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心理學之格式塔學派
Gestalt theorie
組員:李冠興 李啟銘 粘婉菁
目錄
• 壹、完形心理學的內文 – 完形心理學的含義 – 完形心理學的起源 – 完形主義的根本要義 – 何謂形式
– 完形觀念推論 – 完形觀念推論 – 完形觀念
– 完形心理學領域
目錄
– Gestalt Law(完形法則)
• 圖與地法則
• 接近法則
• 相似法則
• 閉合法則
• 連續法則
• 對稱法則
– 完形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 – 完形學派主要貢獻
– 完形心理學爭議處 貳、完形心理學實驗研究
– 似動現象 – 感覺分析說 叁、總結
壹、完形心理學內文
完形心理學的含義
• 完形心理學,又稱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這個字 源自德文,它有兩種涵義:一是指形狀(shape)
或形式(form)的意思,也就是指物體的性質;
另一種涵義是指一個具體的實體和它具有特殊形 狀或形式的特徵。
• Gestalt如果用在心理學上,它則代表所謂「整體」
完形心理學的起源
• 完形心理學誕生於1912年。 它強調經驗和行為的 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 為主義“刺激-反應”公式,認為整體不等於部 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 於反射弧的循環。
完形主義的根本要義
• 部份之總和不等於整體,因此整體不能分割;整 體是由各部份所決定。反之,各部份也由整體所 決定。整体完全不同於它的部份之和,不只是大 於它的部份之和,而是比其部份之和更重要。
何謂形式
1. 是物質的結構。
2. 是支配和構造簡單性質的那些絕對現實的規律和 規定性。
3. 是物體性質的內在基礎和根據
4. 是物質內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本質的力量。
完形觀念推論
• 我們可以閱讀書籍和圖像來加以說明,人們在閱 讀一段英文寫成的文章時,看到的是一個個由26 個字母組成的單字,再由每一個單字彼此間的相 對關係與文法結構,串接成一個可以被他人了解 完整的文字意義,而非一連串各自獨立的長短符 號與間隔。
Gestalt Psychology
人類在進行認知行為時,會自動將形狀中缺失 的部份填滿,進而認識此形狀的觀點。觀賞者 並不是逐一看到各個元素,再把它們組成整體 的,而是直接看到整體,一個完形。 所以只有 在特別留意的情況下,才會意識到分立的元素。
因此我們會從上圖四個點看出一個正方形;從 中間的眾多水平線看出一個三角形;從右邊的 五個弧形看出一個圓形。
• 人們在欣賞一幅圖畫或一張攝 影作品時,畫面裡的每一個部 份形成了各自獨立之視覺元素,
如果想讓觀者留下深刻的視覺 認知,元素與元素之間必須彼 此產生某種形式之關連。人類 的認知系統,如何把原本各自 獨立的局部訊息串聯整合成一 個整體概念。
完形觀念
• 完形心理學從現象學的理論出發,主要以「直接經驗」
或「現象經驗」做為其研究對象,具體而言就是指意 識組織結構和整體的行為。
• 完形心理學反對結構學派(Structuralism)排斥事物 的對象和意義而只強調感覺元素的內省分析法 ,以及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Behaviorism)那種排斥意識和 直接經驗而只強調對「刺激與反應」的觀察方法。
• 完形心理學家認為,學習是個體對整個刺激情境所做 整體性的反應,而非向部分刺激去做分解式的反應。
比如音樂、美術不能用拆開的方式去欣賞。
完形心理學領域
• Gestalt起始於視覺領域的研究,但實際它卻超越 整個感覺領域。其形式或形狀上的意義已退居次 要地位。廣義地說,完形心理學家是用Gestalt這 個術語,來研究心理學的整個領域。它對於人類 視覺「場」之形成與視覺上「整體性」
(wholeness)之問題,有很大的貢獻。
• 完形心理學派研究歸納的視覺規律:
1. 圖與地法則 2. 接近法則 3. 相似法則 4. 閉合法則 5. 連續法則 6. 對稱法則
• 此規律可幫助我們,闢建一條能夠穿透點線面及空間 重重繁瑣之造形、色彩、圖案、質感、動作等罣礙,
進而通往形成視覺認知的道路。
Gestalt Law(完形法則)
1.圖與地法則
• 在一個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域內,有些刺激突出,
容易被察覺;而其他刺激則退居於次要地位形成 背景。例如:色盲表。
•
2.接近法則
(the principle of proximity)空間或時間彼此接近的刺激,容易被視為整體。例 如:桌子上散置很多筷子,其中兩支較為接近者,
傾向於看作為一雙。以下圖為例,圖a容易被認 為是5條橫線,圖b則被認為是5條直線。
3.相似法則
(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互相類似的個體刺激,容易被看成一個整體,例如,
顏色、大小相近的圖形。參考下圖:
4.閉合法則
(the principle of closure)• 刺激的特徵傾向於聚合成形時,即使其間有斷缺處,也傾 向於當做閉合而完整的整體。例如,畫一留有缺口的圓圈,
看的人往往忽略其缺口而仍視為封閉的圓圈。以下圖為例,
中間的形狀雖然殘缺不全,但依然可以察覺其為一個正方 形:
黑色圓形是牆上的洞
→錯覺輪廓消失
5.連續法則: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ation)刺激中能彼此連續成為圖形者,即使其間無連續關 係,人們也傾向於組合在一起看作於整體。參考 下圖:
6.對稱法則
在若干刺激中,對稱的刺激常會被視為一個整體。
如下圖,
圖a的8個點會被視為一個整體;
圖b的8個點,因為4個彼此對稱,容易被視為兩 個整體。
完形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
• 完形心理學派最初創於德國,後期至美國發展。
• 主要代表人物有:
魏泰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
柯勒 (Wolfgang Kohler,1887~1967)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魏泰默
完形心理學的創始人。首先從事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的實驗,揭櫫了完形主義的根本要義。對 於「創造性思維」(productive thinking)無論是在心 理學對於思維的觀點上,或是在教育實踐的啟發上,都是 具有開創性的貢獻。
柯勒
以小雞視覺辨別實驗為驗證完形心理學提供實驗的依據;
並且以黑猩猩為對象,進行著名的實驗研究,研究頓悟學 習,將完形心理學系統化。
考夫卡
將完形理論貫徹到發展心理學的體系中,擴展了完形主義 理論的研究範疇。
完形學派的整體觀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完形心理學堅持心理的整體觀,認為每一種心理現象 都是一個完形,都是一個被分離的整體。在他們看來,
部份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不等於部份之總和。
對於人類知覺現象與學習理論的研究----
完形學派提出一系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稱
之為:「完形組織法則」(Gestalt laws of rganization),
這些法則迄今仍為說明人類知覺運作的重要依據。
完形學派主要貢獻
1. 是完形心理學家多注重現象經驗,提出的許多說 法:如「格式塔」(gestalt)的概念、場域論、
心理環境、等均非客觀存在的經驗環境,而是一 種現象性的描述,並且以此解釋許多心理現象,
這樣的觀點有著唯心論以及先驗論的傾向。
2. 是完形心理學者所從事的實驗,由於在方法上乃 是從現象學的基礎出發,較為重視質的研究,並 不十分強調精準的量化研究。
完形心理學爭議處
貳、完形心理學實驗研究
似動現象
在似動現象的實驗中所應用的刺激只是兩條靜止的 線。可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這兩條靜止的線卻會表 現出運動的現象。
感覺分析說
• 長久的結合體,就某些含有色彩、聲音、壓力等 等而且在時間、空間方面相聯繫的結合體稱為物 體。
• 長久的結合體,就是那種與〝自我〞相關的包含 著記憶、心境和感情的結合體。一個人不管他在 做什麼事;心境如何,他的常在的特點還是足夠 讓他自己和別人認識他。雖然每個人的自我只是 相對長久的,但是人們的意志,卻往往要對存在 體的變化作更精細的審查,結合體的各成份常常 是被當作它的特性。
頓悟學習說
• 頓悟學習說在反對試誤學習說時,把〝嘗試與錯
誤〞同頓悟現象 絕對對立起來。後來的研究表示,
頓悟的出現需要有一定的試誤經驗為基礎,兩者 不是相互排斥對立而應該是互相互補的。
總結
• 完形學派有一個基本信條,“
整體不等於部分 之和
”;完形學派雖也採意識經驗為研究主題,但研究目的則只在深討意識的整體性與組織功能。
• 藝術作品與人的大腦板層會有某種“力”的結構 一致性。由此我們會發現某些作品特別吸引某些 人,讓人感到作品的表現力很強,原因是在作品 內在的“形構”與大腦內特定組織的簡化樣式是
“同形”的。
Q&A
• ( )1.學習是整體對個體刺激情境所做整體性的 反應,而非向部分刺激去做分解式的反應。
X
※本心理學說,強調的就是“個體”對“整體”的刺激,
例如:音樂、美術不能用拆開的方式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