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性心血管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女性心血管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女性心血管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朱益增1,2  蔡翰林1,2  洪培豪1,3,4  陳宗賢1  張瑞月1,2,5,6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1內科部 2心臟血管科 3腎臟內科

4嘉南藥理大學 生活應用與保健系

5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護理科

6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美容保健科

摘 要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但許多女性患者及其臨床醫生忽略了其風 險。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症狀與診斷不同於男性,常造成女性患者得不到即時之診 治。女性心肌缺血患者之徵兆與症狀,較男性患者更大的症狀耐受性與更高的非阻塞性冠狀 動脈疾病之患病率。本文,我們探討缺血性心臟病於女性之臨床表現與治療差異。從性別角 度改善女性危險分層、診斷和治療,以增加女性缺血性心臟病的預後的存活率。

關鍵詞:女性 (Women)

缺血性心臟病 (Ischemic heart disease) 診斷 (Diagnosis)

治療 (Treatment)

前 言

2017 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報告指出,心 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之主要死亡原因,2015 年約有 1770 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全球死 亡人數的 31%。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 病 (ischemic heart disease)、 中 風 (stroke)、 周 邊血管疾病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高血 壓 (hypertension) 和充血性心臟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等,在發生心血管疾病時常伴隨有 併發症發生。其中 2015 年全世界因缺血性心臟 病死亡之估計有 740 萬人,呈現急性冠狀動脈 症候群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或猝死的缺血 性心臟病,約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 50%。

我國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 2016 年死亡原因 顯示,心臟病是國人死亡的第二位主要原因 ( 死 亡率為每 10 萬人口 88.5 人 ),亦是女性死亡的 第 二 位 主 要 原 因 ( 死 亡 率 為 每 10 萬 人 口 72.7 人 )。而心血管疾病是美國的第一位主要死亡原 因,亦是美國女性死亡的首因,超過所有癌症 的總和1。然而,自 1980 年以來美國由於預防 保健與臨床治療之進展下,心血管疾病的男女 性總體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女性的下降率較 男性低、非裔女性的下降率較白人女性低;此 外,老年女性之發生率下降,而年輕女性之發 生率卻上升2。在 55 歲以上的女性患者中,缺 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下降速度平緩3,於 2000 至 2002 年間,35 至 44 歲女性的缺血性心臟病

聯絡人:張瑞月 通訊處:60002 嘉義市忠孝路 539 號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

(2)

死亡率卻略有上升4

女性心血管系統之天生特異性 ( 表一 ),

導致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表徵、診斷、發病 率、死亡率與治療方面皆略有差異。這些性別 相關之天生特異性與心肌缺血時性別特異性之 病理生理學又有密切相關,如:冠狀動脈微血 管功能障礙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等。在解剖學研究證實缺血性心臟病之男性患 者有高比例是血塊或粥樣物結成團塊阻塞住冠 狀動脈管腔,而女性患者大部分是粥狀物均衡 地附著在血管腔內壁,而逐漸造成管腔狹窄、

腐蝕、破裂,而失去機能,造成女性較男性患 者延遲約 10 年才進行診斷與治療,因而引發更 多的併發症2,14。但至今心血管疾病在臨床診療 上仍常沒有考慮到性別之差異性,包括:心臟 衰竭、心房顫動、周邊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 等。當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於發病時,症狀的 表徵常較不典型,易造成診斷上的延誤,而導 致錯過最佳就醫的時機。此外,女性心電圖之 波形較多變複雜,易造成臨床醫師診斷上之困 擾。而且女性平均體重較男性輕,天生藥物動 力學之反應差異,於治療時更易有併發症之發 生,有時就會有無法挽回的遺憾。因此,本文 將著重於探討女性之心血管疾病於診療上的特 異性。

危險因子

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可分為傳統危險 因子與非傳統風險因子。傳統危險因子包含: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肥胖、早發 性冠狀動脈疾病的家族史 ( 男性 <55 歲;女性

<65 歲 )、年紀 ( 男性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增加 始 於 45 歲,而女性始於 55 歲 )、缺乏體力活 動 (physical inactivity;身體不活動會加重冠狀 動脈心臟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 尿病、高膽固醇血症、超重或肥胖 )。超過 80%

的中年女性有一個或更多傳統危險因子15。當 傳統危險因子增加二個或更多因子時,造成低 風險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1.5%、高風險患者增加 9%16

INTERHEART 臨床統計證實抽菸、血脂、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飲食、運動、飲酒和 社 會 心 理 因 素 等 危 險 因 素, 佔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風 險 的 90% 以上,而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 病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罹患風 險於男、女性患者相似,但女性之影響風險更 17。與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男性相比,女 性有更頻繁的肥胖、高血壓、憂鬱、抽菸與慢 性腎臟疾病18,19。這些合併症在小於 55 歲的婦 女更為常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差異就 不那麼顯著19,20

女性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包含:

一、抽菸

抽菸是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高 風險因素,男性抽菸率較高 (42.7 比 14.8%),導 致男性患病風險高於女性17。年輕抽菸者會提 早 13 至 14 年死亡21,其中 35 至 40% 與心血管 疾病有關22。2001 年時,我國 15 歲以上女性抽 菸率 4.2%,35 至 64 歲因抽菸發生缺血性心臟 病的相對風險為 3.58 (95% CI 1.09 至 11.8)、菸 害相關致命比率 (smoking attributable mortality) 約 為 3% ( 含抽菸、戒菸及二手菸者 )23,24。 在 INTERHEART 研究中,年輕女性抽菸會比年長 女性更易罹患缺血性心臟病17。抽菸導致缺血 性心臟病的危險係數,中年女性比中年男性來

得強25,26。戒菸所降低女性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

與男性相似27,28

二、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已為心血管疾病之可治療危險因 子。在病理生理學上,循環載脂蛋白的變異直 接促進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之形成。我國 1990 年 開始的金山社區心血管研究計畫 (The Chin-Shan Cardiovascular Cohort Study) 發現女性罹患高膽 固醇血症者,若以總膽固醇 > 240mg/dL 時為 20.3%,而若以低密度脂蛋白  160mg/dL 時為 31.3%;女性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 200mg/dL) 是 23.6%;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較低者 (< 35mg/

dL) 是 14.0%29。此外,我國於 1993 至 1996 年 間女性高血脂症 ( 總膽固醇 > 240mg/dL) 盛行率 為 13.6% ( 分別於 19 至 44 歲為 4.8%、44 至 65

(3)

表一:女性心血管系統中之特異性 差異參考文獻 成年女性成年男性P Value 解剖學 左心室質量158.2 ± 3.9183.8 ± 1.9p <0.0001Vriz et al., 19975 成年女性比成年男性少2538%de Simone G et al.,19956 舒張期

間隔厚度9.3 ± 1.04mm9.9 ± 0.94mmp<0.0001Vriz et al., 19975 後壁厚度8.7 ± 0.93mm9.3 ± 0.88mmp<0.0001Vriz et al., 19975 左心室直徑48.0 ± 4.51mm52.1 ± 3.98mmp<0.0001Vriz et al., 19975 末期

容積68 ml95 mlp<0.001Yamada et al., 20077 左心房直徑水平4.2 ± 0.5cm4.5 ± 0.4cmp=0.0087Sievers et al., 20058 垂直4.2 ± 0.4cm4.5 ± 0.5cmp=0.0015Sievers et al., 20058 冠狀動脈3.2 ± 0.4mm3.7 ± 0.5mmp<0.001Yang et al., 20069 生理女性減少交感神經活性與增強副交感神經活性Hinojosa-Laborde et al., 199910 女性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濃度較低Huxley, 200711 荷爾蒙性荷爾蒙雌激素與黃體酮睪固酮Huxley, 200711 月經可影響血液學指標與心電圖診斷 心血管功能

脈率 (/分鐘)89.8 ± 9.785.0 ± 12.1p=0.007Lutfi and Sukkar, 201112 左心室射血分數66.24%58.7%p=0.001Yamada et al., 20077 中風:成年女性比成年男性發病率少33%、患病率少41%Appelros et al., 200913 心血管適應女性應對壓力時,脈率增加,導致心輸出量增加;男性則增加血管阻力,導致血壓升高Huxley, 200711 女性對海拔高度或體位變化更為敏感,較多的直立性低血壓與暈厥 血液學每單位體積血漿中的循環紅血球數量較少Huxley, 200711 血色素較低,攜氧能力較低 心電圖和 電生理指標

平均QT間期更長Huxley, 200711 竇房結恢復時間更短 常見因藥物引起的多型性心室頻脈 心臟猝死和心房顫動的發生率較低 間隔厚度(interventncular septum thickness);後壁厚度(posterior wall thickness);左心室直徑(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左心房舒張末期直徑(left atrial end diastolic diameter)

(4)

歲為 28.8%、超過 65 歲為 33.9%)23。男性患者 血脂異常稍為普遍,而年輕女性則較少有高密 度脂蛋白 <40mg/dL 之情況。而 50 歲後,女性 比男性有較高的總膽固醇。

血 脂 異 常 的 女 性 患 者 經 藥 物 治 療, 國 人 女性患者不易達到血脂控制的目標30,或只有 三分之一可達到血脂控制的目標31。依 Fram- ingham 研究統計結果顯示,當女性患者有三酸 甘油脂偏高時,發生缺血性心臟病之潛在風險 與獨立危險因子強度大於男性32。但我國女性 罹患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疾病之三酸甘油脂與 男性患者則無顯著差異 (144.1 ± 101.4mg/dL 與 141.0 ± 98.3mg/dL)30。此外,當女性患者的三酸 甘油脂 > 400mg/dL 時,而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 蛋白比值為  3.2 時,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 會增加33

於 我 國 心 肌 梗 塞 與 冠 狀 動 脈 疾 病 患 者,

女性患者之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178.9 ± 43.5mg/dL、50.4 ± 16.7mg/dL) 顯 著 高 於 男 性 患者 (167.8 ± 39.2 mg/dL、43.1 ± 12.6 mg/dL,

p<0.0001); 女 性 患 者 之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101.5

± 36.0 mg/dL) 亦高於男性患者 (97.4 ± 33.4mg/

dL,p=0.04)30。女性在停經期與停經後之高密 度脂蛋白會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會上升。停經 後 之 我 國 女 性 冠 狀 動 脈 疾 病 患 者, 應 更 積 極 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濃度30。因此,我國冠狀動 脈疾病高危險群之 2017 年最新血脂控制建議 為,低密度脂蛋白 <70mg/dL;但患者三酸甘油 脂 >200mg/dL 時,則非高密度脂蛋白 <100mg/

dL;而若同時罹患糖尿病則可考慮低密度脂蛋 白 <55mg/dL 等控制標準34

三、高血壓

我國於 1993 至 1996 年間之成年女性高血 壓發生率 ( 收縮壓 > 140mmHg 與 / 或舒張壓 >

90mmHg) 是 19.6% ( 分別於 19 至 44 歲是 8%、

44 至 65 歲是 33.4%、超過 65 歲是 62%)23。高 血壓在 INTERHEART 研究中證實,患者因心肌 梗塞而死亡具有重要的相關性,與動脈粥樣硬 化斑塊形成及破裂有關,患者經治療控制可降 低患者死亡率35-37。美國女性 40 歲以下約 10%

有高血壓,但 60 歲以下則達 80%38,與我國國 人之統計資料略有差異。女性較男性更少控制 自己的高血壓 (29.6% 與 32.6%)19,38。年齡在 18 至 64 歲女性對男性的高血壓控制率相當,只有 年 齡 在 64 歲至 80 歲 (53.4 至 64.2%) 的患者才 有差異39。我國冠狀動脈疾病高危險群之 2017 年 血 壓 控 制 建 議 標 準, 若 以 傳 統 診 間 測 量 方 式:收縮壓 < 130mmHg ( 診間自動測量血壓標 準則為 < 120mmHg) 與舒張壓 < 80 mmHg,較 早期建議標準更趨嚴苛40

四、糖尿病

糖 尿 病 經 由 多 種 機 制 加 速 動 脈 粥 樣 硬 化, 對 缺 血 性 心 臟 病 風 險 與 15 年老化風險相

39,41。女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而發生缺血性

心臟病的風險高於男性42。依我國國民健康署 2013 至 2015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發現,18 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 11.8% ( 男 性 13.1%; 女 性 10.5%)。 在 INTERHEART 研 究 中顯示,婦女有無罹患糖尿病發生心肌梗塞的 機率差異是 4.3 倍,而男性有無糖尿病發生心肌 梗塞的機率差異則是 2.7 倍43。在急性冠狀動脈 心臟病的年輕女性患者中,同時罹患糖尿病則 非常普遍。與年長女性相比,糖尿病的存在更 能預測缺血性心臟病17。此外,腎臟功能輕度降 低也與女性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當 腎小球濾過率每降低 10 mL/min 時,發生風險增 加 5%44。糖尿病的早期發現、治療和控制至關 重要,可降低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五、代謝症候群

肥胖在 1/3 的女性可見,當 BMI  40kg/m2 時會增加患者之死亡率45,46。我國女性 BMI 目 標值為 18.5 至 24、理想腰圍為 < 80 公分;較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的 BMI 目標值 18.5 至 24.9、

理 想 腰 圍 為 < 88 公 分 嚴 苛。 我 國 於 1993 至 1996 年間成年女性肥胖發生率 (BMI  28.6) 為 19.6%,女性過重比率 (BMI  24.2) 分別是 19 至 44 歲 為 21.7%、44 至 65 歲 為 51.7%、 超 過 65 歲為 49.2%23。在 INTERHEART 研究中,代 謝症候群在所有性別與年齡層中都具有極高風

(5)

險,尤其是在 55 歲以下女性為最高,常見於停 經後婦女47。代謝異常包括:腹部肥胖、血糖 升高、血脂異常和血壓升高等,與缺血性心臟 病的風險增加有關39。腹部肥胖會增加女性患 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代謝異常所造成的女性 風險較男性高 (3.53 vs. 2.37),而且年輕女性高 於成年女性 (3.53 vs. 3.23)48

六、內分泌疾病

女性內分泌疾病中以甲狀腺異常最多,甲 狀腺激素直接或間接影響心率和心肌收縮力。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hyperthyroidism) 會增加患 者總膽固醇、冠狀動脈疾病死亡率與心房顫動 等房性心律失常之風險,該患者之總死亡率為 41.5%49。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hypothyroidism) 易 引起高血脂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罹患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甲狀腺功能低下症造成 患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第二型糖 尿病、腎小球濾過率降低 ( 導致 tHcy 濃度顯著 升高 4 至5μmol/L)、同胱胺酸 (homocysteine) 增 加、及內皮功能障礙等相關,適合進行二級預 防性治療50。當甲狀腺促激素 (thyrotropin) 濃度 低於 0.10 mIU/L 時,患者冠狀動脈疾病死亡率 與心房顫動高於甲狀腺促激素 0.10 至 0.44mIU/

L 間49。甲狀腺功能異常時進行適度的治療,可 改善甲狀腺異常所引起的心血管病變。

七、荷爾蒙

由於荷爾蒙因素,使女性發生急性冠狀動 脈症候群比男性約晚 10 年51。在停經前的女 性,若雌激素 (estrogen) 缺乏、下視丘功能障礙 或不規則的月經週期,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粥 樣硬化與心血管異常的風險52,53。停經後的女性 喪失內源性雌激素對血管內皮保護作用,造成 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54。女性服用避 孕藥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加、凝血因子及血 小板功能異常,而容易誘發冠狀動脈疾病。荷 爾蒙改變伴隨著缺血性心臟病與心臟異常之高

風險47,55。此外,在女性有 10 至 13% 罹患多囊

卵巢症候群,若伴隨糖尿病、肥胖與代謝症候 群將導致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15

然而在 HEPS 與 WHI 兩個研究報告指出,

在雌激素合併黃體激素 (progesterone) 的治療不 但無法下降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有 較高罹患心臟血管疾病、中風、肺栓塞與乳癌 的絕對風險56,57。使用賀爾蒙替代療法並沒有減 少女性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58,59。所以不建 議在停經後使用合併荷爾蒙療法做為冠狀動脈 疾病的初級或二級預防,且若女性有急性冠狀 動脈症候群必須停止使用51

八、妊娠

妊 娠 孕 婦 的 冠 狀 動 脈 心 臟 病 的 發 生 率 高 於同齡非妊娠女性的 3 至 4 倍60。孕婦妊娠期 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發病率為萬分之一,但 40 歲以上的孕婦則增加為萬分之三60。動脈粥 樣硬化是產前期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主要病 因,冠狀動脈剝離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是 產後期的主要病因61。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

妊娠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發生率可能會增加。此外,孕婦有子癲 前症 (pre-eclampsia) 與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是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62,這些會 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 2 倍的風險63

九、不孕症治療

不孕症女性越來越多地接受不孕症治療,

包括:口服或是注射刺激卵巢內濾泡發育的藥 物、手術治療、人工生殖技術 (assisted repro- ductive technology) 等。藥物治療包括:促進下 視丘釋放 GnRH、促性腺素 (gonadotropin)、濾 泡刺激素 (FSH)、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黃體生成激素 (LH) 等 與生殖相關荷爾蒙。荷爾蒙改變可能伴隨著罹 患心臟病之風險,且若過度誘導刺激卵巢,可 能會引起血管損傷,誘導靜脈血栓形成64,65。如 不孕症治療失敗後的數年時間,女性罹患心血 管疾病的發生率高出 19% (p<0.001),相當於相 對 21% 年增率 (95%CI 13 至 30%);而心血管疾 病的發生率與生育治療週期間沒有關聯性66 但另一個薈萃分析研究結果指出,不孕症治療 後沒有增加女性發生急性心臟病的風險,而增

(6)

加中風的風險67。由於迄今不孕症治療與後續 罹患心血管疾病之臨床研究資料較貧乏,而且 每個研究間存在顯著之異質性差異,故不孕症 治療是否為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之單獨危險因 子,仍有待相關研究證實。

十、精神壓力與社會心理因素

急性精神壓力與患者因心臟血管疾病而死 亡具關聯性68。情緒壓力會導致患者腎上腺素 分泌增加、加速呼吸和心跳,而使血壓與血糖 值上升,腎上腺素促使血小板濃度增加,並釋 放更多的游離脂肪酸到血管,而引發心臟病。

Shah 等人的研究報告指示,抑鬱症狀 (depres- sive symptoms) 可預測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

且在小於 55 歲女性會增加死亡風險51。在患 有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合併有抑鬱症狀是所有 原因死亡率和心臟死亡率的一個危險因子69 超過 80% 的壓力性心肌病變 (takotubo cardio- myopathy) 是女性,而這些人有較高精神病病 70。此外,心理社會危險因子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如: 敵 意 (hostility) 為 影 響 心 血 管 疾 病 發 生 與 預 後; 憂 鬱 (depression)、 焦 慮 (anxiety)、與 D 型人格 (type D personality) 等亦 會影響患者之死亡率71

十一、自體免疫性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和系 統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與 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有關72。34 歲至 44 歲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發生急性心肌 梗塞的機率會增加 50 倍73

十二、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過程 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發炎指標是評估心血管 疾病風險之重要因子。女性有較高發炎指標的 C- 反應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而兩性 的差異大約於青春期開始顯現74。在發炎調節 自體免疫疾病的女性 CRP 值,較男性增加 2 至 50 倍的發生機率,表示發炎反應於女性缺血性 心臟病有較重要地位75。高敏感度分析法所測

得血清 CRP 值 (high sensitivity CRP) 上升與未 來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相對風險增加相關,而 併有其他危險因子將對女性加速發生缺血性心

臟病75,76。近期臨床研究發現心臟炎症反應相

關蛋白,如:C- 反應蛋白、介白素 -6 (interleu- kin-6,IL-6)、血清類澱粉 A (serum amyloid A) 等濃度增加時,女性發生心臟病或五年內死亡 的機率明顯增加,但發生冠狀動脈阻塞的機率 卻僅略為增加75,77

十三、惡性腫瘤及腫瘤治療

罹患乳腺癌的女性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 亡風險較高,而乳腺癌倖存者是冠狀動脈疾病 的高危險人群,在診斷後約 7 年會增加罹患風 78。癌症檢測及治療使患者死亡率與發病率 有顯著的降低。但在二十世紀後期,大多數罹 患血癌之兒童經由癌症藥物治療與放射線治療 而治癒,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患者產生了嚴 重的副作用,包括心臟問題與第二種癌症。大 約 12.4% 的女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會發展為 乳腺癌79。早期發現與治療乳腺癌,卻導致越 來越多的乳腺癌倖存者,處於長期心臟併發症 風 險80。 特別 是 65 歲以上乳腺癌倖存者,更 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而非乳腺癌80。心血管 疾病和乳腺癌有幾個重疊的風險因素,如:肥 胖、高齡、不良飲食、家族史、缺乏運動和吸 煙等。

癌 症 治 療 有 許 多 種 類, 包 括: 手 術、 放 射性治療、化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激素 治療、幹細胞移植等。乳腺癌婦女通常會根據 癌症的階段進行手術、化療或放射性治療等組 合。然而,常規的乳腺癌化療藥物與抑制劑,

例 如:cisplatin、anthracyclines、adriamycin、

doxorubicin、trastuzumab、herceptin、pacli- taxel、cyclophosphamide 等,造成心血管副作 用的實質性風險,包括:患者心肌細胞損傷、

冠狀動脈痙攣 (vasospasm)、血栓性缺氧、心律 不整 (arrhythmia)、QT 間期延長、左心室功能 障礙、心臟衰竭等81,82。乳腺癌患者使用如 her- ceptin 等引起的心臟損傷可能是暫時性的,停止 治療或添加心臟藥物可以改善心臟功能,但如

(7)

anthracyclines 則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心肌損傷與 心臟衰竭。而患者利用 adriamycin 治療後三到 五年,可能會出現的充血性心臟衰竭症狀。當 患者分次施用而不是一次全部使用 adriamycin,

可降低心臟損害衰竭的風險。

乳 腺 癌 的 放 射 治 療 往 往 涉 及 心 臟 偶 然 暴 露於游離輻射。乳腺癌放射治療與罹患冠狀動 脈疾病的絕對風險增加為 76.4 (95%CI 36.8 至 130.5)、因心源性死亡的絕對風險增加為 125.5 (95%CI 98.8 至 157.9)83。放射治療乳腺癌期間 將心臟暴露於平均輻射劑量,在暴露後幾年內 開始並持續至少 20 年,每增加一個單位就增加 7.4% 的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率84。左胸乳腺癌 患者的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率高於接受右胸乳腺 癌放射性治療的女性83,84,而併用含 anthracy- cline 類的化療患者,風險更大85。因此,乳腺 癌患者與他們的醫生在決定採取何種治療時,

應同時考慮心臟風險,降低治療的副作用。在 乳腺癌治療過程中,並監測心臟健康狀況,預 防或減少損害。

十四、種族之差異

種族之差異歸因於其他危險因子之差異。

高血壓是婦女的一個主要危險因子,隨著年齡 的增長而變得更為普遍,在黑人婦女中尤其普 86。黑人女性的主要危險因子為高血壓、糖 尿病、過重或過胖,及缺乏體力活動;而白人 女性則是抽菸與高膽固醇86

因 女 性 罹 患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終 生 風 險 非 常 高,接近 1/287,88,考量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

家族史、Framingham 風險函數、種族等風險因 子,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將女性患者分類為高風險、有一定高風險或一 般風險,來協助醫療從業人員評估女性的心血 管疾病風險,已利於及早實施預防措施。

女性患者之心臟病症狀

女性急性心肌梗塞前 1 個月最常見的前驅 症狀是異常疲勞 (unusual fatigue,70.7%)、睡 眠障礙 (sleep disturbance,47.8%) 與呼吸困難 (shortness of breath,42.1%),只有 29.7% 胸部不

適 (chest discomfort,此為男性的指標性症狀 )。

女性患者 50 歲以下的心肌梗塞發生率較低,但 死亡率高於同年齡的男性89

在 急 性 冠 狀 動 脈 症 候 群 患 者 中, 女 性 比 男性更容易出現非典型症狀,包括:疲勞、虛 弱、呼吸困難、噁心、心悸或胸中後部疼痛、

頭暈、下胸部不適、上腹部壓迫或不適,感覺 像消化不良,和上背部疼痛等90。女性≥ 60 歲 可能因心肌梗塞無胸痛而沒被發現91,64% 死 於心臟病的女性未曾出現過心臟病的症狀2,20 通常,女性患者沒留意這些症狀是心臟問題的 一個跡象,而歸咎於胃灼熱或消化不良、關節 炎 或 壓 力、 身 體 狀 況 不 佳、 過 度 勞 累 或 疲 倦 等。常見的女性心臟病發作的症狀有:呼吸短 促 (hortness of breath,57.9%)、無力 (weakness,

54.8%)、不尋常的疲勞 (fatigue,42.9%),而有 43% 沒有“急性胸痛 (acute chest pain)”。

婦女經歷不同心臟徵兆與症狀,最終導致 心肌梗塞,包括:

一、前驅和急性疼痛症狀

女性歷經心臟病前期的前驅表現與症狀,

具 顯 著 相 關 性92。 女 性 患 者 描 述 心 臟 疼 痛,

如:胸部不適和 / 或左乳房疼痛、極度疲勞、肩 胛骨不適、手臂沉重和 / 或疼痛、及胸部有沉 重、壓力、心悸等感覺92-94。而急性心臟疼痛被 描述為胸部疼痛、感覺熱或潮紅的心肺表徵、

大量出汗93,94、增加或突然氣短92-96、及噁心和

/ 或嘔吐的胃腸疾病92-94。只有少數患者無胸痛 感覺,但當進一步檢查時,他們有前驅症狀,

如:疲勞與呼吸急促增加等93,94

二、缺乏對心臟疼痛與危險因子的認知

多數女性患者並沒有將體驗到的體徵與症 狀作為一個警訊,或立即進行醫療診斷或治療 的動機。女性患者較難區分心臟疼痛與其他慢 性疾病93,與意識到冠狀動脈心臟病與肥胖、

膽固醇升高、久坐的生活方式和 / 或高血壓等累 積心臟危險因子95。女性患者意識到心臟病症 狀到尋求診治所花費的時間,其中 30% 在 1 個 小時內、20% 等待 1 到 23 小時、15% 等待 1 到

(8)

3 天、15% 等 待 2 到 5 天、 剩 下 的 20% 等 待 5 天以上92。這些延遲就醫的因素有很多,但花 了長時間才意識到症狀的嚴重性92,94,導致延遲 獲得即時的醫療援助。

在女性患者沒有意識到心臟疼痛的症狀,

並 在 確 診 前 並 不 認 為 有 冠 狀 動 脈 心 臟 病 時,

易將疲勞等體徵及症狀與年齡或壓力等做聯 結,利用否認而導致延誤就醫,並視症狀或自 我治療96。而只有當女性患者意識到當下的痛 苦遠超過先前的任何其他痛苦時,才會意識到 疼痛。此外,女性的角色、缺乏運動、經濟因 素、時間因素與家庭照護責任等,皆會造成女 性患者的延誤就醫97,98。診斷延誤而造成延誤治 療,這可能部分造成女性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 較高的原因。

臨床診斷之差異

女 性 缺 血 性 心 臟 病 的 死 亡 率 偏 高, 部 分 歸因於不易鑑別年輕女性患有急性冠狀動脈症 候群。年齡≥55 歲的女性最有可能從急診室出 院,卻漏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比例高於任 何其他年齡或性別。冠狀動脈攝影在疑似有缺 血性心臟病的女性患者中,有 50% 判定為正常 或無梗塞的心外膜冠狀動脈症候群99,在評估 心肌缺血症狀與體徵時,女性有更大的症狀耐 受性、更多的功能障礙與更高的無阻塞性冠狀 動脈症候群患病率100

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 (coronary microvascu- lar disease) 是缺血性心臟病症狀之主因,可利用 正子斷層掃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心臟超音波 (echocardiography) 和心血管磁振攝 影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等進行診 斷。評估血管內皮功能、微血管阻力 (microvas- cular resistance)、冠狀動脈血流儲備 (coronary flow reserve) 與 血 流 儲 備 分 數 (fractional flow reserve),對非梗塞性冠狀動脈疾病女性患者,

提供冠狀動脈異常治療與預後之重要診斷信息 101,女性較男性有更高比例的血管斑塊侵 蝕與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相關之急性冠狀 動脈疾病,可利用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與

侵入性冠狀動脈血管攝影 (coronary arteriogra- phy) 等進行診斷。

一、分子檢驗

當患者心肌缺氧時,在 0 至 6 小時內血液 中的 creatine phosphokinase 會升高、缺氧 6 至 12 小 時 內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與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上升,此為臨床常 使用的缺血性心臟病之分子檢驗診斷。

心肌肌鈣蛋白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是 心肌細胞損傷之特異指標,cTnI 值升高與患者 死亡率及復發性心肌梗塞的增加有關102,由於 女性心臟重量較小,因此女性的 cTnI 基準值低 於男性103。但是,目前所使用的 cTnI 標準值診 斷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是沒有區分性別之差 異。利用高靈敏度分析心肌肌鈣蛋白 (high-sen- sitivity assays for cardiac troponin, hsTnI),亦發 現女性 hsTnI 基準值比男性低。利用區分性別 的 hsTnI 標準值 ( 男性 34 ng/L、女性 16 ng/L) 診斷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時,女性患者之 診斷敏感性明顯改善,不會被男性患者之特異 性降低所抵消104。Proneurotensin 等新型生物標 誌 (biomarker),已被證明可預測女性心血管疾 103。此外,分析冠狀動脈疾病的不同病理機 轉之生物標誌,男、女性在肥胖、內皮功能障 礙、炎症細胞聚集與心臟壓力及損傷皆有有顯 著不同105

二、心電圖

心肌梗塞的患者之心電圖 (electrocardiogra- phy) 上 常 見 T 波 反 轉、 明 顯 Q 波、ST 節 段 上 升或下降達 2.0 mm。利用 1.0 mm ST 節段上升 或下降的閾值來定義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女 性患者之診斷準確性 ( 敏感性和特異性為 60 至 70%) 較 男 性 ( 約 80%) 低106。 但 不 論 非 ST 節 段上升或 ST 節段上升之心肌梗塞,女性冠狀動 脈診斷為正常之比率卻增加 2 倍107。因雌激素 會使 QT 間期延長,QT 間期延長增加藥物敏感 度,例如 :Antiarrhythmic drugs、Amiodarone、

Quinidine、Procainamide、Disopromide 等會造 成 QT 間期更延長,QT 間期延長增加心室頻脈

(9)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108,109。而女性左束 支阻滯患者同步治療時,QRS 持續時間短於男 性患者等14

此外,女性狹心症 (angina pectoris) 患者,

靜態心電圖常見正常結果,但經不同程度之運 動負荷時,運動心電圖即會出現氧氣不足的結 果。因此,運動心電圖是用於診斷女性冠狀動 脈心臟病最常用的方法,對於女性患者有中等 風險及症狀,靜態心電圖結果卻正常時,運動 心電圖應在初始診斷時即進行測試 (class I 推 薦 )110。 但 是, 對 於 梗 塞 性 冠 狀 動 脈 疾 病 診 斷,女性運動心電圖的敏感性與特異性較男性 低;然而,運動心電圖測試結合 Duke Treadmill 評 分, 女 性 缺 血 性 心 臟 病 的 診 斷 即 非 常 準 確

15,111,112。此外,月經週期、雌激素 ( 結構上與

毛地黃類似 ) 等因素,會影響 ST 節段之異常,

降低運動心電圖鑑別女性冠狀動脈心臟病之準 確性。

三、超音波

利用超音波可分析心臟結構、心臟收縮與 舒張功能等,可用以診斷心臟疾病,如:先天 性心臟病、瓣膜閉鎖不全或狹窄、及心包膜積 液等。將超音波合併患者運動或藥物刺激 ( 如:

dobutamine) 之負荷式心臟超音波 (stress echocar- diography),可根據心肌收縮的程度,診斷是否 有冠狀動脈心臟病 (class I 建議 ),及高準確的 診斷女性缺血性心臟病 ( 靈敏度為 85%、特異 度為 75%)113-115。負荷式心臟超音波和負荷心肌 灌注影像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的整體 診斷準確性與預後評估結果非常相似116

四、核子醫學影像

核子成像可以結合患者運動或藥物刺激,

如:dobutamine、dipyridamole 或 adenosine 等 進行心臟疾病之診斷。鉈 -201 (Tl-201) 是廣泛 使用的低能量放射性同位素,但卻易被密集纖 維化或乳房組織等軟組織散射與衰減117。乳腺 組織偽影會降低女性單光子射出電腦斷層掃描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的 心 肌 灌 注 顯 像 的 特 異 性 ( 男 性 94%、 女 性

74%) 118,119。然而,使用衰減校正、俯臥位成 像、評估左心室射出率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和室壁運動等,可提升診斷女性患者之 準確性110

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的正子斷層掃描可提高 圖像鑑別率及質量,提升診斷肥胖女性患者之 梗塞性冠狀動脈疾病的準確性120。除灌注成像 外,正子斷層掃描可評估冠狀動脈血流量與心 肌血流儲備 (myocardial flow reserve),為主要不 良心臟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之惡 化因子 (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每增加 10%,危險 比為 0.80)121。心肌血流儲備的降低 ( 定義為 1.9 至 2.0),顯示血管異常與微血管功能障礙,在非 梗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患者,81% 患者在攝影時 有正常或狹窄 <50% 的數據122。此外,冠狀動 脈血流儲備 <2.32 是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

非致死性中風與需要住院的心臟衰竭之最佳預 測因子123

心血管磁振攝影可診斷結構性與缺血性心 臟病 ( 靈敏度為 0.91、特異性為 0.81)124。注射 dobutamine 後可評估心壁運動、心肌活力與缺 血情況125。心臟磁振攝影的壁運動異常較冠狀 動脈攝影的診斷力略差 ( 敏感性為 83%、特異 性為 86%)124。但心血管磁振攝影有較高的空間 鑑別力,利用顯影劑延遲增強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影像可以顯示出心肌梗塞 ( 如:左 心室血栓、右心室心肌梗塞、乳頭肌梗塞等 )、

非缺血性心肌纖維化疾病、及辨別與量化病灶 的區域126。缺血性心臟病除左心室射血分數與 常規臨床分子標誌等做為臨床診斷外,心血管 磁振攝影亦是另一種重要診斷方法。

五、斷層掃描血管攝影

女性與男性之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 的診斷準確性相似 ( 敏感性為 85 至 99%、特異 性為 64 至 90%)127。依據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 管攝影所診斷之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嚴 重程度差異後,同程度之男、女性患者其總體 預後結果相似128。經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 影診斷為輕度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其 死亡危險性升高 1.7 倍,而多支血管病變與女性

(10)

患者之風險增加 3 至 4 倍129。此外,冠狀動脈 鈣化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可用於診斷女性梗 塞性冠狀動脈疾病 ( 敏感性為 96 至 100%、特 異性為 40 至 66%)130。光學同調電腦斷層掃描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 亦可診斷非 ST 節 段上升 - 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 (NSTE-ACS) 之年 輕患者的斑塊侵蝕等131。因此,冠狀動脈電腦 斷層血管攝影可運用於中度缺血性心臟病之女 性患者,有不明確的臨床症狀或運動心電圖結 果時候。但在停經前的女性中,應考慮輻射劑 量降低至 3 mSv61

預防與治療

女 性 冠 狀 動 脈 疾 病 之 早 期 篩 檢 與 完 整 風 險評估,預防女性心臟病指南的編撰與實施,

可有效降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

62,132,133。女性預防冠狀動脈疾病之生活方

式,如:日常運動、體重減輕與飲食限制 ( 減少 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等 )、維持標 準體重指數 (<24kg/m2)、戒菸降低冠狀動脈異 常風險、與不超量飲用酒類等133-135;及控制女 性心血管的致病因子,與符合冠狀動脈疾病高 危險群之血壓與血脂之建議標準等,降低罹患 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 ( 表二 )。此外,女性有缺 血性心臟病之中、高危險性風險時,應開始阿 斯匹靈或中度至高劑量的 Statins 類藥物等治療 ( 表三 )。

一、阿斯匹靈

阿斯匹靈 (aspirin) 在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

表二:控制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

因素 目標 篩選 建議

血壓 控制在 140/90,最佳 120/80。

控制孕婦高血壓,並避免危及 胎兒健康。

常規測量血壓。

篩檢既往病史、症狀、其他危險因素 等。

高血壓孕婦應評估子癇前症。

體重控制、運動、飲酒適量和適度 鈉。

若血壓  140/90,或收縮壓為 160 或舒張壓為 100 時,應進行治療。

控制孕婦舒張壓為 90 至 100。

脂蛋白 無心血管疾病

< 2 個 RF:LDL < 160、

最佳為 < 130

> 2 個 RF:LDL < 130 心血管疾病患者 LDL ≦ 100 目標為 HDL > 35、TG < 200 (TG ≦ 150 和 HDL  45 為最 佳 )。

空腹脂蛋白分析時機 無心血管疾病

TC < 200、HDL  45,5 年;TC <

200、HDL < 45, 隨 時;TC=200 至 239、HDL < 45 及 < 2 個 RF,1 至 2 年;TC=200 至 239,HDL < 45 或  2 個 RF,隨時;TC > 240,隨時。

心血管疾病異常或導管手術後 4 至 6 週。

低 風 險 者: 停 經 前 LDL 為  220;停經 < 2 個 RF LDL  190、

停 經  2 個 RF LDL  160, 以 TG 為 基 準 進 行 治 療 (TG < 200 Statin、Resin、Niacin;TG = 200 至 400 Statin、Niacin;TG > 400 使用 statin、niacin、fibrate 或聯合 治療 )。

糖尿病 對於糖尿病患者:

維持血糖:餐前 80 至 120、睡 前 =100 至 140。

維持糖化血色素 < 7%。

LDL < 130,有心血管疾病則 LDL < 70。

TG < 150。血壓控制。

監測血糖和糖化血色素。

篩檢糖尿病 ( 空腹血糖≥126;或口 服葡萄糖耐受測試  200)。

採 用 < 30% 脂肪、 < 10% 飽和脂 肪、6 至 8% 多不飽和脂肪、每天 膽固醇 < 300 毫克。

低熱量飲食。

定期運動。

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體重管理 維持理想體重。

BMI 目標值在 18.5 至 24。

患者 BMI 為 25 至 34.9 時,

理想腰圍為 < 80 公分。

計算 BMI,並測量腰圍作為定期評 估。

超過理想體重者應逐漸減肥。

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者應做營 養諮詢。

患者孕前體重正常,懷孕期間體重 增加 25 至 35 磅。

TC:total cholesterol、TG:triglycerides、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HDL:high-density lipoprotein、RF:Risk factors ( 風險因素 )。血糖值、HDL、LDL、TG 以 mg /dL 為單位、血壓以 mmHg 為單位。BMI (body mass index):體重公斤數 除以身高的平方米,單位為 kg/m2。參閱 Guide to Preventive Cardiology for Women133; 2017 Taiwan lipid guidelines for high risk patients34及 2015 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摘要。

(11)

疾病二級預防與急性心肌梗塞治療中均有效。

WHS 研究統計近 4 萬名年齡在 45 歲以上的健 康女性,在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 ( 每隔一天 100 mg) 者,發生冠狀動脈異常的風險降低 9%、中 風風險降低 17% 與缺血性中風降低 24%,但沒 有降低心肌梗塞或心血管死亡風險136。而 65 歲 以上的女性,服用阿斯匹靈者明顯降低缺血性 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137

在預防女性心血管疾病指南中,若阿斯匹 靈對於中風與心肌梗塞預防的效益,超過消化 道出血與出血性中風的風險時,≥65 歲的女性 可每日服用 81 mg 或隔日服用 100 mg 阿斯匹靈 (class IIa)。但成年人消化道有出血高風險時,

則不建議使用阿斯匹靈。但是,利用阿斯匹靈 預防糖尿病女性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 有爭議的,在大多數薈萃分析結果並沒有顯示 阿斯匹靈具有預防的效益137-140。當糖尿病患者 有 10 年心血管疾病風險  10% 者,應考慮低 劑量阿斯匹靈 (75 至 162mg/ 天 );而對於低風 險糖尿病 ( 男性 <50 歲、女性 <60 歲,無其他 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 ) 的患者,則不建議使用阿 斯匹靈141

二、Statins類藥物

利用 Statins 類藥物治療女性與男性的原發 性冠狀動脈疾病之二級預防具有同樣效果142 Statins 類藥物除降低血脂外,亦可改善內皮功

能障礙143,144,有助於冠狀動脈的微循環145

在降低成人原發性冠狀動脈疾病的膽固醇治療 新指南中,建議 40 至 75 歲且無心血管疾病史 的成年人,但有 LDL>189mg/dL、LDL 為 70 至 189 mg/dL ( 有糖尿病 )、或估計 10 年原發性冠 狀動脈疾病風險≥7.5% 等患者,使用 Statins 類 藥物146。Statins 類藥物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益 處,超過男性與女性糖尿病之風險147。此外,

在我國女性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利用 Statins 類藥物治療,其臨床效益與男性患者相較下具 有顯著差異30。因此,控制血脂異常的策略應 考慮性別差異。

三、治療

女性心絞痛患者,應考慮血管張力素轉換 酶抑制劑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 itors, ACEI) / 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滯劑 (angioten- sin-receptor blockers)、乙型阻滯劑、阿斯匹靈和 Statins 類藥物等藥物治療,適當藥物治療與急 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復發之主要不良心臟事件顯 著降低有關133,148-150

乙 型 阻 滯 劑 對 改 善 胸 痛 症 狀 是 有 效 的,

可作為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症狀緩解之初 始治療。長期接受乙型阻滯劑治療,可降低穩 定型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缺血負荷和閥值,並 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全或增加心肌梗塞患者預後

的存活率151-153。使用乙型阻滯劑的患者,比

使用鈣通道阻滯劑患者平均每週心絞痛發作少 0.31 次數,且較少因不良反應而停藥。但當患

表三:減少婦女風險藥物治療

療法 目標 篩選 建議

抗血小板藥 / 抗凝劑

患者需預防血栓。 心血管異常發生時是否存 有禁忌症。

評估合宜性、風險與副作 用。

無禁忌證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患者,每天使用阿 司匹靈 80-325 mg。

阿司匹靈的禁忌症可改用 thiopyridine、derivatives 等。

乙型阻滯劑 降低心肌梗塞後之 再梗塞率、猝死發 生率和總死亡率。

是否存在禁忌症。

持續評估合宜性、風險和 副作用。

無禁忌症下,患者住院的幾小時內開始使用。

ACE 抑制劑 降低心肌梗塞和左 心室功能障礙的患 者 發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是否存在禁忌症。

持續評估合宜性、風險和 副作用。

住院期間儘早開始投藥,除非有低血壓或禁忌症。

除左心室功能障礙 ( 射血分數≦ 40%) 或充血性心臟衰 竭症狀持續投藥外,6 週後停止投藥。

若懷孕,停止使用 ACE 抑制劑。

FSH,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ACE,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參閱 Guide to Preventive Cardiology for Women133

(12)

者已使用乙型阻滯劑的最大耐受劑量時,仍持 續有心絞痛症狀時,則應使用其他抗心肌缺血 藥物的附加療法154。患者對乙型阻滯劑有禁忌 症或引起副作用時,可使用鈣通道阻滯劑、長 效硝酸鹽或 Ranolazine 等抗缺血劑緩解症狀。

Ranolazine 經由抑制心臟動作電位的晚期鈉電 流,改善心肌灌注的心肌舒張。但目前還沒有 關於硝酸鹽對女性臨床結局影響之研究。

Statins 類藥物和 ACEI 對非阻塞性冠狀動 脈心臟病的患者可能有益143,144,155,增加冠狀 動脈之微循環143。患者運動訓練時,會促進腎 上腺素調節機制而增加效益156。非 ST 節段升 高之心肌梗塞患者出院時,女性較男性約少 3%

接受阿斯匹靈與乙型阻滯劑治療,及約少 13%

接受 Statins 類藥物治療152。Ivabradine 是一種 選擇性的 If 通道阻斷劑,通過降低竇房結起搏 細胞的起搏率而起作用,而不影響動作電位的 持續時間,心率的降低導致左心室舒張末期壓 力的降低,並且由舒張期的延長增加了對冠狀 動脈流動的時間,為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新藥 157。在常用於治療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藥物,

特別是抗血栓藥物與抗心律失常等藥物,在女 性患者體內的代謝方式效率不同,而增加潛在 不良反應風險中 ( 表四 )。

此外,賀爾蒙替代療法可減少停經後女性 的停經期周邊症狀與骨質疏鬆症等,但卻沒有 降低心血管風險或改善臨床效益159,160。賀爾蒙 替代療法包括: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抗 氧化維生素 ( 維生素 C 和 E,β- 胡蘿蔔素 ) 和葉 酸等。在停經後女性,利用聯合持續賀爾蒙治 療 (combined continuous hormone therapy) 會增加 冠狀動脈異常、靜脈血栓與中風風險;單純雌 激素治療會增加靜脈血栓和中風的風險,但未 增加冠狀動脈異常的風險161

結 語

目 前 在 女 性 缺 血 性 心 臟 病 的 診 斷 和 治 療 並不理想,因女性常得不到即時與正確的診斷 與治療。當評估女性患者心肌缺血的體徵與症 狀 時, 出 現 更 多 型 態 的 症 狀、 心 血 管 功 能 障 礙、與非阻塞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高發病率。

女性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 等亦與性別特異性病理生理學有關。除日常生 活中預防保健外,應提升女性對心臟病的自我 認知,若有異常即應及早進行心臟的檢查 ( 圖 一 ),及早進行治療心絞痛、動脈粥樣硬化、缺 血性心臟病與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等,增加 女性缺血性心臟病的預後結果。

表四:女性心血管藥物動力學反應之差異

吸收效率 分布 代謝效率 排除

verapamil 增加 25%。

阿斯匹靈增加 40%。

體 內 脂 肪 含 量 較 高, 使 親 脂性藥物之血清濃度降低。

體 內 水 分、 血 管 內 容 量 和 肌 肉 質 量 較 少, 導 致 較 高 的親水性藥物之血清濃度。

amiodarone、amlodipine、atorvastatin、simvas- tatin、gemfibrozil、verapamil 等 CYP3A4 藥 物,代謝快 20 至 40%。

carvedilol、metoprolol、losartan、irbesartan、

warfarin, rosuvastatin 等藥物代謝受性別特異性 影響。藥物的葡萄糖醛酸化快於男性,加速腎 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失活。

女性腎小球濾過 率約少 20%。

參閱 Spencer and Wingate, 2005158

(13)

參考文獻

1. Mosca L, Hammond G, Mochari-Greenberger H, et al. Fif- teen-year trends in awareness of heart disease in women:

results of a 201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ational survey.

Circulation 2013; 127: 1254-63.

2. Go AS, Mozaffarian D, Roger VL,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14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4; 129: e28-292.

3. Capewell S, Hayes DK, Ford ES, et al. Life-years gained among US adults from modern treatments and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6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between 1980 and 2000. Am J Epidemiol 2009; 170: 229-36.

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 病史/家族史/妊娠併發症史

心血管疾病 女性心血管疾病抑鬱症 血壓、體重指數、腰圍等體檢

空腹脂蛋白與葡萄糖等檢查

無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則評估framingham風險 健康生活建議 (Class I)

戒菸 預防高血壓飲食

規律運動 體重控制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女性 冠狀動脈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週邊動脈疾病

腹主動脈瘤 糖尿病 慢性腎病

預測心血管疾病10年風險≧10%

心臟康復諮詢 治療建議(Class I) 血壓控制 降低LDL-C (<100 mg /dL)

乙型阻滯劑 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製劑/

血管收縮素- 受體阻滯劑 近期有心血管異常、手術

或充血性心臟衰竭症狀

建議(Class II)

降低LDL-C (高危險婦女群的目標<70 mg/dL)

降低非HDL-C治療 (高危險女性、近期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或 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不佳;目標為<130 mg/dL)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阿司匹靈/抗血小板藥物

Omega-3脂肪酸

陣發性心房顫動病史

治療建議 (Class I) Warfrin dabigatran

治療建議 (Class I) 血壓控制 降低LDL-C≧190 mg/dL

治療建議 (Class II) 治療高LDL-C 、 HDL-C與TG ,和/或

HDL-C 阿司匹靈

LDL-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G, triglycerides.

圖一:女性心血管疾病預防保健流程圖。

參閱 Effectiveness-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2011 Update4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Stage 3 Exposed ⁄ necrotic bone in patients with pain, infection, and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exposed and necrotic bone extending beyond the region of alveolar bone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eatures of 6 cases of NBCCS were characterized into major and minor criteria and compared with features reported in Indian patients and in patients

In clinical trials involving patients with DDwoR, however, most authors usually define their samples based on the duration of symptoms (i.e. locking duration or time since

SUMMARY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as to describe the prevalence of whiplash trauma in pati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s) and to describe clinical signs

Additionally,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for cases of benign glomus tumor in the oral regions and offer data on the 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of this rare tumor.. CAS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d radiographic imaging in relation to symptoms and clinical findings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 children with juvenile

Results We identified 19 new cases of oral syphilis (17 males, one female, and one case unknown sex) and described the 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is re-emerging

Animal or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and their fractiors, boiled, oxidised, dehydrated, sulphurised, blown, polymerised by heat in vacuum or in inert gas or otherwise chemi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