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厦门闾里记忆》PDF下载_PDF扫描版下载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厦门闾里记忆》PDF下载_PDF扫描版下载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厦门闾里记忆>>

13位ISBN编号:9787561529423 10位ISBN编号:7561529422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时间: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卢志明

页数:257

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www.tushu007.com

(2)

前言

历史透过城市建筑形态,发出了巨大的回响,诉说着变迁与衍生,那一圈又一圈荡起的涟漪,就像记 忆的年轮深犁在城市的脸庞上,勾勒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前生与今世。

我们浏览不同年代的建筑,有如翻看城市匆匆走远而又来不及褪下背景布幕的活剧一样,不经意间探 视了我们居住的城市曾经上演的剧情,找到了我们居住的城市发展的脉络,梳理了我们祖辈拓疆辟土 的路径,连贯了先民们约定俗成的市井文化。

《厦门日报》是一份与这座美丽的港城共同成长的主流报纸,她始终胸怀着关注厦门,服务厦门的理 想宗旨。

当厦门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与所有历经旧城改造的城市一样,必须面对如何让展现城市人文血脉的 形态标本一一历史风貌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并发挥功用时,《厦门日报》站出来了,她及时把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整合刊发,策划组织了政府与市民的座谈活动,有效地沟通了上下 关系,形成最好保护利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共识与行动。

其实,更多的时候,新闻媒体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政府。

百姓想说的,政府想做的,通过这条特殊的管道上传下达,可以很快取得认识一致的效果。

都说“种子在适温的土壤里萌芽,策划在碰撞中闪现火花”。

一个好的新闻策划是新闻人梦寐以求的。

在我们幸运的背后是执著的精神——始终做读者最亲近的朋友——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说。

这个策划的执行团队——《厦门日报》周刊部的编辑们个个是业务的好把式,卢志明是他们中的一员

这个部组建时我出任主任,“讲述老房子的故事”选题确定后,我指定卢志明参与,实事求是的说,

那时的他并没有特别显露在乡土民俗的采编专长,但是我明确要求他应该从这方面突破,甚至提出他 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事隔多年,现在想来,当时的选择也不是“拍脑袋”的,一来在平常的接触中,知道他对厦门民俗民 风收集的爱好;二来当时他没有找准自己业务主攻方向,在以前的部门一直不受重用。

只要我们给予阵地指明目标,他会把握机会,努力表现的。

我的话他是有听进去的,从此也非常的“吃志”,交办的任务全力去做。

我不时的给他加油鼓劲,出主意提建议,也把交给他的阵地由专栏扩大到专题直至专版,给了他潜心 收集研究乡土素材的机会时间和交流平台。

谈论起《厦门日报》2001年期间特别策划的关注社会民生话题的“讲述老房子的故事”系列报道活动

,同行和读者至今津津有味。

在我看来,这次策划不仅引发了冰点问题成热门话题,更重要的是引领社会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城 市居住文明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每一座古建筑其实都是城市生命进程中的一个节点,揭示着 居住群落对城市的一种慎终追远的契机。

在一次世界建筑师的学术会议上,与会发言者同时提到中国的旧城改造模式。

专家认为,“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同时,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破坏”。

他们指的“破坏”就是成片推倒的旧城改造。

建筑专家指出,建筑是石头书写的历史,人们谈到保护历史风貌建筑,喜欢算经济账,认为这是花钱 不讨好的事,“其实,它们产出的效益往往高于地产商算盘里的数字”。

厦门一位知名作家曾举了上海那座小小的城隍庙为例,说明它“造就了一个繁华的世界,活跃的商贸 循环至今仍在围绕着它不断地做大”,推动城市旅游资源的增值。

城市规划难就难在如何达到一种发展与保护的协调。

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厦门日报》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用“挑担子”做了形象比喻:一头是做大 城市经济总量,一头是传承城市人文血脉,如果没有找到平衡点,城市经营的路子免不了磕磕碰碰。

他还提醒在座的政府部门官员,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保护老房子的意义超越了它的实 用价值。

如果历史动不动就被推土机整页整页地推翻消失,巨大的浪费不说,城市看不到自己历史的传承和发

Page 2

(3)

展轨迹,永远都在浮动没有根基。

顺着这个说法,保护老房子就是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保证城市有序的发展。

一座老房子的拆倒,就是带走一段历史,就是封堵一道时间隧道的源头,我们不能让开发商的利益驱 动割断人类历史的脐带。

可喜可贺,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们重新发现智慧,重 新认识生态,重新发现相处,重新认识取舍,城市经营回归文明构建本意,回归城市发展溯源。

《厦门文史丛书》编委会把卢志明采访撰写的《厦门闾里记忆》编列其中,慧眼独具,功德无量。

翻看图文并茂的书样,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仿佛推开历史一扇扇沉重的宅门,走进一个个真 实的霎那,古城年轮、阊巷屐痕、海天情愫、文采风流,四个篇章依次展开,移步换景,美轮美奂。

掩卷遐思,我完成了参与古城辉煌岁月的欢愉,体味了先民筚路蓝缕的辛苦,感悟了造屋推时算秒的 用心,窥视了族亲年节礼数的奥秘,明白了两岸五缘六求的真切。

就像登上华山天险下来站在回心石下,再回首翘望那干尺险峰,连自己都无法想象是怎样爬过来的一 样,卢志明手捧自己的书稿一定感慨良多,但是他一定记起这座岛城给予的厚爱,一定记得挫折失败 给予的磨练,一定感谢厦门日报社同仁给予的鼓励,一定感念亲朋好友给予的关心。

斯大林说,伟大的目标能造就非凡的人才。

我想,他是以学术成果回报了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

江曙曜2008年1月15日

(4)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厦门本土历史地理人文的专题采访和报道,以亲访、亲见追溯厦门城市历史、人文 发展轨迹,追寻厦门与台湾深厚亲情,探寻掩藏民间之闽南历史文化遗存,因整理结集成书。

翻看图文并茂的书样,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推开历史一扇扇沉重的宅门,走进一个个真实的霎 那,古城年轮、阊巷屐痕、海天情愫、文采风流,四个篇章依次展开,移步换景,美轮美奂。

Page 4

(5)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古城年轮 漫步提督府后花园 闽海关故地江夏堂 埭辽水库的周凯遗迹 祥店古村走笔  重见天日的风动石 胡里山古炮台揭密 漳厦铁路承载百年梦想 皇渡庵的唐宣宗遗迹 探询鼓浪屿

“领事馆”和“公馆”遗存 波光帆影忆当年 一曲绵延百年的长歌 一座连通四海的商桥 曾山:

石奇林秀蕴人文 湖边水库“浮出”谜团 马銮浪涛绘诗章 许庄的最后一个新春 厦门古窑辉煌与 失落 港城百年 穿越时空再现闾巷屐痕 中山公园屐痕 探寻百家村掩藏的史迹 海渡传奇天一楼  中西合璧的红砖楼 普佑街:挥不去的情结 老街上追寻抗日遗迹 涛声遗韵美头社 闾巷深深有 大观 五通古宅故事多 沧江古厝与“鲈鳗东舍” 走进“浯水流芳”的村庄 小嶝:掀起盖头见大 观 五娘的故里在海沧 春风徜徉古驿道 都市边缘的嘉福古寨 豪山的祠堂与古塔 金柄的古樟与 古碑 寻觅厦门土楼海天情愫 厦台探源,从洪本部开始 鹭海滔滔连台郡 卢厝:洋风乡粹构华堂  鹦哥名楼建筑奇葩 一座老房子两代兴学人 台湾“茶叶大王”的诞生地 余氏小宗与塘边三楼  鼎美关帝连台南 厦门岛上的“金门”古炮 沧海横流陈门之雄 出洋通番古新垵 马巷窗东:洪晓 春故里 “山顶头”的华侨创业史 大嶝岛上的“金门县” 同安朝元观 台湾邵氏的祖地柑岭村文 采风流 在老街品味人文魅力 时尚光影下的桥亭 盐溪街,飘逝的风流 探寻刘海粟的鹭岛印迹  淘洗人文星光的洪明章 五通“敬海境”不忘“好兄弟” 探访卢戆章故里古庄 世大夫第、大夫第  许厝:鲁藜故乡振文风 民居里的贞寿牌坊 古树青青古戏悠悠 尚武之乡丙洲的南音情结 石狮 凤狮守护厦金两门 陈喜亭:宣勤海外扬文采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6)

章节摘录

插图:漫步提督府后花园走进工人文化宫后面的厦门古城墙遗址,这里有古木参天、奇岩怪石,鸟叫 虫鸣,一下子恍若进入了时间隧道,这一带正是历史上福建水师提督府的后花园,掩藏了一段闽台共 治的渊源。

在清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闽台两地同属于一个军事体系,台湾作为福建水师五镇之一,其总兵由福 建水师提督节制。

现在我们置身于厦门古城墙遗址里,这一带即为福建水师提督衙门后花园。

尽管被历史的风雨冲刷了300多年,我们从一些遗存上依稀可以追寻到当年那些叱咤两岸风云、署理闽 台军务将军们的风采。

在一块巨石上,镌刻着“瞻云”二字,为当年驻节厦门的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所题。

甘国宝曾任台湾总兵,清高宗诏谕:“此系第一要地,不同他处、非才干优良见识明澈者不能胜任”

在台期间,甘国宝奉令严守海疆,驱除外寇,巩固海防,并深入民间特别是原住民地区,了解民众疾 苦、熟悉当地民情,倡导礼仪,鼓励耕种,促进了迁台居民和当地原住民的团结和睦,使“兵安其伍

、民安其业”。

当他调任福建水师提督时,百姓送万民旗、万民伞,同舟送至鹿耳门。

而“瞻云”二字也涵蕴了这位将军怀念台湾之意。

曾有专家告诉我们,在现厦门市图书馆中山公园分馆的道台衙门旧址,可能也是一处闽台共治的台厦 兵备道旧址。

这个地方距水师提督府不过数百米之遥,确切地说,这是设立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兴泉永道署 旧址。

此地本名柳树河,解放初期还保留着一些道署的古建筑,可惜毁于“文革”。

关于台厦兵备道的旧址所在地,说法不一,有的专家认为兴泉永道就是在台厦兵备道的原址上建立,

二者所处的是同一个地方,因为古代官署地址一般比较稳定,变动的可能性较小。

在旧址上,我们另外发现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攻陷厦门,霸占了这个道署,

并于道光二十五年将其拆毁,改建洋楼,作为领事馆。

当时,厦门人民坚持不懈地展开反抗侵略的斗争。

同治二年(1863年),清政府收回道署旧址。

翌年,道尹曾宪德召工拆除洋楼,重建道署,并将这一段历史刻石存记。

Page 6

(7)

后记

厦门自明洪武十五年建城,就一直浸润在海洋气息之中。

清道光年间,兴泉永道周凯总纂《厦门志》即指出:厦门东抗台澎,南连百粤,人烟辐凑,梯航云集

,是为东南第一大都会。

况且海道通大洋,自古厦门人喜为弄潮儿,过台湾,下南洋,“贫者为佣,搏升斗自给;富者挟资贩 海,得捆载而归。

”辟为通商口岸后,此风尤甚。

数百年来,中华文化由此向海外传播,西洋文化随波涛在此交汇,使得这座港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记 忆,这其中有辉煌,有喜悦,有坎坷,有酸楚……这些记忆就掩藏在古城老屋,掩藏在闾里街市,掩 藏在岁月深处……形成了本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厦门日报专刊的编辑、记者,几年来一直从事着本土地理人文的专题报道,与历史研究不同的是

,新闻工作更注重从新的视角中挖掘最受多数人关注的本土文化,从民众中,从资料外发现被掩藏的 历史人文,更重视历史文化的当代回响,让人们轻松地感知生动真实的历史文化。

书中每个篇章,每个发现,每个追溯都是亲历现场的采写,有的则是几番深入调查的展获。

今春适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厦门市委员会编辑厦门文史丛书,主编洪卜仁先生一再鼓励,

给予指导。

因此,从近几年来本人采写的相关专题中选其精粹,融入新成分,进行重新撰写而成。

敢不揣卑陋,奉付梨枣。

本书的编撰可追溯到2002年3月,当时厦门日报周刊推出“讲述老房子的故事”系列。

总编辑李泉佃先生当时即指出:厦门日报应关注厦门的文脉,厦门的历史。

时任周刊部主任,现任厦门日报副总编江曙曜先生撰写的“公开的稿签”中更畅言:“为厦门留住历 史文化的传承和进步的轨迹,让厦门成为有故事的城市,这是家园的幸事,儿孙的福祉。

”在此要深深感谢日报总编李泉佃,深深感谢江曙曜副总编在百忙中为书作序,深深感谢洪卜仁先生 不弃细流,多次为本书修改校正史实,深深感谢厦门日报周刊历任领导的支持,尤其要感谢:厦门市 政协“厦门文化从书编委会”的指导与支持。

取善辅仁,皆资朋友。

几年来,同仁郑宪、友人白桦、李世平、林剑影等一直为留住这些历史记忆怀着热情参与到其中,殊 为难能可贵。

多位文友参与了采写,其中吴慧颖、许丹加入本书的编辑,李文轩、杜小霞、沈冬丽、董祝梅、陈凌

、高浔、李玉玲、许立秋、颜有能、郑春萌、郭彩蓉、刘琴、书村、沈毅玲、叶龙杰、黄熙雯、向雯

、侯功挺、陈瑶、罗维维、李斯蕻等都曾相濡以沫,深入闾里,用脚撰文。

而张再勇、吴鹤立、林静灿、张晓良、黄颂华、黄天赐、林庆明、黄伟生、曾波、陈珍铃、陈和杰、

卢合浦、廖艺聪、张亚狮等诸多读友都曾提供极有价值的线索,在此深表谢忱。

厦门这座港城的历史人文可以远追盛唐,人文积累的丰厚,我们对闾里记忆的搜寻也还很有限,仓促 成书疏漏难免,还有望方家指正。

随着时间的延伸,将有更多的记忆等着你我共同发掘,为厦门历史文化共同来积累。

卢志明于2008年春

(8)

编辑推荐

《厦门闾里记忆》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Page 8

(9)

版权说明

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www.tushu007.co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前言第一章 印度美术的起源 第一节 哈拉巴文化 第二节 雅利安人的登场 第三节 印度宗教的起源第二 章 帝国的美术 第一节 辉煌帝国的美术 第二节 外来美术影响时代

前言第一章 多元化的艺术时代 第一节 续写古典艺术的辉煌 第二节 红极一时的罗马式第二章 进发艺 术之花 第一节 尖拱的魅力 第二节 巧夺天工 第三节 如临幻境第三章 哥特式在欧洲

过人的天赋使他获得了暨殊荣,包括威廉卡培尔国际钢琴比赛金奖、范・克莱本演奏奖;他曾与皇家

阅读指南国学与我们同在编者的话诗品序卷上古诗汉都尉李陵诗汉婕妤班姬诗魏陈思王植诗魏文学刘

在阿富汗库纳尔省山区发动的“红翼行动” 是美国海豹4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至今仍有许多没

——自由撰稿人 玄元不惑 《神游》以小说的笔法,写出了人生中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并在故事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

也有对“他者”对于自己人生意义的记忆,前者如:《年轻的北大教授》(陈翰笙)、《我的抗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