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菩薩戒義疏》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菩薩戒義疏》CBETA 電子版"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菩薩戒義疏》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0, No. 1811

No. 1811 [cf. No. 1484]

菩薩戒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

  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直道而歸生源可盡。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

。大士兼懷寧不精持戒品。內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庶眾委質虔恭。斯乃趣極果之勝 因。結道場之妙業。然經論所載戒相有於多種。記傳所辨受法不無同異。良以機悟偏 圓宜聞詳略。辭無雙舉事不並行。今謹按什師所述法相。出自梵網經律藏品。什師秦 弘始三年來達漢境。光顯大乘匡維聖教。傳譯經論三百餘卷。梵網一本最後誦出誓願 弘宣。是故殷勤一言三復。特為文義幽隱旨趣深玄。所以指堂曉示。令後生取悟為易

。經稱梵網者。欲明諸佛教法不同。猶如梵王網目。品言心地者。菩薩律儀遍防三業

。心意識體一異名。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也。釋此戒經三 重玄義

  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料簡。就釋名中。初明人名。次辨法號。後明階位。

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開士 亦大勇心。復云善美。隨行為名。以其運心廣普因斯立號。大品經明。此人有大道心

。不可沮壞猶如金剛。從初發心終至等覺。皆名菩薩也。又稱佛子。以紹繼為義。三 乘皆從佛生。解盡是子義。法華云。若如我子。大士紹續為勝。稱為真子。又三乘同 皆修道。盡有此義。二乘自通至小果狹而且短。大士廣長自通通他。故受斯稱。大經 發心云。初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故言大心。次辨法號即是戒義。梵音尸羅

。大論云。秦言性善。亦云清涼。以其能止破戒熱惱。從能得名。亦云波羅提木叉。

譯言保解脫。又名淨命。亦言成就威儀無所受畜。未來生處離三惡道淨土受形。能止 邪命防非止惡。亦言戒。是約義訓義。復言勒義禁義。並是隨義立名。大經云。如佛 禁無常汝猶說者。即破佛禁舌則墮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 菩提。況無上道。今言戒者。有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原出三藏。律是遮止儀是 形儀。能止形上諸惡。故稱為戒。亦曰威儀。威是清嚴可畏。儀是軌範。行人肅然可 畏。亦曰調御。使心行調善也。定是靜攝。入定之時自然調善防止諸惡也。道是能通

。發真已後自無毀犯。初果耕地蟲離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勝用力。能 發戒道定與律儀並起。故稱為共。薩婆多說。律儀戒禪戒無漏戒。此名雖出三藏。今 菩薩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儀。若菩薩定共道共。皆止三業通稱戒也。若 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道三藏。大士律儀通止三業。

(2)

今從身口相顯皆名律儀也。攝善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諸 善。滿菩提願也。攝生者。菩薩利益眾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廣利眾生也。戒品廣列 菩薩一切戒竟。總結九種戒皆為三戒所攝。律儀皆令心住。攝善自成佛法。攝生成就 眾生。此三攝大士諸戒盡也。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

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也。大論戒品列十種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 穿。四不雜。五隨道。六無著。七智所讚。八自在。九隨定。十具足。義推此十。不 缺者。持於性戒性重清淨。如護明珠。若毀犯者如器已缺。佛法邊人也。不破者。持 於十三無有破損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雜者。

持定共戒。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經云。言語嘲調。

壁外釧聲。男女相追。皆污淨戒也。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也。無著者。見真成 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此兩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戒。自在戒。約菩薩化他為佛所 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此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不起滅定 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 儀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用中道慧遍入諸法。故名具足。此 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次明階位。釋尊一化所說教門。準義推尋具明四教。謂藏通 別圓。如大論引迦旃延明六度齊限。尸毘代鴿是檀滿。須摩提王不妄語是尸滿。忍辱 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動是忍滿。大施杼海是進滿。尚闍梨鳥巢是禪滿。劬嬪大臣分地 息諍是等智滿。偏菩薩也。大品明。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通菩薩也。有菩薩。

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淨名中。不思議解脫變身登座。而復受屈被呵者。別菩薩也

。發心即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圓菩薩也。四菩薩中。行位深淺今當說。最 初三藏正為小乘。聲聞有七賢聖。外凡有三。一五停。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次 入內凡有四善根。第四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過此入聖位。一隨信行

。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七不時解脫。聲聞如此。菩薩不 論階位不斷煩惱唯修六度。若論次位秖可準望小乘作深淺耳。從初發心起慈悲誓願觀 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專修六度。檀破餓鬼尸救地獄。忍濟畜生。進拔修羅。禪靜人 中。慧照天眾。從釋迦至罽那尸棄名初僧祇。得五種功德。一不生三惡道。二不生邊 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識宿命。而自不知作佛不作佛。準望位在五停別 總念處也。從尸棄至然燈名二僧祇。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準望位在暖法性地。

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說也。從然燈至毘婆尸三僧祇 滿。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準望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 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若過三僧祇種三十二相業。準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場 位在上忍。後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三菩提。則為佛也。通教菩薩即三乘共十 地。一乾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觀行心別。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 念處。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止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總相 智慧深利故。稱乾慧地。二性地者。得過乾慧地。得暖法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

(3)

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三乘信行法行。體見 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見地者。三乘同見第 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五薄地。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證第六解 脫。煩惱薄也。六離欲地者。三乘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故 言離欲地也。七已辦地者。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五上分結掉慢疑色 染無色染。七十二盡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也。八辟支佛地。緣覺發真無漏。功 德力大能除習氣也。九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 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畏。斷習氣將盡也

。十佛地者。大功德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 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雖佛菩薩名異二乘。通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共歸灰 斷。證果處一稱為通也。別教階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進。四慧

。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界。十願。第二內凡習種性十住。一發心。二 持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

。盡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內凡盡名性地。第三性種性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 無恚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第四道種 性十迴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遍至一切處。五無 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 解脫。十法界無量。第五聖種性十地。一歡喜。二離垢。三明。四焰。五難勝。六現 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第六等覺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隣 真極聖眾學之頂也。第七妙覺地。即見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見性稱妙覺也。性習二 性。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據行論。性習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 明性種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先習後性。與教證二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 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時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也。就 解行中復有四種。一名解行。二名發心。三名迴向。四名道種。於出世道解而勤行。

故名解行。於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發心。用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迴向。當分之中 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曰種也。習種性能生報佛。性種性能生法佛。舊 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難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為義。云何 退作二乘其猶一。答性是不作一闡提。不妨退大向小。終是難通。止觀師說。是十法 信中六心退耳。比釋論師。及金剛般若論師。皆作此解。是信習十心中六心耳。七心 已上永離二乘。爾時設為利弘經不無輕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薩之名也。圓教明位

。別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圓教圓修一心具萬行。異於次第行也。外凡五品位一切隨 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

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 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己惛 沈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

(4)

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 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 波羅蜜相應也。二讀誦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涉事紛動令道牙破。唯得內修理觀外 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如日光照見種種色也。

三說法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衍布。但以大乘法 答。設以方便終令悟大。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 己。十心三倍轉明也。四兼行六度。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 物。能以少施與虛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理觀為正事 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圓觀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 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權實二智究了通達。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 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第一內凡十信。圓聞圓信修於圓行。

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

。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

。善修正助即入迴向心。善修凡聖即入護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

。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圓教似解六根清淨也。第二聖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發 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境智行妙 三種開發。緣因心發。即是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了因心發。即摩訶般若畢竟空 也。正因發心。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諦也。華嚴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諸佛 歎不能盡。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淨名云。知 一切法是坐道場。亦是入不二法門。大品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謂如佛

。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也。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 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 他與虛空等也。第四十迴向者。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一切法 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向也。第 五十地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 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也。第六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 畢竟清淨。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 也。第七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 不並不別。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

。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盧 舍那名淨滿。一切皆滿也。南嶽師云。四十二字門是佛密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諸 學人執釋論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文千卷。什師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深應冥 會。何者經云。初阿後茶。中間四十二字門。具諸字功德。華嚴云。從初一地具足諸 地功德。此義即同。阿字門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忍。過茶無字可 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演竟即說四十二字門。豈非圓菩薩

(5)

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法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此義與圓位甚自分明。次發趣品 明別教十地。後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階位其文現也。第二出體者。初明無作。次明止 行二善。初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經論互說諍論有無。一云。都無無作

。色心假合共成眾生。善惡本由心起。不應別有頑善頑惡。皆是指心。誓不為惡即名 受戒。瓔珞經云。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云 真諦為戒體。或言願為戒體。無別無作。大經聖行觀析無常。阿闍世王觀析境界。但 明色心不道無作。五陰名教通大小乘。唯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輕慢因果。

權言重惡口能別生一法無作牽報。善法須行惡法須止。行一則有兩力。豈可不慎。方 便假說適會一時。直如論主一生成四果法勝別有凡夫法。豈可依此便是實耶。若因中 別有頑善共為佛因。佛地亦別有此善共為佛果。當知。心為因果更無別法。二云。大 小乘經論盡有無作。皆是實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種種諸法能牽果報。小乘明。此 別有一善能制定佛法。憑師受發極至盡形。或依定依道品別生。皆以心力勝用有此感 發。成論有無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師用義亦依此說。若毘曇義。戒是色聚。無 作是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論云。多少思是心數云何言多 少耶。觀論意。以戒是色即問此是數義。大乘云何而用數義。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復 同成實。還是小乘。今言數自家是數色。大乘色何關數家。中論云。語言雖同其心則 異。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極果。憑師一受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 誓度含識。亦以此心力大別發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優婆塞戒經云。譬如有面 有鏡則有像現。如是因作便有無作。大論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羅。此是戒 度正體。復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從今受息身口惡法。是名為戒。既有能持所 持則別有法。即無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軟心犯後四重不失律儀。增上心犯則失律儀

。若不捨菩提願。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儀。若都無無作何得言失。梵網大本即大乘 教。下文云。若不見好相。雖佛菩薩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雖發心欲受

。不名得戒。若直以心為戒。發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經云。非異色因果。又念戒 中。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劍灰汁脚足橋梁。若即 心為戒。何假言無形色無觸對。故知別有無作。能持戒心以為真戒。聖行與世王中。

不道觀析無作。直舉色心者。是易觀者耳。亦不言無無作。小乘說四果。大乘開之是 權。法勝說凡夫法。跋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經開。無作是權。又既頑善作佛因此自 非妨。如無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然此二釋舊所諍論。言無於理極會在文難愜

。言有於理難安在文極便。既皆有文何者當道理耶。然理非當非無當。當無當皆得論 理教義。若言無者於理為當。若言有者於教為當。理則為實。教則為權。在實雖無教 門則有。令之所用有無作也。次明道定皆以無作為體。定共於定心中發無作。無復諸 惡。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勝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觀師釋。未必見道。

所發無作是道共戒。秖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有防非止惡義。故云道共。大經云

。一心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薩得心法戒謂道共戒。得此戒者終不為惡。不從師授故

(6)

稱為得。中道心中發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謂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必假憑師故稱為受

。差別約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攝善法戒。有師言。唯入禪 定能發無作。欲界定不發無作。唯假空解能發無作。有言。但令證此定道。隨能止伏 麁品成就便發無作。欲界定念處前。皆能發戒也。次論興廢者。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

。其體則興。若捨菩提願。若增上煩惱犯十重。其體則廢。若無此二緣至佛乃廢。定 道兩戒得定得道為因。初念定道未與戒俱。具足前心為因。第二念心方與戒俱。爾時 是興。出定出道最後一念爾時即廢。二言。入定入道時戒與心俱。是時名興。出定出 道時戒與心俱謝。是時名廢。俱稱心俱戒也。三言。一發之後出入恒有。後入勝定勝 道隨從勝受名。爾時恒興。退定退道。三藏盡壽菩薩至菩提。爾時即廢。攝善攝生與 律儀同。隨受則興。二緣則廢也。次三聚戒體者。律儀者。法戒儀則規矩行人令入道 也。又云。律者埒也。如此馬埒令馬調直。律亦如是。調直行人不令作惡。大士誓心 不過止惡興善。若不動身口即是止惡。發戒防動。不動即是律儀戒。若應動身口即是 興善。今發此戒防其不動。攝善攝生即是應動涉事。故開為兩。取策勵眾善依六度門

。稱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門。稱攝眾生。即是為人故動。下化眾生。中修萬善。上 歸佛果也。律儀多主內德。攝生外化攝善兼於內外。故立三聚戒也。次論止行二善。

如有論息惡不作名之為止。信受修習名之為行。佛教雖多止行收盡。諸惡莫作即是誡 門。眾善奉行即是勸門。無作義該善惡。善惡無作義總止行。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 已起則伐惡。皆是止義。皆有進趣皆是行義。逐其強弱故。有止行差別者。逐興心止 惡無作是止善。興心修善無作是行善。如造井橋梁禮佛布施是善無作。如造魚獵網等 是惡無作。次論道定二無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義判為止。道定二心義判為行。尋無 作從因緣息。從止緣息。後生無作是止善。從行緣息後生無作名為行善。又誡門是止 善。勸門悉屬行善。又解行唯是作。止唯無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無作。聲聞七眾 戒皆是律儀戒。體但止身口二惡。善薩律儀備防三業。復申之至佛長短闊狹為異。無 作義從緣增上心發。下劣不發。無記心劣不發無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發 無作。後三品不發。故云。斯陀含出無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羅漢出無記表。善惡 無作對心為論。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無作。息惡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 無作非戒。謂造井橋梁隨事隨用無作等。不能止惡非是戒也。三者是戒是無作。謂善 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者。謂餘善心也。惡戒四句。一是戒非無作。謂息善之心。二 是無作非戒。謂殺盜等事隨用無作也。三是戒是無作。謂惡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

謂餘惡心也。惡戒二種。一十六惡律儀。二外道邪戒。惡律儀如大經。外道惡戒九十 五種。各有戒法。或苦行為戒。持牛馬等事火服風。常翹一脚赴火投巖等。以此為戒

。即是邪戒。運心長短皆是惡戒也。第三料揀更為三。一須信心。二無三障。三人法 為緣。信心者。依三藏門略舉三種。一信因果。善惡必有所招。二信觀諦得道。我能 觀諦必得聖道。三信有戒。是觀諦入道初門。依方等戒故。宜備此三信。復加三種。

一信自他心識皆有佛性。二信勤行勝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樂我淨。次無三障者

(7)

。眾生障閡乃有三種。煩惱常有故不說障。業障乃有輕重。重業障戒。防因之義。謂 七逸十重現身有此。是則為障。前身非復可知。隔生事遠。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 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與不悔悉障。後六悔者 非障不悔則障。二云前四須悔。見相非障。後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 已悉非障。報障者。地獄餓鬼二道。重苦自隔從多例判不說為因。非人畜生但能解語 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羅。龍是畜生。人中男女黃門二根。天從六欲天上至十八梵

。皆說為因。四空處既能聽法。亦應得戒。但業報虛妙故略不說。非想倒執脫若迴心 慕善亦能得戒。經說三塗長壽天邊地為難地。據不能修道義耳。薩婆多記云。龍等受 八齋。止是得善不得名齋。今依文準理。五戒既是菩薩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 菩薩戒許四道皆得。從八戒已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儀。唯人中三天下能感。

餘道悉非因也。大論龍即得八齋戒。次人法緣。初人緣三種得菩薩戒。一諸佛。二聖 人。三凡師。諸佛有兩。一真佛。如妙海王子從盧舍那佛受菩薩戒。二像佛金銅泥水 等。千里內無師。許求得好相自譬受也。舍利髮爪鉢杖牙齒。皆起重敬盡可為緣。而 舍利真偽難知。或是小聖敬重如佛便可憑對。次大乘經卷也。三釋。一云不許。二云 與佛像差次為授。千里無師許對佛像。千里無像許對經卷。三云莫問有佛無佛。對大 乘經卷即得為緣。大乘經典所在。如佛塔無異也。二聖人亦二。一真聖。二像聖。真 者。謂十地等大士。對此為緣故宜發戒。像聖者。謂金銅等作菩薩像。此經亦云。於 佛菩薩前自譬受戒。恐單菩薩像則成遊漫。如凡夫發心是菩薩。作此人像不能發戒。

言佛菩薩者。是佛邊有菩薩。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薩也。凡師者。有內凡外凡。並以 真人為緣。不許形像。經中稱為智者。人數多少。地持瓔珞並止一師。梵網受法亦止 一師。下制戒中道和尚闍梨故。成七逆亦不見請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請諸佛為和尚

。文又云。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似非指佛。雖有現前智者。猶應共在佛像前若 經卷前助為發起。爾時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無經像不應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 像經典恒應相隨故也。次論德業。梵網經中言。為師必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 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什師所傳融師筆受。流傳至今此其 正說。次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堪能發彼敬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也。

次論法緣。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種。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 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優婆塞戒經偏受在家。普賢觀受戒法。身似高位人自譬受 法。今不具列。梵網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受戒法。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 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出律藏品。先受三歸云。我某甲

。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次三結已

(三說)。次悔十不善業(更起三拜)。次讚歎受約勅諦聽(三說)。直說十重相。問能持不(次 第答能)。然後結撮讚歎發願。餘所未解問或師(便散)。後文言。欲受戒者。應香火請一 師至佛前受。師應問。能忍十事不。割肉飴鷹。投身餓虎等(恐性地已上方能此制)。亦云

。十里內無師。許佛像前自譬受。三歸懺悔說十重。如前無異。出口為別耳。二地持

(8)

經。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華菩薩受持。次第三十餘菩薩傳化。後有伊 波勒菩薩。應迹託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譯。疑讖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 受戒法。若菩薩發無上菩提願已。於同法菩薩已發願者。有智有力善義能誦能持。於 此人所。先禮足已作是言。我某甲。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哀愍聽 許(三說)。次起禮十方諸佛。更請師云。雅願大德授我某甲菩薩戒(三說)。次生念。不 久當得無盡無量大功德聚。師應問言。汝是菩薩不。已發菩提願未。問竟應言。法弟 聽。汝欲於我受一切菩薩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戒是過去未來現 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

能受不(答能。三說)。師應起自禮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

菩薩戒。我為作證。一切十方無量諸佛。第一無上大師。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現前見 學者。證知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三說)。然後結撮讚歎便散席。依經 本受法如此。三高昌本者。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廣。先請師云。族姓 大德。我某甲。今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唯願大德忍許聽受憐愍故(三說)。次乞戒云。族 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與我受菩薩戒(三說)。次問遮法(凡十問)。師應起為白諸佛唱 言。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僧聽。此某甲菩薩。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某甲 已是真實菩薩。已發菩提願能生深信。已能捨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僧。

憐愍故施與某甲菩薩戒(三說)。次問受戒者言。汝某甲聽。一切諸佛菩薩僧。受菩薩戒 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如過去菩薩已學。未來 菩薩當學。現在菩薩今學。汝如是學汝能持不(答能。三說)。次白竟唱言。此某甲菩薩

。於一切佛菩薩前從我某甲菩薩邊。已第二第三說受菩薩戒竟。我某甲菩薩為作證人

。此受戒菩薩名某甲。復白。十方無量諸佛第一勝師。及柔和者一切眾生軟覺者。此 某甲菩薩於某甲菩薩前。已三說受一切菩薩律儀戒竟(三說)。次說十重相竟結撮讚歎

(便散)。自齊宋已來多用此法。所以題作高昌本者。尋地持是曇無讖於河西所譯。有沙 門道進。求讖受菩薩戒。讖不許且令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受。讖大怒不答。進自 念。正是我障業未消耳。復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進夢見釋迦文佛授己戒法。明日詣 讖欲說所夢。未至數十步讖驚起唱。善哉已感戒矣。我當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 說戒相。時有道朗法師。是河西高足。當進感戒之時朗亦通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

。於是後進受者千有餘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子景環。後移據高昌。既奉進為師。進 亦隨往值高昌荒餓。進生割己身以救飢者。因此捨命。進弟子僧遵。姓趙。高昌人。

傳師戒法。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

從魏國度在荊囑之門。宣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本。此出曇 無讖而小廣地持。恐讖誓願發起人情有此重複也。四瓔珞經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 寶(三說)。次受四不壞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三說)。次懺悔十惡五逆 等(三說)。次說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賢聖法。問能持不(答能)。然後結撮三歸。重騰 前十重戒讚歎發願言。受菩薩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隨行人。乃至成

(9)

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識。畜生無異。常離三寶海。非菩薩。是邪見外道。不近人情勸 化人受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有戒犯者勝無戒不犯。若真佛菩薩前受者。名上 品戒。若佛滅後千里內無法師。從佛菩薩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五新撰本者。是 近代諸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場禮 佛胡跪。第三師請三寶。第四令起心念三寶如在目前。第五懺悔十不善業。第六請諸 聖作師。第七請現前師。第八師讚歎弟子能發勝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發菩薩心

。第十一問遮法(有十五問)。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發戒時立誓。第十四受菩薩三歸

(以此三歸發戒十五文缺)。第十六結竟。第十七師還坐勸學。第十八說十重相結撮讚歎作

禮便去。六制旨受戒法。備有在家出家方法。文廣不列也。此經題名梵網。上卷文言

。佛觀大梵天王因陀羅網。千重文綵不相障閡。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目。一一世界 各各不同。諸佛教門亦復如是。莊嚴梵身無所障閡。從譬立名。總喻一部所證參差不 同如梵王網也。品名菩薩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 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言如地也。盧舍那者。寶梁經翻為淨滿。以諸患都盡 故稱為淨。滿德悉圓名為滿也釋迦牟尼者。瑞應經譯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 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或云度沃焦。此是異說。華嚴名號品。或名盧舍。或名釋迦

。今明。不一不異機緣宜聞耳。釋迦在第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此心地品。尋文始末。

有千釋迦與千百億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那所。受菩薩戒藏。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

。覆述說法。凡有十處。一在妙光堂說十世界海。二在帝釋宮說十住。三在夜摩宮說 十行。四在兜率陀天說十迴向。五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六在他化天說十地。七在初禪 說十金剛。八在二禪說十忍。九在三禪說十願。十在四禪說心地品。第七會總更說前 三十心十地。皆約無相義為解。後又云。釋迦從初蓮華藏世界入天宮。下閻浮提成道 號釋迦。始於道場說法乃至十處。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為此眾生說盧舍那初發心 所誦戒。即是十重四十八輕。華嚴所說文來未盡。止有七處八會多道不起本座。不道 在化樂天說法。而此經多道坐起復至餘處。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又諸地多不相應。前 後席或復同異。良由聖迹難思隨機異說耳。於三教中即是頓教。明佛性常住一乘妙旨

。所被之人唯為大士不為二乘。華嚴云。二乘在座不知不覺。以大士階位非二乘所行

。制戒輕重非小乘所學。大小乘戒制法不同。菩薩一時頓制五十八事。聲聞持犯隨犯 隨結。理論關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大士深信頓聞不逆。聲聞淺信頓聞則不受。二 者大士不恒侍左右無有隨事隨白。故一時頓制。聲聞恒得隨侍可有小欲白佛。故待犯 方制。三者梵網所制。起盧舍那為妙海王子受菩薩戒。爾時諸大士。法須說此五十八 種。故一時頓制也。梵網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十菩薩心地品什師誦出。

上下兩卷。上序菩薩階位。下明菩薩戒法從大本出序及流通皆闕。即別部外稱菩薩戒 經。就文為三。從初偈長行訖清淨者為序。次十重訖現在菩薩今誦為正說。餘盡卷為 勸說流通也。就序中。初偈明舍那發起。長行明釋迦勸發。偈中大意四戒三勸。四戒 者。一舍那戒。二釋迦戒。三菩薩戒。四眾生戒。舍那為本傳授釋迦為迹。釋迦得此

(10)

復授諸菩薩。諸菩薩得此戒。復傳授凡夫眾生也。三勸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誦

。此四。品戒得之有由。根本冥傳。自下授作佛記所以勸凡夫受。既受須待既持須誦

。欲使相傳不斷也。十一行半偈分為三段。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說戒傳授釋迦。二從 是時千百億下三行四句。明釋迦迹佛傳授諸菩薩諸菩薩傳授眾生。三從諦聽我正誦下 盡偈。明勸信受持。一言三序是三佛各說。二言初序是舍那自說。餘二是此土釋迦說

。今言。三序悉是此土釋迦說。雜有經家之辭。初更為二。前兩行半明本迹。次一行

。一句明人法。就初又三。初半行明舍那本身。二一行半明釋迦迹佛。三半行總結本 迹。上句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兩報。佛身四種。一謂法身。二謂 真應。三謂法報應。毘盧遍耀正法為身。舍那行滿報果為身。釋迦應迹赴感為身也。

舍光攝論名法應化。若更四身者。應身受純陀供。化身受大眾供。我今者八自在我也 舍那者。無明塵垢永盡智慧功德圓備如淨滿月。以名表德也。方坐蓮華下句明依報。

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坐也。何故坐華臺。世界形相似蓮華故云蓮華藏。華嚴云華 在下擎。蓮華二義。處穢不污。譬舍那居穢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臺 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臺也。又以本佛坐於華臺。又表戒是眾德之本。周匝千釋迦 望百億國釋迦。千為本百億為迹。故兩重本迹。此又為三。一明迹中之本。二明迹中 之迹。三明本之與迹皆成佛道。今初明迹中之本。千華者。人中華有十餘葉。天華百 葉。佛菩薩華千葉。一葉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淨土。表十地十波羅蜜圓因。起應果 之本地現千釋迦。一葉一淨土。即是一佛世界起圓應身。又一世界中一佛國土。此猶 略說。華嚴微塵世界也。十方方各一百也。一華百億國下。二明迹中之迹。一葉一世 界有百億國土。娑婆百億國是一葉之上耳。各坐下三明本迹俱成佛道。如是千百億下

。第三總結本迹。是千百億初句結迹身。舍那下句結本身。明千百億皆以舍那為本。

千百億下。第二明人明法就文為兩。初明人次明法。人中有三句。一明能接之人。二 明所接之人。三結能所接人俱至佛所。能接之人是千百億釋迦也。各接下明所接之人

。接者取有緣之義也。微塵者聽眾多也。俱來至下。第三結能接所接之人俱至舍那佛 所。聽我下第二明法二句。上明說戒。次正歎戒。初誡菩薩聽也。誦佛戒者。問何故 誦不道說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秖得稱誦不得道說。甘露門者 歎戒。譬服甘露令人長壽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樂我淨。教能通理譬之如門。又 戒能濟拔免離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長。大經云。有山從四方來。唯當持戒布施也。

是時千百億下。第二釋迦迹佛傳授菩薩菩薩授眾生也。又為三。一明經家序釋迦佛傳 授之緣由。二明釋迦說戒傳授諸菩薩。三勸菩薩傳授諸眾生。今初。經家述釋迦傳授 之由三句。明千百億佛各還本處。然法身無在。今初明迹傳本戒。則本為迹師以迹誦 本故也。傳授諸菩薩此文為三。一明戒體。二明戒用。三勸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下

。第一明戒體。則十重等為戒體。戒如明日月下。二歎戒用。持此戒能除罪霧譬之於 日。使得清涼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瓔珞珠。又日能長萬物。戒亦如是能生長萬善。

又如瓔珞能差貧窮。戒亦如是。能差眾生貧長善法財。又如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持戒

(11)

在體無不歸崇。瓔珞在身莊嚴第一。持戒離醜如端正也。微塵菩薩眾下。第三勸菩薩 受持。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度生死要因於戒。大經云如憑船筏。又喻浮囊。又為二

。前明能授之人。次所受之人盧舍那下能授之人。新學下所受之人。受持是下。第三 勸發傳授眾生。三十心菩薩。傳授外凡發大乘心也。第三勸信受持。文為三。一出所 誦法。二勸人信受。三結勸。諦聽下出所誦法。此戒簡異外道雞狗等戒。淨戒為因木 叉為果。大眾第二勸人信受又二。一勸信。二勸受。今初勸信所以爾者信是入道初門

。大論云。信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覺。汝亦應爾。一切有心下第二勸受。凡有心 者皆得受菩薩大乘常樂等。明眾生有心所有佛性。要當作佛須受三戒。大眾下第三結 勸。上句結。下句誡聽。總明諸佛傳授戒法。發起序竟。長行下此土釋迦序為二。初 經家辭。次釋迦自說。初中。三階。一敘佛欲結戒。二放光表瑞。三大眾願聞。初階 四別。一標化主。大聖釋尊。二標處所。謂坐菩提樹下得道。因名道樹。亦曰思惟。

梵音貝多也。三明得道。謂成正覺即正遍知號。四出所結法。謂菩薩波羅提木叉。於 第四自更四句。一標所結名。即是木叉。二能成勝因。謂孝事等。寶藏經云。孝事父 母天主帝釋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盡孝釋迦文佛在汝家中。睒 摩菩薩親服患愈。慈心童子火輪速滅。即其靈應。爾雅云。善事父母為孝。孝即順也

。太史叔明用順釋孝。孝經鉤命決云。孝字訓究竟是了悉。始終色養也。亦可訓度。

度是儀法。溫清合儀也。三明能得勝果。謂至道之法。四結名字。是制戒也。即口放 光中階。敘放光表瑞。瑞者信也。欲說大事前須放光。故稱為瑞。光是色像之勝放勝 光。明召有緣眾。同來聽戒。戒是諸善最勝能滅惡生善。口放者。表釋尊今日宣說大 乘菩薩戒法。是時百億下後階。敘大眾願聞也。文為三。一總敘大眾。二別敘四眾。

一菩薩。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國王。十六國者名出長阿含。一史伽。二摩竭 提。三迦尸。四拘薩羅。五跋祇。六末羅。七支提。八跋沙。九尼樓。十槃闍羅。十 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十四乾陀羅。十五劍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諸國 甚多。略舉此耳。機應聞聲自然雲集。合掌即第三時眾樂聞也。告菩薩言下釋迦自說

。亦三階。一舉我自誦。二釋迦放光因緣。三勸物尊學。即準前諸佛序中三事。亦成 經家三意。前舉譬讚歎。此釋迦放光即是讚歎也。此三階各兩別。初階兩者。一序我 自誦。二勸餘人。中凡舉五位人。一發心謂共地菩薩。二十發趣謂初十心。依梵網列 名。一捨二戒三忍四進五定六慧七願八護九喜十頂心。三十長養謂中十心。一慈二悲 三喜四捨五施六好說七道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剛後十心。一信二念三迴向四達五圓 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慧十不壞心。五十地謂登地已上。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方 便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

。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是故戒光下中階。釋放光因緣亦 兩別。一直緣二列因緣。於中有兩。一表得果二表行因。各三句。得果中三句者。一 非青黃色心。二非有無。三非因果法。行因三者。一諸佛本源。二菩薩根本。三大眾 之根本。或言表真俗兩諦。是故大眾諸佛子後階。勸物習學。亦兩別。一標四勸二釋

(12)

四勸。標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讀誦四勸學。後釋中。但釋勸受一事餘皆略也 菩薩戒義疏卷上

(13)

菩薩戒義疏卷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

  十重此下第二正說段也。文為二。先明十重。次四十八輕。初三章。一總標。二 別解。三總結也。第一殺戒十重之始。若聲聞非梵行在初者。人多起過故。地繫煩惱 重故制之。殺雖性罪出家人起此罪希。亦易防斷。婬既易起制之當初。大論云。聲聞 戒消息人情多防起邊所以輕者多起是故重制重者起希輕罪制之。婬欲非性罪殺是性罪

。大乘制之當初也。今言殺斷他命故。五陰相續有眾生。而今斷此相續故云殺也。大 經云。遮未來相續名之為殺。道俗同制如五戒八戒之類也。大士以慈悲為本故須斷也

。七眾菩薩同犯。聲聞五眾大同小異。同者同不許殺。異者略三事。一開遮異。二色 心異。三輕重異。開遮異者。大士見機得殺。聲聞雖見不許殺。色心異者。大士制心 聲聞制色。三輕重異者。大士害師犯逆聲聞非逆。又大士重重於聲聞重也。文為三別

。先標人謂若佛子。第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波羅夷。就序事有三。一不應二 應三結。就不應中三別。初六句明殺事。次有四句成業。後一句舉輕況重。初六者。

一自殺。謂自害他命。凡三種法。內色外色內外色。並皆犯也。二教他他亦是殺。大 論云。口教是殺罪非作瘡。律部分別甚多條緒。教他遣使等。三方便殺者即殺前方便

。所謂束縛繫等。四讚歎殺亦得罪也。五隨喜者獎勸令命斷亦犯也。六呪殺謂毘陀羅 等。雖假餘緣亦皆同犯。律中明殺十五種。謂優多頭多弶弦撥。毘陀羅等。如律部廣 明云云。殺業已下三重中第二成業之相也。三業成殺。自動用者正身業也。教他及呪 口業造身業。心念欲殺。鬼神自宣遂者。意業造身業也。三階於緣中造作皆是業義。

殺法謂刀劍坑弶等。皆有法體故稱為法。殺因殺緣者親疎二塗。正因殺心為因。餘者 助成故為緣。親者造作來果為業。四者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害四命斷。一是眾生者 眾生雖多大為三品。一者上品。謂諸佛聖人父母師僧。害則犯逆。三果人兩解。一云 同逆。以聲聞害時已是重中之重故。二云犯重。大經明三種殺。殺三果人但入中殺不 在上殺。故知非逆。菩薩人以取解行已上。大經云。畢定菩薩同上科。今取不作二乘 為畢定位。或取七心已上。皆可為斷也。養胎母。一云無逆。二云犯逆。大士之重重 於聲聞也。中品即人天。害心犯重。三下品四趣也。兩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殺嚴重 故。文云一切有命不得殺。即其證也。二云但犯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

文云有命者舉輕況重耳。三殺心有兩。一自身殺心。二教他殺心。自身殺心有二。一 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弶漫燒煮等。通三性皆犯。若緣此為彼。於彼上起害心

。皆屬通心。既自對境又命不復續。雖所為不稱悉皆正犯。隔心者作坑止為此無心在 彼。彼死亦犯彼邊不遂輕垢。若此路本是此道。眾人行往。今作坑止為此而彼死亦重

。以此殺具體能通害。以具緣心還屬通心也。若本斫東人誤中西人。中西人上都無殺 心此屬隔心。四命根斷有兩時。一此生二後生。此生有二句。一有戒時犯重。二無戒 時斷當戒去時結不遂輕垢。命斷時結罪同前。聲聞臨終時未結。聲聞捨具戒作五戒等 結也。後生為戒自復兩種。一自憶二不自憶。自憶者若任前勢。若更加方便命斷坐重

(14)

。以前後皆自憶故。不自憶者若任勢死犯重。已死時有戒故。若加方便當知前瘡不死

。後方便時不憶但犯輕垢也。而言命根者。數論別有非色心為命根。成論及大乘。無 別非色非心為命根也。秖取色心連持相續不斷為命耳。大論亦然。六入六識得相續生 假名為命。乃至一切有命下。第三舉輕況重。是菩薩下第二階明。應有三句。一常住 慈悲心兩解。一云應學常住佛起慈悲。二云心恒應常住慈悲之地。二孝順心秉戒不惱 他。三方便救護。非直爾不惱乃應涉事救解。而恣心下。第三結不應故成罪。亦三句

。一恣心謂貪心殺。二快意謂瞋心殺。三殺生謂舉殺事。有此三故墮不如意罪。第二 盜戒。謂不與取。灼然不與取名劫。潛盜不與取名盜。盜彼依報得罪。此戒七眾同犯

。聲聞五眾有同有異。同者皆不應盜。異者有三。一開遮異。如見機得不得等。或復 謂見機盜以無盜心。大士為物種種運為皆得。聲聞自度必依規矩。大士不畏罪。但令 前人有益即便為之聲聞人佛滅後盜佛物輕。菩薩恒重。又本應與他外命。而反取豈是 大士之心耶。序事中有三三中各有三。不應有三就十一句判三也。初六次四後一。應 中亦三。如文。文句同前殺戒。不應中三如前。盜業下第二別明成業之相。有四句同 前。運手取他物離本處成盜業。業是造作為義。重物謂五錢也。律云大銅錢準十六小 錢。其中錢有貴賤。取盜處為斷。菩薩之重重聲聞。二錢已上便重。有人作此說者今 不盡用。取五錢為斷是重。離處盜業決在此時。而菩薩第二階明應也。與前大同小異

。前明應學常住佛行慈悲。今言孝順行慈悲也。菩薩應學此等事故言應也。不應者不 應為偷盜及殺生等事。此即誡勸二門也。誡勿令殺盜。勸令行善。慈悲孝順及學常住 佛行行等。皆是善法而為孝順也。佛性者。一切眾生皆有當果之性。性是不改為義耳

。而反第三結不應也。解三寶物如律說。第三婬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淨行 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而制有多少。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與聲聞同異 大略同前。序事三階。一不應二應三結。婬事出家人不應為也。應學佛菩薩淨行。如 前教門不異。初不應有三別。第一三句舉婬事。中四句明成業。後三句舉輕況重。文 小差互不次耳。此戒備三因緣成重。一是道二婬心三事遂。或備五。一是眾生二眾生 想等。後三句舉劣結過。自妻非道非處產後乳兒妊娠等。大論皆名邪婬。優婆塞戒經 云。六重以制邪婬戒中復制非時非處。似如自妻非時不正犯重。教人婬自無迷染但犯 輕垢。或言菩薩則重。今釋聲聞菩薩同爾。不與殺盜例也。人畜鬼神男女黃門二根。

但令三道皆重。餘稱歎摩觸出不淨。皆是此戒方便悉犯輕垢也。而菩薩下第二階明應 也。而反下第三結。此中所制皆不應為。為即犯罪故結不應也。第四妄語戒。妄是不 實之名。欺凡罔聖迴惑人心。所以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與聲聞同異大略 同前。殺戒序事三段。不應中三別。初三句明妄語等事。次四句明成業。後三句舉輕 況重。自妄語者言得上法。教他者教說或教他自說。方便妄說如蜜塗樹眾蜂悉來。此 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頌解。一是眾生者。謂前 三品境。上品境中自父母師僧妄語犯重。向諸佛聖人兩解。一云入重因。二云此人不 惑。又能神力遮餘人令不聞但犯輕垢。聖人有大小有他心智者。有不得者今從多例。

(15)

羅漢及解行已上向說罪輕。降此或得他心或不得者例悉同重。向中品境天人等同重。

正是惑解防道之限。向下品境四趣等。或言同重。今釋輕垢。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 僻。大略同前。有言妄語心通本。向此說此不聞而彼聞說亦同重。今釋不重。於彼無 心故。三欺誑心是業主。若避難及增上慢皆不犯。地持云。菩薩味禪石染污犯。當知 菩薩起增上慢亦輕垢。遣使有兩解。一云教他說我是聖人亦重。以士無珪璧談者為價

。傍人讚說勝自道。教他道是聖。名利不入我非重也。二云聖法冥密證之在我。必須 自說方重。他說坐輕。四說重具謂身證眼見。若說得四果十地八禪神通。若言見天龍 鬼神。悉是重具。若說得登性地。一云既是凡法罪輕垢。五前人領解結罪時節多少兩 解。一云隨人。二云隨語結。此戒既制口業。理應隨語。遠為妨損必應通人。小妄語 戒應隨人人復隨語。若增上煩惱犯。則失戒者復說但犯性罪。若對面不解且結方便。

後追思前言忽解者。則壞輕結重。十重皆有因緣。今且釋四重。餘可例知。直出為言

。宣述為語。論述有所表明能詮理事。名為語也。第五酤酒戒。酤即貨貿之名。酒是 所貨之物。所貨乃多種。酒是無明之藥令人惛迷。大士之體與人智慧。以無明藥飲人

。非菩薩行。大論明。酒有三十五失。所以制此為菩薩十重中攝也。七眾同犯。大小 乘俱制。大小同異者同不應酤。菩薩以利物故重。聲聞止不應作犯七聚。貨賣但犯第 三篇。是販賣戒所制。菩薩若在婬舍或賣肉犯輕垢。以招呼引召不能如酒故也。文句 同前。酤者求利。教人者。令人為我賣酒亦同重。教人自酤罪輕。酤酒因下明成業四 句。業者運手。法者是酤酒方便法用也。因緣者備五也。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 利貨貿。四真酒。五授與前人。眾生謂前三境。上品無醉亂者輕。是醉亂者重。中品 境謂人天。正是所制故重。下品四趣。亂道義弱酤與罪輕。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同前

。若隔心亦重。希利貨賣亦重。以欲得多集故。真酒者謂依醉亂人者。藥酒雖希利貨 不亂人貨無罪。二云待飲時隨人數結重。如小兒來沽。彼竟不飲於誰結重耶。第六說 四眾過戒。說是談道之名。眾謂同法四眾。過者七逆十重也。一以抑沒前人。損正法 故得罪也。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惡揚善為心。故罪重也。上者第二篇

。中者第三篇。下者第七聚。聲聞法如此。與菩薩有異也。文句同前。此戒備六緣成 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有說罪心。四所說罪。五所向人說。六前人領解。一是 眾生者。上中二境取有菩薩戒者方重。以妨彼上業故。無菩薩戒止有聲聞戒。及下境 有戒無戒悉犯輕垢。此戒兼制以妨業緣。文云在家菩薩即是清信士女。出家菩薩是十 戒具戒。又言比丘比丘尼。一云猶是出家菩薩具戒者耳。亦云是聲聞僧尼。若說此人 重適亦犯重。此是行法勝者。亦損深法故。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意同前。三 說過者有兩。一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謂治罰心。欲令前人被繫縛等。此二 心皆是業主。必犯此戒。若獎勸心說。及被差說罪皆不犯。四所說過。謂七逆十重。

稱犯者名字在此戒正制。若謂治罰心在第四十八破法戒制。若說出佛身血破僧。依律 部本制。向僧說是謗。僧知出血等事希故輕。此正制向無戒者說。應得重。若重罪作 重名說是事當義。作輕名說是論則失當義。但今心重事重。悉同犯重。此是名僻。若

(16)

事僻者。實輕謂重則犯重。實重謂輕則罪輕。以其心謂輕重故。若作書遣使。一云同 重。二云罪輕。然犯七逆十重前人失戒。失戒後說但犯輕垢。五向人說。謂上中二境 無菩薩戒。向說犯重。損法深故。為下境悉輕。毀損不過深。文云。菩薩聞外道二乘 說佛法過。應慈悲教化。而反自說即是向彼人說損辱為甚。六前人信解己所說口業事 遂。據此時結罪。結罪多少。一云隨人。二云隨口業。第七自讚毀他戒。自讚者自稱 己功德。毀他者譏他過惡。備二事故重。菩薩與直於他。引曲向己。何容舉我毀他。

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但菩薩利安為本。故讚毀罪重。聲聞不兼物。毀他 犯第三篇。自讚犯第七聚。文句同前。此二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 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一云毀上中二境犯重。毀下犯輕。

二云上中二境有菩薩戒者方重。惱彼妨深故。若無戒及下境有戒悉輕。惱妨淺故。二 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意同上。三讚毀心謂揚我抑他欲令彼惱。若折伏非犯。自 非心正是業主。教他兩解。一云同重。二云罪輕。四說讚毀具者。此經漫云他人受毀 辱。依律部有八事云云。五前人領解者。彼人解讚毀之言。隨語語結重。增上犯已失 戒後但性罪。前戒制向他說彼過。止八事中犯事。以向無戒人故重。第八慳惜加毀戒

。慳惜是愛悋之名。加毀是身口加辱。前人求財請法慳悋不與。復加毀辱頓乖化道。

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不揀親疎求者皆施。不與加辱皆犯。以本 誓兼物故。聲聞唯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與財不制。尼家二歲內不與財法。犯第 三篇。二歲外不與犯第七聚。加毀隨事各結。不合為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

。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相。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謂上中二境犯重下境 輕。二眾生想如前。三慳毀心。謂惡瞋悋惜財法而加打罵是犯。若彼不宜聞法得財。

宜見訶辱皆不犯。自慳自毀正是業主。犯輕垢以前人教不犯我故。四示慳相者。或隱 避不與財法。或言都無。或手杖驅斥。或惡言加罵等。皆名示相。或自身示作。或使 人打罵皆重。若彼遣使求財請法。對使人慳。惜。或惡言呵罵皆應不重。既非對面損 惱彼輕故。決定毘尼經云。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財二法。出家菩薩行四施。一紙二 墨三筆四法。得忍菩薩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頭目皮骨。當知凡夫菩薩隨宜惠施。

都杜絕故犯也。五前人領解。知悋惜之相領納打罵之言。隨事隨語結重。此戒亦一例 結重也。第九瞋心不受悔戒。不受悔謝乖接他之道。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 不全同。菩薩本接取眾生。瞋隔犯重。聲聞自利犯第七聚。二文句同前。此戒具五緣 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隔瞋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上 中境重下境輕也。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等同上。三隔瞋心者。不欲和解犯重。知 彼未堪受悔不犯。四示不受相。或關閉斷隔發口不受。五前人領解。知彼不受。身口 加逼之苦。隨身口業多少結重。第十謗三寶戒。亦云謗菩薩法。或云邪見邪說戒。謗 是乖背之名。絓是解不稱理言不審實。異解說者皆名為謗也。乖己宗故得罪。七眾同 犯。大小俱制。大士以化人為任。令邪說斷正故犯重。聲聞異此。三諫不止犯第三篇

。文句同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

(17)

領解。一是眾生。謂上中二境。若菩薩若聲聞若外道。向說犯重。二眾生想。有當有 疑有僻如上。三欲說心者。運意作欲向說之意。四正說者。發言向他自對他說。若令 他傳說悉重。五前人領解納受邪言。隨語語結重。若作邪說經者欲令人解。隨彼披覽 發解者。隨語語重。邪見推畫條緒乃多。略有四種。一上邪見二中三下四雜。上邪見 者。撥一切都無因果。如闡提。中邪見者。不言都無因果。但謂三寶不及外道。有兩 相。一法相異。謂三寶不如此是痤陋之心計成失戒。二非法相。知三寶為勝口說不如

。既不見歸戒善不失。隨所出言犯重。亦此戒所制。下品邪翻不言三寶不及外道。但 於中棄大取小。心中謂二乘勝大乘不及。若計未成犯輕垢。下自有背大向小。此戒中 廣明。雜邪見有四種。一偏執二雜信三繫念小乘四思義僻謬。偏執有二。一執大謗小

。二偏謗一部。執大謗小者計云。唯有大乘都無小乘非佛所說。此謗聲聞藏犯輕。偏 謗一部者。於方等中偏言一部非佛說。若計成犯輕垢。既不頓違經教。犯輕垢不失戒

。二雜信者。謂心中不背因果及三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有威力。遂奏章解神或勸他

。悉犯輕垢。三繫信小乘。知大乘高勝。且欲斷煩惱取小果後更修大。此名念退。若 計成犯輕垢。四思義僻謬。如即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此應非罪。是我智力不及非作意 強撥也。復有知義輕輒解。復有知他為是強欲立異。皆邪畫之流。所犯輕垢。善學十 重第三段總結有三章。前舉所持法。二誡勸。三指後說。此三中各二段。初二者。一 舉人。謂善學諸人是歎美之辭。二舉法。菩薩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解脫是果戒是 因。因中說果也。應當下第二誡勸犯持亦二。初勸學持。二別舉得失。若有下第一舉 得失。汝等下第二勸學持也。八萬下第三總指後說。懸指大本後分。八萬威儀品當說

。四十八輕類前三段。第一不敬師友戒。傲不可長妨於進善。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 俱制。自下諸戒皆有三章。一標人謂若佛子。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謂輕垢。

就序事中或差降不同三階。一勸受二明應三明不應。與十重無異。前明勸受是結戒遠 緣。凡舉位人為勸。恐在憍奢縱誕不修戒行故偏勸。王雖秉法行故有罪有福如聖所說

。若受得戒非人防護福善增多。此階三別。一舉所勸人。二正勸令受。三明受利。下 悅鬼神上匡佛法。有人言此文屬總勸受戒。若是總勸何簡高下。偏勸王官者制令恭敬

。恐王憍奢故舉為言先也。既得已下第二明應。應行敬事也。亦有三別。一序已得戒 善。二應生孝敬三出所敬之境而菩薩下第三不應生慢。前明應應行謙卑敬讓師友。自 下諸戒皆有此意。第二飲酒戒。酒開放逸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唯咽咽輕垢。

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過酒器與人二解。一云執杯酒器令相 勸。二云止過空器令斟酌。尋下況語應如後釋。過器尚爾況自飲乎。所以結戒。有五 五百。一五百在醎糟地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蚋。五五百 在癡熟無知蟲。今之五百或是最後。與人癡藥故生癡熟蟲中也。不得教此第二制不應

。教人及非人并自飲皆制。若故下第三段舉非結過。自作教他悉同輕垢。必重病宣藥

。及不為過患悉許也。未曾有經未利飲酒此見機為益。不同恒例。第三食肉戒。斷大 慈心。大士懷慈為本一切悉斷。聲聞漸教。初開三種淨肉等。後亦皆斷。文云當知斷

(18)

現肉義。大經四相品。廣明三種九種十種也。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 非結過。若有重病飲藥能治準律得噉。或應不制。第四食五辛戒。葷臭妨法故制。七 眾大小如前。菩薩小重發色故也。序事三階。一明單辛不應食。二明雜飲食亦不應。

三舉非結過。舊云五辛謂蒜葱興蕖韮薤。此文止蘭葱足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 蒜是葫 。茖葱是薤。慈葱是葱。蘭葱是小蒜。興蕖是蒠蒺。生熟皆臭悉斷。經云五 辛能葷悉不食之。必有重病餌藥不斷。如身子行法菩薩亦應不制。第五不教悔罪戒。

以明惡長過故制。出家二眾全犯。餘三眾及在家。雖未有僧事利養見過不令悔亦犯輕 垢。大小同制。序事三階。一出犯事二明應三明不應。犯事者謂犯八戒五戒十戒。大 小乘皆有。小乘八戒即齋法。大乘八戒謂地持八重。小乘五戒清信士女。優婆塞經所 明。小乘五逆大乘七逆。七逆如下文。應教悔。第二明應。凡大小乘人犯上諸罪必有 三根。應須舉處教悔。而菩薩下三明不應。不應有三句。一不應同住。二不應同利。

三不應同法。凡上來所制若一往見犯不舉是一罪。是不可同住者。復默與同住便加一 罪。不可同利養者。復差與施利復加一罪。第六不供給請法戒。喪染資神之益故制。

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見有解者常應供給啟請。以欲善無厭故。聲聞有解廣略 布薩法應供給。五歲內及未解五法法應啟請。不者犯第七聚。序事中第一序大乘師來

。言大乘同見同行簡小乘。第二明應。應二事。所謂應供給請法。言三兩金極勢之語

。若有諮請當應捨三兩金。如雪山一偈為此殞軀。況小供給。三時者中前中後初夜請 益。第七懈怠不聽法戒。制意與前同。序事三段。一有講法處二應三不應。言毘尼經 律者。大乘毘尼經律非三藏中毘尼也。大乘經有滅惡義故稱毘尼。傍人已請在彼講說 法應往聽。而懈怠不去日日輕垢。地持有講法處不聽不往瞋慢心得罪。優婆塞經相去 一由旬不限。第八背大向小戒。直制猶預未決。是下邪見之方便。若決謂大劣小勝計 成失戒。若心邪畫未成犯輕垢。同此戒制。今舉背大向小為語。以凡夫菩薩多行此事 故。若彰言說則有兩種。若法相說戒善已謝正犯性罪。若非法相說犯第十重。而受持 二乘者是欲受。外道惡見兩解。一云二乘望大乘悉是外道。二云若背大乘欲受六師法

。計未成是邪見方便犯輕垢。此戒制。第九不看病戒。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 全共。大士一切應看。聲聞止在師友同活共房及僧尼。此外不制。以其本不兼物故。

序事三重。一舉病人是勝福田二應。言供養病人如佛極敬為語。此明在心不在田。如 阿難分飯與餓狗。以此心明好故與佛一等。菩薩見一切病人隨力所能皆應看視。文中 舉父母師弟子。從近而始也。末云城邑曠野。凡是病皆救即知通一切也。若瞋心捨置 隨人結輕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不犯。其細碎如律部也。第十畜殺具戒。以傷慈故制

。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序事三重。一不應畜二引泥三舉非結過。父母之仇尚不思報。

況畜殺具欲害眾生。罾繳羅網等道俗皆制。刃梁弓箭舊開國王王子等。此十戒總結。

如下六品所明。第十一國使戒。夫為敵國使命必覘候盈虛。矯誑策略邀合戰陣。情存 勝負。以乖本慈文云國賊。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序事中三。一不應二引況三舉非結過

。序為利惡心揀除和合。不得入軍中軍中喧雜非佛子所行處。興師相伐殺乖慈不應為

(19)

也。此使命為相害因緣故制。第十二販賣戒。希利損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 共。夫販賣者謂生口六畜。或販賣良人多有眷屬分張之苦。若販賣棺材則惡心希售。

故道俗俱斷。若自作若教他為我。或教他自作悉犯輕垢。若偷販生口。賣畜生令殺。

呪令人死。欲得棺材售。此別犯盜罪殺罪。第十三謗毀戒。陷沒前人傷慈故制。大小 乘俱制七眾同犯。刪取天人已上同有菩薩戒者。說其七逆十重或陷沒或治罰。莫問有 根無根但令向異法人說悉犯重。前說四眾過戒已制。若向同法人說。莫問境高下有戒 無戒。陷沒人者此戒同犯輕垢。序事有三。一舉謗事二應三不應。言父母兄弟者舉大 士之心。心常想一切如父母六親。應生孝順慈悲心。而今反加謗害。聲聞向同戒同見 同眾。四重無根者僧殘。餘如律部廣說。第十四放火燒戒。傷損有識故制。七眾同犯 大小乘俱制。序事三重。一放火事二遠有焚燒三舉非結過。有師言殺鬼畜犯重初戒已 制。此戒但不得燒林木遠損害義。今釋殺鬼畜既不犯重。今燒林木而死者與此戒同制

。四月至九月。多生蟲類。此時道俗同制。不得燒林木遠有損害義。在家菩薩為業燒 者不制。出家菩薩為妨害眾事。亦應開許者。若不慎燒犯輕垢。一切有生物謂有生命

。有言生誤應言有主物。若燒有主物何但四月九月。當知作有生也。第十五僻教戒。

使人失正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習異故。序事三階。一舉所應教人。自 佛弟子謂內眾。外道謂外眾。六親善知識通內外。二明應。應教大乘經律令發菩提心

。十心者十發趣心。起金剛心謂十金剛。略不說十長養。此三十是始行者急須應為開 示故。三明不應。不應惡心教二乘外典等。若見機益物不犯。第十六為利倒說戒。乖 訓授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前戒隱大示小。今戒雖為說大而希利靳固。隱 沒義味不令顯示。聲聞教訓他人隱沒義理犯輕垢。序事三階。一先應自學。二為後來 者具說。三明不應為利隱沒就文易見。有師言此中所列苦行制令救物。不爾輕垢。又 解是舉。沒況之辭大士當應捨身施人然後具為說法。況今止為說法而希利隱沒耶。後 階示三。文相易見。第十七恃勢乞求戒者。惱他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序事有 三。一為利親附。二非理告乞。三舉非結過。因倚勢乞書屬置打拍乞索。若自及教他 為我皆犯此戒。第十八無解作師戒。無解強授有誤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 乘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未制。聲聞師德在七法。誦受戒法所制。菩薩師法必須 十歲五法如初釋。序事三重。一應誦戒解義亦是所制。日日六時晝夜各三。一云誦未 通利必須六時。已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應六時。二明不誦不解不應作師。一乖己心 則自欺。誤前人則欺他也。第十九兩舌戒。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序事兩階。一舉所鬪遘人。謂持戒菩薩比丘。手捉香爐即舉善行一事。二不應。不應 鬪遘兩頭。持此過向彼說故言兩頭。謗欺賢人道其無惡不造兩舌之辭。實語兩舌亦犯

。此戒舉虛遘為語故言謗欺。過字或作遇字。文語以鬪言值遇二邊皆消文。或言應作 遘字文誤也。此戒名嫉善戒直憎嫉善人說其過惡。於兩頭之語小不便。今言嫉善此戒 兼制。由以鬪於彼此也。第二十不行放救戒。見危不濟乖慈故制。菩薩行慈悲為本何 容見危不救。大士見危致命故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不俱制。大士一切普度聲聞止在眷

(20)

屬此制自度。序事三重。一非親應度二是親應度三舉非結過。初重可解。前明想念如 親即制令憶慈觀。如大經明習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於上親。大士應與資身之益 及資神之利。在文易見。若父母下第二是親應度。大士前人後己故親在後。準前亦應 有三今止明資神之益。如是下第三總結。指滅罪品中廣明。第二十一瞋打報仇戒。既 傷慈忍方復結怨故制也。外書有二途。一是禮之所許。二是法之所禁漸教故也。今內 經悉禁。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序事三階。初制不應報仇。謂以瞋打報瞋打。非謂應以 德報怨。尚不應畜下第二舉況。而出家下三舉非結過。奴婢出家菩薩不得畜在家得畜

。而不應非理打拍。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傳化之益故制

。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大士常應諮請。聲聞是應請者內懷憍慢不請方犯輕失。序事 三階。一自恃憍慢即是兼制。言始出家者。染法未深多有自舉。解者未有正。自恃聰 明者於餘事有知。其法師者下二出慢之境。小姓卑陋所以起慢。實自有解是故不應。

而新學下第三舉非結過。第一義者菩薩勝法皆名第一義。此戒與前第六戒同制不請法 以心為異。前制懈怠不請此制憍慢不請。若慢心不往聽應同此戒。第二十三憍慢僻說 戒。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序事三階。一求法之人遠來問道。文中俱 序。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輕慢心不好答問。使義 理隱沒顛倒法相故犯。若千里內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相方得。二師師相授 不假見相。生重心故。若法師。此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而新學下舉非結過第三句也

。彼遠來問義倚恃憍慢不好詶對故犯。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不務所務不應學者乖出 要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常應大乘在先不限時節。聲聞五歲未滿五法未 明。若學失所非急犯第七聚。此外不制以自修自滿故。序事三階。一應學而不學。有 佛經律大乘法者通舉菩薩藏。正見者謂萬行之解。正性者謂正因性。正法者謂正果性

。修萬行從因至果此是要知。而今反不勤學而反學二乘外道數論等。是斷佛性此第三 舉非結過。習小助大不犯。為伏外道讀其經書亦不犯。菩薩若撥無二乘亦名為犯。若 學二乘法為欲引化二乘令入大乘不犯。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自損損他故制。出家二 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既未持眾不制。序事三階。出眾主凡五種人。以初句為 兩方便成六人。律中有十四人如律中說。此略舉六人。應生下第二應。應有三事。一 事慈心謂欲與眾生樂。二善和諍訟謂如法滅諍。諍有四。毘尼有七。應如法除滅不得 差違。三善守三寶物。應事施用不得差互。而反亂眾第三不應。但舉後兩句不舉不生 慈心。此二事即是無慈。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僧次請僧不問客舊等皆有分。而舊人 獨受不以分客乖施主心。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未知僧 事不制。序事三階。一有客來至。文中雖道菩薩比丘。若聲聞僧預利養分亦同其例。

先住下二應。應有二事。一禮拜迎接給僧臥具等。二應依次差僧。言賣身供給舉況之 辭。而先住下第三不應。不應中但舉不次差僧據後以兼前。若不與僧物分不迎接亦同 此制。若知僧次的至彼人不差而舊但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有來者未專有分故。差 竟而舊與餘人。餘人知爾能差及所差並是盜方便。後得施家食嚫五錢入手各結重畜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佛無等等如虛空  十力自在無邊眾   於釋師子妙法中  天人最上今加汝 

 具大名稱大勝慧  得大無畏大牟尼   已度生死險難中  稽首出過煩惱岸 

。初三文及第五文即是通證。餘三文別證。初發心位成佛言七文者。在於一地等。二

 謂當見苦時  斷滅盡無餘   見習斷當知  十九滅亦然   增三見道斷  十說思惟止 

。新新生滅念念遷移。戒慧解脫寂靜乃真。願我得佛能說淨道 (云云) 。或聞生滅。即解

。名曰過莊嚴藏。以發一心。能過百千劫本無無量。以其心。過億百千那術劫。復過

 是月初八日  十四及十五   并月二十三  下九及三十   三時十五齋  受持八分戒 

九者菩薩解真俗諦。悟法王法。將有所襲。名法王子住。十者此位菩薩如王太子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