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唐代安西榆林 25 窟之盧舍那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唐代安西榆林 25 窟之盧舍那佛 "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唐代安西榆林 25 窟之盧舍那佛

賴 文 英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2)

前 言

榆 林 窟 位 於 今 甘 肅 省 安 西 縣 西 南 , 在 踏 實 河 沖 刷 成 的 山 谷 兩 岸 斷 崖 上 , 因 榆 樹 成 林 而 得 名 , 由 於 位 置 接 近 敦 煌 , 因 此 將 之 歸 於 敦 煌 石 窟 群 1, 現 存 有 石 窟 42 窟 (東 岸 31 窟 , 西 岸 11 窟 ), 大 多 為 唐 代 所 開 鑿 , 部 分 經 後 代 重 修 , 第 25 窟 即 在 東 面 中 段 崖 壁 之 下 層 石 窟 2

安 西 居 玉 門 關 與 陽 關 之 間,在 隋 代 時 隸 屬 敦 煌 郡,於 唐 代 則 歸 屬 瓜 州 , 是 當 時 長 安 通 往 西 域 的 門 戶,亦 為 河 西 走 廊 上 的 重 鎮。安 史 之 亂 後,吐 蕃 侵 佔 河 西 地 區 , 大 曆 十 一 年 (776)佔 領 瓜 州 , 建 中 二 年 (781)統 治 河 西 , 經 過 歷 代 的 戰 亂 和 修 建 , 第 25 窟 在 榆 林 各 窟 中 算 是 保 存 得 相 當 完 好 。 但 由 於 沒 有 完 整 的 銘 記 或 文 獻,對 於 其 開 鑿 年 代 學 界 裏 一 直 都 存 有 爭 議 3。從 其 壁 畫 形 式 保 留 許 多 莫 高 窟 盛 唐 風 格 , 及 畫 像 中 有 吐 蕃 衣 飾 來 推 斷 , 25 窟 的 建 造 年 代 應 當 在 吐 蕃 佔 領 瓜 州 後 初 期,也 就 是 大 約 在 代 宗 時 期 4,其 中 所 殘 留 之 壁 畫 除 了 說 明 當 時 的 藝 術 成 就 之 外,石 窟 內 容 所 呈 現 的 時 代 意 義 更 值 得 研 究 。

此 窟 最 大 的 特 色 , 在 於 主 室 正 壁 主 尊 是 髮 髻 為 冠 、 卷 髮 披 肩 、 身 披 瓔 絡 之 菩 薩 造 型 , 旁 邊 並 配 合 密 教 之 八 菩 薩 , 而 牓 題 卻 是 「 清 淨 法 身 盧 舍 那 佛 」。

在 中 國 佛 教 造 像 中 , 從 南 北 朝 末 期 就 有 許 多 與 盧 舍 那 有 關 的 造 像 , 如 在 銘 文 中 出 現 「 盧 舍 那 」 或 「 盧 舍 那 法 界 人 中 像 」5, 或 在 佛 身 中 畫 上 法 界 眾 生 以 表 現 盧 舍 那 佛「 一 切 佛 國 體 性 三 昧 」與「 光 照 十 道 眾 生 」的 境 界,這 是 早 期 中 國 北 方 以《 十 住 經 》為 主 的 造 像 系 統,中 亞 的 于 闐 和 新 疆 克 孜 爾 以 及 敦 煌 早 期 石 窟 中 都 曾 出 現 此 類 盧 舍 那 造 像 6,一 直 到 遼 代 都 還 有 盧 舍 那 法

1 敦煌石窟群包括敦煌千佛洞(莫高窟)、榆林窟、東千佛洞、西千佛洞、水峽口千佛洞、五 個廟石窟、旱峽石窟、大 石窟及昌馬石窟等。

2 窟的數量依據敦煌研究院所編《中國石窟─安西榆林窟》,1997 年出版。第 25 窟之編號依 張大千編為第 17 窟。

3 斯坦因等人依據前室後壁甬道口南側有光化三年的墨書題記,認為 25 窟創建於 9~10 世紀。

4 依段文杰的推斷是在 776~781 或稍晚。見《中國石窟─安西榆林窟》頁 163。

5 北齊天保十年<道朏造像記>:「大齊天保十年七月十五日,比丘道朏敬造廬舍那法界人 中像一軀,願盡虛空邊法界一切眾生成等正覺。」(《金石萃編》卷三十三,頁七)惟但有 銘而無像。

6 「一切佛國體性三昧」與「光照十道眾生」皆出於《十住經》。前者謂在鄰近於佛地之法 雲地時,十方無量佛世界均收入佛之身軀,實際造像中所見是在佛胸前畫上須彌山、日、

(3)

界 人 中 像 的 製 作,範 圍 並 遍 及 雲 南 大 理 7。 這 些「 法 界 人 中 像 」的 表 現 手 法 或 有 不 同,然 而 在 佛 身 繪 上 圖 案 以 象 徵 法 界 的 處 理 方 式 卻 是 一 致 的。但 大 多 數 的 盧 舍 那 像 仍 是 以 一 般 佛 像 的 姿 態 出 現,而 以 題 記 或 銘 文 說 明 其 身 分。唐 代 初 期 的 盧 舍 那 像 則 以 龍 門 奉 先 寺 之 盧 舍 那 佛 坐 像 為 代 表,此 像 莊 嚴 圓 滿 , 充 分 表 現 出 唐 代 造 像 之 雄 偉 氣 勢 。

25 窟 之 盧 舍 那 像,不 同 於 前 述 中 亞 或 中 國 北 方 的「 法 界 人 中 像 」,也 不 似 一 般 所 見 的 佛 像,而 是 菩 薩 造 型。從 旁 邊 殘 存 四 尊 密 教 的 菩 薩 和 可 作 為 密 教 曼 荼 羅 的 方 形 土 壇,足 以 說 明 此 壁 畫 中 央 之 主 尊 與 密 教 有 關,而 題 為「 清 淨 法 身 盧 舍 那 佛 」 應 有 其 特 殊 意 涵 。

本 文 以 25 窟 之 盧 舍 那 佛 為 軸 心,先 說 明 其 整 體 石 窟 內 容 背 後 的 思 想 淵 源,再 從 當 時 華 嚴 與 密 教 之 發 展,探 討 石 窟 中 顯 密 造 像 結 合 的 背 景,和 壁 畫 內 容 所 可 能 涉 及 的 密 法 , 以 闡 明 盧 舍 那 佛 在 窟 中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及 意 義 。

一、榆林 25 窟之形式與主室壁畫內容

榆 林 第 25 窟 的 平 面 呈 形 (見 附 圖 一 ), 有 一 長 形 甬 道 通 往 主 室 與 前 室,甬 道 上 本 來 有 二 耳 洞,但 為 後 代 鑿 穿 通 道 與 其 他 窟 相 連 接。主 室 為 四 方 形,深 約 5.9 米,寬 約 5.75 米,高 約 3.12 米 8,窟 頂 已 坍 毀,中 央 設 方 形 佛 壇,上 有 殘 存 的 佛 塑 像,為 後 代 所 增 修,正 面 東 壁 與 南 北 兩 壁、西 面 入 口 處 兩 側 皆 繪 有 壁 畫。壁 畫 之 風 格、手 法 均 相 同,應 為 同 一 時 期 所 作,且 未 經 後 代 修 改 , 保 留 唐 代 的 風 貌 。 主 室 內 容 分 布 如 下 9

月小世界等,如于闐所見之「法界人中像」;後者謂十地菩薩坐上「大寶蓮花王」即將受 職時,所展現於身光照十道眾生之境界,實際造像為在佛身上畫天、阿修羅、人、畜生、

餓鬼、地獄等各道眾生,如敦煌 428 窟南壁之盧舍那像等。參考賴鵬舉<南北朝末期中 國北方興起的盧舍那造像> (未刊稿)及<四~六世紀中亞天山南麓的華嚴義學與盧舍那 造像>(《中華佛學學報》11 期,頁 73-101,1998 年)。

7 有關「法界人中像」之進一步說明,請參考李玉 <法界人中像>(《故宮文物月刊》121 期,頁 28-41,1993 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8 此尺寸依《安西榆林窟》後所附之實測圖比例計算所得。

9 參考段文杰<榆林窟的壁畫藝術>頁 163。(收於《安西榆林窟》)

(4)

東 壁

藥 盧舍那佛

師 與 立 八大菩薩

供養人

菩薩 大勢至菩薩

北 供 供 南 彌勒經變 養 養 觀無量壽經變 壁 人 人 壁

菩薩 觀世音菩薩

供養人 供養人 窟

文殊 門 普賢

主 室 正 面 東 壁 的 右 半 部 已 毀 , 現 僅 存 中 央 的 主 尊 、 左 側 的 四 尊 菩 薩 和 一 尊 立 佛 (附 圖 二 )。 主 尊 與 周 圍 菩 薩 之 裝 扮 相 同 , 然 結 跏 趺 坐 , 手 結 禪 定 印,坐 於 蓮 花 座 獅 子 台 上,旁 有 牓 題「 清 淨 法 身 盧 那 舍 佛 」10。四 尊 菩 薩 上 下 二 列 各 兩 尊,旁 有 牓 題,由 上 至 下、左 至 右 依 序 為「 地 藏 菩 薩 」、「 文 殊 菩 薩 」、「 虛 空 藏 菩 薩 」與「 彌 勒 菩 薩 」。立 像 的 左 手 持 缽 右 手 執 錫,身 著 袈 裟 , 但 未 書 牓 題,從 其 手 上 的 持 物 來 判 斷,應 該 是 藥 師 如 來,為 東 方 淨 琉 璃 世 界 的 教 主。另 一 側 壁 畫 已 缺,只 餘 部 分 背 光,從 構 圖 上 的 對 稱 推 測,應 該 也 是 四 尊 菩 薩 上 下 排 列 , 並 且 其 側 也 有 一 尊 立 像 。

南 北 兩 側 的 壁 面,分 別 是 觀 無 量 壽 經 變 與 彌 勒 經 變 (附 圖 三、四 )。與 盛 唐 流 行 之 大 幅 淨 土 經 變 圖 一 樣,主 尊 於 中 央 寶 台 結 跏 趺 坐,手 結 說 法 印,旁 有 菩 薩 聖 眾 圍 繞。南 壁《 觀 無 量 壽 經 》描 寫 西 方 阿 彌 陀 佛 的 極 樂 淨 土,有 欄 楯、樓 閣、寶 池、蓮 花、迦 陵 頻 伽、共 命 之 鳥 等,在 壁 畫 中 都 作 了 精 彩 的 描

10 應為「盧舍那佛」之誤。

(5)

繪。兩 旁 配 以「 十 六 觀 」及「 未 生 怨 」11,這 是 盛 唐 以 來 觀 經 變 的 標 準 模 式 , 在 莫 高 窟 172、 320 等 盛 唐 石 窟 中 , 都 可 見 到 相 同 形 式 的 觀 經 變 。 左 右 兩 側 是 阿 彌 陀 佛 的   侍 ─ ─ 觀 世 音 菩 薩 與 大 勢 至 菩 薩 。 北 壁 的 彌 勒 經 變 則 揉 合

《 佛 說 彌 勒 下 生 經 》、《 佛 說 彌 勒 大 成 佛 經 》、《 佛 說 彌 勒 下 生 成 佛 經 》等 諸 經 內 容,描 寫 彌 勒 三 會 之 龍 華 淨 土,彌 勒 佛 在 龍 華 樹 下 說 法,儴 伽 王 獻 上 七 寶,

並 有 剃 度 場 景 , 表 現 救 度 釋 迦 成 道 時 未 得 度 的 有 根 眾 生 。

主 室 出 口 兩 側 是 文 殊 變 與 普 賢 變 , 呈 對 稱 的 布 局 。 文 殊 手 持 如 意 , 乘 青 毛 獅 子,普 賢 則 坐 六 牙 白 象,兩 旁 皆 有 三 位   侍 菩 薩 執 幡 相 隨,前 有 崑 崙 奴 12 操 馭 座 騎 (附 圖 五 、 六 )。

前 室 與 甬 道 壁 面 皆 有 殘 存 壁 畫 , 但 都 經 過 後 代 重 繪 , 覆 蓋 了 原 有 的 繪 畫,只 露 出 部 份 唐 代 殘  。甬 道 兩 側 為 天 王 及 供 養 像,前 室 則 繪 有 天 王、菩 薩 像 等 。

前 甬 道 上 的 二 耳 室 皆 高 出 甬 道 地 面 , 並 且 繪 有 壁 畫 。 南 側 的 耳 室 目 前 編 為 第 24 窟

13, 南 壁 畫 說 法 圖 , 東 側 被 後 代 通 道 所 破 壞 ; 東 壁 殘 存 經 變 畫   ; 西 壁 畫 有 不 空   索 觀 音 。 北 側 耳 室 元 代 時 被 封 閉 , 1970 年 重 新 挖 出 , 目 前 編 為 第 42 窟 , 北 壁 西 側 被 通 道 所 毀 , 各 面 壁 畫 都 只 剩 殘   。

如 上 述,榆 林 25 窟 之 造 像 內 容 以 壁 畫 為 主,尤 其 是 主 室 所 保 留 的 大 多 為 唐 代 所 作,是 相 當 可 貴 的 研 究 資 料。其 開 鑿 期 間 為 密 教 興 盛 時 期,因 此 出 現 密 教 造 形 的 主 尊 與 八 菩 薩。從 主 室 整 體 設 計 來 看,入 口 兩 側 的 文 殊 與 普 賢 是 華 嚴 世 界 中 智 慧 與 願 行 的 象 徵,代 表 入 華 嚴 法 界,與 正 壁 主 尊 盧 舍 那 佛 前

11 「十六觀」出自《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種觀想法,即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

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像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普觀、雜想觀、上輩觀、

中輩觀、下輩觀等,念佛行者藉由此十六種觀想法,憶念阿彌陀佛之身及淨土,即得往 生西方淨土世界。「未生怨」是指阿闍世王與其父頻婆娑羅王的一段過去世因緣。頻婆娑 羅王與韋提希夫人由於年老無子,求助於相師,占卜曰:「毗富羅山有一仙人將死,死後 必托生為太子。」王求子心切,便派人暗殺仙人,夫人於是懷孕,生下阿闍世王。如此,

以其未生之前即已結怨,故稱為「未生怨」。惟各經變圖中的十六種觀法及未生怨情節,

或多或少有些許差異,然大體上仍相符。

12 崑崙奴指崑崙國之黑人。《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南海諸洲有十餘國,……初至交廣,

遂使總喚崑崙國焉。唯此崑崙,頭捲體黑。」(《大正藏》54,頁 205 中)。東晉道安曾因 膚色黝黑,被稱「崑崙子」。見梁《高僧傳》(《大正藏》50,頁 351 下)。

13 張大千的編號為第 17 號南耳洞。

(6)

後 相 呼 應,但 加 上 盧 舍 那 旁 邊 的 八 菩 薩 和 南、北 兩 壁 之 阿 彌 陀 淨 土 與 彌 勒 淨 土 , 整 個 窟 內 壁 畫 所 展 現 的 內 涵 便 更 加 豐 富 而 深 廣 。

成 ㄇ 字 形 的 三 壁 是 主 室 基 本 結 構 , 兩 側 壁 的 淨 土 變 , 是 當 時 流 行 的 造 像 題 材,在 莫 高 窟 初 唐、盛 唐 的 洞 窟 均 有 不 少 淨 土 造 像,其 中 也 有 以 彌 陀 淨 土 與 彌 勒 淨 土 作 為 兩 側 壁 面 的 搭 配,但 正 壁 主 尊 未 確 定 為 盧 舍 那。而 敦 煌 地 區 最 早 出 現 的 盧 舍 那 像 是 在 莫 高 窟 北 周 時 之 428 窟 主 室 南 壁 中 , 為 一 尊 立 像 , 身 上 畫 有 六 道 眾 生 , 屬 法 界 人 中 像 , 榆 林 25 窟 正 壁 之 盧 舍 那 以 菩 薩 造 形 作 為 主 尊 並 配 合 密 教 八 菩 薩 則 尚 稱 首 例 。

除 了 正 壁 的 主 尊 盧 舍 那 佛 之 外 , 其 餘 兩 壁 的 主 尊 分 別 是 阿 彌 陀 佛 與 彌 勒 佛,這 樣 的 三 壁 三 佛 造 像 組 合 從 北 朝 末 期 即 在 河 南 安 陽 地 區 出 現,如 北 齊 的 小 南 海 石 窟、隋 代 大 住 聖 窟 等;而 正 壁 的 主 尊 又 與 周 圍 的 八 菩 薩 結 合,和 前 方 方 形 土 壇 構 成 窟 內 修 行 的 重 心。因 此 盧 舍 那 在 窟 中 具 有 雙 層 意 義:與 阿 彌 陀 佛、彌 勒 佛 的 三 尊 組 合 是 其 一,與 八 菩 薩 的 結 合 是 其 二,故 要 探 討 本 窟 之 盧 舍 那 便 要 先 了 解 其 三 尊 組 合 之 整 體 意 涵,然 後 就 其 與 八 菩 薩 之 結 合 作 進 一 步 研 究 。 以 下 先 從 大 體 結 構 之 三 壁 進 行 討 論 。

二 、 盧 舍 那 法 身 與 十 方 三 世 淨 土 的 開 展

中 國 的 石 窟 造 像 中 , 三 壁 三 佛 的 形 式 從 北 魏 時 期 即 已 出 現 , 其 中 有 以 多 寶 佛 、 釋 迦 佛 、 彌 勒 佛 組 成 三 佛 , 如 炳 靈 寺 126 窟 、 天 龍 山 第 10 窟 、 麥 積 山 133 窟 第 10 號 造 像 碑 等 , 後 來 有 以 釋 迦 、 阿 彌 陀 佛 、 彌 勒 佛 為 三 佛 組 合,如 南 響 堂 第 5、第 7 窟 等,三 佛 的 組 合 有 過 去、現 在、未 來 三 世 佛 的 含 意。北 朝 晚 期 在 河 南 安 陽 一 帶 則 出 現 了 以 盧 舍 那 佛、阿 彌 陀 佛 與 彌 勒 佛 組 成 的 三 佛 造 像 , 如 北 齊 的 小 南 海 石 窟 及 稍 晚 隋 代 的 大 住 聖 窟 等 。

小 南 海 石 窟 三 個 窟 洞 都 是 三 壁 三 佛 的 形 式,正 壁 (北 壁 )主 尊 為 坐 佛,兩 側 壁 主 尊 為 立 佛 , 其 中 中 洞 的 窟 門 左 側 刻 有 :「 盧 舍 那 佛 惠 無 尋 , 諸 吉 祥 中 最 無 上,彼 佛 曾 來 入 此 室,是 故 此 地 最 吉 祥。」的 偈 頌,可 知 此 窟 與 盧 舍 那 佛 有 關,其 後 並 刻 有《 大 般 涅 槃 經‧淨 行 品 》。窟 內 一 側 壁 主 尊 上 刻 淨 土 圖 , 並 有:「 上 品 往 生 」、「 上 品 中 生 」、「 上 品 下 生 」、「 五 百 寶 □ 」、「 七 寶 □ □ □ 」、

「 中 品 上 生 」、「 中 品 中 生 中 品 下 生 」、「 八 功 德 水 」、「 下 品 中 生 」等 九 個 牓 題,

(7)

故 知 此 壁 主 尊 為 西 方 極 樂 淨 土 之 阿 彌 陀 佛。另 一 側 壁 壁 面 浮 雕 上 有 長 方 形 牓 題 :「 彌 勒 為 天 /眾 說 法 時 」, 故 此 壁 主 尊 即 為 彌 勒 , 而 正 壁 之 坐 佛 應 該 就 是 窟 門 偈 頌 所 稱 的 盧 舍 那 佛 。

隋 代 的 大 住 聖 窟 則 是 三 璧 主 尊 皆 坐 佛,頭 光 上 分 別 刻 以 隸 書:「 盧 舍 那 佛 」、「 阿 彌 陀 佛 」與「 彌 勒 佛 」。外 壁 刻 有 開 窟 題 記:「 大 隋 開 皇 九 年 己 酉 歲 敬 造 窟 /用 功 一 千 六 百 廿 四 /像 世 尊 用 功 九 百 /盧 舍 那 世 尊 一 龕 /阿 彌 陀 世 尊 一 龕 /彌 勒 世 尊 一 龕 /三 十 五 佛 世 尊 三 十 五 龕 /七 佛 世 尊 七 龕 傳 法 聖 大 法 師 廿 四 人 」, 可 知 也 是 以 盧 舍 那 佛 、 阿 彌 陀 佛 與 彌 勒 佛 為 其 造 像 主 題 。

小 南 海 中 洞 為 北 齊 禪 僧 僧 稠 所 修 行 的 窟 洞 , 從 其 門 口 之 刻 文 可 知 其 禪 修 之 精 神 是 以《 涅 槃 經 》之 四 念 處 為 基 礎,並 以 華 嚴 法 界 精 神 為 依 歸;大 住 聖 窟 則 為 北 齊 末 高 僧 靈 裕 於 隋 代 所 開 鑿,從 其 開 窟 題 記 及 石 窟 內 外 刻 寫 的 諸 多 佛 經 與 佛 名 來 看,此 窟 有 進 行 禮 懺 儀 式 的 功 能 14。不 論 以 禪 觀 為 主 或 加 入 禮 懺 儀 式,小 南 海 石 窟 與 大 住 聖 窟 的 造 像 內 容 都 是 以 盧 舍 那 佛 為 中 央 主 尊 , 兩 側 配 以 彌 陀 淨 土 與 彌 勒 淨 土 , 來 結 合 盧 舍 那 的 華 嚴 境 界 。

這 樣 的 結 合 與 當 時 盧 舍 那 信 仰 與 淨 土 思 想 的 流 行 不 無 關 係 。 小 南 海 石 窟 與 大 住 聖 窟 位 於 河 南 安 陽 地 區 , 屬 中 原 華 北 地 帶 , 安 陽 在 鄴 都 之 南 約 22 公 里,東 魏 初 隸 屬 鄴 都,在 地 理 位 置 上,二 者 實 為 一 體。鄴 都 為 東 魏、北 齊 之 國 都,是 當 時 的 佛 教 中 心,高 僧 雲 集,也 帶 動 了 鄰 近 地 區 佛 教 石 窟 與 造 像 的 興 盛。從 造 像 記 的 銘 文 所 見,北 齊 的 造 像 中,造 像 尊 名 以 盧 舍 那 出 現 數 量 最 多 15,可 見 當 時 盧 舍 那 信 仰 之 盛 行。而 中 國 的 淨 土 思 想 從 三 世 紀《 放 光 般 若 》譯 出 即 開 始 萌 芽,其 後 陸 續 譯 出《 阿 彌 陀 經 》系 的 西 方 淨 土 經 典 和《 彌 勒 經 》 系 的 彌 勒 淨 土 經 典 , 中 國 佛 教 的 發 展 似 乎 隨 著 淨 土 思 想 的 流 變 而 開 演,大 乘 菩 薩 的 精 神 在 各 方 淨 土 中 得 到 充 分 地 發 揮,因 此 淨 土 造 像 也 由 於 淨 土 思 想 的 流 行 而 興 盛 。 盧 舍 那 與 淨 土 造 像 的 結 合 , 使 二 者 的 意 義 皆 因 而 擴 大 , 下 文 將 再 詳 述 。

14 有關小南海石窟與大住聖窟之詳細資料,請參考顏娟英<北齊小南海石窟與僧稠>(《印 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頁 585,1995 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北齊禪觀窟的圖 像考──從小南海石窟到響堂山石窟>(《東方學報》京都第 70 冊,頁 375-440,1998 年,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及李玉 <寶山大住聖窟初探>(《故宮學術季刊》第 16 卷第 2 期,頁 1-52,1999 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5 大村西崖《支那美術史彫塑篇》,頁 256,1916 年,東京:佛書刊行會。

(8)

盧 舍 那 信 仰 與 大 乘 法 身 思 想 的 開 展 有 關 。 法 身 思 想 從 鳩 摩 羅 什 帶 入 般 若 空 觀 後,吸 收 其「 不 有 不 無 」、「 不 生 不 滅 」之 特 點,而 形 成 大 乘 的 法 身 觀 , 此 大 乘 法 身 之 特 色 , 也 體 現 在 盧 舍 那 之 法 身 中 。

在 華 嚴 境 界 裏 , 盧 舍 那 佛 為 因 地 修 行 圓 滿 之 報 身 , 亦 為 通 於 一 切 之 法 身 。《 六 十 華 嚴 ‧ 盧 舍 那 品 》 云 :

無量劫海修功德 供養十方一切佛 教化無邊眾生海 盧舍那佛成正覺 放大光明照十方 諸毛孔出化身雲 隨眾生器而開化 令得方便清淨道

16

如 同 盧 舍 那 為「 光 明 遍 照 」之 意,盧 舍 那 之 法 身 亦 遍 照 十 方 法 界,而 於 諸 毛 孔 中 現 出 化 身 , 度 化 眾 生 。

此 法 身 不 僅 周 遍 十 方 法 界 , 亦 超 越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 以 佛 之 願 力 , 一 念 中 悉 現 無 量 身 。 如 偈 說 :

盧舍那佛遍十方 出一切化莊嚴身 彼亦不來亦不去 佛願力故皆悉見

17

「 遍 十 方 」 指 法 身 在 空 間 上 的 自 在 ,「 不 來 」、「 不 去 」 則 指 法 身 在 時 間 上 的 無 礙 , 法 身 之 所 以 能 不 為 時 空 所 限 , 任 運 自 如 , 就 在 於 其「 不 有 不 無 」、「 不 生 不 滅 」 之 體 性 , 即 般 若 空 性 。 法 身 實 為 「 真 空 」, 卻 又 化 現

「 妙 有 」之 莊 嚴 身,此 為 如 來 對 眾 生 之 慈 悲,所 以 盧 舍 那 之 法 身 具 足 了 般 若 空 性 與 慈 悲 願 力 。

又 < 世 間 淨 眼 品 > :

如來法身等法界 普應眾生悉對現

18

即 如 來 之 法 身 等 同 於 法 界,為 因 應 眾 生 而 示 現 種 種 方 便,故 十 方 法 界 均 為 如

16《大正藏》9,頁 405 下。

17《大正藏》9,頁 414 上。

18《大正藏》9,頁 399 中。

(9)

來 法 身 所 變 現,皆 等 同 於 佛 之 法 身。法 身 既 無 礙,法 界 亦 然,以 緣 起 無 礙 , 而 能 空 有 無 二,相 即 相 入,所 以 十 方 三 世 法 界 皆 能 相 攝 圓 融。如 < 盧 舍 那 品

> 說 :

過去未來現在劫 一切十方諸世界 於無量劫淨莊嚴 一一佛剎皆悉見

19

過 去、現 在、未 來 三 世 及 十 方 世 界 皆 在 盧 舍 那 的 華 藏 世 界 中 出 現,因 此 盧 舍 那 的 法 身 亦 遍 十 方 三 世 。

從 小 南 海 石 窟 與 大 住 窟 的 例 子 , 不 難 看 出 以 盧 舍 那 佛 與 阿 彌 陀 佛 、 彌 勒 佛 作 為 石 窟 主 體 造 像 的 搭 配,就 是 表 現 盧 舍 那 法 身「 十 方 三 世 」的 境 界 , 而 彌 陀 淨 土 與 彌 勒 淨 土 便 代 表 盧 舍 那 法 身 所 化 現 之 十 方 三 世 清 淨 法 界 。 在

《 觀 無 量 壽 經 》 中 , 佛 陀 為 韋 提 希 夫 人 開 示 觀 極 樂 國 土 及 阿 彌 陀 佛 之 十 六 觀 , 其 中 第 九 觀 「 遍 觀 一 切 色 想 」 中 , 佛 告 韋 提 希 :

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 好入,但觀眉間白豪,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 千相好自然當見。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20

從 觀 佛 之 一 相 好,即 能 見 佛 八 萬 四 千 相 好;見 無 量 壽 佛 之 相 好 光 明、遍 照 十 方 時,便 能 見 十 方 一 切 諸 佛。所 以 見 無 量 壽 佛 即 見 一 切 諸 佛,見 西 方 淨 土 即 見 十 方 淨 土,觀 西 方 便 是 觀 十 方。《 佛 說 彌 勒 下 生 經 》、《 佛 說 彌 勒 大 成 佛 經 》、

《 佛 說 彌 勒 下 生 成 佛 經 》等 經 中,敘 述 彌 勒 於 兜 率 天 宮 下 生 人 間,於 龍 華 三 會 說 法 度 眾,為 釋 迦 授 記 當 來 成 佛,又 彌 勒 於 過 去 諸 佛 時 已 成 道,但 為 慈 心 故,久 修 菩 薩 行,故 彌 勒 之 下 生 有 過 去 諸 佛、現 在 釋 迦 與 未 來 佛 之 三 世 意 涵。

《 華 嚴 經 》中 以「 十 方 三 世 」形 容 盧 舍 那 法 身 的 境 界,此 彌 陀 淨 土 與 彌 勒 淨 土 之「 十 方 」、「 三 世 」含 義,則 為 盧 舍 那 法 身 提 供 了 最 佳 的 詮 釋。故 盧 舍 那 與 十 方 三 世 淨 土 的 結 合,一 方 面 使 淨 土 的 意 義 隨 盧 舍 那 法 身 而 擴 大,另 一 方 面 也 使 盧 舍 那 法 身 的 境 界 在 十 方 三 世 佛 土 中 得 到 實 踐 。

19《大正藏》9,頁 411 中。

20《大正藏》12,頁 343 中、下。

(10)

隋 代 集 三 論 宗 大 成 的 吉 藏 在 其 所 著 《 觀 無 量 壽 經 義 疏 》 中 , 亦 說 明 了

《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 與 《 彌 勒 經 》 的 「 十 方 」「 三 世 」 內 涵 :

所以世言:千車共轍,萬馬同案。如來出世亦復如是,欲使 眾生同悟一道。但根性非一,故有教門殊致。所以有此之二 經,明兩種教化也。《無量觀》辨十方佛化,《彌勒經》明三 世佛化。十方佛化即是橫化,三世佛化即是豎化。言《彌勒 經》三世豎化者,過去七佛、現在釋迦、未來彌勒,明三佛 化,故是豎化也。言《無量壽觀》十方橫化者,此方穢土釋 迦化,西方淨土無量壽化,明十方佛化,故是橫化也。

21

「 無 量 壽 觀 」指《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 彌 勒 經 」則 指《 彌 勒 上 生 經 》與《 彌 勒 下 生 經 》22,「 化 」是 教 化。此 段 文 中,吉 藏 是 要 以《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與《 彌 勒 經 》來 說 明 如 來 的 兩 種 教 化,而 以 此 二 經 作 為「 十 方 橫 化 」與「 三 世 豎 化 」 之 代 表。吉 藏 以 釋 迦 所 教 化 之 此 方 穢 土 與 無 量 壽 佛 所 教 化 之 西 方 淨 土 合 為 十 方 佛 土,為 十 方 佛 所 教 化;並 以 釋 迦 以 前 之 諸 佛 為 過 去 佛,釋 迦 為 現 在 佛 , 彌 勒 為 未 來 佛,三 者 合 為 三 世 佛,即 以《 觀 無 量 壽 經 》與《 彌 勒 下 生 經 》來 說 明 「 十 方 」 與 「 三 世 」, 而 以 阿 彌 陀 佛 與 彌 勒 佛 代 表 十 方 佛 與 三 世 佛 。

因 此,榆 林 25 窟 中 的 觀 無 量 壽 經 變 與 彌 勒 經 變 之 搭 配,就 是 表 現「 十 方 」與「 三 世 」淨 土,合 為「 十 方 三 世 一 切 佛 」所 化 之 淨 土,基 本 上 延 續 了 小 南 海 石 窟 與 大 住 聖 窟 的 思 想 內 涵,以 十 方 三 世 的 境 界 來 詮 釋 盧 舍 那。然 而 小 南 海 石 窟 中 洞 的 盧 舍 那 佛 著 佛 裝,旁 立 二 弟 子;大 住 聖 窟 的 盧 舍 那 佛 亦 著 袈 裟,但 佛 衣 上 刻 有 飛 天、人、畜 生、餓 鬼、地 獄 等 五 道 眾 生,旁 有 二 菩 薩 ; 榆 林 25 窟 的 盧 舍 那 佛 則 是 披 天 衣 、 戴 瓔 珞 的 菩 薩 造 形 , 且 周 圍 配 合 著 密 教 八 大 菩 薩,顯 示 出 雖 然 沿 襲 了 內 地 的 造 像 思 想,但 也 有 其 因 時 因 地 不 同 的 風 格 與 思 想 展 現 。 從 本 節 的 討 論 可 知 石 窟 的 大 體 精 神 是 以 華 嚴 的 盧 舍 那 為 基 礎 , 以 下 即 順 著 這 個 思 想 脈 絡 探 討 其 與 密 教 結 合 的 背 景 。

21《大正藏》37,頁 236 上。

22 吉藏著之《彌勒經遊意》即謂「上、下生兩經」,故知此《彌勒經》包括上生經與下生經。

《大正藏》38,頁 263 中。

(11)

三 、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交 涉

唐 代 是 華 嚴 與 密 教 皆 興 盛 的 時 期 , 二 大 思 想 的 交 涉 無 可 避 免 , 而 藉 由 當 時 流 行 的 思 想 以 推 展 本 宗 教 義 , 亦 是 各 教 派 在 發 展 過 程 中 的 一 個 重 要 階 段 。 華 嚴 祖 師 裏 以 法 藏 (643-712)與 密 教 關 係 較 密 切 , 密 教 高 僧 中 則 以 不 空 (705-774)對 華 嚴 思 想 的 含 攝 較 多 。

法 藏 被 尊 為 華 嚴 宗 三 祖 , 對 華 嚴 義 學 的 闡 發 及 其 組 織 教 判 的 建 立 均 有 重 大 貢 獻。他 不 僅 精 通 華 嚴 禪 觀,並 曾 多 次 應 用 密 法 為 國 祈 雨 或 降 敵。崔 致 遠 在 《 唐 大 薦 福 寺 故 寺 主 翻 經 大 德 法 藏 和 尚 傳 》 中 言 其 著 述 因 緣 時 說 :

復以行願所極,止觀方成,乃擬天台法華,著《華嚴三昧觀》、

《華藏世界觀》、《妄盡還源觀》各一通。

23

法 藏 擬 天 台 觀 法 之 十 乘,揉 合 承 自 杜 順 之 一 乘 十 玄 門,而 成 其 華 嚴 之 十 觀 , 中 宗 為 法 藏 作 的 < 讚 > 中 云 其「 爰 標 十 觀,用 契 四 禪 」24,此「 十 觀 」便 是 法 藏 禪 觀 之 要 。《 傳 》 中 並 記 載 多 則 法 藏 應 用 密 法 的 事 蹟 , 如 武 后 垂 拱 三 年 (687)久 旱 不 雨 , 法 藏 於 西 明 寺 立 壇 祈 雨 ; 神 功 元 年 (697)討 伐 契 丹 , 法 藏 建 立 十 一 面 觀 音 道 場 以 伏 寇;景 雲 年 間 又 在 悟 真 寺 以「 隨 求 即 得 大 自 在 陀 羅 尼 」 結 壇 作 法 25。而 法 藏 在 行 密 法 時 是 以 華 嚴 為 基 礎,中 宗 於 神 龍 二 年 所 降 之 敕 中 稱 其 :

傳無盡之燈,光照暗境;揮智慧之劍,降伏魔怨。

26

「 無 盡 之 燈 」 為 華 嚴 重 重 無 盡 的 境 界 ;「 降 伏 魔 怨 」 是 指 神 龍 初 年 法 藏 助 平 張 柬 之 叛 逆 之 事。 當 時 法 藏「 內 弘 法 力, 外 贊 皇 猷 」27,謂「 內 弘 法 力 」應 該 也 有 行 密 法 之 意 。 因 此 在 唐 代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交 涉 上 , 法 藏 實 是 先 驅 者 。

不 空 的 年 代 比 法 藏 晚,於 開 元 初 入 唐,當 時 中 國 的 密 教 發 展 正 在 成 形 。 其 師 承 金 剛 智,並 曾 於 師 子 國 受 普 賢 阿 闍 黎 之 教,至 德 三 年 不 空 上 表 代 宗 之

23《大正藏》50,頁 282 下。

24《大正藏》50,頁 284 上。

25《大正藏》50,頁 283 下-284 中。

26《大正藏》50,頁 283 中。

27《大正藏》50,頁 283 中。

(12)

< 謝 恩 賜 香 陳 情 表 一 首 > 中 自 言 :

不空託蔭法流,思弘密教;孤遊萬里,遍學五天。

28

「 託 蔭 法 流 」 言 其 師 承 之 法 脈 ,「 五 天 」 指 印 度 , 此 段 明 其 周 遊 求 法 以 弘 密 教 之 心 。 接 著 說 :

凝想十方,覲華藏之諸佛;精專五部,窮柰苑之真言

29

「 凝 想 十 方 」指 一 念 中 遍 十 方,「 五 部 」指 金 剛 界 曼 荼 羅 中 之 佛 部、金 剛 部 、 寶 部、蓮 華 部、羯 摩 部,「 柰 苑 」指 僧 寺,「 真 言 」為 密 咒,前 二 句 明 其 禪 觀 之 精 神 在 合 十 方 諸 佛 為 一、一 多 無 礙 之 華 嚴 法 界 觀,後 二 句 則 言 其 對 於 金 剛 五 部 曼 荼 羅 修 行 法 門 之 會 通,故 此 段 說 明 其 在 華 嚴 禪 觀 與 真 言 密 法 的 兼 攝 。 其 譯 著 中 亦 有 將 華 嚴 思 想 與 密 教 觀 門、儀 軌 結 合 的 例 子,如《 華 嚴 經 入 法 界 品 四 十 二 字 觀 門 》、《 大 方 廣 佛 花 嚴 入 法 界 品 頓 證 毘 盧 遮 那 法 身 字 輪 瑜 伽 儀 軌 》 等 , 可 見 不 空 對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交 涉 亦 是 不 遺 餘 力 。

法 藏 於 武 后 時 入 朝 , 不 空 則 歷 玄 宗 、 睿 宗 、 代 宗 三 朝 , 在 當 時 都 是 國 師 之 尊 , 備 受 朝 廷 禮 遇 , 他 們 對 華 嚴 及 密 教 思 想 的 並 容 自 然 產 生 影 響 。

唐 代 在 武 則 天 時 期 即 產 生 華 嚴 與 密 教 結 合 的 造 像 。 如 完 成 於 武 周 長 安 三 年 (703)的 長 安 光 宅 寺 七 寶 臺 , 其 殘 存 的 石 雕 佛 像 有 十 一 面 觀 音 、 阿 彌 陀 佛、彌 勒 佛 與 裝 飾 佛 等 共 三 十 二 件 30,學 界 對 此 七 寶 臺 之 圖 像 意 涵 尚 未 有 較 具 體 的 研 究,從 北 齊、隋 代 皆 有 以 阿 彌 陀 佛 與 彌 勒 佛 詮 釋 盧 舍 那「 十 方 三 世 」 境 界 的 造 像 脈 絡 研 判,此 裝 飾 佛 為 盧 舍 那 的 可 能 性 極 大。另 外 洛 陽 龍 門 擂 鼓 臺 三 洞 亦 建 於 武 周 時 期 (690-704),其 中 北 洞 正 壁 主 尊 為 頭 戴 冠、並 配 頸 飾 、 臂 釧 的 坐 佛 , 以 當 時 流 行 的 造 像 風 格 來 看 , 具 有 以 裝 飾 佛 代 表 盧 舍 那 的 特 徵,加 上 壁 面 的「 十 方 佛 (菩 薩 )」造 像,主 尊 應 可 定 為 盧 舍 那。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前 壁 窟 門 兩 側 分 別 立 有 四 臂 與 八 臂 的 菩 薩,可 惜 今 頭 部 已 缺,而 其 中 右 尊 之 四 臂 菩 薩 頭 像 現 藏 於 日 本 大 原 美 術 館 31,是 一 尊 十 一 面 觀 音,不 論 其 左 尊 為 何,此 二 尊 菩 薩 皆 屬 密 教 觀 音 是 可 以 確 定 的。還 有 天 龍 山 第 九 窟 的 石 雕 造

28《大正藏》52,頁 827 下。

29《大正藏》52,頁 827 下-828 上。

30 七寶臺遺址今已不存,目前所知之三十二件浮雕分別為日本、美國收藏。參考顏娟英<武 則天與唐長安七寶臺石雕佛相>(《藝術學》第一期,頁 41-89,1987 年 3 月。)

31 見龍門石窟研究所編《龍門流散雕像集》頁 69,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 年 8 月。

(13)

像,其 上 層 為 倚 坐 大 佛,下 層 窟 門 左 右 為 騎 獅 之 文 殊 與 乘 象 之 普 賢,窟 門 上 方 連 莖 的 蓮 花 上 滿 佈 著 或 立 或 坐 的 佛 與 菩 薩,象 徵 蓮 華 藏 世 界 海 的 十 方 諸 佛 菩 薩,中 間 則 立 了 一 尊 十 一 面 觀 音 32,其 造 像 也 透 露 出 華 嚴 與 密 教 結 合 的 意 涵 。

上 述 這 些 例 子 說 明 盛 唐 之 世 的 華 嚴 與 密 教 是 同 時 盛 行 且 並 行 的 , 但 初 期 仍 是 以 華 嚴 為 主 , 隨 著 華 嚴 系 統 經 典 的 繁 衍 擴 大 和 朝 廷 對 華 嚴 信 仰 的 推 動,盧 舍 那 儼 然 如 帝 王 之 尊 而 躍 升 為 佛 教 的 教 主,其 氣 勢 從 龍 門 奉 先 寺 盧 舍 那 像 之 雄 偉 即 可 見 一 斑 。 本 文 所 討 論 的 榆 林 25 窟 建 於 中 唐 , 既 已 有 前 例 , 石 窟 內 容 同 時 出 現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造 像 自 非 偶 然。榆 林 窟 地 處 河 西,要 再 進 一 步 探 討 其 在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關 連 , 則 先 要 了 解 河 西 地 區 的 密 教 發 展 。

河 西 地 區 的 密 教 發 展 與 不 空 有 極 大 關 係 。 不 空 歷 玄 宗 、 肅 宗 、 代 宗 三 朝 , 任 灌 頂 國 師 , 與 皇 室 的 關 係 匪 淺 。 天 寶 十 二 年 (753), 河 西 節 度 使 御 史 大 夫 西 平 郡 王 哥 舒 翰 上 奏 玄 宗 , 說 不 空 「行次染患,養疾韶州」,請求「令 河西邊陲,請福疆場」33。於 是 不 空 到 了 河 西 武 威,進 住 開 元 寺。在 河 西 約 三 年 的 時 間 34,不 空 譯 出 了《 金 剛 頂 一 切 如 來 真 實 攝 大 乘 現 證 大 教 王 經 》三 卷、《 一 字 頂 輪 王 經 》五 卷、《 一 字 頂 輪 王 瑜 伽 經 》一 卷 及《 一 字 頂 輪 王 念 誦 儀 軌 》 一 卷 等 , 並 且 設 壇 灌 頂 ,「演瑜伽教,置曼荼羅」35, 弘 揚 密 法 。 根 據 《 行 狀 》 的 記 載 :

節度已下,至于一命,皆受灌頂;士庶之類,數千人眾,咸 登道場。

36

也 就 是 說 社 會 各 個 階 層,不 分 尊 卑,皆 在 不 空 的 傳 法 道 場 中 接 受 灌 頂,成 為 佛 弟 子 , 足 見 不 空 在 河 西 的 傳 法 對 當 地 密 教 發 展 影 響 之 大 。

隨 著 不 空 在 朝 廷 的 受 重 視 , 密 教 建 立 了 其 在 王 室 中 的 地 位 , 與 密 教 相

32 此十一面觀音的在 1989 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之《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 13》頁 91 所登 之圖版中,頭部已缺,而在 1976 年常盤大定與關野貞所編之《中國文化史蹟第八卷》圖 版 21 頁則保留了十一面觀音之原貌。

33《大正藏》55,頁 881 中。

34 不空於至德元年(756)奉敕回京。

35《大正藏》55,頁 881 中。

36《大唐故大德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行狀》,《大正藏》50,頁 293 中。

(14)

關 的 曼 荼 羅、經 幢 與 尊 像 等,也 由 於 密 教 的 禳 災 祈 福 等 儀 式 而 受 歡 迎。大 曆 十 一 年 < 大 唐 隴 西 李 氏 莫 高 窟 修 功 德 記 > 之 碑 文 中,有「 素 (塑 )涅 槃 經 變 一 鋪,如 意 輪 菩 薩、不 空   索 菩 薩 各 一 鋪;畫 西 方 淨 土、東 方 藥 師、彌 勒 上 生 下 生、天 請 問、涅 槃、報 恩、如 意 輪、不 空   索、千 手 千 眼 觀 世 音 菩 薩 等 變 各 一 鋪,賢 劫 千 佛 一 千 軀,文 殊 師 利 菩 薩、普 賢 菩 薩 各 一 軀 」37的 記 載,可 見 當 時 在 河 西 地 區 不 僅 有 密 教 的 造 像 , 也 出 現 與 華 嚴 相 關 的 文 殊 、 普 賢 。

榆 林 25 窟 主 室 內 容 之 設 計,是 在 三 壁 三 佛 之 傳 統 結 構 下 加 入 了 密 法 的 修 持,故 正 壁 的 主 尊 盧 舍 那 佛 與 八 大 菩 薩 為 密 教 造 形,而 其 餘 各 壁 諸 佛 菩 薩 卻 是 內 地 傳 統 的 造 形。造 窟 者 似 乎 試 圖 將 傳 自 內 地 的 三 壁 三 佛 造 像 與 密 法 結 合,所 以 在 原 本 為 盧 舍 那 佛 的 壁 面 出 現 了 密 教 造 型 的 盧 舍 那 佛 與 八 菩 薩。前 文 已 述 及 本 窟 有 結 合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背 景,以 圖 像 內 容 來 看,其 中 結 合 的 關 鍵 為 主 尊 盧 舍 那 佛 。

在 漢 譯 經 典 中 ,「 盧 舍 那 」一 詞 最 早 出 現 於 南 北 朝,如 東 晉 佛 馱 跋 陀 羅 譯《 華 嚴 經 》(六 十 卷 )、西 秦 聖 堅 譯《 羅 摩 伽 經 》38 及 後 秦 鳩 摩 羅 什 譯《 梵 網 經 》 等 。 其 後 唐 代 譯 出 八 十 卷 《 華 嚴 》, 並 確 立 華 嚴 宗 的 地 位 , 唐 譯 《 八 十 華 嚴 》 將 晉 本 《 六 十 華 嚴 》 中 的 「 盧 舍 那 」 譯 為 「 毘 盧 遮 那 」, 故 「 盧 舍 那 」 與 「 毘 盧 遮 那 」 在 當 時 是 新 、 舊 譯 語 之 不 同 。《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 卷 三 < 盧 舍 那 佛 品 第 二 > 記 述 :

盧舍那者,古來譯或云三業,或云淨滿,或云廣博嚴淨,今 更勘梵本具言毘盧遮那。盧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毘者,

此云遍,是謂光明遍照也。

39

《 一 切 經 音 義 》 卷 二 十 「 盧 舍 那 」 條 :

或云盧柘那,亦言盧折羅,此譯云照,謂遍照也。以報佛淨 色遍周法界故也。又日、月燈光遍周一處,亦名盧舍那,其 義是也。

40

37 根據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之《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148 窟的造像內容與碑文所載相符。

38 為<入法界品>之別譯。

39《大正藏》35,頁 146 下。

40《大正藏》54,頁 431 上。

(15)

卷 二 十 一 「 毗 盧 遮 那 」 條 :

案:梵本毘字音云無廢反,此云種種也。毗盧遮那云光明照也,

言佛於身智以種種光明照眾生也。或曰:毗,遍也;盧遮那,

光照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

41

由 上 述 看 來,「 盧 舍 那 」與「 毘 盧 遮 那 」都 是 指 佛 身 光 明 遍 照 法 界 之 義 , 與 「 大 日 如 來 」 同 義 。

《 大 日 經 疏 》 卷 一 謂 大 日 如 來 之 加 持 受 用 身 即 是 毘 盧 遮 那 遍 一 切 身 , 此 二 身 無 別 42,《 大 日 經 》 卷 三 稱 彼 如 來 知 一 切 分 別 本 性 空 , 以 方 便 波 羅 蜜 之 力,而 為 眾 生 示 現 遍 於 法 界 43,因 此 盧 舍 那 法 身 之 清 淨 體 性 與 大 日 如 來 可 以 對 應 。《 八 十 華 嚴 》 中 , 毘 盧 遮 那 佛 是 蓮 華 藏 世 界 之 教 主 , 而 在 密 教 的 重 要 經 典《 大 日 經 》裏,亦 以 毘 盧 遮 那 佛 為 說 法 主,故 毘 盧 遮 那 佛 可 以 統 攝 華 嚴 之 蓮 華 藏 世 界 與 密 教 之 金 剛 法 界 宮 。

又,《 大 日 經 》中 言 毘 盧 遮 那 如 來 為「 菩 薩 之 身,為 師 子 座 」44。《 大 日 經 疏 》 卷 一 曰 :

云菩薩身者,謂本行菩薩道時,次第修行地波羅密,乃至第 十一地,當知後地即以前地為基,故云如來以菩薩身,為師 子座。

45

如 來 現「 菩 薩 身 」明 因 地 之 修 行,「 師 子 座 」則 明 其 佛 地 之 果 位。《 八 十 華 嚴 ‧ 華 藏 世 界 品 》 亦 說 :

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是毘盧遮那如來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 修菩薩行時,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一一佛所淨修 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

46

41《大正藏》54,頁 434 下。

42《大正藏》39,頁 580 上。

43《大正藏》18,頁 19 中。

44《大正藏》18,頁 1 上。

45《大正藏》39,頁 580 下、581 上。

46《大正藏》10,頁 39 上。

(16)

此 段 說 明 了 毘 盧 遮 那 佛 於 累 劫 修 菩 薩 行 時,供 養 諸 佛 如 來,而 成 就 此 清 淨 莊 嚴 之 蓮 花 藏 世 界 海 。 因 此 盧 舍 那 佛 以 菩 薩 身 示 現 , 有 代 表 其 願 行 之 象 徵 意 義,菩 薩 身 的 特 徵 在 其 以 戴 冠 或 以 髮 髻 為 冠,並 配 掛 頸 飾、瓔 珞、臂 釧 等 , 有 別 於 著 袈 裟 之 佛 裝,唐 代 出 現 裝 飾 佛 以 為 盧 舍 那 像 之 造 形,應 該 也 有 象 徵 盧 舍 那 因 地 即 果 位 的 意 涵 。

《 大 日 經 》卷 三 形 容 大 日 如 來 為「 坐 白 蓮 華,首 戴 髮 髻,  吒 為 裙,上 被 綃 縠 」47,《 金 剛 頂 瑜 伽 中 略 出 念 誦 經 》卷 三 亦 對 毘 盧 遮 那 作 了 描 述:「 色 如 白 鵝,形 如 淨 月,一 切 相 好 皆 悉 圓 滿。頭 具 寶 冠,垂 髮,以 繒 彩 輕 妙 天 衣 , 繞 腰 披 絏 而 為 上 服。」48 皆 符 合 其 菩 薩 身 之 特 色 ,也 與 25 窟 壁 畫 中 之 主 尊 相 符 。

本 窟 之 整 體 造 像 搭 配 有 表 現 盧 舍 那 精 神 的 思 想 內 涵 , 又 有 結 合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背 景 , 因 此 主 尊 雖 題 為 「 盧 舍 那 佛 」, 但 從 其 在 壁 畫 中 的 地 位 而 言 , 其 意 義 實 等 同 於 「 毘 盧 遮 那 」 或 「 大 日 如 來 」, 無 論 在 內 涵 或 形 像 上 皆 能 相 通,故 造 像 上 以 毘 盧 遮 那 作 為 主 尊 以 統 攝 二 者,而 以 牓 題「 清 淨 法 身 盧 舍 那 佛 」說 明 主 尊 的 內 涵,換 言 之,盧 舍 那 法 身 的 清 淨 體 性,使 華 嚴 與 密 教 的 交 涉 有 一 個 共 通 的 精 神 。

儘 管 在 中 國 的 盧 舍 那 以 多 樣 化 造 型 呈 現 , 就 盧 舍 那 法 身 而 言 , 都 是 隨 機 所 變 現 的 化 身,不 管 在 密 教 或 華 嚴,盧 舍 那 的 法 身 皆 能 圓 融 無 礙、方 便 自 在 地 化 於 十 方 三 世 一 切 佛 土。而 盧 舍 那 法 身 藉 由 菩 薩 行 其 大 用,於 華 嚴 中 是 以 文 殊、普 賢 為 代 表,在 密 教 裏 則 借 助 密 教 的 諸 尊 菩 薩,如 前 述 十 一 面 觀 音 即 是 一 例 , 下 文 繼 續 探 討 榆 林 第 25 窟 之 盧 舍 那 與 八 菩 薩 在 密 法 開 展 上 的 意 義 。

四 、 25 窟 盧 舍 那 佛 與 密 法 之 結 合

榆 林 25 窟 主 室 內 容 之 設 計,是 在 三 壁 三 佛 之 傳 統 結 構 下 加 入 了 密 法 的 修 持 , 故 在 原 本 為 盧 舍 那 佛 的 壁 面 出 現 了 密 教 造 型 的 主 尊 與 八 菩 薩 。

47《大正藏》18,頁 23 上、中。

48《大正藏》18,頁 242 中。

(17)

八 菩 薩 出 現 於 漢 譯 經 典 , 最 早 見 之 於 三 國 吳 之 支 謙 所 譯 《 佛 說 八 吉 祥 神 咒 經 》49,經 中 敘 述 持 八 佛 國 土 名, 可 不 墮 三 惡 道,持 八 吉 祥 者, 能 迅 速 明 解 教 理,若 有 急 病,呼 八 菩 薩 名 字 即 得 解 脫,壽 命 欲 終 時,八 菩 薩 會 飛 往 迎 逆 之,此 八 菩 薩 求 道 以 來 歷 經 無 數 劫 而 未 成 佛,便 發 願 使 十 方 眾 生 皆 得 佛 道。由 於 此 八 佛 與 八 菩 薩 有 如 此 殊 勝 之 功 德,故 稱 八 吉 祥,而 所 稱 咒 者,即 是 八 佛 名 與 八 菩 薩 名。在《 藥 師 琉 璃 光 如 來 本 願 功 德 經 》中 亦 記 載 臨 命 終 時 若 稱 藥 師 琉 璃 光 如 來 名 號,即 有 八 大 菩 薩 乘 空 而 來,為 其 示 現 道 路 至 極 樂 世 界,可 見 八 菩 薩 原 有 除 病 與 接 引 至 佛 國 的 意 義。壁 畫 中 主 尊 與 八 菩 薩 左 側 尚 有 一 持 缽 執 錫 的 如 來 立 像,從 形 像 上 推 斷 是 藥 師 如 來,或 許 亦 與 八 菩 薩 的 意 義 有 關 。

密 教 經 典 中 有 不 少 涉 及 八 菩 薩,但 所 記 載 的 名 稱 不 一 50,從 主 尊 與 八 菩 薩 的 關 係 並 對 照 於 壁 畫 中 殘 存 四 尊 菩 薩 的 榜 題,名 稱 相 符 者 有《 八 大 菩 薩 曼 荼 羅 經 》 與 《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念 誦 儀 軌 法 》51, 皆 為 不 空 所 譯 。

《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念 誦 儀 軌 法 》 是 修 尊 勝 法 之 儀 軌 , 其 中 記 載 :

夫念誦陀羅尼法,先於三昧耶曼荼羅見聖眾、得灌頂、知本

49 本經現存四譯本:一為本文所列之《八吉祥神咒經》,二為西晉竺法護譯之《八陽神咒經》, 三為南朝梁之僧伽提婆譯《八吉祥經》,四為隋代闍那崛多譯《八佛名號經》。以上皆收 於《大正藏》第 14 冊。

50 經典中有關八菩薩名稱的記載如下:

《八吉祥神咒經》: 陀和菩薩、羅憐那竭菩薩、橋日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彌菩薩、

摩訶須和薩和菩薩、因祇達菩薩、和輪調菩薩。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第一文殊師利、第二虛空藏、第三觀世音、第四救脫、

第五跋陀和、第六大勢至、第七得大勢、第八堅勇。

《藥師經》:文殊師利、觀世音、得大勢、無盡意、寶壇華、藥王、藥上、彌勒。

《金剛頂經》:金剛手、觀自在、虛空藏、金剛拳、文殊師利、纔發心轉法輪、虛空庫、摧 一切魔。(《理趣經》亦同此)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彌勒、文殊師利、藥王、妙音、常精進、無盡意、觀 世音、普賢。

51 另一部善無畏譯之《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大灌頂曼荼羅品第八》記載,其曼荼羅第二 院之西門左右安置有八大菩薩:虛空藏、地藏、除蓋障、慈氏、曼殊室利童子、持地、

蓮華手、秘密主等。惟此儀軌中除西門之八菩薩外,尚有中臺及北、南、東面等諸尊,

八菩薩並非列於重要位置,與本窟壁畫將菩薩與主尊同置於正壁中央相較,關連性不大。

又,在金剛智授予灌頂弟子之《念誦結護法普通諸部》亦列出八曼荼羅道場主名號,與 不空儀軌中所載相同,但從整部內容觀之,為綜合五部念誦法的通則,且文末記有:「大 唐青龍寺東塔院一切經教本,開成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寫訖」,開成四年為 839 年,故應為 後世所結集,言為金剛智所傳,本文不列入討論。

(18)

尊,從師受得三昧耶,即於山間閑處,或於淨室,畫本尊尊 勝陀羅尼像,安於東壁上,持誦者以面對之。

52

此 段 表 明 修 尊 勝 法 時 先 要 從 師 得 灌 頂,然 後 尋 找 適 合 修 行 之 處 所,安 置 本 尊 像 於 東 壁 上 , 念 誦 時 即 面 對 本 尊 , 故 以 東 壁 為 正 壁 。

擇 地 之 後 須 先 淨 地、受 持 地 法,治 地 建 曼 荼 羅 (即 壇 場 ),這 是 密 教 在 建 立 曼 荼 羅 時 的 通 則 , 儀 軌 中 均 依 法 進 行 , 在 此 暫 予 省 略 。 儀 軌 中 又 說 :

於上取白粉和水,以繩分九位拼之,石上磨白檀香,用塗九 位。其九位者,中央安毘盧遮那佛位;右邊安觀自在菩薩位;

觀自在後,安慈氏菩薩位;毘盧遮那佛位後,安虛空藏菩薩 位;此菩薩左邊,安普賢菩薩位;毘盧遮那佛位左邊,安金 剛手菩薩位;金剛手菩薩位下,安文殊師利菩薩位;毘盧遮 那佛位前,安除蓋藏菩薩位;除蓋藏菩薩位右邊,安地藏菩 薩位,是名九位,並用白檀香塗之,以為迎請賢聖之位。

53

即 在 壇 上 畫 分 九 位 , 作 為 道 場 聖 眾 之 位 , 其 九 位 圖 示 如 下 :

普 賢 菩 薩 虛 空 藏

菩 薩 慈 氏 菩 薩

金 剛 手 菩 薩

毘 盧 遮 那 佛

觀 自 在 菩 薩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除 蓋 障

菩 薩 地 藏 菩 薩

……道場四邊,晨朝奉獻乳靡,齋時獻酪飯并甜膩食,及以 諸漿兼諸果子,四門安四香爐,四隅安四淨瓶,盛香水插花

52《大正藏》19,頁 364 上。

53《大正藏》19,頁 364 中、下。

(19)

或青葉樹枝,以為供養。……然後於壇前安卑腳床子,去地 半寸,或茅草薦或藉以淨物,念誦者坐之。

54

接 著 以 香 、 花 、 果 等 供 養 聖 眾 , 再 在 壇 前 放 置 約 半 寸 的 低 腳 床 , 修 行 者 即 坐 在 上 面 念 誦。所 以 在 進 行 尊 勝 法 的 念 誦 時,其 道 場 的 佈 置 是 以 東 面 為 正 壁,其 上 安 立 本 尊 像,正 壁 前 建 一 土 壇 作 為 曼 荼 羅,行 者 坐 於 壇 前 面 對 正 壁 本 尊 像 , 這 與 榆 林 25 窟 主 室 以 東 面 為 正 壁 並 畫 主 尊 像 以 及 中 央 有 方 壇 的 配 置 是   合 的。儀 軌 中 謂 低 腳 床 離 地 約 半 寸,故 所 建 之 壇 也 必 須 高 出 地 面 至 少 半 寸 , 25 窟 主 室 中 央 的 方 壇 寬 約 4 米 , 深 約 3 米 , 高 約 0.45 米 , 便 是 作 為 曼 荼 羅 所 用 之 壇 , 只 是 當 時 曼 荼 羅 是 以 白 檀 香 塗 寫 (或 畫 )上 去 , 今 已 無 法 考 察 。

儀 軌 中 並 說 :

若欲持誦,至道場先雙膝著地,禮毘盧遮那佛及八大菩薩,發 露懺悔,發五大願。……結跏趺坐,以香塗手,結三昧耶印,

誦真言……

55

前 面 先 說 明 建 立 壇 場 的 方 法,此 處 則 點 出 了 在 進 行 念 誦 時 要 先 禮 毘 盧 遮 那 佛 及 八 大 菩 薩 , 並 懺 悔 、 發 願 , 之 後 坐 在 壇 前 , 先 護 身 結 界 , 以 手 結 印 、 誦 真 言 , 並 :

左旋轉,辟除道場中諸魔作障者;右旋轉八方,結上下方隅 界。然後想道場中須彌山,於山頂上想七寶樓閣,於樓閣中,

毘盧遮那佛與八十俱胝十地滿足菩薩摩訶薩以為眷屬而自圍 繞。

56

「 八 方 」合「 上 下 方 」即 為 十 方 , 故 知 是 以 十 方 法 界 為 道 場 。 在 道 場 觀 中 , 藉 八 菩 薩 擴 大 至 「 八 十 俱 胝 十 地 滿 足 菩 薩 摩 訶 薩 」, 作 為 十 方 法 界 之 眷 屬 。 接 著 , 請 聖 、 供 養 、 灌 頂 後 ,「 自 想 已 身 成 本 尊 已 」57, 即 結 尊

54《大正藏》19,頁 364 中、下。

55《大正藏》19,頁 365 上。

56《大正藏》19,頁 365 中。

57《大正藏》19,頁 367 上。

(20)

勝 陀 羅 尼 手 印 , 並 念 誦 尊 勝 陀 羅 尼 。 誦 咒 之 時 :

所誦之聲,不高、不下,不緩、不急,一心緣觀毘廬遮那佛 , 了了分明。

58

也 就 是 以 毘 盧 遮 那 作 為 修 觀 之 所 緣 , 心 繫 一 境 , 進 行 念 誦 。

從 不 空 的 儀 軌 中 所 述 , 窟 內 正 壁 的 內 容 以 及 中 央 方 壇 均 符 合 修 佛 頂 尊 勝 法 所 建 立 的 道 場,方 壇 是 建 立 曼 荼 羅 所 用,而 將 曼 荼 羅 中 的 主 尊 與 八 菩 薩 同 時 畫 於 壁 面 應 是 為 了 方 便 觀 想 , 可 見 窟 內 造 像 是 與 尊 勝 法 有 關 。

唐 代 的 佛 頂 尊 勝 信 仰 始 於 高 宗 時 期 , 自 佛 陀 波 利 攜 入 《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梵 本 之 後,即 陸 續 被 多 次 重 譯,其 中 以 佛 陀 波 利 之 譯 本 流 傳 最 廣。從 為 數 眾 多 的 尊 勝 經 幢 及 敦 煌 文 書 中 亦 出 現《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寫 本 59,說 明 了 當 時 佛 頂 尊 勝 信 仰 之 流 行 並 遍 及 河 西 地 區 。

大 曆 五 年 , 不 空 曾 上 書 代 宗 「 請 簡 擇 二 七 僧 奉 為 國 長 誦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60, 大 曆 十 一 年 , 代 宗 下 詔 < 敕 天 下 僧 尼 誦 尊 勝 真 言 > 制 一 首 :

奉 敕語李元琮。天下僧尼令誦佛頂尊勝陀羅尼。限一月日 誦令精熟。仍仰每日誦二十一遍。每年至正月一日。遣賀正 使。具所誦遍數進來。

61

此 詔 令 更 加 速 了 佛 頂 尊 勝 信 仰 之 盛 行,至 五 代 末 期 莫 高 窟 仍 有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變 62。 榆 林 25 窟 造 窟 之 時 , 正 值 佛 頂 尊 勝 信 仰 興 盛 時 期 , 因 此 窟 中 出 現 儀 軌 中 所 列 的 主 尊 與 八 菩 薩 和 尊 勝 法 的 關 係 便 更 形 密 切 。

密 法 儀 軌 多 與 攘 災、 祈 福 有 關, 此 尊 勝 法 亦 不 例 外。《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中 敘 述 佛 陀 為 解 救 善 住 天 子 即 將 短 命 壽 終 並 受 畜 生、地 獄 等 苦 難,而 說

58《大正藏》19,頁 367 中、下。

59 如 S.288、346 等,見黃永武編《敦煌寶藏》第二冊頁 655、第三冊頁 190。依劉淑芬前揭 文之統計,敦煌遺書中有關《佛頂尊勝陀羅尼》的部數,共有經 105 部,陀羅尼 10 部。

60 見<代宗朝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二(《大正藏》52,頁 837 下)。

61 同上,卷五,(《大正藏》52,頁 852 下) 。

62 如莫高窟第 55 窟、454 窟。見敦煌文物研究所編《莫高窟內容總錄》,1982 年,北京:文 物出版社。

(21)

「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 經 文 曰 :

有陀羅尼名為如來佛頂尊勝,能淨一切惡道,能淨除一切生 死苦惱,又能淨除諸地獄閻羅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獄,

能迴向善道

63

又 提 到 若 有 人 書 寫 此 陀 羅 尼,安 置 於 高 處 或 塔 中,即 可 免 除 罪 業 之 苦;於 十 五 日 時 持 齋 誦 持 此 陀 羅 尼 千 遍 者,得 增 壽、永 離 病 苦;日 日 誦 此 陀 羅 尼 二 十 一 遍 者,捨 身 往 生 極 樂 世 界 等 等 64。由 於 本 經 強 調 破 地 獄、除 惡 道,並 能 祛 病 、 長 壽 ,「 廣 利 群 生 , 拯 濟 幽 冥 」、「 救 拔 幽 顯 , 最 不 可 思 議 」65, 生 者 與 亡 者 同 沾 其 利,因 此 經 典 譯 出 時 即 備 受 重 視,各 地 經 幢 大 量 興 起,本 經 也 因 而 廣 為 流 傳 。66

然 而 現 存 五 本 唐 譯 《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經 》 裏 均 未 出 現 如 儀 軌 中 所 述 九 位 或 八 菩 薩 的 組 合 67,佛 陀 波 利 與 義 淨 本 未 列 菩 薩 名,但 提 及 此 陀 羅 尼 為「 大 日 如 來 智 印 印 之 」68, 杜 行 頤 與 地 婆 訶 羅 本 則 列 了 七 位 、 十 位 不 等 之 菩 薩 , 並 稱 此 陀 羅 尼 為 「 一 切 如 來 (或 諸 佛 世 尊 )智 印 印 之 」69, 在 壇 上 亦 僅 散 花 、 燒 香 以 作 供 養。可 見 不 空 是 揉 合 了 各 家 譯 本 而 撰 此 儀 軌,並 以 八 菩 薩 與 毘 盧 遮 那 配 置 九 位 而 作 為 修 尊 勝 法 之 壇 場 。

《 八 大 菩 薩 曼 荼 羅 經 》 說 :

若諸有情纔聞此密言者,得長壽樂。善男子,有八曼荼羅,

63《大正藏》19,頁 350 中。

64《大正藏》19,頁 351 中、下。

65 見<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大正藏》19,頁 349 中)。

66 有關本經及佛頂信仰之相關問題請參考劉淑芬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與唐代尊勝經幢 的建立──經幢研究之一>(《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一分,1996 年)。

67 此五譯本分別為佛陀波利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杜行顗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地婆 訶羅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及《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咒經》,義淨譯《佛說佛頂尊 勝陀羅尼經》,均收於《大正藏》第 19 冊。其中杜行顗本列觀自在、得大趣、彌勒、文 殊師利童真、蓮華勝藏、手金剛、持地、虛空藏、除一切障、普賢等十位菩薩名;地婆 訶羅之《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列文殊師利、蓮華勝藏、離諸障、觀世音、得大勢、執金 剛、虛空藏、普賢、彌勒、持地等十位菩薩名;另一地婆訶羅之《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 業障咒經》則列觀自在、妙吉祥、得大勢、慈氏、勝蓮華藏、淨除一切障、普賢等七位 菩薩名。

68《大正藏》19,頁 351 上、362 下

69《大正藏》19,頁 354 上、356 中、359 下。

(22)

是八大菩薩甚深法要。若有有情,依法建立此八曼荼羅一遍 者,所有十惡、五逆、謗方等經皆悉銷滅,一切所有義利勝 願悉得成就。

70

聞 八 大 菩 薩 之 密 言 能 得 長 壽 樂,與 原 本 八 菩 薩 有 祛 病 的 意 義 相 同;十 惡、五 逆、謗 方 等 經 皆 是 重 罪,建 八 大 菩 薩 曼 荼 羅 能 除 重 罪、成 就 勝 願,亦 符 合 八 菩 薩 之 願 行。經 中 並 列 舉 曼 荼 羅 中 諸 尊 的 名 號、形 像、密 言 及 配 置,其 菩 薩 名 稱 與 配 置 與 儀 軌 中 九 位 大 體 相 同 71

由 此 看 來,不 空 之《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念 誦 儀 軌 》是 依 八 大 菩 薩 曼 荼 羅 建 立 壇 場 以 修 佛 頂 尊 勝 法,由 於 尊 勝 法 與 八 菩 薩 曼 荼 羅 都 有 除 惡、祛 病、長 壽 之 利 益,因 此 借 助 八 菩 薩 來 開 展 尊 勝 法 中 破 地 獄、除 惡 道 的 作 用。而 在《 八 大 菩 薩 曼 荼 羅 經 》 裏 , 中 央 主 尊 稱 「 如 來 」,《 佛 頂 尊 勝 陀 羅 尼 念 誦 儀 軌 法 》 中 則 定 為「 毘 盧 遮 那 佛 」,說 明 修 尊 勝 法 時 是 以 毘 盧 遮 那 為 本 尊,故 25 窟 正 壁 所 畫 的 主 尊 即 是 儀 軌 中 所 指 「 本 尊 尊 勝 陀 羅 尼 像 」, 雖 題 為 「 盧 舍 那 」 而 有「 毘 盧 遮 那 」之 義,其 與 八 菩 薩 的 結 合,便 是 要 藉 以 開 展 盧 舍 那 於 密 法 中 之 大 用 。

結 論

總 之 , 盧 舍 那 造 像 從 北 齊 、 隋 代 與 十 方 三 世 淨 土 結 合 , 到 初 唐 與 十 一 面 、 多 臂 觀 音 結 合 , 乃 至 榆 林 25 窟 中 與 八 菩 薩 的 結 合 , 其 目 的 都 是 要 彰 顯 盧 舍 那 法 身 之 大 用。盧 舍 那 法 身 之 能 遍、能 攝,體 現 了 大 乘 的 般 若 空 觀,不 僅 是 十 道 眾 生,十 方 三 世 一 切 佛 土 皆 能 相 融 相 攝,即 使 其 中 加 入 了 密 法 的 修 持 , 其 圓 融 無 礙 之 精 神 仍 然 表 露 無 遺 , 這 正 是 安 西 榆 林 25 窟 盧 舍 那 佛 的 特 色 所 在 。

70《大正藏》20,頁 675 中。

71其中有異的是《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中地藏菩薩與除蓋障菩薩的位置重疊,在經末有「此 中八位文錯,今依衡函尊勝佛頂念誦法中所明方位而正之云」之校註。(《大正藏》20,

頁 676 上。)

(23)

後 記:本 文 曾 於 八 十 八 年 九 月 於 圓 光 佛 研 所 舉 辦 之「 第 十 屆 佛 學 論 文 聯 合 發 表 會 」 中 以 《 安 西 榆 林 25 窟 初 探 》 為 題 發 表 , 會 後 承 多 位 師 長 不 吝 指 正,在 此 謹 申 謝 意 ! 惟 礙 於 個 人 能 力 有 限,諸 多 問 題 於 修 改 過 後 仍 未 能 盡 善 , 不 足 之 處 將 作 為 日 後 繼 續 努 力 之 課 題 。

(24)

附圖:

(本文圖版皆引自《中國石窟─安西榆林窟》)

附 圖 一

(25)

附 圖 二 : 東 壁 主 尊 、 四 菩 薩 與 立 佛

附 圖 三 : 南 壁 觀 無 量 壽 經 變

(26)

附 圖 四 : 北 壁 彌 勒 經 變

附 圖 五 : 普 賢 菩 薩 附 圖 六 : 文 殊 菩 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新羅使節到唐長安 89 次,阿拉伯大食使節進入長安 41 次,林邑 24 次,日本 遣 唐使 14 次,真臘(音:立)11 次,師子國

因住十四月學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大城東南行五十餘里至答秣蘇伐那僧伽藍 (唐言

敦煌寫本〈禪門十二時〉,歌詠勸凡人的計有:S.427,北京 8440(鳥 10)等二件。全 套十二首。體制為「三 韻 、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The Tang Dynasty which might rightly be called the pivotal period when the Maitreya cult began to decline deserves special attention.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understanding

甘肅境內的石窟質量比較集中的地區,就在 敦煌,最膾炙人口的是莫高窟,這是敦煌地區五 大石窟群

求生西方;西方念佛,欲生何處?」因此我國初期禪宗的寺院,都只有法堂和僧舍,而無佛

 一、講經文。此為俗講話本正宗。這類作品,大

資料來源:攝 於香港文化博 物館 2015 年敦