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背光板模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二章 背光板模組 "

Copied!
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近年來由於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普遍流行,

廣泛應用在電腦螢幕、個人數位助理(PDA)、數位相機、與手機等大 中小尺寸顯示面板。是佔有平面顯示器中最大產值的技術,為目前的 市場主流技術。

由於 LCD 本身是非發光性的顯示裝置,必須藉助背光源才能達 到顯示效果,因此背光源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 LCD 的顯示品質。

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主要由光源(包括冷陰極螢光管 CCFL、發 光二極體 LED、電極發光片 EL 等)、燈管反射罩、反射板(Reflection Film)、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 [1-3]、擴散板(Diffusion Film)、

稜鏡片(prism sheet) [4]、與外框等組裝而成。圖(一)顯示使用冷陰極

保護片

稜鏡片 稜鏡片

擴散板 冷陰極燈管

燈管反射罩 反射板 導光板

圖(一) 大尺寸背光模組示意圖

(2)

螢光管的大尺寸背光模組。

在論文參考文獻[5]裡高均勻度大尺寸導光板,以冷陰極螢光管 為背光模組的光源,利用導光板上疏密不一、大小固定的小凸點,引 導光的散射,以提高面板的輝度,與增加出光面板亮度的均勻性。冷 陰極螢光管是線光源,比較容易設計讓背光模組發光均勻。對於小尺 寸背光模組,限於空間與避免用高壓電,多使用發光二極體為光源。

但發光二極體為點光源,設計讓背光模組發光均勻不易。

1.2 研究目的

目前手機面板內背光模組的設計是以 LED 為光源。當光由端面 打入導光板後,由導光板出光面射出,經過一片低透光度的擴散片、

兩片稜鏡片,以及一片高透光度的擴散片後才打到 LCD,與這四片 與圖一顯示的情形一樣。這四片的功能有二,一是使背光板不均勻的 出光均勻,另外是使光線盡量接近垂直入射 LCD。即便如此,目前 市面上的小尺寸背光模組的發光均勻度,尚有明顯需要改善的餘地。

如果背光板的出光均勻度能再大幅改善,可以近一步增加背光模組的 發光均勻度。本論文開發設計軟體:發光二極體背光板設計套裝軟體 (LED-backlighted light guide plate design package, LEDBLGP),用於設

(3)

計高均勻度導光板。是利用導光板上大小固定,疏密不一的小凸點,

引導光的散射,提高面板的均勻度,並以 LED 為光源設計背光模組,

使其達到高均勻度高亮度。

1.2 論文架構

本文共分為六個章節,除第一章序論外,其餘五章節概序如下:

第二章闡述本論文設計的背光板模組的基本架構。在第三章裡,我們 用測量發光二極體的發光特性。第四章則簡述背光板數值模擬理論背 景,第五章及第六章則分別為設計結果與討論。

(4)

第二章 背光板模組

2.1 市面上背光模組設計

目前市面上小尺寸背光模組的結構如圖(二)所示,是由 LED、導 光板、兩片稜鏡片、兩片擴散板及外框所組成。我們首先觀察一個典

圖(二) 小尺寸背光模組示意圖

型樣品之結構,其導光板的結構如圖(三)所示。其長為 36 mm,寬為 30 mm。導光板發光面有 V 型槽,是順著 LED 發光的方向。導光板 背

圖(三) 樣本導光板結構示意圖

(5)

面則有圓凸點的散射 入射面的厚為 1.2

圖(四) 導光板面定義圖

Face1(前面)結構

樣本 Face1 為光入射面,有垂直的 V 型槽結構,其結構示意圖 如圖

點分佈。在導光板的 LED 光線

mm,入射面對面的厚為 0.6 mm,也就是說在導光板背面有一 1.15°的 傾斜角。為方便描述,我們以我們以 LED 為基準,定義導光板各個 面的名稱,如圖(四)所示。底下分別說明每個面的結構。

(五)所示。V 型槽可以增加入射光在水平方向的發散角,使導向 左右兩側的光通量增加,

(6)

圖(五) 樣本 face1 結構圖 Face5(上面)結構

樣本 Face5 為出光面,有 V 型槽,如圖(六)所示。V 型槽可以 減少出光的角度,也就是使出射光線較偏向出光面的垂直方向。

圖(六) 樣本 Face5 結構示意圖

(7)

Face6(下面)結構

Face6 為佈放散射點的面。在樣本的設計中,是固定散射點位置,

以大小不同的散射點,來控制散射點的疏密。

圖(七) 樣本 Face6 散射點分佈示意圖,R 為半徑,L 為相鄰散射點 的邊緣之距離。

(8)

2.2 背光模組設計結構

本論文設計的背光模組結構,主要由光源(LED)、導光板(LGP) 及外框(Frame)等構成,如圖(八)所示。其結構說明如後。

圖(八) LED 光源背光模組結構圖

導光板結構

導光板按照工藝製程不同可分爲非印刷式導光板及印刷式導光 板[5-6],本論文採用非印刷式導光板來設計。依圖四對導光板各個面 的名稱定義,底下分別說明每個面的結構。

Face1(前面)結構

Face1 為光入射面,其結構如圖(九)所示。LED 即擺設在 Face1

(9)

的凹槽處,如圖(八) 所示。設計此結構主要是使得驅動 LED 的印刷 電路板可以貼在 Face1 左右凸出面上,因此 LED 是位於凹槽處。由 於我們的程式尚未加上 V 型槽結構,因此本論文不考慮在此面上有 V 型槽的結構。即使如此,由第 5 章的設計結果,發光均勻度已有大幅 改善。

圖(九) Face1(前面)結構圖 Face2(後面)結構

Face2 我們考慮有 V 型槽結 構,其結構如圖(十)所示。設計這個 結構的主要目的是使入射此面的光線,可以增加往左右兩邊擴散的機 會。

圖(十) face2 結構圖,圖中 Pitch 為 V 型槽結 構 的 週 期

(10)

Face3(右面)與 Face4(左面)結構

它們的結構為平板結構,在此不多做說明。

Face5(上面)結構

Face5 為出光面,其表面有 V 型槽結 構 ,V 型槽方向將分別考 慮為平行於 Y 方向與 Z 方向兩種情形,平行於 Y 方向的結構如圖(十 一)所示,平行於 Z 方向的結構與圖(六)的樣品相同。比較此兩方向,

由程式模擬結果,我們發現平行於 Y 方向的結構可以使光往左右兩 側發散,圖(十二)顯示一個光線模擬的結果。

圖(十一)Face5 結構圖

(11)

V 型槽平行Y方向 V 型槽平行Z方向

圖(十二) 不同方向 V 型槽之效果模擬結果

Face6(下面)結構

Face6 為佈放散射點的面,其結構如圖(十三)所示,散射點的示

意圖顯示在圖(十四)中。其與樣本結構不同處,在於散射點大小為固 定。控制散射點的分佈,利用疏密不一、大小相等的散射點控制光的 均勻度。

(12)

圖(十三) Face6 結構圖

圖(十四) Face6 側視圖

2.3 背光模組設計比較

1. 樣本導光板在散射點佈放面有微小傾斜角度,我們沒有考慮傾 斜角度。

(13)

2. 樣本 Face1 表面有 V 型槽,Face2 表面沒有 V 型槽。本論文 Face1 表面沒有 V 型槽,Face2 表面有 V 型槽。

3. 樣本 Face6 表面的 V 型槽方向單一,本論文設計考慮兩種方向。

4. 樣本散射點尺寸大小不同,利用大小不同的散射點,達到控制 發光的目的。我們固定散射點大小,利用改變散射點位置,控 制發光。

(14)

第三章 發光二極體光源測量與結果

3.1 實驗架構

為了解發光二極體在空間中光強度分佈的情形,所以我們利用 Goniometer測量LED的空間角光強度分佈,其裝置示意圖顯示於圖(十 五)。LED位置需置於兩個旋轉平台(rotation table)之圓心之上,以確 保θe與ψe角之正確性。改變θe與ψe角,可測量LED位置之光場空間 角強度分佈。由於旋轉角度θe與ψe大時,光強度微弱,需要使用鎖 相放大器增加光偵測器之靈敏度。圖中的chopper調變光強度,並提 供鎖相放大器參考頻率。

圖(十五) Goniometer

(15)

假設以LED為球心,其空間角θ與ψ與光源測量時的空間角(θe

與ψe)相對應的關係式如下:

θ

e

θ =

(1)

φ

e

φ = 360 ° −

(2)

其中θ與ψ的定義顯示於圖(十六)。圖中 Z 軸為 LED 發光方向,面 視 LED,水平方向ψ=90°(或 270°),水平方向ψ=0°(或 180°)。

圖(十六) 以 LED 為球心,θ與ψ的定義。

3.2 實驗結果與分析

圖(十七)顯示以數位相機拍攝 LED 的發光照片,由照片可見中心 有一接近圓形的發光角分佈。而亮度較低的發光角,則是呈主軸在水 平方向的橢圓分佈。

(16)

圖(十七) 數位相機拍攝 LED 光源空間分佈圖形

利用Goniometer,改變θe與ψe角,測量LED在空間中光分佈情 形。由於LED外部結構及出光方向,限制了測量角度。所以測量過程,

只量測到四分之一的空間光強度分佈;即θ角轉動了 90o而ψ轉動了 180o,其結果如圖(十八)所示。從圖(十八)數據看來,θ=0°,測量值 幾乎與ψ無關,這表示LED位於球心。將圖(十八)正規化後,改變顯 示於圖(十九)。可看出其光強度減為一半時的角度,大約為 55o,也 就是全角為 110 o,這與LED之 110 o規格相符。在圖(十七)中顯示的低 亮度橢圓則顯示於θ≧60°的膝部。不過由於我們的測量裝置不夠理 想,有相當的誤差,比較圖(十七)與圖(十九),圖(十九)對於低亮度橢 圓的發光角特性可信度不足。這有待將來改善我們的測量裝置,以修 正誤差。

(17)

圖(十八) LED 光源固定θ角度改變ψ角度空間分佈。

圖(十九) LED 光源固定ψ角度改變θ角度空間分佈。

(18)

3.3 光源模型

為減化模型,我們考慮一個一般化的橢圓光源強度分佈模型,入射光 的強度隨角度的分佈為:

(3.1)

2

( , ) exp

W

I θ ϕ θ

θ

= −⎜

(3.2) 12 ( ) ( )(ln 2)

W H

θ φ =θ φ

2 2 (3.3)

0 90

( ) [( ) ( ) ]

H

H H

cosφ sinφ 2 θ φ θ θ

= +

(3.2)式中所定義的θH(ψ)為任意ψ角的發光半角角度,(3.3)式中θH0 及θH90分別為水平發光角以及垂直發光角。

(19)

第四章 背光板數值模擬理論背景

由於本論文所考慮的光學元件之尺寸大小都遠大於光波波長,可 以忽略光的波動特性對光學元件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我們利用幾何光 學描述光在元件中的行為,也就是使用一般所謂的光線追蹤法(Ray tracing)[7]。以下將說明數值模擬所根據的理論模型及假設。

4.1 光線

當光線在均勻介質中傳播,其行進路徑為直線,故定義光線在均 勻介質中的直線方程式為:

t x x= 0x

t y

y = 0y (4) z=z0zt

(4)式中,x0、 、 為光的初始座標,y0 z0 αx、 αy、 αz為單位向量,

為光線前進的距離,

t x、 、 為光行進中的座標。光的初始點可以

是光源點、折射點或反射點。當一束光線由介質 1 射到分界面上時,

在一般情形下它將分解為兩束光線:反射線和折射線,如圖(二十)所 示。

y z

分界面法線與入射線、反射線和折射線所成的夾角為 、θi θr和θt 分別稱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兩種介質的絕對折射率以 和 來表示,其中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為反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關係

i t

n n

(20)

則滿足史奈爾(Snell)折射定律:

) sin(

)

sin(

i t t

i

n

n θ = θ

(5)

圖(二十) 折射與反射

(5)式中, 為入射光所在介質的絕對折射率, 為折射光所在介質的 絕對折射率。光線之能量在此介面的反射率如下所示[8]:

ni nt

( )

( ) ( )

( )

⎟⎟

⎜⎜

+ +

⎟⎟

⎜⎜

+

=

2 2

tan tan sin

sin 2 1

t i

t i t

i t

R i

θ θ

θ θ θ

θ θ

θ (6)

光線之能量在此介面的穿透率為

(7) R

T =1−

(21)

上述即為光線追蹤法之核心原理。當入射角大於臨介角 時會發生 全反射現象,此時沒有折射光。

c)

⎟⎟

⎜⎜

=

θ

i t

c n

1 n

sin (8)

4.2 參數定義

本論文用平均強度(I0),描述光強度的分佈,I0的定義如下:

( )

2 2 2 2

( )

1 1 1 1

0

2 1 1 2 2 1 1 2

,

, ( ) (

y y z z

y y z z

I y z dydz I y z

y y y y z z z z

−∆ −∆

+∆ +∆

= − −∆ −∆ × − −∆ −∆

∫ ∫

)

(9.1)

( )

2 2

( )

1 1

2 1 1 2

1

y y

,

y y y

I z y y y y

−∆

=

+∆

− −∆ −∆ ∫ I y z dy

(9.2)

( )

2 2

( )

1 1

2 1 1 2

1

z z

,

z z zy

I y I y z dz

z z z z

−∆

=

+

− −∆ −∆ ∫

(9.3)

y z 0

I 與 分別為 y 方向與 z 方向的平均強度; 所計算的區域為如圖(21) 中所給定,為中間方形為設計導光板的使用發光區域。這區域也是

I I

(22)

Face5 的 V 型槽,與 Face6 的散設點分佈之區域。

圖(二十一)平均強度計算區域定義圖。中間方形區域是設計 導光板的使用發光區域。

(23)

為評估導光板 Face6 的使用發光區域之光強度分佈均勻度,本論 文利用九十六點量測,如圖(22)所示。

圖(二十二) 九十六點量測示意圖。

圖(二十二)的圓圈為量測點, 點之均勻度定義如下: m

} { {

mm

}

m

Max I I I

I I I U Min

,..., ,

,..., ,

2 1

2

=

1 (11)

其中 為導光板正面平面顯示區域的第 個量測點之光強

度。我們定義導光板之效率定義如下:

) ,..., 2 , 1 (i m Ii =

( ) ( )

i

(12)

2 2 2 2

1 1 1 1

2 2

, ,

z z y y

z z y y

z y

I y z dydz I y z dydz

−∆ −∆

+∆ +∆

∫ ∫

ρ = ∫ ∫

(24)

也就是由導光板的使用發光區域發出之總光通量佔由導光板 Face6 出 射之總光通量的比例。這定義沒有考慮由 LED 進入導光板的耦合效 率。

(25)

第五章 設計結果

本章節將舉兩個不同的光源發光角度為例,設計我們的導光板結 構、散射點分佈以及顯示設計結果。我們將以所設計的導光板發光情 形與樣本的背光模組做比較,其中我們設計的導光板發光圖不包含四 片一組的擴散片與稜鏡片。

5.1 樣本背光模組發光量測

回顧樣本背光模組中的導光板設計,其 Face6 散射點佈放面,由 大小不同的散射點控制。Face1 光源入射面有 V 型槽結構,其 V 型 槽方向為平行 X 軸方向;Face5 導光板出光面亦有 V 型槽結構,其 V 型槽方向為平行 Z 軸方向及;Face6 散射點佈放平面有 1.15°傾斜角。

我們以數位相機拍攝其發光照片,結果顯示於圖(二十三)到圖(二十 七)。圖(二十三)為只有導光板的照片,之後幾張照片是依序加上擴散 片與稜鏡片後發光的效果,如圖形的說明。注意到在圖(二十三)到圖 (二十七)的照片中有約 3.0mm 接近 Face1 的部分被遮住。最後的圖(二 十七)為完整背光模組的效果。若以接近 Lambertian 的平面光源入射 兩片擴散板及兩片稜鏡片之組合,測得總穿透率只約 8%左右。若再

(26)

加上液晶面板後,由圖(二十八)可看出,LCD 的亮度很低。

圖(二十三) 樣品導光板顯示結果

圖(二十四) 樣品導光板上加第一片透光度低的擴散板之顯示結果

(27)

圖(二十五) 樣品導光板加第一片透光度低的擴散板及一片稜鏡片之 顯示結果

圖(二十六) 樣品導光板加第一片透光度低的擴散板、一片稜鏡片、

與第二片透光度高的擴散板之顯示結果

(28)

圖(二十七) 樣品導光板加兩片擴散板及兩片稜鏡片,也就是完整背 光模組之顯示結果。

圖(二十八) 樣品背光模組加上液晶面板之顯示結果。

(29)

5.2 設

回顧本論文導光板設計結構。 Face6 為散射點佈放面,由大小 相同的散射點控制,沒有傾斜角。Face1 為光源入射面,無 V 型槽結 構;Face2 為離光源較遠面,有 V 型槽結構,其 V 型槽方向為平行 X 軸方向;Face5 為導光板出光面,有 V 型槽結構,其 V 型槽方向考慮 平行 Y 軸方向及Z軸方向兩種。背光模組導光板設計尺寸是 30 ㎜×

40 ㎜,使用發光區域為 29 ㎜×30 ㎜。由樣本照片顯示,在光源入射 面 Face1 附近的光度較強,在我們的模擬設計中亦無法改善,故捨棄 較多光源入射面附近的區域。導光板其它參數顯示於表(一)中。

數 數值

計之導光板參數

1 2

y y

∆ = ∆ 0.5mm

z1

∆ 8mm

z2

∆ 2mm

散射點半徑 0.15mm

散射點高度 0.11mm

Face2 V 型槽週期 0.8mm

Face2 V 型槽高度 0.56mm

Face5V 型槽週期 0.1mm

Face5 V 型槽高度 0.071mm

表(一) 導光板參數

(30)

5.3 LED水平發光角

o

們首先考慮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的情形,所用

50

o

垂直發光角 50

模擬光源在Face1 的光照圖如圖(二十九)所示。

圖(二十九) LED水平發光角 50o 垂直發光角 50o光源模擬結果

.3.1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Z 軸方向,導光板厚度 1.5 ㎜

)與 I(z) 及

5

模擬結果如圖(三十)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

顯示於圖(三十一) 所示。使用的發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22.5

%,發光效率為 41.3%。是為較差之設計。

(31)

圖(三十)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1.5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

(32)

圖(三十一)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1.5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33)

5.3.2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Y 方向,導光板厚度 1.5 ㎜

擬結果如圖(三十二)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與 I(z) 顯示於圖(三十三) 所示。使用的發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59.7

%,發光效率為 64.4%。

圖(三十二)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1.5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

(34)

圖(三十三)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1.5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35)

5.3.3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Z 軸方向,導光板厚度 3.0 ㎜

模擬結果如圖(三十四)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與 I(z) 顯示於圖(三十五) 所示。使用的發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44.1

%,發光效率為 63.1%。為較差之設計。

圖(三十四)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

(36)

圖(三十五)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37)

5.3.4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Y 軸方向,導光板厚度 3.0 ㎜

模擬結果如圖(三十六)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與 I(z) 顯示於圖(三十七) 所示。散射點分佈圖如圖(四十一)所示。使用的發 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63.1%,發光效率為 54.0%。

圖(三十六)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

(38)

圖(三十七) 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39)

5.4 LED水平發光角 60

o

垂直發光角 30

o

在LED水平發光角 50o、垂直發光角 50o時,由顯示區域看來,有 兩條明顯的半月形亮紋,這是因為垂直角度太大所造成。因此考慮改 變LED發光角,使其為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在LED水平 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所用模擬光源在Face1 的光照圖如圖(三 十八)所示。

圖(三十八) LED水平發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光源模擬結果。

5.4.1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Z 軸方向,導光板厚度 1.5 ㎜

模擬結果如圖(三十九)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與 I(z) 顯示於圖(四十) 所示。使用的發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35.1%,

發光效率為 46.9%。是為較差之設計。

(40)

圖(三十九)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1.5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

(41)

圖(四十)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1.5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42)

5.4.2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Y 軸方向,導光板厚度 1.5 ㎜

模擬結果如圖(四十一)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與 I(z) 顯示於圖(四十二) 所示。使用的發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55.6

%,發光效率為 67.8%。

圖(四十一)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1.5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

(43)

圖(四十二)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1.5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44)

5.4.3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Z 軸方向,導光板厚度 3.0 ㎜

模擬結果如圖(四十三)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與 I(z) 顯示於圖(四十四) 所示。使用的發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51.5

%,發光效率為 64.9%。

圖(四十三)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

(45)

圖(四十四)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Z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46)

5.4.4 Face5 之 V 型槽平行 Y 軸方向,導光板厚度 3.0 ㎜

模擬結果如圖(四十五)所示,y 方向及 z 方向平均亮度 I(y)與 I(z) 顯示於圖(四十六) 所示。使用的發光區域之九十六點均勻度為 65.2

%,發光效率為 72.2%。

圖(四十五)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

(47)

圖(四十六) LED水平發光角 60o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3.0 ㎜,

Face5 之V型槽方向平行於Y軸,模擬設計結果的I(y)與I(z)。

(48)

5.5 結果與討論

以上 8 個設計的結果摘要於表(二)中。可以看到,在LED水平發 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導光板厚度 3 ㎜。設計出的結果較為理想,

經由參數定義計算結果,九十六點均勻度也有 65.2%,而且效率有 72.3%,為目前最好的設計。

1 2 3 4 5 6 7 8

水 平

50° 50° 50° 50° 60° 60° 60° 60°

發 光 角 垂

50° 50° 50° 50° 30° 30° 30° 30°

板厚 (mm)

1.5 1.5 3.0 3.0 1.5 1.5 3.0 3.0

Face5 V 型槽 方向

Z Y Z Y Z Y Z Y

U96 (%)

22.5 59.7 44.1 63.1 35.1 55.6 51.5 65.2

效率 (%)

41.3 64.4 63.1 54.0 46.9 67.8 64.9 72.2

表(二) 設計結果摘要

我們將LED水平發光角 50o及垂直發光角 50o這 4 個設計的結果 與樣本導光板比較,分別並列圖(五十五)到圖(五十八),以方便均勻

(49)

度比較。將LED水平發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這 4 個設計的結果與 使用擴散片與稜鏡片以後的樣本,分別並列圖(五十一)到圖(二),以 方便均勻度比較。可以看到在LED水平發光角 50o及垂直發光角 50o的 4 個設計中,Face5 的V型槽在Y方向的結果比樣本導光板效果好。在 LED水平發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的 4 個設計中,Face5 的V型槽 在Y方向的結果比使用擴散片與稜鏡片以後的樣本效果好。因此若開 發適當的LED發光角,配合我們的導光板設計,有機會省下昂貴的稜 鏡片成本。

(50)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四十七)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1.5 ㎜,Face5 之V 型槽平行 於Z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50o及垂直發光角 50o的設計結果比較。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四十八)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1.5 ㎜,Face5 之V 型槽平行 於Y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50o及垂直發光角 50o的設計結果比較。

(51)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四十九)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3.0 ㎜,Face5 之V 型槽平行 於Z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50o及垂直發光角 50o的設計結果比較。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五十)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3.0 ㎜,Face5 之V 型槽平行於 Y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50o及垂直發光角 50o的設計結果比較。

(52)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五十一)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1.5 ㎜,Face5 之V 型槽平行 於Z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的設計結果比較。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五十二)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1.5 ㎜,Face5 之V 型槽平行 於Y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的設計結果比較。

(53)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五十三)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3.0 ㎜,Face5 之V 型槽平行 於Z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的設計結果比較。

(a)設計結果 (b)樣品背光模組

圖(五十四) 背光模組樣本與導光板厚度 3.0 ㎜,Face5 之V 型槽平行 於Y方向,LED水平發光角 60o及垂直發光角 30o的設計結果比較。

(54)

第六章 結論

目前市面上以LED為光源的背光模組,設計上主要以兩片擴散 板與兩片稜鏡片,將出光面亮度均勻化。因此造成透光率差、製造 成本高的缺點。本論文設計以LED為光源的背光模組,使用散射點 大小固定,由散射點分佈密度,控制出光面之均勻度。考慮接近LED 光源的情形,我們使用近似圓對稱 50o發光角。設計結果顯示,均勻 度雖可以比市售導光板佳,但還是差強人意。本論文另考慮使用 60o 水平發光角與 30o垂直發光角的LED,設計結果有大幅改善。有機會 以一片擴散片使發光均勻,增加背光模組透光率高,與節省昂貴的 稜鏡片成本。

(55)

參考文獻

[1] K. Kashimu, N. Yoshida, O. Shoji, E. Yanagi, and T.

Fukunishi,“ Back lighting device for a panel,” US-PATENT 5093765, 1992.

[2] K. Kashimu, N. Yoshida, O. Shoji, E. Yanagi, and T.

Fukunishi,“ Backlighting device,” US-PATENT 5730518, 1998.

[3] 陳慶偉和劉正舜,” 背光模組技術介紹 ”,電子與材料,第一 期,第 104-107 頁,1999。

[4] K. Yokoyama, T. Ishikawa, and K. Watai,” Surface illuminant device,” US-PATENT 5402324, 1995.

[5] 莊朝欽,"高均勻度導光板的設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2003。

[6] 蘇紹安,"非印刷式背光模組光學模擬分析 ,碩士論文,中 華大學,2001。

[7] D. C. O’Shea,” Elements of modern optical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85.

[8] E. Hecht and A. Zajac,” Optics,” Addison-Wesley, New York, 197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興國中

中興國中

我們觀察很遠的物體時,物體所發出(反 射)的光線,到物鏡前會很接近平行光,但並非

紅外線發光二極體的發射強度因發射方向而異

• 接下來是光的反射,會讓孩子去玩接光遊戲,體 驗光的反射,並融入簡易萬花筒、潛望鏡、雙面 ( 多面

• 人所看見的顏色 ,

如圖,空間中所有平行的直線,投影在 image 上面,必會相交於一點(圖中的 v 點),此點即為 Vanishing Point。由同一個平面上的兩組平行線會得到兩個

本研究在有機物部分,除藉由螢光光譜儀進行螢光激發發射光 譜圖(Excitation emission fluorescent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