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Copied!
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星雲大師

西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

︻ ︻

︻ ︻

(2)

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所謂信仰者,不一定要信仰什麼

教,或是哪一位諸佛菩薩,實在說

佛不要人信仰他。佛教有一個很

得的地方,它不是以佛為中心,是

法、以教理作為中心,佛也是依法

佛。所以在佛經裡面,很多的地方

強調:「自依止、法依止、莫異

止」。就是你要依靠自己,相信

己,你要依靠法,依靠真理,相信

理,不可以依靠其他。

(3)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程恭讓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我很高興,現在先宣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二○一四年人間佛教座談會﹂第二場

正式開始。

本場座談會,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尊敬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跟大家座談。先請允

許我介紹,這場與會的學者和大眾: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尊敬的慈惠法師、尊敬的慈容

法師。

接下來是參加這次座談會的二十一位學者: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

授、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及董事長高希均教授、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萬金川教授、中國社

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當代宗教研究所主任邱永輝教授、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麻天祥教

授、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鄧子美教授、雲南師範大學經濟政治學院李廣良教授、佛

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陳劍鍠教授、中山大學人文學院

佛學研究中心龔雋教授、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蕭麗華教授、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女士、武

漢大學文學院吳光正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杜保瑞教授、南京大學哲學系尚榮教授、北京

大學哲學系李四龍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闞正宗教授、佛光大學中文系謝大寧教授、中

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張文良教授、南華大學生命教育哲學所尤惠貞教授。

(4)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出席今天晚上座談會的大眾,還有佛光山很多重要職事,請站起來給大家看看,就

不一一介紹了。另外,還有一千多位國際佛光會督導、一百多位中國大陸的青年學子、佛

光山叢林佛學院學生,以及來自大陸清華大學的一些企業家、學者、佛光緣美術館的藝術

家,謝謝您們。

大師您好,這次座談會一共是三場,主題是對﹁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從學者的角

度來提出一些看法。今天下午已經進行第一場,在這一場裡,我們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許

多真知、灼見,明天上午學者還會有第三場座談會,今天晚上的這一場,是本次座談會中

心的中心,我們希望聆聽您,為全場一千五百餘大眾開示;您講演結束的時候,還會有半

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開放給場上的學者和大眾提問。下面就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邀請星

雲大師給我們開示

星雲大師開示:

各位敬愛的來參加人間佛教座談會的教授們、各位佛光會的督導長、我們團隊的伙

伴,還有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們,大家晚安,吉祥平安:

我做個自我介紹。

(5)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我今年八十八歲,中國揚州人,我沒有進過學校念書,從小在寺廟裡長大,也沒有遇

過什麼老師特別給我指導,假如有所成長,感謝諸佛菩薩及諸位有緣的大德們。

我現在眼睛看不到你們,耳朵也慢慢在退化,生、老、病、死是人生很自然的事。

談到人間佛教,這也不是我星雲的佛教,我只是隨著這個時代,和歷史的發展,覺得

人間佛教在這一個時代的佛教裡,是更昇華一層,更重要、更直接直指本心的佛教,就跟

隨大家一起擁護。

信仰比生命重要

你是人,你先要想如何把人做好,這就是人間佛教。世間最寶貴的,就是我們每一個

人的生命。人所以為萬物之靈,因為人頭頂朝天,腳朝地,背直起來,人的寶貴也在於他

有信仰。一些動物,如豬、馬、牛、羊等,牠們也有生命,但是牠們背朝天,沒有文化,

沒有思想,沒有信仰,所以成為動物。

所謂信仰者,不一定要信仰什麼宗教,或是哪一位諸佛菩薩,實在說,佛不要人信仰

他。佛教有一個很難得的地方,它不是以佛為中心,是以法、以教理作為中心,佛也是依

法成佛。所以在佛經裡面,很多的地方都強調:﹁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就是你

(6)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要依靠自己,相信自己,你要依靠法,依靠真理,相信真理,不可以依靠其他。

雖說如此,但你對於國家、對於社會、對於愛人,你要有信心,對於你的前途,你都

要有信仰,因為信仰比生命更重要。當然也不是隨便信仰,信仰是神聖的。人一旦信錯了

邪教,就像喝了毒藥,等到藥效發作,則生命危矣。

所謂﹁邪信﹂不如﹁不信﹂,不信的人,就像一個不用大腦思考的人,不肯張開眼睛

看世界,就沒有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不信﹂不如﹁迷信﹂,我們也讚嘆那許多迷信的

人,因為他只是不懂,一時的不瞭解,但至少他有善惡因果觀念,他心靈裡神聖的那一個

信念,不會消失。

然而信仰最重要的就是正信,什麼是正信

?我

所信仰的這一個人是有德的,是真實

存在的,是有歷史可循的,是有大力能救助我們、能指導我,我相信他,我會更好、更向

上、更發展的。

說到信仰,有人說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我們也覺得很可貴,釋迦牟

尼佛有父母、有出生的地方、有修道的過程、有開悟的事實、有講經的內容,他是一位有

智慧的覺者,對於宇宙人生,甚至未來久遠的事情,都能洞察明白。我們相信他,因為他

是實在有的人,不是我們玄想出來的神仙。他有實實在在修行的過程,可以讓我們作為模

(7)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範,跟隨他學習。

在我七十六年來跟隨他學習的經驗裡,也體會到,佛陀的信仰是有價值,不辜負人

生的。像我個人,一生都很淡泊、窮苦、以無為有,但我卻很歡喜,活得很快樂,這個歡

喜、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那是從對佛陀的信仰而來。

佛教是平等的宗教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何必再加﹁人間﹂二個字

?自古以來,法久則生弊。我發覺

到,過去佛教有某一些人,可以說別有用心,他一再想壯大自己的地位、權力;或者說好

聽一點,都是一些大比丘,希望大比丘教團在佛教裡面高高在上,受人敬重,能可以領導

大眾。

實際上,佛陀早就講過,婆羅門也好,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姓出家,在佛教同

等地位。可是我們有一些長老,把佛教分成男眾、女眾,男眾的地位要超越女眾多少倍以

上;僧眾、信眾,出家眾要比在家眾的地位超過多少倍以上,一直膨脹自己,忘記了佛教

是一個平等的宗教。

我從小與佛教結緣,就慢慢發覺到佛教裡的一些問題,別人諱言不講,我個人則是口

(8)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直心快。因為我從小就歡喜倡導平等、喜悅、助人,不過那時候人微言輕,沒有人注意、

重視,現在年老了,風燭殘年,大家回憶起,覺得我過去講的一些話,也有可取之處。

佛法真義

其中,我對佛教的教義,從小就產生好多的疑惑,雖說不少疑惑在寺院裡成長,慢慢

知識增加,都有獲得解決;但在人事上,有時候一些人對佛法的見解、觀念過度強調,不

當的解釋,我還是很不以為然。舉例說:

﹁人生是苦﹂這一句話,在佛教裡一直被強調,人生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無

量諸苦。這會讓人覺得在世間生存沒有意思,到處都苦,好像一天都不能活下去,既然這

麼苦,我們何必到人間來,何必要活著

我覺得苦,我們不應該排斥它,甚至要感謝﹁苦﹂。苦給我們教育,苦給我們訓練,

苦給我們增上,苦給我們力量,苦給我們學習,在經過苦的磨練後,可以讓我們更堅強、

更勇敢、更增上,讓我們的人生有所成長,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世間上,如果大家都不肯吃苦,國家社會怎麼會有力量

?例如:從事經濟事業者,不

(9)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肯吃苦,怎麼能賺錢

?從事農工業者,不肯吃苦,怎麼能生產

?吃苦,是人的本能,人偉

大的地方。這個世間,佛教稱為﹁娑婆世界﹂,就是我們能忍受苦、能吃苦。所以應該感

謝苦,讓我們成長。

我在童年的時候,家庭窮苦,三餐困難,卻不覺得自己窮,就是沒有飯吃,還是覺得

我有辦法,因為我能吃苦。七、八歲時,我就幫忙父母賺錢,早晨天還沒有亮,就到街道

上撿狗屎,將它集中起來,還可以賣點錢,幫助家用;黃昏的時候,農村的牛群回家了,

在路上都會有牛的大便,我也將它撿起來,太重拿不動、挑不起來,就直接在地下拖回家

堆起來,成一個數目時,也可以賣一點錢。所以,我的父母都讚美我,幾個兄弟姐妹一直

說我怎麼好、怎麼好,我覺得人生很快樂,苦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常有人問我,你從小出家,都在團體裡生活,一飯一菜,不覺得苦嗎

?我這一生,一

張椅子就可以做我的床舖,我沒有到街上買過東西,沒有跑過百貨公司,也沒有存款,也

沒有登記過房地產所有人,但這不表示我貧窮。

像現在建學校、辦報紙、電台,建多少寺廟,也有人說我很困難。或許有一些困難

吧,但我沒有感覺到困難,困難是對那許多不肯上進,藉口說困難的人而言,如果可以與

苦奮鬥,艱難困苦可以成長我們。

(10)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其實,苦並不可怕,在佛教裡,有很多的修行者特地要去修苦行,用苦來訓練自己。

就像我們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比別人更高、更好一點,若沒有受那許多苦,能成就嗎

能幹的人,吃一點苦就是加油、就是營養劑,沒有能量的人,遇到一點苦就倒下來,就不

能成長了。我們不要給世間的強權、無理,來顯出自己的無能,那是會被淘汰的,世間雖

然是苦,但苦卻是陪伴我們,讓我們與苦奮鬥、超越、親近的朋友。

過去拿破崙說過,在他的字典裡面,沒有一個﹁難﹂字。人間沒有困難,只要你正

派,只要你肯努力、精進、向上、勤勞,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並且從勤勞工作中,

還能感覺到忙是快樂、忙是營養、忙是有意義。

再說,沒有困難,做事就沒有精神,愈困難,愈能激發我們的鬥志。就像籃球、排

球,只要氣足,輕輕打一下、碰一下,它就會跳得很高。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難,是對懶人說的,勤勞的人應該是不難。所以,生存在苦難的人生歲月裡,我還是感覺

到喜悅、快樂、歡喜,這一種想法是我從人間的佛教裡,慢慢體會到的。

老病死生

再舉例說:佛教講生、老、病、死,﹁唉呀,人生生老病死喔﹂。我發覺到這句話有

毛病,因為過去結集經藏的大德,他們並不是學問專家、文字專家,他只是將佛陀說過的

(11)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話,一一記載下來,沒有想到,會影響到我們的後代。

這一句﹁生、老、病、死﹂,被解釋成:生了要老,老了要病,病了要死,死了以

後沒有了。就有人懷疑,是不是人沒有來生

?那死了以後,我們到哪裡去

?當初翻譯經典

時就有錯,我的意思,也不是要改變佛法,只要把字的順序調換一下,﹁生老病死﹂改成

﹁老病死生﹂。老了會生病,病了會死,死了以後會生,生就有未來、就有希望、就有將

來的一切一切。我認為佛教需要迎合人生的需要。

四大皆空就是四大皆有

再有,佛教老是說﹁四大皆空﹂。我十多歲初出家的時候,我不能到門外去,一到寺

門外,人家一看到我都說,﹁唉喲,四大皆空﹂,都不叫我的名字。四大皆空在中國,過

去老少皆知,它是一個嘲笑的意思,就是什麼都沒有。

以我對人間佛教慢慢的瞭解,四大皆空是對的,但是我們可以不這樣說,因為在佛教

裡,空和有是一個意思,所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有是一體兩面。能說﹁四大皆

空﹂,為什麼不能說﹁四大皆有﹂呢

對於空,當初佛陀怕有一些人不能認識﹁空﹂深奧、微妙的道理,他舉出了不少例

子,告訴我們如何瞭解空。例如這一個拳頭,假如手掌伸展開來,拳頭沒有,就是空;又

(12)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如一塊黃金,把它做成耳環、戒指、手鐲好多的形象,那就是有,但把它溶合起來,

變成一塊黃金,手環沒了,戒指也沒了。所以,空沒有一定的形象。

再比方說,茶杯是圓的,茶杯裡的空間就是圓形;房子是長方形的,那麼空間就是長

方型的。因此,空無相又無所不像,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都在空裡面變化。

一般人說四大皆空,就是說明宇宙之間有地、有水、有火、有風,這四大種都不是定

型的,都在變化。而任何一個事物,也都需要有這四個條件和合才能有形相。像我們人身

就是四大因緣和合而成,骨頭、毛髮為堅硬性的地大;大小便溺、鼻涕是潮溼性的水大;

人的溫度,是為火大;一呼一吸,是風大。

為此,我做了一首對聯來說明:﹁四大皆空示現有,五蘊和合亦非真﹂。我們這個人

身本來就是四大五蘊和合,這個世界也是四大五蘊所成。因為是和合的,不是單一存在,

是因緣和合存在。所以說﹁四大皆空示現有,五蘊和合亦非真﹂。

所謂空,它是把宇宙人生萬有,用一個字來總說,這所有的一切,一個現象,一個

具體,把它表明,就是空。但是要知道,空不是沒有,空就是有。房子有了空間,我們才

能開會;人的身體器官,腸、胃、鼻孔空了,就能活下去。假如房子不空,人就無法在

裡面;茶杯不空,就不能裝水;袋子不空,就不能裝錢。空,就能活著;空,就能存在;

(13)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空,就是有;所謂﹁真空生妙有﹂。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意思是說,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虛妄的。舉

例說:一個媽媽生了一個小女孩,剛出生的小女孩我們稱為女嬰,過幾年長大了叫女童,

再長大一些就是女學生,再過幾年就是一個漂亮的小姐,再過幾年他成為媽媽,隨時間飛

逝,他變成老太婆。那麼這個小孩究竟是女嬰、女童、女學生、小姐、媽媽、老太婆,是

哪一種呢

其實這些都是假相,只是在時空裡流動而有所變化,你要超越時空,結合宇宙萬有,

就能認識空性。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先生和太太結婚一週年紀念,他對太太講:﹁我們結婚一週年

了,值得慶祝,你到地窖裡面,把我們製造的酒取出來,今天喝酒慶祝。﹂太太依先生的

指示到地窖裡,打開酒缸,一看還得了,先生竟然在酒缸裡面,藏了一個漂亮的女人,

不問青紅皂白,上去就和先生吵架,﹁你怎麼感情不忠貞,瞞著我在酒缸裡藏了一個女

?﹂

先生當然否認,太太就說:﹁我親眼看到的,怎麼沒有

?﹂

先生不得辦法,只有到

地窖探個究竟。這一看,更加生氣:﹁你這個女人,藏了男人在酒缸裡面,竟說我藏女

(14)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一個師父從旁經過,怎麼在這裡吵架

?一問,明白原因,就拿起一塊石頭,把酒缸

打破,酒流走了,裡面男人也沒有,女人也沒有了。

我們在這個宇宙世界上,因為給這些假相所迷惑,以假為真,不能悟到一個總體的空

性,所以人生就有苦。苦從哪來

?從不認識真相而來的。

我們所知道的這個世界,宇宙萬有,在佛教裡說是假相,不是真相,你要能見到真

相,要能見到它的空性,空性就是萬有緣起,若能知道,就能明白整個的關係。

我覺得人間佛教應該要倡導﹁有﹂,空的境界很高,等到認識、明白﹁有﹂了以後,

才來皆空。如溥畹大師在註解︽金剛經︾時有提到:﹁寧可以起有見如妙高山,不起空見

如芥子許。﹂

1對有的執著不怕,最怕執著於空,以為一切都是空的、沒有了。

註解:1大 師此處所引,是清代溥畹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中的話。原文為:﹁須知有見可醫,空病難治,所謂豁達空,無因果,茫茫蕩蕩招殃禍。正是寧起有見如須彌山,莫起無見如芥子許者,此也。但人一起此見,永為枯木死灰,成斷見纏空之種。﹂參見︽卍續藏︾第25冊,No. 0505,︽金剛經心印疏︾卷下,頁853b 。

(15)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佛教不是恐嚇的宗教

我在主持皈依三寶典禮的時候,會告訴皈依的人:﹁如果環境不允許,你沒有信佛

教,改信基督教不要緊,等於轉學一樣。﹂但外道就不這樣說,﹁唉喲,你不信我的話,

會遭天打雷劈,種種的災難會降臨喔。﹂不會吧,宗教的領袖、神明,不會器量這麼小,

可是某一些人為了自己個人,或集團的勢力,就製造這許多不是真實的事情來恐嚇信仰

者。人間佛教的財富觀

還有,早期的佛教,如果看到哪一個人有錢,﹁唉呀,不要貪財,要那麼多錢幹什

?金錢、黃金是毒蛇。﹂是不錯,佛經裡有這則﹁黃金是毒蛇﹂的典故,但是黃金也不

一定把它看成是毒蛇,它也可以辦教育;救苦救難,做慈善事業。

世間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比方說,拳頭打人是犯罪,告到派出所,你打人;用

拳頭搥背,好舒服喔,再大力一點好吧

!謝謝。這又是好事。可見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

絕對的,你把不好的去除,好的保留,從正面說,不從反面講,我想這就是人間佛教。

(16)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人間佛教的情愛觀

再比方說,男女談情愛,這是正常倫理關係,不管任何生物,牠也都是雄雌互相交

配,才能傳宗接代。我們看到好多的動物、植物,為了傳宗接代,努力奮鬥犧牲。人也是

一樣,要傳宗接代,才能使生命繼續傳承。

但在佛門裡面,卻說﹁男女在一起是罪惡,男女不能在一起。﹂﹁為什麼兩個人不能

在一起

?﹂﹁他們談情說愛。﹂談情說愛有什麼不好

?佛教並沒有叫每一個人都要出家。

他不出家要談情說愛,談成功了就結婚,他怎麼能不談情說愛呢

?在佛光山常常有一對青

年男女來了,我們年輕的小法師,看到了也不理他們。為什麼

?他

認為,他們在談情說

愛,是很骯髒的。

信徒夫婦是我們的功德主,到寺廟來掛單了,喔,這是男眾,帶到東邊掛單,這是女

眾,帶到西邊掛單。為什麼

?佛陀都准許在家人合理的婚姻,合理的生活了,為什麼我們

不能承認

?所以在佛光山,我是廢止這一條,雖然最初也有人不以為然,不過,在人間做

正常的事情,大家都要能接受。

(17)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人間佛教的兒女觀

又如,一般看到人家生了小孩,都會說:﹁唉呀,是男孩子,恭喜、恭喜﹂;﹁是

女孩,恭喜、恭喜。﹂但在佛教裡面,不是這樣,﹁又生了一個討債鬼﹂。難道我們所有

的兒女到人間來都是討債的嗎

?我們不是報恩而來嗎

?人間佛教不是這樣的說法;而是認

為:他們是來報父母恩、報國家恩、報眾生恩、報社會恩,人間的佛教是推行喜悅,推行

報恩主義的。

把歡喜布滿人間

我覺得,佛教不要常常講這些給人誤解的佛法,應該要給人歡喜、喜悅,給人接受。

基於有一些傳統錯誤的思想,我就想到人間佛教,應該要走一個比較合理的,合乎人間性

的,為人所需要的佛教。

我的志願是要把歡喜布滿人間。人生來到世間上才短短幾十年,就生活在苦啊、煩惱

裡面,每天愁雲慘霧的過日子,搞得人生沒有價值,應該要把世間變成喜悅的,才能活得

很自在。 什麼是人間佛教

?高希均教授有一天突然問我,平常我也沒有想,不過他是高教授,

(18)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一定很需要瞭解。我就說:﹁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就是人間佛教。﹂人創造神

所有的宗教,都是為了人而存在,每一個人心中都需要有一個主宰。比方說,找派

出所訴苦,什麼人欺負我,負責的人推諉說,﹁我幫不了那麼多的忙啊。﹂這個人只有:

﹁好,我來建土地廟,土地公會幫我的忙。﹂所以在中國到處都有土地廟,維護著基層民

眾的心理,比派出所更有用。

我要打官司,在過去的時代,縣太爺不管你有理無理,去投訴了,先打二十大板再

說。不服氣啊,﹁我不去找縣太爺了,什麼法令

!我建城隍廟,城隍老爺會公平替我主持

公道﹂;我要讀書,就找文昌帝君;我要結婚,就找月下老人;我要生孩子,就找註生娘

娘;我要發財,就去找財神爺。

因為世俗的官員、政治管理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人只有去創造自己需要的宗教。

可以說,世界上的神明都沒有造人,只有人造神,他需要什麼神明,就創造什麼神明。因

此,有人說:上帝創造人,我們也可以說:人創造上帝。所以我常說,佛陀是人,他有父

母,有生長的過程環境,跟我們一樣;不同的是他開悟了,他的道行、智慧,比我們高深

(19)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一點。

就像我,從小家裡貧窮,也沒有進過學校讀過書;十二歲出家後,就在一個窮苦的

小廟裡生活、成長,也沒到過社會歷練。所以我常說,佛菩薩是我的老師。有的人用眼睛

讀書,有的人用耳朵聽書,有的人用嘴巴自己念書,我們也可以用頭腦、用心、思想去體

會。人間佛教通俗而不庸俗  當然,我們不能跟禪門裡大徹大悟的祖師比,但我們小小的悟道,也不能說沒有。我

想要你們成佛,這個要求太高了,不過要求你們開悟,這是可以的,它可以安定自己的身

心,提昇自己的力量,這在人間佛教的修行裡是有辦法的。

大概三十年前,我到舊金山一個信徒家裡家庭普照,其中有一個信徒說:﹁我們信佛

教,但佛教卻叫我們成佛,這讓我們感覺到太困難了,做不到。假如說,信佛教能可以比

人更好一點,對人再提昇一點,那我做的到。﹂我想,這就叫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是每一

個人急需要的。

我不希望人家說人間佛教是世俗的、是庸俗的,我覺得人間佛教是通俗的、是大眾

(20)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的,它不是庸俗。庸俗的佛教是次一等,人間佛教不次一等,像過去禪門那些開悟的祖

師們,見到人來了,﹁你哪裡來

?﹂﹁你吃過飯沒有

?﹂

﹁喔,你掃地去。﹂﹁你洗碗

去。﹂你能說這些祖師沒有道嗎

唐朝有名的鳥窠禪師,是窮到住在樹上,以鳥窩做為寺廟。有一個侍郎跟隨他出家,

經過十六年,終於跟老師告辭。﹁為什麼要走

?﹂﹁我要去學道啊。﹂﹁我這裡不是可以

學嗎

?﹂﹁老師,十六年來你沒有教過我什麼啊。﹂聽完侍郎的話,他就拿起自己破舊的

衣服,抽了一根毛出來,他說:﹁你看,你要學佛法,這不就是佛法嗎

?﹂那位侍郎,忽

然大徹大悟。

假如現在有人問我,什麼是道

?怎樣子開悟

?我拿起這一件衣服,抖來給你看,你也

不能開悟啊。是因為侍郎經過十六年的時間苦行,等他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十六年的歲

月裡,你能跟我在這裡從事種種苦行、簡樸、淡泊,經過這些的磨練,你的心地變得很清

淨,貪欲通通都沒有了,才悟道啊。所以不可說是庸俗,這是人要的,是人性也是佛性。

人間佛教是每一位信佛者的本分

關於推動人間佛教,我也不敢過分的做,做多了,人家都以為我要做人間佛教的什麼

(21)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人,人間佛教是星雲的。不是的,人間佛教是佛祖的,是大家的,是我們每一位信佛教者

的本分。

我想今天座談會裡面,我有這樣的時間先表白一下,聽說大家有問題要問,提出來

問,對談比較有趣味一點。

現場提問與回應

程恭讓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謝謝大師精采的開示。大師今天開示開始時,給我們提出問題: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

教,為什麼在﹁佛教﹂前要加個﹁人間﹂

?然後大師講﹁法久則生弊﹂。為了改變佛教歷

史上的弊端,他要來發揚人間佛教。大師的開示非常的精采,他今天提出了人間佛教一系

列價值重估的重要議題,可謂精義葳蕤,意味深長。我想我們今天與會的學者、台上的學

者,肯定會有一些問題。台上的學者大部分都是研究近現代佛教的專家,或是研究人間佛

教問題的專家,所以大家肯定會有些問題要請教大師。提問的學者請先報名字,及服務的

單位,問題盡量表述得簡短清楚一些。現在開始提問。

(22)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鄧子美教授︵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教授︶:請教大師,我曾多次聆聽您人間佛教精闢的見解,如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

淨化的、善美的。請大師開示,您對其他人所闡述的人間佛教有什麼開示

?比如趙樸老的

人間佛教,您有什麼看法

星雲大師:

關於倡導人間佛教者,據我瞭解,六祖惠能大師就是。他曾說:﹁佛法在世間,不

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意思是:你在生活裡修行,所謂舂米、推磨、打

柴、擔水,這都是修行,都是學道。而歷代大師們,也都是在人間服務,不論栽樹、種

田,過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身體力行的生活。

甚至到了民國,太虛大師倡導人間佛教,提倡農禪生活、工禪生活,就是為了慢慢讓

佛教和社會接觸;也有人提議,佛教男性的比丘,應該要學習做醫師、做教師、做道德的

傳播者;女眾比丘尼則可以做護理、做青少年的導師,或是做學問專家。因此,只要男女

肯得用功、用力,在佛教裡都是平等,這就是人間佛教。

趙樸初居士和慈航法師的目標也是一樣,都是倡導人間佛教。趙樸老非常關心佛教的

未來,他一再的強調,佛教最需要的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教育,第三還是教育,可見他對

(23)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人才的培養多麼重視。他寫過多少詩詞、歌賦、提議,都是為了佛教的發展。

關於佛教,過去沒有﹁人間佛教﹂這四個字的名稱,那是從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

利時,慈航法師在南洋提出的,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太虛大師大概有建議他,把︽佛教人

間︾雜誌改作︽人間佛教︾雜誌。

一九四九年我到了台灣,東初法師創辦︽人生︾雜誌。承蒙他看得起,叫我替他編

輯,前前後後我也編了六年。深深感覺到,佛法很多的長篇大論沒有人看,反而寫一些家

庭、趣談、小詩、做人處事,大家都愛看,我想這些內容對他有實用。所以我覺得人

間佛教不是說深奧的就是佛教,通俗淺顯的就庸俗;我認為,人有時需要從簡單、生活性

的道理,慢慢來悟道。

在日本,每一座寺廟裡都有庭園,種植著韓國草,在裡面參禪的比丘們,每天下午

都要到草坪出坡,把枯的草一根一根捏起來。你一定會想,這麼麻煩做什麼,現在有除草

機,一下子就可以除的很乾淨了。不是的,這就是參禪,教你要集中意志,要統一精神。

你的精神力沒有統一,是不能對準中軸線的。

日本人很重視學術,對於中國的和尚只知作務,沒有學問,也不大看重。有幾位教授

到大陸天童寺參觀,修行者們不是在禪堂參禪,就是在念佛堂念佛。有一位老和尚卻在大

(24)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雄寶殿外面曬太陽,這幾個教授就問:﹁老和尚今年幾歲了

?﹂老和尚:﹁八十歲了。﹂

﹁你在這裡做什麼

?﹂

﹁做典座。﹂﹁你做了幾年了

?﹂

﹁喔,我二十歲就做了,現在

八十歲,我做了六十年了。﹂﹁喔,煮飯煮了六十年,了不起、了不起。﹂

人間佛教是生活的佛教,要重視生活。人維持生命,也希望過好的生活,在物質上,

不只淡泊、勤儉,有益身心;在精神上,少欲知足、感恩正念,對人生都是有幫助的,自

己要多留一些人間佛教的規範。

為了加重人間佛教的推動,我在佛陀紀念館八座寶塔起名時,就以一教塔,代表一

個人間佛教;二眾塔,表示佛教出家眾、在家眾是平等的;三好塔,就是要人人做好事、

說好話、存好心,奉行三好運動;四給塔,即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

便,這是佛光山的工作信條;五和塔,希望人人從﹁自心和悅﹂開始做起,接著做到家庭

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最後一定能達到﹁世界和平﹂;六度塔,就是佛教的六度

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七誡塔,現在五戒不夠用,需要七誡,

煙毒、色情、暴力、偷盜、賭博、酗酒、惡口,都應該要誡;八道塔,就是八正道,即正

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八座寶塔取名意義就是代表人

間佛教,每個人至少要做到。

(25)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張文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去年大師到中國人民大學訪問,並且給師生做了非常精采的演講,我們的學生和老師

都感到非常受教、受用。今年他們即將畢業了,接下來所要面臨的不論是事業、家庭、人

際關係等,都很嚴峻。請教大師,對大陸的大學生,有什麼樣的建議,讓他們勇敢的面對

生活

星雲大師: ?

大陸學生也好,台灣的青年也好,總說都是人。我們住在哪裡

?︽

金剛經︾說:住

在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的世界裡。住在物質的生活裡,住在名聲、權位、美

味、舒服、歡喜之中。但住在這裡面,能長久嗎

?能永遠的擁有嗎

?假如起變化了怎

麼辦

?安全嗎

?吃得太好,也會吃出病來。所以︽金剛經︾要我們不要住在色、聲、香、

味、觸、法裡,要住在般若生活裡。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不是沒有地方住。就像我從小出家,人家看到我

都說,﹁好可惜,出家了﹂。為什麼

?出家無家,出家沒有家了。其實,我心想,你才可

惜,你不出家,就不能跟我一樣,我出家無家,到處為家,這間廟能住,那間廟也能住,

不是到處有家嗎

?你不出家,只要一天不回家,明天可能有麻煩。所以,這也沒有什麼好

(26)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不好、對不對,總要住的正當。正當的家庭生活很好,它能擴大我們,例如:我當縣長,

以這一個縣為家;我當省長,以這一省為家;我當一個國主,我以這一個國土為我的家,

到最後,就真正的以世界為家。

我雖沒有什麼修行,但是到了我這把年紀,可以告訴你們一個經驗,我以什麼地方安

?空無。空無是我的家,空無是我的生活,空無是我的喜悅,空無是我的安住。

舉一個例子說,太陽住在哪裡

?太陽在空中,他住在哪裡

?四周無依無靠,你說它不

安全嗎

?你怕它危險嗎

?它是恆星,不會危險。有的人執著有,別人拿去用,他沒有了,

就不歡喜。若認識空無就會明白,本來就不是我的,你拿去,他拿去,我能放下。

放下不是不提起,為了佛教,我也登高一呼響應,要大家做什麼,做什麼,我也提

起。就像皮箱,出去旅行了,就要提起;回到家裡,你還要把皮箱帶到廚房裡,帶到客廳

裡嗎

?太

累贅了,應該要放下。所以人間佛教鼓勵大家在生活裡面,應該要隨緣生活,

隨心而作,隨喜自在,就能提得起、放得下。我覺得人間佛教最好的生活,就是空無的生

活。

有一年我回大陸過年,台灣的徒弟跟我一起回去,一直說:﹁好冷喔,好冷喔。﹂

我說:﹁不冷啊。﹂他說:﹁您是大陸人,當然不冷。﹂我說:﹁我在台灣住了六十年,

(27)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跟你們一樣了吧。你忍耐一點,氣候要適應。﹂那天剛好是農曆三十,我突然想起了四句

話:冷不怕,怕風;窮不怕,怕債;病不怕,怕痛;鬼不怕,怕人。

有時候出門,一陣寒風冷不勝防吹來,所謂刺骨寒風,真是寒入心扉,令人渾身發

抖,所以﹁冷不怕,怕風﹂。還有過去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每到大年三十,所謂﹁打著燈

籠討債﹂,今年欠下的債,債主一定會在過年前追討,當討債的人就坐在客廳不走時,那

種滋味比貧窮還不好受,所以說﹁窮不怕,怕債﹂。

至於﹁病不怕,怕痛﹂,有時病痛一來,還真得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讓人難

以忍受,因此一般人不怕病,只怕痛。所謂﹁鬼不怕,怕人﹂,世間上最可怕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鬼,也有人說人比鬼可怕。因為鬼可以避而遠之,而人有時在暗中算計別人,陷

人於不義,可說防不勝防。

所以要提倡人間佛教,信仰人間佛教的人就不可怕了,你沒有信仰,就可怕,在西方

國家,你如果沒有宗教信仰,對方都不敢跟你做朋友,他們認為這比較可怕。雖然宗教也

有侵略性的,但也有慈悲心,如佛教不對立,因此慈悲沒有敵人。

像剛才講的五和:從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最後世界和平,

這就是人間佛教,我們也想這樣子一步一步來,至於我們能做到多少,這就不去算計。地

(28)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能空嗎

?空不空不是問題,但是地藏菩薩的願心,地獄

是能空的。我們提倡人間佛教也是要學習菩薩的精神,究竟怎樣喜悅、怎樣太平

?盡心盡

力,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杜保瑞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師父已經高齡八十八了,每天都還是這麼忙,是不是可以每天少忙一點,不要忙那麼

星雲大師: ?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沒有鐘撞很痛苦。杜老師,謝謝。

杜保瑞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佛光山的團隊,不管是出家眾,還是佛光會在家眾,都這麼團結,大師能否告訴我

們,佛光山這麼團結的秘密是什麼

星雲大師:

因為人間佛教。你們沒有深入到人間佛教裡面,在社會上就有所計較,﹁有沒有加薪

(29)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喔,我好久沒加薪水。﹂﹁這個星期天有放假嗎

?﹂你會因為沒有放假、沒有加

薪,就不甘願工作。

但是在我們這裡沒有假期、沒有薪水,因為沒有,可以說大家都過著﹁空無﹂的生

活,所以不計較有無,大家都心甘情願。像佛光會的督導長們,大部分都是我們的義工,

他們都是貼路費,來這裡開車、做水電、來服務大眾的。

人間佛教是以服務、喜捨、給人、助人,為快樂之本。他從別人的歡喜快樂,找自己

的快樂,而不是從自己安逸、得意的生活取得。只要你們多和我們在座的佛光人在一起,

慢慢就會知道我們人間佛教的味道是什麼了。

程恭讓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下面高希均教授要跟大師做一個回應。

高希均教授︵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及董事長︶:

大師剛才說他今年八十八歲,我大概是很接近他的年齡了。今天我跟二十多位老師一

起座談,年紀最輕的是三十六歲,年紀最大的七十八歲,就是我,加起來再除二的話,就

(30)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是五十七歲了。

事實上,除了年齡之外,在我們二十幾個老師裡,我最沒有任何條件講人間佛教,

他們每一位都是研究宗教哲學、文化、中文的人才,我是念經濟,跟這個稍微有一點點遙

遠。

我這二十多年來,有很多的機會親近大師,原因之一,大師是揚州人,我是南京江陰

人,一江之隔,所以我們講話完全沒有溝通困難。︵學大師講話口吻︶﹁高教授,我是星

雲,我在佛光山給你打電話。﹂在大師這樣的召喚之後呢

?當然我就一定很高興到山上跟

大師請益。

先講一個故事:

大家知道現在全世界科技發展,真是到了我們很難想像的地步,我們說雲端

C lou

d ︶

,現在比雲端更厲害的是

B ig D ata

大數據,或者叫海量資料。三天前︽遠見︾雜 誌請了一位當今世界上最有名、最了不起,講大數據的作者

V ikt or M ay er Sc ho nb erg er

︵麥 爾

旬伯格︶,他是奧地利長大的奧地利人,四十六歲。首度來台,昨天他與馬英九總統

會面一個小時,我就把裡面最重要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他說:在十九世紀的奧地利是一個不得了的國家,但十九世紀以後,德國變強大,使

(31)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得奧地利這一個小國家,感受到一些壓力,就好像邊上的大虎,虎視眈眈要併吞他一樣,

所以奧地利人對德國人是充滿謹慎小心、恐懼的。當然這句話有強烈的暗示,似乎像台灣

跟大陸的關係。

他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一九九五年,奧地利加入歐盟︵

EU

︶,成為會員,是

O EC D

的創始國之一。在將近半世紀的時間裡,奧地利人因為加入歐盟,所以在貿易、交

流、文化、藝術等各方面成長都非常穩定。

他告訴馬總統,但是您知道嗎

?今

天奧地利這一個小國家,他們的國民所得,及他

們創新之高都比德國還要好。為什麼

?雖然是小的國家,小的地方,但不要害怕,更要交

流,要借重於更大市場的力量,就有更大的機會來發展。

我就稱讚我們星雲大師,他獲得了三十個各種榮譽博士學位,我曾經講過,星雲大師

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為他做了世界非常重要的事,他改革了宗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

社會,以及改變了世界,你幾乎想不到比這個更重要的稱讚。

可是今天,我要給大師一個新的稱讚,今天有很多大陸的朋友都知道一九七八、七九

年,我們鄧小平先生走改革思想,在大陸推動了改革開放,造成今天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二

大經濟體。相對的,人間佛教歸根來自於星雲大師開放的心態,開放的政策,開放的態

(32)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度。

我念的是經濟,今天經濟發展裡的一個關鍵觀念,就是如果這一個國家要增加他的人

民所得,最重要的是,要發展這個國家的競爭力、企業的競爭力、個人的競爭力。那你就

要問,什麼關鍵因素,可以提昇競爭力

?這個答案,如果是國家而言,開放社會;如果是

機構而言,開放機構;如果是一個小的單位,開放這一個小單位。

如果今天台灣有一所國立大學要找校長,可是大家有一句話,只能限定我們的校友,

那就知道出了問題,你是交大一夥,台大一夥,搞了半天,選來選去,就選我們交大、台

大的。不行

!開

放就是沒有限制,當然更不能只限定男性或女性;只限定中文系或外文

系,當條件越多的時候,愈不開放,就愈容易出問題。

全世界大家都認為,美國是全世界最開放的社會,所以全世界的資金去美國,全世界

的人才去美國,全世界的科技去美國,全世界的資訊去美國,全世界最便宜、最好的貨物

Goods

︶也到美國。

中國大陸有四兆外匯存底創造了人類歷史的新紀錄,四兆外匯存底,他放在哪裡

?放

到美國,因為他們開放。開放的前題,是法制、是公平的。

回到我們的人間佛教,因為大師是一位開放的先行者,是一個開放的先驅,他辦有教

(33)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育、各式各樣的活動、各種弘法方式,不僅在台灣,還在大陸、馬來西亞及全世界五大洲

弘揚,讓人間佛教變成了華人世界,或者全世界一個受人尊敬,一個受人重視的,一個有

影響力的宗教。

我也因為大師的開放心胸,才有機會和大家發言。大家知道,我家裡有十二個人,

十一個是基督徒,好幾個牧師,怎麼會輪到我來發言

?因為大師說:您儘管不是佛教徒,

還是受人恭敬的,所以讓您講幾句話。

所以,一個團體、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一個機構、一個國家,一定要走開放的路,

開放胸襟,開放的政策。

剛才的問題說,人民大學、或者台灣大學我們的畢業生,萬一找不到工作,允許我補

充一句話,有三件事給你選擇:你相信政府嗎

?你相信市場機制嗎

?還是你相信自己

?這

個答案一定是第三個,相信自己,相信人間佛教,相信星雲大師。謝謝大家。

星雲大師:

高教授他並沒有問我問題,他和我經常見面談話,什麼問題,彼此都瞭解。他是美國

威斯康辛大學終身榮譽教授,因為愛國家,三十年前回到台灣來辦︽天下遠見︾雜誌,可

以說對台灣的文化,甚至於對大陸上經濟啟蒙的知識學問,他盡了很大的努力。

(34)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現場提問一: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裡面,佛教這麼傳統,如何去突破他,讓他有一個競爭力

星雲大師:

佛教是以人為本,人本的佛教,他對時空、人我、貧富,都是非常重視的。

佛教基本上,我想是釋迦牟尼佛到世間上來示、教、利、喜,開示我們、教導我們、

利益眾生、給大家歡喜的宗教。

佛教雖傳統但不執著,它是隨著時代演變的。例如:佛教講﹁無常﹂,當初佛陀確

實有講過,這個世間萬有是無常的。所謂無常,就是它不能長久存在。不過,佛陀講的意

思,到後來被誤解成,世間到處都是無常、苦啊,說得人生一點意味都沒有,愁雲慘霧,

好像沒有辦法生存一樣。

其實,釋迦牟尼佛講的無常,不是指世間一切苦空無常、虛幻不實的意思。例如:

這一棟大樓壞了,因為無常,但我可以在原本的空間重建,不就又有了嗎

?我很窮,窮不

怕,它是無常的,只要我精進、努力、勤勞,不就富有了嗎

?我很笨,沒有關係,笨是無

常,不會永遠如此,只要我多讀書,學習靈巧,就會變聰明。世間雖是無常的,但也都會

改變,只要大家相信,就會有力量;你不信,再好的東西給你也沒有用。

(35)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原本的佛法,流傳到最後,給一些不能十分瞭解它真正意義、一知半解的人,會錯了

意思,把佛教的真義走了樣。我想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示、教、利、喜的那許多法寶,我

們多重視一點,就能幸福安樂。

現場提問二:

人間佛教的弘傳發揚,是因為您有開放心胸。未來您的弟子和佛光山,如何保持開放

的心胸

星雲大師:

世間無常會變化的,佛光山今後,變成什麼樣子,我沒有神通,也不知道未來,不過

希望變好,不能變壞。

我都把遺囑寫好了,將來有機會,可以公開念來給你們知道。主要就是希望全佛光山

的大眾,為了社會,跟人類的需要,我們能可以為大家安住身心,給大家幸福快樂。

我們奉行三好四給,佛光山今天能在世界上有多少廟、大學,都是給出來的,如果我

貪心的話,不會有這麼多。所謂捨得、捨得,能捨就能得,這很美妙。

一般人認為﹁捨﹂給人家,自己就沒有了,那是他沒有明白﹁得﹂真正的意義;你捨

(36)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了,得就跟著來了。﹁捨﹂和﹁得﹂的關係,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連的,捨與

得也是互動的。

捨,在佛教裡是布施的意思。捨,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當然,給人也不

一定是給金銀財寶,給人一句好話,你也能得到別人一句讚美;給人一個笑容,別人也會

對你微笑;我給你一個服務,我幫助你,表示我富有。如果每一個人內心富有,不貪圖、

掠奪別人的財富,反而能喜捨、能播種,就能夠有所收成。就像尼拘陀樹,種一收十、種

十收百、種百可以結果千千萬萬。

今後對整個社會,要能把這許多好的道理,﹁捨就是得﹂、﹁能放下也能提起﹂、

﹁熄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等佛法奉行的話,就可以淨化自己。

程恭讓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關於大師剛才講的這個﹁捨得﹂的問題,高教授希望再做一個補充。

高希均教授︵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及董事長︶:

我舉一個﹁捨得﹂的例子。

(37)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大家都知道,自從佛陀紀念館成立之後,不管是台灣,還是大陸,全世界的人有機會

到台灣來,都希望到佛陀紀念館來,所以每一年有將近一千萬的人來訪問、參觀。

有很多人建議說,如果佛陀紀念館一張門票是二百塊錢台幣,就有二十億的收入;如

果一張門票是一百塊錢,也能有十億台幣的收入。這十億不是一個小數字,可是大師說,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到佛陀紀念館來,能感受到佛陀紀念館的一種慈悲、一種智慧、一種捨

得。

當他離開了佛陀紀念館,回到大陸、台北,或是回到馬來西亞,他就會想到,大師

的﹁捨﹂。佛陀紀念館不收門票,讓我能夠參觀,希望我自己也能夠捨得。所以損失了

十億,損失了二十億,而產生更多的利益,可以影響到每一個家庭,這就是一個開放的心

態,這就是捨得。

當如常法師請遠見雜誌編一本書︽美學無界︾,並在我們台北人文空間二樓舉辦新書

發表,當天冠蓋雲集,重要的藝術家都出席。如常法師說,他們有一個計劃,希望能透過

這個活動,找到一些非常年輕優秀的畫家,一個人給二十萬,幫助他創作。

我坐在第一排,聽了非常感動,馬上跟我們的財務部說,我跟發行人王力行女士,我

們樂意認捐一百萬。我們的財務部很有效率,我講完話,五分鐘後就給我這張支票,然後

(38)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我交給如常法師。

結果如常法師就站起來說:高教授、王發行人要捐一百萬給我們,這是不能收的,我

相信大師是不准的,但我還是要宣布一下。我就跟如常法師說,我不是給你的,我是給畫

家的,你不需要告訴大師啊,大師並不需要。沒到一天的時間,如常法師說這張支票要退

回,大師說不准拿,因為高教授做文化事業很辛苦。

能捨就能夠得,大師心裡知道搞文化是很辛苦,可是我就是在文化上有一點能力的

話,也不是勉強,也不是借錢,我們願意做這件事。

但是我要說的是,大師能捨,一直幫助人家;而如常法師這麼的誠實,還在猶豫,使

我很感動。謝謝大家。

程恭讓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謝謝高教授的分享。高教授用星雲大師經常講的佛法智慧

﹁捨得﹂,來詮釋他今

天充分發揮的﹁開放﹂的理念,然後又用他的﹁開放﹂理念來詮釋大師的﹁捨得﹂智慧,

我聽了以後非常受用,非常有啟發。我也願意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一個小小的經驗。

二○ 一○ 年我曾應台灣華梵大學之邀,做了該校東方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為期一年的客

(39)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座教授。當時就發生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我是﹁大陸學者﹂,來台灣以後,學校為了

能提供給我一些健保醫療的照顧,他們跑了很多趟健保局,最後都沒通過。原因是說:你

的身份不好界定:如果是﹁外國學者﹂,那麼有正常時間的居留權,一定可以符合某種健

保的政策,而我因是﹁大陸學者﹂,所以身份無法界定。所以我在那裡教了整整一年書,

什麼健保醫保都沒有享受到。

剛才高教授講的﹁開放﹂這個字,我特別贊同那位奧地利學者跟馬英九先生表達的

意見。在此我很想呼籲,當然是覺得兩岸今後要互相﹁開放﹂,台灣要更向我們大陸﹁開

放﹂,大陸也應該更向台灣﹁開放﹂。總而言之,兩岸和諧,兩岸和平,最為重要。

時間關係,人間佛教第二場座談會到此即將圓滿,最後恭請大師再為我們做一個總結

性的開示。

星雲大師:

人在世間上,都想到自己獲得利益。但個人得到利益不是真的,利益要大家有,然後

我也有。

我記得有一次到印度朝聖,看到一對燈籠很漂亮,價值十萬塊台幣,慈惠法師就建

議我買。我說:﹁不買,十萬塊太貴。﹂他說:﹁擺在大雄寶殿好漂亮。﹂我說:﹁很漂

(40)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亮,不久就給人偷去了,偷去就沒有了。﹂

我們大雄寶殿沒有上鎖,我也不管,小偷也不要進去偷,偷什麼

?偷佛祖

?偷菩薩的

像嗎

?偷回去對他也沒有用,所以他不會偷。財不動人心,你東西太好,會引起大家的貪

心。

像佛陀紀念館開放很好,不收門票,大家玩的那麼歡喜快樂,扶老攜幼,接待家庭裡

的老老少少,這很好,我們就是要給人歡喜。假如我收了他的錢,一家十個、八個人來,

你一個人收一百塊,就要一千多塊錢,玩也要錢,吃也要錢,出門一趟就要上萬塊,才能

玩一次,這划不來。他回去的路上一定在罵我,﹁這些和尚很好錢,門票那麼貴,還要

一百塊,我只是在那裡玩一下,花了那麼多錢﹂。這划不來,我損失很大。

我不收門票,他回去就會很歡喜,歡喜就會讚嘆:﹁那個和尚很好啊﹂,那麼我就得

到很多。所以,我也要很感謝他肯得能來,讓我這裡天天車水馬龍,很熱鬧,這就是我的

所得。

那麼多人說好話,就是我的所得,不是得到財富才是得。人生要得,要得到自己的

平安,得到自己的歡喜,得到平安、歡喜,得到人緣。大家得到歡喜,我覺得人生才有意

思。

(41)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我剛才講過﹁空無﹂的生活,空無的生活裡面有幸福、有安樂、有喜樂、有勤奮、有

自在,什麼好的東西都有。有空無的心,就不會計較、不會執著,再好的東西只要計較、

執著,都變成不好的。

佛教對事情的看法,有時候跟社會不同,比方我常說:﹁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好

我壞,你樂我苦﹂,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都是我的對,聽我的。舉一個例子說:

有一位李先生家裡都很和平,隔壁的王先生家裡總是吵吵鬧鬧。有一天,王先生就問

李先生:﹁為什麼你們家庭這麼和氣

?﹂﹁因為我們家都是壞人、都不對;你們家裡都是

好人,都認為自己對、很好啊。﹂﹁這是為什麼呢

?﹂﹁舉一個例子說,在我們家裡,茶

杯擺在桌上,不小心有人把它弄倒,打破了,他即刻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不小心

把茶杯打壞了。﹄他認錯,另外一個馬上說:﹃不怪你,應該怪我,把它放在那裡。﹄大

家彼此都認錯,都沒有事了。你們家裡呢

?都不肯承認錯,一個人把茶杯打倒了,﹃誰把

茶杯放到這裡的﹄,另外一個人會說:﹃是我放的,誰打破

!﹄這就吵架了。﹂

所以你執著,認為是對的,就容易有糾紛。有一些事情,即使不是很合理,你反其道

而行,與人相處就會更融洽。認錯是美德,在我們生活裡,人都是很固執,很有個性,很

計較,能可以有所修養,提高一點修養,不要太計較、太比較,就會很安樂。我有做一首

(42)

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十修歌﹀,跟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十修歌

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彼此不比較,

三修處事有禮貌,四修見人要微笑,

五修吃虧不要緊,六修待人要厚道,

七修心內無煩惱,八修口中多說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

若是人人能十修,佛國淨土樂逍遙。

編案:二○ 一四年六月十四日,晚上七時三十分,應人間佛教研究院之邀,佛光山開

山星雲大師與來自兩岸佛教的學者專家,在雲居樓二樓座談人間佛教理念,與會者並有佛

光會督導千餘人,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百餘人、大陸來台交換學生百餘人、大陸清華大學

卓越四十九首席投資人二○ 一三級,香港佛光人代表等。一時海會雲來集,如同靈山勝會

再現。

(43)

《星雲法語.人生四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現場觀課 錄影觀課 觀課後會談 小組長紀錄 教專規準 外部觀點... 現場觀課 錄影觀課 觀課後會談 小組長紀錄 教專規準

並且,今年五月,集結有志之士,於台北府開設大日本台灣

後來,筆者選修了由著名中國佛教史專家牧田諦亮先生開設的「中國佛教史」課程,同

啦啦隊比賽 班會時間 環管週球類比賽 環星之夜(送舊) 系主任時間 導師會面時間. 班代會議

However, Humanistic Buddhism’s progress in modern times has occurred in the means of reforms, thu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e can borrow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tical

2015 年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在接受採訪時表

佛教歷史上最具改革代表人物的太虛大師 [註 28]

這不就是星雲大師改革佛教的成就?過去社會人士大多信仰基督教,經過這些年來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