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政策檢討與效益評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政策檢討與效益評估」"

Copied!
2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GRB 系統編號: PG10705-0081

機關計畫編號: 1074000574

「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政策檢討與效益評估」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委託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 108 年 1 月

(2)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107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GRB 系統編號: PG10705-0081

機關計畫編號: 1074000574

「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政策檢討與效益評估」

委託機關:勞動部

委託單位:勞動力發展署 研究主持人:李淑媛 副教授

計畫研究單位:致理學校財團法人致理科技大學 印製日期:中華民國 108 年 1 月

※本研究報告僅供參考,不代表本部意見。

勞動部編印

(3)

中文摘要

為因應創新經濟時代的人才需求,我國政府積極引進外籍人才,

大幅調整僑外生留臺就業政策,2014 年起實施「評點配額制」,亦即採 多元審核標準,核發僑外生留臺工作許可。評點制度實施後,不僅來 臺讀書之僑外生人數增加,留臺工作人數也增加,顯示實施評點制確 實發揮「增量」的效果。僑外生來臺修讀之學科以商業及管理學門最 多,且呈現逐年遞增;其次為工程及工業工程學門,但在此學門修讀 人數有逐年減少的趨勢,從「留才」的角度來看,實施評點制之後,

留下來工作的僑外生是否為我國所需要的人才,需進一步深入討論。

故本計畫透過探討僑外生畢業後之留臺工作意願、就業動向、欲從事 之行業別、期待勞動條件與就業環境等議題進行分析與探討,並針對 評點項目之適宜性與評點制執行效益進行評估。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瞭解在我國就學之大學以上應屆畢業僑外 生來臺求學動機、在臺學習表現、以及畢業後之動向。運用次級資料,

比較分析自 103 年至 106 年經勞動部許可評點制與經一般資格留臺工 作之僑外生,在所從事工作之行業別、勞動條件、受雇期間、就業趨 勢等面向。透過焦點座談,瞭解專家學者、相關政府機關代表、以及 經評點制留臺之僑外生、雇主、學校等利害關係人,對評點制實施成 效與影響的看法,以及對相關政策之建議。藉由文獻分析,瞭解美國、

澳洲、日本等國家在延攬外籍學生與畢業後留下來工作之相關政策措 施。彙整上述研究結果,分析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政策檢討與效益評 估,並提供政策調整建議。

依據次級資料分析發現,近年來僑外生來臺就學人數增加,且就讀

(4)

科系以管理類為主,而實施評點制度後留臺就業的僑外生人數增加,

且在臺工作產業以批發零售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居多。

依據文獻分析、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及焦點會議座談等方法蒐集資 料後發現,在僑外生畢業留臺工作意願方面,整體而言,僑外生對於 留臺工作具有意願且人數與比例持續上升。在留臺工作主要原因的部 分為喜愛臺灣的生活環境,問卷調查、深度訪談與焦點會議呈現大致 相符的結果;而第二順位的留臺工作原因依據問卷結果為,先在臺灣 獲取工作經驗後,再去其他國家發展,透過深度訪談及焦點會議座談 進一步探討去其他國家發展的原因,主要包含返回母國或求取更高薪 資。基於此一僑外生的就業意向,對於未來國際攬才及留才方向,可 著力於提高首次留臺工作的僑外生人數,並鼓勵學校及企業結合,增 進生產力。此外,持續觀察僑外生留臺工作的時間長久、薪資與職位 的變化,則有助於評估評點制對於留臺工作人力素質的長期效益。

本計畫依據前述研究發現,研提評點制政策修正建議,供政府相 關單位未來規劃政策措施之參考。結論包含下列七點:

一、評點制度實施後,留臺就業僑外生整體人數增加,其中申請一般 資格留臺工作者以教育業、製造業為主,申請評點制留臺工作者 以批發零售、製造業及專業科學技術服務業為主;女性僑外生留 臺工作者亦逐年增加。顯示評點制之實施尚能符合政策方向,惟 就業產業屬性之知識或技術內涵低於過去以一般資格留臺就業者。

另由於薪資限制放寬,明顯可見一般資格留臺就業僑外生較評點 制留臺就業僑外生之薪資較高,顯示人力素質有所轉變。

二、僑外生留臺後所從事的工作雖以專業人員為主要職類,由於語言 優勢使僑外生主要工作內容常與海外業務需求導向有關,而與產

(5)

業領域知識或專業技術涵量之關聯性低,產業別亦較以服務性質 的產業屬性為主。

三、受訪留臺工作僑外生對其現職的滿意度問項中,以在臺工作的勞 動條件滿意度相對其他項目低,但檢視即將畢業有意願留臺工作 之僑外生其對未來工作的期許除希望為全職工作外,其可接受輪 班與加班的佔有 7 成,顯現僑外生對於臺灣就業環境的了解不足,

可能存在認知上的落差,因而已畢業在臺灣工作後轉職僑外生主 要轉職因素為想要擁有較好的工作環境。

四、評點制對於企業聘用無工作經驗之僑外生確實可發揮作用,但亦 可能因此而較不易評估未具工作經驗者之工作能力,是否符合企 業所需,較不易確保人力素質。

五、我國在僑外生來臺就學時欠缺科系管制,且未重視僑外生在校的 學習成就,亦即源頭沒有把關的情況下,再因為實施評點制而降 低留臺工作的門檻,留臺就業的人力素質無法維持,所從事的工 作無法與國家產業發展契合。

六、僑外生及企業對於評點制制度在各項目內容、申請流程等相關事 務理解認知程度仍較為不足,行政程序、認定標準等仍為僑外生 及企業較感困難的主要問題。

七、美澳日各國對於外籍生留國工作著重於重點發展產業優先留用,

且持續更新調整制度以因應需求與變化。

基於前述研究結論,提出有關僑外生留臺就業評點制的具體政策 建議,說明如下:

一、建議評點制對於各項目之說明,應透過專屬廣宣管道進行宣導,

(6)

外生及企業所了解。 對於各項目之佐證資料可建立範本供參,使 認定標準更加一致性。

二、評點制宜對應我國產業發展之策略目標與人力需求,建立產業會 商機制,針對產業需求分析,確認可由外國人才補充之職缺供給 與需求情形,建議參與會商之利害關係人宜包含施政相關部會、

企業代表或團體(含國家重點發展產業代表、創業拔萃產業代表 等)、學校相關單位(含國際事務、職涯發展等),並應持續追蹤 外國人才對於我國產業發展投入效益,以便於回饋進行滾動式政 策調整。

三、對於評點制度項目與流程之改善,可使申請程序簡化易於操作。

(1)重新申請之案件,應朝向簡化的方式進行調整,在現有的線上 送件系統中加入檔案檢索功能,或紙本送件者可將送件之應備資 料上傳建檔,如遇申請者再送件時,相同文件則可自行檢視異同 之處,可免再附,以增加系統操作及紙本送件審核之便利性。

(2)各項評點項目與配分比重需重新檢視,如現行工作經驗的評分 僅以 1 年未滿 2 年工作經驗得 10 分及 2 年以上工作經驗得 20 分,

以業者與僑外生之觀點認為,可納入工讀與實習經驗,得部份分 數,以利應屆畢業生(多數沒有正式工作經驗)申請留臺工作,

並可透過此方式,增加僑外生與企業接觸的機會。

(3)他國語言能力之認定,除了國際上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之外語能 力測驗,若有其他國家語言未有認證測驗者,將形成認定上的困 難而無法取得分數,且該語言取分是否與其專業能力有關,則可 能未能達到政策目標的目的性,建議可酌予刪除或加以調整。

四、加強僑外生申請來臺讀書之把關機制,如科系別符合產業發展,

(7)

並預先調查其留臺工作意願或期待得到的資訊,製作評點制相關 資訊宣導影片,於來臺就讀之前即給予學前引導說明,介紹來臺 生活適應、來臺工讀相關資訊、評點制內容與申請流程、工作權 益、申訴管道、應遵守法規,及相關就業措施與資訊管道等。

五、重視僑外生在臺學習表現,國內各大學學系均相當重視學生學習 成效與就業之連結,透過關心僑外生的專業領域知識學習情形,

並銜接見習實習作法,使優秀的僑外生提前接觸企業,並了解企 業之職場現況。

六、建立僑外生專屬就業 e 化平台,讓企業徵才資訊透明化,學生可 得到充足的就業職缺資訊,避免學校端與企業端資訊不對稱,有 效提昇僑外生就業媒合成功率。

七、基於研究限制之資料完整性考量,建議可將勞保勾稽資料與學校 之資料庫再加以比對串連,有助於未來僑外生留臺就業後流動情 形的追蹤,例如科系別、就讀年數、來源國對於留臺就業後之專 業職務、職位、薪資等工作變化情形進行關聯分析。

八、美國移民局為外籍申請工作者之主要資訊平台,建構完善的工作 簽證申請、稅務等內容,且部分的重要網頁內容提供包含繁體中 文、印度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等各國語言版本選項,有助 於各國人士取得一手資料;日本入國局官方網頁亦有中文版本可 供參考。此外,美國移民局平台網頁並運用即時線上人員進行問 答,可免除時差及跨國詢問之電信費用支出。因此,建議我國在 評點制相關辦法亦於網站中提供多語言版本供僑外人士參考,開 發人工智慧之線上即時問答功能亦可考慮採用之。

關鍵字:評點制、僑外生、留臺工作、政策評估

(8)
(9)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and econom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introduced foreign talents and substantially adjusted the employment policy for foreign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foreign students of Chinese origin to stay in Taiwan. This study refers to foreign students, including foreign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foreign students of Chinese origin. The following will be referred to as foreign students. Since 2014,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has been implemented, that is, the multi-audit standard has been adopted, and the work of foreign students has been issu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not only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who came to Taiwan to study increased, but also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stayed in Taiwan increased, indicating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did play an

"incremental" effect. The subjects of foreign students who come to study in Taiwan have the most commercial and management subjects, and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second is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However, the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this school has been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whether the foreign students who are not willing to stay and work in Taiwan, further discussion is needed. Therefore, this projec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issues such as the willingness to work in Taiwan after graduation, the employment trends, the industries to be engaged, the expected labor conditions and th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implements the appraisal and New Scoring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projects. Benefits are assessed.

This study appli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motives for studying abroa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motivation to study in Taiwan, the performance in Taiwan, and the trend after graduation. Using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who have been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Labor, in the New Scoring Citeria and the general qualifications to stay in Taiwan from year 2014 to 2017.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applicants are including the industry, working conditions, employment period, employment trends, etc. Through the focus group discussion, 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opinions of experts, scholars, representatives of relevant government agencies, foreign students, employe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ffair

(10)

system, and opin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as well as suggestions on relevant polici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we explored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ustralia,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recruiting foreign students and leaving work after graduation.

Consolidate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analyze the policy review and benefit evaluation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employment system, and provide policy adjustment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coming to Taiwan has increased, and the area is mainly based on management.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who have been employed by Taiwa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has increased, and the industry in Taiwan has been wholesaled. Retail,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ervices are mostly.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it wa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the willingness of foreign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Taiwan universities, foreign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stay in Taiwan and the numbers and proportions continue to ris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work in Taiwan are Taiwan's living environment, the second reason is to develop work experience in Taiwan and then go to other countries to develop.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the plan proposes amendments to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for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government planning policies. The conclusion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even points:

1.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who have been employed in Taiwan has increased. The applicants for foreigners working in Taiwan are more in edu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applicants for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are more of wholesalers, retailers, manufacturing and profess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es. The number of female foreign student applicants has also increased. It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can match the policy direction, but the knowledge or technical level of the employment industry attribut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ast. In addition, due to the salary restriction loosening, it is obvious that the general qualifications for the employment of Taiwanese foreign students are higher.

2. The job categories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workers are mainly professionals.

Due to language advantages, the main job content of foreign students is often related to

(11)

the orientation of overseas business needs, and may be related to industrial domain knowledge or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The correlation is high, and the industry is mainly on the service industry.

3. Among the respondents of the question survey of foreign students who are working in Taiwan, the satisfaction of working conditions in Taiwan is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in the questionnaires, but the foreign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stay in Taiwan are going to work for future work. In addition to hoping to work full-time, it is expected to account for 70% of shifts and overtime. It shows that foreign students hav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aiwan's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there may be cognitive gaps. Therefore, they have graduated from Taiwan and transferred to foreign students. The main transfer factor is to have a better working environment.

4.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system can play a role in the employ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with non-work experience. However, it is not eas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as long as it may be difficult to assess the work abilities of those who have no-work experience, whether or not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5. When attracts foreign students to Taiwan, it lacks university department control, and also fail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s of foreign students. It means that the source has not been checked. The threshold is that the human quality of the employment of Taiwan is naturally unsustainable, and the work it undertakes naturally cannot be compat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

6.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collected in this project, the review improvement is included. The review of the New Scoring Citeria system can be considered through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department's control and process.

7. United States, Australia and Japan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stay in their countries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ority industries, and continue to update the adjustment system to respond to needs and change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specif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as explained below:

1. The proposed commentary system for the description of each project should be promoted through the exclusive pipeline, so that the evaluation projects such as

(12)

are better known to overseas Chinese and enterprises.

2.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should meet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manpower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establish an industry consultation mechanism, and include relevant ministries, enterprises (including national key development industries, entrepreneurial industries, etc.) and education sector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career development affairs, etc.), and should continue to track the impact of foreign talents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feedback for rolling policy adjustments.

3.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program and process (1) The case of re-applying should be adjusted in a simplified manner, and the file retrieval function should be added to the existing online delivery system, or the paper sender can upload the documents for delivery, if applicable When the re-delivery is sent, the same document can be checked fo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can be re-attached to increase the convenience of system operation and paper delivery review.

(2) The proportion of each projec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ints to be reviewed needs to be re-examined. If the current work experience is scored with only 10 points of work experience of less than 2 years in 1 year and 20 points of work experience of 2 years or more, the employer and the foreign students considered that it can be included in the work and internship experience, and some scores can be used to facilitate the recent graduates (most of whom have no formal work experience) to apply for staying in Taiwan. In this way, the opportunities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contact with enterprises can be increased.

(3) The identifica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other countries, in addition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in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raining and Testing Center, if there are no certification tests in other countries' language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obtain a score. I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is concerned, the purpose of the policy objective may not be achieved, and the recommendation may be deleted or adjusted as appropriate.

4. strengthen the check-up mechanism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apply for admission to Taiwan, such as the department's compliance wit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e-investigate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willing to work on or hope for, and produce information on the commentary system. Before attending Taiwan, That is to give

(13)

pre-school guidance instructions, introduce the life adaptation to Taiwan, work related information to Taiwan, the content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work rights, complaints pipeline,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and related employment measures and information channels.

5. universities’ facult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ink between student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employment. They learn about the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field knowledge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connect with the internship practice to make excellent foreign students. So they are exposed to the company in advance and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s workplace.

6. establish an e-platform for overseas employment,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can be transparent, foreign students can get full employment information, avoid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ombined power of overseas Chinese employment.

7. Based on the data integrity considerations of research restric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labor insurance data and the school's database be linked in series to facilitate the tracking of the employment path of foreign students, such as department, the number of years of study, the source country's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the professional positions, positions, and salary after the employment of Taiwan.

8. The US Immigration Service is the mai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foreign applicants, and has established a complete work visa application, taxation, etc., and some important webpage contents are availab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indi, Spanish, Japanese, Korean and other languages. The option will help people in all countries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Japan Immigration Bureau also has a Chinese version for reference. In addition, the USCIS platform page uses Q&A with instant online staff to eliminate telecommunications charges for jet lag and cross-country enquiri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methods of the rating system in Taiwan also provide multi-language versions on the website for reference by overseas Chinese. The online Q&A function for develop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also be considered.

Keywords: New Scoring Criteria, foreign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14)
(1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VII 目 次 ... XIII 表目次 ... XV 圖目次 ... X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 ...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12

第六節 章節安排 ... 13

第二章 我國僑外生來臺就學與就業狀況 ... 14

第一節 僑外生在臺就學情況 ... 14

第二節 僑外生在臺就業情況 ... 23

第三節 本章小結 ... 35

第三章 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政策檢討與效益評估 ... 37

第一節 應屆畢業之僑外生畢業後留臺就業意願之分析 ... 37

第二節 已經畢業留臺工作之僑外生就業狀況分析 ... 58

第三節 對評點制度之檢討 ... 6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 79

第四章 各國經驗之探討 ... 81

(16)

第一節 美國經驗 ... 81

第二節 澳洲經驗 ... 90

第三節 日本經驗 ... 94

第四節 本章小結 ...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8

第一節 結論 ... 108

第二節 建議 ... 112

參考文獻 ... 114

附件一、僑外生問卷 ... 118

附件二、僑外生訪談題綱 ... 127

附件三、雇主訪談題綱 ... 128

附件四、深度訪談紀錄 ... 129

附件五、座談會議紀錄 ... 178

附件六、他國評點制計分方式 ... 201

附件七、聘僱在臺畢業僑外生工作評點表 ... 206

附件八、期中報告審查意見辦理情形對照表 ... 207

附件九、期末報告審查意見回覆表 ... 210

(17)

表 目 次

表 1-1、研究項目與資料分析方法對應表 ... 6

表 1-2、受訪者的性別 ... 8

表 1-3、受訪僑外生就讀學位分佈 ... 8

表 1-4、受訪僑外生就讀學校類型分佈 ... 9

表 1-5、受訪僑外生主修領域 ... 9

表 1-6、受訪僑外生來源國-以新南向國家與非新南向國家來分 ... 10

表 1-7、受訪僑外生主要來源國…. ... 10

表 2-1、大專校院外籍學生主要來源國家/地區……….17

表 2-2、 2008-2017 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類型……….…18

表 2-3、104 學年度-106 學年度僑外生修習學科類別………21

表 2-4、104 學年度-106 學年度僑外生修習學科類別-依僑生、外籍生與 陸生分類 ... 22

表 2-5、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情況 ... 24

表 2-6、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佔當年度畢業人數比例 ... 24

表 2-7、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以性別來檢視 ... 25

表 2-8、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學歷分布 ... 26

表 2-9、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統計-以工作地點來檢視 ... 27

表 2-10、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統計-以申請留臺工作 時間來檢視 ... 28

表 2-11、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平均實質薪資 ... 30

(18)

表 2-12、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平均實質薪資與學歷交

叉分析 ... 30

表 2-13、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工作僑外生高薪比例交叉表 ... 31

表 2-14、2014 年至 2017 年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平均實質薪資低於初任 專業人員平均薪資比例 ... 32

表 2-15、影響僑外生留臺薪資因素迴歸分析 ... 33

表 2-16、2014 年至 2018 年 7 月申請留臺就業僑外生行業分布狀況-依 申請留臺工作方式檢視 ... 34

表 3-1、受訪僑外生畢業後是否願意留在臺灣工作 ... 42

表 3-2、受訪僑外生畢業後是否願意留在臺灣工作-依性別來檢視 ... 42

表 3-3、受訪僑外生畢業後是否願意留在臺灣工作-依來源國來檢視 . 42 表 3-4、受訪僑外生畢業後是否願意留在臺灣工作-依學校類別檢視..42

表 3-5、受訪僑外生畢業後是否願意留在臺灣工作-依就讀學位檢視 . 43 表 3-6、受訪僑外生畢業後期待薪資待遇與申請核可薪資之比較 ... 43

表 3-7、受訪僑外生畢業後是否願意留在臺灣工作-依就讀領域檢視 . 43 表 3-8、受訪僑外生想要留在臺灣工作的原因(複選) ... 44

表 3-9、受訪僑外生想要留在臺灣工作的原因-以來源國來檢視 ... 44

表 3-10、受訪僑外生在找工作時遭遇的困難(複選) ... 45

表 3-11、受訪僑外生不願意留在臺灣工作的原因(複選) ... 46

表 3-12、受訪僑外生不願意留在臺灣工作的原因-依來源國檢視 ... 46

表 3-13、受訪僑外生選擇來臺讀書的原因(複選) ... 49

表 3-14、受訪僑外生選擇來臺讀書的原因-依來源國檢視 ... 49

表 3-15、受訪僑外生在臺學習成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 50 表 3-16、受訪僑外生在臺求學經驗對僑外生未來的工作有沒有幫助.50

(19)

表 3-17、受訪僑外生是否有工作或實習經驗 ... 50

表 3-18、影響僑外生留臺因素迴歸分析 ... 51

表 3-19、受訪僑外生選擇留在臺灣工作最想從事行業 ... 53

表 3-20、有意願留臺工作僑外生最希望的工作職類 ... 54

表 3-21、有意願留臺工作僑外生希望的待遇 ... 54

表 3-22、有意願留臺工作僑外生希望的工作地點 ... 55

表 3-23、有意願留臺工作僑外生希望的留臺工作的期間 ... 55

表 3-24、受訪僑外生希望的工作型態(複選) ... 56

表 3-25、受訪僑外生是否可以接受輪班或經常性加班 ... 56

表 3-26、受訪僑外生是否可以接受輪班或經常性加班類別(複選) ... 56

表 3-27、留臺工作僑外生留臺工作期間 ... 58

表 3-28、留臺工作僑外生薪資變動情況與留臺工作期間交叉分析表 59 表 3-29、受訪僑外生認為雇主會錄用自己的因素(複選) ... 61

表 3-30、受訪僑外生在求職時常遭遇到的困難 ... 61

表 3-31、受訪僑外生工作期間曾經遭遇困難 ... 62

表 3-32、受訪僑外生離開第一份工作的因素(複選) ... 63

表 3-33、受訪僑外生畢業後留臺工作滿意度 ... 64

表 3-34、受訪已畢業僑外生未來是否希望長期留在臺灣 ... 64

表 3-35、2014 至 2017 年以評點制度留臺工作僑外生各項分數之平均數 與標準差 ... 66

表 3-36、2014 至 2017 年以評點制度留臺工作僑外生各項分數之變異係 數分析 ... 67

表 3-37、留臺工作僑外生留臺工作期間與評點總分交叉分析 ... 68

表 3-38、留臺工作僑外生留臺工作期間與評點總分交叉表 ... 69

(20)

表 3-39、留臺工作僑外生平均投保薪資與申請核可薪資 ... 70

表 4-1、2014-2017 年 H-1B 申請及通過審核件數 ... 88

表 4-2、留學生留日工作者人數比例─依行業別分 ... 99

表 4-3、美澳日及我國之評點條件比較 ... 107

(21)

圖 目 次

圖 1-1、本計畫之研究架構圖 ... 5

圖 2-1、近年我國大專校院僑外學生人數 ... 15

圖 2-2、近年我國大專校院僑外學生人數占在學學生總人數比例 ... 15

圖 2-3、近 10 年新南向域境外學生人數 ... 16

圖 2-4、近 10 年新南向域境外學生人數占境外學生比重 ... 16

圖 2-5、近年僑外生來臺就讀學位分布情況 ... 19

圖 2-6、近年僑外生來臺就讀學位人數比例 ... 19

圖 4-1、2012~2016 年日本留學生留日工作申請許可件數 ... 98

圖 4-2、留學生留日工作者之初任每月薪資 ... 100

(2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近幾年來,為因應創新經濟時代的人才需求,以及國內少子化引 發之人口紅利減少現象,政府積極引進外籍人才,除放寬外籍專業人 才來臺工作限制,也大幅調整僑外生留臺就業政策。過去政策是將僑 外生視同外籍人士,畢業後若要留臺工作,則必須符合 4 萬 7,971 元 薪資門檻,而且如果是學士學位,尚須二年相關工作經驗。後來為配 合國內整體人口政策與攬才政策之調整,以及考量到政府既已花費大 筆經費培育在臺讀書的僑外生(包含對各大學全面性的經費補助,以 及提供僑外生各類獎學金),則應發揮「先育才,後留才」的政策效 應,遂陸續於 2012 年調降僑外生留臺工作薪資門檻,2014 年進一步 改採「評點配額制」,亦即採計學經歷、薪資水準、語言能力、特殊 專長以及配合政府產業政策等多元審核標準,核發留臺工作許可。

評點制度實施之後,不僅來臺讀書之僑外生人數增加,留臺工作 人數也增加。根據國發會整理的資料,2013 年「配額評點」機制實 施前,僑外生畢業留臺工作人數 1,238 人;2014 年實施後每年留臺 工作人數持續增加,到了 2017 年 1 至 9 月底增加為 2,324 人,其中 藉由「評點制」留臺工作者人數由 2014 年 477 人,增加為 1,768 人。

由此可見,實施評點制確實發揮「增量」的效果。惟從「留才」的角 度來看,實施評點制之後,留下來工作的僑外生是否為我國所需要的 人才,更值得重視。

隨著薪資門檻不再成為留臺工作之必要條件後,僑外生留臺工作 的薪資已呈現下滑。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統計,2012 年到 2015 年僑外生在臺工作薪資中位數已從 4 萬 8,000 元降為 3 萬 6,025 元。

影響薪資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人力素質與所從事工作之專業度絕對是

(23)

關鍵因素。因此,薪資下滑是否表示留臺工作之僑外生人力素質與工 作專業度也越來越低,自然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尤其在國內青 年低薪問題遲遲無法解決之際,上述「量增而薪降」的現象,更加深 部分專家學者與勞工團體對評點制的疑慮。另一方面,國內雇主團體 與外僑商會卻認為透過評點制可以使我國留才管道更加多元,符合創 新經濟時代人才需求多元化趨勢。由於我國迄今尚未對僑外生留臺就 業政策進行較嚴謹的評估,故贊成者與反對者往往是基於所觀察到的 個案經驗,容易流於「以偏概全」。

展望未來,不論從國際趨勢或國內產業發展與人口結構調整來看,

我國勢必得持續引進外籍人才。鑑於僑外生留臺為我國完善外籍人才 政策之一環,政府實有必要對現行評點項目之適宜性與評點制執行效 益加以評估,而這也是本計畫主要研究目的。由於評點制屬被動篩選 機制,其成效容易受到僑外生畢業後之就業動向、留臺意願等因素影 響。因此,本計畫透過探討僑外生畢業後之留臺工作意願、就業動向、

欲從事之行業別、期待勞動條件與就業環境等議題,進行分析與探 討。

由於選才、育才與留才三者環環相扣,亦即來臺讀書之僑外生素 質、來臺求學動機,以及在臺時期的學習表現,都是影響我國能否藉 由僑外生留臺工作達到「留才」政策目的之重要因素。因此,除上述 留才階段相關議題分析與政策效益評估之外,本計畫也將把選才與育 才階段的重要相關議題納入分析,並研提修正建議,供政府相關單位 未來規劃政策措施之參考。

(24)

第二節 研究內容

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計畫主要工作項目包括:

一、 透過問卷調查,瞭解在我國就學之大學以上應屆畢業僑外生 來臺求學動機、在臺學習表現、以及畢業後之動向。其中,

畢業後動向之調查面向須包含(一)僑外生留臺工作意願:如欲 留臺從事工作之行業別、期待之薪資待遇及勞動條件等、(二) 不留臺就業原因。

二、 運用次級資料,比較分析自 2014 年至 2017 年經勞動部許可 評點制與經一般資格留臺工作之僑外生,在所從事工作之行 業別、勞動條件、受雇期間、就業趨勢等面向有何異同,並 且進行跨時比較分析。

三、 透過焦點座談,瞭解專家學者、相關政府機關代表、以及經 評點制留臺之僑外生、雇主、學校等利害關係人,對評點制 實施成效與影響的看法,以及對相關政策之建議。

四、 藉由文獻分析,瞭解美國、澳洲、日本等國家在延攬外籍學 生與畢業後留下來工作之相關政策措施。

五、 彙整上述研究結果,分析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政策檢討與效 益評估,並提供政策調整建議。

(2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計畫目標是檢討現行評點項目之適宜性與評估評點制執行效 益,以及分析影響效益的因素,進而研提改進建議。為達成此目標,

本計畫將僑外生留臺工作之政策目的,界定為使優質的僑外生畢業後,

可以留下來到臺灣重點發展或人才不足的產業工作。如此,本計畫就 可以先將僑外生分為三類:經由評點制留臺工作、經由一般資格留臺 工作、以及未留臺工作。接著透過次級資料分析,比較這三類僑外生 的人力素質,以及比較經由前述二種管道留臺工作者之工作狀況(包 含行業分布、薪資水準、就業穩定度等)。根據上述比較分析結果,

本計畫就可以研判評點制在留才方面的政策效益。

至於現行評點項目之適宜性,則可以將經由評點制留臺工作之僑 外生在各項評點項目之得分,與留臺後工作況狀進行相關分析,如此 即可瞭解各項評點項目之篩選效果,並據此研判其適宜性。

除上述次級資料分析外,本計畫透過對已經留臺工作之僑外生進 行訪談,以及與經評點制留臺之僑外生、雇主、學校、相關政府機關 與專家學者進行座談,以瞭解評點制之實施效益與影響。

在影響成效的因素分析方面,除了相關政策設計之外,本計畫將 聚焦於僑外生來臺求學動機、在臺學習表現、留臺就業意願、與臺灣 企業對僑外生的觀感與接受度等四部分。前三部分將透過問卷調查蒐 集資料,第四部分則是透過深度訪談與焦點座談蒐集資料。

茲就本計畫研究架構繪如下圖 1,並將研究內容與研究架構圖進 行對應說明如表 1。

(26)

圖 1-1、本計畫之研究架構圖

僑外生來臺 留學動機

僑外生在臺 學習表現

僑外生留臺 就業意願

評點制效益評估 1. 留臺工作者人力素質 2. 是否於重點發展產業或

人才不足產業工作 評點制

制度設計

企業對僑外生 觀感與接受度

 畢業學校與科系

 留臺工作之行職業分布

 留臺工作之薪資

 留臺工作之就業穩定度

1.研究結論 2.具體政策建議

(27)

表 1-1、研究項目與資料分析方法對應表

研究項目 資料蒐集分析方法

‧評點制制度設計 文獻資料:瞭解評點制制度內容

‧僑外生來臺就學現況 次級資料:分析教育部僑外生來臺就學資料

‧評點制及一般資格申請者之 比較:

-留臺工作之行職業分布 -留臺工作之薪資

-留臺工作之就業穩定度

次級資料:比較分析 2014 年至 2017 年經勞 動部許可評點制與經一般資格留臺工作之僑 外生,在所從事工作之行業別、勞動條件、

受雇期間、就業趨勢等

‧僑外生來臺留學動機 問卷調查:在學僑外生當初來臺求學之動機 深度訪談:在學僑外生及畢業後留臺工作僑 外生之來臺留學動機

‧僑外生在臺學習表現 問卷調查:在學僑外生在臺求學經驗(包含 打工經驗)與學業表現

深度訪談:在學僑外生及畢業後留臺工作僑 外生之在臺學習表現

‧僑外生留臺就業意願 問卷調查:在學僑外生畢業後留臺工作意願 與期待、個人基本資料

深度訪談:在學僑外生及畢業後留臺工作僑 外生之留臺就業動機

‧僑外生在臺工作現況 問卷調查:畢業僑外生留臺工作之薪資待 遇、尋職經驗、工作適應與滿意度

‧企業對僑外生觀感與接受度 深度訪談:企業雇用僑外生留臺工作之經 驗、對僑外生之工作表現評價、對評點制之 建議

焦點座談會:企業雇用僑外生留臺工作之經 驗、對僑外生之工作表現評價、對評點制之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與研究架構,本計畫採行的研究方法包括下 列:

一、 文獻分析

本計畫分析的國內外文獻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分析僑外生畢業 後留在求學地就業意願與影響因素之相關文獻,其二是探討僑外生畢 業後留在求學地就業對當地產業發展與就業市場影響之相關文獻,其 三是分析美國、澳洲與日本等國家對外籍學生畢業後留下來就業之規 範與執行結果之相關文獻。

二、 問卷調查

本計畫問卷調查對象為將於應屆畢業之在臺僑外生。問卷內容將 分為四部分:當初來臺求學之動機、在臺求學經驗(包含打工經驗)

與學業表現、畢業後留臺工作意願與期待、個人基本資料。其中,畢 業後留臺工作意願與期望是此次調查的重點,主要問項包括受訪者畢 業後是否願意留臺工作?針對願意者,將繼續調查其所期待的工作內 容(如行職業)、工作地點、工作待遇以及其可接受的工作條件等;

針對不願意者,則繼續調查不願意的原因,以及離臺後的職涯規劃,

問卷設計如附件一所示。

本研究問卷調查按僑外生的國籍、學歷、畢業學校、就讀科系,

進行分層比例抽樣。其中學校選擇標準依在校僑生人數、一般大學與 普通大學來選取,每校抽樣至少 60 人次,而受訪人數規劃則依國籍 分為新南向與非新南向國家二類,學歷分為大學(含以下)與碩士(含 以上)二類,畢業學校分為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二類、就讀科系分為 理工與非理工二類,唯實際抽樣人數可能因調查時各校僑外生受訪意 願而有增減。

(29)

問卷調查方式為視各校協助意願情況而訂,主要有二:一為將問 卷郵寄至各校,由該校自行派員進行面訪,或由執行單位直接派訪員 至各學校進行面訪。此次回收的有效樣本數為 665 份,檢視問卷調查 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其中受訪僑外生男女比例為五成(如表 1-2 所示)。 受訪者的主修領域以商學管理最多,約有 40.6%,其次為理工類別,

有 16.99%(見表 1-5)。若以受訪者國家來源,則新南向國家與非新 南向國家佔比各為 55.64%以及 44.36%。

表 1-2、受訪者的性別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男 337 50.68

女 328 49.32

總計 665 100.0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表 1-3、受訪僑外生就讀學位分佈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博士班 37 5.56

碩士班 141 21.20

大學(四技) 413 62.11

大學二年(二技) 74 11.13

總計 665 100.00

資 料 來 源 :本研 究 問卷 調查

(30)

表 1-4、受訪僑外生就讀學校類型分佈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公立普通大學 157 23.61

私立普通大學 264 39.70

公立科技大學 124 18.65

私立科技大學 120 18.05

總計 665 100.00

資 料 來 源 :本研 究 問卷 調查

表 1-5、受訪僑外生主修領域

項目 樣本數 百分比

理工 113 16.99

醫藥衛生 27 4.06

生命科學 22 3.31

農學 33 4.96

商學管理 270 40.60

文史哲 75 11.28

法政 8 1.20

社會科學 47 7.07

藝術及設計 61 9.17

其他 9 1.35

總計 665 100.00

資 料 來 源 :本 研 究問 卷調 查

(31)

表 1-6、受訪僑外生來源國-以新南向國家與非新南向國家來分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新南向國家 370 55.64

非新南向國家 295 44.36

總計 665 100.0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由本研究彙整自教育部統計資料中得知,我國大專校院僑外 生主要來源國(如表 2-1 所示),為馬來西亞、香港、日本、越南、印 尼、澳門、南韓、美國與泰國,檢視本研究問卷調查之受訪者國籍(如 表 1-7),主要受訪者亦集中於此些國家,顯示受訪樣本與母體分配相 近。

表 1-7、受訪僑外生主要來源國

教育部統計主要僑 外生來源國排名

本研究問卷調查受

訪者人數排名 國家別 受訪人數

1 1 馬來西亞 221

2 2 香港 75

4 3 越南 61

5 4 印尼 51

7 5 韓國 42

6 6 澳門 39

3 7 日本 29

9 8 泰國 18

8 9 美國 16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三、 次級資料分析

本計畫運用委託單位所提供之次級資料,比較分析自 2014 年至

(32)

並且進行跨時比較分析。此外,為分析現行評點項目之適宜性,在可 以取得相關資料的前提下,本研究將把僑外生留臺後的工作狀況與當 初在各項評點項目的得分資料進行串連,進而分析二者之相關性。

四、 深度訪談

為彌補次級資料分析之不足,本計畫共計訪談 13 位在學僑外生、

畢業後留臺工作之僑外生與企業雇主,訪談內容在僑外生部分主要包 括留臺工作的原因、留臺尋職與轉職經驗、現職內容與滿意度、以及 未來職涯規劃、工作表現等,針對雇主部分則主要針對雇主聘用的原 因、雇用的情況以及在工作上表現與本國青年的差異性等,訪談題綱 之設計如附件二與附件三,訪談紀錄如附件四。

五、 召開座談會議

本計畫舉辦 3 場次焦點座談會議,邀請經評點制留臺之僑外生、

雇主、學校、相關政府機關及專家學者,探討僑外生評點制之效益、

影響與政策建議。每場次參與討論者人數至少 15 位,其中專家學者 至少 3 位,第一場於致理科技大學 7 月 24 日召開,第二場於致理科 技大學 11 月 7 日召開,第三場於臺中教育大學 11 月 8 日召開,會議 紀錄如附件五所示。

(33)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計畫目標是檢討現行評點項目之適宜性與評估評點制執行效 益,以及分析影響效益的因素,進而研提改進建議。為評估評點制實 施後對於僑外生留臺意願、申請程序之現況與影響,本計畫預期取得 進行分析的資料屬性與各部會可提供資料具有落差,說明如下。

一、提出評點申請但未獲通過之事業單位對象

為了解雇主有意願雇用僑外生但未能申請成功者,本計畫原預計 進行未雇用僑外生的雇主訪談,對於提出申請未獲通過之原因進行了 解,但此一雇主對象經主辦單位回覆未能取得。

二、評點制申請時申請工作者之外籍生、僑生或其他華裔學生等身分 別差異未登錄

依據評點制制度設計,申請適用對象須為外國人資格,其中外國 人應為在臺取得大學學士(含)以上學歷之外國留學生、僑生與其他華 裔學生,經審核累計點數滿 70 點,即符合留臺工作的資格。

而現有評點制僑外生通過申請資料中,並無需要登錄申請工作人 士之身分別為外國留學生、僑生或其他華裔學生的身分別差異,故並 無法實際得知申請者之外籍、僑生或其他華裔學生之比例與分布。

(34)

第六節 章節安排

本計畫研究報告分為五章,除本章緒論之外,第二章利用次級資 料與問卷調查結果分析我國僑外生在臺就學與就業情形,第三章則進 行僑外生留臺就業制度效益評估與政策檢討,第四章為針對國外相關 經驗進行探討,最後在第五章提出結論與政策建議。

(35)

第二章 僑外生來臺就學與就業狀況

本章為透過次級資料了解近年來臺就讀之僑外生之就學趨勢以 及畢業後之就業情況,即為透過教育部僑外生統計之次級資料與勞動 部提供 2014-2017 年通過申請在臺工作之統計資料,來了解目前僑外 生來臺就學分布與就業趨勢概況等客觀面向資訊。

第一節 僑外生在臺就學情況

一、僑外生在臺就學人數趨勢

根據教育部統計,來臺讀書之僑外生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情況,

2017 年度大專校院僑外生1在學學生總人數合計 8 萬 2,684 人(見圖 2-1)。若進一步檢視僑外學生占大專校院在學學生總人數比例,則發 現 106 學年度所佔比例約為 6.49%,較 2016 年增加 0.77%(見圖 2-2)。

究其原因,除政府積極透過「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及「強化留學 臺灣優勢行銷」兩大主軸政策,擴大招收境外學生外(教育部,2018),

近年更積極推動新南向計畫,故從圖 2-3 可得知,來自新南向區域之 僑外生大幅增加 5,700 人左右,適時填補中國大陸減少之學生人數。

除人數增加外,近 2 年新南向區域境外學生人數占境外學生比例 也明顯增加,2017 年度新南向區域學生占境外學生總數 32.2%(見圖 2-3)。若進一步細分其來源國,則以馬來西亞的人數最多,2017 年有 1 萬 7,079 人;其次依序為越南與印尼,分別有 7,339 人及 6,453 人,

合計約占新南向區域學生總數之 80%左右;泰國為 2,125 人排名第 4

(見表 2-1)。惟縱使受到兩岸關係影響,2017 年度在臺陸生人數大 幅減少,其人數仍遠高於新南向區域的任一國家。

(36)

圖 2-1、近年我國大專校院僑外學生人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統計處

圖 2-2、近年我國大專校院僑外學生人數占在學學生總人數比例

資料來源: 本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統計處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45765 49507 54943

60734

69413 74900

82684

3.38 3.65

4.08

4.53

5.21

5.72

6.49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度 人

%

年度

(37)

圖 2-3、近 10 年新南向區域境外學生人數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說明:新南向區域包含東協十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

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南亞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 卡、尼泊爾及不丹)及紐澳兩國。

圖 2-4、近 10 年新南向區域境外學生人數占境外學生比重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136 149 164 184 202 225 253

287 323

38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40.4 37.8

36.1 31.8

30.2

28.2 27.0 25.8 27.7 32.2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年度

年度 百人

%

(38)

表 2-1、大專校院外籍學生主要來源國家/地區

單位:人 國家\年度 2017 年度 2016 年度 增減 馬來西亞 17,079 16,051 1,028

香港 8,761 8,662 99 日本 8,387 7,548 839 越南 7,339 4,774 2,565 印尼 6,453 5,074 1,379 澳門 5,141 5,295 -154 南韓 4,724 4,624 100 美國 3,814 4,002 -188 泰國 2,125 1,749 376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二、僑外生在臺就讀科系分布情況

若按學位與非學位生類別來觀察,則發現 2017 年學位生 5 萬 5,916 人(如表 2-2 所示),創歷年新高紀錄,占境外生總數的 47.4%,

與 2016 年比較,增加 4,175 人,占比上升 3.1 個百分點;非學位生 6 萬 2,054 人,則較 2016 年減少 3,080 人。其中,2017 年學位生中仍 以大陸研修生 2 萬 5,824 人最多,其次為僑生 2 萬 5,290 人,第三則 為來自附設華語文中心學生為 2 萬 3,539 人;與 2016 年比較,2017 年的大陸研修生大幅減少 6,824 人,但在附設華語文中心學生及正式 修讀學位外國學生各增 3,562 人及 3,376 人。

(39)

表 2-2、2008-2017 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類型

單位:人

年度 總計 學位生

非學位 生

正式修

讀學位 外國學

僑生

正式修 讀學位 陸生

外國交 換生

外國短 期研習 及個人 選讀

大專附 設華語 文中心 學生

大陸研

修生 海青班

2008 33,582 17,758 6,258 11,500 - 15,824 1,732 1,258 10,651 1,321 862 2010 45,413 22,438 8,801 13,637 - 22,975 2,259 1,604 12,555 5,316 1,241 2012 66,961 28,696 11,554 15,278 1,864 38,265 3,871 3,163 13,898 15,590 1,743 2014 93,645 40,078 14,063 20,134 5,881 53,567 3,743 4,758 15,526 27,030 2,510 2016 116,875 51,741 17,788 24,626 9,327 65,134 4,301 5,870 19,977 32,648 2,338 2017 117,970 55,916 21,164 25,290 9,462 62,054 4,301 5,870 23,539 25,824 2,520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附註:1.106 年度外國交換生、短期研習及個人選讀生尚無累計數,暫以前一年度人數估算。

2.中國大陸學生來臺短期研修人數包括 6 個月以下及 6 個月以上之研修人數。

本研究整理教育部外籍生與僑生來臺就讀學位類別發現(如圖 2-5 所示),來臺就讀正式學位之僑外生,不管是就讀學士學位、碩士 學位以及博士學位的人數皆呈現逐年遞增情況,尤其是在學士學位者,

較其他學位有明顯的增幅,在學生學生人數由 2016 年的 19,751 人,

增加至 2017 年的 22,996 人。若以各學位在學人數的佔比來檢視,則 發現在碩士學位部分求學人數佔僑外生總在學人數比例逐年下降,而 學士班的學生則為逐年上升,至於博士班則無太大幅度的變動,如圖 2-6。

(40)

圖 2-5、近年僑外生來臺就讀學位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統計處統計資料

圖 2-6、近年僑外生來臺就讀學位人數比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統計處統計資料

1959 2168 2460 2813 3268 4859 4920 5129 5565 6079 13470

15682

17846

19751

22996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博士班 碩士班 學士班

9.66 9.52 9.67 10.00 10.10 23.95 21.61 20.17 19.78 18.80

66.39 68.87 70.16 70.22 71.1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博士班 碩士班 學士班

% 人

(41)

依僑外生修習學科類別來檢視(詳見表 2-3),則發現僑外生來臺 修讀之學科以商業及管理學門最多,106 學年度有 10,821 人研修此類 學門,且呈現逐年遞增;其次為工程及工業工程學門,約有 6 千多僑 外生選擇修讀此類別,但在此學門修讀人數逐年減少,106 學年度較 105 學年度減少 1,102 人,第三則為人文學門,每學年約有 5 千多人 修讀,且呈現逐年遞增的情況。由上可知,越來愈多僑外生選擇商業 管理類別之科系就讀,但修讀工程類別之僑外生卻有減少的趨勢,畢 業後留下來工作的僑外生是否為我國所需要的人才,值得進一步瞭 解。

若進一步依陸生、僑生與外籍生來檢視僑外生修習學科類別,則 發現工程及工業工程學門人數減的原因主要來自於陸生的減少,如表 2-4 所示,陸生由 104 學年度的 1,171 人減少至 106 學年度的 996 人,

減少 175 人,外籍生修讀此學門的人數反而呈現正向成長的趨勢,由 2,923 人增加至 3,395 人。

(42)

表 2-3、104 學年度-106 學年度僑外生修習學科類別

單位:人 學門名稱 104 學年度 105 學年度 106 學年度 教育學門 1,597 1,764 1,556 藝術學門 3,854 4,614 5,710 人文學門(含語言學門) 5,115 5,678 6,283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2,952 3,162 2,979 新聞學及圖書資訊學門 2,386 2,653 2,077 商業及管理學門 8,862 9,714 10,821 法律學門 439 453 441 生命科學學門 877 990 1,353 環境學門 55 72 154 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 1,000 1,079 1,196 數學及統計學門 398 463 434 資訊通訊科技學門 1,147 1,266 2,873 工程及工業工程學門 6,816 7,664 6,562 製造及加工學門 277 305 317 建築及營建工程學門 921 979 1,865 農業學門 944 989 1,078 獸醫學門 178 206 235 醫藥衛生學門 3,215 3,665 3,593 社會福利學門 588 642 682 餐旅及民生服務學門 3,468 4,083 4,558 運輸服務學門 287 326 372 其他學門 1,006 876 669 資料來源: 整理自教育部統計處

註:僑外生(僑生(含港澳生)+外籍學生)學科分類統計資料自 104 學年度起

(43)

表 2-4、104 學年度-106 學年度境外生修習學科類別-依僑生、外籍生與陸生分類

學門名稱 104 學年度 105 學年度 106 學年度

僑生(人) 外籍生(人) 陸生(人) 僑生(人) 外籍生(人) 陸生(人) 僑生(人) 外籍生(人) 陸生(人)

教育學門 931 560 106 1,029 585 150 1,033 351 172

藝術學門 1,920 1,097 837 2,244 1,220 1,150 2,648 1,649 1,413

人文學門(含語言學門) 2,847 1,516 752 3,066 1,716 896 3,199 2,147 937

社會及行為科學 1,527 865 560 1,564 947 651 1,418 995 566

新聞學及圖書 1,027 730 629 1,122 775 756 930 582 565

商業及管理 2,956 3,914 1,992 3,188 4,250 2,276 3,492 4,978 2,351

法律學門 210 48 181 201 49 203 187 50 204

生命科學學門 491 312 74 522 380 88 716 494 143

環境學門 18 32 5 21 45 6 40 101 13

物理化學 440 448 112 440 509 130 448 618 130

數學及統計學門 229 67 102 257 59 147 247 65 122

資訊通訊科技 628 312 207 654 345 267 1,246 1,107 520

工程及工業工程 2,719 2,923 1,174 2,958 3,345 1,361 2,171 3,395 996

製造及加工學門 166 73 38 162 100 43 171 101 45

建築及營建工程學門 331 156 434 325 157 497 688 502 675

農業學門 563 341 40 582 360 47 608 425 45

獸醫 113 49 16 132 59 15 154 65 16

醫藥衛生學門 2,223 805 187 2,423 1,033 209 2,270 1,163 160

社會福利學門 442 68 78 479 77 86 477 109 96

餐旅及民生服務 1,785 1,427 256 2,067 1,709 307 2,187 2,124 247

運輸服務 214 45 28 232 61 33 237 101 34

(44)

第二節 僑外生在臺就業情況

在本節中運用委辦單位所提供之次級資料分析,了解僑外生目前 申請留臺工作的概況,並藉以檢視評點項目之適宜性。

本資料為彙整自外國人在臺工作服務網僑外生申請留臺資料庫,

核定通過留臺工作僑外生資料,資料期間為自 2014 年起至 2017 年,

委辦單位所提供之總樣本數為 9,979 筆資料,扣除重複申請2與申請中 即解約、樣本資料不完整等無效樣本,有效樣本合計為 5,765 筆,如 表 2-5 所示。將次級資料依據一般資格留臺工作及評點制留臺工作之 僑外生兩類身分進行比較,分析項目包含申請類別、性別、學歷、工 作地點、工作時間、實質平均薪資、工作產業別等 7 個項目進行分析,

各項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一、僑外生申請留臺工作概況─依一般資格及評點制之申請區分 由統計結果可以發現整體留臺工作僑外生人數自 2015 年起為逐 年上升,如表 2-5 所示。若依評點制度與一般資格申請留臺來檢視,

則發現利用一般資格申請留臺工作的僑外生從 2015 年起大幅度下滑,

且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申請核准人數由 2014 年的 1,084 人下降至 2017 年的 223 人,反觀利用評點制度申請留臺工作的人數顯著增加,

且為逐年遞增的情況,從 2014 年度的 418 人上升 2017 年度的 1,375 人。

進一步利用留臺工作僑外生人數佔當年度畢業生的比例3來檢視 僑外生留臺工作情況,則發現雖然留臺工作人數在增加,但由於來臺 就學者人數增加幅度大於留臺工作者,因此留臺比率呈現先減後增情

2 在此為確實反映有效分析評點制度與一般資格留台僑生之差異性,本研究以第一次申請為統計

基礎,即為若該生申請三次,則以第一次資料為基準。

3 由於該年度畢業生統計人數並非完全為應屆畢業者(含延畢生),申請留台工作者亦可能非為當

年度畢業生,因此在統計資料上存在時間上的不一致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A) South Korea sends the second largest number of students to America.. (B) India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with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which is not only observes the changes of students’ creativity, but also studies the role of instructor, the

A majority of the secondary schools adopted project learning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generic skills but this was only evident in a small number of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 ™ When ready to eat a bite of your bread, place the spoon on the When ready to eat a bite of your bread, place the spoon on the under plate, then use the same hand to tak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