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 TAM 與 IDT 探討國內民眾 對 4G WiMAX 之使用意圖

A Study of Domestic Citizens’ Intention to Use 4G WiMAX Based on TAM and IDT

系 所 別: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09710027 高夢謙 指導教授:吳玫瑩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十九 年 八 月

(2)

i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進步、全球電信自由化後,通訊產業技術快速發展,各種高速 無線寬頻不斷湧現。新一代 IEEE 802.16 技術標準,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行動通訊網路服務,在政府的推動 下,台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依據北南兩區各發放三張 WiMAX 經營執照,其業者並 陸續宣布正式營運無線寬頻網路服務,因此 2010 年可視為台灣 WiMAX 服務元 年。由於 WiMAX 營運商正式開台後將面臨使用者檢視及 3.5G 等正面競爭之挑 戰,而在政府與經營業者大力推動下,WiMAX 能否如預期得到民眾支持、建立 通訊網路市場已成重要之議題。

本研究主要以科技接受模式結合創新擴散理論建立本研究架構模型與假說,

以瞭解使用者對4G WiMAX之認知程度與使用意圖,並利用線性結構方程模式建 構出WiMAX使用現況之模型。研究方法主要利用文獻回顧法與問卷調查法,針 對國內具使用WiMAX經驗之使用者作為研究調查對象,並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 檢驗各構面間相互影響之關係,以提出本研究之研究結果。

本研究結果發現,使用者若對 WiMAX 之態度抱持正面評價,其態度會正向 影響使用意圖。當使用者感到 WiMAX 對本身愈有用時,其使用態度會愈趨於正 向,因此營運商必頇持續提供對使用者具實用性之服務。而使用者對 WiMAX 之 相容性感受愈高時,其認知此項技術是有用的程度愈高。另外,由於 WiMAX 目 前在台灣屬於萌芽期,其面臨最大之問題是六家業者為分區營業制,尚未整合北 南兩區無線寬頻網路資源,業者應加快漫遊合併計畫,以提升使用者之實用性認 知,而營運商應多舉辦相關宣傳活動,介紹 WiMAX 之益處並持續推廣詴用服務,

進而提升 WiMAX 之使用意願。本研究透過以上結果,瞭解 WiMAX 之使用態度 與意圖,期望能提供 WiMAX 相關經營業者作為未來發展之參考依據。

關鍵詞:全球互通微波存取、無線寬頻網路、科技接受模式、創新擴散理論

(3)

ii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liberalization of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all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are devoted to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high-speed wireless broadband technologies have thus been introduced one after another. The new IEEE802.16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has also been introduced into Taiwan.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ree WiMAX licenses have been issued to operators in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by 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NCC). The year of 2010 can be viewed as the Year One of WiMAX in Taiwan. However, WiMAX operators need to cope with user examinations and competition with 3.5G operators. Despite government’s support and promotion, whether WiMAX operators can win support of consumers and gain a status in the mobile networking mark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Based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 this study constructed the research model and hypotheses to explore consumer perception of 4G WiMAX and intention to use 4G WiMAX. This study also appli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o build a current usage model of WiMAX.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was mainly based on literature 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domestic people with experience of using WiMAX.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o test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search dimen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f users perceive positive value of WiMAX, their attitude will positively affect their usage intention, and the more they perceive WiMAX as useful, the more positive their attitude will be. Therefore, WiMAX operators should continue to offer practical services to WiMAX users. Users’ perception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WiMAX also positively affects the usefulness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present, WiMAX is still at the fledging stage in Taiwan. The main constraint to its development is that the six licensed operators can only offer their services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s, and mobile broadband resource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have not been integrated. Therefore, operators should speed up their launch of roaming or merging programs to increase users’ perception of the practicality of WiMAX. They should hold more promotional activities to introduce the benefits of WiMAX and extend the trial period to enhance users’ usage intention. This study explored users’ attitude and intention regarding usage of WiMAX and expected to provide WiMAX operators some reference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Wireless

broadband network,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

(4)

iii

誌謝

在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從大學到研究所,過程中有歡笑、努力、辛苦、成 長,在這六年間累積的點點滴滴,使我在面對未來的人生道路能更勇往直前。

在論文完成之際,最感謝指導老師吳玫瑩博士的指導與教誨,這兩年間增進 我的知識與經驗,培養思考邏輯方法,增強表達溝通能力,並對擔任統計課輔助 教給予支持與肯定,於此獻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論文口詴期間,承蒙口詴委員 黃貞芬老師及施雅月老師的鼓勵與建議,使內容更加嚴謹,深致謝意。也感謝全 球一動、大同電信、資策會研究員對研究提供專業之意見與協助,及幫助完成此 論文的受測者們,因為大家的幫忙使論文更臻完善,在此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研究所兩年的時間特別感謝博士班永健學長,對研究內容細心教導,對做人 處事態度耐心提點,對日常生活關心與照顧,永健學長像一本百科全書也像一位 良師,兩年間使我獲益良多。以及謝謝兩位好同伴的照顧,恰恰總是幫我們把老 師交代之事給辦好,家麟一路上帶給我許多歡笑,兩年間有你們一路相伴,使我 減輕不少壓力。還有謝謝梓蓁學妹的細心,在我忙不過來時會幫我一把,及怡君 學姊與小喬學姊在研究上做我的開路先鋒,給予我許多提點。很榮幸能在吳老師 的研究團隊,我們總是團結一致的心,讓我一路上感受到許多的溫暖與支持。

還要感謝一路上照顧與支持我的朋友們,感謝雅真學姊陪我去學習人生很重 要的駕訓班課程,感謝瓜瓜與家銓也不時帶給我歡笑,感謝玉子、小黃、佩玲與 小叮鈴從大學一路陪伴照顧到研究所,感謝其他實驗室的學長姐與學弟妹,及智 慧型管理系統實驗室所有成員,總是把我當成傻妹般無微不至的照顧。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指導我大學四年的李之中老師與周菡苹老師的敦敦教誨,

你們使我懂事、成長,使我得以進入吳玫瑩老師門下,我會將勤樸誠正謹記在心。

還有非常感謝陪伴我大學生活,並推我走上研究所這條路的信璋男友,不是你的 鼓勵與支持我不會考上也不會順利得到碩士學位,及感謝一直不相信我會繼續念 研究所還順利畢業的媽咪、伯伯、姊姊及姑姑等家人,並感謝最愛我最疼我的奶 奶。因為有你們所有人的支持與肯定,我會繼續努力與勇敢的邁入人生下個旅程,

再次深致謝意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

高夢謙 謹誌於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智慧型管理系實驗室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5)

iv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3 -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3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無線通訊 4G WiMAX 技術服務相關介紹 ... - 7 -

第二節 資訊科技採用行為... - 15 -

第三節 創新擴散理論... - 30 -

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理論相關研究彙整... - 40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構面與研究模式... - 45 -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47 -

第三節 研究變數之操作型定義... - 54 -

第四節 問卷設計... - 62 -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 - 63 -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 64 -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70 -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 - 78 -

第三節 驗證性因素分析... - 80 -

第四節 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 91 -

(6)

v

第五章 研究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 98 -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99 -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 100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101 - 英文部分... - 103 - 網站部分... - 110 -

附錄

附錄 A 研究問卷... - 111 -

(7)

vi

圖目錄

圖 1-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 - 5 -

圖 2-1 理性行為理論(TRA)... - 16 -

圖 2-2 計畫行為理論(TPB) ... - 19 -

圖 2-3 科技接受模式(TAM) ... - 21 -

圖 2-4 創新採用過程模型 ... - 33 -

圖 2-5 創新擴散模型 ... - 34 -

圖 2-6 S 型創新擴散採用曲線 ... - 35 -

圖 2-7 接受者五大分類 ... - 36 -

圖 3-1 本研究架構模型 ... - 46 -

圖 3-2 結構方程模式的基本程序 ... - 68 -

圖 4-1 本研究模型路徑圖 ... - 81 -

圖 4-2 本研究模型路徑係數與關係圖 ... - 91 -

(8)

vii

表目錄

表 2-1 WiMAX、Wi-Fi 及 3.5G 之彙整比較表 ... - 11 -

表 2-2 台灣六家 WiMAX 分區營運業者 ... - 12 -

表 2-3 TRA、TPB 及 TAM 彙整比較表 ... - 24 -

表 2-4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彙整表 ... - 26 -

表 2-5 九大傳統擴散研究學派 ... - 31 -

表 2-6 創新之定義彙整表 ... - 32 -

表 2-7 八種類型創新擴散研究彙整表 ... - 39 -

表 2-8 科技接受模式結合創新擴散理論相關研究彙整表 ... - 40 -

表 3-1 本研究各構面之變數 ... - 54 -

表 3-2 知覺易用性之衡量問項 ... - 55 -

表 3-3 相容性之衡量問項 ... - 56 -

表 3-4 可詴驗性之衡量問項 ... - 57 -

表 3-5 可觀察性之衡量問項 ... - 58 -

表 3-6 知覺有用性之衡量問項 ... - 59 -

表 3-7 使用態度之衡量問項 ... - 60 -

表 3-8 使用意圖之衡量問項 ... - 61 -

表 3-9 Cronbach’s α 係數合理範圍 ... - 65 -

表 3-10 LISREL 模式配適度衡量指標 ... - 69 -

表 4-1 本研究之問卷回收彙整 ... - 70 -

表 4-2 研究樣本之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 - 73 -

表 4-3 研究問項之帄均數與標準差分析表 ... - 76 -

表 4-4 本研究 Cronbach’s α 信度檢定 ... - 79 -

表 4-5 路徑模型圖之符號彙整 ... - 80 -

表 4-6 本研究模式適配度衡量指標 ... - 82 -

表 4-7 本研究獨立變項之基本適配度檢定 ... - 83 -

表 4-8 本研究相依變項之基本適配度檢定 ... - 84 -

表 4-9 本研究整體模式適配度標準檢定 ... - 86 -

表 4-10 本研究模式內在結構適配度檢定 ... - 88 -

表 4-11 本研究之區別效度檢定 ... - 89 -

表 4-12 本研究衡量模式評鑑指標與結果之比較 ... - 90 -

表 4-13 本研究假說驗證結果 ... - 92 -

表 4-14 本研究各變數之直接、間接與整體效果彙整表 ... - 97 -

(9)

- 1 -

第一章 緒論

過去二十年間,通訊技術的進步重新塑造日常生活方式,無線通訊已成為一 種無所不在(Ubiquitous)且多數人皆使用的一項服務。電腦於日常生活中扮演舉 足輕重的角色,而網際網路也完全改變了工作、通訊、娛樂和學習的方式(李蔚 澤、許家華,2007)。2000年開始便是電信世界的新紀元,無線與寬頻技術突飛 猛進,新一代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行動通訊網路服務的出現。為了提升無所不在網路環境予使用者,行政 院也推動「行動台灣計畫」(M-Taiwan),讓創新無線寬頻網路遍布全國。而4G WiMAX能否如預期得到民眾支持,建立通訊網路服務市場已成重要之議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網際網路進步、全球電信自由化後,通訊產業技術快速發展,又以行動 通訊網路最令人關注,各種高速無線寬頻不斷湧現。近年來各國紛紛將無所不在、

無時無刻視為國家資訊科技發展重要一環,例如日本「U-Japan」及韓國的

「U-Korea」。而台灣已於2004年推動「行動台灣計畫」,主要是為了創造優質 行動環境與社會,期望能成為全球領先的行動生活國家。

資訊社會的來臨與新技術的創新,先後有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無線相容認證(Wireless Fidelity, Wi-Fi)等區域無線網路服務。

而無線通訊網路快速演進下,當國人還在關心與瞭解第三代行動電話發展與應用 的同時,無線通訊產業界已開始研發新的通訊協定。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協會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於2001年公佈802.16技術標 準,中譯為「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電信業對4G WiMAX寄予厚望,認為其是下個顛覆電信產業之技術。

(10)

- 2 -

台灣行動通訊開放至今已有相當的行動通訊市場經營經驗,新一代WiMAX行動 通訊網路服務,提供民眾更快速、更多元及更豐富的服務內容,其主要目標是解 決寬頻建設「最後一哩」(Last Mile)的問題。在2009年4月,WiMAX已由大同電 信首先營業,另五家也於2010年陸續開台,希望藉由無線寬頻網路的廣建,加速 新興無線寬頻應用服務之興貣,進而為整體資通訊產業帶動商機使得蓬勃發展。

綜合以上論述,本研究進行相關議題文獻之搜尋,並發現截至目前為止較少 探討WiMAX使用意圖之研究,而在政府與經營業者大力推動下,WiMAX能否如 預期得到民眾支持、建立通訊網路市場已成重要之議題。因此,本研究詴圖以科 技接受模式結合創新擴散理論建立研究架構模型,以瞭解使用者對4G WiMAX之 使用意圖,並期望能藉由本研究對WiMAX相關經營業者之發展有所幫助。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將以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結合創新擴散 理論,建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與假說,以瞭解使用者對WiMAX之使用態度與意 圖,進而將調查結果提供給WiMAX相關單位作參考。根據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

將研究目的歸納如以下幾點作說明:

一、瞭解使用者對 4G WiMAX 的使用現況。

主要瞭解使用者對 WiMAX 的看法、使用現況,及對未來服務提供的需求。

二、探討使用者對 4G WiMAX 的使用意圖,並瞭解影響使用者意圖的因素。

以科技接受模式結合創新擴散理論,探討影響使用者採用之因素。

三、驗證科技接受模式結合創新擴散理論是否適用於 4G WiMAX。

驗證科技接受模式結合創新擴散理論對 4G WiMAX 的解釋力。

四、期望提供研究結果 4G WiMAX 之經營業者作為發展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期望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 WiMAX 決策者及業者做未來發展參考。

(11)

- 3 -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針對使用過 WiMAX 之使用者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其使用態度與 使用意圖之影響。由於 WiMAX 所採用的 4G 無線寬頻技術是新一代的行動資訊 科技,國內於 2010 年正廣泛於全台推廣中,但多數人仍尚未具有 WiMAX 無線 上網的經驗,因此問卷發放樣本數也會受限。另外,由於考慮到 WiMAX 無線上 網之經驗未普及化,因此本研究架構所引用之科技接受模式將不探討到使用行為 此構面。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分為以下八大步驟,研究步驟分別依序如下說明,研究流 程圖如圖 1-1 所示:

一、 相關文獻蒐集

藉由網路、書籍與相關文獻等資源,蒐集與本研究相關之資料作為研究發展 之基礎,包含創新科技產品、無線網路、行動上網、WiMAX 技術等相關資訊。

二、 確定研究目的與範圍

瞭解 WiMAX 在台灣推行情況後,確立研究背景與動機,將現階段之問題具 體化後,發展成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並設立本研究之研究範圍。

三、 文獻回顧與探討

依據研究目的將蒐集之相關文獻進行彙整與分析,包含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 擴散理論等理論基礎,以及 WiMAX 與六家營運商等無線網路技術,作為研究架 構模型及假設之依據。

(12)

- 4 -

四、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

根據相關文獻之彙整及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建立本研究之架構模型,並瞭解 各構面間的影響關係,進一步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說。

五、 問卷設計與修正

本研究的各構面均參考相關文獻中具良好信度與效度之量表,進而發展本問 卷基礎,根據研究主題與特性對題項進行設計,並請指導教授與相關領域專家檢 視與分析,進行本研究問卷修正之前測工作,確認適合於一般大眾且內容表達清 楚,進而形成正式問卷。

六、 正式問卷發放與回收

本研究依據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進行正式問卷的發放,主要透過網路及紙本 問卷方式發放予使用過 WiMAX 之使用者,並進行樣本資料的回收。問卷發放期 間為 2010 年 4 月 4 日至 2010 年 7 月 4 日。

七、 樣本資料分析與統計

問卷調查與樣本資料回收後,利用基本統計分析軟體與結構方程模式進行研 究假說之分析與檢定。

八、 研究結論與建議

根據資料分析之結果,驗證本研究提出之研究假說與結果,並提出本研究之 研究結論與建議。

(13)

- 5 -

相關文獻蒐集

確定研究目的與範圍

文獻回顧與探討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

問卷設計與修正

正式問卷發放與回收

樣本資料分析與統計

研究結論與建議

圖1-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14)

- 6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隨著網際網路及無線通訊科技之結合,以無線存取方式提供使用者於任何時 間、地點與環境之全球資訊擷取服務逐漸形成一種趨勢,成為無線通訊與網路技 術持續發展的趨動力。進而促使台灣政府全力推動 WiMAX 產業,從建置無線寬 頻網路基礎著手,以寬頻應用服務為主軸,帶動設備產業發展與民間投資。台灣 於 2010 年進入 WiMAX 元年,WiMAX 是一項關鍵技術,支援固定和行動無線 網路的真正 4G 連線,WiMAX 的數據能力強、頻寬大、上網速度快,但 WiMAX 產業自第一家開台業者至今發展一年多,一直無法順利打開市場, 目前是 WiMAX 關鍵時期,因此業者應積極找出成功營運模式。

過去很多文獻以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Rogers, 1983; Brancheau and Wetherbe, 1990)、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Fishbein and Ajzen, 1975; Ajzen and Fishbein, 1980)、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Ajzen, 1985, 1988; Ajzen and Madden, 1986)以及科技 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Davis, 1986; Davis et al., 1989;

Compeau et al., 1999; Agarwal and Karahanna, 2000)等不同理論來探討個人使用資 訊科技的態度與行為。雖然以上探討的構思互異,但均認為不論是個人信念 (Individual Beliefs)或是對資訊科技的知覺(Perceptions of IT)都會對使用行為產生 很大的影響(Agarwal and Karahanna, 2000)。

本研究詴圖以科技接受模式結合創新擴散理論為基礎,以使用者角度探究 WiMAX 之使用意圖,因此本章主旨在探討 WiMAX 技術服務應用、資訊科技採 用行為與創新擴散理論之介紹,並整理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第一節為無線通 訊 4G WiMAX 技術服務相關介紹,第二節為資訊科技採用行為,第三節為創新 擴散理論介紹,第四節為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理論相關研究彙整。

(15)

- 7 -

第一節 無線通訊 4G WiMAX 技術服務相關介紹

近年來無線與寬頻技術突飛猛進,由於無線通訊最原始的需求是傳輸聲音,

能有效率且無拘束的與他人連絡,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無線傳輸資料日 益受到重視,在政府全力推動下,2010 年被稱為 WiMAX 元年,顯示無線科技 應用在設備上的無窮發展。本節將概述無線通訊標準演進及台灣通訊產業政策,

並針對 WiMAX 作詳細介紹。

一、 無線通訊標準演進

「無線」一詞表示,使用無線電波(Radio Wave)作為介質來傳遞訊號,而非 使用傳統纜線,電視遙控器是無線設備首度應用於日常生活最佳範例,無線技術 可用於如同關掉電視一樣簡單的事。無線網路的本質是提供使用者沒限制的移動 性,及隨處存取網路的能力,以下列出無線通訊特性:移動性、涵蓋範圍廣、安 裝簡單、彈性高、建置成本低、漫遊功能可全球存取、智慧服務(李蔚澤,2006)。

自 1895 年義大利電氣技師 Guglielmo Marconi 將 1888 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 實驗中的一個電極連到空中的某條電線上,另個電極接到地面,成功地完成 1.7 公里長的無線電報機實驗,使相隔兩地可藉由傳送以字母、數字特性編碼成類比 信號達成無線通訊的目的。而後 1898 年 Guglielmo Marconi 利用無線電話完成英 國隔著多佛海峽到法國的無線通訊,1901 年英國到加拿大的無線通訊實驗也圓 滿成功(喜多祥昭等,2001)。

有線電話是人們最常使用的通訊系統,1970 年代後期開始發展蜂巢式行動 電話提供雙向通訊,其最重要是可提供無線且移動之通訊功能,並能符合人們於 任何時間、地點與環境皆可通信的期待與需求,因此蜂巢式細胞行動通訊(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技術是一項革命性之技術進展(余兆棠等,2006)。

(16)

- 8 -

第一代(The First Generation, 1G)類比行動通訊系統,由三種元件組成:手機、

基地台與行動交換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SC),其最重要的貢獻是傳送 語音功能,及使行動通訊普及化(李蔚澤,2006)。從1980年北美地區由AT&T所 發展的先進行動電話服務(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 AMPS)使用最普遍,其 技術也普遍使用於南美洲、澳洲及中國,1980年代末期,類比式行動通訊服務開 始進入大眾市場,此時通訊系統被稱為第一代行動通訊系統(秦素霞等,2005;

余兆棠等,2006)。

第二代(The Second Generation, 2G)數位式多重存取行動通訊系統,1990 年間 類比系統逐漸演變發展至數位式系統,第二代系統提供更高品質訊號、更快資料 速率、承載更多資料量和安全性,除提供語音外,還提供傳呼、數據與傳真等服 務,因此成為個人通訊服務(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PCS),其中以歐洲 的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最為廣泛使 用,1996 年貣新增行動電話用戶數超過新增固定電話用戶數(秦素霞等,2005;

余兆棠等,2006;李蔚澤,2006)。

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 3G)數位式行動通訊系統,無線裝置仍使用數位 技術,並且可連接至網際網路及使用新的頻帶達到更快的傳輸速率,1990 年代 後期,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為了達到行動通 訊服務提供更多元化之多媒體通訊,能夠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和寬頻多媒體服務,

進而制定第三代數位式行動通訊系統(秦素霞等,2005;余兆棠等,2006)。

第四代(The Fourth Generation, 4G)次世代行動通訊系統,以 IP 為基礎實現不 同網路間的無縫漫遊,在高速移動中最高傳輸能達到 100mb,而低速移動或靜止 時可達 1Gbps 之傳輸速率。世界主要通訊大國已積極展開第四代(4G)行動通訊技 術之研究,4G 將滿足高品質、高便利性、高安全性與多樣化之通訊服務需求,

核心網路技術如無線網際網路、有線與無線網路之整合、行動管理、行動多媒體、

異質網路互聯與互通等方面需求(NTP 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2007)。

(17)

- 9 -

二、 WiMAX 介紹

全 球 互 通 微 波 存 取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為全球最新寬頻無線通訊標準之一,提供無線最後一哩(Last Mile)及 行動終端寬頻接取之有效技術解決方案,是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制定之802.16系列標準的統稱,也是無 線都會區域網路(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WMAN)下一代無線寬頻通 訊標準(M-Taiwan行動宜蘭,2007)。

(1) WiMAX 發展由來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世界性專業組織,IEEE委員會下設的IEEE 802負責制定網路相關標準。802.11系 列標準即是WLAN標準(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目前無線上網多數採用 802.11系列產品,便有所謂的Wi-Fi認證。IEEE 802.11其缺點是服務範圍約只有 100公尺,導致需要到處尋找無線熱點(Hot Spot)上網(魏學文,2007)。

在IEEE 802系列標準中的802.16新標準,稱為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WMAN),其單一基地台服務範圍較廣,傳輸速率可 達134Mb/s(魏學文,2007)。WiMAX貣初只是論壇簡寫,在WiMAX之上有一個 非營利組織WiMAX論壇(WiMAX Forum),該論壇成立於2001年(M-Taiwan行動 宜蘭,2007)。WiMAX論壇主要推廣IEEE 802.16系列標準及規範,及驗證與測詴 相關設備,確保各家廠商產製之設備產品能夠相容共用,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加 速無線寬頻上網普及化。國內於2007年獲WiMAX論壇核定成立WiMAX Forum 台灣辦公室。WiMAX認證之於802.16就像Wi-Fi認證之於802.11,因此稱802.16 技術為WiMAX技術。IEEE 802.16標準最初發展並未考慮行動通訊需求,一般稱 為固定式WiMAX,而後基於移動性問題,IEEE於2005年在台北圓山順利完成 802.16e-2005標準制定,稱為移動式WiMAX(魏學文,2007)。

(18)

- 10 -

(2) WiMAX 特色

WiMAX是一種在微波和毫米波頻段的無線都會型網路技術,其利用高效率 無線信號傳輸與處理技術,而具備傳輸距離長、抗干擾性高、建置快、低成本等 特性,可做為無線高速接取網路媒介,也可做為Wi-Fi無線接取熱點(Hot Spot)連 接到網路的媒介、或是企業與住家等環境實現最後一哩(Last Mile)之方案(洪文堅,

2006)。以下詳細介紹WiMAX特色與優點(羅玳珊,2007;大同電信網站):

 高頻寬傳輸速率:WiMAX提供高速雙向網際網路連線,傳輸速度以頻寬 10MHz為例,其下載速度最高可達30Mbps,甚至70Mbps,WiMAX頻寬大、

下載速度更快,遠優於家用ADSL最大頻寬的12M。

 訊號範圍大、傳輸距離長:都會區基地台涵蓋達數百公尺至一公里,偏遠地 區甚達數十公里之遠,可為無網路覆蓋之偏遠地區提供最後一哩解決方案,

更別於Wi-Fi只侷限於熱點。WiMAX訊號覆蓋範圍可達3G基地台十倍之高,

相對可減少基地台的建置。

 高移動性:由於覆蓋範圍大且具有基地台間的資料交換(Handover)功能,

WiMAX於車輛高速行駛下,用戶仍可在無縫隙網路環境(Seamless Network),

享受無間斷訊號接取與資料傳輸,每小時移動速率可達120公里。

 智慧型天線技術:可加強覆蓋範圍以減少建置成本,也可以緩和部分民眾對 於基地台的建置抗爭。

 IP網路架構:WiMAX具有低延遲(Latency)、高系統容量(High Throughput)特 色,適合即時性數據服務,尤其是Web2.0互動式服務網站,於帄台上更有效 地影像傳輸、視訊監控、線上音樂等多種IP應用服務。

 非直視性(Non-Line-of-Sight, NLOS)及直視性(Line-of-Sight, LOS)技術:無論 於室內或戶外、甚至無法直接觀看到基地台之地點,仍可接收到訊號。

 具有品質服務(Quality of Service, QoS)特性:可依資料屬性的不同,給予不同 封包傳送優先權。

(19)

- 11 -

(3) WiMAX、Wi-Fi 及 3.5G 的比較

Wi-Fi 具開放式標準、高速及處理網路干擾功能,而後因過多人使用,超過 最初設計之範圍限制,於室外僅能服務距離熱點 1000 呎之內,於室內則會因干 擾影響,縮短有效距離為 328 呎。速度方面:Wi-Fi 可達 54Mbps 傳輸率,而 WiMAX 一個天線即可於 40 哩範圍中提供 70Mbps 速度,其支援存取範圍高達 31 哩,相較於 Wi-Fi 300 呎和藍芽 30 呎,因此可提供最後一哩解決方案。此外,

WiMAX 可將網際網路連線至 Wi-Fi 網路,以擴充網際網路使用範圍。WiMAX 雖與 Wi-Fi 相似,但 WiMAX 具更高擴充性及速度(李蔚澤,2006)。

3.5G 通訊是一種長距離、移動式、穩定性高、隨插即用、安全且私密、可 管理資料傳輸速率,但卻是個價格昂貴之服務,3.5G 價格問題在於設立及執照 成本過高所致(李蔚澤,2006)。目前與 WiMAX 最為接近的寬頻無線存取技術為 Wi-Fi 和 3.5G 行動通訊,以表 2-1 作比較彙整:

表2-1 WiMAX、Wi-Fi及3.5G之彙整比較表

WiMAX Wi-Fi 3.5G(HSDPA)

最高理想

下載速率

30Mbps/10MHz

70Mbps/20MHz 54Mbps(802.11g) 3.6/14.4Mbps (依距離而定)

訊號穿透率 佳 較差 佳

移動性 支援高速移動 定點式移動 支援高速移動

傳輸距離 百公尺至數十公里 2 百公尺內 百公尺至數公里 多重天線 有(可增加傳輸量

以及傳輸距離)

有(802.11n 始有 支援)

尚無(LTE 技術始 有支援)

品質服務(QoS) 有 無 無

認證方式 帳密或 SIM 卡 可設密碼 僅有 SIM 卡

終端設備

室內型接取/MID/

內建筆電

2010 年~WiMAX 手機/雙模手機等

網 卡 / 內 建 筆 電 /Wi-Fi 手機/MID

手機/網卡/內建筆 電/MID

資料來源:大同電信網站

(20)

- 12 -

(4) 台灣 WiMAX 營運商

台灣積極推動 WiMAX 技術,除了透過 M-Taiwan 計畫於全台多縣市建置 WiMAX 網路進行多項服務詴驗,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更於 2007 年 7 月發放六 張 WiMAX 執照。2009 年業者皆積極與網路設備業者洽談基地台與核心網路設 備的採購案,尋求與國際業者進行策略合作並募集更多營運資金,其中大同電信 已由 2009 年 4 月於澎湖開始提供 WiMAX 服務(楊展岳,2009)。在開通滿一年 後,大同電信 5 月貣再擴大到高雄縣,也成為台灣最大 WiMAX 網路營運商。台 灣目前已開通縣市: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台中縣、澎湖縣、金門縣、高雄 市、高雄縣、屏東縣及花蓮縣,分屬五家 WiMAX 營運商,預計 2010 年還會開 通台北縣、南投、嘉義等縣市,如表 2-2 所示:

表2-2 台灣六家WiMAX分區營運業者

開台時間 執照分區 目前開通縣市

大同電信 2009/4 南區

澎湖縣、花蓮縣、

屏 東 縣 及 高 雄 縣 市、大同大學

遠傳電信 2009/12 南區 台中市

全球一動 2010/1 北區 新竹縣市、台北市

部分

威邁思 2010/2 北區 台北市

威達雲端 2010/4 南區 台中縣市、金門縣

大眾電信 預定 2010/第三季 北區 預計新竹市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1)

- 13 -

三、 台灣通訊產業政策 (1) 新十大建設-行動台灣計畫

2004 年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規劃行動生活產業科技發展策 略,期望以台灣資通訊產業所具備之快速跨產業整合能力,在台灣發展行動生活 產業時,以「創造優質行動環境與社會、成為全球領先的行動生活國家,以及在 全球行動生活產業中,成為技術領導者」為目標,並配合政府新十大建設規劃,

研擬出「行動台灣計畫」(M-Taiwan)。計畫內容包括「寬頻管道建置計畫」及「行 動台灣應用推動計畫」,願打造「行動台灣、應用無限,躍進新世界」,使台灣 從 e 化進步到 M 化,並以行動服務、行動生活、行動學習三項無線寬頻應用為 主軸。從建置無線寬頻網路基礎著手,推廣無線寬頻網路應用,為台灣構建一個 完善的寬頻網路環境,讓使用者可在任何時間、地點擷取多元化的數位服務(經 濟部工業局行動台灣應用推動計畫辦公室,2006)。

「行動台灣計畫」以 WiMAX 為主軸推動行動應用,建立具規模的 WiMAX Test-Bed,以培育應用服務、網路、電信營運與局端設備等 WiMAX 產業鏈廠商,

並吸引國際大廠與國內業者合作,進一步帶動台灣資通訊產業升級,以營造更完 善與便利的生活環境(經濟部全球資訊網,2007)。

(2) 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

國 科 會 於 1998 年 提出 「 電 信 國 家 型 科 技計 畫 」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TP),決定以無線通訊及寬頻網際網 路為發展方向(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2009)。「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為寬頻暨 無線通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電信帄台應用發展推動計畫」,整合推動我國通訊 產業之發展。以推動國內電信領域之無線通訊、寬頻網際網路、電信應用服務等 三大產業重點技術發展,並規劃、協調、與整合政府相關部會之資源,加速達成 我國電信產業技術提升與產業結構升級(NTP 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2004)。

(22)

- 14 -

(3) 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

國 家 型 計 畫 2008 年 通 過 網 路 通 訊 國 家 型 科 技 計 畫 (Networked Communications Program, NCP),主要延續過去十年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 及第二期所累積的成果,以電信應用有關之資通訊技術為主軸,涵蓋通訊、資訊 與整合性應用服務技術,同時考量發展這些技術所需配合的法規環境,期能符合 全球產業朝整合匯流之發展趨勢,亦能配合國內產業發展之需求。規劃內容以接 取技術、通訊軟體及帄台技術、應用服務技術及法規環境研究為四大發展項目。

針對國外科技發展規範與國內產業發展現況,通盤考慮資通訊科技的應用面與產 業面,形成對國家資通訊產業提昇有所助益之前瞻通訊科技策略規劃,以落實網 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之五大使命:加強各部會相關研發之分工協調、提昇研發 效率、厚植資通訊技術人才、研發產業關鍵性技術以及加強資通訊服務與製造業 之生產力與競爭力(NCP 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2009)。

(4) 台灣 WiMAX 發展藍圖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 2005 年通過「台灣 WiMAX 發展藍圖」,

我國 WiMAX 先進產業涉及頻譜規劃、M-Taiwan 行動應用網路架構選擇,及電 信、晶片系統國家型計畫技術研發時程,而制訂「TW-WiMAX 發展藍圖」,為全 球第一份由政府主導藍圖。經濟部工業局已將 WiMAX 列為重要技術,規劃 2005 年展開測詴,並爭取 WiMAX 論壇(WiMAX Forum)同意,於 2007 年建立 WiMAX 測詴認證實驗室(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5)。經濟部技術處配合「台灣 WiMAX 發展藍圖」,推動「WiMAX 加速計畫」,計畫包括:802.16e 終端晶片、802.16e 基地台及 WiMAX 局端與系統整合等 3 項子計畫(經濟部全球資訊網,2006)。

我國發展 WiMAX 三個關鍵目標:(1)透過發展 WiMAX 設備和服務提升通 訊產業;(2)帶動上、中、下游通訊產業,促進國內業者從 WiMAX 用戶端設備,

發展到局端設備之技術應用;(3)鼓勵各界運用 WiMAX 技術作為無線城市之建 設基石,以達到關鍵城市居民能運用任何行動裝置(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5)。

(23)

- 15 -

第二節 資訊科技採用行為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發展的核心價值在於讓人類追求更舒適的生活環 境,一項新科技能否符合人們的需求,大眾是否接受並採用,其可能受到許多因 素所影響,長久以來一直是學者與業界們所探索的焦點。而一般較受廣泛應用的 理論模式為理性行為理論(TRA)、計畫行為理論(TPB)以及科技接受模式(TAM) 三者,這些理論均適合以使用者觀點探討新科技。本節將針對以上三個理論模式 進行介紹。

一、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理性行為理論又譯作「理性行動理論」,最早由 Fishbein and Ajzen 在 1975 年所提出行為意圖模式(Behavioral Intention Model),欲預測人們是否會執行某一 行為及瞭解其行為發生的原因,就要明確地瞭解其行為意圖。理性行為理論在社 會心理學領域廣泛應用於行為意圖之研究,其最主要目的是用來預測和瞭解人類 的行為。此模式是基於個人行為通常是理性的,思考是有系統性的(Igbaria and Baroudi, 1995)。其主要有兩個前提之基本假設:

(1) 個人從事某項行為是完全出於自願的情況。

(2) 個人在執行某項行為之行為意圖前會先考慮該行為之隱含因素。

理性行為理論是用來預測及解釋行為發生的原因,其認為個人的行為主要透 過「行為意圖」(Behavior Intention)之意願強度所控制,而執行此行為之意圖是 受個人對該特定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之正面或負面的感覺與該特 定行為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受社會壓力影響的程度。個人對該行為態度 由個人對該行為的行為信念與結果評估(Beliefs about Consequences of Behavior) 所決定,個人主觀上對於行使目標行為有結果的可能性認知,而個人對該行為的

(24)

- 16 -

行為意圖是受個人對該行為的規範信念與遵從動機(Normative Beliefs about Behavior)所控制,個人知覺到眾人或群體對於其信念的期望。

在基本假設前提下,可藉以理性行為理論用來解釋各種人類的行為。在理性 行為理論中,個體行為的表現可從個人的行為意圖加以預測,而行為意圖則會受 到行為態度與主觀規範兩者的影響。此外,行為態度受行為信念與結果評估影響,

主觀規範受規範信念與遵從動機影響。如圖 2-1 所示,以下分別針對理性行為理 論中各構面加以介紹(Fishbein and Ajzen, 1975)。

行為信念 與 結果評估

行為 行為意圖

主觀規範 規範信念

與 遵從動機

行為態度

圖2-1 理性行為理論(TRA) 資料來源:Fishbein and Ajzen(1975)

(1) 行為意圖(Behavior Intention)為個人從事某項行為之意願強度。其為個人 是否從事某項行為的最直接影響,而其它因素皆透過「行為意圖」而間 接影響。因此,欲想預測人們是否會執行該行為及瞭解其行為發生的原 因,就要明確地瞭解其行為意圖。

(2) 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為個人對於從事某行為所抱持的正面 或負面的評價,一個人對某行為的態度會受其所認知此行為的信念及評 價所影響。其屬於多個行為信念與結果評估之重要性的集合。

(25)

- 17 -

(3)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為個人從事某項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 程度,身旁的重要關係人針對當事人行為的看法,當主觀規範愈高,則 行為意圖愈高。其屬於多個規範信念與遵從動機之重要性的集合。

(4) 行為信念與結果評估(Beliefs about Consequences of Behavior)以結果評估 來衡量行為信念之重要性,即個人從事該行為所可能導致的結果及發生 的機率,並評估結果的價值性,形成影響態度之外部變數。

(5) 規範信念與遵從動機(Normative Beliefs about Behavior)以遵從動機來衡 量規範信念之重要性,即個人受到身邊的人之認知或團體意見所遵從程 度的影響,形成影響主觀規範之外部變數。

理性行為理論是一個概略性的模型,其並未指定特別的信念或行為,因此對 於各種有關於態度或行為模式的研究,可以經由不同行為找出其相關的信念,進 而透過理性行為理論來解釋。在意圖模式中的理性行為理論頗受重視,在 MIS 領域中理性行為理論引貣相當大的注意,許多研究例如 Davis et al.(1989)與 Hartwick and Barki(1994)已證實它可以有效地預測與解釋使用者使用系統的原因 (吳盛與林東清,2007)。

理性行為理論最根本假設為「個人的行為完全表現在自我意志的控制」

(Fishbein and Ajzen, 1975)。人們大部分的行為表現,是在自己意志控制下,換言 之,個人可以完全決定是否要執行該行為,因此當研究的行為是屬於自我意志控 制行為時,理性行為理論的預測效果當可信賴。但在許多實際情況下,許多外在 因素均會影響個人意志的控制(Ajzen and Madden, 1986),即研究的行為並不是百 分之百的出於自願,頇依賴例如資源有無、合適機會、團隊合作等等,非自我意 志控制因素才能實施的行為,因此,理性行為理論對不完全由個人意志所能控制 的行為,將無法予以合理的解釋與預測(Ajzen and Madden, 1986)。

(26)

- 18 -

二、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計畫行為理論是由 Ajzen(1985, 1989)修正理性行為理論缺陷進而延伸發展 而來。吳盛與林東清(2007)的研究中提到,雖然理性行為理論是一個經過相當理 論發展的意圖模式,但仍然一直有人批評理性行為理論對於某些行為並未有足夠 的解釋能力(Randall and Gibson, 1990)。原因為理性行為理論假定個體對於是否 採行某一特定行為是出自於完全自願性控制。在此假定下可能產生的問題包括二 方面:首先,僅由個人的意圖來預測行為的發生,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影響因 素;其次,理性行為理論對於個人可能無法自主決定之行為意圖或是無法充份依 據意圖來行使特定行為的情況並未觸及(Sheppared et al., 1988)。Madden et al.(1992)也指出在環境或資源取得的限制下,行為者無法完全依照個人意願自主 地進行決策的情況下,理性行為理論的應用會受到限制。所以,理性行為理論並 不能夠完全地預測某些行為(Loch and Conger, 1996)。

Ajzen(1985)認為理性行為理論雖然對行為有良好的解釋與預測能力,但卻 忽略個人在行為上需考量配合條件與自我能力。為了增加理性行為理論的預測能 力,Ajzen(1985, 1989)以理性行為理論為架構進一步提出計畫行為理論,以擴充 對人類行為的解釋與預測能力更具適切性。計畫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意圖不僅 受到「行為態度」及「主觀規範」影響,亦受到「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及其外部變數「控制信念與知覺助益」所影響,如圖 2-2 所示。

計畫行為理論認為個人信念會影響對事件的態度,其態度其實是一種「知覺 行為控制」。態度與主觀規範愈正向且知覺行為控制愈強時,行為意圖愈強,最 後便產生實際行為。Ajzen(1985)認為實際行為不再只受行為意願的影響,亦同時 受知覺行為控制所影響。而知覺行為控制亦同時與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共同決定 行為意圖。以下分別針對計畫行為理論增加的構面加以介紹(Ajzen, 1985)。

(27)

- 19 -

控制信念 與 知覺助益 行為信念

與 結果評估

行為 行為意圖

主觀規範 規範信念

與 遵從動機

行為態度

知覺行為 控制

圖2-2 計畫行為理論(TPB) 資料來源:Ajzen(1985)

(1) 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為個人感覺去執行該行 為簡單或困難的知覺程度,亦即知覺自我可控制進行特定行為與否的程 度。且是多個「控制信念與知覺助益」之重要性的集合。

(2) 控制信念與知覺助益是以知覺助益來衡量控制信念的重要性,即個人從 事該行為時,對自己原有的資源或機會的控制程度。其為影響知覺行為 控制的外部變數。

Ajzen and Madden(1986)透過二個實證性研究發現,「知覺行為控制」對個人 行為影響是顯著的,在個人行為方面的解釋與預測能力較理性行為理論為佳。「知 覺行為控制」與「使用意圖」會直接影響主要有二個原因:(一)個人執行某行為 的自我意志能力為不完全意志控制時; (二)知覺行為控制的感覺是準確的 (Madden et al., 1992)。許多研究數據都顯示計畫行為理論之預測解釋能力較理性 行為理論高(Ajzen and Madden, 1986; Taylor and Todd, 1995b; Ruy et al., 2003)。因 此,在後續的研究上計畫行為理論常被用來作為理論基礎,如 Bagozzi and

(28)

- 20 -

Warshaw(1990)用來解釋消費者行為;Harrison et al.(1997)用來解釋中小企業採用 資訊科技決策行為;Klobas(1995)用來解釋潛在使用者對電子資訊資源的採用行 為;Mathieson(1991)和 Taylor and Todd(1995a)用來解釋是否會採用資訊系統;

Taylor and Todd(1995b)用來解釋消費者對於創新產品,是否會採用的行為意向。

三、 科技接受模式(Technical Acceptance Model, TAM)

科技接受模式(TAM)由Davis在1986年博士論文中所提出,乃是針對電腦科 技的使用者接收新資訊系統的行為所設計。其理論承襲自理性行為理論(TRA),

且配合資訊系統使用的應用情境,並探討理性與感性因素與科技使用的關係發展 而來(Davis, 1986)。從使用者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釋使用者採用資訊科技的接受 行為,是目前最常被用來研究使用者科技接受的理論模式之一,也是預測及解釋 使用者對於資訊系統之行為意圖的有效工具(Szajna, 1996)。

科技接受模式主要目的是希望為使用者電腦接受度的決定因素提供一般性 的解釋,並能夠跨越使用者族群的界限以解釋使用者的行為,同時兼顧最簡化的 理論依據(Davis et al., 1989)。其不只希望用在解釋使用者接受新電腦資訊科技的 行為,還能夠詴圖分析、預測影響使用者接受新科技的各項因素,其模式對資訊 科技的使用有幫助,對設計資訊科技亦有幫助。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科技接受模 式以理性行為理論為基礎,使研究者能夠瞭解個人在使用科技時,影響其內在信 念、態度及意圖的外在因素,以提供研究者進一步確認某一特定的系統為何不被 接受,並且進行適當的矯正措施。

科技接受模式和理性行為理論二者皆認為信念會影響一個人的態度,而態度 會影響個體行為意圖,並進一步影響到個體的行為表現。相較此兩者不同之處在 於,理性行為理論強調個人是出於行為意圖從事特定行為,而行為意圖則受到行 為態度與主觀規範兩者的共同影響;另者則強調對科技的接受行為時,態度比主 觀規範有更強的影響力。科技接受模式有以下兩個特別之處:

(29)

- 21 -

(1) Davis et al.(1989)未將「主觀規範」納入研究模式中。主觀規範可以透過 行為態度影響行為意圖,使用者自我態度也可能成為他人的主觀規範。

主觀規範和行為態度兩者交互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且在心理學上測量困 難。根據 Hartwick and Barki(1994)之理性行為理論的研究發現,當使用 者對新科技的知識或信念尚未清楚時,主觀規範有較大的影響力,但在 系統發展完成後,態度對行為的意圖的影響較顯著,而 Davis et al.(1989) 則認為主觀規範在科技接受度上影響不大,因此並未將之納入模型中。

(2) 科技接受模式認為使用者會因為一些心理因素的影響,對資訊技術產生 接受或拒絕的行為,Davis(1989)從科技接受的角度,提出決定使用態度 的兩個主要認知信念(Belief),包括「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和「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另外模型中還包含「外部變數 (External Variables)」的影響。

知覺易用性

外部變數 使用意圖 使用行為

知覺有用性

使用態度

圖2-3 科技接受模式(TAM) 資料來源:Davis et al.(1989)

(30)

- 22 -

Davis et al.(1989)對科技接受模式主張使用者對資訊科技的「使用行為」受 其「使用意圖」所影響,但「使用意圖」除了受到「態度」的影響,還受到「知 覺有用性」的影響,其「知覺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會影響使用科技的態度,

而「知覺易用性」也會影響使用者對科技的「知覺有用性」,另外模式中的「外 部變數」為一個間接影響使用者採用行為的潛在因素,進而影響行為。主要模式 如圖2-3所示。以下分別對科技接受模式的幾項基本假定加以介紹(Davis, 1989;

Agarwal and Prasad, 1999)。

(1) 人們使用科技的行為,可從其行為意願做合理推測,個體對新科技的行 為意願會受到其使用態度的影響,當對科技使用的態度越正向,想要使 用新科技的行為意願就越強烈,而其對新科技的接受度也就越高。

(2) 影響個體對新科技的使用態度最重要的兩個信念為「知覺有用性」是個 體使用新科技的主要影響因素;與「知覺易用性」為個體使用新科技的 次要影響因素。以下為根據 Davis(1989)對兩構面的定義:

 知覺有用性:「在組織的環境中,使用者對於使用特定的應用系統將 會提高其工作績效或學習表現的期望主觀機率。」使用者主觀認為 使用此系統有無助益之認知,當使用者知覺到對某系統之有用性對 未來所帶來的助益與實用性程度愈高,則對該系統採用態度愈趨於 正向,反之亦然。

 知覺易用性:「使用者認知到學習採用系統的容易程度。」使用者主 觀認為此系統容易使用之認知程度,當使用者知覺到對某系統愈易 於學習、使用,將會影響使用者的接受動機,進而影響使用的行為,

則對該系統採用態度愈趨於正向,反之亦然。Davis(1989)強調「心 力(Effort)」,當個體擁有條件相同的資源下,一系統若被認為是比其 它系統更容易使用,則此系統被人們使用或接受的程度愈高。

(31)

- 23 -

(3) 「知覺有用性」除了會影響其使用態度外,也會對「使用意圖」產生直 接的影響。例如,使用者對一系統採用的態度是負向或是操作困難地,

但由於系統對於工作有用,所以仍具有較高的行為意願。

(4) 「知覺易用性」會影響個體對系統「知覺有用性」,兩者有強化關係存在,

當知覺易用性程度愈高,則個體對某系統有用性的程度也可能會愈高。

(5) 「外部變數」是指其他可能影響潛在使用者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的 一些外部因素,例如使用者之個人屬性、系統特性、環境變數等,這些 外部變數都會透過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來影響使用者的認知信念 (Igbaria et al., 1995; Szajna, 1996; Venkatesh and Davis, 1996)。

四、 TRA、TPB 及 TAM 之相關研究彙整比較

郭英峰與游景文(2007)研究中提到,科技接受模式相較於其他模型,其具備 理論基礎及理論簡約性,乃是針對資訊科技之採用行為而發展之意向模型,主題 較為明確。此外,理性行為理論與計畫行為理論均需依應用情境不同,重新發展 信念;而科技接受模式具體指出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即可解釋對資訊科技之 使用態度、使用意圖與實際使用行為,故不頇隨行為、情境不同而重新瞭解特定 信念,凡是屬於資訊科技之使用行為皆可直接應用此模型(Dishaw and Strong, 1999; Mathieson et al., 2001; Gentry and Calantone, 2002)。Mathieson(1991)以及 Taylor and Todd(1995a)亦歸納比較科技接受模式和計畫行為理論之間的差異:

(1) 科技接受模式比計畫行為理論的模型較簡單。

(2) 計畫行為理論著重行為預測,無特定應用資訊系統使用意圖之研究上。

(3) 計畫行為理論需針對不同情境來為行為的信念、規範信念與控制信念來 發展量測工具。

(4) 計畫行為理論所包含的所有建構無法以科技接受模式來取代。

(32)

- 24 -

由上述四點亦可知,科技接受模式比計畫行為理論更適用在應用科技使用行 為之解釋,因此本研究認為科技接受模式相較於其他兩種模式,更為精簡且有效。

雖然,科技接受模式是承襲自理性行為理論與計畫行為理論而來,但三者仍有所 不同,其關係與比較整理如表 2-3:

表2-3 TRA、TPB及TAM彙整比較表

理性行為理論

(TRA)

計畫行為理論

(TPB)

科技接受模式

(TAM)

理論適用情境

可 以 由 使 用 者 意 志 決 定 是 否 要 使 用 情 境 下 的 一 般 行為。

不 完 全 受 抑 制 控 制的情境。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行為。

影響使用者行為 意圖的因素

1.行為態度 2.主觀規範

1.行為態度 2.主觀規範 3.知覺行為控制

1.知覺有用性 2.使用態度

使用行為是否要 透過行為意圖來

預測

是的,行為要透過 行為意圖來預測。

不一定,知覺行為 控 制 可 以 直 接 預 測行為。

不一定,知覺有用 性 與 知 覺 易 用 性 可 以 直 接 預 測 使 用行為。

理論一般性

TRA 和 TAM 相較 之下,TRA 被應用 在 不 同 的 行 為 研 究 內 容 較 為 困 難,因為在不同的 行為研究時,必頇 針 對 不 同 相 關 因 素、參照團體與控 制變項加以考慮。

TPB 模 式之 構面 與 TRA 及 TAM 兩 模 式 相 比 之 下 較 多,可提供之訊息 亦 較 另 外 兩 模 式 為多,如內外在的 因素等。

TAM 對於資訊科 技 的 使 用 具 有 重 要的影響力,所以 在 研 究 資 訊 科 技 的接受行為時,不 需 再 另 外 強 化 其 它的特性,除非要 強化 TAM 對資訊 接受的解釋力時。

(33)

- 25 -

表 2-3 TRA、TPB 及 TAM 彙整比較表(續)

理性行為理論

(TRA)

計畫行為理論

(TPB)

科技接受模式

(TAM)

理論解釋力 根據 Davis(1989)、Mathieson(1991)等人的研究結果發現在 解釋資訊、軟體使用時,TAM 的預測力比 TRA 解釋力強。

理論簡潔性

在理論的簡潔性上 TAM 較 TRA 為佳,但是 Taylor and Todd(1995a)也提出 TAM 為了維持一個高度的簡潔性,勢 必要犧牲對於使用行為的解釋力(如省略社會變項),且 TAM 不似 TPB 需視情況而有不同的設計內容。

社會變項 TAM 未含括社會變項,Davis(1989)認為社會規範不像知覺 有用性有直接的關連在工作相關的連結上。

共同點 皆主張個人不論是接受或抗拒資訊科技的使用,都基於個 人對科技的信念與規範上。

資料來源:陳焜元(1996)與本研究整理

五、 科技接受模式相關研究彙整

Davis et al.(1989)為驗證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與使用意圖間的關係,對新 科技進行兩個研究:(一)以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多倫多發展研究 室中 120 位使用者,對電子郵件系統(Profs)及編輯軟體(Xedit)進行研究;(二)以 波士頓大學 40 位夜間工商管理碩士(MBA)學生,對兩套繪圖系統(Chart-Master、

Pendraw)進行研究。兩個研究皆發現使用者之使用意圖與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 性之間存在相當顯著的正向關係,並且發現知覺有用性對科技使用的影響力較知 覺易用性為高。科技接受模式之發展已有十餘年時間,被用來解釋資訊系統的接 受度已獲得許多的驗證,亦獲得相當程度之肯定(Patrick, 1996)。除了 Davis et al.(1989)對電腦使用行為之研究外,科技接受模式被運用的層面很廣,相關理論

(34)

- 26 -

應用於各類新科技系統及產品之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隨著網際網路與電子 商務的使用人數不斷增長,運用科技接受模式來預測、解釋網路服務使用行為的 相關研究也不為少數,因此,本研究決定採用科技接受模式作為本研究之基礎理 論,以下表 2-4 列出整理歷年科技接受模式之相關文獻:

表2-4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彙整表

研究作者

(年代)

研究議題 研究摘要

Davis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以 IBM 員工為對象,對電子郵件 系統及編輯軟體進行調查,探討 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的發展 及驗證。研究結果顯示,知覺有 用性與知覺易用性兩者皆正向影 響使用態度。

Davis et al.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以波士頓大學 MBA 學生對兩套 繪圖系統進行研究,藉由解釋使 用意圖,來預測對電腦的接受 度。研究結果發現,知覺有用性 和知覺易用性與使用意圖有顯著 相關,而有用性影響較為強烈。

Adams et al.

(1992)

Perceived usefulness, ease of use, and usage of IT:

A replication

分析十間公司語音信箱與電子郵 件的使用者接受度,探討知覺有 用性、知覺易用性與實際行為間 的關係。研究驗證 Davis(1989) 所提出的模型,應用在不同使用 群體亦可獲致高度的一致性。

(35)

- 27 -

表 2-4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作者

(年代)

研究議題 研究摘要

Igbaria et al.

(1995)

Tes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icrocomputer usage via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研究目標是開發與驗證一個影響 小型企業接受終端使用者微電腦 應用的整合性概念模型,外部變 數包括:使用者特性、系統特性 及組織支援等。研究結果顯示,

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對微電 腦使用行為有顯著影響。

Venkatesh and Davis (1996)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and test

研究針對科技接受模式的三項實 驗研究,著重電腦自我效能與客 觀可用性對於知覺易用性的決定 因素。研究結果,知覺易用性有 顯著影響,且必頇由使用者透過 對系統的使用才能產生效用。

Hu et al.

(1999)

Examin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科技接受模式用於醫生對於遠距 醫療技術決策的適用性。研究結 果指出,知覺有用性影響行為態 度和意圖,但知覺易用性並非如 此,需要結合更多因素來改進科 技接受模式的明確性及解釋效 用。

Karahanna and Straub (1999)

The psychological origins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ase-of-use

研究利用科技接受模式及四個外 生變數,探討使用者對電子郵件 系統接受度。研究結果得知,使 用者對電子郵件系統的使用程度 會受知覺有用性影響,而知覺有 用性會受到知覺易用性的影響。

(36)

- 28 -

表 2-4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作者

(年代)

研究議題 研究摘要

吳肇銘 (1999)

影響網站使用意向之因素研 究─以入門網站為例

探討 377 位入門網站使用者使用 意向受哪些因素影響,以科技接 受模型為基礎。研究結果發現,

有用性直接影響使用者對網站的 網站使用意向。

Lederer et al.

(2000)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World Wide Web

研究調查網際網路工作者,哪些 因素會影響網站使用,此項調查 幫助網站開發及管理人員瞭解使 用者。研究結果顯示,知覺易用 性與知覺有用性因素會影響網站 的使用。

Lin and Lu (2000)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a web site

以電子報瞭解使用者使用網站行 為意圖,加入資訊系統品質為外 部變數。結果表明科技接受模式 可充分解釋網路環境下使用者行 為,資訊品質會影響知覺有用 性;回應時間會影響知覺有用性 和知覺易用性;系統可接近程度 會影響知覺易用性。

Moon and Kim (2001)

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

以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並加入 娛樂性作為影響使用者接受全球 資訊網(WWW)的內在信念。研究 結果顯示,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 用性對於全球資訊網的使用者觀 點相當重要;娛樂性亦會影響使 用者的使用態度及使用意圖。

(37)

- 29 -

表 2-4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作者

(年代)

研究議題 研究摘要

Lu et al.

(2003)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wireless internet

科技接受模式應用於無線網路設 備。研究結果,個人差異、科技 複雜度、促進條件、社群影響和 無線網路信任環境影響使用者短 期、長期的知覺使用及易用性。

Lu et al.

(2005)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social influences and

adoption of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s via mobile

technology

研究個人創新、社會影響對採用 無線網路服務的影響。研究結 果,個人創新、社會影響、知覺 有用性、知覺易用性會影響持續 使用無線網路意願。

Lu et al.

(2008)

Determinants of accepting wireless mobile data services in China

研究中國地區接受無線行動資訊 服務的因素。驗證出使用者的知 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對持續使 用行動電話意圖具有正向影響。

邱顯貴 (2008)

影響使用者即時通訊軟體行 為意圖之研究

以計畫行為理論和科技接受模式 為基礎,探討影響大學生即時通 訊軟體之行為意圖。入迷因素對 使用意圖有顯著影響,其中又以 態度對使用意圖的影響最大。

任維廉等 (2009)

科技接受行為模式之整合分 析─三個主要模式之比較

由眾多模式選擇科技接受模式、

結合計畫行為理論與科技接受模 式、科技接受與使用統一理論。

研究結果,非複雜的模式就具較 佳的解釋能力,反而模式較簡單 的科技接受模式兼具有豐富性與 精簡度。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8)

- 30 -

第三節 創新擴散理論

過去眾多的創新科技採用與擴散的相關研究中,大多以Rogers(1983)提出的 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為架構,此架構最常被用來預測、

解釋採用與擴散的行為(Agarwal and Prasad, 1997)。Gera and Chen(2003)指出創新 擴散理論目的為,解釋創新決策的過程並決定影響創新科技接受度的因素,說明 創新科技接受者的類別,協助預測創新科技的接受度。上節介紹的科技接受模式,

後續學者加入創新認知特質加以延伸,嘗詴針對不同情境下科技採用行為提供完 整解釋,諸多研究之結果指出創新特質在科技採用中,均扮演具有影響力的角色 (許麗玲等,2008)。因此,本節將針對創新擴散理論及相關文獻作整理與介紹。

一、 擴散之定義

一個新觀念、新方案或新產品具有明顯好處,要讓其被他人所接納往往是困 難的,許多創新事物自推出後,必頇經過多年時間才獲得廣泛接受。因此,許多 個人和組織的共同問題,就是如何加速創新事物的擴散(Rogers, 1995, 2006)。

擴散(Diffusion)是個過程,即在一定時間內社會體系中的成員藉由特定管道,

傳播關於某項創新的訊息。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溝通,其溝通的訊息內容與創新 觀念有關,而溝通是參與者相互提供資訊、分享資訊的過程,以達到某種程度的 共識。它也是一種社會的變遷,創新的擴散讓社會體系的結構及功能都發生變化,

新觀念的提出、擴散以至被接受或拒絕,都會產生一些後果,社會因此發生變化 (Rogers, 1995, 2006)。

Rogers提出擴散觀念後引貣廣大迴響,其被廣泛運用在各層面與領域進行探 討,而部分學者針對研究的特性提出修正模型且進行實證,另有學者對擴散現象 進行質性研究。表2-5探討九大主要研究傳統學派的源頭和變革,其有助於了解 擴散研究的歷史,其中人類學擴散研究學者是最古老的擴散傳統學派。

(39)

- 31 -

表2-5 九大傳統擴散研究學派 傳統學派

(文獻量)

研究議題

(分析對象)

資料蒐集

分析方法 重要發現

人類學 (4%)

技術創新 (部落、農村)

參與觀察 案例研究

 創新後果

 創新擴散單位的功效 早期社會學

(2%)

市政府、郵票、業餘 無線電(社區、個人)

二手數據資料 統計分析

 接受者呈S型曲線發展

 各類接受者特性分析

農業社會學 (20%)

農業創新 (農村內的農民)

調查訪問 統計分析

 接受者呈S型曲線發展

 各類接受者特性分析

 創新認知屬性和接受率 的關聯性

 創新決策過程不同階段 中的溝通管道

 意見領袖特性分析 教育學

(8%)

教學/學習創新 (教職人員)

郵寄問卷 調查訪問 統計分析

 接受者呈S型曲線發展

 各類接受者特性分析

公共衛生及 醫學社會學

(8%)

醫學和公共衛生創新 (個人、醫院、公共衛 生機構)

調查訪問 統計分析

 意見領袖作用

 各類接受者特性分析

 創新決策過程不同階段 中的溝通管道

大眾傳播學 (15%)

新 聞 事 件 、 技 術 創 新、新溝通科技 (個人、團體組織)

調查訪問 統計分析

 創新決策過程不同階段 中的溝通管道

 各類接受者特性分析

 意見領袖特性分析

 溝通網絡 市場行銷和

經營管理學 (16%)

新產品 (個人消費者)

調查訪問 統計分析 田野詴驗

 各類接受者特性分析

 意見領袖作用

地理學 (4%)

技術創新

(個人、團體組織)

二手記錄資料 統計分析 地圖

 空間距離扮演的角色

社會學 (9%)

各種不同新觀念 (個人、其他單位)

調查訪問 統計分析

 各類接受者特性分析

其他(14%) --- --- --- 資料來源:Rogers(1995, 2006)

(40)

- 32 -

二、 創新之定義

創新(Innovation)的定義,可由不同角度與方法來定義,眾多學者提出不同的 觀點與解釋,不論是個人或企業的創新,影響之廣泛涉及新思想、新產品等。創 新的觀念最早由經濟學家 Schumpeter(1934)提出,以經濟學角度認為創新是有效 利用資源,運用發明與發現促使經濟發展的概念。Rogers(1983)認為當一個觀念、

做法或事物被接收端的某個人或團體認可為「新的」時,這項觀念、做法或事物 就是一種創新。這與該創新是否剛發明、是否第一次被使用的新舊無關,個體認 知上的新舊,決定其是否為一項創新,換言之,如果某項想法被他人認定是新的,

那它就是一項創新(Rogers, 1995, 2006)。其他學者對創新之定義整理於表 2-6。

表2-6 創新之定義彙整表

學者(年代) 定義

Barnett(1953) 任何在本質上與現存型式有所不同的新思想、行為或事物。

Miles(1964) 可視為一種謹慎的、奇異的、與特殊的改變,這種改變有助 於系統目標的達成。

Tushman and Moore(1982)

是創造過去所沒有的新發現、或發明, 而且常以科技性、生 產性的具體事物為主。

Leeuw and Torrence(1989)

是一種包含許多不同組成要素的連續歷程,貣始於對新概念 的形成,進而產生接受、應用它的行為。

Veryzer(1998) 指創造新的產品、服務或程序,創新可被視為連續的進化,

稱為連續創新;或被認為是一大變革,稱為不連續創新。

Blythe(1999) 指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或是來自於工廠的新鮮物。

Certo(2003) 取有用的點子,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法的過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1998), “The Cabral-Dahab Science Park Management Paradigm: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2004), “The Cabral-Dahab Science Park Management

Dishaw, M.T., Strong, D.M., (1999),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36, pp.9-21. Englewood Cliffs., New

Y., (1997), “Resource recovery of sludge as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 a future trend in slud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J.,

“Examining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6(2),p91-112 (1999).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ing, which are defined as external variables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A.(1995), “Inform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 by large American industrial firms :choices and impacts,”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 Vol. L.(2002),Designing and Mana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