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邀請校內兩位資深教師協助教學施測與檢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本研究邀請校內兩位資深教師協助教學施測與檢核"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架構、研究流程與研究方法。全章內 容分為以下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流程;第三節為 研究參與者;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是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為基礎,

再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加以擬定之。整體的研究架構如圖3-1-1所 示: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學習效果 1.認知表現 2.情意表現 3.技能表現

(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先進行文獻蒐集探討,編擬研究計畫後開始 進行教學實驗前準備,包括參與教師訓練、發展研究工具、進行教學 前測等,最後於教學實驗後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流程如圖3-2-1:

發展研究工具 文獻蒐集及探討

編擬研究計畫

研究工具預試

信效度考核 修正研究工具 進行實驗教學

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

歸納結論與建議

撰寫報告

教學後測與資料蒐集

設計研究工具 取得工具同意書 參與教師訓練

進行教學前測

圖3-2-1 研究流程圖

(3)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之參與教師為研究者本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具 備專業體育教學能力與教學經驗,並擁有游泳教練與救生教練等相關 證照,在水上安全救生領域具有專長,研發的水上安全教材曾獲 93 年臺北市多媒體教材甄選佳作,而本研究的前導性研究亦獲得臺北市 教師行動研究佳作獎,研究者並獲邀於國際資訊研討會,分享在水上 安全救生的教學成果,同年代表臺北市教師輔導團至北京參與研討工 作,任職學校為微軟資助之未來學園,對於實驗課程之施做,立場贊 同並予以相當支持。

在進行實驗教學前,請專家學者修訂問題導向學習教師行為檢核 表及傳統教學教師行為檢核表,並於95年11月前導性研究期間完成教 師教學行為檢核,檢核表如附錄一。

本研究邀請校內兩位資深教師協助教學施測與檢核。並於本教學 研究實施前,由研究者先向二名合作教師說明課程方式與內容,在取 得共識後,先利用前導研究課程施做之影帶,同時播放測驗片段錄影 帶開始進行計分並記錄下觀察結果,隨後並進行記錄結果的比對。經 依信度計算公式為:

兩組記錄結果完全相同的數 (Agreements)

兩組記錄結果完全相同的間歇數加上兩組記錄不同的數

× 100%

(4)

,檢核記錄結果如表 3-3-1:

表 3-3-1 教師行為檢核百分比摘要表

教學形式 觀察員甲 觀察員乙 平 均 問題導向學習 88.5% 90.5% 89.5%

傳統教學 85.5% 88.0% 86.5%

兩位觀察員在教師行為檢核結果,符合 Siedentop 與 Tannehill (2000) 信度在 .80 以上是可以接受的。由表 3-3-1 得知本研究二種 教學形式的教學檢核結果,教師的達成度均高於 80%,顯示本研究中 之教師有能力來實施教學活動。

研究參與對象為研究者授課班級,施做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 組,研究者在經過半年授課後,依問題導向學習的特性選取合作取向 的班級為實驗組,該班在大隊接力及拔河等團體競賽過程中展現群體 精神,該班級女生 19 位、男生 20 位共計 39 位。考慮討論廣度與深 度後將全班分為 8 組、每組 5 人,由於問題導向學習重視小組討論,

因此授課教師依學生特質選出各組組長,並與各組組長溝通異質性分 組之重要性,由老師協助完成分組名單。控制組班級亦為研究者授課 班級,該班女 16 名、男 17 名,共計 35 名,實施傳統教學。研究參 與學生詳見表 3-3-2:

表 3-3-2 研究參與學生一覽表

組別/性別 總計 備註

問題導向學習 20 19 39

傳統教學 17 16 35

(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一、課程教學計畫;二、認知測 驗卷;三、技能測驗表;四、體育課情意量表,茲將各研究工具說明 如下:

一、課程教學計畫

(一)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計畫

本研究中問題導向學習水上安全教學計畫,係依據問題導向學習 進行設計並規劃學習手冊,手冊內容包含課程說明、學習進度、注意 事項、及學習引導單。PBL引導單內容包含有核心能力、課程目標、

學習指引、情境描述及學習要點此五項,這些內容即是教師備課時的 資料,在學習活動時,教師也可依此給予學生學習上的引導,本研究 教學計畫於前導性研究實施後,由研究者加以修訂之。

研究者除發表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成效初探之研究,及持續參與教 學研討會,並獲教育部邀請,擔任「普通高中體育新課程體育科教案 研發小組」之研發工作,擬定教學計畫初稿後交由專家學者審核通 過,同時進一步檢視符合高中體育課程綱要之精神,教學計畫符合專 家效度;學習手冊詳見附錄二,教學計畫詳見附錄三,教學進度表詳 如表3-4-1:

(6)

表3-4-1 PBL水上安全救生教材進度表

節數 課程進度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水上安全的觀念(一) 能認識水上活動,省思問題與 意義,並歸納出安全注意事項

透過口述故事,認識並省思水 上活動的重要性與意義 水上安全的觀念(二) 能察覺水上危險性,並發展預

防危險的方案與方法

透過影片,觀察水底的情況,

觀察水底潛在的危險 水上安全的觀念(三) 能靠自己或他人的力量,解除

不可抗拒的水上危險

經由闖關遊戲,一關關解除遇 到的危險,並找出需要的能力 水上自救基礎法(一) 學習使用「蛙泳」、「捷泳」

等自救訓練活動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一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水上自救基礎法(二) 學習使用「抬頭蛙泳」、「基 本仰泳」等自救訓練活動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二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水上安全自救法(一) 學習使用「水中脫衣」、「浮 具製作」等自救訓練活動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三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水上安全自救法(二) 學習使用「仰泳」、「俯泳」、

「水中漫步」等自救訓練活動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四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水上安全自救法(三) 學習使用「划手」、「踩水」、

「抽筋自解」等自救訓練活動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五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水上安全自救法(四) 能知道呼吸及循環系統的知識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六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岸上救生(一) 學習使用「岸上救生」「涉水 救生」「著衣救生」的方法與 時機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七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十一

岸上救生(二) 學習使用、「水中脫衣」「浮具 製作」「藉物漂浮」的方法與 時機

進行「問題解決」,並由第八組 主要進行說明與引導

十二 安全的水上計畫 能發展出一套說法,讓身邊的 家人或朋友擁有水上救生觀念

進行腦力激盪,各組為各自分 派的角色發展出故事並展示

(二)傳統教學教學計畫

本研究中傳統教學教學計畫,乃參考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辦理

「初級救生訓練班」(自救班)由研究者編訂之,以做為傳統教學教 學計畫。教材進度表如表3-4-2,教學計畫詳如附錄四:

(7)

表3-4-2 傳統教學水上安全救生教材進度表

節數 課程進度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救生游法 學習使用抬頭捷泳 蛙泳、捷泳

救生游法 學習使用抬頭蛙泳 抬頭蛙泳、基本仰泳

水中自救 學習使用水母漂、韻律呼吸 踩水、水母漂、韻律呼吸、仰漂、

抽筋自解

水中自救 學習使用仰漂、抽筋自解 踩水、水母漂、韻律呼吸、仰漂、

抽筋自解

水中自救 學習使用踩水 踩水、水母漂、韻律呼吸、仰漂、

抽筋自解

基本救生 學習使用岸上救生、涉水救生 岸上救生、涉水救生、著衣救生、

水中脫衣、浮具製作、藉物漂浮 基本救生 學習使用著衣救生、水中脫衣 岸上救生、涉水救生、著衣救生、

水中脫衣、浮具製作、藉物漂浮 基本救生 學習使用浮具製作、藉物漂浮 岸上救生、涉水救生、著衣救生、

水中脫衣、浮具製作、藉物漂浮 綜合練習 學習使用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

救法、基本救生。

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救法、

基本救生。

綜合練習 學習使用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 救法、基本救生。

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救法、

基本救生。

十一 綜合練習 學習使用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 救法、基本救生。

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救法、

基本救生。

十二 綜合練習 學習使用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 救法、基本救生。

救生游法、水中自救、急救法、

基本救生。

二、「水上安全救生」認知測驗卷

(一)編製目的與性質

本測驗工具為研究者自編,編製的目的在於瞭解經過12節教學實 驗課程後,學生對水上安全救生相關知識的瞭解程度。

(二)擬題

水上安全救生認知測驗編製主要依據教學計畫內容、教學目標及 水上安全救生教學相關書籍。題型設計上以選擇題為主,經由與體育

(8)

課程專家及研究參與教師討論後,初步擬定40題題目為預試題目。預 試卷詳如附錄五。

(三)試題雙向細目表分析

本研究對象為高一學生,課程教學目標在使期能從教學情境學習 後應用發揮在實際生活,認知層面測驗採以Bloom認知領域中的知 識、理解與應用三個層面進行評量。知識重在知識的回憶,是其他高 層次能力的基礎,理解指領會教材的意義,對教材內容的吸收同化所 做的學習遷移,應用是將知識應用在具體的情境中,水上安全救生 認 知測驗試題雙向細目如表3-4-3:

表3-4-3 試題雙向細目表分析 教材內容

教學目標 知 識 理 解 應 用 總 計

水上安全概念 01.03.05.40. 04.10.23.38. 06.22.32. 27.5%

水上自救訓練 11.13.28.36. 14.15.34.35. 02.17.21.31. 30.0%

心肺復甦救助 09.12.26. 19.20. 24.25.33.37. 22.5%

水上活動計畫 07.18. 16.29. 30. 08.27.39. 20%

總計(百分比) 32.5% 32.5% 35.0% 100%

為正式施測之題目

(四)預試

為能在正式施測時,研究參與學生可以清楚的瞭解試卷的內容與 題意,研究者先以非研究參與學生一班,選取學業成就低、中、高的 學生各五位,進行題意清楚度預試,作為修改題目用字遣詞的依據。

其後研究者以臺北市該校一年級非研究參與學生2班,共80位學生進

(9)

行試卷預試,回收後有效試卷為80份,以瞭解難易度及鑑別度,並做 為重測信度預試。

(五)試題分析與題目篩選

水上安全自救認知測驗預試試卷回收後,以有效試卷進行項目分 析,其中的難度指數 (P) 與鑑別力指數 (D) 採用極端組法求得,

試題分析步驟如下(郭生玉,2000):

1.依據總分的高低依序排列。

2.自最高分部份向下取總人數的27%為高分組,再從最低分部份上取 總人數的27%為低分組。

3.難度指數為0.32~~~~0.86,鑑別指數為0.24~~~~ 0.64,表3-4-4列出預試 的試題分析結果,並依據P值接近0.5難易適中,D值0.25以上為標準。

4.試題選擇以先選出鑑別度較高的試題為原則,再從中選出難度指數 較適中的題目。

(10)

表3-4-4 預試試題分析表

原題號 難度P 鑑別度D 刪去的題目 正式題本編號

1 .38 .28 01

2 .36 .32 02

3 .26 .44 03

4 .34 .30 04

5 .44 .10

6 .82 .00

7 .68 .32 05

8 .62 .28 06

9 .20 .16

10 .12 -.08

11 .92 .16

12 .54 .44 07

13 .50 .20

14 .55 .35 08

15 .35 .25 09

16 .28 .28 10

17 .40 .64 11

18 .18 .12

19 .68 .32 12

20 .32 .32 13

21 .36 .24

22 .86 .28 14

23 .36 .08

24 .56 .48 15

25 .72 .40 16

26 .74 .36 17

27 .36 .32 18

28 .20 -1.6

29 .92 .16

30 .34 .52 19

31 .64 .56 20

32 .52 .00

33 .78 .36 21

34 .36 .00

35 .48 .32 22

36 .50 .20

37 .68 .32 23

38 .40 .36 24

39 .90 .00

40 .34 .30 25

(六)信效度分析

在水上安全救生認知測驗試卷信度考驗方面,在正式試卷訂定之 後,研究者以原預試班級兩班學生(共80人)於四週後進行重測,得 到重測信度為 .83 ( n=62,p < .05 ) ,信度在 .80以上是可以接

(11)

受的範圍,表示測驗卷具有穩定性及等值性量數,正式卷如附錄六。

效度方面,本工具採專家內容效度,著重測驗能確實反應教學目標。

(七)實施與計分

本研究採團體施測方式,由研究者於實施教學前一週進行前測,

測驗時間為30分鐘,計分方式為每答對一題得4分,總分為100分。後 測時間為教學完畢後下一節課由研究者於各班教室進行。

三、「水上安全救生」技能評量表

本研究使用的水上安全技能評量表乃是參考採用中華民國水上 救生協會訂定之「初級救生訓練班」(自救班)技能測驗,其測驗內 容以擁有正確水上安全觀念及自救能力、急救能力為主,與本研究教 學目標相符,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為國內培養救生員最具代表性機 構,其長期辦理救生訓練與測驗,在救生培育上成效優異,故參考其 發展出之水上安全技能評量表,參考資料本身具有可信度與一致性。

為使測驗內容符合本研究,經修訂後將技能測驗分為二大部分:基本 救生動作技術與實際演練狀況處理救生,評量表詳見附錄七。

技能測驗由研究者敦請乙名教育測驗專家、乙名教學方法專家、

乙名體育教材專家及乙名目前任教高中的體育教師,以確定測驗符合 教學目標設計,能有效評量學習成效。專家人員(依姓名筆劃排列)

如表3-4-5:

(12)

表3-4-5 研究專家名單

家 / 專 長 姓 名 背 體育教學法

教材教法

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副教授 水上救生

游泳

傑 國家級水上救生協會隊隊員 救生員證照、救生教練證照 國家級游泳教練證

體育測驗統計 體育行政

滿 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 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教師 體育課程設計 裕 臺北市立南湖高中校長

高中體育課程綱要修訂召集人 臺北市體育科輔導團團長

(二)實施與計分

施測時間為研究實驗課程結束後二節,第一節進行動作技術的評 分,先由教師將全班同學分成三組,分別於泳池內進行測驗,程序為:

岸上預備→入水就位→進行測試→測試結束,測驗項目參考水上救生 協會初級基礎自救班技能測驗項目,將動作技能分為六大項,每項包 含主客觀評量各佔五分,由於救生動作包含技術動作主觀的正確度與 客觀的持續力,二者均影響其是否確實具備救生技能,因此達到評量 項目標準實得五分,未能確實達到即以零分計算,以能完整執行救生 動作技術做為評分標準及依據。

狀況處理則於研究實驗課程結束後三節,當天測驗前於泳池門口

(13)

集合並說明測驗方式及動線,第一組測試順序按座號產生,至泳池休 息室由教師負責協助抽狀況題(二狀況題隨機搭配做成籤),每次二 題每次二人,每人於休息室內進行二分鐘思考時間且不得交談,時間 終止即前往施測處(為泳池相距廿五公尺之泳池角落),施測教師則 先依所抽籤的內容進行第一回狀況題測驗,第一回測驗完畢後當場提 供施測同學於二題狀況題,再進行第二回測驗,完成測驗後離岸從泳 池側門離開返回教室或至圖書館進行學習手冊內容補充及書寫。評分 程序為:→抽籤→第一次測試→第二次測試→測試結束,狀況處理除 需正確判斷出實施動作外依自救動作對全面性的要求,仍以能完整正 確做出動作者得五分。技能測驗時間共進行二節課(含上下課時間)。

四、體育課情意量表

本研究體育課情意量表主要是引用自林本源(2002)碩士論文:

<編制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之研究>。此研究以國小四年級至高 中三年級九個年段為研究對象,以態度理論「認知」、「情感」以及

「意向行動」的三個層面。並依教育部各級學校實施體育課之目標,

以及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課程目標,進行試題的 編擬。在初步研究之後,編成體育態度量表,認知因素有22 題、情 感因素有16 題、意向行動有13 題。以測驗編製所要求的「信度」、

「效度」、「常模或是標準」等三大品質進行檢視,此量表具良好的

(14)

測驗品質,所以「台灣地區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可以做為國內

「運動教育學」以及「運動社會心理學」對於學生體育態度的測驗工 具。「台灣地區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適用於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因此,經林本源先生同意後(同意書如附錄八),採用其所編製的「台 灣地區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為本研究體育課情意評量工具(如 附錄九),並與認知測驗卷同時進行前後施測。

(15)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得資料處理方法如下:

一、相依樣本t考驗:分別考驗問題導向學習與傳統教學,在認知、

情意、技能之差異情形。

二、獨立樣本t考驗:分別考驗兩教學組間,在教學前後的認知、情 意、技能之差異情形。

三、上述之統計分析,所有的差異性考驗之顯著水準均定為α= .05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含教學策略) 時間 學習評量 活動一:小小音樂家(音樂老師)..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並藉由適當工具與資訊,去描述、模擬、解釋與 預測各種現象,發揮數學思維方式的特長,做出

學校如何善用 資源為教育工 作及學習過程 中製造成功與 快樂..

七、本系將於 6 月 1 日(二)13:30 於時選廳舉辦教學精進工作坊,邀請 IBM 智慧生活前瞻 研究中心張鴻洋經理蒞校進行教學演講,講題為「Beyond Cloud Computing -an ecosystem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