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與時俱進-
跨領域口腔癌照護研討會暨病友學習營心得分享
柳營院區 癌症中心 個案管理師 林任芬
頭頸癌多專科醫療團隊於 108.6.15(六)舉辦「跨領域口腔癌照
護研討會暨病友學習營」活動,將口腔癌照護品質提升小組各職別
致力於提升口腔癌照護所做的努力進行成果展現,本活動亦同步邀
約鄰近醫院的醫療同員,透過跨院經驗交流,增益醫療團隊的照護
能力,有別於過去舉辦病友學習營強調照護衛教,研討會著重於如
何將各職別角色功能,以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RM)模式導入口腔癌
手術病人之照護構面,獲得最佳的照護策略,進而提升口腔癌病人
照護品質,從病友意見回饋可知,病友們反而更能深入了解團隊運
作,增進醫病之間的粘著度。
當日研討會所安排課程具多元性,包含:頭頸癌治療新趨勢、
以「人本」出發的口腔癌照護模式、醫「復」連結的物理治療介入
模式、領航式個管服務及連結、新型跨領域溝通工具的發展暨本院
醫病共享決策(SDM)成果、醫「護」連結的護理照護模式、醫「語」
連結的吞嚥治療介入模式、醫「養」連結的營養輔助照護模式、醫
「心」連結的心理介入照護模式等,學員和病友對本次活動課程整
體滿意度高達 96%;此次活動,在癌症中心全體同仁及照護團隊成
員協力幫忙下,活動圓滿劃下句點,整體滿意度高達 98%。
在口腔癌病人生活品質之縱貫研究發現,「張口度受限」及「吞
嚥障礙」、「營養狀態」、「心理狀態」對病友生活品質影響甚大。有
鑑於此,本院於三年前成立口腔癌跨領域照護小組,結合各職別含
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及口外醫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物理治療
師、語言治療師、營養師、社工師及心理師,透過案例討論及實例
演練,發展出「口腔癌復健介入流程」暨「頭頸癌復健功能評估量
表」讓復健或語言介入措施及結果能具體量化;營養部份亦發展出
「口腔癌營養篩檢標準書」,建構營養標準化流程及介入,透過研
討會型式,具體展現各職別在各自領域發展成果,以及如何以 TRM
手法,致力於口腔癌病人之照護品質提升,考量病友和學員屬性不
同,課程規劃有別以往學習營模式,稍有難度及深度,個管師在進
行邀約時,遴選參加過病友學習營之舊病友為主要邀請對象,線上
或新病友,則鼓勵參加病友小團體活動,曾一度擔心課程安排是否
對病友們而言太過艱澀,但病友在結果評值反應良好,覺得今年的
舉辦方式很新穎,透過這樣的研討會,更能深入了解醫療團隊為病
友們做了那些努力,促使醫病關係更加密切。
此次研討會,感謝護理部的公告周知,因此參與學員以護理師
佔 71%最多,其次是醫技 18%及醫療 10%(醫師牙醫師)。學員在針
對研討會演講內容部份,建議難易度可再考量病友,擔心英文簡報
及部份講者內容偏艱澀,亦有學員反映希望可以增加皮瓣照護及口
腔護理等課程,此部份,將回饋於口腔癌照護團隊進行討論,未來
擬以上午場病友會,下午學術論壇研討會型式來做規劃。
長官蒞臨指導,給予團隊鼓勵
林建良醫師全程以台語向病友及學員介紹頭頸癌症治療新進展
羅政安物理治療師簡介復復連結的物理治療介入模式實務面如何運作
林任芬個管師簡介如何以研究導向之領航式個管服務模式應用在口癌 病人照護
郭仕斌醫師介紹為何本院要發展新型照護溝通工具(SNF)及 SDM 之 運用
佳惠護理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學員思考護理如何結合 TRM 發揮 最大的角色功能
陽光基金會社工師帶領口癌病友與家屬「粉彩療癒」手做課程
王雅齡語言治療師簡介醫「語」連結的照護模式
江秋蓉營養師簡介醫「養」連結的照護模式
李婕寧心理師簡介醫「心」連結的心理介入照護模式
台下學員與台上講師互動熱絡的綜合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