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01 01 香港中醫藥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01 01 香港中醫藥發展"

Copied!
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總監:邱國光博士

2022年2月16日

(2)

01

(3)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1851 廣福義祠(百姓廟)

(4)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5)

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後當屆總理在醫院大堂合照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6)

1879年光緒皇帝御賜以表揚東華紳商籌款賑濟華北大旱災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7)

1895 國家醫院 1,195人次

1896 東華醫院 170,630人次 中醫:Herbalist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西醫: GP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8)

1919 僑港中醫公會 1926 香港中醫聯商會 1931 香港中醫師公會 1947 中國醫藥學會 1946 九龍中醫師公會

1950 港九中醫師公會 1974 國際中醫中藥總會

1976 新華中醫中藥促進公會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9)

1989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989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8 月 成 立 中 醫藥工作小

7月通過《中醫 藥條例》;

9月管委會成立

衛 生 福 利 局 退 出 醫 療 改 革諮詢文件

7707 名 表 列 中醫名單刊登 於 12 月 21 日 出版的憲報

衛生署年初推 行常用中藥材 制 定 標 準 ; 11 月 , 首 批 2384 名 註 冊 中醫名單刊登 憲報

首次中醫執業資 格試;接收中藥 商領牌和中成藥 註冊申請

4月成立香港 中 醫 藥 發 展 籌備委員會

行 政 長 官 在

《 1998 年 施 政報告》跟進 有關推動香港 成為國際中醫 藥中心的目標

回望過去

(1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管委會中醫組公佈 其認可的「行政機 構」及「提供進修 項目機構」;

出版《香港中藥材 標準第一冊》;

正式實施中醫進修 中醫藥學機制

開始實施《中 醫藥條例》及

《中藥條例》

成立香港 檢測和認 證局

中成藥臨床 試驗及藥物 測試的法例 條文生效

成藥標籤及說明書 的法例條文生效;

政府成立重要研究 及發展委員會;

《本草綱目》獲列 入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世界記憶名錄

衛生署中醫藥事務部 獲世界衛生組織委任 為「傳統醫藥合作中 心」;

政府於成立中醫中藥 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 註冊中醫為

僱員進修獲 得認可

食物衛生局與國家 中醫藥管理局簽署 中醫藥領域的合作 協議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回望過去

(11)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中醫中藥發展 委員會成立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政 府 邀 請 非 牟 利 團 體 就 在 將 軍 澳 發 展 中 醫 醫 院 提 交意向書

政府決定出資在將軍澳預 留土地興建中醫醫院;

衛生署出版《香港中藥材 標準第八冊》

《 2014 年 施 政 報 告》:業界普遍認 同香港有需要也有 條件設立中醫醫院

籌建由衛生署管理的 中藥檢查中心(其後 命名為「政府中藥檢 查中心」),專責中 藥檢測科研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回望過去

(12)

02

(13)

背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018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預留了5億 元成立該基金,於2019年6月正式運作。

對象

惠及整個中醫及中藥界不同層面的從業員和機構。

從業員包括在職中醫師(包括註冊及表列中醫師)、相關護理人員 及中藥業從業員。機構包括中醫診所、中成藥製造及批發商、中 藥材零售及批發商等,以及中醫藥相關的專業團體、商會或學會 等組織、大學及高等教育院校。

範疇

基金包括兩部分,分別為「企業支援計劃」和「行業支援計劃」。

中 醫 藥 發 展 基 金

(14)

中 醫 藥 發 展 基 金

發展中醫行業 發展中藥行業

加深市民對中醫的認知 培訓中醫藥人才,鼓勵 中醫藥研究

(15)

中 醫 藥 發 展 基 金

「企業支援計劃」「行業支援計劃」

(16)

中 醫 藥 發 展 基 金

「企業支援計劃」 「行業支援計劃」

(17)

中醫藥發展基金 計劃

──企業支援計劃

「中醫藥從業員培訓資助計劃」申請資助指引 「中藥從業員進修範圍」

中醫藥從業員培訓資助計劃訂定的中藥從業員進修範圍包括︰

(更新日期:2021-11)

1. 臨床中藥學 2. 中藥製劑學 3. 中藥炮製學 4. 中藥鑑定學 5. 中藥藥事管理 6. 中藥供應鏈管理 7. 中藥商品學

8. 中藥藥理學 9. 中藥相關法規 10.中藥理論

11.中藥文獻學 12.中成藥學

13.中藥用藥安全

14.中藥/中成藥分析 15.中藥毒理學

16.中藥臨床藥學 17.方劑學

18.藥用植物學/生藥學 19.香港中藥習用品介紹

(18)

03

(19)

2 0 2 5 中 醫 醫 院

( 將 軍 澳 百 勝 角 )

• 2014年《施政報告》宣佈,決定預留將軍澳百勝角2.5公頃土地發展中醫醫院。

•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開院籌備工作於2021年6月28日啟動,預計2025年落成,同 年第二季分階段投入服務。

(20)

2 0 2 5 中 醫 醫 院

( 將 軍 澳 百 勝 角 )

• 浸會大學承辦。

• 提供住院及門診服務,並會採用以中 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醫療護理方案。

• 400張病床。

• 年診症服務量約31萬人次。

• 三所本地大學相關學院的教學和臨床 實習場地,及執業中醫師的培訓平台。

(21)

04

(22)

香 港 中 醫 課 程

(23)

在 2021 年,共有 154 名申請者將之填報於組別 A 的課程志願,即首 3 個志願,而成功被取 錄的則有 23 人。以組別 A 的報讀和取錄人數計算,平均約 6.70 人競爭一個學額。

香港中文大學的中醫學課程

(24)

課程結構 兩個部分︰

(甲)臨牀前期課程(四年半)

(乙)臨牀實習課程(一年半)

臨牀前期課程

臨牀前期課程為期四年半。

學生須修畢必修及選修科目。此外,或須見習。

臨牀實習課程

臨牀實習課程為期一年半。

學生須進行臨牀實習。在後半年,學生將選擇個別專科進行實習。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25)

• 中醫全科學士學位

• 中醫深造/研究生課程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26)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27)

香港首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開辦中醫及中藥本科課程的高等院校,於1999年成立中醫藥學院。

教育

完整課程體系

o 教資會資助的本科課程

o 研究生課程

o 自資修課式碩士課程

o 自資文憑及證書課程

研究

重點研究領域

浸大跨學科研究實驗室

12 個研究中心從事前沿研究

臨床服務

擁有香港高等院校中最大規模的中醫診所網絡-17間中醫藥診所

由中醫專家提供的優質中醫專科醫療服務

建基於臨床研究的臨床服務

醫療資助計劃助有需要長者接受浸大中醫藥診所服務

舉辦講座提高中醫師的專業水準及公眾人士對中醫藥的認識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28)

課程 修業期 課程費用(HK$)

中醫學深造證書(腫瘤學) 1年 17,500 中醫學深造文憑(疼痛學) 1年 25,500

現代針灸康復深造文憑 1年 41,900

中醫學深造證書(臨床婦科學) 1年 18,000 證書(單元:負壓罐法與刮痧的養生保健

療法) 5個月至6個月 8,200

證書(單元:產後調養) 30小時 3,300 證書(單元:中醫藥膳入門) 30小時 3,300 保健推拿基礎證書 3個月至6個月 7,480 證書(單元 : 實用小兒推拿) 2個月至3個月 5,750

實用中醫學高等文憑(中醫美容學) 2年 第一階段:21,500 第二階段:13,000 實習費:1,000 實用中醫學高等文憑(中醫營養學) Toggle

panel 2年 第一階段:21,800

第二階段:13,800

中醫學高等文憑 3年

第一階段:28,000

第二階段:29,600;模擬見習費(一):

500

第三階段:23,300;模擬見習費(二):

500

(獲取錄後繳交)

中藥配劑高等文憑 1年至3年 中藥配劑證書:15,800(參考學費)

中藥配劑文憑:16,800(參考學費)

中藥配劑高等文憑:18,600(參考學費)

中藥配劑證書 1年 15,800

中藥配劑文憑 1年至2年 課程費用 中藥配劑證書:15,800(參考 學費)

中藥配劑文憑:16,800(參考學費)

針灸學文憑 1年 32,200

推拿學文憑 1年 32,200

推拿學高等文憑 1年 34,500

更多資訊可訪問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官網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29)

05

(30)

香 港 中 醫 教 研 中 心 1 8 個

(31)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32)

香 港 中 醫 藥 發 展

(33)

中 醫 收 入 待 遇

圖片來自:立法會 香港前線中醫聯盟 就三方合作教研中心問題提出之意見(2015)

(34)

圖片來自:立法會 香港前線中醫聯盟 就三方合作教研中心問題提出之意見(2015)

中 醫 收 入 待 遇

(35)

圖片來自:立法會 香港前線中醫聯盟 就三方合作教研中心問題提出之意見(2015)

中 醫 收 入 待 遇

(36)

中藥教研中心中醫師入職要求

(37)

中藥材配發人及其副手最低要求

(38)

中 醫 收 入 待 遇

(39)

中 醫 收 入 待 遇

資深中醫師

(40)

05

(41)

中 央 惠 港 青 年 八 條 發 佈 助港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八項優惠港青措施

1. 香港青年內地實習計劃 2. 香港青少年內地交流計劃

3. 「千校萬崗」全國大學生就業服務行動香港青年專項行動 4. 「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項目支持計劃香港專項

5. 向香港大學生開放「中國電信獎學金」申請通道 6. 在全國性青年科創賽事中優化拓寬香港賽道

7. 開放多個榮譽獎勵香港青年的申請渠道 8.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服務陣地

(42)

學業、就業、創業、實習等各個方面

1. 便利購買房屋

2. 支援使用移動電子支付

3. 開立內地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4. 保障在粵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 5. 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

6. 提供往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便利

7. 容許在大灣區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 8. 香港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措施、法律顧問措施、特設考核措施

9. 擴大建築業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

10.擴大港澳建築業專業人士在內地執業優惠政策實施範圍 11.給予保險監管優待政策

12.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保險公估機構的年期限制 13.支持港澳債券市場發展

14.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

15.對進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實行通關便利 16.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的限制

中 央 惠 港 青 年 八 條 發 佈 助港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43)

為配合大灣區發 展 中醫中藥界舉

行政策宣介會

(2021年9月5日)

(44)

大力發展中醫藥新技術、

打造中醫藥發展高地;

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

產業化、國際化;

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 中醫藥合作體系基本確立,

建成一批覆蓋大灣區的高 水準中醫醫院、中醫優勢 專科和國家區域中醫醫療 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 總體要求

1.整合優勢資源,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中 醫醫療聯合體和中醫醫院集群;

2.促進融合發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中 醫藥科技研發專項;

3.鞏固發展基礎;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中 醫藥科技研發專項;

4.深化互利合作,探索粵港澳三地中醫 藥標準融合發展;

5.助力「一帶一路」,支援高品質嶺南 中藥品牌「走出去」

主要任務 保障措施

1.加大政策支持,加速優 質中醫藥資源在粵港澳大 灣區流動;

2.落實主體責任,積極支 持港澳與廣東省區域互動、

優勢互補;

3.推進組織實施,發揮好 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合作 機制的作用

(45)

(46)

港澳地區的醫師可申請 獲得內地的醫師資格,

資格類別包括臨床、中 醫、口腔。

《香港和澳門特 別行政區醫師獲 得大陸醫師資格 認定管理辦法》

(47)

2021年8月30日公佈,擬以合約形 式招聘港澳中醫師。

省衞健委同日公佈省內招聘12名港 澳註冊中醫。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指讓香港的中醫 師,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中醫師,有 機會到大灣區發展。

廣東省中醫藥局

(48)

中 醫 學 生 的 前 景

中醫(公營/私營)

研究 推廣 保健 教育

內容來自《啟思文集》2005卷36期1 《醫學院學係焦點探究 中醫學生的前景》

(49)

06

(50)

物理身體 精神身體

整 全 生 命

(51)

整 全 生 命

(52)

「過猶不及」《論語 ‧ 先進》

整全生命──平衡

(53)

物理身體 精神身體

不 作 半 邊 人

(54)

運動

飲食 閱讀

運動

至 「 營 」 生 活

(55)

每日適量運動和 保持體重適中

植物油不飽和脂肪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有助減少心臟病、

血壓高、癌症等

含豐富蛋白質、纖維、維他命 和礦物質,對心臟有益

能減低血糖和胰島素上 升,以減低肥胖、糖尿 病和心臟病的機會

「健康進食金字塔」Healthy Eating Pyramid

至「營」生活──健康進食的指標

(56)

建議飲用低脂配方

含高飽和脂肪,提高患上腸癌的機會

使血糖急升,容易致肥胖、

糖尿病、心臟病

過量的鹽會導致高血壓、

心臟病、中風

至「營」生活──健康進食的指標

「健康進食金字塔」Healthy Eating Pyramid

(57)

飲食偏嗜 = 偏食 過量進食某些食物,或不吃某些食物,

都會造成飲食失衡。

中醫、西醫都說要飲食均衡,但理解卻不同

食物基本有「五味」,即酸、苦、甘甜、辛辣和鹹,

各種味道有其相配的內臟

嗜好單一味道的食物,就導致某一個內臟的機能偏盛,長久 會損及其他內臟,五臟失去平衡協調是造成內傷的原因。

偏食損五臟

中醫──飲食均衡

(58)

可能出現皮膚肌肉變厚變皺、口唇乾裂

酸味

可出現面色無華、胸悶氣短

鹹味

會面色黧黑、胸悶氣喘、腰膝痠痛、脫髮

甘味

會引致爪甲乾枯、筋腱收縮

辛味

見皮膚乾燥、令毛髮脫落等

苦味

「五味偏嗜」

中醫──飲食均衡

(59)

吃鹽過量,長期會導致引起血壓上升,

繼而心臟肥大和衰竭、身體水腫

吃甘味(糖分)過多,長久可致糖尿病和 肥胖,久而久之出現腎衰竭

面色無華、胸悶氣短

面色黧黑、胸悶氣喘

西醫印證中醫理論

中醫──飲食均衡

(60)

中國人和亞洲人的主食

白米飯

白米飯比紅米飯更能令血糖攀升,以往亞洲人除了吃白飯,還會吃大量蔬 菜,而農民飯後也會工作勞動,故白米飯的「壞」處不明顯。但現今社會,

吃肉類較多,蔬菜較少,運動更少,白米飯的「壞」處便較易可見。

吃得如何「正確」和「合比例」,也非最健康之道

若缺乏恆常運動和保持正常體重

白米的疑惑?

中醫──飲食均衡

(61)

飲食有節制,包括吃的份量和進食的時間,最好是定時和定量,

目的是避免過飽或過飢。過份飢餓令身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和營 養,短期則肚餓無氣無力。

飲食得宜,人就健康;飲食失宜,是內傷致病的原因

飢飽失常、飲食不潔和飲食偏嗜

一天十七餐最健康?

甚麼是飲食失宜?

中醫──飲食均衡

(62)

一日三餐的食物分成十七份,每小時進食一份,這「密密食」

的方法,兩周後的結果是測試者的壞膽固醇、胰島素減低,這 改變長遠能減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險

實驗

每日吃十七餐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但大方向是不要暴食,也不 要挨餓(因挨餓後很可能會暴食),少食多餐,對身體是有益的

一天十七餐最健康?

中醫──飲食均衡

(63)

在《千金要方》中說:「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

孫思邈 古人認為三餐應是「早餐宜好,午餐宜飽,晚飲宜少」

「飽食即臥乃生百病」

三餐中,早午餐可豐富一點,晚上不 宜多吃,吃飽即睡更是大忌。

中醫──飲食均衡

(64)

運動

飲食 閱讀

運動

至 「 營 」 生 活

(65)

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北宋文學家 黃庭堅

看甚麼書

工具書 興趣 生命成長

知識

氣質

閱讀

至 「 營 」 生 活

(66)

社交 躬行

至 「 營 」 生 活

(67)

不平衡 納悶 憂愁、抑鬱 空虛

是哪一個身體出現問題?

身 體 有 問 題 = 病 ?

(68)

中 醫 藥

(69)

半 邊 人

(70)

整 全 生 命

(71)

07

(72)

• 國民教育的根本在國史教育

• 新三國時代

➢ 國史

➢ 國學(中國文化)

➢ 國情

中 醫 藥 與 國 民 教 育

中醫藥充份體現了國學文化

(73)

• 陰陽五行

• 和諧

• 整體觀

• 形神合一

• 和合觀

皆源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中醫藥文化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

(74)

• 《新修本草》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成書1540年歐 洲紐倫堡政府頒佈的藥典早883年,為世界藥典之母。

• 李時珍用科學方法分類編寫的《本草綱目》記載的藥物之 多,品種之全,堪稱世界第一。

• 唐代設有「疫人坊」,隔離治療麻風病。

• 宋代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可以說其醫學認識是走在世 界前列的。

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75)

• 大醫精誠,職業道德

• 儒醫:仁心仁術

• 唐代醫家孫思邈《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大醫治病,當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 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育人、育心

(76)

五戒

一戒:凡病家大小貧富人等,請觀者便可往之,勿得遲延厭棄,欲往而不往,不為平易。藥金 毋論輕重有無,當盡力一例施與,自然陰騭日增,無傷分寸。

二戒:凡視婦女及孀尼僧人等,必侯侍者在旁,然後入房診視,倘旁無伴,不可自看。假有不 便之患,更宜真誠窺睹,雖對內人不可談,此因閨閫故也。

三戒:不得出脫病家珠珀珍貴等送家合藥,以虛存假換,如果該用,令彼自制入之。倘服不效,

自無疑謗,亦不得稱贊彼家物色之好,凡此等非君子也。

四戒:凡救世者,不可行樂登山,攜酒游玩,又不可片時離去家中。凡有抱病至者,必當親視 用意發藥,又要依經寫出藥帖,必不可杜撰藥方,受人駁問。

五戒:凡娼妓及私伙家請看,亦當正己視如良家子女,不可他意見戲,以取不正,視畢便回。

貧窘者藥金可璧,看回只可與藥,不可再去,以希邪淫之報。

〈醫家五戒〉和〈醫家十要〉

──載於明代外科醫家陳實功《外科正宗》

(77)

十要

一要:先知儒理,然後方知醫理,或內或外,勤讀先古名醫確論之書,須旦夕手不釋卷,一一 參明融化機變,印之在心,慧之於目,凡臨證時自無差謬矣。

二要:選買藥品,必遵雷公炮炙,藥有依方侑合者,又有因病隨時加減者,湯散宜近備,丸丹 須預制,膏藥愈久愈靈,線藥越陳越異,藥不吝珍,終久必濟。

三要:凡鄉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輕侮傲慢之心,切要謙和謹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學者師事之,

驕傲者遜讓之,不及者薦拔之,如此自無謗怨,信和為貴也。

四要:治家與治病同,人之不惜元氣,斫喪太過,百病生焉,輕則支離身體,重則喪命。治家 若不固根本而奢華,費用太過,輕則無積,重則貧窘。

五要:人之受命於天,不可負天之命。凡欲進取,當知彼心順否,體認天道順逆,凡順取,人 緣相慶,逆取,子孫不吉。為人何不輕利遠害,以防還報之業也?

〈醫家五戒〉和〈醫家十要〉

──載於明代外科醫家陳實功《外科正宗》

(78)

十要

六要:裡中親友人情,除婚喪疾病慶賀外,其餘家務,至於饋送往來,不可求奇好勝。凡饗只 可一魚一菜,一則省費,二則惜祿,謂廣求不如儉用。

七要:貧窮之家及游食僧道衙門差役人等,凡來看病,不可要他藥錢,只當奉藥。再遇貧難者,

當量力微贈,方為仁術,不然有藥而無伙食者,命亦難保也。

八要:凡有所蓄,隨其大小,便當置買產業以為根本,不可買玩器及不緊物件,浪費錢財。又 不可做銀會酒會,有妨生意,必當一例禁之,自絕謗怨。

九要:凡室中所用各種物具,俱要精備齊整,不得臨時缺少。又古今前賢書籍,及近時明公新 刊醫理詞說,必尋參看以資學問,此誠為醫家之本務也。

十要:凡奉官衙所請,必要速去,無得怠緩,要誠意恭敬,告明病源,開具藥方。病愈之後,

不得圖求匾禮,亦不得言說民情,至生罪戾。間不近公,自當守法。

〈醫家五戒〉和〈醫家十要〉

──載於明代外科醫家陳實功《外科正宗》

(79)

• 人、天地自然:一個整體

• 人的一切生命活動與自然是息息相關

• 順應自然

平衡與和諧

人與人之間 人與自然之間 人與社會之間

天 人 合 一

(80)

「人貴自然」道德觀

• 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向,有利於良好倫理秩序和道德氛圍的 環境建構

• 強調順應自然,調和致中,葆精毓神,主張扶正祛邪,養生全 德。「修身」、「和諧」和「美德」

• 亦儒亦醫、亦道亦醫

• 要求從醫藥者,除精於醫藥知識專業外,還須涵蓋「天、地、

人」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從 「天道」學習「人道」,進而 達到「德( 醫德)、能( 醫術)」兼具的「天人合一」境界

中醫藥文化

(81)

謝 謝

行政總監:邱國光博士

2022年2月16日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 民國98年10月17日聲請人承攬相對人「台北市立 聯合醫院中興院區98年度醫療大樓七樓空中花園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一、取得中央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核發之醫事 專門職業證書之醫 師、中醫師、牙醫 師、藥師、醫事檢驗 師、醫事放射師、物 理治療師、職能治療

※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教師 陳文哲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西園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陳志偉

生殖醫學中心

●台中火車站前搭乘台灣大道路廊公車路線(300~308、323~326 號)往沙鹿方向班車至「中港澄清 醫院」站下車,沿工業區一路步行 2 公里,20

●台中火車站前搭乘台灣大道路廊公車路線(300~308、323~326 號)往沙鹿方向班車至「中港澄清 醫院」站下車,沿工業區一路步行 2 公里,20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辦理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醫及社會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