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Classic Literature of the Biann Jeng theory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Classic Literature of the Biann Jeng theory "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 一 章 前 言

自有人類以來,小兒的醫療與保健便一直不斷的被思索,人類的生存備受挑戰,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不乏有關兒科醫療活動之敘述。其中小兒保健更是具有一定 的意義,出生後之養護,與小兒形體及氣質的養成,無不成為研究兒科醫療活動的 重要歷史軌跡。

兒科的生理特點與衍生之病理變化及病程之發展,與成人迥然相異。自北宋•

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問世,兒科學的興起如雨後春筍,眾多林立。研究兒科醫療 活動史,不但有助於對兒童疾病防治之演化歷程的了解,確認中醫醫療適時介入防 治兒科的時機與意義,希冀對幼兒醫療保健有所裨助。

小兒變蒸之說,是中醫兒科典籍中基礎理論之一,從西晉,至隋唐,已成專論,

宋、元以來,歷代醫家的傳演與討論,其說益繁,並且東傳日本與韓國。雖然近代 醫家對變蒸學說有褒有貶,甚至捨而不論,但是變蒸學說仍為中醫兒科重要的理論 之一,值得檢視有關文獻作深度探討,並且進一步考察各項目下文獻之科學價值以 及做系統性分析,目的以釐清源流、遞傳關係,進而藉由接近古醫書之原貌,以提 高臨床的應用性。

醫療技術必須新陳代謝,否則將面臨被時代淘汰之可能。所有文獻再三說明了 先人已累積豐富的認識疾病、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之經驗與知識上的智慧結晶,也 累積無數有用的事實、方法、理論、科學思維與假設,更記載了許多成功的經驗與 失敗的教訓。期望能藉由此次研究,提升諸文獻其中價值,並對兒科疾病防治不論 在學術上或臨床上都有助益。

(2)

第 二 章 材 料 與 方 法

一、研究材料:

此次研究我們搜集到有關變蒸學說的文獻,共計有 72 本書籍 115 篇文章,依成 書年代列出如下:

脈經(265~316)[1]

顱? 經(成書年代不詳,六朝以前)[2]

華佗神方(成書年代不詳,序於683年)[3]

脈訣(六朝成書,1349年刻本)[4]

諸病源候論(610)[5]

備急千金要方(652)[6]

外台秘要(752)[7]

醫心方(984)[8]

太平聖惠方(992)[9]

博濟方(1047)[10]

小兒藥證直訣(1093)[11]

蘇沈良方(1081-1101)[12]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110)[13]

聖濟總錄(1118)[14]

普濟本事方(1132)[15]

幼幼新書(1150)[16]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1156)[17]

素問要旨論(1186)[18]

婦人大全良方(1237)[19]

察病指南(1241)[20]

御藥院方(1242)[21]

陳氏小兒病源方論(1254)[22]

活幼口議(1294)[23]

世醫得效(1342)[24]

診家樞要(1359)[25]

(3)

脈訣刊誤(元代成書,撰於14世紀)[26]

普濟方(1406)[27]

衛生易簡方(1427年序刊本)[28]

奇效良方(1449)[29]

幼科類萃(1502)[30]

嬰童百問(1506)[31]

幼科發揮(1549)[32]

保嬰撮要(1555)[33]

古今醫鑒(1576)[34]

壽世保元(1581)[35]

赤水玄珠(1584)[36]

萬病回春(1581)[37]

本草綱目(1590)[38]

幼幼集(1593)[39]

傷寒證治準繩(1608)[40]

幼科證治準繩(1608)[41]

萬氏濟世良方(1609)[42]

類經(1624)[43]

景岳全書(1637)[44]

祖劑(1640)[45]

幼科折衷(1641)[46]

理虛元鑒(明代成書,約撰於17世紀)[47]

幼科誠書(1661)[48]

脈訣彙辨(1662)[49]

診宗三昧(1689)[50]

馮氏錦囊秘錄(1694)[51]

幼科鐵鏡(1695)[52]

痘疹玉髓金鏡錄(1695)[53]

慈幼新書(1704)[54]

幼科直言(1725)[55]

(4)

幼科雜病心法要訣(1742)[56]

臨證指南醫案(1746)[57]

幼幼集成(1750)[58]

醫經原旨(1754)[59]

醫學源流論(1757)[60]

續名醫類案(1772)[61]

時方妙用(1803)[62]

古方彙精(1804)[63]

友漁齋醫話(1812)[64]

目經大承(1818)[65]

醫鈔類編(1830)[66]

活幼珠璣(1873)[67]

串雅內外編(1875)[68]

脈訣乳海(1891)[69]

小兒藥證直訣箋正(1922)[70]

本草簡要方[71]

推拿訣微[72]

將主要文獻依朝代排序如表一。

(5)

表一、歷代重要兒科相關著作

朝代 西元年代 著作

西漢 167BC 淳于意「診籍」最早病例(見《史記扁鵲倉公 列傳》)

東漢 112~207AD 華 佗時代

265~316AD 王叔和《脈經》

281~341AD 葛 洪時期著:《肘後備急救卒方》、

《玉函方》、《金匱藥方》、《抱朴子》

魏 晉 南 北

撰年不詳 徐之才小兒方三卷(佚) 610AD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652AD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752AD 王 燾《外台祕要》

907AD 撰人不詳《顱囟經》

984AD 丹波康賴《醫心方》

1093AD 錢 乙撰 閻孝忠輯《小兒藥證直訣》

1118AD 政和時代《聖濟總錄》編成 1150AD 劉 昉《幼幼新書》

1156AD 撰人不詳 何大任家藏《小兒衛生總微方論》

1254AD 陳文中《陳氏小兒病源方論》

1294AD 曾世榮《活幼口議》

1342AD 危亦林《世醫得效方》

1502AD 王 鑾《幼科類萃》

1506AD 魯伯嗣《嬰童百問》

1549AD 萬 全《幼科發揮》

1555AD 薛 己《保嬰撮要》

1581AD 龔廷賢《壽世保元》

1593AD 孟繼孔《幼幼集》

(6)

朝代 西元年代 著作 1608AD 王肯堂《幼科證治準繩》

1641AD 秦昌遇《幼科折衷》

1661AD 談金章《幼科誠書》

1695AD 夏 鼎《幼科鐵鏡》 翁仲仁《痘疹玉髓金鏡 錄》

1704AD 程雲鵬《慈幼心書》

1725AD 孟介石《幼科直言》

1742AD 吳 謙《幼科心法要訣》

1750AD 陳復正《幼幼集成》

1830AD 翁 藻《醫鈔類編》

1873AD 許佐廷《活幼珠璣》

二、研究方法

藉由中醫文獻學、兒科學發展史,及兒科文獻與電子文獻、全國圖書書目資訊 網進行蒐集文獻資料,以及採用《康熙字典》、《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段玉 裁《說文解字注》等工具書,探討歷代對中醫兒科變蒸學說之定義並歸納整理其起 源、學說形成過程,並且進行各家學說立論基礎之異同分析。

最後將上述文獻資料電腦化與系統化,並在傳統醫學對小兒發育過程認識的基礎上,驗證探析「變 蒸學說」中所包含關於小兒身心發育的寶貴經驗與資訊,以提供更多兒科診治的依據,及提高兒 科臨床健康照護的效果。研究步驟如圖一所示。

中醫文獻學及兒科學發展史

變蒸起源形成與各家論說之異同歸納

在中醫學的基礎上,小兒身心發育的驗證探析

圖2.1 研究步驟流程圖

(7)

第 三 章 結 果

一、「變蒸學說」源流之文獻整理 1.起源

小兒「變蒸」之名,在所收集史料中,最早出現在王叔和《脈經•平小兒雜病 症卷九》,指出變蒸應有其對應之日數,然而並未指明多少日數為期,所出現的徵 狀有身熱、脈亂無苦、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 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裏所 謂「? 」乃是指不嘔而吐也,亦即胸喉不作噁而已吐出者,為之? 。[73]《諸病源候 論•數歲不能行候》則強調了變蒸對骨髓成長的重要性。「小兒生,自變蒸至於能 語,隨日數血脈骨節備成。其髕骨成,即能行。骨是髓之所養,若稟生血氣不足者,

即髓不充強,故其骨不即成,而數歲不能行也。」與變蒸同樣描述骨節生長,而記 載十變的,則可見於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卷上變蒸》,以及明刊本何大任家藏《小 兒衛生總微論方•卷第三變蒸論》,《嬰童百問•變蒸第五問》,均顯示了四肢手足 碎骨之發育尚仰賴氣機的變化,並指出為太倉公所提出的。

2.歷代演變

我們將歷代有關變蒸學說的重要文獻,依年代及該文獻的特色整理如表二及圖 二。變蒸經過歷代醫家的補充,使學說更充實。但由於時代的變遷,而自明代以後 漸漸不受醫者的重視而停頓發展。

表3.1、歷代醫說特色

年代、書名、作者 特色

265~316年王叔和《脈經》 對變蒸的現象應其日數發生,現象應包含:1.身熱 2.汗不出 3.不欲食 4.食輒吐? ,此時尚未提及確 切日數。

610年巢元氏《諸病源候論》 首次提及的概念有:

1.輕重之分:輕者,體熱而微驚,耳冷髖亦冷,上 唇頭白泡起,如死魚目珠子,微汗出,而近者五 日而歇,遠者八九日乃歇;其重者,體壯熱而脈 亂,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輒吐? ,無所苦也。

2.觀目之診: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亦無所苦。

(8)

年代、書名、作者 特色 蒸畢,自明了矣。

3.過程:先變五日,後蒸五日,為十日之中熱乃除。

積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畢也。(計十變五蒸後 又三大蒸)

4.衛教:變蒸之時,不欲驚動,勿令傍邊多人。

5.治法:初變之時,或熱甚者,違日數不歇,審計 日數,必是蒸變,服黑散發汗;熱不止者,服紫 雙丸,小瘥便止,勿復服之。其變蒸之時,遇寒 加之,則寒熱交爭,腹痛夭矯,啼不止者,熨之 則愈。

6.鑑別診斷:變蒸或早或晚,依時如法者少也。變 蒸與溫壯、傷寒相似,若非變蒸,身熱、耳熱、

髖亦熱,此乃為他病,可為餘治;審是變蒸,不 得為餘治。

7.意義:小兒生,自變蒸至於能語,隨日數血脈骨 節備成。其髕骨成,即能行。骨是髓之所養,若稟 生血氣不足者,即髓不充強,故其骨不即成,而數 歲不能行也。

652年孫思邈《千金方》 提及:

影響當時兒科的學家有三:

1. 中古•巫昉《顱囟經》,以占 夭壽,判疾病死生,世相傳授,

始有小兒方焉。

2. 逮於晉宋,江左推諸蘇家,傳 習有驗,流於人間。

3. 齊有徐王者,亦有小兒方三 卷,故今之學者,頗得傳授。

補充變蒸與身心發育的內涵:「一變竟,輒覺情

(9)

年代、書名、作者 特色

身熱也。至六十四日再變,變且蒸,其狀臥端正 也。至九十六日三變定者,候丹孔出而泄。至一 百二十八日四變,變且蒸,以能咳笑也。至一百 六十日五變,以成機關也。至一百九十二日六變,

變且蒸,五機成也。至二百二十四日七變,以能 匍匐也。至二百五十六日八變,變且蒸,以知欲 學語也。至二百八十八日九變,以亭亭然也。」

907年為《顱? 經》約莫成書 年代,撰人不詳

「凡孩子自生,但任陰陽推移,即每六十日一度變 蒸,此骨節長來,四肢發熱,或不下食乳,遇如此 之時,上唇有珠子如粟粒大,此呼為變蒸珠子,以

後方退熱飲子療之,不宜別與方藥。

〈雜證證治〉解熱引子:麥門冬 小蘆根 竹葉 乾 葛(末、搗) 漏蘆 犀角屑(各等分)上用水四合半,

合兼一合,無問食前後,徐徐與之。」

1093年錢乙《小兒藥證直訣》 重視臟腑精神及齒骨的發育:

1.長生臟腑智意故也。長骨添精神。

2.骨之餘氣,自腦分入齦中,作三十二齒。所謂 不及三十二齒,由變之不及。齒當與變蒸相合也,

年壯而視齒方明。

1118年《聖濟總錄》 對變蒸之「驚」的病機加以闡述:「變蒸熱氣盛者,

亦發微驚。」

1150年劉昉《幼幼新書》 收集宋以前醫家書籍,及其不同變蒸週期。

1156年《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引《聖濟經》

「有變蒸者,以體具未充,精神未壯,尚資陰陽 之氣,水火之濟,甄陶以成」認為是「道之自然,

以變為常者」。並指出變蒸時期調攝須注意,應 避免外感:「期來應節,自然腑臟充盈;將養乖 宜,致得風邪甚有。於是髮? 無潤,乳? 吐口,

珠起丹唇,冷浸骫耳。或腸鳴而微利,或驚啼而 勿喜。」

(10)

年代、書名、作者 特色 1237年陳自明《婦人大全良

方》

對於「變蒸」認為:「若能調和奶食,并看承愛護 如法,則別無疾病,亦不須令兒常服湯藥」

1254年陳文中《陳氏小兒病源 方論》

對經絡形成的對應:「十變五蒸者,乃生精神意 智也。五臟六腑以應十干,其心包絡與三焦合而 成六臟六腑,以應十二經絡也。」

1342年危亦林《世醫得效》 「元氣盛則肌膚充實,驚,疳,積,熱,無由而生,

風寒暑濕,略病即愈。元氣虛則體質怯弱,諸證易 生,所患輕則藥能調治,所患重則可治者鮮。」說 明了小兒先天體質上的不同影響疾病發生的愈後。

以及指出「唇汗口珠,乃變蒸候也。」

1406年《普濟方》 「其 變 蒸 法 , 是 養 血 氣 滋 榮 五 臟 相 生 之 法 , 此 理 昭 然 。 」

1449年方賢《奇效良方》 對變蒸有進一步的診斷:「觀諸變蒸熱作驚,須視 日角左邊眉間脈紅是也。」

1502年王鑾《幼科類萃》 「凡小兒之病無有不因變蒸而得也。」

1549年萬全《幼科發揮》 「變蒸非病也,乃兒生長之次第也。」再次強調變蒸 的生理意義。以及在《育嬰家祕》中提到變蒸徵象之 顯現,與嬰兒身體強弱很有關係,是一項頗具個別差 異的生理現象:「若一歲之內變蒸之日,似亦不可執 也。形有強弱,氣有清濁,變有遲速。故形壯氣清者,

其變常速;形弱氣濁,其變常遲,謂三十二日一變者,

乃舉其大數如是也。至於形之強弱,氣之清濁,則又 稟於父母,出于造化陰陽之殊也。」

1584年孫一奎《赤水玄珠》 「所謂變蒸者,乃氣血按月交會鍛煉,使臟腑之精 神志意魂魄遞長,靈覺漸生爾。氣血有太過,有不 及,故寒熱之發,有輕重,有晏早,不然觀今之嬰 孩,未嘗月月如其所云三十二日必一變,六十四日 必一蒸也。發寒熱者,百中僅一二耳。間或有之,

(11)

年代、書名、作者 特色

雖不服藥,隨亦自愈。茲姑采什數方,以備參用,

若謂生臟生腑之助,則其謬也。不辯自知。」在變 蒸中提示徵象包括體熱、出汗、不欲食等症狀,指 出其症狀之輕重、與發生的時間、個別嬰兒可能會 有一些差異,不過重要的是,照養嬰兒者當有能力 確認其證候為正常之變蒸過程的一部份,與小兒其 他的疾病症變在症狀和治療上仍有不同。

1637年張景岳《景岳全書》 「以余觀之,則似有未必然者,何也?蓋兒胎月足 離懷,氣質雖未成實,而臟腑已皆完備。及既生之 後,凡長養之機,則如月如苗,一息不容有間,百 骸齊到,自當時異而日不同,豈複有此先彼後,如 一變生腎,二變生膀胱,及每變必三十二日之理乎?

又如小兒之病與不病,余所見所治者,蓋亦不少,

凡屬違和,則不因外感必以內傷,初未聞有無因而 病者,豈真變蒸之謂耶?又見保護得宜,而自生至 長,毫無疾痛者不少,抑又何也?雖有暗變之說,

終亦不能信然。余恐臨證者有執迷之誤,故道其愚 昧若此,及如前薛氏之戒,皆不可不察也。明達者 以為然否?」張介賓與孫一奎同樣,認為小兒足月 出生時,各種臟腑器官皆已完備,如果說要出生後 的成長發育,也應該是一個持續而全面的生長現 象,張氏說,該過程不可能是先後依序生長個別器 官的情形,也不應該有固定每三十二天必變一次的 道理。指之過去為變蒸之推論,在依序推演與時間 規律論點上,很可能是站不住的。

1704年程雲鵬《慈幼新書》 簡扼提出:「用後天推測分配,不足見造化之神妙。」

1750年陳復正《幼幼集成》 「乃考其變蒸方中,有用褊銀丸之巴豆、水銀、

黑鉛、京墨、麝香之類而峻下之者,夫既曰長氣 血,生精神,益智慧,惟宜助其升生可也,顧且

(12)

年代、書名、作者 特色

用毒劣,滅其化元,不幾於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耶?… …

夫小兒臟腑骨度,生來已定,毫不可以移易者,

則變蒸應有定理,今則各逞己見,各為臆說,然 則臟腑竟可以倒置,骨度亦可以更張,是非真 偽,從何究詰?謂天一生水者為是,則木火相生,

木金相克者非也;謂木火相生,木金相克者為 是,則天一生水者非矣。徒滋葛藤,迄無定論,

將使來學何所適從?…

… 蓋天地陰陽之理數,可限而不可限。如五運六 氣為一定不易之規,而有應至不至,不應至而 至,往來勝復,主客加臨,有應不應之殊。天地 尚且如斯,而況嬰兒之生。… … 予臨證四十餘 載,從未見一兒依期作熱而變者,有自生至長,

未嘗一熱者,有生下十朝半月而常多作熱者,豈 變蒸之謂乎?凡小兒作熱,總無一定,不必拘泥。」

辯駁變蒸理論的四個論點,此後幼科醫籍再談變 蒸,已完全看不到對宋明舊說的引述。

(13)

物實質觀聯想(干支、五行、內經) 氣、骨節(倉公、葛洪)

血脈、語言、行走(諸病源候論)

情態(千金方)

臟腑 (錢乙)

經絡(陳文中)

元氣(危亦林)

知覺運動(萬全) 胎毒(鞏廷賢) 外感內傷(孫一奎、

張景岳、陳復正)

圖 3.2、歷代演變

(14)

二、「變蒸」之定義與內涵

分析歸納72本115篇文獻後,對於「變」、「蒸」、「變蒸」的出處和定義,如 表三、表四、表五。

表3.2、「變」之出處

出處 變之定義

華佗神方、外台祕要、太平聖惠方、幼幼新書 一變畢(竟)其情態忽覺有異 諸病源侯論、醫心方、幼幼新書、奇效良方、

嬰童百問、保嬰撮要、聖濟總錄、幼幼新書引 聖濟經、世醫得效、幼科類萃引全嬰方、景岳 全書引全嬰方論

上氣

幼科證治準繩 氣上

千金方、幼幼新書 上氣,一變竟輒覺情態有異,

身熱,改其五臟

嬰童百問、脈訣乳海 上氣,改其五臟

小兒藥證直訣、幼幼新書、奇效良方、嬰童百 問、保嬰撮要

易也,變每畢即情性有異於 前,長骨添精神,不及三十二 齒由變之不及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易也

陳氏小兒病源方論、萬氏濟世良方、幼幼集 成、幼科鐵鏡、醫鈔類編、推拿訣微引陳紫山

變生五臟

普濟方 上氣,身熱

幼科發揮 發熱

壽世保元、萬病回春 異常,變生(換)五臟

幼科直言、幼幼集、幼科誠書、馮氏錦囊祕錄、

古方匯精

變生五臟,變(易)其情態

幼科折衷、景岳全書 上氣,生五臟

痘疹金鏡錄 每逢變則精神異

活幼珠璣

(15)

表3.3、「蒸」之出處

出處 蒸之定義

諸病源侯論、醫心方、幼幼新書、奇效良方、嬰童百 問、保嬰撮要、千金方、幼幼新書、嬰童百問、脈訣 乳海、聖濟總錄、幼幼新書引聖濟經、世醫得效、普 濟方、幼科類萃引全嬰方、幼科證治準繩

體熱

小兒藥證直訣、幼幼新書、奇效良方、嬰童百問、保 嬰撮要

身熱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熱也

壽世保元、萬病回春 發熱,蒸養六腑

幼幼集 蒸養六腑,蒸其骨節

幼科折衷、景岳全書 體熱,養六腑

幼科誠書 蒸養六腑,蒸其骨節

馮氏錦囊祕錄、古方匯精 蒸養六腑而長骨節

痘疹金鏡錄 如遇蒸而長骨骼

幼科直言 蒸養六腑,長其骨體

景岳全書引全嬰方論 發熱

萬氏濟世良方、幼幼集成 養六腑

活幼珠璣 蒸蒸發熱

幼科鐵鏡、醫鈔類編、推拿訣微引陳紫山 蒸養六腑

(16)

表3.4、「變蒸」之出處

出處 變蒸之涵義

顱囟經、幼幼新書 骨節長來

諸病源侯論、醫心方、幼幼新書、奇 效良方、嬰童百問、保嬰撮要

長血氣,血氣不足,髓不充強,骨不即成,

數歲不能行 太平聖惠方、幼幼新書 血脈骨本皆堅牢 嬰童百問、脈訣乳海 長血氣

小兒藥證直訣、幼幼新書、奇效良方、

嬰童百問、保嬰撮要

自內而長,自下而上,長生臟腑智意

聖濟總錄 氣血就,情態異常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骨脈(骨節血脈)氣血稍強,精神性情特異 陳氏小兒病源方論 血脈方充,骨節始榮,生精神,長情性有

異於前

幼科發揮 兒生長之次第

幼科證治準繩 陰陽水火蒸於血氣,而使形體成就,是

五臟之變氣,而七情之所由生也。

古今醫鑒 長精神,壯筋骨,生意志,變蒸已畢一歲

期焉,齒生髮長,神志有異於前 幼幼集、幼科直言 血脈方榮,骨骼始長,情性有異於前 幼科鐵鏡、幼幼集成 長氣血而生精神,益智慧

友漁齋醫話 每月變蒸輪為痘疹

醫鈔類編 長氣血生精神,益智慧

(17)

1.有關「變」之涵義:藉由上述涵義之歸納,在72本115篇文獻中,總計「變」

共出現72次,再進一步分析各症狀的出現率,統計結果如表六。由表六可知「五臟 易」、「上氣」、「情態異」三項,是「變」最常見的涵義。

表3.5、「變」的涵義

變的涵義 出現次數 出現率(總計72次)

五臟易(變生五臟) 26 36%

上氣 19 26%

情態異 16 22%

5 7%

發熱 4 6%

形態異 2 3%

2.而有關「蒸」之涵義:在72本115篇文獻中,總計「蒸」共出現58次,其涵義 歸納如表七。由表七可知,「體熱」、「養六腑」、「榮血脈」三項,依序為「蒸」

最常見的涵義。

表七、「蒸」之涵義

蒸之涵義 出現次數 出現率(總計58次)

體熱 29 50%

(蒸)養六腑 14 24%

榮(營)血脈 8 14%

長骨節(骨骼、骨體) 6 10%

養五腑 1 2%

(18)

3.「變蒸」之涵義:有些文獻將「變」、「蒸」合而為「變蒸」討論,而在72 本115篇文獻中,總計「變蒸」共出現57次,其涵義歸納如表八。「變蒸」之涵義以

「長骨節」、「長血氣」、「情性異」三項,為較常見的涵義。

表3.6、「變蒸」之涵義

變蒸的涵義 出現次數 出現率(總計57次)

長骨節 15 25%

長血氣 13 23%

情性異(智意、神志) 11 19%

生精神 6 11%

充(榮)血脈 6 11%

益智慧 3 5%

生長次第 1 2%

齒生髮長 1 2%

痘疹 1 2%

與變蒸學說相關的因素還有以下三項:

1.「變蒸」與時間規律:在72本115篇章節中,計共有52次呈現週期性變蒸的記 載,見表九,其中以三十二日,共計出現43次,最常為歷代醫家所引用。

表3.7、變蒸週期表

應期日數 出現頻率

32日 43次

45日 1次

49日 2次

60日 2次

規律呈60,150,180,210,300,360日 3次

(19)

2.「變蒸」與情志及齒骨的生長發育:由表六、七、八,在「變」的敘述性涵 義,其中「齒」的生長關聯佔了7%,而「變蒸」涵義中「骨節」的敘述占了25%,

在「變」的期間發生情態改易的敘述佔了21%。「變蒸」除了情志及齒骨的生長發 育外,《陳氏小兒病源方論》更將經絡系統加以推演包含在內,如表十。

表 3.8、《陳氏小兒病源方論》變蒸期日所屬臟腑經絡表 32 日 變生癸,長腎臟氣,屬足少陰經

64 日 蒸生壬,長膀胱腑氣,屬足太陽經 96 日 變生丁,長心臟氣,屬足少陰經 128 日 蒸生丙,長小腸腑氣,屬足太陽經

160 日 變生乙,長肝臟氣,屬足厥陰經 192 日 蒸生甲,長膽腑氣,屬足少陽經 224 日 變生辛,長肺臟氣,屬足太陰經 256 日 蒸生庚,長大腸腑氣,屬足陽明經 288 日 變生己,長脾臟氣,屬足太陰經 320 日 蒸生戊,長胃腑氣,屬足陽明經

心包絡-臟-手厥陰經,三焦-腑-手少陽經:具有名而無形

十變五蒸訖,又有三大蒸 384 448 512

至 576 變蒸既畢

(20)

3.「變蒸」與胎毒論:將歷代文獻與胎毒有關者整理如表十一,變蒸之胎毒論為 明•盧和《丹溪纂要》首先提出,變蒸對胎毒具有正面助益。

表3.9、變蒸與胎毒論 年代、作者與出

論 述 (1547AD)

盧和

《丹溪纂要》[74]

變蒸是胎毒散也。每變發為虛熱諸證,亦有胎氣壯實暗變而發 證者,此骨脈臟腑由變而全,胎毒亦因變而散也。

(1581AD) 龔廷賢

《壽世保元》

須要變蒸多遍,則骨節臟腑由是而全,胎毒亦因變而散,氣 血方榮,性情有異,後來出痘亦輕可也。

(1613AD) 許浚

《東醫寶鑑》[75]

小兒變蒸是胎毒散也。

三、變蒸的特點與意義

我們將文獻中有關變蒸的特點與意義,依正常生理與病理轉歸歸納如下:

1. 正常生理:包括體狀表現、變蒸對小兒生理的意義、變蒸良全影響日後診 斷等三部分。

(1) 體狀表現:

文獻中所提及的症狀,整理如表十二、十三。依症狀出現次數多寡排列,則依 序為身熱、不欲食,食輒吐? 、微驚似驚、微汗出、上唇頭白泡起、脈亂、耳冷尻 冷、壯熱、或汗或不汗、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啼哭、變畢情態有異等,並依序 將出現次數統計歸納如十四表。

(21)

表 3.10、變蒸之體狀表 書名編號(見研

究方法與材料)

?

脈經 ü ü ü ü 諸病源候論、醫

心方引病源論

ü ü ü ü ü ü ü

備 急 千 金 要 方、幼幼新書引 千金方、幼科證 治準繩引千金

ü ü ü ü ü ü

華佗神方、外台 祕要引崔氏、幼 幼新書引葛氏 肘後方:崔氏

ü ü ü ü ü

顱? 經 ü ü

醫心方 醫 心 方 引 產 經:脈訣

ü ü ü

太平聖惠方 ü ü ü ü ü 小 兒 藥 證 直

訣、幼幼幼新書 引錢乙、奇效良 方引錢氏之書

ü ü ü ü ü ü

聖濟總、小兒衛 ü ü ü

(22)

生 總 微 論 方 引 聖濟經

幼 幼 新 書 引 聖 濟經

ü ü ü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巢 氏病源

ü ü ü ü ü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葛 氏肘後

ü ü ü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千 金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茅 先生方

ü ü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祕 要指迷

ü ü

2 幼 幼 新 書 引 五

關貫珍珠囊 幼 幼 新 書 引 漢 東王先生家寶

ü ü ü ü 1

ü ü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毛 彬傳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小 兒 衛 生 總 微 論方

ü ü ü ü ü

察病指南 ü ü ü ü ü ü 陳 氏 小 兒 病 源

方論

ü ü ü ü ü ü

診家樞要 ü ü ü ü 脈訣刊誤 ü ü ü ü ü

(23)

普濟方 ü ü ü ü ü ü 衛生易簡方

奇效良方 ü ü ü ü ü ü 幼科類萃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保嬰撮要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壽世保元 ü ü ü ü ü ü ü 萬病回春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幼幼集

傷寒證治準繩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萬氏濟世良方

景岳全書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幼科折衷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幼科誠書 ü

脈訣彙辨 ü ü ü ü

診宗三昧 ü ü ü

馮氏錦囊秘錄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幼科鐵鏡 ü ü

痘 疹 玉 隨 金 鏡

ü ü ü ü ü ü

慈幼新書 ü ü ü ü ü ü ü 幼 科 雜 病 心 法

要訣

ü

幼幼集成、醫鈔 類編

ü ü

古方匯精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友漁齋醫話

目經大承 ü ü ü ü

活幼珠璣 ü ü ü ü ü 時方妙用 ü ü ü ü

(24)

診宗三昧 ü ü ü 脈 訣 乳 海 引 巢

ü ü ü ü ü ü

推 拿 訣 微 引 陳 紫山

ü ü ü

註 1:《幼幼新書引漢東王先生家寶》:「因悶皮膚急」

註 2:《幼幼新書引祕要指迷》:「微瀉青黃」

(25)

表 3.10、變蒸之體狀表(續) 書名編號(見研

究方法與材料)

脈經

諸病源候論、

醫 心 方 引 病 源

ü ü ü ü

備 急 千 金 要 方、幼幼新書引 千金方、幼科證 治準繩引千金

ü ü ü ü ü ü ü

華佗神方、外台 祕要引崔氏、幼 幼 新 書 引 葛 氏 肘後方:崔氏

ü ü ü ü ü

顱? 經 ü

醫心方 ü ü 醫 心 方 引 產

經:脈訣

太平聖惠方 ü ü ü ü

小 兒 藥 證 直 ü ü ü ü

(26)

訣、幼幼幼新書 引錢乙、奇效良 方引錢氏之書 聖濟總、小兒衛 生 總 微 論 方 引 聖濟經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聖 濟經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巢 氏病源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葛 氏肘後

ü 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千 金翼

ü

幼 幼 新 書 引 茅 先生方

ü

幼 幼 新 書 引 祕 要指迷

幼 幼 新 書 引 五 關貫珍珠囊

ü

幼 幼 新 書 引 漢 東王先生家寶

ü

幼 幼 新 書 引 毛 彬傳

ü

小 兒 衛 生 總 微 論方

ü ü

察病指南 ü ü ü

陳 氏 小 兒 病 源 方論

ü ü ü ü ü

(27)

診家樞要 脈訣刊誤

普濟方 ü ü ü ü ü ü ü

衛生易簡方 ü ü

奇效良方 ü ü ü ü

幼科類萃 ü ü ü ü

保嬰撮要 ü ü

壽世保元 ü

萬病回春 ü ü

幼幼集 ü ü

傷寒證治準繩 ü ü 萬氏濟世良方 ü

景岳全書 ü

幼科折衷 ü ü ü ü 幼科誠書 ü

脈訣彙辨

診宗三昧 ü

馮氏錦囊秘錄 ü ü ü ü 幼科鐵鏡 ü ü

痘 疹 玉 隨 金 鏡

ü ü ü ü

慈幼新書 ü ü ü

幼 科 雜 病 心 法 要訣

ü

幼幼集成、醫鈔 類編

古方匯精 ü ü ü ü ü ü ü

友漁齋醫話 ü

目經大承

(28)

活幼珠璣 ü 時方妙用

脈 訣 乳 海 引 巢

ü ü ü ü

推 拿 訣 微 引 陳 紫山

ü ü

(29)

表 3.11、變蒸體狀依出現次數排列表

變蒸體狀項目 出現次數

身熱 47

不欲食,食輒吐? 41

微驚似驚 39

微汗出 38

上唇頭白泡起 36

脈亂 34

耳冷、尻冷 31

壯熱 26

或汗或不汗 21

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 21

啼哭 20

變畢情態有異 14

蒸畢目明了 9

單變小微,兼蒸小劇 9

瀉痢 8

凡一周遍,乃發虛熱諸病 6

腹痛 4

目白者重,赤黑者微 4

與傷寒相似 4

心喜 4

髮毛立(毛聳) 4

汗不出 3

咳嗽 3

噴嚏 3

悶亂 3

呻吟 2

唇口鼻乾 2

(30)

身體骨節皆痛 2

日角左邊眉間脈紅 1

四肢發熱 1

情昏神倦 1

皮膚急 1

通身軟 1

耳熱 1

痘疹 1

(2) 變蒸對小兒生理的意義:

我們將文獻中所提及小兒生理的意義和現代人類發展學的內容整理比較如表十 五。歷代醫家變蒸對小兒生理的意義略有增加補充,而古今的觀察則有相異。

(31)

表 3.12、變蒸與小兒生理之意義

變蒸日 出處

32 日 64 日 96 日

諸病源侯論 一變 一蒸 三變

千金方 一變 再變,變且蒸 三變

外台秘要 一變 再變兼蒸 三變

小兒藥證直訣 一變生腎生志 再變生膀胱,耳與尻

三變生心喜

小兒衛生總微論

第一變屬腎 再變且蒸者屬膀 胱,耳與尻骨皆冷

屬心

嬰童百問 屬足少陰經腎臟 藏精與志

生壬,屬足太陽經膀 胱腑,其發耳與尻冷

三變生丁,屬手少 陰經心臟,藏神,

其性為喜 幼科發揮 生足少陰癸水 生足太陽膀胱壬

水,始能識人

生手少陰心丁火

痘疹金鏡錄 一變,癸水生腎志 身熱耳尻冷

一蒸壬膀胱,上唇微 腫臥蠶類

學笑生驚悸

幼科誠書 1. 生癸腎臟,足 少陰經 2. 天一生水 東方木為首,一變

1.生壬膀胱腑,足太 陽經

2.膽

1.生丁心臟手少 陰經

2.地二生火

人類發展學 偶爾可抬頭(反 射)

抱成坐姿頭舉直忽 然前點、轉頭 笑

手拿至口、抓尋及 吸吮反射消失

(32)

表 3.12、變蒸與小兒生理之意義(續一)

變蒸

出處

128 日 160 日 196 日 224

諸病源侯論 四變,變且蒸 五變 六變,變且蒸 七變 千金方

四變,變且蒸 五變 六變,變且蒸 七變 外台秘要

四變又蒸 五變 六變又蒸 七變 小兒藥證直訣 四變生小腸 發

汗出微驚 五變生肝哭

六變生膽,目不 閉而赤

七變生肺聲

小兒衛生總微 論方

屬小腸,汗出而 微驚

屬肝 屬膽,目不閉而

屬肺

嬰童百問 四變二蒸生 丙,屬手太陽 經小腸腑,其 發汗出而微 驚,心與小腸 合,主火,地 二生火,天七 成之

五變生 乙,屬足厥 陰經肝 臟,藏魂,

喜哭

六變三蒸生 甲,屬足少陽 經膽腑,其發 目不閉(一本 作開而赤),肝 與膽合主木,

天三生木,地 八成之

七變生辛,屬 手太陰肺臟,

藏魄,主聲

幼科發揮 能嘻笑 五變,生足 厥陰肝膽 乙木

能坐 七變,生手太 陰肺辛金

痘疹金鏡錄 壯熱渾身猶硬

夜必多啼哭 學坐閉目生驚

喃喃學語齒牙

幼科誠書 1.小腸府手太 陽經

1.生乙肝臟 足厥陰經 2.天三生木

1,膽腑足少陽

1.生辛肺臟手 太陰經 2.地四生金 人類發展學 支持可坐直、

手常張開、會抓 搖晃物

背可挺直 翻身、爬行 會坐(需人扶 持)

(33)

表 3.12、變蒸與小兒生理之意義(續二)

變蒸

出處

256 日 288 日 320 日 576 日

諸病源侯論 八變,變且蒸 九變 十變,變且蒸 又三大蒸 千金方 八變,變且蒸 九變 十變,變且蒸 又三大蒸 外台秘要 八變,又蒸 九變 十變,變且蒸 又三大蒸 小兒藥證直

八變生大腸 膚熱而汗或不

九變生脾智 十變生胃,不 食腸痛吐乳

小兒衛生總 微論方

屬大腸,皮膚 熱,或汗或不

屬脾 屬胃,不食腹 痛吐乳

大小變蒸數足

嬰童百問 八變四蒸生 庚,屬手陽明 經大腸腑,其 發膚熱而汗 或不汗,肺與 大腸合主 金,地四生 金,天九成之

九變生己,屬 足太陰經脾 臟,藏意與智

十變五蒸生 戊,屬足陽明 經胃腑,其發 不食,腸痛而 吐乳,脾與胃 合主土,天五 生土,地十成

又一百二十八 日,為三大蒸,

共計五百七十六 日,變蒸既畢,

兒乃成人也

幼科發揮 能習人語 九變,生足太 陰脾己土

322 日能匍匐 352 日變生心 包 ,384 日變生 三焦,配腎主骨髓 能坐 能立,能行

痘疹金鏡錄 學呵噴嚏瀉頻

吐瀉識人知喜

微汗腹疼呼父

漸學移步能應名

誠書 1.大腸腑手陽 明經

1.生己脾臟足 太陰經 2.天五生土

1.胃腑足陽明

人類發展學 可獨立坐 會操縱物體。 攀扶情形下可 站立、手拿食 物不虛幫忙可 自己吃

12 個月會行走、

巴賓斯基反射消 失、15 個月大會 倒退走、予畫筆可 任意隨寫

(34)

2. 變蒸可能趨為病理途徑:包括與疾病發生的關係、變蒸在病理過程(夾有他 證)中所扮演的角色、輕變不宜施治、治療分寒熱、暗變之質疑等五部分。

(1) 與疾病發生的關係:

王鑾《幼科類萃•變蒸論》中敘述小兒之病沒有不是因為變蒸而得的,而不熱 不驚或無他病候是暗變體質的機會為多,此乃是因受胎氣壯實的緣故。王肯堂在《幼 科證治準繩•集之二•肝臟部•驚•慢脾風》中的補脾益真湯,即是治療胎弱,吐 乳便清,而成陰癇,或是氣逆涎潮,眼珠直視,四肢抽掣。或因變蒸、客忤,及受 驚,誤服涼藥所作。在錯誤的診治之下而使變蒸轉變為疾病發生之源的機會大為提 升。

(2) 變蒸在病理過程(夾有他證)中所扮演的角色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清楚的對於變蒸期間體狀如體熱、食不消、煩躁、皮 膚熱、渴的表現與其中可能夾有他證如外感之病因與病理機制做了以下相關的闡 述:〈胃中有熱候〉:「小兒血氣俱盛者,則臟腑皆實,故胃中生熱。其狀,大便 則黃,四肢溫壯,翕然體熱者是也。」;「寒熱往來,食不消」為「血氣不和,陰 陽交爭」。〈熱煩候〉:「小兒臟腑實,血氣盛者,表裡俱熱,則苦煩躁不安,皮 膚壯熱也。」。〈熱渴候〉:「小兒血氣盛者,則臟腑生熱,熱則臟燥,故令渴。」

以上為體狀產生之原因機制,隨著小兒的血氣順逆、臟腑虛實、而有寒熱之變化,

但初起一般仍見以化熱之證為多。而熱蒸期間在《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嬰 孺方上•序例第一》:「凡蒸平者,五日而衰,遠者十日而衰。」;《諸病源候 論•時氣病候》:「時氣病者,是四時之間,忽有非節之氣,如春時應暖而反寒,

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其氣傷人,為病亦頭痛壯熱,

大體與傷寒相似,無問長幼,其病形證略同。言此時通行此氣,故名時氣,世亦呼 天行。」;「四時之間,忽有非節之氣傷人,謂之天行。」;《備急千金要方•卷 五上•少小嬰孺方上•序例第一》:「若於變蒸之中,加以時行溫病,或非變蒸 時而得時行者,其診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熱,口上無白泡耳。」。以上諸文獻皆 在說明變蒸期間,症狀的變化規律,以及外感溫病可能在變蒸期間侵襲兒體。此外,

外感風寒亦可能加之,如《諸病源候論•變蒸候》:「其變蒸之時,遇寒加之,即 寒熱交爭,腹痛夭糾,啼不止者,熨之則愈。」則是說明變蒸狀態的發生與陰陽 的消長是隨小兒本身血氣盛衰而定,並影響病位之臟腑表裏及證狀之寒熱表現。

綜合以上文獻,可知若是初期兒體本身血氣的調節機轉無法調適而熱甚者,或

(35)

是在變蒸時期臟腑持續無法調適變蒸機制而出現一連串腸胃道症候,以及外感時邪 的侵襲時會使變蒸產生病理性的變化。另外醫者必須謹慎辨證治療,然而若是失治 或誤治之後,夾有他證的現象即可出現。換言之,夾他證即包含了一是變蒸時期可 能感受到的外因所致,另一個則是醫者與父母的不當處理以及錯誤的診治。然而,

其中的變化卻都是以小兒的體虛質主導了不良的轉歸。由上文獻,亦可見最初與變 蒸相關體狀機理闡述,為血氣、陰陽、寒熱、表裏、臟腑的觀念。

(3)輕變不宜施治:

韓醫許浚•《東醫寶鑑》與明•龔廷賢《壽世保元》曾針對變蒸的妄治與深治 太過提出輕變不宜施治,告誡醫者必須辨識小兒體質之後以及病情的需要,否則不 可妄投針灸藥餌,以免變蒸纏綿不解,轉為病理性病症,而通常其轉歸為慢性之消 化系問題。

(4)變蒸不解之治療:

我們在72本115篇文獻中,將有關變蒸不解時治療之方劑作進一步整理,結果如 圖3.。

註 平和飲子 1:人參、白茯苓、甘草、升麻(《幼科類萃》) 平和飲子 2:四君子湯去白朮、茯苓(《祖劑》)

圖 3.3、使用方劑

3 % 5 %

6 % 9 %

9 %

1 6 % 1 9 %

紫 丸 黑 散 柴 胡 散 當 歸 散

調 氣 散 惺 惺 散 龍 膽 湯 平 和 飲 子 1

前 胡 湯 清 心 湯 參 杏 膏 退 熱 飲 子

平 和 飲 子 2 紫 圓 子 黃 耆 散 除 熱 黃 芩 湯

紫 砂 丹 傷 寒 變 蒸 候 方 勻 氣 散 無 名 方

惺 芎 散 四 君 子 湯 加 減 小 紅 綿 散 紅 綿 丹

防 風 飲 子 防 風 散 溫 平 驚 藥 天 麻 四 君 子 湯

前 胡 飲 子 白 朮 散 清 神 散 溫 藏 鉤 藤 膏

蟬 花 散 小 紅 丸 洗 心 散 連 翹 散

牛 蒡 散 犀 角 散 清 解 散

數據

表 3.10、變蒸之體狀表  書名編號(見研 究方法與材料)  髮毛 立  日角左 邊 眉 間 脈 紅  身 熱  四肢發 熱  壯 熱  脈 亂  汗不 出  微汗 出  或汗或不 汗  情昏神 倦  皮膚 急  不 欲食, 食 輒 吐 ?   通身 軟  腹 痛  瀉 痢  微驚似 驚  啼 哭  呻 吟  脈經  ü    ü  ü    ü    諸病源候論、醫 心方引病源論  ü    ü  ü    ü  ü    ü    ü    備 急 千 金 要 方、幼幼新書引 千金方、幼科證 治準繩引
表 3.10、變蒸之體狀表(續)  書名編號(見研 究方法與材料)  耳冷 、 尻 冷  唇口鼻 乾  上唇頭白泡 起  咳 嗽  身體骨節皆 痛  目 白 睛 微 赤 ,  黑  睛  微  白  目 白 者重, 赤 黑 者 微  蒸畢目明 了  變畢情態有 異  單 變 小 微 , 兼 蒸 小 劇  凡一週遍, 乃發虛熱諸 病  與傷寒相 似  心 喜  耳 熱  噴 嚏  痘 疹  悶 亂  脈經  諸病源候論、  醫 心 方 引 病 源 論  ü    ü    ü    ü    備 急 千 金
表 3.11、變蒸體狀依出現次數排列表  變蒸體狀項目  出現次數  身熱  47  不欲食,食輒吐?   41  微驚似驚  39  微汗出  38  上唇頭白泡起  36  脈亂  34  耳冷、尻冷  31  壯熱  26  或汗或不汗  21  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  21  啼哭  20  變畢情態有異  14  蒸畢目明了  9  單變小微,兼蒸小劇  9  瀉痢  8  凡一周遍,乃發虛熱諸病  6  腹痛  4  目白者重,赤黑者微  4  與傷寒相似  4  心喜  4  髮毛立(毛聳)
表 3.12、變蒸與小兒生理之意義          變蒸日  出處  32 日  64 日  96 日  諸病源侯論  一變  一蒸  三變  千金方  一變  再變,變且蒸  三變  外台秘要   一變  再變兼蒸  三變  小兒藥證直訣  一變生腎生志  再變生膀胱,耳與尻 冷  三變生心喜  小兒衛生總微論 方  第一變屬腎  再變且蒸者屬膀 胱,耳與尻骨皆冷  屬心  嬰童百問  屬足少陰經腎臟  藏精與志  生壬,屬足太陽經膀 胱腑,其發耳與尻冷  三變生丁,屬手少陰經心臟,藏神, 其性為喜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Matrix model recursive formulation of 1/N expansion: all information encoded in spectral curve ⇒ generates topological string amplitudes... This is what w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