」,也會使說者自悔失言,或是使語言牽涉到的 人蒙受損害。在教育中,教師雖然不足以「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卻不免 對學生的「一句話」鼓舞起他的奮進心;或是傷害到他,使他長期以至一生 沉淪。

「判斷」有時出於「直覺」(intuition)。「直覺」是在剎那之間做成 的「定論」。通常以為是一種「敏銳的智慧」,因為說者好像不經詳細了解,

不見深思熟慮,立刻作出判斷。有人以為這是出自「智慧者突發的靈感」,

其實仔細分析起來,由更多的例證,證明乃是由廣博的知識與豐富的經驗為 基礎,加上反應迅速而成。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見於言辭的判斷時,常不免出於直覺。像這樣的 判所,不能說教師對一個學生,前此一無所知,只能說是「即刻的」反應,

而不是理性的「直覺」。

可是教師還是需要自己先有了正確的判斷力,才能指導並培養學生的 判所能力,需要從多見多聞多識而練習辨別是非。學生的常情是,自己往往 不敢經易下決定,要先看教師的意向。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就要示範給學生,

自己就要指導作判斷的歷程;而且要避免學生一意觀望教師的意向,要學習

「獨立作判斷」的能力。那麼教師自己就要先有這種能力,平時表現給學生 學習。(不過有些教師通常不肯容學生主動思考,便急不可待的說出「判 斷」,以致學生只想「聽老師的」不自己去想,少了練習作判斷的機會。)

(五)以義禮待人接物

「義」字在道德論中是頗為重要的一個字,先哲論述也所在多有,大 家熟知的是孟子極力倡導仁義,說義是「羞惡」之心的一端。明白的說,「

義」字早期有「儀態」、「敬慎」的意思。根據這一點推演,從義字的結構 看,是雙手捧羊,高舉過頭,表示「敬重」,是古代宗教意識中「獻祭」的 表現。羊本是古代家畜以為食的一種,恭敬的獻給所敬的神祇,是「付出」

以企求福佑。是「人」與「神」交往的一種形式,希望如此以求雙方「皆得

(11)

其宜」。於是「義」字的另一個解釋便是「宜」。

「以義為宜」到了用在人和人的情境時,【周易】乾卦文言中便有「

利者義和也」的解釋,可以說二人相交「合宜」則是利,也可以推衍說,「

皆得其利」。如此便成了人和人交往的一項規則。明白的說,即是雙方都合 宜時,便可順利、便利,結果當然都蒙受其利。

這樣說似乎顯得過於重視功利,可是人生本來就有要求公平的傾向。

公平則不偏不倚,不偏不倚才不爭。從這方面講利,大概孔夫子也不會反 對。從這方面講利,乃是「持平之論,「義」是指「方正」。董仲舒【春秋 繁露、仁義法】中說:

義在正我,不在正人。夫我無之求諸人,我有之而非諸人,人之所不 能受也。義者,得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後可稱義。故言義者,合我與宜 為一言。以此操之,義為言我也。故曰:有為而得義,謂之自得。有為而失 義者,謂之自失。人好義者,謂之自好。人之不好義者,謂之不自好。

這是從每個人自己這方面著眼,自好者必不離開方正,而損人利己,

也合乎墨子以利為義的說法。【孟子】盡心上篇中載,人要「尊德樂道」,

「窮不失義」,說話才說得「響亮」。又說:「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

即是「有羞惡之心」者,不用機變之巧謀私利,以致失去方正之義。

中國古代的「政道」,以「教化萬民」為先。而「化民易俗」,則以

「禮樂」為主要事項。「禮」的方面,【禮記、曲禮上】開章便說:

無不敬,嚴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後面說: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

禮不踰節。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分爭辯訟。非禮不決。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

(12)

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

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上面各項非常清楚明白,無煩解釋,總結起來說:

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 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這就和方正的意思比較接近,再加上「敬人」合上「謙遜」,用來待 人接物,也就無往而不利了。

—預期培育的效果—

經過人格性情的培養,希望接受此項教育者,能有如下的成就:

—實質的—

1、義務感:對分所當為的,承認是「自己的義務」。不用「詭辯」、

「敷衍」、「推卸」等手段。

2、責任心:認定「必須做的」就「立刻做」;「應該做的」就「一定 做」,更無他說。

3、教育愛:一為「愛自己的工作」不計報償。一為「愛學生」。愛學 生之愛,猶如神職人員的「專業之愛」,其特質是「不求報償」,

「愛無差等」,加上「因材施教」。

—形式的—

1、儀表:端莊溫和,服飾得體。

2、舉動:坐立走姿態合度。行走時急不衝前;緩不礙後。

3、言辭:聲調依環境調整高低,依內容分抑揚頓挫。說話有條理,以 簡明為原則。

二、鍛鍊才能作為—為師之資

才能大體上可分知識與技能兩項。

(一)知識

(13)

1、普遍的基礎知識

人類從把語言用文字書寫後,演進到「修辭」,由修飾言辭而成為文 字的修飾,更由不同的文體而有了『文學』,於是言辭和文字都增加了「藝 術」成分,有了「美」的品質。因為言辭和書寫幾乎是日常必用的,「

學習」便以這二者為基礎,也成為教師必須的工具。各種教學都要靠這工 具傳達。但從「專業分工」大行其道之後,重專門而輕普遍,重分支而輕根 柢,科學的理工掛帥,文學遂落入「聊備一格」的地步,其它「非專門」的 知識,也都「瞠乎專門」之後。

實則教師所教的學生,至少在其未進入理工的學習時期,是生活在廣 大的社會中,和各種狀況不能隔離,專門教師如果只教專門,學生如何能生 活在廣大的世界。故而教師還是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廣博不在「專 精」,但卻不可不知。故而在「博」的方面,要具備一些普通知識,(現 在稱「通識」,可是作法與通識相去甚遠。至少通識不是幾個科目所能涵蓋 的,大家都忽略了賀欽斯(R.M. Hutchins)所倡導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實際上就是重視廣泛的普通知識。)如果一定要用科目為名,

普通的基礎科目應是:

文學:以中國文學為主,從中文「字」開始,即由字體的結構,從意 義到書寫,都增加了藝術成分,拓展了「審美」觀念。而詞句的結構,更發 展出「修辭學」在言辭與書寫兩方面,放出異彩。

歷史: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可以推溯到五至八千年之前,就在「人 事」方面,改變與進步,也指不勝數。加上世界史,使後世人得到自己無 從經歷的經驗,宛如自己的生命可以推前到數千年,其中且不乏足為今世人 借鑑的前例。

哲學:中外哲學皆有指導人生的寶貴見解,應該是普遍的知識基礎。

心理學:是了解人的學問。雖然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同類人仍 有其「共相」,特別是為師者,不能不知道學生的心理和意向。

2、聯科知識

目前學校分等級,等級愈高,教師所教的科目愈趨向「專精」,實則

(14)

人生「知」無涯岸,「大學以下」的教師,「博識」有益無害,尤其有些科 目有關聯性,如歷史與地理,生物與自然,生理與健康,行為與社會及 法律。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教學便難免偏枯。

3、現代知識

現代知識可說是「當前」應有的知識。從上個世紀末,世界變化快而 劇烈,新知也迅速增加,見諸課本文字的,多己落於時間之後,教師要隨時 為學生補充,以增加他們的見聞。因而要注意新知識的出現,便不能徒重課 本,而忽略資訊。但也要仔細過濾,確定為「確切」的知識,以免受到誤導。

(二)藝能

此處稱「藝能」而不稱「技能」,是因為不但哲學家兼心理學家如詹 姆士(W. James)就認為教學是藝術;甚至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為「

教師應該是藝術家」。因為教學不像「技術」之重「機械性」,而是要如藝 術家般有「變化」與「創新」的能力。這種能力,見於對學生的教導,和對 教學方法以及工具的運用。

目前有關「教學法」的論著多不勝數,然而見諸文字的文法,猶如孟 子所說的「大匠」所教人的「規矩」,規矩根據原則,本質上是正確的。可 是依規矩而運作的「巧」,則須運用者在操作中,自行領會。如【莊子】中 所說的,庖丁解牛,最初不過是用刀照著牛頸亂砍,砍到骨頭就損壞了 刀刃,必須照骨節準確砍下,才能頸斷頭落。庖工要一再練習,才能一刀 奏效。到了真正純熟的地步,便能「目無全牛,奏刀立解」,這就是「神乎 其技」了,也就是達到了「巧」的地步。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再是技術,

而是「藝術」。動作不但精確,且有「美」在其中。

教學的藝術,使人看起來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卻能使學生學得「快 而容易」,不覺得學習困難,就已經學會了,就是掌握到了教學的「巧」。

「教學的藝術」,不是徒靠「說空話」而成的,其中也有運作的「指 標」。以【禮記】學記為例,非常具體可行的要點如下:

1、知識教學

—普通原則—

(15)

(1)先見之明:預先想到學習者可能發生的狀況。包括學習困難和學 習意向。

(2)適時教學:即在學生有學習意向時,利用時機而教。

(3)適合學生年齡與程度,難易適中。(以下非必要不再附錄原文以 節省篇幅。有興趣者可自行參照。)

—講述—「喻」

「喻」字的意思包括:

(1)啟發而不灌輸。即啟示引導:引起學生對「知」的興趣,使學生 自願想知道,猶如心理學中所說的「引起學習動機」。

(2)督促而不強迫。用「勉勵」,非嚴厲命令。

(3)開導而不囉嗦。言簡意賅的說明關鍵,引導學生的思路進入主 題,不說瑣碎的話以擾亂學生的思考。

學記中以這三項解釋「喻」,認為是教學成功的要件。

—了解學生的學習缺點—

(1)貪多而不求透徹了解。

(2)疏漏而不求周全的認識與了解。

(3)不事深究。(一項學習,在知道了表面之後,還要深入思考,追 究內在的含意。然而多數學生以為看了一遍文字,便算「知道 了」,不再用「慎思」的功夫。)

(4)知道一點就停止。(多數學生以為知道了一點就算「知道了」。)

這些情形,是學生常有的缺點。教師要明白的知道,以便矯正。

2、觀察學習狀況與行為表現

知識教學與個性陶冶和行為指導應同時並進,教學知識與後二者並不 可分,據『學記』所載,在知識教學中,教師要知道學生同時的學習成就,

有以下數則:

(1)了解文字句讀並辨別是非正邪。(一年「視」離經辨志)

(2)重視學業並樂於和同學相處。(三年「視」敬業樂群)

(3)多方學習並親近教師。(五年「視」博習親師)

(16)

(4)探討學問並選擇益友。(七年「視」論學取友)

(5)通達道理並確定立身原則。

這五項以兩年為一個階段,各段都有教師所觀察的主題,學生達到這 個地步,學習才算有了成就。而這幾項除了知識的成就,還包括「道德判斷 力」,與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對教師的「親和力」(應是含有感激與繼 續受教的意願),「繼續求知的興趣與擇友的能力」,最後成為「明理」而 確定了終生依理而行的人。

然則教師如何能知道學生這些方面的成就呢?『學記』在上述前四個 階段中,每個階段都用了一個「視」字,所代表的絕不是只打一個「學科考 試分數」,而是「平時觀察學生的表現」,也可以肯定絕不會只是「上課 時」的表現,乃是由「課外觀察」得知的。因為『學記』後文有: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可見在正課學習之外,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看他們課外自修的狀 況,也就看到他們「自由時間」的表現,了解其個性與行為,對學生可以 適時予以指導矯正。事實上,如果教師要了解學生,除了「授課」時間外,

必須借重課外觀察。

3、教導正規表現之外的學生

教師通常對學生的期望,一是「循規蹈矩的受教」,二是「一學就會」。

在教育普及後,適齡兒童一律必須入學,其中有兩個先在因素,往往 使教師處於困境:一是學生學習能力有高低之別;二是學生缺少學習意願。

這兩個因素又有相通之處,而以能力差別為最大主因。能一學就會的,多數 也會循規蹈矩的受教,這一類可以置而不論,專就能力中下的而言,教師便 要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而要準備面對這些學生。

—對能力較差的學生—

孔子早已知道人有上智與下愚之別;並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 知之者次也;學而不知又其次也。」這是古代以讀書為唯一途徑的說法。目 前知道除了讀書的才能之外,還有很多才能並不專靠讀書。所以有些兒童對 抽象符號-文字-的認識,感覺困難。這固然是生而有別造成的,可是如果

(17)

教師有教學策略,則除了能力最低的以外,還是都可以接受教育的。

有了這個信念,教師對能力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學生,便要知道這樣學 生的需要,而因材施教。這類學生的需要是:

(1)尊重他這個「人」,替他建立「自信心」。

(2)關心他,使他得到教師的溫暖,願意親近教師,進而願意學習。

(3)給他力所能及的學習材料,不強其所難。

(4)耐心溫和的指教,不斥責,不強迫。

(5)鼓勵他和自己比較,稍有進步,便加誇獎。

(6)鼓勵知識學習遲緩的學生,從其他方面表現,最低限度,要行為 良好,如此做才是值得稱道的,是國民教育應該做的。而且行為 與讀書不同,只要是可教者,都可學會。行為良好,應該和讀書 成績一樣得到獎勵。這樣的學生,得到鼓勵後,很可能成為發奮 讀書的。

(有些教師對學習遲緩的學生,不但沒有耐心指教,且出言斥責,傷 害了學生,不但失去學習興趣,更失去「作好人」的意願。從而行為乖張,

或輟學,或落入歧途,誤了一生。)

—對行為欠當的學生—

班級教學,一班往往有十數以至數十名學生。上課的常規有兩種情 況,即是:

老師講—學生聽 學生作業—老師巡視

在這兩種狀況中,常常是學生坐在座位上,少有活動的機會。性情未 定的兒童和少年,不耐長時靜止,聽講則不免心有旁鶩,作業則不免改為其 他活動,以致教室失去常規,才是教師所不喜的。(通常教室常規是指上課 時,學生無論聽講或作業,必須安靜無嘩,是教師教學時必須掌握的,包括 在教學方法之內。目前另有所謂之「班級經營」,似乎不包括在教學法 之中,可見教師的任務,也愈分愈細。而且「經營」這個名詞,一則商業 味道特重,一則意義廣泛,與「維持教室秩序」距離頗遠。)

(18)

細思學生不專心聽講或作業,原因相當複雜,最明顯的是:能力不足 或缺乏興趣,且沒有自制力。對這樣的學生,不是教師「喲喝」一聲,便能 改變,而是要明白學生的個別原因,分別處理。

不專心聽講或作業的學生,可能有多種表現:「做外務」者如看別的 書,還不致造成喧嘩,和別人說話以至動手動腳的,才造成教室紋亂。後一 種往往有行為偏差的現象,需要教師細心了解而後處理。其餘如不準時交作 業,打架生事者,更要教師多方指導矯正。

依目前學生的狀況,概括的說,行為不當的造因有:

(1)學習能力較低,在用「考試分數」定高下的形式下,得不到教師 與同學的重視,失去自尊心。

(2)有知識學習以外的能力,卻沒有學習與表現的機會。

(3)只受到指責,不知道「鼓勵」為何物,因而自暴自棄。

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必須:

第一、改變教學觀念,相信凡有受教能力者,都可以教。

第二、發揮「教育愛」,表現「愛無差等」,但要「因材施教」。排 除用一個成績標準的作法,轉而相信越學習緩慢的學生,越需要教師的教導。

而且能把這樣的學生教會,才是教師真正的成就,才是教學的成就。

第三、評量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個別學生的能力為「標準」,依其個 人的能力表現,有進步則予以獎勵。

第四、有短暫時間無規外行動,即予嘉獎。

—預期效果—

—積極的—

1、以本身為典範,為人行事使學生尊敬。

2、教材豐富,能引起學習興趣。

3、教法適當,符合學生能力。

4、指導有方,使學生樂於接受。

5、公平合理。使學生敬服。

—消極的—

(19)

1、無急言厲色。

2、不求自炫。

3、不強迫學生為其所不能為。

三、預習與實習-為師之實

實際工作在練習,不能徒靠空言指教,而是要從基本的操作開始。【

學記】中曾說:學彈琴不是立即學演奏,而是先要從撥弄琴絃開始,然後才 能熟練的操作琴弦。雖然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師,實則初為人師者,多半有 一種經驗,即是初次走上講台,看見下面許多隻眼睛看著自己,便不免緊張 起來,不知如何開口。所以正式教學之前,先要經過練習。

(一)預習

預習仍在培育階段,主是要「參觀」見習。過去師範教育即有這項訓 練,即是由擔任實習的教授率領學生參觀學校現任教師教學的情形。

1、參觀時必備的器材:錄影機與錄音機。應先期得到任課教師同意才 應用。

2、觀察事項:

(1)教師活動:上課時講述、解說、作業指導、教室秩序;下課時 對學生接觸的狀況。

(2) 學生活動:課內聽講反應與作業狀況,課外活動狀況,上下課 的狀況。

3、與任課教師請益:包括課後討論。

4、參觀後師生討論:

(1)教師教學與活動的優點與缺點。

(2)學生反應與活動狀況。

5、足資借鑑與改進之處。

(二)試驗練習

1、在班級內由同學互為師生,為師者練習教師的活動。

2、此項練習應錄影並錄音,便於全體視聽,任教師者更應自行聽與看。

(20)

3、討論:確實指陳優點與缺點,教師評定指導。

4、試教:商請學校任課教師同意,在某些班級教某些科目。試教時原 任教師與授課教授皆負指導責任。課後討論與試驗練習同。

(過去師範教育亦有這項作法,但實際效果有限,似應確實實行。)

(三)實習

實習顧名思義,當是「實際練習」。此時間最少也要以一學期為限。

即是「實習者」實際「擔任」教學工作,但是教授仍有指導責任,且有一位 學校教師負責觀察記錄,隨時指導,建議應行改進之處。實習期滿後的評定 應有三項根據:

1、學校教師的評定 2、教授的評定

3、實習班級學生的反應 4、其他見及者的意見

似此如能逐步確實做到,師資培育工作或能收獲實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Internal 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teachers and schools employ as part of the ongo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during the three years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If growing cities in Asia and Africa can provide clean, safe housing, the future of the people moving there should be a very good one...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Keywords: general education, learning passport, language skills, cultivation in humanity, activities of music and arts,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ism, the silky way over

(Keywords: general education, learning passport, cultivation in humanity, activities of music and arts,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ism, the silky way over the sea).. The

(Keywords: general education, learning passport, cultivation in humanity, activities of music and arts,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ism, the silky way over the sea).. The

It clarifies that Upāyakauśalya,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accepted in Confucian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wisdom in Mahāyāna Buddhism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