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創意合作學習
嘉大附小陳佳萍
p580220@gmail.com
陳佳萍個人簡介
• 學歷
• 77年嘉義師專音樂組畢業
• 85年台北市立師院音樂教育系畢業
• 98嘉義大學國教所畢業
• 104嘉義大學教育系博士班教育理論組畢業
• 教學經歷
• 77-88年服務於嘉義市垂楊國小(導師,音樂科任教師,事務組長,訓育 組長)
• 89-迄今服務於嘉大附小(訓育組長,學務主任,教務主任,研究主任,
文書組長)
• 分組合作學習小語:多看,多聽,多想像,多實踐
陳佳萍的教學網站
http://140.130.211.182/eweb/office04
嘉大附小走讀暨分組合作學習教學網站
http://140.130.211.182/eweb/?home=project07
教師是學習成功的最大關鍵因素
等待超人劇場版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4y5hxnZ2lx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7mQfz
dsHUo
等待超人預告片
超人老師圖像
快樂 創意
新課綱國語文重點探究
運用國語文達到以下目的:
• 自主行動:表情達意、發展自學能力。
• 溝通互動:分享經驗、欣賞文本,加 強美感素養。
• 社會參與:增進族群互動、探討社會 議題、參與公共事務。
• 培育語文能力、文學與文化素質的涵養。
• 培養學生表情達意、解決問題與反省思辯的能力。
國語文課綱的理念與目標
8
理 念
目 標
多元適性
自學篇章 適性教育
連貫統整
1-12年級連貫 跨領域統整
經驗 世界
學習 策略
素養
導向 語文 實用
素養導向
連結經驗世界 融入學習策略 語文的實用性
國語文課綱的特色
9
領綱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
語文領域-國語文學習重點 語文領域-國語文
核心素養 說明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5-Ⅲ-10
結合自己的特長和 興趣,主動尋找閱 讀材料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 散文、少年小說、
兒童劇等。
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
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 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
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 習的基礎。
依照自己的特長與興趣,主動接觸各 種文類的讀物,例如:故事、童詩、
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及資訊 性文章,培養閱讀的興趣,並理解作 者如何透過寫作來表達自我的想法。
5-Ⅲ-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
辨識文本中議題的 訊息或觀點
Bd-Ⅲ-1
以事實、理論為論 據,達到說服、建 構、批判等目的。
Bd-Ⅲ-2
論證方式如舉例、
正證、反證等。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 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 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 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 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 題。
透過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發展學習及 解決問題策略,掌握文本要旨,辨識 文本中議題的訊息,透過建構、批判 等不同的論證方式,體驗與實踐,處 理日常生活問題。
摘自<國語文課程綱要課程手冊>之「參、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說明」
10
領 綱 核 心 素 養 與 學 習 重 點 雙 向 細 目 表 舉 隅
領域核心素養:
國-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 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2-Ⅳ-2有效把握聽聞內容的邏輯,做出提問或回饋。
2-Ⅳ-3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言談禮貌。
5-Ⅳ-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Ⅳ-4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Ⅳ-5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5-Ⅳ-6 運用圖書館(室)、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Ad-Ⅳ-1
篇章的主旨、結構、
寓意與分析。
◎Bd-Ⅳ-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
達到說服、建構、批 判等目的。
單元名稱:勤訓 學習目標:
1.(國-J-A2)理解本文闡述「勤」與「珍惜光陰」之間的關係。(5-Ⅳ-2, Ad-Ⅳ-1) 2.(國-J-A2)認識論點、論據的意涵,藉以對照作者的觀點和所引用的事實理據。
(5-Ⅳ-2, ◎Bd-Ⅳ-1)
3.(國-J-A2)區辨文本所提論據的性質。(5-Ⅳ-4,Bd-Ⅳ-1)
4.(國-J-A2)具備從文本中提取訊息並運用科技多方蒐集資料的能力。
(5-Ⅳ-5,5-Ⅳ-6, Ad-Ⅳ-1)
5.(國-J-A2)具備汲取生活經驗以形成對於議題的論點與運用適當論據進行論辯的能力。
(2-Ⅳ-2, 2-Ⅳ-3,◎Bd-Ⅳ-1)
摘自<國語文課程綱要課程手冊>之「伍、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11
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
12
培養學生以語文為思 維的工具,進行探索、
思辨與賞析的能力,
兼顧語文的實用性、
文學性與文化性。
兼顧不同文本表述方式、
不同地域、不同寫作主 題,並融入學習策略與 長篇文本的教學。
培養學生文本深究的 能力及自學的能力,
並強調跨領域的連結。
不再拘泥特定文本、
單一形式的評量。
目的 素材
重點 評量
六 大 學 習 表 現 的 教 學 原 則
學習表現 教學原則
聆聽
由淺入深,幫助學生理解說話者表達的意圖、意義與情感。口語表達
採混合教學的精神,與閱讀、寫作、聆聽等教學活動結合,務求符合「聽中學說」、「讀中練說」、「寫中促說」的要旨。
標音符號與
運用
重視「直接拼讀法」的教學,再用「反拼法」複習。識字與寫字
避免過度練習,先求端正、工整,再求美觀。閱讀
採混合教學的精神,與寫作、聆聽、說話等教學活動的結合,從「學著讀」逐步發展到「讀以學」的學習階段。
寫作
採混合教學的精神,與閱讀、聆聽、說話等教學活動的結合,引導學生根據溝通情境與對象,運用語文創作不同類型的文本,
以達到語文表達的目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