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於是,美濃反水庫運動中,再也少不了觀子音樂 坑的存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於是,美濃反水庫運動中,再也少不了觀子音樂 坑的存在"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好客樂隊成立過程與音樂實踐

第一節、輾轉成軍的客家搖滾樂團

一、觀子音樂坑時期

於 2003 年成立的好客樂隊它的出現並非偶然,其實在成軍之前就已經蘊釀了 約十年的客家搖滾實力,歷經了兩個同樣有客家搖滾精神,卻有不同成立目的的 樂團時期才將現在所看到的「好客樂隊」呈現出來。第一個所歷經的時期是「觀 子音樂坑」時期(1992~1998),是 1992 年成立於台北縣淡水鎮的觀子音樂坑。

1.客家搖滾參與社運初期

當時就讀淡江大學的主唱林生祥組團的目的,只為在商品音樂導向的音樂工 業大環境中,尋找音樂創作的出路,於是找到三個同好共組「觀子音樂坑」樂團。

而出身美濃的林生祥在 1994 年第一次覺察到,自己家鄉的人們當時正為了反水庫 興建的事件抗爭得如火如涂的。自覺遠在淡水山下的他不能為自己家鄉的抗爭貢 獻任何勞力,遂將當時觀子音樂坑所舉辦的校內演唱會,所得的門票收入全數捐 獻給反水庫運動組織。在此之後觀子音樂坑漸漸與美濃反水庫運動結合,現身於 一場場的遊行、抗爭中,在 94 年到 98 年這段期間無論是演出或專輯的發行幾乎 都與反水庫運動脫離不了關係。然而這支樂團也在這個參與抗爭活動的過程當 中,也尋找到樂團成立的另一個共同目標也就是為反水庫運動而努力,擁有讓每 個團員都認同的共同目標,是促使一個樂團能夠繼續運轉的重要關鍵。擔任主唱

(2)

兼吉他手的林生祥,更因此創作出許多描繪美濃地區人文、地景的歌曲,如:《耕 田人》、《伯公》、《美濃山下》等,以根於土地的語言(閩南語、華語及客語) 描繪出觀子所感知的台灣風景。於是,美濃反水庫運動中,再也少不了觀子音樂 坑的存在。

2.思考與轉型

樂團在 94 年尋找到了組團的共同目標之後,在音樂表演上與鄉間、土地結合 的觀子音樂坑,同時開始進行到各地展演的發表會活動。當時林生祥在做《反水 庫之歌》或做《美濃山下》時就已經考慮到是否應該要在音樂中参入一些傳統的 元素,才能讓所做出來的音樂更貼近美濃當地或其他客家庄的人們?於是 97 年觀 子音樂坑開始試圖用西洋的搖滾樂器來表現傳統的元素。雖然在表面上能夠表現 出傳統音樂的旋律和節奏,但再進入音樂更深入的層次,如:音色或是音樂背後 的文化精神表現上似乎就顯得少了些什麼。此時的音樂不禁令生祥覺得,只是使 用西洋音樂的設計硬是套上傳統音樂的旋律,企圖就此表達傳統音樂精神,仍然 是十分不足的。他開始思考,為什麼就算是用西洋的搖滾樂器來演奏傳統的音樂,

仍然無法達到理想中的境界?1998 年觀子音樂坑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中,受邀參與 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的活動,擔任「亞洲吶喊 III」的開幕表演團,並與亞洲各國 表演者作音樂上的交流中得到了答案。

聽到這些來自亞洲各國的表演者帶著他們在地的傳統樂器,很熟悉也很自然

(3)

地演奏在地的旋律,演唱反映在地關懷的歌曲。雖然無法知道他們的歌詞的真正 意含,但那些音樂卻有著濃厚的特殊性與主體感,異於西方主流音樂,自成一格。

經過這次演出之後,觀子音樂坑受到極大的刺激並開始思考和反省,生祥說:「除 了我們手上拿的西洋樂器以外,那些原來在我們記憶中的傳統樂器及樂音,都跑 到哪裡去了?為什麼台灣的現代民眾音樂裡,罕見它的蹤影?」

在音樂技巧的養成上與音樂觀念的訓練上,大部分受到西方搖滾樂的影響觀 子團員,很自然地在組團時所想到要使用的樂器,就是使用吉他、電貝斯、爵士 鼓、鍵盤等樂器,形式上呼應西方搖滾的基本配備。然而經過這一次的省思之後 觀子試圖解決這問題。他們在 98 年的「游盪美麗島」的巡迴演出中,開始嘗試琵 琶的使用,但剛開始只是用到它的音色,還沒有進入到琵琶它本身的技巧或音樂 語法的應用。

3.走上解散之路

縱使「觀子」的成員對於樂團的成立有著共同的目標,但觀子音樂坑在 98 年 的那次巡迴演出讓他們意識到了這個樂團的一些問題。一方面是由於缺乏足夠的 資源來支持,他們自己租音響、貨車,開著貨車上路巡迴;地點包括美濃、淡水 及花蓮。在這段期間,許多支持觀子音樂坑的樂迷,掏錢出力,才終於使得使他 們順利完成了巡迴。

另一方面是在音樂的創作表現方面,生祥意識到自己在淡水居住的這段時期

(4)

1,音樂創作的質跟量都在減低,尤其是每當他回到美濃去跟永豐2等鄉親們接觸

時,發現觀子音樂坑是從學生尚未出社會的性格中走出來的,並沒有進入到人的 社會裡面。即使生祥在淡水時是居住在多數是工人、農民的瓦窯坑,但出身於美 濃客家庄的生祥卻遇到語言上的問題,他無法以流暢的閩南語在福佬的社會裡 面,體會他們生活、社會,還有文化表現層面上的溝通,所以沒辦法進入人們生 活比較深刻的那個部份。

促成生祥覺得自己無法離人民所居來創作音樂,這個深刻的想法是有一次林 生祥家附近的「王爺慶生」活動,特地邀請觀子音樂坑前來演唱。開唱前,廟口 聚集了二、三百名前來聆聽的地方父老;表演結束時,台下只剩林生祥的十多名 親戚。原來,在觀子音樂坑的西方搖滾樂器的表演中,縱使是用美濃的客家話來 演唱,但鄉親們聽不到王爺慶生時該有的客家八音,仍覺得「哪有人這樣替王爺 慶生的?」而向來以做地方客家音樂為主的樂團,在這個場合竟然完全無法得到 地方人民的認同,受到這樣的打擊。才讓觀子音樂坑發現原來,沒有真正走進人 們的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做出得到人們共鳴的音樂。因此讓生祥覺得自己越來越沒 有辦法在隔絕人群與社會現實的生活中,創作更具深度與廣度的音樂,而他自己 則思考創作必須更緊密地扣結社會的現實,因此興起退伍後必須反鄉的念頭。於 是他,在一九九八年的九月打包行李回到美濃;巡迴結束後,吉他手鐘成虎也入

1 生祥北上就讀大學的期間一直居住在淡水北新莊的瓦窯坑。

2 鐘永豐,是後來的交工樂隊筆手(專司歌詞創作)、詩人、2004 年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嘉義縣 文化局長。民國五十三年一月二日出生,高雄縣美濃鎮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社會學碩士。

(5)

伍當兵,觀子音樂坑就在這時候宣佈解散。

4.觀子音樂坑 94-98年系列作品發表

自 1994 年至 1998 年間觀子音樂坑每年皆舉辦數場主題系列音樂作品發表 會。於 1994、1995、1996 年,每年五月間舉辦「點生映象」音樂創作發表會,期 間共發表五十餘首作品,創作主題包括人與土地的對話、對社會環境的關照與批 判,他們強烈質疑砍伐大樹造就大樓、批判工廠進駐污染河川,他們要人們看看 土地、要群眾體會在自然環境中游泳的快感,以及人性的探索等。

1. 1994 年「點生映象」音樂發表會

圖 1 觀子音樂坑 1994 年巡迴表演海報

發表的作品包括美濃後生子弟林生祥所創作的《一久》以遊子的思鄉情懷,

描繪家鄉生活景況。參與該場發表的人員包括林生祥、鍾成虎、洪振超、盧宏奇、

福田毅、王昭仁、謝宇書、王昭華、陳冠宇。

2. 1995 年「點生映象」音樂發表會

(6)

圖 2 觀子音樂坑 1995 年巡迴表演海報

發表的作品包括林生詳所創作的《耕田人》描述社會變遷中,台灣農民的處 境。參與該場發表的人員包括林生祥、鍾成虎、王昭華、洪振超、張隆宗、鍾成 達、雷光夏、張耕之、黃中岳、張永智。

3. 1996 年「點生映象」音樂發表會

圖 3 觀子音樂坑 1996 年巡迴表演海報

發表的作品包括林生詳所創作的《伯公》則由家鄉美景的悠游之中,表現出 客家人對土地公的敬仰與依賴。參與該場發表的人員包括鍾成虎、董運昌、林生 祥、徐清原、詹佳琦、洪振超、張隆宗、鍾成達、張永智、唐正一。

4. 1997 年「過庄尋聊」搖滾客家新音樂會

(7)

圖 4 觀子音樂坑 1997 年巡迴表演海報

曁此之後 1997 年林生祥退伍,觀子音樂坑又以「過庄尋聊」為主題在美濃老 街上的「陳屋夥房」3舉辦演唱會,並巡迴台灣各鄉村庄頭發表作品4,總結他們數 年來自山歌傳統改編、重唱及創作的歷程,尋訪由南自北的客家庄,與當地居民 做深切音樂文化交流,並尋找當地山歌藝人,邀其同台演出,感受台灣舊時社會 最底層而且最具生命力的生活演出,拓展以創作的流行音樂和傳統山歌音樂結合 的空間。

觀子音樂坑認為長久以來客家人的音樂一直是以山歌及八音為主,為了拉近 客家音樂與新世代的距離,集合創意將客家音樂重新創造,這也已經成為客家音 樂創作者的著力重點,就如同近年來原住民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客家音樂如 何以其特殊的語言與質地,與現代和傳統的音樂結合、在其中應該不單單是詞曲 中的語言使用,還有對於客家特殊民情地景的風貌,以及自身歷史記憶的參雜,

來形成繼客家山歌之後的新客家音樂美學,在這總總思考之下,使得觀子音樂坑 自覺這次的巡迴演唱「過庄尋聊」的意義非凡。同時也發行樂團的首張專輯【過

3美濃陳屋夥房座落於美濃的第一條老街永安路上,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一個傳統式客家建 築,夥房(一般人習稱的三合院)為昔日客家居民日常活動的主要空間。

4此次演唱會唱次與地點如下:

第一場 1997/10/11 PM 7:00-9:00 於美濃陳屋夥房 第二場 1997/10/17 PM 7:00-9:00 於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第三場 1997/10/24 PM 7:00-9:00 於中壢義民廟前廣場 第四場 1997/11/01 PM 7:00-9:00 於花蓮吉安五穀宮

(8)

庄尋聊】,專輯中七首樂曲除了《渡子歌》是傳統山歌和《大團圓》是從客家八 音的旋律所改編之外其他皆為主唱林生詳所作曲。

5. 1998 年「游盪美麗島」

圖 5 觀子音樂坑 1998 年巡迴表演海報

接著在 1998 年配合第四屆美濃黃蝶祭,以台灣生態環境所面臨危機為內容,

巡迴發表「游盪美麗島」系列作品及發行第二張專輯【游盪美麗島】,在這一張專 輯的十首樂曲當中,其中有五首是觀子音樂坑團員所共同創作,另外有兩首是由 團員陳冠宇所作詞作曲及另兩首由團員鐘成虎所作詞作曲,只有《水庫係築得 屎 就食》5這首曲子是由林生祥所作曲,這兩張專輯各有一曲聲援美濃反水庫運動。

觀子音樂坑邀請台灣四個環保社區工作組織6,共同舉辦巡迴音樂活動7,希望 透過演唱會、座談會、音樂工作坊等方式,與美濃、淡水及花蓮等社區民眾,針 對台灣環境議題進行討論與呈現。觀子期待藉由田野、創作及活動過程,與美麗 島民一同正視在開發歷史的各個進程中,人與社區、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由此

5 曲名的漢語意思為:水庫若可以做,屎也可以食。

6美濃愛鄉協進會、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大富社區發展協會、水源社區發展協會

7

日期 時間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8/9(日) pm12:00-2:30 美濃黃蝶祭森林音樂會 美濃黃蝶翠谷熱帶樹林 8/19(三)pm7:30-9:30 花蓮大富社區音樂會 花蓮光復鄉大富火車站 8/23(日)pm7:30-9:30 瓦瑤坑水源社區音樂會 淡水鎮瓦瑤坑陳源明厝 9/5(六) pm6:30-9:30 淡水河邊社區音樂會 淡水捷運站後公園

(9)

檢視過去人們曾經的不當操縱與忽視。再者,針對美濃水庫及淡水環河快速道路 等環境議題,觀子則繼續以音樂表現形式,站在反對立場的文化陣線上,行動、

戰鬥。演出的曲目包括《美麗島》《來看土地》《游盪美麗島》《反水庫之歌 2》、

《一起去游泳》、《走在大街上》

5.觀子音樂坑發行的兩張專輯8 1.首張專輯【過庄尋聊】

圖 6【過庄尋聊】專輯封面

2.第二張專輯【游蕩美麗島】

圖 7【游蕩美麗島】專輯封面

二、交工時期

這支客家搖滾樂團在 1998 年結束了第一時期之後,服完兵役回到美濃家鄉的 林生祥,繼續積極參與家鄉的反水庫與其他環保運動,並加入「美濃愛鄉協進會」,

與會中的朋友共同討論將音樂作為反抗工具的美學,及與社會運動連結的可能性。

8 唱片內容見附錄一

(10)

除此之外生祥又拜訪了美濃當地客家山歌、八音音樂的藝人,和前往恆春拜 訪陳達所代表的恆春民謠傳統,與當地的民謠藝人做音樂交流,學習月琴彈奏方 式,並觀察及討論陳達吟唱社會史詩的族群與歷史背景。隨後開辦客家八音班,

與美濃鄉親一同實際操作樂器學習傳統音樂,並對客家八音的音樂特性及其社會 意涵做更深入的研究,希望能真正抓住傳統音樂、地方音樂的精隨來創作而不像 過去只是在音樂中硬生生的套入一些傳統音樂旋律或加入一兩項傳統樂器,不知 所云的演奏著。

1.樂團重組

回鄉後積極參與美濃反水庫運動的生祥,同時又找回觀子音樂坑的成員陳冠 宇和鍾成達來再次組團,希望能夠繼續做以音樂為美濃鄉民發聲的工作。為了能 夠落實與傳統音樂結合的理念,除了在音樂中加入了客家傳統民謠和八音素材之 外,更希望也能在配器上加入傳統樂器的演奏,一改西方搖滾樂的傳統編制,進 一步將觀子音樂坑後期,雖加入傳統樂器但尚未成熟運用的傳統音樂演奏落實。

因此三人都將原本在觀子音樂坑 所演奏的樂器做一些改變,如:生祥除了原 本的吉他偶爾也會換成月琴來演奏,鐘成達則從原本的那卡西爵士鼓的組合中再 加入八音鼓、鑼、大堂鼓、小堂鼓等打擊樂器來豐富傳統音樂打擊的表現,陳冠 宇的電貝斯也改為不插電的空心貝斯。

由於西洋的搖滾樂團中較少出現吹管樂器的編制,但客家八音中的嗩吶卻是

(11)

不可或缺的靈魂樂器,而嗩吶是一項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才能將音色、技巧表現 自如的樂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很快學成。因此他們三人決定在樂團中另聘 一位專業的嗩吶演奏人員來加入樂團,但在台灣能將嗩吶演奏得很出色的演奏家 並不多見,而且這位嗩吶手還必須要有卓越的即興能力,隨時來配合樂團所需要 的演奏樂風。符合以上條件的人才的確不容易尋找,於是在幾經波折之後,才終 於聘請到任職於高雄市國樂團的嗩吶演奏家郭進財加入樂團。

為了徹底發展在地音樂傳統,在備齊了吹、打、彈等傳統樂器編制之後,最 後就是詞曲寫作上的人才網羅了。他們找來一位熟稔客家話的詩人,也就是當時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鍾永豐,擔任「筆手」再次合組了「交工樂隊」。此時反水 庫音樂詞曲的創作量,已經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也逐漸訂出反水庫運動音樂製 作的時間表,並開始逐步實踐策劃錄音階段的工作。

2.團名的由來

一般的交工樂迷可能較難直接從「交工」兩個字的字面上聯想這個名詞真正 的意含,甚至會誤以為這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樂團團名。但在深入了解後才發現,「交 工」兩字原來是源自於南部的客家人,「交工」也就是北部客家人所說的「換工」

的意思。

在農忙時為了保持菸草一定的品質,菸草在種植、收割、燻烤的時候,所需 的勞動力相當龐大以及密集。一戶人家往往無法負擔這麼大的勞動力需求,於是

(12)

在美濃便發展出來「交工小組」這樣的換工團隊。也就是四到六戶人家,每戶出 三個人,舉摘菸為例,今天大家一起收甲的田,明天換收乙的田,這樣一直輪著 下去,收到最後一戶人家的田後,再輪回來又從甲的田開始,直到大家的菸田全 部收割完畢。 這樣的農村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不似都市中全以金錢交易買賣勞 動力,「交工」制度是造成美濃地區的人際關係網絡如此緊密的重要因素。

因此五個團員們為了能更直接加入美濃鄉親的現實生活,及使音樂的生產更 直接呼應現實場景,並結合現有的物質條件,回到美濃以菸樓錄音室9為據點,開 始錄製第一張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美濃鄉親們把這專輯的錄製當作是自己 家的大事,本著「交工班」的精神。許多鄉親一同來幫忙整理菸樓,有人支援電 力工程,提供錄音室內基本配備,有人幫忙剷泥土、鋪防水布,有人提供伙食,

有人捐錢等,為這張專輯提供了最佳的製作條件,也對製作音樂專輯這件事充滿 了期待。讓團員們深深地感受到,美濃鄉親在反水庫興建這件事上是如何的團結 一致。

製作反水庫音樂專輯這段期間,數百人次的鄉親進出菸樓錄音室,一起參與 製作及製作上的討論,並加入合唱的錄音,也因為鄉親的參與,使得生祥對音樂 產生更豐富的想像。在經過三百多小時的錄音之後,這張反水庫音樂終於完成。

專輯完成後,大家決定要學習美濃菸農,為支應勞動力與生產條件不足所發展出

9 菸樓錄音室,這是龍肚大崎下(美濃地名)的鍾家舊式菸樓整理出來的錄音室,由於鍾家在當地 菸草生產的勞動編組上屬第七小組,因此把錄音室定名為「第七小組菸樓錄音室」。

這樣的菸樓原來是美濃地區種植菸草的農民用來薰製菸草的建築,為了管理方便,大部份的菸樓 都是建在夥房(客家傳統住宅)附近。因此在美濃的地景文化中,夥房與菸樓成為一個勞務生活共同 體。美濃的菸樓過去依日本政府規定皆為四坪大小,每棟可供一甲至一甲二分的菸田使用。

(13)

來的勞動方式,並以此摸索出交工樂隊的創作形式與定下團隊名稱。

新成立的交工樂隊,除了在觀子音樂坑時期大量使用的山歌素材外,更以在 地傳統音樂為基礎來編曲,並延續「觀子音樂坑」的客家搖滾精神繼續來表演和 創作。

3.樂團難敵的命運-解散

2002 年交工樂隊以第二張專輯【菊花夜行軍】再次角逐金曲獎,擊敗同時入 圍「最佳團體獎」的主流團體五月天,再次獲得金曲獎的「最佳樂團獎」。這讓許 多原來對非主流團體不熟悉的民眾注意到這個團體,交工樂隊的表演邀約因此達 致高峰,粗估 2002 年一整年的表演場次可能在六十場上下。對此交工最後在網路 上發表的解散聲明中提到:

一年六十場次的表演對於一個分工體系完整的樂團而言,遠不足以構成挑 戰。但對於沒有固定行政人員及後勤支援的交工樂隊而言,卻是沉重的負荷,

更何況團員不僅分居南北,且大部份各有其它的工作。到了去年底,眼尖的朋 友不難發現,交工的現場音樂已出現疲態。現實裡的苦衷是,交工的唱片銷售 並不足以攤平製作成本,必須靠現場演唱及現場銷售貼補開支、解決生計。至 於團隊內外的主客觀拉扯,只能暫時以硬撐及自我壓抑,含糊應付。

交工樂團的解散,多少反映了社運樂團生存的難題;他們的理念都是反商業的 邏輯,但考驗他們最嚴厲的,往往也是經濟現實。這封網路公開信是交工樂隊在 2003 年初沉澱了三個多月之後,五個團員都釐清了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決定正 式解散才公佈的。沒有被良好經濟實力的財團所支持的非主流樂團,解散或團員 的更替的確都是難逃的命運,但樂團的解散並不代表音樂從此消失,只要樂團的

(14)

團員對音樂創作及演奏的熱情不滅,他們仍然會繼續發表出好的音樂,只是他們 或許更改了團名、找了不同背景的人來合作,或甚至在音樂創作的一慣風格中做 了不同的改變。但對於樂團的解散,惋惜和悲傷是不必要的情緒,因為後來的「好 客樂隊」和「生祥與瓦窯坑 3」的成立證明,客家搖滾並不因為這些音樂以外的因 素而使它的生命嘎然而止,相反地是使它們的生命力越來越強,進一步的廣納更 多不同層面的群眾,而不單只是一小部份的非主流音樂樂迷或美濃鄉下的村民而 已。

三、好客時期

由於對樂團未來的經營理念相左,2003 年九月在網路上發表樂團解散信的交 工樂隊,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五位團員又再次朝著自己對音樂的理想重新出發。林 生祥與鐘永豐找來琵琶、貝斯、口琴等樂手,重新組成「生祥與瓦窯坑 3」樂團,

很快的在 2004 年底完成第一張專輯【臨暗】,繼續以現代客家音樂的方式來描繪出 農村人民生活最真實的一面,生祥與瓦窯坑 3 與過去觀子音樂坑和交工樂隊兩個 時期最大的差異在少了打擊這一個聲部,音樂整體顯得更加沉靜,加上使用空心 木吉他與口琴、三絃這些本身音量不大的樂器,音樂的音響效果上已經與傳統認 知的搖滾音樂相去甚遠,反而較有校園民歌的特質。但音樂對聽眾的感染力並非 取決於音樂的音量大小,生祥與瓦窯坑 3 的第一張專輯發行後遂參加金曲獎角逐,

並順利的在隔年(2005)的金曲獎中大放異彩,獲得最佳樂團獎等獎項。但在獲獎後

(15)

由於團員各自忙於平日的工作,迫於現實生計的問題無法繼續一起完成對音樂的 理想,因此「生祥與瓦窯坑 3」樂團在得獎後同年八月旋即宣佈解散。但根據筆者 的觀察,在他們宣佈解散前不久,生祥與瓦窯坑 3 的表演,在受邀演出時就已經 不是全體團員一起到現場做表演了,如:筆者在 2005 年七月底的「野台開唱」所 欣賞到該團的演出,就只有生祥一人帶著空心吉他到場表演,雖說到場表演的聲 部並不完整,但在主辦單位所搭建最大的一個舞台(風舞台)10上自彈自唱,所吸引 來的觀眾,仍將能夠容納千人以上的觀眾區擠得水洩不通,魅力絲毫不輸給當晚 在同一個舞台上表演的其他外國著名搖滾樂團。

1.好客樂隊的音樂走向

至於交工樂隊其餘的三位團員陳冠宇、郭進財、鐘成達三人,在交工樂隊解 散後很快的又邀請到胡琴手(蕭詩偉)及吉他手(柯智豪)組成「好客樂隊」。加入兩位 年紀較輕的新團員激盪出不同的音樂思想,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朝著客家搖滾的路 來走。就團名來看「好客」很明顯的和以前的「交工」有所不同,並且有一語雙 關的意義,如將「好」字唸成三聲,意味著稱讚客家人(好的客家人);但如果將「好」

字唸成四聲,則變成熱情歡迎客人來訪的意思,像徵著他們堅持的是一種不論你

10 搖滾音樂祭的活動在舉辦的時候,在同時間通常不會只有一個舞台在進行表演,而是有兩 個以上的舞台,依照表演團體的性質或名氣來區分,在不同大小的舞台上表演。名氣大的團體通常 有資格在較大的舞台上表演,因為他們才能夠吸引來足夠的觀眾群。而這次「2005 年野台開唱」

的表演活動就搭建了七個舞台同時表演,由一百多個團體在三天之中輪流在這七個舞台上表演。其 中「生祥與瓦窯坑 3」與「好客樂隊」都是在「野台開唱」的第二天,於不同時段在該活動中最大 的「風舞台」上表演,由此足見此兩樂團受主辦單位之重視程度。

(16)

是那一個族群或聽不聽得懂客家語,都家家戶戶扶老攜幼來聽他們的客家搖滾的 態度。

重組後的好客樂隊原有的三位團員繼續演奏在交工時期所演奏的樂器,後來 加入的吉他手和胡琴手,正好讓好客完整的擁有傳統音樂中所需的四個聲部吹(嗩 吶)、拉(二胡)、彈(吉他)、打(達鼓七代11);另外低音聲部的 Bass 能拉開音樂音域 上的張力,補足了傳統音樂中所缺乏的低音效果。因此配器方面可以說是兼顧了 傳統音樂及現代搖滾所需的基本樂器配置,加上主唱的人聲聲部,讓好客音樂的 情緒透過歌詞能更準確地傳遞給樂迷。

歌詞方面目前仍然全都是以客語發音演唱,歌詞來源有兩個,一是來自傳統 山歌的歌詞,另外也是較多數的是新創的歌詞。新創的歌詞中內容多半仍和鄉居 的現實生活脫離不了關係,除了第一張單曲專輯【桃花開】中《野上野下》的歌 詞描寫戀愛中年輕男女出遊的經過,所表達的是較愉悅的心情之外,其餘的歌詞 內容則是用一種較苦、較無奈的情緒來抒發情感。但有趣的是,如果是聽不懂客 語的聽眾來欣賞好客的音樂,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受到這些負面心情的,因為好客 樂隊有別於交工時期的音樂最大不同點就是,不管歌詞的內容有多麼的苦,表現 出來的音樂往往是令人感到愉悅且帶有喜氣的輕快旋律,再加上鼓手打出喧鬧的 鑼鼓點製造出俏皮的節奏,讓聽眾無法想像其實主唱所唱的是令人鼻酸的歌詞內

11 鼓手阿達自創的鼓組,以爵士鼓的鼓組為基底一次又一次的在原有的鼓組中加入傳統民間 音樂常用到的打擊樂器。從觀子音樂坑時期開始至好客時期為了配合每一個階段樂團中的音樂需求 已經經過七次的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經過多次的轉變和嘗試除了樂器組合上的創新外,在打法上 也是多所不同,以傳統鼓打出爵士鼓的特色、爵士鼓打出傳統鼓的節奏,因此在 2005 年之後好客 所使用的鼓組稱為「達鼓七代」。

(17)

容,好客的音樂就像是說書人拿自己心酸的人生故事,當成笑話輕鬆的說來逗每 一位聽眾笑。主唱冠宇自己也曾經說過:「歌詞是悽悽慘慘,樂曲是嘻皮笑臉,兩 相對照下拉扯出音樂的張力,更顯好客的獨到幽默!」

2.好客的第一場巡迴

2003 年底成立的好客樂隊在 2004 年的一月即展開他們的第一場巡迴演出【行 唱走春】,在這八場演出當中他們去了幾個全台客家族群密度較高的鄉鎮12,在這 幾場演出當中前來的聽眾當中,有一些是以前在交工時期就已經開始支持他們客 家搖滾的歌迷,並且還有一些熱心的歌迷自願當起義工前去協助提供他們演唱會 時所需的人力。到這些鄉鎮的表演沒有搭建正式的表演舞台,只靠著好客的團員 以克難的方式自己開一台小箱型車載著團員、隨行工作人員及演出所需的樂器和 音響設備等工具,整台車塞得滿滿的一場又一場的到預定的地點去完成巡迴,靠 當地熱情的鄉親們的幫忙,還有依著表演地點的狀況隨機應變來適應表演場地完 成演出。在這樣簡陋的表演環境之下好客樂隊仍然吸引了不少當地的民眾前去聆 聽或認識他們的音樂,依場地的大小不一在這八場演出當中觀眾的人數從幾十人

12

好客樂隊【行唱走春】巡迴演唱 第一場 2004年 1月 31日 新竹縣橫山鄉 九讚頭社區 第二場 2004年 2月 1日 苗栗縣頭份鎮 黎屋夥房 第三場 2004年 2月 7日 花蓮縣 鳳林國小活動中心 第四場 2004年 2月 14日 屏東縣 高樹鄉演唱會 第五場 2004年 2月 21日 台中縣 石岡鄉萬興宮演唱會

第六場 2004年 2月 28日 桃園縣 龍潭鄉九座寮 鍾屋夥房演唱會 第七場 2004年 3月 6日 台東縣 池上鄉演唱會

第八場 2004年 3月 13日 桃園縣 中壢市仁愛里尾屋伯公下演唱會

(18)

到幾百人都有,較有趣的是在台東池上的那場演出的前一天當地的村長知道他們 要來表演,隔天一大早還擴音廣播通知所有村民說:「如果大家有空的話等一下要 要記得到福原國小聽「好客」的演出」。由此可見當地人們的熱情支持;另外在好 客所架設的網站上也可以看見在每一場演出之後都會有聽眾上網去留言表示對他 們的肯定和支持,從這些留言的内容可以發現他們的演出受到當地人民喜愛的程 度,如以下是在他們巡迴的第一場表演後所收到的第一則留言:

姓名:老人家

標題:好聽的客家歌

我是不用會電腦的老人家,請我的孫女幫我寫下這些話,我想要告訴好客樂 隊,聽過九讚頭的表演以後,我真的很高興,雖然有些歌詞聽不懂,但是我很 喜歡聽你們唱歌,你們唱了很多我們以前年輕聽過的歌,我想到那時候種田很 辛苦,歡迎你們以後多多來九讚頭,我一定會泡茶請你們喝。

留言日期: 2004/2/2 同樣在客家搖滾的道路上,進入第三個時期的好客音樂表現上又更臻成熟,

以既幽默又熱鬧的曲風敞開客家音樂的大門,令更多過去不曾接觸搖滾樂或客家 音樂的人們願意接納並對其產生興趣。

四、觀子、交工、好客三個時期的成員列表 成員 在樂團演奏樂器 平時職業/經歷 陳冠宇 貝斯、(唱) 自由錄音師

鍾成虎 吉他、(唱) 流行音樂唱片編曲、自由吉他

鍾成達 打擊、(唱) 那卡西職業樂師、佛教音樂唱 片創作、編曲、製作

林生祥 主唱、(吉他) 劇場演員、紀錄片、劇場配樂 製作

陳冠宇 貝斯、錄音師 同上

工 鍾成達 打擊 同上

(19)

林生祥 主唱、吉他、月 琴、三弦

同上

郭進財 嗩吶手 高雄市國樂團吹管組組長。演 奏樂器━嗩吶

鍾永豐 筆手(歌詞創作)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高雄縣 政府機要秘書

冠宇(陳冠 宇)

主唱、貝斯 同上 阿達(鐘成

達)

打擊 同上

第一支(郭 進財)

嗩吶、管子 同上 小豪(柯智

豪)

電吉他 雷光夏電詩樂隊成員、師大電 腦音樂課程講師

蕭仔(蕭詩 偉)

二胡、板胡 自由樂手

在這一個表格可以觀察到,這三個時期除了「觀子音樂坑」時期是只有四位 成員之外,後兩個時期分別都是五個成員。從第一個「觀子音樂坑」時期發展到 第二個「交工樂隊」時期時保留了陳冠宇、鐘成達、林生祥三個團員又加入了郭 進財與鐘永豐兩位新血,但實際上真正參與演出的卻只有鐘永豐以外的另外四位 團員。而從「交工樂隊」時期發展到「好客樂隊」時期又保留了三位成員,陳冠 宇、鐘成達、郭進財三人,並且新加入了柯智豪、蕭詩偉兩位團員。從表格中可 知,其中只有陳冠宇和鐘成達兩人是從第一到第三個時期都一直有參與。三個時 期的演變成員並非一成不變,但也非突然地全數換新。而是在人員部份的更替中 讓這個客家搖滾精神的使命一脈相承,在音樂上不斷的求新求變。

縱觀這支客家搖滾樂團形成至今所歷經的三個時期,第二個時期算是最短的

(20)

一個時期,但卻也是為客家搖滾奠下基礎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一來由於先前在觀 子音樂坑時期就已經有初步的音樂製作、巡迴表演等各方面的經驗,再來由於第 一個時期有幾場演出受令團員受到一些刺激和反省。讓他們有機會再次沉思如何 做出更符合他們理想的音樂,於是在第二個時期的一開始,他們似乎有著洗刷革 新的重大決心般,將音樂的製作做了一個很大的變革,以改善過去在觀子音樂坑 時期的不足,像是學習其他亞洲國家用自己國家傳統的樂器,來結合西洋搖滾樂 器演奏傳統音樂;以及為了能夠更接近去了解客家鄉親平時的真實生活,並做出 讓他們也能夠認同的搖滾客家音樂,他們索性連錄音的場所都移師到美濃煙田旁 的煙樓裡去。果然在這個時期他們得到了更多的肯定,以至交工的第二張專輯【菊 花夜行軍】在全國性質的金曲獎典禮中大放異彩,喚起全國觀眾注意到客家搖滾 的存在,將客家與搖滾音樂這兩種小眾支持的非主流音樂結合在一起,竟能產生 如此不凡的結果,應是最初樂團組成時無法預期的收獲。

接下來以冠宇為主唱的第三時期,更是他們將客家音樂融入到搖滾樂的另一 個巔峰,此時他們的音樂已經完全的克服傳統樂器使用上的障礙,好像傳統打擊 樂器、二胡和嗩吶這樣的樂器本來就應該要出現在搖滾樂裡頭似的,沒有半點突 兀。此時對傳統客家音樂的元素(客家山歌與八音)也更加熟悉,將山歌或八音音樂 元素的運用又比前一時期更能掌握客家傳統音樂的精神,其客家音樂的運用情形 稍後在第二章與第三章會有較詳細的介紹。

(21)

第二節、出版專輯

一、交工時期專輯

交工樂隊是一個全體團員在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共同目標的樂團,因此音樂創 作的目標性十分鮮明,幾乎可以完全省略掉一般樂團在剛開始,對成立目的摸索 的階段,因此他們從樂團的成立到第一張專輯的製作完成。大約只花了半年的時 間,在 1999 年 4 月【我等就來唱山歌━美濃反水庫音樂紀實】13這張為了探索新 的音樂美學形式的專輯便已經發行了,這些誕生在菸樓上的音樂14,涵容了創作者 對草根文化運動的實踐與反思。首先,它以音樂延伸了美濃反水庫運動的實質精 神,卻又不僅僅是附屬於一場社會運動底下的副產品而已。一種經由草根對話所 蘊生的文化主體性,在這張 CD 形成的過程中,不斷轉化成為音符與歌詞,穿梭在 我們的聽覺神經中。這張音樂專輯所處的時空背景與社會運動有密不可分的關 係,在這張專輯發行的同時,美濃已是戰雲密佈,因為當時立法院正在審查預算;

由於擴大內需政策的影響,預料有極高的可能會通過美濃水庫的預算。以下為交 工樂隊的第一張專輯的樂曲名稱及樂器編制狀況:

13 歌詞詳見附錄一

14 見第二章,第一節,二、交工時期━團名的由來。

(22)

【我等就來唱山歌】

圖 8【我等就來唱山歌】專輯封面

1.下淡水河寫著我等介族譜 (美濃開庄簡史;河流版)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廟鼓、八音鼓/鍾成達 月琴、吉他、雲鑼、鑼、

主唱/林生祥 嗩嗩吶/林作長 碑文口白/鍾永豐 2.夜行巴士 (記一位老農的心情)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空心貝斯/陳冠宇 Bango、八音鼓、小鼓/鍾成達 吉他、主唱/林生祥

3.我等就來唱山歌(記一九九三年立法院行動)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小鼓、廟鼓、八音鼓、鈸、梆子/鍾成達 吉他、

雲鑼、主唱/林生祥 空心貝斯/陳冠宇 嗩嗩吶/陳進財 口白/鍾秀梅 4.山歌唱來解心煩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鈴鼓、月琴、水桶、主唱/林生祥 5.水庫係築得屎嘛吃得

採訪/鍾永豐、林生祥 曲/林生祥 整理/林生祥 鈸、八音鼓/鍾成達 空 心貝斯/陳冠宇 吉他、主唱/林生祥

6.秀仔歸來 (記一群歸鄉的年輕人)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吉他、主唱/林生祥 7.同志,好好喂睡 (獻給反水庫同志)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小鼓/鍾成達 嗩吶/郭進財 吉他、主唱/林生

8.好男好女反水庫

詞/鍾永豐、林生祥 曲/林生祥 吉他、廟鼓、主唱/林生祥 嗩吶/郭進

9.大團圓

八音鼓/潘英雄 雲鑼、鑼/鍾彩祥 嗩吶/陳美子 鈸/楊貴柄

(23)

從以上資料可以發現在這張專輯的九首歌曲中大部份都是由生祥作曲、永豐 作詞的,演奏方面除了交工固定的四個負責演奏的團員之外,還有一些美濃的鄉 民和民間藝人來協助演出和錄製對白,內容上第一首樂曲《下淡水河寫著我等介 族譜》以寫歷史的方式做開場白,敘述先人如何胼手胝足來辛苦開創美濃山下這 塊土地,並祈求上蒼的庇佑。歌詞中作詞者鍾永豐將峻刻在碑石上的開基碑文直 接放進整首歌的某個段落裡,並以雄渾的客語朗誦出來,讓我們進入美濃客籍鄉 親的集體記憶的核心。族譜固然象徵著客家族群對傳承的敬重,卻或多或少意味 著某種束縛與制約。接下來的第二、三、四、五、七、八首歌曲就大概都是在描 述反水庫興建的理由和北上到立法院來向政府抗議的過程,以及一些替參與抗議 的鄉民加油打氣的樂曲。

如在第二首《夜行巴士》中,它像鏡頭的移動,聽者彷彿身在巴士跟著他們 北上,準備第二天的抗爭,你可以清楚看見那位老農,頭靠車窗瞪視外邊夜色,

鏡頭的轉折由外而內。當中寫道「苦作硬作田地大出產,奈何年年我愈種愈悽慘,

丁多地少兄弟爭出外,剩我這一房來養爺娘,骨節痛盡力氣衰弱時,新事幾多變 舊事」「…等到我現在已經六十出頭,轉業太慢死太早」這是走到人生絕境拼上 一生力氣的反擊啊!至於歌曲中的最後一句話「水庫係築得屎麻食得」,則是美 濃鄉親們有一次在辦反水庫遊行,一位帶頭呼口號農民的即興即景創作。

接下來第三首《我等就來唱山歌》一曲透過音樂讓人感覺進到了抗爭現場,

歌詞寫著美濃鄉親北上抗議的過程;剛開始到台北讓人感到無奈、蒼涼,進到台

(24)

北市這樣一個不友善、無法溶入而人情澆薄空間,看不到美濃鄉村的青山綠水,

只有一棟比一棟還高的建築聳立,心中的無措可想而知。然而他們必須來,為了 生存權而來,無論如何無助惶惶仍必須來。參與抗議活動之一的秀梅為提振當時 抗爭現場鄉親的士氣,向鄉親們說「來,我們就來唱山歌」,當時鄉親們真的唱 起了山歌,一首接著一首,藉著山歌重新有了力量。這首歌有幾個值得一提的部 分:1.山歌原本給人的印象是傳統、保守的,但在當時卻成為支撐鄉親繼續下去的 力量,成為精神的慰藉;2.當唱到我們就來唱山歌時,整個音樂開始翻轉,以歡樂 的方式呈現,使抗爭群眾產生力量,繼續抗爭,而同時間在配器背景中出現的是 八音鼓與嗩吶,這產生意義的外延:○1 客家人打八音的場合多半是節慶、喪葬…

等大事,可見得蓋水庫對美濃鄉親是多嚴重、多大的事;○2 本來瀰漫悲壯、不知 明日的情緒在八音進入後轉變成歡樂,讓大家重新有了活力、有了生機。或許是 因為知道當時這首曲子的做曲背景的關係,聽到《我等就來唱山歌》這首節奏鮮 明氣氛熱鬧的歌曲,卻令人有一種鼻酸的感動。

第四曲的《山歌唱來解心煩》的第一段以月琴為伴奏,由生祥獨唱一段用傳

統唱法所唱的山歌子旋律為開場,其歌詞亦是民間所流唱屬戲虐詼諧類的歌詞:

山歌唔唱心唔開 大路唔行生溜胎 腳踏溜苔趴趴跌 早知路滑妹唔來

但一般一段完整的山歌子應該要唱完七言四句才算完成,但在這裡生祥只唱 了歌詞的前兩句,接下來是一段月琴的間奏之後突然就接出用水桶和鈴鼓當打擊

(25)

樂器的喧鬧伴奏,曲風一轉變成輕快的節奏,生祥配合水桶的唱起永豐模仿傳統 歌詞格律七言四句所新創的三段歌詞,其內容當然是有關反水庫的訴求。生祥將 三段十二句全部唱完一次之後,再從新創歌詞的部份全部反覆一次,但這次以領 唱的方式生祥唱一句,在一旁的群眾跟一句,領唱是最能使聽唱片的人感受到現 場人群氣氛的表達方式。由生祥領唱旁人跟唱也是這張唱片最大的特色。

另外在《水庫若築得屎也食得》這首歌,將很多人對建水庫的反對意見集合 錄音,中間再穿插生祥的歌聲,接著是群眾的呼應。「水庫若築得屎也食得」這 句口號很順,具音樂性,很好念,念起來也愉快。這首歌不是戰歌,但卻是順應 抗爭群眾狀態所出來的音樂。

只有第六首《秀仔歸來》的歌詞內容是與反水庫較無關的,寫著離鄉多年的 遊子秀仔最後決定回到家鄉落地生根,但確必須面對不解其行的親人、朋友,所 產生的複雜心情。而最後將《大團圓》刻意安排在最後一首,是為了模仿客家的 祭典儀式樂曲中,最後以【大團圓】這支客家八音吹場音樂的曲牌做收尾,象徵 著有一個圓滿完整的結束。在專輯中所收錄的《大團圓》是由以鹽埔昌仔為師承 系統的八音團(鄭榮興,2004:43)「杉林陳美子客家八音團」所演奏的版本,交工 樂隊的團員並未參與演出。

【我等就來唱山歌】這張專輯發行之後隔年(2000 年)四月獲得「金曲獎」四項 提名,並奪得最佳作曲及最佳製作人兩項大獎。隨著第一張專輯所帶來的佳績,

以及交工樂隊的最大社會運動目標:「反美濃水庫興建運動」,也因為政黨輪替

(26)

後的新政府,為實踐選舉諾言而停止美濃水庫興建。使得交工樂隊在音樂上及所 訴求的目標都達到象徵性的勝利。這些都令甫成立的交工樂隊感到驕傲和欣喜,

但一開始就得到音樂大獎的樂團,同時也會面臨外界及樂迷給予他們過大期待的 壓力,於是在這個時候交工樂隊,最常被問起的問題就是:美濃水庫如果不必再 反了,你們下一步要做什麼?經濟、社會與政治環境在最近這些年來都有劇烈的 轉變,你們的音樂接下來要說些什麼故事?其實 2001 年的專輯【菊花夜行軍】已 經試圖回答了一部分:反水庫議題只是城鄉發展不均、工業農業消長的一個縮影、

一個引爆點,還有更多農村的問題等待挖掘。(陳冠宇〈台灣人權促進會雜誌〉2003 年 12 月)

不論是音樂的質或量生產力都頗為豐富的交工樂隊,很快地在得獎後的隔年 (2001 年)九月又發行了第二張專輯【菊花夜行軍】,這張專輯的發行又將交工樂隊 再次推向另一個高峰。果然,遠離了反水庫事件之後的交工,並沒有因此而感到 無所是從,而是讓他們的音樂目標走得更開擴,從地區性單一的美濃反水庫事發 展成關心整個台灣的城鄉差距議題。

這張專輯共有十首歌曲,從第一首到第十首講的都是同一個故事,敘述故事 的主人翁阿成,原本是一個滿懷希望自農村到大都市發展的年輕人,但因經濟的 泡沫化在都市受到挫敗而鼓足勇氣決定反鄉謀生,及後來回鄉後在事業與婚姻追 求過程的一些遭遇,這張專輯是單一主題連續性的發揮,毫不保留的反映出現代 鄉村正在發生的現實問題。

(27)

【菊花夜行軍】

圖 9【菊花夜行軍】專輯封面

1.縣道 184(卷首詩)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鑼、口白╱鍾永豐 空心吉他、口哨、小堂鼓、主唱

╱林生祥 祭師吟唱╱鄭兆春 鑼、大堂鼓╱鍾成達 夢郎嗩吶╱林作長 鐵牛車

╱鍾發仁 連三元號筒嗩吶╱鍾雲輝 2.風神 125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母親口白╱曾秀梅 主唱、空心吉他╱林生祥 空心 貝斯╱陳冠宇 嗩吶╱郭進財 大堂鼓、小鼓、鈸、鑼、小堂鼓╱鍾成達

3.愁上愁下

詞╱林生祥 曲╱傳統山歌大埔調 主唱╱曾秀梅 高音椰胡、低音椰胡╱林作 http://www.leband.net/release/mum03rfm.ram

4.兩代人

詞╱鍾永豐 曲╱傳統山歌新民庄調 空心貝斯╱陳冠宇 手風琴╱鍾成達 主 唱、空心吉他╱林生祥 板胡╱彭美君

5.阿成想愛耕田

詞╱鍾永豐 曲╱陳冠宇 主唱、吉他╱陳冠宇 6.菊花夜行軍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管子、嗩吶╱郭進財 空心貝斯╱陳冠宇 主唱、月琴╱

林生祥 小鼓、大堂鼓╱鍾成達 廣播╱郭力昕 鐵牛車╱鍾發仁 7.阿成下南洋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說書人甲╱鍾永豐 說書人乙、月琴、主唱╱林生祥 嗩 吶、管子╱郭進財 雲鑼、中堂鼓、小堂鼓、鈸╱鍾成達

8.阿芬擐人

詞╱鍾永豐、夏曉鵑 曲╱林生祥 嗩吶╱郭進財 電貝斯╱陳冠宇 鈴鼓、中 堂鼓╱鍾成達 三弦、主唱╱林生祥 主唱╱黃慧明

(28)

9.日久他鄉是故鄉(外籍新娘識字班之歌)

詞╱鍾永豐、夏曉鵑 曲╱林生祥 空心吉他╱林生祥 管子╱郭進財 空心貝 斯╱陳冠宇 主唱╱黎氏玉印(越南)

10.嗷!ㄠˋ(器樂曲)

曲╱林生祥 月琴╱林生祥 大堂鼓、小堂鼓、中堂鼓、鈸╱鍾成達 電貝斯╱

陳冠宇 管子、嗩吶╱郭進財 口白╱鍾發仁

交工樂隊曾經表示希望這個樂隊是一個開放的組織,在演出的過程中能不斷 的加入新的人員、新的聲音並且不斷地成長,使做出來的音樂不至於因為聲音組 成的元素過於穩定而導致音樂變得沉悶、了無新意;但在開放組織的同時他們卻 仍有一個固定的音樂創作核心,這個核心負責處理音樂較專業的詞、曲創作和錄 音工程這一個範疇。很明顯地在交工他們的第二張專輯中就可以看見這樣的特 色,為了製造出仿彿就置身於鄉村一角的音響效果,在演出人員和聲音的素材都 變得更多元。

如:在《縣道 184》一開始,號筒聲揚起,接著是祭師的吟誦,由此追憶縣道 184。農村仙人15的放送聲、實地採集的鐵牛車聲、口哨聲、和喑啞的嗩吶聲,索 引出整張專輯的聲音脈絡。接著《風神 125》,樂曲中故事的主人翁阿成飆車的部 份,以節節催快的嗩吶聲彷彿摩托車加速的引擎聲,配合鼓陣與鈸鑼的共鳴,嘗 試以器樂的變幻來象徵變換的場景。到了《愁上愁下》這首樂曲表現客家婦女的 生活難處,她們面對壓抑的婆媳關係,以及憂兒憂女的焦慮,只有等下田時來到 無人之處,才得以高歌心中鬱悶。這首樂曲是使用了傳統山歌裡的【大埔調】,歌

15 「仙人」,一般人口中的流浪漢、遊民、失業者或被家人遺棄的精神病患者。由於他們不像 一般人需要為柴米油鹽四處奔波,同時也缺乏家庭或社會支持,大都不理會主流的社會價值或遊戲 規則,所以這群忽略外在眼光、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朋友,常常會被稱為「仙人」。

(29)

詞則適時適景地重新創作。為了精準呈現母親的辛酸,特別眾裡尋來「養豬山歌 手」加上「養雞椰胡手」的田野組合來客串演出。再來《兩代人》則與專業胡琴 16搭配,試圖以不同的錄音手法呈現活生生的音像舞台,而板胡的主旋律,其實 就是《縣道 184》的口哨副旋律。接著《阿成想愛耕田》這首歌裡面談到的是年 輕的一代回到家鄉後想要重拾舊業來耕田的心情,害怕老人家會不同意和不甘,

作詞者永豐確切地說,他想呈現的是,人與土地上的勞動之間的關係。他一直相 信,土地上的勞動 不僅僅是一種生產活動,它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組織過程,

以及人與自然、人與自已之間的對話或辯論。或許此時農產業已時不我與,但在 土地上的勞動,他看過他的父親那一代農民驕傲、愉悅、高貴的身影與場景,他 也見識過落拓回鄉的農民子弟在重建他與村子的關係中重建了他們的自我,而永 豐自己也經歷過這些人生,因參與大量的集體勞動而治癒了在都市裏長期積壘的 虛無與疏離。其後《菊花夜行軍》以農村常見的鐵牛車聲向農民致敬,作詞者傾 聽菊花農口中耕種菊花過程的勞累與心酸的故事,於是想像自己就是說故事的菊 花農用擬人化的手法活靈活現的寫出菊花農與菊花之間的對話,使整個場面都籠 罩在一種既魔幻又令人悲憫的氣氛之中。第七首《阿成下南洋》歌詞裡有許多影 射「性」的雙關語,還有凡客家人都知道的陳年俗諺,如「拉屎不出不必怨茅坑」。

編曲上則以月琴和打擊樂為創作基礎,參考山歌形式,企圖開發出新的演唱可能 與說書形式。《阿芬擐人17》懷孕常做為未來懷抱希望的象徵。然而,這首歌參考

16 此處所指的二胡手即彭美君小姐,現職為高雄市國樂團的二胡首席。

17 「擐人 Kan Ngin」在客家話裡是懷孕的意思。

(30)

了《牽亡歌》裡的三絃彈撥手法,辯證地以送往的旋律塑造生命之歌,聽到三絃 這樣旋律的音樂安排,或許是真正在台灣這個地方生活過,也實際參與過這種喪 葬儀式的人們,聽到樂曲中三絃彈撥的旋律片段時,將會與自己過去,曾經在喪 事祭儀現場的親身經驗得到聯結,更印證音樂與土地之間的聯繫。至於女聲演唱 部份,是邀雜貨店小老闆娘素人演出。歌詞的鋪排上描寫外籍新娘嫁到台灣來,

懷孕要生小孩的心情。由於九○年代初期,台灣社會對於外籍新娘及外勞的敵意 很深(很遺憾地,現在的情況並沒有好多少)。當時泡沫經濟所導致非技術性勞工失 業及農村與都市邊緣的婚姻兩大問題,這些都曾被輿論倒果為因地歸罪於那些弱 勢的外來者,台灣越來越多外籍新娘,但是在文學上和音樂上還很少有關懷她們 的作品。最後《嗷》整首歌只有兩個字,「嗷」跟「好」,這是農民與牛對話的方 18。這首尾聲音樂,尤其是嗩吶的部份,在編曲上依舊延續客家傳統的八音元素 發展。

交工樂隊所出版的這兩張專輯中,共有三手樂曲是邀請美濃當地的客家八音 團體協助演出,曲目如下表所示:

表格 1 交工樂隊專輯中與傳統客家八音團合作演出曲目列表

專輯名稱 曲目 團體

我等就來唱山歌 下淡水河寫著我等介族 美濃鐘雲輝客家八音團

18在以牛為耕作動力來源的時代,要使牛走動,美濃農民的口令是短音的「呦」,要使牛停下,

口令是長音的「好」。

(31)

我等就來唱山歌 大團圓 杉林陳美子客家八音團 菊花夜行軍 縣道 184 美濃鐘雲輝客家八音團

二、好客時期專輯

目前好客出版的作品包括兩張單曲專輯(EP)【桃花開】、【蘆葦的聲音】和一張 完整的專輯(CD)【好客戲】。

【桃花開】

圖 10【桃花開】單曲封面

第一張單曲專輯【桃花開】19在 2003 年底錄製,共只收錄了三歌曲,其中的第 一首樂曲《桃花開》是一首演奏曲,旋律來自於客家山歌中非常受歡迎的曲調,

透過嗩吶手(第一支)的改編和詮釋,除了在副歌的段落使用嗩吶來演奏外,在間奏 的部份巧妙的加入卡腔20和口弦21兩項樂器模擬男女對話的語氣,頗有戲曲中一人

19 歌詞詳見附錄一

20原為「咔腔」,其總共由四個部份組成:卡哨,卡芯,卡筒,卡碗。有些把卡筒和卡碗做成 一體,沒有分開,例如小卡筒。中大型的通常就分開了,以便於攜帶收納。卡腔的發聲原理,是利

(32)

分飾兩角的戲劇效果,讓人不禁連想到原樂曲中具有男女情愛暗示的唱腔,整體 也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而另一首樂曲《七朝歌》的旋律也是來自於客家人均能 朗朗上口的傳統曲調《十朝歌》。詞的部份是經過主唱冠宇改編,原來是描寫農村 婦女早晨起床後操持家務的情景,由於舊時農家人們以一個月當中的上、中、下 三旬為單位來計算而一旬以十天為單位,因此稱為「十朝」(十個早上),但現代人 的生活周期以星期為單位來計算,因此冠宇將歌詞改為描寫現代職業婦女一星期 七天裡早晨所面臨的忙碌緊張生活稱為「七朝」。專輯中只有第三首樂曲《野上野 下》的詞曲都是新創的作品,歌曲的部份是由好客樂隊的團員共同創作的,歌詞 則是前交工樂隊的筆手(鐘永豐)的新作,歌詞內容敘述從外地歸鄉的年輕人在傍晚 時分騎著偉士牌(vespa)機車,載著心愛的女朋友兩人穿梭在鄉野的田間小道上,猶 如回到兒時的逍遙光景一般,聞著鄉間獨有的氣味一起自在遊蕩在田野間的情形。

用聲帶的嗓音震動,帶動哨片震動而發音的,所以音高的控制主要是由聲帶『唱』出來的音高來決 定的。所以,唱的音準不準,好不好聽,以及音域範圍,甚至於聲帶的音色,都會影響到卡腔的演 奏。其他如控制哨子以及氣息的運用,也有關係,不過不若『唱工』的重要。演奏時,以虛握拳頭 連接卡芯以及卡筒,並透過手指的張開及閉合,來改變音色。透過嗓音、口形、手指等等的控制,

可以模擬人聲,因此多半運用在模擬戲曲唱段之中,稱為卡戲。除了卡戲之外,僅運用於少數獨奏 或吹打樂曲之中,例如『打棗』『知心話』『鋸大缸』『山東琴書』等等,很少用在樂團合奏曲中。

偶而或有用之,均作為特色樂器領奏之用,或模仿笑聲雞鳴等效果。

(http://suona.com/sona/sn991211.htm,2006/2/13)

21在樂曲中所演奏的是嗩吶手(第一支)自行研發製作的口弦,採不銹鋼片製作,音量特別大而

結實。較之一般市面買得到的口弦,演奏效果要好很多。口弦是由兩片彎曲的金屬片(銅或鋼),

內張一平行絲帶,外面纏線而成。演奏時平放於舌上,根據氣流的緩急而發出不同的音高。透過口 形配合,可以模仿較為完整的字句,相當接近於說話時的咬字。口弦的吹奏頗費氣力,音域較小。

另外由於需控制其在口中置放的位置,因此演奏難度較高些。(http://suona.com/sona/sn991211.htm,

2006/2/13)

(33)

【蘆葦的聲音】

圖 11【蘆葦的聲音】單曲封面

此專輯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最佳民族 樂曲獎」與「最佳演奏獎」兩項提名,

詳見附錄二說明。

在上一張單曲專輯出版並大受好評之後,好客樂隊乘勝追擊緊接著又開始錄 製第二張單曲專輯【蘆葦的聲音】。這張專輯是好客樂隊獨立製作,以樂團中樂器 學習底子最紮實也最資深的嗩吶手主演,而專輯名稱中的「蘆葦」所指的正是嗩 吶用蘆葦製成的哨子22。專輯中所收錄的三首樂曲《紅公雞》、宜蘭民謠改編而成 的《一隻鳥仔》和改編自客家八音的《大團圓》皆為演奏曲。

22 嗩吶哨子即嗩吶與演奏者嘴唇接觸的吹嘴,哨子的製作是取蘆葦莖中空節的一小段,用烙 鐵將其一端壓扁並將哨子的另一端用銅線纏繞固定成圓形,套在嗩吶管身的頂端,哨子大小依不同 調門的嗩吶而略為不同,由於嗩吶為無簧傳統吹管樂器,演奏時靠氣流通過吹嘴來發聲,是影響這 項樂器發音的關鍵部位,因此顯得十分重要。

(34)

【好客戲】

圖 12 【好客戲】專輯封面

此專輯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最佳客語 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與「最佳樂團獎」

兩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客語流行音樂 演唱專輯獎」詳見附錄二說明。

好客的第一張(CD)專輯【好客戲】是收錄好客樂隊從成團以來至 2005 年六月 期間的十首經典作品。「戲」字在客家話中是代表傳統節慶或祭典,其中也含有遊 戲的意味。為了充分表現「戲」的本質,好客從專輯的內容、錄製到巡迴宣傳的 過程全都以出乎人們意料的手法呈現。

先從內容方面來看,這張客家搖滾專輯十首樂曲中所融入的民族音樂素材已 經不再拘匿在客家音樂的運用,這次除了客家音樂之外更加入恆春福佬民謠、原 住民創作作品的改編。客家音樂的部份有傳統曲調《十朝歌》改編成現代的《七 朝歌》和以嗩吶為要角的演奏曲《桃花開》,用老山歌23曲調改編的《惜緣》,據冠 宇所說,《惜緣》其實是好客樂隊剛成立的階段所作的曲子,因此還存有和聲的概 念,是還沒有擺脫傳統調性觀念的時期所作的音樂。

23老山歌又稱大山歌,是四縣客家人所唱的山歌曲目中最原始者,是一種曲牌名稱,而非只 提固定的某一道歌詞。只要是同一類型的歌詞(七言四句),不管它的內容如何,都可用這種曲牌 唱出,曲調悠揚、豪放,節奏流暢自由。

(35)

客家山歌改編的曲子,除了老山歌之外還有借由山歌子24曲調的歌詞,經過主 唱冠宇重新作曲的《叫我唱的歌》,及改編自美濃地區半山謠25的《心光》,和客家 八音傳統曲牌【大團圓】;在原住民創作作品部份好客樂隊更進一步的將陸寶森(卑 南民謠之父)在 1971 年所創作的原住民曲調《蘭嶼之戀》改編成專輯中的第八首樂 曲《嘎啷啷之戀》,將原住民曲調配上客家歌詞,替鮮為人知的台灣東部客家村「大 和」增添了客家鄉愁滋味;以及福佬歌曲部份利用恆春福佬民謠《思想起》的旋 律配上西非音樂的節奏重新編曲,並將原本陳達所演唱的閩南歌詞改成客家七絕 的《彈唱》。如此別出心裁的音樂內容,錄製成輯的手法亦經過擁有豐富錄音經驗 的主唱思考設計過,好客捨棄設備完整、功能齊全的專業錄音室,而選擇到淡江 中學的小禮拜堂來錄音,利用環境所帶來的自然音色效果來取代在一般錄音室中 完全靠機器軟體所後製而成的人工音效。

從 2005 年的農曆年初開始錄製的【好客戲】終於在六月十七日壓制完成,六 月十八日一早就迫不及待的帶著剛出爐的新作品,展開他們成團以來的第二次巡 迴表演。這次的巡迴地點不再以客家族群聚集的村落為主,而是決定要將他們帶 有客家色彩的搖滾音樂,也介紹給客家以外的族群來認識,擴展樂迷的來源到客 家族群以外。好客巡迴地點的第一站在台南連續兩場表演下來,果然吸引到不少 當地聽不懂客家話的聽眾來欣賞好客的客家搖滾,可見他們的音樂已經突破語言

24又稱山歌指,由老山歌變化而來。但節奏固定不若老山歌自由且較為快速。

25「半山謠」是台灣南部的客家民謠中童謠的一種,其旋律單純、節奏自由,具有山歌的特 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華民國 102 年 5 月 14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025291 號函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 102 年 12 月 31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100764 號函修正發布全文 13 點,並自即日生效 中華民國 104 年

[r]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勞特字第 106300125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發特字第 1083001675 號函修正第六點附件四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 0960501957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 0970503244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0960501957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0970503244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職訓字第 1022500888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四月十七日發法字第 1036500433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發訓字第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 30 日發就字第 10835006261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30 日發就字第 1093500929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