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集團企業成員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套繫組合之觀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集團企業成員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套繫組合之觀點"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集團企業成員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套繫組合之觀點

洪肇志1、楊舒蜜2、方世榮3

1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2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中臺科技大學行銷系專任講師

3靜宜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專任教授

摘要

本研究旨在從網絡觀點探討集團企業各子公司在內部集團網絡及外部 產業網絡對其學習能力與創新績效之影響。本文以台灣 65 家集團企業中子 公司為研究對象,經實證結果發現:(1)子公司在集團及產業網絡中的橋接 套繫對知識吸收能力影響顯著;(2)子公司在集團網絡中的強套繫對知識整 合能力影響顯著,在產業網絡中的強套繫對知識整合能力影響不顯著;(3) 集團成員的組織學習能力對新產品開發績效影響顯著。本研究最後就研究 理論與實務意涵加以討論,並提出管理實務與學術研究方向上的建議。

關鍵字:雙重鑲嵌、強套繫、橋接套繫、組織學習能力、新產品開發績效

1. 緒論

集團企業在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開發中 國家,此一現象更為明顯(Chang and Hong, 2000;Guillen, 2000; Khanna and Rivkin, 2001)。根據中華徵信所資料顯示,台灣在 2008 年,前 300 大集 團企業的全球子公司總數高達 9,502 家,合併員工數高達 323 萬 3 千人,

營收淨額為台灣 GNP 的 125%,合計總資產達 42 兆 9,490 億元,可見集團 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性。集團企業的形成,乃是 母公司(或總部)採用內部發展或外部收購方式創立多個事業單位,以進入 新的經營領域及擴充事業版圖(Ramanujam and Varadarajan, 1989)。然而,

集團企業要能持續獲利及成長,則有賴於集團內各事業單位不斷地學習與 創新。如美國百年企業 GE 能歷久不衰且持續獲利,乃是旗下的事業單位保 持學習及自主性創新之成果。據此,事業單位不斷地創新將是集團企業不 斷持續獲利及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

唯一般而言,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下,企業進行創新時所需知識、技術與 資源日趨複雜,即使是集團企業旗下的事業單位亦不例外。因此,大部分 的企業都採取加入由不同廠商所組成的合作或產業網絡來取得夥伴的知識 與 資 源 並 進 行 跨 組 織 學 習 , 以 促 進 創 新 績 效 。 Gulati, Nohria and Zaheer(2000)指出,廠商所處的外部網絡是獲取與整合知識與資源的重要 管道;網絡中的每一個關係或連結都代表夥伴雙方某些資源或知識的互換,

因此廠商如何在網絡中獲取所需的資源與知識,已成為創新績效的重要課 題。正如 Gulati(1998)、Das and Teng(2002)與 Koka and Prescott(2002)等人所 言,以網絡觀點探討組織間關係之構型(configuration)、組織學習及績效確 實有其必要性。據此,本文擬從事業單位在其所處的網絡中所建構的關係

(2)

型態(Olsen and Ellram,1997),探討其對事業單位學習能力的建構及創新之 影響,以期能填補下述三個研究缺口:

第一、集團企業網絡與個別事業單位的活動本質與產出間之關係。集團 企業如同一個網絡(Tasi, 2001, 2002),是由集團成員(包含總部及旗下的事 業單位)所共同組成,每一個成員代表一個網絡節點,擁有不同的經營目標 及專屬知識,節點與節點間的連結即為套繫(ties),代表不同程度與類型的 資源與資訊流。此種集團內部網絡不論是網絡成員及關係內涵等,皆有別 於企業與外在環境或組織所鑲嵌的網絡關係模式。然而,網絡理論之研究 多著重於企業與外在環境或相關產業所建立的網絡關係,較少探討集團內 部的網絡關係型態與內涵對於各事業單位的運作與經營績效之影響(除 Tsai, 2001 外)。因此,集團企業內部網絡關係之探討,是目前相關理論亟待 補強的缺口。

第二、事業單位的雙重鑲嵌。集團企業的各事業單位不僅是鑲嵌於內部 的集團網絡中,亦鑲嵌於外部的產業關係網絡中,形成「雙重鑲嵌」之局勢。

然而,從網絡觀點探討事業單位的活動本質及產出影響時,學者不是從個 別事業單位所處的外部產業關係網絡為主,就是以內部集團網絡為主(如 Tsai, 2001, 2002)。鮮少有研究同時探討及比較此兩種內外部關係網絡之差 異,及其對個別事業單位活動內涵及產出之影響。誠如 Granovetter(1985)所 言,個體的行為會受到所處的社會網絡關係所影響。因此,在此兩種網絡 中,由於成員間互動方式、成員類型及擁有的資源與知識內涵皆不同,將 是造成成員間學習及績效差異的因素之一。

第三、事業單位在內部集團網絡與外部產業關係網絡內的套繫組合形式 不同。套繫組合是廠商的策略性資源,是廠商與網絡內部成員直接及間接 連結之狀況。根據 Burt(1992)結構洞理論,橋接套繫有助於多樣化知識分享、

接觸新穎資訊的機會,且在網絡中具有搜尋的優勢,將有助於廠商學習。

然而,橋接套繫是否會因為在不同的網絡體系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效益?套 繫組合對於集團成員的學習能力及創新績效影響差異為何?何者較有利?

等網絡議題亦是目前網絡文獻鮮少探討之處。

第四、套繫組合、學習能力及創新績效。過去許多創新的相關研究採用 知識及網絡相關構念作為創新的前置因素(如 Gilsing and Nooteboom, 2005;

Dhanaraj and Parkhe, 2006),然而外部關係並非直接有助於新產品發展,而 是透過知識的吸收或整合(或本文所稱的組織學習能力),才能達成創新之 目 的 (Slater and Narver, 1995; Rothaermel and Deeds, 2004) 。 誠 如 Tiwana(2008)所言,過去網絡理論的相關文獻,普遍忽略同時探討套繫組 合、知識活動與績效三者間的關連性。據此,本文將從網絡觀點探討事業單 位在內、外部網絡之套繫構型對其學習能力的影響內涵。

綜上所述,本文試圖從網絡觀點,探究同時鑲嵌於內部集團網絡及外 部產業網絡的子公司,在兩網絡中的套繫構型對其學習能力影響之內涵為 何,以及組織學習能力是否能加強新產品開發績效。具體言之,本文的研 究問題如下:(一)探討事業單位在集團網絡與產業網絡之中的橋接套繫及 強套繫對組織學習能力及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影響內涵;(二)組織學習能力 對新產品開發績效之影響;(三)組織學習對於關係網絡與新產品開發之中 介效果。

2. 文獻探討與假設推論 2.1 雙重鑲嵌(Dual Embeddedness)

(3)

Granovetter 於 1985 提出「鑲嵌」之觀點,強調個體的行為與經濟活動會 受制於其所處的社會網絡中,因此在探討個體的行為及其經濟活動時,不 可忽略個體所處的社會網絡之影響力。不同於一般的企業,集團企業的子 公司是同時鑲嵌於集團內部的「集團網絡」以及集團外部的「產業網絡」之中,

其中集團網絡是由母公司、各事業群的子公司以及各相關企業等涉及轉投資 股權及資金移轉等交換活動的集團成員所組成的相互連結關係;而產業網 絡則是由各子公司的上游供應商、合作夥伴及下游配銷商等所有涉及資源、

知識、資訊、資金等交換活動的合作廠商所組成的相互連結關係。據此,本 文引用 Lam(2003)的「雙重鑲嵌」一詞,藉以表達集團企業的子公司是同時 鑲嵌於兩個由不同的成員、資源及活動所組成的網絡之中。由此可知,在同 一集團中的子公司會擁有相同的集團成員,但卻各自擁有不同的產業網絡 成員。

然而,不論是集團網絡或是產業網絡,其內部的各種資源(如知識及資 訊)皆是不均衡地散佈及鑲嵌於網絡中(Tsai, 2002; Gulati et al. 2000),而各 成員在網絡中的結構及關係鑲嵌構型決定其取得及整合網絡資源的能力 (Rowley et al., 2000; Tiwana, 2008) 。 關 係 鑲 嵌 ( 或 凝 聚 觀 點 (cohesive perspective))係指焦點廠商(focal firm)與其他網絡成員直接緊密連結的情況 (Tiwana, 2008),如本文的強套繫(strong ties),其如同是取得内隱且全面性 資 訊 (fine-grained information) 之 機 制 , 而 結 構 鑲 嵌 ( 或 positional perspective))係指焦點廠商所擁有的網絡位置(Rowley et al., 2000),如本文 的橋接套繫(bridge ties),其如同是取得有價值資訊之機制。Rowley et al.

(2000)指出,唯有當焦點廠商擁有最適的網絡鑲嵌構型(即強套繫與橋接套 繫),才能在所處的網絡中有效且不對稱的取得資源,進而獲得優越的績效,

其又將最適的網絡鑲嵌構型稱為備援的統治結構 (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因此,集團子公司必須有策略性的建構其在產業網絡及集團網 絡中的套繫組合(強套繫與橋接套繫),如此才能有效地吸收及整合網絡內 的知識及資訊,進而提升知識創造與新產品開發。

2.2 組織學習能力

組織學習是指個體對知識的增加與瞭解,並轉化及體現於組織知識庫 或應用在組織改善活動及創新的一種程序(Grant, 1996; Popper and Lipshitz, 1998)。Fiol and Lyles(1985)指出,組織學習為藉由對新知識的理解以改善行 動的過程。Popper and Lipshitz(1998)認為,組織學習最終的目的是要將所創 造或取得的新知識鑲嵌在組織的常規中,以促進組織的運作及規範成員的 行為。Huber(1991)指出,組織學習的成效是取決於廠商外部知識的取得、詮 釋及應用的能力。由此可知,擁有高組織學習能力的廠商,不但可促進其 對既有知識的重組,且亦有助於其對新知識的轉化、擴散、蓄積(Kogut and Zander,1992)及創新(Argyris and Schon, 1978)。

過去在探討組織學習的研究主要可分成兩個取向(Easterby-Smith and Araujo,1999),其一是以認知觀點為主 (如 Cyert and March, 1963; Argyris and Schon, 1978; Levitt and March,1988),著重於個體的心理及學習,偏向 於理性主義;其二是以社會觀點為主(如 Lave and Wenger, 1991; Brown and Duguid, 1991; Weick and Westley, 1996),探討有利於組織學習的社會情境 及機制。就本文的研究問題之本質來說,本文將以社會觀點為主,強調子 公司若能在產業網絡及集團網絡中有效建構套繫組合,將可增進其組織學 習能力,進而促進創新。

(4)

整合過去相關研究之論點,本文歸納出組織學習能力體現於廠商的知 識吸收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Zahra and George, 2002)及知識整合 能力(Grant, 1996; Okhuysen and Eisenhardt, 2002),其中知識吸收能力是指 廠商具有獲取、辨識及理解消化外部的新知識之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Szulanski, 1996),而知識整合能力是指廠商具有重新整合內、外部既 有與新的知識,並予以有效應用之能力。

2.3 橋接套繫與知識吸收能力

廠商在網絡中的位置可呈現出其接觸的多樣化或取得新穎資訊之相對 優勢(Rowley, 1997)。Moran(2005)亦指出,廠商若能有效的佔據可快速接近 網絡中其他成員的位置,則將有助於關係套繫的建立及形成,如此將可接 觸與獲取外在環境中有價值的資訊與知識。此外,網絡中的優越位置具有 給予資訊與控制利益的潛力(Burt, 1992)。橋接套繫是兩個未相互連結的個 體 間 唯 一 的 連 結 者 , 亦 即 兩 個 體 藉 由 此 連 結 者 而 連 結 (Friedkin, 1980) 。McEvily and Zaheer(1999)認為,橋接套繫是指焦點廠商與那些未與 網絡內其他廠商有所連繫的經濟、專業及社會性的次群體,以獲取無法從 其他的網絡連結中獲得的資訊及機會。Burt(2004)指出,位居結構洞的廠商,

扮演著連接成員間互通的橋樑,不但能有效的匯集與散播廣泛的資訊以獲 取、辨識及吸收其中相關知識,且能夠獲取與吸收其他網絡成員無法接觸 的選擇機會或資訊利益。

利用橋接套繫或是結構洞位置之優勢,焦點廠商將能夠在網絡中享有 更具效率及廣泛接觸各類型資源、資訊及技術交流之途徑,擁有較多的機 會辨識與理解新穎之觀念與想法(Gnyawali and Madhavan, 2001)。再者,擁 有橋接套繫之廠商通常網絡連結程度較為廣泛,使其得以匯集多樣化與非 重複性之知識及資訊(Capaldo, 2007)。而扮演網絡中橋樑的位置角色,能夠 連結不同類型之廠商,形成連結的多樣性與廣泛性,可由不同網絡成員身 上獲取資訊重複性程度低,並從中辨識較高品質或具有價值性的資訊(Burt, 1992)。由此可知,橋接套繫可快速接近網絡中創新所需的各種資訊與知識,

並透過其位置之優勢,得以掌握資訊流通,從中辨識、理解與吸收具有價 值性的資訊與知識(Valente, 1995)。

综上所述,擁有橋接套繫之廠商通常處在網絡中較為關鍵的地位,能 透過廣泛的連結關係,以快速接近、獲取各種關於創新的關鍵性資源與資 訊,並得以較早一步辨識新產品開發的知識與可行性。扮演組織間橋樑的 位置角色除了擁有連結多樣性之外,更具有掌控網絡中各種資訊與資源流 通的能力,能夠獲取、辨識與理解具有價值性的知識,用以開發及實現組 織所設定的目標利益。另外,擁有接觸多樣化且非重複性資訊的機會,則 容易獲取各項關於新產品開發所需的知識與市場資訊,並從中辨識或設法 理解如何進行新產品開發,進而有助於其知識吸收能力的提升。據此,本 文推論下述假設:

H1a:集團網絡之橋接套繫,將正向影響集團成員知識吸收能力 H2a:產業網絡之橋接套繫,將正向影響集團成員知識吸收能力 2.4 強套繫與知識整合能力

所謂「套繫」(ties)是指,當一行動者想與另一行動者建立某種形式的關 係時,必須透過某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建立彼此的關係。當廠商間的連 結具有高度的親密性、互惠性、受惠性(indebtedness)、多重性(multiplexity)及

(5)

相互依賴謂之強套繫;反之則為弱套繫(Granovetter, 1973; Verbrugge, 1979;

Kale et al, 2000;Kenis and Knoke,2002)。

強套繫可視為是移轉及瞭解內隱知識及複雜知識的重要機制,此乃因 強套繫可形塑連結成員之間的共享價值觀、共同語言、合作及關係交換等,

可促進成員之間的互相了解及吸收彼此的觀念與想法(Regans and McEvily, 2003),以及雙方經驗與技能的交流或學習(Roy et al., 2004)。Gulati and Singh(1998)指出,由於知識裡面包含許多內隱要素,因此難以傳達與了解,

而成員間的信任、共同語言及文化及相關的合作機制,將有助於內隱知識 的傳遞與整合。誠如 Nielsen(2005)所言,在知識移轉及學習的過程中容易 遭受失敗及挫折,此乃因知識具有內隱性及複雜性,此時緊密的關係及值 得信任的夥伴,可扮演老師或是告知者之角色,教導與協助對方正確與成 功的方法(Tiwana, 2008),將從外部獲取的知識與技能正確融入組織內部經 營流程。McEvily and Marcus(2005)認為,透過強套繫所塑造的信任、規範與 共享價值觀等社會因素,可形成有利於知識分享的社會情境並降低不信任 感及不確定感,如此將有助於交易雙方共同分享隱密資訊以及共同解決問 題。Lorenzoni and Lipparini(1999)亦指出,交易雙方間若能建立與維繫良好 的組織間關係以及合作互助機制,將是知識能否有效移轉、整合及學習的 關鍵因素。此外,在知識整合的過程中,包含了將許多複雜及內隱的知識 做出有效的結合與應用。由此可知,強套繫可使組織較容易擷取與整合夥 伴成員之間的知識與資訊。

此外,強套繫的多重性(multiplexity)將有助益於交易夥伴間知識的整合。

多重性是指,交易夥伴間同時存在兩種或多種關係(Verbrugge, 1979; Kenis and Knoke, 2002)。當廠商涉入彼此組織內的程度與範圍愈廣,則多重性的 程度便愈高,且關係便愈親密,亦更會主動的相互提供援助,彼此間關係 的維持也會愈長久及緊密(Wellman and Worthley, 1990)。多重性的程度可由 其涉入彼此事業功能的數目(如研發與製造)、市場數目、產品生產的數目等 程度來衡量,即當兩廠商涉入彼此的事業功能活動愈多,則彼此的多重性 亦愈高。Kim, Oh and Swaminathan(2006)指出,當兩廠商彼此涉入對方的功 能事業數目愈多,則愈需要有複雜的機制來進行協調以及正式的管理結構,

如統治系統及技術性的與制度化的常規(institutionalized routines),如此則 有助於雙方間知識的整合及合併。Wilkinson and Young(2002)認為,如果廠 商間能夠長期一起工作,可有效調整其產品以符合對方的需求,且因相互 的投資可減少投機行為,進而產生較多公開性的溝通與資訊分享,以及共 同知識的創造(Nonaka, 1994),如此有助於廠商進行學習與整合彼此的知識。

再者,當廠商與現有的夥伴建立額外的關係(即多重關係),可降低搜尋成 本與建立信任,且較具管理的效率。因此,與新夥伴建立關係乃是探索的 概 念 , 而 與 現 有 夥 伴 建 立 額 外 的 關 係 則 為 應 用 的 概 念 (Beckman et al., 2004)。

综上所述,強套繫有助於知識的整合,此乃因強套繫具有高度的互惠 性、多重性、信任、親密性等特性,因此有助於型塑成員之間的共享語言、價 值觀、文化及合作機制有助於瞭解彼此的觀念及想法並且願意給予實際上 的協助,讓鑲嵌於夥伴關係中的知識與技能,能夠與組織內部既有的知識 基礎相互結合,運用在整體營運流程當中。據此,本文推論下述假設:

H1b:集團網絡之強套繫,將正向影響集團成員知識整合能力 H2b:產業網絡之強套繫,將正向影響集團成員知識整合能力

(6)

2.5 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績效之關係

廠商若能建構及維持一定的成長力及學習能力,則有助於知識的創新 及增進新產品開發績效(Arora, 2002)。Slater and Narver (1995)認為,組織學 習為一種發展新知識的過程,並且利用新知識去提昇組織績效。Hargadon and Sutton (1997)則強調透過組織間知識的搜尋、分享、移轉與整合,可提高 新產品發展績效。具體言之,組織學習為一種內部與外部互動的程序,使 組織的知識得以吸收、分享、重組或整合,以改善組織活動或增強組織的知 識(Grant, 1996),以達成組織所設定之目標。就本研究內涵而言,集團企業 成員所欲解決的問題或組織學習之目標在於成功地開發新產品,以達成開 拓集團事業版圖之使命,並且在所處的經營產業中維持競爭能力。欲快速 有效地達成新產品開發,本研究定義組織學習能力至少應該表現在:(1)外 部 資訊 與知 識的 吸收 能力 與 (2)組織內外部知識之整合能力 (Garud and Nayyar, 1994;Grant, 1996;Baker and Sinkula, 1999)。

Cohen and Levinthal (1990)認為吸收能力為一個組織具有能力能夠獲取、

辨識外部環境中的資訊,並且經由理解與吸收加以開拓利用於組織營運之 目的。吸收能力可視為以既有知識與經驗為基礎,加以辨識、消化與吸收外 部 技 術 知 識 , 發 展 符 合 市 場 潮 流 之 新 產 品 (Madhavan and Grover, 1998;

Gulati, 1999; Kale et al., 2000)。因此,具有高知識吸收能力的廠商,能夠有 效辨識、理解外部往來夥伴之核心技術與知識,進而決定廠商該如何整合 與應用甚至開發其核心能力之基礎(Zahra and George, 2002),將能提升組織 進行新產品開發活動之績效。

知識整合之目的在於將流通於組織內、外部的知識加以彙整,以完整性 全面性的面貌,呈現與應用於組織整體營運,促使創新的流程保持順暢運 作,以開發出符合公司要求之產品(Popper and Lipshitz, 1998)。廠商可視為 是彙集各種不同知識的集合體(Nonaka et al., 2000),故組織存在的理由之 一是有效地整合其知識能量,並予以拆解、組合與應用到既定的任務上 (Grant, 1996),如本研究所設定的新產品開發。由此可知,知識整合能力可 視為將「鑲嵌」於組織間網絡或組織內部中的知識予以整合並且「體現」在新 產品的實際開發(Madhavan and Grover, 1998)。

綜上所述,組織學習能力中的兩項組成因子,即知識吸收能力與知識 整合能力,在企業搜尋與運用組織內、外部知識與資訊,且具體融入新產 品開發的活動流程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據此,本文推論下述假設:

H3a:知識吸收能力將正向影響新產品開發績效 H3b:知識整合能力將正向影響新產品開發績效

依據上述相關文獻之探討與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建立本文的觀念性 架構(如圖一所示)。與過去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試圖從網絡觀點,探究同時 鑲嵌於內部集團網絡及外絡部產業網絡的子公司,在兩網中的套繫構型對 其學習能力(知識吸收能力及知識整合能力)之影響。本文觀念性架構之基本 的推論邏輯如下:集團企業的各子公司,不論是在內部的集團網絡及外部 的產業網絡中,其接觸有價值的知識之能力是有差異的,而這些差異是其

(7)

競爭能力差異的主因。然而,各子公司可藉由存在於所屬集團的內部網絡 以及經營產業的外部網絡之套繫連結關係,以組織間學習的角度從中吸收 與整合網絡成員之間的資訊與知識,進而提升其新產品開發之績效。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樣本與資料收集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以台灣前百大集團企業的子公司 為主要調查對象。在樣本的選取上,本研究主要是依循兩個抽樣原則,第 一、由於本文同時探討集團企業各子公司的集團內部與外部的關係網絡,

因此該集團企業在台灣必須涵蓋兩種以上之產業經營範疇;第二、在集團 成員層次中,必須排除投資控股公司以及集團海外分子公司,此乃因根據 資料顯示,此些公司的營業狀況與企業關係較不為明朗,亦較少新產品或 服務的開發,無法切合本研究問題。此外,為確保問卷填答品質,首先、本 研究以子公司內的高階主管,包含總裁、總經理、採購經理、行銷經理等作 為主要資訊提供者,因這些主管較能了解公司在產業網絡及集團網絡內的 運作狀況、網絡整體概況、與網絡夥伴合作的情況及企業本身在網絡內的特 質等;再者,本研究設計三題問項以確保填答者具有填卷的知識,如對集 團網絡運作狀況的瞭解、產業網絡運作狀況的瞭解程度,以及任期。最後,

本研究選取1080家廠商作為發放對象。問卷寄出一個月後,剔除4份退件與 6份無效問卷,僅回收91份有效問卷,因此再針對未回覆之抽樣單位寄出 第二次郵寄問卷並加以催收,第二次問卷發放回收有效問卷41份。共計回 收132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約為12.22%。

為檢測回收樣本是否存有「無反應偏差」(non-response bias),本研究根 據Armstrong and Overton (1977)的建議,依樣本回收時間先後作為區分,

以進行基本資料及八個研究變項間的卡方獨立性檢定與獨立樣本t檢定。結 果顯示,第一階段(91份問卷)與第二階段(41份問卷)回收的樣本,在八個研 究變項及基本資料上,皆未有顯著差異性之情況,顯示本研究問卷並不存 在無反應偏誤的問題。另外,為檢定同源偏差的問題,本研究以探索性因

H1a~H1b

H2a~H2b

H3a~H3b 集團網絡套繫組合

•集團橋接套繫

•集團強套繫

產業網絡套繫組合

•產業橋接套繫

•產業強套繫

組織學習能力

•知識吸收能力

•知識整合能力

新產品開發績效

•市場績效

•過程績效

控制變數:資源 寬裕、產業變動 程度、研發密度

圖一:本研究架構

(8)

素分析進行「Harman單一因素檢定」(Podsakoff and Organ, 1986)。結果顯示,

本研究萃取出的單一因素特徵值並無法解釋大部份的變異量,因此本研究 並無明顯之同源偏差存在。另外,本研究在問卷設計上設有反向題目,且 問卷發放對象為公司總經理、高階主管或高階經理人,應可有效降低同源 偏差的產生(Ritter and Gemünden, 2004)。

在樣本特徵方面,以金融保險廠商最多佔了12.1%,其次依序是電子 零件9.1%、光電工業9.1%、半導體8.3%、汽車工業6.1%、倉儲運輸6.1%、電腦 周邊4.5%、電機機械4.5%、化學製品4.5%、石化塑膠3.8%、資訊服務3%等,

其餘產業比重則為3%以下。本研究樣本涵蓋並體現了集團企業經營產業之 廣泛,研究結果不僅只侷限於某些產業,因此一般化能力較強。樣本資料 中顯示,在營業額方面1億以下為9.1%、1~15億(不含)為30.3%、15億~100億 ( 不 含 ) 為 28.8% 、 100 億 以 上 為 31.8% 。 員 工 人 數 方 面 在 50 人 以 下 為 12.1%、51~200人為25.8%、201~1000人為21.2%,1000人以上為40.9%。由上 述可知,資本額與員工人數的分配比例大致呈現類似。由於本研究樣本為 集團企業成員,因此公司規模較大者應該占有相當額度之比例,如營業額 在100億以上之企業為30%以上,而員工人數1000人以上之企業則是超過了 40%。

3.2 研究變數之定義與衡量

本研究共涵蓋四個研究構念、八個研究變項所組成。茲根據過去相關文 獻並參酌本研究問題之本質,針對各構念與變數之操作性定義及其衡量

(皆以Likert五點量表衡量,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彙總 歸納如表一。

表一 變項之操作性定義與衡量 研究

構面 研究

變項 操作性定義 變項之

衡量指標 參考文獻

集團 套繫 組合

集團

橋接套繫 公司處在集團網絡中關鍵 之位置角色,能以較快的 速度獲取多樣化資訊與資 源之程度。

♦ 接近速度

♦ 多樣化程度

♦ 位置角色

Rowley (1997);

Gnyawali and Madhavan (2001);Tsai (2001) 強套繫集團 公司與集團內部成員之間

互動、互惠、信任、多重性 及友誼情感之程度。

♦ 多重性程度

♦ 互惠程度

♦ 信任程度

♦ 友誼情感

Kale et al. (2000);

Tiwana (2008)

產業 套繫 組合

產業

橋接套繫 公司處在產業網絡中關鍵 之位置角色,能以較快的 速度獲取多樣化資訊與資 源之程度。

♦ 接近速度

♦ 多樣化程度

♦ 位置角色

Rowley(1997);

Gnyawali and Madhavan (2001);Tsai (2001)

(9)

產業

強套繫 公司與經營產業網絡中的 成 員 之 間 緊 密 互 動 、 互 惠、信任、多重性以及友 誼情感之程度。

♦ 多重性程度

♦ 互惠程度

♦ 信任程度

♦ 友誼情感

Kale et al. (2000) ; Tiwana (2008)

組織學習 能力

知識

吸收能力 企業獲取、辨識及理解消 化從外部所搜尋到關於新 產品開發知識之能力。

♦ 獲取能力

♦ 辨識能力

♦ 理解消化能力

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Lane and Lubatkin (1998);

Lane et al. (2001) 知識

整合能力 企業重新整合內、外部既 有與新的知識,並予以有 效應用到新產品開發活動 之能力。

♦ 整合外部知識

♦ 重組內部知識

♦ 應用知識程度

Garud and Nayyar (1994);

Grant (1996);

Baker and Sinkula (1999);

新產 品開 發績

市場績效 新產品之市佔率、顧客滿 意度、上市時機之比例程 度。

♦ 市佔率

♦ 顧客滿意度

♦ 上市時機

Barczak (1995) ; Song and Parry (1997) 過程績效 新產品之品質、生產效能

與知識轉化之滿意程度或 能力。

♦ 產品品質

♦ 生產效能

♦ 知識轉化

Griffin and Page (1996) ; Li and Calantone (1998)

另外,本研究加入了資源寬裕、環境變動程度以及研發密度等三項控 制變數。Katila and Ahuja (2002);Tsai (2001)等認為資源較為充裕的廠商通 常有較多的能力來強化其創新活動。另外,環境條件中的消費市場與顧客 需求之快速變動,可能會使得廠商目前的能力或記憶產生過時,影響創新 能力的強度。而當廠商傾向花費較多的成本投資創新將有較佳的創新表現 (He and Wong, 2004)。

4. 資料分析 4.1 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研究針對網絡套繫組合等四個研究變項進行因素分析,結果萃取出 四個因素,每一題之因素負荷量皆大於0.5,顯示此四個研究變項並未產生 混淆或是觀念重疊之狀況。在信度方面,本文各研究變數之Cronbach’s α係 數皆在0.7以上,顯示其信度良好。本研究各衡量項目皆參考過去相關文獻 編修而成,且在正式施測前,經由學術界及業界人士針對問卷項目及語法 加以修正,因此應具有內容效度。

本研究另以 LISREL 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其中所有的標準化項目負荷 量皆大於 0.5,並以此計算出 CR 值與 AVE 值。本研究各潛在變數的 CR 值 介於 0.80~0.90 間(見表 3),均大於 Hulland (1999)建議的判斷值 0.7,代表 本研究的衡量模式內部一致性良好。本研究所有潛在變數的 AVE 值皆介於 0.567~0.693 之間,大於 Fornell and Larcker (1981)所建議之 0.5。綜合前述 因素負荷量、CR 值及 AVE 值的結果可知,本研究的衡量變數具備良好的 收斂效度。

為評估各變數的區別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本文根據 Fornell and Larcker (1981)的建議,以每一個潛在變數的 AVE 值開根號之後必須大於 各成對變數間的相關係數為判斷標準。結果如表二所示,AVE 開根號值均 大於各成對變數間的相關係數,因此本研究的衡量變數具有良好的區別效 度。

表二 潛在變數 AVE 開根號值、CR 值與相關係數

(10)

CR GBT GST IBT IST OL1 OL2 M S GBT 0.86 0.785

GST 0.82 0.369 0.778

IBT 0.89 0.516 0.241 0.818

IST 0.85 0.208 0.486 0.326 0.811

OL1 0.80 0.461 0.517 0.476 0.450 0.753

OL2 0.90 0.436 0.400 0.386 0.297 0.728 0.832

M 0.80 0.220 0.368 0.426 0.259 0.572 0.538 0.763

S 0.90 0.247 0.416 0.284 0.337 0.604 0.601 0.651 0.830 註:主對角線為 AVE 開根號值。GBT:集團橋接套繫,GST:集團強套繫,IBT:

產業橋接套繫,IST:產業強套繫,OLA:吸收能力,OLI:整合能力,M:市場績 效,S:過程績效。

4.2 假設驗證

4.2.1 套繫組合與組織學習能力之多元迴歸分析

在 進 行 迴 歸 分 析 前 , 本 研 究 先 以 變 異 膨 漲 因 子 (VIF) 檢 驗 共 線 性 (multicollinearity),並以VIF值10為門檻。本研究另外以Durbin-Watson 檢定 自我相關,一般而言DW值1.5~2.5的標準內為可接受範圍(Gujarati, 2003)。

本研究以組織學習能力為依變項,集團橋接套繫、集團強套繫、產業橋接套 繫及產業強套繫分別為解釋變項,進行複迴歸分析,並納入控制變數,據 以建立四項迴歸模式。在四項迴歸模式中,模式一、二是以知識吸收能力為 依變項,模式三、四則是知識整合能力為依變項。結果顯示,表四之四條迴 歸模式之自變項VIF值皆低於10,顯示無存在共線性問題。DW值趨近於2,

表示無自我相關。另外由其迴歸模式之F值、P值與Adj R2值可知,組織學習 能力可由集團與產業網絡中的套繫組合獲得一定程度之解釋能力,如表三 所示。

至於個別模式與個別變項的顯著性檢定方面,由表三的模式二可知,

集 團 網 絡 中 的 橋 接 套 繫 (β=0.142, p<0.10) , 與 產 業 網 絡 中 的 橋 接 套 繫 (β=0.130, p<0.10) 對 於 知 識 吸 收 能 力 有 顯 著 之 影 響 , 故 可 支 持 本 研 究 H1a、H2a。另外就模式四而言,集團網絡中的強套繫有助於知識整合能力 的提升(β=0.182, p<0.05);然而,產業網絡中的強套繫卻無法有效的提升知 識整合能力(未達統計性顯著水準),因此本研究假設H1b成立,研究假設 H2b則不成立。

4.2.2 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績效之多元迴歸分析

本研究分別以新產品開發之市場績效及過程績效為依變項,知識吸收 能力與知識整合能力為解釋變項,進行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二條迴歸模 式之自變項VIF 值皆低於10,顯示無共線性問題,DW值趨近於2,顯示無 自我相關問題。另外,模式二、四均達整體顯著水準,指出新產品開發績效 確可由組織學習能力予以解釋,如表四所示。至於個別迴歸係數及其t值方 面 , 知 識 吸 收 能 力 對 市 場 績 效 (β=0.175, p<0.10) 及 過 程 績 效 (β=0.204, p<0.05)具顯著影響;知識整合能力對市場績效(β=0.182, p<0.10)及過程績 效(β=0.271, p<0.05)具顯著影響,因此本研究假設H3a、H3b獲得支持。

(11)

表三 套繫組合與組織學習能力之多元迴歸分析

自變項 依變項 知識吸收能力 知識整合能力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控制變數】

產業環境變動資源寬裕 研發密度

0.559***

0.095 0.065

0.296***

0.129*

0.085

0.533***

0.045 -0.034

0.341***

0.075 -0.008

【集團網絡】

(H1a) 集團橋接套繫

(H1b) 集團強套繫 0.142*

0.172** 0.094 0.182**

【產業網絡】

(H2a) 產業橋接套繫

(H2b) 產業強套繫 0.130*

0.236** 0.043 0.144 F value 26.317 21.772 17.841 11.240 Adj R2 0.369 0.526 0.296 0.354

DW value 1.967 1.811

Max VIF 1.589 1.589

註:*表p<0.1;**表p<0.05;***表p<0.01

表四 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之多元迴歸分析 依變項

自變項 市場績效 過程績效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控制變數】

資源寬裕 產業環境變動

研發密度

0.541***

0.224 -0.039

0.347***

0.199**

-0.044

0.575***

0.095 -0.039

0.316***

0.063 0.043

【組織學習能力】

(H3a)知識吸收能力

(H3b)知識整合能力 0.175*

0.182* 0.204**

0.271**

F value 30.693*** 23.452*** 24.702*** 23.982***

Adj R2 0.405 0.464 0.354 0.469

DW value 1.920 2.115

Max VIF 2.546 2.546

註:*表p<0.1;**表p<0.05;***表p<0.01

4.3 整體研究模式之LISREL分析 4.3.1 整體模式配適結果

本研究利用SEM進行整體模式的評估,並透過不同的統計程序與適合 度指標進行驗算,結果發現χ2=600.72;P=0.000;d.f.=349;χ2/d.f.=1.721;

GFI=0.80;NNFI=0.89;IFI=0.90;CFI=0.89;RMSEA=0.07,研究結果顯 示整體模式配適度大致良好。

4.3.2 研究假設結果分析

本研究以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來驗證各變數之間的關連性及影響效果。

結果顯示研究假設H1a成立、H1b成立、H2a成立、H2b不成立、H3a成立、H3b 成立。各研究假設成立狀況與先前多元迴歸分析結果呈現相同之狀況,如

(12)

表五所示:

表五 結構模式之檢定結果

研究假設 路徑關係 標準化路徑係數

(H1a成立) 集團橋接套繫 → 知識吸收能力 0.25***

(H1b成立) 集團強套繫 → 知識整合能力 0.33***

(H2a 成立) 產業橋接套繫 → 知識吸收能力 0.22**

(H2b 不成立) 產業強套繫 → 知識整合能力 0.16 (H3a 成立) 知識吸收能力 → 新產品開發績效 0.43***

(H3b 成立) 知識整合能力 → 新產品開發績效 0.53***

4.4 中介效果之檢定

本研究採用Morgan and Hunt (1994) 所提出的整體中介模式驗證方式,

以及Baron and Kenny (1986)之多元迴歸分析模式的檢定,分析組織學習能 力在網絡套繫與新產品開發之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本文根據Morgan and Hunt (1994)的驗證方式發現,非中介之對立模式中的知識吸收能力、知識 整合能力兩者對於新產品開發績效皆未達顯著性影響,明顯皆不符合本文 先前多元迴歸分析與結構模式分析之情況。至於非中介對立模式χ2值與自由 度分別為610.99及356,GFI值為0.76,CFI為0.88,IFI為0.88,NNFI為 0.86,RMSEA為0.074。

外,本研究亦採用Baron and Kenny (1986) 之多元迴歸分析模式檢定中 介效果。由下表六結果可得知,集團橋接套繫、集團強套繫、產業橋接套繫 以及產業強套繫等四個研究變項,對於知識吸收能力具有顯著之正向影響 效果。然而在模式二可看出,此四者變項對於新產品開發績效卻僅只有產 業強套繫(0.225***, p<0.01)具有顯著之正向影響效果。另外,加進知識吸收 能力正向顯著影響新產品開績效之效果(0.315***, p<0.01),原先產業強套 繫 對 於 知 識 吸 收 能 力 具 有 顯 著 之 正 向 影 響 效 果 明 顯 下 降 (0.225***→0.151*),滿足Baron and Kenny (1986)所提中介效果驗證的條件,

因此「知識吸收能力」在「產業強套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存在部分中介效果。

而由模式二可發現「知識吸收能力」在「集團橋接套繫、集團強套繫以及產業 橋接套繫三者與新產品開發績效」存在完全中介效果。

表六 套繫組合─組織學習能力─新產品開發績效 依變項

解釋變項

知識吸收能力 新產品開發績效 知識整合能力 新產品開發績效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集團橋接套繫 集團強套繫 產業橋接套繫

產業強套繫 知識吸收能力 知識整合能力

0.142*

0.172**

0.130*

0.236**

0.100 -0.110

0.040 0.255***

0.056 -0.114 -0.001 0.151*

0.315***

0.094 0.182**

0.043 0.144

0.100 -0.110 0.040 0.255***

0.070 -0.169 -0.026 0.179 0.323***

F value 21.772*** 17.800*** 18.460*** 11.240*** 17.800*** 19.973***

Adj R2 0.526 0.473 0.516 0.354 0.473 0.537 DW value 1.967 2.079 1.984 1.811 2.079 2.070

(13)

Max VIF 1.589 1.589 2.229 1.589 1.589 1.644 註:*表p<0.1;**表p<0.05;***表p<0.01

至於在知識整合能力中介效果部份,集團橋接套繫、集團強套繫、產業 橋接套繫以及產業強套繫 等四個研究變項,僅有集團強套繫 (0.182**, p<0.05)對於知識整合能力具有顯著之正向影響效果,而其於三者皆不為顯 著,亦即知識整合能力對於該三者無法構成有效的中介條件,無法進行中 介效果之探討。而由模式五可發現集團強套繫對於新產品開發績效不具有 顯著之影響效果。另外,如模式六所示,知識整合能力具有正向顯著影響 新產品開績效之效果(0.323***, p<0.01)。表示集團強套繫可透過知識整合能 力而達到正向顯著影響新產品開發績效之效果,因此「知識整合能力」在

「集團強套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之間存在完全中介效果。

5. 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論與討論

5.1.1 網絡套繫組合與知識吸收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集團企業成員可同時藉由集團網絡與產業網絡中的 橋接套繫增進知識吸收能力。此結果與過去研究相符合,顯示擁有較佳的 網絡位置並能快速接近網絡中多樣化資訊之廠商,則越能夠獲取、辨識與 消化關於新產品開發之資訊與知識。由於廠商位於一個較佳的位置與較為 廣泛之連結關係 ,不僅能夠獲取多樣化與新穎的資訊與知識 (Capaldo, 2007),並且存在「控制」的優勢(Burt, 1992; Granovetter, 1985),得以掌握產 業網絡中資訊的流通,並且先行辨識、理解與消化知識或資訊(Gnyawali and Madhavan, 2001)。

以集團內部網絡而言,學者指出在大型企業內部網絡地位優越與否,

代表著集團成員或部門接觸到新產品開發相關資訊之機會程度,以及該公 司或部門接觸外部知識與技術能力之多寡(Tsai, 2001)。以本研究之內容而 言,處在集團網絡內之關鍵地位,代表該成員為集團企業中的核心事業部 門或核心樞紐,不僅能夠接觸重要之策略性資源,並得以掌握集團網絡內 部各種資訊流通,從中進行知識的辨識、理解與消化,以有效利用於經營 流程當中。

另外從研究結果亦發現,集團與產業網絡中的強套繫對於知識吸收能 力亦有顯著之影響。此發現與過去研究相同,除網絡結構對於資訊流通與 獲取會造成影響外,網絡中的關係品質與強度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Uzzi, 1997; Nahapie and Ghoshal, 1998; Adler and Kwon, 2002)。根據結構洞或是弱 套繫的觀點,有利位置或橋接套繫可增加對資源與資訊的掌控能力;但是 若雙方成員之間成為強套繫時,則會有大量的資訊與資源在雙方之間流通,

並且彼此交換與分享訊息(Podolny, 2001)。研究結果的發現也正如學者所提 及,不同的網絡結構或是社會資本可以同時存在並且取得各自利益(Moran, 2005; Tiwana, 2008)。

5.1.2 網絡套繫組合與知識整合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公司集團網絡中的強套繫能夠提升其知識整合能 力,但產業網絡中的強套繫無法提升集團成員知識整合能力。由於組織的 行為會受到所處的社會網絡環境所影響(Granovetter, 1985),不同類型之社

(14)

會網絡,將造成內部知識移轉與整合產生不同的效應(Moran, 2005)。另外,

網絡中成員的鑲嵌內涵與連結對象選擇,對於組織競爭能力的提升存在著 差異性(McEvily and Marcus, 2005)。因此,組織所處的外在環境與往來對象,

將深刻影響組織的行為或表現。對於本研究而言,子公司與其連結的廠商 能否有效進行知識的整合,必須考慮子公司是處在何種社會網絡體系,與 何種對象維持連結關係,以及連結關係內容為何。

集團企業成員通常共享相同集團企業文化與核心理念,彼此能有較高 的認同感與參與感。以台灣的集團企業而言,成員間彼此多存在著友誼情 感甚至是家族關係,在此情況之下,集團成員較能無私的分享資訊與知識。

因此,在價值觀與認同感較為明確,人際情感較為濃厚,以及成員同屬於 某一清楚可辨識之網絡體系的情況下,集團網絡內成員維持強套繫關係,

將能有效提升其成員組織學習能力。此點如學者提及,必須先擁有穩定且 互信的組織間關係,才可能透過緊密的互動關係獲取、分享並理解彼此重 要的知識(Johnson et al., 2004)。集團企業藉由內部網絡之緊密連結關係,能 有效降低資訊收集、投機行為與交易爭端所產生的成本 (Williamson, 1985;

Hansen, 1999; Khanna and Rivkin, 2001)。而透過集團內部的正式協調運作機 制及規章制度,各子公司能產生資源共享與資訊相互移轉,達成集團內部 知識與資訊整合之效果。雖然學者曾提及,集團企業成員彼此間可能存在 著競爭關係,例如:內部資源搶奪與分配(Tsai, 2002)。然而此競爭態勢與 產業環境的競爭不同處在於,集團成員之經營運作為達成某項使命與目標,

並且維繫著集團企業之運作成長,成員間屬於良性的競爭狀態,並非是以 壓倒或是消滅對方為目的。

反觀集團成員在外部產業網絡中的強套繫未必能產生知識整合之效果 由於產業網絡中的成員並非全然存在著合作狀態,反而更存在著競爭關係。

某一企業在產業中的競爭對手不僅包含了同業競爭者,產業鏈上游供應商 與下游顧客,亦有可能進行垂直整合或併購而威脅到該企業之生存發展。

而產業網絡成員之間不一定存在著共同的目標與價值觀,在此情況之下的 強套繫連結關係,則未必能夠有效將雙方的知識進行整合。雖然先前學者 之研究認為,強套繫可促進知識整合,但該情境是以產業組織間策略聯盟 或新產品專案團隊做為研究對象(Capaldo, 2007; Hoffmann, 2007; Tiwana, 2008),而本研究並非將產業網絡範疇定義為某種聯盟或團隊之型式。即使 產業中存在著聯盟或是合作之關係,仍然存在著環境不確定性、目標不一 致以及投機主義等因素。亦如學者提到維持聯盟合作關係的難題在於彼此 無法保持互惠、存在意見衝突與投機行為等,以至於難以長時間合作(Das and Teng, 2002)。Kale et al. (2000)亦認為策略聯盟中其實存在著學習競賽與 專屬資產的保護作用,以致於雙方在合作聯盟中其實存在著競爭關係。上 述問題皆為產業網絡中的強套繫無法促使知識整合能力提升之原因。

另外,不論是集團或是產業網絡中的橋接套繫皆無法提升知識整合能 力。由於識整合能力必須整合成員之間的觀念與想法,並將組織外部(夥伴 成員)的知識與技能,實體應用在企業內部的創新活動或是新產品開發流程,

因此知識整合的成功與否有賴於雙方的關係品質、分享意願、合作機制與文 化背景等。此結果如Regans and McEvily(2003)所強調成員之間的關係型式 是否具有強烈的凝聚力,對於知識的移轉或整合將有明顯的影響。

5.1.3 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績效

以知識管理的觀點而言,本研究視新產品開發為組織在新產品相關資

(15)

訊與知識上的吸收與整合,並且加以運用與創造。如同學者認為知識管理 目的在於整合組織中的經驗、知識與各項技術以創造出新的能力,以達到 更高的績效。學者指出擁有較佳的組織學習能力,通常在創新,或是本文 所 稱 的 新 產 品 開 發 績 效 , 會 有 較 佳 的 表 現 (Sivada and Dwyer, 2000;

Rindfleisch and Moorman, 2001),此意涵實際上其實類似於知識管理能夠增 強新產品開發績效的概念。

5.1.4 組織學習能力之中介效果

在本文對於組織學習能力進行中介效果之探討後,可發現組織學習能 力對於集團內、外部關係網絡與新產品開發績效,存在著明顯的中介效果。

經由迴歸結果可得知,集團內、外部網絡之套繫關係對於新產品開發績效 顯著影響程度不甚明顯。此點有如先前學者的研究,網絡中的社會資本或 是關係連結關係,並不完全能夠為組織帶來明顯的績效 (Tiwana, 2008;

Moran, 2005; Zaheer and Bell, 2005)。而外部連結關係或是關係能力,並不 一定能夠明顯助於績效提升,而是透過知識的吸收或整合,或者是透過中 介的某種特質與情境,始能達成產出績效之目的(Slater and Narver, 1995;

Rothaermel and Deeds, 2004),如同本研究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績效。

因此上述的中介過程或機制,應該在於能有效的槓桿應用組織間關係資本 (Lorenzoni and Lipparini, 1999),並將網絡中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吸收、整合 與學習,將能有助於創新績效的產生。

5.2 管理實務意涵

在現今超競爭之產業環境下,組織學習能力儼然成為企業真正的競爭 優勢。以集團企業成員而言,缺乏組織學習能力的集團成員,將難以有效 持續地進行創新活動,亦無法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使得集團企業維持成 長運作更加困難。而就集團企業成員內部與外部關係網絡來說,在集團網 絡與產業網絡之優越地位或連結優勢,皆能夠增強其知識吸收能力。由於 在外部產業環境或是內部集團體系之下,集團成員因其經營項目之不同,

必然有著不同的網絡結構之地位或是關係連結之強度,但若企業依據自身 經營情況而保持適當的外部關係網絡,知識吸收能力則能有效的提升,而 非是侷限於某種網絡結構地位或是某種連結關係強度。

然而知識整合能力卻無法完全藉由外部關係而增強。因為企業須能夠 有效地結合內部既有知識與新知識,以及應用整體知識於營運流程當中,

更貼切的說,企業必須擁有一定的內部能耐。組織內部的能耐或能力並非 透過關係就可有效提升,而是必須透過組織內部的自身努力或學習,或是 內部的某些要素所組成。因此企業必須深知藉由外部關係無法完全達成組 織學習能力之提升,自身亦必須不斷的保持學習。而若以集團企業的至高 點而言,集團成員的外部關係網絡之運作,實際上可視為集團的內部網絡 關係或是內部能耐的一種,亦即集團母公司或總部,對於集團成員之外部 關係網絡可能具有某些程度的控制或影響力,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集團企 業成員之組織學習能力。

因此,集團企業可鼓勵並協助旗下成員內部網絡關係的建立,並透由 內部網絡連結關係,或是成員之間緊密的互動關係,協助各成員獲取需要 的知識或資源,進而對成員的經營績效產生正面之影響。內部關係網絡之 建立可加速組織內新知識的創造(Kogut and Zander, 1992; Tsai, 2001),可為 集團成員帶來正面的效益,更透過聯合經營模式達到範疇經濟或規模經濟,

(16)

產生成員之間綜效利益已善盡集團企業之背景優勢。

最後,集團企業成員可從外在產業環境中獲取與吸收資源與知識,集 團企業可鼓勵旗下成員公司與外部組織建立合作聯盟關係。知識網絡唯有 在開放式的組織設計架構下,才能豐富網絡成員的資訊品質與流量,集團 企業內部網絡過於封閉的結果可能扼殺組織的創新能力,進而產生集體思 考的盲點。集團企業鼓勵子公司建立外部網絡連結關係,除了可以增加資 訊的吸收與流通,亦可促進內部知識網絡的發展,進而對子公司的競爭優 勢產生正面的效果。

5.3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雖然集團網絡與產業網絡為不同的疆域環境,但若集團企業中出現數 名成員同屬於某一項產業,此些子公司又保持密切的經營互動之情況下,

集團網絡與產業網絡將出現過度重疊之情況,此時該集團成員可能無法清 楚辨識集團與產業關係網絡之差異。另外,集團企業網絡關係其實包含了 科層控制或集權決策之情況,將會影響組織成員間知識分享與流通狀況,

而本研究並未針集團內部網絡控制或決策情況做深入之探討。如Tsai(2002) 認為若集團總部控制旗下成員之程度過高,將限制成員之自由發展,且不 利於成員之間知識的流通。事實上,集團企業子公司之間維持何種關係型 式能夠發揮出最佳效益,仍存在許多待釐清的模糊觀念(Eisenhardt and Gulunic, 2000)。

未來進行集團企業內部網絡的相關研究,若能對於集團母公司或總部 進行深度的訪談,並與問卷之設計及統計分析做為對照,定能更深化研究 理論邏輯,並了解集團經營與網絡關係發展之脈絡。另外,本研究並未將 新產品開發進行產品屬性分類,如技術複雜程度。實際上關係網絡型式與 強度對於不同的知識種類,亦存在著不同的影響內涵,如強套繫與弱套繫 對於內隱及外顯知識之傳遞與整合即有不同的影響程度與範圍。最後,未 來研究可對於集團子公司加以分類,例如該成員與該集團之間屬於相關多 角化或是非相關多角化之關係,以了解水平網絡關係與垂直網絡關係對於 組織學習能力與新產品開發之影響內涵以及是否存在差異性。

6. 參考文獻

1 Adler, P. S. and Kwon, S. 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7, No. 1, pp. 17-40.

2 Argyris, C. and Schon, D. A.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3 Armstrong, J. S. and Overton, T. S. (1977), “Estimating nonresponse bias in mail survey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4, No. 3, 396-402.

4 Arora, R. (2002), “Implementing KM: A Banaced Scorecard Approach,”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Vol. 3, No. 3, pp. 240-249.

5 Baker, W. E. and Sinkula, J. M. (1999),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Orientation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27, No. 4, pp. 411-427.

6 Barczak, G. (1995), “New Product Strategy, Structure, Process, and

(17)

Performance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12, No. 3, pp. 224-234.

7 Baron, R. and Kenny, D.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Psycholog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1, pp. 1173-1182.

8 Beckman, C. M., Haunschild, P. R. and Phillips. D. J. (2004), “Friends or Strangers? Firm-Specific Uncertainty, Market Uncertainty, and Network Partner Selec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15, No. 2, pp. 259-275.

9 Brown, J. S. and Duguid, P. (1991),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of-Practice: 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2, No. 1, pp 40-57.

10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1 Capaldo, A. (2007), “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8, No. 4, pp. 585-608.

12 Chang, S. and J. Hong. (2000),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Korean Business Groups: Intra-Group Resource Sharing and Internal Business Transa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43, No. 4, pp. 429- 448.

13 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35, No. 1, pp. 128-152.

14 Cyert, R. M. and March, J. G. (1963),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5 Das, T. K. and Teng, B. (2002), “The Dynamics of Alliance Conditions in the Alliance Development Proces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 39 No. 5, pp. 725-46.

16 Dhanaraj, C. and Parkhe, A. (2006), “Orchestrating Innovation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31, No. 3, pp. 659-669.

17 Easterby-Smith, M. and Araujo, L. (1999),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rrent Debates and Opportunities”, in Easterby-Smith, M., Burgoyne, J.

and Araujo, L. (Ed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Sage, London.

18 Eisenhardt, K. M. and D. C. Gulunic. (2000), “Coevolving: At Last, a Way to Make Synergies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pp. 91-101.

19 Fiol, C. M. and Lyles, M. A. (1985),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0, No. 4, pp. 803-813.

20 Fornell, C., and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ed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8, No. 1, pp. 39-5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ompare ρESDP as solved by LPCGD method with ESDP as solved by Sedumi 1.05 Sturm (with the interface to Sedumi coded by Wang et al )... Left: Soln of ρESDP found by

Kolb (2005), “Learn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paces: Enhanc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mp; Education,

Slater (1990), “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4, pp. (1999), “Green Competitiveness,” 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In addition, the degree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has essential impact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competitiveness includ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ince the research scop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in Taiwan is broad and complicated, based on theories of service innovation and

(2000),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Quality, Valu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on Consume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Service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2001),

Wilson (1996),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arket Structure, Firm Structure, Strategy, and Market Orientation Culture on Dimensions of Small-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Tan et al, (1998),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ier perform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 Management , 34(2) , pp. Fran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