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藍劍虹 博士
《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 療癒效應初探
研究生:林恬音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七月六日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 療癒效應初探
研究生:林恬音 撰 指導教授:藍劍虹 博士
中華民國一○五年七月六日
致謝詞
時間過得好快,如同詩人所說:「一瞬、一瞬的重迭,就是一生。」彷彿一 瞬之間,我在台東大學兒文所這個大家庭已經兩年過去了。謝謝所上老師們、同 學們和學長姐們的陪伴,人生的這段旅程有大家的引領、指導和分享,收穫是滿 滿的。
一向理性務實的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會和文學有太多的交集,除了需要應付 考試和升學,到後來進入職場,是為了教學接觸文學。直到進入兒文所後,才知 道原來我認為的文學只是國語文學習,原來文學的領域浩瀚無邊,所有我們認為 是或不認為是文學的,都可能是也可以是文學。謝謝所上老師們的引導,讓我有 一顆更開闊的心欣賞文學、分享文學,在兒文所學習的過程是開心的,是享受的。
特別感謝論文指導藍老師提供的建議和鼓勵,尤其老師的這句話:「我關心 的是帶出一個人的重要。」謝謝藍老師的提醒!我想在兒童文學的這個領域,關 心孩子、關心人是重要的,文學作品出現也是從人開始,人對人事物的關注和關 懷成就好的作品,這也是我要留心並常常提醒自己的。在完成論文的過程中,和 老師們及同學們的討論得到許多的學習和成長,再次感謝藍老師的勉勵:「老師 們或其他人給的建議是提供你參考,你要成為獨立判斷的人! 」
寫完論文,有說不上來的百感交集,這一刻的我有如釋重負的感覺,雖然夾 雜著離情依依的感傷。人生沒有永遠的相聚,但是美好的記憶卻永遠印在心裡。
未來的路仍長遠,不過有這兩年在兒文所的學習,我相信我能帶著和文學激發出 的火花,繼續散播愛好文學的種子。
恬音 105.7.2
i
《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 療癒效應初探
林恬音
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要
碧雅翠絲‧波特 ( Beatrix Potter ) (1866-1943) 為英國的童書作家與畫家。她 於 1902-1930 年間創作的《小兔彼得的故事 》系列作品,創造了小兔彼得和他 的朋友,把一群經常出現在農莊內外的動物,搬上了圖畫書的舞台。鼓勵孩子的 圖畫信是波特女士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 》系列作品的開始,藉著寫故事帶給 孩子希望和愉悅,同時安慰幼年時孤單的自己。波特女士用一雙敏銳的眼睛,仔 細地描繪圖像並寫出所觀察到的各種細膩現實。不只是孩子喜歡讀她的書,大人 也被她那美麗的圖畫和簡潔的文字所吸引。
本論文先探究波特女士畫筆下舉手投足像人類般的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伴 隨穿插在故事裡湖區的風景圖畫,藉著閱讀《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圖畫書,和 故事裡的動物角色進行互動,進入幻想與真實的想像世界,在此得到內心的安穩 和愉悅,帶出改變的可能。其次,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成為著迷的對象,藉由和 動物朋友玩遊戲,發展出自己的劇場,將希望和夢想轉移在這群動物朋友身上,
創造新的故事。筆者採用文本分析法,針對在 1978 年,由純文學出版的「波特 童話集」,和在 1997 年,由青林國際出版的「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系列故事集,
論述在《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圖畫書裡愉悅人心的療癒現象。
關鍵詞:《小兔彼得的故事》 系列作品、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
碧雅翠絲‧波特、圖畫書療癒
ii
A Discuss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icture Books Based on Peter Rabbit Series by Beatrix Potter
Lin, Tian-Yin
Abstract
Beatrix Potter (1866-1943) was an English author and illustrator of children’s books. She wrote Peter Rabbit series from 1902 to 1930.
She created many lovable characters, such as Peter Rabbit and his animal friends. Mrs. Potter sent letters with sketches to her young friends to encourage them, and these letters became the basis of her Peter Rabbit series. By writing stories, Mrs. Potter wanted to bring children hopes and joys, and she also tried to comfort the lonely little girl inside her.
She wrote and drew what she had closely observed. Children like to read her books. Even adults enjoy reading her stories because of the beautiful pictures in her books and her concise style of writing.
The characters, Peter Rabbit and his friends, which were created by Beatrix Potter will be first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 will discuss how readers can interact with the characters and enter an imaginary world where fantasy and reality are mixed up, and thus find peace in mind by reading Peter Rabbit series. Furthermore, I will discuss how readers can be fascinated by the animal friends and project their hopes and dreams on them to create new stories during the reading process. The text analytic method is adop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eter Rabbit series. Texts to be analyzed are
“Beatrix Potter’s Fairy Tale Collection”, published by CHUNWUNSIAO in 1978, and “Peter Rabbit and His Animal Friends”, published by CHINGLIN in 1997.
Keywords: Peter Rabbit series , Peter Rabbit and his friends ,
Beatrix Potter , therapy with picture books
iii
目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提問………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五節 文獻探討...………...10
第貳章 動物童話故事圖畫書 ……….….…15
第一節 小兔彼得的源起─碧雅翠絲‧波特與《小兔彼得的故》…..………….16
第二節 《小兔彼得的故事》之後………24
第三節 孩子的動物朋友………..………37
第參章 尋找療癒的力量……….………43
第一節 從圖鑑繪畫轉進想像世界……..………45
第二節 《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與遊戲………..…………64
第三節 《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與療癒………..………70
第肆章 著「迷」《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77
第一節 吸睛的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78
第二節 小兔彼得迷的追隨和擁護………..………86
第三節 小兔彼得與迷文化………..………91
第伍章 結論………. 99
參考書目………106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將針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問題、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研究範圍、研究限制、以及文獻探討進行書寫。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療癒」是由日本傳過來,原來的意思是指解除痛苦、傷痛復原,演變至今 指的是療癒心靈,讓心情獲得撫慰、內心得到快樂。筆者提到《小兔彼得的故事》
系列作品帶出的療癒,除了閱讀文本讓心情獲得撫慰、內心得到快樂,另一個重 要的部分是藉著閱讀文本和故事裡的動物角色進行互動和遊戲,得到內心的安穩 和愉悅,帶出改變的可能。我曾看到一篇英國心理學研究,它提出「有趣」和「愉 悅」的不同。「有趣」是一種和不確定相關很高的情緒,「愉悅」是一種和確定性 相關很高的情緒,「有趣」和「愉悅」完全不同。事情複雜、新奇和不確定,讓 人覺得有趣,事情簡單、穩定和確定,讓人覺得愉悅。當初波特女士為孩童創作 的《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圖畫書裡的內容和圖畫給筆者的感覺即是一種 簡單、穩定和確定,讓筆者覺得愉悅。
在許多文明病伴隨的今日,人們藉由旅遊、SPA、聽音樂,或者購物……
等紓壓的方式撫慰心靈,讓內心得到快樂,達到療癒心靈。二十一世紀,出 版界也刮起這股療癒風,市面上出現了療癒系繪本,繪本扮演起療癒的角色,帶 給讀者們心靈的愉悅。實際上,並沒有繪本直接標示具有療癒功效,但是在繪本 書頁裡的文或圖,好像一扇窗,打開讀者的「心」視野。
2
一次在買禮物送給新居落成的好朋友時,筆者經過一間家飾店看見一系列彼 得小兔的商品,有杯子、壁燈、小飾品……等,眼前這隻彼得小兔真是可愛討喜。
遇見這隻穿著藍色夾克和鞋子的小兔彼得,我眼神的目光完全被它吸引,不難想 像這隻棕色小兔擁有讓小孩和大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因著這次的經驗,我翻閱了
《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系列作品,筆者對碧雅翠絲‧波特 的圖畫書,不論是在圖像上或是在故事的描述上,甚至在整個計畫出版的過程,
都能感受到她的用心。於是,筆者把療癒系繪本的聚光燈再往前推至二十世紀初 的《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系列作品,雖然當時沒有「療癒」
這個詞,但療癒是無所不在的,在成長過程中,有形和無形的療癒一直伴隨著每 個人成長。
英國圖畫書作家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於 1866 年 7 月 28 日在首都 倫敦出生,1943 年冬天於北英格蘭湖區農場去世,享年 77 歲。碧雅翠絲‧波特 出生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世家,從小生活無虞。維多利亞時期雖然是維多 利亞女王當權的時代,但是男尊女卑存在當時各階層不同人的觀念中。碧雅翠 絲‧波特是個女孩子,在當時根本無法去學校讀書,也缺乏同年齡的朋友。在她 5 歲時,唯一的弟弟才出生,碧雅翠絲‧波特的童年時代是在少有同齡友伴中渡 過。由於社會習慣和家庭作風使然,長在富貴家的碧雅翠絲‧波特和弟弟,生活 幾乎與外界隔離,所以姐弟倆感情特別親近。富裕的波特家族常常去北英格蘭湖 區度假,碧雅翠絲‧波特在度假期間,都會到附近的鄉間探險,利用這機會接觸 大自然,收集植物做標本,或者以植物和動物為對象作畫。碧雅翠絲‧波特非常 愛畫畫,從小就顯露出繪畫的天分,父母親也非常支持她,這樣的繪畫天分也為 碧雅翠絲‧波特日後的創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是碧雅翠絲‧波特在以前家庭
3
教師的兒子諾亞‧摩爾生病時,寫給他的問候信中誕生的。《小兔彼得的故事》
於 1902 年 10 月出版時,首刷書在上市之前就全部預售一空。1903 年出版《松 鼠胡來的故事》和《格洛斯特的裁縫》、1904 年出版的《小兔班傑明的故事》和
《兩隻壞老鼠的故事》,以及 1905 年出版的《刺蝟溫迪奇的故事》全部由已過世 的未婚夫諾曼‧沃恩(Norman Warne)擔任編輯。1905 年春天,碧雅翠絲‧波特收 下諾曼給的訂婚戒指,她一度以為自己的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局。接著,未婚夫諾 曼卻過世了。不過,當時的碧雅翠絲‧波特已能自力更生,她的書十分暢銷。《小 兔彼得的故事》的成功,讓波特女士進入一段快樂的創作期,開始她作家的生涯。
源源不絕的創意讓波特女士繼續寫作新的故事,直到 1930 年出版《小豬羅平的 故事》是《小兔彼得的故事》故事系列的最後一本圖畫書,完成了《小兔彼得的 故事》系列圖畫書作品。
《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系列作品自 1902 年問世以來,
以三十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風行,歷經了百餘年之久,不但有彼得小兔的專屬網 站 1,故事系列中有五個故事還曾在 1971 年被改編成芭蕾舞劇,後來拍成電影
「碧雅翠絲的故事」。世界各地為其舉辦百週年巡迴紀念,小兔彼得的周邊商品 更是琳瑯滿目。碧雅翠絲‧波特說過:「我的故事會像安徒生童話一樣不朽。」2 果然現在全世界幾乎都認識這個名字「小兔彼得」,《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 真的如同安徒生童話,流傳了一百多年。小兔彼得故事系列作品的魅力至今仍然 瘋迷全球,讓許多的大人和小孩愛不釋手,深得讀者的心。
我們常常聽見有人提到:「這個東西好療癒喔!」「我被療癒了!」整個大環 境吹起了一陣「療癒風」,只要能讓人寄情、投射、找到宣洩情緒管道的作品,
1英國的出版商 Frederick Warne & Co 所編製的彼得兔官方網站網址:http:// www.peterrabbit.com。
台灣的青林國際出版商所編製的彼得兔網站網址:http://www.012book.com.tw/pr/pr01.html。
2林朱綺,〈愛孩子、愛動物、愛自然─創作「小兔彼得」的波特女士〉,《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民國 96 年 3 月號,頁 7。
4
都可以貼上「療癒系」的封條。現今的大環境改變迅速,各種以前未曾聽過的文 明病,掀起了這股療癒風。現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心思單純的孩子也不自覺的 感染了現代生活帶來的壓力,筆者認為藉由閱讀抒發心情帶給孩子療癒,是最簡 單便利的方法。透過閱讀圖畫書,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是教導孩子認 識自己的入門。有些感覺:喜悅、高興、害怕、傷心、憤怒、不在意 ……,孩子 不一定自覺或說得出口,但卻都是存在著,藉著圖畫書的故事和圖畫,透過交談 或身體語言,讓孩子體會出他有這些情緒,進一步幫助他面對和處理這些情緒。
《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系列作品,故事裡的彼得小兔和他 的兔子朋友,是世界上許多人的朋友,他們保有動物的樣貌和習性,向讀者們傳 達動物是人類的友伴,比我們所住的世界對於兒童更有親切感,更接近童年。碧 雅翠絲‧波特運用動物故事與人性的巧妙結合,創造出和生活有關的故事,最能 觸動孩子的內心。
碧雅翠絲‧波特的作品為讀者而寫,大部分作品是獻給喜愛圖畫書的小朋友 們,碧雅翠絲‧波特也可能是為自己而寫,藉著寫故事彌補自己幼年時心靈的空 缺,並從中獲得滿足。碧雅翠絲‧波特在她的圖畫書裡,用她一雙敏銳的眼睛,
仔細地描繪圖像,在故事的描述上,寫出從她的雙眼所觀察到的各種細膩現實。
讀碧雅翠絲‧波特的圖畫書滿足讀者們的視覺和心靈,讓讀者心靈裡的小孩從圖 畫書中獲得慰藉。在《如何閱讀圖畫書》裡,黃迺毓提到:
在圖畫書中,作者和畫者用不同的手法,觸及一些孩子內在的世界,那裏有 恐懼、害怕、嫉妒、失望,想要別人的關心和照顧,以及自我接納的幽默感。
3
3黃迺毓教授等著,《如何閱讀圖畫書》,台北:鹿橋文化,1996 年,頁 4。
5
在〈從生活小事到生死大事─談繪本的療癒力〉裡,吳其鴻提到:
繪本是故事的一種表現形式。好的繪本,能涵納豐富或深刻的意象和隱喻,
在人生中的某些關卡,無論是生活的小事,或是生死的大事,能夠給讀者一 些啟示,和一些自我療癒的力量。4
本論文針對作者碧雅翠絲‧波特的小兔彼得故事系列作品為主要研究文 本,來談與圖畫書有關的療癒。碧雅翠絲‧波特小姐傳奇的一生,和她的圖 畫書,都十分吸引我,她的作品與生命相融相成。《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 作品提供我一個兒童文學文化產業的視野,作品裡細膩的圖畫線條、生活化 的文字內容,碰觸到我心靈的幼童。由於國內對碧雅翠絲‧波特研究的文獻 有限,所以筆者想藉此論文深入探究碧雅翠絲‧波特與其《小兔彼得的故事》
系列作品創作,以及此系列作品裡呈現訴諸心靈感覺的圖像和故事內容所帶 給讀者的療癒,也期望對《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的文本研究盡一份心。
4吳其鴻,〈從生活小事到生死大事─談繪本的療癒力〉,《慧炬雜誌》,第 595 期,頁 24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1. 碧雅翠絲‧波特靈活的畫筆,把出現在農莊內外的動物帶入圖畫書的舞台,
透過《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創作,以認識碧雅翠絲‧波特這位圖畫書 界中,描寫動物故事的翹楚。
2. 探究《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創作在圖像上和故事上的描述,以瞭解碧 雅翠絲‧波特的創作風格、特色。
3. 碧雅翠絲‧波特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後,還延伸出許多成功的 小兔彼得相關商品,藉由小兔彼得相關商品,探究圖畫書故事內容之外帶出 的療癒。
4. 藉由在全世界廣受歡迎的《小兔彼得》系列圖畫書,探究迷對於迷文本的詮 釋過程所帶出的療癒關係。
二、研究提問
1. 《小兔彼得的故事》是圖畫書界,描寫擬人化動物故事的開始。碧雅翠絲‧
波特創造了創作了《小兔彼得的故事》和小兔彼得的朋友們,其中令讀者喜 愛與嚮往的元素為何?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帶給孩童的樂趣為何?
2. 《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出版後,還延伸出許多成功的小兔彼得相關商 品,帶出了何種與圖畫書相關的療癒?
3. 《小兔彼得的故事》原是碧雅翠絲‧波特寫給生病的孩子諾亞的圖畫信,日 後成為在全世界廣受歡迎的童書。碧雅翠絲‧波特的圖像創作特色與文本的 關係為何?
4. 《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至今流傳了一百多年,仍然瘋迷全球,其中的
7
迷現象,帶出了何種與圖畫書相關的療癒?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步驟
本研究著重在文本分析,研究碧雅翠絲‧波特與其《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 作品創作帶出相關的圖畫書療癒。先蒐集國內外碧雅翠絲‧波特與《小兔彼得的 故事》系列作品文本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探討《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 品的創作背景。
第貳章筆者先討論碧雅翠絲‧波特與其《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的創作,
從碧雅翠絲‧波特陸陸續續創作的許多動物故事,遇見這群常常出現在農莊內外 的動物朋友,有兔子、老鼠、松鼠、貓、刺蝟、青蛙、鴨子、狗、狐狸…...等故 事主角。以蓋兒‧梅爾森(Gail F. Melson)在《孩子的動物朋友》(Why the Wild Things Are)中提出兒童發展的「生命中心」看法,認知象徵性與真實的動物,確實存在
兒童的生活之中,探討因著這位童書界描寫動物故事的翹楚碧雅翠絲‧波特,讓 這群動物朋友擔綱故事的主角登上圖畫書的舞台。這些動物的角色出現在碧雅翠 絲‧波特的《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每本圖畫書故事的頁面,帶給讀者一 次次的驚艷和歡樂。
第參章首先探討碧雅翠絲‧波特的圖像創作風格、特色,和作品中的動物故 事與人性的巧妙結合,讓碧雅翠絲‧波特的藝術工作從自然史轉進幻想世界。接 著大、小讀者透過和小兔彼得圖畫書系列商品的互動遊戲,讓讀者閱讀圖畫書發 揮創造力。以唐諾‧溫尼考特 (Donald W.Winnicott) 在《遊戲與現實》(Playing and Reality)中,對玩遊戲可以是心理療癒的一種溝通形式,探究大、小讀者藉著故
8
事的文本和故事的主角間的遊戲發揮創造力。溫尼考特提到孩子和過渡客體(毛 毯、破衣服或玩具)間互動的遊戲過程中,過渡客體給孩子撫慰和滿足的現象,
他稱這現象是過渡現象。5當孩子發展的健康,過渡現象會擴散到介於「內在心 理現實」與「人們共同感知的外在世界」之間的中間地帶6,也就是整個文化場 域,這也是我們中間過渡的生存領域,是一個讓人享受信任、可靠與愉悅的潛在 空間。《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和現代的故事療癒及可愛文化產生的火花,
發展出充滿創造力的療癒空間,也是筆者討論的重點。
第肆章根據筆者對於《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文本的熟讀與理解,跟著 吸睛的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們,當個快樂的小兔彼得迷。大、小讀者們在閱讀《小 兔彼得的故事》系列圖畫書,和蒐集小兔彼得圖畫書系列周邊商品,或是觀看小 兔彼得和他的朋友的芭蕾舞劇、電影和動畫等的過程中,會感染因愛好和歸屬所 帶來的愉悅感受,而成為忠實的兔迷。Matt Hills 在《探究迷文化》(Fan Cultures) 中,提到迷對於文本的詮釋過程所帶出的療癒關係,筆者以這樣的療癒關係來探 究《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呈現出的圖畫書的療癒。
5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Winnicott),《遊戲與現實》,朱恩伶譯,台北:心靈工坊,2009 年,
頁 99。
6同上註,頁 39。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論文針對作者碧雅翠絲‧波特的小兔彼得故事系列作品為主要研究文本,
來談圖畫書的療癒。研究文本包含在 1978 年,由林海音女士創立和經營的純文 學出版社出版的「波特童話集」,以及在 1996 年,青林國際出版公司取得原公司 出版授權,並向林海音女士購得此系列的中文翻譯權重新審閱和校訂,於 1997 年出版「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系列故事集。
由於作者碧雅翠絲‧波特生長的國家與創作的背景,作品中帶有碧雅翠絲‧
波特當時所處維多利亞時代的生活風情,而湖區的山光美色也激發她的創作靈感
。由於筆者本身短期間無法親自到英國體驗及探查其生活環境,也未曾有在英國 生活的經驗,所以筆者將以得獎傳記作者,也是一位環境歷史教授的琳達‧李爾 ( Linda Lear )所著《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Beatrix Potter:A Life in Nature) 和 岩野礼子所著《來自彼得兔的村子》為本相關研究的參考,以彌補此一部分的不 足。
筆者將盡力參閱與《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研究相關的書籍、論文等文 獻,並比較原著文本與翻譯文本,加上筆者對碧雅翠絲‧波特與其作品的喜愛來 研究,完成本論文。
10
第五節 文獻探討
一、關於作者與文本
(一)國內小兔彼得的故事相關翻譯
《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是碧雅翠絲‧波特在以前家庭教 師的兒子諾亞‧摩爾(Noel Moore)生病時,寫給他的問候信中誕生的。1901 年,
碧雅翠絲‧波特女士自費出版了兩百五十本她的繪本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試賣並送給親朋好友。1902 年由腓特列‧沃恩出版社
(Frederick Warne & Company)將原本的線描畫著色後,透過三色照相製版印刷,
讓此書再次問世。《小兔彼得的故事》推出後大受好評,在英國賣掉了八千本。
它的第一本外國語文翻譯,在 1912 年,以荷蘭文印行;在 1921 年,繼荷蘭文版 後翻譯成法文版;接著陸續被翻譯成三十幾種語文發行於世界各地。1978 年,
由林海音女士創立和經營的純文學出版社出版「波特童話集」──《小兔彼得的 故事》系列故事集,共 23 册。當時翻譯外國的作品,不需要原出版公司授權,
所以純文學出版社未取得此套書的版權。1996 年,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取得原公司出版授權,並向林海音女士購得此系列的中文翻譯權重新審閱和校訂,
於 1997 年出版「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系列故事集,共 18 册。
(二)碧雅翠絲‧波特與其《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
國內碧雅翠絲‧波特相關研究不多,所以本研究關於碧雅翠絲‧波特生平與 其作品的相關背景資訊,主要參考相關國內翻譯傳記書籍、網頁與期刊上有關碧 雅翠絲‧波特的資訊,研究者收集的資訊對碧雅翠絲‧波特的家庭和其創作歷程
11
皆有系統性的回顧與清楚的分類整理,更有作品圖片與碧雅翠絲‧波特一家相關 照片的提供。這些傳記書、網頁和期刊對於研究者了解碧雅翠絲‧波特女士有相 當的幫助。另外,由環境歷史教授,也是得獎傳記《瑞秋.卡森-自然的證人》
(Rachel Carson: Witness for Nature)的作者琳達‧李爾 (Linda Lear) 所寫的《波特 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Beatrix Potter:A Life in Nature), 除了對碧雅翠絲‧波特 的一生經歷有深入細膩的描述,對於碧雅翠絲‧波特熱愛大自然,把對自然的熱 情表現在她的繪畫和童書創作中,也有詳實的觀察和記錄,提供筆者不同的觀看 角度。
關於《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研究部分,自 1902 年至 1930 年,出於碧 雅翠絲‧波特小姐的經典童話故事《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都是相當受歡 迎的圖畫書。碧雅翠絲‧波特用穿著人類服飾的動物來訴說友情、善良、信任、
獨立 ……等與人生活有關的故事,因為碧雅翠絲‧波特認為動物對小朋友來說,
是最容易接受與閱讀的對象,透過動物說故事,小朋友能輕易了解故事裡的意義
。筆者主要參考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波特女士小兔彼得的誕生》
由金‧克利姆(Kim Kremer)所著,劉清彥翻譯,書中依序從聲名大噪的兔子、小 兔彼得和他的朋友、故事的結局等主題對碧雅翠絲‧波特的作品作詳細描述和探 究。另外也是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遇見小兔彼得碧雅翠絲‧波特 和小兔彼得的世界》由卡蜜拉‧赫莉南(Camilla Hallinan) 所著,蔡正雄翻譯,書 中依序從遇見小兔彼得、多說一些故事吧!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越過重重的小 山,一路向前去、長命百歲的小兔彼得!等主題對碧雅翠絲‧波特的作品作詳細 描述和探究。
12
二、關於《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的療癒
(一)圖畫書《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的世界
圖畫書的發源地─英國,在 1870 年代,英國彩色印刷技術精進,1878 前後,
雕刻師傅艾德曼‧伊凡斯(Edmund Evans)7和另二位雕刻師傅聯手出版書籍,將市 場上原有的「toy book」8提升為具藝術性的繪本,掀開圖畫書「picture books」
的新頁。
童書世界的豐富有待我們去探索,好的童書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接納自 己,也幫助大人了解孩子,接納孩子。9
圖畫書的世界多采多姿,精彩的故事和圖畫,搭配精美的編輯和印刷,不但 孩子喜歡,連大人也愛不釋手。在 1902 年,由腓特列‧沃恩出版社 (Frederick Warne & Company)將碧雅翠絲‧波特的圖畫書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原本的線描畫著色後,透過三色照相製版印刷出版《小兔彼得的
故事 》,推出後大受好評,在英國賣掉了八千本。直到 1930 年,腓特列‧沃恩 出版社 (Frederick Warne & Co) 出版《小兔彼得的故事》此系列創作的最後一本 圖畫書《小豬羅平的故事》(The Tale of Little Pig Robinson) ,前後共出版《小兔 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 23 册。自 1903 年起,碧雅翠絲‧波特開始自己動手設計
7艾德曼‧伊凡斯(Edmund Evans)在當時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雕刻兼印刷師傅。在 1860 年代,結合
木口木板(wood engraving;採用木頭的橫切面雕刻,因木頭表面較有彈性且細密緊實,不僅耐 久性強,可藉由不同的刀工刻出不同的效果,對呈現原畫的細膩筆觸,效果極佳。) 與照相技 術的印刷技巧,出版一系列品質優良的書,為繪本催生。參見林真美,《繪本之眼》,頁 27。
81830 年代後期,英國出現了六至八頁的廉價彩色書「toy book」,雖然印刷技術粗糙,但因為 價錢低廉,是當時大眾間最受歡迎的兒童讀物。參見林真美,《繪本之眼》,頁 26。
9黃迺毓教授等著,《如何閱讀圖畫書》,台北:鹿橋文化,1996 年,頁 2。
13
小兔彼得相關商品。於 1904 年,德國史戴福玩具公司在經過授權後製作彼得兔 的布偶,受到極大的歡迎。這二十三本「小兔彼得原版書」和其他後續的出版品,
至今依然聞名於世。
(二)《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與療癒
提及圖畫書的療癒,許多人都相信圖畫書是有能量的,而且肯定圖畫書有療 癒的功效。每本圖畫書都經由作者和繪圖者以各種不同角度呈現,希望讓讀者享 受在圖畫書的世界裡,滿足讀者閱讀樂趣的需求。筆者以《小兔彼得的故事》系 列作品裡的故事角色──小兔彼得和他的動物朋友,這群常常出現在農莊內外的 動物朋友發生的故事,以及碧雅翠絲‧波特藉著受歡迎的故事,把故事插畫裡的 角色設計成布偶和一系列的相關商品,給予讀者們各種的樂趣和啟發,來探討《小 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帶出的圖畫書療癒。
蓋兒‧梅爾森(Gail F. Melson)在《孩子的動物朋友》(Why the Wild Things Are) 提及:動物行為學者阿藍‧貝克(Alan Beck)和兒童心理分析專家阿隆‧凱查 ( Aaron Katcher )共同指出:「人類和動物之間建立的感性溝通」可以減輕壓力、
降低血壓並有助於放鬆緊繃的情緒。甚至只是消極地觀賞動物,也有減輕壓力的 效果。10碧雅翠絲‧波特筆下的小兔彼得和他的動物朋友,就像人類的好朋友,
讓讀者們歡喜的跟著這群農莊內外的動物朋友在閱讀與遊戲中創造出新的故 事。
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Winnicott)在《遊戲與現實》書中提到:「玩遊戲 時,而且只在玩遊戲時,小孩或成人才有創造力,也才能展現出整個人格;並且
10蓋兒‧梅爾森(Gail F. Melson),《孩子的動物朋友》,范昱峰、梁秀鴻譯,范昱峰、梁秀鴻譯,
台北:時報文化,2002 年,頁 11。
14
也只在有創造力的情況下,個人才能發現自我。」11讀者閱讀《小兔彼得的故事》
系列作品的同時,也運用創造力和故事中的主角們享有一個私密的潛在空間,這 是遊戲可以開始的地方。在《探究迷文化》(Fan Cultures)書中,作者 Matt Hills 將迷視為一種文化創造力或「遊戲」形式,他關懷迷們廣泛的情緒經歷。Matt Hills 提到 Silverstone 的觀點:「遊戲使我們得以遊走於幻想與真實、現實與想像、自 我與他者之間,探索跨越兩者組織的藩籬。在遊戲中,我們有權利探索自我,也 探索我們所處的社會。在遊戲中,我們研究既有的文化,但同時也創造文化。」
12
另外,Matt Hills 在《探究迷文化》(Fan Cultures)中提及一段取自於艾利厄 特(Anthony Elliott)的詮釋:「在認同一位名人的過程中,迷往往流露出一連串的 幻想與渴望,並且透過投射性認同,將個人的希望與夢想轉移至該名人。在此作 為中,迷確實地感受到其自我所渴望之特質。」13碧雅翠絲‧波特創作的《小兔 彼得的故事》系列圖畫書,和她設計的《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布偶和相關商品,
吸引讀者成為小兔彼得迷,迷們收集系列布偶和商品,和這群小兔彼得家族在幻 想與真實、現實與想像、自我與他者之間不斷探索跨越和創造文化。歷經了一百 多年的《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帶給讀者們不同的圖畫書療癒。
11《遊戲與現實》,頁 100。
12 Matt Hills,《探究迷文化》,朱華瑄譯,台北:韋伯文化,2009 年,頁 163。
13同上註,頁 173、174。
15
第貳章 動物童話故事圖畫書
孩子們進入動物世界,比進入成人的世界更覺心安。
法國兒童文學家─路奈‧基約(Rene‧Guillot)14
從 1901 年第一本《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圖畫書問世後,
碧雅翠絲‧波特又繼續寫了許多動物故事,故事裡穿上人類服飾的動物沒有加上 人的手腳,或是人類的髮型……等擬人的造型出現,動物仍保有動物的天性和動 物原本的行為舉止,維持動物原來的外貌。《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圖畫書裡的 圖畫和文字,讓波特女士筆下這群經常出現在農莊內外的動物朋友生動的出現。
這套圖畫書也讓波特女士成為童書界中描寫動物故事的翹楚。
閱讀《小兔彼得的故事》圖畫書系列的同時,一定要閱讀作者碧雅翠絲‧波 特的生命故事。生命即是故事,故事即是生命,如同波特女士創作這套圖畫書的 寫照。波特女士從小嶄露繪畫的天份,愛動物、愛大自然的波特女士喜愛畫她的 動物朋友們,也喜愛畫大自然美麗的景物。除了波特女士的天分和她對動物、大 自然的喜好,父母親對她藝術的培養和支持,還有她對孩童的喜愛,都是成就波 特女士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圖畫書系列的因素。動物朋友的陪伴撫慰了波特 女士的心,也激發了她的創作。筆者透過分享波特女士的生命故事和波特女士的 創作,也期待在生命中一同享受動物朋友帶給波特女士的喜悅、陪伴和滿足。
14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台北:富春文化,1990 年,頁 390。
16
第一節 小兔彼得的源起──碧雅翠絲‧波特與《小兔彼得的故事》
喜愛圖畫書的人一定不能錯過《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作品,提到《小兔彼 得的故事》一定要認識它的作者碧雅翠絲‧波特女士以及她的創作世界。
話說當年
1866 年 7 月 28 日星期六,正值維多利亞女王執政二十八年時期,海倫‧碧 雅翠絲‧波特誕生於大宅第博爾登花園二號的英國上流世家。碧雅翠絲‧波特從 小住在博爾登花園二號三樓的兒童房,在漸漸長大的期間,這間兒童房也是教室、
畫室、植物研究室和各式標本、樣本的收藏室。15
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素描和書信是出生名門的年輕仕女主要的才藝,
這自然成為碧雅翠絲‧波特在家學習的課程。喜歡畫畫的波特女士自小就顯露出 繪畫的天份,她學習父母親,動手製作了屬於自己的素描本,封面有「1875 道 爾蓋茲」16的字樣,裡面畫了有十幾隻毛毛蟲的水彩畫。她喜歡在素描本上詳實 記下看到的人事物,她也喜歡畫想像的東西。
1875 年碧雅翠絲九歲時,細心畫下在道爾蓋茲發現的各種毛毛蟲,並且把 牠們的行為都做了紀錄。17
1876 年時碧雅翠絲的素描簿畫著蘇格蘭的景致,以及想像中撐著傘、穿著
15琳達‧李爾(Linda Lear),《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張子樟、胡芳慈、邱莞苓、陳瀅如、
何采嬪、陳逸茹譯,台北:聯經,2008 年,頁 29。
16同上註,頁 35。
17卡蜜拉‧赫莉南(Camilla Hallinan),《遇見小兔彼得:碧雅翠絲‧波特和小兔彼得的世界》,蔡 正雄譯,台北:青林國際,2003 年,頁 19。之後提及此書以《遇見小兔彼得》代稱。
17
溜冰鞋和拉著雪橇的兔子。18
波特女士的父親魯伯‧波特(Rupert Potter)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常畫動物逗他 們開心,也教他們怎麼畫畫,她和弟弟柏川(Bertram Potter)都熱愛畫動物和描繪 書中的圖畫,可見父親魯伯對孩子們的影響。
有其父必有其女,魯伯當學生時的寫生簿,上面有許多有趣的塗鴉,包括在 畫架前畫畫的狗、吹著笛子的狗和帶著軟帽的鴨子等。他所畫的鴨子,是否 尌是五十年後,女兒碧雅翠絲畫中母鴨潔瑪(Jemima Puddle-duck)的靈感來源 呢?19
波特女士的父親魯伯積極參與上流社會藝文社交圈,也帶領波特家遊走在當 代藝術的世界裡。喜好文藝及攝影的父親會帶著波特女士參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或各式各樣的展覽和藝廊,波特女士也陪著父親參觀朋友的畫室和畫展,欣賞和 批判畫家的作品。參觀藝廊和欣賞其他畫作讓波特女士學到很多繪畫技巧,她利 用和魯伯拜訪朋友畫室的機會,研究畫者如何作畫,吸收她所能吸收的技巧,像 是光的運用、主題和用色技巧。1870 年代英國有名的畫家約翰‧艾弗雷特‧米 萊(John Everett Millais)也是父親魯伯的朋友,波特家和米萊家常相往來,米萊稱 讚過波特女士的畫作,同時他也建議波特女士繪畫技巧和關心她在畫畫上的進展。
波特女士也會以評判欣賞的眼光來看約翰‧艾弗雷特‧米萊的畫作,她讚美米萊 的作品《奧菲莉雅(Ophelia)》:「可能是世上最棒的一幅畫之一」。20波特女士父親 魯伯的另一位朋友英國畫家米雷(Millais)曾極力誇讚波特女士的繪畫能力:「能繪 畫的人多的數不清,不過,你和我的兒子約翰,未來將成為矚目的焦點。」21
18《遇見小兔彼得》,頁 13。
19同上註,頁 14。
20《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71。
21同註 18,頁 15。
18
魯伯‧波特喜歡攝影,波特女士是父親魯伯攝影時最佳的模特兒,跟隨父親 攝影的波特女士也成了攝影專家。她把透過相機鏡頭所見的景象,呈現觀看自然 與記錄事實的方式,作為融入她創作中的新觀點,加深她一生對藝術作品的真實 性的強烈傾向。22
波特女士的父母為她安排繪畫課並聘請繪畫教師,不過波特女士的繪畫成就 幾乎都是自學而來的。在繪畫課時,波特女士熱切地享受在自己可以練習畫畫的 時間。
總是一樣的過程:白描、上色、做模型……,無法抵擋的熱情想表現出眼前 所有美麗的事物。23
波特女士年幼時,玩具書非常流行,內容為幼兒詩歌或童話故事,由一流的 畫家配畫插圖。當時三位畫家瓦爾特‧克倫(Walter Crane)、凱特‧格林威(Kate Greenaway)和藍道夫‧凱迪克(Randolph Caldecott)的繪畫技巧,讓波特女士十分 著迷,她曾對父親魯伯透露最喜歡凱迪克的作品。1884 年,波特女士的父親魯 伯‧波特在一家倫敦的畫廊買下兩幅凱迪克的插畫《青蛙求偶記》24收藏,波特 女士欣賞並仔細研究凱迪克的原稿,她以這樣的方式給自己上了重要的繪畫課。
波特女士曾在給一位美國圖書館員的回信裡提到:她這一生都希望自己能畫得像 凱迪克一樣好。25後來,波特女士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經典的圖畫書角 色彼得兔、青蛙吉瑞米‧費雪和其他穿著整齊衣服的動物。
22《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41。
23同上註,頁 72。
241883 年,凱迪克把英國民謠《青蛙求偶記》做成圖畫書,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嘗試 讓圖畫書裡的動物全都穿上衣服。參見《凱迪克永不停筆的插畫家》,頁 55。
25雷納‧馬可斯(Leonard S. Marcus),《凱迪克永不停筆的插畫家》,柯倩華譯,台北:國語日報,
2014 年 5 月,頁 59。
19
波特女士的父母熱中度假,自 1871 年的夏天起,波特女士和家人在蘇格蘭 租下的道爾蓋茲度過了數個夏日時光。26在道爾蓋茲的日子,波特女士和弟弟養 許多想養的寵物,和農場的動物做朋友。他們在鄉間探險,畫他們看見和發現的 動植物。蘇格蘭的山光水色是她心中大自然的美麗指標,鄉間的風光景色培養波 特女士對大自然的洞悉,也豐富她的繪畫主題。1882 年,波特家在蘭開郡北端 英國湖區找到了另一個度假的地方,父親魯伯租下可以俯瞰整個溫德米爾區的雷 伊堡。27波特女士喜歡溫德米爾區的鄉村景致,美麗的湖光山色也成為彼得小兔 和他的朋友們活動的場景,從此波特女士和湖區結下不解之緣。
波特全家在一年中會撥出時間前往坎菲爾德莊園(Camfield Place)探望魯 伯‧波特的雙親,只要想到坎菲爾德莊園,波特女士一定會浮現和波特奶奶的珍 貴回憶。小女孩波特女士特別愛聽她最喜歡的奶奶潔西‧克隆普頓‧波特(Jessy Crompton Potter) 聊很久以前的故事。28除了聽奶奶潔西‧克隆普頓‧波特說故事,
波特女士的保母安‧麥肯茲(Ann Mackenzie)會說童話故事和蘇格蘭民間故事,也 唸民間傳說、詩歌和冒險故事給波特女士聽。波特女士沉浸在這些故事和詩文中,
她早期的繪畫作品也環繞在這些故事和詩文的主題中。29
波特女士畢生是一位喜歡寫信的人,童年時約六歲的波特女士就開始寫信給 她的父親魯伯‧波特:「如果你看到漂亮的東西,可不可以寄一張照片給我?之 後我會回你信。記得也要寫信告訴我在道爾蓋茲的狗狗過得好不好。」30成人時 的波特女士寫過許多有插畫的信給小朋友,1893 年 9 月 4 日寫給諾亞‧摩爾的 信:「親愛的諾亞,我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所以告訴你一個有關四隻小兔子的故
26《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31。
27同上註,頁 59。
28《遇見小兔彼得》,頁 18。
29同註 26,頁 34、35。
30同註 26,頁 31。
20
事,牠們的名字叫做小福、小毛、小白和彼得。」31這是《小兔彼得的故事》的 源起,也為她日後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童話系列作品奠基。
青少年的波特女士開始寫日記,從 15 歲到 30 歲,她用自己設計的密碼寫日 記,日記像是她的文字素描簿。寫日記磨練波特女士的觀察力,也增進她說故事 的能力。日記裡,波特女士模仿她喜愛的作家愛得華‧李爾(Edward Lear)、路易 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珍‧奧斯汀(Jane Austen)和芬妮‧柏妮(Fanny Barney) 的筆調仿寫。用密碼寫日記,宣洩她不想讓人知道的想法和情緒。1884 年,她 曾很有信心地寫著:「沒有人會看懂這個(日記)」。她差一點就說對了。32
1883 年春天,碧雅翠絲這麼寫著「一整天心情不好,現在整個腦子空空的,
我不過是個再帄凡不過的人。真的無法帄穩度日嗎?這尌是長大嗎?」33
1897 年,波特女士不再寫密碼日記,但透過她的密碼日記,顯示波特女士 有善於觀察人事物及善用文字表達的天分,所以能寫出《小兔彼得的故事》系列 童話作品那源源不絕的創意。
碧雅翠絲‧波特創作事業的開始
碧雅翠絲‧波特在 1889 年為家族製作的聖誕卡和席次卡,被姑丈亨利‧羅 斯可(Henry Enfield Roscoe)和姑姑露西(Lucy)注意,他們很喜歡波特女士的設計。
姑丈亨利‧羅斯可認為任何的出版商,都會想要波特女士畫的精美卡片,甚至建 議她去賣賣看。波特女士畫了六款以兔子班傑明‧班瑟(Benjamin Bouncer)為模
31《遇見小兔彼得》,頁 6。
32《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58。
33同上註,頁 57。
21
特兒所設計的卡片。柏川把姐姐碧雅翠絲‧波特畫的卡片送到希得史邁與福克納 公司(Hildesheimer & Faulkner),隔天,他們收到裝著 6 英鎊的信封,裡面寫著出 版商希望能再多畫些素描。34波特女士畫的兔子卡片非常受歡迎。
當時二十四歲的波特女士不但出版聖誕卡和賀年卡,她還在一本《一對快樂 伙伴》(A happy Pair)的小冊子裡,以「H.B.P.」具名的插畫者35,幫詩人腓特烈‧
威德里(Frederic E.Weatherly)的詩畫插畫。
圖 2-136由希得史邁與福克納公司印製,碧雅翠絲‧波特畫的聖誕卡和賀年卡。
圖 2-237《一對快樂伙伴》(A happy Pair)的小冊子,由碧雅翠絲‧波特設計的插 畫,是希得史邁與福克納公司在 1890 年時的品版品。
34《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80。
35同上註,頁 81。
36圖片來源:翻拍自金‧克利姆(Kim Kremer),《波特女士:小兔彼得的誕生》,劉清彥譯,
台北:青林國際,2007 年,頁 21。
37圖片來源:搜尋自網頁 http://blog.udn.com/012book/17361917。
22
波特女士陶醉在卡片和小冊子出版成功喜悅的同時,她繼續嘗試新的創作。
她以「H.B.P.」具名,也把一些水彩素描寄到倫敦的出版社腓特烈‧沃恩出版社 (Frederick Warne & Company)。腓特烈‧沃恩公司認為碧雅翠絲的畫令人喜愛,
並邀約她:「如果未來您隨時有點子或圖畫是以書籍形式出現的,我們會很樂意 審慎評估。」38這是雙方未來合作的開頭。
《小兔彼得的故事》出版了
1893 年,波特女士的家庭教師安妮‧摩爾(Annie Moore)五歲的長子諾亞‧
摩爾生了一場病,波特女士知道諾亞對她的兔子彼得非常著迷,為了讓諾亞在這 段治療的時間提起精神,她寄圖文信告訴諾亞一個關於小兔子彼得的故事。波特 女士的信帶給諾亞和他的家人很多的樂趣,諾亞非常喜歡這封信,一直小心翼翼 地保存著。諾亞的母親安妮建議並鼓勵波特女士將一部份圖文信集結成適合年幼 孩童閱讀的趣味書籍,一定會大受歡迎。39 波特女士開始思考自己創作圖畫書的 可能性,在 1900 年,她跟諾亞借回內容關於小兔子彼得的這封信,添加一些內 容和新的黑白插圖,創作出兔子彼得在麥先生菜園中的冒險經歷,使故事更加刺 激有趣。
圖 2-340碧雅翠絲‧波特寫給摩爾家的長子諾亞‧摩爾的圖畫信,共八張信紙,
此為第一張信紙。
38《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81。
39同上註,頁 154。
40圖片來源:翻拍《波特女士:小兔彼得的誕生》,頁 27。
23
波特女士把故事抄寫下來,在抄寫的本子上面畫了一張彩色的卷首扉頁插畫
─兔子媽媽正在餵彼得喝甘菊茶,將書取名為《小兔彼得和麥先生的菜園》(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and Mr.McGregor’s Garden)。41她嘗試接洽六家出版社,但沒 有一家有興趣出版。受到友人艾莉絲‧伍沃德( Alice Woodward )42 的建議,1901 年 9 月,波特女士決定私資刊印取名為《小兔彼得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的作品 250 份,預計在 1901 年 12 月的聖誕節上市。出乎意外的,這本自費印刷 的《小兔彼得的故事》很快地由波特女士全數送出或賣出首批印製的 250 本。
波特女士的好友榮斯理43提議她再試一次。也許是榮斯理偶然聽到波特女士 說出版社要求韻文,他將《小兔彼得的故事》改寫成詩的形式,寄給腓特列‧沃 恩出版社,但是沃恩出版社比較喜歡波特女士的散文原稿。沃恩出版社並透過榮 斯理表達意見:「全書使用彩色插圖,絕對是必要的。波特小姐似乎覺得色彩會 很乏味,以至於我們在這一點的意見明顯大不相同 ……」44,經由好友榮斯理 的居中協調,波特女士接受沃恩出版社的建議,以彩色插圖印製《小兔彼得的故 事 》。1902 年 10 月,《小兔彼得的故事》首次透過商業機制出版,正式出版前,
首刷八千本很快就賣光了。一年後印製數量已達五萬六千多本,《小兔彼得的故 事》成為暢銷書,讓波特女士擁有一筆個人財富。
41《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54。
42艾莉絲‧伍沃德( Alice Woodward )是位水彩畫家,到了 1894 年已經是位成功的插畫家。參見 《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11。
431895 年,榮斯理(Canon Rawnsley)和羅伯‧杭特爵士(Robert Hunter)、奧克泰維亞‧希爾(Octavia Hill)聯手,成立維護歷史遺跡或自然景觀的國民信託基金會(National Trust for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or Natural Beauty)。參見《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51。
44同註 41,頁 158。
24
第二節 《小兔彼得的故事》之後
《小兔彼得的故事》童話系列都是相當受歡迎的圖畫書,故事裡穿上人類服 飾的動物沒有加上人的手腳,或是人類的髮型……等擬人的造型出現,仍然維持 動物原來的外貌。波特女士創作故事,故事裡人格化的動物保有動物的天性和動 物原本的行為舉止,如同真實地動物一般。
在《小兔彼得的故事》中,波特讓動物和人類天性達到天衣無縫的協調。它 是為孩子創造的想像故事,讓人毫不懷疑像彼得這樣的兔子是真實存在的,
而且永遠都會存在。45
碧雅翠絲‧波特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動物童話。由腓特列‧沃恩出版社出版的
《小兔彼得的故事》童話系列作品裡,彼得小兔和他的朋友們帶給讀者們許多有 趣的故事。
1903 年出版:《格洛斯特的裁縫》和《松鼠胡來的故事》
《格洛斯特的裁縫》(The Tailor of Gloucester)是個長篇故事,這個裁縫師的 故事,波特女士叫它「小老鼠書」,故事發生在聖誕節的前夕,裡面穿插了許多 她自己喜愛的傳統聖誕節詩班吟唱的詩歌韻文。故事取材於 1897 年拜訪賀斯坎 比農莊,波特女士在格洛斯特附近暫住時,聽說了裁縫普里查德的故事,她從中 獲得靈感創作故事《格洛斯特的裁縫》。波特女士為故事注入了神奇的魔力,故 事裡化身為裁縫師的神秘幫手不是小仙子,而是勤勞的小老鼠們,在聖誕節的前 夕,動物會開口講話,他們仗義幫助又窮又病的裁縫師。波特女士再一次以小動
45《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65。
25
物為故事的主角,將現實生活編寫成幻想故事。波特女士在一本贈書上寫著:「這 是我所有小書中最鍾愛的一本。」46完成後,在 1901 年聖誕節當作禮物送給當 時生病的芙芮坦‧摩爾。
因為你很喜歡童話故事,而且又生病了,我特別為你寫了一個從來沒有人聽 過的新故事。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是我在格洛斯特郡聽到的,而且是 一個真實的故事呢!47
後來,波特女士回去探望雀兒喜( Chelsea ) 的裁縫48,裁縫拿了一份以裁縫 為讀者的報紙《裁縫新聞》(The Tailor & Cutter)給她,報紙刊登了一則關於《格 洛斯特的裁縫》的評論:「這是我們所聽過與裁縫業有關最好聽的故事。」49
1901 年,波特女士寄了一封圖文信給諾拉‧摩爾(Norah Moore),信裡說起 松鼠胡來的冒險和康柏蘭(Cumberland)隨處可見的紅松鼠。這封信還提到之前寄 給諾亞的信裡,曾說到一群美國松鼠以尾巴當槳,乘著小木筏順流而下。波特女 士創作《松鼠胡來的故事》(The Tale of Squirrel Nutkin),題辭是「給諾拉的故事」。
內容以她寫給諾亞信裡提到的松鼠用尾巴當槳的故事為主軸,加上改寫自她寄給 諾拉的信。故事裡,波特女士第一次用湖區作為故事場景,將場景設在德溫特湖 灣沿岸。松鼠胡來和他的夥伴們沒有穿著人類的衣服,但是他們有人類的行為舉 止。波特女士瞭解真實自然界有冷酷無情的一面,《松鼠胡來的故事》呈現生命 的現實面,她在《松鼠胡來的故事》裡真實且不避諱描寫這一點。
46《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76。
47《遇見小兔彼得》,頁 38。
48碧雅翠絲藉口到雀兒喜(Chelsea)找一名當地裁縫修補假釦,趁機觀察店鋪內部的擺設。幾個月 後,她又回到這家店,徵求店主許可,更深入地描繪裁縫店內部樣貌。參見《波特小姐和彼得 兔的故事》,頁 170 。
49同註 47,頁 41。
26
碧雅翠絲作品中最接近自然史寫作的一本書,當時正處於世紀轉換之際,這 種寫法很受歡迎,故事成為傳遞野生生物和動物行為知識給小讀者的媒介。
在這一點,《松鼠胡來的故事》做得很好。50
1904 年出版:《小兔班傑明的故事》和《兩隻壞老鼠的故事》
波特女士創作的《小兔班傑明的故事》(The Tale of Benjamin Bunny),再次證 明兔子故事的魅力無法擋,印了兩萬本出版,一個月內又再版。波特女士以德溫 特湖畔的福園(Fawe Park)景觀,作為故事裡麥先生的花園構圖。她的獻詞是:「老 班傑明獻給梭利村的孩子們的故事。」反映波特女士對湖區地理位置的熟悉。波 特女士筆下的班傑明是以她的第一隻寵物兔班傑明為模特兒,和兔子班傑明的相 處和互動,讓她十分瞭解兔子的天性和行為,創作出帶來愉悅和獨特的班傑明。
波特女士帶著快樂的心情創作《兩隻壞老鼠的故事》(The Tale of Two Bad Mice),這是波特女士和諾曼‧沃恩(Norman Warne)51以間接的方式一同完成的圖 畫書。波特女士把它獻給諾曼的姪女薇妮芙雷‧沃恩(Winifred Warne):「獻給薇 妮芙雷,擁有娃娃屋的女孩。」當時他們的合作關係越來越密切,諾曼為波特女 士的寵物鼠做了別緻的鼠窩,其中一面牆鑲玻璃,讓她可以清楚的觀察老鼠和創 作故事。波特女士寫信給諾曼:「阿灰老要把和牠一樣大的娃娃搬到洞裡,我阻 止牠這麼做;牠無法抗拒任何有花邊或者絲帶的東西;(牠討厭這些玩具食物)。」
52波特女士筆下的老鼠活靈活現,她的畫筆把老鼠打扮成穿著漂亮女裝、時裝褲、
精緻背心等等的可愛模樣。《兩隻壞老鼠的故事》出版後,《文人》(Bookman)評 論:「這些調皮的老鼠並不是真的很壞,而且用二十七色水彩畫出來的牠們,看
50《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73。
51 諾曼‧沃恩是碧雅翠絲‧波特的未婚夫,他向碧雅翠絲求婚後一個月,突然因病去世,得年 37 歲。參見《波特女士:小兔彼得的誕生》,頁 51。
52《遇見小兔彼得》,頁 50。
27
起來純真又可愛。」53
1905 年出版:《刺蝟溫迪琪的故事》和《餡餅和餅模的故事》
波特女士在 1886 年就開始創作《刺蝟溫迪琪的故事》(The Tale of Mrs.
Tiggy-Winkle),1905 年,波特女士寫給諾曼的信:「我 1886 年 8 月尌開始想這個 故事了,但現在才開始知道該怎麼做─而且可沒有過分『傷腦筋』喔!」54後來,
波特女士因諾曼突然生病去世的打擊,隱匿起來完成此書,諾曼的哥哥哈洛德‧
沃恩(Harold Warne) 開始成為她的編輯。故事裡的主角洗衣婦溫太太和露西,取 自一個真實的洗衣婦55,一個真實來自立脫鎮(Little-town) 的女孩露西,和一隻 真的叫溫太太的刺蝟56。波特女士還把這本書獻給新地教區牧師的女兒露西:「獻 給新地真正的小露西。」1903 年,波特女士造訪德溫特湖時,在她的寫生簿裡 描繪新地谷的草圖。這張新地谷的草圖成為《刺蝟溫迪琪的故事》裡,露西從新 地谷登上貓鈴的山徑的插畫背景。現在世界各地的登山客可以沿著故事裡露西走 的路徑,看見《刺蝟溫迪琪的故事》裡新地谷的田野風光,除了當時波特女士在 谷中畫的一個想像的農舍。《刺蝟溫迪琪的故事》結束前的提問:「有人說小露西 在台階上睡著作了夢,可是她怎麼能找到三條乾淨的手帕和一件圍兜,還用一根 銀別針別在一起呢?再說我也看見過那扇開在山後邊的門,而且我跟可愛的溫迪 琪太太挺有交情哩!」(《刺蝟溫迪琪的故事》) 波特女士的提問開放了一個想 像空間,她也融入故事中參與故事。
1903 年,波特女士在漢斯汀寫下《餡餅和餅模的故事》(The Tale of The Pie and
53《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97。
54同上註,頁 210。
55碧雅翠絲在道爾蓋茲度假時,遇見洗衣婦凱蒂‧麥克唐納(Kitty MacDonald),這位來自因弗 ( Inver ) 的洗衣婦深深吸引她。參見《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98。
56碧雅翠絲的寵物刺蝟溫迪琪。參見《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198。
28
The Patty-Pan),描述一場家庭茶會的細節,她用當時喝午茶,以茶待客的社交
生活當作故事的點子,原始版本的故事叫做「非常非常棒的事」。57 1905 年,波 特女士重新寫下這個發生在梭利村的貓故事,加上更多的細節,場景構圖在波特 家曾經避暑的地點──上梭利村,故事裡的插畫背景是波特女士熟悉的農莊和庭 園。波特女士在一封給諾曼的信裡提到《餡餅和餅模的故事》將是僅次於《格洛 斯特的裁縫》之後,她所最愛的書。故事裡用了狗兒黛倩和貓兒瑞伯作為茶會的 主角,角色的對話是《餡餅和餅模的故事》有趣的部份。
碧雅翠絲早在 1905 年寄她的新故事給諾曼時尌附帶說明:「 有一件事對這 本書很有利,那尌是孩子們喜歡書中的對話。」黛倩和瑞伯彼此間的幽默對 話,是碧雅翠絲在無數次茶敘上聽來的。勢利眼的泰比莎,一聽說表姊瑞伯 請了小狗黛倩喝茶,而不是邀請她去,頓時禮節盡失,說了:「 虧妳想的到
!」58
1906 年出版:《青蛙卲先生的故事》、《一隻壞小兔的故事》
和《小貓莫蓓小姐的故事》
《青蛙吉先生的故事》(The Tale of Mr.Jeremy Fisher)是波特女士在 1893 年,
寫給艾瑞克‧摩爾(Eric Moore)的一封圖畫信。青蛙吉瑞米是依照她養的幾隻寵 物青蛙作為模特兒所畫的。波特女士把有趣的故事結合大自然景色的畫風,故事 場景在梭利村。波特女士在故事裡畫她喜歡的大自然景色,故事不但呈現真實自 然環境會發生的生態描寫,也展現她對兩棲動物和昆蟲的深刻認識。在故事的結 尾,波特女士補上了一句話:「他們吃了烤蚱蜢蘸瓢蟲醬,代替了美味的鰷魚。
青蛙卲瑞米先生認為那是相當好的招待了;但是,我可不這麼想!」創作故事的
57《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207。
58《遇見小兔彼得》,頁 61。
29
波特女士融入這個故事中,參與說故事的角色。青蛙吉瑞米先生是波特女士模仿 她喜歡的畫家凱迪克(Randolph Caldecott)的風格畫的,將青蛙吉瑞米塑造成一個 穿著上好的夾克和膠鞋的紳士。吉瑞米先生的朋友蠑螈艾薩克牛頓爵士和陸龜托 勒密議員的穿著,也是一副十足的紳士打扮。故事取材自父親魯伯‧波特的朋友 曾說過的故事、弟弟柏川的釣魚場面,和父親魯伯敘述過參加俱樂部的情形。
碧雅翠絲父親的朋友曾講過一個漁夫運氣很背的故事,還有見到弟弟根釣竿 和線軸奮戰的場面,給了她這個「釣魚故事」的點子。她也呈現了紳士俱樂 部的氣氛,這是來自她父親所敘述在改革俱樂部及雅典俱樂部參加晚會的場 面。59
波特女士以十四張圖組成全景式的連環畫,實驗性的創作《一隻壞小兔的故 事》 (The Story of A Fierce Bad Rabbit)和《小貓莫蓓小姐的故事》(The Story of Miss Moppet)。全景式拉頁書60雖然受讀者歡迎,但因為書店認為太難防止逛書店的人 打開亂翻而抱怨,沃恩出版社於 1916 年再版時,把它們改成和《小兔彼得的故 事》系列其他小書一樣的尺寸。61《一隻壞小兔的故事》是波特女士為哈洛德‧
沃恩的女兒露意(Louie)寫的。露意想聽一個真正淘氣的兔子故事,她覺得《小兔 彼得的故事》兔子彼得太乖了。《小貓莫蓓小姐的故事》是關於一隻老鼠和貓的 故事。為了這個故事,波特女士跟在丘頂工作的泥水匠借貓咪當模特兒,來畫主 角貓咪莫蓓小姐。
59《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228。
60《一隻壞小兔的故事》和《小貓莫蓓小姐的故事》的全景式拉頁書,參見《遇見小兔彼得》, 頁 92、93。
61同註 59,頁 229。
30
1907 年出版:《三小貓的故事》
波特女士將《三隻小貓的故事》(The Tale of Tom Kitten)獻給「所有的淘氣鬼
──尤其是那幾隻跳上我花園圍牆的貓咪。」62這個故事講的是禮貌和規矩。故 事裡,湯姆的媽媽泰比莎太太,就是以住在貝兒綠的沙特懷特太太所養的貓為名。
波特女士以丘頂花園和庭院為故事裡的背景圖畫,還有一些依原貌繪圖的內部景 觀,從丘頂看出去的田園風光和花園,都與真實的景色幾乎一樣。波特女士對故 事裡的動物行為做有趣的解釋,她在故事中解釋鴨子的頭常常潛到水底下,說是 牠們在尋找從湯姆、米唐和莫蓓那兒偷來的衣服。故事結尾,波特女士以作者的 身分融入這個故事中,告訴讀者她會寫更多關於小貓湯姆的故事,還有那些鴨子 的後續發展,作為故事的結束。
1908 年出版:《母鴨潔瑪的故事》和《貓布丁的故事》
波特女士寫《母鴨潔瑪的故事》(The Tale of Jemima Puddle-Duck),靈感來自 農場的鴨子帶給她的樂趣,還有幫她管理丘頂農場的約翰‧坎農的太太。坎農太 太認為鴨子不擅長孵蛋,所以她習慣把鴨蛋沒收,拿給農場上的母雞孵。波特女 士把這個農家故事送給約翰‧坎農的兩個孩子雷夫和貝絲。母鴨潔瑪的角色是波 特女士向知名的鳥類插畫家潔瑪‧布萊克本(Jemima Blackburn)致敬。故事中可 以看到丘頂農場和梭利村的景觀,坎農太太和坎農的兩個孩子也出現在故事裡,
還有其他丘頂農場的動物。《母鴨潔瑪的故事》出版後大獲成功,還激發了相關 商品,特別是大受歡迎的母鴨潔瑪布偶。
波特女士買下丘頂農場後,發現屋子裡老鼠為患,她告訴米莉‧沃恩(Millie
62《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234。
31
Warne)63:「坎農太太曾在一個下午,看見一隻老鼠坐在廚房的桌子下用餐。」64《貓 布丁的故事》(The Tale of Samuel Whiskers)就是以丘頂屋子裡的老鼠為發想,創 作出來的故事。波特女士將這本圖畫書獻給一隻已經去世叫做鬍子山慕的寵物鼠,
圖畫用黑白線條畫及全彩圖畫組成,波特女士把自己也畫進故事裡,故事比之前 出版的每一個故事長度更長、情節更複雜。《貓布丁的故事》是波特女士對丘頂 老農舍的獻禮。
她所畫的丘頂內部擺設細節和從屋頂俯視的鄉村風光,都是相當個人化的,
這本書顯然歡慶著她脫離父母一家而擁有自己的房子後的那份自由。65
1909 年出版:《班家小兔們的故事》和《金傑和皮克的故事》
波特女士曾寫信給一個小書迷,信裡寫著「我要詴著再畫一本兔子書,」66 她在 1909 年寫了《班家小兔們的故事》(The Tale of the Flopsy Bunnies)是《小兔 班傑明的故事》的續集,獻給「所有喜愛麥先生、彼得和班傑明的小朋友們」。
故事裡麥先生的菜園構圖設定在歸寧諾閣,歸寧諾閣花園是碧雅翠絲心中理想的 花園,她的筆下一一呈現歸寧諾閣花園的拱門、花壇和窄道,還有豐盛的花和植 物。故事的開始寫著「聽說多吃了萵苣會打瞌睡的。可是我吃了萵苣從來不想睡;
大概因為我不是一隻兔子吧!」一方面當時編輯哈洛德‧沃恩認為孩子可能不懂 書中「聽說多吃了萵苣會打瞌睡的。」的意思,她做的解釋:「可是我吃了萵苣 從來不想睡;大概因為我不是一隻兔子吧!」一方面波特女士也融入這個故事中,
和讀者們說故事。
63 米莉‧沃恩(Millie Warne)是碧雅翠絲‧波特的未婚夫諾曼‧沃恩的姊姊。
64《遇見小兔彼得》,頁 70。
65《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頁 239。
66同上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