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Copied!
1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賴建誠 新竹市 30013 清華大學經濟系 電話: (03) 574-2891 傳真: (03) 572-2476 lai@mx.nthu.edu.tw www.nthu.edu.tw

2008 年 1 月

(2)

2

序 4

為什麼要讀經濟史? 9

1 為什麼電腦鍵盤不依 ABCD 排列? 17 2 為什麼國際標準軌寬是 143.5 公分? 22 3 環境與身高 29

4 天氣晴雨和股市紅綠 33 5 法老王的怪夢解析 36

6 為什麼 1866-68 年芬蘭饑荒會餓死十萬人? 41 7 鐵路對美國早期的經濟發展助益不大? 45 8 蒸汽機對英國的產業革命助益不大? 50 9 英國是產業革命的龍頭? 54

10 為什麼《共產黨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 57 11 為什麼歐洲要殺巫者? 62

12 為什麼歐洲的教堂要蓋這麼大這麼久? 66 13 罪與贖:天主教煉獄說的經濟詮釋 70 14 經濟閉關自守能撐多久? 74

15 1918 年流行感冒的深遠影響 77 16 戰爭與國家的形成 80

17 有用的戰爭 85

18 擴大內需是日本經濟成長的關鍵? 87 19 為什麼猶太人會被抄家? 90

20 為什麼阿米許人的經濟表現較差? 93 21 金本位是傳遞大恐慌的元兇? 97 22 煙賭娼應該公營嗎? 101

23 謠言•盲從•擠兌 105 24 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108 25 經濟成長對英文的影響 112

(3)

附錄

1 鬱金香情結 116 2 黃金的魔力 121

3 布勞代爾的《地中海史》 123

4 《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導讀 126 5 告別施捨 133

作者簡介

賴建誠(lai@mx.nthu.edu.tw,www.econ.nthu.edu.tw),1952 年生,巴黎高等社會 科學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1992-3)。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專攻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學術著作有:《近代中國的合作經濟運動: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 Oxford UP,主編)

《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2002)、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

(2004)、《梁啟超的經濟面向》(2006)、《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 政危機,1531-1602》(2008)。

半學術性的文集有:《年鑑學派管窺》(譯著,1996, 2003)、《重商主義的窘境》

(1992)、《綠野仙蹤與中國》(1998)、《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008)。譯有雷蒙.阿宏

(Raymond Aron)《入戲的觀眾》(1987, 1992, 2000, 2006)、西蒙.波娃《波娃的告別:

與沙特的對話》(2002, 2006)、《波娃的告別:再見,沙特!》(2002, 2006)。

(4)

1984 年 8 月清華大學設立經濟系,在中央日報的海外版徵求師資;我從歐洲寫信 應徵經濟史教師,竟然收到趙岡教授的回信。我早就拜讀過,他在台北聯經公司出版的

《中國棉業史》(1977)和《中國土地制度史》(1982),也正好在期刊上讀到《中國土 地制度》英文版(史丹佛大學 1985 年)的摘要,可以想見收到他的回信時有多麼驚奇。

他也寫過《紅樓夢研究新編》(1976)、《花香銅臭讀紅樓》(1979),直到《中國傳統農 村的地權分配》(2005,聯經)才封筆。能和他在同個系上工作,必然相當有意思。

趙岡當時約 56 歲,和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是身高六尺的博雅紳士;夫人陳鍾毅 女士高雅內歛,是他多本中文書的合著者。我對清華的工作機會,完全沒有說 No 的條 件。20 多年後回想起來,這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選擇,決定了我的長期工作,全家人 的生活,甚至連兒子都在清華人文社會學院讀大學部。

1985 年 1 月我到清華報到時,是經濟系的第二位教師。趙岡告訴我聘用的原因,

是教育部規定的必修科目,包括西洋經濟史、西洋經濟思想史、中國經濟史。他知道不 容易找到教這幾門課程的人,只好聘用我。他說得委婉,但我立刻感覺到:這三科是必 修課,必然會讓學生反感,會用對待三民主義、國父思想的態度來看待我。

我竟然以這幾項科目,作為研究專業領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1990 年代初 期,教育部撤回必修科目的主導權,改由各校系自由決定,我的感覺才轉好。20 多年 後回想這件事,如果當初教育部沒有這項規定,我怎麼有機會找到這麼好的工作?

那時台灣還在戒嚴時期,不准出國觀光,學生對歐洲充滿了好奇。我在法國和比利 時住了 5 年多,就靠著穿插歐洲的生活、風景、思潮、制度來誘引注意。那時清華對外 打的招牌,是要走數理計量經濟路線。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說,經濟史和思想史沒 有數學模型,也不能用嚴謹的方式證明,根本就是從垃圾中製造垃圾。我完全沒有爭辯

(5)

的能力,充份體會到雙重歧視(個人與專業)的滋味。

在教學上我也碰到許多困難,主要是教材上的供需失調。以西洋經濟史為例,當時 在台灣能找到的中文教材,和我在 1970 年代初期接觸的差不多。周憲文先生在台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出版了好幾冊西洋經濟史文選,都是從日文轉譯過來的。一方面這些題 材與內容對我們太生疏,二來筆調沈悶,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直接用英文教科書,

又有太多的人名與地名學生跟不上。

中國經濟史也有類似的困難,因為主要的作者是歷史學界出身,他們關懷問題的角 度和經濟學界很不相同,對學生既無挑戰性,又沒學到多少經濟學的養份。西洋經濟思 想史就更嚴重了:都是英文教科書,是寫給歐美學生讀的,作者假設學生在高中時期,

已經熟知歐洲的社會經濟背景,許多基本的事情就不交待了,這些對台灣的學生來說,

根本就是天書。

幾個學期下來,同學很快就歸納出實用的判斷:這三門課將來考研究所時用不上,

留學時沒有人會關心你這幾三科的成績,工作時沒有人會問你是否讀過這幾門課。我是 靠這幾門課過活的人,不能沒有對策。我逐漸體會到兩項要點:(1)如果用同一本教科 書,從開學講到期末,學生很快就厭倦。(2)要把這幾門課教好,除了教材有趣,更重 要的是教師的表演能力。也就是在掌握教材的要旨後,舉較能理解的例子作類比,或當 作切入問題的楔子;更重要的是,要穿插費心找來的故事和笑話。

教了七年之後,到 1992 年我去哈佛進修時,我收到前幾屆畢業生的教師節卡和聖 誕卡,說他們偶爾會回想到,我在課堂上提過的人物和事情。為什麼我能從被輕視的情 境,轉變到有些人對這幾門課還有記憶?關鍵是找到引人興趣的教材。那是個還沒有電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印下來,同時也注意歐美同行的講義內容。

以西洋經濟史為例,在美國大學教這門課,不需顧慮文字的難度和文化背景,只要 挑出好文章讓學生看,每星期讀三篇都沒問題。我們的社會條件不同,必須在好文章內,

再挑出文字簡單、表格眾多、圖形豐富的有趣題材,每次上課(90 分鐘)不能超過 15 頁。

在這些約制條件下,我逐漸累積出 30 篇這類型的文章。我的上課方式是:每週 3 小時分兩次,每次 1.5 小時,讀 1 篇 15 頁的文章,若超過 20 頁,就分兩次。每學期約

(6)

6

有 18 週,可上 35 次課,扣掉期中期末考和國定假日,大約可上 30 次,大約可以讀 25 至 28 篇。每年都會有新的好文章出現,我就汰舊換新,所以約有一半的文章是近 10 年發表的,有些好的老文章,還是每年都發讀。

每次上課前,先找一位同學負責主讀一篇或半篇。上課時這位同學報告 15 至 20 分鐘,我講解 60 分鐘,最後 10 分鐘討論。有時其他同學會有不同見解,但大部分的情 況,是我用這 10 分鐘解說下篇的方向與論點,以及選定下一位報告的同學。

幾年下來,這種做法累積了一些口碑。西洋經濟史的 35 人的小教室,有還會爆滿;

中國經濟史 50 人的大教室,有時還要搶座位。每學期末學生會在網路上,給各科教師 打評鑑分數,也有具體的建議匯整給教師參考。評鑑的滿分是 4 分,3 分以上就不錯了;

3.5 分以上,教務長會寫一封恭賀函,有一次我甚至還得到 3.8 分(上網填卷率 88%)。 2006 年 5 月,我代表科技管理學院,到學校競選傑出教學獎,結果得到一張慰勉函,

可見清華有不少人教得比我更受學生歡迎。

我挑文章的原則是「三項 ing」。(1) Interesting(讀起來有趣),(2) Entertaining(有 娛樂效果),(3) Provoking(具有爭辯性)。難得有同時符合這三項原則的文章,只要符 合其中一項,故事流暢就可入選了。換句話說,我偏好故事性強、容易轉述、啟發性高 的文章。有些文章較技術性,故事性較低,不適合在此綜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 書其實是我教西洋經濟史的課程講義大綱,或是「讀者文摘」。

選進本書的文章,我認為還是有高下之分。我依三項原則來判斷一篇文章的價值:

(1)能增加某個議題的新知識,這類型的文章篇數最多。(2)能提出某項新觀念,來分析 舊題材而得出新意義,這種文章就少多了。(3)能改變我們對某個題材的認知與理解,

這才是上品。我認為本書中有三篇符合第(3)項的高標準。

(1)第 7 章介紹 Fogel 如何運用「反事實推論法」(counterfactual analysis),這是研 究方法上的重大啟發。他提出一項新觀念:「社會節省」(social saving),用來計算美國 鐵路的經濟效益。結論是:美國鐵路對 19 世紀的經濟發展助益不大,改變了我們對這 個題材的認知。

(2)第 10 章〈為什麼《共產黨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雖然沒有提出新觀念,

我還是很喜歡也很佩服,因為作者用新觀點、新證據來分析舊題材,改變了我們對勞工 階級革命的認知與理解。

(7)

(3)第 24 章介紹 John Davies 對馬鈴薯的研究,他說明為何在愛爾蘭大飢荒時期,

馬鈴薯才有可能成為季芬財(Giffen goods)。簡略地說,就是當馬鈴薯漲價後,對馬鈴 薯的需求反而提升,產生正斜率的需求曲線,而非正常狀況下的負斜率需求曲線。他提 出新觀念說:(a)收入必須逼近生存底線時;(b)在沒有其他食物可選擇替代的情況下,

才會出現季芬財。季芬財的觀念早已超過一百年,如果馬鈴薯是季芬財,為什麼你還要 去麥當勞排隊買薯條?直到現在,大一經濟學原理所教的季芬財,都沒有提到(a)與(b) 這兩項必要條件。全世界有多少人讀過、教過季芬財的觀念,竟然要等這麼久,才讓 Davies 告訴我們正確的答案。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推廣型的讀物,每章挑一篇主要文章來解說,是初階的導引。

每章最後都會列出所根據的論文出處,如果想對經濟史進一步學習,請看第 0 章〈為什 麼要讀經濟史?〉的附錄「延伸閱讀」。我心目中的讀者,是大三、大四經濟系和歷史 系的同學,以及對人文社會問題有興趣的一般讀者。如果高三同學想讀,我也不反對。

我希望中壯年讀者,可以轉述有趣的故事給家人和子女。

這本書有個大缺點:我把每項主題限制在(打字稿)5 頁內,以簡潔為主要訴求,

以題材的廣泛性,來彌補深度的不足,把硬澀的專業論文,改寫成能吸引閱讀的摘述。

我認為比較理想的寫法,是要:(1)先綜述整個議題的來龍去脈;(2)把焦點聚在爭論點 上;(3)說明新證據為何能改變我們的認知。要做好這三點,等於是要寫一篇小的 survey 文章,篇幅必然要加三倍。我退而求其次,只要做到書名所說的「趣味」就滿意了。

這些文章大都是生活性的題材。大部分的經濟史學者,都在研究更嚴肅的重要議 題,例如經濟成長、生產力變動、技術進步、金融制度、農業和工業的競爭力、國際貿 易,這些沈重的問題在本書都不會出現,就讓更高明的專家去解說吧!我在各章內所提 供的,也不是每個主題的最前沿知識,我主要目的是引發興趣,鼓勵讀者從「延伸閱讀」

所提供的資料庫、網站、專業期刊,去追尋自己的答案。

本書所挑選的文章,大都輕鬆有趣,這是從每年成百上千篇論文中挑出來的。我從 全世界成千上萬位經濟史學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得出少數適合大眾閱讀的幾篇。歐美的 經濟史研究,是一項重要產業,從業人口眾多,鼓勵發展新穎手法,故事較有趣動。台 灣的經濟史研究人員太少。歷史學界方面,主要分佈在中研院史語所和近史所,也有些 在大學擔任經濟史的教研工作。經濟學界方面,台大經濟系有好幾位專研台灣經濟史的

(8)

8

教授,清華也有幾個人,其餘分散在各大學。

1992-3 年間,我常參加哈佛經濟系的經濟史研討會,幾乎每周都有外賓報告論文,

當時哈佛經濟系專研和兼研經濟史的教授,我算了一下共有六位。哈佛商學院的商業史 研究群,隔周有一場研討會;鄰近的 MIT 經濟系,有兩位著名的經濟史教授,也常舉 辦論文發表會。那一年我常參加這三處的研討會,見到不少這個領域的高手。

1993 年 10 月,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芝加哥大學的 Robert Fogel 教授,以及在密蘇 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的 Douglass North 教授,表彰他們在經濟史研究的重要貢獻。

11994 年 47 卷 1 期的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英國經濟史學會的官方刊物),在卷首

「編輯的話」內有一段賀詞:「經濟史學會的會員和本刊的讀者,很高興知道諾貝爾經 濟學獎已經頒給 Robert W. Fogel 和 Douglass C. North。我們在此恭賀這兩位得獎者,同 時也很高興,經濟史這個學門能以這種方式被承認了。」從 1993 年 10 月起,在諾貝爾 獎的光環加持下,經濟史就不再是從垃圾中製造垃圾的學門了。

本書的主體,是介紹 25 篇他人的研究成果,書末的 5 篇附錄(2 篇導讀與 3 篇書 評),是我自己的見解,希望能有水果、甜點、咖啡的效果。依照這個學門的成長速度,

這本書每 5 年就要增訂,每 10 年就要新寫一冊,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正與建議。撰寫期 間得到許多修正意見,在此向諸親友致謝。

賴建誠 清華大學經濟系 lai@mx.nthu.edu.tw www.nthu.edu.tw

1有 7 項資料可以找到介紹這兩位得主的研究成果。(1)從網頁〈Nobelprize.org〉內,查索經濟學 1993 年 得 獎 人 。(2) Claudia Goldin (1995): “Cliometrics and the Nobel”,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2):191-208。(3)劉瑞華(1994)〈新經濟史革命:介紹 R. Fogel 和 D. North 的學說〉,《新史學》,5(3):141-64。

(4)吳惠林(1994)〈1993 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傅戈和諾斯教授〉,《經濟前瞻》,33:155-9。(5)劉瑞華(1994)

〈經濟史學家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嗎?諾斯教授的學術貢獻〉,《經濟前瞻》,33:160-6。(6)葉淑貞(1994)

〈開啟台灣經濟史研究的契機:從 1993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戈及諾斯談起〉,《經濟前瞻》,33:167-78

(此文同時刊載於《經濟論文叢刊》,1994 年 6 月 22(2):127-67)。(7)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年 6 月 96 卷 2 期頁 155-99,有 6 篇文章介紹這兩位得獎者的著作與貢獻。

(9)

如果你想當個好經濟學家,做些有貢獻的事,讀經濟史有幫助嗎?我的學識和聲望 不足以說服你,我先介紹 Donald McCloskey 的基本論點。他從哈佛取得博士學位後,

到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史教授,寫了許多文章與專書,擔任過經濟史學會的會長。更特 殊的是,他經歷過痛苦的易裝癖與變性手術,把 Donald 改為女性的 Deidre,詳見她的 自傳 Crossing(1999 年芝加哥大學出版)。他(她)的著作還包括性別研究與修辭學,

詳見她的個人網頁。

我要推介他那篇 1976 的名作〈歷史對經濟學有用嗎?〉(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McCloskey 認為歷史對經濟學可以提供五項功能:(1)更多的經濟事實,

(2)更好的經濟事實,(3)較好的經濟理論,(4)較好的經濟政策,(5)較好的經濟學家。這 篇經濟史學界必讀的文章,30 年之後還有相當的可讀性,請欣賞他的文筆與博學,以 及文章後面所附的 138 項書目。歷史對經濟有用嗎?McCloskey 的答案是:當然。以古 人來說,史密斯、馬克斯、馬歇爾、凱恩斯、熊彼德的著作裡,都有明顯的歷史面向,

這些人物的著作,轉而在歷史留下重要的軌跡。

以下是我對這個題目的看法與見解,先舉九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例,他們都做 過與歷史相關的研究。(1) Paul Samuelson 晚期有不少分析經濟史與思想史的重要文章。

(2) John Hicks 寫過一本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1969)。(3)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的著作裡,有濃厚的歷史思維。(4) Milton Friedman 寫過《美國貨幣史,1867-1960》

(1963)。(5) George Stigler 是經濟思想史學界的大老,他是 Mark Blaug 在哥倫比亞大學 寫李嘉圖(David Ricardo, 1772-1823)方法論博士論文(1955)的指導老師。(6)芝加哥 大學的 Robert Lucas Jr.,大學主修歷史。(7) Arthur Lewis 在 1979 年以經濟發展學獲獎,

(10)

10

寫過幾本經濟史的著作。(8) Simon Kuznets (1971)與 Theodore Schultz (1979)這兩位得 主,在著作中也常運用歷史證據。

二次大戰後,各國的經濟學教育深受美國影響,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留學生。在美 國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若沒讀過經濟史,回國後自然不會看重這個學門。日本經濟學界 從戰前起,就深受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影響,經濟史與思想史至今都還是必修課。

為什麼戰前也深受歐洲影響的美國,會把經濟史改為選修或甚至廢止呢?第一,美 國學界的實用主義傾向濃厚,高等教育的學費高昂,學生傾向選擇可以立即運用的知 識,因而普遍認為經濟史沒有用。第二,1950 年代之後的經濟學,愈來愈自然科學化,

數學與統計大量引入後,吸引許多理工科的人材投入,以文史取向的經濟史就被輕視 了。第三,開發中國家的學生湧入美國,重點放在學習最新的技術,老掉牙的經濟史無 人問津。第四,經濟史學界在 1960 年代之前不夠爭氣,由老式的制度學派掌控,他們 的視野、論點、教材、著作都缺乏競爭力。

1950 年代末期,計量經濟史學開始發展,經過 30 多年的努力,Robert Fogel 與 Douglass North 在 1993 年,以經濟史的研究得到諾貝爾獎,這個學門才得到基本的尊 嚴。現在哈佛、耶魯、MIT、芝加哥、史丹佛、柏克萊都有經濟史名師,這個學門總算 有點門面了。

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他們走對了計量史學之路:把經濟理論、統計方法、數學模 型,用來探討歷史的經濟面向,自稱為 Cliometrics(Clio 是希臘的歷史女神,metrics 是計量衡量學的意思),或 Historical Economics(歷史經濟學)。這和使用敘述手法、簡 單圖形與表格說明的傳統經濟史研究迥異,對一般經濟學者而言,雙方也比較有共同的 語言與溝通的平台。

那麼,簡要地說,歷史對經濟學有什麼用呢?計量史學者一直努力要說服經濟史同 行:把統計方法、經濟理論、數學模型引入經濟史,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這項努力大 概成功了。現在計量史學者應該反過來,要努力說服經濟學界:把歷史研究引入經濟學 的分析中,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要辯護經濟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有效的經濟學理,是根據事 實來提煉出有用的概念,那麼現代的經濟學理視野,必然會受到觀察樣本的限制。歷史 的重要功能,就是開闊認知的可能性。歷史能提供許多過去的精采現象,是眼前所不易

(11)

觀察到或想像到的。

就像研究古生物,能幫助生物學家對演化過程的了解;就像研究古代地質學,能幫 助理解地球的長期發展特性;就像研究冰凍層,能幫助理解地球暖化的問題。人類過去 的經濟活動中,必然有許多嚴重的失業問題、景氣循環問題、物價膨脹∕緊縮、貨幣供 需失調現象,是現代無法觀察到,也不是現代理論所能充份解釋的。

歷史可以輔助目前觀察樣本的不足,也能提醒現代的經濟學家,當今的理論仍有許 多無法充份解釋的現象。經濟史學者透過集體努力,彙編了更豐富的史料與文獻,我們 現在擁有比過去更多的統計數字,有更多元的歷史觀點與分析工具,能肯定地說:我們 比所研究的對象,更了解他們的時代。舉個具體的例子,如果你要掌握惡性通貨膨脹的 特質,20 世紀上半葉的德國經驗沒必要去了解嗎?歷史是社會的實驗室,產生過許多 讓人嘆為觀止的經濟事件,過去的事情不全然是垃圾。

我兒子讀小學時,問我在經濟系教什麼課?我說:經濟史。他的反應很正常:這不 是沒有用的東西嗎?別人都在研究股票和房地產,你為什麼做這種奇怪的事,難怪我們 家這麼窮,住這麼舊的房子,也沒有好汽車,讓我沒面子和父母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同學 相比。

我說:那只怪你投胎前沒觀察清楚。接著我問他:你看過《鐵達尼號》電影,覺得 好不好看?他說很好看。我說:每個時代都有精采的事,不一定會在其他時代重複發生。

電影公司找到《鐵達尼號》這個好題材,引起全世界觀眾的熱情,不也是大賺一筆嗎?

會比研究股票差嗎?我就是靠經濟史吃飯的,你身上的每件東西、每項玩具、每頓飯都 是歷史提供的。

我只能用這種粗暴的手法,讓自己的小孩噤聲,但也擔心這會成為他日後嫌惡歷史 的深層潛意識(被迫屈服於無法認同的事情)。過去的事不就過去了嗎?未必。我到了 55 歲,才更明白孩童與青春期的成長經驗,到現今還在操控我的想法與行為。猶太人 會忘記歷史嗎?當然不會。如果你想當個好經濟學家,怎麼有權利輕視經濟史呢?你會 說:我當然有權利,因為我根本就沒興趣。那就說不下去了。

現在換個話題:經濟理論會影響(經濟)歷史的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子很多。

例如李嘉圖主張自由貿易,認為可以讓各國的資源交流,使各國的工資與物價水準逐漸 拉平。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全球化的過程。經濟史學者從 1980 年代中期起,

(12)

12

有不少人投入這個題材,現在已有明確證據顯示,李嘉圖的理論是對的。Friedman 與 Schwartz 的《美國貨幣史》(1963),也是用來支持貨幣數量學說的重要研究。

反過來問:經濟史的研究會影響或修正經濟理論嗎?答案也是肯定的,舉一個顯 例:1950 年代起,經濟發展與經濟成長理論迅速興起,如果沒有經濟史的研究作根據,

成長理論學者怎能掌握英國經濟的長期變動特質,並據以提出成長模型?如果對俄羅斯 與日本的經濟發展,沒做好充份的歷史理解,怎能臆造出農業國家的經濟發展機制與雙 元成長模型?(參見Filippo Cesarano (2006):“Economichistory and economictheory”的 新綜述)

若有機會,你可以問那些在第一線工作的理論家,尤其是研究經濟成長的學者,例 如 Paul Romer 或 Robert Barro,問歷史知識對他們有什麼用處。你大概也願意相信,愛 因斯坦對哥白尼、伽俐略、牛頓的貢獻應該都很熟悉吧。

其實歷史知識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在歐洲一直沒有人懷疑過。1950 年代起,美 國執世界科學牛耳之後,由於她的實用主義傾向,加上第三世界留學生的急切心態,才 把歷史的重要性壓縮到另一個極端。現在的經濟學已經過度數學化和邏輯化,在電腦模 型建構出來的理論,未必有實際的解釋意義。倒不如在人類的共同遺產裡,找尋廉價實 惠的史實作為分析對象,這對經濟理論的推展,反而是最可靠的投入要素。

若從亞當史密斯算起,經濟理論的發展至今還不到 250 年,其中有較重要發展的時 期,是 1900 年之後的事。人類的文明史若以 5 千年來算,各大洲、各地區、各國所發 生過的有趣經濟事件不知凡幾,現代經濟學家所能掌握的理論工具,還遠不足以解釋這 麼複雜的現象。E. Ray Canterbery 說:“Mathematicsbringsrigorto economicsbuthistory preventsitfrom succumbing to rigormortis.”(數學把嚴謹帶入經濟學,但歷史讓經濟學 免於被數學的僵硬壓垮)。

為什麼要在電腦裡,一味追求符合數學的特性,以人為的方式建構純邏輯的理論,

而不顧慮這樣的模型,是否有解釋真實世界的能力?為什麼不問問我們的祖先,看他們 發生過哪些難題與趣事,看看現今的理論能否幫他們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否從祖先 的血淚經驗,來改善現今理論的不足,擴展思考的視野。這種觀點在冰島詩人 Einor Benediktsson 的作品中,表達得很貼切(引自 McCloskey 1976:453):

To the past you must look,

(13)

If originality you wish to build;

Without the teaching of the past, You see not what is new.

如果經濟史真的那麼重要,為什麼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入?第一,很多人認為這個行 業看不到前景,就業困難。以美國為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對經濟史的人材需求不高,

但 1990 年代之後就不同了。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每年都會公佈當年的最佳博士 論文獎,刊出論文摘要與評審報告,以及這些生力軍目前的職位。經濟史是個沒前途、

無就業機會的行業,這種觀點在 Fogel 與 North 得到諾貝爾獎之後就改觀了。

第二,經濟史的研究不夠科學化,顯現不出經濟學在模型與計量方法上的驚人分析 效果。其實經濟史是一門應用經濟學,Cliometrics(計量史學)的主要訴求,就是把經 濟理論與統計方法,運用在歷史題材上。如果你稍微翻閱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季刊內的文章,大量運用計量方法的程度,恐怕會超出你的想像。

第三,研究經濟史太麻煩,需要到處找零碎的史料、殘缺的統計數字,弄得滿身大 汗吃力不討好。此外,理論模型所要求的變數,很不容易找到對應的資料;更討厭的,

是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研究主題的時代與社會背景,要做很多投入還不一定能得到預 期的結果,投資報酬率太低。

第四,如果我的數學能力好,統計觀念強,在機會成本的考量下,當然選擇在電腦 前、桌子上、飛機上、咖啡館裡、汽車內就能完成的模型推演,既省事又優雅又科學,

何必把全身弄髒,去做缺乏科學美感的經濟史?再說,如果我在兩方面有相同能力,寫 一篇經濟史的精力,早就寫出好幾篇純邏輯推演的文章了。

第五,缺乏滾雪球效應。如果我經過一家餐廳,只見小貓兩三隻,通常會選擇另一 家排長龍的。原因很簡單:經過這麼多人的檢驗,是香花還是毒草早就清楚了。除非我 品味特殊,怎麼會在冷門領域裡浪費時間與精力呢?但我也常提醒自己:人多的地方不 要去,如果不比別人強,那就跟別人不一樣;太多人淘挖過的金礦,就不必去湊熱鬧了。

Fogel 和 North 在 1950-60 年代讀博士班時,勇敢選擇超冷門的經濟史,才有機會在 1993 年得到超額的報酬。

如果你的歷史感受力不錯,能寫簡單的數學模型,會操作初級的統計軟體,肯流汗 挖掘歷史材料,那就可以考慮選擇這個行業,應該會比在主流領域容易存活。如果你建

(14)

14

構數學模型的能力比喝開水還容易,也能在主流經濟學門裡出頭,那為什麼不考慮把經 濟史當作第二專業,享受重新詮釋歷史的快感,說不定還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驚 奇呢。前面提過的幾位大師級人物,也走過這條路線,營造出古今貫通的添翼效果。

參考文獻

Cesarano,Filippo (2006):“Economichistory and economic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13(4):447-67.

McCloskey,Donald (1976):“DoesthePastHave Useful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4(2):434-61.

附錄:延伸閱讀 1 網站

最重要的經濟史網站(http://eh.net/)於 1994 年設立,是由(1)美國經濟史學會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1940 年設立)、(2)商業史研討會(Business History Conference,1954 年設立)、(3)計量經濟史學會(Cliometric Society,1983 年成立)、(4) 英國經濟史學會(Economic History Society,1926 年設立)、(5)經濟學史學會(或稱為 經濟思想史學會 History of Economics Society,1974 年成立),共同支持的網站。單就經 濟史這個領域來說,這個網站提供非常豐富的資訊。

(1)最近與將來的主要研討會訊息,例如 2006 年 8 月在芬蘭赫爾辛基的第 16 屆國際經 濟史大會(每 4 年一次),以及在各國舉辦的各種經濟史會議。

(2)介紹重要的經濟學者及其著作。

(3)介紹經濟史的經典著作,以及回顧性的評論。

(4)最新的論文與摘要。

(5)疑難解答(Ask the Professor)。 (6)新書評論。

(7)行事曆(查閱哪一天有哪些會議或事情)。

(8)經濟史講義(由各國經濟史教授提供課程大綱,方便了解同行開設哪些課程、使用 哪些教材)。

(9)統計資料庫,內容非常豐富,例如有 1880-1913 年間的國際金融統計、奧圖曼帝國

(15)

1600-1900 間的經濟與社會史資料。

(10)會員資料庫,可查索會員的研究主題。

(11)百科全書:依字母序排列,題材豐富,隨時有新條目。

(12)想知道 1790 年的 1 美金是現在的幾倍價值嗎?想知道 1257-2001 年間的黃金價格 嗎?「How Much is That?」提供許多有用的統計與換算方法。

(13)相關網站:內分(a)各國與經濟史相關的學會網址聯結,例如「礦冶史學會」。(b)主 要的經濟史期刊,2006 年 7 月時有 27 種,可迅速連結到出版社,查索各卷的內容。

(14)主要的經濟史研究中心網址。

(15)會員之間對各種議題的線上討論內容。

2 專業期刊

http://eh.net/網站內,在 Related Websites 裡,列有 27 種英文的經濟史期刊,可連結 到出版社的網頁上。其實非英語國家有不少經濟史的專業刊物,例如日本的《社會經濟 史學》(1 年 6 期,1931 年創刊),法、西、德諸國也都有期刊,但未列在這個網頁上。

就經濟學界而言,除了專業的經濟史期刊外,有些很重要的共同期刊,例如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每年都 會刊出幾篇經濟史的好文章。Oxford Economic Papers 在 1987-88 和 2007-08,有過兩次

「經濟史專輯」。

在專業刊物中,我最常看的有下列 4 種: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40 年創刊,

每年 4 期,是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刊物,我付了一筆會費,成為終身會員)、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1963 年創刊,著重運用計量方法在歷史資料上,是計量史學的代 表性刊物,季刊)、Economic History Review(英國經濟史學會的刊物,題材與分析手法 較傳統,排斥計量史學的手法,1926 年創立,季刊)、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96 年創刊,每年 3 期,是歐洲歷史經濟學會 European Historical Economics Society 的官方刊物)。

除了上述的英國、美國、歐洲這 3 個經濟史學會,還有一個計量經濟史學會

(Cliometric Society,1983 年成立)。這個學會在 2007 年創辦一個新刊物 Cliometrica:

Journal of Historical 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 History,由德國的著名出版社 Springer

(16)

16

發行,法國計量經濟史學會(Association Française de Cliométrie)主持,其下有國際編 輯委員群,這是最新的經濟史刊物。與經濟史相關的專業英文刊物實在不少,再加上非 英語的期刊,數量恐怕會讓人驚奇。

3 資料庫與參考文獻

最重要的線上資料庫是 EconLit,這是經濟學界最熟悉的論文查索方式。它的資料 來自美國經濟學會之下的刊物之一: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JEL,1969 年由 Journal of Economic Abstract 改為現名,季刊)。各國的經濟學專業期刊,若要在 JEL 刊載各期內容索引,須先經過審查是否如期出刊、論文是否合乎學術標準。通過審查後,

要呈交每期論文的題目、作者姓名、服務機構、摘要、關鍵詞、題目分類編號。這是非 常豐富的資料庫,可依作者、關鍵詞、刊物名稱、題材分類,做全文搜尋。如果你對巫 婆問題有興趣,鍵入 Witchcraft 就會有不少發現。EconLit 資料庫在臺灣已很普遍,簡 易好用,1969 年起的論文都可查索到,資料庫每年更新 4 次。

經濟史是個老行業,1969 年之前的論文也能查詢嗎?有 3 本書目可查索:(1) Donald McCloskey and George Hersh, Jr. (1990) eds.: A Bibliography of Historical Economics to 198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05 pages, 4,300 items。(2) Derek Aldcroft and Richard Rodger (1992) eds: Bibliography of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304 pages, over 6,000 entries。(3) Charles Wilson and Geoffrey Parker (1977) ed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1500-1800,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50 pages。

有沒有經濟史百科全書呢?2003 年 6 月,牛津大學出版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History(5 冊),主編者是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史名教授 Joel Mokyr,共 2,806 頁,訂價 695 美元,由 800 位專家寫了 900 個條目。書評說編得很好,只是太過著重「西 方」,太過歐洲中心,但這也是難免的事。索引做得很好,查索便利。

如果我對某個題材有興趣,除了這套百科全書,我會用電腦找尋三項資源,依序是:

(1) Google,(2) EconLit 資料庫,(3) Eh.Net 內的 Encyclopedia。經濟史是個豐富有趣的 學門,同好們,深入挖掘吧!

原刊於《歷史月刊》2007 年 1 月第 229 期

(17)

1970 年我讀大一時,商學院的學生都要學算盤、英文打字、操作機械式計算器。

我早就學過算盤,但總覺得無緣;學習操作機械式計算器時,倒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洋玩 意。計算時要先按下被乘數的數值,然後按乘數值,我依稀記得,這會讓有些桿子上下 移動,然後搖轉右側的把手,就得出乘積來。做多位數字相乘或相除時,速度甚至比算 盤快,但我對這玩意還是沒興趣。我第一次看到掌上型電子計算機,是 1974 年大學畢 業時,只能顯示 8 個數字,要插電才能用,售價 3 千元,是大學畢業生的起薪。

印象較深的是打字機,我對這東西較有興趣,總覺得好像可以透過它,打出有意義 的東西。那是一些老舊到難以形容的美製敲擊式打字機,我不記得牌子是 Underwood 或是 Remington。打字的原理大略如下:如果你按下 A 鍵,就會有一根細扁的鐵桿,擊 向一個圓形滾筒,滾筒上面是一張白紙,白紙的前方是黑色墨水帶。按下 A 鍵時,鐵 桿就打向整個鍵盤的正中間缺口,透過色帶把 a 字打在紙上。如果要顯示出 A 字,就 要按 shift 鍵,打出大寫字母,和現在電腦鍵盤一樣。正確地說:現在的電腦鍵盤排列 方式,是承繼自彈簧式打字機。

這些打字機不知已被多少學長糟蹋過,每個字桿的彈簧,隨著英文字出現的頻率不 同(在鍵盤中間位置的 TYU 最常打到,QZX 這些鍵較少打到),彈簧的鬆緊度各異,

所需的打擊力道與彈回的時間也不同。如果打太快,有些字桿還未彈回,就敲打其他字 鍵,這些鐵桿就會糾纏成一堆,要用手逐一分開撥回,才能打下個字母。

這是機械老舊後不可避免的結果,練習時有三分之一時間,用在拆解糾結的打擊 桿。應對之道,就是不要照練習本上所教的,十個手指全放在鍵盤上同時打字。如果只 用左右手的各三個手指(也就是說,只剩下 6 個指頭有功能),就可減少許多麻煩。我 不是手腳靈巧型的人,練習久了之後,覺得用 4 指神功打得最快。

(18)

18

1979 年我去巴黎讀書時,買了一個日製 Brother 牌打字機,鍵盤的排列方式和英文 很不相同:法文字母多了é,è,à,ë,î,ï,ü,ç,œ,此外,ABCD 的位置也不完全和英文鍵 盤相同。我用了五年多的法文鍵盤,幾乎忘了英文鍵盤的相對位置。1995 年夏,我在 慕尼黑大學三個月,德文的鍵盤排列又不同了:有獨特的β,和上面有兩個小點的字母

(例如 ü, ö),而且英文字的 C 很多在德文都改為 k(例如 capital = kapital),ABCD 的 排列方式,也和英文鍵盤不完全相同。

我適應過英法德三種鍵盤,在很熟練時,三種鍵盤的速度幾乎沒差別。但在這個過 程中,也養成了壞習慣:我無法同時記住三種鍵盤的正確位置,打字時必須稍微瞄一下 鍵盤,和打字練習教本上的指法完全不同,只能自嘲為「偷瞄式指法」。

經過三種鍵盤的折磨,我已無法學會打字時需要同時拆解字型的倉頡輸入法,我只 會看著鍵盤,以每分鐘十個字以內的速度,使用最不須學習的注音輸入法。結果呢?這 20 多年來,我還是要先用有格稿紙寫字,然後使用天下最昂貴的「太座輸入法」打出 文章。

說到鍵盤的複雜度,我看過埃及機場查護照的阿拉伯文鍵盤。我當然看不懂,但是 明確知道,阿拉伯文的數字鍵(在鍵盤最右邊的方塊區),和我們所熟知的 1234 寫法很 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所熟知的阿拉伯數字,在阿拉伯文裡的寫法很不相同。我試過 在微軟的 Word 裡,查各國文字的鍵盤排方式,還真是複雜到超出想像。

如果電腦(或打字機)是中國人發明的話,你覺得鍵盤會是什麼樣子?依部首排列 最符合共同的認知。我算過,從 1 畫到 17 畫共有 232 個部首;若鍵盤每行排 20 個字,

要 12 行才能排完。再加上標點符號和輔助性符號(加減乘除),我算了一下,依部首排 列的鍵盤,約是英文鍵盤行數的 4 倍。現在的中文輸入法,都是遷就英文鍵盤,所以才 會弄出我無法以合理邏輯去拆解的倉頡法。人類有高度的適應力,有許多人可用倉頡 法,每分鐘打出 125 個字以上,所以只能怪自己魯鈍了。

在電腦普及之前,中文是可以打字的。打字員桌上有兩個大型字盤架,依部首分格,

裡面是一個個的鉛字。一眼望去,一個字也認不得,因為都是反向排列。打字員找到她 要的字,把「抓字機」朝那個字按下去,機器就夾住這個反體字,用彈簧的力量夾打在 色帶上,滾筒上的白紙就出現一個正面字。熟練者的速度,甚至比手寫快。常用字放在 第一層的字盤裡,罕用字放在第二層。若有怪字,那就要另外鉛鑄,每個新字大約三元。

(19)

扯了半天閒話,現在回來談正題:請看一下你的鍵盤,電為什麼第一排左上方的順 序,是 QWERTY 而不是 ABCDEF?道理很簡單:如果依 ABCD 排列,打字速度就會 變慢;因為在英文詞彙裡,最常出現的字母並不是依 ABCD 排列。也就是說,若要追 求打字速度極大化,就要把最常出現的字母,放在最靈巧的手指位置上,也就是在食指 和中指最容易按鍵的地方。

根據語言專家統計,英文詞彙裡有 70%是由 DHIATENSOR 這十個字母組成,應該 放在手指最靈巧的位置上。但這卻不可行,因為把最常出現的字母集在一起,會產生另 一項無法解決的困擾:在打字機的時代,這十個字母的打擊桿如果位置太集中,你快速 連打 DHIAT 這五個字母,字桿的彈簧還沒來得及彈回,你又快速打 ENSOR 這 5 個字 母,這十個字桿很容易糾結在一起,打字速度反而變慢了。

那怎麼辦?打字機製造商各自研擬不同的字母排列方式。經過市場的競爭、選擇、

淘汰,最大多數人採用的,是 Remington 公司 1873 年推出的 4 行鍵盤,最上行是以 QWERTY 順序排列。如果你注意看這一行字鍵,可以看出這行內隱藏著幾個字母:TYPE WRITER(打字機)。

QWERTY 鍵盤一旦在市場成為主流,就會出版許多練習這種規格的教材,用來訓 練新進打字員。幾年內,透過滾雪球效應,原本不採用 QWERTY 鍵盤的生產商,在「西 瓜偎大邊」的原理下,都改用 QWERTY 系統。即使有人提出能增強打字速度的鍵盤排 列方式(有些宣稱可增快 20% - 40%),也沒人敢用了,QWERTY 系統因而獨霸天下。

經過一個世紀,到 1980 年代個人電腦鍵盤問世時,字桿會糾纏的問題已經不存在,

照理應該改採速度較快的 DHIATENSOR 排列方式。但是電腦生產商的關懷,並不是打 字速度的極快化,而是記憶體容量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就算你能證明 DHIAT 系統絕 對比 QWERTY 系統有效率,我打賭沒有電腦鍵盤製造商會採納你的高見。所以,不是 最好的東西就能存活得最好,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天擇原理(survival of the fittest, natural selection),在工商業界還是適用的。

1980 年代中期,台灣出現好幾套中文輸入法,有倉頡、大易、行列、無蝦米,有 人說這是「萬碼奔騰」。它們的共同特色,就是要在英文鍵盤的框架內,來拆解中文的 方塊字。現在流行的自然輸入法、漢音輸入法不必拆解,較受人歡迎。注音符號只有 37 個,在 4 行英文鍵盤內可以放得下。

(20)

20

現在請你看一下鍵盤,竟然是以ㄅㄆㄇㄈ的方式斜排下來,這等於是英文鍵盤以 ABCD 排列一樣不合理。但是你有更好的ㄅㄆㄇㄈ排列方式嗎?你有統計證據,能反證 ㄅㄆㄇㄈ的排列,會對打字速度造成明顯困擾嗎?相對於倉頡輸入法要在大腦中一邊拆 解方塊字,同時要找到正確的字鍵盤位置才能打字,ㄅㄆㄇㄈ的不合理排列,根本算不 上是個問題。

倉頡碼受限於英文鍵盤的容量,必然有許多方塊字無法拆解,所以你看一下「X」

這個字鍵上,會有個「難」字,就是供倉頡碼碰到不易拆解時用的。我一直無法理解,

倉頡碼如何拆解「凹凸」這兩個字。正確的拆解碼是:凹=尸+尸+山;凸=月+尸+

尸,真是沒天理。1985 年時我已 33 歲,身上扛著各種壓力,時間比金錢重要,有可能 學會倉頡法嗎?但我兒子在小學五年級時,很快就學會倉頡,同年齡的孩童也沒困難,

現在的青少年流行 MSN,對他們的打字速度很有幫助。

倉頡法的市場佔有率最高,為什麼?這和 QWERTY 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倉頡法 是 1980 年代中期最有人氣的輸入法,最早一代的電腦打字員就是學倉頡法。打字教材 也以倉頡最多、最便宜,發明者朱邦復先生又免費提供社會使用,很快就獨霸市場。但 和 QWERTY 系統不同的是,中文輸入法沒有定於一尊,有人愛用漢音輸入法,有人愛 用自然輸入法,也有人證明倉頡不是速度最快的輸入法。

我覺得倉頡碼的優勢,在於可以逐字輸入,不必考慮和下個字的關係,這對要輸入 文言文、非口語文字的人來說,還是較好用。我對這種沒有合理邏輯的輸入法,只能舉 雙手投降。

Paul David(1985)談 QWERTY 的五頁短文,已成為討論這類議題的開山之作,

至今仍是不可忽略的文章。在 QWERTY 這個簡明的故事裡,他要傳達哪些重要的訊息 呢?首先,經濟現象和其他社會現象一樣,都會受到歷史路徑的影響(path-dependent), 會受到遙遠的過去中,某些突發事件的影響,「歷史的偶然」是不可忽略的;這種動態 過程的本質是「歷史性的」,歷史是重要的。他引用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第 9 篇第 1 章)內的名句:「他們的每項行動,雖然看起來都是自由意志,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 看,都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全然受到之前歷史的束縛。」

第二,要注意產品在技術上的相互關聯性(technical interrelatedness)。例如 QWERTY 的排列方式,主要是考慮打字機的擊桿糾結問題,而不是因為 QWERTY 的打字速度最

(21)

快。所以要注意軟體和硬體的搭配問題,要考慮使用者的人體工學、使用習慣、文化偏 好。第三,要注意系統的規模經濟(system scale economies)問題:QWERTY 和倉頡輸 入法一旦成為主流,深入市場與人心(locked in),就會造成滾雪球效應。第四,或許 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準不可逆性」(quasi-irreversibility):現在的電腦鍵盤已無字桿 糾結的問題,但仍使用 1873 年的 QWERTY 排列法,而不使用較具效率的 DHIATENSOR 排列法。

Paul David(1985)的核心觀念是 path dependence,我建議讀者從網路上參閱 Puffert

(2003)這篇解說完整的綜述性文章,文末附有討論 QWERTY 問題的詳細書目。

QWERTY 問題的核心概念如下:經濟現象會受到從前軌跡的影響,而非只受到當前條 件的左右。在這種「途徑依賴」的過程中,歷史是重要的:歷史過程會有長久的影響力,

即使只是過渡性的改變,都會產生長遠的效果。我們必須探討研究對象的歷史,而非只 看當前的科技、偏好或其他眼前的事情。

參考文獻

David, Paul (1985):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75(2):332-37.

David, Paul (1986):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the necessity of history", in W.N. Parker, ed.,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Modern Economi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d, Paul (1997):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quest for historical economics: one more chorus of the ballad of QWERTY", Economic History working paper No. 20 (http://www.nuff.ox.ac.uk).

Puffert,Douglas(2003):“Path dependence”(http://eh.net/encyclopedia/).

原刊於《當代》2006 年 12 月第 232 期

(22)

2 為什麼國際標準軌寬是 143.5 公分?

我讀初高中時,住家離台糖小火車鐵道很近,每天看到同學從各鄉鎮搭火車通學,

40 年後仍歷歷在目。我對台糖鐵路還有一項深刻的記憶。這種火車的主要功能,是把 台糖在各地區契約耕作的甘蔗,採集後運到糖廠加工成各種正產品(各式各樣的糖)和 副產品(例如健素糖、蔗板)。這種白色製糖用的甘蔗,和街上或市場看到的黑色甘蔗

(口嚼或榨汁)不同:黑蔗的甜度低、皮薄、肉脆,白蔗相反。

1960 年代國際糖價高,那時台灣經濟尚未成長,鐵路沿途有不少人偷白蔗。我在 小學高年級時,跟同學去看青少年的英勇作為。蔗農把 15-20 根甘蔗,用蔗葉綁成一大 綑,放在運貨物的平台式車廂上。如果最下層是南北方向置放,上一層就東西方向置放,

再上一層又換成南北向,讓甘蔗之間的摩擦力互相牽制,只要火車速度不太快,就不會 在運送途中掉落。

蔗農綁甘蔗時,因為甘蔗的長短不一,有幾根會較突出。較有力氣的青少年,不難 從慢速行駛的火車抽下甘蔗。一次沒抽出來也沒關係,他們約間隔 15 至 20 公尺站列,

前面沒抽下的,下一位繼續,經過 3 至 5 人一定抽下來。第 2 種方法更狠:有些空軍眷 村子弟,家裡有降落傘用的尼龍繩(這是買不到的高檔貨),他們在繩頭綁上鐵鈎,抛 向最上層的甘蔗,整綑拖下來,或吃或送或賣。

台糖受不了這種損失,就在車廂之間不規則地穿插空車,上面坐人,手裡拿著催淚 槍,朝這些偷甘蔗的青少年發射。我沒有上場的資格,但和其他人被催淚槍射過,還記 得淚涕縱橫的滋味。

我那時知道台糖火車的車廂比台鐵的小,鐵軌也較窄。聽人說台糖火車叫做「五分 車」,不明白是什麼意思。1970 年到台北讀大學,那時以坐平快車為主,知道台灣的縱 貫鐵路是日據時期修造的,聽人家說這叫做「七分車」,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後來看

(23)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看到洋人的火車竟然有包廂,廂外有通道,覺得洋火車比台 灣的火車寬敞。1979 年到巴黎第一次坐有包廂的火車,感覺台灣的火車還真窄。1992-3 年在美國,更確定台灣的軌寬有點奇怪。

很慚愧,我一直沒去弄清楚五分車、七分車、歐洲車、美國鐵軌的寬度有什麼差別,

為什麼會採用這麼不同的規格。這件事拖到 2001 年初,我讀到 Douglas Puffert(2000)

的論文後,才把整個事情弄清楚。1995 年夏,我在慕尼黑大學三個月,在經濟史研討 會上認識 Puffert,是個溫文儒雅的年輕學者,他在史丹佛大學的博士論文(1991),就 是以北美鐵軌的寬度為主題,在主要的經濟史期刊上發表好幾篇論文。

我從「維基百科」(Wikipedia)查「軌距」,得到許多具體的數字,摘述如下。維 基百科說,1937 年制定的國際標準軌(143.5 公分=4 英呎 8 吋半)是英國提出的,這 個說法不夠正確,稍後詳說。現在歐洲大部份國家都使用標準軌,例外的國家有:愛爾 蘭與北愛爾蘭(160 公分)、西班牙(167.4 公分,正在改為標準軌)、葡萄牙(166.5 公 分)。阿根廷與智利的軌距是 167.6 公分;俄羅斯及鄰近國家,以及蒙古、芬蘭都是 152 公分。

日本的軌距是 106.7 公分(3 呎 6 吋),日據時期修築的台灣軌寬也是 106.7 公分,

這是國際標準軌(143.5 公分)的 74%,稱為「七分車」。台灣的糖業鐵路和阿里山的森 林鐵路,是 76.2 公分的窄軌,是 143.5 公分的 53%,簡稱「五分車」。日本在 1960 年代 修建新幹線(高速鐵路)時,採用 143.5 公分的國際寬軌,提高行駛的穩定性。台灣高 鐵、台北和高雄的捷運,都採用 143.5 公分的標準軌。清朝末年中國的鐵道,由英國和 比利時承建,採用 143.5 公分標準軌。

我在想:現在以電力帶動的火車頭,牽引力比 20 世紀初期的蒸汽機火車頭大許多,

為何不把軌寬擴大為 200 公分,不是更寬敞又可載更多貨物嗎?維基百科說:以現代的 角度來看,(1)寬軌不一定可以載更重更多;(2)寬軌車不一定較快;(3)建造標準軌與建 造窄軌的成本相差不大;(4)窄軌也可以達到和標準軌一樣的負載量。我覺得奇怪,不 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有興趣的讀者,請在維基百科查「軌距」,內有豐富的資料,文末 的「外部連結」(科普鐵路館),提供豐富的相關訊息。

其實 1937 年制定的國際標準 143.5 公分軌寬,是沿用美國 1835 年就存在的規格。

Puffert(2000)的論文重點,是要分析為什麼 143.5 公分的軌寬,會在諸多規格的激烈

(24)

24

競爭下脫穎而出。這篇文章的主題,可說是美國軌寬的發展與競爭史。

1835-90 年間,北美(美國與加拿大)至少有 9 種軌道:3 英呎(91.4 公分)、3 英 呎 6 吋(106.7 公分)、4 英呎 8 吋半(143.5 公分)、4 英呎 9 吋(144.8 公分)、4 英呎 10 吋(147.3 公分)、5 英呎(152.4 公分)、5 英呎 4 英吋(162.6 公分)、5 英呎 6 吋(167.6 公分)、6 英呎(182.9 公分)。

為什麼會這麼複雜?因為:(1)各地區修築鐵路時,鐵路工程師的技術來源與傳承 不一,有些採英國體系,有些則否。(2)故意不相容,阻擋其他地區的農工業產品進入。

(3)各地區的地形地勢不一,對軌道的需求自然不同。

為什麼後來會統一使用 145.3 公分,1937 年之後成為國際標準軌寬呢?這就是本文 的要點:說不出合乎邏輯的道理,這是政治與經濟交互角力後,一步步發展的結局,這 正是典型的 path dependence 問題(依發展途徑而異、受到隨機性的因素干擾)。市場機 能、競爭、效率、最適化這類的觀念,在這個議題上無法發揮功能,因而稱為「市場失 靈」。

美國最早的鐵道,是承襲英國的 4 英呎 8 英吋(142.2 公分)規格,這是 18 世紀末,

在英國礦區發展的原初型鐵路,在 Newcastle 地區最通行。有位叫 George Stephenson(史 蒂文生)的工程師,在 Stockton 和 Darlington 之間建造一條運煤鐵道。1826-30 年間,

他被任命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Liverpool and Manchester, L&M)之間建造鐵路,特點 是用蒸汽機來推動火車頭。這是第一條靠蒸汽機推動的鐵路,也是第一條完全依靠載運 乘客與貨運的鐵路,更是第一條與礦冶完全無關的鐵路,在鐵道史上有顯著的開創地位。

不知為什麼原因,Stephenson 把鐵軌加寬了半英吋(1.3 公分),成為 4 呎 8 吋半(143.5 公分),這就是日後國際標準軌的規格。1826 年,Stephenson 在競爭 L&M 鐵路時,他 的對手刻意提出 5 呎 6 吋(167.6 公分)的寬軌(加大 24.1 公分),但沒被採用。

George Stephenson 的兒子 Robert,後來在國會的委員會上說:143.5 公分軌寬也不 是他父親訂的,而是從家鄉地區的系統「承襲」(adopted)來的。Samuel Smiles 是 Stephenson 的朋友與早期傳記的作者,他說 143.5 公分的軌寬,「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上的 依據,純粹是因為已經有人在用了。」(Puffert 2000:939 注 11)。

美國早期的鐵路建造者,參觀 L&M 與其他地區的鐵道,認為 L&M 的規格較適合,

就把整套工程技術搬回美國。另有一批工程師,1829 年參觀英國鐵路,回國後在巴爾

(25)

的摩(Baltimore)與俄亥俄(Ohio)之間築了另一條鐵路(B&O),把原本的 4 呎 6 吋 軌寬改為 4 呎 8 吋半,目的是要和 L&M 系統的火車「接軌」。

但有幾批工程師卻另有盤算,有些採用 3 呎 5 吋,有些認為 5 呎較易使用(整數較 簡潔),有些人用 4 呎 9 吋(何必用 8 吋「半」 這麼奇怪的規格呢?),有人堅持 4 呎 10 吋也不錯。簡言之,在最複雜的時候,美國鐵路有過 9 種軌寬並存。

現在回過頭來,看鐵道的發源國(英國)。他們在建築 Great Western Railways

(GWR)時,把軌寬擴大為 7 呎(沒錯!213.4 公分),幾條較短的路線,用 5 呎或 5 呎 6 吋。有些美國工程師,看到鐵路老大改為寬軌,為了迎頭超越,就把紐約與愛力(Erie)

之間的鐵路,建為 6 呎寬(182.9 公分),希望能達到三個目的:最高速、最舒適、最低 成本。

但事與願違,有些人認為 5 呎 6 吋就夠了。幾經實驗,19 世紀中葉的美國鐵道工 程師,在考慮火車頭的拉牽力之後,覺得還是以 5 呎至 5 呎 6 吋之間較合適。加拿大的 鐵路學者也有同感,而這正是英國當時採用的軌寬。

1860 年之後,又有人感覺寬軌太耗動能,對蒸汽機的負擔過重,認為還是老規格

(4 呎 8 吋半)較合適。在地勢變化較大的地區,其實 3 呎 6 吋更合用,因為較容易轉 彎。在多山的地區,若用 3 呎寬的鐵軌,就不必挖太寬的隧道,可以省下不少成本:3 呎的鐵路成本,比 4 呎 8 吋半的建造費用便宜三分之一(枕木、石塊、人工、管理都較 省)。

建造鐵路時,美國政府只負責土地與公共事務,對具體的投資、興建、技術規範都 不插手。如果你是第一位在某個區域的鐵道投資者,只要考慮自己喜歡哪種軌寬;第二 位投資者,或許也可以自由選擇軌寬;但第三位投資者,就必須考慮接軌問題,沒有多 大選擇空間。在這種機制下,美國的鐵道系統就出現一項特質:地區性的軌寬整合度很 高,但全國性的相似度很低。

簡言之,美國的軌寬是由民間工程師決定,而這又受到他們之前的經驗影響:或是 向英國某個地區學來的,或是依所購買的火車頭帶動力,來決定軌寬。為什麼 4 呎 8 吋半最後會成為主流?因為採用者最多,滾雪球效應最大。換個角度來問:政府為何不 居間協調呢?南北戰爭之前,有誰能預期日後會建造出全國性的鐵路網呢?

那時投資鐵路的人,只想載運貨物和非乘客的人員,從河運搶些生意做,佔住某個

(26)

26

地區的地盤。他們甚至不想和其他區域的鐵路接軌,基本的心態是互不侵擾地盤。加拿 大也不希望美國的火車駛入,鐵道的規格因而形成割據。現在美加兩國的鐵路、電話號 碼、電壓、影印紙規格都已統一化,那是很後來的事了。

其實加拿大的國會,很早就知道軌寬標準化的重要性:1851 年主張採用 5 呎 6 吋

(167.6 公分),他們的 GWR 在 1854 年營運時,就是依這個規格。美國國會把橫跨大 陸的軌寬選擇權,授給林肯總統,他決定用採用 5 呎寬(152.4 公分)。但是中西部的鐵 道業者不願接受,就和東部的同行結盟,遊說國會採用最老式的英國軌寬(4 呎 8 吋半,

143.5 公分)。

某些較貧困的地區,資本不夠,希望採用窄軌,就在 1872 年另組一個「國家窄軌 聯盟」(National Narrow-Gauge Railway Convention):之後全國各地的窄軌,95%採用 3 呎(91.4 公分)的規格。在這種「地區性整合度高、全國性整合度低」的結構下,美國 的鐵道系統,怎麼可能在 20 年內(1866-86),就完成規格統一呢?4 呎 8 吋半的規格獲 勝,是因為它有特殊的優越性嗎?

其實在 1860 年代時,誰也不知道 4 呎 8 吋半會成為日後的國際標準,當時存在 9 種規格,工程師並無明顯的偏好。為何會有統一化的認知呢?主要是各地區的經濟發展 後,運輸量大幅增加,東西兩岸的產品與人員相互運送,無法透過較受地域性限制的水 運。當時東西橫向的鐵路,大都採用 4 呎 8 吋半,產生大者恆大的雪球效應,市場佔有 率愈來愈高。各地區的鐵路公司,在利益的考量下愈來愈合作:發展跨區的鐵道系統,

共同管理相互協助,這是推動鐵道標準化的重要因素。

大家會問:把原來不是 4 呎 8 吋半的軌寬,不論是拉寬或縮窄,轉換的成本不是很 高昂嗎?是的,費用看起來是不小,但相對於鐵道的總價值,百分比並不高。主要的花 費是整修路基,尤其是在擴寬軌道時。如果只是把軌道稍微拉寬或縮小,這屬於「移軌」

的問題,成本並不高。較貴的部份,是更換為 4 呎 8 吋半的車廂和火車頭(機頭)。

1871 年時,把 Ohio 和 Mississippi 鐵路,從 6 呎縮為 4 呎 8 吋半的平均成本,是每 英哩 1,066 美金,再加上價值 5,060 美金的新車頭。到了 1885-6 年間,這些成本更低了:

更動南方軌道與設備的成本,每英哩約只需 150 美金。把窄軌拉寬的成本,每英哩約 7,500 美金。

對那些和 4 呎 8 吋半較接近的軌道(例如 4 呎 10 吋),就建造可以調整輪子寬度的

(27)

車體,來相互通車。一旦整合的意願明確化,確知每英哩的更動成本,佔鐵道總價值的 百分比不高後,20 年內很快地就整合完成了。4 呎 8 吋半成為美加的標準規格,1937 年成為國際標準,沿用到今日。

美國軌寬的故事告訴我們:(1)市場的需求,是規格統一化的重要推手。(2) 1880 年 代統一的 4 呎 8 吋半,以今日的車頭牽動能力而言,並不是最具能源效率的規格;但這 已是國際標準,改動不了了。(3) 4 呎 8 吋半能一統天下,並不在於規格上的優越性,

而是歷史的偶然造成。(4)並不是最有效率、最具優勢的東西,就能存活得最好。(5)這 種 path dependence(歷史的偶然)的現象,在度量衡上最常見。聽說 1 英呎的定義,就 是某位國王鼻尖和手指之間的距離。

對美國標準軌寬問題有興趣的讀者,請進一步參閱Puffert(2003)“Path dependence” (http://eh.net/encyclopedia/) 16 頁的長文,與 2 大頁的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Puffert,Douglas(2000):“Thestandardization oftrack gaugeon North American railways, 1830-1890”,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60(4):933-60.

Puffert,Douglas(2003):“Path dependence”(http://eh.net/encyclopedia/).

附錄:網路版美國鐵軌的故事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稱為「路徑依賴」,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 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以下美 國鐵軌的故事,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概念,並且加深對其後果的印象。

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點八五英尺。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標準,究 竟從何而來的?原來這是英國的鐵路標準,因為美國的鐵路,最早是由英國人設計建造 的。那麼,為什麼英國人用這個標準呢?原來英國的鐵路,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

而這個四點八五英尺,正是電車所用的標準。

電車軌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而他們是 用馬車的輪寬做標準。好了,那麼,馬車為什麼要用這個輪距標準呢?因為如果那時候 的馬車,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馬車的輪子很快就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為什麼?因 為這些路上的轍跡寬度,為四點八五英尺。

(28)

28

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呢?答案是古羅馬人定的,四點八五英尺正是羅馬戰車的寬 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輪寬,在這些路上行車的話,輪子的壽命都不會長。我們再問:

羅馬人為什麼用四點八五英尺,作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兩匹拉戰車 的馬的屁股寬度。故事到此應該完結了,但事實上還沒有完。

下次你在電視上看到,美國太空梭立在發射臺上的雄姿時,你留意看,它的燃料箱 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這些推進器是猶他州的工廠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話,這 家工廠希望把推進器造得胖一些,容量就會大一些,但是他們不可以,為什麼?

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後,要用火車從工廠運到發射點,路上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 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寬了一點點。然而我們不要忘記,火車軌道的寬度,是由 馬屁股的寬度決定的。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是兩千年前便由 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這就是路徑依賴,看起來有幾許悖謬與幽默,但卻是事實。

(29)

3 環境與身高

吳念真導演在某個電視廣告上,說過一句引人注意的話,大意是:他最得意的事,

就是兒子長得和他完全不一樣。像我們在 1950 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在物質匱乏的 1960 年代末期之前就完成發育。我身高 170 公分,在軍隊「9 人 1 班」的隊伍裡排第 4 位,

約是同齡男性身高的 30%。我比 1930 年出生的父親高 10 公分,吳念真的兒子,依他那 種深以為傲的口氣,應該至少比他高 15 公分。

20 多年來,我的主要工作對象是 18 到 22 歲的清華學生。我常看到比我明顯高的 男孩,但我沒有具體數字可用來說明,台灣男性從 1930 年代起,隨著經濟的急速成長,

平均每 10 年增加幾公分。電視上常可看到華裔美籍(ABC)青年,比台灣青年明顯地 高,神情也較開朗活潑。為什麼同種族的人,橘化為枳之後會有這麼顯著的差異?台灣 和美國的國民所得差異,能解釋這件事嗎?

台大經濟系魏凱立(Kelly Olds)教授專研台灣經濟史,2000 年他發表一篇論文:〈身 高與台灣人經濟福利的變化,1854-1910〉。他運用 1921-31 年間,日本在台灣所做的成 人平均身高調查,比較日本治台之前和之後的差別。這項研究顯示,日治初年的男女身 高都明顯增加:1908-10 年間出生的男性,比 1887-89 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增高 2.62 公分,女性平均增高 2.48 公分。根據這項 1920 年代的調查結果,當時就有人相信,台 灣的經濟將會很快發展起來。

研究經濟環境與身高、疾病的關係,最近已成為經濟學的一個領域,還有一份專業 期刊: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2003 年創刊,每年 3 期)。這個領域的主要議題 之一,是研究營養淨值(蛋白質和卡洛里)對身高的影響。研究的地區遍及世界各地,

基本上都支持發育時期的營養與身高密切相關。根據魏凱立的資料,1850-99 年間出生 的台灣男性,成年後的平均身高在 160.3 至 162.8 公分之間,女性在 149 至 150.9 公分

(30)

30

之間。相對地,1902-10 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身高在 164.2 至 165.3 公分之間,女性在 150.8 至 152.5 公分之間。

我對歐洲人的身高有三件印象很深的事。(1) 1979 年我初到巴黎時,感覺我在同年 齡的法國男性中,大概在 50%左右。後來去西班牙和義大利旅行時,感覺到拉丁民族的 身高,和日耳曼族的德國、荷蘭、丹麥有明顯差距。荷蘭人的高挺、冷靜、(尤其是)

節儉,讓我印象深刻。

(2)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1527-98),曾經雄霸地中海域。1984 年我參觀他建造 的龐大皇宮時,注意到他的寢室相當高雅寬闊,風格與法國的凡爾賽宮非常不同。菲利 浦二世的臥室寬敞通風,床舖看起來實在舒服,炎熱夏天參觀時,真想躺下去大睡一覺。

我有點驚訝地看到,床相當短,幾乎是正方型的,中央部位微隆。我剛剛才看到他的全 身畫像,明白一件事:這張床足夠他嬉戲翻滾了。

(3)巴黎的軍事博物館,位於市中心拿破崙墓園邊,一進門就可看到密集排列的各 種精造武器,從刀箭到盔冑到各式槍礮,豐富到難以形容的程度。它的門票和一般博物 館很不同:48 小時有效,兩天內可隨時進出,因為沒有人能在一天內詳細看完。其中 有個展覽室,是真人尺寸的各國戰士館,展示軍人的服裝與武器配備。我看到高盧(法 國)戰士時有點意外:怎麼比預期的矮?根本無法和山西的兵馬俑相比,如果那時時候 中法兩軍肉搏戰,法軍恐怕不會佔上風。

這些都是印象,沒有具體的數字佐證。身高體重的歷史研究,也是近 20 多年來才 累積出一些成果。《美國經濟學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在 2001 年 3 月第 91 卷 1 期,刊出 Steckel 與 Prince 合著的一篇短文(頁 287-93),提供一項跨國的對比數據。

以 19 世紀中葉出生的軍人為例,澳洲、美國、加拿大軍人的平均身高 171-2 公分,

挪威、愛爾蘭、蘇格蘭、瑞典 168-9 公分,英、法、俄、德、荷 164-6 公分,西班牙和 義大利 161-2 公分。你如果去過英國和荷蘭,很難相信一百年前他們保家衛國的軍人,

平均只有 165 公分。1840 年鴉片戰爭時,如果英軍的平均身高只有 165 公分,中國軍 人應該不超過 160。

如果你以為 19 世紀中葉(1850 年代),澳、美、加軍人的身高領先世界,那就搞 錯了。Steckel 和 Prince 的文章提供明確數據,說北美 8 個印第安族成年人的平均身高,

是 172.6 公分(樣本數 1,123 人)。這 8 個族群中最矮的,是 Comanche 族,平均 168 公

(31)

分(樣本數 73 人);最高的是 Cheyenne 族,平均 176.7 公分(樣本數 29 人)。也就是 說,已經有高度文明的歐洲人,平均竟然比遷移性的印第安人矮 3 至 11 公分。為什麼?

這項研究是根據 1892 年調查的數千筆資料,由當時著名的人類學者 Franz Boas 主 持,帶領一個團隊在各地區仔細調查。這些資料在 1982 年發現後,輸入電腦得出上述 的資訊。這些印第安人 8 族的總人口,19 世紀中葉時少於 10 萬,散居中西部的廣大平 原區。而在他們的分布地區,在 19 世紀時總共約有 3 千萬頭野牛生存過。主因是地廣 草肥,資源豐富,人類的威脅小;印第安人飲食中的肉類蛋白質豐富,也用野牛皮交換 其他地區的糧食與物品。

舉幾個例子,說明外人對印第安人的印象。1819-20 年間,Stephen Long 上校進入 密蘇里地區,說當地人的「身高和歐洲人差不多,或甚至還要高一些,有許多高個子。」

1830 年代,George Catlin 在上密蘇里州生活過幾年,說在那裡的 Sioux 族「又高又直」; 他說 Cheyenne 族的男人,在完全長成之後很少低於 6 呎。從當時屍骨所得的資料,也 證實印第安人的平均身高,超過當時的歐洲人。

歐洲人的科技比印第安人進步,醫療與衛生條件也明顯優越,為什麼義大利與西班 牙人,反而比北美原住民平均矮 10 公分以上?印第安人的糧食充足、活動空間大、大 幅度奔走活動,時常舞弄弓刀斧槍,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事,他們還有哪些優勢嗎?

(1)他們的人口密度小,可遷徙的空間大,排泄物裡的寄生蟲,較不易在人口中交 互感染。定居型的民族,例如中國和西歐,人口密集、排泄物處理不完善,流行病多,

活動空間少,肉類蛋白質不足,容易生病。(2)定居民族的財富不均,窮人比例高,營 養不足,發育不良,活動空間少。游獵民族較無累積不動產的動機,社會所得較平均,

對他人較慷慨,社會的互助性較強,較不會濫墾濫殺。

相對地,歐美人是歷史悠久的定居農業民族,積極累積各式財富,鼓勵自由競爭;

19 世紀之前缺乏社會性的互助組織,追求個人與英雄式的成就。若發生流行病,不易 群體遷徙,例如黑死病就使義大利減少 1/4 人口。而非土地固著性的印第安人,人口密 度低,又容易遷徙,流行病的威脅性較低。

我喜歡看相撲、摔角和各式競技運動,覺得這些都不是台灣能參加的項目。我們在 國際體壇上的些許表現,大都是隔著網子比賽(桌球、羽球),或是較靜態的競爭(如 保齡球),或是靠女性(紀政),或是靠未成年人(青少棒)。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綜觀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佛教始終是最重要的載體之

基於經濟效益考量,對於外籍勞工的語言能力以及年齡更為重 視,並重新審定計分制度等。事實上, OECD 會員國對於語言能力 以及薪資條件有愈趨嚴格。如在 2012

各位可以直接參與系學會的時間是每個學期舉辦的 期初⼤會 與 期末⼤會 。所有系學會重要的事情都會在這時候公佈,這是系學會最

由不同的物 料製成同樣重量的 降落傘的降落速度 也會不一樣。. 風力、拋擲的方法 、懸墜物的重量等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所謂 HPM,是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數學史與數學 教學之關連)的縮寫,同時,它也代表一個以此為宗旨、且隸屬於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

sort 函式可將一組資料排序成遞增 (ascending order) 或 遞減順序 (descending order)。. 如果這組資料是一個行或列向量,整組資料會進行排序。

校內活動篇 --- 歷史學會活動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