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綱"

Copied!
8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重讀經典(四)︰

《曹劌論戰》

《鄒忌諷齊王納諫》

《陳情表》

陳寧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2)

大綱

一、敘事之道 二、進言之法

三、人生的抉擇︰仕與隱、忠與孝

(3)

一、敘事之道

1.《左傳》長於敘事

啖助︰「博采諸家,敘事尤備,能令 百代之下,頗見本末。」

韓菼︰「記事之史,《左氏》為首。」

陳澧︰「敘事之精善,非後世史家所

及。」

(4)

以史傳經

以歷史敘事方式解經,徐復觀稱之為「 以 史傳經 」,其特色是透過歷史敘事,讓歷 史自己講話,還歷史本來面目。故徐先生 以為:「《左氏》採用了以史傳經的方法,

其 意 義 實 遠 在 傳 經 之 上 。 」 ( 張 高 評 ︰

〈《左傳》因果式敘事與以史傳經──以戰

爭之敘事為例》)

(5)

時間線索

《左傳》為編年史,甲事件然後才是乙事件 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具有「連貫性」

(followability)

「僅僅靠事件的順序本身並不能構成情節。」「因 為構成情節的有關事件的順序,必須用連貫性的方 式來安排,也就是說,讀者渴望繼續看到以後會發 生甚麼︰某個人物將會怎樣,某一事件的結局又將 如何,危機是否將獲得解決,又是用什麼方法解決 的,等等,等等。」([美]王靖宇著︰《左傳與傳 統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6)

以《曹劌論戰》為例

曹劌先問「何以戰」

突出惠、信、忠 耀德而不觀兵

• 「《左傳》敘述戰爭,往往以道德倫常為標準,

作為善惡因果之審判。戰爭敗亡固起於失德毀常,

和平勝利則緣於修德省德,明德綏德。《左傳》

戰爭之敘事藝術,出之以道德性因果,蓋融合歷 史之敘事與解釋於一爐,而張揚《國語.周語下》

所謂「耀德而不觀兵」之義者。」(張高評︰

〈《左傳》因果式敘事與以史傳經──以戰爭之敘

(7)

一篇主腦

遠謀

•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備戰時之遠謀

開戰時之遠謀

追敵時之遠謀

(8)

先後層次

未戰︰反己自求

將戰︰因機制勝

即勝︰慮變防危(王系《左傳說》)

(9)

疏密

 一頭兩腳格

「將戰」在前; 「將鼓」 、 「將馳」合併在後。文 分上下兩部分。(參馮李驊《左繡》眉批)

 「將戰」一事分三項細說; 「將鼓、

「將馳」合說。

 「將戰」是先解釋,再行動;下截是先

行動再解釋。

(10)

三迭變化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曹劌問「何以戰?」

莊公三問

曹劌三答

齊人三鼓

三曰「可」︰「忠之屬也,可以一戰。」齊人三鼓。

劌曰:「可矣。」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 矣。」

戰前、戰時、戰後

(11)

敘事中寓論斷

《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

《左傳》敘述齊魯長勺之戰之始末,尤詳於戰前。

由問「何以戰」至「公與之乘」起計82字 由「戰於長勺」至「遂逐齊師」48字

戰後分析52字

「作之者(孔子)即事而為經,述之者(左氏)論事而為 傳,事舉而義存焉。」(清姜炳璋《讀左補義‧自序》)

可參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

(12)

《史記》常於敘事中寓論斷,

亦上承《左傳》

顧炎武《日知錄》:

「古人作史,有 不待論斷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 者 ,惟太史公能之。〈平準書〉末載卜式語,

〈王翦傳〉末載客語,〈荊軻傳〉末載魯句踐語,

〈晁錯傳〉末載鄧公與景帝語,〈武安侯田蚡傳〉

末載武帝語,皆史家於序事中寓論斷法也。後人 知此法者鮮矣,惟班孟堅間一有之,如〈霍光傳〉

載任宣與霍禹語,見光多作威福。〈黃霸傳〉載 張敞奏見祥瑞,多不以實,通傳皆褒,獨此寓貶,

可謂得太史公之法者矣。」

(13)

左傳的敘事寫人

王靖宇著︰《左傳與傳統小說論集》

 通過對話、行動生動地描繪出曹劌其人。

(14)

兵法之要

「通過一個小戰役揭示了戰略防禦的原則,

說明曹劌關於戰爭的論述具有軍事哲學的 性質。「彼竭我盈」的思想體現了積極防 禦、後發制人的基本精神。

這次戰鬥,曹劌用的是深思熟慮,穩操勝 券的慎戰戰術。從問戰到沖鋒和追擊,均 以謹慎為原則,即得民而後求戰,待敵衰 竭而後進攻,待敵潰亂而後追擊。這是後 發制人的術,待敵之弱,而後擊之。」—

—朱寶慶《左氏兵法》

(15)

戰主勇氣

陳禹謨《左氏兵略》

(16)

歷史小說中的曹劌論戰

• 《東周列國志》

• 第十六回「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

• 第十七回「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媯」

《東周列國志》文本《左傳》而多有增益。

(17)

《東周列國志》

• 一百零八回,敘寫了春秋戰國時代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是明 朝中後期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明代嘉 靖、萬曆年間,余邵魚編寫了《列國志傳》,其後馮夢龍依 據史傳,對《列國志傳》加以修改訂正,潤色加工,擴充至 一百零八回,成為《新列國志》。清代乾隆年間,蔡元放對 此書又作了一些修改潤色,定名為《東周列國志》,成為最 通行的本子。

• 《東周列國志》故事由周宣王失政,平王東遷寫起,到秦統 一六國,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 豐富複雜。其中敘寫的事實,取材於《戰國策》、《左傳》、

《國語》、《史記》等史書,將分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 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 史演義。

(18)

《東周列國志》的融合與創新

• 余邵魚編《列國志傳》

• 馮夢龍訂《新列國志》

• 蔡元放評《東周列國志》

(19)

《列國志傳》

8卷226則 約28萬字

《新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

108回

70餘萬字

(20)

歷史與虛構

(21)

羽翼信史

 馮夢龍改寫《列國志傳》,乃因《列國志傳》

「率意杜撰,不顧是非」,故才「本諸《左》、

《史》,旁及諸書,考核甚詳,搜羅極富」,

並謂改作「大要不敢盡違其實」,「即與二十 一史並列鄴架,亦復何媿」。

 蔡元放持見與馮夢龍相同。

(22)

穩中求勝

《東周列國志》評點

• (回前)「曹劌敗齊,只是一個「穩」字。從來之 能勝人者,無不由於穩,不特用兵而已也。」

• (待敵時)「穩得妙。然能禁之,使不喧嘩,又陣 堅不能沖動,已是能定軍矣。以穩乘驕,安得不 勝。」

• (追敵前)「又是穩處」

思慮周詳,自然穩中得勝,也是遠謀之功。

(23)

2.《鄒忌諷齊王納諫》的鋪排剪裁

• 三問︰問妻、問妾、問客

• 三答

• 三賞︰上中下

 張星徽《國策評林》引茅鹿門語:「通篇俱用三迭,

凡七層,而文法變換,令人不覺,如水水波紋,回合 蕩漾,只一水耳。文章之妙極矣。」

俱用三迭

(24)

剪裁功夫

「前面一段毋寧是鄒忌勸諫威王的說辭,那 是間接的敍述,作者把這段說話放在文首,把 它變成直接的對答,當真的一樣,立體得多。

這是小說的手法,像拉丁美洲出色的小說。

如果寫鄒忌向威王進諫,說自己照鏡如何 如何,領悟什麼什麼,就平庸了。無論鄒 忌或者威王,除非發了瘋,也不會逢人就 問︰我好看嗎?我美嗎?到了面對威王,

這段話不用重複,而是點明它的含義。」

(25)

這其實是剪裁的功夫。你有一堆素材,怎樣經營佈置,

誰先誰後,哪些多哪些少,全由你調配。這也像電影的 剪接,好的剪接,可以挽救一齣平庸的電影。其次,文 學藝術就是要具體呈現。開場時,你願意看鄒忌一大段 自說自話嗎?像莎翁筆下那位丹麥王子:我美呢還是不 美?抑或把說話轉化成戲劇的演出?與其通過一人之口,

不如讓有關人等悉數出場。我們看見那麼一個俊男穿衣 照鏡,追問一個瘋問題,這就充滿喜劇的趣味。半場後 才揭開他的用心。

想深一層,鄒忌起首的演出,是西方文論所謂「諧擬」

(parody),是這個語言對那一個語言的戲仿︰主角是鄒 忌,其實演的是威王,調侃、玩世,戲謔裏卻有深刻而 嚴肅的題旨。難得威王胸襟寬宏,並不以為冒犯。

(26)

3.思考︰篇章之間的關係

初中(《鄒》)與高中(《曹》)的銜接

•文章作法

•層次安排

•敘事寫人

(27)

二、進言之法

相較曹劌的直指主題,人臣更多面 對的是怎樣進言的問題

1.小語破大道的鄒忌

2.真情動人的李密

(28)

進言之法

• 提出甚麼意見?

• 怎樣提出自己的意見?

• 針對不同對像的表達方式

(29)

問題

(1) 怎樣對上位者進言

試對比《鄒忌》一文和下文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

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

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

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

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魏徵《諫太宗

十思疏》)

(30)

(2)怎樣回答君主的提問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

恐已暮矣。」師曠曰:「暮,何不炳燭 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 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 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 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 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

「善哉!」。(選自西漢劉向編《說苑‧

建本》)

(31)

文章作法

層次/先後/繁簡/細節/趣味

(32)

1. 《鄒忌諷齊王納諫》

類比法

「個別」「個別」

• 把兩件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

進行比較、推論,從而得出與之有關

的結論。

(33)

私 畏 有求 鄒忌 吾妻私我 妾畏我 客有求於我 齊威王 宮婦左右,

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莫 不有求於王

結論 我受蒙蔽→王受蒙蔽

(34)

說話的藝術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

「幽默的特點是尖銳而不刻薄,俏皮而不

直露,蘊藏着說話者溫厚善良的氣度和高

超的語言藝術。」(林語堂)

(35)

劉勰《文心雕龍‧諧隱》:「昔齊威 酣樂,而淳于說甘酒;楚襄宴集,而

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

(36)

《鄒忌諷齊王納諫》以小見大

「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 於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 閨房小語破之,快哉!」(吳楚材、吳調侯

《古文觀止》)

張星徽《國策評林》引俞寧世語:「閨門起,

朝廷結,小中見大。思議不到,寫來卻成名

理。」

(37)

進言的成效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 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

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38)

喜隱的威王

另一則齊威王的故事︰一鳴驚人

《史記‧ 滑稽列傳》︰「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

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 ,數使諸侯,未嘗屈辱。

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

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

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 說之以隱 曰:

『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

知此鳥何也?』王曰: 『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

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於是乃朝諸縣令長

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

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

(39)

延伸

問題︰若以類比推理

齊威王類比鄒忌;誰是齊威王的「徐公」?

徐公(徐君平)美於鄒忌

美於齊王

(40)

齊威王生年有多種講法,大抵與秦 孝公同時。

秦公用商鞅變法,國富民強。

若以徐公美於鄒忌,則秦孝公會不 會是美於齊王之人?

齊威王的大度

(41)

2.真情動人的李密

——《陳情表》

怎樣打動晉武帝?

• 悲情與困境

• 對祖母真摯的感情

• 效忠之情

(42)

真情動人

《文心雕龍·知音》:「綴文者情動而辭發,

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

《陳情表》分析中「情深義正」

• 文以情為主,情不真,則作者之心思不摯;閱 者之精神不快。讀《陳情表》而能令人墮淚者,

情深義正故也。惟其情深,則其言痛切暢快;

惟其義正,故能動天地泣鬼神,宜乎千古獨絕

矣。

(43)

「讀諸葛孔明《出師表》不墮淚者,

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

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 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 人必不友。青城山隱士安子順云。」

(趙與旹《賓退錄》卷九)

(44)

《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 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 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盡忠之情

(45)

《陳情表》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

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

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彊近之親,內無應門五 尺之童。煢煢獨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牀 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祭十二郎文》

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

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 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 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

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

二文更貼近現實人生

千古之後,我們仍能感受相同的情感

(46)

(1)述以悲情

父(李密六個月時亡) 母(李密四歳時改嫁) 舅(舅奪母志)

叔伯(既無叔伯)

兄弟(終鮮兄弟)(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

我獨亡。」)

兒子「門衰祚薄,晚有兒息」「二子︰賜、興」

(《晉書》本傳)

親戚(外無期功彊近之親)

(47)

李密VS陶 淵明

誰更窮?

李密︰ 「內無應門 五尺之童」

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 稚盈室,缾無儲粟。」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

稚子候門。」(《歸去來兮

辭》並序)

(48)

(2)對祖母真摯的感情

相依為命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 行;

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49)

(3)表孝更要表忠

《孝經·士章》「以孝事君則忠」

(50)

論據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

特為尤甚。」

(51)

表忠

前有辭不赴命之事

點明不是以蜀臣自居,為求名節,不事異朝。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 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

有所希冀?」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 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52)

反複稱臣,貫穿全文

密言︰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 母志。祖母劉,愍孤弱,躬親撫養。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 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 彊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獨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

常在牀蓐;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逵,察孝廉;後刺史榮,舉秀才;

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郎中;尋蒙國恩,除洗馬。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隕首所能上報。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 書切峻,責逋慢;郡縣逼迫,催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之進退,實為狼

(53)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 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 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 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 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 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 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 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卒保餘年。臣生當隕

(54)

《陳情表》481字,

臣字29見,27次為 李密自稱

《出師表》630字,

臣字15見,11次為

諸葛亮自稱

出師表》

諸葛稱「臣」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 臣本布衣,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55)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生當隕首

《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相齊,其舍人魏子為孟嘗君 收邑入,三反而不致一入。孟嘗君問之,對曰︰『有賢者,竊 假與之,以故不致入。』孟嘗君怒而退魏子。居數年,人或毀 孟嘗君於齊湣王曰︰『孟嘗君將為亂。』及田甲劫湣王,湣王 意疑孟嘗君,孟嘗君乃奔。魏子所與粟賢者聞之,乃上書言孟 嘗君不作亂,請以身為盟,遂自剄宮門以明孟嘗君。 」

死當結草

《左傳.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 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

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 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

(56)

李密上表的成效

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 停召。(《晉書》本傳)

(帝)「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下群縣供其

祖母奉膳。」(《華陽國志》卷十一)

(57)

與初中課程銜接——孝親之道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郁文華章—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套》:「教學設計」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

edu/resources/secondary-edu/lang/culture/C002.pdf

(58)

與高中篇章相互發明

高中第四階段篇章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59)

三、人生的抉擇︰仕與隠、

忠與孝

《孟子‧公孫丑上》︰「可以仕則仕,可 以止則止」

朱自清《唐詩三百首導讀》︰「仕」與

「隱」是唐詩作者們內心之中的一個「情 意結」。

曹劌與李密的抉擇

(60)

1.曹劌的抉擇

自請報國

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 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61)

《東周列國志》

第十六回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

(齊桓公)謂管仲曰:「孤新嗣位,不欲頻受干戈,

請先伐魯何如?」管仲對曰:「軍政未定,未可用 也。」桓公不聽,遂拜鮑叔牙為將,率師直犯長勺。

魯莊公問于施伯曰:「齊欺吾太甚,何以禦之?」施 伯曰:「臣薦一人,可以敵齊。」莊公曰:「卿所薦 何人?」施伯對曰:「臣識一人,姓曹名劌,隱于東 平之鄉,從未出仕。其人真將相之才也。」莊公命施 伯往招之。劌笑曰:「肉食者無謀,乃謀及藿食耶?」

施伯曰:「藿食能謀,行且肉食矣。」遂同見莊公。

(62)

葉適《習學記言》︰「潁考叔、曹劌、燭之 武皆自草莽起,以人材見於春秋。」

顧炎武《日知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我不掛帥誰掛帥,

我不領兵誰領兵」

京劇《 穆桂英掛帥》

(63)

《東周列國志》,髯翁有詩云:

強齊壓境舉朝憂,韋布誰知握勝籌?

莫怪邊庭捷報杳,繇來肉食少佳謀。

(64)

2.李密的抉擇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 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 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 不就職。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 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 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65)

孝子典型

•「 煢煢獨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

常在牀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 臣盡節於陛下 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

喜,一則以懼。」(4.21)

(66)

孝子典型

吳主問蜀馬多少,對曰:「官用 有餘,人閒自足。」吳主與羣臣 汎論道義,謂寧為人弟,密曰:

「願為人兄矣。」吳主曰:「何 以為兄?」密曰:「為兄供養之 日長。」吳主及羣臣皆稱善。

(《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注》引《華陽國志》)

(67)

忠與孝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

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述孝也是述忠

(68)

非不願仕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 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 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 桓,有所希冀?」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

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

短也。」

(69)

少仕偽朝

李密本為蜀漢官員

•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 《古文觀止》評︰「密以蜀臣而堅辭晉命、恐晉

疑其以名節自矜,故作此語。」

(70)

方之游夏

「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晉書‧李密傳》

「他的那些同門將他比作更具有政治示範意義的子游、

子夏, 而不是具有孝道典範的曾參,這似乎也在提醒我 們, 在身邊人看來,李密心中還有比孝道更重要的追求,

他為了實現這些付出了比盡孝更多的努力。」(張廷銀

〈李密《陳情表》中的孝心與宦情——兼及“知人論世”

文學批評方法》(銅仁學院學報,2021年4月)

李密也有實際考量,但另一方面,仍有宦情的李

密願意留家供養祖母,更見其孝心。

(71)

延伸思考︰忠、孝兩難時

李密為蜀舊臣,忠孝沖突相信並不是太大 的心理障礙,反而要向晉主表明自己面臨 忠孝沖突更為重要。

真正遇到忠孝兩難時,你又會怎樣抉擇?

(72)

《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用 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

徐庶覽畢,淚如泉湧,持書來見玄德曰:「某本潁川徐 庶,字元直;為因逃難,更名單福。前聞劉景升招賢納 士,特往見之。及與論事,方知是無用之人;作書別之

,夤夜至司馬水鏡莊上,訴說其事。水鏡深責庶不識主

,因說:劉豫州在此,何不事之?庶故作狂歌於市,以 動使君。幸蒙不棄,即賜重用。爭奈老母,今被曹操奸 計,賺至許昌囚禁,將欲加害。老母手書來喚,庶不容 不去。非不欲效犬馬之勞,以報使君;奈慈親被執,不 得盡力。今當告歸,容圖後會。」

玄德聞言,大哭曰:「母子乃天性之親,元直無以備為 念。待與老夫人見之後,或者再得奉教。」徐庶便拜謝

(73)

《射鵰英雄傳》

第三十八回︰錦囊密令

郭靖見了母親,叫道:「媽!」走上兩步,刀斧手舉刀攔住。

郭靖心想:「此事只我母子二人得知,不知如何洩漏。」

成吉思汗道:「若能依我之言,你母子則享尊榮,否則先將你 母親一刀兩段,這可是你害的。你害死母親,先做不孝之人。

」郭靖聽了他這幾句話,只嚇得心膽側裂,垂頭沈思,不知如 何是好。

拖雷勸道:「安答,你自小生長蒙古,就與蒙古人一般無異。

趙宋貪官勾結金人,害死你的父親,逼得你母親無家可歸。若 非父王收留,你丐有今日?你我兄弟情深義重,我不能累你做 個不孝之人,盼你回心轉意,遵奉大汗令旨。」

郭靖望著母親,就欲出口答應,但想起母親平日的教誨,又想 起西域各國為蒙古征服後百姓家破人亡的慘狀,實是左右為難

(74)

李萍又道:「人生百年,轉眼即過,生死又有甚麼大不了?只要一生 行事無愧於心,也就不枉了這人世走一遭。若是別人負了我們,也不 必念他過惡。你記著我的話罷!」他凝目向郭靖望了良久,臉上神色 極是溫柔,說道:「孩子,你好好照顧自己罷!」說著舉起必首割斷 他手上繩索,隨即轉過劍尖,刺入自己胸膛。

(75)

忠孝兩全

在中學課文裏有哪些忠孝兩全的故事?

第三學習階段建議篇章篇目(文言經典部分)

〈木蘭詩〉

「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

替爺征。」

(76)

〈岳飛之少年時代〉

「父知而義之,撫其背曰︰「使汝異日得為時 用,其殉國死義乎?」應曰︰「惟大人許兒以 身報國家,何事不可為!」

錢彩編次《精忠說岳》第22回,「結義盟王佐假名,刺 精忠岳母訓子」

(77)

結語

1.了解古文敘事之法,思考怎樣用之於今文寫作。

2.設身處地,學習溝通之道。

3.了解古人生活及人生抉擇,反思自己面臨的困

境和機遇。

(78)

延伸學習

1.《古文觀止》

2.古代美男

(79)

《古文觀止》

文言散文選集

清人吳楚才、吳調侯叔侄兩人選編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刊行

上啟東周下至明代,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

所錄者,以左傳、國語、戰國策、禮記、史記之文

較多;兩漢詔策書表點綴其間;後以唐宋八大家之

文為主,明文續其末,均為古籍中精華及名家之代

表作。

(80)

觀止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季札於魯觀《韶》樂,云︰

「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觀覽到此為止。表示所見事物已達盡善盡美,無以復加。

(81)

古文觀止名篇

周文︰《曹劌論戰》

秦︰《鄒忌諷齊王納諫》

六朝唐文︰《陳情表》

(82)

2.美男

「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

修︰長,此言身高。

高注此「昳」欵當作「佚」《離騷》「見

有娀之佚女」王注「佚,美也。」

(83)

古代美男

《孟子.告子上》申人之性善,以及其與禽獸相異者幾希之理。其 中有云:

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於聲,

天下期於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於子都,天下莫 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口之於味也,有 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

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 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我國古代有不少膾炙人口的美男子,如潘岳、蘭陵王、宋玉、衛玠等。

其中《世說新語》載錄潘岳和衛玠的事跡頗為耐人尋味,趣味盎然。

春秋時代,鄭國之子都可謂當時美男之代表人物。公孫閼,字子都,

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為鄭國公族(姬姓),乃古代著名美男。

(潘銘基

(84)

課文中的另一位八尺美男

陳壽《三國志‧蜀志· 諸葛亮傳·陳壽表》︰ 「少有 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 人異焉。」

《三國演義》

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讎」

「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一百一十六回「鍾會分兵漢中道,武侯顯聖定軍山」

「是夜鍾會在帳中伏幾而寢,忽然一陣清風過處,只見一 人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面如冠玉,脣若塗朱,

眉清目朗,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真值表必須在關鍵字table table table table及endtable endtable endtable之 endtable 間。. 

 學生能圍繞主題說話,能運用連接詞略述 事情的經過,高年級學生可以用較多形容

理論,則認為人的情緒不是單純由事件本身引發的,更多是由當事人對事件的 理解或看法而引起的。ABC 理論的 A 是指誘發事件 (Activating

 個人短講部分(看圖說故事和口頭報告)設五項 評審準則︰「能清楚講述不同類型的故事和

Segmented Bushy Path 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文件結構的切割 (Text Segmentation),也就是分析文件內容並將文件內容切割成幾個具有代 表的結構。Text Segmentation

第一課節:介紹成本會計和解釋成本概念及詞彙 第二課節:了解用於編製財務報表的不同成本分類

為了讓行動客戶端可以順利地取得所需的資料項,index bucket 必須能夠引 導行動客戶端一步一步的拿到所需的資料項,因此在廣播結構中的

將產出鍊輸入後,各訂單會依其最有利的時間排定 其生產順序,因此會發生個訂單擠在同一天等產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